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初中生踢足球(经典20篇)

浏览

1183

文章

1000

篇1: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关节基本结构功能

关节: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个部分组成。

①关节面:相邻两块骨的接触面,凸起的一面叫关节头;凹进的一面叫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②关节囊:由坚韧的结缔组织构成,它包绕着整个关节,使相邻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关节囊内还有坚韧的韧带,对关节起加固作用。

③关节腔:是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活动灵活。

(3)骨骼肌: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肌腱呈白色,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很坚韧。一般位于骨骼肌的两端,分别附着在邻近的两块骨上,没有收缩能力;肌腹呈红色,位于骨骼肌的中间,外面包裹着结缔组织膜,里面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柔软而富有弹性,在受到刺激时能够收缩。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在人体内骨骼肌接受的刺激来自于神经。当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中生物知识点之病毒的发现与研究历史

全文共 8517 字

+ 加入清单

病毒发现研究历史

一、病毒病由来已久

地球上的人类,其他动物和植物遭受病毒病的折磨已有许多世纪。许多记述表明至少在公元前二至三个世纪印度和中国就存在天花,中国从公元十世纪宋真宗时代就有接种人痘预防天花的记载了。在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人痘预防天花推行甚广,先后传至俄国、日本、朝鲜、土耳其及英国。1796英国医生琴纳(Jenner),才得出了结论,牛痘可能使人预防天花,并在英国及欧洲大陆普遍应用,挽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

除了文字记载外,考古学的发现也说明早就存在某些人类病毒病。在古埃及石刻浮雕中一个主要人像就带有患过引起跛足的脊髓灰质炎的标记。

古埃及石刻浮雕

在家畜的病毒病中,狂犬病可能是最早有记载的。此病毒病一般与疯狗有关。阿里斯多德(Aristotle)在公元前四世纪就记述了病犬的疯狂和暴怒,通过咬啮还能将病魔传给其他的动物,此病也能传染给人(人畜共患疾病),在人体上这种病常被称作恐水病。法国人巴斯德(Pasteur)在1884年发明了狂犬疫苗。

巴斯德(1822-1895)法国著名科学家发明巴氏消毒法、1884年研制成功狂犬疫苗

昆虫病毒病可能同高等动、植物的病毒病一样历史悠久。十二世纪中叶我国《农书》(1149年出版)中,已有关于家蚕"高节"、"脚肿"等病症的记载。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知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而国外直到十九世纪中叶,Cornelia和Maestri才记述了家蚕的黄疸病或多角体病的症状。

第一个记载的植物病毒病的是郁金香碎色病,因为至今荷兰阿姆斯特丹的Rijks博物馆还保存着一张1619年荷兰画师的一幅得病的郁金香静物画。据记载一个得病郁金香球茎竟能换来牛、猪、羊甚至成吨的谷物或上千磅的奶酪。在1634-1637年的荷兰,这种嗜好达到了可称做"郁金香热"的高潮。使我们知道在十七世纪就存在一种植物病毒病----郁金香碎色病。

郁金香静物画

二、病毒的发现与发现者

AdolfMayer被烟草的一种病态吸引住了,其症状是感染叶子上出现深、浅相间的绿色区域,故麦尔在1886年称为烟草花叶病。通过对叶子和土壤的分析麦尔指出不能把此病归于无机物平衡失调。这可能是一个细菌病。

1892年从事烟草病工作的年青的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Ivanovski)发现感受花叶病的叶汁,即使经过Chamberland氏烛形滤器的过滤也仍具有传染的性质。这项观察提示了存在一种比以前所知的任何一种都小的病原,他认为该病是由产生毒素的细菌引起的。

1898年,荷兰科学家贝杰林克(Beijerinck)重复了伊万诺夫的实验,他从患花叶病的烟草叶中挤出汁液,并使之通过Chamberland氏滤器。表明滤液仍有侵染性。贝杰林克相信他的滤器阻挡住了细菌。将汁液置于琼脂凝胶块的表面时,发现侵染性物质在凝胶中以适当的速度扩散,而细菌仍滞留于琼脂的表面。因此认为这种侵染性物质要比通常的细菌小。贝杰林克用"病毒(Virus)"来命名这种史无前例的小病原体。不难看出真正发现病毒存在的是贝杰林克。

Chamberland氏滤器

伊万诺夫斯基和贝杰林克通过他们创造性工作发现了烟草花叶病毒,从而开创了病毒学独立发展的历程。

伊凡诺夫斯基,俄罗斯著名科学家1892年发现烟草花叶病病源的滤过性贝杰林克(1851-1931)荷兰著名科学家,1898年发现病毒

三、病毒学的发展历程

病毒病害的病原研究阶段;病毒化学和结构研究阶段。

(一)病毒病害的病原研究阶段

自病毒发现直到上个世纪30年代初,病毒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分离和鉴定引起各种病毒性疾病的病毒;病毒对疾体所引起的特异性病理效应;病毒的传播方式和感染宿主范围;各种理化因子对病毒感染的影响等方面。

在病毒发现的那一年,1898年德国细菌学家勒夫勒和弗施(Loeffler和Frosch)证实了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diseasevirus)的存在。1911年,劳斯(Rous)发现了引起鸡的恶性肿瘤的劳斯肉瘤病毒(Roussarcomavirus,RSV)。1915-1917年,托特和德爱莱尔(Twort和d′Herelle)分别发现了噬菌体。人们通过过滤性试验,相继发现了近百种病毒病害,包括流感、骨髓灰质炎、几种脑炎、狂犬病、兔的粘液瘤、马铃薯花叶病、卷叶病、和条斑病、黄瓜花叶病、小麦花叶病等。而且人们从解决病害观点出发,在机体水平上研究了病毒感染的症状、传播途径、传播介体以及病毒的繁殖特征。1899年古巴流行黄热病,细菌学家里德(Reed)证明罪犯确实是伊蚊。接着日本人高见(Takami)证明一种叶蝉会传水稻矮花病,蚜虫会传马铃薯退化病。300多年前(1619年)就知道的郁金香碎色病直到1929年才证明是蚜虫传的。这时期还发现了一些非常有趣的病毒生物学现象,如一种病毒通过变异,产生致病力强弱不等毒株。而且同一种病毒的不同毒株彼此间有拮抗,称干扰现象。还有人发现把病植株的汁液注入到动物体内后,动物的血清和病汁液起特异的反应。这些研究成果都对当时防治病毒病起了重要作用。

在这一阶段,人们对病毒本质的认识还很肤浅,认为病毒是一种与细菌类似的病原体,所不同的仅在于病毒必须在生活的细胞内才能繁殖,再就是体积十分微小,以致在显微镜下不能见到,能够通过细菌滤器。这也正是在那一时期把病毒称之为"超显微的滤过性病毒"的原因。

(二)病毒的化学和结构研究阶段

1935年,美国生化学家斯坦利(Stanley)发现烟草花叶病毒的侵染性能被胃蛋白酶破坏,在这一现象的启示下,他几乎磨了上吨重的感染花叶病的烟叶,企图用提酶的方法把病毒提纯出来。他得到了一小匙在显微镜下看来是针状结晶的东西,把结晶物放在少量水中,水就出现乳光了,用手指沾一点这溶液,在健康烟叶上磨擦几下,一星期以后这棵烟草也得了同样类型的花叶病。可见提纯的东西的确是有侵染性的烟草花叶病毒。今天在美国加州大学的原来斯坦利实验室里,仍然保留着一个标注着"Tob.Mos."字样的瓶子,其中就盛着当年第一次提纯的烟草花叶病毒(简称TMV)。

根据各种试验结果,证明这种结晶物质是蛋白质,初步的渗透压和扩散测定表明,这种蛋白质的分子量高达几百万。其结晶制品的侵染性依赖于蛋白质的完整性,侵染性被认为是病毒蛋白质的一种性质。Stanley的研究论文1953年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他在论文中写道:"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具有自我催化能力的蛋白质,它的增殖需要活体细胞的存在"。在获得TMV结晶之后的将近20年时间里,许多其他病毒也相继被结晶出来,1955年,Scaffer和Schwerdt成功地结晶了脊髓灰质炎病毒,它是第一个被结晶出来的动物病毒。然而,Stanley在他的结晶工作中,并未注意到病毒的含磷组分,1936年Bawden和Pirie等在纯化的TMV中发现了含磷和糖类的组分,它们以核糖核酸的形式存在,通过热变化,这种核酸可以从病毒粒子中释放出来,这一发现也被Stanley不久证实,Stanley及其同事证实几种不同植物病毒的核酸也能从核蛋白的形式中被分离出来。

