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北京工人体育馆结构分析(最新14篇)

浏览

3939

文章

14

篇1:各种光缆结构原理分析比较

全文共 235 字

+ 加入清单

各种光缆结构原理分析比较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GYFTCY

此结构光缆是由6根松套管(或部分填充绳)绕中心非金属加强构件(FRP)绞合成圆整的缆芯,缆芯外挤上PE内护套后再饶绞一定数量起增强作用的芳纶(Kevlar),最后挤上PE外护层.松套管是由温度特性好的材料挤成,管中放入具有合适余长的多根(2-8芯)单模或多模光纤,并充满防潮光纤用油膏,缆芯所有缝隙均填充有阻水化合物。

光缆主要机械特性及使用方式:

GYFTCY

光缆截面图

OPGW 光缆234234中心管式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脆弱性分析

全文共 2005 字

+ 加入清单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得以迅速普及应用,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彰显出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随之而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网络安全问题,造成网络安全威胁的主要原因是网络拓扑结构自身的脆弱性。本文主要针对网络拓扑结构的脆弱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基于网络拓扑势的网络节点重要性评估方法,建立了网络攻击图模型,很好地实现了拓扑结构的脆弱性评估。

当前,在计算机网络领域出现了各种网络威胁手段,其中网络攻击已经成为威胁计算机信息安全的主要手段。保障网络安全,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是摆在眼前的巨大挑战。然而威胁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是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本身的脆弱性,也即网络结构、网络协议、应用程序和服务、网络主机等基础设施设备。目前,针对网络安全问题进行的相关研究课题中,网络拓扑结构的脆弱性等问题是新的研究热点。通过信息化管理方法以及各种技术可以对网络入侵行为进行检测和分析,找出网络拓扑结构的安全隐患和脆弱性;然后根据一定的评估模型对网络安全进行安全状态评估,并制定一序列的安全防护策略,从而为解决和完善网络拓扑结构的安全性能奠定基础。文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攻击图模型的网络拓扑结构脆弱性评估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2.研究基础与网络拓扑结构 计算机网络主要用于发送、传输、接收、处理数据信息,它是一个虚拟信息通道。网络拓扑结构是一种通过把点、线、面的数据信息连接在一起,实现数据信息资源共享和加工的网络结构模型。在图论里面,图表示有限点集以及映射关系的集合,它可以用于表示和分析网络拓扑结构。由于图论相关理论的研究对象和网络拓扑结构的研究对象具有相似性,因此可以借助于图论理论来研究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脆弱性,相比其它研究模型的而言,大大提高了效率。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可以看做是包含有N个节点和相互作用关系的网络系统。和物理课程里面的场和场势等概念类似,可以认为在每一个网络节点的周边具有一个作用场,而处于场中的每一个节点都受到其它节点的共同作用。因此,结合实际网络环境的模块化特性以及抱团特性,我们可以确定这些节点之间存在局域特性,而每一个节点的作用能力会随着节点间的距离的增大产生衰减。因此,我们可以结合数学理论来分析和研究网络拓扑结构中的节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简称为拓扑场势。3.建立网络攻击图模型3.1基本概念 攻击图主要用于描述入侵者(攻击者)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入侵时可能经过的入侵路径集合或者是导致网络系统产生状态变迁的渗透途径集合。而网络攻击时入侵者对目标网络进行入侵攻击时的攻击动作的集合。通过建立攻击图模型可以表达网络主机和计算机网络的连接关系,它是一种描述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安全状态的系统模型,综合了网络主机、网络结构、网络弱点、漏洞、攻击者、攻击行为、攻击目标等一序列因素,然后据此建立网络拓扑结构脆弱性评估系统。3.2构建攻击图模型 在攻击图模型中,主要包括几个重要的部分,即:网络主机HOST、网络连接关系Realation、网络弱点信息Information、网络攻击原型、攻击路径推理,以下详细描述。(1)网络主机HOST网络主机HOST是网络拓扑结构中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用于提供网络服务,即处理网络请求并提供服务功能等。而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也是由计算机网络主机组成的集合。因此,网络主机HOST描述结构表表示为HOST(HOSTid,OSys,Svses,Vuls)。其中,HOSTid表示主机在网络中的唯一标记代码,通常是网络IP地址或主机名称;OSys表示网络主机所使用的操作系统;Svses表示网络服务集合;Vuls表示主机的弱点清单。(2)网络拓扑结构的连接关系在计算机网络中,主要使用TCP/IP网络协议。因此,本文主要使用TCP/IP网络协议来描述网络拓扑结构中的网络连接关系。通常TCP/IP网络协议是分层的,每一层的功能不一样。文中的网络拓扑结构连接关系数据结构描述为Conn(SRCid、DSTid、Prot)。其中,SRCid表示网络源主机,DSTid表示网络目的地主机,Prot表示网络协议。(3)网络弱点信息描述 在网络拓扑结构中,网络弱点通常包括应用性弱点、网络服务弱点以及系统弱点,其中包括应用系统的弱点以及网络主机运行服务的弱点。文中的网络弱点信息数据结构描述为Vulsinfo(HOSTn、Eff、Ran、Pgname、Vulsn、Prob)。其中,HOSTn表示存在弱点的网络主机、Eff表示入侵者的攻击目的、Ran表示弱点特性、Pgname表示应用系统或者服务名称、Vulsn表示应用系统或者服务的弱点描述信息名、Prob表示入侵攻击的复杂度。而系统设置弱点主要是指系统自身的配置特性存在的安全隐患,比如账户密码简单、安全控制策略等级较低、应用系统自身的漏洞、各种系统漏洞等等。入侵攻击者可能通过这些弱点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原理图解分析

全文共 1996 字

+ 加入清单

存储器层次结构原理图解分析

学习目录:

理解多级存储层次的思想及其作用;

掌握存储层次的三个性能参数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掌握“Cache-主存”层次、“主存-辅存”层次及其区别;

理解存储层次的四个问题。

正文:

4.1存储器的层次结构

存储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计算机系统性能的高低。如何以合理的价格,设计出容量和速度满足计算机系统要求的存储器系统,始终是计算机体系结构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计算机软件设计者和计算机用户对于存储器容量的需求是无止境的,他们希望容量越大越好,而且速度还要快,价格要便宜。仅用单一的一种存储器是很难达到这一目标的。较好的方法是采用存储层次,用多种存储器构成存储器的层次结构。

4.1.1从单级存储器到多级存储器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存储器的三个主要指标是:容量、速度和价格(本节中,“价格”均指每位价格)。那么,究竟一个存储器的容量应是多大、速度应多快、价格应是多少才比较合理呢?先来看看人们对这三个指标的期望。

然而,人们对于存储器的容量大、速度快、价格低的三个要求是相互矛盾的。综合考虑不同的存储器实现技术,可以发现:(1) 速度越快,每位价格就越高;(2) 容量越大,每位价格就越低;(3) 容量越大,速度越慢。 如果只采用其中的一种技术,存储器设计者就会陷入困境:从实现“容量大、价格低”的要求来看,应采用能提供大容量的存储器技术;但从满足性能需求的角度来看,又应采用昂贵且容量较小的快速存储器。走出这种困境的唯一方法,是采用多种存储器技术,构成多级存储层次。

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做到:存储器若越靠近 CPU,则 CPU 对它的访问频度越高,而且最好大多数的访问都能在 M1 完成。这是通过利用 局部性原理来实现的。局部性原理指出,绝大多数程序访问的指令和数据是相对簇聚的。我们可以把近期内 CPU 使用的程序和数据放在尽可能靠近 CPU 的存储器中。

4.1.2存储层次的性能参数

为简单起见,我们仅考虑由 M1 和 M2 两个存储器构成的两级存储层次结构。并假设 M1 的容量、访问时间和每位价格分别为 S1,TA1,C1,M2 的参数为 S2,TA2,C2 。

