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原始人是怎么灭绝的推荐20篇

浏览

4138

文章

244

篇1:剑龙生活的世纪以及灭绝的时间分别是什么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剑龙生活世纪是侏罗纪中期,在地球上生存了一亿多年,在白垩纪早期灭绝。剑龙是剑龙科动物的统称,它是一种巨大的草食性恐龙,体型较大,背部有一排非常巨大的骨质板,而且还有带有四根尖刺的尾巴,尾巴的作用是用来防御掠食者的攻击。剑龙一般生活在平原上,会以群体牧游的方式和其他食草动物生活在一起。

剑龙的头尾长大约是12公尺,高度大约5公尺,对于人类来说,剑龙是相当庞大的动物,但是在它们生存的年代中,还有许多更为巨大的恐龙,另外沿着弓起的背部脊线,有两道形状类似风筝的板状物平行排列,在尾部靠近末端的区域,则有两对尖刺向水平方向凸起,这些装甲可以用来防御一些兽脚类的掠食者。

剑龙有和鸟相似的尖喙,没有牙齿,脑袋很小,所以不是很聪明,它的后腿比前腿长,前后腿脚趾的数量也不同,一般喜欢群居生活,剑龙最容易辨认的特色之一就是它的背部由17块分离的平板所排列而成的板块构造,和现在的蜥蜴、鳄鱼身上的某些构造很相似。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恐龙灭绝的原因

全文共 195 字

+ 加入清单

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还有待于人们的进一步探究,灭绝假说有以下几种。

1、物种斗争说。恐龙时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类动物出现了,这些动物属啮齿类食肉动物,可能以恐龙蛋为食。由于这种小型动物缺乏天敌,越来越多,最终吃光了恐龙蛋,导致恐龙灭绝。

2、酸雨说。白垩纪末期可能下过强烈的酸雨,使土壤中包括锶在内的微量元素被溶解,恐龙通过饮水和食物直接或间接地摄入锶,出现急性或慢性中毒,最后一批批死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研究表明:过度捕捞导致鲨鱼濒临灭绝

全文共 573 字

+ 加入清单

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全球研究发现,即使在海洋最偏远的地方,鲨鱼也很少有适合工业捕鱼的庇护所。

来自26个国家的150多名科学家将近2000条鲨鱼的活动数据与卫星标记结合起来。利用这一跟踪信息,研究人员确定了海洋中对许多物种非常重要的区域,即海洋前沿的鲨鱼聚集区,以及不同水域之间的海洋边界,这些水域生产力很高,食物丰富。研究人员随后计算了鲨鱼区与全球延绳钓渔船重叠的程度。

研究显示:过度捕捞导致鲨鱼灭绝

研究发现,在延绳钓捕鱼的范围内,鲨鱼每月平均花费24%的活动空间。对于有商业需求的鲨鱼,如北大西洋的蓝鲨和短鳍鲨,它们的重叠率要高得多,平均分别占其空间使用量的76%和62%,几乎每个月都与延绳钓渔船的捕鱼范围重叠。甚至国际保护物种,如大白鲨,与延绳钓船队重叠超过50%。

同样令人担忧的是,与延绳钓渔船高度重叠的鲨鱼聚集区经常受到高捕捞能力的影响。鲨鱼潜在的“双重攻击”将导致更高的捕鱼率,并可能加速鲨鱼数量的减少。

同时,研究结果表明,面对未来有限的工业延绳钓捕捞空间,一些大型鲨鱼在世界范围内濒临灭绝。

研究人员认为,在鲨鱼区周围指定大规模海洋保护区将是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这项研究表明,鲨鱼出没地区的详细地图和延绳捕鱼的范围之间的重叠为决定在哪里设立大型海洋保护区以保护鲨鱼提供了一个“蓝图”。此外,需要严格的配额来减少其他地方的渔获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物种灭绝的速度和影响

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物种灭绝速度远远超过了新物种出现的速度。新物种的产生需要很长时间和大量空间,但是在人类主宰地球以来,特别是近些年,自然环境越来越差,生物失去了自然进化的环境和条件,物种在不断走向灭绝,然而物种灭绝的速度和影响都有哪些?

