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孩子的零食问题(精品三篇)

浏览

6625

文章

3

篇1:孩子零食不离嘴,健康问题不断的

全文共 869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家家都一个宝,很多妈妈永远爱孩子,让孩子经常以零食为主餐,因为还是只要开心就好,其实,孩子零食不离嘴,健康问题不断的,那么都有哪些健康隐患呢?

不在乎家长图省事儿养出“小豆芽儿”

儿科副主任赵亚茹说:“按照现在家庭条件来说,营养不良的孩子大多是因为爱吃零食造成的。现代的年轻妈妈们要上班,照顾孩子会选择图省事儿的做法。孩子饥一顿饱一顿根本不在乎,自身都不爱做饭的妈妈们,通常给孩子也选择代替正餐的食品,一些油炸类、甜食等小食品就成了孩子的‘好朋友’”。有数据显示,我国有近60%的孩子天天都吃零食,而孩子们挑选零食的依据往往是口味和喜好,极少考虑健康。

在1岁—6岁学龄前儿童中,有近四成都存在挑食、偏食、厌食等不良饮食行为。赵亚茹称,本来一些孩子食欲就不太好,饭前吃零食肯定会影响正餐的营养摄入。这个责任一定在家长身上。如果孩子不吃饭,宁可选择饿两顿,通常两三天就会把孩子的饮食习惯改回来。家长还要给孩子作出好榜样,如果父母挑食或偏食,则孩子多半也是厌食者。

太在乎家长“疼”孩子养出小胖墩儿

比起“小豆芽儿”,赵亚茹说,来发育儿科就诊的孩子更多的是“小胖墩儿”。“多数胖孩子问题还是出在吃上。这样的孩子食欲好,零食再不离嘴,怎么能不胖?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垃圾食品中明确包括各种膨化食品、油炸食品等等。可这些都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好朋友’。家长千万不要对孩子太心软,有的家长生怕孩子饿着,吃过饭后也在孩子手里塞上袋虾条、薯片,如果没吃饭更不用说,蛋黄派、果冻……解决口味的同时,考虑孩子的健康了吗?膨化食品的各种口味都是靠甜味剂、谷氨酸钠、盐等调制而成。仅食盐一项,长期过量摄入就会引起心血管病。”赵亚茹提醒家长,相对过多注重孩子在吃的方面问题,不如多想想如何保证孩子睡眠充足,每天有没有适量活动。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很多孩子表现出不爱吃饭,妈妈们心急便选择零食换取孩子的开心。赵亚茹说:“夏天宝宝出汗多,外周血管扩张,也会出现苦夏等不爱吃饭的现象,妈妈们不要着急,可以选择清凉,易消化的食物慢慢引导孩子,千万别在这个时候让宝宝重新爱上零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别让孩子天天吃零食,当心发生营养问题

全文共 1244 字

+ 加入清单

三岁以下的宝宝活动范围和活动量较大,也许还没等到下一餐的到来,宝宝就已经饿了,所以除了一日三餐主食外,宝宝还需要额外补充能量。这个时候,就需要零食来为宝宝合理的补充营养了,但如果孩子天天吃零食,就有可能造成营养问题了。

据调查显示,我国有近60%的孩子天天都吃零食,而孩子们挑选零食的依据往往是口味和喜好,极少考虑健康。专家指出,适当地让孩子吃零食其实并非坏事,但家长应该引导孩子们从小学会正确地选择零食,不仅要从口味和喜好上出发,更要选择健康的零食。

据近期的儿童饮食行为调查显示,在1岁—6岁学龄前儿童中,有近四成存在挑食、偏食、厌食等不良饮食行为。而大多数的厌食症患儿,都是因为喂养不当、食物结构不合理、饮食习惯不良所致。

专家建议,首先,不要把零食当“主食”。其次,要给孩子作出好榜样,事实表明,如果父母挑食或偏食,则孩子多半也是厌食者。同时还要节制冷饮和甜食等零食。最后,还要保证孩子睡眠充足,适量活动。总之,良好的生活习惯能诱发、调动、保护和促进食欲。

膨化食品是最爱

孩子吃的是垃圾

目前在孩子们的零食食谱中,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垃圾食品,如膨化食品、油炸食品等比比皆是,而天然健康的零食却未进入主流。最受孩子们欢迎的膨化食品,虽然打着“非油炸”的旗号,但是危害仍然很大。首先,膨化食品的各种口味都是靠甜味剂、谷氨酸钠、盐等调制而成。仅食盐一项,长期过量摄入就会引起心血管病。其次,有些膨化食品会加入含有硫酸铝钾或硫酸铝铵的膨松剂,长期食用可能会造成体内铝超标,进而引起进食者神经系统病变,骨软化症等。

长沙市163医院营养科主任徐军指出,膨化食品含矿物质、微量元素较多,特别是铅含量高,摄入过量容易导致微量元素不平衡,也易使人体摄入的锌减少。并且膨化食品通常有过甜过咸的问题,这是由于添加了甜味剂、蛋白糖、香料和色素,所以建议儿童青少年少吃油炸食品,避免因此而导致发胖和上火。

