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冬天冻伤怎么办小妙招(精彩20篇)

进入冬季很多人都冷的不想出门,但是也有一些人会选择在冬季出门旅游,因为不仅旅费便宜而且人少啊!那么,想知道国内冬季去哪里旅游比较好?快跟着问学吧小编一起来看看冬天旅游好去处吧!

浏览

4243

文章

24

篇1:冬天外出旅游如何做好防冻伤准备

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

冬天外出旅游保暖是首要任务,那么冬天外出旅游如何做好防冻伤准备呢?接下来请大家来寻找答案吧,借此机会小编给大家普及旅游意外安全小知识,希望大家认真学习。

冬天外出旅游如何做好防冻伤准备?小编来告诉你答案;

冬季旅游首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被冻伤,羽绒服、保暖服装、帽子、围巾、手套、鞋袜都要精心准备。在户外活动时,如身体某部位感觉寒冷,一定要活动、活活血、如产生冻伤、冻裂或手脚无感觉到情况下,不能用热水烫,用手戳。

寒冷的环境中,心脏病、脑中风、流感、冻疮、关节炎等疾病的发病率将明显上升。而在冬季旅游中,气温及湿度低、气压高、风速大的天气很常见。当气温从零上降至零下,短期内感冒的人数会骤增,其中不乏青年人。慢性支气管炎也可能在寒冷干燥的气候中复发。所以冬季旅游多准备一些药品以备不时之需,特别是感冒药,是旅游之行的必备药物。

冬天外出旅游一定要懂得冷暖自知,不要一下子碰凉的东西,然后又一下子碰热的,这样很容易冻伤,洗手洗脸的时候最好用温水,洗完了用干毛巾擦干。坐凳子的时候,最好带上一个坐垫,这样也防止屁股那边冻伤。

冬天外出旅游已经成为时尚,但是在旅途中如果不注意天气的变化,特别是寒冷气候对人体的影响,就可能受到某些疾病的侵袭。在游客中,有些是从南方到北方,有些户外活动比较多,还有些是年老体弱者,这些人尤其需要防寒防冻。

提示您:冬天外出旅游安全第一!玩的时候既然要玩得开心,准备工作就不可马虎。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宝宝冬天手冻伤怎么办

全文共 576 字

+ 加入清单

冬季天气寒冷,宝宝冻伤宝妈们很是担心,那么宝宝冬天手冻伤怎么办呢?接下来请大家跟随小编的脚步来寻找答案吧。

宝宝冬天手冻伤怎么办?小编给打击支招了:

如果宝宝的手被冻伤了可以用辣椒水泡泡就可以了要热的,还有也可以用柚子皮煮水泡手听说还蛮有效的,广大宝妈们可以试试哦。宝宝的手被冻伤了千万不要让宝宝双手去碰冷水和冰水。

宝宝的肌肤对比柔嫩,在冰天雪地的气候状况下,很简略呈现冻伤的状况。气候冰冷,宝宝肌肤简略呈现两种状况,一是枯燥,二是冻伤。长时间遭到冰冷的侵袭,身体为了减少热量的散失,部分毛细血管将呈现缩短或闭合,人体相应部位的血液循环将变得较差。皮下组织在长时间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细胞将由于短少氧气和血液而形成必定程度的损害。

假如孩童肌肤呈现了冻伤的状况,宝妈们可以采取温水疗伤法。肌肤冻伤了切不可用热水处理,张振洪指出了面临冻伤处理的误区并着重,水温不宜过高,起先的温度以高于体温一点是最适合的,在该温度的基础上,可以逐步进步水温。

冬天冰冷,宝宝的肌肤又对比柔嫩,所以常常会呈现冻伤的景象,假如爸爸母亲不及时防护,会给宝宝带来极大的苦楚。小编建议家长最好可以提早对宝宝进行防寒训练,进步身体的抵抗力,极好地抵挡冰冷侵袭,保障宝宝冬天健康。

以上内容由调查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期意外伤害急救小知识讲座小编教大家怎样进行冻伤的现场急救,敬请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冬天户外被冻伤会引起哪些常见症状

全文共 656 字

+ 加入清单

冻伤是因为寒冷潮湿作用引起的人体局部或全身损伤。可造成皮肤一过性损伤,如果冻伤了一定要及时救治;严重可致永久性功能障碍,需进行专业救治。那么大家知道冬天户外被冻伤会引起哪些常见症状吗?接下来请大家来寻找答案吧。

冬天户外被冻伤会引起哪些常见症状?小编总结如下;

一度冻伤:为皮肤浅层冻伤。局部皮肤初为苍白色,渐转为蓝紫色,继之出现红肿、发痒、刺痛和感觉异常,无水疱形成。约1周后,症状消失,表皮逐渐脱落,愈后不遗留瘢痕。

二度冻伤:为全层皮肤冻伤。局部皮肤红肿、发痒、灼痛,可于24~48h内出现水疱,如无继发感染,经2~3周,水疱干涸,形成黑色干痂,脱落后创面有角化不全的新生上皮覆盖,局部可能有持久的僵硬和痛感,但不遗留瘢痕和发生痉挛。

三度冻伤:皮肤全层及皮下组织被冻伤。皮肤由苍白逐渐变为蓝色,再转为黑色。皮肤感觉消失,冻伤周围组织出现水肿和水疱,并伴较剧烈的疼痛和灼痒。坏死组织脱落后留有创面,易继发感染。愈合缓慢,愈后遗留瘢痕,并可影响功能。

