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刘秀为什么能复汉热门20篇

在中国古代历经了很多个朝代、很多个皇帝,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刘秀是哪个朝代的皇帝。

浏览

853

文章

35

篇1:刘秀二十八功臣结局分别是什么

全文共 1544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刘秀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这个人的,还是非常非常优秀的,被誉为是位面之子,而且说刘秀的出生,还有这个刘秀的历史功绩的话,能有刘秀这样功绩的皇帝也不多见的,所以这个刘秀是真的厉害了,但是一个人厉害其实也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了,他更多的是还有兄弟了,刘秀的手下其实就是有这个二十八功臣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二十八功臣的结局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刘秀是东汉的开国皇帝。他起兵宛城,经过十二年的统一战争,剪灭群雄,建立东汉,开创了“光武中兴”。刘秀能够建立东汉,他手下的二十八位大将功不可没。

东汉明帝永平三年(公元60年),汉明帝刘庄在洛阳南宫云台阁命人画了二十八将的像,史称云台二十八将。这二十八将在刘秀的麾下助其一统天下,重兴汉室江山,是最有战功的将领,是当之无愧的开国元勋。

他们作为开国功臣,除少数得善终外,大多结局或阵亡,或病亡。虽云台之上,将星闪耀,但均以悲惨而坠入历史长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勾践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说的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似乎就是历朝历代开国功臣都难逃的怪圈。细细想来,云台二十八将也大多如此。

一是“狡兔死”式——死得其所

1、岑彭: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伐公孙述时,在夜间被公孙述派出的刺客刺死。

2、刘植:久经沙场,最大的看点是帮助刘秀招降了拥有数十万余众的刘扬。建武二年(公元26年),在平定密县乱兵时战死。

二是“走狗烹”式——给点颜色

3、杜茂:随刘秀平定河北,剿灭五校农民军,消灭了刘永余部。因违反军纪被免官,除侯,后病逝。

4、刘隆:在建国之后的“度田事件”中就牵涉到二十八将很多人,其中刘隆受牵连而下狱。

5、冯异:有名的“大树将军”,治理关中三年,上林成都,遭人陷害欲为咸阳王。冯异惊骇不已,上书谢罪,也难辞刘秀的猜忌。

6、王梁:曾任大司空,因屡违诏命,刘秀大怒,遣尚书宗广持节即到军中立斩王梁。后装入槛车送到洛阳。被贬为中郎将,北守箕关。

三是“飞鸟尽”式——随波逐流

二十八将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很多身体不好,因病而亡。

病亡于军中

7、冯异:大破赤眉,平定汉中。

8、景丹:平定河北。

9、祭遵:平定渔阳,讨伐陇蜀。

10、万脩:破邯郸,平河北。

病亡于任上

11、盖延:消灭王郎,刘永,公孙述等割据势力。

12、耿纯:消灭王郎,刘永等割据势力,镇压铜马,赤眉等农民军。

病逝的还有:

13、耿弇:刘秀称他“有志者事竟成”,创造出了“围点打援”战例。

14、寇恂:镇守河内,平齐鲁。“借寇”“借寇恂”

15、朱祐:刘秀的发小,虽被降,刘秀也不怪罪于他。刘秀称帝后,平定延岑残部。

16、铫期:刘秀落难时少有的心腹之一,后随刘秀平定河北。

17、臧宫:追随刘秀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刘秀称帝后,平定蜀地。

18、马武:南征北战,平定四方。

19、马成:参与消灭王郎、刘永、隗嚣、公孙述等割据势力。

20、陈俊:剿灭河北农民军,平定刘永、张步、董宪等割据势力。

21、任光:参加昆阳大战,王郎起兵时迎刘秀,使刘秀有了立锥之地。

22、傅俊:参加昆阳大战,平定河北,讨伐董䜣、邓奉、秦丰、田戎的战争,独自平定江东六郡。

23、坚镡:平定河北,镇压大枪等农民军。王霸:打败王寻、王邑,23年杀王郎有功。

24、李忠:迎刘秀于信都,灭王郎,平河北。刘秀称帝后平定庞萌、董宪。

25、邳彤:王郎起兵时,据和成迎刘秀。

四是“良弓藏”式——笑到最后

26、邓禹:主动交出兵权,辞去官职,儿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善终。

27、吴汉:出征在外,听说家中妻儿购买田产,回来之后,立刻分给别人,善终。

28、贾复:与邓禹一起交出兵权,免职,只留列候的身份。刘秀因“功臣并不用”拒绝贾复出任宰相,但仍允贾复、邓禹和李通参与朝政。善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刘秀手下第一猛将是谁?其实并不是邓禹而是冯异

全文共 924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刘秀手下的第一猛将会是谁呢?有的人这不早就给排列出来了吗?那就是这个“云台二十八将”的第一位啊,也就是这个“邓禹”了,但是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为何这么说,这第一猛的人还是有很多说法的,下面我们继续来分析看看!

关于刘秀手下的第一猛将,不得不说还是有争议的,很多人都说是这个“邓禹”,那么肯定不是的,也有人说了,那不就是“云台二十八将”里面的几位,的的确确是这样的,要拿云台二十八将说事!。

云台二十八将一共有二十八个人分别是:邓禹,吴汉,贾复,耿弇,寇恂,岑彭,冯异,朱祐,祭遵,景丹,盖延,姚期,耿纯,臧宫,马武,刘隆,马成,王梁,陈俊,杜茂,傅俊,坚镡,王霸,任光,李忠,万脩,刘植。邳彤。排名第一的就是这个“邓禹”,但是邓禹为什么排第一,那是因为他这个综合功劳最大了,也就是不仅仅是武功,还有这个治国等等多方面来考虑的。就好比这个韩信和萧何的意思,你说谁对汉朝的帮助大,肯定是萧何啊,但是韩信却比萧何猛多了,也就是这个意思了。

那么这个刘秀手下才能堪比萧何呢?其实有两个人选,一个是“岑彭”一个是“冯异”,如何非要选出个第一来,那就选这个“冯异”。

《后汉书》有记载:“中兴将帅立功名者众矣,惟岑彭、冯异建方面之号,自函谷以西,方城以南,两将之功实为大矣。若冯、贾之不伐,岑公之义信,乃足以感三军而怀敌人,故能克成远业,终其全庆也。”

岑彭与冯异都在“云台二十八将”之列,一个排名第六,拜舞阳侯,征南大将军;一个排名第七,阳夏侯,征西大将军。

今天先不说岑彭,先说冯异!

冯异最让人熟悉的地方,就是在黄河边上以万余兵马,然后击败了这个朱鲔、李轶三十万大军,并且一举拿下这个洛阳的事情了,这以少胜多的战役,历史上非常少见。

在广中大地上,又临危受命,接替邓禹,主持关陇军事,而且把自己的事情做得非常出色,这样的人的的确确是很猛很猛了。

当时华阴一站,邓禹太冒进了,最后被赤眉军击败,邓禹仅余二十四骑脱逃。本以为就这样玩完,但是这个缺冯异临危不乱,不仅仅一遍收集这个溃卒还一边武装附近的数万人,整军复战,在崤底迫降了赤眉军男女八万余人。

纵观整个历史,能这样力挽狂澜的人有几个?除了背水一战的韩信,破釜沉舟的项羽,还有东晋谢玄,这冯异也能算一位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刘秀要了阴丽华第一次是真的吗?

全文共 563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刘秀阴丽华的故事,在民间有传说,那就是娶妻当娶阴丽华了,所以这个阴丽华还是非常的厉害的,最近很多人都在说了,这个刘秀是不是要了阴丽华的第一次,又或者说刘秀并没有要阴丽华第一次了,那么这个故事到底要怎么理解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对这个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

刘秀要没要阴丽华第一次非常有争议,一说阴丽华是刘秀的原配,二说阴丽华是二婚,所以争议非常大。

话说宋朝以前的社会风气就非常的开朗,所以阴丽华早嫁人了也是正常的现象。话说这个刘秀早就垂涎了这个阴丽华,但是当时自己实力比较弱小,等到刘秀有实力的时候,也就是当了皇帝之后,发现阴丽华嫁人了,所以刘秀就逼迫这个阴丽华厉害,然后和自己好,也是有这样的传说的。有人说这是猜测,没有实际证据,那小编要说了,那为什么阴丽华愿意做小妾?为什么郭圣通为正房?有人说这就是阴丽华高尚的地方,所以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娶妻真的就要去阴丽华了,所以其中的道理大家可以自己体会。

但是也有人说其实阴丽华在19岁的时候就和刘秀结婚了,当时虽然刘秀没有发迹,就已经和阴丽华结婚了。这个说法是比较普遍的,一些资料记载也是这样的,但是古书有的时候不都是为了皇家写的,所以大家也懂的。

总结:所以这个刘秀有没有要阴丽华第一次,还真的没证据不好,所以大家懂的,如果有争议的,欢迎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刘秀召唤陨石正史记载

全文共 1577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刘秀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的这个人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一个人,这个人被誉为是这个位面之子了,大家也懂的,非常的厉害的,其实刘秀比较有意思的一个说法就是,他在一场战争中召唤陨石,那么这个说法对不对,有没有这个史料记载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吧!

