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历史总是出奇的相似【汇总20篇】

瑜伽起源于古印度,如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它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问学吧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瑜伽的发展历史,欢迎大家阅读。

浏览

3476

文章

1000

篇1:与小儿感冒症状相似的疾病有哪些

全文共 968 字

+ 加入清单

感冒症状我们常常遇见,但是小儿的感冒有很多“兄弟姐妹”,要注意进行鉴别哦,不要一刀切,耽误了病情,下面来了解一下与小儿感冒症状相似疾病有哪些吧?

1.过敏性鼻炎:

鼻塞、流涕、鼻痒、打喷嚏,可能是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在作祟。过敏性鼻炎的这四大典型症状与感冒的症状相似。但过敏性鼻炎是由过敏原引起的,需要用抗过敏药物治疗;感冒是由病毒、细菌引起的。有些患者把过敏性鼻炎误认为是感冒,仅自行服用简单的感冒药物进行治疗,岂不知这样不但起不到治疗作用,还会延误正确的诊断治疗,严重的会造成鼻窦炎、中耳炎、鼻息肉、支气管哮喘等并发症。

2.风疹:

风疹在发病的头24小时,可有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热、流涕、咳嗽等。1~2天后皮肤出现浅红色丘疹,先从面部开始出现,在发病1~2天遍布全身,并在2~3天皮疹消退,不留痕迹。出疹时有耳后淋巴结及枕部淋巴结肿大。

3.流行性腮腺炎:

常以普通感冒形式出现,而后突然高热不退,同时腮腺肿大,面颊肿痛,持续3~5天。该期若没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化脓性腮腺炎及各种并发症,如脑炎、副睾炎、急性胰腺炎和肾炎等。

4.流行性脑膜炎:

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疾病,病原菌经呼吸道飞沫传染。春季多发、传染性强,儿童发病率最高。流脑的最初症状是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咽红、浑身酸痛等症状。当病菌侵入血液后,就表现为突然高热、头痛、寒战、呕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昏迷等。

5.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发病初期多有发热、精神不振、倦怠乏力、头晕头痛等症状,与感冒症状也很相似,其主要鉴别点有病程长、厌油腻、有黄疸、肝区痛、化验可见转氨酶增高。若已患感冒且缠绵不愈并出现上述症状者,应及早确诊并治疗。

6.麻疹:

麻疹在发病的头1~2天有发热,呈感冒症状,伴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发红、怕光。第3天起先在口内黏膜上出现麻疹斑,其后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先出现在耳后皮肤,继之出现于头部、面部、躯干、四肢。随出疹增多,发热也加重。

7.水痘:

水痘是由一种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儿童。病初有轻度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约2天后,皮疹可依次从躯干、头部、面部、四肢出现,不高于皮肤,数小时后变为丘疹,高出皮肤,再变成透明饱满的水痘,以后变为浑浊,再变为干瘪的水疱。水疱周围皮肤发红、发痒。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与小儿感冒症状相似的疾病有哪些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大乔和小乔最后的命运 大乔和小乔的历史故事简介

全文共 1300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大乔小乔,相信大家应该都熟悉,这两位女性在三国演义中可以说是非常美丽的存在了。大乔嫁给了孙策,小乔嫁给了周瑜。但是事与愿违,孙策和周瑜都死了,那么她们两个人最后的命运是什么呢?大乔和小乔的历史故事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大乔和小乔最后的命运

大乔在嫁给孙策之后,没多久,在建安五年,孙策外出打猎遇到袭击,身受重伤,大乔日夜陪伴,不离不弃,然而孙策依旧与世长辞,后来大乔本想投江殉夫,却因为孙策曾嘱咐她要照料其弟孙权,助其保住江东,才打消此念头,在辅佐孙权登位之后,大乔从此深居简出,青灯古佛,安享天年。

小乔嫁给周瑜后,和他的夫君共同度过了11年的夫妻生活,周瑜面容俊秀,精通音律,相比那段时间他们夫妻生活是很和睦的,后来周瑜病亡,小乔那时年仅30岁,之后小乔本人也是琴瑟已断,欢娱不再,只能和姐姐一样,在无尽的寂寞之中消磨此生了。虽说二乔并没有死于非命,但在封建制度的环境中,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在那个时代,女性难以得到足够的重视和保护。

2、大乔和小乔的历史故事简介

二乔的姓本作“桥”,至于她俩的芳名,史书失载,只好以“大乔”、“小乔”来区别。是庐江郡皖县(今安徽潜山)人。二乔长得很美,有倾国之色,顾盼生姿,明艳照人,堪称绝代佳丽。

乔家两个女儿原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现在二位小姐惊人的美貌却在一路上有机会得以展现,看到二乔,人们都说看见仙女了。这话就悄悄传扬了开来,甚至连远在洛阳的曹操和曹植父子都听说了江东二乔的美名。

大乔、小乔都美若天仙,常常让人分不清,孙策和周瑜也一样。还是孙策开了口:“公瑾,你我自小一起长大,情同手足。我比你大几天,干脆这样,我娶大乔,你娶小乔。”周瑜欣然同意。乔公看到这两位将军少年了得,战功赫赫,也有意把自己的这对姊妹花嫁给二人。于是,便有了孙策纳大乔、周瑜娶小乔的韵事。孙策还得意非凡地调侃周瑜这位连襟,说:“乔公二女虽然光彩照人,不过,得到我们两个人做女婿,也算快慰了吧!”

