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冻伤如何预防(汇集19篇)

秋冬季天气寒冷,人们最容易受到感冒病毒的袭击,加强营养提高抵抗力是预防感冒的最好方法,那么秋冬季吃什么预防感冒呢?下面为您介绍秋冬季冻伤如何预防,常吃提高免疫力,帮你远离感冒!

浏览

793

文章

19

篇1:日常怎样有效预防冻伤

全文共 557 字

+ 加入清单

大多数冻伤的发生是可以预防的。对在寒冷条件下或进入高海拨、高纬度地区的工作人员,应实施防冻教育,使人们充分了解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和提高耐寒能力。那么日常怎样有效预防冻伤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1、要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外,应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耐寒锻炼。如:从天热时开始,即用冷水洗脸、洗脚、擦浴等,逐步到冬天早操时不穿棉衣以及在冰上进行运动等。

2、衣服防寒功能要强,且要松软厚、温暖而不透风,并且松紧适度。尽可能减少暴露在低温下的体表面积,采用手套、口罩、耳罩或头罩等御寒,外露的体表上适当涂抹凡士林等油脂等以减少散热。

3、鞋袜穿的不要过紧,并注意保持干燥;若遇潮湿,要及时更换。如长途旅行或野营时,应每晚将衣服、鞋袜、鞋垫烤干,并及时洗净手足擦干。汗足最易发生脚冻伤,要治疗汗足减少冻伤发生。(如用5%甲醛、5%硼酸滑石粉撒布、15%枯矾粉白矾30克和麻黄根15克煮水泡等方法)

4、在严寒环境中要避免长时间的静止不动,如久坐、久站或蹲地不动等,应适当进行活动;要勤活动手脚,勤搓颜面,勤用热水烫脚以增加血液循环。

5、在进入低温环境工作以前,可进适量高热量饮食,并且要热食、热饮;但不宜饮酒,因为饮酒后皮肤上的毛细血管扩张,使身体所具有的热量向外部散发流失,人常因感觉热而不注意防寒,而导致冻伤。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冬季户外游玩手部怎样预防冻伤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每逢冬季天气冷的叫人害怕,好多朋友都在抱怨天气太冷,都不愿出门。尤其是冻的双手都不敢露出来,所以冬季户外游玩一定要注意保护双手,接下来大家来带学习一下冬季户外游玩手部怎样预防冻伤,借此机会小编给大家普及旅游意外安全小知识,还望大家认真学习。

冬季户外游玩手部怎样预防冻伤?小编分析如下;

1、冬季户外游玩穿衣要注意保暖,尽量避免手部等身体部位暴露在外冻伤。

2、冬季外出游玩一定要注意戴手套给手部保暖,实在很冷的话,可以再使用一些暖手宝之类的加以保暖。

3、冬季户外游玩不要呆在一个地方不动,这样容易冻伤,如果感觉到冷可以试试:两手合掌,反复搓摩,使其发热,然后左手紧握右手手背用力摩擦一下,接着右手紧握左手手背摩擦一下,这样反复相互共摩擦15—20次即可。

4、每天最好用温水洗手,涂上护手霜后再出门,在睡觉前用热水(注意不要太烫,试试自己能承受的水温,也不要太凉没效果)泡泡手,涂好护手霜再睡觉,如此可防止冻伤。

5、在饮食方面也可以手部防冻哦,可多吃些热性祛寒的食品,比如羊肉、狗肉、胡椒、生姜、肉桂,红枣之类的预防冻伤。

温馨提示:入冬时节天气突然变冷此时最易发生冻伤,要特别注意保暖,尤其是冻疮好发部位的保暖,寒冷是冻疮产生的主要病因。

建议大家平日里一定要坚持体育锻炼,可改善周身血液循环,提高抗寒能力及整个机体的免疫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冬季如何预防身体冻伤

全文共 888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在冬天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脸上或者是手上都会出现冻伤的患者,在出现冻伤以后,我们会感觉到皮肤上有瘙痒疼痛的小硬包,小硬包非常的痒,非常的疼,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冻伤了,我们在冬天的时候,一定要御寒,下面,我们看看冬季如何预防身体冻伤!

