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写作要说真话吗600作文(经典20篇)

浏览

2839

文章

463

篇1:写作技巧:将情节设为动词

全文共 5605 字

+ 加入清单

情节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是通篇的缜密布局。那些看似随意的大师习作,背后也是有无数的改稿和梳理的。让我们从令编辑抓狂的投稿禁忌说起,重新厘清写作的思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写作技巧,一起来看看吧!

创作故事不仅需要一个好的想法,而且内容要足够吸引人,才能让读者愉快地读三四百页书——这其中需要谋篇布局和缜密分析。现在你可以跟我大吐苦水说情节安排是一件多么多么理性客观的事情,而自己却是个喜欢按直觉写作的人,或者,你也可以俯下身子全力以赴,认真学习如何写好一个故事。大部分没写好的故事都可以通过深层次地理顺结构和情节,以及通过安排更糟糕的人物处境来进行补救。说了这么多,下面就让我们再来看几种会搞砸故事的投稿上的大禁忌。

1、孤独的心

我不知道这样说你明不明白:如果故事中有太多描写人物如何孤独的场景,那这个故事成不了。尤其是,在大多数场景中,人物总在思考人生,在冥思苦想,在追忆往昔,或者唉声叹气。这样的话,故事就会被困住,而且缺少冲突和闪光。我记得有一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这样,通篇都在哭哭啼啼、感到绝望。事实上,哪怕在她还没被击垮的时候,故事中的她大部分时间也都在哭天抹泪。我不知道你会怎么样,反正我是受不了生活中那些矫揉造作、自怨自艾的人,而且我肯定不会花24美元再买一本这样的书来读。

反过来想一想舞台上演出的话剧,如果一个人物单独留在舞台上,通常要不了多久就会有另一个人物上场一起把戏接下去。当然我知道一直以来都有独角戏久演不衰,然而对于大多数作者来说,让一个人物孤独地晃来晃去,只会让故事沉闷单调得像刷锅水。

在《老人与海》中,主人公圣地亚哥大部分时间都孤独地航行在水域辽阔的墨西哥湾。但是这个故事并不仅仅是基于内在冲突的,他还奋起对抗着那些认定他已经风光不再的村民、对抗大海、对抗那条马林鱼、对抗残忍饥饿的鲨鱼、对抗年老和残败的身体。这意味着读者可以对他的疼痛感同身受,仿佛看到他满是伤痕的双手和痉挛的肌肉,并为他的处境担忧。同时,这也意味着即使圣地亚哥大部分时间都是孤身一人,冲突也在上演,我们目睹了他为了自己最后的机会而奋战的过程。

对于这一投稿禁忌的解决办法就是要让冲突——你的人物的担忧、疑虑或挣扎——在舞台上发生,要让人物的困境可视化。只有那些活生生的痛苦,读者才会关心。

2、过犹不及

如果情节太冗长的话,故事会显得松散,而且可能会被太多的叙述和小噱头所掩盖。有个故事的作者如此热衷于添枝加叶,以致故事主体完全淹没在了九个子情节之中。每一幕场景都挤满了出场人物,读者恨不得拿个花名册,还有个一直晃来晃去侃大山的人,各种各样的俏皮话来回说,怎么说怎么是。这类玩意儿会让故事陷入困境。

写故事有条底线,就是每个词、每一段、每个场景和情节都需要合情合理。如果某一处不合理,尤其是当其不能给故事增添悬念和紧张,不能使人物更丰满的话,那就删掉它。你要为读者而写,而不是自娱自乐,或者仅供你的熟人在读了你的故事之后能对号入座。如果你的故事里有十多个人物,或者写了超过三到四个子情节,你就有麻烦了。(反过来说,如果你的小说没有子情节,那你基本上写的就是短篇小说。)

3、那又怎样呢

有些稿子就是无法唤起我的兴趣或感觉。读到结尾的时候,我根本不关心主人公是否被恶霸绑架了;还是政府特工在《美国爱国者法案》的故事背景下被卑鄙的极端分子所围攻;或者主人公和她最好朋友的丈夫坠入了爱河;又或者某个业余侦探来到一个天堂般小岛的中央,结果一上来被一具尸体绊倒,然后就被误认为是杀人凶手。令我这个读者不在乎剧中人物命运的原因有很多,但最常见的理由是,人物面临的主要困境被描写得要么用力过猛,要么牵强附会,要么就是老生常谈。

读到这样的情节,我感觉自己不是被戏剧性所吸引,而是被置于一个混乱和傻乎乎的境地,情节俗套老掉牙,套路太明显了。优质的戏剧作品有几条基本标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都进入了一个新领域;主人公富有吸引力;时间紧迫或迫于某些外部压力不得不赶紧做出决定。

然而我们上面谈到的这类手稿连及格线都没有达到。很多情节都只是简单地把主人公描绘成一个受害者,或者仅止于针对某个行动做出反应,而非主动参与或策动。很多时候我真的强烈地感受到我正在读的手稿简直就是好故事的反面教材。就这么从一个读者从来没有见过的人物或是一触即发的险境开始,然后就另辟新天地去了。还有太多的情节理念陈旧,或只是将那些已经臭大街的故事改头换面。

4、糟糕的结尾

没有什么比好不容易读完整部手稿,结果故事最后却烂尾了更让一个编辑恼火的了。结尾,必须具备足够的情感冲击,妥善收束,充分回顾并阐明所发生的事情的意义。我读过太多那种根本不可信、愚蠢不堪,或者完全行不通的结尾了。

好莱坞式的结尾尤其令我不爽——大英雄和他的美人在迷人的落日余晖下深情地凝望着对方。要知道,在此之前这位大英雄刚刚砍倒三个坏蛋,不过没费吹灰之力;搏斗场面混乱血腥,不过当然,主角仍然衣冠整齐;最后,英雄与美人热情相拥,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我可不会买这样的账。

另外,开放式的结尾也不怎么令人满意,尽管那些知名作家可以侥幸这么干。有时候作者使用开放式结尾是因为他们计划好要写续集,然而大多数时候是因为作者想让他的读者去猜猜看,最后到底谁赢谁输,还是打个平手。不过我劝你最好还是别这么干,怎么猜都不好。

有时候作者会过于恋战——在高潮结束之后,他们又硬写了二三十页杂七杂八的东西才开始收尾,或者介绍续集的开篇。有时候有些作者又会结尾结得太突然,以致读者都回不过味来。就像那些莫名其妙的结尾,比如大反派到头来原来是主人公失散多年的亲生父亲;或者一个什么吓人的大机器人(故事里从未提到过)最后冒出来消灭了敌人;或者整个错综复杂的谜团原来是政府在幕后设的局。

我读过的最差劲的结尾是在详细叙述了整个精巧玄幻的故事之后,结尾来一句:“这一切原来都是梦。” 大多数读者会将其视为虎头蛇尾,因为“一切原来都是梦”这样的结尾,之前已经有人用过了,所以毫无惊喜。这里暴露出的最大的问题是,看起来作者黔驴技穷了,找不到一种方式来妥善地收束故事,所以选择这样糊弄了事。

5、算不上厄运的厄运

我读到过这样的手稿:每次侦探找目击证人谈话,证人就像被打了“吐真剂”一样句句无假;恶人对罪行供认不讳,仿佛参加杰瑞·斯布林格秀(该档脱口秀节目经1994年为迎合年轻人和追求收视率的革新之后,节目内容流于低俗,所邀嘉宾层次低下或富于争议,节目话题涉及乱伦、通奸、色情、仇恨等过激讨论,甚至来宾之间经常在镜头前大打出手、展示不雅行为,大言不惭,无所顾忌。);故事中的反派去实施谋杀但没受到丝毫阻碍,不费吹灰之力就得手了。

其实正应与此相反,小说重要的就是一再地“不能”让人物如愿。你需要确保人物要面临的磨难令人却步,故事中大部分的人或事都要“拒绝”你的主人公。毕竟,如果罗密欧和朱丽叶一上来就得到了双方家庭的祝福,那就不会有后来的故事了。

或者想想《老人与海》中那个可怜的、年老的圣地亚哥。不仅是他在第一幕中辛劳地出海,也想想尽管他赢了与那条大马林鱼的战斗,但鱼身已被鲨鱼啃净,他自己也在恶斗中落得筋疲力尽。而如果他一直春风得意,在捕鱼的旅程中一路唱着歌,还一边吃着古巴三明治一边喝着啤酒,最后船尾拖着捕到的大鱼,乘着顺风归港的话,那故事就不会这么好看了。(好吧,他的确吃过生吞拿鱼——就像吃日本寿司。)虚构小说惩罚剧中人物,而大多数非虚构回忆录揭示的是不堪回首的痛苦真相。

6、笨拙的铺垫

我认为小说里的铺垫就相当于私下散播消息,先埋下种子,然后逐渐让情节发展和人物行动变得合理可信。有时候作者不信任读者会自行领会那些细微的线索,于是卖力地透露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个问题在悬疑小说中尤为突出,因为这是一种最需要读者自己建立联系并发现线索的作品类型。

如果过度铺垫,小说里就会出现:午夜莫名的声响,电话铃响起但对方不讲话,一扇通向神秘房间的门一直锁着却没有解释人物为何不能进入,所有的设定都一直在提醒读者这是一个类似《厄舍府的倒塌》(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中那样的阴森恐怖之地。下面这类句子就属于笨手笨脚的铺垫:“他一踏进那幢黑漆漆的房子就知道不对劲。”或者“丹尼斯多希望自己没有感觉到异样,然而她心头一紧,知道坏事马上就要来了。”

7、失败的悬念

很多新手作家在构思故事的时候,都没有把故事的基础建立在“必须”要被回答的问题上面。我读过一本侦探小说,在第二十页写了一出谋杀案,然而受害人为什么会被杀这个最关键的问题却被一堆枝枝杈杈和插科打诨的情节所干扰了,所有这些离题的情节都会让最初的悬念失灵短路。

举个例子,故事在头几幕就写到了一个怪咖侦探来到了凶案现场,而就在他们站在一滩血旁边的时候,他亲了自己的相好一口,这时又杂七杂八来了不下二十个人,大家开始你一嘴我一嘴地聊着这个死去的受害者。一个凶案现场,尤其是在尸骨未寒、血迹未干的情况下,需要的是令人胆战心惊的故事和悲惨的现实,而不是如何在众目睽睽之下来一记快速的偷吻。故事需要吓到读者,并让他们想知道受害者究竟是怎么死的。

当然,打破悬念的方法有很多。你的工作就是要尽可能长地拖延问题的解决,延迟疑问的解答和营救人员的到来,就像手里玩儿着一枚手雷。很多新手作家总担心读者看不明白,于是就写了很多不出所料的事情,或者在故事中着力放大那些所有人一眼就能看出来的机关,就是没照顾到故事中的人物怎么想。悬念来源于作者迟迟不给出结果,这样才能让好奇的读者担心那些处于险境中的人物。

8、第一页撞坏的火车

在尽可能接近转折的时刻开始你的故事是你的责任,接下来才是带领读者一起踏入这场转变之旅。开头事关重大,一方面总是容易写得拖拖拉拉,另一方面又容易因为写了太多太密集的冲突而把读者搞晕了。我读过的一个手稿就是这样,在第一页,火车就被撞成了废铁,而且其中一个主角在第一段中就淹死了。还有一个故事是主人公在第三页头部受伤,直接导致了失明;还有比如主人公要逃离反派的追击,但主人公只能靠双腿在地上跑,而反派却开着悍马越野车打算把他像一只虫子一样碾过。

再来一个,故事已经写了整整十六页,却只写了一个不明来路的人,如何在某个不明来路的宇宙飞船上,一刻不停地躲闪着呼啸而来的子弹。 这类开头是尤其有问题的,因为在这些精彩的镜头之后,故事却趋于平缓了。

当然以极度令人兴奋的场景开头也是可以的,就像罗伯特·鲁德鲁姆 的《谍影重重》那样,对着主人公一通乱射然后把他丢进开往地中海的渔船中。但要记住以下几点:首先,像鲁德鲁姆写的那样,如果故事一开始人物就有人身安全问题,你需要注意的是,读者这时还不了解你的人物,所以这类开头必须花大力气写好。

就《谍影重重》的开头而言,无论是其语言还是描述的内容,都迅速制造了一种紧张感,让你脊背发凉。这会让读者想知道主人公何以落得如此境地,于是伸手继续翻页寻找答案。这意味着读者开始关心人物,与人物感同身受,以此牢牢抓住读者的心后,才能将紧张感和悬念逐渐释放。

无论你开头开得多么热闹,都要精简出关键的内容,然后在接下来的场景或章节中把节奏稍稍放缓,让读者喘口气,好迎接接下来快速上演的事情。这并不是说要丢给读者一大堆背景故事或说明阐释;而是要在保持故事向前冲的动势的同时,让读者逐渐搞清楚主人公的来龙去脉。释放主人公信息的办法是在他面临出其不意或生活失衡的时候,看他如何做选择、做决定以及采取何种行动。

你也要确保故事的主要问题,在第二场戏或第二章写完之前就摆在读者面前,即使你那个大胆的开头并没有把它解释清楚。在《谍影重重》中,故事的问题是,谁是杰森·伯恩?在他被击中后,读者了解到,他没有记忆也没有名字。他接受过整形手术,腿部被植入了微缩胶片,上面带有一组编码,这一切都指向了位于苏黎世的一个银行账户。

这些信息的获得表明他正在从开头爆发的那些危险场景中恢复意识。随着故事的推进,我们了解到,尽管在监禁和危急时刻他展示出了格斗和生存技能,然而他自己却无法解释这一切。以上用鲁德鲁姆的例子说明,如果你在开头写了撞坏的火车,那么接下去的场景也应该是动作不断的,这样才配得上那个有力量的开头。