生态破坏小知识:

1.惊人速度

来自欧洲、澳大利亚、中南美洲和非洲的科学家们在对占地球表面面积20%的全球6个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研究后得出了一个惊人的初步结论: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在未来50年中,地球陆地上四分之一的动物和植物将遭到灭顶之灾。他们预计,在2050年地球上将有100万个物种灭绝。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由于气候变暖已经是既成事实,因此在将要灭绝的物种中,有十分之一的物种的灭绝将是不可逆转的。但是从现在起各国控制全球有害气体排放量的努力将能够拯救更多的物种免遭同样的命运。

2.影响药物来源

当我们生病的时候,我们依赖自然环境去帮助我们恢复健康。传统医学的医生依赖植物和药草治疗疾病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在现代,人们也十分欣赏传统医学的疗效。生物多样性的锐减必然会使许多药用植物的来源减少。

提醒您:物种灭绝速度非常快,所以面对物种灭绝我们能做什么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护环境,因为只要保护好它们的生存环境,才能保护它们,为此我们可以学习一些生态破坏知识和环境污染知识来帮助自己。最后要了解更多环境污染小知识可持续关注本网站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非洲爪蛙:快把亲戚吃灭绝了

全文共 539 字

+ 加入清单

非洲爪蛙:害怕杀死表亲的“蝌蚪黑仔”

在南非开普敦附近的一个池塘里,非洲爪蛙作为宠物被引进,并成为一种入侵物种,占领了这个地区。同时,一只濒临灭绝的南非青蛙也生活在其中。科学家将食人两栖动物放入一个装有两种蝌蚪的水箱中,发现它们更喜欢吃近亲物种的后代。

南非斯泰伦博斯大学的John Measey将青蛙放入一系列装有不同蝌蚪的水槽中,测试它的饮食偏好。在将非洲爪蛙放入一个装有类似蝌蚪和拉普拉塔那角蝌蚪的水箱后,研究小组发现,这只青蛙更喜欢吃它濒临灭绝的近亲后代。

Measey博士认为发表在《非洲生态学杂志》上的研究表明,这种青蛙能够区分蝌蚪的物种差异。“这对凯普来说尤其是个坏消息,”他补充道。

据报道,非洲爪蛙分布在四大洲,现在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因为它作为一种宠物很受欢迎。虽然它们在世界其他地方无处不在,但这种青蛙不是开普敦的本地物种。

专家称,这种青蛙的出现对当地物种的延续构成了威胁,比如拉普拉塔那角青蛙。

根据《新科学家》杂志的一份报告,这项研究的共同作者,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詹姆斯·沃恩斯说:“这是另一个由人为景观变化引起的竞争环境变化的有趣例子”。

包括Measey博士在内的一些自然资源保护主义者表示,为了保护当地脆弱的野生动物,可能有必要强行将非洲爪蛙驱逐出这些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图拉克袋鼠的灭绝故事:竟是人类的“保护”害了它?!

全文共 1065 字

+ 加入清单

当欧洲人在17世纪发现澳大利亚时,这块大陆上的一切都是如此奇怪。尤其是那些后腿长、尾巴粗、跳跃能力强的袋鼠,确实让探险家们大开眼界。澳大利亚的土著人称这些动物为“恒河”,意思是“跳跃的东西”。后来,英语也用类似的发音“袋鼠”来指代袋鼠。当然,“袋鼠”这个名字不是指一个物种,而是有袋动物和袋鼠的统称。全世界大约有60种袋鼠。自从现代以来,由于人类的影响,许多种类的袋鼠已经灭绝了。

图拉克袋鼠绘画来源:维基百科

生活在澳大利亚南部的灰袋鼠于1939年灭绝,曾经是袋鼠家族中最优雅和敏捷的成员。与肌肉发达、擅长打斗的红色袋鼠不同,图拉克袋鼠身材匀称苗条。它的高度在成年人的膝盖上下。它的尾巴和它的身体一样长。它有纤细柔软的灰棕色皮毛。它的四肢是深黑色的,就像穿着靴子和手套。土拉克袋鼠的俗称是“猴脸”,因为它的眼睛和鼻子之间有一个明显的黑点,乍看起来像一幅画。