从二乔方面来说,一对姐妹花,同时嫁给两个天下英杰,一个是雄略过人、威震江东的“孙郎”,一个是风流倜傥、文武双全的“周郎”,按照传统看法,堪称郎才女貌,美满姻缘了。

然而,二乔是否真的很幸福呢?史书上没有说。不过,从有关资料分析,至少可以肯定,大乔的命是很苦的。她嫁给孙策之后,孙策忙于开基创业,东征西讨,席不暇暖,夫妻相聚之时甚少。仅仅过了一年,孙策就因被前吴郡太守许贡的家客刺成重伤。孙策生命垂危,回到吴国,使人寻请华佗医治。不料华佗已往中原去了,只有徒弟在吴国。徒弟说:“箭头有药,毒已入骨,其疮难治。”可怜孙策没有死在激烈的战场,而是死在一个穷途末路的人手中,年仅26岁。

小乔的处境比姐姐好一些,她与周瑜琴瑟相谐,恩爱相处了11年。在这11年中,周瑜作为东吴的统兵大将,江夏击黄祖,赤壁破曹操,功勋赫赫,名扬天下;可惜年寿不永,在准备攻取益州时病死于巴丘。周瑜死的时候,小乔并不在他身边。周瑜的遗体运回来的时候,太阳即将落山。小乔素服举哀,她没有看见丈夫的脸,只看到了金棺在夕阳下闪烁,映出晚霞的光芒,却慢慢黯然失色。一代名将,才36岁,竟然就这样死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博士

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博士之称,始于战国。秦设博士官,掌通古今。以后,历代封建王朝都在学府中设博士,如晋有国子博士、唐有太学、国子诸博士,作为教授官。

前秦的宣文君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博士。

宣文君姓宋,出生于一个儒学世家,幼年丧母,由父亲一手抚养。父亲传授给他《周官》音义,并嘱咐她说:“吾今无男可传,汝可受之,勿令绝世。”她牢记父亲的教诲,身经丧乱,始终背负父亲所授之书,不断温习。其子年幼时,她白天打柴,夜里教儿子读书,终于将儿子抚育成才,作了前秦的太常。

有一天,前秦国君苻坚视察太学,为没有开设礼乐这门课程感到遗憾。博士卢壶对苻坚说:“经过丧乱,各门课程已大体恢复,唯独礼乐,找不到懂《周官》的教授,所以没有开设。我发现太常韦逞的母亲,传其父业,精通《周官》音义,现年八十,但耳不聋,眼不花,可以教授后生。”苻坚听了很高兴,请韦逞的母亲在家里设讲堂,选派一百二十名学生跟他学习,赐号宣文君。这样,宣文君成了前秦太学教授《周官》的博士。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历史上被尊称为至圣和亚圣的儒家的两大代表人物是 至圣亚圣是哪位圣人

全文共 468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上被尊称为“至圣”的人是孔子,被称为“亚圣”的人是孟子。除了孔子和孟子之外,儒家代表人物中,还有三位“称圣”者,分别为“复圣”颜回、“宗圣”曾参、“述圣”子思。

孔子简介

孔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与教育家,更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相传有弟子三千人,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教出不少有才能的学生,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孔子晚年修《诗》、《书》、《礼》、《乐》,序《周易》,撰《春秋》。

孟子简介

孟子,姬姓,孟氏,名轲,字号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被称为“亚圣”,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的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这本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中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高二历史学习方法指导

全文共 2256 字

+ 加入清单

高二年级是高中学习阶段的一个重要时期。抓好这个阶段的学习,对高三的学习乃至应对高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和小编具体了解下高二历史学习方法指导

高二历史学习方法指导1

真正理解历史学科知识特征,掌握历史学科学习规律

宏观上而言,历史学科知识是把人类文明发展演进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编纂而成,从而体现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发展趋势。从微观上讲,就是要了解一个个历史史实的前因、后果和大致过程。具有时空概念,了解历史的纵向发展和横向联系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理解了这一点,就会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有较好的思想准备。

明确学习任务,做到有的放矢

高二历史教材采用模块教学,内容结构是中外历史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混编而成。再加上囿于篇幅的限制,一些知识环节是跳跃性的,缺少必然的关联,尤其是高二第二学期的两本选修教材的学习。因此,做好课前预习,明确学习任务,带着疑问和思考走进老师的课堂,将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这个学习任务可以是一课的,也可以是单元的。单元导读建议学生在本单元学习开始前一定要认真阅读,它是对本单元内容的高度概述,并搭建了本单元的知识框架,而且阐述了本单元的课与课之间的知识联系。比如必修Ⅲ第三单元的单元导读,导言首先概述了本单元的内容,展示了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演进历程,其次,导言概述了本单元的三个学习要点:希腊先哲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对人文主义的倡导和弘扬;启蒙思想家的观点;第三,导言还指出了思想解放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掌握好基本史实,建立起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