四度冻伤: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骼都被冻伤。伤部感觉和运动功能完全消失。患处呈暗灰色,与健康组织交界处可出现水肿和水疱。2~3周内有明显的坏死分界线出现,一般为干性坏疽,但有时由于静脉血栓形成,周围组织水肿以及继发感染,形成湿性坏疽。

温馨提示:冬天户外被冻伤需要快速水浴复温,水浴温度应为37℃~43℃,适用于各种冻伤。除非有禁忌,止痛剂应在快速解冻时服用,以便止痛。

以上内容由提供,希望大家收藏好。下期旅游意外安全小知识讲座依然有小编为大家讲解,敬请大家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冬天户外游玩手部冻伤快速治疗方法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到了冬季很多人都会冻手冻脚、冻耳朵,没准还能把脸冻了,尤其是外出游玩一定要保护你的双手哦,那么冬天户外游玩手部冻伤了该怎么办呢?下面请大家来寻找冬天户外游玩手部冻伤快速治疗方法,借此机会小编很高兴为大家服务。

冬天户外游玩手部冻伤快速治疗方法总结如下;

1、用热盐水浸泡患处15分钟,连续1周。

2、“十滴水”外擦冻疮局部,每天6~10次,对于冻疮未溃者疗效较好;若局部皮肤破溃糜烂,可先用红霉素软膏涂擦,待炎症消散后再使用十滴水。

3、冻伤刚刚开始时,每天晚上用电吹风边吹边揉,几天后就没有了。

4、用伤湿止痛膏贴敷局部治疗皮肤红肿、自觉热痒或灼痛的一度冻疮,取得良好效果。方法是先用温水将患处洗净,擦干后将药膏紧贴在患处皮肤上,一般贴24小时可痊愈,如未愈可再换贴几次。皮肤破溃或过敏则不宜贴敷。

5、治冻伤的方法很多,但往往时间长,见效慢,而用云南白药治疗有良效。其方法是:冻伤未溃破者,用白酒将云南白药药粉调成糊状外敷,并注意保温。冻伤已溃破者,将患处洗净后,直接撒云南白药药粉于创面,用消毒纱布包扎,数日内可愈。

6、伤湿止痛膏的妙用治冻疮:伤湿止痛膏可用于未破溃的冻疮引起的皮肤红肿、痒痛,先用热水洗净局部擦干,然后贴上膏药,每天1次,2-3次即奏效。

温馨提示:为了预防冻伤,平时可用冷水摩擦易冻部位,擦到发红为止,每晚临睡前用温水洗易冻患处。均可增加这些部位的耐寒力。

以上内容由提供,希望能够帮到大家,下期旅游意外安全小知识讲座更加精彩,请大家不要错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冬天外出旅游脸部冻伤如何治疗

全文共 588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在爱寒冬季节出游,无论是登山、滑雪、打雪仗、堆雪人、都是旅游们最受欢迎的游乐项目。但是大家不能只顾游乐,必须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尤其是预防冻伤。如果冬天外出旅游不小心脸被冻了该怎么办呢?冬天外出旅游脸部冻伤如何治疗?下面请大家来寻找答案吧。

冬天外出旅游脸部冻伤如何治疗?小编分析如下;

1、生姜60克,捣烂,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即成。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连续1周。

2、将萝卜切片,用电炉或炭火等热源烘软,贴在冻疮患处,继续烘烤,距离与热度感觉舒适为度,过不了几分钟冻疮处有发痒的感觉直至肿消失,这个是消肿非常快的,立竿见影!

3、将山楂1枚置于火炉上烧熟变软,稍冷后搓成泥状涂患处,同时将患肢置于火炉上方烘烤,边涂边轻揉患处皮肤,直到楂泥变干,洗去楂泥即可,每日治疗3-5次,几天之后就好了!

4、白菜、茄子根等量洗净后煎浓汤,趁热洗患处,每日早晚各一次。

5、吃西瓜时,将西瓜皮适当留得厚一些,形成白中稍带红的样子,用它轻轻揉搓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次3分钟,每日1次,连续1周。

6、红辣椒10克,去子切碎,放入白酒60毫升中浸泡7天,再加樟脑3克摇匀,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连续1周。

温馨提示:去冰天雪地中徒步旅行时,脸部及耳鼻和手一定要抹搽防冻油膏,切记鞋袜不要太紧,不要在雪地上久站不动,勤摩擦脸部和五官。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冬天手容易冻伤怎么办

全文共 684 字

+ 加入清单

每当到了冬季,身边有很多朋友都会被冻伤,尤其是手,那么冬天容易冻伤怎么办呢?接下来请大家来学习一下意外伤害急救小知识吧。

冬天手容易冻伤怎么办?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手冻的原因跟血液循环有很密切的关系,冬季的活动量小,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减缓,手就容易被冻着甚至产生冻疮,经常揉搓、按摩手部,加速血液流动,这是预防冻手很好的方法。

预防冻疮,首先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平时用冷水洗脸,洗手,三餐吃饱、吃好、吃热,使身体产生足够的热量。还要对容易生冻疮的部位经常按摩搓揉,使血液畅通,睡前用温水洗脸,手和脚。如生冻疮千万不要用火烤或用热水烫,以免加重病情,如出现溃破,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治疗。冻疮是冬季常见的皮肤病,若能在夏季提前预防,冬季就可免却冻疮之苦,现介绍几则冻疮夏治方,供选用。