刘秀召唤陨石正史是没有记载的,但是刘秀在打仗的前一晚上天上好像有出现异像,不仅仅有陨石,还有一些其他的恶劣的气象事件发生,而且这些气象事件还是发生在敌人的营地附近,这个就显得十分的有意思了。这些内容的的确确是有这个史料记载的,下面我们继续一起来分析看看吧。

《后汉书》的记载里,有一个特殊的天文现象。王莽遣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将兵四十二万,号称“百万”,将昆阳围了数十重,又不接受城内主要领导王凤的投降请求,意要全歼灭城内起义军。这时的刘秀只是一个偏将军,并不是昆阳的总指挥,大敌当前,其他人都吓破了胆,只有刘秀谈笑自若,众人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接受了刘秀的领导。刘秀的计划是让人在城内坚守,自己同其他十三人出城争取外援。就在此时,奇异发生了:“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然,吏士皆厌伏。”这一奇异的天文现象发生在昆阳城外的大营中。这话的意思是,晚上有流星坠入敌营,白天有团云落入敌营,朝廷的士兵都感到巨大的恐怖。与此同时,刘秀从外边争取了几千援兵也杀了回来,在王莽军包围圈外四、五里列阵对敌。更可笑的事发生了,王寻、王邑有绝对优势的兵力,却挑几千人来迎战刘秀,其他兵士在后观摩。刘秀将步、骑兵千于人,冲入敌阵,斩首数十,后又来回冲入几次,连连得胜。后刘秀将三千敢死队,与昆阳城守军合击王寻、王邑部队,斩杀王寻,敌军开始溃败。这时候,又一天气奇观出现:天降暴雨,狂风大作,揭瓦折树。

记载“会大雷风,屋瓦皆飞,雨下如注”。 敌人阵脚大乱,溃不可挡,踩踏而死无数,于是近乎全歼敌军,只有王邑等几个将军侥幸逃脱。

《汉书》记载的昆阳之战与《后汉书》比较,说王寻、王邑将万于人迎战刘秀,其余部队只得观摩,不许参战。人数要比《后汉书》的“数千”人多。最明显的是没有天降陨石这一天文现象,同样有大风暴雨这一记载。成书最晚的《通鉴》,很显然是参照《汉书》、《后汉书》记载编纂的,但也舍弃了天降陨石这一记载。这说明,司马光是对这一事件持怀疑态度的。同样记载了王寻、王邑兵败时的极端天气,即大风暴雨。《汉书》和《资治通鉴》都没有记载天降流星陨石一事,独有记载。

在《后汉书》天文志里,有这样的记载“昼有云气如坏山,墮军上,军人皆厌,所谓营头之星也。”中国历史,历来注重记载天文和天气现象,并且认为一切天文现象都是上天对人类的警示,这就是神秘的天人感应。并且对一些奇异的天文现象附会上一些事件,意思要说明这些天文征兆会带来某些后果。来看天文志对这“营头之星”的附会解释:“营头之所堕,其下有覆军,流血三千里。”这个征兆就是说王寻、王邑代表的王莽政权军队必败,王莽政权也就该灭亡了。

《后汉书》天文志的作者是司马彪,是晋朝时人,要比南北朝刘宋的范晔早好些年,这就说明昆阳之战时的天文奇异是由来已久的,后来亡轶了很多“续汉书”,估计这一天文现象都有记载,范晔在编纂时参考了亡轶的史书,才会有这样的记载。

其实不管有没有天降陨石这一件事情,在昆阳之战中,刘秀能够冷静的审时度势,并且及时的根据当时的军事形势,确立正确的战略战术,最后,不仅使战役获得成功,更使自己成功的走向王位。

刘秀在昆阳战役中,在取得刚开始的胜利之后,刘秀便及时的分析形势,实时的做好大战的准备,于是,刘秀及时的抓住时机,趁着王莽的军队萎靡不振的时候,果断的进行回击,再加上敌人的轻敌与不善作战,刘秀更是能够轻易的取得成功。还有一点比较重要——民心。王莽领导的新军是不得民心的,自古以来都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这点就确定了昆阳之战的最后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刘秀是个怎样的人?刘秀作为皇帝究竟有多优秀?

全文共 1167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创立者,东汉的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心目当中最优秀的一位皇帝。在他之前,王莽篡汉,这位疑似穿越的人士建立了新朝,然而这个短命的时期由于新政的政令太过繁琐,而且朝令夕改,最终改革失败。而最终取得胜利建立的就是东汉,那么刘秀究竟做过些什么样的事情,才让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会如此之高呢?

1.刘秀

刘秀,从名字上来看,与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应当是有关系的。不过刘秀在成为皇帝之前,和刘备一样都只是一介布衣,这主要是因为汉武帝刘彻的“推恩令”。所谓推恩令,是刘彻颁布的一项用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办法,皇帝分封了诸侯,但是要求诸侯王要将自己的封地都分给自己的孩子,那么,孩子越多,每个人分到的土地就越少,一代代传下去,到最后,土地总会有被分完的一天。

如此一来,诸侯王也不能说皇帝不给自己封地,不管原先封地有多大,过了几代人,总会慢慢变小的。刘秀是刘邦九世孙,先祖遵行了推恩令,到了刘秀的父亲都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刘秀自然也就不用说了。再加上刘秀九岁的时候,父亲在任上去世,几个孩子就都成了孤儿,被叔父抚养,成为了普通平民。所以,“布衣皇帝”当中,刘秀也可以算是一个。

2.刘秀的作为

新朝末年,王莽改革的不切实际最终招来了恶果,各种势力纷纷起义,不过刘秀并不像兄长刘縯那样人云亦云,见别人起义自己也跟着起兵,而是在确定天下大乱无误之后,才决定起兵。作为刘邦的子孙,刘秀的旗号自然就是“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各路起义军推翻了新朝,不过紧挨着新朝的并非是东汉,而是刘秀的族兄刘玄建立的“玄汉”。

此时,刘秀的哥哥刘縯被刘玄所杀,刘秀尽管悲伤愤恨,但他不会表露出来,他是一个能够忍辱负重之人,不仅不悲愤,在刘玄面前还表现出谦恭的样子,反而令刘玄愧疚。但刘秀始终明白,一时的信任不代表以后,毕竟自己对刘玄来说是一个功高盖主之人,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韬光养晦,等待时机。

虽说韬光养晦,但是实力的壮大,刘玄也不是瞎子,刘秀能力足够的时候,杀了刘玄监视他的谢躬以及其他刘玄的人,正式宣战。经过了激战之后,刘秀登基称帝,仍旧沿用汉的国号,后世将其称为东汉。不过,登基并不意味着统一,建国之后,刘秀仍旧四处征战,一直到十二年之后,才终于平定天下,统一全国。

3.刘秀的评价

刘秀人品一直为人称道,天下平定之后,当初跟随自己征战的功臣们,他是一个都没有下手,他不担心自己的皇权会受到威胁,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自己的能力足够强,而自己选定的继任者的能力同样很强,因此,他根本不担心功臣功高盖主的问题,这不是自大,而是自信,毕竟一个连起义都要确认天下确实大乱的人,做事自然是谨慎有谋的。

另外一个就是“光武中兴”,被誉为是古代最清明的时期之一,天下陷入战乱已久,刘秀深刻明白,因此实行了非常多的善政,减轻人民的负担,为民造福,使得人口恢复经济增长,一片祥和。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光武帝刘秀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刘秀有什么优点?

全文共 2101 字

+ 加入清单

王莽篡汉,使得原本姓刘的西汉王朝改姓了王,他创立了新朝,然而没多久就又被刘氏子孙收了回去,而这个收回去的人,就是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刘秀作为一个皇帝是非常合适的,他也是最会做皇帝的皇帝。那么,刘秀到底有什么样的特点和优点,以至于能够成为一个得到这样评价的皇帝呢?

毛主席曾经称赞刘秀是中国“历史上最会用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的皇帝”,明末王夫之也曾说,自三代而下,唯光武允冠百王矣!光武帝刘秀为何能得到这么高的赞誉?

刘秀出生在公元前6年,父亲刘钦去世那年,刘秀才九岁。他跟哥哥姐姐一起寄养在叔叔刘良家,本来作为宗室子弟,按例还能领到皇粮,这是汉代的规定,然而发生了一件事情,让这份拨款也停了。这事就是王莽篡位。

西汉灭亡了,天下改朝换代,汉代的宗室子弟一下成了遗老遗少,天下不姓刘,改姓王了,不能再给你们姓刘的发钱粮了,你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吧!这时候,刘秀还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子,虽然身上有着皇室血统,当然也是前皇室了。他能干什么呢?又没有父亲,只能老老实实种地,规规矩矩放牛。

就这样,他就成了一名普通的庄稼汉。其实刘秀这个人与土地、庄稼很有缘分,据《东观汉记》记载,在他出生时,出现了一个奇异现象……中国的皇帝都说自个儿出生得蹊跷,一个比一个蹊跷。比如刘邦,《汉书》说他母亲是和一条龙发生了关系,才怀上了他!真要这么说,刘秀身上也有点龙的基因。他出生那年,出生地有一棵庄稼长出了九头穗,并且一个县都大丰收。刘秀名字里这个“秀”字,据说也因此而来。

“秀”指的是庄稼、植物吐穗开花,这个名字很农业,难怪刘秀爱干农活。刘秀干农活也不是作秀,而是充满兴趣。《后汉书》说他“性勤于稼樯”,愿意干。如果说后来没有参与起义,中国历史上可能会少了一个好皇帝,但也会多出一个优秀的庄稼汉。

但是,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是皇帝总不会一辈子种地的。在刘秀身上,有很多很多的“不”,我们看看他青少年时期有哪些“不”的表现:

一、不张扬

史书上说,刘秀“重慎畏事”,办什么事都小心谨慎,显得有些胆小怕事。在家里,都是听他大哥的。他大哥在刘秀生命中很重要。大哥叫刘縯,性格非常豪爽,一直“好侠养士”,喜欢结交朋友,收留宾客,有点宋江、柴进的感觉。和刘縯相比,刘秀的爱好截然不同。所以,“当时刘縯经常笑话刘秀,(縯)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祖兄仲”。(《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

刘縯这话既笑话了刘秀,同时也完成了自我欣赏。他的意思是,刘秀干农活这一点,像汉高祖刘邦的哥哥。刘邦的哥哥叫刘仲,胸无大志,和刘邦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人。刘縯话里的深意就是,自己是汉高祖刘邦那样的人物,大风起兮云飞扬,刘秀也就满足于农夫山泉有点“田”。

不过,刘縯确确实实是以刘邦为榜样,个人目标就是向刘邦的方向发展。《东观汉记》卷一记载:(刘秀)亦喜游侠,斗鸡走马,具知闾里奸邪,吏治得失。庄稼汉只是他的职业,借以谋生,并不是他的追求,他在业余时间,喜欢“游侠”,性格也很豪爽,只是没有他大哥刘縯那样放得开,表现得那么张扬,而是内敛、低调。

并且,刘秀还非常关心民生,哪个地方有个坏人,哪个地方的官当得好,他都很了解,当时也不能上网,能做到这一点,说明他下了不少工夫,这一点也为他以后治国平天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不言弃

公元14年,也就是刘秀二十岁的那一年,他主动要求到长安上学进修,上太学。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按说,刘秀一个庄稼汉,干的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天天向下的活,他为什么还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呢?

这说明他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放弃,而是一直在追求。《东观汉记》记载,由于家庭条件的窘迫,刘秀去长安上学的路上,没有盘缠,就跟同学合伙买了一头驴,拉着驴车,一边去长安,一边在路上用驴车搞经营,卖票、搞运输,挣点生活费,这也表现了他很好的经营头脑。

人的经营头脑是哪来的?有后天的锻炼,也有一部分源于天赋。经营并不是简单的赚钱,人生也是需要经营的。经营是一种规划,每个人都有过规划,更重要的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不言弃的精神,才能让自己的规划成为经营,否则,规划永远是规划,甚至成为瞎比划。

在长安,刘秀上了三年左右的太学,对刘秀来说,这三年最重要的收获并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开阔了眼界,知道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种田的日子很无奈。并且,这期间刘秀还有一个巨大的收获,就是结识了一批对他人生有巨大意义的同学。

三、不着急

刘秀去长安上学,毕业了接着回去种田。按说,当时大学生应该比现在更好找工作,就算不包分配,怎么着还不得当个小官啥的?但刘秀的姿态很低,继续种田,继续放牛,继续努力。

努力奋斗,做什么呢?刘秀看起来一点也不着急,就像我们说的,他自己也知道命运中所存在的不一定,他在等待机会。机会啥时候来?啥时候会眷顾这名才华横溢的庄稼汉?直到他二十八岁的时候,机会终于来了!这一年王莽政权在绿林赤眉大军的打击下摇摇欲坠。刘氏兄弟趁机揭竿而起,加入了刘玄部下。大哥刘縯更是出类拔萃,隐隐成为一代帅才。

事情就如历史所预言的那般,刘秀依靠着低调和不言弃的品性,在乱世中躲过了一次次的陷害,最终修成正果。而锋芒毕露的大哥刘縯却早早地死于更始政权的内乱之中,实属造化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刘秀穷途末路,娶了一女子反败为胜当皇帝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刘秀穷途末路,娶了一女子反败为胜皇帝

当年刘秀被王郎追杀,穷途末路。但是就在这时,拥有十万人马的刘扬却愿意帮助他,条件是要娶他的外甥女郭圣通,刘秀当时心里是不太情愿的,认为郭小姐肯定奇丑无比,不然又怎么至今未嫁。但为了大业,刘秀最后还是违心地答应了。直到新婚当夜撩起头盖,才令刘秀大吃一惊,原来郭圣通不但不丑,还是个妥妥的美人。

在刘秀完婚后,有了真定王刘扬十万人马的相助,刘秀一举打败王郞,统一了河北。之后在刘异的全力辅佐帮助下,大败始帝,在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汉,刘秀问刘异最想当什么官,冯异说道:“天下未定,不求封赏。”刘秀对他更为敬佩,经常对大臣们说:“他是为我披荆斩棘之人。”

在公元26年,冯异受封为征西大将军、阳夏侯,位列功臣第七位,在这之后的十多年,冯异一直都在为刘秀安邦定国日夜操劳,直到公元34年,不幸在征战途中染病,最终病逝于军营。因此,确实可以说刘秀是娶一女子之后反败为胜当了皇帝,但实际上,还是因为刘异的忠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刘秀得到郭圣通的帮助,为何后来要废后?

全文共 643 字

+ 加入清单

靠着郭圣通才能东山再起的刘秀,为何会废后?

废掉郭圣通这其实就是要打击背后的豪强,郭圣通的家族本身就是一个豪强,在选择打击对方之后,相信皇后的本家也并不会饶恕,这其实就是政治的需求,在皇帝的心中也没有太多的爱意。

很多人都会认为,之所以选择废掉皇后,完全是为了把自己的皇后位置留给自己的结发妻子。刘秀在年少的时候认识阴丽华,当时就一见钟情,更是决定和对方相伴一生。阴丽华来自于大家庭,当时家族已经末路,不过还是有一些较好的经济条件。阴丽华拥有着比较出色的容貌,所以马上就征服了刘秀。

后来天下大乱,为了能够得到河北门阀的支持,所以就选择和郭圣通走到一起。但其实废掉皇后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结发妻子无非就是为了有效巩固自己的权利。几乎每个朝代全部都可能会存在一些外戚的问题,就是因为这些家族比较烦事,那么在这个朝堂中也同样会占据着比较重要的职位。郭圣通的家族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是名门望族,所以刘秀在创建皇朝之后,根本就不容许这个家族会继续的扩张。

主要是担心会出现又一个吕后,又或者是窦太后。因此在经过缜密的计划之后,也决定去消除当前的威胁,郭圣通虽然没有犯下任何的过错,可是还是被废除,在被废除两年之后,儿子也同样被剥夺了太子之位。

刘秀能够建立政权主要就是因为得到郭圣通家族的帮助,但是当自己政权天下太平之后,又同样会担心皇后的家族过于的庞大,会威胁到自己手中的权利,因此才会选择废掉皇后。至于和结发妻子走到一起,也并不是如此的简单,完全是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所以说和利益比较,女人真的一点都不上升。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刘秀为什么叫位面之子?

全文共 2179 字

+ 加入清单

光武帝刘秀是东汉开国之君,也是汉朝复兴之君,为汉朝延续了200年江山。刘秀能够成功开创帝业,不仅是因为他宽仁圣明,还因为他运气奇好。他这种匪夷所思的运气,让现代人戏谑他来自另一个世界,称他为“位面之子”。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称帝,为了缓解严重的社会矛盾和赢得民心,对社会进行了复古改革。王莽改革失败,社会矛盾加剧,走投无路的人民与不满王莽政权的地主贵族纷纷起义造反。

荆州新市人王匡、王凤聚众起义,出没在绿林山中,被称为“绿林军”。山东琅琊人樊崇聚兵起义,他让自己部下都把眉毛涂红,被称为“赤眉军”。在河北,也形成了铜马﹑大肜﹑高湖等十几支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南阳郡的刘演、刘秀兄弟是刘邦的后代,也各自聚兵起义。

刘演、刘秀兄弟联合绿林军攻占郡县,攻打王莽军队。义军决定选一个刘姓宗室为皇帝,彰显正统,名正言顺。南阳的豪杰支持刘演当皇帝,而绿林军多数将领贪于享乐,忌惮威严贤明的刘演,所以立懦弱的刘玄为帝。

【昆阳之战:陨石雨,雷暴雨】

王莽听说绿林军立了刘汉皇帝,急忙派大司徒王寻,大司马王邑率兵42万前去南阳郡消灭绿林军。当时刘演和绿林军主力正围攻宛城,刘秀和部分绿林军攻破了昆阳。和刘秀在一起的绿林军诸将惧怕莽军强盛,退守昆阳城,打算逃亡。刘秀力劝诸将守城,而他去城外征收散兵。

当时昆阳城只有八九千绿林军,而城外莽兵42万,层层包围。莽兵万箭齐发,城内绿林军首领王凤难以抵抗,乞求投降,没有得到王寻、王邑的应允。

这时,夜晚有陨石雨坠落王莽军营中,白天又有云朵像山崩一样坠落王莽军营中,莽兵全都吓得趴在地上。

刘秀在城外征收了几千士兵,前去挑战莽军,王寻、王邑也派几千人应战。这时,一向胆怯的刘秀一反常态,勇猛冲锋在前,斩杀几十颗敌首。部众受到刘秀感染,奋勇杀敌,连赢了几场小规模战斗,士气大增。

刘演攻破宛城,消息还没传递过来。刘秀就写了一封信,信上说绿林军攻已经破宛城,马上来支援昆阳。刘秀故意将信弄丢,让莽军捡到。莽军主帅看完信后忧虑不安。

随后,刘秀率领3千死士,冲击莽军主将大营。莽兵猝不及防,军心大乱,互相践踏逃窜,主将王邑在乱军中被杀。昆阳城内守军见状,也冲了出去追击莽兵。

这时,恰好有狂风掀房,雷电轰鸣,暴雨如注,使江河水涨,淹死大量莽兵。

昆阳之战,先有陨石雨,后有雷暴雨。雷暴雨常见,而陨石雨却十分罕见,并且正好砸中莽军大营。难怪有人开玩笑说,这些都是大魔导师刘秀召唤出来的。刘秀也因在昆阳之战的表现,一战成名。

其实,当时威震天下的是刘演,竟然令王莽和刘玄两个皇帝都忧惧不安,欲除之而后快。王莽开出食邑5万户,黄金10万斤,三公之首的逆天待遇求购刘演的人头,而刘玄则略施小计就轻易杀了刘演。兄长被害,刘秀内心万分悲痛,但脸上却要表现漠不关心的样子,否者就会一同受死。

绿林军势如破竹,王莽军节节败退,长安豪杰趁机起义,攻打皇宫,斩杀了王莽,将人头和玉玺送给更始帝刘玄。绿林军入驻长安,更始帝骄奢淫逸,诸将则贪婪残暴,令百姓大失所望。

【河北遇险:守门官,呼沱河,白衣老翁】

刘秀为之前为破虏将军,更始帝让他代行大司马之职。大司马是三公之一,掌管天下所有兵马,是国家最高军事长官。更始帝是不是很器重刘秀?嗯,确实很“器重”刘秀,不给他一兵一卒,只发给他一根象征皇权的节杖,让他去安抚各方势力盘踞的河北郡县。这是相信刘秀的能力,还是借刀杀人?