果脯、蜜饯不等同于水果

各种蜜饯干果、蔬菜脆片、水果脆片等食品,常常打着健康食品的旗号出售,但不要以为这种产品就可以像水果那样放心大吃,虽然油炸温度低比较安全,却往往会提高油炸食品的吸油量。所以,这类产品的油脂含量相当可观,通常在15%—30%之间,而水果、薯类本身的脂肪含量,都在1%以下。

针对一些孩子爱吃话梅等蜜饯干果,徐军表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第二条指出,要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但是蜜饯干果和水果是有很大区别的。蜜饯干果虽具有天然水果的营养素,但在加工过程中往往加入了糖或盐,其水溶性和维生素含量都大打折扣,影响了其营养成分。作为零食补充未尝不可,但不可多吃。果脯、话梅和蜜饯这些零食里也可能含有亚硝酸盐,在人体内可结合形成潜在的致癌物质亚硝酸胺。

最好选择自然风干或是天然晒干的干果,比如葡萄干等。专家解释说,葡萄干大约有36%的果糖和32%的葡萄糖,这两种单糖都易被人体吸收并转换成能量,为孩子们随时保持充沛体力加油助力,同时,葡萄干还有天然丰富的纤维素,对于一些不爱吃蔬菜的孩子可以作为一种额外的补充。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这些零食易引发孩子健康问题,尽量远离

全文共 1313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很多零食包装的既美丽,味道又不错,让很多宝宝都很依恋,但宁可吃零食存在着一定健康安全隐患,除了我们所说的,不影响智力成长发育等等,还有可能会引发异物窒息,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小孩的反射机能差,吃东西的时候一不小心卡到咽喉、气管、支气管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呼吸道是生命通道,一旦卡住容易造成堵塞,导致呼吸不畅甚至死亡,对孩子而言极其危险。专家指出,呼吸道异物堵塞在5岁特别是2岁以下的小儿中发生率非常高,为小孩的生命安全着想,最好在此年龄段前不吃容易导致呼吸道堵塞的食物,比如花生、瓜子、豆子、果冻、口香糖、骨头等。尤其是果冻和口香糖具有粘性,往往一堵就堵得很死,孩子还没来得及送医院就没命了,要绝对禁止食用。此外,对于一些有零碎部件的小玩具,也不宜给孩子买来玩,以免他们拿到嘴巴里吃,造成异物堵塞。

果冻、口香糖卡住咽喉最容易致死

小儿呼吸道异物包括了咽、喉、气管、支气管异物,其中,以喉异物堵塞的危险性最大。由于喉部中央的声门是整个呼吸道最狭窄的地方,一旦有东西卡在这个位置,孩子短时间内就会发生呼吸困难甚至窒息。不过,临床中有不少食物卡喉的案例,有的孩子被抢救回来,有的却很快没了命,这是怎么回事呢?

卡住的异物种类不同,其后果也可能不同。像果冻和口香糖,比较容易吸附或粘在咽喉壁上,上不去,下不来,把声门口堵得死死的,这种情况发生窒息的几率最大,孩子可能在几分钟内丧命,根本来不及送医院抢救。但是如花生、瓜子、骨头、鱼刺一类的食物,即使卡住总是留有一点缝,就给抢救争取了时间。不过,卡住的要是骨头、鱼刺,也必须及时处理,否则咽喉壁被刮伤,还会出现脓肿、出血等并发症。

剧烈咳嗽是呼吸道异物的典型症状

2岁半的小玲有天吃面条,突然满脸涨红,不停干呕,还好赶紧喝了几口汤,才慢慢恢复了正常呼吸。可是到了晚上,小玲突然咳嗽起来,声音嘶哑,呼吸也有点困难。难道是之前吃的面条卡在喉咙里?

这种表现一般不太像呼吸道异物,因为呼吸道异物有一个典型症状,即吃东西剧烈咳嗽、脸红发绀,大概持续1-2分钟之久。有的人可能因此导致呼吸困难和窒息,也有的人可能过会能缓过来,那是因为异物从呼吸道掉入了肺里,没了堵塞感,呼吸就恢复了平顺。不过,如果异物长时间没被取出,接下来还会导致发烧、咳嗽等并发症。

无论如何,出现异常马上就医还是很明智的做法。到医院做一个内镜检查基本就能判断是炎症还是异物。但有些家长未必留意到孩子呛咳,如果孩子长期间歇性、阵发性咳嗽,或肺炎反复治疗不好,有肺不张和肺气肿,也要考虑曾经有过呼吸道异物堵塞。

预防之道

这些食物最危险

呼吸道异物堵塞有性命之危,为防止意外发生造成终生遗憾,花生、瓜子、果冻、口香糖、骨头等危险食物孩子5岁前应禁止食用,在喂食和吃东西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大声哭笑、打闹,在平和安静的状态下就餐。一旦出现呼吸道异物堵塞,靠家长急救如倒提、轻拍多数都不会有效,最好赶紧到有资质的医院就诊,并尽快做手术。

通过以上小编介绍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楚这些零食易引发孩子健康问题,尽量远离为好,如果你想掌握更多儿童吃零食有哪些危害、儿童常吃膨化食品有什么坏处这方面知识,请锁定接下来的的持续更新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