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初三化学化合价题(最新20篇)

浏览

5760

文章

1000

篇1:初三学生营养早餐食谱

全文共 685 字

+ 加入清单

初三学生学习压力比价大,饮食比较重要,下面的文章正是针对初三学生营养早餐食谱,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让大家知道初三学生营养早餐怎么吃比较好。

科学的早餐应是低热能、营养均衡,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一样都不能少,特别是要富含膳食纤维。科学的早餐应包括四种类别的食物:分别是以提供能量为主的,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含量丰富的粮谷类食物,如粥、面包、馒头等;以供应蛋白质为主的,主要是肉类、禽蛋类食物;以供应无机盐和维生素为主的,主要指新鲜蔬菜和水果;以提供钙为主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的,主要是奶类与奶制品、豆制品,

1、营养早餐的四大要素:谷类能量,蛋白营养,碱性豆奶,果蔬精华!

2、营养早餐·最佳内容

多吃:全麦面包、馒头、粥类、杂粮、豆浆、脱脂牛奶、鸡蛋、苹果、梨等很容易买到水果,蔬菜;

少吃:油条、汉堡、蛋糕、饼干、薯条、火腿、方便面、碳酸饮料、汽水等

健康选择:选择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选择富含水分、矿物质、纤维素高的谷类食物;选择水果蔬菜和豆浆脱脂牛奶等流体营养食品;远离高油、高糖、高盐、高脂肪、高添加剂食物。

3、合理搭配方案:

多种少量,主食不可少,要有奶制品,蛋类也需要,果蔬流体非常好。

一日三餐中的早餐应该是多品种摄取。

优质蛋白、维生素及充足的水分都是提高免疫所不可缺少的。

早餐不提倡大量,但应该品种丰富。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早餐摄食的能量占人体一天所需能量的30%,而早餐营养的摄入不足很难在午餐和晚餐中补充回来。均衡的饮食,健康的生活习惯,每天晨起的营养早餐习惯是每个人每天“必须”的功课!想要了解更多的校园饮食知识请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三化学知识点复习自然界的水:水例题讲解

全文共 376 字

+ 加入清单

例9.不能说明空气中有水蒸气的事实是()

A.炒脆的瓜子放一段时间后变软B.夏天打开电冰箱看到有白雾产生

C.夏天在室内放一杯冰水,发现杯壁上出现小水珠

D.澄清的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石灰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色物质

例10.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通氢气后加热的理由是()

A.加快反应速度B.排除试管内的空气,避免发生爆炸危险

C.否则氢气与氧化铜不反应D.增大氢气的浓度

例11.据199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现场报道:甘甜清澈的长江源头水流至入海口,水下能见度不足10cm。其主要原因是沿途大量流入①工业废水②生活污水③泥沙④普通雨水()

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③D.①②③

例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有自净作用,因此不会被污染B.水资源非常丰富,无需节约用水

C.只要是无色、透明的水,就一定未被污染D.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需水量会不断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初三数学上册知识点:圆

全文共 311 字

+ 加入清单

描述定义: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叫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

集合定义: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定点称为圆心,定长称为半径。

2、圆的表示方法:以O为圆心的圆记做⊙O,读作圆O。

3、圆弧和弦: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大于半圆的弧称为优弧,小于半圆的弧称为劣弧。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

4、半径:圆心与圆上任意一点所连的线段叫半径。直径:经过圆心的弦叫直径。

5、圆心角:顶点在圆心上的角叫圆心角。

6、圆周角: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与圆相交的角叫圆周角。

7、弦心距:圆心到弦的垂线段的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稀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及现象 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全文共 351 字

+ 加入清单

盐酸铁锈化学方程式为:Fe₂O₃+6HCl═2FeCl₃+3H₂O,反应现象:铁锈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铁锈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反应的现象为铁锈消失,溶液变为黄色。

