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初一地理时区的知识点精彩20篇

浏览

102

文章

1000

篇1:初中自然地理知识点归纳:黄河下游凌汛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凌汛,是黄河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由冰凌壅塞引起的暂时涨水。由于黄河所处纬度较高,下游河道,一般年份冬季结冰封河。

黄河下游凌汛

黄河,从河南省桃花峪到入海口称为下游,全长786公里,两岸筑有大堤,在山东垦利县注入渤海。下游河道上宽下窄,河道走向呈西南、东北方向,冬季经常受寒潮侵袭,日平均气温上下河段相差3~4℃,并且是正负交替出现,河道流量一般在每秒200~400立方米。由于河道、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作用,下游每年都有凌汛,经常发生插凌、封河。新中国成立以来封河30多次,大多先由河口开始封河,而后逐段向上插封。一般年份封冻总长约400公里左右,最短40公里,最长703公里。开河则由上而下,冰水沿程积集,造成明显凌峰,并易在浅滩、急弯或狭窄河段受阻卡塞,形成冰坝,使河段水位迅速抬高,威胁堤防安全,甚至造成凌灾。

黄河下游凌汛在历史上曾以决口频繁、危害严重、难以防治而闻名。据历史上不完全统计,自1883年至1936年的54年中,就有21年凌汛期发生决口,平均五年二决口。即使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黄河下游山东河口地区仍发生过两次凌汛决口。历史上曾有“伏汛好抢,凌汛难防”、“凌汛决口,河官无罪”之说。新中国成立以后,黄河下游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战胜了多次严重凌汛,扭转了历史上五年两决口的险恶局面,连续取得了49年凌汛未决口的伟大成就。

总结:由于冰凌、流冰插塞,过流面积减少,可形成冰坝,随着水位的提高,将会出现水鼓冰裂、冰凌漫堤的情形,形成凌灾,其危害程度常常超过洪灾。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中人文地理知识点归纳:中国的农业发展

全文共 922 字

+ 加入清单

1、农业与我们

⑴概念: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⑵地位: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⑶主要部门:依据劳动对象的不同,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个部门。

2、农业的地区分布

⑴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西、南北和垂直三个方面的差异。其中,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把我国分为东部农耕区和西部牧业区。

⑵东部地区农业分布

①种植业: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

②林业: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

③渔业: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⑶西部地区农业分布

①天然草场广布,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源、河谷和绿洲。

②我国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⑷南北差异: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

3、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①宜林则林: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但是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

②宜粮则粮: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的地方,适宜种粮。

③宜牧则牧:降水较少,但是牧草生长良好,适宜发展畜牧业。

④宜渔则渔:河湖较多的地方和沿海地区,适宜发展渔业。

4、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⑴问题:耕地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

⑵对策:①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种草。②科技兴农,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③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业。④建立稳定的商品粮基地。

⑶九大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

⑷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方向的差别及原因。

①“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地理条件:地势平坦,多平原、丘陵地形;降水丰富,热量充足,水热配合较好;交通发达,便于运输,临海,进出口方便,适于发展对外农业贸易;技术设备先进,信息来源广;居民众多,市场大。

②“西部地区之所以要实行退耕还林,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主要是因为西部自然条件在发展耕作业方面处于劣势,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已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形势严峻,所以必须根据西部特点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历史上有很多鲜为人知的冷知识 有些人不信 你怎么看

全文共 158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历史,充斥着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传奇故事,这些故事不仅为古代文明提供了坚实基础,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世对历史的理解。然而,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事实的真实性需要我们用心考察和探究,有些故事并不如表面所见那般光彩夺目。

1. 唐朝时期,陪酒女是合法职业

在今天的社会,陪酒往往被视为不正当职业,为人所不耻。然而,在唐朝,陪酒女却是一门合法的职业,并受到法律保护。当然,陪酒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涉及奸淫行为,将会受到严惩。唐律中有关规定亦有所记载。

2. 马谡是病死的,并非诸葛亮斩杀

诸葛亮,历史上备受尊崇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但有关他斩杀马谡的说法实际上并不准确。历史记载明确,马谡并非被诸葛亮斩杀,而是因病去世。诸葛亮北伐时,马谡失街亭,导致军事失利,尽管遭到了诸葛亮的惩罚,但并未被斩首,最终在狱中病逝。《三国志》有关记载确凿。