冻伤应该如何预防

1.注意锻炼身体,提高皮肤对寒冷的适应力。

2.注意保暖,保护好易冻部位,如手足、耳朵等处,要注意戴好手套、穿厚袜、棉鞋等。鞋袜潮湿后,要及时更换。出门要戴耳罩,注意耳朵保暖。平时经常揉搓这些部位,以加强血液循环。

3.在洗手、洗脸时不要用含碱性太大的肥皂,以免刺激皮肤。洗后,可适当擦一些润肤脂、雪花膏、甘油等油质护肤品,以保护皮肤的润滑。

4.经常进行抗寒锻炼,用冷水洗脸、洗手,以增强防寒能力。

5.患慢性病的人,如贫血、营养不良等,除积极治疗相应疾病外,要增加营养,保证机体足够的热量供应,增强抵抗力。

6.提高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冬天的空气干燥,湿度较低,导致病菌的孳生和传播,加上暖气和空调的使用,不少人感觉特别干燥,使人口干舌燥、流鼻血、嗓子疼、皮肤干燥发痒等,削弱了人体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诱发各种呼吸道疾病。尤其是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肺结核、支气管哮喘等较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对室内环境比较敏感。其中,空气湿度对呼吸道疾病的影响最大。研究证明,居室空气湿度达到55%左右,比较有利于下呼吸道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多喝开水、室内晾一些潮湿的衣服、地面洒水等,均可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

7.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健康的身体是避免或减少冬季呼吸道疾病机会的根本办法,尤其是年轻人,完全可以通过锻炼身体预防呼吸道疾病。散步、慢跑、做广播操、打太极拳等,均为不错的办法。但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方法,都应“因人而异,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同时,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心理压力,也可提高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另外应注意均衡饮食,少吃辛辣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

到了冬天,有的人容易出现冻伤,那么冻伤怎样救治呢,下期为大家介绍怎样进行冻伤的现场急救,更多的意外伤害急救小知识尽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冬季脸部如何预防冻伤

全文共 564 字

+ 加入清单

冬天来临了,天气越来越冷,如果不小心很容易冻伤,冻伤主要症状是患者血性水肿红斑,奇痒难忍,溃烂,而且还会反复复发,严重影响美观,给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下面看下冬季脸部如何预防冻伤?

姜味暖暖冻疮膏:中药荟萃:汇聚干姜、白芨、防风、吴茱萸、黄柏等有效成分,涂抹后快速渗入皮肤作用于疮处。中草药有效成分对皮肤进行快速修复,有效解决手足皮肤瘙痒、红肿、疼痛。

吃西瓜时,将西瓜皮适当留得厚一些,形成白中稍带红的样子,用它轻轻揉搓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次3分钟,每日1次,连续1周。

红辣椒10克,去子切碎,放入白酒60毫升中浸泡7天,再加樟脑3克摇匀,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连续1周。

生姜60克,捣烂,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即成。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连续1周。

白茄根60克,花椒10克,水煎熏洗易患冻疮处,每日1次,每次10-30分钟,1日1剂,连续1周。

将辣椒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一星期后,涂冻疮患处能消炎、镇痛、去痒。或用新鲜的生姜片涂搽常发冻疮的皮肤,连搽数天,可防止冻疮再生;若冻疮已生,可用鲜姜汁加热熬成糊状,待凉后涂冻疮患处,每日两次,连涂三天,就会见效。

出现冻伤是比较痛苦的,治疗冻伤的方法有很多,想要知道怎样进行冻伤的现场急救请到,更多的意外伤害急救小知识尽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寒冷冬季孩子冻伤有哪些原因?预防措施要到位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冬季气温寒冷,保暖不严就会冻疮频发,而宝宝本身抵抗力不高,自我保暖能力也不如成人,尤其是小宝宝们娇嫩的肌肤,这个时候最容易冻伤了。那么寒冷冬季孩子冻伤有哪些原因预防措施到位才是关键!

造成儿童冻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1、气候因素:寒冷的气候,包括空气的湿度、流速以及天气骤变等。潮湿和风速都可加速身体的散热。

2、局部因素,如鞋袜过紧、长时间站立不动及长时间浸在水中均可使局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热量减少,导致冻伤。

3、全身因素:如疲劳、虚弱、紧张、饥饿、失血及创伤等均可减弱人体对外界温度变化调节和适应能力,使局部热量减少导致冻伤。

冬天,由于户外天气寒冷,儿童大多停留在室内,因此活动量减少,导致四肢的血液循环不畅,热量减少,很容易发生手脚冻疮。因此,在冬天到来之即,应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1、在严寒的天气门窗要关闭,加上棉门帘,造成一个防冻的环境;

2、给孩子穿上棉鞋、棉衣,戴上手套或围巾等保暖衣物;

3、不要穿太硬太挤的鞋;

4、不要在冷风里站立不动,要活动手脚;

5、尽可能不要让浸湿的手脚等部位受冷风的正面吹袭;

6、衣服弄湿时要及早换上干衣服;

7、天气好时,应多到户外做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切记!有的宝宝玩开心了,就把手套耳套等脱了,这样特别容易产生冻伤,家长要注意哦!如果你对儿童疾病安全小知识等有关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儿童疾病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滑雪游玩时如何预防冻伤

