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单项式的乘法怎么算【精选20篇】

浏览

6151

文章

74

篇1:小数乘法的意义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1、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例如:2.5×6 表示6个2.5求和或2.5的6倍是多少。2、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可以理解为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几、千分之几……是多少。例如,2.5 × 0.6表示2.5的十分之六是多少。

乘法原理

如果因变量f与自变量x1,x2,x3,….xn之间存在直接正比关系并且每个自变量存在质的不同,缺少任何一个自变量因变量f就失去其意义,则为乘法。

加法原理

如果因变量f与自变量(z1,z2,z3…, zn)之间存在直接正比关系并且每个自变量存在相同的质,缺少任何一个自变量因变量f仍然有其意义,则为加法。

十位数是1的两位数相乘

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相加,得数为前积,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的个位相乘,得数为后积,满十前一。

15×17= 255

15 + 7 = 22

5 × 7 = 35

即:220+35=255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

全文共 212 字

+ 加入清单

乘法结合律是乘法运算的一种,也是众多简便方法之一,它的定义是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乘法结合律用字表示

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b)×c,它可以改变乘法运算当中的运算顺序,在日常生活中乘法结合律运用的不是很多,主要是在一些较复杂的运算中起到简便的作用。

在数学的简算定律中,除了有乘法结合律以外,还有乘法分配律、交换律和加法分配律。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在Excel上如何进行乘法和除法

全文共 556 字

+ 加入清单

Excel作为越来越重要的办公软件,很多我们的文件需要进行基础的乘法除法运算,如果像普通的用计算器一个个算太费时间还会存在误差,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如何在Excel上直接操作乘法和除法。

方法/步骤

打开需要处理的文件。

确定好自己要算的是哪一项与哪一项的计算,如例子,我要计算开房率,是C列的开房数除以B列的房间总数。

除法的方法是在最上边的输入栏里输入=“ 对应坐标 ”除以(用斜杠/)" 另一个坐标 ",在我的表里就是"=C2/B2",将鼠标放在要得到结果的位置!

输入好算法后,键盘“enter”确认就得到两个数字的除法结果了,这只是第一行的结果,整列的就用鼠标点击结果框,出现+号后按住鼠标左键一直往下拉,就得到这两列的相除的所有结果了!

乘法也是一样的,例子中我算每天营收,即为C列的开房数乘以(×)H列房费,同样在最上方的输入栏了输入“=C1*H1”(乘法符号是shift+8),然后enter确认,得出一个结果后鼠标往下拉就可以了!

然后就可以很顺心很简单很准确的帮助我们进行表格里的数据运算了!

注意事项

运算公式是“=坐标/坐标”或“=坐标*坐标”,然后enter确认。

excel里的除法是斜杠“/”,乘法是“*”,乘法是“shift+8”

坐标是横竖唯一对应的,一般数列的字母和行的数字,如A列第3行,就是A3。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有理数的乘法

全文共 1187 字

+ 加入清单

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学习过程:

前置准备:

1.说出下列各数的符号是什么,绝对值是什么?

-3,-1,6.5,-3/2,8,7/9

2.如果向东走5m用+5m来表示,那么向西走3m该如何表示?____。

3.如果连续向东走4次,最后的位置该怎样表示?

4.如果连续向西走4次,最后的位置该怎样表示?

自主学习:探究有理数乘法法则。

(1)5+5+5+5=____=__m(2)(-3)+(-3)+(-3)+(-3)=_____=__m

(3)自学课本前三自然段。

合作交流:

议一议:(-3)*4=__猜一猜:(-3)*(-2)=__

(-2)*6=__(-2)*(-6)=__

(-5)*2=__(-5)*(-2)=__

(-1.5)*5=__(-1.5)*(-2)=__

(-8)*0=__(-7)*(-4)=__

通过这几个题目的解决,进一步体会负数中负号的意义。

归纳总结: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得__,异号得__,绝对值___。

(2)任何数与0相乘,____。

例题解析:探究二:什么是倒数?多个有理数相乘的法则?

计算1:

(1)2/3×0.2(2)12×(-3)(3)(-1.2)×(-3)(4)(-8/3)×(-1/2)(5)(-7/6)×0

分析:两个有理数相乘时,先确定积的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带分数相乘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分数与小数相乘时,要统一成分数或小数。

计算2:

(1)2×1/2(2)6/7×7/6(3)(-8/3)×(-3/8)(4)(-4)×(-1/4)

总结:(1)什么是倒数?