鲁斯(1879-1970)美国著名病毒学家,证明动物的癌症由病毒引起,1996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斯坦利(1904-1971)美国著名化学家,1935年提纯了烟草花叶病毒,1946年获得诺贝尔奖

TMV的结晶及其化学本质的发现是对医学和生物科学的巨大贡献,它不仅引导人们从分子水平去认识生命的本质,而且为分子病毒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鉴于Stanley在TMV研究中的突出贡献,1946年他被授予诺贝尔奖,这是病毒学领域第一个获此殊荣的科学家。

2、电子显微镜的应用

最初从电子显微镜照片上看到的病毒是一些几乎类似的微粒,1939年,G.A.Kansche在电镜下直接观察到了TMV,指出TMV是一种直径为1.5nm,长为300nm的长杆状的颗粒,而番茄黄化花叶病毒(Tomatoyellowmosaicvirus,TYMV)颗粒为球形,直径为25nm。

电子显微镜

早期电镜学家获得的最令人振奋的发现之一是细菌病毒----噬菌体,d′Herelle的噬菌体最初的电镜照片曾引起很大的轰动。噬菌体虽然非常微小,仅为10nm,但它们具有高度整齐而复杂的结构,它们有圆的头和起初被认为是尾巴的附属物,像个小蝌蚪。在争论多年以后,确定了噬菌体的附属物没有运动的功能,但它对噬菌体吸附于细胞表面和注射传染性核酸进入到细胞中却起了重要的作用。

病毒学研究的化学时期,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进展,1934年M.Schlesinger获得了纯化的噬菌体,1938年W.J.Elford测定了各种病毒颗粒大小等。但总的说来,这一阶段,病毒学工作者主要采用敏感动物(如小白鼠)或动物胚胎(如鸡胚)来研究病毒,分离鉴定了近百种病毒。同时在机体水平上研究了病毒的繁殖、发病机理和免疫反应等。只是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同时,对病毒化学本质的了解也较为肤浅,对病毒的概念这一时期,病毒学虽有很大的进展,但尚未形成独立学科,它还尚有很大争论,众说纷纭。

小鼠

鸡胚

(三)病毒研究的细胞水平时期

这一时期,包括本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在此期间,病毒学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很大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由于这个时期对病毒的化学本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因而也有了较为统一的、明确的病毒概念。

1、利用大肠杆菌研究噬菌体的感染过程取得了迅速发展。以M.Delbruck和A.D.Hershey等领导的"噬菌体小组"围绕噬菌体与感染细菌细胞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大量而深入的研究。这一时期的突出贡献在于:1940年M.Delbruck阐明了噬菌体的复制周期;1950年A.Lwoff揭示了溶原性噬菌体诱导的原理;1952年A.D.Hershey证明了噬菌体DNA的感染性;1952年N.D.Zinder发现了噬菌体的转导现象;1952年E.Wollman发现了溶原性噬菌体。

2、组织培养技术开始应用于动物病毒的研究。我国学者黄祯祥早在1943年就利用鸡胚组织块在试管内进行病毒传代、定量滴定及中和试验。我国已故微生物学和病毒学的奠基人高尚荫院士,1958年在国际病毒学研讨会上宣读了《培养脓细胞的组织培养方法研究》论文,从此揭开了中国昆虫病毒学研究的新篇章。许多学者采用这一新技术,相继分离了上百种过去对动物不敏感的新病毒,如腺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Echo病毒和柯萨奇病毒,大大拓宽了病毒学的研究范围。组织培养技术不仅发展了临床病毒学,而且还可用于研究病毒的复制和遗传,使人们对病毒本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949年J.J.Enders利用单层细胞培养繁殖脊髓灰质炎病毒取得成功,并且由于他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开创性研究,而于1954年获得诺贝尔奖。1952年Dulbecco利用细胞单层培养进行了蚀斑试验,1953年Salk用细胞培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制备出灭活疫苗,1957年Stewart用细胞培养技术还分离出多瘤病毒。目前组织培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未知传染因子的分离,病毒病诊断,疫苗生产,以及病毒感染和复制的基础研究。

组织培养技术对动物病毒研究所作的贡献主要包括:病毒转录新途径和翻译新途径的发现;病毒对宿主范围的选择;某些肿瘤病毒引起的细胞转化;某些病毒侵染引起的细胞融合;发现有的病毒核酸由若干片段组成;有的病毒核酸具有极性的不同,如小RNA病毒为正链RNA病毒,正粘病毒为负链RNA病毒。

3、植物病毒不断有重要的发现,如1952年J.I.Harris揭示了TMV外壳蛋白的化学性质,1955年H.Fraenkel-Conrat成功地将TMV的核酸及其蛋白亚基重建出感染的TMV,1956年H.Fraenkel-Conrat还证明TMV-RNA分子具有感染性,1956年F.A.Anderer阐明了TMV外壳蛋白变性的可逆性;1960年A.Tsugita测定了TMV外壳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中国农业大学裘维蕃院士对北京大白菜三大病害和华北小麦丛矮病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四)分子病毒学的研究时期

自从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理论建立以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使得病毒学的研究步入了分子病毒学的发展时期。50年代至60年代是分子生物学的奠基时代,而病毒特别是噬菌体和植物病毒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分子病毒学也正是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

分子病毒学的发展是各相关学科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与病毒学理论和技术相互渗透的结果。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新技术的发明极大剌激了分子病毒学的发展。分子病毒学的发展经历了如下过程:

1953年,Watson和Crick建立了DNA双螺旋结构理论,它使人们开始从分子水平上去认识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基础和复制特性,理解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从而为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病毒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1962年,D.L.D.Casfar阐明了许多病毒的二十面体结构,明确了病毒核衣壳二十面体的构成规律,这是对病毒超微结构认识的重大突破。

1962年,D.Nathans成功地进行了噬菌体RNA的体外翻译;1965年,S.Spiegelman成功地在体外复制出Qβ噬菌体RNA;1967年M.Goulian成功地体外复制ΦX174噬菌体。这些工作对以后阐明DNA病毒和RNA病毒的繁殖机制起了重要作用。

1967年,T.O.Diener发现了类病毒,他在试图分离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的病毒时,发现其病原不是病毒,而是一种不含有蛋白质,分子量为105左右的裸露RNA。这样小的RNA分子不编码任何蛋白质。根据其特殊的性质,Diener把这类致病因子称为"类病毒(Viroids)"。随后的研究表明,类病毒RNA还有特殊的复制机制。类病毒的发现在分子病毒学史上是一个重要事件,它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存在着比病毒更简单的生物,而且也使人们加深了对生命起源的认识。

在类病毒报道之后,有人在澳大利亚又发现了类似于类病毒的环状RNA分子还能与病毒基因组RNA共同包被于RNA病毒粒子中,引起绒毛菸、苜菪和地三叶草产生病害,其中类似于类病毒的RNA称为"拟病毒(virusoid)"。羊瘙痒病(scrapie)最初也认为是类病毒引起的,Prusiner于1982年证实瘙痒因子不是类病毒,而是一种分子量只有3.0×104的蛋白质,称为"蛋白侵染因子"或"朊病毒"(prion)。根据类病毒的发现,Lavoff(1981)首先提出把病毒分为真病毒(envirus)和类病毒的概念。随着拟病毒和朊病毒的相继发现,1983年在意大利召开的"植物和动物的亚病毒病原:类病毒和朊病毒"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把类病毒、拟病毒和朊病毒列入亚病毒(subvirus)。

1968年,P.H.Duesberg发现流感病毒的多节段RNA基因组,随后在其他一些病毒中如呼肠孤病毒、大麦条纹花叶病毒中也发现了病毒基因组分节现象的存在。

1970年,P.H.Duelerg发现Rous肉瘤病毒含有癌基因v-src,而且在正常鸡以及其他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DNA中,也发现有癌基因v-src的同源序列存在,推测病毒癌基因是来自于细胞正常基因。随着其他肿瘤病毒致癌基因的发现,肿瘤病毒的细胞培养系统建立,以及肿瘤病毒对细胞转化诱导作用的确定,使人们对肿瘤发生的机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1970年,H.M.Temin和D.Baltimor分别发现了病毒的逆转录酶。逆转录酶基因组RNA在逆转录酶的作用