铁锈简介

铁锈为铁在空气中氧化后生成的,是一种红褐色锈衣,具有清热解毒,镇心平肝之功效,还可以用来治疗口疮、烫伤、脚气等病症。

稀盐酸

稀盐酸指的是质量分数低于20%的盐酸,溶质的化学式为HCl。稀盐酸是一种无色澄清液体,呈强酸性。

稀盐酸的用途

1、可用于除水垢。

2、对于一些厕所、墙壁、地面发黄、发黑、有异味的地方都可以用稀盐酸打扫。

3、用盐酸还可以制备其他的无机物,包括道路用盐氯化钙、电镀用盐氯化镍、镀锌工业和电池制造业用盐氯化锌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密封胶温度与化学特性

全文共 671 字

+ 加入清单

密封胶是一种流动或挤不定型材料,以填补一个封闭的关节,可以依靠嵌入式干燥,温度变化,溶剂挥发,化学交联材料的稳定性和债券,并逐步将固体胶,粘弹性行为或弹性密封材料成型。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密封胶温度与化学特性吧。

密封胶的温度性能

包括密封胶的工作温度极限,承受温度变化的能力及温度变化频率。密封胶的长期工作温度一般为一93.6~204.6℃,有些硅酮密封胶可在260-371℃范围内连续工作数小时。

密封胶的温度性能可根据其热收缩系数、弹性模量(随温度而变化)、延展性的降低和弹性疲劳来估计。

密封胶的化学性能

密封胶因化学腐蚀而分解、膨胀和脆化。这种化学腐蚀往往又会污染被密封的工作介质。微量水分也会使密封胶的耐化学腐蚀性能发生变化.密封胶的可透气性也影响化学性能。因此.要求密封胶对所密封的介质有良好的稳定性。

密封胶受温度高低的影响

1.温度过低时:

①胶与基材表面润湿性降低,而且基材表面可能存在不易察觉的雾或霜,影响密封胶与基材的粘结性。

②硅酮密封胶固化速度比正常情况慢。耐候密封胶还未能固化成弹性体之前遇到接缝变化,容易引起密封胶的表面出现隆起或裂纹,影响胶缝的外观。单组分结构密封胶完全固化的时间会很长,影响工期。

2.温度过高时:

①密封胶的抗下垂性会变差、固化时间会加快、使用时间和修整时间会缩短,导致施工不便;

②硅酮密封胶固化过程中会释放出气体,特别遇到高温反应更强烈。如果接触的基材(比如混凝土、金属窗框和玻璃等)是很难透气的,在温度过高时,固化会快速释放的气体就只能从未完全固化的胶层中跑出来,固化的胶条上就会出现大小不一的气泡。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碳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碳与氧气反应的化学式

全文共 264 字

+ 加入清单

碳与氧气反应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氧气充足完全燃烧,化学方程式为: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现象是:剧烈放热,发出刺眼白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是氧气不足不完全燃烧,化学方程式为: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现象是:持续放热,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

碳是一种很常见的元素,它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和地壳和生物之中。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不易反应,能经受水侵、高温、高压的作用不被破坏。

碳的用途广泛,可用于炼铁、取暖、净化水质、吸附异味、发电等;也可用于制作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化学烧伤的急救处理原则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化学烧伤急救处理原则,应迅速脱离现场,迅速采取措施终止化学物质对机体的继续损害;采取有效解毒措施,防止中毒。那么化学烧伤的急救处理原则都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1.脱离现场,终止化学物质对机体的继续损害

应立即脱离现场,脱去波化学物质浸渍的衣服;并立即田大量清水冲沈。冲洗开始越早,槐伤损害越轻。冲洗用杠要多,时间要够长,一般清水(自来木、井水和河水等)均可使用。冲洗持续时问一般要求在2小时以上,尤其在减烧伤时,冲洗对间过短很难奏效。

