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化学知识点之浓硫酸的性质(合集20篇)

浏览

3672

文章

1000

篇1:初三化学知识点复习:新能源及能源——乙醇

全文共 229 字

+ 加入清单

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C2H5OH),是一种有机物。

⑴酒精的制取:①原料:高粱、玉米、薯类等;②生产方式:发酵、蒸馏。

⑵性质: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能与水以任何比例互溶。

在空气中能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量:C2H5OH+3O2点燃2CO2+3H2O

⑶用途:用作酒精灯、内燃机等的燃料。它属于可再生能源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2)减少汽车尾气

(3)促进农业发展(4)乙醇可以再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氢氧化钙和硫酸反应方程式 氢氧化钙和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

全文共 355 字

+ 加入清单

氢氧化钙硫酸反应方程式为:Ca(OH)₂+H₂SO₄=CaSO₄+2H₂O。若是氢氧化钙的澄清溶液与硫酸反应,则没有明显现象发生;若是浑浊的石灰水溶液与硫酸反应,则现象为浑浊的石灰水变澄清。

氢氧化钙和硫酸反应之后生成硫酸钙,是一种微溶性物质,如果溶液很稀的话,就不会产生沉淀。二者的反应现象主要看氢氧化钙的浓度了。氢氧化钙本身在水中就是微溶,虽然理论上说,硫酸钙是微溶,会产生沉淀 但实际上来说,能产生的硫酸钙就很少,所以试验中,我们无法看到硫酸钙的白色沉淀。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化学式Ca(OH)2,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加入水后,呈上下两层,上层水溶液称作澄清石灰水,下层悬浊液称作石灰乳或石灰浆。三氧化硫是强的氧化剂,只能在高温时氧化硫、磷、铁、锌以及溴化物、碘化物等,化学式SO₃。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化学膨松剂有哪些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化学膨松剂主要是为了让面团或者其他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显得更大,多用于食品。主要有泡打粉、小苏打和臭粉,在蛋糕的制作中使用的最多是泡打粉。下面为大家介绍化学膨松剂有哪些?

有泡打粉、小苏打和臭粉,在蛋糕的制作中使用的最多是泡打粉。

①、泡打粉,成分是小苏打+酸性盐+中性填充物(淀粉),酸性盐分有强酸和弱酸两种:

强酸——快速发粉(与水就发);

弱酸——慢速发粉(要遇热才发);

混合发粉——双效泡打粉,最适合蛋糕用。

②、小苏打——化学名为碳酸氢钠,遇热加温放出气体,使之膨松,呈碱性,蛋糕中较少用。

③、臭粉——化学名为碳酸氢氨,遇热产生CO2气体,使之膨胀。

膨松剂也是属于食品添加剂,在很多的食物中都会使用膨松剂的,那么食品膨松剂能长吃吗?其实要是按国家规定食用不会给人造成伤害的,有的还会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现在国家有食品安全检测仪,可以准确的检查出食品是否安全,是否可以食用,不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想了解更多的食品安全知识请到。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初中化学知识点:化合价

全文共 207 字

+ 加入清单

⒉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⑴氢元素的化合价通常显+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显-2价。

⑵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为正价。

⑶非金属与氢或金属化合时,非金属元素显负价;非金属与氧元素化合时,非金属元素显正价。

⑷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⑸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⒊牢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⒋常见根(原子团)的化合价

⒌化合价的应用

⑴检验化学式的正误;

⑵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⑶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推求实际存在物质的化学式。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全文共 326 字

+ 加入清单

二氧化碳是碳氧化合物之一,是一种不可燃的无机物,低浓度时无毒性。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气体,溶于水和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二氧化碳本身不支持燃烧,但是会和部分活泼金属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如钠、钾、镁生成相对应的金属的氧化物和碳。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加入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生成碳酸钙沉淀,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碳能与碳单质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在点燃的条件下,镁条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这都是二氧化碳的弱氧化性。