1、鲜芝麻叶适量,放在生过冻疮的部位,手来回揉搓20分钟左右,让汁液留在皮肤上,1小时后再洗去,每日1次,连续1周。

2、吃西瓜时,将西瓜皮适当留得厚一些,形成白中稍带红的样子,用它轻轻揉搓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次3分钟,每日1次,连续1周。

3、红辣椒10克,去子切碎,放入白酒60毫升中浸泡7天,再加樟脑3克摇匀,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连续1周。

4、生姜60克,捣烂,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即成。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连续1周。

5、白茄根60克,花椒10克,水煎熏洗易患冻疮处,每日1次,每次10-30分钟,1日1剂,连续1周。

以上内容由调查整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下期讲座我们来学习怎样进行冻伤的现场急救,精彩内容大家不要错过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冬天户外被冻伤的初期症状有哪些

全文共 588 字

+ 加入清单

冬季天气寒冷,户外运动时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很多人都不知道冻伤的初期症状,所以冻伤越来越严重了,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冬天户外被冻伤的初期症状,请大家认真阅读下文。

冬天户外被冻伤的初期症状有哪些?小编总结如下;

冻伤多发生于末梢血循环较差的部位和暴露部位,如手足、鼻、耳廓、面颊等处。患部皮肤苍白、冰冷、疼痛和麻木,复温后局部表现和烧伤相似,但局部肿胀一般并不明显。

冬天户外冻伤的初期症状为:局部皮肤初为苍白色,渐转为蓝紫色,继之出现红肿、发痒、刺痛和感觉异常,无水疱形成。约1周后,症状消失,表皮逐渐脱落,愈后不遗留瘢痕。另外,还伴有局部皮肤红肿、发痒、灼痛,可于24~48h内出现水疱,如无继发感染,经2~3周,水疱干涸,形成黑色干痂,脱落后创面有角化不全的新生上皮覆盖,局部可能有持久的僵硬和痛感,但不遗留瘢痕和发生痉挛。

冻伤的初期治疗包括用衣物或用温热的手覆盖受冻的部位或其他身体表面使之保持适当温度,以维持足够的血供。需要快速水浴复温,水浴温度应为37℃~43℃,适用于各种冻伤。除非有禁忌,止痛剂应在快速解冻时服用,以便止痛。当皮肤红润柔滑时,表明完全解冻了。禁忌用冰块擦拭冻僵的肢体、干热或缓慢复温,这可进一步损伤组织;对受伤部位的任何摩擦都是禁止的。

温馨提示:冬天去户外游玩一定要多吃一些温性食品,比如羊肉,驴肉,这样对于御寒都有一定的帮助。平时多运动,增加体抗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冬天外出旅游哪些药品可以防冻伤

全文共 720 字

+ 加入清单

冬天到了很多人都准备了防冻伤药品,那么多大家知道冬天外出旅游哪些药品可以防冻伤吗?接下来请大家跟随小编的脚步来寻找答案吧,借此机会小编给大家普及旅游意外安全小知识,希望大家认真学习。

冬天外出旅游哪些药品可以防冻伤?小编分析如下;

冬天外出旅游的朋友们你带好防冻伤药品了吗,小编给大家推荐一款不错的防冻伤的方法,就是去药店买一盒“十滴水”,一盒里有十小瓶(象眼药水一样的小瓶子),大概1块钱,药水是黄褐色的,用带塑料头的小图钉在瓶口正上方扎一个小眼,将药水涂在被冻伤的地方(洗过手就涂,或者有时间就涂,没有次数限制,当然涂的次数多了会好的快些),涂过后还将图钉扎在小眼上,这样即使瓶子倒了药水也不会洒出来,有时间的话最好按摩一会儿,当然如果冻伤的厉害被冻烂了就不要按摩了,一般情况下一瓶药水用不完就会好了。这样一盒药就够自己和亲戚朋友用上一个冬天了。

冻伤也可以用风油精,风油精比较清凉,但对冻伤还是有效果的,每天晚上用热水泡冻伤的部位,最好在水里加些橘子皮,橘子皮也有治冻伤的功效,泡完了以后就直接用风油精擦在冻伤的地方,每天擦上两次用上几天就好了,用了记住别碰到眼睛,会辣到的,不过溃烂的皮肤是不可以使用风油精的。

另外,在外出旅游前可以去药店买些云南白药的药粉来,跟白酒混合在一起治疗冻伤的效果非常的好,两样混合起来,敷在冻伤的地方,每天敷上一次,没几天就不会红肿发痒了,不过自己也要注意,这几天别去碰太冷的东西,出门的时候戴上保暖的工具,溃烂的地方是不能加白酒的,要直接撒在伤口上,用干净的纱布包好。

药品是可以预防冻伤,但是小编建议大家平时应该多锻炼身体,如果选择在冬季外出旅游一定要注意多保暖,尽量多活动。以上内容由提供,希望大家收藏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大冬天,怎样预防小朋友外出冻伤?