掌握基本的历史史实,建立起史实之间的联系的过程通常首先是在课堂上,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因此,确保45分钟课堂质量是学好历史学科的中心环节和关键环节。保证课堂质量要做到:一听,认真听讲,和老师进行有效的思维互动;二记,记录每课的知识框架,对重点知识进行标注;三内化,老师当堂讲述的知识最好能够在上课时间内进行消化和吸收,不要给自己留下债务。否则,积累的问题越多,时间越长,学生就会成为“负翁”。四忆;是指对重要史实进行强化记忆。历史学科的学习是建立在基本史实的基础之上,识记重要史实是必要的,否则,一切都是“无米之炊”。其次,课后的复习和整理,建立起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从一节课到一个单元,再到整本书。比如必修Ⅲ第一单元的知识,核心知识是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学)的发展演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形成 )汉代(出现新儒学,确立主流地位)宋明时期(儒学发展为理学)明末清初(儒学的批判发展)。建立起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更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识记。历史学科的学习切忌把历史知识孤立开来,形成碎片化的记忆。

历史知识的运用和迁移,能够解决不同情境下的问题

记住基本史实是基础,会灵活运用知识才是王道。在新形势下的各种考试,题目相对更为灵活,基本上很少考查某种历史现象“是什么”的问题,而是考查“为什么”或者“你怎么看待”这种历史现象的问题。比如说高二年级即将面临的北京市全市会考,主观题部分就非常注重对学生运用和迁移知识的考查。

高二历史学习方法指导2

一、注意知识的系统性,整体性

注意比较学习法的运用

世界近代史不仅阶段划分明显,而且几条线索也非常清楚。即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运动的开展,资产阶级思想运动,殖民扩张及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等知识在各个阶段基本上都有涉及,学习时要注意比较、归纳、概括,找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

如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运动有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1848年欧洲革命和19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不同阶段发生革命的相同原因都是资本主义发展,但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决定了不同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具体原因,革命的根本任务,革命的进程,革命的结局和影响有很大的差异。

又如思想领域出现的人文主义、理性主义、自由主义等进步思潮,其产生的原因,思想观点,性质都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但处于不同阶段的这些思潮其具体主张,历史作用和影响又有很大的不同、学习时对一些相关历史事件进行纵向联系、比较、归纳,就能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提高学习效率。

关注小字,插图和阅读课的内容

作为文科班的学生,从高二年就要立足高考,注意知识的系统性,整体性。小字和插图是正文的补充,学习时要紧密结合。对教材规定的阅读课也要全面了解,尤其是一些重要的章节和重要的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是不可忽略的。如第一章第四节——宗教改革关于英国的宗教改革,第二章的第二节——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第三节——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第三章的第二节——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等,把这些内容也加以掌握,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二、历史“死记硬背”也有技巧

注意中外史结合

中国近代史是世界近代史的一部分,在学习世界近代史时把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如学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或“亚洲革命风暴”,就可以联系“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对两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战争产生的影响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地位有进一步的了解;学习“欧洲的启蒙运动”,可以联系“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认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学习“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可以联系中国的“洋务运动”和“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对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工业化的历程及特点有进一步的认识。

通过中外历史的联系,比较,既可以拓宽知识面,又可以加速对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的掌握,使中外历史形成有机的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历史上有哪些海洋地震事件

全文共 841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经常会听见爷爷奶奶说人类本来是生活在海洋里面的,因为海洋里面有丰富的海鲜食物,但是后来一部人上岸就成了猿人、还有一部分人类被留在海里成了美人鱼,但是海洋并不是一个安全居住的地方,因为经常会发生海啸,伴随而来的还有海洋地震,那么大家知道历史上有哪些海洋地震事件吗?今天就由的小编来为大家说一说这个海洋灾害小知识。

主要历史地震事件如下:

一、2005年10月8日,上午8点,对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的居民来说,是一个恐怖的时刻。大地突然发生了剧烈颤动,时间长达1分钟。一场大地震在人们毫无防备的时候袭击了南亚次大陆。这场地震,波及印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共造成8万多人死亡、10万多人受伤、250多万人失去家园。由于地震发生时,正逢学校开始上课的时间,儿童成为此次灾难最大的牺牲品。据统计,南亚大地震受灾总人口中一半是儿童,因此有人哀叹:“南亚大地震损失了一代人。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学院副院长方念乔介绍说,这起地震的威力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造成的地表破裂带大约可达100公里。据美国地质勘测网站监测,此次地震达到里氏7.6级,震中位于伊斯兰堡东北部约100公里的地下10公里处。震级高,而震源却十分浅,属于浅层地震,这无疑加重了灾情。

二、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9级强震。当时就有地震专家预估,南亚地层受强震影响,地层活动转趋活跃,近几年南亚地区还会发生大规模的地震,尤其是南亚大海沟一带要特别注意。2005年3月28日,苏门答腊岛再次发生8.7级地震,验证了这项推论。这次地震正是每年向北移动5厘米的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挤压碰撞所造成。

三、日本一场7.2级的地震,起初是垂直振动,随后是剧烈的水平震动。路面开裂,地基塌陷,大批房屋倒塌,高架道路整体性倾覆,人们无处躲避,整个神户陷入一片恐慌。地震波引起的震动持续了几十秒。5000多人在这次地震中丧生,几十万人无家可归,价值1000亿美元的财产毁于一旦。神户地震,堪称人类历史上直接经济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地震灾难。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中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梳理:历史必背知识点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第八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底)

(1)背景: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通过讨论,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主要内容:

①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③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历史意义: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②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③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1)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刘少奇案

(2)民主与法制的加强

“文化大革命”使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文革后,全国人大加紧立法工作,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实现了有法可依。

编辑推荐:历史必背知识点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历史知识点: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全文共 499 字

+ 加入清单

(1)措施:他认识到,只有善于纳谏,才能避免君主个人失误。魏征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2)贞观新政:

①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用实物代替赋役

②政治上: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

③法律上:《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

(3)表现: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1.武则天,她改国号为"武周",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措施:

①重用酷吏②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

③大力发展科举制④注重采取减轻农民负担的措施

(3)评价:后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史称有"贞观遗风"

2."开元盛世"--唐玄宗

(1)原因:重用贤能;大力整顿吏治;对制度进行改革

(2)表现: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史称"开元盛世"。

3.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创制了耕作工具曲辕犁和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2)手工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陶器唐三彩。

(3)商业:长安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

(4)饮茶习俗在全国风靡。骑马出行变得普遍而富于情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最爱喝酒国家排名中国排第二 中国酒文化历史

全文共 1050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外媒评出世界10大最爱喝酒国家,排在第一位的是英国,中国则是世界第二大爱喝酒的国家,中国人爱喝白酒,醉了就喝醒酒汤。3-10位分别是俄罗斯、法国、厄瓜多尔、摩尔多瓦、韩国、乌干达、德国和澳大利亚。

最爱喝酒国家排名中国排第二,如何喝酒不伤身?中国酒文化历史

据报道,虽然美国经济世界第一,但按喝酒来排位,美国却未能入选前十。排在第一位的是英国,中国则是世界第二大爱喝酒的国家,中国人爱喝白酒。3~10位分别是俄罗斯、法国、厄瓜多尔、摩尔多瓦、韩国、乌干达、德国和澳大利亚。喝酒是从古流传至今的饮食习惯,虽然大家都知道喝酒的危害是很大的,但是免不了还是要饮酒。饮酒过量有害健康,下面是小编总结出的不同时间点酒精对人体的影响。

不同的时间段喝酒对人体的影响:

晚上8点喝酒:

饮酒后最易兴奋。一杯酒下肚就会提高多巴胺、血清素等4种可以使大脑产生欣快感的化学物质水平。

晚上10点喝酒:

酒后口无遮拦。饮酒两小时后,自信心会倍增,但判断力更差。

午夜12点喝酒:

女性醉酒更快。女性体内脂肪比男性多,水分比男性少,加之女性体内处理酒精的肝脏酶水平低,因而更容易醉酒。

凌晨2点喝酒:

酒后大吃烧烤很危险。酒后烧烤吃得多,容易诱发呕吐,甚至出血。

凌晨4点喝酒:

影响睡眠。过量饮酒很难进入深睡阶段,起夜次数多,醒来仍觉疲倦。

上午7点喝酒:

酒后脱水导致头痛。即使半夜之后没再喝酒,血液酒精水平和脱水也可能导致头痛等宿醉症状。

上午9点喝酒:

吃油炸食物会加重宿醉症状。酒后没睡好会导致醒来时血糖偏低,想吃油炸食物。但这又会刺激胃酸过度分泌,导致胃部不适。

上午11点喝酒:

喝酒后一天中感觉最难受的时候。由于肝脏、肾脏等器官都忙于处理酒精,11点是宿醉最难受的时候,更容易抑郁、焦虑和易怒,体温增加、心跳加快且血压升高。

下午1点喝酒:

身体开始恢复。此时,宿醉影响减退,身体开始恢复,但仍会感觉没睡好或胃部不适。

如何喝酒不伤身?

专家向您建议,少饮酒、适量饮酒是避免喝酒伤身的最佳办法。若兴致来了,那么,您还可采取以下五法避免:

忌空腹喝酒。

饮酒前先喝一杯牛奶或酸奶,或吃几片面包,勿空腹喝酒,以免刺激胃黏膜。

多喝白开水。

喝白酒时要多喝白开水,以利于酒精尽快随尿排出体外;喝啤酒时,要勤上厕所;喝烈酒时最好加冰块。

忌豪饮。

喝酒不宜过快过猛,应当慢慢喝,让身体有时间分解体内的乙醇。酒桌上罚酒数杯或一口闷,极易醉酒。

多吃绿叶蔬菜。

喝酒时多吃绿叶蔬菜,其中的抗氧化剂和维生素可保护肝脏。

多吃豆制品。

喝酒时要多吃豆制品,其中的卵磷脂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比特币历史减产时间表,比特币减产后怎么购买?

全文共 889 字

+ 加入清单

比特币历史减产时间表中列出了详细的时间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作用,由于比特币的特性人们需要在比特币历史减产时间表中获取更多信息。比特币是虚拟数字货币中的佼佼者,除了在固定的时间会长出比特币以外,当比特币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还会进行减产,每四年时间会减产一次。比特币大约十分钟的时间就会长出一定数量的比特币,直到总数达到了2100万个为止。

1、比特币历史减产时间表比特币历史减产时间表中的第一次产量减半时间是2012年,每二次减产一半的时间是2016年的7月,2020年则是第三次减半时间,目前记一页账本能获得的奖励是12.5个比特币。到2040年的时候比特币总量2100万枚且不会再增加数量。2012年11月28日的时候发生了第一次减半事件,当时比特币减半价格是12美元左右,等2013年12月的时候比特币的价格达到了历史新高994美元左右整体增长了近8000%。2016年的第二次减半价格是650元左右,在减半后的第526天达到了19500美元左右再创历史新高增长了近3000%。2020年5月23日是第三次比特币减半,这些的减半的区块高度是630,000,区块在资金上从12.5比特币减到了6.25比特币,等于每天发行900比特币也就是说每天减少了千万美元的产出。