二氧化碳气体是大气组成的一部分,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有机物在分解、发酵、腐烂、变质的过程中都可释放出二氧化碳。石油、石腊、煤炭、天然气燃烧过程中,也要释放出二氧化碳。所有动物在呼吸过程中,都要吸氧气,吐出二氧化碳。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化学知识点之认识碱的腐蚀性

全文共 239 字

+ 加入清单

碱类物质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溶液中存在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OH-)。

1、氢氧化钠特性

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潮解,因此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同时还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所以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

2、相关干燥剂的选择

原则:干燥剂与被干燥的气体不发生化学反应。如浓H2SO4可干燥O2、H2、CO2、SO2、HCl等气体,但不能干燥NH3(碱性气体);NaOH固体可干燥O2、H2、NH3等气体,但不能干燥CO2、SO2、HCl等酸性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化学回收利用铝易拉罐有优势吗

全文共 810 字

+ 加入清单

易拉罐回收再生利用,既可以节约铝土矿,还可以节省97%的能源,对保护和美化地球环境有着巨大的贡献,那么化学回收利用铝易拉罐有优势吗?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化学回收是用化学手段将废塑料变成有用成分加以利用的塑料回收法,大致上可分为热分解(热解)和解聚成单体两种。通过热分解回收气体和油用作化学原料或燃料的方法(热解技术)又可分为隔绝空气状态下的热解和在氢气氛围下的热解(水合)法。解聚再生单体的方法(解聚技术)按使用的催化剂或溶剂可分为水解、醇解、乙二醇解等解聚法,因此化学回收利用铝易拉罐是非常有优势的。

化学回收技术归纳起来有6种:醇解法、水解法、减解法、氨解法、热解法、加氢裂解法。各种方法所产生的分解产物不同。醇解法一般生成多元醇、胺、脲;热解法生成气态与液态馏分的混合物;而加氢裂解法主要产物为油和气。

在所有化学法回收利用聚氨酯废料的研究中醇解法研究得最多,技术比较成熟,且已形成了一定的工业规模。

以醇类化合物为分解剂,在加热的情况下,聚氨酯废料被分解为聚醚多元醇的方法,即为醇解法。聚氨酯废旧料用乙二醇类二元醇为醇解剂,在中等温度或中等温度/催化剂和有惰性气体保护下反应降解为低分子低聚多元醇等,降解产物稳定,组成较简单,易于分离和纯化。乙二醇醇解聚氨酯主要发生两种键断裂,即C—N键断裂和C—O键断裂,生成多元醇或多元醇和端氨基2-端羟基聚合物。

对于硬质的聚氨酯泡沫塑料,比较适宜于用醇解法工艺处理,其特点是醇解条件温和,反应速率比水解法、热解法低,允许废旧料含其他杂质,如聚氨酯或聚酰胺纤维、聚碳酸酯和聚甲醇等。

由于化学回收性能优良和用途广泛,其发展与日俱增,因此对其废旧制品的回收利用不仅能有效地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而且能节省资源,变废为宝。从最终产品的使用性能看,还是化学回收法中的醇解、碱解和水解较好。与此同时,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还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获得最好的投入产出比。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化学知识点之碱的检验方法

全文共 295 字

+ 加入清单

碱的检验方法

通过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鉴别来学习一下碱的检验方法。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鉴别:NaOH与Ca(OH)2的水溶液都能使酚酞变红,故鉴别这两个碱不能使用指示剂。通常使用以下方法进行鉴别。

方法一:通入CO2气体,NaOH溶液与CO2气体反应后无明显现象,但Ca(OH)2溶液即澄清石灰水与CO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方法二:滴加Na2CO3溶液或K2CO3溶液,NaOH溶液与K2CO3,Na2CO3溶液不反应,但Ca(OH)2溶液与Na2CO3、K2CO3溶液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