写作是容易的(至少对于我们这一小部分人来说);写情节是困难的。如果你决定凭直觉或经验写作,那么在你构思情节的时候就要想好故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以及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情。

有一个可以在开头后让故事不脱轨的办法,就是将整个故事归纳成一句话。(比如《老人与海》:一个老人决定出海捕鱼去挽回自己受损的声誉。)然后再扩写成一段话的总结,接着扩写成一页纸。一页纸内要勾勒出故事的三幕,并写出结尾。

以此为基础,依次列出发生的事件,或者就此开始写作。并不是说写故事或者确保故事不离题就要用这种奇特的方法,但这种方法确实可以强迫你从情节出发,并且想清楚一系列事件的出现是否合理,是否能将故事带向高潮。而这正是编辑所乐于见到的。

9、藏在暗处或面目单一的恶棍

有一种情节缺陷指的是反面人物或恶棍在故事中总是不现真身,或者直到第三幕都还没有被介绍出场。要记住,你的反面人物(尤其当他是个恶棍的情况下)是故事中第二重要的角色。这并不是说他要和主角平分秋色,花同样的笔墨或出现在同样多的场次中;而是读者也需要知道他是有血有肉的,他是怎么想的,以及是什么驱使他为非作歹。

还有一个投稿禁忌是,反面人物或恶棍不应该被描绘为面目单一的、十恶不赦的、类型化的角色,比如身着黑衣、总是咆哮,或边冷笑边捻着自己油乎乎的小胡子,活脱脱一个斯奈德利·威普拉什(Snidely Whiplash,由美国动画先驱杰伊·沃德构思,于1959—1964年播出的系列动画《鹿兄鼠弟》中的一个反派角色。这是早期无声电影和舞台音乐剧中惯有的一类恶棍角色:通常身着黑衣、黑斗篷、高礼帽,手捻八字胡。)的形象。

作者们塑造的“坏人”的人物性格和背景设置都太单调、太简单了。我们要守住的底线是,至少要让这个恶棍形象立住。再说一点,贪婪和想要统治世界并不是坏人的唯一动机,哪怕你创作的是漫画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紫藤萝瀑布写作顺序 紫藤萝瀑布的描写顺序

全文共 334 字

+ 加入清单

紫藤瀑布》是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描写的,作者先写花瀑,次写花穗,再写花朵。课文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花开之闹,突出花的勃勃生机。

《紫藤萝瀑布》分段段意

第一部分(1~6自然段):从“我”赏花写起,写出了作者从沉思到惊醒到被吸引的过程。

第二部分(第7~第9自然段):写“我”浸在“花朵的光辉”中,感到原先的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

第三部分(第10~第11自然段):作者最后点明主旨,由观花的感受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永恒。

《紫藤萝瀑布》主要内容

《紫藤萝瀑布》写作者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情不自禁的停住脚步。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使作者心中的焦虑和悲痛化为宁静和喜悦,并由此领悟了花和人虽各有各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无止境这一永恒的哲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如何写好论文?关于论文的写作技巧

全文共 1921 字

+ 加入清单

论文写作前应全盘考虑。如实评价一下,自己得了些什么新的结果,自己起了些什么作用。应该问一下自己,这些结果值不值得写,该不该由自己来写,该写些什么,该不该这样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论文的写作技巧,欢迎阅读。

(三)审稿与修改

审稿者也常会对所论观点提出意见。这是需要认真推敲决定是否采纳修改的。作者毕竟对自己的工作已有过长期实践和思考,逐渐形成了观点。应该说这些观点是有相当根据的。只要言之有理,述之有据,可以对审稿人的意见进行解释,保留自己的观点。但有时作者自己局处一隅,想法越来越钻牛角尖。审稿人从更高的角度宏观审视,一针见血地指出立论和观点中的问题,这种情况也是有的。这时作者就应该认真思考意见的实质,调整思路,反复推敲,决定取合。既不固执已见,也不曲意迎合。抱着探讨真理的态度,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论文通过审稿,有些意见不大,稍事修改即可发表。有些要有较大的改动才能发表。有的甚至认为基本事实不可靠或基本观点有误而无法发表。作者应冷静分析这些意见,妥善处理。一切都应坚持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如果自己确认结果和观点无误,那么可以在退稿后改投他刊。同一时候是不能一稿二投的。

(一)材料、观点和文字

材料是基础,观点是灵魂,文字是外在表现。材料和观点是内容,文字是形式。形式是表现内容的,内容要通过形式来表现。三者的完美结合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材料来源于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材料获得的效率与质量。整篇论文是由若干工作单元组成的,每一工作单元又是由每次实验材料积累起来的。因此要善待每天的实验。每天工作时都要考虑到这一数据在将来论文中的可能位置,对每一张影像记录都要认真收集保存。材料要真实可靠,数据要充足。有了异常,要及时分析处理,要保证所得结果可信,排除假象。一篇论文总要有新现象、新处理、新效果、新观点。

观点应明确,客观辩证。不要、也不能回避不同观点。从定题到结论,处处有观点,所以观点是灵魂,是贯穿始终的。讨论观点时不要强词夺理,不要自圆其说,力戒片面性、主观性、随意性。要和国内外文献上的观点相比较,也要和自己实验室过去的观点相比较。在比较中分析异同,提高认识。也不要怕观点错误,不要怕改正错误。要百家争鸣,通过争鸣,认识真理。

文字要自然流畅,“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但也不要华丽雕琢,目的是“文以载道”。叙述要合乎逻辑,层次分明,朴素真实,分寸恰当。

(二)准备和动笔

论文写得好坏,关键在于准备。会写文章的人,一般总是三步过程。写前深思熟虑,全局在胸;充分打好腹稿后,提起笔来,一气呵成;写出初稿后,放一段时间,反复吟读, 干锤百炼。

不会写文章的人相反。肚子里空洞洞,脑子里乱烘烘,笔头上千斤重。他们拿起笔来就写,写几下就停。写写停停,停停写写。忽儿找材料,忽儿查数据,忽儿补实验。忽儿撕掉一页,忽儿抄上几句。忽儿哀声叹气,搔头模耳,咬笔杆,踱方步。这两种人的差别在于三个阶段。

1.近期(写时)准备

是指实验结束后到着手写作前一段时间的准备。应该收齐材料,处理好数据,制备好图表,完成统计处理。然后打好腹稿,列出提纲,明确基本观点和主要结论。与指导者和合作者讨论,取得共识。深思熟虑后,一气呵成。其中“打腹稿”是关键阶段。这时应将所有工作和数据通盘考虑,全局在胸。这就像战斗打响前的运筹帷幄一样,是作者脑力劳动最紧张的时刻。

2.中期(做时)准备

会写论文的人不是做完实验后才开始考虑写文章的,而是在研究工作的全过程中都考虑着写文章。“题目”和“引言”是论证时各种思考的凝炼。“材料和方法”是在找方法、建方法时形成的,写时只要如实叙述就可以了。“实验结果”是在实验设计、实验操作、阶段归纳、资料整理等过程中不断积累、整理而来的。“讨论”是综合平时的思考,同周围人员经常讨论商量,查阅和分析文献等过程后最后归纳而成的,是将平时思考过的众多问题集中几个主要观点以讨论的形式表达出来。“结论”则只须将最终结果归纳一下就可以了。所以会写文章的人,是在做研究的整个过程中不断地自然形成着最后的论文。这整个过程就是中期准备。可见,中期准备以题目之始为始,以题目之终为终。题目结束之日,也就是中期准备完成之时。

3.远期(学时)准备

如果只是着力于做好近期准备和中期准备,往往还不能写出上乘的文章,这就要看作者的远期准备,也就是学习阶段的基础准备了。这种准备是指对研究动态的掌握,专业基础的积累和逻辑思维、文字表达、分析综合等各方面能力的总体水平。这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能企及,而是终生积累训练而就的。这就是为什么要强调“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尔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了。这些平时积累的功夫,决定着作者的写作水平,而写作水平又影响着作者作品的传播。这种能力不是临用时提得高的,而是要作者从年轻时就下苦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小学语文的写作的技巧具体介绍

全文共 3189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的时候,普遍的学生家长都会比较担心孩子的写作能力,其实作文的写作是慢慢积累的过程 ,家长不赢特别的担心,下面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秀傲雪语文的写作的技巧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的语文作文要联系生活 丰富选材

很多小学生不会写作文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该写什么,这主要是他们经历太少,没有材料可以选择的原因。我见过这样的小学作文,关于写暑假生活趣事的:我的暑假很有趣,每天都玩得很开心,我早晨和小朋友一起玩捉迷藏,玩累了就休息一会,接着玩,中午和小朋友玩跳皮筋,我很会玩跳皮筋,小朋友们都没有我玩得好,我很开心,下午我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丢沙包,这个很好玩,大家都玩得很开心,我也高兴极了。 这样的作文在小学阶段见多不怪,很多小学生只会把自己一天中做过的事情罗列上去,而不知道如何把作文写好。针对这一问题,老师应该学会引导。比如说,在写一篇关于拔河比赛的作文之前,老师先带领同学们一起玩一个关于拔河比赛的游戏,让同学们亲身经历一下拔河比赛,当游戏结束后,老师再引导学生描述拔河比赛的场面,并引导学生说出参加拔河比赛的感受,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去引导学生写作,这样学生才有话可说。

小学的语文作文要合理引导日记写作

勤锻炼方能写出好的作文,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只有勤加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写作能力。在这方面,很多教师会选择写日记或周记的方式加强小学生的作文写作,但在具体实施时,还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 很多小学生在写日记时也避免不了记流水账的思维模式,这时就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了。比如,大家爱吃妈妈做的菜吗?最喜欢吃妈妈做的哪道菜?为什么?大家写一篇日记和大家分享一下吧。老师可以通过这种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去描述一种食物,写出喜欢这种食物的原因,并具体描述这种食物的味道、色泽、形状、素材、做法等各个方面。

小学语文的写作的技巧

一、写外貌不用“有”

作文如何写外貌?孩子的作文里总会看到类似这样的名子:“XX可漂亮了,她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

如果你试着让他们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联一遍,会发现作文顺了很多。写上段文字的同学经蒋老师指导后修改如下:“XX可漂亮啦。一头卷卷的黄头发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乌黑乌黑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樱桃小嘴配合起来,有点混血的味道,同学们可喜欢她啦。”是不是读起来舒服多了?

二、写说不单写“说”

让孩子比较以下三句话。

张三说:“……”;

张三无可奈何地说:“……”;

张三摊了摊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显然,让人物说话有多种方式,写语言可以不用出现“说”而是在语言前面加上动作和神态,通过一定的训练掌握这样的技巧让孩子的写作水平切实得到提升,让他们学会细节描写,不会仅干巴巴的地写“某某说”。

三、写想不出现“想”

遇到描写心理活动时,这样的句子已经被孩子们写滥:“我脑子里跳出两个小人,一个小人……另一个小人……”不用这个句子又该怎么写?最常用的就是“我心想”。如某学生写: “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我心想:天哪!这该怎么办呢?”

按照蒋老师“写想不用想”的技巧,去掉:“我心想”三个字如何?“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天哪!这该怎么办呢?”是不是更简洁精练?别忘了提醒孩子要给心理描写加上适当感叹词。

四、不用成语

作文为什么写不长?都是成语惹的祸!蒋老师此言一出震惊四座。不是说多用成语才显得有文采吗?其实不然,在“就是不用成语”写作技巧中,蒋老师指出:当作文中只会按照套路使用成语时,文章细节就没了,还不如让孩子老老实实把自己看到的感受都写出来。什么天高云淡、风和日丽、桃红柳绿、炯炯有神、心旷神怡……这些被用滥的成语还是少出现为妙。

比如,写春天别用“风和日丽”,而是这样写:“风儿拂过林梢,原本平静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涟漪,湖边的柳树轻摇着身姿,我也忍不住张开双臂,任风抚过我的每一寸肌肤,暖暖的,痒痒的。”想办法用具体的句子替换掉别人用滥的成语,解决孩子作文写不长写不细的难题。

五、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

对于文章写不长的孩子,可以训练的另一个技巧是: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看过无数学生习作,蒋老师发现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包括“很,非常”,请家长提醒孩子,遇到要写这几个字时不要轻易下笔,停下来想一想,是不是非要出现这个字眼?

比如写热,别出现“很热”两个字,学会用其他的描写来体现热:骄阳似火,没有一丝风,树叶低垂毫无生气……文章自然就能写长。

六、环境里面有“真”“情”

到了五六年级孩子都要学习环境描写。如有的孩子会写:“早上天气还挺好的,放学回家时,却哗哗下起雨来。雨珠在下,泪珠在滴,老天也好像在为我哭泣。”

孩子能用环境衬托自己的心情首先要表扬。但是很多孩子只要一写环境,肯定就是小花微笑,小草点头、小鸟歌唱、小雨哭泣,成了套路,难道世界上只有小草、小鸟、小花吗?为什么不能写身边更真实的东西呢?云、雾、桌子,哪怕是电线杆都可以写,这个技巧是提醒孩子不仅要让人活在环境里,还要让人活在真实的环境里。

七、要动连着动

文章要一波三折才好看,但现在的孩子生活都很平淡,你不能强求他们写出一波三折的内容,那就让他们学会一波三折地使用动词,就这是要动连着动——学会连续使用动词。某学生写一场乒乓球球赛:“他发了一个旋转球,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句话把文章就给写完了)

学会动词技巧后将修改成:“只见他高高地将球抛起,眼睛死死盯着,球接触球板的一瞬间,他手腕轻轻一抖,脚一跺,球高速旋转着,向这边飞来,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个动词转瞬变成六七个,文字即刻灵动丰富起来。

八、一秒钟的事写三百字

还是针对作文写不长的一种技巧训练:用三百字来描写1秒钟内发生的事。如关于破校运会跳高纪录瞬间的描写原本只有几十字:只见某某纵身一跳,一下子飞过横杆,新的校运会纪录诞生了!