3. 不见得所有圣旨都是金黄色

普遍认知中,圣旨常被描绘为金黄色,但实际上并非所有圣旨都如此。明清时期,圣旨的颜色与官衔级别有关,五品及以上官员所获圣旨的颜色可能是三彩、五彩或七彩绫分段织成,而五品以下官员的圣旨则通常是纯白绫制成。《中国史》中有明确记载。

4. 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是南越武帝

常有人认为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是89岁的乾隆,然而,事实上南越武帝赵佗才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享年103岁。赵佗曾是秦朝南征大将,后成为南越武帝,他致力于促进汉越文化融合,为两国和平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5. 明清时期,注重婚前检验,注重节操

在明清时期,女子的节操备受重视。婚前,女子须接受严格的检验,而婚礼中的床事则会经过检测,确保新娘符合贞烈的标准。否则,婚礼将被迅速取消,女方须退还聘礼,同时赔偿男方开销。虽然这种制度在今天看来不合理,但却是当时社会风尚的一部分。

6.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木乃伊皇帝

辽太宗耶律德光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木乃伊化的皇帝。耶律德光在病逝后,为了防止尸体腐烂,大臣将他的内脏掏空,然后用盐卤处理,使其保存下来。这是中国历史上独特的一例。

7. 第一个焚书的是孔子,而非秦始皇

焚书坑儒被认为是秦始皇的行为,然而,历史中第一个焚书行动却是孔子。孔子曾自焚了他所学的一些书籍,以示对个人才华的谦虚,但由于其影响范围有限,此举未引起广泛关注。秦始皇的焚书行为在规模和影响上更为巨大,被后人广泛传颂。

8. 唐朝时期,熊猫曾被赠送给日本

公元685年,唐朝赠送两只熊猫给日本,以示友好。这成为历史上第一次将熊猫送到国外的事件。这种友好姿态在中日两国关系的历史中有着特殊意义。

9.唯一一个以“古稀罪”处死的人

尹嘉铨成为了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古稀罪”处死的人。他在上书时称自己为“古稀老人”,激怒了乾隆皇帝。由于自认为是“古稀老人”的权利应归皇帝,尹嘉铨被以“古稀罪”绞刑。这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案例。

10. 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却因宦官干涉朝政而死

蔡伦是造纸术的改进者之一,同时也是“四大发明”之一的发明家。然而,由于宦官对朝政的干涉,蔡伦被迫接受廷尉审讯,最终自杀身亡。他的创举和不幸结局都为历史留下了深刻印记。

11. 东汉时期就有“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口号,我们常认为是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但实际上早在东汉时期,王充就已表达了类似观点:“人有知学,则有力矣。”(《论衡·效力篇》)这是古代中国智慧的体现。

12. 蔺相如从未做过赵国国相

“将相和”是战国时期关于赵国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虽然蔺相如是将军,但他从未担任过赵国国相,他的最高职位是上卿。《史记·蔺相如廉颇列传》中有详细记载。

历史之于人类,是一部纷繁复杂的史诗,其中蕴含着无数的秘密和真相,有些扑朔迷离,有些令人惊叹。在深入了解历史的过程中,我们或许能够更清晰地看到人类文明的发展脉络,领悟到历史的价值和意义。历史,不仅是一段已逝的时光,更是我们思考和学习的源泉。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四川熊猫基地在哪里 四川熊猫基地的地理位置

全文共 613 字

+ 加入清单

四川熊猫基地在四川省成都外北熊猫大道1375号。四川熊猫基地一般指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中国政府实施大熊猫等濒危野生动物迁地保护工程的主要研究基地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在成都动物园饲养、救治、繁育大熊猫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四川熊猫基地在哪里