全文共 318 字

+ 加入清单

冻伤是指人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中产生的伤害事故。人体产生冻伤主要发生在手部、脚部、耳朵等部位,所以应选用保温效果较好的羊绒制品或化纤制品对上述部位进行保温。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滑雪游玩时如何预防冻伤。

滑雪游玩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备足御寒衣物。

2、不要单独一人外出滑雪,以免出事后既无人知晓,又无人救援。

3、不要擅自滑出滑雪场界线。

4、饮酒后不要外出滑雪,一旦醉卧在外,非常容易发生冻伤。

5、要穿鲜艳服装,以便能及时被发现。

6、外出滑雪时要告诉家人或朋友:自己去什么地方滑雪、去几个人、什么时候回来,以便出现意外时,能及时救援。

出现冻伤是比较痛苦的,治疗冻伤的方法有很多,想要知道怎样进行冻伤的现场急救请到,更多的意外伤害急救小知识尽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冬天如何预防冻伤

全文共 740 字

+ 加入清单

寒冷季节,稍微不注意,露在外面的皮肤就会出现冻伤,很多小孩都受不了,手脚,甚至脸部会严重冻伤。那么,冬天如何预防冻伤呢?下面小编告诉你。

关于冻伤的急救和治疗原则:

1.迅速脱离寒冷环境,防止继续受冻;

2.抓紧时间尽早快速复温;

3.局部涂敷冻伤膏;

4.改善局部微循环;

5.抗休克,抗感染和保暖;

6.应用内服活血化淤等类药物;

7.二、三度冻伤未能分清者按三度冻伤治疗;

8.冻伤的手术处理,应尽量减少伤残,最大限度的保留尚有存活能力的肢体功能。

冻伤的基本治疗目标是迅速复温,防止进一步的冷暴露以及恢复血液循环。冻伤的早期治疗包括用衣物或用温热的手覆盖受冻的部位或其他身体表面使之保持适当温度,以维持足够的血供。需要快速水浴复温,水浴温度应为37℃~43℃,适用于各种冻伤。除非有禁忌,止痛剂应在快速解冻时服用,以便止痛。当皮肤红润柔滑时,表明完全解冻了。禁忌用冰块擦拭冻僵的肢体、干热或缓慢复温,这可进一步损伤组织;对受伤部位的任何摩擦都是禁止的。

应予以支持疗法,如卧床休息、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保护伤口以及避免创伤。在伴有冻伤的低体温患者,最重要的是肢体复温以前先完成体液复苏和恢复核心体温,以预防突然出现的低血压和休克。建议使用抗凝剂以预防血栓形成和坏疽,己酮可可碱、布洛芬和阿司匹林可能有效。应用抗菌药物以预防感染,并及时免疫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恢复过程长达数月。侵袭近端指趾骨、腕骨或跗骨的损伤,有可能需要截肢。

冬天预防冻伤的方法

1、在严寒的天气门窗要关闭,加上棉门帘,造成一个防冻的环境;

2、穿上棉鞋、棉衣,戴上手套或围巾等保暖衣物;

3、不要穿太硬太挤的鞋;

4、不要在冷风里站立不动,要活动手脚;

5、尽可能不要让浸湿的手脚等部位受冷风的正面吹袭;

6、衣服弄湿时要及早换上干衣服;

7、天气好时,应多到户外做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如何预防脸部冻伤

全文共 1114 字

+ 加入清单

人体在低温环境中因缺乏必要的防寒措施,或停留时间过长,引起体温调节的障碍易造成肌体冻伤。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预防脸部冻伤的方法。

冻伤的原因

1、形成冻伤的原因有静脉血液循环缓滞

幼儿的脸部、四肢部位的血管比较多,再加上幼儿皮肤的耐寒性较差,皮表下的小动脉在低于十摄氏度的温度下就会收缩,甚至是痉挛,这样就会使得身体的静脉部分血液无法正常循环作业,从而导致幼儿皮肤等组织受损,发生冻伤。

2、形成冻伤的原因有皮表温度低

有部分孩子的冻伤会在每年寒冷季节,周而复始的发作。这是由于这些冻伤患者的皮表温度比常人要低,四肢、脸部等部位微循环不如常人,再加上这些患者的血液中含有较多的冷球蛋白,在受到冷空气刺激时,就会立马凝结起来,如此就更加重了肢端血液循环阻碍。

猜您感兴趣:

预防脸部冻伤的方法

1、秋季预防冻伤有锻炼法

入秋后可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提高身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就是跳舞、跳绳等简单的锻炼,只要坚持,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秋季预防冻伤有手部保暖法

