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南极冰藻面膜怎么样(合集20篇)

浏览

3128

文章

164

篇1:南极陆地动物图

全文共 768 字

+ 加入清单

陆地动物

南极洲的陆地动物虽有150余种,但其中多为海鸟和海兽身上的寄生虫,并非真正的陆地动物。真正的南极陆地动物有昆虫和蜘蛛类,它们是在南极大陆土生土长的土著居民,例如蜱、螨、尖尾虫和蠓等。

螨也叫无翅南极蝇,是南极大陆最大的陆地动物,体长仅2.5~3毫米。它分布于南极半岛两侧南纬64o~65o30′之间的狭窄地带,靠食苔藓和地衣及其它碎屑生活。

陆地蜘蛛

尖尾虫(也叫弹尾虫)和螨在南极大陆分布最广,从海岸到海拔2000米的高原,甚至远到内陆南纬84o的地区,都有分布。尖尾虫多见于生长地衣的岩石表面上,常和地衣生活在一起,有时在岩石下或小碎石缝中也有发现,但不常见。螨多见于岩石下,少见于岩石表面,它主要与苔藓生活在一起。螨能忍受较低温的环境。隐爪螨科的镰螫螨是与藻类生活在一起的南极螨类,以藻类为食,能在冻沙中生活。

此外,南极洲的淡水塘、溪流和湖泊中生长着种类稀少的扁虫、圆生和其他甲壳类动物如水蚤等。在长满苔藓的浅滩沼地和淡水塘中有缓步类动物,其体长仅有0.1~0.8毫米,呈红棕色,身披角质层,有触须,腿短,卵生,以苔藓和蓝绿藻为食。

陆地蠓

中国生物学家在中国南极长城站附近的岩石缝里或岩石底下,发现了一种蜘蛛类动物,其体长有数毫米,呈粉红色,身体柔软、透明,一碰就碎,它通常生长在长有地衣的岩石上,可能以地衣为生。

苔藓上的扁虱

尽管南极大陆有上述土生土长的陆地动植物,但是与地球上其他大陆相比,动植物的种群和数量都少得可怜。北极地区的陆地动物比南极洲多得多,北极有大量的昆虫、陆地鸟类和哺乳动物如野兔、狐狸、狼、熊、驯鹿和麝牛等。淡水中有鱼类和两栖类动物。然而在南极洲的陆地生物,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能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已经够不容易了,它们必须同险恶的环境搏斗、抗衡,锻炼和造就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才能生存下去,繁殖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南极人护膝的使用办法

全文共 687 字

+ 加入清单

膝盖既是一个在运动中极其重要的部位,同时又是一个比较脆弱容易受伤的部位,还是一个受伤时极其疼痛且恢复较慢、甚至个别人会出现下雨阴天就隐隐作痛的情况,那跑步时带护膝能预防膝盖损伤吗?答案是肯定的,正常情况下,膝关节通过周围的肌肉和韧带,控制运动的稳定性,当动作幅度过大,或者无法维持在正常活动范围内运动,就会造成对肌肉、韧带、关节等关键部位的损伤,而护膝的作用就相当于,从外部又包裹了一层肌肉韧带等保护组织,支撑关节的稳定性,限制关节活动,从而防止损伤;佩戴护膝,是运动损伤发生后的无奈之举,如果没受伤,不建议日常佩戴护膝,那么南极人护膝的使用办法有哪些呢?