下,首先合成原病毒DNA,然后原病毒可整合到宿主染色体DNA上。除了病毒癌基因外,原病毒在宿主DNA上的插入、整合,也可以引起细胞癌基因的激活和细胞转化,逆转录酶和逆转录过程的发现,是对Crick1958年提出的遗传学中心法则的重要补充和发展,说明遗传信息不仅可以从DNARNA,也可由RNADNA。

1971年,限制性内切酶技术的发现为DNA序列分析和病毒基因的定位创造了条件,利用这一技术曾经成功地为乳头瘤病毒、多瘤病毒、腺病毒、疱疹病毒构建了酶切图谱。另一些新技术如基因转移方法、Southenblot的相继诞生,也加快了病毒特异性基因,尤其是转化基因的定位和病毒核酸序列分析的进程。

除此以外,70年代出现的DNA重组技术,使一些病毒基因组能在原核细胞的质粒载体上克隆,并在细菌中能够得到大量复制和表达产物,因而有利于探寻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

1977年,英国剑桥大学的Sanger完成了ΦX174-DNA全部序列的测定,为此Sanger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奖。根据ΦX174-DNA全部序列的分析结果,Sanger意想不到地发现了基因重叠现象。随后,在DNA噬菌体如R17、MS2、F2、Qβ中也证实了基因重叠现象的存在,这是病毒利用有限的遗传信息执行更多的功能,提高自身在进化过程中适应能力的一种表现。

1977年,L.T.Chow阐明了腺病毒转录过程中的mRNA拼接现象,随后在SV40、多瘤病毒中也相继发现了mRNA转录后的拼接过程,从而证实了真核基因的不连续性,明确了内含子(intron)和外显子(exon)的概念。

1978年,W.Fiers和V.B.Reddy测定了SV40-DNA的一级结构由5224个碱基对组成。SV40是第一个全部核苷酸序列被搞清楚的真核病毒,它含有结构基因VP1、VP2、VP3以及转化基因T和t,整个基因组有12.5%非编码区或非翻译区,在这些区域中包含启动子、增强子序列和其他调节序列,可对病毒基因组复制、转录、翻译进行调控。由于SV40既是研究真核基因结构和表达的良好模型,又是研究癌变机制的理想材料,因此,SV40-DNA一级结构的测定具有重要意义。

在70年代,Miller和Barbara研究ΦX174-DNA转录时还发现了ΦX174-DNA仅有一条链被转录,他们利用ΦX174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并在培养基中加入32P-磷酸盐以制备放射性的噬菌体mRNA,然后再将标记的mRNA分离出来,让其与分开来的RF-DNA正负链杂交,结果观察到仅有RF-DNA的负链与标记mRNA形成杂交体。因而让实在活体内ΦX174的RFDNA中仅一条链是转录的模板。与此相类似,T7噬菌体DNA在活体中也只有一条单链被转录。但在T4或λ噬菌体中情形较为复杂,其基因组中的某些部分是以一条链作为模板,而在另一区域,则是以另一条链为模板。大肠杆菌基因组的转录也同样存在一组基因与另一组基因的模板链不同。

1979年,T.Taniguchi用载体成功地表达了人干扰素基因。这是基因工程的一项大突破。

进入八十年代后,分子病毒学的研究无论是在深度和广度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这里只举一些重要进展。

1981年,D.K.Kleid等利用重组DNA技术制备出口蹄疫病毒疫苗;

1982年,J.Summers等发现乙型肝炎病毒DNA复制中有逆转录过程;

1982年,B.Moss和E.Paoletti用痘苗病毒作为载体表达外源基因;

1983年,Montagnier和R.C.Gallo分别分离到与AIDS相关的人类逆转录病毒(HIV);

1985年,H.VonderPatten等在3A下阐明了鼻病毒的晶体结构;

1988年,Chuo和Yamaya用弱病毒全长cDNA导入产生抗病毒的转化植株;

1990年以来,PCR技术在分子病毒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PCR已成为病毒性疾病诊断和研究的重要手段。1993年,美国科学家K.Mullis由于发明了PCR仪而与第一个设计基因定点突变的Smith共享诺贝尔化学奖。

1991年,Han等将Moloney鼠白血病毒的反义表达序列导入小鼠受精卵中,从而培育成功对该病毒有抗性的转基因小鼠。

1992年,Desrosiers等利用SIVmac239/nef缺失突变株制备出减毒活疫苗,取得了抗SIV感染成功,也给HIV疫苗的研究赋予了许多启示。

1995年,HIV天冬氨酰蛋白酶三维结构的鉴定,使得一些针对病毒蛋白酶活性位点的抑制剂先后问世。1996年,DavidHo利用逆转录酶抑制剂与蛋白酶抑制剂配成的"鸡尾酒"式药,成功地抵抗了HIV感染,因而1996年称为AIDS希望年。

199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神经病学和病毒学教授S.Prusiner由于发现了羊瘙痒病的致病因子是朊病毒(prion),以及提出了疯牛病、Creutz-feldt-Jakob氏病、Kuru病等脑退化性疾病是由朊病毒引起的理论,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然而朊病毒究竟是一种传染性因子,还是由正常基因突变形成的结构异常的蛋白质,至今仍处于争论之中。

病毒学经过上述四个时期的发展,逐渐形成和成熟起来,随着病毒基因组复制、基因表达调控原理、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规律,病毒感染和致病的分子机制的揭示,以及分子病毒学在技术上的革新和进步,它将为人类克服和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初中生物知识点:蒸腾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全文共 204 字

+ 加入清单

1、为了提高幼苗的成活率,要选择在阴天或傍晚移栽;移栽后要遮阳或移栽时要去掉植物体部分的枝和叶等,其目的都是为了降低植物体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以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2、夏天,我们走进森林时,有一种凉爽的感觉,这是与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关。

3、植物在白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都是同时进行的,晚上主要是进行呼吸作用和少量的蒸腾作用。

4、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小部分用于植物体的生理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初中自然地理知识点归纳:气旋消散

全文共 733 字

+ 加入清单

在风眼结构形成的初期向其丢下大量冰块以吸收热带气旋放出的潜热,阻止潜热转化为动能。以巨大的冰块降低热带气旋所经过海面的海水温度。

消散原因

2005年大西洋飓风季的热带风暴法兰克林。该风暴的强对流被强烈的垂直风切变切离。2006年太平洋台风季的台风珊珊,该风暴在移入高纬度后转变为一温带气旋。

热带气旋一般在以下情况减弱消散,或丧失热带气旋的特性,转化为副热带气旋或者温带气旋。

移入陆地后,台风因为失去维持能量的温暖海水,而迅速减弱消散。绝大部分的强烈热带气旋登陆后一至两天即剧烈减弱,变成结构松散的热带低压区。但是若果能够重新移到温暖的洋面上,它们可能会重新发展。移经山区的热带气旋可以在短期内迅速减弱。

如果台风在同一海面上滞留过久,翻起海平面30米以下较凉海水,使表面水温下降,热带气旋也会减弱。

移入水温低于26℃的海洋,这会使热带气旋失去其特性(中心附近的雷暴和暖心结构),减弱为热带低压。这是东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消散的主因。

台风遇上强烈垂直风切变,对流组织也会受破坏。(如台风遇到冷锋时,将会迅速减弱)

与西风带的作用,例如与邻近的锋面融合,这使热带气旋转化为温带气旋,这个过程会持续一至三日。[33]但就算热带气旋完成转化,很多时候它们仍能维持热带风暴的风力和一定程度的降水。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由热带气旋转化而成的温带气旋有时风力会达到飓风的水平,严重影响美国西岸或欧洲。2006年的台风伊欧凯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弱的热带气旋被另一低压区影响,受破坏而成为非气旋性雷暴,或被另一个较强的热带气旋吸收。

总结:因为发现眼壁置换会在较强的热带气旋自然发生,此计划最终被放弃。因为被过度冷却的水份比例太少,以碘化银人工减弱热带气旋的成效不是十分的大。

编辑推荐:台风知识点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初中人文地理知识点归纳:第三产业关系

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第三产业中的一些新兴产业如网络服务业,本身就是高科技发展的产物。

(1)第一、二产业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加强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只有第一产业发展了,才能为第二、三产业提供重要原材料和广阔的市场。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差不多都拥有发达的农业。

(2)第三产业对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是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必要特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增强农业生产的后劲,促进工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优化生产结构,促进市场充分发育,缓解就业压力,从而促进整个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正确处理好三大产业的关系,既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并不是说先把第三产业发展起来以后再发展第一、二产业,更不是通过削弱第一、二产业来发展第三产业,而应从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中来认识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性。