预防手冻伤首先就是要注意手部的保暖,出门的时候要注意带上手套,或者将手插在口袋里面,如果骑车的时候可以加上一个把套,都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一定不要让手漏在外面,手部如果长时间的在低温环境中裸露就会容易冻伤的。

3、秋季预防冻伤有积极治疗法

有冻伤病史的人可以提前在长过冻伤的部位使用药物预防,并从现在开始就多补充一些维生素A、C及矿物质,还可以到医院的理疗科,在曾得过冻伤的部位进行紫外线照射,可有效预防入冬后发生冻伤。

4、秋季预防冻伤有保暖法

初冬气温骤降,这时老人、儿童、妇女等人群最容易发生冻伤。所以在入冬前就要特别注意保暖,尤其是往年发生过冻伤的部位。手套、鞋袜、帽子都要宽松舒适。如果爱出脚汗,就要选用舒适、吸汗能力强的鞋垫,以保持双脚的干燥。

5、秋季预防冻伤有多吃热性食物

手部容易换冻伤的人除了注意保暖还要注意在冬季多吃一些羊肉,牛肉,鸡,鸭,牛奶,鸡蛋,鱼,豆类,花生,胡萝卜等含有高蛋白和维生素的热性食物。多吃热性的食物可以提高身体的御寒能力,可以起到预防冻伤的作用。

户外冻伤怎么办

首先,给伤者全身保暖,迅速将其移至温暖环境,脱掉衣服,盖被子。

第二,用布或衣物裹热水袋,水壶等,放在腋下,腹股沟处迅速升温。或浸泡在34—35度水中5—10分钟,然后将浸泡水温提高到40—42度,待伤者出现有规律的呼吸后停止加温。

第三,伤者意识存在后可饮用热饮料或少量酒。猝死时立即心肺复苏。

很多人认为冻伤后可以通过烤火来复温,影视剧中常出现救治者用雪在冻伤患者的身体上摩擦的镜头,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冻伤严重时,既不能用雪摩擦,也不能用毛巾用力按摩,更不能用火烤,否则会使伤口糜烂,部分组织损伤,且不易愈合。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外出如何预防身体冻伤

全文共 567 字

+ 加入清单

冬天外出保暖是首要任务,那么外出如何预防身体冻伤呢?接下来请大家来寻找答案吧,希望大家认真学习。

冬季旅游首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被冻伤,羽绒服、保暖服装、帽子、围巾、手套、鞋袜都要精心准备。在户外活动时,如身体某部位感觉寒冷,一定要活动、活活血、如产生冻伤、冻裂或手脚无感觉到情况下,不能用热水烫,用手戳。

寒冷的环境中,心脏病、脑中风、流感、冻疮、关节炎等疾病的发病率将明显上升。而在冬季旅游中,气温及湿度低、气压高、风速大的天气很常见。当气温从零上降至零下,短期内感冒的人数会骤增,其中不乏青年人。慢性支气管炎也可能在寒冷干燥的气候中复发。所以冬季旅游多准备一些药品以备不时之需,特别是感冒药,是旅游之行的必备药物。

冬天外出旅游一定要懂得冷暖自知,不要一下子碰凉的东西,然后又一下子碰热的,这样很容易冻伤,洗手洗脸的时候最好用温水,洗完了用干毛巾擦干。坐凳子的时候,最好带上一个坐垫,这样也防止屁股那边冻伤。

冬天外出旅游已经成为时尚,但是在旅途中如果不注意天气的变化,特别是寒冷气候对人体的影响,就可能受到某些疾病的侵袭。在游客中,有些是从南方到北方,有些户外活动比较多,还有些是年老体弱者,这些人尤其需要防寒防冻。

到了冬天,有的人容易出现冻伤,那么冻伤怎样救治呢,下期为大家介绍怎样进行冻伤的现场急救,更多的意外伤害急救小知识尽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滑雪时如何预防冻伤

全文共 748 字

+ 加入清单

气候突变时,最好中止滑雪旅行,采取应急措施。一般无可靠防备措施时不要向无人地区和原始森林中深入太多,因为风雪弥漫时,极易迷失方向,雪板痕迹被抹平,回路不易找到,滑雪运动常见伤病有哪些呢?进入隆冬后,滑雪场的气温就开始降下来了,零下二三十度已经是常事,这时候最容易出现冻伤,尤其是暴露在外面的耳朵、鼻子和脸颊。一般情况下,处在血液循环最末端的指尖、脚尖、耳廓等最容易被冻伤;滑雪属于速度快、幅度大、容易受强烈外力冲击的运动项目,骨裂、骨折是比较常见的运动伤害,最容易受伤的部位是手腕、脚踝、膝盖、腰椎、颈椎等。很多初学者刚开始不会控制身体,容易向后仰天摔倒,导致尾椎或骶骨受伤。还有人习惯性地在摔倒前用手撑地,从而伤到手腕,那么滑雪时如何预防冻伤呢?

