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北魏为什么国号魏(汇总14篇)

浏览

2461

文章

14

篇1:古代的国号是怎么设定的?

全文共 819 字

+ 加入清单

国名是一个国家或王朝的名称。开国君主登上王位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这一称谓由来已久,《史记·五帝本纪》载有“从黄帝到舜禹,同姓异名,同为张明德”。当然,这里记录的头衔不是真正的王朝,而是传说时代的部落或部落联盟。事实上,中国的第一个国家冠军是“夏天”,这是由夏柒决定的。

那么全国冠军是如何确定的呢?国家名称的来源一般有五种情况:

一是根据开国君主发迹的地方来确定国家的数量。

例如,秦的祖先姓“应”,因其在养马方面的功勋而被周封于秦境内。因此,他们获得了秦魏的称号。升任诸侯后,仍以秦魏为爵位;秦王嬴政在灭六国后称帝,并继续使用秦魏的国号。宋朝的开国元勋在嵩州(今河南商丘)任特使,所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称为“宋”。

秦始皇(网络图)

第二是根据开国君主授予的头衔来命名国家。

这种国号有历史上最相似的朝代。例如,汉朝的汉高祖刘邦被项羽封为汉朝的国王,所以他在成为国王后就把“韩”作为他的国号。三国时魏国的建立者曹操,曾被封为王维。他的儿子曹丕继承爵位建国后,仍以“魏”为国号。

第三是根据开国君主发迹的地方的特点来设定国家的号码。

例如,辽国的开国君主耶律阿保基,开发了房地产铁(“辽”在契丹的文本中是指“熟铁”),所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辽”被作为国家的称号。然而,金朝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认为“辽朝以熟铁为名,以其力为用”。尽管熟铁很坚固,但最终会变质,但黄金不会。为了显示他们比廖更强,他们把"金"作为他们的国家象征。

第四是根据预言或字面意思设定国家号码。

例如,元朝的名字在彝语中取“大在”的意思,蒙古将其改名为袁。清朝之所以被称为“清”,是因为前一个朝代是明朝。清朝也以五行水为特征,明朝以火为特征,水控制火。

第五是出于其他原因确立国家称号。

例如,后周太祖郭为认为自己是周王室纪的后裔,并以“周”为国号。王莽篡汉时,认为“天下新”,以“新”为国号。春秋末期,晋国被朝鲜、赵、魏三个家族瓜分,建立了以这三个姓氏为国号的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国各朝代的国号是怎么来的?十八个朝代名字由来介绍

全文共 1713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封建时期一共经历了18个朝代,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国号,那这个国号究竟是怎么取的呢?当然国号的取法还是非常讲究的,并不是开国皇帝喜欢这个字就拿他当做是自己的国号。那今天就通过这次机会,为大家介绍一下18各朝代的国号由来。其实古代皇帝取国号的时候,考虑更多的是一个“称号”还有早期图腾代表的象形字,如果能概括整个朝代肯定是最好的选择了。但有些国号也是令人匪夷所思,一起来看看原因吧。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迭不断。夏商与西周,唐宋元明清,说起朝代名称小学生都能朗朗上口,但是大家能不能很清楚的说出这些朝代名字怎么来的呢?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上具体的国号及其由来。

这一称谓的来源有十种说法,其中一种观点是“夏”为夏族图腾的象形字。也有一种说法据传禹曾受封于夏伯,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

相传商(今河南商丘南)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后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称。

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今陕西岐山)。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后来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因在镐的东方,就有“西周”和“东周”的称号。

秦朝的国号来自于地名。早期的秦人由于给周王室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封在秦地,秦成了他们的正式族称。周幽王时期犬戎攻入镐京,秦襄公因为保卫周王室有功,正式被封为诸侯国,秦成为国号。秦始皇统一六国,始建秦朝。

项羽封刘邦为汉王,以后刘邦击败项羽,统一中国,国号称“汉”。汉朝前期都长安,后期都洛阳,故从都城上有“西汉”和“东汉”,从时间上有“前汉”和“后汉”之分。

汉献帝曾封曹操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汉后便称“魏”。以皇室姓曹,历史上又称“曹魏”。

刘备以四川为活动地区,蜀指四川,其政权帮称“蜀”。历史上也称“蜀汉”。汉指东汉的继续。

孙权活动于长江下游一带,历史上曾建吴国,曹魏曾封孙权为“吴王”,故史称“孙吴”;又以地位在东,也称“东吴”。

司马昭逼魏帝封他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后来他的儿子司炎继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为皇帝,国号“晋”。

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隋文帝后袭用此封爵,称为“随朝”。他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为“隋”。

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封为“唐国公”,爵位传至李渊。太原起兵后,李渊称“唐王”,后废杨侑建唐朝。

辽原称“契丹”,改“辽”是因居于辽河上游之故。

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史,归德军驻宋州(今河南商丘),赵匡胤为宋州节度使。故陈桥兵变后,发迹在宋州,国号曰“宋”。

西夏

拓拔思恭占据夏州(今山西横山县),建国时以夏州得名,称“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称“西夏”。

金都城上京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位于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传其水产金,女真语“金”为“按出虎”。

据《元史》记载:“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经》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认为与蒙古人的风俗与图腾有关,有的认为与佛教有关。

朱元璋是元末起义军之一,是继承郭子兴而发展起来的,郭子兴属于白莲教组织。白莲教宣称“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将要到来”,借以鼓舞人民反对黑暗的元朝统治。所以又称“光明教”。白莲教的首领韩山童称“明王”(他的儿子韩林儿称“小明王”),都体现其教义宗旨。朱元璋不仅曾经信仰白莲教,而且承认自己是白莲教起义军的一支(他曾为小明王左副元帅)。朱元璋取得政权后,国号称“明”。

满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时建立金国。明末女真势力复强,重建金国(后金)。后金为了向外扩展,割断了同明朝的臣属关系,清太宗皇太极把“女真”改为“满州”,把“金”改为“清”。在宋时女真人受制于契丹人,他代针对“辽”字在契丹语中是“铁”的意思,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铁更坚强有力,可以压倒“辽”。“金”改“清”的原因,史学家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是皇太极要避免引起尖锐的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华民国国号的由来是什么

全文共 5050 字

+ 加入清单

你知道中华民国国号是怎么来的吗?中华民国的国号是孙中山于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时正式和公开提出来的。下面就是5068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华民国国号由来,希望对你有用!

中华民国国号的由来

中华民国的国号是孙中山于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时正式和公开提出来的。

1905年7月30日,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召开中国同盟会筹备会议、并为参加同盟会的同志主持加盟仪式时,曾在他亲自拟订的《中国同盟会盟书》中,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同盟会纲领。由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孙中山提出推翻满清王朝政府之革命纲领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国这个国号的有机构成部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中国人在四千多年前建立中国时就确立起来的建国原则之一。而“以夏变夷”的原则,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即在蒙古族不但凭借相对优势的骑兵推翻了汉族王朝政府,而且用极端低下和落后的草原文明征服了高度发达和先进的中华农业文明的时代,所提出的特殊口号。

“以夏变夷”的大原则包涵着:一,以中华文明作为民族融和的原则。二,以中华文明作为融和极端低下和落后的草原文明的原则。三,以中华文明作为认同中国的唯一标准的原则。四千多年来的历史事实证明,这个原则基本上是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的。由于文明是人类将自己与其它一切动物从根本上区别开来的唯一标志,而国家又是人类文明的整体表现形式,并且由于没有国家的保护,文明便不可能存在和发展,所以人类是文明和国家的双重动物。用中华文明作为认同中国的唯一标准,并且同时作为融和文明水平极端低下和落后的民族和国家的推动力与融和剂,正标志着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本质和历史的认识是基本正确的。

由于这个原则的确立,它使中国的农业文明能够成为融和东亚大陆成千上万个种族、氏族和民族的历史融和剂、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使东亚大陆的农业社会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悠久的民族大熔炉,使东亚大陆的成千上万个种族、氏族和民族融和成了一个国家的人民。

所以,征服了文明的野蛮民族,它最终仍然还将被文明民族的文明所征服。所以,四千多年来,“以夏燮夷”的原则在东亚大陆促进和部分实现了德国哲学家康德所发现的人类历史的两个基本法则:人类自身的统一和人类政治世界的统一。