全文共 911 字

+ 加入清单

寒冬来袭,这股寒流让气温出现断崖式下降,曾经的最低气温变成了最高气温,宝宝很容易在这么寒的天气发生冻伤,作为全能辣妈的你又该如何预防呢?

宝宝为什么易患冻疮呢?

冻疮发生于寒冷的时候,是冬天常常在户外玩耍或到户外没有注意做防寒防护的宝宝容易发生的一种皮肤病。当身体较长时间处于低温和潮湿刺激时,就会使体表的血管发生痉挛,血液流量因此减少,这样会造成组织其缺血缺氧,细胞受到损伤,尤其是肢体远端血液循环较差的部位,如脚趾。

1、气候因素:寒冷的气候,包括空气的湿度、流速以及天气骤变等。潮湿和风速都可加速身体的散热。

2、局部因素:如鞋袜过紧、长时间站立不动及长时间浸在水中均可使局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热量减少导致冻伤。

3、全身因素:如疲劳、虚弱、紧张、饥饿、失血及创伤等均可减弱人体对外界温度变化调节和适应能力,使局部热量减少导致冻伤。

专家还提示:冻疮的发生不仅仅只由受寒的时间长及潮湿所致,如果体质弱、患有贫血、内分泌障碍、慢性感染性疾病等疾患、身体末梢血液循环不良,均可使身体的耐寒能力差,则很容易在寒冷时发生冻伤。这样的话家长除了为孩子保暖之外,还要注意在平时为孩子调理体质。

如何护理易患冻伤的宝宝?

爸爸妈妈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寻求药物治疗,在具体生活细节方面也须注意的有:

1、宝宝的穿着要宽松,不宜穿着紧身衣裤。尤其是鞋袜更不能过紧。手足要保暖,并保持干燥。

2、要加强孩子的身体锻炼,多参加户外活动,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如果孩子有慢性疾病应赶紧治疗。

3、冬季要给孩子食用高蛋白、高脂肪、高维生素的食物。

4、幼儿患了冻疮,切忌用火烤或热水袋加温,这样容易使冻疮复发,病情加重。

5、如果发生冻疮,可按医嘱还可适量服用扩血管药物,如芋酸、普鲁苯辛等。常用的外用药有:轻时可涂樟脑酒精、松节油等。皮肤溃破后可搽黄连膏或草膏等油膏。还可口服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E、维生素C,改善调节功能,减轻症状。

本文就是小编介绍的大冬天,怎样预防小朋友外出冻伤,以及冻伤后如何处理的常识,记住如果气温低于零下10度,尽量减少宝宝外出活动。如果你对儿童疾病安全小知识等有关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儿童疾病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冬天预防身体冻伤的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冬天冻伤伤口冷的时候疼热的时候痒十分折磨人,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预防冻伤呢?小编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冬天预防身体冻伤的方法有哪些。

早上起床后用冷水洗脸洗手,让在室内温暖了一晚上的身体尽快适应室外温度,不然外出的时候会很容易冻伤。这样做还可以预防感冒哟。

尽量推迟戴上口罩,耳捂,手套等防寒物品,过早的戴上护具会降低皮肤自身的抵抗力,让皮肤变得脆弱易受冻。所以我们最好等到真正严寒了才戴上护具。

在冬天脚的冻伤也很常见,预防脚冻伤要记得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热水泡脚不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脚步温暖不易受冻还可以缓解疲劳。热水泡完脚后记得立即穿着包跟的棉拖鞋或着直接上床睡觉,不要让脚二次变凉。

防止脚被冻伤还要注意防止脚的出汗,冬天我们都穿棉鞋脚易出汗,出汗后就容易变凉,如果是因为出汗而导致的变凉,脚就不容易再热起来了。所以我们要勤晒鞋,更换鞋垫。

如果脚特别爱出汗或者出汗比较多的话可以用卫生棉条代替鞋垫,卫生棉特别吸汗,是除汗好帮手哦。

冬天家里不太冷的话不要轻易开空调,长期在空调环境里对身体健康不好不说而且降低人的防寒御寒能力,不仅让人更容易冻伤还容易让人生病。

已经被冻伤生了冻疮的就更要注意防冻了。冻疮不易好,几乎年年复发,小编有一个偏方分享给大家。就是用夏天的西瓜水涂抹患处,坚持一个夏天,当年冬天冻疮便不易复发了。

到了冬天,有的人容易出现冻伤,那么冻伤怎样救治呢,下期为大家介绍怎样进行冻伤的现场急救,更多的意外伤害急救小知识尽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冬天户外旅游冻伤该如何自救

全文共 720 字

+ 加入清单

冬天天气寒冷,冷的叫人不敢出门,但是有很多人都喜欢在雪地里游玩,去看大雪纷飞的景象。小编提醒大家在冬天外出游玩时一定要预防冻伤,那么大家知道冬天户外旅游冻伤该如何自救吗?下面请大家来了解详情吧。

冬天户外旅游冻伤该如何自救?小编来教你;

冬天户外旅游由于气温及湿度低、气压高、风速大的原因很可能会被冻伤,再加上保暖工作没做好,人体暴露部位或末梢部位的皮肤长时间受寒冷和潮湿刺激,就容易出现红斑并伴有异常感觉,严重时甚至会发展成水疱、溃疡。如果在寒冷的环境中逗留时间过长,不仅会发生皮肤损伤,还有可能引起全身性的疾病,如心脏病、脑中风、流感、冻疮、关节炎等。