怎么变成三百字?可以有条理地加上动作解剖:如何助跑、起跳、翻越、落地;加上联想:往届校运会有人挑战失败,平时如何一次次练习等等;还可以加上细节来充实,起跳前如何与同学们进行眼神交流,成功后同学如何向他祝贺……家长可以找一些1秒钟的素材让孩子进行写作练习,学会了这个技巧还怕考试写不出四五百字吗?

九、一段话里至少出现6个标点

很多孩子不会用标点,习作中常只有逗号句号逗号句号,甚至逗号都没有,把老师读到断气为止。针对这个现象,可以让孩子进行“一段话至少出现6种标点”的技巧训练。比如,。?!……:“”

这些标点你的作文中都有吗?没有的话请尝试用起来。经过几次训练后,你会发现孩子的惊人变化:意味深长的句子会写了、人物语言会加进去了,心理活动结合进去了,还会用反问句了,这些句子加进去后,文章当然生动起来。一位作家就曾用这种方法对自己作文写不好的孩子进行训练,收效明显,进步很快。

十、字数三四五

这个技巧说白了就是学习写短句。学了一段时间写作的孩子容易在作文中写长句,而长句写不好就变成病句。事实上很多作家也是以写短句见长的,像沈从文、汪曾祺。家长要提醒孩子注意控制每句话的字数,建议把十几个字几十个字的长句改成只有三四五个字的短句,孩子们会发现这样的作文有语感会舒服很多。

如某学生的原文:“高高的绿绿的草散发着诱人的清香。一根一根都看得那么清楚,很挺拔的样子。”经指导后改成:“草绿了,高了,散发着清香。一根一根,看得清清楚楚,很挺拔的样子。”是不是很有节奏感?

老师认为,孩子学习写作一般要走过4个阶段:1、写作并不神秘;2、写作需要技巧;3、写作强调个性;4、写作就是生活。一些孩子在大量读写中,在老师的帮助下会顺利走到第三阶段,甚至第四阶段;但是也有很大一批孩子无法跨越第二阶段。

传授的技巧就是针对这些部分孩子。家长完全可以在家里运用以上技巧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而对于那些已经走到第三、第四阶段的孩子,爸爸妈妈需要做的就是保证他们大量的阅读,鼓励他们的个性创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中考英语写作的四大误区

全文共 758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写作的四大误区

通过对近些年英语作文出题的趋势来看,中考对英语写作的考察更偏重于交际情景设置和不同体裁的要求,但是由于客观和种种主观原因,很多同学的作文容易走入种种误区,这些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构思、准备不充分,匆忙下笔

任何一篇作文出题都是有它独特的道理的,所以提前审题和构思就显得必不可少了。很多孩子目前存在一个情况,想到哪写到哪,有记流水帐的习惯;这也造成了作文杂乱无章,毫无条理,同时容易出现写错单词和用错句型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解决:

1、认真审题,审题的重点放在写作体裁、格式、字数方面,确保第一遍审题就能保证得到基本分。

2、确定文体和时态,因为不同的文体要求的写作格式也是不同的。

3、列提纲,打草稿,然后修改。这样可以保证错误降低至最少或者没有错误,同时也能保持卷面整洁。

二、中心重点不突出,切题不准确

英语写作不是语文散文(形散神不散),写英语作文,尤其是在中考大压力下短时内写出高分作文一定要注意这一点。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动笔前并没有认真审题和思考,对出题者希望得到的预期尚未揣摩透彻,这也就造成了一些同学虽然语言功底非常不错,但是最终的结果还是没有拿到一个自己预期的心理分数,最大的问题就出在切题不准确或者不够突出中心上了。

三、忽视文化差异

我们要时刻牢记一点,中英文表达方式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体现在作文表达上也常常会出现生硬的中国式作文表达,降低了我们的作文质量。所以注重中英语言差异,并努力找到两者之间的表达方式上的共通点,并且有意识的运用就能避免类似的问题。

四、忽视细节,无谓失分

很多孩子在写作文时常常感觉"下笔如有神",但最终结果出来后大惑不解。这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忽视标点、书写、段落安排、大小写的问题,所以只要更加注重细节,这些无谓失分就可以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写作方法: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

全文共 2866 字

+ 加入清单

你所经历过的伤口、愤怒和哀痛是通往真相的途径。如果我们不去仔细观察那些别人要我们别打开或走进去的那些房间、柜子、森林和洞穴,我们便无法得到更多不可诉说的真相。等我们进入那里,并四处观察时,便可以慢慢地吸收并消化所发现的一切——然后试图运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说出来,记录当下。而那个当下,也许正是我们所寻找的东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写作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我有次在录音带上听到一位演员谈论在现代社会努力寻找上帝的历程,以及人们如何只想追求一切世俗物质——钱财、房产、 美貌、权力,因为我们认为这些能让自己感到充实。但结果却是一场空,因为它们只是道具,当我们离开这个人世,便得全部归还给天上那位伟大的道具师。

“它们只是借来的,”他说,“并不属于我们。”这卷录音带改变了我对学生模仿他们最欣赏的作家文风的观感。它帮助我领悟到,仿效他人的风格是很自然的,那只是暂时借用的道具,到时候就得归还。况且它可能帮助你形成一样千真万确、并非借来的东西,也就是你自己的表达方式。

真相或事实,正是我们的归属。

一位已戒酒的朋友有次对我说:“我仍醉酒时,是个被麻醉的怪物。等我戒酒后,我就只是怪物。”他对我描述那个怪物的模样,听起来跟我自己的很像,只差没上睫毛膏。当人们用微弱的亮光照出他们自己的怪物,会发现我们所有人的怪物几乎都很类似。那副遮遮掩掩、迷惑闪躲的模样,以及怪物一词所暗示的意涵,难免让我们认为他们必定坏到极点。

但如果人们让内在的怪物诉说自己的故事,结果会发现大家做过和想过的事都有相似之处,而那些正是我们的际遇,我们的状况。但最后我们并不会因此被贴上标签,而会相互比对我们所记下的历程。

我们是为了揭露掩藏的事实而写。若有人叮嘱你不可打开城堡的某扇门,你绝对要去一探究竟,否则你将只会在早已熟知的房间里把旧家具移来移去。大多数人只想将那扇门锁紧。但写作者的任务是去发现门后究竟有什么,去探查里面那个凄苦又讳莫如深的事物,将它化为文字说出来——若我们办得到的话,不只是化为文字,也赋予节奏和旋律。

你必须先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才能办到。如果父母老是在背后窥看你写的东西,你便难以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也无法探查那扇门背后的状况,并向我们一五一十的表达。

当初叮嘱你别去打开那扇门的人,或许正是你的爸妈。有他们在,你便无法把话说出口,因为会有一个小小的声音对你说:“噢,糟糕,别说,那是秘密。”或“那是脏话哦。”或“别告诉任何人你偷溜,否则他们都会开始这么做。”所以你得深呼吸、祷告,或做点小仪式,把他们赶走。

“但为什么?”我的学生问,急切地盯着我,“为何我们应该打开那些门?为何我们应该用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说出真相?”我也回望他们一会儿,然后说,我猜因为这是我们的本性。此外,我想你创造的大部分角色都像孩童一样的相信,若真相昭然,他们就会被视为好人。

你应该说出真相。真相不明,会削减你的精力,使你和你的故事角色显得空洞虚假。但若你开门让真相显现,便能感到全然的解脱,甚至欣喜。我们不妨相信诺斯底派多马福音中耶穌所言:“若把存在于你内心的事实说出来,它将能拯救你。若你不说出来,它便能毁灭你。”

你的真实经历只能靠你自己的表达方式说出来。若是通过他人的表达方式,会令读者起疑,就像你偷穿了别人的衣服。你无法依靠别人的观点写作,你只能靠你自己的。有时套用他人的风格会令你感到安全舒适,表面看起来也很光鲜亮丽,使得你放松下来,乐于去适应并接收他人的语汇、节奏和观点。

但你写出来的内容会失真,因为它井非直接出自你的亲身体验;当你用他人的表达方式或语汇,试图写出自己的真实经历,便等于跟你的所见所闻隔了一层。

真相、事实,或随你怎么称呼它,是生活的根基。上周日我在教会听见一位年近百岁的黑人老先生大声呼喊:“上帝是你的归属。”我之所以提到这句话,大部分是因为我至今创造的毎一个引人入胜的角色——包括我自己——内心都有强烈的失根感和渴盼归乡的愁绪。而看到一个人终于将自己向来远远避开的那扇禁忌之门打开,是件奇妙的事。它所揭露的,并非人的卑劣,而是人性。最终你会发现,真相或事实,正是我们的归属。

试图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

我经常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简短写出为什么他们想写作,为何来上我的课,什么原因促使他们投入这个有时痛苦、有时烦人的工作。他们一再表示的其实是:“我不想再沉默下去。”他们以前都是听话的孩子,经常感到受忽视,也曾目睹惊人的事物。但后来他们不再说出自己看到什么,因为每当他们这么做,便遭到惩罚。如今他们想正视自己的生命——面对人生——也不想因为这么做而受罚。但要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并非易事,会忍不住采用别人的方法是难免的。

每当伊莎贝拉·阿连德(Isabel Allende) 推出新书,我都会非常开心,因为我会买来读,但我也会很不高兴,因为班上有半数学生开始模仿她的风格。我热爱阿连德女士的作品,也欣赏许多中美和南美洲作家。当我阅读他们的书,感觉就像是坐在夜晚的营火旁,听他们不断诉说玄妙奇特的故事——它们有如机关繁复的布谷钟,除了会跑出鸟儿和少女,还有锵铛作响的铜锣与钟铃声。

我了解学生为何受这类风格吸引,它就像远古艺术,直接又具装饰性,色彩丰富,符合当时的需要,同时又具备大量朦胧隐约、却可以感觉到的世故精巧,总令我觉得像在观赏一出天马行空、还加入大量特效的舞台剧——竟有那么多生命正分崩离析!

但更重要的是,这种风格为想象力提供了养分和奇景。我喜欢进入这些奇妙的世界,身在其中的感觉像是反拿着望远镜看出去一切都变得微小、迷人又多样,因为现实生活通常如此庞大、混乱、乏味又伤人。

但当如阿连德这样的作家为她的故事角色、他们的生活、家人和鬼魂増添丰富色彩,将魔幻与现实缠绕、交织在一起,并运用引人共鸣的笔法加以描述,便会令你不禁想,对啊,人生确是如此。

我很能理解学生们会希望自己的作品也具有同样效果。然而,即使几个月后安·贝娣 (Ann Beattie)的最新作品问世,学生们又开始交出模仿她描写透亮的碗钵和窗玻璃的创作,他们的写法仍无法令人信服。我们的生活的确很浮面,但贝娣将那些浮面描写得冗美,赋予它们光彩,展现细节。

但当我的学生模仿贝娣的风格,他们写出来的故事通常淡而无味,使我忍不住对他们说,生活已经很平淡了! 给我们一点热情! 若我将要阅读的故事主要是描写一群开大众汽车的人,他们遭遇的问题似乎都跟大众车差不多大,而当作者写到他们把车开上结冰的湖面乱逛,我希望能感觉到冰层底下有寒冻彻骨的水,并看到有人连车一起破冰落入水中。

我希望作者们打破并潜到冰层底下,那里寒冷浑油,难以看清。我希望作者们钻进破洞——那些我们努力用一切道具填补的破洞。在这些破洞以及他们所处的空间里,存在着各种可能,包括看清自己是谁,并窥见人生奥秘的可能。

杰出的写作者会持续描写冰层底下的湖水,或与世隔绝的隐蔽坑洞内的寒冷黑暗,并照亮这个坑在的位置,让我们得以拨开或绕过挡道的树枝和荆棘;接着我们即使绕着这个深坑边缘 跳舞、朝洞内大喊、推测它的深度、对着洞口丢石头,我们依然不会掉进去。它再也无法吞嗤我们了 ;我们可以继续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3高考英语考生得高分写作技巧

全文共 4144 字

+ 加入清单

写好一篇高考英语作文有哪些技巧?考生在作文时应该凸现自己的个性而不是泯灭自己的个性特征,只有讲究个性化,你的作文才是生动的,亲切的,引人入胜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3高考英语考生得高分写作技巧,欢迎大家来阅读。

高考英语作文写作小窍门

第一段:开头段。主要是归纳论点,说明论点有问题,存在逻辑漏洞,准备发起进攻。

第一层:

This argument concludes/recommends/argues that

第二层:

To support this conclusion the writer cites/points out that

第三层:

However, this argument suffers from several critical flaws and is therefore unconvincing/ unpersuasive as it stands.