一般的运动不需要护膝,因为普通护膝通常具有保暖的作用,并且戴上以后对膝盖前方的髌骨会形成一定的压迫,影响运动效果。如果登山,则需要间歇性使用,不要全程使用。

在膝盖感觉不适时穿上,状况好时要拿下,否则会影响肌肉的正常训练。在护膝的选择上,不需要功能特别强的护膝,因为功能性越强的护膝,保护和支持效果越好,影响运动效果的范围也越大,而且用久了会使肌肉锻炼效果大打折扣。专业护膝一般是膝盖曾受过伤的人使用。因为他们的膝盖受过伤,所以力量不足,在运动时需要借助两旁的加强护条作力量支撑。

护膝适合下坡使用,在爬坡的时候,其实护膝对于肌肉是一个阻碍的,在休息的时候,一定要让膝盖透透气,排汗(当然,膝盖要保暖,不能受凉)。有的时候。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南极人护膝的使用办法的内容,南极人护膝主要是起到保暖的作用,对于中老年人及一些膝盖有伤的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暖作用,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跑步安全小知识,敬请继续关注本网的其他栏目内容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南极极光令人震撼到底是怎么回事

全文共 624 字

+ 加入清单

日前,美国宇航局(NASA)首次曝光了木星最清晰特写照,该照片是由朱诺号探测器进行拍摄的。朱诺号是于2011年8月5日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在历经五年、长达28亿公里的太空飞行后,于今年7月4日进入绕木星轨道。它花了53天环绕木星一圈后,才成功进一步靠近木星,下面来了解一下南极极光令人震撼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据外媒报道,美国宇航局公布木星北极与其南部极光的第一批珍贵高清照片。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看到的最清晰的木星特写照,由木星探测器“朱诺号”首次从最近距离飞掠木星时拍摄。

意大利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阿德里安尼说:“在第一批传送回来的木星南北极红外线照片中,我们发现了过去从未见过的温暖区域与酷热区域。”

阿德里安尼是木星红外极光绘图仪(JIRAM)的开发者之一,该仪器可以捕捉极地活跃氢离子发射出来的光线,而科学家正是通过这个仪器首次看到了木星的南极光。

阿德里安尼说:“我们知道我们可以通过木星南极的红外线图像揭开其南极极光的面纱,但第一次亲眼看到时,还是感觉太神奇了。”极光出现于星球的高磁纬地区上空,是由带电的高能粒子与高层大气(热层)中的原子碰撞造成的发光现象。朱诺号上的“无线电/等离子体波实验”探测仪器也录下了木星发出的“鬼魅”声音。

圣安东尼奥西南研究所朱诺号首席研究员博尔顿说,太阳系里的这个最大行星确实独一无二,“那是我们从来没见过或想象过的景象”。他表示,朱诺号还会进行36次此类近距离飞行及拍摄任务,以进一步探索木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南极大陆周围的大洋自西向东依次是 南极大陆四周的大洋,自西向东依次是

全文共 474 字

+ 加入清单

南极大陆周围的大洋自西向东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其中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印度洋是是世界的第三大洋。

太平洋简介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它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太平洋之名称起源自拉丁文“Mare Pacificum”,意思是“平静的海洋”,是由一名受雇于西班牙的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命名。麦哲伦于1520年10月,率领5艘船从大西洋找到了一个西南出口(此后称为麦哲伦海峡)向西航行,经过38天的惊涛骇浪后到达一个平静的洋面,他因称之为太平洋。

大西洋简介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最深处波多黎各海沟深达9219米。大西洋呈“S”型,以赤道为界被划分成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此外,大西洋还有数个附属海,较大的如地中海、加勒比海、北海、波罗的海、墨西哥湾等。

印度洋简介

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印度洋在古代称为“厄立特里亚海”,最早见于古希腊地理学家希罗多德(公元前484—公元前425年)所著《历史》一书及其编绘的世界地图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指南针指的是地理南极还是地磁南极

全文共 338 字

+ 加入清单

指南针指的是地磁南极

指南针古代叫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南极指向地理南极(磁场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

指南针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物理上指示方向的指南针的发明有三类部件,分别是司南、罗盘和磁针,均属于中国的发明。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磁石磁性认识的结果。

指南针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对人类的科学技术和文明的发展,起了无可估量的作用。在中国古代,指南针起先应用于祭祀、礼仪、军事和占卜与看风水时确定方位。后来还辗转传入欧洲,在欧洲的航海活动和地理大发现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航海技术发明中,指南针也是最重要的单项发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司南指的是地理南极还是地磁南极

全文共 282 字

+ 加入清单

司南指的是地磁南极。指南针,古代叫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南极指向,就是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磁石磁性认识的结果。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对人类的科学技术和文明的发展,起了无可估量的作用。指南针的发明应当是在一个很漫长的时间中,慢慢地改进的结果,而不同时期的形式,应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唐代堪舆家的活动相当活跃,并开始强调方向的选择,寻找比磁勺更方便的指向器成了当务之急。于是指南铁鱼或者蝌蚪形铁质指向器及水浮磁针应运而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企鹅生长在北极还是南极,企鹅是鹅吗?