在中国历史上,所有在文明程度上低于和落后于汉族的少数族裔,如果用暴力征服了文明程度高度发达的汉族,这种情况不但对中华文明来说是最大的不幸,而且也是整个人类文明的不幸。因为这不仅仅是中国的而且是整个人类文明的大灾难和大倒退。所以,中国国内的蒙古族和满族用暴力征服汉族,就是中国历史上大灾难和大倒退的时代。所以,朱元璋反对蒙元王朝政府的革命,不但具有一般的改朝换代的意义,而且还具有中华文明重新征服极端低下和落后之草原文明的特殊历史意义。具体来说,就是具有从蒙元王朝政府的野蛮统治之下,重新恢复中华文明对中国之统治地位的特殊历史意义。

孙中山继承了朱元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事业。但是孙中山还是把朱元璋改朝换代的革命转变成了改朝换制的革命。即把不从根本上改变君主专制制度的革命,转变成了要建立共和制度、亦即从根本上将国家主权归还于全体国民所有的民主革命。因此,孙中山的革命,也就同时为中国的农业文明开始转型为现代化的工商业文明,奠定了政治制度的基础。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一文中说:“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试想明太祖驱除蒙古,恢复中国,民族革命已经做成,他的政治,却不过依然同汉、唐、宋相近。故此三百年后,复被外人侵入,这由政体不好的缘故,不做政治革命是断断不行的……我们推倒满州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来分作两次去做。讲到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正是由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一场意在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的革命,所以,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初造成功之后,在维护与保持了中华文明、中国人民和国家主权的历史连续性之后,也就获得了把中华帝国的国号改变成为中华民国国号的合法权力。

而且,孙中山把中华民国作为现代共和中国的国号,也证明孙中山不但是一个维护和继承了中华文明、中国人民和国家主权的爱国者,而且还是一个结束了帝制、并创建了民主共和制度的的民主革命家。同时,孙中山不仅将中华文明继续作为认同中国的至要标准,而且将中华文明继续作为创建一个现代民主中国的至要原则。他甚至还是一个把传统的中华文明创造性地推向了现代化的革命文化领袖。

孙中山在1905年7月于筹备中国同盟会成立之时,就已经明确地提出了建立“中华民国”的纲领,并已经为未来共和制度的中国取了一个“中华民国”的国号。这才是历史的事实所在。

1923年10月20日,孙中山在广州全国青年联合会的演讲中曾经说过:“中华民国这个名词,是兄弟从前创称的,这个名词到底是什么东西呢?诸君自然知道中华民国和“中华帝国”不同,帝国是以皇帝一人为主,民国是以四万万人为主。”

从中国的领土、人民和国家主权的同一性和历史连续性来看,中华民国及其国号是与中华帝国及其国号相联系和相比较而存在的。中华民国的领土、人民和国家主权仍然是中华帝国原来的领土、人民和国家主权;但是,中华帝国的领土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中华民国的领土则是“普天之下,莫非民土”,所以,人民才有合法的政治权力去“平均地权”。中华帝国的人民是“率土之滨,莫非臣民”,中华民国的人民则是“率土之滨,莫非国民”了。中华帝国的国家主权是属于君主所有,而中华民国的国家主权则已经属于全体国民,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

由于孙中山为了更进一步地坚持和发展共和国的根本原则、即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所有的人民主权原则,并希望用瑞士和美国直接民权发展的历史经验和直接民主的程序,来补充代议制民主政体的不足。孙中山说:“更有进者,本党主张之民权主义,为直接民权。国民除选举权外,并有创制权、复决权及罢免权,庶足以制裁议会之专制,即于现行代议制之流弊,亦能为根本之刷新。”

中华民国政治制度

1912~1949年,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复杂多变,先后经历了南京临时政府、北洋军阀统治和中国国民党统治 3个时期。虽然在大部分时间里,民国形式上采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但实际上除个别短暂时期外,长期实行的是专制独裁制度。中华民国时期政权组织形式先后实行过总统制、责任内阁制、君主制、执政制、大元帅制、委员会制、五院制等各种政体,但并未改变专制独裁的实质。

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宣告延续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的覆灭。南京临时政府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按照资产阶级的分权理论,建立起以美国总统制为模式的、不完全的三权分立体制。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黎元洪为副总统。临时大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行政各部直接对总统负责。1月28日成立临时参议院,执行议会职权。南京临时政府在短短的3个月时间内,制定和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一系列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政策、法令。由于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妥协,2月13日孙中山被迫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让位于袁世凯。4月1日,孙中山正式退职,4月5日临时参议院被迫议决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年4月~1928年6月)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窃据政权后,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由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逐步向封建军阀制度演变。其政府体制的演变可分为3个小阶段。

专制制度

1912年4月~1916年6月。这是袁世凯执政,北洋军阀专制制度确立的时期。1912年4月,临时政府迁到北京,根据《临时约法》的规定,由总统制改行责任内阁制,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总理为政府首脑,并与各部总长组成内阁作为行政中枢,通过国务会议处理政务,辅佐临时大总统;参议院为最高立法机关并有制约临时大总统和内阁的权力。但袁世凯独揽大权,使责任内阁名存实亡,后又下令解散取代临时参议院的国会,实行独裁。1914年5月1日,袁世凯公布,废止《临时约法》,以法律形式肯定其独裁统治。根据“新约法”,政府改行总统制,废除国务总理,行政各部门直隶于大总统,总统府内设政事堂,由国务卿协助大总统处理政务。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改民国五年(1916)为洪宪元年。1916年1月,成立洪宪帝制政府,总统府改为新华宫。在举国反对下,袁世凯被迫于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随后恢复责任内阁制,由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

责任内阁

1916年 6月~1924年11月。这是北洋政府保留责任内阁制之名,行封建军阀专制之实阶段,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名存实亡。1916年6月6日袁世凯死后,北京政府宣布承认《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冯国璋任副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段祺瑞依仗皖系军阀实力,掌握着政府的实权。1917年7月,张勋借口调停“府院之争”,制造了12天的清帝复辟。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国璋继任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在直、皖军阀的控制下,北京政府无意恢复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致使孙中山带领一部分国会议员南下广州,另组南方政府,形成南北对峙局面。1918年10月,段祺瑞操纵“安福国会”选举徐世昌为大总统,实行责任内阁制。1922年6月,曹锟、吴佩孚以恢复旧国会名义,逼徐世昌下台,黎元洪复任总统。1923年10月,曹锟贿买国会议员选举自己任总统。这期间,北洋政府在体制上无大变化,实际上由军阀操纵政府。随着各派军阀势力的消长,总统、总理不断变更。其间,孙中山为了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在广州曾先后设立过军政府、中华民国政府、大元帅府,分别实行元首独裁制、总裁合议制以及总统制等组织形式,直至1925年7月1日国民政府成立为止。

1924年12月~1928年 6月。这是北洋政府取消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形式,实行军事独裁阶段。1924年10月,冯玉祥与张作霖联合推翻曹锟、吴佩孚的贿选政府,并于同年11月24日推出段祺瑞,组织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执政制是集总统、总理、国会三者为一的独裁体制,临时执政直接领导国务院管理政府各部,并主持召开国务会议。但段祺瑞已失去军事上的优势,北京临时执政府事实上处于冯玉祥、张作霖等军阀势力的控制之下。虽然1925年12月段祺瑞宣布实行责任内阁,恢复国务院并设国务总理,但不设国会,事实上政府体制并无实质变化。1926年 4月20日,段祺瑞因遭各方力量的反对被迫下野,执政府遂告结束。此后,奉系军阀张作霖掌握中央政权,于1927年6月18日组织北京军政府,自立为大元帅,实行直接的军事独裁。军政府下设国务院及行政 8个部。国务总理、各部总长均由大元帅任免。1928年 6月,奉系军阀被南京国民政府军队击败,北京军政府宣告结束。

1925年7月~1928年10月,早期国民政府阶段。中国国民党称这一时期为军政时期。早期国民政府起源于孙中山在广州建立的南方政权。1925年7月1日国民政府于广州正式成立,1927年元旦迁至武汉。广州国民政府和武汉国民政府是国共合作的产物。这一时期,国民政府实行委员合议制,由国民政府委员会负实际责任,委员会下设政府各部。1927年 4月12日与 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国民党的新军阀代替旧军阀,走上了独裁统治的道路。

1928年10月~1948年5月。这一时期,国民政府依照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试行的五院制国民政府组织法,实施五院制。国民党称这一时期为训政时期。从1930年11月24日至1943年,五院制国民政府组织法共经 9次修改。重大的变化主要是国民政府主席与行政院长职权的更动。五院制国民政府时期,由国民党实行一党专制。它通过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委员会(简称中政会)控制国民政府。1937年 7月抗日战争爆发,11月国民政府迁都重庆。1939年1月,正式成立国防最高委员会,取代了国民党的中政会,成为全国最高政治指导与国防决策的机构,是党、政、军的最高权力机关。蒋介石兼任国民党总裁、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主席,实行高度的集权统治。

1.历史故事-张骞凿空

2.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故事3篇

3.中华五千年历史故事-西汉覆亡的故事

4.上下五千年中的历史故事

5.民间历史故事传说-龙凤呈祥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刘秀本是开国皇帝,为何沿用“汉”做国号做继位皇帝?

