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初中科学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热门19篇

浏览

6385

文章

19

篇1:预防儿童呼吸道传染病的10点措施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2月温差较大,随着近日的降雪影响,气温很不稳定,各种传染病不断出现。外出须注意保暖,小心提防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和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同时要预防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下面来看看预防儿童呼吸道传染病的10点措施是什么吧?

1、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搞好家庭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清洁。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勤洗手。

4、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不吸烟、不酗酒。

5、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6、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7、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8、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当发生传染病时,应主动与健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

9、不要自行购买和服用某些药品,不要滥用抗生素。

10、儿童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一般人群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接种。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预防儿童呼吸道传染病的10点措施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中生物知识点:传染病及其预防

全文共 526 字

+ 加入清单

传染病及其预防

1.两个关键点:

(1)传染病的两大特点:流行性和传染性。

(2)控制传染病的三大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三点提醒:

(1)传染源≠病原体:传染源是患者或病原体携带者,病原体指致病的微生物、寄生虫等。

(2)细菌、真菌、寄生虫≠病原体:

能引起人或动植物等生病的细菌、真菌、寄生虫是病原体,否则,不是病原体。

(3)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都流行不起来。

考点二:免疫类型及功能

1.三个关键点:

(1)特异性免疫的过程:

(2)专一性:抗体具有专一性,只针对某一特定的抗原,如接种麻疹疫苗产生的抗体,只能针对麻疹病毒引起的疾病,而对流感病毒无效。

(3)区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①定义上区分:生来就有,针对多种病原体是非特异性免疫;后天形成;针对一种病原体是特异性免疫。

②防线上区分: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2.四点提醒:

(1)不要误以为疫苗是抗体,它属于抗原。

(2)一定的抗体只能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

(3)抗体产生后有的可以在人体内长期存留,有的不能。

(4)免疫≠防御感染:免疫的功能包括防御保护、自身稳定和免疫监视三个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冬春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全文共 1009 字

+ 加入清单

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一定要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加衣服,午睡时盖好被子避免受凉。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下面来看看冬春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吧?

1.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

预防措施:流感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多见。隔离病人是减少传播的有效途径,隔离期为1周。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公共集会,室内注意通风。流感可通过疫苗预防,常用的疫苗有减毒疫苗和灭活疫苗,每年应加强免疫一次,用于体弱、老幼、多病者。

2.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多发,传染力极强。

预防措施: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煅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一旦与麻疹患儿接触,应立即隔离,不得外出,可给予肌肉注射胎盘球蛋白或丙种球蛋白。患儿应隔离至出疹后第5日,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忌油腻辛辣食物。

3.水痘:主要由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出疹性急性传染病。

预防措施:预防是加强病人的隔离,隔离期一般为发病至疱疹全部结痂或出疹后7天。

4.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预防措施:预防风疹病毒的关键是减少与风疹病人面对面的接触,不要与风疹病人面对面地谈话。孕妇应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因为孕妇在怀孕早期感染风疹后,风疹病毒可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引起先天性风疹。预防风疹最可靠的手段是接种风疹疫苗。

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感染起自鼻咽,侵入血液循环,最终达到脑膜或身体其他部分,产生炎性损害。这种主要侵犯脑膜的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

预防措施:免疫接种是预防流脑的主要措施,接种对象为1~15周岁儿童。

6.非典型肺炎:与非典型肺炎病人有近距离密切接触而得,主要是通过咳嗽、打喷嚏及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而致病。感染后通常3-7天内会发病,主要临床表现有持续发热(38℃以上)、头痛、关节酸痛、全身酸痛、乏力,干咳、少痰,部分病人有血丝痰及呼吸加速、气促等呼吸困难症状,少数进展为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白细胞数正常或降低。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冬春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全文共 426 字

+ 加入清单

传染病预防措施

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其流行便终止。因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

(1)控制传染源。由于不少传染病在开始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传染性,当发病初期表现出传染病症状的时候,传染性已达到最强程度。因此,对患有传染病的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以防止传染病蔓延。患传染病的动物也是传染源,也要及时地处理。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2)切断传播途径。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切实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对带有病原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并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等,使病原体失去感染健康人的机会。

(3)保护易感人群。人们进行的预防接种,就很好地起到了保护易感者的作用。易感者也应注意不要与患病的人或动物接触;平时应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抗病的能力。

预防传染病时,既要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又要根据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三个环节中抓住主要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预防小儿呼吸道传染病常用的措施

全文共 648 字

+ 加入清单

小儿时期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近年来,虽然预防接种工作已得到普及,但是儿童传染病的发病率仍居高不下。由于受到条件限制,不少患儿仍需在家中进行治疗和休养,下面来看看预防小儿呼吸道传染病常用措施是什么吧?

隔离法

常见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膜炎、猩红热、百日咳、结核病、麻疹等。患儿最好与家中成员分开住,无条件者可建立以床为单位的小面积隔离区。隔离包括分开吃、分开睡、分开用、分开洗。患儿要避免外出,如必须外出时则建议给患儿带上口罩,使用后要清洗并晒干备用。对患儿的活动范围也要加以一定的限制。建议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室内温度一般控制在18℃-20℃。若条件允许还可用紫外线定期消毒。家长不要在室内吸烟、炒菜,避免因异味刺激加重孩子的咳嗽。如患流行性感冒需隔离到症状消失后2天;腮腺炎则要隔离到发病后3周;流脑应隔离到发病后3周或症状消失后2天;猩红热发病后需隔离7天;麻疹的隔离期一般为出疹前后各5天。

消毒法

患儿的痰液、痰盂、便盆可用0.5%的漂白粉浸泡半个至一个小时。碗、筷、匙、奶瓶、毛巾等可用煮沸消毒法,煮沸20-30分钟即可起到杀菌作用。碘伏杀菌范围广,毒性低,无刺激和腐蚀性,且具有清洁作用。可用于食具、水果的消毒,一般稀释50~100倍,呈淡黄色即可。患儿的枕头、被褥、毛毯、棉衣裤、毛衣、玩具等也需经常在日光下曝晒6小时左右。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预防小儿呼吸道传染病常用的措施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怎样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的措施

全文共 680 字

+ 加入清单

怎样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措施?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霍乱、甲型肝炎与戊型肝炎、伤寒与副伤寒等,是常见病、多发病。其传染源是病人与带菌者,细菌或病毒通过大便排出后,可污染水源,还可借助于苍蝇、蟑螂污染食物和用具,当健康人食入被污染的水或食物后就可以发病,病后又可能传给其他的人。

肠道传染病的预防应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措施。

1.治疗疾病消灭传染源:有病及时治疗,患了肠道传染病的人不得从事饮食工作,以免将自己的病传给他人。在肠道传染病的治疗中,隔离具有重要意义。

2.切断传播途径,搞好“三管一灭”,防止病从口入。

夏季肠道传染病是因吃了不清洁的食物所引起的。因此,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做好饮食卫生。