20世纪80年代,邛崃山系冷箭竹开花枯死,一部分大熊猫因缺食饥饿而被救护集中到成都动物园。1987年,为了加强对病饿大熊猫的救治管理,将大熊猫的教育展示功能与救护研究功能分离,强化大熊猫科学研究,提高大熊猫繁育水平,成都市人民政府决定建立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并与成都动物园实行一套班子。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我国乃至全球知名的集大熊猫科研繁育、保护教育、教育旅游、熊猫文化建设为一体的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研究机构。1992年,大熊猫博物馆对游客开放。2006年,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授予“国家AAAA级景区。2019年4月,与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等8家单位联合发起西南旅游景区联盟。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北郊斧头山,距市区10公里,有一条宽阔的熊猫大道与市区相连。乘坐1、49、53、63、64、69、71、83路公交到青龙场汽车中心站,再转公交198路或87路即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市中心选择打的士前往熊猫基地游览,车费大概在30元左右。除此之外,可以选择乘坐成都地铁3号线,在熊猫大道站下车。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初中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鲁尔区交通

全文共 576 字

+ 加入清单

鲁尔区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古就为东西欧往来的“圣路”地带,也是北欧通向中欧、南欧的捷径,地处欧洲的交通路口。

水运

莱茵河纵贯全区南北,从莱茵河口上溯的7000吨级海轮和8000吨的顶推船队,可直抵杜伊斯堡港。从杜伊斯堡到荷兰边界的莱茵河段,年均运输量达1亿吨,并可通过河口的鹿特丹港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区内还有沟通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和埃姆斯河的4条运河网,总长达425公里(包括通往埃姆斯河下游段),有大小河港74个,河道与港口均已标准化,可通行1350吨的欧洲标准货轮。同时,鲁尔区东部可利用多特蒙德—埃姆斯运河,经埃姆登港与海外联系。所以,虽然鲁尔区地处内陆,但由于它有着方便的水运条件,特别是莱茵河通海航运,使得它与沿海地区同样具有廉价运费条件。

铁路及公路

铁路运输与河运同样发达。区内铁路密度非常大,营运里程达9850公里,占全国近1/5,多东西走向,从巴黎通往北欧和东欧的铁路,由本区穿过,哈根是德国最大的货运编组站。公路和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是区内及其它工业区联系的纽带,从德国西部通往柏林和荷兰的高速公路均从区内通过。鲁尔区公路汽车行驶的密度为全国平均密度的一倍,达每公里55辆。

总结:东北、南面又邻近本国下萨克森的经济重心区汉诺威—沃尔夫斯堡—扎耳茨吉待三角工业区和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莱茵河下游以科隆—杜塞尔多夫为中心的工业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北部内陆两区一省

全文共 413 字

+ 加入清单

北部内陆两区一省

1.位置、地形和气候

内蒙古、宁、陇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主要高原有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属第二阶梯上的内陆高原。

2.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本区畜牧业占重要地位。优良畜种有:三河马、三河牛、内蒙古马、内蒙古细毛羊、宁夏滩羊等,是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都属干旱地区,是重要的灌溉农业区。

3.丰富的矿产和包头钢城

本区的煤、石油、镍、稀土,以及铁矿等储量在全国居重要地位。内蒙古的煤探明储量次于山西,居全国第二位。伊敏河、霍林河、元宝山、准噶尔四大露天煤矿正在建设为重要能源基地,包头利用包头的煤、白云鄂博的铁、黄河的水发展了钢铁工业,被称为“草原城”。包头的稀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

4.交通和重要城市

本区主要铁路干线有:京包、包兰、兰新、陇海、集二、京通、滨洲、兰青等线。兰州是西北最重要的铁路交通中心,银川自古称为塞上名城,呼和浩特是内蒙古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南有古迹昭君墓。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中国的自然资源

全文共 1162 字

+ 加入清单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1、自然资源: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

2、分类:

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能够循环使用,如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非可再生资源——用一些就少一些,如矿产资源。

3、特点: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不足,相对短缺。

二、土地资源(6月25日世界土地日)????