喜欢户外运动的驴友越来越多,参加冬季户外运动时发生冻伤的概率比较大。还有些户外运动爱好者会尝试去攀爬雪山,不慎遇到大风雪天气和团队失散时,也容易发生冻伤。所以,懂得冻伤自救知识对于这些人极为重要。

如果冬天户外旅游是不小心被冻伤了,应该在第一时间进行全身保暖,迅速将其移至温暖环境,脱掉衣服,盖被子。第二,用布或衣物裹热水袋,水壶等,放在腋下,腹股沟处迅速升温。或浸泡在34—35度水中5—10分钟,然后将浸泡水温提高到40—42度,待伤者出现有规律的呼吸后停止加温。第三,伤者意识存在后可饮用热饮料或少量酒。猝死时立即心肺复苏。

温馨提示:很多人认为冻伤后可以通过烤火来复温,影视剧中常出现救治者用雪在冻伤患者的身体上摩擦的镜头,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冻伤严重时,既不能用雪摩擦,也不能用毛巾用力按摩,更不能用火烤,否则会使伤口糜烂,部分组织损伤,且不易愈合。

建议大家平日里一定要加强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并进行耐寒锻炼。另外在冬天户外旅游前一定要多了解旅游意外安全小知识,最后祝大家旅途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宝贝大冬天外出冻伤后怎么办?

全文共 1267 字

+ 加入清单

在寒冷的冬天,宝宝如果在室外活动时间过久,或保暖措施不到位,很容易引发冻伤。那么宝贝大冬天外出冻伤后怎么办?小编下面就来给你讲一下吧。

冻伤处理方法

*轻度冻伤

轻度冻伤一般皮肤呈白色,出现麻木感。最容易被冻伤的部位为耳朵、鼻子、脸颊、手指和脚趾。当发现宝贝可能出现轻度冻伤时,父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把宝贝带到一个相对温暖的房间,将手套、袜子和湿衣服脱下来,然后用毯子、棉被等裹住他的身体,将他抱在怀里,让他暖和过来。

2.给宝贝准备一杯热水或者热饮,让他尽快喝下,增加体内热量。

3.给宝贝准备温水浸泡冻伤的部位,直到他的皮肤恢复粉红色,然后用柔软的毛巾将水吸干(切忌使劲擦干,这会加重冻伤部位的伤情),然后给他换上舒服干爽的衣服,并且盯住不要让他再到室外去。

4.如果皮肤的颜色在一天之内没有恢复正常,一定要带他去看医生。

*重度冻伤

冻伤的皮肤呈灰白色或蜡黄色,触摸时感觉坚硬,冻伤部位有麻木或灼烧感。情况严重的皮肤会变成蓝色或紫色,甚至起水泡。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应该立即到医院就诊。当发现宝贝被冻伤时,要尽快采取以下措施:

1.最好使用毯子、棉被等包裹宝贝,或是把冻伤的小手、小脚放在成人腋窝下,或塞进成人的衣服里,用体温帮助冻伤的部位恢复正常温度。

2.切记冻伤的部位不能直接用热水浸泡,不能用电热毯等直接给冻伤部位加热,也不能用热毛巾或是手掌摩擦受伤部位来提升温度,更不要把水泡挑破,以免引起皮肤组织坏死。

3.如果冻伤的是手指和脚趾,可用棉花、软布等将手指或脚趾分开。

4.冻伤的部位解冻后,可以用柔软的毛巾、棉花或是纱布将冻伤部位沾着的水吸干,然后将宝贝包裹好到医院就诊。

5.刚刚解冻的部位很脆弱,如果再次冻伤,会导致更为严重的组织损伤,因此,一旦发现宝贝被冻伤,最好不要在室外就地处理冻伤部位,而要让它保持原状直到找到温暖的地方再处理。

*体温过低

1.当宝贝出现发抖、起鸡皮疙瘩、手脚麻木等症状时,说明他已经轻度体温过低,这时,要赶紧把宝贝身上冰冷的衣服换掉,鼓励他慢慢地活动,并给他喝点热水或热的饮料,帮助他慢慢恢复体温。

2.当宝贝身子剧烈地颤抖、肌肉不听使唤、表情无精打采,甚至出现思维混乱、昏昏欲睡等状况时,说明他已经体温过低。更严重的宝贝会停止抖动,变得语无伦次甚至神志不清。遇到这种情况,要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并在救护车赶到之前,把宝贝抱到温暖的地方,用体温温暖他的身体,重点是胸部、头颈及腹部,但不要直接靠近火炉或是暖气取暖。

特别提醒:

1.在确认让宝贝出门之前,最好先检查一下室外的温度。如果室外温度低于零下10℃,最好限制宝贝出门玩耍。

2.宝贝到户外玩耍时,一定要记得每过一段时间就叫他回家取暖,并喝足够的水,然后才能再出去玩。

3.除非迫不得已,1岁以下的宝贝在特别寒冷的季节不要去户外玩耍。

在寒冷的冬季,为了防止孩子冻伤,带孩子外出前应该了解天气情况;要穿上柔软、舒适、保暖的棉衣,戴好手套、帽子、围巾等;或者要宝宝保证每隔一段时间就回屋里暖一下。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儿童特殊天气出行该注意什么的相关知识,可以到来查询搜索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冬天外出旅游脸部被冻伤该怎么办