全文共 2175 字

+ 加入清单

一说到汉朝的开国皇帝,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刘邦,的确,刘邦开创的汉朝一直都是很多人非常向往的一个时代,也的确影响了后世很多年,不过其实准确来说,汉朝的开国皇帝应该是有两个,除了刘邦之外,还有一个就是东汉时期的刘秀了。其实从登基等等准确的意义上来说,刘秀的确是可以算是一个开国皇帝的,然而正是因为他继续沿用了汉的国号,这才让很多人对他有些忽视,只记得刘邦而不记得他。但是,既然刘秀也是个开国皇帝,为什么却还是要沿用汉的国号,而不是自己重新建立一个呢?为何要让自己从一个开国皇帝变成了一个继位的皇帝呢?1.刘秀的身世

这个问题要从刘秀的出身说起,刘秀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后裔。

西汉的诸侯王从刘发这一代开始就没有了以往的好日子过,为何这么说呢?

汉景帝之后继位的就是异常强势的汉武帝刘彻,在刘彻当皇帝的时候,开始实行“推恩令”,名义上是给“恩”,实际上是在给诸侯王掐脖子,一个郡王经过几代人之后,就会全家变成平民,其他列候就更惨了。

刘秀一家就是这样,传到他们这代的时候,刘秀三兄弟已经差不多是平民了,但他们家里还是挺富有的,而且皇室族谱上还有他们的名字,表面上还是被人承认的皇室后裔。2.刘秀起兵

如果是承平年代,这个身份只是一个荣誉,带不来多少实际利益,毕竟皇族可太多了。

但刘秀他们处于乱世,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天下烽烟四起,其中势力最大的两股起义军分别是绿林军和赤眉军。

天下义军刚开始轰轰烈烈反抗王莽的时候,刘秀的大哥刘縯就变卖家产以自己平时结交的豪杰为骨干加入了起义军的浪潮中,因为皇族后裔的身份,而且为人豪爽,他很快就成为义军中很有影响力的一位首领了。

但这时候刘秀还没有加入起义军,而是在观察局势变化,直到他确定天下已经彻底大乱,新朝无力镇压浩浩荡荡的起义军之后,刘秀才带着自己的心腹人马在宛城起兵。

刚开始的时候,刘秀的春陵军兵微将寡,而且装备很差,以刘氏宗亲和南阳本地豪杰为主,作为首领的刘秀甚至连战马都没有,只能骑牛作战。3.昆阳之战,刘秀崛起

虽然在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战斗中,刘秀凭借远见卓识和超强谋略,不但保全了自己的小队伍,还不断吞噬、合并了其他的义军,逐渐发展成为义军中有一定影响力的一支。

但在昆阳之战前,刘秀依旧没有进入义军的核心圈子。

公元23年,绿林军主要将领拥立西汉宗室刘玄为帝,称为更始帝,对此刘秀、刘縯兄弟十分不满,但实力弱小又没有发言权,且外有强敌,只能忍气吞声。

绿林军建元称帝之后更加激怒了王莽,新朝派出42万大军前来扑杀新生的更始政权。

刘秀的部队被迫撤回昆阳,仅有9千余人。其他将领十分惶恐,想要弃城分散逃跑,但被刘秀劝阻了。

他自己在王莽大军兵临城下的情况下,冒着极大的风险带领十几名骑兵连夜出城去搬救兵,其他人本以为刘秀是在找借口自己逃跑。却没想到还真让刘秀从周边的定陵县、郾县先后搬来步骑并1万7千多人的援兵。

利用王莽军轻敌的心态,且久攻不下疲惫之际,刘秀带领援军有如神兵天降,反复冲杀,斩将夺旗,汉军士气大振,王莽军却依旧轻敌,又被刘秀冲击主营,杀伤无数,最后士气崩溃,各自只顾逃命。

昆阳城内守军乘势杀出,与刘秀里应外合,王莽军互相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更为神奇的是,这时候突然天生异象,狂风暴雨毫无征兆地降临,一边是河水暴涨,一边是天上乱飞的石头,王莽军尸横遍野。

号称百万之众,实际兵力40余万的王莽军主力,就这样不可思议地被弱小的刘秀在昆阳打败并消灭其主力,刘秀从此声威大震。

因为昆阳之战的种种神奇,后世许多人称刘秀为位面之子。4.绿林内乱,刘秀称帝

此前,刘秀的大哥刘縯因为威望高,资历老已经被更始帝封为大司徒,这下刘秀又立下如此大功,几乎赏无可赏。

就在刘秀马不停蹄攻城掠地的时候,因为害怕刘秀兄弟强势崛起威胁到自身利益,绿林军主要将领以更始帝的名义杀死刘縯,因为在他们看来刘縯的威胁比刘秀要大的多,刘秀只是这一次运气好突然立了功,但在义军内部没有根基,没有什么威望和资历。

大哥无辜被杀,刘秀内心十分悲痛,但他却选择了强忍悲痛,主动返回洛阳,向更始帝刘玄谢罪,不但主动要求不领昆阳之战的大功封赏,还说兄长犯上他也有错,请求处罚。

刘秀的这一系列动作成功地骗过了更始帝和那些绿林军首领,消除了他们的猜忌和疑虑。不但没有处罚刘秀,还被他感动,封刘秀为武信侯。愚蠢的他们大概不知道什么叫“斩草不除根,遗祸无穷”。

之后刘秀回到军中加紧了培植亲信巩固自己权威的脚步,随着一场接着一场的胜仗,刘秀自身的实力也更进一步加强。

终于再次引起了更始帝及绿林首领的不安,他们封刘秀为萧王,要求他交出手中的兵权回长安。

但刘秀是何等聪明之人,而且有大哥刘縯的事迹在前,他怎么会再上当?刘秀以将在外为由拒绝回长安,并授意手下将领杀死更始帝派在军中的心腹,收编他们的军队,更始帝派到各地的太守也被刘秀下令杀害,刘秀公开与更始政权决裂。

其后,刘秀更是在今河北邢台的千秋亭即皇帝位,国号仍然为汉。5.刘秀为何立国号为汉

前面说过,刘秀本身就是西汉皇室后裔,他起兵也是打着匡扶汉室这个旗号聚拢人马,争取人心。

绿林赤眉军也是以王莽篡汉为由起义的,你不能把王莽政权推翻了,自己又另立山头。

而且,刘秀称帝的时候,更始政权还在,把国号定为汉,也更能名正言顺地与对方争夺人心。

毕竟当时的大众心里,还是非常认同刘家人的,而且对王莽欺负孤儿寡母非常的不耻的同时更加同情刘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历史上为什么有那么多魏国?为什么喜欢用魏做国号?

全文共 1263 字

+ 加入清单

一说到魏国,可能有人会想起东周时期的魏国,有人会想起三国时期曹操所代表的魏国,还有北魏、东魏、西魏等等这些在历史上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的国家,他们最大的相同点就是都叫做魏国。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国号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国家的建立者来说,是他们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字,那为什么这么多国家都叫魏国,魏这个字到底是有什么特殊之处,让他们都以这个字来作为国号呢?下面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历史上有多少个魏国

我们细数一下,西周时期分封诸侯国魏国,战国七雄之一魏国、三国时期曹操的北魏,冉魏、翟魏、拓跋氏的北魏、西魏、东魏、隋朝末年军阀割据时期瓦岗政权魏国。

要说清楚,为啥这么多的国家叫做魏国,就得从第一个魏国建立说起。

第一个魏国建立于公元前11世纪,那是姜子牙统领大军讨伐商纣王成功后,建议周天子分封功臣,建立诸侯国。

在分封的过程中,周天子嫡系成为诸侯国君的最多,魏国国君就是周天子皇族。那时,魏国的封地在山西芮城县北,因为那里地势雄伟,地处中原腹地,当地以魏的本义“高大、雄伟”来称呼这里,所以就叫做魏国。