在采购食品时,应选择新鲜食物,病死的家禽、家畜、不新鲜的水产品不要购买。即使对于盐腌过的食品,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致病性嗜盐菌就可能在盐腌的食品中繁殖。

烹调时,炊具要注意消毒,生熟食品用的炊具要分开。炊事员要注意个人卫生,要勤剪指甲勤换衣服。

凉拌菜宜少吃,吃时应洗净,并用冷开水冲洗。瓜果宜洗净去皮再吃。

夏季不宜举行家宴,饭菜应现做现吃,如有剩余,第二天应煮透再吃。但即使煮透,有些细菌的毒素仍不能被破坏,如葡萄球菌肠毒素在煮沸后30分钟仍保存其致病性。

苍蝇与蟑螂等害虫,能作为肠道传染病的媒介。因此,消灭苍蝇与蟑螂也是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搞好家庭及环境卫生。

3.提高人体抵抗力,根据需要可选用伤寒、副伤寒或病毒性肝炎的疫苗,预防疾病。

此外,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有助于增强体力,也有助于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有效预防儿童传染病的措施有哪些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小宝宝好动且经验不足,有容易感染上某类传染疾病,因此家长朋友们要及时为孩子做好预防传染病的工作,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有效预防儿童传染病的措施有哪些吧。

一、管理传染源。

(1)经常注意观察孩子精神和生活情况,做到及早发现,及早隔离,及早治疗。

(2)与病人接触者应进行医学检查和其它预防措施。

(3)园幼儿缺席应及早查明原因。如因患传染病请假,要对园内幼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孩子在家庭里接触传染病人,家长要及时通知幼儿园。

(4)对传染疾病的动物,无价值者,可以杀灭,有的可施行隔离和治疗。

二、切断传染途径。

(1)对肠道传染病着重管理饮食、管理粪便、保护水源、除四害、用具消毒、个人卫生等措施。

(2)对呼吸道传染病,戴口罩为简便易行的预防措施,保持空气流通,必要和可能时进行空气消毒。对以昆虫为媒介的传染病,可采用药物或其它措施防虫、杀虫、驱虫。

三、保护易感者。

(1)适当锻炼与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2)加强营养,劳逸结合。

(3)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增强小儿免疫力。

(4)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尽可能避免同病人接触,必要时可预防服药,如接触猩红热可服磺胺类药物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台风的预防措施和台风的科学预报和检测

全文共 1665 字

+ 加入清单

多年的防灾实践表明,防御台风自然灾害既是政府基本的工作职责,台风的预防也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必须坚持科学防台和全民防台。下面小编和大家一起学习台风的预防措施和台风的科学预报检测

台风形成后要发生移动

移动路径基本上沿副热带高压外缘,自东向西移动。但受众多因素影响,移动路径又很复杂。以北太平洋西部地区台风移动路径为例,其路径分为三条:

①西移路径。台风从菲律宾以东洋面一直向西移动,经过南海,在我国海南岛或越南一带登陆。

②西北路径。台风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北方向移动,穿过琉球群岛,在我国江浙或浙闽一带登陆。

③转向路径。台风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北方向移动,然后转向东北方向移去,路径呈抛物线状。

台风的预防措施

1 24 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 , 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 6 级以上,或者阵风 8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准备工作;

2)停止露天集体活动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

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如回港避风或者绕道航行等;

4)加固门窗、围板、棚架、广告牌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切断危险的室外电源。

2 24 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 , 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 8 级以上,或者阵风 10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应急准备工作;

2)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

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切勿随意外出,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3 12 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 , 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 10 级以上,或者阵风12 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抢险应急工作;

2)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3)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加强值班,密切监视灾情,落实应对措施;

4)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当回港避风,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防台风的注意事项

1. 警惕台风动向,注意收听、收看媒体报道或通过气象咨询电话、气象网站等了解台风的最新情况。

2. 人在家里时要关紧门窗。检查门窗玻璃,如发现玻璃松动或有裂缝,要在玻璃上贴上胶条,台风袭来时,切勿靠近窗户,以免被强风吹破的窗玻璃片弄伤。

3. 台风一来,常有房屋或行道两边树被刮坏刮倒,身在外面时,千万不要靠近有危险的建筑物或站在大树旁,以防遭到持续大风卷起损坏的物体再次袭击。

4. 狂风暴雨来袭,开车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减速慢行,并且密切观察周边情况。如果感觉控制不住车辆了,应该立即找个安全地方停下来。停车时,要密切注意车的左右和上方有无可能倒伏或坠落的东西。如果整段路面积水,要谨慎考虑是否涉水,如果积水超过轮胎的一半,就不能涉水。

5. 如果你在外面,看到路上有电线被吹断后掉在地上,千万别用手或身体接触,积水极易导电。如果家中突然停电,最好把电脑、电视等电源插头拔掉,关掉电灯。

6. 台风来前,切记要再检查一下家中窗户和阳台,应该关紧门窗防雨,如果有花盆和杂物,立即搬到室内以防砸落,并且加固室外易被吹动的物体。一旦发现有高空坠物危险的地方,要赶快联系当地应急救援部门。

7. 台风来临的时候,容易发生一些大型广告牌掉落、树木被刮倒、电线杆倒地的事情,台风来时最好尽量避免外出。如需外出,切记千万不要在户外广告牌周边逗留。

台风的科学预报和检测

目前对台风的监测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和气象雷达以及地面监测网。通过卫星云图可以清晰看到台风移动的实时状态,确定台风的位置,估计台风强度,监测台风移向和移速;当台风到达近海时,利用雷达可较准确地监测台风移向和移速、狂风暴雨可能出现的地区和时间等。预报员根据探测所得到的数据和各种物理量图表,通过科学的综合分析,得出台风可能登陆的地点和时间以及影响区域,及时向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放台决策依据,并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媒介向社会公众发布警报或紧急预警,尽量大可能减少台风灾害带来的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措施

全文共 6475 字

+ 加入清单

指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方式、方案、途径,可以分为非常措施、应变措施、预防措施、强制措施、安全措施。那么相关的措施到底是怎么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措施,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措施篇1

一、注意夏季饮食饮水卫生,预防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等肠道传染病发生

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腹痛、腹泻、大便呈黏液、黏胨或脓血便,部分病例可出现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表现为中毒型菌痢。该病主要通过水源、食物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伤寒副伤寒是由伤寒副伤寒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持续高热、腹部不适、肝脾肿大、玫瑰疹、相对缓脉等。该病主要通过水、食物、生活接触传播;大家应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做到不喝生水;食用安全卫生食品,不吃不洁食品;养成勤洗手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二、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的一种)是由肠道病毒70型和柯萨基病毒A组24型变种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潜伏期很短,数小时至2天,一般为1-2天,常双眼先后或同时发病。临床表现为眼睑及结膜水肿,睑、球结膜中、高度充血,常见点、片状结膜下出血,伴有剧烈的异物感、眼刺痛、流泪、畏光等刺激症状,早期分泌物为水性。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如共用毛巾、手帕、浴巾等;预防措施上市民应养成勤洗手,不用公共毛巾洗脸、不用手揉眼睛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理发、浴室、游泳池等行业加强管理、消毒和宣传教育;一旦发现类似症状者,应及时就诊治疗,家庭做好隔离消毒。