(2)正数的倒数是___负数的倒数是___0_____。

(3)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你能说说吗?

计算3:

(1)(-4)×8×(-0.25)(2)(-3/5)×(-25/6)×(-2)(3)7/3×(-5)×(-8/7)×0

总结:(1)几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如何确定?

绝对值呢?

(2)如果有一个因数为0,积是

当堂训练:

课本页随堂练习。

学习笔记:

课下训练:

1.如果a>0,b<0,则ab__0.

2.绝对值不大于5的所有负整数的积是___。

3.如果ab>0,那么∣a+b∣__∣a∣+∣b∣.

4.四个互不相等的整数a.b.c.d.它们的积abcd=9.那么a+b+c+d=__。

5.–2.75的相反数的倒数是___。-3的倒数是___。

6.五个有理数的积是负数,那么这五个有理数中至少有__个负数。

7.如果a+b<0,且ab<0,那么

8.(1)(-1/2)×6(2)(-6)×0.25(3)(-0.3)×(-100/9)

(4)(-4)×12×(-0.5)(5)(-12.5)×(-6/7)×(-4)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原码乘法,原码乘法原理详解

全文共 3049 字

+ 加入清单

原码乘法,原码乘法原理详解

1.人工算法与机器算法的同异性在定点计算机中,两个原码表示的数相乘的运算规则是:乘积的符号位由两数的符号位按异或运算得到,而乘积的数值部分则是两个正数相乘之积。设n位被乘数和乘数用定点小数表示(定点整数也同样适用)被乘数 [x]原=xf .xn-1…x1x0 乘数 [y]原=yf .yn-1…y1y0则乘积[z]原=(xf⊕yf)+(0.xn-1…x1x0)(0.yn-1…y1y0) (2.26)

式中,xf为被乘数符号,yf为乘数符号。

乘积符号的运算法则是:同号相乘为正,异号相乘为负。由于被乘数和乘数和符号组合只有四种情况(xfyf=00,01,10,11),因此积的符号可按“异或”(按位加)运算得到。数值部分的运算方法与普通的十进制小数乘法类似,不过对于用二进制表达式的数来说,其乘法规则更为简单一些。设x=0.1101,y=0.1011.让我们先用习惯方法求其乘积,其过程如下:

运算的过程与十进制乘法相似:从乘数y的最低位开始,若这一位为“1”,则将被乘数x写下;若这一位为“0”,则写下全0。然后在对乘数y的最高为进行乘法运算,其规则同上,不过这一位乘数的权与最低位乘数的权不一样,因此被乘数x要左移一位。以此类推,直到乘数个位乘完为止,最后将它们统统加起来,变得到最后乘积z。如果被乘数和乘数用定点整数表示,我们也会得到同样的结果。人们习惯的算法对机器并不完全适用。原因之一,机器通常只有n位长,两个n位数相乘,乘积可能为2n位。原因之二,只有两个操作数相加的加法器难以胜任将各n位积一次相加起来的运算。早期计算机中为了简化硬件结构,采用串行的1位乘法方案,即多次执行“加法—移位”操作来实现。这种方法并不需要很多器件。然而串行方法毕竟太慢,自从大规模集成电路问世以来,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流水式阵列乘法器,它们属于并行乘法器。

图2.4 m×n位不带符号的阵列乘法器逻辑图

2.不带符号的阵列乘法器设有两个不带符号的二进制整数:A=am-1…a1a0 B=bn-1…b1b0它们的数值分别为a和b,即

在二进制乘法中,被乘数A与乘数B相乘,产生m+n位乘积P:P=pm+n-1…p1p0乘积P 的数值为

实现这个乘法过程所需要的操作和人们的习惯方法非常类似:上述过程说明了在m位乘n位不带符号整数的阵列乘法中,“加法—移位”操作的被加数矩阵。每一个部分乘积项(位积)aibj叫做一个被加数。这m×n个被加数{aibj|0≤i≤m-1和0≤j≤n-1}可以用m×n个“与”门并行地产生。显然,设计高速并行乘法器的基本问题,就在于缩短被加数矩阵中每列所包含的1的加法时间。