头面部烧伤时,要注意眼、鼻、耳、口腔内的冲洗,特别是狠.应首先冲洗,动作要轻柔,如发现眼险痉挛、流沼、结膜充血、角膜上皮损伤及前房混浊等,应立即用生理盐水或蒸榴水冲洗,持续时间在半小时以上。然后,碱烧伤再用硼酸活冲洗,改烧伤用碳酸氢钠液冲洗。为防止角膜干燥,应用单层油纱布覆盖眼睛。

2.防止中毒

对可能引起全身中毒的化学物质损伤。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一旦诊断有化学中毒可能时,应根据致伤因素纳性质和病理损害特点,选用相应的解毒剂或对抗剂治疗;有些毒物迄今尚无特放解毒药物,在发生今毒时,应使毒物尽快排出体外,以减少具危害;一般可静脉补液及给予利尿剂。

除上述处理外,并要注意维持人体重要脏器的功能,防止多脏器功能的衰竭。如果你对烧伤的常见急救方法有哪些等有关意外伤害急救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烧伤急救方法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化学计量数是什么东西 化学计量数什么意思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参与反应的物质前的系数,称化学计量数,用η表示。化学计量数的作用是揭示化学反应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在实际运用中也就是方程式的配平,如果把方程式用待定系数法配平以后,得到的数字就是它的系数,也就是计量数。

化学计量数定义

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参与反应的物质前的系数,称化学计量数,用η表示。实际上在运用中就是方程式的配平,如果把方程式用待定系数法配平以后,得到的数字就是它的系数,也就是计量数。化学计量数的概念应包括其内涵与外延,即化学计量数之比与粒子数之比、物质的量之比、气体体积比、反应速率之比等的关系。

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

写:根据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左反、右生,并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画一条短线。

配:配平化学方程式的目的是使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与数目相等,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后要加以检查。

注: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如点燃、加热等,标出生成物状态,是气体或者沉淀等,把短线改成等号。

查:检查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初三化学知识点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典例剖析

全文共 262 字

+ 加入清单

例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碳单质的下列用途与这一性质有关的是()

A、用碳素笔书写重要文件和资料B、用金刚石切割大理石

C、用石墨为主要原料制铅笔芯D、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

例2.科学家已证实了有一种具有空心球状结构的N60分子,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A、N60和N2都是氮元素的单质B、N60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40

C、N60中含有30个氮分子D、N60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

例3.已知碳有如下性质:C+H2O高温CO+H2,由此推知:在火势旺盛的煤炉中,湿煤燃烧比干煤燃烧时的火焰将()。

A、更旺B、不旺C、熄灭D、维持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化学灼伤的急救

全文共 1838 字

+ 加入清单

化学烧伤比单纯的热力烧伤为复杂,由于化学物品本身的特性,造成对组织的损伤不同,所以在急救处理上有其特点。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化学灼伤方面的急救方法,供大家参考。

化学烧伤的注意事项

1化学灼伤的特点临床上根据烧伤原因不同,把烧伤分为热烧伤(包括开水烫伤)、电击伤和化学灼伤。虽然化学灼伤与其它二种类型的烧伤具有共性,但在灼伤创面和早期处理上又有其个性。化学灼伤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化学灼伤的损害程度与化学物质的种类、浓度、剂量、作用方式、接触时间、化学物所处的物理状态(固态、气态、液态)、与人体接触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合并中毒以及伤后现场急救措施等有关。

2)化学灼伤比单纯的热力烧伤复杂,由于化学物本身特性的不同,所以对皮肤损害的机理很复杂,可有氧化作用、还原作用、腐蚀作用、毒性作用、脱水作用、起疱作用等。3)化学灼伤多呈进行性损害,伤后如不及时清除皮肤表面的致伤物,化学物可继续在皮肤表面、水泡下或深部组织发挥其作用,使创面损伤加深,直至损伤皮下脂肪及肌肉等。