大约在1910年,成群的图拉克袋鼠仍然生活在广阔的草原和沼泽中。当太阳落山,夜幕降临时,你可以看到许多敏捷的身影四处跳跃,吃植物,防备像野狗这样的天敌。然而,随着欧洲移民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猎人盯上了袋鼠肉和毛皮。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图拉克袋鼠跑得非常快,而且有很好的耐力。它曾经失去训练有素的猎犬,被猎人追赶了6公里,最后从天空中逃脱。它的跳跃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50公里,相当于每秒14米。它细长的大脚和强壮的后腿提供了巨大的杠杆作用,使它能够以非常节能的方式长距离移动。也许是“勇敢的技术人员”。图拉克袋鼠在突然逃跑前必须等待猎犬靠近。

尽管速度惊人,图拉克袋鼠并没有逃脱灭绝。欧洲人不仅把火枪和猎犬带到了欧洲大陆,还带来了外来物种,如狐狸和兔子。红狐在该地区没有天敌,繁殖迅速,对各种袋鼠造成伤害。野兔是一种食草动物,繁殖速度极快,是袋鼠的生存竞争对手。与此同时,欧洲人一直在开垦荒地和排干沼泽,破坏图拉克袋鼠的栖息地。

图拉克袋鼠标本来源:谷歌

1923年后,Turak袋鼠濒临灭绝。它们最初的栖息地很难恢复。人们决定捕获剩下的袋鼠,并把它们放在南岛进行人工繁殖。然而,人类对这种动物知之甚少。当捕获最后一群野生袋鼠时,14只袋鼠中有10只死于过度恐慌,只有4只幸存。对人类的盲目保护造成了严重的二次伤害,已经成为粉碎这一物种的最后一根稻草。1924年后,没有人见过野生的图拉克袋鼠,四只人工饲养的袋鼠也没有留下后代。

地球上最后一只图拉克袋鼠生活在1939年。当它被抓住的时候,它还在妈妈的袋子里,而且它一辈子都不能从笼子里出来。随着图拉克袋鼠的死亡,它在历史的尘埃中安息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啸天犬的原型,几近灭绝的中国猎犬——细犬

全文共 845 字

+ 加入清单

细犬

说到中国本土最有名的宠物狗,大家会想起什么呢?肯定很多人脑海里都会蹦出二郎神手下的那个会吃月亮的天狗——哮天犬。它在中国宠物界的地位可是非常尊崇的,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哮天犬是什么品种呢?很多人认为,哮天犬的原型是中国古老狩猎犬种之一的中国细犬。一、历史现在已经没办法考证细犬最早的起源在哪里了。但是不能否认细犬在中国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从神话传说二郎神哮天犬的原型到郎世宁笔下的狗,它已经是我们历史文化中的一部分了。还有康熙皇帝的爱犬就是细犬,相传细犬曾经救过他的命,后来康熙帝就和他的细犬形影不离,御用画师为那只细犬画下了《康熙十骏图》,成为了唯一可以找到的古代细犬的图像。在陕西,还有有一种著名的民俗活动叫作“细狗撵兔”,以前是一种狩猎形式,现在成了一种娱乐方式,就是在秋季带着一群体型矫健的细狗去追猎兔子。目前在中国,有山东细犬、陕西细犬和内蒙细犬,它们在外形上略有差别,除山东细犬由山东省畜牧协会犬业制定了一个品种标准的讨论方案外,其它品种的细犬还没有规范的标准。二、作用细犬是中国古老的狩猎犬种之一。它是名副其实的细,从头部到身体,到四肢,都没有一丝多余的赘肉。“头如梭,腰如弓,尾似箭,四个蹄子一盘蒜。”是中国传统上对于一只好的细犬的标准。细犬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快的犬类之一,说它跑起来象离弦的箭一点儿也不夸张,它们的时速可以达到64公里,凶猛擅捕。细犬现在在中国的处境十分尴尬,早年随着狩猎的减少,细犬的工作作用已经被弱化,而在细犬逐渐复苏的时候,国外的猎犬品种大量进入中国,使细犬受到同类群犬灵缇、惠比特的强烈冲击。目前它们的数量十分稀少,几近消失。细犬之所以会被灵缇、格力等狗取代,是因为人们认为它的速度没有灵缇快。实际上在赛犬中灵缇早已是世界闻名的犬类,但细犬还从来没有走出国门,站在跑场上,真正的和那些洋狗赛过一场,就被人冠以了速度差的恶名。希望这种中国古老的猎犬能够在这些爱着它们的人的帮助下重放光芒,打开国门,走上世界的赛场,让每一个人都知道它们的名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近100年灭绝的生物 中国有哪些