1. 存储层次的平均每位价格C

显然,当 S1<<S2 时,C ≈ C2 。

2. 命中率H

命中率为 CPU 访问存储系统时,在 M1 中找到所需信息的概率。命中率一般用模拟的方法来确定,也就是通过模拟执行一组有代表性的程序,分别记录下访问 M1 和 M2 的次数 N1 和 N2 ,则:

为了突出反映不命中的情况,我们还经常使用不命中率或失效率 F 这个参数。它是指CPU 访存时,在 M1 中找不到所需信息的概率。显然

F=1-H

3. 平均访问时间TA

TA = HTA1+(1-H)(TA1+TM)

= TA1+(1-H)TM

或 TA = TA1+FTM

其中: TA1 -- 命中时间

TM -- 失效开销

4.1.3“cache-主存”和“主存-辅存”层次

“Cache-主存”和“主存-辅存”层次是常见的两种层次结构,几乎所有当代计算机都同时具有这两种层次。我们知道,程序在执行前需先调入主存(在虚拟存储器中也是如此,只是不必一次全部调入,而是调入一部分执行一部分)。因此,下面我们将从主存的角度来讨论这两个存储层次。

1. “Cache-主存”层次

(1) CPU和主存之间在性能上的差距越来越大

现代计算机都采用 Cache 来解决这个问题。

(2) “Cache-主存”层次

这是在 CPU 和主存之间增加一级速度快、但容量较小且每位价格较高的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借助于辅助软硬件,它与主存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弥补主存速度的不足。这个层次的工作主要由硬件实现。

2.“主存-辅存”层次

“主存-辅存”层次的目的是为了弥补主存容量的不足。它是在主存外面增加一个容量更大、每位价格更低、但速度更慢的存储器(称为辅存,一般是硬盘)。它们依靠辅助软硬件的作用,构成一个整体,如图4.1.6所示。“主存-辅存”层次常被用来实现虚拟存储器,向编程人员提供大量的程序空间。

3. 两者的比较

表4.1对“Cache-主存”和“主存-辅存”层次做了一个简单的比较。

表4.1 “Cache-主存”与“主存-辅存”层次的区别

4.1.4存储层次的四个问题

后面几节将论述“Cache-主存”层次和虚拟存储器(“主存-辅存”)。对于每一个层次,都将讨论以下四个问题:

1. 当把一个块调入高一层(靠近CPU)存储器时,可以放到哪些位置上? (映象规则)

动画演示

2. 当所要访问的块在高一层存储器中时,如何找到该块? (查找算法)

动画演示

3. 当发生失效时,应替换哪一块? (替换算法)

4. 当进行写访问时,应进行哪些操作? (写策略)

动画演示

搞清楚这些问题,对于理解一个具体存储层次的工作原理以及设计时的考虑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空调室内机结构怎么样 空调室内机结构分析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据论坛等网友反应,空调制热不强劲,空调噪音过大等这些常见问题等都有着较高的投诉率,而很多朋友并不知道,空调室内外机的内部究竟是什么样的构造,是什么让空调产品差价如此之大呢?

一般打开空调后,在右侧会看见空调的一个电路板,这也就是室内机差异化的重要部件,电路板所具备的功能等直接影响到空调的功能表现。目前市场上不少空调具备的健康负离子,智能感知等都是通过这块的电路板来进行运转控制 。

空调上露出的三个螺丝就是用来安装空调时固定电线连接室内外机运转的电路接口,通过它来连接电,进行运转。 由于不同空调所具体拥有的功能也不一样,所以空调配备的内部电路板也相差较大。

打开 空调,我们最先看见的就是空调室外机里放置的风扇,据拆解人员介绍,空调室外机在运转时的噪音与风扇也有着不可或缺的关系,两个风扇由于在高速运转下容易产生不稳定性,所以相对的就会噪音偏大些,而目前市场上的一般均为三页风扇,这样运转起来也更加平稳。

空调的压缩机有一层柔软材质的材料所包裹,并且各个品牌所使用的压缩机品牌也各不相同,大致上就分为国产与外资的这两大派系,各大空调厂商也根据自身的情况所使用的压缩机也各不相同,所以也就造成了空调产品在使用中品质的差异化。

综合以上,分别给大家详细介绍了空调室内外机的构造以及基本的原理,相信大家对空调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这样也让我们在选购时更加明了,让我们更加理性合理的消费。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半导体激光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

全文共 1361 字

+ 加入清单

半导体激光器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

现以砷化镓(GaAs)激光器为例,介绍注入式同质结激光器的工作原理。

1.注入式同质结激光器的振荡原理。由于半导体材料本身具有特殊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故形成激光的机理有其特殊性。

(1)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半导体材料多是晶体结构。当大量原子规则而紧密地结合成晶体时,晶体中那些价电子都处在晶体能带上。价电子所处的能带称价带(对应较低能量)。与价带最近的高能带称导带,能带之间的空域称为禁带。当加外电场时,价带中电子跃迁到导带中去,在导带中可以自由运动而起导电作用。同时,价带中失掉一个电子,则相当于出现一个带正电的空穴,这种空穴在外电场的作用下,也能起导电作用。因此,价带中空穴和导带中的电子都有导电作用,统称为载流子。

(2)掺杂半导体与p-n结。没有杂质的纯净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如果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杂质原子,则在导带之下和价带之上形成了杂质能级,分别称为施主能级和受主能级。

有施主能级的半导体称为n型半导体;有受主能级的半导体称这p型半导体。在常温下,热能使n型半导体的大部分施主原子被离化,其中电子被激发到导带上,成为自由电子。而p型半导体的大部分受主原子则俘获了价带中的电子,在价带中形成空穴。因此,n型半导体主要由导带中的电子导电;p型半导体主要由价带中的空穴导电。

半导体激光器中所用半导体材料,掺杂浓度较大,n型杂质原子数一般为(2-5)× 1018cm-1;p型为(1-3)×1019cm-1。

在一块半导体材料中,从p型区到n型区突然变化的区域称为p-n结。其交界面处将形成一空间电荷区。n型半导体带中电子要向p区扩散,而p型半导体价带中的空穴要向n区扩散。这样一来,结构附近的n型区由于是施主而带正电,结区附近的p型区由于是受主而带负电。在交界面处形成一个由n区指向p区的电场,称为自建电场。此电场会阻止电子和空穴的继续扩散。

(3)p-n结电注入激发机理。若在形成了p-n结的半导体材料上加上正向偏压,p区接正极,n区接负极。显然,正向电压的电场与p-n结的自建电场方向相反,它削弱了自建电场对晶体中电子扩散运动的阻碍作用,使n区中的自由电子在正向电压的作用下,又源源不断地通过p-n结向p区扩散,在结区内同时存在着大量导带中的电子和价带中的空穴时,它们将在注入区产生复合,当导带中的电子跃迁到价带时,多余的能量就以光的形式发射出来。这就是半导体场致发光的机理,这种自发复合的发光称为自发辐射。

要使p-n结产生激光,必须在结构内形成粒子反转分布状态,需使用重掺杂的半导体材料,要求注入p-n结的电流足够大(如30000A/cm2)。这样在p-n结的局部区域内,就能形成导带中的电子多于价带中空穴数的反转分布状态,从而产生受激复合辐射而发出激光。

2.半导体激光器结构。其外形及大小与小功率半导体三极管差不多,仅在外壳上多一个激光输出窗口。夹着结区的p区与n区做成层状,结区厚为几十微米,面积约小于1mm2。

半导体激光器的光学谐振腔是利用与p-n结平面相垂直的自然解理面(110面)构成,它有35的反射率,已足以引起激光振荡。若需增加反射率可在晶面上镀一层二氧化硅,再镀一层金属银膜,可获得95%以上的反射率。

一旦半导体激光器上加上正向偏压时,在结区就发生粒子数反转而进行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英语知识点之一般过去时的结构和例句分析

全文共 1108 字

+ 加入清单

一.一般过去时的定义:一般过去时表示在过去某个时间发生的动作或者存在的状态。

例如:MyfatherworkedinShanghailastyear.我爸爸去年在上海工作。

(讲解:去年已经是过去了的时间,属于过去发生的动作,用一般过去时。worked是work的过去时态)

Iwenttoschoolat7:ooyesterdaymorning.昨天早上我7点去的学校。

(讲解:昨天早上是句子的提示语,所以句子要用一般过去时态。went是go的过去时态)

二.一般过去时的结构:

1.含be动词的一般过去时的句式:

⑴肯定句:主语+was/were+其他成分。

例如:Youwereathomeyesterday.

