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南岐人之瘿的译文(优秀20篇)

夏至,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还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关于夏至的诗词你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南岐人之瘿的译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浏览

1901

文章

213

篇1:王冕僧寺夜读文言文翻译 王冕僧寺夜读的译文

全文共 657 字

+ 加入清单

王冕僧寺夜读》的译文:王冕是诸暨县人。在王冕七八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让他在田埂上放牛,王冕偷偷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就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有人牵着牛来责骂他们家的牛践踏田地,踩坏了庄稼。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

事情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借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大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

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安阳的韩性听说以后,对此感到很惊讶,收他做弟子,后来他成了大学问家。韩性死后,他的门人像侍奉韩性一样的侍奉王冕。那时王冕的父亲已死,王冕便将母亲带入越城供养。时间久了,母亲想念故乡,王冕就买了头白牛驾着母亲,自己穿戴着古式的帽子衣服跟随在车子后面,乡里的小孩都聚集在道两旁笑,王冕也笑。

《王冕僧寺夜读》的原文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采桑子重阳的译文 采桑子重阳的主要思想

全文共 331 字

+ 加入清单

采桑子·重阳》的译文:人的一生容易衰老,而苍天很难衰老,每年都有重阳节。今天又到了重阳节,战场上的菊花分外芬芳。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着,这景色不像春天的光景那样明媚。却比春天的光景更为壮美,如宇宙般广阔的江面天空泛着白霜。

《采桑子·重阳》的全诗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采桑子·重阳》的赏析

上片写“人生易老天难老”的人生哲理描绘了生机蓬勃的秋色,漫山遍野的野菊花,透露出生机盎然的诗境,“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句有情有景,有色有香。下片写凭高远眺,写出秋风摧枯拉朽、驱陈除腐的凌厉威猛之势,笔力雄悍,极有刚健劲道之美。全诗歌颂了土地革命战争,又显示了作者诗人兼战士的豪迈旷放的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绿水青山枉自多全诗译文 绿水青山枉自多全诗翻译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译文:中国的南方一直都是绿水青山,风景优美,一个小小血吸虫竟使名山大川萧杀冷肃,就连神医华佗也无可奈何。万户人家越来越低迷冷淡,大面积的田地荒芜,很多村子已被彻底摧毁。大家住在地球上,不经意间中,一日已行了八万里路,巡视了宇宙空间中千万星辰。牛郎要问及血吸虫病的事,一切生离死别都伴随着岁月的消逝而变成过去。

绿水青山枉自多这句诗出自《七律二首·送瘟神》,原诗为:青山绿水枉自多,神医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家萧疏鬼歌唱。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恶鬼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赏析:首联:青山绿水说明江南地区风景秀丽,用青山绿水的枉自多来暗示着老百姓之稀缺,表明了血吸虫病伤害之比较严重。颔联:形象地描绘出了众多江南地区乡村遭到血吸虫病伤害的凄惨景象:杂草散生,秽污漫山遍野,大家死的死,逃的逃,一片低迷冷淡,大家能听见的好像只能鬼的哀歌。颈联:形象地展现了岁月悠悠的消逝。尾联:紧承颈联,是对第一首诗情画意的完毕,也是对第二首诗的起始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诗经 氓 翻译 诗经氓译文

全文共 996 字

+ 加入清单

憨厚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换丝,找个机会谈婚事。送郎送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不是我愿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望郎休要发脾气,秋天到了来迎娶。爬上那垛破土墙,遥向复关凝神望。复关远在云雾中,不见情郎泪千行。情郎即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你去卜卦求神仙,没有凶兆心欢畅。赶着你的车子来,为我搬运好嫁妆。桑树叶子未落时,缀满枝头绿萋萋。嘘嘘那些斑鸠儿,别把桑葚吃嘴里。哎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依依。男人若是恋上你,要丢便丢太容易。女人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难挣离。桑树叶子落下了,枯黄憔悴任飘摇。自从嫁到你家来,三年穷苦受煎熬。淇水茫茫送我归,水溅车帷湿又潮。我做妻子没差错,是你男人太奸刁。反覆无常没准则,变心缺德耍花招。婚后三年守妇道,繁重家务不辞劳。起早睡晚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谁知家业已成后,渐渐对我施凶暴。兄弟不知我处境,个个见我哈哈笑。静下心来细细想,独自伤神泪暗抛。当年发誓偕白头,如今未老心先忧。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回想少时多欢乐,谈笑之间露温柔。海誓山盟犹在耳,不曾想过会违背誓言。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终结便罢休!