2、比特币减产后怎么购买?比特币历史减产时间表对照表中减产后怎么购买,可以找个靠谱的平台来进行比特币交易。在平台选择中注意选择口碑好、抗风险力强、靠谱的来进行操作这样更有保障。各大交易平台中的操作要稳定、安全、拥有大量的用户才能令人放心。在比特币平台操作中注意各大数据分析有很重要的作用,能让人们更有目标的进行比特币交易并获取其中的利润,这就是比特币产量减半后人们要做好的事情。

比特币历史减产时间表中的时间节点中的每个时间都有详细数据,在OKLink浏览器中能查看关于各个时间点的数据内容,等人们熟悉每个时间点的比特币情况后再进行购买,就能更灵活的来掌握交易内容。在OKLink浏览器中拥有专业的行业分析报告,都是根据全球区块链上的比特币情况分析出来的精准结果,比特币中的减产时间配合行业报告让整个交易的利润空间更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怎么查手机连接WIFI的历史记录

全文共 292 字

+ 加入清单

安卓手机可以进入【设置】选项,然后点击【WLAN】;进入WLAN后就可以看到已经连上的WiFi;最后选择这个页面中的【管理已保存网络】,即可看到手机连接WiFi的历史记录。iPhone无法查看历史连接的网络记录,只能显示当前连接和搜索到的WiFi信号。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安卓手机可以进入【设置】选项,从页面的菜单栏里找到【WLAN】;

2、在【WLAN】页面中就可以看到已经连上的WiFi名称;

3、下滑找到【管理已保存网络】并点击进入,就可以看到手机连接wifi的历史记录了;

4、iPhone无法查看历史连接的网络记录,在打开WiFi开关后,只显示目前可以搜到的可用的WiFi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历史上薛家将名兴几代 薛家将人物关系简介

全文共 1211 字

+ 加入清单

《杨家将》、《呼家将》和《薛家将》被称为三大家将小说。在很多艺术作品中,其实都能看到有关这三大家将的故事,曾在民间非常流行。那这次是准备和大家讲讲有关《薛家将》的故事,小说虽然不能当正史看,但《薛家将》中的主要人物都是有原型存在的,他们也的确是非常出众的将领,那薛仁贵的名字各位肯定都不陌生。这次刚好来简单介绍下薛家的人物关系,看看历史上他们都有怎样的经历。

1、薛仁贵

咱们先说薛家将的第一代人物薛仁贵,他出身河东薛氏,祖上是南北朝时期的名将薛仁都。644年,李世民亲率大军东征,薛仁贵参加了这次战斗。在安市城之战中,薛仁贵身披白袍,手握长戟,纵马杀入敌阵,杀得敌军望风披靡,引起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注意,从而一战成名。战争结束后,李世民对薛仁贵说:“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

之后,薛仁贵就在京城的禁卫军中任职。唐高宗在位期间,薛仁贵为唐朝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先是参与平定高句丽的战争,接着又平定九姓铁勒,留下“三箭定天下山”的美谈。除了与吐蕃的大非川之战外,薛仁贵几乎没打过败仗。683年,薛仁贵病死,终年七十岁。

2、薛讷

再说薛家的第二代主要有两位人物,第一个是薛丁山的原型,也就是薛仁贵的长子薛讷。武则天在位时期,薛讷成为将领,之后征战沙场,堪称是一员名将。714年8月,薛讷戴罪立功,领兵抵抗吐蕃的进犯,他在武阶驿、长城堡大破吐蕃军队,“前后杀获数万人”。720年,薛讷病死,终年72岁。

另一位就是薛仁贵的小儿子,此人名叫薛楚玉!薛楚玉同样勇猛过人,在唐玄宗在位初年,他担任过幽州长史、范阳节度使等要职。因在任期间推行军事改革,薛楚玉遭到排挤,最终被免去职务。薛家第三代中,薛讷的儿子官职都不算太高,只做到刺史这个级别,而薛楚玉的儿子中却出现了一位王爷!

此人名叫薛嵩,也就是薛刚的原型。据史料记载,薛嵩武艺高强,“有膂力,善骑射”,可是他却得不到朝廷的重用。在这种情况下,薛嵩于755年参加了安史之乱,投靠了安禄山。在史思明被杀,薛嵩意识到叛军大势已去,于是与其他叛军一起向唐朝投降。这些安史叛将受到了唐朝的优待,薛嵩被封为昭义军节度使、平阳郡王。772年,薛嵩病死,终年61岁。

3、薛平

薛家第四代的代表人物就是薛嵩的儿子薛平!在薛嵩死后,手下的将领打算仿效河北的藩镇那样割据一方,于是胁迫薛平为留后。薛平假意答应,却将职务让给叔父,自己护送父亲的灵柩回家。换言之,薛平忠于唐朝朝廷,不愿意做藩镇军阀。服丧期满后,薛平在唐朝禁军中任职三十余年,深受宰相的称赞。

之后,薛平又被朝廷任命为平卢节度使,在任六年,深得百姓的爱戴。离任回朝时,当地百姓拦道挽留,几天后薛平才得以离开。831年,薛平以司徒的身份致仕,第二年病死,终年80岁。薛家五代人物就是薛平的儿子薛从,他担任过左领军卫上将军的职务,是禁军的高级将领。薛家从薛仁贵到薛平,祖孙五代都是名将,整个家族显赫了二百多年,从初唐直到晚唐,见证了唐朝的兴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台湾历史简介