一、冻伤主要发生在手、脚、耳朵等部位,所以应选用保温效果较好的羊绒制品或化纤制品对上述部位进行保温。从外部环境来讲,注意以下几点:

1.备足御寒衣物。

2.不要单独一人外出滑雪,出事后会无人救援。

3.不要擅自滑出滑雪场界线。

4.饮酒后不要外出滑雪,一旦醉卧在外非常容易发生冻伤。

5.要穿鲜艳服装,一旦出事,寻找起来目标醒目。

6.外出滑雪时要告诉家人或朋友去什么地方滑雪,去几个人等,以便出现意外时,及时救援。

二、发生冻伤后应使用的药物和方法:

轻度冻伤(ⅰ、ⅱ度冻伤):呋喃西林氢化可的松霜;呋喃西林霜(741冻伤膏);硫酸新霉素霜(851霜剂);10%白胡椒酒精。

重度冻伤(ⅲ、ⅳ度冻伤):切忌采用雪搓、冷水浸泡、直接火烤等错误方法。应将受冻部位浸入40—42摄氏度温水中快速融化复温。然后迅速送往医院治疗。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滑雪时如何预防冻伤内容,在滑雪前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的冰雪运动安全小知识,敬请继续关注本网的其他栏目内容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冬天预防身体冻伤的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冬天冻伤伤口冷的时候疼热的时候痒十分折磨人,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预防冻伤呢?小编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冬天预防身体冻伤的方法有哪些。

早上起床后用冷水洗脸洗手,让在室内温暖了一晚上的身体尽快适应室外温度,不然外出的时候会很容易冻伤。这样做还可以预防感冒哟。

尽量推迟戴上口罩,耳捂,手套等防寒物品,过早的戴上护具会降低皮肤自身的抵抗力,让皮肤变得脆弱易受冻。所以我们最好等到真正严寒了才戴上护具。

在冬天脚的冻伤也很常见,预防脚冻伤要记得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热水泡脚不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脚步温暖不易受冻还可以缓解疲劳。热水泡完脚后记得立即穿着包跟的棉拖鞋或着直接上床睡觉,不要让脚二次变凉。

防止脚被冻伤还要注意防止脚的出汗,冬天我们都穿棉鞋脚易出汗,出汗后就容易变凉,如果是因为出汗而导致的变凉,脚就不容易再热起来了。所以我们要勤晒鞋,更换鞋垫。

如果脚特别爱出汗或者出汗比较多的话可以用卫生棉条代替鞋垫,卫生棉特别吸汗,是除汗好帮手哦。

冬天家里不太冷的话不要轻易开空调,长期在空调环境里对身体健康不好不说而且降低人的防寒御寒能力,不仅让人更容易冻伤还容易让人生病。

已经被冻伤生了冻疮的就更要注意防冻了。冻疮不易好,几乎年年复发,小编有一个偏方分享给大家。就是用夏天的西瓜水涂抹患处,坚持一个夏天,当年冬天冻疮便不易复发了。

到了冬天,有的人容易出现冻伤,那么冻伤怎样救治呢,下期为大家介绍怎样进行冻伤的现场急救,更多的意外伤害急救小知识尽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大冬天,怎样预防小朋友外出冻伤?

全文共 911 字

+ 加入清单

寒冬来袭,这股寒流让气温出现断崖式下降,曾经的最低气温变成了最高气温,宝宝很容易在这么寒的天气发生冻伤,作为全能辣妈的你又该如何预防呢?

宝宝为什么易患冻疮呢?

冻疮发生于寒冷的时候,是冬天常常在户外玩耍或到户外没有注意做防寒防护的宝宝容易发生的一种皮肤病。当身体较长时间处于低温和潮湿刺激时,就会使体表的血管发生痉挛,血液流量因此减少,这样会造成组织其缺血缺氧,细胞受到损伤,尤其是肢体远端血液循环较差的部位,如脚趾。

1、气候因素:寒冷的气候,包括空气的湿度、流速以及天气骤变等。潮湿和风速都可加速身体的散热。

2、局部因素:如鞋袜过紧、长时间站立不动及长时间浸在水中均可使局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热量减少导致冻伤。

3、全身因素:如疲劳、虚弱、紧张、饥饿、失血及创伤等均可减弱人体对外界温度变化调节和适应能力,使局部热量减少导致冻伤。

专家还提示:冻疮的发生不仅仅只由受寒的时间长及潮湿所致,如果体质弱、患有贫血、内分泌障碍、慢性感染性疾病等疾患、身体末梢血液循环不良,均可使身体的耐寒能力差,则很容易在寒冷时发生冻伤。这样的话家长除了为孩子保暖之外,还要注意在平时为孩子调理体质。

如何护理易患冻伤的宝宝?