这种乘法器要实现n位×n位时,需要n(n-1)个全加器和n2个“与”门。该乘法器的总的乘法时间可以估算如下:令Ta为“与门”的传输延迟时间,Tf为全加器(FA)的进位传输延迟时间,假定用2级“与非”逻辑来实现FA的进位链功能,那么我们就有:Ta = Tf = 2T从演示中可知,最坏情况下延迟途径,即是沿着矩阵P4垂直线和最下面的一行。因而得n位×n位不带符号的阵列乘法器总的乘法时间为:tm=Ta+(n-1)×6T+(n-1)×Tf =2T+(n-1)×6T+(n-1)×2T=(8n-6)T (2.27)[例16] 已知两个不带符号的二进制整数A=11011,B=10101,求每一部分乘积项aibj的值与p9p8……p0的值。[解:]

a4b0=1 a3b0=1 a2b0=0 a1b0=1 a0b0=1a4b1=0 a3b1=0 a2b1=0 a1b1=0 a0b1=0a4b2=1 a3b2=1 a2b2=0 a1b2=1 a0b2=0 a4b3=0 a3b3=0 a2b3=0 a1b3=0 a0b3=0a4b4=1 a3b4=1 a2b4=0 a1b4=1 a0b4=1 P=p9p8p7p6p5p4p3p2p1p0=1000110111(56710)

3.带符号的阵列乘法器(1) 对2求补器电路我们先来看看算术运算部件设计中经常用到的求补电路。一个具有使能控制的二进制对2求补器电路图,其逻辑表达式如下:C-1=0, Ci=ai+Ci-1ai*=ai⊕ECi-1, 0≤i≤n在对2求补时,要采用按位扫描技术来执行所需要的求补操作。令A=an…a1a0是给定的(n+1)为带符号的数,要求确定它的补码形式。进行求补的方法就是从数的最右端a0开始,,由右向左,直到找出第一个“1”,例如ai=1, 0≤i≤n。这样,ai以左的每一个输入位都求反,即1变0,0变1。最右端的起始链式输入C-1必须永远置成“0”。当控制信号线E为“1”时,启动对2求补的操作。当控制信号线E为“0”时,输出将和输入相等。显然,我们可以利用符号位来作为控制信号。例如,在一个4位的对2求补器中,,如果输入数为1010,那么输出数应是0110,其中从右算起的第2位,就是所遇到的第一个“1”的位置。用这种对2求补器来转换一个(n+1)为带符号的数,所需的总时间延迟为tTC=n·2T+5T=(2n+5)T(2.28)其中每个扫描级需2T延迟,而5T则是由于“与”门和“异或”门引起的。

(2) 带符号的阵列乘法器(n+1)×(n+1)位带求补器的阵列乘法器逻辑方框图

通常,把包括这些求补级的乘法器又称为符号求补的阵列乘法器。在这种逻辑结构中,共使用三个求补器。其中两个算前求补器的作用是:将两个操作数A和B在被不带符号的乘法阵列(核心部件)相乘以前,先变成正整数。而算后求补器的作用则是:当两个输入操作数的符号不一致时,把运算结果变成带符号的数。设A=anan-1…a1a0和B=bnbn-1…b1b0均为用定点表示的(n+1)位带符号整数。在必要的求补操作以后,A和B的码值输送给n×n位不带符号的阵列乘法器,并由此产生2n位真值乘积:A·B=P=p2n-1…p1p0p2n=an⊕bn其中P2n为符号位。上面所示的带求补级的阵列乘法器既适用于原码乘法,也适用于间接的补码乘法。不过在原码乘法中,算前求补和算后求补都不需要,因为输入数据都是立即可用的。而间接的补码阵列乘法所需要增加的硬件较多。为了完成所必需的乘法操作,时间大约比原码阵列乘法增加1倍。

[例17] 设x=+15,y=-13,用带求补器的原码阵列乘法器求出乘积x·y=?[解:]设最高位为符号位,则输入数据为[x]原=01111[y]原=11101符号位单独考虑,算前求补级后 |x|=1111,|y|=1101