4)化学灼伤创面的深浅判断较难掌握,多呈外轻内重的特点,即外表像浅度灼伤,而实际上损伤已达深部组织。这主要是由于不同化学物引起皮肤不同颜色的变化。如硫酸灼伤后皮肤先呈黄色,后转为棕褐色或黑色痂皮;硝酸灼伤后皮肤呈黄褐色;盐酸灼伤后皮肤先呈黄蓝色,后转为灰棕色等。

5)有的化学灼伤刚开始时,疼痛不明显,容易被人忽视,但随着时间进展,疼痛会逐渐加重,直至难以忍受,如氢氟酸。

6)有些化学物灼伤皮肤后,经皮肤吸收会引起中毒,如苯酚、黄磷等;而有些化学物在皮肤灼伤的同时,可经呼吸道吸入合并引起中毒,如氨水、硫酸二甲酯。

看过“化学灼伤的急救”

化学烧伤的急救方法

一、强酸类

强酸类如盐酸、硫酸、硝酸、王水(盐酸和硝酸)。石炭酸等,伤及皮肤时,因其浓度、液量、面积等因素不同而造成轻重不同的伤害。酸与皮肤接触,立即引起组织蛋白的凝固使组织脱水,形成厚痂。厚痂的形成可以防止酸液继续向深层组织浸透,减少损害,对伤员健康极为有利。

盐酸、石炭酸的烧伤,创面呈白色或灰黄色;硫酸的创面呈棕褐色;碳酸的创面呈黄色。

如系通过衣服浸透烧伤,应即刻脱去,并迅速用大量清水反复地冲洗伤面。充分冲洗后也可用中和剂--弱碱性液体如小苏打水(碳酸氢钠)、肥皂水冲洗。石炭酸烧伤用酒精中和。硝酸烧伤用攸琐溶液中和,效果更好。但若无中和剂也不必强求,因为充分的清水冲洗是最根本的措施。

二、强碱类

强碱类如苛性碱(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石灰等。

强碱对组织的破坏力比强酸为重,因其渗透性较强,深入组织使细胞脱水,溶解组织蛋白,形成强碱蛋白化合物而使伤面加深。

如果碱性溶液浸透衣服造成的烧伤,应立即脱去受污染衣服,并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伤处。

充分清洗后,可用稀盐酸、稀醋酸(或食醋)中和剂。再用碳酸氢纳溶液或碱性肥皂水中和。根据情况,请医生采用其他措施处理。

三、磷

磷烧伤,在工农业生产中常能见到,在战时磷弹爆炸也常造成烧伤。磷及磷的化合物在空气中极易燃烧,氧化成五氧化二磷。伤面在白天能冒烟。夜晚可有磷光。这是磷在皮肤上继续燃烧之故。因此伤面多较深,而且磷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被身体吸收后,能引起全身性中毒。

磷对肝脏具有很强的毒性,引起肝细胞的坏死,肝脂肪性变;对血管损伤,可引起广泛的出血:对肾脏、心肌及神经都有毒性。

磷中毒病人一般情况衰竭,头晕头痛,全身乏力,肝区疼痛、肿大、出现黄疸,肝功能不正常。尿少,尿检查出现红细脑、蛋白,也可以看到血尿,严重者尿闭。皮下毛细血管出血,可见到紫癜(红色的小出血点,压之不褪色)。肝脏受损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肝炎,急性黄色肝萎缩而致死。

急救处理的原则是灭火除磷、然后用有关液体包扎。如磷仍在皮肤上燃烧,应迅速灭火,用大量清水冲洗。冲洗后,再仔细察看局部有无残留磷质,也可在暗处观察,如有发光处,用小镊子夹剔除去,然后用浸透l%的硫酸铜纱布敷盖局部,以使残留磷生成黑色的二磷化三铜,然后再冲去。也可以用3%双氧水或5%碳酸氢纳溶液冲洗,使磷氧化为磷酐。如无上述药液,可用大量清水冲洗局部。

