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中国(推荐4篇)

我国有许多著名的石窟景点,你知道都有那些吗?下面是问学吧小编整理的我国最大石窟前十排名。

浏览

302

文章

4

篇1:中国公元前后怎么算

全文共 500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即公历纪年法,是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公历纪年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在耶稣诞生之前,就称为公元前。1949年9月27日,经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用国际社会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和公元作为历法与纪年。所谓的公元2020年就是从公元元年开始算起的两千零二十年。然而,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中国的公元纪年,是以哪一年为元年?公元前与公元后又是怎么算的呢?

公元元年,是公历纪年的第一年,以相传的耶稣基督诞生年作为元年算起,在中国,这一年正好是西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前1年10月17日,刘衎即皇帝位,是为汉平帝,以次年(公元1年)为元始元年。以这一年为界,在此以前的时间称公元前,在此以后的时间称公元后n年,简称公元n年,或直接称n年。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0是自然数,但并不存在公元前0年或公元0年。公元前1年之后的一年,是公元1年,为公元元年。虽然公元前的纪年是倒着数,后面的数目小于前面的数目,例如西汉成立的公元前202年,晚于秦朝成立的公元前221年,但具体到每一年的月份,还是正着数,1月在前,12月在后,日期也如此,初一在前,十五在后。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国公元前后的划分表

全文共 685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纪年是全世界公认的纪年方式没有国外国内之分,公元元年就是公元1年,是耶酥降生的那一年。当时中国的是西汉平帝刘衎(kan)元始一年。公元纪年是和中国古代不同的一种纪年方法。

如何划分

与公元纪年相关的两个概念是“世纪”和“年代”。每一个世纪为100年,从理论上讲,公元1年~公元100年为一世纪,公元101年~公元200年为第二世纪,…….,以此类推,但是按照习惯的用法,人们常把某个100年的最后一年作为下个世纪之首,如公元100年,人们并不把它作为一世纪的最后一年,而是把它作为二世纪的最初一年。这样公元一世纪中剩下99年,变成公元1年~99年,以后的每一个世纪仍是100年,即二世纪变成公元100年~199年,三世纪变成200年~299年。

公元前的世纪推算以此同理,所不同者,只是每一个世纪的推算要从绝对值大的年代向绝对值小的年代顺序进行,如公元前一世纪的为公元前99年到公元前1年。判定某一年在哪个世纪时,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方法,即如果这个年份是两位数,即在1~99年间,那么这一年肯定是在公元一世纪里,如果这一年是三位数即在100~999年之间,那么把这一年的第一位数加上1,就可得到这一年所在的世纪。

划分标准

公元前后是以传说中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作为元年,此前一年则称为公元前一年,公元无零年。

每十年被称作一个“年代”,如2x年为二十年代,9x年为九十年代等等,但每百年的前二十年一般不称“年代”,而称某世纪初。

每百年被称作一个“世纪”,但一世纪和公元前一世纪为99年,即公元元年~99年为一世纪,100年~199年为二世纪,公元前99年~前1年为公元前一世纪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国公元前后的分界点 公元前后的划分

全文共 232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公元前后的分界点是从西汉汉平帝刘衎(kàn)在位的年代开始的。

公元,即公历纪年法,是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公元前与后的划分标准是依据耶稣诞生的日期。在此以前的时间称为公元前,在此以后的时间称为公元后,简称公元年。后由于精准度较高,而成为国际通用。

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使用的还是传统历法——阴历,也被称为“殷历”、“古历”、“汉历”、“黄历”、“夏历”等。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与世界接轨,我国开始使用国际社会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纪年作为历法和纪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公元前二千七百年的中国是怎么样的?

全文共 2831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公元前的一些朝代非常的感兴趣了,对公元前的中国非常的好奇,最近很多人都在问了这个公元前的二千七百年是怎么样的一个中国呢?这个问题也还是有一点点意思的,下面小编也会一起来分析看看,看看这个问题到底怎么解决吧!

公元前二千七百年的中国应该是要比尧舜禹还早一点的时代,应该说的是原始社会的中后期,奴隶社会也还没有正是开启的时期了。当时的情景大家也可以想象,原始部落已经有了,穿着兽皮的古代人,刀耕火种的,是不是打猎,当然了还有洪水肆虐等等了。原始社会简介

原始社会亦称“原始公社”“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形态。人类产生的过程也就是原始社会形成的过程。它存在了二三百万年,是截至目前人类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生产力极其低下是原始社会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使用石器工具。劳动的结合方式主要是简单协作,人们之间的分工主要是按性别、年龄实行的自然分工。人们单身无力同自然界进行斗争,为谋取生活资源必须共同劳动,从而决定了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同时,人们在劳动中只能是平等的互助合作关系,产品归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占有,实行平均分配。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经历了原始群和氏族公社两个发展阶段。氏族是原始社会的人们以血缘关系联结起来为特征的共同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经济单位。氏族又经历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阶段。前者表现为,妇女是氏族的主体,氏族成员的世系按母系计算,财产由母系血缘亲属继承;后者表现为,世系按父系计算,财产按父系继承,氏族领导权落在男子手中。原始社会没有剥削,没有阶级,因而也就没有国家,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全体成员参加的氏族会议作出决定。原始社会介绍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世界上有哪个民族没有经历过原始社会。人类出现,原始社会也就产生了。但是他的消亡则各地参差不一。处于原始社会的人类生产力水平很低,生产资料都是公有制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产品的剩余之后,就出现了贫富分化和私有制,原先的共同分配和共同劳动的关系被破坏,而被阶级社会所取代。