全文共 1239 字

+ 加入清单

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每当想到这首诗的时候,总会想到那些曾经栖息在华夏打的上的野生动物,而这些动物中其中一部分也像奔流到海的河水那样,永远的消失在了华夏大地之上。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盘点一下我国近100年来灭绝生物

1、白鱀豚

被誉为“长江女神”、“风暴晴雨表”、“生命古化石”、“长江大熊猫”等等一系列头衔美誉的白鱀豚,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伴随着漕运、经济发达、非法捕捞等多种灾难后,于2006年宣告灭绝。

2、中国白犀牛

曾经广泛分布于中国各河流及林地,然而,清朝末年,民国初期的战乱,导致白犀牛被猎杀殆尽,1922年宣告灭绝。

3、普氏野马

曾经广泛生存于新疆,蒙古等地区,科技的进步和野外狩猎的兴起,让野生普氏野马灭绝,解放后,从德国动物园引进个别种群,然而,基因的单一性让它们不在强大。半依赖饲养生存。

4、高鼻羚羊

曾经草原上驰骋数千年的生灵,上世纪六十年代灭绝,主要是由于人类数量的暴增。和对草原养殖的规模扩大,侵占了高鼻羚羊的生存空间。

5、新疆虎

又称里海虎,1916年灭绝,伴随楼兰古国的发现,里海虎被同时发现,但也加速了它的灭绝,狩猎活动和皮毛,骨骼交易让这种仅次于孟加拉虎和西伯利亚虎的世界第三大虎灭绝了。

6、直隶猕猴

人类活动和对经济发展的无数,让这种生存于中国最北方的猕猴灭绝了。1960年后基本没有再现。

7、镰翅鸡

2000年宣告灭绝,曾经在云南边境森林中到处都是。

8、嗔池蝾螈

1970年灭绝,森林的砍伐和环境的污染,让这种对自然环境要求极高的动物灭绝了。

9、白头鹳

曾经广泛生存于长江中下游,泛洪区等地区。1950年后由于农业发展,这种笨拙鸟类逐渐消失,具体年份没有记载。正是由于它的消失。人们对朱鹮的保护开始重视。

10、海南叶猴

又称白臀叶猴,仅在海南岛生存。70年代灭绝。

11、中国豚鹿

上世纪七十年代灭绝,森林里的精灵,南方地区生存,经济发展导致生存空间压缩。

12、异龙鲤

异龙湖1951和1972年两次放水。导致异龙鲤鱼生存空间压缩,急剧减少。1981年灭绝。

13、冠麻鸭

1950年前后灭绝,农业发展和猎杀让本来不大的种群灭绝。

14、长江白鲟

2005到2010年间灭绝,上一次有记录是16年前,2020年正式宣告灭绝,在长江流域生存了1.5亿年之久,有长江活化石之称。

15、中华穿山甲

中华穿山甲是唯一一种因为药用需求被灭绝的动物,由于中医上长期以来认为穿山甲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包括阑尾炎等疾病都被广泛使用穿山甲。但实际上其是否具有药效并未确信,从理论成分上来看,穿山甲的鳞片就是角质层,与我们的指甲并无二至。

说到灭绝动物,我们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都是恐龙、猛犸这些史前动物,然而,更多的动物都是在近现代灭绝的,据统计,每天有75种物种灭绝,每小时3种动物灭绝,相当于每二十分钟就有一个物种灭绝,灭绝了的动物虽然不再存在,但是仍然值得我们去反思,它们的灭绝大多是人类活动导致的,可以对我们人类作为一个警醒,让我们重视环境的保护,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犀牛灭绝了没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犀牛没有灭绝,但全部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全世界有两万五千多只的犀牛生活在非洲和亚洲的野外,两千多只在动物园养殖,现存的5种犀牛之中,有2种在快濒临灭绝的边缘,其余3种也处在受威胁的状态。