第二段和第三段甚至第四段:分类别去攻击各个逻辑错误。

One problem with the argument is that, the editorial observes a correlation between and , then concludes that the former is the cause of the latter. However, the editorial fails to rule out other possible explanations forFor example, Any of these factors, or other social, political or economic factors, might lead toWithout ruling out all other such factors it is unfair to conclude that

第五段:结尾段

作者的结论似乎是合理的,但是通过论证,不是这样的。因此作者在做出决定之前,应该还要考虑其他情况。我们通过一篇文章作为实例来介绍Argument的论证步骤和论证方法以及文章结构。

In the final analysis, the letters author fails to adequately support the recommendation thatTo bolster the argument, the arguer must provide detailed demographic/statistical evidence showing thatThe author must also provide evidence--perhaps by way of a reliable surveythat

高考英语作文高分技巧

一、写作话题

每年高考在即,会出现许多对高考英语写作话题的预测,但这种具体的预测往往是徒劳的。分析近年来真题规律,上海市高考英语写作的话题都是跟高中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而非政治性或社会性话题。例如,20__年的话题是“选择大学”的问题;20__年的话题是“礼物”;20__年的话题是“集体舞比赛”;20__年是“参加夏令营的课程”;20__年则是“学生上课情景”。这些话题都源于高中生的日常生活。因此,考生不必担心无话可说。在备考过程也不必将过多精力放在一些重大的社会性及政治性话题上。

二、写作体裁

近年来,上海市高考英语写作从体裁上来说主要是偏重于叙议结合的文章,例如在20__年的高考中,考生首先要说明自己是否要参加集体舞比赛,之后要阐述自己的理由。又如,在20__年的高考中,考生首先要根据材料说明自己要参加夏令营的哪个课程,其次要阐述自己的理由以及描述一下希望从课程中学到的内容。刚刚结束的20__年高考题要求学生描述图片以及自己同时期上课的情景,再简单发表感想。纵观近三年的高考,都是夹叙夹议的文章,因此这种体裁的文章是考生接下来备考的重点。

三、如何写好高考作文

高考英语作文的考核目标是看学生能否根据题意连贯、贴切地进行书面表达。我们在写作时应注意:

1、认真审题,确定内容。弄清写作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前提,也是书面表达的基础。审题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审题时要确定文章的体裁。

例:(20__年高考)下图是小学新生的课堂一角,对照你当时的上课情况,做出比较并谈谈你的感受。你的作文必须包括:描述图片里学生上课的场景;比较你同时期的上课情况;简单谈谈你的感受。

这篇文章的内容必须覆盖题目给出的三块内容,其中前两项“描述图片里学生上课的场景”和“比较你同时期的上课情况”皆是记叙和描绘的部分。只有最后一部分“简要发表感想”是议论。

(2)审题时,把握题目中的关键内容,以免跑题或遗漏。

例:(20__)高考作文:某海外学校举办英语夏令营,开设了如下课程:园艺(gardening)、烹调(cooking)、防身术(self—defense)、护理(nursing)。假如你是王跃华(不可以用自己的真实姓名),写一封申请信,报名参加其中一门课程的学习。信的内容必须包括:你感兴趣的课程;你期望从这门课程中学到什么;为什么想学这些内容。

这个命题的关键内容有三块:是什么、为什么和学什么。很多同学在审题时把重点放在了“为什么要学”上,却忽略了“想学什么”这个关键内容。文章的`主体段只交待了为什么要学习某个课程,却只字不提想学习这个课程的哪些方面,遗漏了关键的内容。

2、语言表达上要从三方面把好语言关。

1)准确性:在写作的过程中最好用自己熟悉的句型和词语,力求语言表达正确流畅。

2)句式多样性:在写作过程中,过多使用简单句和短句,会使文章显得罗嗦,幼稚。我们在书面表达时应学会合并短句,并注意句式的多样性。

3)语言恰当性:在高考英语写作时,还应注意用词的恰当性。有些同学喜欢用一些词汇等级较高的词以显示语言的水平,但若不贴切文章的内容,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比如,在一篇描写同学间友谊的文章中,用“It is uni—ver sallyac know ledged that friend shipis very import anttous”这样的语句来开头,就显得过大,十分不适合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身份。

3、组织结构上要做到结构正确,层次分明,运用适当的连接词使上下文连贯一致。

1)注意篇章结构,合理布局开始部分(Opening paragraph)——说出文中的要点、核心问题。正文部分(Body paragraphs)——围绕主题开展叙述、讨论。结尾部分(Concluding paragraph)——对全文的总结和概括。

2)运用适当的连接词使段落之间必须是有机地联系,内容完整、连贯。记叙文一般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用一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连接词能使记叙的事件脉络更清楚。议论文中用一些连接词可以使文章层次分明,上下连贯。

4、高考作文的写作步骤:

高考写作理想时间是30分钟,最少不能少于20分钟,拿到考题后,写作的一般步骤为:

第一步:审题

第二步:谋篇布局

1)作文动笔之前一般都要先打腹稿。在确立中心上、运用材料上、篇章结构上,充分酝酿。

2)考虑好想写多少句子,该用哪些词汇和句型等。

3)边写边思考内容的连贯性,语言和句子的准确性。

第三步:写后检查,写后复查全文,看内容要点有无遗漏,标点、格式、大小写是否规范,是否有语病,卷面是否整洁等。

高考英语作文的技巧

一、要善于模仿

一些同学的办法往往是背一堆范文,然后再到考场上进行一个“剪切”、“粘贴”的工作,真正的模仿重点永远要放在一定的句式结构上,而非个别的词汇。有一个句式说:“…for the simple reason that…”表示某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用在高考写作中,我们就可以拿来解释为什么自行车在中国如此的流行:“The bicycle is very popular in China for the simple reason that…”。然而,很多同学一谈到原因仍然是“…because…”。如果要表示“总是能够”的概念,很多同学提笔就会写can always,但理想的句子应该是用双重否定表示强烈的肯定,用never fail to。

二、要灵活变通

在批改过上万份同学们英语作文中,经常能发现一些将中文生硬地翻译成英文的表达法。有一句话叫做“立志如山,行道如水”,写英文作文,一定要有决心把它 写好,有信心把意思表达清楚,这是“立志如山”;但关键是遇到问题时要有个灵活的.态度,能像流水一样变通解决问题。有个翻译界的故事说:在某大型国际会议 的招待会上,一道菜是用鸡蛋做的。与会的客人问翻译:“What is it made of”本来是非常简单的一个问题,结果翻译太紧张,忘了“egg”这个词,但是他急中生智,回答:“It is made of Miss Hen’s son.”这里,就是一个灵活变通的范例。绕道表达,是写作中应该常常运用的一种方法。

三、要细心观察

注意英语中一些表达上的习惯。比如在正式文体的写作中,很少用 “it isn’t”这样的略缩形式,而往往是一板一眼地写作 “it is not”。同理,在正式文体中的日期一般不缩写,阿拉伯数字一般会用英文表达(特别长的数字除外)。

许多同学在写作文时,习惯于把“since”“because” “for”这样的词放在句首引导原因状语从句。事实上,在我们见到的英语报刊杂志文章中,这样的从句一般都是放在主句之后的。另外, “and”也常常被误放在一句话的开头,表示两个句子之间的并列或递进关系。其实,经常留心地道的英语文章能发现,如果是并列关系,完全可以不用连词;如果是递进关系,用“furthermore” “what is more”更为普遍。

四、要心有全局

英文写作如果结构意识良好,应试写作就简化成为一个填空的过程了,适当地填入观点、素材,文章就自然而然立起来了。

临考在即,同学们要牢记英语写作的基本要领,特编顺口溜如下:细审题,巧构思,列要点,防遗漏。写日记,同汉语;书信,通知格式要牢记。看清图表细梳理,写人记事按顺序;完稿后查遗漏,整洁干净莫忘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初中记叙文写作技法第三讲‖ 十六、联想 十七、想象

全文共 3625 字

+ 加入清单

十六、联想

联想是作者依据写作主旨,由甲事物想到与其相关的乙事物而构成的生动形象、较为完整的思维过程,其特点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使思想感情得以充分表达。

(1)接近联想

指由一事物想到在时间上或空间上与之接近的另一事物。刘绍棠的《榆钱饭》由眼前的想“打油腻”吃榆钱饭联想到旧社会用榆钱充饥,又联想到十年动乱时期靠榆钱饭度日,这一思维过程便是接近联想。湖北仙桃市一考生以《难忘掌声》为题作文,从站在市“三好生”领奖台上赢得掌声落笔,然后思路穿越时空,联想到自己在小学四年级“破罐子破摔”时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和同学们给予的那改变人生轨迹的掌声,凸现掌声对“我”的激励,联想自然,主题鲜明。

(2)相似联想

指由甲事物联想到在某种特征上与之相似的乙事物。茅盾的《白杨礼赞》由白杨树写到北方的抗日军民便是通过相似联想实现文思的跳跃的。黑龙江省2001年中考要求以“水”为话题作文,有位考生以《水的联想》为题遨游于水的王国,文章跳出编写故事的套路,多角度展开广泛而贴切的联想:由水的平淡无奇、气势宏大、坚韧不拔、清污除垢等特性分别联想到农民、人民军队、科技工作者和人民教师,由物及人,给人启迪。

(3)对比联想

(4)表里联想

指由事物表象想到它的本质意义,再由它的本质意义想到相关联的事物。2001年安徽省中考要求以“最需要”为话题作文。有篇考场作文的题目为《苹果精神》,全文所呈现的表里联想的思维流程十分清晰:由三个故事(亚当夏娃偷吃“禁果”、掉下的一个苹果“砸”出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苹果电脑的发明)联想到故事所蕴含的本质意义(强烈的好奇心加上锲而不舍的奋斗实践),联想到现实生活中具有“苹果精神”的人和事。作者由表及里,联想丰富而深刻。

(5)因果联想

指根据事物间的因果关系,由因及果,或由果及因的思维过程。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由自己遭受风雨之苦想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便是。湖北荆州市2001年中考作文要求自拟的题目中须有“喜欢”一词,有位考生的文题为《我喜欢这位售票员》,叙写一位公交车售票员关心、照顾乘客的三组镜头,结尾处这样由果探因:“我想,她大概觉得为大家微笑服务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吧。不然,她为啥总笑得那样纯真,那么自然!”作者通过这种因果联想展示人物的古道热肠、美好心灵,使前文的叙写一下子闪出亮色。

(6)声色联想

指根据声音或色彩引发的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这类联想技法在《安塞腰鼓》《海滨仲夏夜》中都出色地运用过,不少考场作文也成功地借鉴了这种方法。2001年山东淄博市中考要求以“幸福”为话题作文,有位考生别出心裁,以《幸福》为文题,以“绿色”“白色”“红色”为小标题,以色彩为出发点放飞想象,最后揭示“幸福”的丰富内涵,饶有情趣。2001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作文半命题是《我发现》,有位考生在题中填上“枕头里有个世界”,叙写父母三次为有“落枕”毛病的“我”做特殊枕头的动人故事,文中多次出现精彩的联想,如:“睡在母亲亲手缝制的绿豆壳枕头上,只要轻轻一动,枕头就会发出一种‘沙沙’的声音,那声音就像没有歌词的童谣,在静静的夜空里弥散,连夜的精灵都会闻声止步,我当然睡得格外香。”“考上初中后每晚枕着新药枕,听枕中药材的“簌簌”声,那简直是在欣赏人间最美妙的音乐,我仿佛又找到了家的感觉,在乐声中,我一手拉着父亲,一手扶着母亲,来到了落叶林,看一地金黄,享人间温馨。”这样写,“声”由“枕”起,由“声”联想,视听沟通,造境抒情,体现出创新色彩,令人耳目一新。

例文指导一:

有人把一只青蛙冷不防丢进煮沸的油锅里,这只反应灵敏的青蛙,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用尽全力,跃出滚烫的油锅,突然逃生。隔了半个小时,那人在锅里放了4/5的冷水,把那只死里逃生的青蛙放在锅里,这知青蛙在水里泅游。接着,那人偷偷在锅里用炭火慢慢加温,青蛙仍然悠闲地在微温的水中泅游。等到它意识到锅中的水温已经受不住,必须奋力跳出才能活命时,为时已晚,它欲跃乏力,全身瘫痪,只能卧以待毙,终于葬身锅底。

请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由拟题。②写作时可以大胆想象,角度和写法也可以多种多样。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

【导思】这道文题所给材料的寓意显而易见,不外乎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防微杜渐”等。在材料的基本寓意已经确定,不得突破的情况下,如何将文章写得有声有色,令人拍案叫绝?“要求”已为我们打开思路: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给材料作文,往往写议论文者居多,写议论文往往离不开“引议联结”基本套路,但那种生搬硬套的老面孔又怎能赢得阅卷老师的欢心?所以学生可以尝试多种文体。

2、“可以大胆想象,角度和写法也可以多种多样”。无论是写议论文还是写其他文体,都需在想象上下功夫。想得合理想得奇妙,就可以角度出新出奇,写法变活变巧。

例文指导二:

以“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充分发挥想象;②文体不限;③自己拟题;④600——800字。

导思:这是一篇话题作文。这类作文的最大特点是范围宽,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创性。但也正是因为范围宽,选材和切入有一定难度,又每每让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将话题“化大为小”是最有效的方法。

1、“化大为小”的方法很多,就本题而言,应选择与话题有关的事例、现象、情理、哲理等将话题缩小。

2、选择与“水”有关的事例,如:“南水北调”“洪水泛滥”“水资源缺乏”等;

3、选择与“水”有关的现象,如:“水滴石穿”“山重水复”“水往低处流”等;

4、选择与“水”有关的情思,如:“高山流水”“水月镜花”等;

5、选择与“水”有关的哲理,如:“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等。

以上这些事例和现象的背后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这些情思和哲理的背后有着很多贴近生活的生动感人的事例。借助这些事例可使“水”这个话题贴近实际,有利于抒发真情实感,有利于活跃创新思维,尤其是具有时代性、人文性的事例和哲理。这样,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从小处切入,能够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

本文要力求做到:状物精细,突出特征,联想恰当自然,含而不露。

十七、想象

想象,是指根据已有的见闻和生活经验,构想出不曾见过,或者从未出现过的形象或情景。想象的方法很多,作文中常用的有:

(1)编创法。就是编制故事的情节。一般记叙文要求写真人真事,不需要编故事。如果写童话、小说、科幻故事或者写看图作文、想象作文等就得编故事了。编制故事情节在文艺创作上叫虚构,它不受真人真事的限制,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尤其是童话、科幻故事、想象作文,作者可上天入地、探奥搜奇;和草木交往,与鸟兽倾谈,可以历洪荒远古、访古人来者。真可谓无所不能有,无所不可有。但是,同学们应该明白,无论想象的内容多么奥妙神奇,都不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个“源”和“本”便是生活。

(2)组合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事拼凑在一起,形成新的人物形象,新的事情,可称组合法。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样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鲁迅讲的是文艺创作,对我们借助想象写好作文同样有指导意义。这种方法就是人们所说的“移花接木”。

(3)扩展法。所见所闻的内容是简单、抽象或粗糙、模糊的,借助想象充实,使其变得清晰、细腻、生动、形象,可称扩展法。扩展法的过程是:展开想象,让所要写的内容在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来,接着,选词练句,用最恰当的语言对“浮现出来”的具体形象进行细致的描绘。一般来说,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大都借助于扩展想象。平时说的“添枝加叶”,就是扩展想象。添加的“枝”和“叶”正是扩展的结果。

(4)梦幻法。借助梦境或幻觉描绘出眼前并不存在的情景,以表达某种愿望或抒发某种情感,可称梦幻法。例如:“这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杨朔《荔枝蜜》)这里借助梦境表达追求美好人生的愿望。从上述实例中可以看出,用梦幻法所描绘的某些景象,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人不可能变成小蜜蜂。正因为如此,梦幻法才给作者提供了运笔的广阔天地,才使文章更具表现力,并富有神奇、浪漫的色彩。

(5)推测法。是指根据已经知道的情景,借助想象推测出未知的情景。例如:“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我”没到现场,却能知道“戏已经开场”,能“听到锣鼓的声音”,还能“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这正是运用想象进行推测的结果。运用想象进行推测,重要的是,一要有根据,二要合乎情理。上例“我”有看戏的经验,这是根据;既然是唱戏,自然能听到锣鼓的声音,这叫合乎情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竹石写作背景是什么?