从上面的检验方法,我们可以总结出,一般检验碱使用CO2或者碳酸盐溶液以此来生成沉淀或者观察溶液是否变浑浊。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食品中化学污染物主要有哪些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食品化学性污染食品污染是指食品及其原料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因农药、废水、污水各种食品添加剂及病虫害和家畜疫病所引起的污染。

那食品中化学污染物主要有哪些大家知道吗?下面小编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介个供大家参考。食品化学性污染有:(1)食物农药、兽药、鱼药残留.(2)有害金属(汞、铅、镉等)污染.(3)食品加工不当产生的有毒化学物质,如多环芳烃类(苯并芘)、N亚硝基化合物等.(4)滥用食品添加剂、生长促进剂和违法使用有毒化学物质(如苏丹红、孔雀石绿)等造成的食品污染.(5)放射性核素污染.食品的化学性污染主要来自环境污染.近年来由于工业三废治理滞后于工业发展,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加上新技术、新材料、新原料的应用致使食品的化学污染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如违规使用呋喃丹、甲胺磷、酰胺磷、氧化乐果、敌敌畏等剧毒农药,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都会使食品中有害化学物质残留.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导致汞、铅、铬等重金属、有毒气体等有害化学物质沉积或固着在食品中.食品的包装物如金属包装物、塑料包装物及其它包装物都可能含有有害的化学成分污染食品.食品化学污染不容忽视.。

今天的小编对食品中化学污染物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什么是食品化学性污染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初三化学知识点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强化练习

全文共 196 字

+ 加入清单

1、下列反应或作用中不产生二氧化碳的是()

A、用赤热的木炭还原氧化铜B、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C、在空气中点燃木炭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石墨导电B、金刚石切割金属C、用铅笔写字D、用焦炭冶炼金属

3、1990年海湾战争引起科威特大量油井燃烧,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据报道,有些地区降了黑雨。你分析形成黑雨的主要污染物是()

A、炭黑B、二氧化碳C、水蒸汽D、石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化学知识点之氧气O

全文共 206 字

+ 加入清单

氧气O2

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可液化和固化。

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

用途(1)供呼吸。如高空飞行、潜水、登山等缺氧的场所,其工作人员都需要供氧;病人的急救。(2)利用氧气支持燃烧并放热的性质,用于冶炼金属(吹氧炼钢)、金属的气焊和气割、作火箭发动机的助燃剂、制液氧炸药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日用品种哪些化学成分对孕妇有害

全文共 946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日用品中存在不少有害物质,但很多人却不清楚,虽然这些东西不会立即对人体造成危险,但却一再充斥于各种食物与我们的生活中,久而久之,健康会造成损害,甚至引发疾病。身为准妈妈,日用品种哪些化学成分孕妇有害呢?

1、塑料袋中的邻苯二甲酸盐和双酚A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邻苯二甲酸盐和双酚A。研究表明,孕妇接触这些化学物质都是有害的,妊娠期接触双酚A与孩子的行为问题有关。目前,邻苯二甲酸盐已不能用于玩具和其它儿童产品。为了保护自己和宝宝,是时候将周围的塑料容器收起来了,也不要再使用微波饭盒,吃饭喝水的容器都用不锈钢的代替。

2、罐装食品中的双酚A

孕妇应该限制罐头食品和饮料的摄入,因为大多数的灌装食品包装内衬里都含有BPA环氧树脂。据悉,92%的金属食品罐中含有双酚A。这表示,婴儿配方奶粉也要避免罐装。你知道吗?这些日用品也会导致流产,怀孕请远离这5种有毒品!

3、日化味重的化妆品中的激素干扰物

尽管你可能觉得你最喜欢的洗发水不会伤害即将出生的宝宝,但是这些香气成分中很可能包含激素干扰物,它们是世界排名前五的过敏原物质。而且,目前法律并不要求企业标示产品中的香气化学物质,因此,你不可能知道你的洗发水和洗面奶中是不是含有此类化学物质。所以,保护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远离它们。你知道吗?这些日用品也会导致流产,怀孕请远离这5种有毒品!

