0

儿童孤独症如何干预通用五篇

浏览

770

文章

5

篇1:及早干预孤独症儿童也能正常生活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儿童孤独症的最佳治疗期是3~6岁,如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不论如何治疗,其智力和行为只能停留在幼儿时期;但治疗不及时,则会导致终生残疾,连自理能力都没有,其实及早干预孤独症儿童也能正常生活

1.想尽办法让孩子开口说话。

孤独症儿童不会和人交流,他想要家长做什么事情,都是拉着家长上前指向这个东西,或通过哭闹、打滚,甚至自伤等行为去表达愿望和要求,从不开口说话。比如,孩子想喝水了,他会拉着家长到饮水机旁。如果不等开口就满足他,他会更封闭。所以,这时哪怕是一个“喝”字,家长也要等孩子说出口,再满足他。

2.教孩子和他人互动。

孤独症孩子想要别人什么东西时,常常用“抢”的方式,家长可以和他做一些“交换”互动,让他学会“等待”。比如,他想要什么东西马上就要得到,否则就哭闹、打滚。家长不要急着拉他,不妨漠视地离开,通常孤独症的孩子都会站起来跟着走了。家长一看他爬起来不哭,可以赶紧抱着他说:“妈妈喜欢不哭的孩子”,下次他就不哭了。通过这种方式,帮他建立良好行为、消除不良行为。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及早干预孤独症儿童也能正常生活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预防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儿童意外溺水的危险因素和干预措施

全文共 815 字

+ 加入清单

正值夏日,除了宅家里吹空调吃西瓜,外出玩水也是不少人青睐的解暑方式,但是溺水事故频频发生,其中溺水的大多是青少年儿童。如何防止宝宝溺水意外才好呢?下面,让我们一齐来看看儿童意外溺水的危险因素干预措施吧!

如何防止宝宝溺水意外?

1、性别:男孩更容易发生意外溺水。

干预措施:加强对男孩的看管。

2、年龄:儿童溺水占全人群意外溺水的一半以上。

干预措施:针对不同的年龄组应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0~4岁组

加强对孩子看护人的安全教育,在浴缸、游泳池、水池、沟渠、粪坑或其他开放性水域边时要看管好孩子,看护人的视线不离开孩子,以防发生意外。

洗浴后要及时清空浴池里的水,浴池放水的开关要位于孩子触摸不到的地方。婴儿或者初学步的孩子,只要孩子在水里或水边,不管是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护人应该用手臂护住孩子。如果家里有游泳池,须将游泳池用栅栏围起或与房子隔开,同时,为游泳池安装安全设备,如泳池安全警报等。当孩子过了四岁后,可教孩子游泳,因为孩子学游泳比其他人要更快。疾病或残疾的儿童可以适当晚些。看护人应该学会必要的急救技术,同时记住急救中心电话。

5~12岁组

教孩子游泳及游泳规则,父母和孩子应该知道自然水域游泳安全知识;告诉儿童不要在没有成人看管下单独游泳。乘船或捕鱼时,儿童均应配带救生设备。跳水或潜水容易导致溺水发生,带孩子游泳时父母应该注意水域深浅,并教会孩子用脚试水深浅;冬季应避免孩子在冰上步行、滑冰或在薄冰上骑车;孩子游泳或洗浴时应有成人陪同。

13岁以上组

包括5~12岁组全部措施。儿童青少年在进行水上娱乐活动时不应饮酒和服用药物,由于男孩比女孩更多在水上活动中受到伤害,因此这个时期男孩是教育干预的重点人群。青少年应该学习必要的急救技术。

3、季节性:溺水多发于夏秋暖和的季节。

干预措施:根据季节性溺水不同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在暖和的季节加强孩子游泳的安全教育。在寒冷的季节溺水主要由滑冰、薄冰上骑车导致,应该加强冰上运动安全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儿童性早熟危害大要及时干预

全文共 959 字

+ 加入清单

几年前的奶粉事件及塑化剂事件让很多家长开始关注“性早熟”,近年来,性早熟的案例越来越多。性早熟会影响孩子身心健康,还可能造成很多问题,我们该如何预防性早熟?专家建议,预防儿童性早熟,要饮食均衡、禁食补品,还要让孩子多做运动。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儿童性早熟危害大要及时干预