全文共 316 字

+ 加入清单

企鹅生长南极,常住在赤道以南,人迹罕至的地方。在遥远的南极洲沿岸冰冷的洋里,那里住着最多的企鹅,企鹅可以在冰架和海冰上栖息,也可以在无冰区的露岩上生活。

企鹅是鸟纲、企鹅科所有物种的通称,属于鸟类。有“海洋之舟”之称的企鹅是一种古老的游禽,在很早的时候企鹅就已经生活在南极。企鹅的特征为不能飞翔,脚生长在身体最下部,呈直立姿势。趾间有蹼,前肢成鳍状。背部黑色,腹部白色。羽毛短,可以减少摩擦和湍流。羽毛间存留一层空气,用以保温。

南极陆地多,海面宽,企鹅以丰富的海洋浮游动物为食,有时也捕食一些腕足类、乌贼和小鱼。

海狮、海豹、虎鲸等通常会对企鹅产生威胁,一只豹斑海豹一天可吃超过15只的阿德利企鹅,但通常捕捉的对象是较弱或生病的企鹅。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南极有没有极光现象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南极极光现象,叫南极光。在大约离磁极25°到30°的范围内常出现极光,这个区域称为极光区;在地磁纬度45°到60°之间的区域称为弱极光区;地磁纬度低于45°的区域称为微极光区。

极光是由太阳带电的粒子碰撞地球的两极的磁场,在天空中发生放电时,所产生的现象。太阳是一个庞大而炽热的气体球,在它的内部和表面进行着各种化学元素的核反应,产生了强大的带电微粒流,并从太阳发射出来,用极大的速度射向周围的空间。当这种带电微粒流射入地球外围那稀薄的高空大大气层时,就与稀薄气体的分子猛烈地冲击起来,于是产生了发光现象,这就是极光。

极光产生的条件有三个,分别是大气、磁场和高能带电粒子,这三者缺一不可。极光按照形态可以分为匀光弧极光、射线式光弧光带极光、帘幕状极光、极光冕等;按照极光观测的电磁波波段,可以分为光学极光和无线电极光等;按照极光激发粒子的类型可以分为电子极光和质子极光等;按照极光发生区域可以分为极盖极光、极光带极光和中纬极光红弧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北极和南极有什么区别吗

全文共 297 字

+ 加入清单

北极南极的区别

1、环境上的区别:北极点附近是海洋,边缘有一些陆地,比如加拿大、北欧、格陵兰岛,所以北极是陆地包围着海洋,南极点附近是大陆,边缘是海洋,我们称之为南大洋,所以南极是海洋包围着陆地。

因为南极有陆地,降下的雪终年不化,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南极冰盖,最厚的冰接近5000米。因此,地球上90%的冰在南极。南极的高海拔、环南极洋流、极地涡旋造就了极寒的气候,年平均温度比北极低20度以上。

2、政治上的区别:北极的大部分土地都有永久居民,且大部分有国家主权(除了斯瓦尔巴群岛),南极无永久居民,无国家主权。

3、大型动物上的区别:北极有凶猛的北极熊 ,南极陆地上没有凶猛动物,代表动物是企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南极鱼类图

全文共 523 字

+ 加入清单

要想钓南极犬牙鱼,你得带着秘鲁鱿鱼做的鱼饵,并且将鱼钩甩进罗斯海的深处。这正是一只乌克兰船队在南极附近进行的垂钓活动。但有时候大自然会给你带来新玩意,比如有时候你会钓到一只跳须鱼。