刘秀来到河北郡县,安抚官民,受到热烈欢迎。邯郸刘姓宗室刘林,劝说刘秀掘开黄河大堤,水淹赤眉百万大军。刘秀考虑到这样做会殃及无辜百姓,失去民心,对自己没有好处,还会使他人获利,徒为他人做嫁衣,就没有答应。

刘林是个投机分子,此计不成,便扶立朋友王郎为天子,诈称王郎是汉成帝的儿子刘子舆,定都邯郸,而河北、辽东各郡县纷纷响应王郎。王朗发布诏书,许诺捕杀刘秀的人封赏10万户的爵位。

形势危急,刘秀只能逃跑。逃亡到饶阳县时,刘秀和几个下属都饿的饥肠辘辘,于是进了一家客栈,诈称是邯郸使者,想吃霸王餐。刘秀和下属争抢食物,狼吞虎咽的样子吓到了正在用餐的几名小吏,被人怀疑是假冒的邯郸使者。几名小吏谎称邯郸将军要来了,刘秀和下属听后吓得变了脸色,想要驾车逃跑。但刘秀觉得跑不掉,于是从容地坐下说:“请邯郸将军进来。”过了很久,刘秀才离开。客栈的人叫守门者拦住刘秀,守门长官说:“天下大局岂能预知,能阻拦长者吗?”于是放刘秀离开了。

刘秀南逃,来到了呼沱河,没有船。这时正好河面结冰,于是踏冰而过。随从还没过完,河水就开始解冻了。

刘秀在路上,不知要去哪里,这时突然从路边冒出一个白衣老翁,指引刘秀去信都郡。刘秀来到信都郡,郡守开门迎接。刘秀便在此征召士兵,得到4千人,攻破了附近郡县。附近的官吏和豪杰知道刘秀身份,纷纷率兵归附,刘秀的队伍迅速达到数万人。刘秀发檄文讨伐邯郸王朗,各郡县纷纷响应,更始帝也派兵攻打王朗,最终攻破邯郸,杀了王朗。

更始帝派人封刘秀为萧王,命令刘秀停兵,去见更始帝。刘秀此时握军队,哪里肯听命,推脱说要平定河北。从此,刘秀与更始政权决裂,开始与群雄争霸天下。

之后的事,就是刘秀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敌人不是望风而逃,就是全军投降。值得一提的是,铜马军投降时,尚有十几万士兵,刘秀成为了“铜马帝”。赤眉军投降时,尚有20多万士兵。刘秀如此轻易的就收编了铜马,赤眉几十万大军,这运气实在太好了,最终促成了刘秀一统天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刘秀的一生有多完美?事业爱情都是满分答卷

全文共 671 字

+ 加入清单

刘秀一生有多完美

打仗特别的顺利,而且两个皇后从来都不会争风吃醋,甚至连儿子都不会为了夺得皇上之位一直勾心斗角,这所有的一切都会让人觉得有一些不真实。

刘秀就是刘邦的资深,但是从汉武帝开始就已经实施削弱诸方势力。所以在到了刘秀父亲这里,已经没有太大的地盘和权力,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县令。可即便如此,好歹也是一个官二代出身和其他的一些家庭比较,这已经是非常优秀的。

刘秀一直以来都非常的低调,会选择韬光养晦的方法。最终在打仗的时候顺利的获胜,可以说赢得真的非常的漂亮,毕竟他只有少数的人,可那边会拥有百万的人,这就是以少胜多。这个情节就好像是电影中的桥段,不过这确实一个历史也有人认为这可能就是贵人有上天帮助,打仗全部都可以以少胜多。

在成为皇帝之后,也同样引起了自己最爱的新娘阴丽华。并不是说刘秀的一生全部都是如此的顺利,也同样会遭遇很多的挫折,可是在每一次面对挫折的时候,全部都能够逢凶化吉,这也会让人觉得真的特别的完美。在成为皇帝之后,也并没有像其他的皇帝一样一直兵戎相见,而是水到渠成顺利平稳。

在成为皇帝之后,虽然身边会拥有着许多不一样的女子,可是和自己的皇后一直非常的恩爱,两人相敬如宾,拥有着美满的爱情,这也是众多皇帝中比较少见的。

在看到历史上的这些皇帝时,人们也会发现刘秀确实会拥有着数一数二的才华,简直是文武兼备,刘秀在登上皇位时也会比较注重于教育,甚至也会坚持儒学治国思想,创建了很多的大学。更让大家匪夷所思的就是,无论是哪一个皇后生下的孩子都没有选择争夺皇位,而且还一直都在谦让,好像大家都不想要成为皇帝,这更是让大家闻所未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刘秀是怎么登上皇位的?只是靠他的西汉皇族血统吗?

全文共 688 字

+ 加入清单

众所周知,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但是两汉的关系很多人并不清楚。教科书上简单地说,西汉为王莽篡位,民不聊生,西汉皇族后裔刘秀揭竿而起,起兵称帝,夺取天下。而在演义小说中则说刘秀其实是西汉成帝的皇子,逃出宫外,躲过王莽追杀,在宫外起兵,恢复西汉天下。那么这位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真的是西汉皇族后裔吗?

我们都知道,在三国故事中,刘备就一直号称汉皇后裔,为西汉中山靖王之后。一直有人对此表示怀疑,因为中山靖王刘胜有一百二十多个儿子,刘备想冒充是很容易的。那么刘秀是不是冒充的呢?并非如此,刘秀是有谱可查的正宗西汉皇族后裔。

刘秀的先祖为汉景帝的儿子长沙定王刘发。汉景帝有一次临幸程姬,没想到程姬因为月事不能侍寝,让自己的侍女唐氏代替,汉景帝喝醉了没有发现。这位唐氏怀孕生下皇子,被汉景帝封为唐姬。汉景帝给皇子起名“刘发”,意思是“发寤”、“醒悟”,让自己以后不要再犯这种错误。

皇子刘发后来被封为长沙定王,是长沙开发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人物。史书上非常详细记载了刘秀这一支皇室的家谱。刘发十三子刘买被封为舂陵节候,刘买小儿子刘外为郁林太守,刘买之子刘回为巨鹿都尉,刘回之子刘钦为南顿令,刘钦有三子三女,最小的儿子就是刘秀。这个家谱非常清晰,而且历代都为朝中官员,做不得假。

刘秀的皇族后裔身份确实在乱世中为他赢得了一份号召力,但也并没有太大意义。在西汉末年的纷争之中,号称汉室后裔的诸侯比比皆是,血统纯正,来头更大的也有不少。刘秀之所以能够在乱世中脱颖而出,关键还在于他自身的才华和能力。毛泽东主席在评点史书时就说刘秀是中国历史上“最会打仗,最会用人,最有学问”的皇帝,这也足见刘秀本人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刘邦和刘秀是什么关系?刘邦刘秀谁更伟大?