儿童性早熟危害大要及时干预

儿童性早熟容易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还可能会影响身高,孩子一旦出现性早熟症状,一定要及时干预、治疗。1.影响孩子成年身高

性早熟的孩子往往伴随骨骼生长加速,使其看起来比同年龄的儿童长得高。但实际上,性早熟会导致骨骺闭合提前,生长期则相应缩短,从而会影响孩子最终的成年身高。2.造成心理障碍

性早熟的孩子虽然性征发育提前,但心理、智力发育水平仍为实际年龄水平,过早的性征出现和生殖器官发育会导致未成熟孩子产生心理障碍,尤其是看到自己与周围人不同的性状特征极易引起孩子的自卑的心理,这种心理,很可能在其成年后都留有遗症。3.性行为提前

性早熟儿童的心理发育与身体发育极不匹配,加上患者生理年龄小、社会阅历浅、自控能力差,容易导致其性行为提前,从而引发怀孕和性疾病传播的危险。

如何预防性早熟?

如何预防性早熟?专家表示,家长应该多留心观察孩子是否第二性征过早,可给孩子记录成长日志,每隔两三个月给他们量量身高,如果发现孩子身高猛增,就应到医院检查;女孩的家长更要细心观察,给孩子洗内裤时,如果有分泌物痕迹,也要带她们到医院检查。另外,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孩子的饮食,注意食品、用品、药品安全,让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1.均衡饮食,禁食补品

现在家长们对孩子都很宝贝,小小年纪就经常吃燕窝、蛋白粉等补品,这类补品含有雌激素,很容易引起孩子性早熟,孩子应少吃或不吃。另外,孩子还应避免营养过剩,尤其避免油脂多的食物,少吃甜食,但要保证蛋白质的摄入量,并应多吃些蔬菜水果,做到营养均衡。2.注意食品药品安全

一些黑心商家会将不合格或含有激素的食品、用品投放市场,家长一定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合格的食品、用品。另外,临床还出现过孩子因误食妈妈的避孕药而发生性早熟的案例,因此家长一定要将家里的药物收藏好,不要让孩子有误食的机会。3.多做运动

专家表示,脂肪组织是内分泌器官之一,会分泌雌激素,通过运动,燃烧脂肪,也可以降低孩子的激素水平。因此建议家长要让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比如跳绳、游泳、打球等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儿童铅中毒的防治,从幼儿的饮食安全到营养干预治疗

全文共 762 字

+ 加入清单

驱铅治疗是通过驱铅药物螯合血液和组织中的铅,使铅与药物的结合物经尿液和粪便排出,从而降低体内的铅负荷,阻止铅的毒性作用。而这样治疗往往对孩子会有很多副作用,那么儿童铅中毒还有哪些治疗方法好呢?

儿童铅中毒怎么治疗

儿童的铅中毒治疗我们主要采取的是营养干预治疗,通过对脂肪、矿物质、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摄入的调节达到驱铅治疗的目的,我们知道,纤维素和果胶在肠道可与铅结合成凝胶,抑制吸收;维生素C、E、B等可以对抗铅的氧化损伤作用;而矿物质锌、钙等可以在肠道吸收过程以及吸收后与铅进行拮抗和置换,抑制铅的吸收和毒性作用。因此,合理的搭配孩子的膳食,能对血铅含量进行一个调整。铅中毒的儿童首先要做到均衡饮食,少吃肥肉、油炸和油腻食品,不挑食、不偏食,少吃爆米花、松花蛋、膨化食品;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我们为您推荐富含蛋白质和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比如豆制品、牛奶、鱼虾类、瘦肉、动物肝脏等、新鲜蔬菜和水果、硬壳坚果类、以及黑木耳等。但要注意的是,蔬菜水果应洗干净,水果应削皮,因为残留农药中往往含有铅。同时多喝水,以促进铅的排泄。当然除了饮食的注意,在日产生活中也要小心铅超标的危害,如果家长是从事与铅有关的行业,下班时要洗澡并换掉工作服后再回家,以免将铅带回家,家庭装修也应该注意避免用质量差、含铅高的油漆、颜料等。

面对儿童铅中毒,家长不需要太惊慌,首先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接受检查,若不是铅工厂附近,患有重度铅中毒的几率很小,通过日常的饮食调理和生活细节的注意,还是能够帮助孩子恢复健康的,尽量不要采用副作用大的驱铅药物,自然的平稳血铅含量更加健康。