按照姜子牙的想法,分封周朝皇室人员和功臣担任诸侯国君,能够保证周朝长世久安,大家有亲情联系,能够共同御敌,但是结果却恰恰相反,当老一辈人去世后,后代纷争不断。

就这样,周朝进入了战国时代,各个诸侯国你争我抢,战乱不休。2、其他魏国的来历

进入战国时代后,晋国比较强大。公元前661年,魏国被晋献公攻灭,封给毕国后裔毕万,因为魏的历史悠久,于是毕万就改氏为魏。随着毕万后代的做大,最后三家分晋,魏氏自立为诸侯,建立魏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当时代的车轮进入三国时期后,曹操建立了北魏。这个国名来自曹操被汉朝册封的魏王,为啥叫魏王呢?因为曹操攻取河北后,以邺城为大本营,邺城曾是战国魏国的陪都。后来,曹氏篡国后,就以魏国自居。

第四个魏国是冉魏。因为其都城也在邺城,故其名也是是延续以邺为魏的传统。3、为什么都要叫魏国

第五个魏国就是拓跋魏,在中国历史上也叫作北魏。

魏道武帝的祖先拓跋猗卢曾受晋封为“代公”,后晋号“代王”,取其所处的代北之地。道武帝称帝后,接受汉臣建议,改国号为“魏”。

在北魏一代,始终有并用“大代”“大魏”的现象,可知两个国号具有不同意涵。“代”代表着拓跋部起家的代北之地及草原传统,而“魏”具有更强的继承华夏正统的意义。

汉臣崔宏说:“夫魏者,大名,神州之上国。”取这个名号,隐隐有继承当年北方大国曹魏,而否定东晋继魏地位的用意。在魏收《魏书》中,其先祖拓拔力微的元年与曹魏开始的黄初元年(220)是重合的。拓跋魏选定的五德为土德,也与曹魏的土德相同。

在拓跋魏后期,随着皇权的分散,后代纷争不断,所以出现了西魏、东魏等等国家。但是,在唐朝末年,又出现了一位魏国,这就是瓦岗军李密的魏国。

李密为啥也叫魏国呢?实际来自李密的曾祖父、西魏大将李弼死后追封的魏国公爵位,所以李密也将自己的政权叫做魏国。

通过这段历史描述,我们会发现,中国很多王朝的皇帝,都喜欢用前代王朝的名字,以来表明自己继承的是正统王朝。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古代皇帝取国号为什么不用自己的姓氏?国号有哪些标准

全文共 1309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名称,开国皇帝上位第一件事就是确定国号,开启一个新的朝代。但一般国号和皇帝的姓氏都不一样,那皇帝为什么不以自己的姓给国家命名呢?其原因说法不一,给国号起名有比较多的讲究,一般也不是由皇帝一人决定。中国最早的国号可以追溯至黄帝、舜禹时期,不过当时还不算朝代,只能说是一个部落。那下面就来介绍下古代国号到底怎么取的。国号怎么取?

所谓国号,在古代就是指朝代的名称。一旦国号改了,就意味着朝代也改了。就地位与重要性而言,封号、庙号、谥号这些封建社会必备品与国号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古人相信“天命”,因此,国号往往有非常正式的来源,不能随便取。

历史上“随便”取国号的例子不多,非要列举的话,应该数南朝陈国(公元557年至589年)。以“陈”为国号,是因为南陈的建立者叫做陈霸先,陈朝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皇帝姓氏作为国号的王朝。

除了南朝陈之外,其他朝代都没有君主把自己姓氏当国号用的情况。比如秦始皇姓嬴,却沿用“秦”为国号、刘邦姓刘,却使用“汉”为国号。一般来讲,皇帝或者诸侯们选取国号时可参照的标准有如下几种:古代国号标准

一,采用吉利字眼、谶语为国号。根据后世学者的考证,明朝的国号取自《易经》:“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显然明朝国号“明”与之前的元朝之间存在某种联系,这里的“大明”有“太阳”的意思。所以明朝也可以说是“太阳的王朝”,某种层面上有足以超越前朝地位的含义。

二,采用自己的封爵为国号。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上简直多不胜数,好比隋朝建立者杨坚,原本是北周随国公,他感觉“随”有不安定的意思,就取了类似的“隋”为国号;唐朝的建立者李渊,同样出身北周官僚贵族,袭封唐国公,打下江山后,就以“唐”为国号。

三,采用源地或者发迹地为国号。好比宋太祖赵匡胤,他原本是后周的武将、担任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公元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想到自己是在宋州发迹的,这个地方原本也属于古宋国,就确定国号为“宋”。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就是照搬之前朝代的国号,这叫“尊崇沿袭”,有种继承前辈光辉岁月、显示皇帝血统高贵、皇族历史久远的感觉。举个例子,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建立者李昪原本是流浪孤儿,称帝时却自称是李唐皇族后人,理直气壮照搬“唐”为国号。

再比如享国长达791年、向来以礼乐制度严格著称、自带优雅范的周朝,其国号“周”也曾经被武则天(武周建立者)、宇文觉(北周建立者)等人沿用。然而,历史上也有一个非常特别的朝代,虽然历经554年,堪称“长寿王朝”,后世却无一朝照搬它的国号。“商”怎么来的?

这个朝代就是商朝。商,可以解释为商业、商人、经商,如《史记·货殖列传序》记载:“商不出,则三宝绝。”《易经》中也提到:“商旅不行。”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2个世袭朝代,共传了17世31位王,建立者商汤是上古著名贤君,末代君主则是家喻户晓的纣王帝辛。

史书记载,商人的始祖可以追溯到五帝时期。他的名字叫做契,因为协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到了商邑,从此,他的部族就以“商”为名。也就是说,“商”作为国号,源出始祖的发迹之地,跟我们现在理解的“会做生意,所以叫商人”是两码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金国为什么国号要叫金

全文共 776 字

+ 加入清单

一种说法是金国首都上京会宁府旁边的安出虎水产金;一种说法是,辽国的国名在契丹语中是铁的意思,而金是所有金属中的第一个。真金不坏,所以可以克制辽国,所以金国的国名叫金。

据说,当年,严阿骨建立了女真政权,特别选择了金这个词作为本朝的名字。有两个原因。一是金国首都上京会宁府旁边的安出虎水产金;一种说法是辽国国名在契丹语中是铁的意思,而金是金属之首,真金不坏,所以可以克制辽国。

关于金国的国名还有一种说法,但这种说法显然是后人倒推的结果:据说大金朝皇室所在的完面部提倡白色,而白色恰好符合五行中的金德,所以金朝以金德为王。

这一提法一出现,就遭到了朝野人民的嘲笑——这显然是在扭曲女真民族的历史。说起来,完上确实有尚白的传统,但这种尚白与五行中的金无关。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回到女真民族的起源。东北少数民族在周秦谨慎,汉魏一娄,南北朝不吉利。一般位于长白山以北、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

隋朝时期,这个地区的民族被称为漠河,分为七个部分。其中,著名的渤海国家建立在小米的末端。最北端的黑水漠河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女性民族。后来,在阿骨打的带领下,黑水漠河的完美部门统一了女真部门,建立了金国。

这些女正的女性部落一般分为两个集群,一些被称为白姓,另一些被称为黑姓。为什么要分为黑白姓?由于缺乏史料,今天的人无法知道。有人猜测与通婚集团有关,也有人猜测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等级。

完美部属于白姓,所以完美部提倡白色也就不足为奇了——很明显,这与金国的国名无关,也有这样一种说法。在完美阿骨开始反辽之初,他曾派人联系宋国。两国同意联合起兵,南北攻击辽,最终平分辽国的土地。

宋人在达成秘密协议时,建议阿骨以金为国名——宋人火德,自然可以克制金国。主动让自己的国家陷入被敌人克制的境地,显然只是出于民间捏造。然而,金人对这种金德的不满可见一斑,重新议德成为当务之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唐朝国号“唐”的来源是怎样的?“唐”有着怎样的含有?

全文共 3756 字

+ 加入清单

唐朝之前,外国人称中国人为“秦”或是“汉”,而到了唐朝以后,外国人就开始喜欢称中国为“唐”了。由于唐朝的国力非常的强大,声名远扬,于是“唐”这个字就成为了中国延续至今的美好代称。然而对于这个熟悉的过好,有多少人又了解它的渊源呢?那么这个“唐”究竟是个什么意思呢,这其中有着什么样的典故?