一般烧伤多用油纱布局部包扎,但在磷伤时应禁用。因磷易溶于油类,促使机体吸收而造成全身中毒,而改用2.5%碳酸氢钠溶液陋敷两小时后,再用干纱布包扎。

对于全身中毒者,主要是采取保护肝脏的疗法,如静脉注射50%高渗葡萄糖液,或静脉点滴5一10%的葡萄糖液,加入大量的维生素C。服用其他保肝药物如肝泰乐。肾脏损伤出现蛋白尿、血尿者,可应用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注射,卧床休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化学知识点:原子构成的关系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1.原子是由下列粒子构成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带负电荷)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带正电荷)以及中子(不带电)构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例如:普通的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

2.原子中的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原子整体是呈电中性的粒子。

3.原子内部结构揭秘-散射实验(如下图所示):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α粒子(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轰击金箔时,发现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是也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实验结论:

(1)原子核体积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所以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

(2)原子核带正电,α粒子途经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改变了运动方向;

(3)金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当α粒子碰到体积很小的金原子核被弹了回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化学知识点:CO2检验方法

全文共 267 字

+ 加入清单

将气体充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白色浑浊,证明该气体为二氧化碳

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的原因:因为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

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的原因:因为浓盐酸会挥发出大量氯化氢气体i混入CO2气体中,从而导致制得的CO2不纯。

不能用碳酸钠粉末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的原因:因为反应太快,不便于收集CO2。

不能用普通漏斗代替长颈漏斗的原因:因为普通漏斗颈太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从漏斗处逸出,用长颈漏斗时,下端管口必须在液面以下才能起密封的作用。

锥形瓶能用大试管、广口瓶、平底烧锅等玻璃仪器代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病毒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 病毒的组成成分是什么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病毒主要成分中心是核酸,由DNA或者RNA组成,外面包被着一层蛋白,称为衣壳,构成衣壳的形态亚单位就是壳粒,由核酸、核衣壳蛋白所构成的粒子,称为核衣壳。

病毒是最微小的,结构最简单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形状多种多样,主要有球形、杆形和蝌蚪形等。其自身不能产生能量,需要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存活。由病毒引起的人类疾病有很多,已经确定的有伤风、流感、水痘等一般性疾病,以及天花、艾滋病、禽流感等严重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注意清洗。适量的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增强抗病毒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初三化学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变化

全文共 266 字

+ 加入清单

物质变化性质

1、化学变化实质:

(1)有新物质生成(2)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原子论(道尔顿)和分子学说(阿伏加德罗)的创立。

考点一:物质的变化

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

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

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

3、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生,有化学变化一定有物理变化,有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三化学燃烧复习检测填空题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7.某物质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则此物质里一定含有元素。若将此物质隔绝空气加强热,结果生成了水和炭,则原物质里一定含有元素,此反应属于反应。

8.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我国推广使用军用乙醇汽油的工作将全面启动。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形成的混合燃料。使用这种汽油不但不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而且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是一种改善环境的清洁能源。同时,燃料乙醇主要是以粮食作为原料,这对解决我国粮食过剩,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循环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上述报道回答:

(1)乙醇能代替汽油作为燃料,是因为乙醇中含有元素和元素。

(2)燃烧乙醇比燃烧汽油减少了对大气的污染,是因为乙醇中不含元素。

(3)乙醇是由粮食中的淀粉转化而成的,淀粉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由和两种物质转化而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粉底中有哪些化学成分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进行化妆时,人们总不忘给自己打一层粉底,那么,粉底中有哪些化学成分呢?这就给您介绍一些相关的知识。

粉底液、粉条和遮暇膏的成分并不尽相同,粉条和遮暇膏主要成分是颜料、油份、水分和色素,大多数是化学成份;而粉底液则会添加一些护肤成分,好的粉底更会添加植物成份,兼有较好的护肤功效。

●滑石粉:滑石粉可使其它粉底平滑地铺展到皮肤上,并使皮肤滑爽.

●高岭土和二氧化钛:使粉底具有较强遮盖力,并且可以消除滑石粉的闪光.