犀牛最大的威胁就是人类,因为国际市场上对犀牛还有需求,盗猎者因此可以获得特别高的利益。在中国大陆、韩国和一些东亚国家和地区把犀牛制成传统的药材。

为了挽救濒临灭绝中的犀牛,在1937年把白犀牛和亚洲犀牛都列入《华盛顿公约》附录一中,黑犀牛在1977年才被录入,这些活动虽然终止了对犀牛的合法交易,但使得黑市交易变得兴旺。

犀牛是第二大陆生动物,躯体笨重、四肢短粗、头庞大。虽然体型比较笨重,但是能以相当快的速度行走或奔跑,非洲黑犀牛在短距离内可以达到5小时45公里的速度。

犀牛栖息在开阔的草地,稀树草原,灌木林地或沼泽地。犀牛都是草食动物,还吃一些水果、树叶、树枝和稻米。其主要的分布地区是亚洲南部、东南亚和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为什么恐龙会灭绝

全文共 1240 字

+ 加入清单

恐龙是中生代时期,即2.3亿年前的一种爬行动物,很多人都好奇恐龙灭绝的原因。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是恐龙会灭绝的原因的内容介绍,欢迎阅读!

恐龙灭绝的理论的假设

1·有些生物学家认为,在那个时候地球发生了地质上的造山运动。由于平地上突然长出许多高山,使得沼泽地大大减少,气候也随之变得不那么湿润温暖。恐龙的呼吸器官很难适应那种干冷干热的空气,而且一到冬天,恐龙的食物也没了,所以就走上了绝路。

2·还有科学家猜测,是超新星的爆发引起地球气候发生剧烈变化,使地表温度骤然升高后又急剧下降的缘故。

3·还有学说认为,恐龙吃了大量的有花植物,这些花中有很多毒素,而恐龙食量又很大,所以中毒而亡。证据是那个时候开始出现了有花植物。

4·还有人别出心裁地说,是因为恐龙这种巨大的动物吃得太多且不断放屁,向空中释放大量甲烷气体。由于它们数量太多,生存时间又长,所以破坏了地球的臭氧层造成毁灭性气候。

5·甚至还有人说,是外星人跑到地球来猎取的结果,因为它们觉得恐龙肉特别好吃。证据是他们在北极发现的恐龙骨骼化石有像被激光切割的痕迹。

6·还有专家说,恐龙是因为地球的臭氧层遭到破坏,受到阳光的直射,患上了癌症灭绝的。

7·火山爆发说,认为火山改变了地球的气候,由于恐龙不能适应新的气候而灭绝了。

8·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气侯变冷,很多植物被冻死,断绝了恐龙的食物来源,导致了恐龙的灭绝。

9·小行星撞击地球,产生两地球上的大火,所有的恐龙都被烧死了。

10·恐龙精子变异,恐龙蛋不能孵化小恐龙。

以上理论,普遍被大家认可的是陨石撞击说。由上述可知,专家们的理论可谓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是相当混乱的。这些专家的论点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不太讲逻辑,不受逻辑的统帅,不喜欢用逻辑进行推导, 大部分理论都是瞎子摸象。需要指出,有些理论简直是捕风捉影,随便臆测,几乎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根本经不起一驳。但这些荒诞不经的观点观点、理论却能常常见之于媒体,因为他们是科学家,怎么说都是科学的语言,怎么说都是有道理的。

看了恐龙会灭绝的原因还看:

1.

2.

3.

4.

5.