总结:当今世界,电子计算机在第三产业的渗透最为广泛,第三产业已成为拥有计算机最多的部门,由此产生的影响十分巨大:拓展了第三产业的服务领域,导致了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的革命性变革;提高了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带来了高效率和高效益。

编辑推荐:第三产业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全文共 3901 字

+ 加入清单

一、背景与意义分析

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要突破传统的教育观念,使科学教育从科学世界回归到生活世界。而传统的生物教学一直是抽象的、科学世界中的生物学,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生物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所以我们要强调生物教学要回归自然,要紧密联系生活世界。

本节课是在学生们初步了解了生物的概念、分类以及生物类群之后,对他们周围生物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指导他们进一步了解生物与其周围世界的关系,激发学生们探求生物学知识的欲望。这节课主要通过同学们日常生活中能够经常观察到的动物和植物的生活习性和形态,探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从知识结构上看是把同学们已知知识的内化和延伸。从智能培养上讲,是对观察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和打造,同时也是对科学研究的尝试和感悟。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

1、知识的积累与疏导:设计、实施“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实验,尝试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和操作过程,通过数据的处理和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从而知道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技能掌握与指导:在自行设计的探究方案指导下,通过有效的探究活动,综合归纳、自主获得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3、智能的提高与训导:通过组内讨论、组间交流,培养合作精神、提高交流表达能力。

4、情意修炼与开导:在自然现象中发现问题,在疑问驱使下尝试思考和解决问题,激发探究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5、观念确认与引导:通过实验和举例确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一生物学基本观点。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以及举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

课前准备:

学生:各小组捕捉鼠妇20只,装入盛有湿土和树叶的透明的可乐瓶中(注意透气)。

教师:培养皿、吸水纸、纸板等。鼠妇的生活环境、蚯蚓生活环境等挂图,有关教学录像资料、投影资料、统计表、曲线图。

课时分配:1课时

课堂设计

师:同学们请打开教科书第8页,观察节头情景图“沙漠的仙人掌”,大家知道,野生的仙人掌能够很好的生活在沙漠里,而高大的乔木和农作物却不能在沙漠里生活,哪位同学说出其中的原因??

生:沙漠里干旱、缺水;高大的乔木、农作物不适应沙漠环境,而仙人掌适应沙漠环境;高大乔木、农作物需水量大,仙人掌需水量小。?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看起来水是影响生物生活的一种因素,其实,在生物生活的环境中有很多的因素都能够影响生物的生活,比如水、光、温度、空气、土壤和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等,我们把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其中水、光、温度、空气、土壤为非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为生物因素。如熊猫的数量会因箭竹的大量枯萎而减少,这里的箭竹就是影响熊猫的生物因素。课前我发现每个小组的同学都带来了所采集到的鼠妇,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是在哪里采集到鼠妇的??

生:同学1在花盆下边。?

同学2在潮湿的砖块和石头下边。?

同学3在一堆烂草下边。?

师:说的很好,由于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知道鼠妇的生活环境,所以很容易就采集到鼠妇。大家思考一下,鼠妇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阴暗、潮湿。?

师:回答很好。在干燥和光亮的环境中是不容易看到鼠妇的。那么鼠妇为什么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呢?看来环境中的一些因素确实能够影响生物的分布,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8页,“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内容,提出探究的问题是什么?通过小组交流、讨论,提出的可探究的假设是什么?提示: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指非生物因素而在几种非生物因素中,应该排除那些现有实验条件不计可的探究因素。?

生:提出问题: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是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提出假设:影响鼠妇生活的主要环境因素可能是水或光??

师: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同学们已经确定。光和水对鼠妇的生活究竟是否有影响?请各小组的同学讨论、合作,共同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加以验证。提示:对于光和水这两个环境因素来说,同学们是否可以分别利用推荐器材和其他器材,各设计一组对比环境,如对光这一因素,可设计一组“光亮和黑暗”的对比的环境,变量是光,其它因素都相同;而对水这一因素,可设计另一组“干燥和潮湿”的对比环境,变量是水,其它因素都相同。并把实验过程中鼠妇活动情况的数据记录到所发下的统计表中,并绘制曲线图。?

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

师:请各小组的同学汇报交流一下你们小组的实验设计情况。?

生:A组我们选一个洁净的培养皿,放在一张白纸上,用书本将培养皿的一半遮住,人为地制造一个“光亮与黑暗”对比环境,然后把20只鼠妇放到光亮处,观察鼠妇的活动,发现大部分鼠妇陆续地爬到光线较暗的地方。?

B组我们用一个白色透明的可乐塑料瓶,瓶的下部用不透光的纸包起来,制造一个“光亮与较暗”的不同环境,然后把20只鼠妇从瓶中放入,把瓶横放着,观察鼠妇的活动,也发现大部分鼠妇陆续地爬到光线较暗的地方。?

C组我们用一个干燥、洁净的培养皿,把一张半圆形的吸水纸放入培养皿内的一半,用滴管吸入自来水,均匀的滴在吸水纸上,将吸水纸均匀地浸湿,培养皿的另一半放一张半圆形的干燥的吸水纸,制造一个“干燥与潮湿”的不同环境,然后把20只鼠妇放入培养皿内的干燥的吸水纸上,观察鼠妇的活动,发现大部分鼠妇陆续地爬到潮湿的吸水纸上。?

D组我们用一个较深的铅笔盒,把一些潮湿的土放在铅盒的一边,另一边放上一些干燥的土,然后把20只鼠妇放入铅笔盒内的干土上,观察发现,大部分的鼠妇也陆续地爬到潮湿的土上去了。?

师:同学们做得成功。同学们在设计实验时都按照要求,分别围绕“光”、“水”这两个变量设计了两组对照实验,对于“光”这个变量,设计了“光亮与黑暗”的对比环境,其他因素都相同;对于“水”这个变量,设计了“干燥与潮湿”的对比环境,其他因素都相同。有哪位同学能说明一下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

生:同学1便于进行比较。?

同学2更加突出“光”或“水”两种因素对环境中生物的影响。?

同学3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师:回答的很好。科学探究中,我们常常采用这种方法,即在其他因素都相同的条件下,选取一种因素的不同作为变量加以对比研究。好,下面各小组的组长同学把实验过程中的调查表报上来,进行统计。选派两位同学进行统计,在实验5分钟时分布在不同环境中的鼠妇数目,并绘制曲线图。?

生:学生统计结果?

“光亮与黑暗”光亮:x个、黑暗:y个?

“干燥与潮湿”干燥:a个、潮湿:b个?

师:同学们根据这个实验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大家讨论。?

生:学生讨论后回答:?

同学1鼠妇喜欢黑暗和潮湿,不喜欢光亮和干燥。?

同学2光和水这两种因素能影响鼠妇的分布。?

师:同学们这个探究活动做得很成功。那么,在我们的探究活动结束后,大家应该如何处理这些鼠妇呢??

生:同学1随便扔掉

同学2放回大自然

师:大家认为该怎么办??

生:放回大自然。?

师:我也赞成放回大自然,因为鼠妇也是一种生物,我们提倡珍爱生命,就应该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关心爱护实验生物。通过探究活动,我们认识到光、水、温度等环境因素,确实能响鼠妇分布,那么,这些因素对其他生物的分布有没有影响呢?播放:“环境对生物影响的教学录像资料”,而后阅读教科书第9页,指出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分别有哪些?举例说出这些因素对其他生物分布的影响?并说出草原上的草和鹿群是怎样相互影响的??

生:观看教学录像资料,阅读课文第9页、观察图1-5思考回答。?

同学1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同学2光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温度影响各种生物的生活,如冬眠之前,蛇在天气突然变冷时爬出来晒太阳;水常常决定生物的分布,如在潮湿温暖的地区,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一般比干旱的地区要多。?

同学3草原的繁盛和衰亡关系到鹿群的生活,草是影响鹿群生存的生物因素;同样,草原上的其他生物如鹿群和人类也是影响草生存的生物因素,鹿群个体数的大量增加,或人类的不恰当的建设活动,都可能破坏草原。?

师:回答的很好,每一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要受到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那么生物只是被动地受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吗??

生:不是,生物能够适应环境,还能影响环境。?

