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初一历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知识点实用三篇

浏览

6247

文章

3

篇1: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全文共 436 字

+ 加入清单

一、遣唐使

唐朝时,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1、背景: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

2、目的: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3、影响: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制度、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鉴真东渡(向东)

1、地位: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6次东渡日本)

2、贡献(作用):

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以及寺内的鉴真塑像,被日本政府定为一级国宝。

三、玄奘西行(向西)

1.时间与过程: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天竺(古印度)取经(走西汉时期陆上"丝绸之路"一路西行),遍访天竺,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

2、著作:《大唐西域记》

它记载了玄奘所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四、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对外开放(开放的对外政策)、双向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全文共 209 字

+ 加入清单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印度人创立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加以改造,12世纪初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16世纪时写法已与现在的写法基本一致。

阿拉伯人的贡献

①翻译保存了许多希腊著作;②创立了完整的代数学;③拉齐斯的《医学集成》、依本·西拿的《医典》被欧洲医学界长期奉为权威著作。

和平交往的意义

和平交往是主旋律,传播了世界先进文化与生产力。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对人类整体文明的进步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积极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唐朝历史小知识4点:唐朝人的这个爱好味儿忒大……

全文共 753 字

+ 加入清单

大蒜自打从西汉进入中国以来,几乎成为了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东西。

唐朝人对蒜的喜爱可谓是超过了历朝历代!

根据《太平御览》记载:唐朝人吃菜离不开蒜,吃鱼要拌蒜,吃肉也要有蒜。

据统计,唐朝平均每人每天吃蒜的量多达8-10瓣!

全唐诗就有“蒸豚搵蒜酱,炙鸭点椒盐”的说法。

唐朝皇宫更是直接开了一块地方专门种蒜,上到皇子公主,下至太监宫女都喜欢吃蒜,民间每家每户都把大蒜作为必需品。

想一想唐朝宴会时一群人吃完蒜再高谈阔论那局面......

味儿忒大了!

鲤鱼是一种繁殖能力超强的淡水鱼,其适应性强,耐寒、耐碱、耐缺氧,在古代为不少平民的喜爱。

但是在唐朝鲤鱼是被禁止食用的!

根据《酉阳杂俎》记载:在唐朝,抓到鲤鱼是必须要放掉。

如果胆敢被卖掉或者是吃掉,一旦被官府知道,要被拉到官府痛打六十大板。

因为唐朝国姓是李姓,古代封建统治者最忌讳的就是对自己的姓氏有何损害,鲤鱼的鲤与李是谐音,故此唐朝坚决要求全国禁止吃鲤鱼。

隋王朝的建立实则是外公抢了外孙的江山,而唐朝的建立也是如此,李渊建立唐朝实际上是抢了他表弟的天下!

因为隋文帝妻子独孤伽罗是李渊的姨母,独孤伽罗的父亲是独孤信。

独孤信一共有七个女儿,独孤伽罗是他七女,而他的四女独孤氏正是唐高祖李渊的母亲。

也就是说,隋文帝乃是李渊的亲姨夫,李渊是隋炀帝杨广的表哥,李世民是杨广的侄子,这仨都是一家人。

在宋史记载中,唐朝往往被称之为“巨唐”,而被称为“巨唐”的原因则是它的霸气。

自唐朝创立起,对内就攻灭了薛举的西秦、李轨的西凉、萧铣的南梁、王世充的郑国、窦建德的夏国、梁师都的北梁。

对外则是征服了吐谷浑、东突厥、高昌、薛延陀、中天竺、龟兹、西突厥、獠人、契丹、百济、铁勒、高句丽、西南蛮、突骑施、后突厥、小勃律、石国、大勃律、回鹘等三十多个国家和政权。

如此霸气,怪不得宋朝称之为巨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