1、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2、各类土地构成比例不合理:耕地、林地少,难以利用的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3、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⑴优势: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⑵劣势:人均占有量少、比例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各种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4、分布地区

⑴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这里土地利用程度高,其中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和低缓的丘陵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的山地。

⑵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这里难利用土地多,土地资源的利用程度低,牧业在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中占主要地位。

⑶北方旱地与南方水田的差异:北方地多水少,以旱地为主;南方水多地少,以水田为主。

5、存在的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等。

6、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三、水资源(3月22日世界水日;3月22-28日中国水周)

1、水是宝贵的资源

⑴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是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

⑵水危机的原因:用水量增加、水污染、水浪费。

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⑴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季多、冬春季少且年际变化大。合理利用每一滴水: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均,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工程(如:引黄济青、南水北调)。

⑵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我国水、土资源的配合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

⑶措施:

①解决季节分配不均——兴修水库。

②解决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如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等。

③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⑷南水北调工程的三条计划线路

①东线方案:在江苏扬州市把长江水抽进京杭运河,用闸控制,逐级提升,过黄河后,自北自流,沿途供水,直达天津市。

②中线方案:首先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到华北平原,第二步在三峡巨型水库建成后,利用高峡出平湖,筑渠输水自流进汉江。

③西线方案:计划提高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的水位,再开凿一些巨大的隧洞,把长江水引入黄河上游,补充西北的水源。

3、我国水资源的特点:⑴水资源短缺⑵时空分布不均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初中自然地理知识点归纳:亚欧大陆桥

全文共 526 字

+ 加入清单

亚欧大陆桥是指以横跨亚欧大陆的铁路运输系统为中间陆两端的海洋连接起来,实现海陆联运的一种运输方式,属于国际联合运输的范畴。

它比北线大陆桥减少行程3000公里,比走海路费用节约20%,时间减少一半。北线经阿克斗亚、切利诺格勒,到彼罗巴甫洛夫斯克纳,再经莫斯科、布列斯特、华沙、柏林到达鹿特丹港。

南线经过阿雷西、伊列次克、布良斯克,再经过布列斯特、华沙、柏林到达鹿特丹港。也可从阿雷西分路,通过伊朗的马什哈德到德黑兰,还可从布良斯克分岔至乔普到达匈牙利的布达佩斯。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全长4213公里,由陇海铁路和兰新铁路组成。

以亚欧大陆桥为纽带,它将中国与独联体国家、伊朗、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德国、奥地利、比利时、法国、瑞士、意大利、英国紧密相连。它对环太平洋经济圈的协调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也使中国与世界大市场的距离更近。它将亚欧两个大陆原有的陆上运输通道缩短了2000公里运距。比绕道印度洋和苏伊士运河的水运距离缩短了1万公里。

总结:大陆桥途经山东、江苏、河南、安徽、陕西、甘肃、山西、四川、宁夏、青海、新疆11个省、区,89个地、市、州的570多个县、市,到中俄边界的阿拉山口出国境。

编辑推荐:亚欧大陆桥知识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生旦净末丑净是男是女,这些知识你知道多少

全文共 403 字

+ 加入清单

众所周知,京剧属于国粹,是中国众多戏曲种类里最受欢迎的一种,而其前身则是来自于徽剧,在经历了数十年的演变和改进后,最终变成了大家熟悉的京剧。在梨园行当里,人们会将京剧演员分成五个类别,分别是生旦净末丑。那么有网友就不明白了,生旦净末丑净是男是女呢?

“净”是净行的简称,也是很多人嘴里的花脸。净角指脸上所涂画的彩妆较繁琐,看来非但不干净,还有一些脏乱,索性反过来称为‘净”。净行里一般有以下几种角色:1、主要以唱白为主的铜锤花脸和黑头花脸。2、以武打为主的架子花脸,如将军、武士、好汉及武花脸与摔打花脸等角色。铜锤花脸在京剧里被称为正净,架子花脸则被称之为副净、武工花脸被称之为武净,武二花脸言则属于红净,不同的角色拥有不同的脸谱,其特色也是不同的。由此也能知道,生旦净末丑中的净角,代表的是男性。

综上所述,生旦净末丑中的净,也被称之为花脸,通常以武戏为主,而根据资料显示,净行里都是男性,不存在有女性净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QQ上显示的地理位置信息是否完全准确

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QQ上显示地理位置信息不一定完全准确

因为IP和实际的地理位置的匹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比如运营商会将某个IP段进行再分配,这样的更改是不会立刻反映在QQ上的,需要不断地更新IP数据库,才能达到更高的准确率。不过,从统计结果看来,目前QQ显示地理位置的准确率是相当高的。