全文共 797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都喜欢把刘邦刘秀拿出来作比较,一位是东汉的开国皇帝,一位是西汉的开国皇帝。其实放到现在,可能很多人都会认为刘秀是中国整个历史上难得出现的好皇帝。刘秀是少有的开明君主,还勤于国政、改革开拓,很快便让东汉重新振作起来。刘邦虽然也很伟大,但是历史形象就没刘秀这么好了,毕竟当时的对手项羽抢走了很多风头。

汉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光辉灿烂的朝代之一,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汉朝这个首屈一指的大一统王朝,前后一共经历了400多年的时间,而西汉和东汉都是中国历史上十分辉煌的时期。刘邦和刘秀分别是西汉东汉的开国皇帝,而他们两个分别有这不同的性格特点。刘邦恨,而刘秀是君子。

放眼古今中外,在整个历史上,也很难找到刘秀这样伟大和完美的人物,汉末曹植专门写文章讨论过,《汉二祖优劣论》中,他认为,两人中,毫无疑问是刘秀更强,在文中他认为,“世祖体干灵之休德,票贞和之纯精,通黄中之妙理,韬亚圣之懿才。”,蜀汉丞相诸葛亮也专门针对曹植的评论做过文章进行补充,他的文章名字叫《论光武》,其中说到:“光武神略计较,生于天心,故帷幄无他所思,六奇无他所出,于是以谋合议同,共成王业而已”,由此可见,两个重要历史人物对刘秀的评价之高。

刘秀有太学生、贵族、豪强这三种身份,他在政治上有优势,在军事上有谋略,再加上禁止掳,争取民心,这就决定了刘秀的必然胜利。不同于刘邦得天下后诛杀功臣的冷酷无情,刘秀分封了功臣为列侯,只解兵权。不设丞相,使三公成为虚位,扩大尚书台的职权,把所有权力集中于皇帝一身。

在经济上,注意民生,与民休息。刘秀兢兢业业,勤于政事,“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议论经理,夜分乃寐”。经常发救济粮,减少租徭役,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奠定了东汉前期八十年间国家强盛的物质基础。这段统治时期被历史学家称之为光武中兴,其间国势昌隆,所以也号称“建武盛世”。

所以,和刘邦相比,刘秀的手段更高,更得民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扳倒井及刘秀庙遗址

全文共 249 字

+ 加入清单

扳倒井刘秀遗址为邯郸市文物保护单位。

扳倒井及刘秀庙遗址位于邯郸县黄粱梦镇,年代为汉。

扳倒井及刘秀庙遗址为邯郸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粱梦镇:黄梁梦镇(Huangliangmeng Zhen)位于邯郸县境北部,距县011千米。交通发达。面积63.1平方千米,人口5.13万人(2002年)。辖26个行政村。自然资源丰富,旅游也很资源丰富,景点居多。黄梁梦镇交通便利。京广铁路、107国道、京深高速公路纵贯南北。镇0驻黄粱梦村。黄梁梦村内有古迹吕仙祠,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政代码130。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都是恢复汉室,为什么刘秀成功刘备失败?

全文共 3987 字

+ 加入清单

西汉之后,王莽篡夺政权,建立起了新朝,但是却被“位面之子”刘秀给拉下去,重新光复汉室,史称东汉。但是后来东汉再一次覆灭,到了即将崩溃的边缘,又出现了刘备,可是刘备却没有能够最终匡扶汉室,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朝代。那么,为什么刘秀能够做到,刘备却没能完成自己的愿望呢?他们之间有什么差距?

小编先问一个问题:光武帝刘秀能复国成功,而刘备为何失败?

乍一看这个问题确实是能发人深思,刘秀和刘备看起来都是白手起家,一路争取各个谋士将领加入而逐鹿天下。看似相同的奋斗道路,而为何两者的结局却又大相径庭?

其实在我看来,中国历史上有志于复国的各色人等,大多以失败告终,而刘秀是一个特例,刘备才是常态。而刘秀为何能成功,可以用一句话解决。这就是范晔在《后汉书》里评价光武中兴的那句:"敌无秦项之强,人资附汉之思。"

把这句话反过来就可以看出刘备失败的答案,主要对手曹操更是雄才大略,足智多谋,连刘备,诸葛亮都承认"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孙武,吴起)至于盟友孙权,有时候比曹操还难对付。更别提当时是否"人心思汉"了。鲁肃第一次见到孙权就说,天下大势,"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

孙权后来称帝时,念念不忘的就是鲁肃是第一个明确提出要以帝业为目标的同志:"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于事势矣。"袁绍曾经想接纳汉献帝,挟天子令诸侯,他的谋士郭图、淳于琼却说:"汉室陵迟,为日久矣,今欲兴之,不亦难乎!且今英雄据有州郡,众动万计,所谓秦失其鹿,先得者王。若迎天子以自近,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非计之善者也。"

袁绍也因此放弃原计划,让汉献帝继续当流浪狗。袁术因为得了玉玺,竟然真称了帝。曹操年轻时曾经以当汉征西将军为人生目标,后来目标就变了。只是出于挟天子令诸侯的现实主义考虑,他才接纳了汉献帝。但又说自己要做周文王。也就是我不动你,但我儿子一定动你。更何况,刘秀、刘备的起跑线也不一样。

把刘秀和刘备相比是非常之不公平的,硬是要将刘秀置于汉末三国的大环境下,我更倾向于他类比于曹操,而不是刘备。且不谈之后因缘际会几何,先看看刘秀的出身。

刘秀的爸爸刘钦、叔叔刘良都是县令,所以很多人觉得刘秀没什么了不起的背景。实际上,刘秀家族在南阳郡是绝对的豪门。

樊宏字靡卿,南阳湖阳人也,世祖(刘秀)之舅。其先周仲山甫,封于樊,因而氏焉,为乡里著姓。父重,字君云,世善农稼,好货殖。重性温厚,有法度,三世共财,子孙朝夕礼敬,常若公家。其营理产业,物无所弃,课役童隶,各得其宜,故能上下戮力,财利岁倍,至乃开广田土三百馀顷。其所起庐舍,皆有重堂高阁,陂渠灌注。又池鱼牧畜,有求必给。尝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资至巨万,而赈赡宗族,恩加乡闾。外孙何氏兄弟争财,重耻之,以田二顷解其忿讼。县中称美,推为三老。年八十馀终。其素所假贷人间数百万,遗令焚削文契。责家闻者皆惭,争往偿之,诸子从敕,竟不肯受。《后汉书. 樊宏阴识列传》

刘秀的外公樊重,有三百多顷良田,外加无数"池鱼畜牧"产业,临终时直接就免了乡里人数百万贷款。战国的冯驩替孟尝君免了薛地债务,薛地人民就无比拥护孟尝君,以至于他可以在当地"中立于诸侯,无所属"。由此可见,樊家在当地的威望有多高,这些都是刘秀起兵的本钱。

而刘备的母亲呢?要和刘备一起"贩履织席",养家糊口,艰难度日。

刘秀的老爸能取樊重的女儿,在那个讲究门当户对的年代,还不能说明问题吗?我们再来看看刘秀的姐夫。

邓晨字伟卿,南阳新野人也。世吏二千石。父宏,预章都尉。晨初聚光武姊元。 《后汉书. 李王邓来列传》

世吏二千石的邓家,也和刘家结姻,你说刘秀家能是无权无势的草根阶层?刘秀和阴丽华的爱情故事,被广为传颂,无数人为之倾倒。阴丽华家什么情况呢?

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已后,暴至巨富,田有七百馀顷,舆马仆隶,比于邦君。 《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

阴丽华的三世祖阴子方,田地七百多顷,比樊重还多一倍以上,过着"比于邦君",诸侯王一般的生活。因此,阴丽华在当时的情况也是一位高门大户的名媛。

高喊"娶妻当娶阴丽华"的刘秀,绝不是什么屌丝逆袭迎娶白富美,而是刘秀完全有这个自信,自己的家庭背景绝对配得上阴丽华。由此可见,和刘秀家建立婚姻关系的家族,一个个都是显赫大户。可以想象,刘秀家自然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果不信,再看看这一段: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后汉书.酷吏列传》

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的家仆杀了人,酷吏董宣依法杀了这个仆人,刘秀大怒,要杀董宣。董宣据理力争,刘秀饶他一命,逼他向姐姐磕头,董宣就是不磕。这时,湖阳公主气得大叫:"当年弟弟你没当官时,我们家私藏死刑犯,哪有官吏敢问?现在当了天子,反而没以前厉害了!"看见了吧,刘秀家在造反前,就可以公然"藏亡匿死",而"吏不敢至门"。刘备在乡里啥时候这么拽过?在桑树下玩角色扮演游戏?人家好不容易混了个安喜尉当,督邮不给面子,刘备的官位就没了。

刘秀举事时,宗室有哥哥刘縯,叔父刘良、刘歙,族兄刘祉、刘终、刘赐、刘顺、刘嘉支持;联姻有邓晨、阴识帮忙;豪门大族有李通、来歙、寇恂投奔。反观刘备呢?兄弟叔叔没有,姐夫小舅子没有,豪门大族更是没有,只有卖绿豆的关二爷和汤猪佬张翼德。

再看看两者所处的时代背景。

西汉灭亡的时候,率先起兵的是流民和拥汉派,煽风点火的是汉朝宗室和地方豪强,摘到胜利果实的是小土豪们和众星捧月的"位面之子"刘秀。这样的世界,刘秀这样的人物简直是如鱼得水。

东汉灭亡的时候,黄巾起义放出了乱世的洪水猛兽,董卓点燃了所有野心家内心的火,服膺儒教的世家大族在浸染全局,漫长的战争之后没有谁是真正的胜利者,作乱的野草还在每个人的心里肆意生长着。刘备在这样的世界里面打天下,其实是地狱模式。

01、天时

刘秀占有了大势,而刘备无法获取大势第一点,世家大族的势力太大,各怀鬼胎。他们通过察举制又垄断了人才上升渠道,自己还有部曲。东汉以来尊崇儒教,制度宽厚之下,反而是世家大族步步做大。在西汉朝累世两千石的高官是很少见的,西汉儒法结合,吏治比较苛刻,往往有大臣有始无终的现象。

最为尊崇的还是王莽那一家。而在东汉,四世三公的袁氏反而成了美谈。这些累世为官,实力雄厚的大族并不全是汉之纯臣。这些年外戚宦官一年年刷人,杀人。为什么我们这些世家不能自己单干,掌握自己的命运?而要在皇权交替中,一次次焦躁的站队。

袁绍有自立之心,想以河北地效仿光武帝之路,在洛阳时候就煽风点火;袁术浑然不觉汉室忠贞,自立为帝;江东孙氏,益州刘璋,早有自立之心。想要挽救汉室的人,刘表无力,刘宠被人刺死,乱世将至。