三、注意室内通风,预防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四肢酸痛、乏力和上呼吸道卡他症状。10月已进入秋季,日均温差较大,形成早晚凉、中午热的气侯特点,若不注意易感染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预防措施上,集体单位应注意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外,还应注意气温变化,随时添加衣物;同时养成勤洗手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生活上应保持规律,睡眠充足;一旦出现类似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症状,应及时就诊治疗。

10月份正值流感疫苗的最佳接种时间,幼儿应及时接种。

四、做好灭鼠、防鼠工作,预防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三红”(面红、颈红、胸部红)和“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及皮肤粘膜出血点、低血压、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肾脏损害等;一旦发现有突然出现的高热、皮肤粘膜出血点红、腰痛等流行性出血热症状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措施篇2

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括: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猩红热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

预防措施:

一、春季常见传染病:

1.流感(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传染源主要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的为一周。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

3.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极少见。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个月~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占90%)。

4.水痘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园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且瘙痒感重。接受正规治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触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见。由于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

5.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漫肿疼痛,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毒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预后良好,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

6.风疹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春季是风疹的高发季节。开始一般仅有低热及很轻的感冒症状。多在发病后1到2天出现皮疹,疹的形状及分布与麻疹相似,出疹迅速由面部开始发展到全身只需要1天的时间,发热即出疹,热退疹也退,这些是风疹的特点。枕后、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也是本病常见的体征。风疹患者、带有风疹病毒却没发病的人和先天性风疹患者是此病的传染源。儿童及成人都可能得此病,发病前5天至7天和发病后3天至5天都有传染性,起病当天和前一天传染性最强。感染后基本上能获得永久保护。空气飞沫传播是风疹的主要传播途径,日常的密切接触也可传染。风疹无需要特殊治疗,诊断明确后,在家观察,做好皮肤、口腔的清洁护理,给以易消化富有营养的流食或半流食,注意安静休息。

7.猩红热猩红热为主要由A组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期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表现为发热、咽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发热24小时内出现皮疹,开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一日内蔓延至全身。皮疹呈鲜红色,针头大小,有些象“鸡皮疙瘩”,若用手指按压时,可使红晕暂时消退,受压处皮肤苍白,经十余秒钟后,皮肤又恢复呈猩红色,面部充血潮红,但无皮疹,口唇周围及鼻尖则显得苍白,舌乳头红肿。猩红热的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偶可经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少年多发。该病有特效的治疗药物,治疗效果好,故治愈率高,危害已明显下降,但早诊断、正确治疗是关键。

预防措施:

1.定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调节居室微小气候,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学校也会有计划的实施紫外线灯照射及药物喷洒等空气消毒措施。

2.接种疫苗。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关键。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仍,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

4.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春天人体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锻炼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体质增强。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要避开晨雾风沙,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进行自我监护身体状况等,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5.生活有规律。睡眠休息要好,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无论学习或其他活动使身体劳累过度,必然导致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6.衣、食细节要注意。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若骤减衣服,极易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必须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切不可一下子减得太多。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太过则助火气,也不宜过食油腻。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7.切莫讳疾忌医。由于春季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此身体有不适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症状,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如有传染病的情况,应立刻采取隔离措施,以免范围扩大。

二、手口足病

手足口病通常是有潜伏期的,一般为3-4天,抵抗力好的宝宝,一般症状较轻并可自愈,但有些症状较重的多为突然发病,多数患者出现地热,皮疹在发病当天或第二天出现,1-2天后出齐,先是玫瑰色红斑或斑丘疹,1天后既有部分皮疹形成水疱,,主要见于手指或脚指掌面,指甲周围,以及足跟边缘,婴幼儿或皮疹多者,还见于手掌、足底、臀部、大腿内侧及会阴-部,有时膝、肘部也可见到。疱疹成卵圆形,内含浆液一般不破溃继发感染少见,可于2-4天后吸收干燥,成深褐色结痂,脱痂后不留瘢痕。

在口腔两颊粘膜与唇内舌边软腭也散在有红斑与疱疹,口腔疱疹易破溃出现溃疡,患儿吃东西疼痛,并拒绝进食,流口水等。

(一)手口足病症状:

1.大多数患儿是突然发病,首先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多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

2.患儿发热的同时或发热1-2天后,可在他们的口腔粘膜、唇内见到疱疹,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疼痛感较重,患儿常表现出烦燥、哭闹、流口水,不吃饭等不适。

3.口腔疱疹后1-2天可在患儿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皮肤斑丘疹,以脚心部最多,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较硬并内有混浊液体疹子周围绕以红晕。

4.小儿手足口病的疹子较少出现在躯干及面部,一般7天左右就能消退,不会造成瘢痕,更不会留下印迹。

5.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情较轻的自愈性疾病,绝大部分患儿预后较好,少数重症患儿可合并心肌炎、脑炎、但这种可能很小。

6.整个病程大约在1周左右结束,一般不会并发什么严重的后果,只要护理得当,不会在皮肤上留下任何色素痕迹或疤痕。

(二)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1.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病人,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

2.做好晨间检查,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3.对被污染过的日常用品、食具等应消毒处理,患儿粪便极其他排泄物可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被褥、玩具、毛巾等要在阳光下暴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

4.在传染病流行时,应做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5.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还要注意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6.中药具有清凉解毒作用,如:板兰根、大青叶、金银花、贯众等具有一定效果,可用水煎服。

为了预防各种传染病,各班活动室、睡室、必须要每天通风、保持空气流动。每次应在半小时以上。定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调节居室微小气候,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幼儿园也会有计划的实施消毒措施。每日带领幼儿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让幼儿多饮温开水可以有效减少发病率。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措施篇3

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潜伏期2—3天,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多数患儿还会有发热现象,体温在37。9—39。5℃,继之出现吐泻症状,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黏液,无腥臭味,每天10次左右。秋季腹泻一般持续3—9天,前3天症状最严重。

预防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把好入口关,防止病从口入。餐前便后洗手,孩子的餐具、玩具定期消毒,家长也要注意自身的卫生。2。3岁以下孩子可每年服用1次轮状病毒疫苗,3—5岁期间服用1次即可。

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夏秋换季期,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大量繁殖,孩子很容易受到肠道病毒感染,引发手足口病,常表现为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预防措施

预防手足口病,孩子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2。减少孩子处于公共场所的时间。游乐园、室内商场、公共交通这些公共场所,由于人群密集,病毒密度相对较大,孩子很容易被传染。