师:请同学们观看投影:1?沙漠中的仙人掌。2?土壤中的蚯蚓等图片资料。然后阅读教科书第10页,就仙人掌和蚯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展开讨论:仙人掌和蚯蚓是怎样适应环境的?蚯蚓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生:学生1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减少水的散失;茎绿色肥厚,不仅可以贮存大量的水,还能代替叶进行光合作用;根非常发达,能够吸收土壤深层的水;这些特点,有助于仙人掌生活在炎热、干旱的沙漠中。?

学生2蚯蚓生活在潮湿而又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身体表面有刚毛,有助于它在洞穴中运动;身体表面有粘液,有助于它在土壤中钻穴和呼吸。同时蚯蚓的钻穴和取食等活动可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和肥沃,而影响环境。?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每一种生物必须依赖一定的环境,因此,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必须适应环境,同时,生物的活动也影响着环境,生物和它所生存的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密不可分的统一的整体。?

师:生物生活环境中的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能够影响生物的生活,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同时也能影响环境。生物和环境的关系密切,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爱生物就是关爱我们人类自己。我们应当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交流和表达,同时还要学会合作。?五、笔记与板书提纲

编辑推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知识汇总

全文共 2440 字

+ 加入清单

(一)细胞:是人体结构中的基本单位。细胞: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二)组织--由一些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以及细胞间质构成的。(细胞群)

人体的基本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1)上皮组织分布:体表和体内一些器官的内表面,如胃肠等内壁里。

特点: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功能:保护、吸收

(2)肌肉组织功能:具运动功能,能够收缩和舒张结构特点:由肌细胞构成,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心肌(骨骼肌:附在骨骼上。细胞呈纤维状,上有明暗相间的条纹)平滑肌:分布在胃、肠等的壁上。梭形,肌纤维无横纹心肌:分布在心脏的壁里。细胞呈圆柱形,有明暗相间的条纹

(3)结缔组织特点: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较多功能:营养、支持、连接、保护作用分布:十分广泛

(4)神经组织特点: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组成。分布:主要分布在脑、脊髓中。

功能:接受、整合和传递信息

(三)器官--由多种不同组织按一定顺序组成的,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能行使一定的生理功能的结构。

人体由八个系统构成: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主要对生命活动形式调节功能,神经调节额特点是迅速、短暂而精确;激素调节特点是缓慢、持久而弥散)

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1.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外环境):气温气压氧气淡水食物

2.内环境(细胞外液):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是体内绝大部分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血液的组成:血细胞(红细胞(运输氧气)白细胞(免疫防御)血小板(止血作用)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4.人体各系统在维持内环境稳定中的作用:消化系统的作用是补充内环境中所消耗的各种营养物质和水分。泌尿系统的作用是通过形成尿液维持细胞外液的量和各种化学物质的浓度以及pH的相对稳定。循环系统的作用是物质运输和物质交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作用是对各种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细胞的生存及生理功能维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毛细血管:壁薄(便于物质和气体通过)表面积大(增大了物质和气体交换面积)血液流速慢(使物质的气体得到充分交换)

组织液:细胞外液中在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是血液滤除毛细血管壁的血浆成,除不含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成分基本与血浆相同)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前者是气体出入的通道,后者是进行交换的通道,它的活动可补充细胞代谢消耗的氧气,排除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维持细胞外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的稳定。

肺:壁薄(便于气体通过)肺泡数量多(增大了气体交替的面积)

小肠:内壁有皱襞和绒毛(扩大吸收面积)绒毛壁薄(便与养料通过·)

肾在泌尿过程中不仅起排泄作用,还对机体的无机盐平衡、水平衡和酸碱平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肾单位:肾的基本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

人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神经三种器官组成。其中位于中枢部分的是脑和脊髓位于周围的是脑神经和脊神经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脑(大脑[最大部分位于最上方,表面覆盖大脑皮质是神经元细胞体聚集的地方]、小脑[大脑后面,脑干的背侧,主要调节身体的随意运动维持和调节姿势,维持身体平衡]、脑干[间脑和脊髓之间,包括中脑、脑桥和延髓(重要的生命中枢)三部分]);脊髓

丘脑:位于大脑和中脑之间,包括丘脑和下丘脑(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联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纽带)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髓神经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细胞体、突起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就是反射。它是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反射的概念: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眨眼反射、吸吮反射、排尿反射等。

反射弧: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人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垂体(位于大脑的下部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甲状腺(位于颈前部,吼和气管的两侧分泌甲状腺激素)、胸腺、胰岛(散布于胰腺中分泌胰岛素)、性腺。

激素加速或抑制某些器官和组织的活动

垂体: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的生长)幼年分泌不足患侏儒症、幼年分泌过多患巨人症、成年分泌过多患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1.促进糖和脂肪的氧化分解,2.促进生长发育(包括神经系统的发育)3.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新陈代谢,4.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分泌不足呆小症,分泌过多患甲亢身体,缺碘时,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

胰岛:调节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分泌不足患糖尿病分泌过多患低血糖

性状:人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性状通过精子卵细胞的传递给后代】

染色体:常染色体22对,性染色体1对。

精子和卵细胞中各有23条染色体

男性可以产生两种精子,一种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另一种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只产生一种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

基因:具有特定遗传效应,决定生物性状,在生物体内是成对存在的,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上。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显性基因,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隐性基因。

青春期:男生10~14,女生10~12,形态发育主要表现在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长。

传染病:由各种病原体(病菌、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和寄生虫)引起,能在人人畜畜人畜之间相互传染。

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发病率高,血液和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或母婴传播,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和预防的根本措施。

艾滋病:感染了人免疫缺陷病毒引起,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

结核病: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如肺结核肠结核骨结核淋巴结核,感染率最高。

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三防线:皮肤和粘膜,巨噬细胞和炎症反应的化学物质、免疫反应的开启(后天建立。

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芽的结构和类型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例1】在一个枝芽中,位于幼叶叶腋里的突起是()。A.叶原基B.芽原基C.生长点D.芽轴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枝芽的结构。在枝芽的结构中,幼叶和茎之间有一个小小的突起,那便是芽原基,它将来可发育成侧芽。答案:B

【例2】生长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树木,在它们树干的横切面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年轮。一个年轮内的木材特点是()。A.春材到秋材,质地由疏松到致密,颜色由浅到深B.春材到秋材,质地由致密到疏松,颜色由深到浅C.秋材到春材,质地由致密到疏松,颜色由深到浅D.秋材到春材,质地由疏松到致密,颜色由浅到深解析:生长在温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的树木,在它们的树干横切面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同心环带,人们称作年轮。年轮是由于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受气温变化的影响而形成的。春天气温升高,营养物质充足,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加快,所产生的木质部,细胞个体大,细胞壁薄,因此,木材的质地疏松,颜色较浅,这样的木材叫做春材。秋天,气温降低,营养物质减少,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减慢,所产生的木质部,细胞个体小,细胞壁厚,因此,木材质地致密,颜色较深,这样的木材叫做秋材。一个年轮包括当年的春材和当年的秋材,它代表了一年当中所形成的木材。同一年的春材与秋材之间,颜色是逐渐转变的,中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共同构成一个环带,即年轮。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大脑皮层神经中枢的高级机能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分析:理解大脑皮层高级中枢功能,一方面要求了解有关皮层形态位置概况,另一方面要求理解相应功能的具体表现方式。由于大脑皮层的形态辨认因沟回曲折交错而不易形成较明析的印象,而且某些中枢机能表现不易在认识上明确区分,所以使理解这些机能成为教学难点。

突破这一难点,关键是要适当、充分地处理好教材内容的直观问题。例如,在认识大脑皮层形态特征时,除了用图像直观材料外,还要配合模型直观,并且可以在一模型上用适当颜色显示几个中枢部位,特别指示中央沟和外侧裂的形态位置请学生辨识。这样,就能突出重点地使学生了解大脑皮层表面特征,为学习有关中枢高级机能建立具体感性认识基础。另外,在观察大脑额状剖面图、认识灰质与白质分布情况时,还应着重强调白质纤维走向联系,可结合脑干模型来观察锥体交叉部位,并将脊髓传导束与脑相连的关系做概略介绍,说明上、下行纤维的交叉走向,为理解躯体运动和感觉机能的皮层对侧管理建立必要的形态结构认识基础。在介绍某些皮层中枢的功能时,可首先用言语直观或结合图像直观的方法,形象、生动地描述有关研究实例,使学生能从中领悟到中枢功能的特点,也能促使学生较容易地使理解的知识具体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及其控制

全文共 447 字

+ 加入清单

电池生物影响及其控制

废电池里面都含有多种化学物质,有的还含有汞、银、镉等重金属,废弃在自然界电池中的汞会慢慢从电池中溢出来,进入土壤或水源,再通过农作物进入人体,损伤人的肾脏.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无机汞可以转化成甲基汞,聚集在鱼类的身体里,人食用了这种鱼后,甲基汞会进入人的大脑细胞,使人的神经系统受到严重破坏,重者会发疯致死.著名的日本水俣病就是甲基汞所致.镉渗出污染土地和水体,最终进入人体使人的肝和肾受损,也会引起骨质松软,重者造成骨骼变形.汽车废电池中含有酸和重金属铅泄漏到自然界可引起土壤和水源污染,最终对人造成危害.