⑵否定句:主语+wasnot/werenot+其他成分。

例如:Iwasntathomeyesterday.我昨天没有在家。

⑶.一般疑问句:Was/were+主语+其他成分?

例如:Wasyouathomeyesterday?你昨天在家吗?

肯定回答:Yes,主语+was/were.

例如:-Wasyouathomeyesterday?你昨天在家吗?

-Yes,Iwas.是的,我在家。

否定回答:No,主语+wasn’t/weren’t.

例如:-Wasyouathomeyesterday?你昨天在家吗?

-No,Iwasnot.不,我没在家。

⑷.特殊疑问句:疑问词+was/were+主语+其他成分?

Howwasyourtrip?你的旅行怎么样?

2.含实义动词的一般过去时的句式:

⑴肯定句:主语+动词过去分词+其他成分.

例如:Theyhadagoodtimeyesterday.他们昨天过得很愉快。

⑵否定句:主语+didnot/didnt+动词原形+其他成分。

例如:Theydidnthaveagoodtimeyesterday.他们昨天过的不愉快。

⑶一般疑问句:Did+主语+动词原形+其他成分?

肯定回答:Yes,主语+did.否定回答:No,主语+didnt.

例如:-Didyougototheparkyesterday?你昨天去了公园吗?

-Yes,Idid./No,Ididnt.是的,我去了。/不,我没去。

⑷特殊疑问句:疑问词+did+主语+动词原形+其他成分?

例如:Whattimedidyoufinishyourhomework?你什么时候完成你的家庭作业的?

三.和一般过去时常连用的时间状语:yesterday;amomentago(刚才);yesterdaymorning;lastweek;lastnight;thedaybeforeyesterday(前天);justnow(刚才);in+过去的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分析戏剧结构

全文共 1603 字

+ 加入清单

戏剧结构有三种主要类型:

1.点线式,也称为开放式。要点是指剧本中每一段的中心事件。线是指贯穿整个剧本的主线。这种戏剧结构涵盖的范围很广,从头至尾依次展现了戏剧的故事情节,可以完整地展现事件的全过程。这种类型在中国古代戏曲中被广泛使用。古代戏曲分为“折”、“出”和“演”。尽管戏剧的情节是按顺序发展的,但在每一个回合、每一个剧本和每一个场景中都有一个中心事件,所以每一段都有相对的独立性。情节线索把段落连接在一起,就像一串珍珠。

2.横向型,也称为锁定型。这部戏剧的整个过程并不是按时间顺序来展示的,而是截取了生活的某一个断面,一切都集中在这个断面上,而相关的情节则通过回顾性叙述在情节的发展中逐渐显露出来。如《雷雨》中所示,作者没有按时间顺序叙述内容,而只是把现在的情况,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浓缩了整个故事,并浓缩了周家客厅里的地点和鲁家的两个场景。

3.展示型,也称人物展示型。这种戏剧性的结构介于点线和横剖面之间,主要目的是为了表现人物和社会特征。它的特点是人物众多,情节简单。整出戏似乎没有一个单一的事件进行到底。例如,《茶馆》用三幕戏剧分别写了三个历史时期,历时半个世纪,有70多个人物。然而,整部戏并没有贯穿整个情节的开头和结尾,也没有贯穿整个冲突。该剧利用人物和事件的间歇性发展来展现不同时期的各种人物和社会特征。

第二,我们应该善于分析戏剧结构。

首先,我们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入手。纵向是指在剧中找出几个情节线索。有时候一出戏只有一条线索,有时候有一条主线和一条辅助线,有时候有几条辅助线。关键是要抓住主线。横向是指找出戏剧中每个阶段的特点。戏剧一般可分为五个阶段:情节的介绍、矛盾的开始、高潮的出现、矛盾的化解和整个戏剧的结束。关键是要抓住高潮。也有从开头开始的脚本,引入它们是为了抓住高潮。还有一些脚本以矛盾开始,并在许多场景中引入分散的情节。也有剧本在高潮时结束的场景。矛盾和结局没有解决的办法。应该根据不同的场景进行分析。

其次,我们应该把握戏剧情节的因果。情节是塑造人物和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有些戏剧有复杂的情节,所以一个人应该能够去掉树枝和卷须,抓住主体。例如,《雷雨》的情节主要是这样的:周平过去曾和他的继母祎凡有过一段婚外情,但现在他爱上了四凤,因为害怕父亲发现,他决定去矿井。鲁世平的到来和祎凡的阻挠造成了波折。最后,他和四凤被发现是兄弟姐妹,祎凡揭露了他们隐藏的关系。结果是四峰触电,周平自杀了。

此外,我们必须把握戏剧的节奏。戏剧的节奏有一定的规则,有些规则就像一个接一个的波浪,最后融合成一个巨大的波浪升上天空。比如在的袁,的悲剧命运是一步步走来的:她3岁失去母亲,7岁成为童养媳,17岁丧偶,20岁被诬告,浪越来越大,最后汹涌澎湃,唱着“三愿”,令人震惊。有些戏剧有快节奏和慢节奏,节奏放松,像起伏。例如,《西厢记》自始至终都是由许多有节奏的波浪组成的。

第三,我们应该理解戏剧结构中的主要技巧。

悬念。悬念是引起观众兴趣的最重要的艺术手段,因为它能不断引起观众的热切期待。例如,《雷雨》第二幕中的一系列悬念;樊沂知道周平要离开,坚持要周平留下。当他两次被拒绝时,他两次警告周平,周朴园的到来打断了他们的谈话,制造了一个极其紧张的悬念。这一层悬念让观众不得不观看。

2.惊喜。惊讶是指当观众没有准备好的时候给他们带来的意想不到的震惊。例如,在《雷雨》的第三幕中,祎凡突然出现在四凤的卧室窗户上。又如《西厢记》五卷本中,张生欲娶莺莺,却被素未谋面的郑恒突然出来阻拦。

3.灾难。这是指情节突然发生180度的急剧变化,即从逆境到顺境,或从顺境到逆境的突然变化。例如,在《西厢记》第二版中,孙飞虎士兵包围了普救寺,并指名要迎迎。这是一个不利的情况。张生请求杜真解除围困,转而走向繁荣。崔的母亲改变了主意,依靠婚姻,然后转向逆境。此外,误解、巧合、对比、对比等方法也对戏剧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笔记本的结构深入分析

全文共 3969 字

+ 加入清单

笔记本结构深入分析

电脑技术的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改变,使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有了质的转变。普通的用户对电脑的了解一般停留在应用的阶段,都基于电脑基础之上做一些应用开发和科研。我们对电脑内部的电路了解多少呢,目前介绍电脑内部电路的资料和书籍很少,对于笔记本电脑的介绍更是少之又少了。下面我们就笔记本电脑电路原理结构图做一介绍。如果希望对电路更深入的了解,请关注本书的网站www.SS5CN.net。 1、笔记本电脑电路结构框图 笔记本电脑的结构图所示,整体上分为五大部分。