上呼吸道感染

秋季气候干燥,极易引发上火,而上火则是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的导火索,这是因为咽喉部干燥,孩子的抵抗力就会下降,这时若受到病毒的侵袭,就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等症状。

预防措施

根据天气变化及时为孩子增减衣服。让孩子休息好,多喝白开水,饮食以清淡滋阴为宜。

过敏性皮炎

秋季时空气中的动物皮屑、各种花粉、灰尘颗粒大大增加,孩子很容易患上过敏性皮炎。如果孩子皮肤脱皮症状非常明显,瘙痒难以有效抑制,家长应尽早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治疗。

预防措施

1、保证室内环境的卫生清洁,清理卫生死角,尤其是高温潮湿的地方,防止尘螨和霉菌入侵。

2、饲养有毛动物的家庭,应及时清理动物的毛发和排泄物,减少孩子患过敏性皮炎的几率。

3、注意孩子的饮食,尽量少食用容易诱发过敏症状的食物。均衡营养,多吃一些水果、蔬菜等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良好作息不生病

“换季就生病”像个魔咒一样,常常出来“骚扰”孩子,那么如何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减少生病的概率呢?除了做好预防工作外,家长们不妨帮助孩子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强健的体魄来抵御疾病的侵扰。

健康饮食

五谷杂粮、蔬菜水果、鱼蛋肉奶能够为身体提供必需的营养,只有合理搭配饮食,不挑食偏食,营养均衡,才能为身体打下好底子。虽然已经是立秋,但“秋老虎”还是会让孩子大汗淋漓,这个时候,许多孩子喜欢端起一杯冰水就往肚里灌,由此引发的受凉、腹泻、感冒不在少数。对此,家长不能掉以轻心,不论是在家还是外出,都应为孩子常备温开水。

注意卫生

孩子喜欢用手探索这个美妙的世界,这个过程中小手会沾染各种细菌病毒,必须注意及时清洗,否则容易引起疾病。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这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而且对孩子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充足睡眠

常言道“春困秋乏”,秋天里人们常常容易感到疲乏,这时候保证充足的睡眠对健康十分重要。在周末居家的生活中,孩子的作息应与幼儿园时差不多,做到早睡早起,中午进行适当的午睡来缓解困乏,晚上睡前可留一点亲子共读的时间,帮助孩子缓缓进入梦乡。

体育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想要少生病,运动是绝对少不了的。运动不仅有益身体健康,对孩子的心情也会有积极的影响。《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对学龄前儿童的运动时间给出了具体推荐:“全天内各种类型的身体活动时间应累计达到180分钟以上。其中,中等及以上强度的身体活动累计不少于60分钟;同时每天应进行至少120分钟的户外活动,若遇雾霾、高温、高寒等天气可酌情减少,但不应减少运动总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措施是什么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

所谓呼吸道传染病就是致病微生物通过呼吸道这条传播途径使人发病,如百日咳、腮腺炎、风疹、流行性感冒、麻疹、白喉、猩红热、水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它的传播方式就是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讲话经飞沫而污染空气,把病毒、细菌传给易感者。冬春季节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好发季节,那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措施是什么呢?

发现病人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在托幼机构凡接触过病人的易感小儿一律要进行医学观察(留验检疫)。检疫期间不能并班、串班,暂时不收新生;每日应特别注意接触者的体温、疾病的早期症状、皮疹等。

病人住过的房间要进行严格的空气消毒,可用空气消毒剂喷雾,其用量及方法应根据各产品使用说明进行。特别应注意的是,消毒剂应充分雾化,雾粒直径宜在20微米以下才能在空气中较长时间悬浮,达到空气消毒目的;喷雾消毒时不宜吸烟,以防烟雾降低消毒效果。如用乳酸消毒应按每100立方米12毫升加等量水计算,加热蒸熏;在家庭中还可用醋加热蒸熏,也可起到一定的消毒作用。

开窗通风,使房间有空气对流的机会。冬季应每日开窗2~3次,每次20~30分钟。

流行期间,健康小儿应少去公共场所,少串门,出门时应戴口罩。

按时接受预防接种,提高机体免疫力。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措施是什么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有关中暑的科学常识和预防措施

全文共 829 字

+ 加入清单

古人云,良医治未病不治已病。治病不如防病,宣传有关中暑科学常识和预防措施是防止和杜绝中暑的关键。

改善工作环境特别是对于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人群,应装备良好的通风、降温、调节湿度和隔绝热源的设施。在高温车间作业时,应先进行两周左右热适应训练。经常饮用含钾、镁、钙盐和多种维生素的防暑降温饮料。

改善居住环境对于年老体弱、慢性疾病患者及产褥期妇女,在高温、高湿季节,应在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的房间中居住。并且适当补充防暑饮料,注意合理营养膳食。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夏日出门、田间劳作或户外作业者最好避开阳光最强烈、气温最高的时段(10时~16时)。避免劳累,注意休息,延长午睡时间。曾经发生过中暑的病人,恢复后数周内,避免室外剧烈活动和烈日下暴晒。

合理着装炎热的夏季,着浅色、透气、宽松的棉、麻、丝质服装,便于汗液挥发,有利于散热。戴隔热遮阳帽,涂抹防晒霜。

携带药物外出时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丹、清凉油、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水等。出汗较多时应多饮含盐类和多种水溶性维生素的清凉饮料,保持水和盐代谢平衡。

热适应锻炼在办公室工作的坐班族长期享受到空调带来的凉爽,因缺乏热适应,在室外烈日下时间较长时,易发生中暑。此类人群每天应抽出一定时间到室外活动,以适应自然气温,避免中暑。

中暑的病死率为20%~70%,50岁以上患者高达80%。中暑后体温升高的程度及持续时间与病死率直接相关。

中暑俗称暑热,是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引起的疾病。中暑常发生在气温超过32℃和湿度大于60%、无风的夏季。特别是对高温环境未能适应的人群更易发生中暑。在高温环境中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发热、脱水、过度肥胖、穿透气不良的衣服、严重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力衰竭、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脑血栓或脑出血后遗症),以及长时间应用某些产热药物(如苯丙胺、麦角酰二乙胺)、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颠茄等)、利尿药和普萘洛尔等均可促发中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全文共 2992 字

+ 加入清单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为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供大家参考。

预防措施

1、活动室、教室常通风,被褥常晒,使室内空气保持清新。

2、各班教师及时为幼儿添减衣服。适当地让幼儿经受冷、暖不同气候的刺激,使他们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3、 老师们引导幼儿子多活动,通过游戏、跑步、做操等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保障幼儿室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少于2小时。