爸爸妈妈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寻求药物治疗,在具体生活细节方面也须注意的有:

1、宝宝的穿着要宽松,不宜穿着紧身衣裤。尤其是鞋袜更不能过紧。手足要保暖,并保持干燥。

2、要加强孩子的身体锻炼,多参加户外活动,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如果孩子有慢性疾病应赶紧治疗。

3、冬季要给孩子食用高蛋白、高脂肪、高维生素的食物。

4、幼儿患了冻疮,切忌用火烤或热水袋加温,这样容易使冻疮复发,病情加重。

5、如果发生冻疮,可按医嘱还可适量服用扩血管药物,如芋酸、普鲁苯辛等。常用的外用药有:轻时可涂樟脑酒精、松节油等。皮肤溃破后可搽黄连膏或草膏等油膏。还可口服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E、维生素C,改善调节功能,减轻症状。

本文就是小编介绍的大冬天,怎样预防小朋友外出冻伤,以及冻伤后如何处理的常识,记住如果气温低于零下10度,尽量减少宝宝外出活动。如果你对儿童疾病安全小知识等有关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儿童疾病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梨树开花倒春寒多少度会冻伤?如何预防?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梨树开花时,倒春寒低于15摄氏度,就会被冻伤。倒春寒,主要指初春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气温较正常,3-4月份的倒春寒现象容易在梨树成长时期造成损伤,应该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温度太低而伤到梨树,影响产量。

预防倒春寒的方法:

首先,为了避免在倒春寒中受到伤害,可以给梨树使用诱抗素,以此提高梨树抗寒能力。该方法在梨树的花期和挂果期。

其次,可以使用燃料产生烟尘,预防倒春寒期间梨树的冻伤。尤其是晚间气温低,可以在树下烧枯叶干草、树枝锯末等燃料,防止降霜对梨树幼果和芽叶的伤害。注意不能有明火,避免烧伤植物。

最后,梨树花后坐果期,倒春寒会频繁出现,可直接使用防寒保暖物,例如覆盖塑料薄膜防寒保温或者悬挂稻草把,可以遮挡霜降,起到防寒保暖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儿童预防冻伤的3大方法

全文共 676 字

+ 加入清单

天越来越冷,医院出现了很多被冻伤的幼儿患者。相信任何一位妈妈都不想带孩子去“患多医少”的儿科!其实,孩子被冻伤的情况,只要提前做好防冻措施,是完全能够避免的。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儿童预防冻伤的3大方法

1、做好身体各部位的防冻措施

脸蛋;宝宝娇嫩的脸洗得次数太频繁,易洗掉保护宝宝皮肤的天然油脂,风一吹,宝宝的皮肤更容易冻伤。建议宝宝冷天脸脏后,可用毛巾蘸温水擦干净。洗脸后,记得给宝宝擦天然不刺激专用滋润霜。

鼻子;天冷时,可每天按摩鼻翼,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搓热后,沿鼻梁、鼻翼上下按摩30下。早起前、晚睡前各做1次,可增强鼻部血液循环,提高耐寒能力。

耳朵;耳朵皮肤薄,耳廓缺少皮下脂肪的保护,极易长冻疮。因此外出时可戴上耳包,或用宽大的帽子、围巾遮住耳朵。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时,可以迅速用手搓一下耳朵,让其快速回暖。

双脚;很多宝宝一到冬天经常出现脚底冰凉的情况。因此,每天最好用热水泡脚,促进周身血液循环,使全身都暖和起来。每次泡脚20分钟,水温40℃左右最佳,同时可按摩脚掌的涌泉穴,起到调理脏腑、舒通经络的作用。

2、可尝试常年冷水洗脸和手

妈妈们可以坚持常年用冷水给孩子们洗脸和洗手,即使在冬天也无妨。当然这些锻炼方法要因人而异,体质较好的孩子可以进一步锻炼,体质较差的则不能强求。

3、鼓励宝宝多运动

宝宝冻伤多半是血液不循环,如果宝宝会走路,可陪宝宝做做游戏,鼓励宝宝多动动。如果宝宝不会走路,也可以轻轻地揉揉宝宝的手,促进血液循环。

到了冬天,有的人容易出现冻伤,那么冻伤怎样救治呢,下期为大家介绍怎样进行冻伤的现场急救,更多的意外伤害急救小知识尽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冬季高山旅游如何预防冻伤