(1)以CPU为核心连接了CPU的温度控制电路、CPU核心电压供给电路、CPU散热风扇控制电路。 (2)以内存控制器为核心连接了内存、显卡、CPU、I/O,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以I/O控制器为核心分别连接了IDE(光驱和硬盘)、USB、网卡、声卡、PCI总线和扩展坞等器件的控制电路和接口电路。 (4)以LPC总线为核心分别连接了SIO(超级输入输出控制器)和SMC/KBC(系统管理控制器/键盘控制器)、FWH(固件集线器),而SIO又包括了串口、并口、红外、软驱的控制电路。SMC/KBC又包括了键盘和鼠标的控制电路和系统管理控制器。 (5)电源供给电路和电池充电电路。

2、笔记本电脑主板单元电路综述 2.1、下面我们就以支持迅驰的Intel的855GM芯片组的整套电路结构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Pentium M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大脑,是司令。它管理和控制其他部件进行数据传输和处理。 Pentium M处理器是Intel专门为笔记本电脑设计的一款CPU,它以低频率、低电压和多种节能模式工作,达到了很高的节电水平和很好的性能。它的一些特点如下: 1、片内集成32KB一级缓存和1MB二级缓存; 2、支持SSE2指令集; 3、支持增强的SpeedStep技术,可以调整核心电压和核心频率; 4、400MHz的CPU总线频率。 Pentium M引出CPU总线,也称前端总线,连接北桥芯片组。其频率为400MHz,这其实是通过在100MHz时钟周期内采样四次实现的。CPU总线信号使用AGTL+逻辑,这是一种信号的电器特性,它可以改善信号的质量,并降低功耗。 2.2、IMVP-IV核心电压控制 IMVP-IV是为CPU提供核心供电的电路,由于Pentium M核心电压可调(有32种),所以要有一个能精确调整电压的电路。除此以外,CPU还有一些关于电源管理的信号,也由IMVP-IV负责。它帮助电脑实现了SpeedStep技术。

3 温度传感器 将一个测温二极管安放在CPU下面,接到CPU相应管脚上,CPU内部的电路便可感知其自身的温度,并对一旦发生的高温提供保护。测温二极管还常提供给其他控制芯片如ADM1023,实现温度监控,并完成一定的系统控制如风扇启动等。 4 Intel 855GM GMCH 图形内存控制集线器(Graphics & Memory Controller Hub,GMCH),俗称北桥。它内部集成了图形控制器(显示卡),内存控制器,被提供相应的接口连接显示设备和内存,同时它还连接Pentium M处理器与ICH4,其相当于CPU的管家,将CPU的指令分发给相应的模块,或将各模块向CPU的请求在恰当时候通报CPU。它也像网络中使用的集线器,实现一点与多点的连接。 855图形内存控制集线器有三个版本:855GM,855GME和855PM,其中855GME是855GM的增强版,它们管脚兼容。855PM不再称GMCH,而是MCH,内存控制集线器,它内部不集成显示卡,也没有对应的显示输出,它与855GM/GME管脚不兼容。 5 存储器接口和DDR内存 855GM支持PC1600和PC2100 DDR SDRAM内存接口,可插接DDR200/266的内存条,最大支持2.0GB内存。855GME和855PM还支持PC2700 DDR SDRAM,即 DDR333的内存。 笔记本电路提供SO-DIMM内存插槽,它是有别于台式机内存插槽的小型插槽,虽然信号标准是相似的。 在实际电路中,许多笔记本在主板上集成了内存以节约空间。 6 LVDS接口和液晶显示器控制 LVDS学名低电压差分信号,是专门用于LCD的控制信号。液晶显示器控制信号分两部分,即扫描点阵的信号,和控制背光灯亮度的信号。 7 Intel 82801DBM ICH4-M(I/O控制器) 输入/输出控制集线器(I/O Controller Hub 4 Mobile,ICH4-M),“4”代表第四代,它可以为系统提供强大的数据I/O支持。它提供的接口和相应的周边设备有:PCI总线、IDE设备(光驱和硬)、声卡、网卡、USB。

8 IDE接口和IDE设备 ICH4-M提供两个独立的IDE信号通道,每个通道支持两个IDE设备,可提供16Mb/s的PIO IDE的传输或Ultra ATA 100/66/33的传输,且每个IDE设备有独立的时钟。IDE设备即硬盘和光驱等。 如今一种名为Serial ATA(串行ATA)的IDE接口技术正在兴起,它具有传输速率高(现在为150Mb/s),传输线数量少的特点,Intel的ICH5已经支持了这种技术,但目前只用于台式机,其实SATA非常适用于笔记本电脑,相信不久,它一定会移植到笔记本上来。 9 USB接口 ICH4支持6个USB2.0端口,而且这6个端口可以分别工作在高速、全速和低速方式下,ICH4中集成了两种控制起来负责USB接口,UHCI控制器和EHCI控制器,UHCI控制器负责全速和低速工作方式,EHCI控制器负责高速方式,可达480Mb/s,ICH4自动决定某一个USB端口被哪个控制器控制。 10 PCI接口和PCI总线上的设备 ICH4提供133MHz的PCI接口,用以连接PCI总线。PCI总线是广为使用的技术,很多板卡、设备支持这种接口,在台式机主板上,我们总能发现白色的PCI扩展槽,用来插接显示卡、声卡、网卡等。笔记本不提供PCI扩展槽,以节约空间,它的PCI设备常常是直接做在主板上的。 11 Docking Docking称为坞插槽,用来连接扩展坞设备。 12 LPC接口及LPC总线上的设备 短管脚计数总线(Low Pin Count,LPC),它用少量的信号线完成较低速的数据传输(33Mb/s)。ICH4直接提供了接口来引出LPC总线,LPC总线上一般连接FHW、SIO和KBC/SMC等设备。 13 FWH FWH的全称是Firmware Hub,即固件集线器,其内固化着最大8MB的系统BIOS和显示BIOS系统启动时,首先执行这段固化的程序,完成系统硬件资源的测试与配置?并使计算机从硬盘加载操作系统。不仅如此,它还在系统运行的全过程中担负着系统硬件层与操作系统的基本输入输出接口。 14 SIO 超级输入输出接口(Super Input/Output,SIO),它包括串口、并口、红外接口和软驱接口,这些接口全部通过PC87393模块组连接到LPC总线上,也就是说PC87393实现了LPC到各个不同I/O接口的信号转换,它也可以被认为是一个集线器? PC87393上引出的各种I/O接口的信号线经过一定的处理,连接到插接件上,我们便能够在笔记本电脑的后面或侧面看到并使用它们了?