《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氓》的赏析

《氓》出自《诗经》的《国风·卫风》,诗中女性从对恋爱生活的甜蜜追忆开始,讲述了被丈夫抛弃,被兄弟们嘲笑的悲惨婚姻生活,真切地表现了古代女性在婚恋上被压迫的悲惨命运。在表现手法上,《氓》用了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作品富于现实性,展现了封建礼教生活与夫权制度的社会现实对女性的压迫。除此之外,《氓》在塑造人物中也具有鲜明的特色,不仅凸显了负心男子薄情寡信的形象,也表现出女性又多情到绝望的感情路线以及刚毅的精神特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舟已行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的意思 舟已行而剑不行求剑若此的译文

全文共 355 字

+ 加入清单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的意思是:船已经开走了,而剑没有移动,如果用这样的方法来找剑,不是很糊涂吗?“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出自文言文《刻舟求剑》。

《刻舟求剑》的全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

楚国有个乘船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用刀在船边做了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这样的方法来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刻舟求剑》的道理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做事不要拘泥规则而不知变通,同时这故事告诉我们虽然主观上努力,但不注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也会导致失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诗意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译文

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组诗,其一内容为: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sàn),望湖楼下水如天。

诗的前两句写云、雨、墨汁一般的浓云黑压压汹涌翻腾而来,雨水敲打着湖面,水花飞溅,宛如无数颗晶莹的珍珠,乱纷纷跳进船舱。第三句写风: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雨散云飞。最后一句写天和水:雨过天晴,诗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只见湖面水色和天光一样地明净、蔚蓝。全诗既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又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唐才子传柳宗元传译文 唐才子柳宗元传全文翻译

全文共 826 字

+ 加入清单

柳宗元小时候,聪明机警,超群出众,尤其精通西汉的文章和《诗经》《离骚》。构思落笔成文,可与古人相匹敌。精心削减,缜密细致,璀璨如同珍珠和贝壳。在当时文林同辈都推崇他。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第,又应考中宏辞科,被授予校书郎、蓝田县尉的职务。贞元十九年(803),柳宗元任监察御史。

唐顺宗即帝位后,王叔文、韦执谊掌权用事,特别看重任用柳宗元,将他和监察吕温悄悄地引入禁宫之中,和他们商议大事。柳宗元又转为尚书礼部员外郎。王叔文想让他当大官,但恰逢任职不久,王叔文就失败了,柳宗元便和七名同辈一起都被贬谪了。柳宗元被贬为邵州(今湖南宝庆)刺史,在赴任途中,又被贬为永州司马。柳宗元既遭贬逐,在南蛮瘴疠的地方,身处崎岖阻塞的环境,内怀骚人抑郁的情怀,所以抒情叙事,只要一动笔就一定行走文章。作骚体文章十多篇,阅览的人都为之感动凄侧哀婉。

元和十年,柳宗元按旧例被移作柳州刺史。那时朗州司马刘禹锡被移作播州刺史,诏书下达时,柳宗元同自己所亲近的人说:“刘禹锡有老母,年龄已大,如今他要到蛮方远郡去做刺史,在西南绝域的地方,来回有上万里的路程,哪能让他和老母一起去。如果母亲不去,母子各在一方,这便成为永别。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怎么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于是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却到播州上任。恰巧裴度也奏请照顾刘禹锡母子,所以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刺史。