2009到2010年间,乌克兰水手偶然发现了三只看起来不同寻常的鱼。深入分析后发现,它们是从未被发现的新物种,被命名为跳须鱼,该发现发表于4月的期刊《动物秘密》上。这种鱼的学名叫做尼氏须蟾鰧鱼(Pogonophryne neyelovi)。

这种深海鱼类长相奇特,身体上分布着褐色斑点,形状有点像蝌蚪,研究称幼年时它们更像。跳须鱼有锋利的背鳍,并且身上长着很多怪异的“胡须”,就像大头棉签一样,布满了它们的下巴和背部。

三只鱼中最长的一只达到了十四英寸(35.5厘米)。它们喜爱生活在深海——差不多4560英尺处(1390米)。

跳须鱼的肝脏非常大,占据了它们整个腹部的35%,这说明这种海洋生物应该酒量不错,当然了,鱼类能否喝酒不可考量。

如果你对跳须鱼感兴趣,也可以尝试发现它们的表亲属。蟾鰧鱼属下有22个种族。这些鱼都生活在南极海域附近。有一些就像跳须鱼被发现的地点一样,生活在罗斯海,以及南极的罗斯冰架。

目前,对于跳须鱼的生活习性,食物以及在深海中的活动都尚不清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南极有北极熊吗?看完你就知道了!

全文共 371 字

+ 加入清单

南极没有北极熊。因为南极洲是一块独立且封闭的大陆,温度比北极更低,而且熊类无法长时间游泳,故南极洲没有北极熊。

按照板块漂移学说来看,南极洲以前可能是和南半球其他大陆板块连接在一起的,后来因为板块漂移而独自来到了南极,并且因为那时候南半球几乎没有熊,即使现在拉丁美洲的熊也是北半球来到的,所以南极自独立以后就没有熊的存在。

还有就是,地质史上从未出现过从北极到南极的海洋全部冻结的情形,而北极熊又不善于长途游泳,那么它们能扩散到南极的惟一途径就是通过美洲大陆,但是北极熊又不适合在温带和热带生活,所以这就断了它们跑到南半球、再去南极的可能性。

北极熊是熊科熊属的一种能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的动物,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又名白熊。皮肤为黑色,由于毛发透明故外观上通常为白色,也有黄色等颜色,体型巨大,凶猛,其活动范围主要在北冰洋附近有浮冰的海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南极鱼为什么那么便宜 南极鱼的市场价格

全文共 539 字

+ 加入清单

南极鱼是一种深海种捕捉的一种鱼类,这种鱼类纯天然,无任何化学物质污染。那么,南极鱼为什么那么便宜?南极鱼多少钱一斤?

南极鱼为什么那么便宜

常见的南极鱼渔获量较多也不贵,贵的是南极冰鱼

现在超市中经常能见到一种非常便宜的海鲜-南极鱼,大些的(每条250g)每斤10元左右,小些的(每条150g)6元左右,因捕捞量大,所以价格偏低。南极鱼的大量上市与快速发展的远洋捕捞有关,大型捕捞船在远洋公海上将捕到的南极鱼直接冷冻,按规格分装,再发往全球市场

南极鱼的特点

冰鱼外型细长,头比较大,外皮呈黑白相间,大大的眼睛和长着长牙的嘴,纤细的鱼鳍骨上覆盖着透明的膜。它没有鳞片,而且是白色,某些部位洁白如雪,其他部位则是半透明的,体内几乎不含血红蛋白。

南极鱼的吃法

南极鱼肉质细嫩、白皙、富含钙质,鱼骨呈半透明状,仅有一根主刺,没有杂刺。取肉方便,适合做鱼丸或鱼肉水饺。当然,传统做法红烧、炖汤、涮锅、烧烤都没有问题。

尝试了家常烧和清炖两种常规做法,选择的个体体长240mm、重约三两,总数约两斤。结果如下:建议大型个体红烧,小个体炖豆腐吃,考虑到肉质问题,炸制被放弃了,烤制可以。