15 SMC/KBC 与串口、并口等不同PS/2(键盘/鼠标接口)接口并不是由PC87393提供的,而是称为系统管理器(System Management Controller,SMC)和键盘控制器(Keyboard Controller,KBC)。从名字来看,它把两个不相关的东西放在了一起,确实如此,它除了提供两个PS/2接口用来连接键盘和鼠标外,还直接提供了键盘扫描电路,来连接内置的键盘,这也暗示了内置键盘并不是通过PS/2口与主板相连的? SMC/KBC是由Hitachi H8S/2149完成的,它是一个通用的微处理器,通过编程可以实现很多功能,这也是它将两个不相干的功能集于一身的原因。 16 局域网连接器接口和局域网插口 这与前面提到的无线网络连接是不同的,这是一种基于有线的连接。ICH4提供了LAN Connection接口,及局域网连接器接口,该接口连到82562EM上,并引出RJ45插口,用于接入局域网。82562EM只是完成LAN连接器接口信号到局域网线上信号的转换,真正管理网络的是网卡控制器,并集成在ICH4内。 17 声卡AC97 ICH4支持AC97音频输入输出标准,即所谓的软声卡,它将音频信息以一定格式的数字信号输出,将此信号用解码器(Codec)解码,还原出音频信息,再经过数模转换器变为模拟信号,经过放大器放大,便可输出至耳机、音箱,发出声音。电话线中的模拟信号也可以认为是声音,把Modem的Codec接在AC97的输出线上便可实现软猫。另外AC97也支持音频输入。Codec负责把输入信号(经数模转换后)编码给ICH4。ICH4最多可连接7只Codec,完成7个通道输入输出。 18 充电电路 充电电路是笔记本电脑的独有的部分,此部分电路实现的是对笔记本电脑上的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管理的,以防止电池过充产生危险。 19 DC/DC(直流分配器) 将电池的输出直流电压或者外接电源输入的电压转变成各种不同电平的直流电压并提供一定的带负载能力,给电路各部分提供电源。 20 CK-408 CK-408是一个时钟合成器及驱动器,它为系统中诸多总线提供不同频率的时钟,例如为CPU前端总线提供100MHz时钟,为PCI总线提供33MHz的时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U盘内部储存结构原理 U盘常见的问题分析

全文共 1215 字

+ 加入清单

所谓的USB闪存盘,也就是通常我们所俗称的U盘。它是以USB接口、闪存储存介质与主控芯片共同组成的新一代储存设备。由于优盘的出现,以光盘为储存介质的设备慢慢退出了市场,所以U盘也就当之无愧地成为技术领域的一大突破。它以体积小巧,非常容易随身携带,可以轻松交换两台设备之间数据的优点,成为移动办公和数据储存的必备产品。

U盘运用的是标准的USB接口,容量大致在2G~4G之间,高容量的优盘也有256G的产品,所以,它可以作为大容量数据储存交换的设备。随着USB接口标准与主控芯片的不断改进更新 U盘 的读写速度越来越快。现在市面上所售的主板之中基本上所有支持 U盘 启动,所以用 U盘 做系统成为主流,总的来说,这是光驱所不能比拟的优势。

U盘的结构比较简单,主要是由USB插头、主控芯片、稳压IC(LDO)、晶振、闪存(FLASH)、PCB板、帖片电阻、电容、发光 二极管 (LED)等组成。这几部分中价格最贵的要数FLASH闪存芯片,它可以占到优盘成本总价的3/4以上。现在市场上的品牌种类繁多,例如:三星、海力士、英特尔等等,相对来说三星的价格可能高一点,但是市场上闪存的价格浮动比较大,购买时依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谨慎挑选。

USB插头做为与电脑主机直接接触的部分,其电路板容易出现虚焊现象,会造成硬盘无法被电脑识别的问题。如果出现了电源脚虚焊,我们所运用的U盘 插到电脑上将会无任何反应,在这种情况下,有时间 U盘 晃动一下电脑就又可以识别了,这时我们就可以判断为USB插口接触不良,只要将其进行补焊,问题就可以搞定了。

稳压IC又称之为LDO,输入端为5伏电压,输出为3伏,讲一些劣质的优盘上,稳压IC做的比较小,所以容易引起过热而烧坏。维修的时候可以用万用表测量其输入输出电压,如果测不出3伏的输出电压,很可能就是为稳压IC坏了。如果输出电压的偏低,且主控有些发热,这时候可能是主控坏了。

在早期的优盘中大多采用6M的晶振,而现在的优盘多会采用12M晶振。对于晶振出现问题的优盘来说,最好的维修方式就是直接替换。

主控芯片是硬盘的核心,我们一般所说的优盘的方案就是指的主控芯片的型号,而我们所现在所运用的量产工具也是与它相对应。在我们对优盘进行量产时,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清楚。

FLASH闪存被固定到电路板上,使其与主控芯片相连。如果受到了挤压,会造成电脑上的U盘打不开,无法储存资料等。这时候能只要将其引脚补焊一下,就可以修复了。

其实用USB闪存盘基本工作原理也比较简单,又有两口是数据的传输通道,主控芯片负责协调管理执行各项指令,并以“可移动磁盘”的身份让计算机识别,其实它就有点相当于电脑中处理器的意思。flash闪存芯片是一种储存仓库,与内存条的原理有点相似,但是它分别于内存条的是储存在它上面的数据断电后不会遗失,可以长期保存。pcb电路板就是连接各部分硬件的通道,提供数据处理的平台。以上就是优盘的基本构成以及简单的问题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空调扇由哪些部分构成 空调扇结构分析

全文共 664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人们生活的越来越舒适了,各种各样的家用电器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空调扇就是一种兼具空调和风扇优点的电器,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很多人都不知道空调扇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空调扇的结构,让大家更全面的认识一下空调扇。

操作面板风向开关、冷风开关、风速开关、定时器及功能指示灯安装在操作面板上。操作功能开关。可获得相应风向、冷风、风速和定时功能,相应指示灯亮,指示空调扇进入相关工作状态。定时器用于空调扇开机和关机,是一种发条式齿轮传动内设微动开关定时器。定时可分:连续、关、20~120分钟等共8挡位。

空调扇

风机由电机和离心式风叶组成。电机功率75w,采用220v交流单相电容起动运转式电机,具有微风、弱风、强风三种风速。离心式风叶竖直装在电机转轴中,风叶用塑料制成圆柱形。由三节构成。每节缘边均匀分布28块小叶片。风叶高速转动时空气由排风口送出形成风。摆动送风装置由摆动电机、偏心轮、连杆和长短导风片组成。摆动电机以4~5转/分的转速驱动长导风片左、右摆动送风。手动上、下调节杆,短导风片相应向上或向下定向送风。

过滤加湿装置由后壳、背板、卷帘电机(永磁同步电机)、棘齿主动轴、被动轴和卷帘等组成。卷帘是过滤加湿装置主要零件。双层结构,面层用网状尼龙制成,底层敷有抗菌纤维棉,空气中的悬浮物、尘埃被纤维棉隔绝,起到过滤空气的作用。卷帘套在棘齿主动轴与被动轴之间。工作时卷帘电机以4~5转/分转速带动卷帘上、下滚动。被动轴这部分的卷帘浸在水箱中,卷帘带有微量水气,所以风机鼓动,吹出的是比常温低3~5℃冷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立式空调结构怎么样 立式空调结构分析

全文共 686 字

+ 加入清单

分体式空调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壁挂式空调,另外一种是立柜式空调。立柜式空调不仅能在普通的家庭当中使用,而且还能在小型办公室等场所使用,功率比较大,风力比较强,不过价格稍微高一点。立式空调结构情况如何呢?