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显示的地理位置有误,请将鼠标移动到地理位置信息处,稍作停留,将会有“报告有误的地理位置”提示框显示,点击,选择正确的地理位置信息,提交即可,客服人员会进行确认并更新数据库。

腾讯QQ是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信(IM)软件。腾讯QQ支持在线聊天、视频电话、点对点断点续传文件、共享文件、网络硬盘、自定义面板、QQ邮箱等多种功能,并可与移动通讯终端等多种通讯方式相连,可以使用QQ方便、实用、高效的和朋友联系,而这一切都是免费的。

QQ不仅仅是简单的即时通信软件,它与全国多家寻呼台、移动通信公司合作,实现传统的无线寻呼网、GSM移动电话的短消息互联,是国内最为流行功能最强的即时通信(IM)软件。腾讯QQ支持在线聊天、即时传送视频、语音和文件等多种多样的功能。同时,QQ还可以与移动通讯终端、IP电话网、无线寻呼等多种通讯方式相连,使QQ不仅仅是单纯意义的网络虚拟呼机,而是一种方便、实用、超高效的即时通信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初中自然地理知识点归纳:本格拉寒流

全文共 475 字

+ 加入清单

本格寒流是一种低气压的寒流,压迫着海面,让海水蒸发的太慢,也让空气中的湿气流动的太慢,所以无法吹到陆地上去,才形成了只有纳米比亚才能出现的唯一特别的现象。

本格拉寒流

南大西洋东部的寒流。西风漂流在非洲西岸转向而形成。它沿非洲西岸从南向北流,约在南纬5°附近,经安哥拉西岸本格拉港继续北上,汇入南赤道暖流。流速为0.3—0.5米/秒。曾经是葡萄牙殖民者穿越南半球非洲西海岸的重大障碍。

本格拉寒流——南部非洲的天然“生命线”

南部非洲在国际航运和战略上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而本格拉寒流又给这一地区的重要性增添了浓重的几笔,其中包括生物多样性,世界重要的渔业基等。

由于本身水温较低,本格拉寒流在流经的海域会引发表层寒冷海水和底层温暖海水之间的搅动,再加上盛行的南风和西南风影响,使得盐度较低,浮游生物含量大的海水涌生,形成了优良渔场。南部非洲地区一向以盛产鳕鱼,凤尾鱼和金枪鱼等鱼类以及龙虾河蟹等海洋生物而著称。

总结:在安哥拉、纳米比亚和南非,渔业都成为了当地的经济支柱之一。除此之外,本格拉寒流中的沉积物还成为了原油、天然气、矿物质,特别是钻石形成的温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一数学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题五种题型

全文共 945 字

+ 加入清单

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题的五种题型

1、一、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可概括为"审、找、列、解、答"五步,即:

2、审:通过审题,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分析已知数和未知数,并用字母表示其中的两个未知数;

3、找:找出能够表示题意两个相等关系;

4、列:根据这两个相等关系列出必需的代数式,从而列出方程组;

5、解:解这个方程组,求出两个未知数的值;

6、答:在对求出的方程的解做出是否合理判断的基础上,写出答案

二、典型例题讲解

题型一、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生产中的配套问题

1、某服装厂生产一批某种款式的秋装,已知每2米的某种布料可做上衣的衣身3个或衣袖5只,贤计划用132米这样布料生产这批秋装(不考虑布料的损耗),应分别用多少布料才能使做的衣身和衣袖恰好配套

题型二、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行程问题

2、甲、乙两地相距160千米,一辆汽车和一辆拖拉机同时由甲、乙两地相向而行,1小时20分相遇。相遇后,拖拉机继续前进,汽车在相遇处停留1小时候后调转车头原速返回,在汽车再次出发后半小时后追上乐拖拉机,这时,汽车、拖拉机各行驶了多少千米?

3、一轮船从甲地到乙地顺流航行需4小时,从乙地到甲地逆流航行需6小时,那么一木筏由甲地漂流到乙地需要多长时间?