全文共 1078 字

+ 加入清单

竹石写作背景: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作者73岁4月作《竹石图》,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这首诗是他这种傲岸和刚直人格的写照。

郑板桥在他为官期间,做了不少益民利众的好事,深得人民爱戴,但他在荒年为百姓请求赈济,却得罪了知府和地方豪绅。他刚正不阿,心系民众和“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性格,耻于折腰,便藐视权贵,解绶挂印,毅然辞官而归,回扬州卖画为生。作者73岁4月作《竹石图》,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郑板桥自己的《竹石图》上。这首诗在赞美岩竹的坚韧顽强中,隐寓了作者藐视俗见的刚劲风骨。

诗的第一句:“咬定青山不放松”,首先把一个挺立峭拔的、牢牢把握着青山岩缝的翠竹形象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咬”是一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它不仅写出了翠竹紧紧附着青山的情景,更表现出了竹子那种不畏艰辛,与大自然抗争,顽强生存的精神。

紧承上句,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岩中”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拔于青山之上的基础是它深深扎根在破裂的岩石之中。在作者郑板桥诗、画中的竹又往往与“石”是分不开的。有时侯,石构成竹的对立面,如“画根竹枝插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虽然一尺让它高,年来看我掀天力”;

有时候石成为竹的背景,如”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在这首诗里,竹石则形成了一个浑然的整体,无石竹不挺,无竹山不青。这两句诗也说明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哲理:根基深力量才强。

有了前两句的铺垫,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里竹有个特点,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静止的竹,而是岩竹,是风竹。

作者郑板桥的诗画中,竹往往是高尚品行和顽强意志的象征,而风则往往是恶势力的代表,如前面提到的“秋风昨夜渡潇湘”这几句,又如:“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在这首诗中同样竹子经受着“东西南北风”一年四季的千磨万击。但是由于它深深扎根于岩石之中而仍岿然不动,坚韧刚劲。什么样的风都对它无可奈何。诗人用”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顿然而出。

这时挺立在我们面前的已不再是几杆普通的竹子了,我们感受到的已是一种顽强不息的生命力,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而这一切又都蕴涵在那萧萧风竹之中。

诗中的竹实际上也是作者郑板桥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诗人正是这样一种与下层百姓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嫉恶如仇、不畏权贵的岩竹。作者郑板桥的题画诗如同其画一样有着很强的立体感,可作画来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快速提升写作水平的技巧

全文共 1463 字

+ 加入清单

得语文者得高考,得作文者得语文。这是“高考界”的共识。但是,现在开始距离高考不足20天了,作文还有什么办法提升吗?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快速提升写作水平技巧,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能力本应是一种综合的人文素养,但今天的应试教育体系下,语文也变成了没完没了的刷题,并且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并没有刷出好的效果。尤其是高考作文,通常做法是猜题测题套题,滥用好词好句名人名言,而通篇内容空洞,虚情假意。这样的作文,即使“不离题”,也只能拿到中等的分数。高考一分只差就会痛失名校,这样的“中等”作文,在参加高考时完全不行。

语文的客观题,通常在学生们的三年高中学习中都刷题刷到头晕了,基本合格的学生,大多知道王维王摩诘李白李太白,丢分通常是课文以外的知识没法答出来。这些我们不讲。

而70分的作文,则是难以把握的重中之重。满分要靠命,不能乱追求。但是要保证能考到58-63分的优秀线,语文分数就很高了。

如果深入了解“一本书、一名作家、一个时代”的深阅读写作法,你真的很有可能写出满分高考作文。对于初中生、小学生来说,这个方法也非常有效,可以说更加有效。

丰富有效的阅读,是中小学生写出好作文的核心基础,丢开阅读谈写作的都是耍流氓。但如果在小学、初中里读书比较少,积累不够多,到了高中阶段怎么办?具体的做法是:

1、找一本你最喜欢的书,精读。读过了没关系,再读两遍。广东那个高中生是喜欢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我建议她再读两遍,然后找英文原版读一遍。并且要对法国大画家高更的人生有个了解,看看他的画和他的相关传记。

2、了解英国作家毛姆的人生和他的其他作品,有时间的话可以延伸阅读他的其他名作如《人性的枷锁》《刀锋》、以及游记《在中国的屏风上》等。毛姆曾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四川成都拜见一个拖着大辫子的中国老头辜鸿铭。你要知道这些琐碎的事情。

3、了解毛姆所处的时代,对那个时代的其他作家也要有些了解,知道个大概。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毛姆在干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在干什么。还有,他同时代的作家如英国的萧伯纳、德国的托马斯·曼、法国的安德烈·纪德等,他们都在干什么。那个时代的中国,还有怪人辜鸿铭等,凡是毛姆知道的、认识的,都可以略微了解,明白一点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潮流,会知道毛姆对自然与人性的认识。

在深入阅读《月亮与六便士》之后,你在写作文时,就可以不断调用这部作品以及这位作家的资料来充实内容了。比如,某年广东的作文题目是“心灵中闪过微光”,题目不佳,很抽象,很难写好。但我们运用《月亮与六便士》的内容,可以这么说,“当法国画家高更离开繁华而喧嚣的巴黎,来到南太平洋深处的波利尼西亚群岛时,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与沮丧。就在那里,他碰到了一个塔希提姑娘。在塔希提岛上,他度过了人生中最丰富也是最珍贵的时期······”

如此类推,无论什么作文题,都可以套用。

对中国考生,通常来说最好的选择是“四大名著”,因为阅卷老师大多读过,没读过的也肯定知道(没读过四大名著的语文老师?哼哼!不配当语文老师),因此,你在高考作文时,恰当地引用“四大名著”的内容时,他们都会知道,很容易让他们产生亲切感。

上海特级语文教师余党绪说,他有个学生特别喜欢《水浒传》,了如指掌,说什么都知道,写作文时,无论什么题目都能绕到《水浒传》上。因此他的作文说理时很有逻辑,资料很有说服力。高考时,这位同学写出了满分作文。

如果你对《水浒传》如数家珍,在写作时能够恰当地引用,并逻辑合理,即使不能满分,也基本都是可以达到优的分数,确保语文的考试在优秀级别,就可以于考试中,立于不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写作技巧:如何练习才能培养出写作创意?

全文共 1162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开始。你面前的世界问题堆积如山。你正走进人生故事的第一章。在这个故事的结尾,是你生命中完整的第一天。但是首先,快速问一个问题——你准备好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写作技巧,一起来看看吧!

一、学会寻找练习的机会

选择一个地方——普通的、虚构的、可怕的、秘密的、夸张的、诡异的,用最快的速度写出你会在那里发现哪些细节。(我选择了我家附近的沼泽,那里有泥巴、青蛙、雾、带刺的杂草、白鹭、缥缈的云层、蚊子,以及可以坐下来做白日梦的湿滑的堤岸。)

然后写出五种你熟悉的感觉或味道(比如孤独、饥饿、愤怒、兴奋、恐惧)。通过比喻把每种感觉跟一个地方对应起来,把感觉变成地点。很简单。(可能需要扩展一下你的比喻。)

例如:

孤独是一片长满蒲草的沼泽,白鹭从云层中飞过,我希望泥地里静坐的青蛙能够用叫声分享它们的智慧。

愤怒或许可以变成热带海岛上的灼热沙滩,挤满了晒得黝黑的游客。饥饿或许可以变成饥渴和疲倦大街拐角处的咖啡店,店门关了,你数着玻璃上的气泡,幻想着跟你姐姐在家吃马卡龙和奶酪,喝柠檬汁。发挥你的想象力。

脑洞清单

沼泽 / 珊瑚礁 / 操场 / 草地 / 树屋 /

地牢 / 屋顶 / 咖啡馆 / 杂货店 /

地下室 / 堡垒 / 洗衣店 / 天堂 /

消防站 / 河流空间站 / 湿地 /

体育场 / 图书馆 / 灯塔 /

阁楼 / 嘉年华 / 露营地

篮球场 / 音乐会 / 棒球场

厨房 / 沙漠 / 地狱 / 荒岛 / 惊喜派对

花园 / 小径 / 雨林 / 大城市 /

卧室 /小镇 / 车库 / 下水道 /

森林 / 海滩 /帆船 / 山顶 /

二、再到“描写近在眼前的东西。——威廉·卡洛斯·威廉斯”

扔下你的背包。从最近的窗户看出去。通过鼻子慢慢吸气,数到三,再慢慢呼气。当你的肺里充满空气,把注意力延伸到身体里那些氧气可能从未到达过的角落,以及太空中从未被探索过的遥远星系。

呼气更长时间,可能有助于将发散的思维集中起来。除了给大脑输送氧气,呼吸就像一把钥匙,能够激发我们体内的创造性魔法,让我们身心合一,帮助我们战胜我们的思想。而且,当你头脑冷静、聚精会神时,诗歌和故事会更容易展开。

很简单:把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就像它是一整个夏天都没见面的好朋友一样。看看效果如何。你呼吸的方式揭示了你的感觉。由于最重要的感觉就是你对自己的感觉,这在你探索自身未被发掘的领域时会非常有用。

选七个词

任意七个。名词、动词。表示天气、颜色或状态的词。比如害怕、饥饿、无聊、昏昏欲睡、催人泪下、高兴。词语能够从你的想象力和心灵中跳出来,跃然纸上。看看、听听、闻闻四周。你有数不清的选择。你只需要一个幸运数字“七”。

在纸上写下你的七个词,每个词之间留出空白。然后把七个词连成一串——项链、手链或脚链,在每一行里填充上其他文字(语气词、押韵、搞笑、思考、文字游戏,甚至完全没有意义的词)。

例子

为什么多云的天气里只有狐狸?

找一只鸟,独一无二的鸟,别害怕与众不同。

对着光秃秃的黑色的树

大声喊——

“我们与众不同!”站在

被露水打湿的草地上。希望。看到改变。

——伊丽莎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30组同义表达,玩转初中英语写作!

全文共 2521 字

+ 加入清单

英语中,我们可以一词多义,同样的,一个含义也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在写作中,如果我们一个含义总是运用同一种表达方式,时间久了,不仅老师会产生审美疲劳,我们自己也会觉得枯燥乏味。因此,在表达相同含义时,时常试着换一种表达方式不仅会为作文挣得加分的可能,更有利于我们自己对英语写作保持成就感和新鲜感。

1.九个“决定”

decidetodosth

makeadecisiontodosth

determinetodosth

bedeterminedtodosth

makeadeterminationtodosth

resolvetodosth

makearesolutiontodosth

makeupone’smindtodosth

setone’smindtodosth

2.两个“尽可能......”

as…aspossible

as…asyoucan

3.五个“乐意做……”

begladtodosth

bepleasedtodosth

behappytodosth

bedelightedtodosth

havepleasuretodosth

4.九个“准备做……”

getreadyforsth

getsth.ready

bereadyforsth

bereadytodosth

prepareforsth

prepareoneselfforsth

preparetodosth

preparesth.forsb

bepreparedforsth

5.“邀请”与“请求”

Wouldyouliketodosth.?

Wouldyoulikesth.?

Wouldyoupleasedo…?

(回答:I’dlike/loveto.)

6.四个“没用”

Itisnouse(in)doingsth.

Thereisnousedoingsth.

Itisuselesstodosth.

Itisnogood(in)doingsth.

7.三个“结果”

so/such…that…

...enoughtodosth

too…to…

8.六个“花费”

sb.spendssometime/moneyonsth

sb.spendssometime/money(in)doingsth

sb.payssomemoneyforsth

sth.costs(sb.)somemoney

Ittakes(sb.)sometimetodosth

Ittakessometimeforsb.todosth

9.五个“为了”

sothat(引导目的状语从句,只位于句尾)

inorderthat(引导目的状语从句)

soastodosth.(引导目的状语,只位于句尾)

inordertodosth.(引导目的状语,可首可尾)

todosth.(引导目的状语,可首可尾)

10.三个“以至于不......”

too…to…

so…that…not…

not…enoughto…

11.两个“习惯”

be/getusedtodoingsth

be/getaccustomedtodoingsth

12.两个“建议”

Whataboutsth./doingsth.?

Howaboutsth./doingsth.?

13.四个“出什么毛病了”

What’sthematterwith…?