立柜式空调作为分体式空调的一种,是由室外机和室内机组成的。从室内机的情况,机组是立柜型的,正面的上面是出风口,还有水平和垂直出风格栅,带有自动摇风装置。从正面的中间部分来看,是操作控制板,下面是进风格栅,装有空气过滤网。这是立柜式空调室内机的基本构造情况,每个部位都有每个部位的作用。就拿过滤网来说吧,使用一段时间是需要清理的,用户自己就可以简单处理,而要想彻底清洗,那么就需要请专业的人员来操作了。

从立柜式空调的室外机来看,主要由金属外壳、换热器、毛细管、冷凝水接收装置、制冷剂管接孔、排水孔、离心风扇、电气盒、面板、底座等部件组成。压缩机安装的位置是一定要注意的,不能有遮挡物遮挡,需要在通风状况良好的场所,另外也不能被太阳光直接照射。因为产生的噪音稍微大一点,所以通常需要安装在室外,并不能靠近卧室太近了,小心影响到了正常的休息等。

立柜式空调和壁挂式空调相比,制冷的效果更理想,其在工作的时候,压缩机将将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排至冷凝器中。轴流风扇吸入室外空气用来冷却冷凝器,热空气还会被排放出去。室内和室外机组通过毛细管的连接作用,还有离心风扇的吹动等,这一系列的过程,从而实现良好的制冷效果。

立柜式空调的结构其实并不是很复杂,通常在每个品牌,每个类型的柜机说明书上,都有相关的介绍和图片等。用户可以放心选择使用,面积比较大一点的客厅当中,选用能保证良好的制冷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电话网络的结构图解分析

全文共 4969 字

+ 加入清单

电话网络结构图解分析

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是向公众提供电话通信服务的一种通信网。电话通信网主要提供电话通信服务,同时还可提供非话音的数据通信服务。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由传输组件、交换组件、维护设备工具、记帐系统和其他内部组件组成。传输组件(链路)确定传输信号的有线或无线基础设施。交换组件(节点)包括建立话音线路的发送器和接收器。

美国现有的电信系统主要由本地环路的双绞铜线(电话公司到家庭和办公地点的线路)及用于主干中继线和长距离线路的光缆或微波系统组成。本地环路仍然使用模拟传输方式传输话音呼叫。

图T-5 所示为服务区域和设备。

图T-5所示为服务区域和设备。LEC(本地交换电信公司)在特定的授权的服务区域(基本是业务垄断)运作,该区域称为LATA(本地接入和传输区域)。LATA的边界定义了本地业务终止和长途业务开始的界线。一个LATA具有一个或多个电话区号。LEC可以是现任电信公司和竞争性接入提供商之一。本地电信公司通常在同一LATA中具有若干交换局(称为中心局或CO)。

IXC(长途电信公司)是在任何在LEC之间提供业务的长途电信业务提供商,如美国的AT&T、MCI或US Sprint。 IXC要求LEC提供IXC入网点(接口)。IXC所使用的通信设备有光缆、地面微波塔和卫星微波系统。大多数长途电话除了需要由长途通信公司的骨干网传输之外,在两端还要使用LEC连接(但长途通信量大的一些用户能直接连接他们的IXC入网点)。

交换体系

电话系统最初设计为通过CO、LATA或长距离连接建立呼叫的交换机体系。图T-6所示为该体系。

该体系可追溯到最早的电话系统。在19世纪末电话刚出现时,人们需购买一对电话并在这对电话之间敷设一个线路。不久,各城市就处在通向四面八方的电话电缆网络中。于是,一些精明的企业家们就创建了电话公司,这样用户就可以将他们的线路敷设到一个单一的位置并通过手工操作交换系统让接线员将他们与其他电话用户连接起来。起先,用户只能与本交换机中的用户进行连接,但很快,电话公司之间建立了中继线路,每个人都可以呼叫本地同一区域的其他任何人。这种系统逐渐发展为最终扩展到边远地区和其他城市的交换体系。

请注意,在图T-6中,同一CO中的呼叫不必交换到本地CO的体系以外。与同一LATA中的另一CO连接的呼叫可以直接进入该CO(如果线路存在的话),或进入汇接局或长途电信公司。LATA间呼叫由IXC进行处理,如AT&T或MCI。在LATA中,呼叫线路设置到IXC入网点,然后经过长途线路外传并进入另一端的入网点。入网点可以在本地电信公司CO或就在隔壁的单独建筑物内。

图T-6 电话系统的交换结构虽然可以将该系统解释为一个层次结构,但今天几乎所有的交换局都进行了互连以避免拥挤问题。另外,还使用了非层次动态路由选择系统,如后面所述。在图T-6中,虚线指出了这些中继线的附加部分。不过,层次这一术语仍用于描述交换设备。

最初的交换机由接线员手动操作,显然效率是很低的。后来,发明了机械式交换机,如绕环形排列的触点旋转的刷片式交换机。20世纪60年代,ESS诞生了(电子交换系统)。起先,交换机是机电式的,添加了电子组件以减少机械部件的数目。机电自动交换机属于“直接控制”方式,即用户可以通过话机拨号脉冲直接控制步进接续器做升降和旋转动作。从而自动完成用户间的接续。这种交换机虽然实现了自动接续,但存在着速度慢、效率低、杂音大与机械磨损严重等特点。最终,全电子交换机开发出来,使用了固态器件,没有机械部件。如今交换机已经发展为可编程的数字系统,这些系统支持独有的业务,如呼叫转移和主叫方ID。

5级交换机是位于CO处的终端局交换机。它们提供了POTS(普通老式电话服务)、本地编号、应急业务和其他业务。CO与汇接局相连,而5级交换机与汇接局中的4级交换机互连。汇接交换机提供了CO之间的连接和到更高级别交换机的连接。1级、2级和3级交换机之间没有什么差别。通常分别将它们称为本地、地区和城间交换机。

20世纪80年代,AT&T用DNHR(动态非层次路由选择)方案取代了静态层次网络方案。DNHR类似于IP路由选择。

现在除了本地环路之外,电话系统使用数据信令。当模拟话音信号到达中心局后,将其数字化并复用到与其他CO或汇接局相连的数字中继线路。

使用PCM(脉码调制)可将模拟话音数字化,PCM是一种以每秒8000次的频率抽取模拟信号电压电平的抽样技术。8000Hz的抽样率是传送话音范围(300到4000Hz)的最高频率的两倍并且它能产生较好的数字表示。每个电压电平样本被转换为一个8位值,该值通过线路被传送出去。一个单个的话音呼叫需要64000bit/s的带宽(8000样本/秒×8位/样本)。

电信公司使用TDM(时分复用)在一个单个线路上传输多个话音呼叫。如上所述,一个单个呼叫的数据率为64kbit/S。NADH (北美数字体系)中将其称为DS-0。共有24个DS-O被复用到一个T1线路中。称为DS-3的T3线路由28个T1线路或672个DS-0信道组成。在更高的各级,DS信号被复用到SONET网络中,该网络使用OC(光载波)方案。光载波针对SONET光信号传输而定义的物理协议系列(OC-1、0C-2、0C-3等等)。OC信号级将STS帧以各种速率放入多模光纤线路中。基本速率是51.84Mbit/s(OC-1);其后的每个信号级以该基本速率的乘级速率来运行(例如,OC-3是以155.52Mbit/s的速率运行)。

DLC(数字环路载波)

DLC是一种使电话公司能够将电话业务扩展到偏远地区的系统。假设一个小城镇有一个单独的电话公司中心局。所有连接电话的铜缆都延伸到中心局中。现在要在城外建一个分局。为了提供服务,电话公司在分局附近安装了数字环路载波系统。分局中的所有用户都连接到DLC系统中,而该系统本身通过中继线路(Tl/E1)或光纤连接与中心局相连。

在使用DLC的情况下,不必为每个用户都敷设连接到中心局的铜缆。DLC基本上是在本地邻域中铜线环路的终接点。偏远地区的DLC系统可以是安装DLC设备以支持全体邻域的远程局,或者可以是通常安装在办公楼中支持大约100个用户的小型远程终端。

DLC给想要到达远程用户并想提供DSL业务的CLEC提出了难题。为了接入铜线环路,CLEC必须敷设连接到远程终端的电缆。而且在该处建立入网点时可能会遇到麻烦,ILEC还一直没有满足他们的需要。

PBX系统和多信道线路

图T-6的层次体系的底部似乎表明来自CO的线路将终接到单个电话。但实际上,电话公司将多信道数字线路(T1和T3线路)扩展到具有多个电话的企业中。企业设立了PBX(专用小交换机),它位于用户住地的数字或模拟电话交换机,用来连接专用电话网和公共电话网。主要提供电话公司交换系统到本地企业的扩展。这样一来,电话公司就可以将企业中的所有电话呼叫路由到PBX中并依靠PBX分配这些呼叫。Centrex (集中式小交换机)就是一种PBX,电信公司将它放在其所属的设施中。用户可以租用Centrex业务,而不用自己购买PBX。总之,数字中继线从电信公司扩展到了用户所在地。