西汉时是人心思汉,到了东汉就人心思乱了。西汉末年的宗室,也确实比东汉末年的宗室厉害许多。梁王刘永悍勇坚韧,刘秀天资浑厚,刘秀的哥哥刘伯升也是一员虎将。其次,天下纷乱的方式不一样。西汉之乱,海内纷乱,民众沸腾,农民起义军在这样的乱世很有力量。刘秀起家时候,也招抚了不少的铜马起义军。

五校,铜马,赤眉,绿林这样的农民军和刘永王郎刘杨这样的刘氏宗族是刘秀统一天下的主要障碍。公孙述偏安巴蜀,隗嚣负隅顽抗,也是占了地形的优势。

而东汉之乱,黄巾灭亡之后,反而是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强撷取了更大的力量,左右局势。就算是曹操刘备孙权这样的浊流门阀,寒族势力也得依仗士族们的力量。割据时间长的军阀袁绍袁术,麾下都是有这样的谋士存在的。

02、地利

刘备在北方从没有过基本地盘,只能找益州这样的次等地盘了。关中河内中原,在当时依旧是汉族最主要的聚集地。唐朝以关中兴,宋朝依中原盛,在人口地利和军队上面都很有优势。历经战乱的北方,还是要比益州和江东人口多兵丁足。

这是地利上的不足,没办法,谁让北方的士族们一般看不上刘备这种草台班子,而且东汉这样的乱世又是一个世家大族们上下其手的乱世呢。

刘备的地盘,天生就是守拙。以南往北打,少有成功先例。从四川打出去,这难度系数大家也是可想而知的。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刘秀虽说是忍气吞声拉了一帮人马,属下的一个个小集团也是桀骜不驯。好歹算是赖在了北方,凭借着河北的突骑与粮草,复国成功还是能实现的,到最后更是实现了做个真皇帝的逆袭。

03、人和

刘秀麾下的小集团力量,比刘备麾下的小集团强太多论自己身边的小集团,刘秀身边有河北的豪强,河南的精锐如冯异和关中的义士。连将军,都凑成了二十八将的豪华阵型。而刘备虽说身边也是能人不少,不过北方大的士族投靠他的人相当少,是糜竺这种土豪,关张这种庶族小地主,赵云这种没背景的人才跟着他走,连陈登都拉不来。法正和庞统都不属于世家大族的出身,诸葛亮虽是跟着他混,家里面的人都投奔三个不同阵营了。他的小集团,是没法和刘秀比的。

04、个人素养

刘秀的军事才能和个人实力还是要比刘备强一点。刘秀在昆阳大站中,已经充分体现出了他一个天才军事家的素养。起兵不到一年,就已经在这种生死存亡级别的大战役中表现出彩。在昆阳城坚守忍耐,顶着巨大的压力。而后又带领十三名骑兵,召唤义军。自己带着敢死队冲锋陷阵,让众人刮目相看。在往后的日子里,刘秀或是亲自带兵出征,或是指点自己手下的将士,都体现出了超一流军事家的能力。

刘备虽是老于行伍之人,可是对比光武帝还是有差距的。到最后,更是因为输了一场战役而死。刘秀和刘备的才能差距,基本也是公认的。

就因为都姓刘,非要把他们俩放一起比,太欺负人了吧?咋不比一下隔壁老王和王思聪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刘秀为什么要废掉郭圣通?郭圣通并无过错为何废后?

全文共 2708 字

+ 加入清单

刘秀,作为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正面的形象,很多人都认为,他是历史上一位极其完美的皇帝。刘秀建立东汉之后,在阴丽华与郭圣通之间要选择一位皇后,阴丽华建议选择郭圣通,刘秀听从了,然而后来,在郭圣通并没有犯过什么过错的情况之下,将她废掉,改立阴丽华,这是为何?只是因为刘秀更喜欢阴丽华吗?

1.刘秀的皇后

历朝历代都对后宫的是是非非讳莫如深。毕竟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不管是老百姓还是皇帝。其实在刘秀的心里,一生中心里只装了四个女人:一个是至亲之人,那是他的亲生母亲樊氏;一个至疚之人,那就是他的二姐刘元;一个是至爱之人,那是他的患难之妻阴丽华;还有一个是至善之人,那是他的后续之妻郭圣通。

因为郭圣通的义父对刘秀建立东汉立下了汗马功劳,再加上阴丽华的“谦让”,刘秀于公元26年6月戊戌日册封郭圣通为后。而接下来太子一位就显得至关重要。

应该说郭圣通的肚子还是蛮争气的,陆续为刘秀生育了不少孩子,除了刘疆,后来还有刘辅、刘康、刘延、刘焉,一共五个儿子。

不过,在生儿育女方面,阴丽华也不甘落后,她同样也为刘秀陆续生下了五个儿子:刘庄、刘苍、刘荆、刘衡、刘京。

五儿对五儿,难分伯仲,旗鼓相当。但本着立长为储的原则,将来皇帝的继承人选肯定是从“长”中选。因此,郭圣通生的刘疆和阴丽华生的刘庄无疑是太子的最热门人选。

2.刘秀的儿子

先来看皇太子刘疆吧!

他拥有的优势是:先入为主。

毕竟他母亲是皇后,他是刘秀的长子,因此,他在刘庄还没出生前便被立为了皇太子。优势之明显,显而易见。

事实上,刘疆也非常珍惜自己从小就“不劳而获”的这种身份和地位,从小就非常喜欢钻研兵书、研读五经。而刘秀也经常会带着他一起上朝,让他学习为帝之道。退朝后,刘秀不免要询问儿子对政事的看法。

于是问题来了。刘疆对政务的见解倒也中规中矩,可是他对军事却显得过于热衷,常常表现出日后要开疆拓土、征战四方的想法。口头禅便是:长大后我要骑在马背上守天下。

这让刘秀哭笑不得。要知道刘秀虽然是个军事天才,但是他是在乱世中被逼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内心是不喜欢舞刀弄枪、征战杀戮的。多年来他身不由己地卷入一场又一场战争,眼看着生灵涂炭,自己也失去了诸多亲人,他对战争越来越厌烦。对于他来说,修习兵书只是为了保土安民,他不能容忍别人的侵犯,但是他也绝对不愿意好大喜功没事找事地主动到处找仗打,带来生灵涂炭的灾难。

不用说,年轻气盛的刘疆关于武力治国的主张和崇尚柔道治国的刘秀完全背道而驰,这让刘秀很不满,他甚至对这个儿子日后会干些什么,能给国家和百姓带来什么,都不敢多想,因为一想到这些时,他的心就会像是被什么敲打着一样,难受至极。

长此以往,刘秀嘴里虽然不说,但心里却对刘疆愈来愈恶之。

其次,我们来看四皇子刘庄吧!

他拥有的优势是:反客为主。

建武四年(公元28年),阴丽华为刘秀生下了第四个儿子,当时起名叫刘阳(喻意为冬日里的暖阳),后来才改名刘庄(喻意为庄重典雅)。

因为爱,所以爱。刘秀很爱很爱阴丽华,爱屋及乌之下,自然很爱很爱刘庄了。有了刘秀的宠爱,刘庄从小就师从经学大师桓荣学习。天生聪慧,再加名师教诲,刘庄很快就才华毕露了。10岁那年,他就能背诵和理解古典名著《春秋》,被称为神童。

单是背经颂诗还不算什么,而善于学习和观察政务活动的刘庄很快展示了“政治能力”。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刘秀下令检查天下的垦田和户口,并命令刺史、太守们逐一汇报。到汇报这一天,还不满12岁的刘庄站在刘秀身后,观察上报官吏的神色。刘秀仔细检查着文书,翻着翻着,在陈留县的吏牍中发现了这样一句话:“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同是大汉国土,凭什么有的地方能调查,有的地方就不能调查?此事对刚建立的东汉王朝至关重要,非要查清楚不可。因为此时的刘秀,已经一连发下了七道圣旨,要求各豪门大族限制使用奴仆,将战乱中贱买的奴婢一律按照听凭自愿的原则无偿送还给各自的父母。

刘秀莫名其妙,问下面的官吏们,大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时,站在刘秀身后的刘庄却挺身而出,站出来说:“河南是首都所在,中央高级官吏都住在这里;南阳是陛下的故乡,陛下的亲戚多居住于此。因此对这两个地方的田亩数字,负责检查的官员们当然不敢多问。”刘秀恍然大悟,惊叹不满12岁的孩子有如此锐利的眼光,如此聪颖的智慧,不由得对他赞不绝口。从此,对刘庄越来越宠爱有加、器重有加。

刘疆和刘庄皇子之间的PK暂时告一段落,结果是年龄小的刘庄无论智商和情商都胜出一筹。

结果是,刘秀以后常常拿刘庄的表现去提点刘疆,要求这位准太子多跟弟弟交流交流啥的。

3.郭圣通与阴丽华

接下来,郭圣通和阴丽华上演的是终极PK。

郭圣通原本是一个知书达理、极富修养的女人,但自从登上皇后宝座后,她不但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高处不胜寒,而且还体会到了什么叫庭院深深深几许。是啊,刘秀把位置交给了她,但却把心交给了阴丽华。连行军打仗、外出考察调研也要带在身边,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这对郭圣通来说心里极不平衡。她也极力在刘秀面前表现,极尽温柔之能事,想把日渐日远的刘秀夺回。然而,结果却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付东流。刘秀的心已经被阴丽华一个人满满地占据了,再也回不来了。