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冬天天气寒冷,外出旅游一定要注意保暖,重点要保护的不仅是手脚,对脸部的保护也同样重要。那么在寒冷的冬天外出旅游脸部被冻伤该怎么办?接下来请大家跟随小编的脚步来寻找答案吧。

冻伤发生与严寒的季节,一般在气温5℃以下发生,如果形成冻疮至春季气候转暖后自愈,但入冬后又易再发。许多人一旦患冻疮后,每年一到冬季就复发。

冬天外出旅游脸部被冻伤该怎么办?小编给大家支招了;

1、可以用双手轻轻的搓脸,能促进脸部的血液循环,先顺时针搓10分钟,然后逆时针再搓10分钟,直到脸上感觉发烫即可。每天坚持搓5--10次,效果不错。

2、如果脸部冻的出现溃烂,要及时用红霉素软膏等涂抹,消炎杀菌。能有效的避免脸部出现感染,以免留下难看的疤痕。

3、每天用热毛巾敷脸20分钟左右,能有效地改善脸部的血液循环,扩张的毛孔还能帮助脸部皮肤排毒。坚持一段时间,冻脸的情况会大大好转。

4、如果脸冻了,还要加强保暖,以免加重病情,出门时要戴上厚口罩,或者用厚围巾盖住半个脸。这有助于冻脸状况尽快恢复。

5、如果脸部发生溃烂可以用马勃1块或马勃膏(马勃20克,凡士林80克),生肌玉红膏外敷,每日1次.有感染者还可用九一丹,红油膏盖贴.腐脱新生,则改用生肌散,生肌白玉膏以利收口。

温馨提示:预防冻伤主要是注意保暖、保持干燥、鞋袜不宜过紧,受冻部位不宜立即烘烤及热水浸泡。易受冻部位可搽凡士林或其他油脂类,以保护皮肤。

以上内容由调查整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如果各位还想了解更多旅游意外安全小知识,就请继续关注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冬天如何预防冻伤

全文共 740 字

+ 加入清单

寒冷季节,稍微不注意,露在外面的皮肤就会出现冻伤,很多小孩都受不了,手脚,甚至脸部会严重冻伤。那么,冬天如何预防冻伤呢?下面小编告诉你。

关于冻伤的急救和治疗原则:

1.迅速脱离寒冷环境,防止继续受冻;

2.抓紧时间尽早快速复温;

3.局部涂敷冻伤膏;

4.改善局部微循环;

5.抗休克,抗感染和保暖;

6.应用内服活血化淤等类药物;

7.二、三度冻伤未能分清者按三度冻伤治疗;

8.冻伤的手术处理,应尽量减少伤残,最大限度的保留尚有存活能力的肢体功能。

冻伤的基本治疗目标是迅速复温,防止进一步的冷暴露以及恢复血液循环。冻伤的早期治疗包括用衣物或用温热的手覆盖受冻的部位或其他身体表面使之保持适当温度,以维持足够的血供。需要快速水浴复温,水浴温度应为37℃~43℃,适用于各种冻伤。除非有禁忌,止痛剂应在快速解冻时服用,以便止痛。当皮肤红润柔滑时,表明完全解冻了。禁忌用冰块擦拭冻僵的肢体、干热或缓慢复温,这可进一步损伤组织;对受伤部位的任何摩擦都是禁止的。

应予以支持疗法,如卧床休息、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保护伤口以及避免创伤。在伴有冻伤的低体温患者,最重要的是肢体复温以前先完成体液复苏和恢复核心体温,以预防突然出现的低血压和休克。建议使用抗凝剂以预防血栓形成和坏疽,己酮可可碱、布洛芬和阿司匹林可能有效。应用抗菌药物以预防感染,并及时免疫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恢复过程长达数月。侵袭近端指趾骨、腕骨或跗骨的损伤,有可能需要截肢。

冬天预防冻伤的方法

1、在严寒的天气门窗要关闭,加上棉门帘,造成一个防冻的环境;

2、穿上棉鞋、棉衣,戴上手套或围巾等保暖衣物;

3、不要穿太硬太挤的鞋;

4、不要在冷风里站立不动,要活动手脚;

5、尽可能不要让浸湿的手脚等部位受冷风的正面吹袭;

6、衣服弄湿时要及早换上干衣服;

7、天气好时,应多到户外做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冬天耳朵被冻伤怎么办

全文共 592 字

+ 加入清单

冬天的寒冷天气,对人的耳朵影响很大,因为耳朵皮肤娇嫩,很容易被冻伤,那么冬天耳朵被冻伤怎么办呢?怎样进行冻伤的现场急救?下面请大家来寻找答案吧。

冬天耳朵被冻伤怎么办?处理方法如下:

1、如果耳朵被冻的红肿,一碰就疼,可以用热毛巾热敷热敷两个耳朵,每次热敷15分钟左右,一天热敷3--5次,会减轻红肿症状。

2、耳廓冻伤早期,可把大萝卜切成厚片放在火边烤热,在耳廓冻伤红肿处涂擦,起到化滞散淤、活血消肿的作用,注意勿用力擦伤皮肤。

3、如果耳朵被冻的结疤,不要用手去抠,即使很痒痒也要忍一会儿,否则一抠就破了,容易引发感染,严重的会影响到听力。

4、在戴帽子的时候,要选择能遮住耳朵的,这样不会让冻了的耳朵再加重。最好是戴羽绒服等大衣上的帽子,能把整个头部基本保护起来。

5、耳朵冻了可以抹一些防冻膏,能缓解冻耳朵的又疼又痒情况。每天抹2---3次,抹药膏后尽量待在家里,减少外出。

6、如果耳廓已经溃烂甚至有软骨暴露时,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温馨提示:预防冬季冻耳朵应该增加室外锻炼,使身体各部位逐渐适应变寒的气候,经常用冷水洗脸,增强抗寒能力,身体暴露的部份应涂些油脂防冻。在室外进行站立性作业时,要适当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注意耳及全身的保暖,特别是过去曾冻伤的部位,更要注意提前保暖。

以上内容由调查整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下期讲座我们继续学习意外伤害急救小知识,精彩内容大家不要错过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宝宝冬天脸冻伤怎么办

全文共 512 字

+ 加入清单

寒冷的气候,空气的湿度、流速以及天气骤变等都是导致冻伤的原因,那么宝宝冬天脸冻伤怎么办呢?怎样进行冻伤的现场急救?接下来请大家来寻找答案吧。

宝宝冬天脸冻伤怎么办?处理方法如下:

1、首先一定要采取保暖措施的,不能让宝宝再次继续冻下去了的,要学会更好的去保护宝宝脸部。

2、如果上药的话,一定要注意的哦,千万别让宝宝感觉到疼痛的,那样的话宝宝很可能就会哭起来的。

3、多多给宝宝洗洗脸部的,但是记住的是,在洗的时候在水里加点啤酒的,这样可以有效果的保护宝宝的脸蛋的。

4、晚上睡觉前用温水洗完用热毛巾敷一下。

5、寒冷的时候勿让宝宝在户外玩耍时间过长,也不要玩久坐不动的游戏。经常按摩手、脚、面部、耳朵、年龄越小及体质虚弱宝宝更要加以注意。不要在冷风里站立不动,要活动手脚。

6、防护当宝宝要去户外时,一定要注意给宝宝保暖是否得当,如衣服是否防寒,特别是经常暴露的部位,可适当的涂抹护肤油以保护皮肤。给孩子穿上棉鞋、棉衣,戴上手套或围巾等保暖衣物。

7、出门做好准备工作,尽量不要让宝宝吹到风。戴好帽子,口罩,手套,围巾等等抵御寒冷的衣物。

以上内容由调查整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下期讲座我们来学习意外伤害急救小知识,精彩内容大家不要错过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冬天脚冻伤怎么治

全文共 533 字

+ 加入清单

到了冬季很多人容易冻手、脚和耳朵,形成冻疮又疼又痒,有的甚至溃烂感染。生冻疮的原因除了天气冷的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和血液循环有密切的关系。冬季人的活动量少,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减缓,特别是手背、耳朵、脚容易产生瘀血引起局部组织坏死,造成冻疮,下面来看一下冬天冻伤怎么治呢?

1、干红辣椒:将干辣椒放在水里熬至水开,然后用熬好的辣椒水泡冻伤的位置,一定要趁热,每次泡至水温,泡完后冻伤处会有火烫的感觉,然后包裹好动伤位置。

2、盐:将适量食盐加入热水中,用热水烫烫脚泡泡脚,水温底了再加点热水,但要注意水温高度要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每晚泡半小时左右。

3、生姜:用新鲜的生姜片涂搽常发冻疮的皮肤,连搽数天,可防止冻疮再生;或用鲜姜汁加热熬成糊状,待凉后涂冻疮患处,每日两次,连涂三天,就会见效。

4、白萝卜;将白萝卜或青萝卜的外皮切成大片,放在火上烤热后轻擦易患冻疮部位,冷后再烤热再擦,直至萝卜水分完为止。

5、食醋:将适量食醋加入热水中,用醋热水泡泡脚也能有效治疗冻疮,但要注意水温高度要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每晚泡半小时左右。

6、蒜:用新鲜的去皮后的蒜瓣涂搽常发冻疮的皮肤,连搽数天,可防止冻疮再生。

7、西药:用硫酸新霉素霜剂或呋喃西林霜剂外用,也能有效治疗冻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冬天冻伤怎么办

全文共 274 字

+ 加入清单

操作方法

1

及时就医

当发现身体的某一处被冻伤后,应及时前往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让其通过专业的知识来确定病因和治疗方法,如涂抹药膏等,以帮助促进患处的恢复。

2

轻轻揉搓

导致冻伤的一大原因就是血液循环的过慢,所以在平时可轻轻的揉搓患处,坚持进行大约十分钟,不仅可以帮助促进血液的循环,还有利于恢复。

3

时常护肤

在肌肤被冻伤后,应每天坚持涂抹护手霜等一类型的护肤产品,不仅可以在冻疮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避免恶化,还有利于锁住水分和滋养肌肤。

4

注意保暖

平时应根据天气的变化来及时的添加衣物,外出时最好佩戴手套,以帮助将冷空气隔绝在外,不仅可以预防冻疮恶化,还可以帮助促进恢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冬天外出旅游如何防止手部冻伤

全文共 548 字

+ 加入清单

冻伤是因为寒冷潮湿作用引起的人体局部或全身损伤,冬天天气寒冷大家外出旅游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那么冬天外出旅游如何防止手部冻伤呢?接下来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请各位仔细阅读。