柳州风俗,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钱主所没收。柳宗元到了柳州之后,便革掉这种风俗。对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柳宗元便自己出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只要是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为成名士。柳宗元著述很多,名声震动当时,那时他的号是“柳州”。著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819)十月五日去世,终年四十七岁。观察使裴行立帮柳宗元办理丧事,并将他的妻子和儿子护送回京师,当时的人都赞扬他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忆江南的原文和译文

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
1

江南原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的译文:江南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春天的时候,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2

《忆江南》是刘禹锡和白居易唱和的,所以他在小序中说:“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此词在公元837年(唐文宗开成二年)初夏作于洛阳,由此可推白居易所作的三首词也应在开成二年初夏。

3

忆江南:唐教坊曲名。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4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待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寄杨邃庵阁老书其二译文 寄杨邃庵阁老书其二译文是什么

全文共 2363 字

+ 加入清单

不久前曾经给您写了一封信,估计信已经传达到您那儿了。从您开始负责军国大事后,天下的士大夫们都是十分欣喜的样子,互相庆祝,认为可以马上实现天下太平了。但作为您的不才学生,我独自在私下里为您担心,认为想实现天下太平太难了。

《寄杨邃庵阁老书(其二)》的原文

前日尝奉启,计已上达。

自明公进秉机密,天下士夫忻忻然动颜相庆,皆为太平可立致矣。门下鄙生独切生忧,以为犹甚难也。

亨屯倾否,当今之时,舍明公无可以望者,则明公虽欲逃避乎此,将亦有所不能。然而万斛之舵,操之非一手,则缓急折旋,岂能尽如己意?临事不得专操舟之权,而偾事乃与同覆舟之罪,此鄙生之所谓难也。夫不专其权而漫同其罪,则莫若预逃其任。然在明公亦既不能逃矣;逃之不能,专又不得,则莫若求避其罪,然在明公亦终不得避矣。天下之事,果遂卒无所为欤?

夫惟身任天下之祸,然后能操天下之权;操天下之权,然后能济天下之患。当其权之未得也,其致之甚难;而其归之也,则操之甚易。万斛之舵,平时从而争操之者,以利存焉。一旦风涛颠沛,变起不测,众方皇惑震丧,救死不遑,而谁复与争操乎?于是起而专之,众将恃以无恐,而事因以济。苟亦从而委靡焉。固沦胥以溺矣。故曰“其归之也,则操之甚易”者,此也。

古之君子,洞物情之向背而握其机,察阴阳之消长以乘其运,是以动必有成而吉无不利,伊、旦之于商、周是矣。其在汉、唐,盖亦庶几乎。此者虽其学术有所不逮,然亦足以定国本而安社稷,则亦断非后世偷生苟免者之所能也。

夫权者,天下之大利大害也。小人窃之以成其恶,君子用之以济其善,固君子之不可一日去,小人之不可一日有者也。欲济天下之难,而不操之以权,是犹倒持太阿而授人以柄,希不割矣。故君子之致权也有道,本之至诚以立其德,植之善类以多其辅;示之以无不容之量,以安其情;扩之以无所竞之心,以平其气;昭之以不可夺之节,以端其向;神之以不可测之机,以摄其奸;形之以必可赖之智,以收其望。坦然为之,下以上之;退然为之,后以先之。是以功盖天下而莫之嫉,善利万物而莫与争。此皆明公之能事,素所蓄而有者,惟在仓卒之际,身任天下之祸,决起而操之耳。夫身任天下之祸,岂君子之得已哉?既当其任,知天下之祸将终不能免也,则身任之而已。身任之而后可以免于天下之祸。小人不知祸之不可以幸免,而百诡以求脱,遂致酿成大祸,而已亦卒不能免。故任祸者,惟忠诚忧国之君子能之,而小人不能也。

某受知门下,不能效一得之愚以为报,献其芹曝,伏惟鉴其忱悃而悯其所不逮,幸甚!