唐人街这个称呼,大家应该都很熟悉,指的是外国的有些城市华侨或者有中国血统的外籍人所居住的街区。其实像这样的称呼也算历史悠久,唐人街不是仅仅产生于现在的,很早以前就有。早在公元七世纪以后,外国人就称中国为唐,称中国出国求法,说法的僧人为唐僧。《西游记》中的唐僧不是仅仅指玄奘一个人,那是一个普通的称呼,唐朝的僧人以及唐朝以后的僧人。外国又称中国航行于海上的商船为唐舶。有趣的是宋朝和明朝的时候,政府屡次要求老外改称中国为宋,为明,但是老外依然称宋朝,明朝时候的中国为唐。我们自己也是这样的,我们把中式的服装称为唐装,甚至认为不熟读唐诗的话,就不算是正宗的中国人。以上这一系列的“唐”就来源于我们今天要讲的唐国号

中国历史上的统一王朝——唐,它的历史纪年从公元618年,到公元907年,去掉中间武则天改唐为周的十五年,还有二百七十六年。二百七十六,在中国王朝史上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年份,明朝,公元1368年到公元1644年,也是二百七十六年;大清的国号,公元1636年到公元1911年,也是276年。这是中国历史上很长的一些王朝,还有一些很短的王朝,秦朝一共十五年,王莽的新朝十五年,武则天的周朝十五年。

说起唐朝,尤其是安史之乱以前的唐朝,我们从来不吝啬赞美之词,汉唐盛世,大唐气象,盛唐文明等等,那是一个让我们中国人提气来神的伟大时代。唐朝是一个胡风汉韵杂糅的时代,国家刚建尚武,人民开放崇文,充满着豪迈,自尊,自信,创新,兼容的社会心态,洋溢着积极向上的快乐祥和的生活氛围。我们说起唐朝,明君,贤相,名将,高僧,文杰,学术大家,科技巨匠,仿佛满天的繁星。唐朝的律令,典章,制度,疆域,都显示着强国,大国的气度。唐朝的诗歌,绘画,雕塑,舞蹈,音乐,甚至服装在中国历史上可谓都是空前绝后的。这样令人自豪的唐朝同时也是令人扼腕痛惜的唐朝。

从自豪到痛惜转折点在公元755年到公元763年,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奸臣当道,将相不和的政局导致了这场让三千万人丧生的,让大唐中衰的动乱。安史之乱以后的唐朝没有前期的那种繁荣,中央集权的削弱,社会矛盾的激化,边疆民族的进攻,构成了唐朝后期的颇显无奈甚至悲怆的主旋律。当然,无奈让人思考,悲怆使人深刻。这样伟大的唐朝可以说是我们的祖先用笑声和热情,用眼泪和死亡留给我们的宝贵的财富。令人自豪而惋惜的唐朝大概也是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好的王朝之一,唐朝的美名离不开李世民说出的那条经常作为国训的那句古语“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贞观政要》)

我们知道,唐朝以前是隋朝,杨家隋朝的天下得来容易,丢失的也快。隋朝建立刚过三十年,就四十八家烟尘并起,天下英雄逐鹿中原,而最后的赢家是起初谁也没有在意的李渊。公元618年的五月,在长安,隋炀帝杨广的孙子十四岁的皇帝杨侑禅位给隋朝的唐王李渊,李渊登基称帝,建国号唐,唐朝开始。到了公元624年,李渊扫平天下势力,统一的唐王朝正式建立。李渊的成功得益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第一,李渊有个好出身,李渊生有异相,左腋下有一颗紫痣,像龙一样的。更奇的是,李渊有三个乳头,在中国古代,多乳被认作诗仁义之人。李渊确实有福,李家是北魏,西魏,北周以及隋朝的世袭军事贵族,尤其是在北周和隋朝的时候,地位很重要。李家是北周和隋朝帝室的亲戚,李渊的妈妈独孤氏和北周明帝宇文毓的独孤皇后和隋文帝杨坚的独孤皇后是姊妹关系。他们都是北周大将,鲜卑贵族独孤信的女儿。李渊七岁的时候就袭爵唐国公。

第二,李渊有一个好性格。曾经有学者指出,在开国皇帝中,唐高祖李渊最平庸,平庸的让人难以相信这等人也能创立江山。在君主的眼里,李渊虽有相当的地位,但没有政治野心。长得胖胖乎乎的,憨厚可爱,胸无大志,怎么捏他都报以傻笑,这样的人,君主看着放心,用得也放心。在朋友和部下的眼里,李渊是一个脾气随和,嘘寒问暖,礼贤下士,不拘小节的人。李渊在隋朝的政治体系里可以说是一个官场老油条,政事是得过且过,不要太认真,但是李渊还真的有一点本事,比方说骑马弯弓,李渊可以做到箭无虚发。所以这样的人讲义气,够朋友,有本事,文武人才乐得为他效命。

第三,得了一块好地方。隋朝末年烽烟四起的时候,隋炀帝杨广挑来挑去,最终选了年龄相仿,打小一起玩耍的表亲李渊。公元615年,李渊出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公元617年,又官拜太原留守。山西这个地方,战略价值非比寻常。在冷兵器作战的时代,山西的北面是向蒙古高原开放,山西的南面是天下核心的中州大地,山西的西面是滔滔黄河,东面是巍巍太行,所以可以说是一个表里河山之地。既利于守,也利于攻。至于山西的太原一方面是防御北方草原民族突厥的重镇,集聚着天下相当一批的精兵强将,同时山西又是西京长安,东都洛阳重要的屏障。李渊正是利用着依托着山西的地势和太原精骑锐卒的强大,瞅准机会,公元617年七月,骑兵太原,十一月就进入隋都长安。然后在618年的五月顺理成章地变成了唐帝。

第四,他把握住了好机会。李渊从起兵到称帝不到一年,从称帝到平定天下也就六年的光景。为什么这样顺利?关键在于他把握住了机会。各路的英雄或者忙于和隋朝纠缠和隋鏖战,或者忙于彼此争权夺利,称王称帝。唯有李渊待在太原不动声色地招兵买马,养精蓄锐。等到各路的豺狼虎豹或死或伤的时候,李渊方才举起替天行道的大旗,兵发太原,直扑长安,开国建唐。李渊确实是政治层面上的杰出人物。

作为隋朝的唐王,李渊将自己开创的新王朝的国号确定为唐,那么唐国号究竟有什么渊源,有什么意思呢?这还要追溯到李渊的祖父唐太祖李虎的时代。北周时期,李虎凭借着军功被推为开国第一功臣,后来追封为唐国公,而李渊的唐王身份就来自于祖父李虎唐国公的封号。可是这个唐国公又是指的那个唐国呢?在先秦时期,曾经有传说中帝尧的唐国,还有周王朝所分封的唐国,那么李渊的这个唐国究竟来自于那个唐国。

我们可以肯定的说来源于帝尧的唐国,我们依据李渊的所谓所谓,所思所想。李渊称帝之前就以光大,复兴帝尧的唐国为他的远大志向。按照李渊的文字秘书温大雅在《大唐创业起居注》里面的说法,说在李渊公元615年,奉诏前往太原,担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的时候,曾经说过一段话“以太原黎庶,陶唐旧民,奉使安抚,不逾本封,因私喜此行,以为天授。”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李渊接到隋炀帝杨广这个任命的时候,心中窃喜,说想到太原本是古代陶唐氏帝尧的封国,我又是今天的唐国公,现在让我来安抚这块地方的黎民百姓,实在是天意。这是615年的事情,等到617年,李渊被任命为太原地方行政长官也就是太原留守的时候,更是得意忘形,对儿子李世民一吐心迹“唐固吾国,太原即其地焉,今我来斯,是为天与,与而不取,祸将斯及。”(《大唐创业起居注》)这段话的意思就更加明白了,说我们本来就是唐国公,太原本是我们的封地,今天我来到这里,乃是天意让我建功立业,如果我们犹豫不决,就会大祸临头。

从这两段史料来看,李渊在太原骑兵之前,已经存有不臣之心,割据之意,并且以光大帝尧的唐国为政治目标。那么这些话和叔虞的唐国没有关系,和封在湖北唐县镇那块的唐国更没有关系,只指的是帝尧的唐国。所以我们把尧帝的唐国作为李渊,李虎他们这个唐国号的继承对象。

其次,很有意思的一个方面。李渊驾崩以后,他的后人称他为“神尧皇帝”。635年,七十岁的太上皇李渊驾崩,庙号高祖,谥号太武皇帝。有趣的是,等到674年的时候,他的孙子皇帝李治和孙媳妇皇后武则天把他的谥号改为“神尧皇帝”。我们知道谥号是古人依据死者生前行迹所评定的一种称号,意在盖棺定论,褒贬善恶。具体到李渊的谥号,起初是太武皇帝,这很明显,是为了表彰李渊开国的功绩的。至于改谥的神尧黄帝,反映了在后来的唐朝皇帝心目中是把开国皇帝李渊看做是帝尧的重生,这也非常贴合李渊称帝前的心志以及称帝后的自况。

