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冻伤的急救方法【优秀9篇】

探讨急救药品管理新方法,提高急救药品质量,及抢救工效。方法:药品定位、定量捆扎放置,标识醒目,标明失效日期,使急救药品有效期一目了然;加强质控管理及护士考核。下面是问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9种常用急救药品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浏览

5027

文章

9

篇1:严重冻伤的急救与处理方法

全文共 1410 字

+ 加入清单

冻伤又称冷伤,外周环境寒冷性冷伤,几乎仅见于人类,是寒冷引起的局部组织或全身的损伤。冻伤属物理因素伤害,是寒冷地区或从事低温下作业人员的常见急症。

冻伤分为冻结性损伤和非冻结性损伤两类。

冻伤可发生在任何皮肤表层上,但多出现在暴露部位。如面部、手指及脚趾等处,全身冻伤时,当直肠温度降至30℃时陷入麻痹期,出现反应迟钝,血压下降,循环呼吸抑制等。冻伤局部先有寒冷感和针刺样疼痛,皮肤苍白,继之出现麻木或知觉丧失,其突出的临床表现要在复温之后才显露出来。

冻僵分度

根据中心温度(直肠温度)划分轻、中、重3度。(1)轻度冻僵:直肠温度为34-36℃;(2)中度冻僵:直肠温度为30.1-33.9℃;(3)重度冻僵:直肠温度低于30℃。通常,中心温度在25-27℃之间为低温致死限,往往难于复苏。

严重冻伤的急救处理方法

现场处理:迅速脱离受冻现场,搬动时要小心、轻放,以免引起骨折。立即用棉被、毛毯或皮大衣等保护受冻部位,迅速将患者搬入温暖的室内(室温20-25℃),脱掉潮湿的衣服,抬高受损的肢体,若冻僵者呼吸心跳停止应进行心肺复苏并及早送医院。

复温治疗

将冻伤部位置于40-42℃温水中。如果手套鞋袜和手脚冻在一起难于分离时,不可强行脱离,以防皮肤撕裂。应连同鞋袜手套一起浸入水中,复温至冻伤区恢复感觉,皮肤颜色恢复至深红或紫红色。组织变软关节变软为止。一般要求在15-30min内完成复温。在5-7min内复温最好。面部可用38-42℃湿毛巾湿敷。复温要快,温度不能过高。缓慢复温可加重损害,延迟复温可影响疗效。

继续保温处置:复温后的冻伤部位应继续进行保暖保温,以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

保护受冻部位:复温后的冻伤部位应以柔软的棉花软布包裹,严防意外的外伤发生,切忌挤压冻伤局部。

对症治疗:复温中或复温后局部剧烈疼痛,应给与度冷丁50-75mg或吗啡10mg肌肉注射.复温中应抗休克治疗,静脉滴注37℃的5%葡萄糖液。

热饮料治疗:度过休克期后,可口服热饮料,如茶水牛奶豆浆等。

预防感染或抗感染:选用有效抗生素。

局部处理::水泡、坏死组织、局部病灶、截肢等须外科治疗。

冻僵的急救处理

迅速脱离受冻现场:把病人送入空调或暖房中,裹上毛毯或棉被等。

快速复温:适于中、重度冻僵者。在数小时内使中心温度迅速回升,以度过冻僵状态。

全身浸泡法:将受冻者置于34-35℃的水中,以防剧烈疼痛和室颤的发生。5分钟后将水温提高至42℃,待直肠温度升至34℃,使受冻者呼吸、心跳和知觉恢复,出现寒战,待肢体软化、皮肤较为红润并有热感后,停止复温。

纠正复温性休克:复温过程中和复温后容易出现休克,因此可用37-40℃(至少也应为室温温度)葡萄糖1000ml快速静脉滴注.