IN(智能网络)

智能网(IN:Intelligent Network)是一种建立在基础信息网络之上,基于业务和交换相分离的概念,为用户提供各种新业务的一层新型网络结构。它是在程控交换机得到普遍应用,计算机技术得到迅速发展,7号信令网得到广泛实施的条件下,以程控交换机为节点、7号信令作为各节点间的传输手段及业务控制计算机作为核心的电信网络。

IN包含了路由呼叫、建立连接并提供高级功能(如单独用户业务和网络自定义编程)逻辑。用户可能听说过AIN(高级智能网络),它的目的是为用户提供部署业务的方法,但其永未完全开发出来。

在北美,高级智能网(AIN)被公认为是一种行业标准,它替代了传统的 IN。AIN 包括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信令控制点(SCP):该计算机中包含有关客户指定信息方面的数据库,网络通过此数据库传送存储器中的呼叫。

信令交换点(SSP):数字电话交换机,与 SCP 对话,同时请求客户指定指令以完成呼叫 。

信令传输点(STP):分组交换机,跨越于 SSP 和 SCP 之间。

在IN出现之前,电话网络由硬线交换系统组成。这些硬线系统很难进行升级。随着客户对于新功能和业务的需求,必须设计、制造并安装新型交换机。但这一过程的实现可能会需要几年的时间。另外,不同的电信公司使用不同供应商生产的交换机,因此很难在电信公司业务区域间实施这些新的业务。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发出了SPC(存储程序控制)交换机,这种类型的交换机使电信公司能够将新的业务直接编程到交换机中。20世纪70年代,由于CCS(通用信道信令)网络和SS7 (No.7信令系统)协议的出现,使网络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CCS网络具有与实际话音呼叫线路分离的信令路径。呼叫建立信息由SS7进行处理并且这些信息通过数据分组在覆盖数据分组交换网络中传送。该网络的组件如图T-7所示。

图T-7 老式PSTN网络结构

该网络由提供电路交换的电话连接的传输层面组成。呼叫通过时分复用被复用到中继线路中。这些节点通过SSP(服务交换点)连接到SS7信令层面中。信令层面是传送SS7报文的数据分组交换网络。STP(服务传送点)是该网络的交换节点,SCP (服务控制点)是宿主服务控制信息的数据库服务器。

呼叫者从拿起电话送受话器那一刻起,该系统就开始投入工作。电话连接到CO的交换机中。该交换机检测到电话“摘机”并以拨号音进行响应。然后它侦听代表目标电话的数字拨号音。这些数字被传送到确定到目标CO路由线路的SS7网络和SCP中。随后在传输层设立一个线路。当被呼叫方答复时,线路闭合。然后模拟语音被数字化并通过线路传送。

智能网络提供了独有的服务。例如,一种称为SRF(专用资源功能)的业务播放记录的信息并提示用户在电话键盘上进行输入来响应。SSP捕获数字并将这些数字传送给服务层,在服务层这些数字通过SS7报文被路由到相应的SCP。SCP可以使用该信息对服务数据库进行查询并提供适当的响应。电话卡业务就使用这种功能。

单独信令系统的主要优点是电话网络变得更灵活并且允许引入新型业务,如三数位业务(800、888、900等等)。在使用呼叫者ID的情况下,呼叫者的电话号码通过SS7信令路径进行传输。

智能联网论坛成立于1995年,旨在进一步普及IN的使用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促进公共电话、数据和企业网络上的分布式网络智能产品和业务的市场增长。

对于话音通信系统来说,虽然智能网络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任何使用过呼叫者ID的用户都会赞同这一想法),但也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即智能网络所基于的不利于面向数据的新型网络业务的部署。这些假设包括认为基础设施有限和带宽稀缺,人们的话音产生的业务流量最大,电路交换对此至关重要以及电话公司应对网络进行控制。此外,还提到电话公司开发智能网络的目的是为了应对对其基础设施的威胁,但这种应对的方法却与19世纪中期帆船制造商通过发明速度更快的帆船来应对蒸汽船的威胁极其类似。

相反,因特网构建的假设是网络应是愚笨和高速的,而终端系统是智能的。最初的因特网设计师们尽可能多地从网络中去掉各种服务以降低复杂性并提供快速的数据分组交换服务。路由器不跟踪数据分组,也不作任何保证传送的事情。

这是假定终端系统会有处理器和内存并能够提供可靠性服务,如检测差错误及恢复丢失的数据分组。这种设计具有深远意义。这意味着因特网应用开发的中心将从网络提供商转移到终端系统。电话网可以是“智能”的,但电话却不具备智能功能。可以在PC上运行应用程序,而在电话上却无法实现。实际上,用户完全是依赖电话公司来部署新型业务(例如,呼叫等待及呼叫者ID)。与因特网相比,电话系统是一个恐龙。想一想Web的用户接口是彩色的图形浏览器,而电话网络的接口只是一个12键的小键盘!

NPN(新公共网络)是一种将PSTN(公共交换电话网)和因特网结合起来的新型通信系统,它是传送话音的数据分组交换网络提供的话音将具有与现有的PSTN同等的可靠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大摆锤结构分析

全文共 618 字

+ 加入清单

大摆锤是常见的游乐设施,通过整体结构分析,得到大摆锤的整体及各个部件的结构应力。玩大摆锤要注意什么?大摆锤结构分析都有哪些内容呢?下面就来讲讲相关的知识。

大摆锤结构分析

大摆锤由主支架、吊挂装置、摆锤、电气系统组成。小摆锤的主题部分采用桁架结构,大摆锤外壳为玻璃钢,摆锤上装有坐席、安全压杆,保证游客的安全乘坐。大摆锤的主传动采用了电机带动回转支承德驱动方式,使电机驱动时能对摆锤的摆动灵活跟踪,实现非匀速转动。采用气缸使用权,该摆锤实现大幅度摆动。大摆锤配有功能齐全的电气柜和辅助电器,能确保电机的启动和安全运行,电气柜装有驱动装置的控制电路、电铃按钮,使用非常简便、安全。

大摆锤是一种大型的游乐设备,常见于各大游乐园。游客坐在圆形的座舱中,面向外。通常,大摆锤以压肩作为安全束缚,配以安全带作为二次保险。座舱旋转的同时,悬挂座舱的主轴在电机的驱动下做单摆运动。大摆锤的运行可以使置身其上的游客惊心动魄。大摆锤属于刺激型的游乐设备。

由于大摆锤是圆圈形状的,乘坐大摆锤时坐在任何位置都没有太大的区别,大摆锤的每一个座位都会被抛到上空。

当大摆锤的最前端从最高点向下俯冲时,最后一排还在爬坡。这时由于大摆锤前排要拖着后面,所以第一排的速度并不是最快。在短时间内它虽然处在下降的状态,但是却要被后面的车厢越过高点时的动力所推动才能够继续向前行驶。所以,不难看出要想感受乘坐大摆锤的刺激感,就要乘坐最后一篇,如果想要安全性更高还是做前排比较稳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集团公司的组织结构种类分析

全文共 3250 字

+ 加入清单

组织结构是表明组织各部分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散状态、联系方式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模式,是整个管理系统的“框架”。接下来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集团公司的组织结构种类分析的法律相关知识。

集团公司的特征描述

法律特征

1、是从属型联合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其法律地位为母公司(也称支配企业)。

2、其组织形态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公司形态: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3、是混合型控股公司。除对子公司实际控制外,本身还直接进行经营活动,在法律上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控股公司的规定。