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冻伤是一种由寒冷所致的末梢部局限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寒冷的季节,尤其是冷暖急剧变化的初冬和晚冬时节。那么大家知道冬季高山旅游如何预防冻伤吗?接下来请大家跟随小编的脚步来寻找答案吧。

冬季高山旅游如何预防冻伤?小编分析如下;

1、冬季高山旅游注意防寒:鞋袜、衣物大小松紧适宜并保持干燥,皮肤暴露部分要保护,如使用口罩、手套、防风耳套等;另外,皮肤涂敷少许油脂,也有减少散热的作用。

2、冬季高山旅游注意防湿:要注意保持生活环境干燥,服装、鞋、袜的干爽,潮湿后应及时更换。脚汗多者,可用温热水洗脚,擦干后,再用硼酸粉或滑石粉擦脚掌、趾间,以保持干燥。

3、冬季高山旅游需要适当运动:不要在太冷或者潮湿的环境中逗留时间过久,应避免长期静止不动。特别在户外,要适当活动,如搓脸、搓耳、搓手、跺脚等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供血条件。

4、冬季高山旅游注意避免劳累:疲劳、醉酒、饥饿、失血、营养不良等使人体热量和抵抗力降低,也容易引起冻伤,要保持生活规律,营养充沛,心态稳定。

冬季去高山旅游时如果有人冻伤忌用火烤,热水烫等加热措施复温。禁用冷水浴,用雪搓,捶打等方法。局部冻伤,如无创口,保持干燥,注意保温防冻;如有创口,冻伤药膏外敷,抗感染治疗。

冬季预防冻伤,应坚持体育锻炼,增强抗寒能力,常用冷水洗手、洗脸、洗脚。以上就是这期旅游意外安全小知识讲座的主要内容,希望大家收藏好,很高兴为大家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外出该如何预防手冻伤

全文共 662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了,是不是经常在寒风中感受着冷冽,承受着寒冷带来的伤害,身边很多朋友都在抱怨冷得害怕,冻得生疼,一双好看的手都不成样了。大家都不知道外出该如何预防冻伤,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提几个建议,不妨试试。

平时穿衣要注意保暖,尽量避免手部等身体部位暴露在外冻伤。宅在家的亲们没什么问题哈,出门的话要注意戴手套给手部保暖,实在很冷的话,可以再使用一些暖手宝之类的加以保暖。

平时闲时最好不要站着或者坐着一动不动,容易冻伤,忙的话,也挑个几分钟时间多做做搓手的动作,有利于促进手部血液循环预防冻伤哦。简单做法:两手合掌,反复搓摩,使其发热,然后左手紧握右手手背用力摩擦一下,接着右手紧握左手手背摩擦一下,这样反复相互共摩擦15—20次即可。

每天最好用温水洗手,涂上护手霜后再出门,在睡觉前用热水(注意不要太烫,试试自己能承受的水温,也不要太凉没效果)泡泡手,涂好护手霜再睡觉,如此可防止冻伤。

在外冻伤的还有一个原因是室内室外温差大,所以要逐渐缩小室内外的温差,不要把房间里的温度调得太高,以免骤冷骤热引起皮肤冻伤。

在饮食方面也可以手部防冻哦,可多吃些热性祛寒的食品,比如羊肉、狗肉、胡椒、生姜、肉桂,红枣之类的预防冻伤。

在防冻的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循序渐进地锻炼抗寒能力,所以也要多多去做户外活动。

冬季不宜洗冷水,促进手部冻伤。洗澡后应先涂抹护手霜,在家的话,涂抹护手霜后可以用保鲜袋把手部稍微包起来,效果会更好哦。

出现冻伤是比较痛苦的,治疗冻伤的方法有很多,想要知道怎样进行冻伤的现场急救请到,更多的意外伤害急救小知识尽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冬季户外游玩预防冻伤的三大措施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冬季天气寒冷干燥,天寒地冻,如果不注意活动前没有做好预防冻伤准备,很容易发生冻伤的。大家知道冬季外出如何预防冻伤吗?接下来给大家分享冬季户外游玩预防冻伤的三大措施,请大家认真阅读下文。

冬季户外游玩预防冻伤的三大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并进行耐寒锻炼。从夏天开始即用冷水洗脸、洗脚等。