全文共 669 字

+ 加入清单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4日宣布,经两岸有关方面协商,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将于11月7日在新加坡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此次会面双方以两岸领导人身份和名义举行。为了让您更深入的了解此次两岸领导人的会面,下面本安全网专注于公共安全常识的小编就先向您普及一下关于台湾的历史

台湾有文献记载且较为可信的历史大约有四百年之久。台湾(台湾)本岛位于东经约120度至122度、北纬约22度至25度之间,北回归线横贯中南部;东侧外海有龟山岛、绿岛及兰屿,东北外海有钓鱼台列屿,西南方向有位于南中国海上的东沙群岛以及南沙群岛的最大岛屿太平岛。

台湾介处中国大陆、日本、东南亚间的特殊地理位置,而成为各国船只的停泊与货物转运站。在17世纪上半叶,荷兰及西班牙分别占领台湾西南部及西北部进行殖民统治。后来荷兰人将西班牙人赶走,统治台湾西部。1661年4月,郑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讨大将军的名义,率两万五千名将士及数百艘战舰,由金门进军台湾,经过激烈战斗,1662年2月,荷兰签约投降,台湾进入郑氏王朝时期。在此期间汉人开始大量移入台湾,逐渐成为台湾主要构成人口。1683年,郑氏后人归顺清政府,台湾进入清治时期。

台湾历史图册1895年,由于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台湾割让给日本,成为大日本帝国的一部分。日本人征服居住于东部和中央山脉的原住民,成为第一个有效统治全岛的政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战败,台湾为中华民国政府所接收,1949年台湾与澎湖、金门、马祖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全文共 464 字

+ 加入清单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一、新经济政策

1.背景:

⑴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

⑵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2.时间:1921年

3.领导人:列宁

4.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5.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6.评价:是列宁从俄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二、苏联成立

1.时间:1922年底

2.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3.最初的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4.扩大: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5.解体:1991年底。

三、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领导人:斯大林

2.1928-1937年实施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3.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实现。

4.斯大林模式(又叫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苏联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

(2)评价: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具有严重弊端,对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中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梳理:历史必背知识点

全文共 626 字

+ 加入清单

第十二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1.“一国两制”

(1)提出者: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2)含义:“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意义:“一国两制”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

2.香港、澳门的回归

(1)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2)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行使主权。

(3)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第十三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1.四字构想:即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

2.八字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3.“三不”政策的调整:

1987年,台湾调整“三不”政策,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4.“两会”成立:

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5.“九二共识”:

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称为“九二共识”。

6.汪辜会谈:

1993年,两会领导人汪道涵和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进协议,并就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7.1995年******提出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这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8.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与基础是:一个中国原则。

编辑推荐:历史必背知识点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秦朝的历史作用

全文共 301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秦朝历史作用知识点,我们做下面的总结学习。

秦朝的历史作用

秦朝在我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首先,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其次,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再次,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最后,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

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上面的知识点,相信通过上面对秦朝的历史作用知识点的总结学习,同学们对此知识点能更好的巩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你脚下的高跟鞋来自哪里?高跟鞋历史追溯

全文共 1071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高跟鞋历史有两种传说:一种说法是源于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当时,路易十四苦於自己身材矮小,不能在臣民面前充分显示他高贵的气度,就吩咐手下人为他定制了一双高跟鞋。此后法国贵族男女们纷纷仿效,并很快传遍全国乃至欧洲大陆。还有一种传说是,15世纪时威尼斯有个商人,外出时害怕漂亮的妻子行为不端,就给妻子定做了一双后跟很高的鞋,以防止妻子外出。可妻子看到这双奇特鞋后,觉得十分好玩,就让佣人陪著她走街串巷,出尽了风头。人们觉得她的鞋很美,争相仿效。於是高跟鞋很快就流行开了。

但是安全网小编要提醒你的是,以下才是真正的高跟鞋起源历史哦:

高跟的前辈起源于唐朝之前:李白的某篇古文中有提及,古人登山的履是一种类于高跟鞋的鞋子,高跟鞋可以让人在登山时可以更轻松。

14世纪:最早的高跟鞋可追溯到中国明朝时期,为明朝时新的女鞋,于鞋底后部装有4厘米至5厘米高的长圆底跟,以丝绸裱裹。北京定陵出土的尖足凤头高跟鞋,制作十分讲究。北京定陵曾出土尖翘凤头高底鞋,鞋长12厘米,高底长7厘米,宽5厘米,高4.5厘米。大多认为高跟鞋源于西方,但实际上中国的高跟鞋早于西方100年之久。

15世纪:法国宫廷服装师发明了高跟鞋。自那以后,鞋跟的高矮宽窄虽不时有变,但对高跟鞋的狂热却历久不衰。因为“鞋子与女人一同分享经历,不论你处于人生的哪一个阶段,无论身材肥胖或纤瘦,鞋子永远跟你在一起。”

16世纪:其实,在西方高跟鞋最初的出现,是为了方便人们骑马时双脚能够扣紧马镫。直到16世纪末高跟鞋才成为贵族的时尚玩意。

17世纪:高跟鞋开始成为男女时装的一个重要元素。这时的高跟鞋有3寸高,鞋身相当细长,鞋跟与鞋底连成一体,若你有机会走到17世纪的街上,你会发现街上所有行人都穿著相同款式的鞋子,因为当时的造鞋技巧只能造出一款高跟鞋的样式。