南极鱼营养价值

生长在深海零度以下无污染水域的鱼类,主要以南极虾为食。体内含有丰富的鱼脂肪DHA、EPA等成分,钙质含量丰富,不含血红素,营养价值高。是很适合现代人的健康食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难得一见 南极血瀑布

全文共 618 字

+ 加入清单

瀑布是自然造就的一种水文奇观,而除了水瀑布之外世界上还存在火瀑布和血瀑布,这两者都是在特殊的地区和地理环境下造就的。血瀑布位于南极,能亲眼看到的人很少。那么本期的城市文化,为你深入解析南极血瀑布。

“血瀑布”位于南极洲南极大陆上被称为最奇特的地区之一的麦克默多干谷,而且是世界上环境最恶劣的沙漠之一。这一地区是地球上条件最严酷的荒漠,而且这里是南极大陆唯一没有冰雪覆盖的地方。

南极大陆虽然地处南极,但从来都很少有冰存在,因为向下的风以时速322公里横扫整个山谷和带走所有的水分。“血瀑布”就在这里,它是一座“流血”的冰川。“血瀑布”是南极洲冰川中的一道奇特的景观,像是撕裂的伤口中流淌出的一条血色的河流。它的形成是由于铁的氧化,富含铁的液体流出冰川形成的。

它于1911年由命运多舛的罗伯特斯科特科考队的成员发现的,其铁锈一般的颜色起初被认为是由于某些藻类的生长所致,但是随后被证实是由于铁的氧化。每隔一段时间,冰川喷出清澈的,富含铁的液体,然后迅速氧化变成我们看到的深红色。《探索杂志》称:“这些液体来源于400米的冰下富含盐分的盐湖,新的研究已经发现有细菌生存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依靠硫和铁的化合物生活。

研究人员称,自从冰川从湖中诞生,创造了这样寒冷,黑暗,无氧的生态环境时起,这种细菌菌落已被隔离了约150万多年。”更令人惊奇的是:科学家认为,细菌造就的“血瀑布”提供了太阳系中存在类似外星生命的可能,例如火星和木卫二极地的冰盖之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南极星和北极星的传说故事

全文共 464 字

+ 加入清单

听老人讲,南极星叫南极佬佬儿,北极星叫北极佬佬儿,他两个是蛮好的朋友。

热天,他两个一同去做生意。北极佬佬儿收了几船草帽儿,南极佬佬儿收了几船毡帽儿,两个同一天运到下河去卖。运拢一看,做梦都没有想到六月下大雪,冷得死人。南极佬佬儿的毡帽一下船,就卖得一个不剩,赚了大钱。北极佬佬儿的草帽儿问都无人间,蚀了大本。

冬天,他两个又一同去做生意。这回北极佬佬儿收了几船毡帽儿,南极佬佬儿收了几船一草帽儿,同一天拢了下河码头。又没想到十冬腊月,太阳晒得死人。南极佬佬儿的草帽儿一下船被抢光了,北极佬佬儿的毡帽又是一顶都没卖脱。

第二年春天,他两个又一同去做生意。北极佬佬儿收了一船绸子,南极佬佬儿收了几船石头,又是同一天运到下河。拢了码头一看,没想到那里发了大水,河堤冲垮完了,南极佬佬儿的石头被抢光,北极佬佬儿的绸子却无人问。

回到屋头,北极佬佬儿越想越气,没儿天就气死了。南极佬佬儿越想越笑,没几天也笑死了。北极佬佬儿死后变成了北极星,南极佬佬儿死后变成了南极星。不信,你看那颗北极星在不停地眨眼睛,活像在哭,那颗南极星闪东东的,活像在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南极有什么动物 南极有哪些动物

全文共 220 字

+ 加入清单

南极被人们称为第七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唯一没有人员定居的大陆。南极上主要有企鹅、海豹、南极贼鸥等动物