家用电器的普及和种类的增加,使得电池的使用量随之剧增.废电池混在垃圾中,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也是浪费.全国电池年消耗量为30亿只,因无回收而丢失铜740吨、锌1.6万吨、锰粉9.7万吨.我们应该把废旧电池与其它垃圾分开,集中起来送去回收.许多国家都很重视废电池的回收.德国的很多商店要求顾客在购买电池时,同时要把废旧电池交回给商店;日本专有分类箱收集不同的废电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建设

全文共 1230 字

+ 加入清单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国民经济。

2、列宁领导的新经济政策:①目的: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②时间:1921年3月。③主要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民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除大工业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与外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商业方面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④结果:促进了苏俄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新生的政权。

3、苏联成立:①时间:1922年底。②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③最初仅有4个加加盟共和国加入(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后来扩大到15个。

二、斯大林时期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探索):

1、1924年列宁逝世。

2、实施第一、二个五年计划(工业化):重点发展重工业。①时间:1928--1937年(五年计划:1928-1933,1933-1937),②领导人:斯大林,③主要成就: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3、实施农业集体化:1937年完成。

4、通过新宪法:1936年苏联在全国基本上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通过了新宪法。意义: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它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斯大林模式"(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认市场的作用,片面发展重工业,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于法制建设)。

三、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1、①它是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但它使苏联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国防实力大大加强,为以后苏联打败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打下了基础,在一定历史阶段对苏联发挥了积极作用。②这一模式也存在严重弊端: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因此,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2、对我们的启示:①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要兼顾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②发展经济要尊重市场规律,既抓产值和产量,也抓产品品种创新和产品质量提高;③要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必须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④大力保护环境和资源,提倡可持续发展,注重经济效益等;⑤在政治上要防止个人专断,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四、从年代上区分"沙俄"、"苏俄"、"苏联":

①1917年二月革命以前,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简称"沙俄"。②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到1922年底苏联成立前的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③1922年后"苏联"全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一直到1991年解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中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全文共 694 字

+ 加入清单

1、范围:包括中南半岛马来群岛;国家(共11国):越南、老挝、印度尼西亚(千岛之国,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文莱、东渧汶。

2、地理位置:纬度位置(10°S——25°N)主要位于热带;

3、海陆位置: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国家都是临海国和岛国,受海洋影响较大;

4、交通位置:位于南北两个大洲(亚洲和大洋洲)东西两个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

5、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从欧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6、主要气候类型:

7、东南亚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水稻是一种主产的粮食作物,但它的生产需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并且要求有高温多雨的条件,东南亚人口稠密,耕进较少,高温多雨,将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因进制宜的必然条件。

8、东南亚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状况:泰国、越南、缅旬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油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9、中南半岛地势特征:南北纵列、山河相间,河流上流经山区,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洲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纵横,地势低平而土质肥沃的河口三角洲。

10、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因为这些地方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易于灌溉,交通便利,是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农业区,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如我国的重庆,武江,上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全文共 1649 字

+ 加入清单

知识目标

1、知道吸收的概念

2、知道各种营养物质吸收的部位

3、知道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的原因(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

4、了解人体对糖类、蛋白质、脂肪的利用

能力目标

在观察小肠绒毛的实验中,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体验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在《消化吸收》一章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与《第四章血液循环》、《第六章呼吸》及《第八章新陈代谢》都有一定的联系。关于“吸收”建议明确三个问题:第一、什么是吸收;第二、吸收的部位,特别是吸收的主器官——肠;第三、不同营养成分的吸收途径。关于营养物质的利用建议让学生自己阅读后讨论得出营养物质的三个主要作用:一、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二、为构建人体提供原材料;三、作为储备的能源物质。

教学重点:

1、吸收的概念

2、小肠与吸收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3、营养物质的利用

教学难点:

1、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营养物质的利用

教法建议

本节内容建议授课1课时,关于吸收的概念可以从“细胞需要营养,而人体的营养是由消化系统摄取的,这些营养如何从消化系统到达肌体各部分的细胞呢?”这一问题的讨论引出。要注意强调概念中循环系统的含义,包含了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两部分。

关于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可由学生讨论得出,并通过观察小肠实物或利用录像让学生对小肠表面大,小肠绒毛壁薄,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等适于吸收的特点有较为直观的认识。

关于吸收的过程是比较抽象的,建议先看录像《消化吸收》后半段,里面的动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过程,然后再归纳总结。其中脂肪酸和甘油的吸收途径是容易弄错的,因此要特别强调一下,它们是进入淋巴的。

关于营养物质的利用,由于学生不具备化学知识,所以学习起来也比较困难,建议此部分内容降低难度,只让学生大概了解其主要的用途即可。

重点、难点分析:

1、吸收的概念

2、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

3、营养物质的利用

教学过程设计:

;:

问题:1、食物经过消化最终形成哪些物质?

2、真正需要这些营养的是什么?

这些在消化道中的营养成分怎样才能到达需要它们的每个细胞呢?细胞又如何利用它们呢?这就是我们要在第三节学习的内容--。

营养物质只有进入循环系统,才能被运送到机体各部分需要它们的细胞处,这一过程就是"吸收"。注意我们前一章学过的循环系统,包括了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两部分。

哪些物质能进入循环系统被吸收呢?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在消化管内消化成小分子后被吸收,而食物中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经过消化,在消化道内直接被吸收。

在消化道的哪些部分营养成分可以进入循环系统呢?那些部位得具备什么特点呢?先由学会讨论,再总结。(学生应该能想到:面积大,结构薄,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人体的各段消化道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口腔和食道几乎无吸收养分的能力,胃粘膜仅可吸收酒精和少量的水。这也就是喝酒伤胃的原因。大肠则可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因此营养物质主要是依靠小肠来吸收的。

小肠为什么能完成这一主要功能呢?与其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知道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其内表面有皱襞,因此具有相对大的表面积,其实小肠的表面积决不只是我们看到的那么大。环行皱壁的存在使小肠面积增大了三倍,而皱壁里还有些更微小的结构呢!

实验:观察小肠绒毛或用录像取代。

观察到小肠绒毛后,讨论小肠绒毛的存在对小肠的吸收功能有何意义?

由于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吸收面积增大了三十借。在小肠绒毛的柱状上皮细胞的向肠腔一侧,还有一些指状突起,叫微绒毛。由于微绒毛的存在,使面积比5~6米长的圆柱体面积增大了六百倍。小肠的表面积为200平方米,相当于一个排球场这一特点决定着小肠吸收的快,吸收量也多。

此外,(利用挂图或书上的图)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营养物质可渗入内部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并经循环输送至全身各处的细胞,用于全身的生命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全文共 4873 字

+ 加入清单

30分钟课时检测练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

(3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来源:Z&xx&k.Com]

1.如图表示细胞核内某些结构之间的关系,其中遗传物质和控制生物性状的分别是()

A.[④]细胞核[①]基因

B.[②]DNA[①]基因[来源:学+科+网Z+X+X+K]

C.[③]染色体[②]DNA

D.[②]细胞核[④]DNA

【解析】选B。本题考查DNA和基因的相关知识。细胞核内有多条染色体,一条染色体上有1个DNA分子,DNA上有很多基因,性状由基因控制。其中,遗传物质为DNA,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2.(2015·温州模拟)最近,研究人员在磐安发现一种新的被子植物--"磐安樱"(如图),磐安樱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A.系统B.器官C.组织D.细胞

【解析】选D。本题考查生物的结构层次。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植物体,其中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2015·泰安学业考)下图是植物细胞的相关概念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A是一层紧贴在细胞壁内侧非常薄的膜