18世纪:由17世纪末开始,人们开始尝试制造纤细的鞋跟,可惜支撑力不足,唯有加宽鞋跟的顶部以连接鞋底,到了18世纪后期高跟鞋的高度渐渐回落,取而代之是加上丝带及蝴蝶结的鞋子。

19世纪:当时的造鞋技术已相当成熟,流行以不同用料如缎子、丝绸及皮革来造鞋,款式亦更加多元化。

到了2001年,市面上推出的鞋款,就以明显偏窄且尖的鞋头,还有细如长针的鞋跟为最大特色。

到了2002年岁末,尖头皮鞋虽然还在大行其道,但原本尖尖的鞋头正在趋于柔和,不再是细尖型的,而是带点圆头或弧型的曲线。带一点圆润感觉的鞋给了都市女性新的时尚选择,也使原本个性十足的尖头鞋增加了女性的柔媚感。

高跟鞋演变到了现在,各种款式的高跟鞋让人眼花缭乱,但是也更合脚,更护脚,更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历史知识点: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全文共 390 字

+ 加入清单

1.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从此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2.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

3.元朝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记述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东方见闻的《马可·波罗行纪》一书,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4.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还加强对琉球的管辖。

5.元朝时的民族融合:(根本原因是国家的统一)

表现:许多汉人来到边疆,为那里的开发作出贡献;边疆少数民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已经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形成一个新的少数民族——回族。

作用:促进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锦心似玉罗十一娘历史原型是谁 罗十一娘的结局是什么

全文共 1435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电视剧《锦心似玉》已经正式开播了。想必很多人都非常期待这部电视剧了,由谭松韵和钟汉良主演。对于这部新的古装剧也是让人非常期待,尤其是徐令宜和罗十一娘的爱情故事。那么这部剧中,罗十一娘的历史人物原型是谁呢?她的结局又是怎么样的呢?想必大家应该都非常好奇,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锦心似玉罗十一娘历史原型是谁

《锦心似玉》讲述的不仅仅是男女主之间的爱情故事,还交待了很多国家大事,而且故事背景并不是架空的,而是真实存在。据了解本剧的背景朝代是明朝中期,大家通过服化也能够猜测一二。

明朝中期罗家逐渐的衰败,罗氏想要通过联姻的方式来拯救家族,此时罗氏最不受宠的庶女十一娘嫁给了朝堂红人永平侯大将军徐令宜。

两人前婚后爱,来到徐府的十一娘一方面要面对徐家错综复杂的关系,另一方面还要面对来自母家的压力,在这样的困境下,十一娘保持善良本性,获得徐家的认可。

十一娘和徐令宜不仅建立了感情,在国家危难之际,十一娘义无反顾的支持丈夫事业,夫妻两人携手对抗外敌,谱写一段美好爱情故事。

故事发生背景是明朝,但是故事中的人物在历史上并没有真正的原型人物,剧中人物全部为虚构,这一点还是令大家很失望的,不过我们通过一些细节线索还是能够做出一些推测的。

本剧根据《庶女攻略》改编,添加历史朝代为背景,也融入一些半真半假的历史内容,有人说编剧在改编的时候添加了越南名著《金云翅传》内容,在本书中讲述的是妓女王翠翘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除了王翠翘之外还有他的丈夫徐海,所以我们猜测这里的徐令宜可能参考了徐海的经历。

2、罗十一娘的结局是什么

罗十一娘虽然是一个出身卑微的女子,但她有主见,渴望自由的生活,面对错综复杂的人性,她依然保持着乐观善良的心态,没有被接踵而来的困难打倒,也正因如此,徐令宜才慢慢喜欢上她,罗十一娘是徐令宜的贤内助,多次用自己的智慧才能帮助丈夫解决问题,徐令宜和罗十一娘夫妻同心,感情深厚,结局应该不会太差。

3、小说的结局是什么

《锦心似玉》的原著算是一部比较有争议的小说,喜欢它的粉丝觉得这篇文细水长流且温馨真实,不喜欢它的人则觉得文章的情节过于平淡冗杂,复杂的人物关系影响阅读体验,而主角的人设也不够讨喜。

实际上,十一娘一直都是那种很沉稳的人,因为她有姨娘却不受宠,而且大夫人对于这些庶女也很苛刻。而徐令宜就是典型的封建男主,很大男子主义,对于后宅不是很关心。

因此,对于此书的影视化,看法也较为两极分化,一方认为可以像《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那样,拍出温暖的慢节奏风格,但是也有的人不看好,因为书里的情节太拖沓了。

但是从放出的预告来看,这部剧的质感还是可以的。明制的端庄典雅以及配色的复古得体,都体现出了剧组的用心。而预告片中出现的和离、入狱情节,令人十分揪心,期待剧情的前因后果。

很多人一开始看到选角的时候可能没有办法接受,其实看过原著的都知道罗十一娘(谭松韵饰)是嫁给永平侯徐令宜(钟汉良饰)做继妻的,所以有一定的年龄差才更让大家有代入感。

最重要的是,谭松韵虽然30了,但是那张脸看起来真的很青春。而钟汉良算是仅有的几个“纯天然”不老男神之一,不是一些靠着医美自封的。

两个人站在一起的时候,还是很有cp感的,一个是温润俊朗的侯爷,一个是娇俏玲珑的罗十一娘,同框就是撩人心弦的最萌身高差。

原著中的男女主就相差十几岁,而《锦心似玉》中的钟汉良与谭松韵同样相差16岁。这么说起来,这个选角可以说是完美了。之所以期待是因为两人都属于稳扎稳打的业务流选手,比起明星,用演员称呼更恰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A股历史上八次IPO暂停及重启后股市走势一览 IPO暂停给股市走势带来哪些影响