《寄杨邃庵阁老书(其二)》的译文

不久前给您写了一封信,估计您已经收到。

自从您负责军国大事以来,天下读书人都满心欢喜地互相庆祝,认为天下太平,指日可待。但作为您的不才学生,独独私下为您担心,认为要想天下太平,实在是太难了。要摆脱眼前的危难局面,当今之时,除了您已经没有人可以指望了。您想逃避这个重担,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千吨之船,掌舵的并非一人,那么,危难关头,怎么可能随心所欲地处置呢?遇事时不能够独掌操舟之权,败事时却要与人共同分担翻船的责任,这是不才学生我认为难的地方。不能独掌操舟之权,而要分担翻船的责任,那么,不如预先躲开这个职位。但是对于您来说,已经不可能躲开了。既不能躲,又不能独掌权力,那么,只有想办法逃避翻船的责任了。但对于您来说,终究是没有办法逃避的。

天下的事情,就真的不能有所作为了吗?只有以一身之力,承担起天下祸患,然后能掌握天下之权。掌握天下之权,然后能解除天下的祸患。在没有权力时,要得到权力很不容易。而当权力归向自己时,要掌握却又毫不困难。千吨之船,平时大家争着掌舵,是因为有利益在。突然狂风大作,波涛汹涌,前途叵测,众人正是惊恐万分、魂飞魄丧之时,救死尚且来不及,还会有谁要争着掌舵呢?于是挺身出来掌舵,众人都会以之为依靠,事情也会因此成功。如果您也跟着萎靡不振,自然也会跟着落水而亡。所以说,当权力归向自己时,要掌握却又毫不困难。

古时的君子,了解老百姓拥护什么,反对什么,进而把握住机会。考察阴阳的消长,而抓住命运。因此行动一定会成功,所向无不吉利。伊尹在商代,姬旦在周代就是这样。在汉朝、唐朝的君子,也差不多做到了这样。虽然他们的学问还有不够纯粹的地方,但是已经足够安定天下,绝不是后代那些偷生苟活者可以相比的。

权力是天下利害的大关键,小人窃取了权力会成就其恶行,君子掌握了就会成全其善愿。所以君子不能够一天失掉权力,小人不能够一天拥有权力。想解救天下的危难,而不掌握天下的权力,这就相当于倒拿着太阿宝剑,而把剑柄交给他人,没有不受伤的。所以君子得到权力有他的原则。以至诚为本,培养自己的品德;扶持善良,以使自己得到帮助;显示出无所不容的气量,以使人心得以安定;扩充自己毫无争竞的思想,以使人心气平和;展示自己不可改变的节操,以使人端正方向;运用他人无法想见的计谋,以震慑奸邪;表现自已完全可以依赖的水平,以让人相信自己。坦然做自己该做的事,因为甘居下位而得以占据上位;以谦卑而恬淡的态度做自己该做的事,因为甘居人后而占尽先机。因此,功盖天下而没有谁会嫉妒,美好的品德使万物得到恩泽而没有谁与之争功。这都是您平日修养而具有的品德,是您的长项。只是要在仓促之时,敢于以一身来承担天下的祸患,挺身而出,掌握天下的权力罢了。

以一身来承担天下的祸患,哪里是君子所愿意的呢?既然已经走到了这个岗位上,知道天下的祸患终究无法避免,于是以身承当。以身承当,然后天下的危难可以解救。小人不知道祸患不可以幸免,而千方百计逃避祸患,结果酿成大祸,而自己也终究无法逃脱。所以,以一身承担天下祸患的,是只有忠诚忧国的君子才能做到,小人是不可能做到的。

我蒙受您的知遇之恩,不能贡献出有价值的意见来报答您,只有一点微不足道的想法献给您,只希望您能体会我的真诚,而原谅我的无能,就十分感谢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床头捉刀译文 床头捉刀故事介绍