What’swrongwith…?

What’sthetroublewith…?

Whathappensto…?

14.两个“为什么不......”

Whynotdosth.?

Whydon’tyoudosth?

15.三个“不但……而且……”

notonly…butalso

notonly…but…

notonly…but…aswell

16.五个“劝阻”“阻止”

stopsb.(from)doing

preventsb.(from)doing

keepsb.fromdoing

discouragesb.fromdoingsth

dissuadesb.fromdoingsth

17.四个“相处”

geton(well)withsb

getalong(well)withsb

mixwithsb

mixwellwithsb

18.五个“因为”

thanksto

dueto

becauseof

asaresultof

owingto

19.两个“形式”

It’s+adj.(for/ofsb.)todosth.(形式主语)

find/think/feelit+adj.+todosth.(形式宾语)

20.stress句型汇总

bestressedout

beunderalotofstress

take/standthestress忍受压力

putstressonsth.强调

21.两个“弥补”

makeupfor

compensatefor

22.五个“在...…看来”

inone’sopinion

toone’smind

inone’sview

inone’seye

accordingtosb

23.三个“丢”

belost

bemissing

begone

24.八个“著名”

befamousforsth

befamoustosb

befamousas

befamoustosb.as

beknownforsth

beknowntosb

beknownas

beknowntosb.as

25.四个“满意”

besatisfiedwith

bepleasedwith

behappywith

bedelightedwith

26.四个“为……而高兴”

bepleasedforsb

behappyforsb

begladforsb

bedelightedforsth

27.两个“祝贺”

congratulatesb.onsth

congratulationstosb.onsth

28.两个“道歉”

apologizetosb.forsth

makeanapologytosb.forsth

29.三个“玩得高兴”

haveagoodtime

havefun(doingsth)

enjoyoneself

30.七个“一……就……”

assoonas

themoment

theminute

theinstant

immediately

instantly

directly

新初三快扫码关注

本网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学习技巧,学科知识点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写作方法:创意写作要注重的2个点

全文共 1678 字

+ 加入清单

创意写作需要两种思维模式:收敛和聚散。这个小练习将帮助你同时训练这两种思维,在矛盾中激发想象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写作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文/唐艺

多年以来,我会在我的写作课程的导言中让学生们进行一个包括两部部分的练习,我半开玩笑地告诉他们,这个练习将把他们需要知道的几乎所有创意写作过程都教给他们。以下是练习的内容。

首先,我请他们在一张纸上写出他们的名字;然后,我又请他们为自己取一个化名。就这么多。整个练习从头到尾只花了30~40秒,不过,这几十秒的时间所泄露的信息通常会引起一段漫长的讨论。这个小小的练习说明,在创意写作的过程中需要具备一种与我们日常思考方式恰好相反的思维模式。

当我请学生们写下他们真正的名字时,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其他无穷多的答案都是错误的。但是,当我要求他们拟化名时,正确答案就无穷无尽了,唯独有一种是错误的。第一种思维模式被称为“收敛性思维”,因为它要求我们把思想聚集到唯一正确的答案上来;第二种被称为“扩散性思维”,它要求我们绕开那个不正确的答案——事实——而去考虑各种各样可能正确的答案。

我们在运用扩散性思维模式时,就像威廉·H·加斯的《佩德森小子》里的主人公一样,描述自己正“独自面对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我们在自己可支配的范围内把所有景色尽收眼底。最好的作家就像狄金森指出的那样“栖身于可能性之间”,而不是生活在乏味的真实世界里。

1、回归收敛性思维

我相信我告诉学生们的这些话——如果不能肯定我们对于不确定性的需求的话,我将一无是处——但是我也相信,仅仅鼓励他们接受不确定性,并不能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写作。

而且,不确定性是一个太不确定的问题,以至于我们无法把握。一旦我们接受了这个观点,即创造力始于确定性止步的地方,那么,下一步我们要做什么?面对着空白的页面,不知道故事或者诗歌中将会出现什么内容,或者它的最终意义是什么,这样的情形对于那些天生就知道如何在想象的海洋中畅游的学生来说,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不过,还有许多在其他方面非常有天赋的学生发现自己卡在不确定性的边缘处,无法再有所寸进。

一般来说,这些作家会在以下两件事中选择一件——重新使用收敛性思维模式,创造一个在完成前已经死亡了的枯燥无味的故事或一首这样的诗歌;或者修改他们头脑中浮现出的每一种想法,让它们归于沉默,而它们就是从这里产生的,最终他们什么都写不出来了。

我越来越觉得伯特兰·罗素关于教育哲学的言论对于创意写作的教学也是正确的:我们首要的目标应当是“在人们没有确定性但也没有因为犹豫不决而丧失行动能力的情况下,让他们知道如何生存下来”。

犹豫不决是创新思考中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没有它,就不可能有扩散性思维。但是,我们必须要找到一种通过并且超越它的途径,否则的话,那使创造力成为可能的极度不确定性将成为一种危险的力量,让我们陷入瘫痪的境地。在我看来,避开这种创造性瘫痪的关键之处在于培养矛盾对立。

2、发挥扩散性思维

当然,我们所有人都同时使用收敛和扩散两种思维模式,不过,在我们的本能反应中,收敛性思维模式占有优势。当我要求学生们写下他们的真实姓名时,他们都毫不犹豫地完成了,但是在要求他们拟一个虚假的名字时,他们可没这么痛快。我告诉他们,创意写作就存在于那一点犹豫的过程中,就发生在那个不确定的时刻。因为没有这种不确定性,想象力根本不会出来活动一下。

正如唐纳德·巴塞尔姆曾经说过:“对于艺术来说,不知道是至关重要的,正是它使得艺术得以成为现实。没有经过不知道引发的扫描过程,没有让心灵在不曾预料到的方面受到感动的可能性,就不会出现任何发明创造。”

而且,按照加斯东·巴什拉的观点,也不会发现新的或者更大的真理。“不知道不是一种无知,”他说,“而是对知识的一种艰难的超越。”正如巴什拉的话所暗示的,不知道绝不是一种消极的状态,它让大脑克制自己倒向一种轻松的确定性的偏爱,要求它付出积极且辛苦的劳动。那些能够克制住这种偏爱的人都具备了济慈所称的“消极感受力”,这种能力存在于“不确定、神秘、怀疑之中,而不急于追究事实和理由”。而且,我告诉我的学生们,那种能力是一名作家所能够拥有的最有价值的才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新媒体写作主要干的是什么,你了解清楚了吗?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是新媒体时代,很多人对于新媒体这个概念不是很清楚,更别说新媒体写作,那么什么是新媒体写作呢?

新媒体写作是建立在深度分析读者特点的基础上,针对特定内容的持续挖掘,通过一些写作技巧,快速抓住读者眼球,形成持续的阅读黏性。从本质上说,虽然新媒体写作还是写作,但它延伸了写作的概念,在写文章之外,增加了读者分析、细分市场、写作目标、读者互动、蹭热点、自传播属性、多媒体等过去写作中很少会提及的理念。新媒体写作的确是近几年受欢迎程度最高、受众面最广、人人可以习得的一项技能。因为人与人经历不同,感受不同,写出的文章风格也不尽相同。即使在AI时代,拥有写作这一技能的人群也不用担心饭碗被抢。

新媒体写作就是对针对性内容进行挖掘,通过写作技巧吸引读者的眼球,从而形成阅读黏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写作指导——如何写出“豹尾”

全文共 2791 字

+ 加入清单

变记叙为描写,事件结果的场景式写法

【例析】

1.考试成绩最终公布了,李冰同学以总分654分的成绩,摘取了全校第一的桂冠。

2.一场混战下来,甲方死伤6人,乙方死伤5人。

3.最终,卖炭翁的炭全被宫廷的爪牙抢走了。

4.四天以后,孩子被公安局找回来了,君君的父母非常高兴,领着村民给公安局送了一面“人民的好卫士”锦旗。

5.........

在中考阅卷或者平常的作文批改过程中,我们在事件的结尾部分,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文字。就写作内容而言,这部分文字交代的是事件的结果。就位置而言,通常有两种:一是把它放在全文最后,直接作为文章的结尾;二是把它放在全文的倒数第二段,后面再加一个总结性的结尾。

“凤头——猪肚——豹尾”,擅长写文章的人,把文章开头、主体、结尾的写作特点做了非常精妙的概括。所谓“豹尾”,是指文章的结尾部分,文字精炼,短小精悍,读者读完后,内心受到极大震撼甚至长久的影响:要么能够为情动容,悲则落泪,喜则兴奋不能自已;要么为理所启迪,开启混沌,宛如醍醐灌顶,拍案叫绝;要么为人性人品所折服,为高尚者击掌叫好,对卑劣者恨之入骨......上面列举的结尾——或者是全文的结尾,或者是事件的结尾,读完后却完全没有这种韵味,为什么呢?一言以蔽之:作者采用了记叙或者说明这两种表达方式,粗陋地介绍事件的结果,因此读起来寡淡无味,如同鸡肋。

如何解决呢?变记叙、说明,为描写,采用场景式写法。

一.何为场景式写法

就是以描写作为表达方式,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事件结果出现那一刻的场景,通过具体的情境(画面),告诉读者事件的结果是怎样的。内容包括五个方面:(1)结果出现的时间。(2)结果出现的具体地点。(3)结果出现时的自然场景;(4)结果出现时的人文场景;(5)代表事件结果的人或事物呈现怎样的状态或正在做什么。

二.写作顺序安排

首先,描绘结果出现的时间和自然场景。

接着,描绘具体地点以及该地点的人文场景。

最后,描绘代表事件结果的人或事物呈现怎样的状态或正在做什么。

三.具体写法

(一)结果出现的时间和自然场景部分的写法。

将结果出现的时间、自然场景和渲染气氛三者合而为一,一石三鸟,同步呈现。

首先,根据事件结果的性质,确定渲染气氛的类型。喜剧结局,则渲染欢快、轻松、愉悦、热烈的气氛。悲剧结局,则渲染压抑、沉重、忧伤、凄凉、哀婉的气氛。

接着,选取构成自然场景的事物。结果出现的现场,自然环境中有许多事物,我们要从中选取既能渲染既定气氛,又能暗含结果出现时间的具体事物,作为描写对象,构成自然场景。

事物暗含结果出现的时间,很多人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其实很简单。因为有些事物一出现,它本身就代表着时间,比如:玉兰、桃花——春天;蝉鸣、雷雨——夏天;菊花、红叶——秋天;寒风、冰雪——冬天。曙光、朝霞、朝阳、旭日——早晨;斜阳、晚霞、暮霭、落日——傍晚。有的事物不能代表事件,但它的状态可以代表时间。例如:花瓣凋零——暮春;树叶繁盛——夏天,树叶飘零——秋天。

然后,将选取的事物进行排序。将选取的事物,按照平面进行排列,由近到远,或由远到近。按照立面进行排列,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按照立体进行排列,由内到外,或由外到内。之所以要进行排序,是为了使写出的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最后,依次描绘这些事物的行为或状态。将时间、气氛、自然环境同步生动呈现出来。

例如:北风呼啸,残阳如血,寒鸦瑟瑟。描绘了寒冬傍晚的自然场景,渲染了悲凉、压抑、凄婉、哀怨的气氛。

又如:彩霞满天,斜阳如织,花香旖旎。描绘了春天傍晚的自然场景,渲染了愉悦、闲适、恬静、温馨的气氛。

【注意事项】

1.选取的事物和描述部分不宜太多。一般只选择两三个事物,每个事物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内心感受六个角度选取一个进行描绘即可。因为无论交代事件的结果或者是文章的结尾,文字都不能太多,否则,会出现详略不当问题。

2.渲染不同的气氛,对选取事物的称呼和描绘词语选取,感情色彩截然不同。渲染悲凉的气氛,选取的词语不能是褒义词,应选取贬义词,无法找到贬义词,则选取中性词。渲染喜悦的气氛,选取的词语不能是贬义词,应选取褒义词,无法找到褒义词,则选取中性词。

(二)具体地点以及该地点的人文场景部分的写法

1.先写地点。地点一定要具体化。所谓的具体化,就是必须交代清楚事件结果呈现在哪个具体地点。要直接写事件结果出现的最小地点(因为前面叙事过程中,一般都已交代了较大的地点)。例如:村子东头的打谷场、人民文化宫礼堂、二十二路公交车站、泰山景区入口等等。

2.描绘人文景观。所谓的人文景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受主要人物行为影响,在事件结果出现的那一刻,那些受影响的人物呈现出怎样的行为状态。二是,受主要人物行为的影响,现场那些人造的事物呈现怎样的状态。

例如:从四面八方赶到这里的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打着色彩缤纷的彩旗,尽情的载歌载舞。(描绘受影响的其他人的行为状态)

又如:桌子横七竖八地仰躺在地上,撕碎的纸屑漫天飞扬,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描绘结果呈现的现场那些受影响的事物呈现怎样的状态)

对人文景观进行描绘时,要么选择人进行描写,要么选择物进行描写,要么人物并列描绘。并列描绘时,二者哪个在前都可以。

【注意事项】文字不能太多,原因也是结果、结尾部分,不能过详。

(三)主要人物的行为状态部分的写法

1.可写的具体内容。主要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

2.这部分要发挥的作用:通过刻画主要人物当时的状态,交代事件的结果,同时渲染或喜或悲的气氛。

3.主要人物出场时,一般要交代他当时所处的位置,然后进行状态刻画。

例如:那个流浪的孩子,蹲在广场正中央,两眼含着泪,无助地望着身体早已僵硬的母亲,望着周围冷冰冰的一切,他知道自己的家永远的消失了。(结果,母亲死了,孩子从此将过流浪的生活。同时,通过这个结果,进一步渲染悲凉的气氛,催人泪下。)

以上,我们学习了事件结果的场景式写法。使用这种写法,再去写开头部分那几个事件的结果,效果就截然不同了:

1.风清云淡,秋高气爽。操场门口的公示前,人头攒动,大家以艳羡的目光凝视着一个其貌不扬的小男孩。高高悬挂的红榜,散射着耀眼的明丽和节日的喜庆,隶书稳健而有力:第一名,李冰总分654。李冰站在祝贺的人群中,激动的泪水,奔涌而出.....