4、含汞鱼

鱼是已知的ω-3脂肪酸、B族维生素和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这对孕妇和宝宝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不幸的是,很多鱼体内也含有重金属汞,而摄入过量的汞会严重影响神经系统。因此,孕妇和乳母都必须避免摄食汞含量超标的鱼。你知道吗?这些日用品也会导致流产,怀孕请远离这5种有毒品!

5、杀虫剂中可能含有农药成分

可以帮你杀死家里昆虫和啮齿动物的化学杀虫剂或许能为你除掉那些让人毛骨悚然的动物,但如果你不小心吸入,也可能导致流产,早产,婴儿出生体重低、出生缺陷和学习能力差等问题。

最后,温馨提示,怀孕是一个艰辛而幸福的过程,准妈妈们在忍受孕期的各种不适外,也都盼望着生一个健康的宝宝。为了孩子的健康,准妈妈们除了要注意现实危险,还是要特别的小心和远离各种潜在的危险,避免这些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哦。

接下来我们将给大家介绍常用日用品维权方法,欢迎关注这部分购物维权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化学知识考点之离子

全文共 657 字

+ 加入清单

离子

1、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结构图

①圆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

②+:表示原子核的电性;

③弧线:表示电子层;

④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2)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①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电子层数=周期数;

②同一族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主族数。

(3)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①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

②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4,易得电子;

③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He为2),不易得失电子;

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当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这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2、离子

(1)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分类及形成:阳离子(由于原子失去电子而形成)带正电;阴离子(由于原子得到电子而形成)带负电。

(3)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电性和电荷数,数字在前,符号在后。若数字为1时,可省略不写。例如:钠离子表示为Na+。

(4)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一个某种离子;表示带n个单位某种电荷的离子。

(5)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的含义: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6)离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阳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阴离子中,质子数

(7)离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历年真题

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A.电子

B.原子

C.分子

D.离子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

D.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化学烧伤现场如何急救

全文共 1485 字

+ 加入清单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可能会遇有各类烧烫伤,如明火烧伤、烫伤、化学烧伤、电烧伤等,那么,不同种类的烧烫伤,现场急救方法是不同的。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火焰烧伤时,可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尽快扑灭身上的火焰,迅速逃离现场。当衣服着火时,应采用如水浸、水淋、就地卧倒翻滚等方法尽快灭火。千万不可直立奔跑或站立呼喊,以免助长燃烧,引起或加重呼吸道烧伤。灭火后应立即将衣服脱去,如衣服和皮肤粘在一起,可在救护人员的帮助下把未粘的部分剪去,并对创面进行包扎。烫伤时,立即除去衣物,用洁净自来水或井水冲洗创面,小面积者可持续冲洗20~30分钟。

为防止休克和创面发生感染,应给受伤者口服止痛片(有颅脑外伤或重度呼吸道烧伤时,禁用吗啡)和磺胺类药,或饮淡盐水等。一般以多次喝少量为宜,如发生呕吐、腹胀等,应停止口服。禁止给受伤者喝白开水或糖水,以免引起脑水肿等并发症。

没有专业人员在场,对创面最好不作任何处理,不要在创面乱涂任何药水(膏),如紫药水、酱油、鸡蛋清等。因为创面上涂了这些物质后,不但有碍医生对烧伤面积的计算和深度的判断,而且还会增加创面感染的机会,从而延长治愈时间,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为防止创面继续污染,避免加重感染和加深创面,应立即用大块纱布、清洁的衣服、被单等,给予简单包扎。手足烧伤时,应将各个指、趾分开包扎,以防粘连。