4、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基本关系是股东与公司的关系,即母公司是子公司的股东,子公司是独立的公司法人。

5、母子公司在持股和特别义务上有法律规定:禁止相互持股(不得反向持股);一般各自独立负债,不存在企业集团的共同债务。在特殊情况下,母公司才对子公司的债务负责(如母公司承诺了担保)。

6、会计制度:(1)母公司必须制作集团结算报告,必须制备集团合并会计报表;(2)合并会计报表仅是用于股东、公众和政府对集团经营状况的了解和掌握;(3)纳税和核算均以集团内各独立法人为单位。

7、管理关系。在从属型联合企业集团中,集团公司代表企业集团实行统一管理。它有权以集团名义行使集团所拥有的权力,但同时也承担集团所负有的义务。一般来讲,在从属型联合企业集团中,集团管理机构应由集团成员自行协商依集团章程而定。集团管理机构往往与集团公司的管理机构是合二为一的(也可以称作合暑办公)。因此,集团公司不仅要追求公司自身的利益,而且要追求和兼顾整个集团的利益,即集团成员的利益。其中,由于母子公司关系的特殊性,子公司有经营自主权,但受母公司控制。母公司对子公司:(1)制定统一的发展战略和长期规划;(2)生产能力的扩大或开拓新经营领域;(3)产权转让和兼并其他公司;(4)子公司董事长和董事的选派。

8、集团公司与子公司以外的集团成员企业的关系,特别是如何实现统一管理依集团章程而确定。[1]

本质特征

(l)集团公司的本质特征是:一种以母子公司关系为基础的垂直型组织体制。集团公司本身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采取法人产权制度形式组成的有限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公司是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通常就是母公司,具有独立、有限的民事责任能力。

(2)集团公司由一个母公司与若干个子公司组成。从法律上看,母公司即集团公司本身,它又包括若干子公司及关联企业。其中,子公司是指母公司掌握绝对控股地位(一般持股50%以上)的下属企业;关联企业则指母公司只拥有一般持股关系的参股企业,以及有各种固定性合作关系的企业。总之,母公司只能有一个,而子公司或关联企业可以有多个。

(3)集团公司从内部组织关系来看,母公司以股权产权为纽带,垂直地向下控制其下属企业。包括:拥有全部产权关系的全资子公司(母公司持有100%的股份,也称分公司);拥有一半股权以上的控股子公司(母公司持有51-99%的股份);持有一定比例的参股关联企业(持股25-50%称作质量参股子公司,持股低于25%称作任意参股子公司。这里它就不一定能称母公司了)。通常子公司不能反过来向上持有母公司的股权。

(4)集团公司在产权关系上比较清晰。集团公司一般是由原始发起公司经过不断发展扩张裂变而来的,对内通过投资设立分支企业,对外通过资本证券市场不断购并、控制其他竞争对手或相关企业,因而,母子公司之间血缘关系稳固、组合紧密。

组织结构的四大结构

组织结构一般分为职能结构、层次结构、部门结构、职权结构四个方面。

1、职能结构:是指实现组织目标所需的各项业务工作以及比例和关系。其考量维度包括职能交叉(重叠)、职能冗余、职能缺失、职能割裂(或衔接不足)、职能分散、职能分工过细、职能错位、职能弱化等方面。

2、层次结构:是指管理层次的构成及管理者所管理的人数(纵向结构)。其考量维度包括管理人员分管职能的相似性、管理幅度、授权范围、决策复杂性、指导与控制的工作量、下属专业分工的相近性等。

从组织总体型态,各部门一、二级结构进行分析。

3、部门结构:是指各管理部门的构成(横向结构)。其考量维度主要是一些关键部门是否缺失或优化。

4、职权结构:是指各层次、各部门在权力和责任方面的分工及相互关系。主要考量部门、岗位之间权责关系是否对等。

集团公司的组织结构种类分析

⒈U型结构:过分集权的组织架构

U型结构也称为“一元结构”,是由泰勒首先提出的,是将管理工作按职能划分为若干个部门,各部门只有很小的独立性,权力集中在企业最高决策者手中,其基本框架可概括为下图

U型结构:过分集权的组织架构

这种组织结构的优点是:

①集中领导,统一指挥,便于调配人、财、物;

②职责清楚,办事效率高;

③工作井然有序,整个企业有较高的稳定性。

这种组织结构的缺点是:

①等级分明,层次过多,决策过程缓慢;

②各职能部门以自我为中心,协调困难;

③下级部门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能有效发挥;

④机构臃肿,官僚主义严重。

尽管U型结构存在许多缺点,但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目前,我国企业中多采用了这一形式。

企业集团各成员企业在纵向合并的初期,一般都采用这种结构。但由于管理幅度过大而造成行政管理费用大于市场交易费、事无巨细的过分集中使企业无力顾及长期发展战略决策与控制、各职能部门为追求各自的目标而偏离总目标等问题出现后,企业集团将寻求新的组织架构。

⒉H型结构:过分分权的组织架构

H型结构也称为“控股公司结构”,是一种或分分权的组织架构。历史上的H型结构企业是由众多的中小型U型结构企业横向合并而成的。

母公司持有子公司部分或全部股份,下属各子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所从事的产业一般关联度不大,从而形成相对独立的利益中心和投资中心,是与U型集权结构形成鲜明对照的分权结构形式,其基本框架可概括为下图

H型结构:过分分权的组织架构

这种组织结构的优点是:

①包含U型结构,构成控股公司的子公司往往是U型结构;

②子公司保持了相当大的独立性和自由度,有利于提高子公司经营的积极性;

③对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积极意义。

这种结构的缺点是:

①母公司的战略、方针等难以向子公司渗透、贯彻;

②母公司的职能部门并不直接为子公司服务,子公司难以充分利用母公司的参谋人员;

③各子公司也要成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等机构,增加了管理成本;

④母公司的投资协调比较困难。

尽管H型结构所存在许多缺点,但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过渡形式。因此,我国大部分企业集团,特别是横向联合而成的集团,在组建初期大多采用了这种结构。

⒊M型结构:集权与分权有机结合的组织架构

M型结构也称为事业部制或多部门结构,是U型结构和H型结构两种结构的进一步演化。在这一结构中,各事业部或分公司通常是半自主的利益中心,按产品、区域和商标等来设立。各分公司通常下设职能部门来协调、管理分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各分公司虽然以利润为中心,但其利润的计算并非完全依赖市场,而只能是在企业统一发展战略的框架内谋求自我发展,其基本架构可以概括为下图

M型结构:集权与分权有机结合的组织架构

这种结构的优点是:

①各分部虽不是独立的法人,但却是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在利润分配和投资决策等方面有较大的自主权。在各分部之间存在着“准市场交易”和“内部转移交易”,体现了层基制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

②高层领导摆脱了日常事务,集中力量用于重大事项的决策,同时又与各分部在经营上保持经常的接触;

③既有分散的事业部或分部,又有负责协调、监督、战略性决策的集团公司,从而保证了必要的协调与控制。这组织结构的缺点是:

①事业部之间的横向联系差,容易产生本位主义,影响各成员之间的协调;

②各事业部之间的竞争,会导致人员流动困难和先进管理方法及生产技术交流。

③权力结构复杂化,机构重叠,中管理人员膨胀,管理费用增加。

尽管M型结构也存在许多缺点,但企业集团却能以充分发挥这种组织形式的优势,实行向前、向后一体化,对供应商和客户先前有可能在市场上完成的交易进行内部化,把越来越多的业务活动置于一个企业之中,从而扩大了生产线的规模和产业组织的范围。因此,这种模式是构建大型企业集团公司的首选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