题型三、列二元一次方程解决商品问题

4、在"五一"期间,某超市打折促销,已知A商品7.5折销售,B商品8折销售,买20件A商品与10件B商品,打折前比打折后多花460元,打折后买10件A商品和10件B商品共用1090元。求A、B商品打折前的价格。

题型四、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工程问题

5、某城市为了缓解缺水状况,实施了一项饮水工程,就是把200千米以外的一条大河的水引到城市中来,把这个工程交给甲、乙两个施工队,工期为50天,甲、乙两队合作了30天后,乙队因另外有任务需要离开10天,于是甲队加快速度,每天多修0.6千米,10天后乙队回来后,为了保证工期,甲队保持现在的速度不变,乙队每天比原来多修0.4千米,结果如期完成,问:甲、乙两队原计划每天各修多少千米?

题型五: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增长问题

6、某中学现有学生4200人,计划一年后初中在校学生增加8%,高中在校学生增加11%,这样全校在校生将增加10%,则该校现在有初中生多少人?在校高中生有多少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中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加勒比海

全文共 820 字

+ 加入清单

加勒比

加勒比海以印第安人部族命名,意思是“勇敢者”或是“堂堂正正的人”。是世界上最大的内海。有人曾把它和墨西哥湾并称为“美洲地中海”,海洋学上称中美海。

海区地壳很不稳定,四周多深海沟和火山地震带。海底被宽阔的牙买加海岭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有尤卡坦海盆和开曼海沟,其间被从古巴岛马埃斯特腊山向西延伸的海底山脉所分开,海底山脉露出海面的山峰构成大、小开曼等岛屿。尤卡坦海盆深度在4000米左右,开曼海沟平均深度5000~6000米,最深点达7680米。东部被东北西南走向的贝阿塔海岭分成哥伦比亚海盆和委内瑞拉海盆。哥伦比亚海盆平均深度约3000米,最深处4535米;委内瑞拉海盆深度平均4500米左右,最深处达5630米。牙买加海岭是从海地、牙买加向西南一直延伸到中美的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以东,深度一般在500米左右,其中一半以上深度还不到200米。加勒比海海底是新生代沉积物,较深海盆和海沟大部是红粘土,海台上是抱球虫软泥,而海底山脉和大陆坡上是翼足类动物软泥。

加勒比海盆被若干海脊分隔,使之海盆与海沟成交错分布。最北的尤卡坦海盆,水深约为5000米,北以220公里宽的尤卡坦海峡为界,南有开曼海脊与开曼海沟分隔开。该海脊从古巴直达中美近岸,其东部露出海面的就是开曼群岛。开曼海沟相当狭窄,加勒比海的最大水深(7100米)就在这里。再往南,有较宽的楔形尼加拉瓜海隆,把海沟与哥伦比亚海盆分开,牙买加岛就在此海隆之上。哥伦比亚海盆深达3666米,与委内瑞拉海盆相连接,再往东就是北委内瑞拉海沟。但从伊斯帕尼奥拉岛往西,有贝阿塔海脊把哥伦比亚海盆与委内瑞拉海盆分开。委内瑞拉海盆水深为5058米,与狭窄而又弯曲的阿韦斯海隆相邻接。

总结:加勒比海的主要进出口是尤卡坦半岛与古巴岛之间的尤卡坦海峡、古巴与伊斯帕尼奥拉岛之间的向风海峡、伊斯帕尼奥拉岛与波多黎各到之间的莫纳海峡、维尔京群岛与马丁海峡之间的阿内加达海峡以及多米尼加岛以北的多米尼加海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泰迪配种知识 泰迪配对成功的表现

全文共 395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一般泰迪配对成功之后,母泰迪突然会嗷嗷大叫,甚至会反扑公泰迪。一般经过这样的行为,几次之后,通常就代表交配成功,当然泰迪在配种的时候也会产生其他的表现

1

停止发情

一般配种成功的泰迪,很快就会停止发情,并且变得十分烦躁不安,甚至会拒绝其他异性的泰迪追求。有些泰迪这时候的性格变得非常恶劣,脾气还变得十分暴躁,它们会主动攻击,撕咬企图接近自己的异性,此时它们所表现的就是不再需要交配。

2

乳头发生了变化

一旦母泰迪交配成功之后,原本藏匿在绒毛深处的乳头就会发红,会出现肿胀,并且挺立的状态。这时候如果铲屎官直接抚摸它的乳头,可能会发现它的乳头变得更加的柔软,滑嫩,可能还会有一点点液体。