算后经求补级输出并加上乘积符号位1,则原码乘积值为111000011。换算成二进制数真值是x·y=( -11000011)2=(-195)10十进制数验证:x×y = 15× (-13) = -195相等。[例18] 设x=+15,y=-13,用带求补器的补码阵列乘法器求出乘积x·y=?[解:]设最高位为符号位,则输入数据用补码表示为[x]补=01111 [y]补=10011符号位单独运算,x0⊕y0=0+1=1尾数部分算前求补器输出为: |x|=1111,|y|=1101

算后求补器输出为00111101,加符号位1,得[x·y]补=100111101补码二进制数真值是x·y=-1×28+1×25+1×24+1×23+1×22+1×20=(-195)10十进制数验证: x×y=(+15)×(-13)=-195相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两位数乘法

全文共 822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生数学日记:两位数乘法

Xxxx年x日x周x天气x

最近几周,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将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以及怎样才能熟练地进行乘法运算。让我只说其中一个。

在今天的数学课上,老师要求我们分别计算几个乘法公式,如15×11,27×11,13×11和34×11。许多学生马上数出来,但我还是没有写好。我很担心。

只听到老师说“停止,没有写好的学生应该停止写作。听听其他学生的方法。为什么这么快?我们班运算速度最快的叶说:“我计算得这么快是因为这些乘法公式中有一个因子是11,所以我有这样一个技巧。”。乘积的100位是另一个因子的10位上的数,乘积的10位是另一个因子的10位上的数和1位上的数之和,乘积的1位是另一个因子的1位上的数。例如,如果15×11,则乘积的100位是1,乘积的10位是1+5 = 6,乘积的单个位是5,因此15× 11 = 165。你明白吗?”“我明白!"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为什么能这样做?”我问老师。老师笑着说:“是的,谁知道为什么?"学生们摇摇头。"我们能垂直观察它并发现一些小秘密吗?“所以我们都开始搭建垂直的形式。在老师一步一步的指导下,我们终于发现前十名的数字是十加五的总和。哦,原来如此,我明白了。

后来,老师让我们计算47×11。一些学生说是417,一些是4117,一些是517。我主动举手向同学们解释,“乘积的位数是1× 7 = 7,乘积的位数是4+7 = 11,乘积的位数是1,乘积的位数是1,乘积的位数是1,乘积的位数是5,所以47× 11 = 517。”学生们听了我的方法后点头同意了。我也很开心。

老师后来提出了这些问题:11×75,22×25,18×33。我们都很快解决了这些问题。同学们,你们也能这样做吗?

一堂课不知不觉地过去了。老师让我们总结一下我们所取得的成绩。每个人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笑容。最后,老师给了我们另外一句话:“要学数学,不仅要知道它的原因,还要知道它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二年级学乘法了吗

全文共 355 字

+ 加入清单

年级乘法了。二年级乘法主要是学乘法口诀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上册有7个大单元学习,细分成了27个小内容。下册主要是乘除法混合运算和应用,只有3个大单元,11个小内容。

乘法是指将相同的数加起来的快捷方式。其运算结果称为积,“x”是乘号。从哲学角度解析,乘法是加法的量变导致的质变结果。整数(包括负数),有理数(分数)和实数的乘法由这个基本定义的系统泛化来定义。

在各种文明的算术发展过程中,乘法运算的产生是很重要的一步。一个文明可以比较顺利地发展出计数方法和加减法运算,但要想创造一套简单可行的乘法运算方法却不那么容易。我们使用的乘法竖式计算看似简便,实际上这需要我们事先掌握九九乘法口诀表;考虑到这一点,这种竖式计算并不是完美的,但是由于九九乘法表的掌握难度非常低。所以这个计算方法仍然是最广泛的计算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小学数学知识问答300例—乘法的定义

全文共 416 字

+ 加入清单

60.乘法是如何定义的?

求几个相同加数之和的简单运算叫做乘法。例如:8+8+8+8+8 = 40,五个8连接的加法器可以表示为:8×5=40,其中8代表相同的加法器,称为被乘数;其中5代表同一个加数的个数,称为乘数。计算的结果叫做乘积。符号“×”称为乘法符号,“8×5”读作“八乘五”或“五乘八”。

理论上,乘法有两种定义,一种是基于集合的概念,另一种是基于加法的概念。

定义1:有B个等价集A1,A2,A3,...,它们没有共同的元素。

它们的基数分别是A,它们的并集C的基数是C,那么C就叫做A和b的乘积。求两个数的乘积的运算叫做乘法。

定义2:具有相同加数A的B(不小于2的整数)的和C称为A和B的乘积。求两个数的乘积的运算称为乘法。

根据乘法的定义,最小乘数应为2。然而,经常会遇到乘数为1或0的情况。因此,乘法定义如下:

(1)当乘数为1时,a×1=a

(2)当乘数为0时,a×0=0

在特殊情况下,当被乘数和乘数都为0时,则0×0=0。

展开阅读全文

篇9:Excel表格乘法函数公式怎么使用

全文共 1039 字

+ 加入清单

在Excel表格中,常常会利用Excel公式来统计一些报表或数据等,这时就少不了要用到加、减、乘、除法,下面就来教大家一步一步的使用Excel乘法公式!

先从简单的说起吧!首先教大家在A1*B1=C1,也就是说在第一个单元格乘以第二个单元格的积结果会显示在第三个单元格中。

1、A1*B1=C1的Excel乘法公式

①首先,打开表格,在C1单元格中输入“=A1*B1”乘法公式。

②输入完毕以后,会发现在 C1 单元格中会显示“0”,当然了,因为现在还没有输入要相乘的数据嘛,自然会显示0了。

③现在我们在“A1”和“B1”单元格中输入需要相乘的数据来进行求积,如下图,分别在A1和B1单元格中输入10和50进行相乘,结果在C1中就会显示出来,等于“500”。

上面主要讲解了两个单元格相乘求积的方法,但是在我们平常工作中,可能会遇到更多数据相乘,下面主要说说多个单元格乘法公式运用,如:“A1*B1*C1*D1”=E1。

2、Excel中多个单元格相乘的乘法公式

①在E1单元格中输入乘法公式“=A1*B1*C1*D1”。

②然后依次在A1、B1、C1、D1中输入需要相乘的数据,结果就会显示在“E1”中啦!

看看图中的结果是否正确呀!其实,这个方法和上面的差不多,只不过是多了几道数字罢了。因为在工作中不止是乘法这么简单,偶尔也会有一些需要“加减乘除”一起运算的时候,那么当遇到这种混合运算的时候应当如何来实现呢?

3、Excel混合运算的乘法公式,5加10减3乘2除3等于多少?

提示:加=+,减=-,乘=*,除=/。

①首先,我们要了解这个公式怎么写,“5+10-3*2/3”这是错误的写法,正确写法应该是“(5+10-3)*2/3”。

②好了,知道公式了,我们是不是应该马上来在Excel中的“F1”中输入“=(A1+B1-C1)*D1/E1”。

③然后依次在A1、B1、C1、D1、E1中输入需要运算的数据。

好了,上面的一些基本乘法公式就已经讲玩了,下面教大家个小技巧,在有多行需要计算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4、将公式复制到每行或每列

①首先用鼠标选中“F1”单元格,直到鼠标变成黑色的十字架的时候,左键按住不动往下拖。

②此时,从 F1 到下面的 F2、F3、F4等等,都已经复制了“F1”中的公式,下次你需要运算的时候,直接在前面输入数据,在F2、F3、F4等单元格中就会自动显示运算的结果了。

结束语: 上面就是Excel表格乘法函数公式的使用方法了,是不是很简单呢?相信聪明你已经学会了怎么使用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表格乘法怎么操作

全文共 148 字

+ 加入清单

Excel里乘法操作是最常见的操作之一,想要在表格中,进行乘法操作我们可这样。

1、在A、B两列中,输入数字数据。

2、选择C1单元格,输入“=A1*B1”,按回车即可在C1中计算出A1和B1相乘的结果。

3、选择C1单元格,复制填充至C2:C8,可以快速的完成A2:A8区域与B2:B8区域的相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区别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单项式如:3a,-2xy等;单独的一个字母是单项式,如:y;一个具体的数也是单项式,如:-1,2/3,0.5.。多项式是用“+”或“-”把几个单项式连接后的式子;如:3+a-b等,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区别吧。

一、定义区别

任意一个字母和数字的积,或者一个字母或数字都叫单项式。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由若干个单项式的和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多项式。在数学中,多项式(polynomial)是指由变量、系数以及它们之间的加、减、乘、幂运算(非负整数次方)得到的表达式。

二、几何特性区别

多项式是简单的连续函数,它是平滑的,它的微分也必定是多项式。

单项式加减即合并同类项,也就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系数的和,字母不变。

需要注意的是,分母含有未知数的式子不属于单项式。因为单项式属于整式,而分母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是分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小学数学知识问答300例—乘法的运算定律

全文共 800 字

+ 加入清单

61.乘法法则是什么?