●硬脂酸锌和肉豆蔻酸锌:具有较强的附着力.

●碳酸钙和碳酸镁:可吸收皮肤表面的汗液和油脂,也有消除滑石粉闪光的作用

●颜料:一般是无机颜料和有机颜料混用.常用的无机颜料氧化铁与红色或橘黄色的有机颜料混合而成为粉底的颜料.

●粘合剂:使上述的各种粉底溶合成型.主要有动植物和液体石蜡等矿物油或合成的脂油构成.

●其他成分:防腐剂、抗氧化剂和香料等.

●植物成份:如海藻萃取精华、山药萃取物、维生素类、弹性蛋白、珍珠粉等,具有修护柔软肌肤、保湿美白、增加肌肤弹力及光泽等功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84消毒液与洁厕灵反应化学方程式 84消毒液和洁厕灵反应后的化学方程式

全文共 307 字

+ 加入清单

84消毒液是次氯酸钠(NaClO),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HCl),两者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Cl2↑+H2O,氯离子和次氯酸跟离子在酸性作用下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

84消毒液和洁厕灵反应离子方程式是:Cl-+ClO-+2H+=Cl2↑+H2O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价态归中规则,氯元素为正一价次氯酸根离子可以和负一价的氯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零价的氯气。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次氯酸钠是呈酸性的,而洁厕灵是强碱性的。两者相遇就会立刻起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白色泡沫和刺激性非常强的氯气。氯气是有毒气体,易挥发,氯气中毒者,轻者可能引起咳嗽、胸闷等,重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防晒霜大瓶好还是小瓶好 化学防晒用小瓶更好

全文共 937 字

+ 加入清单

防晒霜是夏季必需品,因为消耗巨大,而购买大瓶防晒霜更加实惠,于是很多妹子都会选择购买大瓶防晒霜,其实真相如何呢,大瓶和小瓶哪个更好呢,下面本网小编带大家来看一下防晒霜大瓶好还是小瓶好?

防晒霜大瓶好还是小瓶好

1、很多妹纸觉得防晒霜既然每天都要大量使用,大包装也更便宜,所以买大瓶的防晒霜囤着用。其实防晒霜的成分是不稳定的,如果是含氧化锌、氧化钛等成分的物理防晒霜,成分会相对稳定一点,可以选大包装的。

2、如果防晒成分是比较敏感的化学防晒的话,遇到紫外线就会迅速挥发,所以选小包装的才能让防晒霜发挥有效功能,而且防晒霜经常要带出门去补涂,为了保证防晒霜不失效和方便携带,最好还是买不超过50毫升的小包装哦。

防晒值怎么看

1、防晒伤晒红——防UVB——看SPF值。UVB可以穿透皮肤表皮层,会晒伤、变红。SPF30表示对UVB的屏蔽率为97%SPF50表示对UVB的屏蔽率为98%

2、防晒黑晒老——防UVA——3种表达方式。UVA可以穿透皮肤真皮层,会变黑、老化。对UVA的防护能力有3种表示方式:

日系用PA++表示,+号越多,UVA防护力越强。

欧系用UVA外画个圈表示,SPF30的产品防UVA效果等同于PA+++;SPF50的等同于于PA++++。

美系上标有BroadSpectrum(广谱防晒),就表示有防UVA能力。

防晒什么时候需要抹

紫外线的强弱不仅跟季节有关,还跟纬度、海拔高度、大气污染物、地面反射、臭氧层等有关。最简单直接的方法,用手机自带的天气应用查看当地的紫外线指数,紫外线指数≥3就要采取防晒措施,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气象组织认定的标准指数。不过这是以健康作为主要考量,是防止皮肤晒红晒伤的标准。而UVA比UVB穿透力更强,可以穿透云层、玻璃,到达皮肤真皮层。如果你非常严格,非常怕晒黑晒老,在户外的时间基本都要防晒。待在室内又远离窗户的盆友,就没这个必要了。