3

腹部隆起

通常母泰迪在交配成功一个月的时间,腹部就会隆起,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腹部会变得越来越大会下垂。在这样的情况下,主人还是及时的带母泰迪去正规的宠物医院做B超,检查幼犬胚胎的数量,并且要确定生长,发育的具体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一数学上知识点:直线

全文共 201 字

+ 加入清单

直线:一条拉紧的细线向两方无限延伸就是直线。

直线表示法①两大写字母法如直线AB或直线BA(字母无顺序性)

②小写字母法如直线a

直线特征:①直线向两方无限延伸②直线没有粗细不能度量长短。

③两点确定一条直线④两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⑤直线无端点但有无数个点

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①点在直线上(也可说直线经过点)

②点在直线外(也可说直线不经过点)

直线公理: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初一数学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全文共 195 字

+ 加入清单

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把具有相同未知数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一般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中国地势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地势低平的平原、波状起伏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

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北部与东部边缘分布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是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包括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其东面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是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间有丘陵和低山,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东南丘陵,其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如果通过北纬32°线,自西向东作一幅中国地形剖面图,从西部的大高原,到中部的盆地,再到东部平原,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逐级下降的地势特点十分明显。

从中国陆地的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面以下延伸,就是浅海大陆架,这是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一般深度不大,坡度较缓。

总结:陆地上的5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布,这为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年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地理部分

全文共 206 字

+ 加入清单

地理部分:

6、六合:天、地、东、南、西、北六个方位。

7、八荒: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

8、中国的古称:九州、神州、赤县、华夏、九土、中华、华夏。

9、重要城镇名,古今对照。

苏州:姑苏

成都:锦官城

南京:金陵、建业、建康、丹阳、江宁、白下、石头城。

扬州:维扬、扬城、淮上、江都、广陵。

北京:大都、燕京、神京。

开封:大梁、汴梁、东京。

镇江:京口。

杭州:临安、武林、钱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什么叫云爆弹,这些知识你知道吗

全文共 303 字

+ 加入清单

燃料空气炸弹叫云爆弹,又被称为燃料空气炸药或油气炸药,爆炸时会产生巨大的冲击波杀伤作用,还会使炸点周围一定区域内因形成缺氧区而产生窒息效果,是名副其实的恐怖武器。云爆弹的破坏威力大、杀伤作用强、攻击目标广,因而具有较高的军事应用价值,是未来战争的杀手锏武器。

云爆弹,就是由装有包括环氧乙烷、乙烯乙炔等液体、气体和固体类高挥发性易燃燃料的容器和定时爆炸装置组成的弹药。云爆弹在被发射装具或飞机发射到攻击区域上空后,首先要进行第一次爆炸,将化学燃料散布到空中。这些燃料迅速弥散成细小微粒并与周围空气混合,产生一定区域范围的气溶胶云团。随即进行第二次爆炸,起爆引燃气溶胶云团,激发爆轰,产生巨大的破坏和杀伤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地理学习方法和技巧

全文共 2583 字

+ 加入清单

学会理解、分析、解决问题,使知识得以融会贯通。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地理学习方法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理学习方法和技巧:用地图学地理法

大家都知道,学地理时,首先要掌握的就是事物的地理位置。因为只有掌握了事物的地理位置,事物的许多地理属性、特征、特点以及与其他 地理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内涵规律等才容易一下子揭示出来。举个例子来说,比如,我们知道了某个城市的位置是在北纬35 度某大陆西岸。这样,我们就容易一下子推断出:它是地中海式气候。冬季多雨,夏季反而少雨。没有长久的冰冻,生长着耐旱的,树皮很厚的常绿灌木。春季景色 最美,宜于游览等等。

上述是仅就掌握事物的地理位置,谈谈地图运用的效能。地图对学好地理的作用当然不局限于此。有人曾说:离开地图,便不是 地理课。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首先,要利用好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挂图。教师指图讲课时,学生一定要注意看图,不要自己看书,或是做别的事情。教师指图讲 课,事先是经过充分备课的。他会把图中的知识直接指给学生,避免学生费时间走弯路地自己去查找。