2.暮霭沉沉,寒风低泣。天兴商场门口不见一个人影。橘子、苹果、鞋子散落了一地,被打碎的柜台玻璃,闪着耀眼的寒光。鲜红的血迹,到处都是。商场大门外,参与混战的双方,十几个人或死或伤,横七竖八,奄奄一息。

3.暮色四合,残阳泣血。南门外空荡荡的市场里,只剩下一辆被洗劫一空的破牛车。半匹霉迹斑斑的红绡,散落在泥雪混合的地上,在风中瑟瑟发抖。卖炭老翁倚坐在一棵枯树下,无助地望着越来越迫近、越来越寒冷的暗夜,整个身体似乎早已麻木了,两行浑浊的老泪,沿着深深地皱纹无声地流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写作技巧:多少篇幅的背景描写才算够?

全文共 1633 字

+ 加入清单

文学创作的绝大多数技巧都是可以学到的。你可以练习这些技巧,让它们为你所用。一般我们的文章中,多少背景描写才算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写作技巧,一起来看看吧!

背景要合适

如果你的背景信息有误,就会有潮水般的电子邮件和信件纠正你,而且经常伴有诋毁之辞。这不免让你奇怪是否有些人就是为了大这些错误而生的。愤怒的巴黎人让丹·布朗意识到这一点,他指出《达·芬奇密码》中罗伯特·兰登的逃跑路线不可信。最好的方法是认真研究你的故事背景。如果能亲临实地是最佳选择,但是现在网络提供了绝好的第二选择。当然我不是指官方网站,尽管它们也很有用。官网往往重点描述旅游景点,不一定有凸显这个地方特别之处的细节描写。我推荐个人博客。数以百万的人在网上记录他们的日常生活,读者大都是博主的亲戚朋友,但并不妨碍你也看上一眼。他们谈论去过的餐馆、天气状况、停车问题,还有很多有助于你了解这个地方的其他细节。

如果你的故事发生在过去,读一下那个时代还健在的人写的回忆录和自传会大有裨益。有时候还需要重新核对那些资料,因为很多此类书籍的写作依赖于作者的记忆,而作者的记忆也会有误。

从其他小说里查找资料时,你要当心,因为它们的作者也可能犯错或是故意扭曲一些信息。尤其当你想要从电影里面寻找事实时更要当心。他们常常改变一些事实,加快故事的节奏,以创造出本来不存在的浪漫元素,或是为了节省有限的预算。作为一个小说家,历史上的空白可以给你足够的想象空间。比如,如果历史没有记载两个人物是否碰过面,你可以在小说里创造这样一个机会。推理小说也可以这样做,比如,罗伯特·哈里斯的小说《祖国》就假想德国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从前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当你描写人物所处的地点和时间时,并不仅仅是为了告诉读者这些信息,你也在为整个故事、整本书或整个剧本奠定一个基调,还可以借此反映书的主题。

多少背景描写才算够?

现在读者的品位已经变了。几百年前,小说家常常特别详细地描述故事背景,而现在的背景描写则非常简练。部分因为现代读者对故事发生的地方通常非常熟悉,即使他们没有去过那里,也常在电视和电影里面见到。比如,无论你去没去过法庭,都知道法庭是什么样的。你可能从来没有参观过金字塔,但是你已经很熟悉它们。

所以,现在的挑战是要发现大家不知道的细节,但描写又不能太琐碎,就像索尔·斯坦因在他的《斯坦因论写作》一书中指出的那样:

你是讲故事的人,不是室内设计师。

影视剧作家最擅长此道。如果他们想把某一场戏放在法庭上,只要写“法庭内——某月某日”即可,然后继续写这一场戏的内容。但是,即使是在影视剧本里,也应该考虑如何通过背景描写来传递人物信息或整个故事的氛围。如果这一场戏设在主角的起居室里,就需要描述一下室内装潢、房间大小,以及窗帘是拉开的还是合上的。这样的话,无须解释就能让大家对住在这里的人有一个具体的印象。

剧作家描述背景的篇幅往往介于小说和电影之间。它通常用来配合人物的上下场,但是也能暗示剧本的主题或者整体的感觉。

练 习

同样的背景可以有很多种描述方式,不同的描述会对读者产生不同的影响。

为了做这个实验,请想象一个宏伟的旧宾馆中的一个房间,描述三次。家具、风景和装潢都完全一样,但是你可以选择描述的内容和方式。

如果一个抑郁的推销员没有完成销售任务,决定在这个房间里自杀,这种情况下,你如何描述这个房间?

如果一对幸福的夫妻打算在这个房间里度过他们的新婚之夜,如何描述这个房间?

如果一个第一次住宾馆的孩子住在这个房间里,你如何描述这个房间?

在你自己的写作中,检查一遍你对背景的描述,包括天气情况、所有的时间细节、物品,以及背景对人物的影响。想象一下假如你对自己的这本书或者这个剧本的情节、氛围一无所知,那么,这些背景描写能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这符合你的预期吗?如果不,怎样写会好些?

接下来,看看你是否调动了所有的感官,可否拓宽描述,增加几种感觉?

最后,确定一下你确实是把人物的行为与故事背景描写融合在了一起,而不是单独作了一大段的解释说明。如果你不是这么做的,想想如何把它们联系起来,以加快故事的节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写作技巧:如何增强写作的信念?

全文共 1384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个人来说,一些重要的事件节点构成了你一生的路径,对于写作来说,一些特殊的时刻激发着我们的创造潜能。留下那些让我们认为自己有难以置信的天赋的时刻,其他的统统忘记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写作技巧,一起来看看吧!

作家会在反复审阅自己所写的东西的过程中发现他想写什么。——《雷蒙德·卡佛:一位作家的一生》

回忆人生中的特殊时刻:

当我读十年级的时候,我写了一篇文章,探讨了T.H.怀特的《曾经的和未来的王》的主题。在草拟结论的时候,我偶然发现一个事实:我以前并不理解这本书,也不了解人类生存的境况。这是我第一次瞥见,在写作这项劳动背后还隐藏着这样一条天机。

我自豪地把这篇文章递给我的父亲,当他阅读的时候,我则紧张地站在他的旁边。他读完,停顿了一下,然后他慢慢地摇了摇头。这个动作吓到我了。也许我对文章的判断有误,它终究是一篇很糟糕的文章。

然而,我父亲带着尊敬轻轻地对我说:“我亲爱的女儿,你是一个作家。”我相信他,直到今天,我依然相信他。

我经常惊讶这样一个事实:即便是偶然拾得的只言片语,也可以对我们人生的方向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强有力地激发出我们的潜能。

文字可以带着我们超越自我定位的界限,来到一个充满各种全新的可能性的地方。或者,它也可以让我们的梦想因为自我怀疑而伴随着一声尖锐的刹车声,半途而废。

这些年,你听到了什么样的关于你写作的议论?它们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它又是如何影响着你今天对自己能力的信念?

花些时间来清理你的记忆柜子吧。回忆一下那些特殊的人和特殊的时刻——那些能够提醒你其实拥有怎样不可置信的天赋的时刻,然后把其他的统统忘记。这样,你才会留下更多的空间去接收那些等在前方的好消息和正面反馈。

清理记忆柜子的小技巧:

1、对比以前和现在的信念

●把你以前和现在对于自己写作的信念分别列出来,再把它们填入表格,使它们彼此参照。就像这样:

我以前相信别人对我作品的批评。现在我相信我有能力对自己的作品作出评估。

以前我认为我自己写不出好的意象。现在,在阅读和练习了第四章和第十九章后,我相信我自己能写出令人惊讶的、有趣的意象了。

我以前认为诗歌对我来说太难了。现在我相信诗歌不是唯一的可能,但是有趣。

以前我觉得我不懂诗歌。读了第三十七章后,现在我觉得并不是所有的诗都要从字面上去理解,除了理解字面意思,还有其他很多欣赏诗歌的方式。

2、写下最正面和最负面的评价

●写下人们关于你的作品所说过的最正面的评价。再写下你听到的最负面的评价。写些句子描述一下对你作出这些评价的那些人,以及你得到这些反馈时的具体情境。

然后把他人给你的评论当作镜子,并把人们的这些观点创造性地用起来。写一篇文章,让这些最正面和最负面的陈述都出现在这篇文章里。

3、测试生活需要达到的深度

●赖内·马利亚·里尔克的《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里公开了他写给那个青年诗人的鼓舞人心的十封信,里面包含着下面这样的智慧:

进入自己内心并且测试一下你生活需要达到的深度;在它的源头,你将发现你是否必须创作这个问题的答案。接受它,就按它的字面意义去接受它,而不要探寻它为何如此。

也许有一天秘密会自动揭晓,命运召唤着你必须成为一名作家。那么就接受发生在你身上的命运安排吧,承受它,它的重荷以及它的光芒,无须理会外在世界将会为此付给你什么样的报酬。

4、给年轻作家写一封信

●就写作这件事,你希望曾经的你接受过什么样的指点?你又有什么样的建议想要传达给那些在这条道路上感到挫折、沮丧与迷茫的人?以“给年轻作家的信”为题写一篇文章吧。在这篇文章中,你邀请自己和他人一同进入你的王国,并把你认为的想要在这个国度自由而愉快地居住最为必要的建议告诉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写作方法:怎样让你的句法如音乐一样灵动?

全文共 2368 字

+ 加入清单

句法影响思维方式……并决定了我们对自身的思考。如果这些词语被重新排列,那么大脑的活动也会被修改。”但是,句法如何达到这一效果呢?仅仅更改句子结构怎么能够更改我们的思考和感受方式?答案是,句法不仅仅意味着句子的结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写作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句法可以像音乐一样灵动

与其说是句法,还不如说是句法中的文字顺序产生效果——即感受——改变了我们的意识。当我们谈论流畅时,我们谈论的问题之一也就是是“句法顺序”和引发并控制读者的情感反应的方法。

假如那样的句法不仅仅指结构,还指一种引起“情感的动力”的语序——一种流畅性,那么很显然,句法变化的目标之一是有节奏地把情感传递给读者,让它们按照我们的期待在读者心中落地生根。如果我们没有创造出恰当的节奏,我们极有可能因此而不能充分地传递恰当的情感——并且对整个故事产生灾难性的影响。不管是借助于直觉还是借助于有意识的努力最伟大的作家会通过巧妙地调节他们的句法的语序来调节他们的读者的情感。劳伦斯肯定是掌握了这种技能的作家之一,正如莫里斯说的,在他的行文中,“情感和句法似乎是同一种物质”。

但是,句法有时还不限于传递恰当的情感,它有时也能原原本本地把它描述的经验有节奏地模仿出来,就像贝多芬在他的《田园交响曲》中模拟一场暴风雨或者艾灵顿公爵在他的《黎明快车》里模拟一辆火车时所做的那样。《菊花的清香》中第四句话的开头就是小说中这一类“节奏的模拟”不错的例子,让我们仔细看一看。(为了传达出这一句话中包含的节奏,至少是我听出来的那个节奏,我用大写字母把里面的重读音节标了出来,并且把那些最强烈的重读音节改为黑体。)

The TRUCKS THUMPED HEAVily PAST,ONE by ONE,with SLOW inEVitable MOVEment,as she STOOD INsigNIFicantly TRAPPED beTWEEN the JOLTing BLACK WAGons and the HEDGE; then they CURVED aWAY towards the COPpice where the WITHered OAK LEAVES dropped NOISElessly,while the BIRDS,PULLING at the SCARlet HIPS beSIDE the TRACK,made OFF into the DUSK that had alREADY CREPT into the SPINney?