全文共 2036 字

+ 加入清单

交易所已通知近期拟IPO公司的主承销商,修改公告如下:“因近期市场波动较大,发行人及主承销商出于审慎考虑,决定暂缓后续发行工作。原披露的预计发行时间表将进行调整。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将及时公告本次发行的后续事宜。”

申购款将在下周退回至投资者帐户。

第一次暂停

1、总计交易日:98天

A股期间涨幅:+65.75%

1994年7月21日-1994年12月7日

市场表现

从1994年7月20日粤宏远A发行后,一直到当年12月8日中炬高新发行,新股暂停发行近5个月。在停发新股后,大盘没有应声上涨,而是一度快速跌落至325.89点,但很快在8月1日后展开一轮大幅度上涨,到9月13日高达1052.94点。但随后就是回调,12月7日,又回到了650点附近。

1994年12月新股发行重新启动后,大盘继续探底,并在次年的1月19日下探至571.36点。期间最大跌幅达到17.82%。

第二次暂停

总计交易日:96天

A股期间涨幅:+18.36%

1995年1月19日-1995年6月9日

市场表现

1995年1月18日,仪征化纤招股后,到当年6月12日,创业环保招股,期间新股暂停发行时间约5个月。大盘在IPO暂停的背景下,一度走出一波大幅度上涨行情,从524.43点起涨,到当年5月涨到最高的926.41点,在5月的月K线上留下了长达226点的上影线。其后,市场重现弱势。

重启新股发行后,6月12日大盘已经跌破700点,至7月初,大盘已经跌至610.33点,期间最大跌幅为13.92%。

第三次暂停

总计交易日:128天

A股期间涨幅:-12.60%

1995年7月5日-1996年1月3日

市场表现

此次IPO暂停距上一次重启也仅有1个月时间,暂停期间股指先后走出两波小幅上涨行情,但之后一路下滑直至1996年初。黔轮胎的新股发行后,大盘很快到达阶段性底部513点。此后股指一路走高,展开一轮大牛市,至1996年年底时股指已经升至1259点附近。

第四次暂停

总计交易日:69天

A股期间涨幅:-13.57%

2001年7月31日-2001年11月2日

市场表现

截至2001年10月20日左右,上证指数一口气从2245点跌到1520点,短短四个月跌去了700多点,跌幅超过三成。其间证监会完全停止了新股发行和增发。面对一泻千里的股市,10月22日,证监会紧急暂停《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宣布暂停在新股首发和增发中执行国有股减持政策。

11月2日IPO重启后,市场经历三年的震荡期,并于2003年11月13日达到1307.40点,直至股权分置改革实施。

第五次暂停

总计交易日:101天

A股期间涨幅:-7.86%

2004年8月26日-2005年1月23日

市场影响

这次IPO暂停时,A股仍处在2001年以来的熊市当中。暂停期间,A股市场虽然也出现了多次反弹,但是下降趋势十分明显,市场再度创出新低。由于新的询价制度对当时的股价形成不小的冲击,扩容也对市场造成一定影响,因此IPO暂停并没有给股市带来强势逆转,新股发行重启后,大盘出现了短暂的反弹,上证综指从1180点附近反弹至1300点之上,但这次的反弹持续时间不到两个月就结束了。

第六次暂停

总计交易日:264天

A股期间涨幅:+49.53%

2005年5月25日-2006年6月2日

市场影响

由于股权分置改革,IPO暂停了一年时间。这一轮空窗期开启后不久,上证综指跌至历史低点998点,而当空窗期进入尾声时,股指开始大幅度回升,新的牛市随之来临。

2006年6月5日,新老划断第一股中工国际招股,虽然导致了短期市场的回落,股指也从1700点附近最低回落到1512点,但随后很快就创出新高,此后更是一路上涨到6000点之上,A股最终迎来了史上最大一轮牛市。

第七次暂停

总计交易日:191天

A股期间涨幅:+43.09%

2008年9月16日-2009年7月10日

市场影响

在此次IPO暂停期间,受金融危机等多重因素影响,A股在经历了6124点的疯狂之后一路下行,至2008年12月时已经下跌了1年多,股指最低1664点。进入2009年后,市场一度走出2008年至今最大的一波反弹行情。

2009年7月10日,桂林三金、万马电缆在深交所挂牌交易——IPO在自2008年底暂停半年多后重启,上证指数当日最高触及3140点,并助推股指在1个月后站上3478点。但此后不久,股市一路阴跌,多次徘徊在2000点附近。

第八次暂停

总计交易日:待定

A股期间涨幅:尚无法统计

2012年11月16日至2013年12月

市场影响

A股市场IPO暂停后,指数在创出所谓的1949点的“解放底”后,开始为时两个月的反弹,以美丽中国概念和城镇化建设概念为首的相关个股领涨两市。今年春节过后,由于对IPO重启的担忧及国外热钱回流的影响使指数再度调整。随着第两轮IPO自查的进行,指数在5月出现小幅反弹,但由于经济数据的不理想以及IPO重启时间窗口的临近,指数近日出现快速下跌,一举击穿年线及半年线支撑。

拓展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