那么帝尧是谁?传统史学的认识里,帝尧是仁君的典范,他是五帝中间的第四帝。在古代文献的描述中,帝尧简直是一个完美的人物,勤奋,俭朴,处事公正,政绩卓著,住的是茅草房,穿的是粗布衣,治洪水,抗干旱,东奔西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帝尧不留恋权位,到了晚年的时候,禅让给出生贫寒但德才过人的舜,说明他以天下为公。尧逝世以后,古代文献记载,天下百姓如丧考妣,三年之内,四海绝音。帝尧既然成了往古黄金时代道德标准最高的圣王,那么帝尧的唐国号当然也就非同一般有了说法。本来在文字学上,唐就是大的意思,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里面说“唐,大言也。”而作为帝尧国号的唐,更引申出丰富的道德含义,比方说中国国号史上最重要的文献,代表着传统正统解释的东汉的《白虎通德论》里面解释说“唐,荡荡也,荡荡者,道德至大之貌也。”

说到这里,我们终于明白了原来尧是圣王,唐是美号。神尧黄帝李渊以帝尧为榜样,以唐为国号,是希望自己成为帝尧一般的仁君圣王,希望自己缔造的唐朝以德立国,道德至大。是希望自己这位神尧皇帝开创的唐朝成为唐尧时代一样的太平盛世。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五代十国都是哪些朝代后裔建立的?五代国号有哪些习俗讲究?

全文共 1321 字

+ 加入清单

唐朝以后,全国进入到了一段为期60多年的五代十国时期,不过还好这次五代十国维持的时间并不长,不像晋朝十六国那样混乱。但是仔细看看五代十国的国号会非常有意思,基本上都是过去灭亡朝代的国号,难道这些国家的建立者都是当时皇室的后裔么?其实也不全是,大部分都是为了一个名号而已。就像当年刘备那样,自己跟汉室没什么太大关系,但口号是匡扶汉室,国号也是汉。那五代的这些国家,国号又有哪些讲究呢?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虽然很多时期都有“中国”这个称呼,但真正的国号,却是另有他名,比如咱们所熟知的,“唐”、“宋”、“明”等等,都是某一个时期咱们中国的国号。

在这么多的朝代中,有一个时期,很多人对它的国号都会有些疑惑,那就是唐朝之后的五代时期。这段时期的五个朝代,咱们现在称呼它们时,都会在前面加上一个“后”字,比如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五代命短不富强咱们大家都知道,但起个国号还要用别的朝代用过的,难道五代就这么肤浅没文化?

其实不然!这国号啊,命名可是都有“讲究”的!一般来说,大概能分为四种。

第一种,使用前朝曾封给新天子的职位(或者说封地)来命名。

这个很好理解,举几个例子:项羽得天下的时候,封给刘邦汉王的称号,驻守巴蜀、汉中等地,后来刘邦就建立了汉朝;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汉献帝封曹操为魏王,后来他儿子曹丕登基,就成立了魏朝;再后来司马炎夺帝位,用的是他爹司马昭曾被封的晋王,因此取国号晋。

五代时的后梁之主朱温,在唐朝时就是被封为了梁王,封地是开封一带,也叫“大梁”,因此朱温就用“梁”为国号。历史上用这种方法来命国号的,算是主流。

第二种,使用自己的姓氏(或者说家族血统)来命名。

最为典型的例子,直接说五代时的:后唐之主李存瑁,他曾被唐朝封为晋王,按理说应该建国号为“晋”,但他觉得,自己姓李,大唐也姓李,自己登基了,延续的是李家的血统,应该叫“唐”!不过实质上,他的这个“唐”和李渊的“唐”,真不是一回事,毕竟,他可是沙陀人,原姓是“朱邪”,“李”只是大唐赐给他的姓。

还有后汉之主刘知远,觉得自己姓刘,便取国号为“汉”;后周之主郭威,觉得自己是西周时期的贵族虢叔之后,干脆就命国号为“周”!这攀亲的本事,也挺厉害的。

第三种,使用自己曾发迹的地方来命名。

这个和第一种有点类似,但毕竟没有封号什么什么王,所以还是有些区别的。比如宋太祖赵匡胤,他创建宋朝时,就是因为自己曾在宋州发迹,官至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所以登基时便用“宋”来当国号。

第四种,按照自己的想法、信仰等来命名。

这个就有点天马行空了,没个标准,但也有些酷。比如王莽篡汉,觉得前无古人,改朝换代,是个新鲜事,一切都要新,于是命国号为“新”;李自成推翻明朝,觉得明朝气数已尽,这是天意,顺天者昌,所以命国号为“顺”;

朱元璋信仰光明,在金庸小说里,还与明教、光明顶等关系密切,所以命国号为“明”;女真族觉得金克铁,是大好,于是命名“金”;后来皇太极入主中原,觉得金人在宋朝时给汉人留下的名声太不好,而女真又为满族,满带有水,明朝的明带有“日月”,日月为火,因此,取名“清”,水克火。

整体上来看,历史中的朝代命名,都是上面这几种原则。但不管如何命名,古往今来,我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历史上武则天称帝的国号是什么?武则天为什么要改国号?

全文共 1333 字

+ 加入清单

武则天的传奇故事,很多人都很感兴趣,也有很多人专门研究过武则天的生平事迹,包括她是如何从一个小小的五品才人,一直到后来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还有她留给后世的那块无字碑。武则天取代李唐王室,将国号改为“周”,即武周王朝,为什么她会选择“周”这个国号?这个字代表的什么含义,以至于武则天会改周围国号?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权倾天下的皇后和太后有很多,但是,真正做到皇帝之位的,还是只有武则天这一人。根据史料记载,武则天,本名珝,后改名曌(zhào),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

武则天十四岁时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唐高宗李治去世后,武则天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宣布改唐为周,定洛阳为都,称“神都”,建立武周。那么,问题来了,武则天称帝时,为什么定国号为“周”呢?

首先,对于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开国皇帝,在选择国号的时候,往往优先使用自己或者父辈的封号。比如刘邦建立的西汉,之所以国号为“汉”,是因为自己曾经被封为“汉王”。

三国时期,曹魏的国号是“魏”,是因为曹操之前被封为“魏公”、“魏王”。至于武则天所在的唐朝,则是因为李渊七岁袭封的唐国公。就武则天来说,父亲武士彟的封号为周国公,这是其该国号为“周”的原因之一。根据史料记载,“高宗永徽中,以士彟仲女为皇后,故崇赠并州都督、司徒、周国公”。

也即在唐高宗李治这位皇帝在位时,武则天父亲武士彟被册封为并州都督、司徒、周国公,这促使武则天在称帝时,定国号为“周”。另一方面,还有历史学者认为,武则天之所以定国号为“周”,和自己的姓氏源自周王室后裔有关。

对于武则天所在的武姓,其历史起源存在多个源流。其中一种说法是这样的:早在西周末年,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周幽王的儿子宜臼即位,是为周平王。周平王的幼子刚生下来的时候,因其手掌上有一“武”字形状纹路,故被赐为武氏,为周朝大夫,后来他的子孙,因而以武为氏。

针对武姓的起源,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武姓出自周顷王之孙王孙满的后裔,王孙满的后裔曾被封于武彊(qiáng)(今河南省郑州市一带),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武彊氏,后简化为单姓武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由此,按照以上这两种说法的话,武姓源自于周朝王室,所以武则天改国号为“周”,自然也就不奇怪了,对于古人来说,非常重视自己姓氏的起源。并且,在武则天掌握唐朝大权之后,开始通过改制来向周朝学习,这可能也和武姓源自于周朝王室后裔存在一定的关系。

最后,根据史料记载,武则天在称帝之前,就下令仿照西周初年周公在雒邑造明堂的事,向天下昭示她重兴周制的姿态。同时,对于唐朝来说,实行的三省六部制,六部分别是吏、户、礼、兵、刑、工。

但是,武则天选择模仿《周官》,将三省六部中的六部改为天、地、春、夏、秋、冬这六官。与此相对应的,《周礼》中的六官分别是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又称为六卿。

凡此种种,无疑体现出武则天这位女皇帝对于周朝的仰慕和推崇。总的来说,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宣布改唐为周。不过,对于武则天的“武周”,只存在了十五年左右的时间,公元705年,武则天退位,唐中宗恢复唐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刘裕为什么国号不是汉?为何要杀尽司马氏?