冬天外出旅游如何防止手部冻伤?小编总结如下;

1、冬天外出旅游时可以在没事的时候多互相摩擦双手,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手部温度低。

2、如果手在外面很冷很冰的时候,不要突然一下用热水杯等过热的东西捂手,这样反复多次也会对手有损伤。

3、冬天外出旅游一定要带着手套等防寒保暖的衣物。

4、每天睡觉前用热水泡一泡手,再擦点护手霜,也对手有好处。

5、在饮食上可以吃一些牛肉羊肉等能促进血液流通的食物。

6、如果手已经冻伤的情况下,尽量不要再碰凉水,这样会加重冻伤。

7、每天最好用温水洗手,涂上护手霜后再出门,在睡觉前用热水(注意不要太烫,试试自己能承受的水温,也不要太凉没效果)泡泡手,涂好护手霜再睡觉,如此可防止冻伤。

温馨提示:冬天外出旅游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活动,运动量应由小到大,不要做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大汗淋漓。对于不爱运动,不能坚持锻炼的人,有一种不受场地限制、随时可做的活动也能使身体暖和。

冬天外出旅游保暖是首要任务,请大家一定要牢记哦。下期旅游意外安全小知识讲座依然有小编为大家讲解,精彩内容大家不要错过哦,小编很高兴为大家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你知道在冬天冻伤以后该怎么办吗

全文共 1277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不少的北方人想必在冰雪的洗礼下早就冻得发抖了吧,在冬天冻伤更是常见的,那么你知道在冬天冻伤以后该怎么办吗?下面不妨随小编一起了解下冻伤两大紧急处理办法吧。

1、轻伤:烤火、热水烫

①勤泡手脚,当刚出现冻伤的迹象时,通过热水泡手、泡脚能治疗局部冻伤。人冻伤了,总想烤烤火,或者用热水烫一烫。如果是轻度冻伤,冻伤部分只是有点发红,稍微有些疼,肌肉和血管没有什么损伤,用热水烫一烫,烤一会儿火,固然也可以。

②把新鲜的生姜切下一片,然后轻擦冻疮处,等到局部感到有发热的感觉时停止,或用鲜生姜一块,在炉旁加热后切成片,涂擦患处。或将生姜50克捣烂后,放入白酒一两浸泡,搅匀后外涂患处,一日三次。

③取适量食醋倒入铁腕中,然后在火上加热,感觉温度稍微烫手之后停止加热,然后取消毒纱布一块蘸醋外敷冻疮患处。

④取当归、芍药各20g,桂枝15g,细辛、甘草各5g,木通、生姜各10g,大枣5枚。将药入锅里,加水500毫升,加热煮沸(温火)后5分钟熄火。用蒸气熏手上冻疮部位,待药液降至适当温度,将手部冻伤部位浸入带有药渣的药液内浸泡15-20分钟。每天两次。

2、重伤:冻疮膏、去医院

如是重度冻伤,火烤水烫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重度冻伤,受冻部分不仅发红肿胀,而且血管也被冻伤,血液淤集起来,结成一个青疙瘩,血液流得不通畅,输送的养料也跟着减少。好在这时候受冻部分的温度还比较低,耗费的养料不多,还不至于发生组织坏死的现象。但是如果马上烤火或用热水烫,受冻部分的温度迅速增高,里面各种组织活跃起来,需要的养料突然增加,而血管已经受伤,血流不能畅通,没法把大量的养料运来。这样一来,这些组织需要的养料供不应求,抵抗疾病的能力降低了,就很容易坏死。那么重度冻伤要怎么办呢?

①要先在屋子里呆上半个小时,让身体慢慢暖过来。

②等受冻部分不发麻了,有了感觉,再用一盆温水,把受冻部分泡一会儿,再换上一盆稍热一点的温水,再泡一会儿。这样多泡几次,逐步提高水的温度,就可以使受冻的部分暖和过来。烫水是绝对不能用的。

③可以喝点辣椒汤之类的热汤,对去寒大有好处。

④如果冻伤的部分已经起了水泡,或者已经破烂,就不要用温水洗,也不要烤火,最好搽上冻疮膏,用干净的纱布包扎好。

⑤如果伤势太重,那就应该马上去医院治疗,不能拖延。

冻伤紧急处理办法

1、局部冻伤

迅速脱离寒冷环境尽快复温。把人浸泡在40—42度的水中,浸泡期间要不断加水,以使水温保持。待身体复温后停止浸泡。

局部用水或者肥皂水清洁后用冻伤膏。

2度以上冻伤,需敷料包扎好。

皮肤较大面积冻伤或坏死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类毒素。

在野外无温水的条件下,也可把伤者放在未冻伤人的腋下或腹股沟等地方复温。注意,严禁火烤,雪搓,冷水浸泡或猛力捶打伤者患部。

2、全身冻伤

全身保暖,迅速妥善将伤者移至温暖环境,脱掉衣服,盖被子。

用布或衣物裹热水袋,水壶等,放在腋下,腹股沟处迅速升温。或浸泡在34-35度水中5-10分钟,然后将浸泡水温提高到40-42度,待伤者出现有规律的呼吸后停止加温。

伤者意识存在后可饮用热饮料或少量酒。

猝死时应该立即心肺复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