4、 流感季节,提醒家长不带幼儿去公共场所。

(三)保护易感人群

提高人群免疫力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力

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对进入体内的异物的一种清除机制,是生物个体生来就有的、能遗传后代、不涉及免疫识别和免疫反应的增加。主要包括各种屏障作用、血液中巨噬细胞和粒细胞的吞噬作用以及补体、溶菌酶对病原体的清除作用。在病原体及毒素的作用下,非特异性免疫力又是产生特异性免疫力的基础。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力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强体育锻炼、调节饮食、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改善居住条件、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愉快心情等。

2.增强特异性免疫力

人体可通过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或预防接种获得对该种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其中以预防接种起关键作用。

预防措施

1、 腮腺炎病毒耐低温,但在高温、紫外线照射、酒精等作用下可迅速死亡。所以,幼儿园对于患儿的用具、被褥及时用紫外线照射消毒。

2、最有效的方法是接受预防疫苗注射。按计划,作好预防疫苗的注射工作。

3、发现患儿及时作好隔离患儿工作,直至腮腺肿完全消失。待痊愈后,须持医院的痊愈诊断书方可返园,对密切接触者检疫21天。检疫期间保健医对患儿所在班应加强晨、午检,早期发现病人,及时隔离,隔离期不接受或转出儿童。

4、室内通风换气,多喝开水,用淡盐水嗽口,平时,被褥每月清洗晾晒一次,检疫期间,增加次数,用具每日消毒。

4、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小儿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非化脓性炎症。病毒附在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口和鼻的分泌物中,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唾液污染的食具、食物用品进行传播。流行性腮腺炎一年四季散发,冬春季可有流行,学龄前儿童发病率高,常在幼儿园中流行。患病后可获终身免疫。

5、水痘

水痘是儿童易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很强,病原体是水痘病毒。传染源为急性期病人,可通过飞沫、唾液传染给健康儿童,另外也通过接触受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衣物等物品传播。水痘的潜伏期一般为14—16天,多发于2—6岁的幼儿,除夏季少见外,其它季节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多见。病后获得终身免疫。

(一)管理传染源

1.对病人的管理

对病人应尽量做到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建立健全的医疗卫生防疫机构,开展传染病卫生宣传教育,提高人群对传染病识别能力,对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传染病有重要意义。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应即隔离治疗。隔离期限由传染病的传染期或化验结果而定。有条件者,应在临床症状消失后做2——3次病原学检查(每次间隔2——3天),结果阴性时可解除隔离。

2.对接触者的管理

接触者是指曾经和传染源发生过接触的人,可能受到感染而处于疾病的潜伏期,也就是说,有可能是传染源。对接触者采取的措施叫检疫。可根据具体情况对接触者分别采取医学观察,留验或卫生处理,也可给予免疫接种或药物预防。 3.对病原携带者管理

应做到早期发现。凡是传染病接触者,曾患过传染病者,流行区居民和服务性行业、托幼机构、供水行业的工作人员,应定时普查,检出病原携带者。对病原携带者须隔离治疗、随防观察,必要时应调整工作4.对动物传染源的管理 应根据动物的病种和经济价值,予以隔离、治疗或杀灭。如属有经济价值而又非列性传染病的动物,应分群放牧或分开饲养,并予以治疗。无经济价值或危害性大的动物,如鼠类、狂犬应予以杀灭、焚毁等方法处理。在流行地区对家畜进行预防接种,可减少发病率。

7、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急性传染病,以眼睑红肿、结膜出血等为主要症状。急性期的病人是主要传染源,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一般常见于春夏季发病。常通过游泳、毛巾、洗澡接触传染。

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作好预防疫苗的注射工作。

2、发现患儿,及时作好隔离患儿工作。隔离患儿至皮疹全部结痂变干后为止,对密切接触儿检疫21天。

3、经常给幼儿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手要勤洗、指甲勤剪,坚持体格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4、活动室、教室勤通风,并对所用的玩具及其它用品要彻底清洗、然后用紫外线消毒。

5、提醒家长不要带患儿去公共场所。

9、肺炎

肺炎会引起咳嗽、呼吸短促、发烧、呼吸频率加快中的一种或是全部症状。一旦宝宝的感冒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控制时,尤其是身体虚弱的宝宝容易从感冒发展为肺炎。

10、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咳痰等主要症状。

11、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幼儿常发的一种疾病。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

(二)切断传播途径

应根据传染病的不同传播途径采取不同措施。如消化道传染病,应着重加强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及粪便管理,保护水源,消灭苍蝇、蟑螂、老鼠等。对呼吸道传染病,应着重进行空气消毒,提倡出外时戴口罩;对虫媒传染病,应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采用药物等措施进行防虫、杀虫、驱虫。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的生要措施。

传染病预防的8个小措施:

1.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 阳、勤锻炼。

2. 生病及时就医,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时,戴上口罩,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以免对他人造成可能的传染。

3. 接种疫苗,鼓励公众根据自身情况,自愿、自费进行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控制区域性急性传染病流行最经济、有效的办法,每年秋末,学生接种流感、腮腺炎、风疹、水痘、流脑等疫苗,可预防呼吸道疾病。

4. 避免受凉。当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出门在外要尽量站在空气通畅的地方,同时尽量少到拥挤的公共场所。

5. 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6. 净化环境。保持空气流通;尽量不要拉上窗帘让阳光射进室内,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间,起到消毒效果。

7.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8. 冬季干燥,应多喝热开水。多吃些新鲜的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还具有一定的搞感冒的作用。同时豆制品,鱼虾蛋类等能够提供优质的蛋质,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预防措施

1、做到一人一巾、每日消毒、流行期间要加强晨检,一旦发现患儿立即隔离,并做好室内用具、玩具、毛巾等物品的消毒,幼儿及教师应加强勤洗手、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2、不到公共场所游泳、做好个人防护。

预防措施

1、发现孩子有手足口病,到带其到医院诊治,并按医生的嘱咐服药,让孩子卧床休息。

2、对于患病宝贝,从发病开始隔离7-10天,以免传染其他孩子。

3、手足口病,一般能很快痊愈,但也不掉以轻心,注意预防隔离,以防扩散流行。

预防措施

1、 如果幼儿患感冒或者其他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时,尽量让他与其他幼儿隔离,避免传染;

2、室内经常通风;

3、 如有可能,让孩子注射预防肺炎的疫苗,也是预防宝宝得肺炎的一种有效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传染病的特点及预防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例】传染病的易感人群是指()。?

A.对某种传染病缺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

B.没有接种疫苗的人?

C.经常播散病原体的人群?

D.未曾感染过某种传染病的人群?

解析:易感人群是指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或体质较弱、抵抗力差的人。没有患过传染病的人体内一般没有相应的抗体,缺乏免疫力,因此容易感染上传染病。B、C、D选项与题目无关。

答案:A?练习1:1.传染病的特点是()。?

A.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死亡率较高B.有传染性,但无关紧要?

C.有的有病原体,有的是体虚引起的D.都有病原体,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2.下列各组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一组是()。?

A.流行性感冒、麻疹、近视眼B.肺结核、狂犬病、侏儒症?