B.a可以表示"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B中的"能量转换器"一定包括线粒体

D.细胞进行分裂时,C先由一个分成两个

【解析】选B。识图可知:a为细胞壁的功能,即保护和支持;B为细胞质,其内一定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C为细胞核,是遗传控制中心;A为细胞膜,b为细胞膜的功能,即控制物质的进出。植物细胞的细胞质中一定含有线粒体,不一定有叶绿体,如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一分为二。

4.细胞分化是指()

A.一个母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的过程

B.细胞数目增多和细胞体积增大的过程

C.新生的子细胞逐渐长大的过程

D.一个或一种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逐渐产生差异的过程

【解析】选D。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的概念。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

5.(2014·衡阳学业考)一块骨属于()

A.一个细胞B.一种组织

C.一个器官D.一个系统

【解析】选C。本题考查器官的判断。一块骨中,骨膜属于结缔组织,内有神经等,也就有了神经组织等,可见一块骨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

6."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生物体内存在不同的组织和器官是由于细胞的

()

A.生长B.分裂C.癌变D.分化

【解析】选D。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经过细胞分化,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就会形成各种不同的组织。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体组织的是()

A.分生组织B.肌肉组织

C.上皮组织D.神经组织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

(1)记住人体具有哪些组织。

(2)对照选项,利用淘汰法即可得出答案。

【解析】选A。本题考查人体的组织。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四种,没有分生组织。

8.(2015·苏州模拟)下列图中属于神经组织的是()

【解析】选D。本题考查人体组织的区分与判断。A是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B是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C是结缔组织,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D是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感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

9.我们常说,人体腹腔内有"胃肠肝脾肾",其中"胃肠肝"属于()

A.消化系统B.呼吸系统

C.神经系统D.运动系统

【解析】选A。本题考查人体系统。胃能暂时贮存食物,并对食物进行初步的消化,因此属于消化系统;肠包括大肠、小肠等,它们属于消化系统,其中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肝脏能分泌胆汁,用来乳化脂肪,属于消化系统。脾脏属于免疫器官之一。肾脏属于泌尿系统。

10.(2015·聊城学业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藕是莲的地下茎,它属于()

A.细胞B.组织C.器官D.植物体

【解析】选C。本题考查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植物的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藕是莲的地下茎,属于器官。

11.用开水烫过西红柿后,西红柿的表皮会与内部的果肉分离。这一现象说明了

()

A.器官由不同组织构成

B.器官是细胞分化形成的

C.西红柿内含有营养物质

D.西红柿能分裂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对器官的理解。西红柿开花后结出的果实主要用于繁殖后代,因此,它属于生殖器官;用开水烫过后,撕下的一层薄薄的表皮,位于西红柿果实的最外层,细胞排列紧密,主要起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表皮以内的部分主要是果肉,属于营养组织。

12.(2014·临沂学业考)杜鹃是一种只产卵不孵卵的特殊鸟类,杜鹃花(俗称映山红)是一种绿色开花植物,下列关于杜鹃鸟与杜鹃花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细胞质中都有叶绿体

B.杜鹃鸟比杜鹃花多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C.杜鹃花有保护、营养、输导、结缔、机械等几种组织

D.杜鹃鸟由根、茎、叶等六种器官构成

【解析】选B。本题考查动物体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杜鹃鸟属于鸟类,杜鹃花属于被子植物,二者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但杜鹃鸟细胞质内没有叶绿体;杜鹃鸟有系统层次,杜鹃花则没有,杜鹃鸟比杜鹃花多系统这一结构层次;杜鹃花没有结缔组织;杜鹃鸟没有根、茎、叶等六种器官。

13."根深叶茂,树干粗壮",这是对一棵大树的整体性描述。如图所示的结构层次中,属于器官的是()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熟练掌握器官的概念,并能判断常见的植物体器官。

【解析】选B。本题考查植物体的结构层次。A项属于植物体;B项属于器官;C项属于保护组织;D项是细胞。

14.(2014·龙岩学业考)下列几种生物,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A.①②④B.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选B。①是蘑菇,属于多细胞大型真菌;②是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③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④是衣藻,属于单细胞植物;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有②和④。故选B。

15.每种生物都有独特的生存本领,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等小小的单细胞生物也能进行独立生活。单细胞生物()

A.必须生活在水中

B.都是分解者

C.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D.都吸收现成有机物作为营养

【解析】选C。本题考查单细胞生物的特点。单细胞生物一般生活在水中,有些也生活在陆地或寄生在动植物体内。有些单细胞生物,如衣藻、眼虫等体内有叶绿体,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因此这部分单细胞生物是生产者。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所有生物包括单细胞生物在内,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5分)阅读克隆羊"多莉"的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1996年,"多莉"羊成功诞生,震撼了全世界。"多莉"的克隆过程看似简单,其实仅将乳腺细胞的细胞核植入去核的绵羊卵中就重复了277次;而体外培养的融合卵仅有约十分之一(29个)发育成胚胎;再把这29个幼胚分别植入13只代孕母羊子宫中,最终仅有一羊产下一羔--"多莉"。

(1)"多莉"虽然由代孕母羊产下,长相却和提供的羊一样。由此可知遗传信息是储存在里,具体来说就是在

上。

(2)从生殖的方式看,克隆属于,原因是

(3)对"多莉"克隆过程的认识,你不认同的观点是()

A.科学研究是复杂而艰辛的过程

B.克隆哺乳动物的成功率很低

C.用克隆技术可以大量繁殖优质奶羊

D.克隆的哺乳动物胚胎绝大多数发育不良

【解析】(1)由题意可知,"多莉"羊是将一只绵羊的乳腺细胞的细胞核植入去核的另一只绵羊卵细胞中,形成"一个新组合的细胞",然后植入代孕母羊子宫中孕育而成的,因此其性状与提供细胞核的绵羊相似。由此可推知,生物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具体来说,就是储存在DNA分子上。

(2)从生殖方式上看,克隆属于无性生殖,原因是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3)克隆技术复杂,目前情况下,还不能用于生产上大量繁殖优质奶羊。[来源:学科网ZXXK]

答案:(1)乳腺细胞核细胞核DNA

(2)无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3)C

【知识拓展】克隆与细胞全能性

(1)克隆:一个生物体通过无性生殖而形成的一群基因结构相同的细胞或个体。

(2)基因克隆:指一个基因反复扩增后产生的多个拷贝。

(3)细胞全能性:在多细胞生物中每个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个体发育的全部基因,只要条件许可,都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

17.(10分)下图是动物细胞分裂、生长、分化的大致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表示细胞分裂的是;表示细胞分化的是。

(2)e、f、g形成的组织A、B、C中,仍具有分裂能力的是,失去分裂能力的是。

(3)d过程中细胞由小到大,是细胞的生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细胞不断地从环境中吸收,并且转变成,使细胞体积增大。

【解析】本题是对细胞分裂、生长、分化过程的综合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识别图示。

(1)从图中可以看出,经过a、b、c过程后,细胞数目增加,这与细胞分裂有关;经过d过程后细胞体积明显增大,这说明细胞在生长;经过e、f、g过程后形成了不同形态的细胞群,这与细胞分化有关。

(2)由图可知,B组织的细胞形态与分化前的细胞相似,仍具有分裂能力;A、C两种组织的细胞形态与分化前的细胞差别很大,已经失去分裂能力。

(3)d过程表示细胞不断地从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使细胞体积增大。

答案:(1)a、b、ce、f、g

(2)BA、C

(3)营养物质组成自身的物质

18.(10分)下图表示植物个体发育不同时期的结构层次,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由小长大,是从图甲所示的开始的。该过程与细胞

和密切相关。

(2)细胞从图甲到图乙过程中,细胞内最重要的变化是数量先加倍,后平均分配到两个细胞中,从而确保了亲子代细胞内所含的

一样多。

(3)b过程所形成图丙所示的四种结构在结构层次上叫做。

(4)图丁所示的植物叶在结构层次上叫做。在植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绿叶发生的主要生理作用有。

【解析】本题以图示表达植物的结构层次为主题,主要考查植物的分裂、分化知识和综合运用该部分知识的能力。

(1)图甲所示植物生长发育的起点--受精卵,植物体的由小长大与细胞分裂和生长有密切的关系,因为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多,细胞生长表现为细胞体积的增大。

(2)从图甲到图乙是细胞的分裂过程,在该过程中细胞内的染色体先加倍,之后随着细胞核一分为二,进入不同的细胞质,形成两个子细胞。这样保证了亲子代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一样多。

(3)b过程是细胞分化,细胞分化形成的许多有相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细胞群,即形成了组织。

(4)图丁是植物的叶,叶在植物的结构层次上叫器官,是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主要场所。

答案:(1)受精卵分裂生长[来源:Zxxk.Com]

(2)染色体遗传物质(3)组织

(4)器官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互动探究】图示a过程变化最大的是什么?