抗生素的应用:冻伤后容易并发感染,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可选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

监护:有条件时给以心电、血压、呼吸、肛温、血氧饱和度等监护,对指导治疗很有帮助。

对症处理:积极纠正缺氧、电解质混乱,保护肝肾、脑功能、预防血栓形成和继发感染。

【注意事项】

1、严重冻伤部位切忌直接火烤、雪搓及挤压冻伤部位。

2、复温速度要快,要求30min内完成复温,以免加重损害。

3、有呼吸心跳者,复温时不要太快、过急,否则易引起心律失常及室颤。

4、不要大量静脉用药,因为低体温时药物一般不起作用,而一旦复温后血药浓度显得高,不良反应增大。

5、意识欠佳患者可给予右旋糖酐纳洛酮等药物,溴苄胺可以预防室颤。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氟利昂冻伤后的急救方法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氟利昂被广泛用被当作制冷剂、发泡剂、清洗剂,广泛用于家用电器、泡沫塑料、日用化学品、汽车、消防器材等领域。那么被氟利昂冻伤该如何治疗呢?下面给大家讲讲氟利昂冻伤后的急救方法,希望大家采纳。

氟利昂冻伤后的急救方法分析如下:

氟里昂其化学性质稳定,不具有可燃性和毒性,被当作制冷剂、发泡剂和清洗剂,毒性较低,你可以不必顾虑皮肤吸收中毒,可作为一般液体冻伤处理。被氟利昂冻伤后小的水泡不需要处理,大的则用注射器抽吸后消毒,再包扎,预防感染。

冻伤2种:一类称非冻结性冻伤,是由10℃以下至冰点的低温、潮湿引起如冻疮,战壕足等;另一类为冻结性冻伤,由冰点(0℃)以下低温所造成,如局部冻伤和全身冻伤;你的情况为冻结性冻伤。

鉴于氟利昂的危害,小编提醒大家在冷冻设备中,从低温侧进入装置的水分呈水蒸气状态,它和氟利昂蒸气一起被压缩而进入冷凝器,再冷凝成液态水,水以液滴状混于氟利昂液体中,在膨胀阀处因低温而冻结成冰,堵塞阀门,使制冷装置不能正常工作。水分还能使氟里昂发生水解而产生酸,使制冷系统内发生镀铜现象。

如果氟利昂泄露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以上内容由调查整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关于怎样进行冻伤的现场急救,小编会在下期意外伤害急救小知识讲座中给大家做详细解答,精彩内容大家不要错过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外科冻伤的现场急救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576 字

+ 加入清单

冬季北方天气寒冷,很容易造成冻伤。那么冻伤后我们该怎么办呢?外科冻伤的现场急救方法有哪些?下面为你解答。

外科冻伤的现场急救方法有哪些?小编总结如下:

1、首先要迅速脱离低温环境和冰冻物体。

2、衣服、鞋袜等连同肢体冻结者,不要勉强脱去,应用温水(40°C左右)使冰冻融化后脱下或剪开。

3、立即施行局部或全身的快速复温,但不要用火炉烘烤。用38~42°C的温水浸泡伤技或浸浴全身,水量要足够,水温要比较恒定,使局部在20分钟内,全身在30分钟内复温。及时复温能减轻局部冻伤和有利于全身康复。

4、对于心跳呼吸停止者应施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局部冻伤的治疗依冻伤程度不同而有所区别。一度保持创面干燥,数日可愈。二度可用冻伤药膏外敷后暴露,创面干燥者也可包扎。三四度以上冻伤还需全身给予抗生素,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罂粟碱等扩张局部血管,改善微循环。重度冻伤还要注意营养的补充。

5、出现冻疮不能够用热水浸泡,应该循序渐进升高冻疮部位的温度,可以用37~40°的温水(与人体温度相当)浸泡温暖患处。如果有感染或者严重的冻疮,应该及时到医院皮肤科或者外科求治。

冻伤急救禁忌:一定要保持冻伤部位清洁,外涂冻伤膏。切记冻伤部位不要用热水泡或用火烤。

以上内容由提供,希望大家采纳。下期意外伤害急救小知识讲座小编给大家讲解怎样进行冻伤的现场急救,敬请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怎样护理孩子冻伤问题?专家教您急救方法!

全文共 978 字

+ 加入清单

你可知道?在寒冷多风的日子里要格外注意宝宝冻伤问题,因为风会让皮肤散热更快,而这会增加宝宝体温过低和冻伤的危险。那么怎样护理孩子冻伤问题?专家教您急救方法

被冻伤了该如何急救?