原始社会可以分为这样几个时期:

1.旧石器时代

这一时期人类还只能制造简单的石器,通过狩猎和采集维持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人们通过血缘关系维持着家族内部的关系。在血缘家族内部,婚姻按照辈数来划分,同一辈分的人互为夫妻。而在不同辈分之间则不通婚。这样一个家族就是一个社会集团和生产单位。内部两性有分工,男性狩猎,女性进行采集和抚育小孩。

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转入了相对的定居生活。人口逐渐增多,同时认识到家族内部同辈之间近亲婚姻对人类体质的危害,原先的血缘家族为氏族公社所取代,同时形成了族外婚制。互相通婚的两个氏族就形成了部落。一个氏族的成员必须和另一氏族的成员通婚。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氏族的世系只能按母系计算,所以叫做母系氏族。(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是指在生产中谁起的作用大而言的,并非前面作者所说.譬如,如果整个社会女性的工作处于主导地位的时候,这个社会就属于母系氏族,反之则是父系氏族.)

2.中石器时代

中石器时代是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细石器被大量使用。广泛使用弓箭;已知驯狗;在一些地方还发现了独木舟和木桨。

3.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得到了全盛。婚姻制度由群婚转向对偶婚,形成了比较确定的夫妻关系。在氏族内部,除个人常用的工具外,所有的财产归集体公有。有威望的年长妇女担任首领,氏族的最高权力机关是氏族议事会,参加者是全体的成年男女,享有平等的表决权。

每个始祖都有自己的名称、共同信仰和领地。当氏族内部的成员受到外人伤害,全族会为他复仇。

在新石器时代,产生了农业和畜牧业,磨光石器流行,并发明了陶器。

4.原始社会的解体

在新石器时代末期,人类已使用天然金属,后来学会了制作纯铜器。但是由于纯铜的质地不如石器坚硬,不能取代石器,这一时期也称为金石并用时代。到了公元前3000~前2000年左右,人类学会了制造青铜,进入了青铜时代。到了公元前1000年~公元初年,随着铁器的使用,人类进入铁器时代。

从金石并用时代到铁器时代,是原始社会的解体时期,也是阶级社会形成的时期。世界各地阶级社会的出现几乎都和金属出现的时代相关,唯一例外的是美洲的玛雅文明。不同文明其原始社会解体的过程也不一样,在埃及和两河流域,原始社会在金石并用时代就已经解体,而在其他一些地区,则是在青铜时代或铁器时代才发生解体。

这一时期,生产有较大发展。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随着农业和畜牧业在生产中的地位的提升,男性逐渐取代女性取得了社会的主导地位,父系氏族公社形成了。在父系氏族公社内,出身和世系按男子的系统计算,实行父系财产继承制。夫居妇家制度变成了妇居夫家制,不稳定的对偶婚逐步向一夫一妻制或一夫多妻制过渡。妇女的地位逐渐下降,父系氏族首领改由男子担任,氏族议事会由各大家族的族长组成,原来由全体成年男女参加的氏族议事会,现在由全体成年男子参加。

随着生产的发展,产品出现了剩余,集体劳动逐渐被个体劳动所取代,由此产生了私有制,随之也出现了阶级。氏族中出现了贵族阶层和平民阶层。到了末期,以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开始破裂,一些氏族成员脱离自己的氏族,到别处和与他们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们杂居,同时氏族也不断接纳外来人,于是出现了按地域划分的农村公社。

到了这是,原始社会基本上就已经瓦解了,不同阶级之间出现了斗争,随着情况的深化就出现了国家莱对人民进行有效的统治。许多文明的原始社会解体后都进入了奴隶社会。

5.原始社会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创造了象形文字,产生了原始宗教和图腾崇拜。艺术也在这一时期产生了。中国的原始社会

中国的原始社会,起自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止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原始社会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时期。氏族公社又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

元谋人是已知的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北京人是原始人群时期的典型。山顶洞人已经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氏族和黄河流域的半坡氏族是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大汶口文化的中晚期反映了父系氏族公社的情况。

传说中,黄帝是大约4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原始部落的部落联盟首领。他提倡种植五谷,驯养牲畜,促使这个部落联盟逐步强大。他曾率领部落打败黄河上游的炎帝部落和南方的蚩尤部落。后来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在黄河流域长期生活、繁衍,构成了以后华夏族的主干成分。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现在把中华民族称为炎黄子孙,就是这么来的。

黄帝以后,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杰出首领,先后有尧、舜、禹。那时候,部落联盟首领由推选产生。尧年老了,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大家推举有才德的舜为继承人。尧死后,舜继承了尧的位置,舜年老了,也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