2、及时吃饭,并注意食物质量。多吃热量较高的食物,如油类、肉类等。

3、用辣椒秧煎水常洗手足可以预防冻伤。

冻伤常在冬季中不知不觉发生,部位多在耳廓,手、足等处,局部发红,发紫,肿胀,痒痛,有时起水泡,糜烂,破溃,结痂。如无感染,天暖后自愈。但来年冬季容易复发。

发生冻伤后,不能马上热敷或者按摩冻伤部位,以防加重局部水肿。受冻后一至两小时方可进行热敷,如果局部皮肤没有破损,可以涂抹冻伤膏(在医院、药店可以买到),或者用泡过辣椒的酒精涂抹(75%的酒精或者60度以上白酒内泡上辣椒),30%的猪油和蜂蜜混合后涂抹效果也不错。如果皮肤有破损,则需要尽快用新霉素软膏涂抹,防止感染。

冻伤的基本治疗目标是迅速复温,防止进一步的冷暴露以及恢复血液循环。冻伤的早期治疗包括用衣物或用温热的手覆盖受冻的部位或其他身体表面使之保持适当温度,以维持足够的血供。需要快速水浴复温,水浴温度应为37℃~43℃,适用于各种冻伤。

以上内容由提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编提醒大家冬季外出旅游一定要多了解旅游意外安全小知识,这样才能有备无患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户外旅游如何预防冻伤

全文共 525 字

+ 加入清单

户外旅游可以使人减轻压力,眼下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冬季出游,但是冬季外出旅游一定要预防冻伤。那么大家知道户外旅游如何预防冻伤呢?接下来请大家跟随小编的脚步来寻找答案。

户外旅游如何预防冻伤?具体措施如下;

1、着装要温暖舒适,防止影响局部血液循环。

2、着装要适当减少,扎紧袖口、裤腿,必要时可带好手套、运动帽、耳套等,活动热了再脱下。

3、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适当增添衣物,三九天寒勤加衣,不能因为一时冷热就随便脱掉衣服。

4、尽量减少皮肤暴露部位对易于发生冻疮的部位,要经常活动或按摩,霜雪天外游最好戴上手套和耳套。

5、预防冻伤出门时要戴手套、帽子或耳套、穿雪地靴。雪地靴要注意选择宽松型的(可以买大一码),避免鞋子过紧脚部受挤压,影响血液循环更易造成冻伤。出门前还可以在耳、手、脚上擦些姜汁,以预防冻伤。

在冬季户外旅游中,气温及湿度低、气压高、风速大的天气很常见。当气温从零上降至零下,短期内感冒的人数会骤增,其中不乏青年人。慢性支气管炎也可能在寒冷干燥的气候中复发。所以冬季旅游多准备一些药品以备不时之需,特别是感冒药,是旅游之行的必备药物。

提醒您:冬季户外旅游发现局部冻伤时,可涂抹冻伤膏,或用辣椒、艾蒿、茄杆煮沸,温水浸泡,每次10分钟,一日一至两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怎样预防冻伤,三步做到防寒保暖

全文共 548 字

+ 加入清单

方法一:穿保暖衣物

·确保自己有充足的御寒衣服来应对气温下降。经常待在户外的人,可以穿多层薄衣物,方便穿脱。

·穿一件紧贴皮肤的吸湿排汗衣服,避免皮肤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

方法二:待在室内或保暖的地方

·如果遇到严重的暴风雨或极其寒冷的天气,要寻找躲避的地方。在低温、狂风或下大雨时,身体可能很快就被冻伤。如果天气状况出现变化,必须尽快寻找躲避的地方。

·如果衣服被雪、雨或汗水弄湿了,要立刻更换衣服或进入屋内。让潮湿的衣服紧贴皮肤会增加冻伤的风险,尤其是袜子、分指手套或连指手套。多带些衣服,或是在衣服被弄湿后进入屋内晾干它们。

方法三:处理冻伤

·立刻到一个温暖的地方。如果出现冻伤前兆,马上进入屋内取暖。脱下湿衣服,换上干的衣服或是裹着保暖的毯子取暖。喝一杯暖和的饮料,例如茶、热巧克力或温水,尽快提高体温。

·将冻伤部位浸泡在温水中。在一个碗或锅里装温水,然后把冻伤部位完全浸入水里。别用热水,以免皮肤太快变热,损伤皮肤组织。浸泡冻伤部位30到40分钟。

·别用其它方法温暖冻伤部位。粗暴地对待身体组织可能加重损伤。只能用温水作为取暖方法,让身体恢复正常体温。

小提示

·别用其它方法温暖冻伤部位。粗暴地对待身体组织可能加重损伤。只能用温水作为取暖方法,让身体恢复正常体温。

·如果遇到严重的暴风雨或极其寒冷的天气,要寻找躲避的地方。

·只能用温水作为取暖方法,让身体恢复正常体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