恐龙灭绝的最新观点

最近国际上各路恐龙研究专家又起纷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凯勒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最进一个研究说明,在小行星撞击地球30万年后恐龙才灭绝的,因此,恐龙的灭绝与小行星撞击地球无直接关系。对此,舆论一片大哗。

最新古生物研究证据显示,小小的热带蜜蜂在6500万年前造成恐龙灭绝的大浩劫中幸免于难,这项新发现对陨石撞击说提出“质疑”。 来自美国新奥尔良州立大学研究员杰奎琳·科齐谢克在刚刚结束的美国地理协会2004年会上公布这个新观点。

笔者认为,以上两位专家拿出的证据是可靠的,论点仅在一定范围内是中肯的,可信度是比较高的。

恐龙会灭绝的原因

恐龙的灭绝在科学界有很多种假设,其中主要的是小行星的撞击 天气的变化和疾病的流行, 现在大多数人都接受是受到小行星的撞击导致的尘埃在大气中很长时间没沉下来导致植物无法光合作用而死亡,从而导致生物链从底层崩溃,导致恐龙的灭绝

认为是天气的原因的科学家认为是天气的变化导致恐龙无法适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最美的人种是什么人种?最美的人种灭绝了吗?

全文共 105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和大家说说人种的问题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个感觉,那就是人种与人种之间是很有区别的,这个毋容置疑,但是总得分个好坏美丑吧,现在又讲究这个平等,所以不说坏的,也不说丑的,我们来说说美的,那么这个世界上最美的人种是什么呢?话说他们快灭绝了啊?那么到底灭绝了没有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吧!

先给大家说个事情,很多人以为这个黄种人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吧,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人种其实是白种人,欧洲、北美、北非、南美洲等等很多地方有白种人分布。白种人最早在欧洲、西亚后来美国等地的白种人都是欧洲人后裔,所以这个白种人的分布真的是太广太广了。

白种人这么多也是有优势的,所以在这些白种人里面出现了一支叫“高加索”的人种,他们很白,是最白的那种,所以被誉为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人种,在历史长河中他们也不好过,话说由于实在是太过于美丽,差一点被灭族,经过多次的浩劫他们的人数骤减,真的悲惨。

在我国其实有一支高加索人的分支,他们分布在新疆塔吉克族,值得一提的是,高加索人不仅仅只有白人,黑人也是有的,黑人和其他黑人有这非常大的差距,体格特征为浅肤色、高鼻梁、薄嘴唇,但是到底是不是白人还是一个盲点。但是但是就算是黑人,他们依旧非常的美丽,他们到底是不是高加索人科学家反正争议也很大。

为什么高加索人会这么漂亮呢?其实和他们生活的地方是分不开的,高加索人最开始生活的地方是在高山上,所以空气稀薄,气候寒冷的环境也就成了塑造高加索人天然工具了,使得高加索人如雪人一样美貌,尤其是女人们,那个肌肤真的是雪白到透彻,雕像一样完美的脸和修长优雅的身材,眼睛大大的,透出迷人的光。而且他们天生就会唱歌跳舞,是非常热情的一个民族,所以被公认为世界上最美的人种了。

但是就是这样的头衔招来了杀身之祸,在古希腊时代他们就在希罗多德的历史中出现了,那个时候高加索还叫切尔西之塔,但是战实事太频繁,先后也被罗马、阿拉伯、蒙古等等统治过。

高加索人也不知道为何美丽也有错,很多国王对高加索人的美貌所倾倒,所以高加索人也有当皇后王妃什么的,但是这样依旧不能逃脱命运。17世纪末,高加索人忍受不了波斯的残暴统治,就向俄罗斯求助,但是谁又能想到这是引狼入室呢?俄罗斯为了侵占领土,对高加索人进行灭绝种族计划,二百万人全部被杀,只有少部分人逃到山区,原来高加索地区也被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占领,高加索人永远的失去了故乡。

所以最后看到这个高加索人真的是太惨了,可以说是因为美丽而被灭族的,也真的惨烈呀,但是历史就是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第二次生物大灭绝发生时间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第二次物种大灭绝或称为晚泥盆纪大灭绝,呈现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因发生在晚泥盆法门阶的早期而被称为法门大灭绝,第二个高峰出现在石炭纪与泥盆纪交接,两事件中间间隔100万年,是地球史上第二次大物种灭绝事件,海洋生物遭到重创,78%的海洋物种灭绝,那么第二次生物大灭绝发生时间是什么时候?