C.细菌性痢疾、结膜炎、水痘D.蛔虫病、糖尿病、肝炎?

3.要及时终止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切断传染病流行的()。?

A.任何一个环节B.传播途径?

C.任何两个环节D.全部三个环节?

4.在SARS(非典)流行期间,政府要求疫区的外来人员不要回家,这种措施属于()。

A.消灭病原体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D.保护易感人群?

5.一般情况下,传染病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是()。

A.发病以前B.发病初期?

C.发病中期D.发病后期?

6.艾滋病病毒(HIV)的传播途径是()。?

①血液传播②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进餐③母婴传播④性传播⑤与艾滋病病人交谈、握手?

A.①②③④B.②④⑤?

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儿童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必要措施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部位侵入后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冬春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风疹、白喉、猩红热等,下面来看看儿童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必要措施是什么吧?

(1)在公共场所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意丢弃吐痰或揩鼻涕使用过的手纸。

(2)勤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或擦净。

(3)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4)注意环境卫生和室内通风,如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开窗时要避免穿堂风,注意保暖。

(5)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患者要及时就诊、注意休息和营养,采取措施如戴口罩、不要与其他人密切接触,避免传染。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儿童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必要措施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学校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是什么

全文共 1129 字

+ 加入清单

学校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极易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必须高度戒备地重视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下面为大家介绍学校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是什么。

一、健全领导机构,加强统一领导

二、遵循预防为主,狠抓措施落实

1、做好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增强师生卫生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印发《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供全校教职工传阅学习,增强教职工法律意识和责任感。

3、开展“三管四灭”(管污水、管粪便、管垃圾处理、灭蝇、灭蚊、灭鼠、灭蟑螂)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在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环境消毒工作。

4、加强饮食、饮水卫生宣传,严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发生。

5、有计划地做好师生健康体检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6、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与传染病人接触,生病及时就医;教育学生坚持锻炼,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7、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共同做好学校周边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饮食摊点的整治,消除引发学校传染病的隐患。

8、加强门卫管理,切断外来传染病源。

9、做好预防常见病的必要药品等物资储备。

三、坚持晨检制度,畅通报告渠道

1、班主任要按照要求,坚持对学生每日晨检,把预防传染病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对因病请假在家的学生要通过电话等方式询问病情;在校生病的学生要及时送医院诊治,并及时报告学校。

2、教职工生病被诊断为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要及时主动报告学校。

3、健全传染病监控信息表册,做到发现疫情能快速、准确的向学校报告。

四、应急处理措施

1、我校学生或教职工一旦出现甲流感、风疹、流脑、麻疹、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应及时就医并向学校请假,不得带病上学、上班。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才能回校上课、上班;

2、学生或教职工在校内出现传染病,及时组建处理病情的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成员的统一安排下,要求传染病者立即戴防护口罩、手套,到学校隔离室休息,并由学校安全管理人员或卫生保健老师立即通知医院。学生出现传染病症状的班主任立即通知其家长,由家长陪同去医院,家长不能到校的,由班主任老师护送去医院(护送人员都要穿好防护服,戴口罩、手套)。

3、在校内发现传染病的学生或教职工,学校应急小组领导立即亲临现场指挥,在第一时间内利用学校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并由学校安全管理人员马上打“120”电话,送医院诊治。

4、学校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

5、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同学、同事前往探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春季常见传染病有哪些预防措施

全文共 2677 字

+ 加入清单

春季常见传染病有哪些预防措施?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猩红热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一、春季常见传染病:

1、流感(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传染源主要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的为一周。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

3、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极少见。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个月~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占90%)。

4、水痘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园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且瘙痒感重。接受正规治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触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见。由于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

5、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漫肿疼痛,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毒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预后良好,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

6、风疹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春季是风疹的高发季节。开始一般仅有低热及很轻的感冒症状。多在发病后1到2天出现皮疹,疹的形状及分布与麻疹相似,出疹迅速由面部开始发展到全身只需要1天的时间,发热即出疹,热退疹也退,这些是风疹的特点。枕后、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也是本病常见的体征。风疹患者、带有风疹病毒却没发病的人和先天性风疹患者是此病的传染源。儿童及成人都可能得此病,发病前5天至7天和发病后3天至5天都有传染性,起病当天和前一天传染性最强。感染后基本上能获得永久保护。空气飞沫传播是风疹的主要传播途径,日常的密切接触也可传染。风疹无需要特殊治疗,诊断明确后,在家观察,做好皮肤、口腔的清洁护理,给以易消化富有营养的流食或半流食,注意安静休息。

7、猩红热猩红热为主要由A组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期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表现为发热、咽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发热24小时内出现皮疹,开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一日内蔓延至全身。皮疹呈鲜红色,针头大小,有些象“鸡皮疙瘩”,若用手指按压时,可使红晕暂时消退,受压处皮肤苍白,经十余秒钟后,皮肤又恢复呈猩红色,面部充血潮红,但无皮疹,口唇周围及鼻尖则显得苍白,舌乳头红肿。猩红热的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偶可经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少年多发。该病有特效的治疗药物,治疗效果好,故治愈率高,危害已明显下降,但早诊断、正确治疗是关键。

二、预防措施:

1、定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调节居室微小气候,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学校也会有计划的实施紫外线灯照射及药物喷洒等空气消毒措施。

2、接种疫苗。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关键。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仍,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

4、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春天人体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锻炼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体质增强。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要避开晨雾风沙,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进行自我监护身体状况等,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5、生活有规律。睡眠休息要好,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无论学习或其他活动使身体劳累过度,必然导致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6、衣、食细节要注意。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若骤减衣服,极易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必须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切不可一下子减得太多。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太过则助火气,也不宜过食油腻。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7、切莫讳疾忌医。由于春季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此身体有不适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症状,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如有传染病的情况,应立刻采取隔离措施,以免范围扩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措施

全文共 707 字

+ 加入清单

学校是学生人群聚集场所,属易感人群,特别是春秋季节,由于该季节早晚温差变化大,天气忽冷忽热不稳定,气候又干燥,很容易造成一些疾病的发生及流行。如上呼吸道感染、秋季腹泻、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及偶发水痘、腮腺炎等。尤其是身体较差,扁桃腺肿大的孩子,更容易发病,所以预防传染病是学校需要重视起来的,下面为大家介绍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措施

1、针对气候干燥的特点,在家里要做好孩子的生活护理,给孩子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对鼻粘膜干燥易流鼻血的儿童,可用眼药膏涂鼻腔滋润。洗手洗脸后要涂润肤油保护皮肤,并根据气温随时增减衣服。不要经常带孩子去吃洋快餐,因为容易导致上火喉痛。

2、认真做好室内及环境卫生,尤其是厨房及卫生间的卫生及清洁消毒工作。

3、加强您家里食品的安全采买工作,保证食物新鲜,烹调方法得当,做好肠道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4、保证家里室内空气清新,每天早晨,都要打开各个室内窗户通风透气。

5、做好您和孩子的个人卫生工作,要勤洗手、洗头、剪指甲,尤其是饭前便后要洗手。

6、加强清洁消毒工作,毛巾、杯、用具、桌、椅、柜、地面、每天都要清洗及用干净的抹布擦拭。定期用消毒水消

7、加强孩子耐寒锻炼,每天学生要按时来校参加早锻炼。给孩子增加户外活动安排,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防止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

8、在传染病流行季节,不要带您的孩子去医院探望病人,或去公共场所及人多的地方,做好自我保护。

9、如果您的孩子生病,您要加强对孩子的疾病观察,发现异常立刻去医院诊治。

希望以上这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的校园传染病知识请到,里面有很多的知识等着大家来学习,在这里你会了解到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传染病一级预防措施

全文共 3435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夏天到来,天气一天比一天热起来了,自然界各种微生物也开始活跃起来,正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就是传染病一级预防措施,希望你会喜欢!