企鹅身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位于南纬66 ~ 77°之间的许多地方,它们通常以大海中的鱼虾和头足类动物为食。海豹主要分布在寒冷的两极海域。南极海豹生活在南极冰源,以鱼类为主要食物,也食甲壳类及头足类。

南极贼鸥是捕猎者, 猎物主要包括鱼和磷虾。贼鸥多在海岛上空飞翔,一般不到海面上活动,有时为追捕食物也会飞到离岸不远的上空与猎物周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企鹅为什么生活在南极

全文共 1092 字

+ 加入清单

所有企鹅生活在南半球,全世界的企鹅有18种,从南极洲到加拉帕戈斯群岛靠近赤道的温暖水域。在南半球的每一个大陆上都可以找到它们,北极没有企鹅。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一些关于企鹅为什么生活在南极,希望大家能喜欢。

企鹅能活多少年

1、企鹅平均寿命为十年,相当于人类的30年。企鹅最多活到36岁左右,相当于人类的108年。

2、企鹅一夫一妻制。虽然它们以四海为家,但总要回到原出生地去繁衍后代。企鹅每年9月至10月到海滩上挖洞穴居,不久雌企鹅生蛋,一般3枚。在雌企鹅孵卵期间,雄企鹅破晓即出海觅食,夜晚满载而归,把储存在肚里的食物吐出来喂给雌企鹅。

3、一旦小企鹅孵出,雌企鹅便和雄企鹅一起出海,小企鹅在家等候,夜间父母归来,全家美餐一顿,共享天伦之乐。企鹅在茫茫大海中无论多远从不迷失方向,并且能准时归来,走回自己的巢穴,绝不会走错家门。

企鹅吃什么

企鹅吃南极磷虾、乌贼、鱼类、甲壳类、章鱼等。

1、南极磷虾:企鹅主要以南极磷虾为食,每只企鹅一天会进食0.75公斤的磷虾,而南极企鹅捕食的磷虾总量,占南极鸟类总消耗量的百分之九十。

2、乌贼:乌贼又叫墨鱼、花枝,属于软体动物,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大洋中,企鹅在磷虾、鱼类较少的情况下,就会捕捉乌贼食用。

3、鱼类:动物园生活的企鹅会食用各种鱼类,其中沙丁鱼、鲱鱼最受企鹅喜爱,而且企鹅在进食的过程中,会将鱼类整条吞入腹中,利用胃液消化食物。

4、甲壳类:企鹅除了捕食磷虾、鱼类外,也会吸食水中的甲壳类生物,一般抚育幼雏的企鹅,多以磷虾、鱼类、甲壳类为食,等待食物消化呈液态后,再吐出喂食给幼雏。

5、章鱼:章鱼是软体科动物,体型较大,动物园生活的企鹅,偶尔会食用章鱼充饥,但为了避免章鱼的吸盘粘在企鹅口腔中,最好将其切碎后提供给企鹅。

企鹅为什么生活在南极

南极洲温暖的海水下面,注入了一股北流的冷水,不仅改变了海水的温度,也改变了海水的成分,能让企鹅在这里获得足够的食物。另外,由于企鹅的生理特性,使得它们必须待在南极洲冰雪融化的海水中,或是深海较冷的海水中,而温暖的赤道气流和较高的温度形成了物理屏障,使企鹅无法向北极运动,因此企鹅只能生活在南极。

企鹅怎么过冬

企鹅是靠厚厚的脂肪层和它们能防冰的双翼来帮助过冬的。另外,企鹅双翼上的羽毛有防水作用,水珠停留在羽毛表面时呈球状,散热速度较慢,因此不会凝结成冰,企鹅们也就能在南极寒冷的条件下生存了。

企鹅有多高

企鹅高40cm-150cm。企鹅的品种非常多,不同品种的体型有很大的差异。一些比较大的企鹅,如“帝企鹅”,身高可以达到1.5米。但一些比较小的企鹅,如“帽带企鹅”,身高就只有40到53厘米。另外,即使是同一个品种的企鹅,身高也有差异,就像人类的身高有个体差异一样,但差异不会太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NASA在南极发现了一座整齐的矩形冰山