1.冻疮:冻疮在一般的低温,如零上3-5℃,和潮湿的环境中即可发生。因此,不仅我国的北方地区,而且在华东、华中地区也较常见。冻疮常在不知不觉中发生,部位多在耳廓、手、足等处。表现为局部发红或发紫、肿胀、发痒或刺痛,有些可起水泡,尔后发生糜烂或结痂。

发生冻疮后,可在局部涂抹冻疮膏;糜烂处可涂用抗菌类和可地松类软膏。

2.局部冻伤:局部冻伤多在0℃以下缺乏防寒措施的情况下,耳部、鼻部、面部或肢体受到冷冻作用发生的损伤。一般分为四度:

一度冻伤:表现为局部皮肤从苍白转为斑块状的蓝紫色,以后红肿、发痒、刺痛和感觉异常;

二度冻伤: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发痒、灼痛。早期有水泡出现;

三度冻伤:表现为皮肤由白色逐渐变为蓝色,再变为黑色。感觉消失。冻伤周围的组织可出现水肿和水泡,并有较剧烈的疼痛;

四度冻伤:伤部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完全消失,呈暗灰色。由于冻伤组织与健康组织交界处的冻伤程度相对较轻,交界处可出现水肿和水泡。

发生冻伤时,如有条件可让患者进入温暖的房间,给予温暖的饮料,使患者的体温尽快提高。同时将冻伤的部位浸泡在38℃~42℃的温水中,水温不宜超过45℃,浸泡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如果冻伤发生在野外无条件进行热水浸浴,可将冻伤部位放在自己或救助者的怀中取暖,同样可起到热水浴的作用,使受冻部位迅速恢复血液循环。在对冻伤进行紧急处理时,绝不可将冻伤部位用雪涂擦、或用火烤,这样作只能加重损伤。

3.冻僵:冻僵是指人体遭受严寒侵袭,全身降温所造成的损伤。伤员表现为全身僵硬,感觉迟钝,四肢乏力,头晕,甚至神志不清,知觉丧失,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发生冻僵的伤员已无力自救,救助者应立即将其转运至温暖的房间内,搬运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僵直身体的损伤。然后迅速脱去伤员潮湿的衣服和鞋袜,将伤员放在38℃~42℃的温水中浸浴;如果衣物已冻结在伤员的肢体上,不可强行脱下,以免损伤皮肤,可连同衣物一起时入温水,待解冻后取下。

事实上,不要给孩子穿过紧的衣服或鞋子,因为这样会影响他的血液循环,导致冻伤发生。如果你对儿童疾病安全小知识等有关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儿童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腿部冻伤的急救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冻伤初期应该合理治疗,否则病情加重会很危险的,那么腿部冻伤该如何治疗呢?腿部冻伤的急救方法有哪些?下面请大家来了解详情吧。

腿部冻伤的急救方法有哪些?小编总结如下:

腿部冻伤后如果在行走可进一步加重解冻组织的损害,若再冷冻肯定会严重受损,但被冻的时间越长,对以后组织的损害越大。若受冻部分不立即解冻,则应轻轻地清洁,保持干燥,用无菌绷带保护,直至温暖解冻,这种较为稳定的办法是可行的。病人可服400mg异丁洛芬,若可能应全身保暖。

在医院内进行总体检查期间,应迅速将肢体置于大容器内温暖,水温保持在38~43℃。回暖后,微波测温,激光多普勒流量测定,血管造影或磁共振检查可用于检查周围循环,以指导治疗,改善预后。

温暖后,肢体应保持干燥,暴露于暖空气中,尽可能做到无菌。大多数病人有脱水和血液浓缩;应口服或静脉滴注补液,并恢复电解质到正常水平。可采用的内科疗法并不一致,但目标是恢复循环,使细胞损害减至最小。最有效的是低分子右旋糖酐,异丁洛芬和丁咯地乐。较强力的动脉内或静脉内给药以及化学或外科方法的交感切除现已很少应用,但对晚期灼痛还是有用的。

温馨提示:治疗过程中禁止把患部直接泡入热水中或用火烤患部,这样会使冻伤加重。由于按摩会引起感染,最好也不要作按摩。

以上内容由提供给大家,还望采纳。如果各位还想知道怎样进行冻伤的现场急救,那就继续关注我们下期的意外伤害急救小知识吧,小编很高兴为大家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野外冻伤有哪些常规急救方法

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

冻伤的原因是因为身体循环系统的末端如手指、脚趾、耳朵、鼻子等,因长时间暴露在冰冷或恶劣的气候环境中,或者接触冰雪,因而产生皮肤或皮下组织冻结伤害。那么野外冻伤有哪些常规急救方法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冻伤的一般症状