儿童铅中毒的防治,从幼儿的饮食安全到营养干预治疗。可以让儿童免受铅中毒危害。如果你对宝宝食物中毒怎么办等有关儿童意外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儿童食品中毒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儿童肥胖如何干预

全文共 1372 字

+ 加入清单

儿童肥胖如何干预?在我们身边,“小胖墩”越来越多,除饮食丰富、营养过剩、运动减少等原因外,儿童肥胖和一些心理行为也有关系。西安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陈艳妮指出,肥胖不仅是躯体问题,也是心理行为问题。同时,正确的心理行为也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儿童肥胖,作为家长,要重视肥胖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解决。

-家长安抚偏食快食可能导致儿童暴饮暴食

心理因素成为儿童肥胖发生的原因之一。只要孩子一哭就喂食物,会让孩子混淆饥饿和难过的感觉,导致儿童甚至直到成人后,也会因为焦虑而出现暴饮暴食。其实,这是家长的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同时偏食、快食也是导致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

据陈艳妮介绍,年幼时,儿童主要是通过吃奶、吸手指或玩具来获得口唇刺激,从而产生安全感或缓解焦虑。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儿童由于种种原因产生焦虑或者恐惧时,他们就可能通过吃东西来缓解这些不良的情绪,如果不能被及时干预,则可能导致肥胖的发生,长大后容易暴饮暴食。

另外,一些家长习惯于在孩子啼哭或烦躁时给他们哺乳或吃其他食品,这使得孩子更易在心绪不好时对食品产生依赖;很多不良的饮食行为也是导致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比如偏食,对甜品、油炸食品、肥肉、巧克力等热卡含量较高的食品较偏好。调查显示,肥胖儿童中有近半者有偏食行为,进食速度也比一般人快。因为在进餐后15~20分钟,大脑内的饱食中枢才会发出停止进食的反馈信号,进食速度快的人往往在反馈信号发出之前已经食入大量的食物,久而久之造成热量过剩。

-常感自卑社交恐惧儿童肥胖会引起心理问题

体重超过同龄、同身高儿童正常标准体重的20%即为肥胖。陈艳妮指出,儿童肥胖可引起一些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他们易受同伴取笑,所以常感到自卑,害怕被人瞧不起,在他人面前缺乏自信,久而久之会造成自卑、孤独、不合群及胆怯等,严重时可产生社交恐惧症。另一方面,肥胖或减肥失败都可能导致肥胖者对周围环境或人不感兴趣、少言寡语等,严重时可导致抑郁症。这些心理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儿童就可能会通过暴饮暴食来缓解心理问题的症状,这样更加重了肥胖。一般来说,肥胖男孩更容易出现多动、违纪、攻击性行为、强迫、敌意等问题,情绪稳定性差、易怒;而肥胖女孩在抑郁、焦虑、不成熟等方面表现得更多。当然,仅仅肥胖并不会带来这些问题,只有他们遭遇周围人的嘲笑,或者在工作、交际方面被拒绝时,伴随挫败感才会表现出这样的问题。

-行为矫正认知行为家长要注意自我心理卫生

青少年超重、肥胖的趋势极为“凶猛”,如何预防儿童肥胖?陈艳妮说,心理行为因素在儿童肥胖的治疗方面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预防肥胖导致的心理问题,重视肥胖与心理行为的关系,家长和老师也要注意自己的心理卫生。

首先,在控制饮食和合理运动基础上进行行为矫正,利用强化、塑造、消退、惩罚等方法来矫正那些易导致肥胖的不良饮食行为习惯或生活习惯。对于肥胖孩子,不要急切想减肥,因为如果对一种食物长期不摄入,反倒容易对这种食物产生依恋,使食欲增加,同时,争取让孩子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其次,认知行为治疗也被证明是一种很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改变思维、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这种疗法不仅涉及饮食和活动行为,也包括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营养教育、身体锻炼等,改变孩子进食方式、生活态度,加强自我管理等。同时,因为孩子的自我意识在形成过程中还不够独立,容易受到成人的影响,或者在乎成人对自己的评价,所以成人不要挖苦肥胖儿童,要多从正面给予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