郭圣通逐渐被妒忌和怒火所取代。说得再细一点儿的表现就是,刚开始阴丽华向郭圣通请安时,她会主动放弃皇后的架子,亲切叫着“姐姐免礼”,然后亲自把阴丽华扶起身来,同坐一榻侃侃而聊。而随着矛盾的加剧,她对阴丽华再见面时已是怒目相对、横眉冷对,卿卿我我之举如同黄鹤一去不复返了。可是此时阴丽华母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郭圣通一时又想不到反击的妙招,思来想去,想来思去,最终,郭圣通决定使出女人的撒手锏:一哭二闹三上吊。

刚开始,刘秀本着“和”的态度,和阴丽华一样,采取的对策都是对郭圣通退避三舍,避而不见,见而躲之,总之,想让时间来冲淡所有的不快。这下,郭圣通想发泄怒火也没门儿了。

然而,事实证明,郭圣通就是郭圣通,她并没有就此善罢甘休,而是把愤怒之火转向了后宫中的姬妾和她臆想中的那些狐狸精们,这其中包括非她所生的皇子公主们也不例外。很快,后宫中所有的女人和敏感的孩子们,都对郭圣通惊恐至极,畏惧至极。刘秀开始对郭圣通还有幻想,以为她“疯”一阵便会马上好起来,然而,他不会想到,在随后的整整三年时间里,郭圣通非但没有收敛,反而愈演愈烈,整个后宫俨然都成了她眼里的仇家。

宫中充满腥风血雨,这样下去后宫难言花落知多少。忍耐到极限的刘秀终于不再沉默,建武十七年十月十九日,他终于在沉默中爆发了。据说,当天天空中响起了一道惊雷后,天空中飞下一纸废后诏书。郭圣通终于幡然醒悟,“废后”诏书送到眼前时才明白,太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位面之子刘秀大战穿越者王莽

全文共 1270 字

+ 加入清单

人类历史的演进,充满了曲折和惊奇,每一个朝代的更替都承载着独特的故事。古往今来,我国历史上出现过众多正统王朝,如三皇五帝、尧舜禹,一直延续至清朝。然而,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也有一些短命的王朝,鲜为人知,却影响深远。带大家回顾那些不太被提及的历史事件,特别是新朝与武周,以及位面之子刘秀穿越王莽的故事。

一、穿越者王莽:新朝的幕后推手

当提及历史上的短命王朝,人们往往会想到秦朝和隋朝,但往往忽视了新朝和武周。新朝位于西汉与东汉之间,虽然只传承了15年,但它的存在却不容忽视。王莽作为新朝的创立者,背后有着令人瞩目的故事。

生活在西汉末年,王莽成长在王氏家族中,这个家族在当时极为显赫,尤以王氏家族中的王莽最为引人瞩目。王莽并非贵族子弟,他的家庭环境并不突出。然而,王莽的个人品德却为他赢得了长辈的器重。他本性善良,喜欢学习,热心助人。尽管生活在家族的压力之下,王莽并没有跟随其他兄弟结党营私,而是保持着自己的清高和节操。

然而,王莽并不满足于平凡的生活,他渴望改变家族的命运。在一系列机缘巧合下,他踏上了政治的道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机智,他逐渐获得了家族长辈的赏识,并得以崭露头角。最终,他通过自己的能力和深谋远虑,建立了新朝,成为了创立者和推动者。尽管新朝不久后覆灭,但王莽的历史地位却因此得以彰显。

二、位面之子刘秀:复兴东汉的英雄

刘秀,被誉为位面之子,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荣光。生于汉景帝之孙,刘秀具备了汉室宗亲的身份,但他的童年却过得艰辛。由于家庭环境的不佳,刘秀从小就在农村中务农,生活朴素。然而,他的命运却在某个时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王莽篡位称帝、新朝成立之际,整个社会秩序陷入混乱,民不聊生。正是在这个时候,刘秀的兄长刘縯加入了绿林军,参与了起义。刘秀虽然并不愿意,但由于兄长的行动,他被卷入了起义的漩涡。在反抗王莽统治的过程中,刘秀表现出色,凭借智勇和军事天赋,成为了起义军的领袖。

昆阳之战是刘秀一生中最具传奇性的战役之一。在这场战斗中,他率领着寡不敌众的起义军,意外地获得胜利,逆转了整个局势。随着起义军攻入长安,刘秀成功杀死王莽,新朝灭亡。经过多年的努力,刘秀最终登基为帝,复兴了东汉,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君主。

三、历史反差:王莽与刘秀的人生抉择

尽管王莽和刘秀生活在同一时代,但他们的人生抉择却截然不同。王莽以智慧和权谋,创造了新朝,但最终由于过于先进的改革政策,导致国家矛盾激化,引发了内乱。相反,刘秀以顽强的意志和英雄气概,率领起义军,最终夺取了东汉的统治权,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复兴。

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展示了人生抉择对个人和国家的影响。王莽虽然怀揣着改革的理想,但由于改革过于激进,未能适应社会现实,导致改革失败。刘秀则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务实的方法,成功走上了复兴之路。他们的故事不仅是历史的镜鉴,也是勇气与智慧的典范。

无论是王莽还是刘秀,都在我国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自己独特的足迹。他们的人生故事,将继续激励着后人,让我们明白历史是如何在一个个人物的选择中演绎出不同的轨迹,从而影响着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的走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为什么说刘秀是位面之子?刘秀运气到底有多好?

全文共 1004 字

+ 加入清单

在历史上,总是会有一些我们现在说不明白的很奇怪的人和事,比如被很多人认为是穿越者的王莽,他的很多作为看起来没有一点原因,让人感觉非常奇怪,包括他的一些发明,实在是不知道他究竟是哪里来的灵感。而与王莽相对的,还有一个“位面之子”刘秀。刘秀虽然没有被认为是穿越者,但是他“位面之子”的称号也不是白来的,他的运气简直是好到爆棚。

1.刘秀生平

作为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的经历可以说也是一段逆袭的故事。刘秀虽然是汉室宗亲,但是托汉武帝推恩令的福,到了刘秀这里,他已经成为一个普通平民了,家境可能也就比刘备好那么一点,至少他的父亲刘钦还是个济阳县的县令。刘秀还有一个哥哥刘縯(音演),兄弟俩的人生就像是错位一样,刘秀勤于农事却成为皇帝,刘縯喜好结交侠士,却被猜忌杀害。

王莽新朝末期,刘秀兄弟俩起兵,一点点壮大部队,其中的过程我们先略过,刘秀最终登基称帝,仍然沿用汉的国号,史称后汉,现在一般叫做东汉。但登基并不意味着结束,刘秀之后又扫平关东,天下终于再一次统一,光武中兴发展了人口和经济,最后逝世之前还要求一切要俭省,谥号光武皇帝。

2.位面之子

而说刘秀是“位面之子”,其实并不是一个历史上的叫法,而是网络上的一种用语。我们搜索“位面”,发现它其实是一些游戏或者科幻小说当中的设定,简单地说,指的就是一个独立的宇宙,虽然这些位面都是相对独立的,但是却也可以通过一些方式相互沟通相互访问。

把这个词联合起来解释,位面之子,就是说这个人是这个独立宇宙中一个被赋予了特殊意义而降生下来的生命,说的更直白一点,那就是“天选之人”,说刘秀是位面之子,意思就是说刘秀是上天选中的人,人生几十年就像是开了挂一样,运气好到爆。那么,刘秀究竟开了多少挂?

3.刘秀的运气

刘秀起兵的时间是公元22年十月,他登基是25年六月,就算四舍五入那也才三年时间,想想刘备,想想刘邦,再想想朱元璋从起义到登基,刘秀这三年不到,还不是开挂了吗?虽然这并不是最终结局,因为天下尚没有统一,但是能从一个醉心农事的平民做到这一步,那也是世间少有的。

还有昆阳之战,王莽新朝有四十三万人,而刘秀的绿林军只有一万七千,几十倍的敌人打过来,刘秀却能够凭借此战以少胜多名扬天下,不仅靠着这一战击败王莽,还为自己日后争夺天下奠定基础,使得汉王朝又继续延续了近两百年,这一战打得很值,除了刘秀本人的能力之外,运气也是不可忽视的,毕竟没人会愿意去支持一个暴政的王莽,也算是民心所向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刘秀为什么可以成功复国 延续西汉一统天下

全文共 2079 字

+ 加入清单

东汉加西汉共有405年的历史,虽然中间王莽篡汉,使得汉朝被中断,不过假如没有刘秀成功复国,可能汉朝的整体时间还不会这么长。而且我们可以对比其他朝代,真正能做到完全复国的,只有刘秀一人。因为东汉和西汉都是大一统,这个标准非常重要。那这件事为什么只有刘秀可以办到呢?这就必须了解当时的具体情况,还有刘秀所采取的策略了,下面就来简单概述下这段历史。

这事还得从公元前202年说起,当时的社会,经过秦末长期的割据战争,以及楚汉战争后,刘邦终于打败了项羽,在山东定陶称帝,定国号为汉,都城为洛阳,之后迁都长安。而这也意味着西汉王朝的建立,成为中国上的一个大一统王朝,共有帝王十二位,延续了210年的时间。但是,汉元帝继位后,因为外戚和宦官势力的打击,皇权旁落。西汉又经历了汉成帝、汉哀帝、汉平帝等几位皇帝,在公元8年,不幸被王莽篡夺了朝政,重新建立了新朝,自此,声名煊赫的西汉王朝宣布灭亡。

新朝末年,因为爆发了大范围的绿林赤眉起义,天下大乱,此时刘秀也揭竿而起,并在之后于河北宣布即位称帝,还将西汉汉平帝尊称为皇考,认祖归宗后,定都洛阳。在经历了之后长达12年的东汉统一战争后,位面之子汉光武帝刘秀,先后消灭了河北、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势力,结束了新朝存在多年的动乱,建立了一个统一的政权,史称东汉,也被称为是中国古代,唯一复国成功的帝国。可这话是怎么讲的呢?