全文共 3710 字

+ 加入清单

刘裕是西汉楚元王刘交的后人,而也正是他建立了南朝的刘宋王朝,可以说是结束了南方的割据局面,使南方在百年都没有出现过的统一局面终于出现了。不过刘裕其他的事情都还好,只有一件事情一直都是人们议论的话题,那就是他杀尽司马氏的举动。他杀掉了晋安帝,立晋安帝的弟弟司马德文为帝,后来司马德文又禅让皇位给了刘裕,可是刘裕却并没有放过司马家族的人,大肆屠戮,这背后究竟有什么原因?刘裕身为汉朝王室之后,为什么建立的国家不叫汉而叫宋呢?1.刘裕生平简介

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人,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宋开国君主(420年-422年在位)。西汉楚元王刘交之后。

刘裕自幼家贫,初为北府军将领。自隆安三年(399年)后,对内平定孙恩和桓玄,消灭桓楚、西蜀、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即位后,又派兵南征林邑国,使其全境归附。

永初元年(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宋”。执政期间,吸取前朝士族豪强挟主专横的教训,集权中央,抑制豪强兼并,实施土断,整顿吏治,重用寒门,发展生产,轻徭薄赋,废除苛法,亲自听讼,振兴教育,策试诸州郡秀才,举善旌贤,并多次遣使访民间疾苦,改善政治和社会状况,终结了门阀专政的时代,奠定了南朝“寒人掌机要”的政治格局。他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汉文化的保护与发扬有重大贡献,并开创了江左六朝疆域最辽阔的时期,为“元嘉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史家誉之为“定乱代兴之君”,也有“南朝第一帝”之称。

永初三年(422年),刘裕计划出征北魏,尚未出兵,便因病逝世,终年六十岁。庙号高祖,谥号武皇帝,葬于初宁陵。著有《兵法要略》一卷,今已亡佚。2.刘裕为何国号不是汉

我们先看看各朝各代那些刘姓人建立的皇朝,刘邦就不用说了,他建立的西汉是第一个以汉为国号的朝代,第二个是刘秀,他是汉朝中兴之主,东汉开国皇帝,他直接以西汉继承人自居,而第三个是刘备,他建立的蜀汉也是以东汉继承人自居,第四个比较奇特,刘渊,他是匈奴人,但是被赐姓为刘,他在攻打西晋的时候觉得自己和汉室世代通婚,自认汉室继承人,尊刘邦刘秀刘备为先祖,建立了一个汉朝,不过他侄子的时候就改国号为赵了。

第五个就是刘裕了,他建立的皇朝国号是“宋”第六个是五代时期,刘知远建立的后汉皇朝,是五代之一。第七个和第八个也是五代时期,是五代十国中的两国,北汉和南汉,分别由刘崇和刘龑建立。

此外还有一些刘姓人建立的政权,但是都比较短期就不列入了,但是这些刘姓人建立的皇朝,大都是遵奉刘邦为先祖,自称复兴汉室,或者再建汉朝,为何真正的汉室宗亲刘裕反而建立了一个宋朝呢?

首先呢,刘裕虽然是汉室宗亲,但是他是楚王刘交后裔,楚王刘交是刘邦的弟弟,所以说刘裕并非刘邦的正式子孙,不像刘秀刘备是正宗的刘邦后代,所以他对汉室复兴的念头比较淡薄。

其次,当时汉朝已经灭亡多年,虽然也有人认为两晋取代曹魏和汉得国不正,有怀念汉室的呼声,但是总体上来说,复兴汉室的支持者不多,尤其是士族,他们可不愿意皇朝像两汉一样强势。

再次,也是比较重要的,刘裕被封宋王,很多皇朝的习惯就是王爵是什么封号,朝代就是什么封号,比如刘邦是汉中王,所以国号汉,曹丕是魏王,所以国号魏,司马炎是晋王,所以国号晋,刘裕是宋王,就国号为宋。

那么问题又来了,刘裕为何要了一个宋王的封号呢,要知道刘裕当时是权臣,想要什么封号还是要看刘裕自己的意见。

要知道刘裕是一个很迷信的人,他相信司马家还有多少代皇帝,还特意多立了一个皇帝,他要的这个宋其实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其实在汉之后各代选择国号都是从春秋战国中寻找的,比如曹魏选择魏是战国七雄之一,晋朝选择的晋是春秋霸主,还有孙吴的吴,十六国里的后秦前燕各国都能从古代找到相应的国号,刘裕选择的宋也不例外。

而宋代表什么呢?宋国其实是殷商遗族,原本是商人后代,在周朝灭商后将殷商后人封于此,而刘裕也是汉室遗族,晋国将前朝遗族的刘裕封为宋王不是很合适吗?而且刘裕看上去也是挺满意的。

不过,宋这个称号其实不算很好,宋国在春秋战国一直是被强国欺负的中等强国,后来赵匡胤建立的两宋也是如此,就算刘裕这样的千古名将,建立的宋也命运一般,刘裕北伐差点一统天下,结果中途遇到急事不得不跑回来,功败垂成,日后刘裕建立的宋国疆土虽大,却被子孙后代败了许多,而且内斗频繁,最终被齐取代了。3.刘裕为何杀尽司马氏

公元220年,曹操病逝,世子曹丕即位为魏王。然而曹丕实际上早就已经迫不及待,当即赶到洛阳宫中,向汉献帝与自己已经嫁给献帝的妹妹曹节索要玉玺。玉玺乃是权力的象征,索要玉玺实际上意味着曹丕暗示刘协“禅让”皇位给自己。刘协无奈之下只好交出了玉玺,然而皇后曹节却抱住不放,破口大骂,结果当然是徒劳的。

结果就是汉献帝刘协被废为山阳公,而曹丕则是代汉建魏,完成了父亲曹操未能完成的夙愿。而汉献帝虽然被迫禅让,不过却依旧锦衣玉食,和妻子曹节安度晚年,得以善终。前代皇帝禅让,一般得以保全性命,不过这个惯例却在二百年之后被刘裕打破了...

刘裕自从京口起事以来,讨灭桓玄,南枭卢循首,北擒慕容超,收复关中可谓军功赫赫,因此被封为宋公,并且得以加九锡,获得剑履上殿、赞拜不名之权。

熟悉中国历史的都知道,加九锡一般也就意味着谋朝篡位。果不其然,420年刘裕代晋称帝,距离220年曹丕废掉汉献帝刚好过去200年,南朝宋就此建立。

但是刘裕比起曹丕来说似乎有那么点“心胸狭窄”,因为他下令将晋恭帝司马德文用棉被捂死。而且这已经不是刘裕第一次杀死皇帝了,早在一年之前刘裕便命令王韶之缢杀了晋安帝,刘裕称得上是皇帝杀手,再算上之前被他擒杀的南燕皇帝慕容超、后秦末帝姚泓等人,死在刘裕手中的皇帝已经有六位了,这也为刘宋皇族惹来了杀身之祸。

针对刘裕杀死晋恭帝司马德文一事,胡三省《资质通鉴音注》中评价:“自是之后,禅让之君,罕得全矣”。从此之后,禅让之君几乎难以保全性命。

刘裕虽然雄才大略,但是他的后代却是一代不如一代,宋文帝刘义隆北伐变成了“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不过政治上总算还是有所作为,但是其后即位的宋武帝等皇帝却是荒诞不经。

477年刘宋大将萧道成击杀后废帝刘昱,立刘准为帝,也就是宋顺帝。然而萧道成册立刘准为帝不过是一个过渡阶段而已,他要为自己称帝争取时间。两年之后萧道成受到宋顺帝“禅让”登基建号,也就是南朝齐。萧道成派遣部将王敬则率兵入宫,刘准惊恐万分道:“欲杀我乎?”王敬则表示不过是让他换一间宫殿住而已,然而刘准已经听出了弦外之意,泪流满面道:“只愿来世不再托生帝王家。”

萧道成过去没多长时间,就命人暗杀了刘准,刘宋皇室几乎被萧道成赶尽杀绝。或许萧道成下手之前会想到刘裕,而刘准被杀之前也会想到自己的这位祖宗,要不是他开了先河,刘准说不定还能保住性命。

刘裕之所以屠杀司马皇族自然不是那么简单,实际上是他饱含深意做出的决定。魏晋南北朝以门阀士族为尊,当时比较著名的士族有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太原王氏、琅琊王氏、弘农杨氏、陈郡谢氏、清河崔氏等等。