敞篷货运火车沉重地撞击着铁轨,一节一节地、以缓慢而不可阻挡之势行进着,她就这样毫不起眼地被夹在颠簸的黑色车厢和树篱之间;然后,火车划出一道弧线,驶向那片灌木丛,林中枯黄的橡树叶无声无息地落下来,正在铁轨边啄食鲜红的野蔷薇果的鸟儿马上逃之夭夭,飞进已经悄然潜入小树林的暮色中。

这一句话在分号的位置上几乎是被均匀地切成了两半,前后两部分的结构和节奏都迥然有别。在前半句话里,所用的词语有节奏地模仿正在经过的火车车厢那种颠簸的节奏。前面的12个音节中有7个音节和这辆敞篷货运火车一样发出沉重的“撞击”声,而且这7个重读音节中有5个与其他的重读音节毗邻,使我们在朗读这一句的开头时语速不得不十分缓慢,由此强化了我们对火车缓慢的行进速度的感觉。更有甚者,大量的重音营造出一种令人压抑的气氛,有助于传达那名身陷火车和树篱之间不能动弹的女子当时的心情。不过,随着货运火车慢慢远去,撞击的节奏也消失了:在这句话的后半部分,重读的音节要么不再如此沉重,要么不再如此扎堆,因而它的节奏模仿出减弱的火车的喧嚣声,仿佛它一点一点地离开了人们的视野,同时也能感觉到那名女子因为不再被卡在那里而大松一口气。福特赞美劳伦斯的行文拥有“恰当的节奏”,我想他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指的是它在节奏上的模拟现象。

我相信节奏的模拟是我们在谈论流畅时需要谈到的内容之一,与此同时,还必须承认的是,它并不等于流畅。产生它的冲动与创造流畅的冲动是相同的,这是一种创造出某种句法的冲动,这种句法在序列设置上可成为与故事的内容丝丝入扣的“音轨”。因此,写出那种流畅的作品是它们的共性。然而,我们只有在避免使用花样百出的流畅的句法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节奏的模拟。

艾兹拉·庞德不会赞同这个观点。在他的论文《漩涡主义》中,他认为“每一种情绪和情绪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某些……可表现它的有节奏的措辞”,作家的职责是找到这些词句。但这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理想,因为相同的节奏不可能也不会去表达相反的意义。正如D.W.哈丁在他的研究成果《词语转化为节奏》中说过的:

如果我们认为节奏具有表现价值的观点意味着一个特定的节奏只独独适用于表现这一种情绪而不是另外一种,那将很容易受到质疑:“我爱慕她”“我厌恶她”“这让人震惊”“这很迷人”……所有这些带着形形色色的情感判断的短语分享着同一种节奏形式。

接下来哈丁继续提议道,尽管节奏与观点或情感之间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节奏还是能够为建立一个句子的意义作出“明显的贡献”。也就是说,虽然不是每一个句子的意义都通过节奏反映出来,但某些句子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塔夫特持同样的观点,她说,一般而言,在一个好的句子中,节奏和意义不仅仅是彼此“矛盾”的关系。不过她还补充说,有时候“节奏和句法的序列开始体现出它自己的意义”“意义的戏剧效果与句法的戏剧效果完全吻合”。我把这种句法与意义完全吻合的现象称为“节奏的模拟”,庞德把它称为“绝对的节奏”,哈丁则称之为“句法的象征主义”。

无论我们如何称呼,它都是出于使文字流畅的冲动、出于想要把句法的序列转化为故事的一段音轨的冲动带来的结果,因此它经常成为我们在谈论流畅时会谈到的一部分。一旦句法的节奏既流畅又完全与意义相契合,行文就接近于诗歌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小石潭记第二段写作手法 小石潭记第二段写作手法好处

全文共 345 字

+ 加入清单

小石潭记》第二段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侧面描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变“移步换形”为“定点特写”,用鱼的生动活泼衬托出潭水的清和净。

《小石潭记》第二段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译文

潭中大约有一百来条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往下一直照到潭底,鱼儿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鱼儿)呆呆地静止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人逗乐似的。

赏析

第二段主要描写的是潭水和游鱼,作者采用了“定点特写”的方法,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了潭水和游鱼的美景。作者将自己快乐的心情加到了鱼儿身上,似乎鱼儿也在与游人一同享受着快乐。字面上看,作者似乎是在写鱼,实际却是让读者透过鱼,对清澈的潭水留下极深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写作指导——如何写好读后感

全文共 4159 字

+ 加入清单

读完全文,你有何感悟,请写出来,这就是感悟类作文,也习惯上被称为读后感

一、正规读后感的写法

标准的读后感,从结构上分为四个部分:引、议、联、结。

引——就是引用原文的内容。写作目的是告诉读者自己读了什么文章,其中的什么内容“触动了自己的神经“,引发了感想——就是阐明“感点”。

这部分是论题,必须略写,切忌啰嗦。如果“感点”的内容非常少,可以原滋原味地引用原文。如果“感点”的内容非常多,则必须进行高度概括。

例如:

“我们像一本没有结尾的书,每一个符号都是母亲用血书写。我们还未曾读懂,著者已撒手而去。从此我们面对书中的无数悬念和秘密,无以破译。我们流落世间,成为飘零的红叶。”深夜,捧读毕淑敏老师的《回家问妈妈》,这一段深情的文字,深深地震撼了我。(引发感受的内容非常少,直接引用原文。)

再如:

朱自清的《背影》,情真意切的记述了祖母去世,父亲回家变卖典质,然后送作者离开南京到北大的生活往事。其中,最让人情不自禁,热泪奔涌的一段,当属父亲送他到浦口车站,照料他上车,穿着长马褂,拖着肥胖的身子,艰难攀爬月台,为他买橘子的情景。(引发感受的部分非常多——父亲到车站送行的整个过程,因此作者采用概述的写法,描述“感点”)

议——就是针对“感点”的具体内容,进行深入剖析,提出自己的观点(态度、感受),并拿出论据,进行证明。

这部分是全文写作的核心,必须详写。具体写作包括三部分:一针对“感点”进行深入剖析;二对自己的剖析进行归纳概括,提出观点或者感受;三引用论据,有力证明自己的观点或感受是正确的。这三部分的顺序,不能颠倒。

例如:

我们赤裸裸地来到这个冰冷的世界,是母亲,用她的关心爱护,用她的青春和心血,无微不至地呵护着我的健康,一点点地教会我们如何做事,不厌其烦地引导我们如何做人,给了我们创造了温暖的生活。她就像一根蜡烛,不断燃烧着自己,照亮了孩子的世界,直到油尽灯熄。入幽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我们过多地享受着母亲给我们的恩惠,却常常忽略了这份无私的付出,忘记了对这份爱的珍惜,等一切都失去了,才懂得曾经拥有的弥足珍贵。(针对感点,进行深入剖析。)

对亲情,我们要学会珍惜,更要懂得回报。(归纳总结,明确具体感受,提出观点)

子路,百里负米事双亲;陆绩,六岁怀桔遗亲;蔡顺,上山拾葚异器;庞氏,取水涌泉跃鲤;王祥,解衣卧冰求鲤;吴猛,侍父恣蚊饱血;寿昌,刺血弃官寻母……孝报亲恩,是中华民族永垂不朽的优良传统。乌鸦反哺,羔羊跪乳,是祖圣先贤留给我们振聋发聩的寓言!(引用论据,证明观点)

联——就是联系当前在这方面出现的现象或问题,深入解析其本质,褒贬人物行为。这一部分体现了文以载道的现实意义——写文章就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

这部分一定要抓住相关的核心社会问题,一针见血、入木三分、毫不留情地针砭时弊,要有杂文语言之风,每一句的剖析都要切中要害,畅快淋漓。

例如:

然而,再优良的传统,也总会被卑劣的传承。当下,在最文明的都市里,70%以上的家庭是三口之家,他们的父母哪里去了?当丈夫、妻子、儿子其乐融融地欢度幸福时光的一刻,他们的父母,要么被遗弃在乡下,要么被遗忘在另一个狭小的斗室里,顾影自怜,对灯嗟叹。有的人甚至被自己的父母告上了法庭,依旧狼心不改,人性不归。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苛求每一个人都能让爱心惠及陌生的云云众生,至少应该回馈曾经养育我们的亲人吧?别以为我们孝敬父母,自己有多么高尚,其实,那不过是在还当年欠下的债,我们没有权利欠债不还!如果有人执意要做厚脸皮、无廉耻的“老赖”,那也无妨,因为用不了多久,他的儿子就会在他的身上,继承这份冰冷的拖欠。

结——就是回到阅读的文章上来,做一小结,告诉世人,到底应该怎样做!

这部分,回到原文上来,同时针对时弊,开出诊治社会病态的良药,解决社会问题。

例如:

捧读毕老师的文章,我们的心,很暖。她,用一支羸弱的笔,书写着当代被无数人遗失的亲情、淡漠的文明。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或者说良心未泯的人,读完这篇文章,都会对自己的现在和曾经的昨天进行深刻的反思:我们是否忘记了一份最令人感动的付出,我们是否太久地忘记了感恩与回报?回家,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趁父母的神智,还能清晰地感受到亲情的温暖,让我们一起回家,别让忽略和等待,成为终生的遗憾!

将上面的引、议、联、结四部分汇总到一起,就形成了一篇标准的读后感:

回家,是一种义务和责任

——读《回家问妈妈》有感

“我们像一本没有结尾的书,每一个符号都是母亲用血书写。我们还未曾读懂,著者已撒手而去。从此我们面对书中的无数悬念和秘密,无以破译。我们流落世间,成为飘零的红叶。”深夜,捧读毕淑敏老师的《回家问妈妈》,这一段深情的文字,深深地震撼了我。

我们赤裸裸地来到这个冰冷的世界,是母亲,用她的关心爱护,用她的青春和心血,无微不至地呵护着我的健康,一点点地教会我们如何做事,不厌其烦地引导我们如何做人,给了我们创造了温暖的生活。她就像一根蜡烛,不断燃烧着自己,照亮了孩子的世界,直到油尽灯熄。入幽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我们过多地享受着母亲给我们的恩惠,却常常忽略了这份无私的付出,忘记了对这份爱的珍惜,等一切都失去了,才懂得曾经拥有的弥足珍贵。

对亲情,我们要学会珍惜,更要懂得回报。

子路,百里负米事双亲;陆绩,六岁怀桔遗亲;蔡顺,上山拾葚异器;庞氏,取水涌泉跃鲤;王祥,解衣卧冰求鲤;吴猛,侍父恣蚊饱血;寿昌,刺血弃官寻母……孝报亲恩,是中华民族永垂不朽的优良传统。乌鸦反哺,羔羊跪乳,是祖圣先贤留给我们振聋发聩的寓言!

然而,再优良的传统,也总会被卑劣的传承。当下,在最文明的都市里,70%以上的家庭是三口之家,他们的父母哪里去了?当丈夫、妻子、儿子其乐融融地欢度幸福时光的一刻,他们的父母,要么被遗弃在乡下,要么被遗忘在另一个狭小的斗室里,顾影自怜,对灯嗟叹。有的人甚至被自己的父母告上了法庭,依旧狼心不该,人性不归。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苛求每一个人都能让爱心惠及陌生的云云众生,至少应该回馈曾经养育我们的亲人吧?别以为我们孝敬父母,有多么高尚,其实,那不过是在偿还当年欠下的债,我们没有权利欠债不还!如果有人执意要做厚脸皮、无廉耻的“老赖”,那也无妨,因为用不了多久,你的儿子就会在你的身上,继承这份冰冷的拖欠。

捧读毕老师的文章,我们的心,很暖。她,用一支羸弱的笔,书写着当代被无数人遗失的亲情、淡漠的文明。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或者说良心未泯的人,读完这篇文章,都会对自己的现在和曾经的昨天进行深刻的反思:我们是否忘记了一份最令人感动的付出,我们是否太久地忘记了感恩与回报?回家,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趁父母的神智,还能清晰地感受到亲情的温暖,让我们一起回家,别让忽略和等待,成为终生的遗憾!

这是标准读后感的写法,但在平常的写作练习中,我们往往要求要写“浓缩版”的读后感。

下面就谈谈浓缩版读后感的写法。

二.浓缩版的百字读后感的写法

(一)整体格局四小块:观点(感受)+原文证据+引用旁证+做法小结

(二)具体写法:

1.观点(感受)——用一句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作者的核心感受。

写好这句话,要分为以下四步:

第一步:归纳原文的主题。

概括文章的主题要从四个方面着眼:一是情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二是哲理——揭示了什么哲理;三是精神品质——褒贬了什么精神品质;四是情趣——表达了什么爱好追求。要逐一具体概括出来。

例如《背影》赞美了父亲爱子真切、无微不至、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愧疚之情。

第二步:选出核心主题。

一篇文章的主题,即便是同时涉及情感、哲理、精神品质、情趣爱好(这样的文章非常少),根据文章的写作重心,或者详略,也能选出核心主题——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核心。例如《背影》,主题虽然涉及精神品质和情感,但核心是赞美父亲真切的爱子之情。

第三步:概括人物行为特点。

核心主题确定后,结合原文,归纳总结体现这一主题的人物行为——有何特点。

例如《背影》表现父爱,核心情节是爬月台买橘子,人物的行为特点是:真——不造作;无声——不张扬。

第四步:将核心主题和行为特点结合起来,将观点或核心感受生动形象表达出来。

以《背影》为例,这一步就是将父爱和真、无声结合起来,用一句话写出核心感受。为了增加文采,要针对人物行为特点,展开联想,用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这里相对“真”——我们能联想到黄金、联想到水;相对无声——我们能联想到开花、能联想到春雨、能联想到落红……

这样我们的感受就生动地表达出来了。

(1)父爱是水,真水无香。

(2)父爱如花,花开无声。

(3)真爱如金,烈火生香。

(4)春雨入夜,大爱希声。

(5)落红无语,春泥情真。

2.原文证据——就是从原文中找证据,明确“感点”,证明感受。

引用的证据,要高度概括,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语言表达要,运用骈句和修辞,生动形象。

例如:

可怜慈父,丧母失业,隐忍慰子一声叹,不绝前路奈何天!送行携物,事必躬亲两袖风,朴素深情乾坤满。月台声涩,金桔生咽。寻常细节,真爱无边。

3.引用旁证——从文章之外,寻找证据,高度概括,有文采地进行引证。

例如:

吴有进单手擎女儿五小时,在洪水中为孩子撑起一弯生命的彩虹;袁大新挺身扛起房梁千斤,于天塌地陷之际为儿子拱起一扇生命的大门。

4.做法小结——明确指出我们应该怎样做。

例如:

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让我们在心底种下感恩的种子,用最真实的行动,盛开报恩之花吧!

将上面四部分合起来,便是一篇浓缩版的读后感:

父爱如花,花开无声。可怜慈父,丧母失业,隐忍慰子一声叹,不绝前路奈何天!送行携物,事必躬亲两袖风,朴素深情乾坤满。月台声涩,金桔生咽。寻常细节,真爱无边。吴有进单手擎女儿五小时,在洪水中为孩子撑起一弯生命的彩虹;袁大新挺身扛起房梁千斤,于天塌地陷之际为儿子拱起一扇生命的大门。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让我们在心底种下感恩的种子,用最真实的行动,盛开报恩之花吧!

浓缩版的读后感,写起来着实要费一番功夫,写完后进行润色修改,然后根据字数需要,适当进行增减,只有这样,才能写好这篇小作文。与标准读后感比较,浓缩版的读后感,只有勤加练习,才能有所悟、有所感,进而提高自己阅读文章,思考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