化学烧伤现场如何急救

第一时间脱去被化学物沾染的衣服、鞋、袜,必要时用剪刀剪去附着在身体上的衣物。

立刻用流动清水冲洗,冲洗前用洁净干布尽量揩除化学物质,冲洗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条件,因地制宜,见机行事,如可以跳进附近河水或池塘中浸泡。

经过冲洗后,创面上不要涂红药水、紫药水及民间常用的老鼠油、狗油等,用干净的布或被单盖在创面上,将创面保护起来。

电烧伤的院前急救

脱离电源:低压电,施救者先应切断电源,即以绝缘物体挑开电源或拉开触电者及用绝缘柄刀具斩断电源。高压电,先通知供电局立即停电,专业人员穿等电位绝缘裤,戴绝缘手套,用绝缘棒将触电者脱离电源。

迅速诊断:包括判断意识状态,5~10秒钟内完成,呼叫、轻拍伤员肩部,看其有无反应。判定呼吸情况:在保持气道通畅情况下,看呼吸起伏动作、听口、鼻的气流声、试有否吹拂感,在5秒钟内完成。判定心跳:测颈动脉搏动。判定临床死亡(是否假死):心跳有,呼吸无(多见于高压电击伤);心跳无,呼吸有;心跳,呼吸均停止。

现场心肺复苏:伤员一旦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现场心肺复苏。首先使伤者平躺于较硬质平面,仰头抬颏,清除伤者口腔内血块,异物。然后进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停止心肺复苏的指征:脑死亡(深昏迷、自主呼吸停止、瞳孔固定、对光反射消失,吞咽反射消失、脑电图平波);无心跳、脉搏,心肺复苏持续30分钟以上。

电烧伤创面处理:保护好烧伤创面,创面用清洁衣服、被单包裹,禁忌涂用有色素的药物以免影响医生对烧伤深度的判断。合并大出血时用橡皮止血带临时止血,并记录时间,定时放松,以防组织缺血坏死。

需要强调的是,伤员经现场简易急救后,应尽快将受伤人员就近送往有资质条件的医院进行救治。护送前及护送途中要注意防止休克。搬运时动作要轻柔,行动要平稳,以尽量减少伤员痛苦。转送时应保持伤员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建立可靠静脉通道,予以静脉滴注平衡液或5葡萄糖盐水、生理盐水,禁喝白开水。

对于严重电烧伤患者,必要时在转送途中边转送边进行心肺复苏,不能擅自停止抢救。如果你对烧伤的常见急救方法有哪些等有关意外伤害急救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烧伤急救方法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浓硫酸稀释性质改变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973 字

+ 加入清单

硫酸对人体的伤害是很大的,不仅仅是它的气味是有毒的,由于它是强酸具有非常大的腐蚀性,硫酸根据浓度可以分为稀硫酸和浓硫酸,浓硫酸具有很强的氧化性,那浓硫酸稀释注意事项是什么呢?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水的密度比浓硫酸的密度小,所以如果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水会浮在浓硫酸的上面而沸腾造成液滴飞溅.故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切不可把水注入浓硫酸中,那么浓硫酸稀释性质改变原因是什么?

1、吸水性

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质量将增加,密度将减小,浓度降低,体积变大,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附空气中的水。

常做干燥剂。浓硫酸常做为洗气装置,浓硫酸熟知的除了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外,还可以干燥中性和酸性气体

例如中性气体:CO、氧气、氮气和所有的稀有气体

酸性气体:HCI气体、二氧化碳

浓硫酸不能用作碱性气体(例如氨气)的洗气装置,因为浓硫酸与氨气反应。

浓硫酸不可干燥溴化氢、碘化氢,硫化氢等还原性气体。

浓硫酸不能干燥二氧化硫,因为二氧化硫易溶于浓硫酸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硫酸不能干燥二氧化氮,因为NO2溶于浓硫酸生成亚硝基硫酸等一些物质