全文共 896 字

+ 加入清单

本月早些时候,美国宇航局科学家杰里米·哈贝克在南极半岛上空的一次勘测飞行中发现了一座不寻常的冰山

这座冰山呈现出近乎完美的矩形,有正方形的边和平坦的顶部,使它看起来更像人造的。

哈贝克说:“我觉得这个长方形的冰山看起来很有趣,也很上镜,所以我拍了几张照片。”

虽然它的形状很奇怪,但这座冰山完全是自然形成的,事实上这样一个完美的长方形并不罕见。

冰具有晶体结构,这意味着它更喜欢沿着直线断裂。在北半球,冰层位于基岩上,冰和地面之间的摩擦会导致冰山形成不规则的形状,就像我们提到冰山时脑海中出现的形状一样。

南方则相反。南极冰盖的边缘主要由浮冰结构形成。这些冰可以沿着其自然晶体结构自由破裂,导致这些冰山通常有垂直的边缘和光滑的顶部。

照片:杰里米·哈贝克/美国航天局

这座新冰山的墙非常尖,几乎完全垂直。这意味着它是最近形成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波浪将开始侵蚀冰山的边缘,形成一些弧形,然后冰墙将会坍塌。冰山会继续破裂,边缘的冰会逐渐脱落,甚至会碎成小块。与此同时,冰山开始远离它最初形成的地方。

南极冰山随着洋流沿着海岸漂移。冷空气和海水的温度会慢慢融化它们,但是大型冰山可以存活很多年。它们甚至可以向北移动到南极海岸以外,所以人们需要通过卫星图像来追踪它们,以防止它们进入路线。

历史上最大的冰山,B-15,在2000年开始在南极洲消散。南乔治亚岛附近仍有一些残骸。到2006年,其他碎片离开了离新西兰海岸仅60公里的南大洋。

这些冰山的路径对科学家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在“旅程”中向海洋释放淡水和微量营养,改变海洋的化学性质,并影响当地的洋流和生物。

冰山B-15存活了这么久是因为它的巨大体积:295乘35公里。然而,这篇文章中提到的独特的矩形冰山只有1公里长,所以它不会持续很久。

它可能移动到海岸附近,然后在离开南极水域之前慢慢分解和融化。当它移动时,它的边缘会逐渐被侵蚀,失去完美的直线。

虽然这个长方形的冰山很小,但它可能是大冰山的一部分。2017年7月,矩形冰山附近的拉森冰架破裂,达到有史以来最小的。南极洲周围其他地区的冰山数量正在增加。随着更多的冰山移动,未来看到更多矩形冰山的可能性也在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揭秘南极仙翁为什么不是十二金仙

全文共 777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南极仙翁就不得不说《封神演义》虽然南极仙翁在剧中出场不多,但是他的重要程度想必大家也是知道的,那是真滴强,阻聚剂很多人也问了,这个南极仙翁好像并不是十二金仙,这么厉害的人不是十二金仙,那么到底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

南极仙翁不是十二金仙是因为他有更加重要的事情去做,南极仙翁其实就是元始天尊的代名词,很多事情都是南极仙翁代替元始天尊做的,这个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了。

看过封神榜的都知道,元始天尊创立的阐教人才济济,其中广成子、赤精子、黄龙真人、太乙真人、灵宝大法师、惧留孙、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这十二位弟子被统称为十二金仙,但是有几个挺厉害的阐教人物却不在其中,比如燃灯道人、云中子和南极仙翁:燃灯道人的厉害自不必说,他被元始天尊赋予了另立西方教的重大人物;云中子是一位不犯杀戒的福德之仙,那么南极仙翁有何来历呢?