乘法运算法则包括乘法交换法则、乘法组合法则和乘法分配法则。

乘法的交换定律是:两个数的乘法,交换乘数和被乘数的位置,以及它们的乘积保持不变。那就是:

a×b=b×a

例如:8×9=72,9×8=72,等等。

乘法交换律可以推广到多个数的乘法:多个数的乘法,任何交换因子的位置,以及它们的乘积都是常数,这叫做乘法交换律的推广。

例如:15×4×3=15×3×4=3×15×4

a×b×c=a×c×b=c×b×a

乘法的组合法则是:乘三个数,乘前两个数,然后乘第三个数;或者先将后两个数字相乘,然后再将第一个数字相乘,它们的乘积将保持不变,即:

(a×b)×c=a×(b×c)

例如:(20×6)×4=480

20×(6×4)=480

乘法的组合法则可以推广到多个数的乘法:对于多个数的乘法,可以先将几个数组合成一组乘法,然后将得到的乘积与其他数相乘,它们的乘积不变。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有时可以使计算变得简单。

例如:25×23×4×3=(25×4)×(23×3)

=100×69=6900

乘法的分布规律是:如果两个数之和乘以一个数,两个加数可以分别乘以这个数,然后两个乘积相加,结果不变。那就是:

(a+b)×c=a×c+b×c

或c×(a+b)=c×a+c×b

例如:(27+23)×10=500

27×10+23×10=500

另一个例子是:30× (12+18) = 900

30×12+30×18=900

乘法的分布规律也称为乘法对加法的分布规律。

乘法的分布规律可以推广到多个加数的情况:如果几个数的和乘以一个数,每个加数可以先乘以这个数,然后乘积可以相加,结果保持不变。

乘法分布律的应用有时可以使计算变得简单。

例如:

(1) 304×15=(300+4)×15

=300×15+4×15

=4500+60=4560

(2)47×19+47×38+47×43

=47×(19+38+43)

=47×100=4700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电脑乘法怎么操作,操作步骤是什么?

全文共 319 字

+ 加入清单

电脑乘法可以通过使用计算机上的计算器进行乘法运算,可以通过桌面上的win图标进入到菜单来寻找计算器,也可以通过桌面上的win图标里面的搜索来找到计算器然后进行乘法运算,关于使用乘法运算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就是使用鼠标进行点击计算器上的数字进行乘法运算,还有一种是通过小键盘上的按键点击来完成乘法运算,两种使用方法如下:

方法一:

在win菜单中找到计算器功能,使用计算器进行乘法运算可以通过点击数字然后再点击乘法,最后点击需要跟原先数字相乘的数字,再点击等于号就完成了电脑乘法运算的操作

方法二:

在win菜单中找到计算器功能,通过键盘输入数字再进行后点击需要跟原先数字相乘的数字,乘号就是小键盘中的星号,再点击等于号就可以完成乘法运算的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1-9的乘法口诀表

全文共 398 字

+ 加入清单

1×1=1

1×2=2 2×2=4

1×3=3 2×3=6 3×3=9

1×4=4 2×4=8 3×4=12 4×4=16

1×5=5 2×5=10 3×5=15 4×5=20 5×5=25

1×6=6 2×6=12 3×6=18 4×6=24 5×6=30 6×6=36

1×7=7 2×7=14 3×7=21 4×7=28 5×7=35 6×7=42 7×7=49

1×8=8 2×8=16 3×8=24 4×8=32 5×8=40 6×8=48 7×8=56 8×8=64

1×9=9 2×9=18 3×9=27 4×9=36 5×9=45 6×9=54 7×9=63 8×9=72 9×9=81

起源

中国使用“九九口诀”的时间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由此可见,,《九九乘法歌诀》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excel中乘法函数是哪个?怎么使用?