患处刺痛并逐渐或发麻、皮肤感觉僵硬,呈现苍白或有蓝色斑点、患处移动困难或迟钝。初期,是皮肤或深部冻伤,很难分辨出来,其症状相差不大。此外,冻伤可能伴随失温现象,急救时应先处理后者。若只有冻伤现象,应慢慢地温暖患处,以防止深层组织继续遭到破坏。

急救措施

尽快将患者移往温暖的帐篷或屋中,轻轻脱下伤处的衣物及任何束缚物,如戒指、手表等,可用皮肤对皮肤的传热方式,温暖患处,或以温水将患处浸入其中,冻伤的耳鼻或脸,可用温毛巾覆盖,水温以伤者能接受为宜,再慢慢升高。如果在1小时内患处已恢复血色及感觉,即可停止加温的急救动作。其次,抬高患处以减轻肿痛。以纱布三角巾或软质衣物包裹或轻盖患部。除非必要,尽可能注意不可磨擦或按摩患处,亦不可以辐射热使患处温暖。

温暖后的患处不宜再暴露於寒冷中,也不要以解冻的脚走路。

日常生活中,因意外事故,天灾地祸,食物中毒,煤气中毒、心脏病发等意外引发人身伤害时,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掌握基本的急救常识,很可能会为120争取到抢救时间,挽回一条生命。如果你对怎样进行冻伤的现场急救等有关意外伤害急救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冻伤急救方法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严重冻伤的急救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严重冻伤的危害有哪些?严重冻伤后我们该如何治疗?严重冻伤的急救方法有哪些?下面来为解答这些问题。

严重冻伤的急救方法有哪些?小编总结如下:

严重冻伤时,因为动脉急性闭塞,冻伤部位的组织缺血坏死,形成所谓的冻伤性坏疽。这种损伤其实是不可逆转的。偶尔可以见到坏疽部位自行脱落,但多数情况下坏疽会缓慢发展。如果不对坏疽进行控制,虽然冻伤所致的坏疽比较干燥,发生感染的病程相对缓慢,但是患部终究会成为一个巨大的细菌培养基。随着炎症反应的不断进行,加之病原微生物不断入血,最终会发展成严重的全身性感染和炎性反应综合征,对身体的重要脏器造成严重打击,结局是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

全身体温过低的伤员,为促进复温,可采用全身浸浴法,浴水温度保持35~42℃。全身冻伤,体温降到20℃以下就很威险。此时一定不要让伤员睡觉,强打精神并振作活动的很重要的。当全身冻伤者出现脉搏、呼吸变慢的话,要渐渐使身体恢复温度,保证呼吸道畅通,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然后速去医院。

严重冻伤的截肢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预防病程的进一步恶化,是一种牺牲局部,挽救全局的外科思维的体现。类似的处理可以见于严重的创伤感染、周围血管性疾病(比如糖尿病控制不佳病人中非常多见的各种急慢性下肢血管并发症)。

以上内容由调查整理,还望大家采纳。关于怎样进行冻伤的现场急救,小编会在下期意外伤害急救小知识讲座吧,小编很高兴为大家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冻伤的急救方法

全文共 1158 字

+ 加入清单

冻伤严重的可能起水泡,甚至溃烂。当皮肤接触到非常冷的空气或物品,引起血管痉挛、淤血或肿胀便是冻伤。另外,手摸到冰箱的冷冻室也能引起冻伤。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资料,供大家参考!

冻伤的病因

当身体较长时间处于低温和潮湿刺激时,就会使体表的血管发生痉挛,血液流量因此减少,造成组织缺血缺氧,细胞受到损伤,尤其是肢体远端血液循环较差的部位,如脚趾。

1.气候因素

寒冷的气候,包括空气的湿度、流速以及天气骤变等。潮湿和风速都可加速身体的散热。

2.局部因素

如鞋袜过紧、长时间站立不动及长时间浸在水中均可使局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热量减少,导致冻伤。