1、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偶可经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少年多发。以发烧、咽颊炎、典型的皮疹、杨梅舌为主要症状。

专家:在流行季节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经常通风换气和湿式扫除是做好猩红热防控的关键。家长要尽量少带儿童去公共场所,托幼机构应加强晨、午检,发现患儿应立即隔离治疗,患儿所污染的器具应煮沸和洗烫消毒。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在传染病爆发流行时,采取的措施包括针对病原体、易感人群、传播途径和疫源地等方面的措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暂时没有有效的疫苗,做好个人防护是最切实可行的办法,包括不要去人群聚集处、勤洗手、多饮水、注意休息等。

具体预防手段如下:

1、尽量减少外出,不要去人群聚集处,避免近距离接触任何有感冒或流感样症状的人;

2、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交通工具时,注意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3、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即野味),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

4、注意手卫生,勤洗手,使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5、打喷嚏或咳嗽时不要用手去捂,要用手肘部或纸巾遮住口、鼻;居室及工作场所保持清洁,勤开窗,多保持通风状态;

6、注意多喝水、多休息、避免熬夜、适度运动,以提高个体免疫能力;

7、注意营养、合理饮食,肉类、禽类和蛋类要充分煮熟后食用;

8、准备常用物资,如体温计、一次性口罩、家庭用消毒用品等。

3、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的传染病,是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也易感。临床特征为发热,分批出现的皮肤黏膜的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主要传染源是患者,可通过空气飞沫或解除水痘疱疹及其污染的用具传染。在出疹前48小时至疱疹完全结痂前均有传染性。

专家:因为水痘皮疹特点,可同时见多种皮疹形态出现,因此也称“四世同堂”。本病为自限性疾病,合理护理及对症处理预后一般良好,痂脱落后大多不留瘢痕。重症或并发脑炎者,预后差,甚至可导致死亡。水痘传染性很强,应严格呼吸道隔离,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疱疹继发感染,皮肤瘙痒可用炉甘石洗剂涂擦。普通人群应注意室内通风换气,避免与急性期患者接触,患者污染物,用具可用煮沸或日晒等方法消毒。

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及措施

传染病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人群当中通常对于传染病有一些不正确的认识,甚至有一定的恐惧的心理,认为和传染病人接触都会造成疾病的感染,但是不同类型的传染病,传播途径、传播特点是不相同的,要通过了解不同传染病的特点,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

传染病的预防,包括以下三方面:

1、首先应该控制传染源,及时发现患者,包括一些隐性感染者,及时进行隔离,不同的传染病隔离方式是不一样的`,比如常见的血液隔离、体液隔离、呼吸道隔离、接触隔离等。

2、其次要切断传播途径,比如血液体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致病病原体,如果接触有可能会造成感染,这时候应该严格的消毒处理。

3、然后就是进行保护易感人群,最主要的是使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比如乙肝病毒的预防,可以通过接种乙肝疫苗来达到预防的效果。

5、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眼结膜炎、上呼吸道炎及口腔麻疹粘膜斑、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为特征。传染性极强。患者是传染源,在发病前2日至出疹后5日内患者的鼻咽气管和眼结膜分泌物均带病毒。密切接触者可通过手的污染而间接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未患麻疹,未接种疫苗者接触患者后90%以上可发病。

专家:麻疹从发热到出疹一般为3-5天,发热时可伴干咳、喷嚏、流涕、眼结膜充血、畏光、流泪、眼分泌物增多。口腔双侧第一臼齿颊粘膜上出现针尖大小的灰白色小点。出疹时首先见于耳后发际,逐渐到额头、颜面、颈部,再自上而下蔓延至胸、背、腹及四肢。出疹时病情可加重,疹出齐后按出疹顺序消退,伴脱屑,一般不留疤痕。本病一般预后良好,重症病死率较高。流行期间,易感者应避免到公共场所或探亲访友。婴幼儿应做好麻疹疫苗接种,且注意定时复种。

专家提醒:夏季由于高温,食物易变质、蚊蝇猖獗,若是进食不干净的食物或变质的食物极易罹患急性肠道传染病。夏季特别要注意食品的卫生,食具要定时消毒。另外,家庭的冰箱也是细菌繁殖的温床,应经常清理清洁。家庭可备藿香正气水等中药预防性地服用。夏季家庭要特别注意灭蚊和防蚊,消灭传染媒介。首先要保持家庭的清洁、卫生;其次要勤洗澡,勤更衣,蚊子最喜欢身上的汗味,所以保持孩子皮肤的清洁干燥很重要。房间的纱门、纱窗注意关严。此外,游泳池、游乐场等公共场所等常常是各种疾病重要的传染地,极易造成爆发流行。因此,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勤洗手,防止病从口入。夏季如突发高热,精神萎靡,或腹痛吐泻,应及时就医。

6、细菌或病毒性腹泻病

常见的细菌性腹泻病有霍乱、菌痢、伤寒和副伤寒等,病毒主要有肠道病毒、轮状病毒等。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节高发,成人及幼儿均易感染。

夏季预防流行传染病饮食原则

新鲜。所有生鲜食品原料及调味料添加物要保持其鲜度。

清洁。食物应彻底清洗,调理及贮存场所、器具、容器均应保持清洁。

迅速。食物要尽快处理烹饪,做好的食物也应尽快食用。

加热。食物要煮熟再食用,一般超过70℃以上细菌易被杀灭。

冷藏。食物的调理及保存应特别注意温度控制在7℃以下。

人员卫生。调理食物前彻底洗净双手;手部有伤口,应完全包扎好才可调理食物(伤口勿直接接触食品)。

8、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以临床症状命名的传染病,常见的肠道病毒为EV71型和CoxA16型,5—7月份为高发季节。手足口病传播途径较多,人群普遍易感染,以婴幼儿和儿童5岁以下人群多发。手足口病感染初期一般表现为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极少数重症病例早期可能没有皮疹,而表现为嗜睡、呕吐等症状,并进而出现嘴唇青紫、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专家:绝大多数手足口病患儿可以居家隔离治疗,经过一周左右的时间会自愈,但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当患儿出现高热不退,或出现头疼、精神差、表情淡漠、肌阵挛、呕吐等重症病例的临床表现时,要立即到医院救治。预防手足口病要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开窗通风;避免和有发热的病人接触,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场所;注意儿童营养提高抵抗力。