全文共 353 字

+ 加入清单

Excel电子表格中的乘法函数是PRODUCT函数,这个函数的作用是将所有以参数形式给出的数字相乘,并返回乘积值,可以实现数值连乘,使用方法是PRODUCT(参数1,参数2,参数3),例如“=PRODUCT (A1:A5)”。

PRODUCT函数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1、首先双击打开Excel表格,找到需要相乘的数据,然后在要求相乘的数据的下一行单元格,单击鼠标选中;

2、然后点击菜单栏上的“插入”选项,点击“函数”,在选择类别中选择“全部”,点击“PRODUCT”;

3、在弹出的选项卡中输入需要计算的区域,或者直接用鼠标选取区域,点击确定就可以了。

如果需要相乘的数据不多,或者比较分散,还可以使用公式进行计算,在需要显示结果的单元格中输入“=参数1*参数2*参数3”,然后按回车键确认,就可以显示出结果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乘法口诀

全文共 236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生数学日记:乘法公式

数学课开始时,周老师说我们对公式不熟悉,然后给了我们大约3分钟的时间向同桌学习公式。

我立刻背对着我的同桌邹乐乐,背上还写着“59415”和“436”。我想了半天才背出来。和邹乐乐一样,他也有两句不太熟练的话。

在询问了每个人的背诵情况后,周先生从每个小组中挑选了一名小代表参加小组的“口令”竞赛。结果,我们赢了第四组,每个人都很开心。看!有些人嘴巴弯得像新月一样,忍不住笑了起来。一些人跳起来,另一些人拍手。随着周老师的“叫停”,教室里突然静了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乘法口诀表儿歌

全文共 403 字

+ 加入清单

乘法口诀是中国古代筹算中进行乘法、除法、开方等运算的基本计算规则,沿用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九九表也是小学算术的基本功。

古时的乘法口诀,是自上而下,从“九九八十一”开始,至“一一如一”止,与现在使用的顺序相反,因此古人用乘法口诀开始的两个字“九九”作为此口诀的名称,又称九九表、九九歌、九因歌、九九乘法表。

乘法口诀表儿歌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一八得八、二八十六、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乘法口诀表

全文共 253 字

+ 加入清单

乘法口诀表,小朋友们跟我一起学吧!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一四得四,一五得五,一六得六,一七得七,一八得八,一九得九

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二五一十,二六十二,二七十四,二八十六,二九十八

三三得九,三四十二,三五十五,三六十八,三七二十一,三八二十四,三九二十七

四四十六,四五二十,四六二十四,四七二十八,四八三十二,四九三十六

五五二十五,五六三十,五七三十五,五八四十,五九四五

六六三十六,六七四十二,六八四十八,五六九五十四

七七四十九,七八五十六,七九六十三

八八六十四,八九七十二

九九八十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excel乘法怎么用?有什么方法?

全文共 354 字

+ 加入清单

excel乘法算法有以下几种:

1、A1*B1=C1的Excel乘法公式

①首先,打开表格,在C1单元格中输入“=A1*B1”乘法公式。

②输入完毕以后,在 C1 单元格中会显示“0”。

③在“A1”和“B1”单元格中输入需要相乘的数据来进行求积即可。

2、Excel中多个单元格相乘的乘法公式

①在E1单元格中输入乘法公式“=A1*B1*C1*D1”。

②然后依次在A1、B1、C1、D1中输入需要相乘的数据,结果就会显示在“E1”中。

3、将公式复制到每行或每列

①首先用鼠标选中“F1”单元格,直到鼠标变成黑色的十字架的时候,左键按住不动往下拖。

②此时,从 F1 到下面的 F2、F3、F4等等,都已经复制了“F1”中的公式,下次需要运算的时候,直接在前面输入数据,在F2、F3、F4等单元格中就会自动显示运算的结果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乘法是几年级开始学的

全文共 261 字

+ 加入清单

乘法是指将相同的数加起来的快捷方式。其运算结果称为积,“x”是乘号。从哲学角度解析,乘法是加法的量变导致的质变结果。整数(包括负数),有理数(分数)和实数的乘法由这个基本定义的系统泛化来定义。那么,乘法是几年级开始学的?

乘法是几年级开始学的

二年级了解乘法口诀运算,三年级学习大部分有关乘除法的知识。乘法也可以被视为计算排列在矩形(整数)中的对象或查找其边长度给定的矩形的区域。

矩形的区域不取决于首先测量哪一侧,这说明了交换属性。 两种测量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测量,例如,将矩形的两边的长度相乘给出其面积,这是尺寸分析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