3.全身因素

如疲劳、虚弱、紧张、饥饿、失血及创伤等均可减弱人体对外界温度变化调节和适应能力,使局部热量减少导致冻伤。

冻伤的急救方法

1、如果仅仅是手冻伤,可以把手放在自己的腋下升温。局部冻伤的急救时要一点点、慢慢地用与体温一样的温水浸泡患部,使之升温然后用干净纱布包裹患部,并去医院治疗。

2、全身冻伤时,如果体温降到20℃以下就很危险!此时一定不要睡觉,强打精神活动很重要。

3、当全身冻伤者出现脉搏、呼吸变慢的话,要渐渐使身体恢复温度,保证呼吸道畅通,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然后速去医院。

冻伤的注意事项

用生姜涂擦局部皮肤,或用茄子秸、辣椒秸煮水,洗容易冻伤的部位,有预防冻的作用。

禁止把患部直接泡入热水中或用火烤患部,这样会使冻伤加重。由于按摩会引起感染,最好也不要作按摩。

冻伤的临床表现

1.局部冻伤

(1)反应前期系指冻伤后至复温融化前的一个阶段,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受冻部位冰凉、苍白、坚硬、感觉麻木或丧失。由于局部处于冻结状态,其损伤范围和程度往往难以判定。

(2)反应期包括复温融化和复温融化后的阶段。

(3)反应后期系指一、二度冻伤愈合后,和三、四度冻伤坏死组织。

2.手冻伤

(1)一度冻伤最轻,即常见的“冻疮”,受损在表皮层,受冻部位皮肤红肿充血,自觉热、痒、灼痛,症状在数日后消失,愈后除有表皮脱落外,不留瘢痕。

(2)二度冻伤伤及真皮浅层,伤后除红肿外,伴有水疱,疱内可为血性液,深部可出现水肿,剧痛,皮肤感觉迟钝。

(3)三度冻伤伤及皮肤全层,出现黑色或紫褐色,痛感觉丧失。伤后不易愈合,除遗有瘢痕外,可有长期感觉过敏或疼痛。

(4)四度冻伤伤及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头,可出现坏死,感觉丧失,愈后可有瘢痕形成。

3.脚冻伤

(1)冻伤皮肤局部发冷,感觉减退或敏感。

(2)对冷敏感,寒冷季节皮肤出现苍白或青紫。

(3)痛觉敏感,肢体不能持重等。

这些表现系由于交感神经或周围神经损伤后功能紊乱所引起。

4.冻僵

伤员皮肤苍白,冰凉,有时面部和周围组织有水肿,神志模糊或昏迷,肌肉强直,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心动过缓,心律不齐,血压降低中测不到,可出现心房和心室纤颤,严重时心跳停止。呼吸慢而浅,严重者偶尔可见一、二次微弱呼吸。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低温冻伤的急救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低温冻伤急救方法有哪些?怎样进行冻伤的现场急救?不想在被冻伤折磨,那就请大家来学习一下防治冻伤的方法吧。

低温冻伤的急救方法有哪些?小编总结如下:

1、用温水(38~42℃)浸泡患处,浸泡后用毛巾或柔软的干布进行局部按摩,切忌用火烤和用雪水摩擦。

2、用花椒或辣椒秸煮水浸泡患处或用生姜涂擦局部,也有治疗作用。

3、患处若破溃感染,应在局部用65~75%酒精或1%的新洁尔灭消毒,吸出水泡内液体,外涂冻疮膏、樟脑软膏等,保暖包扎。必要时应用抗生素及破伤风抗毒素。

4、对于全身冻僵者,要迅速复温。先脱去或剪掉患者的湿冷的衣裤,在被褥中保暖,也可用25~30℃的温水进行淋浴或浸泡10分钟左右,使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5、当全身冻伤者出现脉搏、呼吸变慢的话,就要保证呼吸道畅通,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要渐渐使身体恢复温度,然后速去医院。

6、若下肢受累但需步行一定距离去接受医疗时,不要解冻。外伤(如行走)可进一步加重解冻组织的损害,若再冷冻肯定会严重受损,但被冻的时间越长,对以后组织的损害越大。若受冻部分不立即解冻,则应轻轻地清洁,保持干燥,用无菌绷带保护,直至温暖解冻,这种较为稳定的办法是可行的。病人可服400mg异丁洛芬,若可能应全身保暖。

温馨提示:寒冷环境下避免久站或静止不动。进入高寒地区之前,应进行适应性训练。进入高寒地区后,可食高热量的食品。

以上内容由调查整理,还望大家采纳。下期讲座小编带大家来学习意外伤害急救小知识,希望大家踊跃学习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