封神一书中南极仙翁出场的次数不如十二金仙多,也就是申公豹骗姜子牙的时候露了露面,戏耍了申公豹一番;再一次就是闻仲讨伐西岐,金鳌岛十天君摆下了十绝阵,周武王、哪吒和杨戬被困在最厉害的“红沙阵”中,南极仙翁和白鹤童子破了此阵,并杀死了金鳌岛十天君之一的张绍。其他时候很少露面,就待在阐教大本营昆仑山中。

南极仙翁待在昆仑山肯定不是无所事事,用现在的话说,他就是元始天尊的“办公室主任”,十二金仙是办事的,他是帮着元始天尊策划事情的。这样的一个人物才是元始天尊真正的心腹,所以尽管他出场不多,战绩也不显赫,但是地位却明显不一般,很受其他师兄弟的尊敬。论实力估计要比十二金仙还要高一个级别,在阐教中的地位就如同多宝道人在截教中的地位一样。

从封神一书中南极仙翁的地位来看,他绝不是福禄寿三星中的寿星,而应该是道教三清四御之中的“南极长生大帝”,也就是玉清真王,这样才符合他的身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8亿年前,南极也曾被森林覆盖

全文共 447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被认为是南极洲最古老的森林的化石,判断南极洲在2.8亿年前被森林覆盖

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的科学家解释说,尽管早在上世纪初人们就知道南极洲的森林,但很少有人来到南极冰山进行实地研究。

在2016年11月至2017年1月的南极夏季,学校地质学家古布隆森带领团队攀登南极山脉,发现了13棵树和一些树叶的化石。分析表明,南极至少在二叠纪是一片温暖潮湿的绿色土地。

科学家推测,那时南极的树种没有现在地球寒冷地区的那么多,但是它们有更顽强的生命力,可以在一个月内从夏季的活跃状态变为冬季的休眠状态,而地球上的大多数树种现在需要几个月来完成这一转变。

古布朗森解释说,当时的树木可以立即进入冬季休眠状态,但不清楚它们在夏季是如何生长的。然而,根据获得的化石标本,科学家可以想象,数亿年前的南极洲是一片充满森林的绿色土地。只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大陆板块的变化,物种才会发生变化。

古代布朗森进一步解释说,古代南极木材化石的发现有助于思考物种和气候变化,从而加深人们对地球当前气候状态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南极人睡袋质量好吗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睡袋的优点在于性价比高,由于棉对于羽绒来说成本相对低一点,所以不是在极寒的温度下,棉睡袋也具有一定的市场地位。棉睡袋也有分为四孔棉、七孔棉、九孔棉等。喜马拉雅棉睡袋具有很好的保暖和亲肤性,那使用睡袋时该注意什么呢?配备一条质量较好的防潮垫,这一点非常重要,常野营的人都有体验,如果寒气从地下直达背部,那种寒冷是难以承受的;当睡袋保暖程度不够时可以穿更多的衣服,或把衣服和其它物品覆盖在睡袋上,柔软的衣物如抓绒衣也可以塞在睡袋里填充睡袋与人体之间的空隙;在极端的环境下,可使用非常手段。在身上包报纸、塑料袋,或将睡袋再套在背包中使用,肯定不会舒服,但可以增加保暖性,大家知道南极人睡袋质量好吗吗?

南极人睡袋质量挺好,穿上很可爱,不怕孩子蹬被子了。,很喜欢,不怕宝宝受凉了。分腿设计的不错内里虽然不是很厚但是设计的很好不容易透风宝宝穿着应该暖和。经过多年的发展,产品无论从选料、色彩、花型、款式、工艺等方面都精益求精;创作出特色、新颖、高档的系列儿童内衣产品。南极人少儿服饰将以完善的服务,合理的价位,良好的品质来回报客户。南极人打造少儿生活服饰领军品牌,快乐成长,健康相伴!

选用优质的羽绒制成,含绒量达到90%,产品设计很人性化,具有良好的防水,内摩擦,保暖性能优越的特点,经久耐用,值得选择。同时平时对羽绒睡袋应注意一点,不能用家庭洗衣机来清洗,同时为了让羽绒睡袋的使用寿命更长,因此建议羽绒睡袋2年左右清洗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