东汉复国成功的原因:刘秀是西汉后裔

原来,刘秀的身份,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九世孙。《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上》: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也。而中国古代皇帝继位,自夏朝建立开始,就秉持着家天下的原则,不管是子承父业,还是兄终弟及,甚至是从宗室选出子弟来继承王位,原则都很明确,那就是:只要具有该朝皇室血脉之人。而刘秀是刘邦九世孙的身份,使得东汉不仅在国号上,和西汉一致,也给了东汉和西汉,在血脉上的联系,这一原因,是东汉复国成功的重要参考标准。

东汉是统一的国家,和西汉政权性质一样

除了血脉上的要求,复国成功的要求,还要有政权性质上的加持。比如,如果灭亡的先朝是一个统一的王朝,那么按照复国成功的标准,后来建立的王朝,必须也是统一的政权,如果只是割据一方的势力,是不能算复国的。同时,这也意味着,在国土面积上也要完全收服。而这方方面的要求,都意味着复国成功的希望有多渺茫。

比如,以历史上的历朝历代来看。西晋灭亡后,虽然永嘉之乱后,西晋的贵族和王室南迁,在建康城建立了东晋,但是,东晋的国土面积和西晋相比差太多,东晋充其量只是一个偏安江东的政权,完全没有统治全国,所以不能算复国成功。其次,是唐朝,武则天即位后,改了国号,李唐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算是亡国了。

但是,之后武则天还政于李唐,李显继位,却不能算是成功复国。因为复国讲究的是,后世未曾称帝的子孙经过自己的努力,重新夺回政权,之前做过皇帝的人重新登基,是不能算的。而李显在之前就已经做过皇帝,所以不算复国。之后的南唐,虽然有和大唐相同的国号,但是他的政权只能算是地方政权,国土面积根本不能和当时的大牛——大唐比,所以南唐不是统一的王朝,不能算是成功复国。

而宋朝,北宋本来就不能算是一个完全统一的政权,邻居辽国、西夏一直对它虎视眈眈的。更惨的是北宋亡国后,虽然南宋复立,可是国土面积却大大缩小,而南宋反复是个庆幸着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人,默默守着南方的一小角国土,"直把杭州作汴州",所以也不能算。之后的元明清,口号很响,成功的也没有。

可东汉不同,它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汉朝。国号就和西汉相同,在国土范围上,也一致,并不是收服地方的政权,而是完全的大一统,所以,在政权性质上完全和西汉一致。再加上,当时的百姓,也十分信重皇族的招牌,认为东汉就是汉,是刘氏皇上,给了天下安宁太平。

再加上,西汉本就很注重打造这种"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的思想。百姓把帝王当君父,君父被夺位,本来百姓心中就不认可王莽政权,觉得他是个奸贼。所以,刘秀以汉高祖刘邦九世孙的身份继位,瞬时就赢得了基层的响应。加上,汉朝皇帝的谥号,都是孝惠、孝文、孝景、孝武,以孝治天下,西汉做的"孝"义宣传,本就很让百姓服气。所以,百姓都希望刘氏江山后继有人。

在"孝"的宗法制度下,刘秀继位,在古代的宗法上,是符合要求的。因为,在古代那个注重宗法制的社会,刘秀继位,意味着是汉制与稳定,能够在迷茫的制度乱局中重新回归。汉朝作为儒家统治下的皇族血统世袭,连东汉光武、明、章等前期帝王,都很重视突出东汉对西汉的继承性质,以此作为招牌来收敛人心。而根据上文的分析可见,这个招牌,在当时是很有用的。

更重要的是,西汉实行郡县和分封并存的制度,刘氏子孙被分封到了国家的各个地区,又有很大的自主权,所以刘氏子孙继位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刘秀认识到了"汉"字招牌的用处,用它来给自己装点门面,加上他"位面之子"的牛气,这才建立了政权性质得到认可、宗法身份得到认定的东汉政权。也因此,东汉王朝,才被称为是中国古代,唯一复国成功的帝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刘邦、刘秀、刘备谁最厉害?刘秀军事能力更胜一筹

全文共 1374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要比较刘邦刘秀还有刘备三人的能力,并不是很公平的一件事,毕竟刘备并没有完成全国统一。而刘邦和刘秀都是开国皇帝,这点自然是把刘备给比了下去,但刘备在大家心中的地位一点都不比刘邦还有刘秀低,毕竟三国这段历史占据了很大优势。刘邦和刘备刚开始的创业之路都困难重重,刘邦面对强大的项羽几次差点丢掉性命,而刘备也有曹操这位强敌,只不过最后刘邦战胜了项羽,而刘备则失败了。不过要论军事能力,刘秀应该还是三人中最强的存在。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朝(前202年—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就西汉和东汉来说,开国皇帝为汉高祖刘邦和汉光武帝刘秀。在西汉和东汉之后的三国时期,刘备建立了和曹魏、东吴三足鼎立的蜀汉。在此基础上,刘邦、刘秀、刘备这三位刘姓的开国皇帝,经常被后人进行比较,比如在巴蜀之地的基础上,刘邦一统天下,刘备却没有做到等。那么,问题来了,刘邦、刘秀、刘备三位皇帝,谁的军事才能最厉害呢?

首先,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开国皇帝不仅拥有高超的治国能力,一般也是能征善战的统帅,也即还需要打仗作战的能力。就刘邦、刘秀、刘备这三位刘姓开国皇帝,军事才能最高的无疑是汉光武帝刘秀,而对于汉高祖刘邦和汉昭烈帝刘备,在军事才能上相对弱于刘秀。一方面,就刘邦和刘备来说,在打仗作战上可谓屡战屡败。早在秦朝末年,刘邦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灞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在推翻秦朝的战争中,因为主力被项羽等人牵制,刘邦的作战是比较顺利的。但是,在和项羽之间的楚汉战争时,刘邦可谓屡战屡败。而且,很多次是在兵力规模占优的背景下被西楚霸王项羽击败。当然,刘邦最后能够击败项羽,主要是因为自己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手下的才能,特别是刘邦拥有韩信这位军事才能顶级的将领,再加上汉高祖刘邦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在垓下之战中击败项羽。在建立西汉王朝后,刘邦也承认自己在军事才能不如韩信、项羽。

至于蜀汉的开国皇帝刘备,其在战绩上同样是败多胜少。刘备曾参与平定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不过,在和吕布、曹操等诸侯的较量中,刘备经常遭遇失败,乃至于颠沛流离。在获得诸葛亮等人的辅佐后,刘备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不过,就晚年的刘备,却在夷陵之战中败给了陆逊,让蜀汉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和刘邦、刘备相对应的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不仅胜多败少,而且经常是以少胜多,也即在军事才能上更加优秀。

最后,新朝末年,身为一介布衣的汉室宗亲刘秀在南阳郡乘势起兵。昆阳之战中,身为偏将军的刘秀一战而天下闻名,昆阳之战不但是刘秀击败王莽的关键一战,同时也为刘秀日后夺取天下奠定了基础。在昆阳之战后,汉光武帝刘秀多次亲率大军平定各方势力,并制定战略指挥他的部下作战。一定程度上,就东汉王朝的天下,几乎都是刘秀打下来的,而对于西汉王朝的天下,则不仅仅是刘邦亲自率军打下来的。可以说无论是制定夺取天下的战略能力,还是具体指挥战役的战术能力,刘秀都完胜刘邦和刘备。对此,在笔者看来,对于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开国皇帝,若论打仗能力,无疑是刘秀、李世民、朱元璋这三位皇帝独一档。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刘秀能重振汉室的原因

全文共 624 字

+ 加入清单

汉光武帝刘秀(前6—57)字文叔,蔡阳人,汉景帝后裔。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对王莽,艰难奠定中兴之基。25年,刘秀称帝,国号仍为汉,定都洛阳,重新恢复汉室政权,为汉朝中兴之主。政治措施皆以清静俭约为原则,兴建太学,提倡儒术,尊崇节义,是一位贤明的君王。刘秀在位期间,以文治国,重视教育,兴办学校,他还亲自到太学讲论经学,对于东汉一朝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刘秀在政治上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提高皇权。他加强了对地方行政机构和官员监察,使中央更好地控制和监督地方行政系统。他精简官僚机构,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支出,间接地减轻了人民的负担。这在历史上是十分成功的一次,为后世提供了一个好的范例。

刘秀

刘秀能重振汉室的原因

公元25年,刘秀称帝,恢复汉室,是为光武帝,年号建武。至公元40年,统一完成。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为强化统治,进一步完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采取了防范功臣、宗室诸王及外戚专权等措施;又改革官制,强化皇帝对地方政权的控制;并加强监察制度,加强对军队的控制;提倡经学、表彰名节、广开仕路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到进一步加强。 在恢复生产和发展社会经济上,采取释放奴婢,抑制豪强,限制土地兼并,将公田借与农民耕种,提倡垦荒,发展屯田,赐民爵位、粟帛和赈济贫民,安置流民等措施,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光武帝在位期间所采取的一系列巩固统治、恢复生产的措施,使东汉政权又得以兴盛,史称“兴武中兴”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