传染病预防常识

传染病预防常识,应当针对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采取综合性措施,同时,根据各种传染病的特点,针对传播的主要环节,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传染病继续传播。

1、管理传染源。

2、切段传播途径,包括隔离和消毒。隔离是指将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妥善安排在指定的隔离单位,暂时与人行隔离积极进行治疗护理,并对具有传染性的分泌物、排泄物、用具等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的医疗措施。包括严密隔离、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血液、体液隔离、接触隔离、昆虫隔离等。消毒有疫源地消毒及预防性消毒两个大类。

3、保护易感人群通过预防接种提高人群的主动免疫力。

10、流行性腮腺炎

流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的传染病,在学龄前儿童中广泛流行,成人也易感染。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腮腺肿大,也可侵犯睾丸、卵巢、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严重并发症。

专家:为预防流腮,适龄儿童应及时接种含流腮成分的疫苗,如麻腮或麻腮风疫苗。平常还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房间或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感染流腮后要进行隔离治疗,隔离期限一般认为应从发病始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约3周。被患者污染的饮食用具应煮沸消毒。

传染病有哪些

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丙类。

第一、其中甲类传染病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乱两类。

第二、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非典型性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性出血热,麻疹,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斯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

第三、丙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等。

以上甲乙丙类传染病均会传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全文共 2198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夏季来临,气温和湿度升高,部分传染病如手足口病、流行性乙型脑炎、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进入高发季节。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吧?

夏季传染病防控原则

预防夏季高发疾病,专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饮食和个人卫生,防止病从口入,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腐败变质变味的食物,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不洁食物,生熟食品要分开,不吃苍蝇、蟑螂叮爬过的食物;二是搞好粪便管理,清除垃圾,疏通污水沟,消灭蚊蝇孳生地,消灭苍蝇、蚊子、老鼠、蟑螂四害,防止蚊虫叮咬;三是生活及办公场所要勤通风,一旦患病后要自觉隔离,避免出入公共场所,托幼机构应该加强晨、午检,患者污染的器具应该煮沸和洗烫消毒;四是对于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的疾病,要及时全程接种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五是关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信息,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正规检查和治疗。

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

(一)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以临床症状命名的传染病,常见的肠道病毒为EV71型和CoxA16型,5—7月份为高发季节。手足口病传播途径较多,人群普遍易感,以婴幼儿和儿童等5岁以下人群多发。手足口病感染初期一般表现为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极少数重症病例早期可能没有皮疹,而表现为嗜睡、呕吐等症状,并进而出现嘴唇青紫、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防治措施:专家提醒,绝大多数手足口病患儿可以居家隔离治疗,经过一周左右的时间会自愈,但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当患儿出现高热不退,或出现头疼、精神差、表情淡漠、肌阵挛、呕吐等重症病例的临床表现时,要立即到医院救治。预防手足口病要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开窗通风;避免和有发热的病人接触,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场所;注意儿童营养提高抵抗力。

(二)细菌或病毒性腹泻病:常见的细菌性腹泻病有霍乱、菌痢、伤寒和副伤寒等,病毒主要有肠道病毒、轮状病毒等。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节高发。

防治措施:预防腹泻病的主要措施是“把好一张口”,防止病从口入,做到五要五不要。五要:饭前便后要洗手,买回海产要煮熟,隔餐食物要热透,生熟食品要分开,出现症状要就诊。五不要:生水未煮不要喝,无牌餐饮不光顾,腐烂食品不要吃,暴饮暴食不可取,未消毒(患者污染)物品不要碰。患者排泄物污染的厕所、餐具、地面、地拖、门拉手、衣物,要使用漂白粉、漂白精、过氧乙酸、戊二醛等进行消毒。专家提醒公众注意,出现腹泻症状,只要及时就诊,一般会很快治愈,切忌随意使用抗生素。夏秋季在霍乱疫区内或去过霍乱疫区,若出现腹泻症状,尤其是剧烈的无痛性水样腹泻,应马上就诊,与霍乱感染者一起就餐或密切接触的人也应做相应检查,以确定是否感染。

(三)猩红热:猩红热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偶可经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少年多发。以发烧、咽颊炎、典型的皮疹、杨梅舌为主要症状。

防治措施:在流行季节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经常通风换气和湿式扫除是做好猩红热防控的关键。家长要尽量少带儿童去公共场所,托幼机构应加强晨、午检,发现患儿应立即隔离治疗,患儿所污染的器具应煮沸和洗烫消毒。

(四)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学龄前儿童中广泛流行。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腮腺肿大,也可侵犯睾丸、卵巢、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严重并发症。

防治措施:为预防流腮,适龄儿童应及时接种含流腮成分的疫苗,如麻腮或麻腮风疫苗。平常还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房间或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感染流腮后要进行隔离治疗,隔离期限一般认为应从发病始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约3周。被患者污染的饮食用具应煮沸消毒。

(五)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鼠类携带的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主要传染源和寄生宿主是小型啮齿类动物。我省的传染源主要是野栖的黑线姬鼠、大仓鼠和背纹仓鼠,家栖的褐家鼠、小家鼠等。本病男女老幼均可感染,尤以20—50岁青壮年发病居多。

本病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烧、出血和肾脏损害三大特征,发热病人高烧可至40℃,持续3—7天。典型的出血热临床表现有五期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严重者可并发尿毒症、肾功能衰竭、颅内出血、肺水肿、脑水肿等,可导致死亡。

防治措施:流行性出血热的防控应以科学防鼠灭鼠、预防接种和健康教育为主,一旦误食鼠类污染的食物或被鼠类咬伤或抓伤,要及时清理伤口并及时接种出血热疫苗。治疗强调“三早、一就、三把关”,即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地处理,把好休克、少尿、出血关。

(六)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变态反应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人主要是由于接触患病的牲畜或污染物而感染发病,能引起全身多个系统的损害,特别是骨关节。该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多汗、全身乏力、关节和肌肉疼痛,有的还会出现肝脾大、睾丸肿大等,严重的可丧失劳动能力。

预防措施:加强家畜的管理,做好经常性的家畜卫生处理和检疫;病畜应隔离饲养、治疗,病死的牲畜要深埋或烧毁,不可食用;要搞好个人防护,主动接种疫苗,不食生肉和半熟的肉;各种动物奶应煮沸消毒后食用;腌肉应煮熟后食用;在该病流行期或疫区购买的动物皮毛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