全文共 1026 字

+ 加入清单

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说过床头捉刀这个故事,就是讲曹操有一次要见一位匈奴的使者,但是曹操觉得自己的长相太丑,不能震慑到这位试着就让别人替代他。结果见完面,曹操问那使者魏王怎么样,使者却说旁边拿刀的才是大英雄,结果曹操借派人把这使者给杀了。从这个故事里也能看出,大枭雄曹操竟然也对自己的相貌不自信,心里是不是也有一幅曹操的自画像了呢。

《世说新语》曾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圭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最初读这个故事时只是觉得有趣,近年来接触的人事多了,便有了一些感悟。

“自以形陋”一句,很多注释者解释为“自认为形貌丑陋”。其实,这样的解释并不十分贴切。曹操的目的,是要威慑远国,所以他担心的不是自己的颜值,而是气质。

对于政治家而言,气质便是要有威武之气,要有王者之风。只有这样,才能“雄远国。”所以“形陋”之“形”,更多的是神形,而不是身形。

《论语》里面说:“君子不重则不威。”重,是厚重,成于中;威,是威严,形于外。无论是重还是威,其实讲的都是一个人的神形。

曹操不仅是个军事家,同时也是个读书人。对于重和威,是非常了解的。他要崔季圭代替他,其实是对自己的重和威没有信心,而不是对自己的颜值没有信心。要不然,作为乱世枭雄的曹操,也就太肤浅了。

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重而有威的人呢?在《法言》中,曾有人问扬雄:“何如斯谓之人?”

扬雄回答说:“取四重,去四轻,则可谓之人。”所谓“四重”,即是重言、重行、重貌、重好。扬雄说:“言重则有法,行重则有德,貌重则有威,好重则有观。言轻则招忧,行轻则招辜,貌轻则招辱,好轻则招淫。”

重言,其实就是所谓“非礼勿言”,也就是不要胡说八道;重行,也就是“非礼勿动”,也就是不要胡作非为。

重好,就是要重视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要误入歧途。至于重貌,其实就如曹操那样,重视自己的气质,所以扬雄也说“貌重则有威”,否则将会招致羞辱。

我们常常说不要以貌取人,其实这个“貌”,不仅有皮囊之貌,更有神志之貌。前者是先天的,同时也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的;后者是自塑的,但它的保质期却远比前者长久。

并且,对于真正有见识的人,比如那个匈奴使者,往往能够看到真正的“貌”,不为肤浅的表现所蒙蔽。

当然,这位使者不幸因自己善于识人的慧眼而被杀了。但是站在曹操的角度来看,不也说明气质远比外在之貌更为重要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蒸饭成粥翻译 蒸饭成粥翻译译文

全文共 390 字

+ 加入清单

《蒸饭成粥》的译文:有宾客在陈太丘家留宿,太丘让元方、季方二人做饭。他们听见太丘和客人在谈论,就丢开(手下的活)去偷听。做饭时忘了放竹屉,米都落进锅里。太丘问道:“为什么没蒸饭呢?”

元方、季方跪在地上说:" 您和客人谈话,我们俩都在偷听,结果忘了放萆子,饭都成了粥了。" 太丘说:" 你们还记得我们说了什么吗?" 兄弟回答道:" 大概还记得。" 于是兄弟二人跪在地上一块儿叙说,互相补充,大人说的话一点都没有遗漏。太丘说:" 既然这样,喝粥就行了,何必做饭呢?"

《蒸饭成粥》的原文

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偷听。炊忘著萆,饭落釜中" 炊何不馏?" 元方、季方长跪曰:" 大人与客语,乃俱偷听,炊忘著萆,饭今成糜。" 太丘曰:" 尔颇有所识不?" 对曰:"仿佛记之。" 二子长跪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太丘曰:" 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次北固山下》的译文 《次北固山下》译文

全文共 379 字

+ 加入清单

孤单漂泊青山之外,独自行舟绿水之间。潮水上涨,两岸之间更显宽阔;顺风吹来;一条白帆正好高悬。夜色将尽,海上旭日东升;新年未至,江中春意已现。家书既已寄出,会被送往何处?希望北归大雁,送到洛阳之边。