注:浓硫酸只有吸收游离水分子时才表现为吸水性,如吸收五水硫酸铜中的结晶水时是脱去的结晶水,不是吸水。此项应特别注意,CuSO4·5H2O=CuSO4+5H2O是化学变化,表现脱水性,而不是吸水性。

2、脱水性

脱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非稀硫酸的性质,即浓硫酸有脱水性且脱水性很强。

脱水性是浓硫酸的化学特性,物质被浓硫酸脱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反应时,浓硫酸按水分子中氢氧原子数的比(2∶1)夺取被脱水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

蔗糖、木屑、纸屑和棉花等物质中的有机物,被脱水后生成了黑色的炭(炭化),并会产生二氧化硫,故实验一定要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进行,否则有一定危险。

反应过程分两步,先是蔗糖C12H22O11在浓硫酸作催化剂作用下脱水,生成碳和水(试验后蔗糖会变黑,黑的的就是碳颗粒):

C12H22O11==浓硫酸==12C+11H2O;

第二步,脱水反应产生的大量热让浓硫酸和C发生反应:

C+2H2SO4=加热=CO2↑+2SO2↑+2H2O。

利用脱水性,能够催化一些有机反应。

乙烯实验室制法(浓硫酸作催化剂,脱水剂)CH3CH2OH=浓硫酸170℃=H2O+CH2=CH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化学知识点之过量法

全文共 217 字

+ 加入清单

过量

利用加入某种试剂,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消失,达到鉴别的目的。

例:怎样鉴别ZnCl2溶液和MgCl2溶液。

解:将两种待鉴别的溶液分别放入二支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均有白色沉淀产生,继续滴加NaOH溶液,可看到有一支试管内的白色沉淀逐渐消失,另一支试管内无此现象。则先产生白色沉淀后逐渐消失的试管内放的是ZnCl2溶液,另一支试管内是MgCl2溶液。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Zn(OH)2+2OH-=ZnO22-+2H2O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初三化学知识点: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用途

全文共 194 字

+ 加入清单

氧气氮气稀有气体性质及用途

1、氮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化学性质不活泼。

2、稀有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3、用途:

氧气:①动植物呼吸②医疗急救③金属切割④炼钢⑤宇宙航行等。

氮气:①超导实验车②化工原料③作保护气④食品充氮作防腐剂等。

稀有气体:①作保护气②制多种用途的电光源③激光技术④液氦冷冻机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分别是什么

全文共 354 字

+ 加入清单

氧气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可液化成淡蓝色液体或固化成淡蓝色固体。河水、海水中的鱼虾等能生存,说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

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

氧气是氧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与大部分的元素都能与氧气反应。常温下不是很活泼,与许多物质都不易作用。但在高温下则很活泼,能与多种元素直接化合,这与氧原子的电负性仅次于氟有关。

氧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占地壳质量的48.6%,是丰度最高的元素。在烃类的氧化、废水的处理、火箭推进剂以及航空、航天和潜水中供动物及人进行呼吸等方面均需要用氧。动物呼吸、燃烧和一切氧化过程(包括有机物的腐败)都消耗氧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化学知识点之溶液基本概念

全文共 199 字

+ 加入清单

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注意:

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c、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初三化学知识点复习: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全文共 364 字

+ 加入清单

⒈煤燃烧会排放出SO2、NO2等污染物,它们溶于水会形成酸雨。

⒉汽车用燃料的燃烧

⑴汽车用燃料是汽油或柴油(它们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和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

含铅化合物(抗震剂)、烟尘等,合称尾气;排入空气中,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损害人体健康。)

⑵为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需采取:

A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燃料能充分燃烧;

B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C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排放;

D加大检测尾气的力度,禁止未达到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

E改用压缩天然气(CNG)或液化石油气(LPG)或乙醇汽油(混合物)作燃料,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⒊化石燃料的燃烧,造成对空气污染的原因

⑴燃料中某些元素如硫等燃烧时,产生空气污染物SO2等;

⑵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

⑶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碳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