而在这些士族当中则是涌现出了许多人才,比如曾经造反的王敦,率领八万晋军取得淝水之战胜利的谢安,他们之所以能够执掌大权靠的并非是杰出的个人能力,而是出身的门阀士族。

东晋王室偏安,因此世家大族实际上与皇帝共掌政权,所谓的“王与马,共天下”,“谢与马,共天下”也就是这个道理。而刘裕是什么人?往好听了说,他是汉朝后裔,往难听了说就是个寒门贱人。刘裕的父亲刘翘不过是个低级官员,工资勉强可以养家糊口,以至于刘裕不得不“织席贩履”来维持生活。

然而偏偏就是这么一个出身寒门的刘裕,却偏偏登上了晋王朝政治权力的最高舞台,主宰着整个东晋王朝。但是别看刘裕权高位重,实际上当时的世家大族却是根本看不起刘裕,甚至暗中准备反对刘裕,因为刘裕打破了规则,世家大族才应该掌握政权,寒门就老老实实的做贱民好了。

此时留着司马德文等晋朝王室,万一有世家大族想要拥立晋朝王室复位怎么办?新莽年间的起义军不就是这么干的么?因此刘裕干脆下令将司马皇族斩尽杀绝,如此一来世家大族想拥立皇帝也没有了人选。

自从陈群对魏文帝曹丕提出九品中正制以来,中国的权力便几乎操持在世家大族手中,但是自从刘裕代晋称帝以来,却是打破了这一局势,形成了“寒人掌机要”的局面,刘裕麾下的文武诸臣,比如心腹刘穆之,多为寒门出身。

刘裕斩杀司马德文的用意便在于此:那就是他要改天换地,彻底开启寒门掌权的新时代!司马德文一死,刘裕用屠杀手段血腥的震慑了高门大户,与此同时又消灭了他们反对自己的武器,虽然手段稍嫌粗暴,但不能不说是有效的招数。

对于刘裕屠杀司马皇族一事,在后世的确引起了不良影响,导致每一次改朝换代都要伴随着腥风血雨。但其实这并非是刘裕的本来意愿,刘裕之所以斩尽杀绝便是为了能够打破这种世家大族把持政权的局面,此后在南北朝数百年之间,寒门之中能人辈出,这如何不能说是好处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汉传承秦制,为什么改了国号?

全文共 1680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汉传承秦制其实还是有很多说法的,既然有这个说法,那这个汉传承秦制肯定是有的,所以说也比较正常,但是后来话说这个汉传承秦制好是好,但是为什么却又改了国号呢?这其中又有什么故事呢?下面一起分析揭秘看看!

《汉书·萧何传》记载了一句话“语曰天汉,其称甚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不是有天汉的说法吗?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名称啊,刘邦正是听了这句话,得到了很多安慰,然后才到汉中做汉王。甚至我们可以认为,刘邦后来确定帝国国号为汉,也和萧何的这句劝说有关系。这句话涉及到古代的天文知识,三国的时候一位学者叫孟康说“语,古语也,言地之有汉,若天之有河汉,名号休美。”晋朝不知姓氏,名瓒的一位大臣说“流俗语云天汉,其言常以云配天,此美名也。”也就是说无论是先秦时候的古话,还是秦汉时候的流行话,都把天上的银河称为汉,汉既指银河,又指天汉。提到汉就会自然地联想到天,这就是“语曰天汉,其称甚美”的意思。“天汉”这个流行词把天和汉配在了一起,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汉诗美名,以汉作为王国之号,也就是很美好的名号。

东汉蔡文姬的爸爸蔡邕写过一篇文章叫《汉津赋》,里面吟咏汉水说“夫何大川之浩浩兮,洪流淼以玄清,配名位乎天汉兮,披厚土而载形”这里面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配名位乎天汉兮”是说在名声和地位方面,地上的汉相当于天上的汉,这显示了地汉和天汉相对应的关系。地上的汉水是从西北流向东南的,我们在夏天的晚上观天象,银河也是又西北向东南的,所以这个是一致的。我们可以说,在刘邦那个时候汉诗上合天文之天象,中符人事之“休美”,下应地理之汉中的一个名号。萧何拿“语曰天汉,其称甚美”来劝说刘邦,具有关键的心理安慰作用,所以刘邦得天下以后,也就顺理成章地以汉作为了他的帝国的国号。

从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来汉国号体现了中国名号文化的很多方面。从汉国号的使用时间来看,作为刘邦的王国之号,使用了五年,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202年,作为统一王朝的帝国的国号使用了201年,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到了公元8年,王莽篡汉,刘家的天下变成了王家的天下,国号也由汉变成了新,但是汉国号并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新朝是很短暂的。随后,一脉相承的汉国号就有汉高祖刘邦九世孙刘秀重建的汉,再往后又有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刘备再建的汉。这三个汉,为了区别,史书上的叫法分别称为前汉,后汉,季汉,或者西汉,东汉,蜀汉。这是一脉相承的,是祖宗和后代之间的关系。这三个汉加在一起使用的时间有四个半世纪,四百五十年,所以汉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号之一,并且向族称和称谓等方向发展。

汉这个国号对后世的影响有很多很多方面,我们主要谈三点。第一点,汉为后来的许多汉族和非汉族的建国者所沿袭。后来很多建立国家的人国号使用汉,比方说十六国的时候,刘渊,李寿,五代十国的时候,刘知远,王建,刘崇,还有再到后来元朝末年的陈友谅,他们都用汉这个国号。一个明显的现象是沿袭汉国号是以姓刘的居多,而理由往往是以刘邦后裔的身份,借以表明他建国的依据。这个现象说了古代国号中间最重要的一点,中国古代国号是家天下的国号。

第二点,汉成为域外有关中国的一种习惯称谓。中国自古以来改朝换代太多,外国人对中国有的是以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国号来称呼中国,比如称汉,称唐。还有是以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名号来称呼中国,比如称中国为中华。再一种情况是,干脆给中国另外取一个名字,比如把中国取名叫塞里斯,叫桃花石。域外以汉称呼汉朝以及汉朝以后的中国,不仅在中亚,西亚地区是这样,在东亚地区,比如说日本称中国为汉土,称中国文字为汉字,在古代就是这样子,这就是域外称谓。

第三点,汉演化为此后直到现今汉族的族称。从历史的观点来说,汉族的族称有过变化,在之前是叫诸夏或者华夏,这和夏商周中间的夏朝有关系。发展到后来,因为两汉建国400多年,到了魏晋以后,汉这个族称就逐渐取代了诸夏和华夏,比如称汉人,汉子,汉族,汉种等等。诸夏,华夏和汉之间没有本质性的差别,只有规模大小的不同,只有先后关系的区别。从魏晋以后一直沿用到今天而不改,所以说汉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广泛而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武则天为何改国号为周

全文共 416 字

+ 加入清单

武则天是怎么定国号为周

武则天之所以将国号改为周,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个原因是武这个姓氏是周朝的姬姓,所以武则天才会在称帝之后用周来当国号,因为她想以周天子后裔自居,另一个原因就是她想效仿周朝,最后一个原因则是周这个字的寓意非常好,具有周密周全的意思,她希望国家能够深得敬仰。

武则天通过政治手段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但是在武则天称帝之后,朝堂当中心向李唐的人还是非常多的。武则天为了进一步的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同时也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正统地位,所以将国号作为了更改。

在更改国号的时候,她首先考虑到了自己的姓氏,因为武这个姓氏在周朝的时候是属姬性,而她如果以周天子的后代来自称的话,会为她的统治增加一层合法性。

因为当时女性成为帝王违反了当时人们的认知,所以武则天的统治面临着很大的困境,所以武则天才会将唐这个国号更改为周,这样她就能够通过更改国号来让自己的统治变得更加的稳固,也变得更加的合法,而这也正是武则天智慧的一种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武则天改国号为什么

全文共 318 字

+ 加入清单

武则天改国号为武周(690年—705年)。武则天原名武曌,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的女皇帝,正式掌权23年。公元705年十二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去世,享年82岁。

武则天简介

武则天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进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封昭仪,永徽六年(655年)在“废王立武”事件后成为皇后。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在位前后,“明察善断”,多权略,知人善任,重视选拔人材,开创殿试、武举及试官制度。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同时大肆杀害唐朝宗室,兴起“酷吏政治”。军事上收复安西四镇,一度使后突厥归降。晚年逐渐豪奢专断,渐生弊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