提示:细胞核内的染色体。

19.(20分)如图为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草履虫进食的结构是[],消化食物的方式是在细胞质内形成[]。一只草履虫每天大概能够吞食43000个细菌。因此,草履虫可以净化污水。[来源:学+科+网Z+X+X+K]

(2)草履虫进行呼吸的结构是[]。

(3)草履虫所形成的食物残渣通过[]排出体外。

(4)草履虫靠[]的摆动在水中游动。

【解析】(1)图中与消化有关的结构是[9]口沟和[10]食物泡。

(2)图中与呼吸有关的结构是[8]表膜,能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3)草履虫排出食物残渣是通过[6]胞肛完成的。

(4)草履虫在水中旋转前进,这与[7]纤毛的摆动有关。

答案:(1)[9]口沟[10]食物泡

(2)[8]表膜(3)[6]胞肛(4)[7]纤毛

【知识拓展】

(1)草履虫作为单细胞生物,无专门的呼吸和排泄器官,细胞膜(表膜)具有呼吸和排泄作用。

(2)草履虫的胞肛具有排出食物残渣的作用。

(3)草履虫有两个细胞核,一个较大,一个较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中自然地理知识点归纳: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全文共 232 字

+ 加入清单

影响气候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附近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2.海陆位置。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3.地形因素。通常情况下,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地形雨”

4.洋流因素。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如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就直接得益于暖湿的北大西洋暖流。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如沿岸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初中自然地理知识点归纳:汛期类型

全文共 392 字

+ 加入清单

河水在一年中有规律显著上涨的时期。流域内降雨或融冰化雪都可以引起河水显著上涨。春季,气候转暖,流域上的季节性积雪融化、河冰解冻或春雨,引起河水上涨称春汛。

根据洪水发生的季节和成因不同,一般要分为4种汛期

(1)夏季暴雨为主产生的涨水期称为伏汛期;

(2)秋季暴雨(或强连阴雨)为主产生的涨水期称为秋汛期

(3)冬、春季河道因冰凌阻塞、解冻引起的涨水期称凌汛期

(4)春季北方河源冰山或上游封冻冰盖融化为主产生的涨水期以及南方春夏之交进入雨季产生的涨水期称为春汛期。在黄河上,由于上游开河的凌洪传到下游,正值桃花盛开的季节,故又称春汛期为桃汛期。因为伏汛期和秋汛期紧接,又都极易形成大洪水,一般把二者合称为伏秋大汛期,通常简称为汛期。

总结:中国习惯上把发生在夏季三伏前后的汛水称为伏汛。秋季由于暴雨,河水发生急剧上涨称秋汛。中国不同地区的河流,汛期出现的时间、次数以及它们的组合情况都不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从世界看中国

全文共 758 字

+ 加入清单

11.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为12.95亿,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

12.我国人口的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13.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4.人口增长过多产生的负面影响:人均粮食、布匹减少,医院就医困难,给国家、学校、社会、家庭、资源利用、生态环境都增加了沉重的负担。我国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居世界后列,全国每年新增财富大部分北新增人口消耗掉,用来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的财富就减少了。

15.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东多西少,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造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1)自然原因,东部耕地多,气候好,西部多沙漠、草原、山地,耕地少;(2)社会经济方面,东部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发达,城镇多,人口集中,西部工商业、交通运输业落后,城镇少;(3)开发历史原因:东部开发较早,西部开发较晚。

16.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人口的92%,其余55个民族占8%,称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最少的是珞巴族。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500万的有9个,(记忆口诀:西北蒙、回、维,东北满族乡,西南苗、彝、壮,土家、藏族广)。

17.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个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18.汉族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分布相对分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

19.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云南省。

20少数民族风情:(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族的泼水节、孔雀舞,(藏族)族的集体舞、藏历年,(朝鲜)族的长鼓舞等。

21.个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大杂居”有利于民族的交流,促进各民族经济的共同繁荣;“小聚居”有利于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的文化传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初中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好望角介绍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好望角多暴风雨,海浪汹涌,位于来自印度洋的温暖的莫桑比克厄加勒斯洋流和来自南极洲水域的寒冷的本格拉洋流的汇合处。

南非的好望角及其邻近海域一直是印度洋与大西洋互通的航道要冲。随着大吨位散货船、液货船的日益投入,这里的通航密度正日趋增加。鉴于航海与航运的需求,该区域的气象与海况也受到了航海者的广泛关注。

世界著名的瑞典埃塞尔特制图公司在它的出版物上曾将南纬40°~50°描述为强风带。地处南纬35℃的好望角一带恰好与西风带毗邻,是恶劣气象的直接受害者。2000年至2001年,航经这一带海域达四次以上,实地纵观了它的气象海况变化。

与好望角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在南半球中纬度地带只有非洲的好望角、南美洲的合恩角,以及澳大利亚南部沿岸和新西兰的南岛位于这里,其它几乎被三大洋的南部海域所环绕,构成一个封闭的水圈通称为南大洋,这里终年西风劲吹,风暴频繁。

在夏季也是西风咆哮而过,冬季更是寒风凛冽,常年的西风把海水也驯服得环绕地球由西向东奔驰,形成了著名的“西风漂流”。

总结:欲为通往富庶的东方航道,故改称好望角。苏伊士运河通航前,来往于亚欧之间的船舶都经过好望角。现特大油轮无法进入苏伊士运河,仍需取此道航行。

编辑推荐:初中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好望角知识点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美国独立战争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独立战争

1.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时间:1775—1783年。

3.领导人物:华盛顿(美国第一任总统,历史功绩:领导北美人民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亲自主持制订了美国第一部宪法,并忠实地执行宪法。)

4.开始的标志:1775年4月来克星顿枪声,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5.美国独立的标志: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发表,标志北美十三块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7月4日为美国国庆日)

6.转折点: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7.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8.胜利原因:

(1)独立战争是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战争;

(2)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坚强不屈,英勇作战;

(3)得到法国、荷兰等国的国际援助。

9.意义:

(1)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

(2)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10.性质: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1787年宪法

1.主要内容: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司法权,从而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总统制政治体制。

2.意义: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初中自然地理知识点归纳:锋面分类

全文共 808 字

+ 加入清单

锋面就是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不同的两种气团的交界面,或者叫做过渡带。锋面与地面的交线,称为锋线,也简称为锋。

按照热力学分类方法,若冷气团主动推动暖气团,则称为冷锋。反之称为暖锋。若冷暖气团相当,则称为准静止锋。若冷锋追上暖锋,则会形成锢囚锋。

冷锋:锋面在移动过程中,冷气团起主导地位作用,推动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这种锋面称为冷锋。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了原来暖气团所在的位置。冷锋在中国一年四季都有,尤其在冬半年更为常见。冷气在移动过程中,由于变性程度不同,或有小股冷空气补充南下,在主锋后,即同一气团内又可形成一条副锋。一般来讲,主锋两侧的温度差值较大,而副锋两侧的温度差较小。冷锋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多转晴好。

暖锋:锋面在移动过程中,若暖空气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这种锋机称为暖锋。暖锋过境后,暖气团就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暖锋多在中国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活动大多与冷锋联结在一起。暖锋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多转云雨天气。

准静止锋:当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移动很慢时,称为准静止锋。事实上,绝对的静止是没有的。在这期间,冷暖气团同样是互相斗争着,有时冷气团占主导地位,有时暖气团占主导地位,使锋面来回摆动。

锢囚锋:暖气团、较冷气团和更冷气团(三个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时先后构成的两个锋面,然后其中一个锋面追上另一个锋面,即形成锢囚。

由于锋是冷暖气团交界地区,空气活动十分活跃,可以形成一系列的云、雨、大风、降水等天气。在中国一年四季都有锋的活动,其中冷锋活动最为经常,且能在全国广大地区出现。在春夏之交,往往会有准静止锋活动。锋的活动常经历着生成,加强,消亡的过程。一般历时3-5天左右。

总结:两个性质不同的气团之间有狭窄而又倾斜的过渡带,带内气象要素和天气变化剧烈,气象上称此过渡带为锋面,与地面交界线称为锋线,锋面上方为暖气团,下方为冷气团。

编辑推荐:锋面知识点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