原诗全文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赏析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用笔自然,写景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极富韵致,历来广为传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渔家傲秋思译文 渔家傲秋思译文是什么

全文共 395 字

+ 加入清单

边塞的秋日风光和江南的不同,大雁毫无停留地飞回衡阳;黄昏时,边塞四周响起号角声、风声、马啸声;群山连绵,夕阳西下,青烟升腾,一座孤城城门紧闭;饮一杯浊酒,思念万里外的亲人;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回家。远方传来悠悠的羌笛声,霜雪满地。在外征战的人难以入睡,将军已头发花白,士兵抹着思乡的泪水。

渔家傲·秋思》的赏析

《渔家傲》不仅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还展现了征夫的艰苦生活,诗人也在诗句中抒发了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全词充满爱国激情和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诗人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以及气氛的渲染,婉曲地传达出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感情,真挚感人。

《渔家傲·秋思》的全文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早寒江上有怀译文 早寒江上有怀赏析

全文共 341 字

+ 加入清单

译文:树叶飘落大雁飞向南方,北风萧瑟江上分外寒冷。我家在曲曲弯弯襄水边,远隔楚天云海迷迷茫茫。思乡的眼泪在旅途流尽,看归来的帆在天边徜徉。风烟迷离渡口可在何处,茫茫江水在夕阳下荡漾。

作品原文

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赏析

这是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全诗情感是复杂的。诗人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但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鸿图。这种矛盾,就构成了诗的内容。

此诗首联起兴,借鸿雁南飞,引起客居思归之情;中间二联写望见孤帆远去,想到自己无法偕同的怅惘;尾联写欲归不得的郁积之情。全诗透露出诗人在长安碰壁之后的牢骚和惘然,思乡之情和写景之句浑然一体,深沉含蓄,中间两联自然成对,毫无斧凿痕迹,显示了诗人的艺术功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古诗山行的意思 古诗《山行》的译文

全文共 244 字

+ 加入清单

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内容为: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该诗是杜牧秋天登寒山时所作。全诗意思是:弯曲的石头小路伸至深秋的山巅,在白云升腾的地方隐约有几户人家。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被秋霜染过,那鲜艳的红色胜过二月春花。此诗描绘秋天山行所见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这首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局事帖原文及译文

全文共 445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局事帖其实大家也知道的,真的是超级值钱超级值钱的,属于国宝级别的文物了,那么有的人说了,买不起文物我们可以看看这个文物上面的内容啊,所以很多人都非常的好奇,这个局事帖的原文以及译文是什么,对这个感兴趣的老哥们可以一起来看看,需要的一起来学习吧!

局事帖原文

题识:局事多暇。

动履禔福。去远诲论之益。忽忽三载之久。跧处穷徼。日迷汨于吏职之冗。固岂有乐意耶。去受代之期。难幸密迩。而替人寂然未闻。亦旦夕望望。果能遂逃旷弛。实自贤者之力。夏秋之交。道出府下。因以致谢左右。庶竟万一。余冀顺序珍重。前即召擢。偶便专此上问。不宜。巩再拜。运勾奉议无党乡贤。二十七日。谨启。

印文:曾巩再拜

局事帖译文

听从无党乡贤好的建议,已经有三年过去了。自己放任于他乡,整天忙于官场琐事,哪里还能有什么快乐!朝廷指定的任期已越来越近了,而接替我的官员依然没有半点消息,早晚都在守望,能离开这旷日持久的外放,当然是得益于贤者帮助。夏秋之交,将便道来府上当面致谢,以表示我的感激之情。希望你多多保重,并早日得到升迁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夏至诗词附译文

全文共 1308 字

+ 加入清单

夏至,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还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关于夏至的诗词你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夏至诗词精选10篇附译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夏至的诗词1

《四时》

作者:陶渊明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

译文:隆冬过去,一泓春水溢满了田野和水泽夏天的云变幻莫测,大多如奇峰骤起,千姿万态秋月朗照,明亮的月光下,一切景物都蒙上了一层迷离的色彩冬日高岭上一棵严寒中青松展现出勃勃生机。