运用好地图的另一个做法是要把《中国地图 册》、《世界地图册》和教科书中的插图,作为自己学习上得心应手的辅助工具。“两图”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与教材紧密配合的。而且色调鲜艳悦目,内容 生动活泼。如《中国地图册》中《地球》一图,只要看一眼,便会得出地表一片汪洋的结论,而且会掌握大陆分布的基本形势。《地球五带》一图,作者更是用心巧 妙,用冷暖颜色显示地带温差,配合以动植物画面,十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地带的特点。运用好地图的最后一个做法是不要忽视地理作业填充图的作用,一定要按 教师的要求和布置认真做好填充图作业。

地理学习方法和技巧:文理交融,学法兼用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包括宇宙、大气、海洋、陆地等,主要属于理科内容。特别是其中的地球运动及时间计算、太阳高度角、各种日照图以及气候、洋流、各种等值线图等内容,具有鲜明的理科特点,需要较多的逻辑思维。学习时,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还应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主要属于文科内容,适合采用偏重文科的学习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非常重要。学习时要多看书,熟悉和掌握知识要点;会看书,把握教材的脉络和主要思想、观点;还要多思多想,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的看法。学习人文地理侧重于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

地理学习方法和技巧:图文结合,易学好记

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必须重视地图,识图、用图也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学习时,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视图的学习和运用,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学、好记好用。

例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内容,必须结合“二分二至日全球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图像来学习,才能阐述清楚,理解透彻,遇到相关知识的试题时才能灵活运用,顺利解答,脱离了地图是难以弄懂和解答这类问题的。又如,“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内容,结合“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图”和“上海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图”学习,使我们比较容易地理解城市化的概念,记住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和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运用地图记忆地理知识是最准确、最牢固、最有效的记忆方法。地理内容纷繁复杂,但几乎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源于它在相关图上的位置。学习时要做到看书与看图相结合,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平时要多看地图(还可以填图、绘图),“图不离手”,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这样,当我们解答地理问题时,头脑中就能浮现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图:“地球运动”,“大气分层”,“山河分布”,“洋流流向”,“国家位置”,“铁路干线”,“工业中心”……于是,我们就可以从中准确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从容作答。有的同学可能会认为,看图太费时间,不如看书来得快。殊不知落实到图上的知识印象深刻,经久难忘,便于运用,避免了死记硬背文字造成的多次重复耗时,枯燥无味,知识容易张冠李戴等弊病。因而从整体效果上看,图文结合实际耗时并不多,效果却很明显。同学们学习地理,应该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培养读图用图的能力,只要胸有成“图”,定能事半功倍。

地理学习方法和技巧:知识联系,融会贯通

1.学习的侧重点是掌握“有什么规律?”“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

初中地理更多的是学习“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事物”“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因此不可避免的涉及大量的记忆性的内容,因此其学习方法的侧重点就是解决怎样科学地、高效地记忆这些地理事实材料。

而高中地理侧重解决的是地理事物的规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探究这些规律的形成原因来为形成人类的相应对策服务。也就是说,应侧重于通过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归纳那些繁杂的地理事实材料,从中推导出一些规律,从本质上掌握其成因,最后形成人类生产生活的相应对策。可见,高中地理的学法核心是理解而非记忆,是应用而非记忆。

2.无论自然地理或是人文地理都表现为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显著特点,几乎所有的地理问题都跟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地理必须紧扣这条主线。

3.许多地理问题都有知识与能力的跨学科特点。自然地理部分主要与数学、物理、生物学科联系较多,人文地理主要与政治联系较多。对于我们面临的高考大综合考试意义尤其重大。

4.高中地理是建立在初中区域地理基础之上的,初中地理中区域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地理要素,往往是高中系统地理,特别是人文地理的基础。因此,具备必要的初中地理知识是学好高中地理的保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同学的初中地理知识已经淡忘,影响到高中地理的学习,因而有必要在高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适当复习一些初中地理的知识。一是可以抽点时间浏览一下初中地理教材,主要是地球地图知识、大洲大洋的分布、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基本情况、中国分区地理等内容,加深这些基础知识在头脑中的印象。二是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当涉及初中知识时,及时查找区域地图或复习初中相关内容,注意高初中知识的有机联系,把系统地理知识落实到具体的地理区域中去理解、分析、解决问题,使知识得以融会贯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