高倍防晒更好吗

不要盲目追求高倍数防晒,SPF30和SPF50的产品对UVB的阻挡率只是差1%,防晒剂的浓度却多了不少,再加上厚重的封闭作用,反而会增加皮肤负担。不是长时间暴晒的话,SPF30已经能满足日常防护的需求了。另外也不要完全迷信标识上的防晒指数,有些标榜高防晒指数实际都达不到,像日系的碧柔蓝管和安耐晒金瓶,都是SPF50,PA++++,防护力却差了一大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化学知识点之常看见的盐

全文共 259 字

+ 加入清单

看见的盐

粗盐提纯的步骤:1.溶解2.过滤3.蒸发4.结晶

实验仪器:药匙、烧杯、玻璃棒、蒸发皿、漏斗、量筒、酒精灯、

b.碳酸钠(俗名:纯碱,Na2CO3类别:盐,不是碱)

碳酸钠+酸→盐+H2O+CO2↑

例:Na2CO3+2HNO3=2NaNO3+H2O+CO2↑

c.硫酸铜(硫酸铜晶体俗名:蓝矾、胆矾)

①加热蓝色硫酸铜晶变为白色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遇水变蓝色CuSO4·5H2OCuSO4+5H2OCuSO4+5H2O=CuSO4·5H2O

置换反应Fe+CuSO4=FeSO4+CuZn+CuSO4=ZnSO4+Cu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初三学生性格特点

全文共 946 字

+ 加入清单

到了初三这一年,没有压力和期望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压力过大,期望值过高,孩子们各种异样的表现又让家长束手无策。因此家长们首先要了解初三学生性格特点是什么?接下来小编在文中为您介绍一下。

一、沉默寡言

话不多,没有主见,看起来学习比较认真,但是成绩一般,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女生居多)。

这类学生在学校经常被老师忽略,在家不和家长主动交流,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但内心十分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认可。这类学生的内心比较脆弱,一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者在学校被批评,行为上就会表现出十分失望,封闭自我。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到了青春期不爱和家长交流是正常的现象,从而忽略了在孩子成长中必要的沟通。这类孩子如果受到打击无处释放就会越陷越深,所以及时沟通十分必要。家长可以先尝试和孩子比较要好的朋友私下沟通,让孩子的好朋友当"传话筒",通过间接的方式随时检测孩子的内心动态。

二、人来疯

在家和家长沟通不多,但是到了学校就好友成群,和同学之间能够融洽相处。课堂上,碰到自己喜爱的科目就疯狂痴迷并有十分积极的表现,如果遇到自己不喜欢的科目马上就"发蔫"。

人来疯型的学生性格外向,表现欲望强,是潜在的"好学生"。学习方面表现为接收能力很好,但是不够踏实,反映到做题中就会表现出细节方面经常出错。这类学生喜爱和家长主动交流沟通,不会掩饰自己内心的想法。

三、叛逆无道

无论是在家还是学校都是"焦点",行为和思想比较极端,令老师和家长十分头疼。

每一个叛逆的孩子内心都住着一个善良纯真的天使。只不过在学校生活中,学业并不是他们所热衷的或者擅长的,一旦碰壁无法及时解决,加上周围人的否定和有色眼镜,性格中的恶魔便马上占据他们的心灵。他们并不是所谓的坏孩子,他们也需要从不同的方面得到肯定。这类孩子还有一种典型的表现在于:即使有了学习的意愿,但是仍然比较茫然,没有目标感,没有人帮助其规划。对于这种学生,首先家长要和孩子来一次促膝长谈,如果孩子不愿意接受,那么家长可以选择让孩子比较信任的人来进行。其次,要借助外在的力量帮助孩子规划好学业,使他们觉得完成目标不再遥不可及。

每个阶段的孩子的性格特点都是不同的,家长们一定要教育得当,如果家长想了解更多的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如:学生性格内向怎么办等,您可以登录我们的去找寻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