关于夏至的诗词2

《夏至雨霁与陈履常暮行溪上二首》

宋·杨万里

之一:

西山已暗隔金钲,犹照东山一抹明。

片子时间弄山色,乍黄乍紫忽全青。

之二:

夕凉恰恰好溪行,暮色催人底急生。

半路蛙声迎步止,一荧松火隔篱明。

关于夏至的诗词3

《三月晦日偶题》

作者: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译文:节令风物不断递换,变化常新;痴心儿女,你们为什么要苦苦地挽留春天?那五彩缤纷的花朵凋谢又有什么可恨?夏天的树木,浓密葱绿,不也一样使你合意欢心!

关于夏至的诗词4

《入若耶溪》

作者: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译文:小船畅行在若耶溪的溪水中,远远看去像是要与天际相接。远处的山峰北面生出层层云霞,阳光照耀着蜿蜒曲折的水流。蝉噪阵阵,林间愈见寂静,鸟鸣声声,山中更觉幽深。这样美好的地方让我生了归隐之心,我因多年来厌倦仕途却没有归隐而悲伤起来。

关于夏至的诗词5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白居易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关于夏至的诗词6

夏至避暑北池

(唐)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关于夏至的诗词7

《幽居初夏》

作者: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译文:湖光山色之地是我的家,槐柳树阴下小径幽幽。湖水满溢时白鹭翩翩飞舞,湖畔草长鸣蛙处处。新茬的竹笋早已成熟,木笔花却刚刚开始绽放。当年相识不见,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

关于夏至的诗词8

《山亭夏日》

作者: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译文:绿树葱郁浓阴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水晶帘在抖动微风拂起,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

关于夏至的诗词9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作者: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关于夏至的诗词10

《喜晴》

作者:范成大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译文:窗户之间的梅子熟了之后落了下来,墙下的竹笋长成了竹林。雨不断地下,晴下来的时候甚至不知道春天已经过去,夏天都很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春日杂咏的诗意 春日杂咏的译文

全文共 346 字

+ 加入清单

《春日杂咏》这首七言绝句描绘了春日出游的美好景致,诗的前两句描绘了郊外的春景,后两句借景写情,抒发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表现了对美好理想追求的愿望。

作品原文

春日杂咏

高珩

青山如黛远村东,嫩绿长溪柳絮风。

鸟雀不知郊野好,穿花翻恋小庭中。

赏析

《春日杂咏》是明代诗人高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了春天郊野的美好景色。诗的前两句描绘了郊外的春景,后两句借景写情,抒发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表现了对美好理想追求的愿望。

诗的大意说:村东的青山,远远望去,呈现出一片墨绿的颜色,就像女孩子用来描眉的青黑色的黛墨一般漂亮。一条长溪,溪水蜿蜒曲折地向着远方流去。岸边嫩绿的杨柳开花结籽,微风吹来,片片柳絮随风飘舞。鸟雀不知道郊野外如诗如画的风光这般美好,反而留恋那小小庭院,只是在院内的花丛中飞来飞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岳阳楼记》原文翻译及解析 《岳阳楼记》原文及译文

全文共 1368 字

+ 加入清单

原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赏析

这篇文章叙述了事情的本末源起,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译文 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全文翻译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自知这句诗出自宋代王安石的《伯牙》。全文翻译是:年流传的朱弦没有这种悲哀,想弹孤绝之曲连鬼神都凝住了。故人舍我而去归于黄土,你我之间一曲高山流水,现在也就只有我自己心里是最清楚的啊!

原文及赏析

千载朱弦无此悲,欲弹孤绝鬼神疑。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这是写关于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的诗,写琴曲的高妙,听琴的乐趣,或者比喻高妙的作品或知音、知己。

王安石介绍

王安石是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他自幼聪颖,酷爱读书,过目不忘,下笔成文。

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