生态破坏小知识:

泥盆纪(Devonianperiod),地质年代名称,古生代地第四个纪,约开始于4.05亿年前,结束于3.5亿年前,持续约5000万年。泥盆纪分为早、中、晚3个世,地层相应地分为下、中、上3个统。,泥盆纪古地理面貌较早古生代有了巨大地改变。表现为陆地面积地扩大,陆相地层地发育,生物界地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地变革。陆生植物、鱼形动物空前发展,两栖动物开始出现,无脊椎动物地成分也显著改变。

泥盆纪是脊椎动物飞越发展地时期,鱼类是当时最高级的生物并且相当繁盛,理所当然的是当时海洋的主宰者,各种类别地鱼都有出现,故泥盆纪被称为“鱼类的时代”。最重要的是显示出从总鳍类演化而来的原始爬行动物——四足类(四足脊椎动物)地出现。

提醒您:面对物种灭绝我们能做什么作为物种灭绝知识的热门,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为此我们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然后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大家可以了解环境污染知识和生态破坏知识来帮助自己。最后要了解更多环境污染小知可在本网站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恐龙是怎么灭绝的 恐龙灭绝的原因

全文共 701 字

+ 加入清单

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恐龙突然全部消失,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至今无人能解。

首先,德国科学家指出,恐龙灭绝是由当时恶劣的空间天气引起的,也就是说,来自宇宙的强粒子流入地球大气,导致地球气候剧烈变化,导致恐龙灭绝。但中国科学家证实,陨石撞击后,恐龙仍存活了大约200万年。

1980年,美国科学家阿弗雷兹的父子在6500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高浓度的铱,其含量超过正常含量的几十甚至几百倍。这种浓度的铱可以在陨石中找到,所以科学家们把它和恐龙灭绝联系起来。

根据铱的含量,撞击物体是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如此大的陨石撞击地球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打击。后来,他们在墨西哥犹卡坦半岛的地层发现了这个大坑。

白垩纪末期的造山运动使沼泽干涸,许多以沼泽为家的恐龙无法再生存。由于气候变化,植物也发生了变化。食草恐龙不能适应新食物,相继灭绝。食草恐龙的灭绝使食肉恐龙失去了支持,结果也灭绝了。

到白垩纪末期,哺乳期祖先的数量开始迅速增加。它们可能是以昆虫为主食的杂食性。这些小型哺乳发现恐龙卵后,不断进食,最终导致恐龙生育危机和恐龙灭绝。

由于板块移动,海流发生变化,导致气候发生巨大变化。寒冷干燥的气候导致植物死亡,恐龙缺乏食物。

白垩纪末期的造山运动使沼泽干涸,许多以沼泽为家的恐龙无法再生下去了。由于气候变化,植物也发生了变化草恐龙无法适应新的食物,相继灭绝。食草恐龙的灭绝使食肉恐龙失去了支持,结果也灭绝了。灭绝持续了1000-2000万年。到了白垩纪末,恐龙在地球上消失了。

然而,这些观点并不能提供令人信服的证据,也不能成功地回答恐龙灭绝的谜团。只有经过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我们才能找到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地球上的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

全文共 1359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古生物学家的研究,地球上可能曾经存活过40亿种生物,只不过在地球和生物圈演化过程中,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绝大多数物种都被灭绝并出局了!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地球历史上著名的地球上的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

生态破坏小知识:

一:白垩纪-第三纪之交大灭绝

此次绝灭是地球历史上第二大的集群绝灭事件,而恐龙时代在此终结更使它成为最广为人知的大绝灭。据统计,在白垩纪末,生物圈有2868个属,到了第三纪初就只剩下1502个属,灭绝率达52%,种的灭绝率达85%,受影响最大的是陆地上的恐龙和海洋生物界的浮游生物,也包括一些海洋底栖生物类别。其灭绝率为:淡水生物达97%、海洋浮游微生物为58%、海洋底栖生物为51%、海洋游泳生物为30%。除了恐龙灭绝之外,曾在前4次大绝灭中都得以幸存的菊石最终还是灭绝了。而由于某种原因,某些物种却基本没有受到影响,鳄鱼、海龟、蜥蜴、哺乳动物以及鸟类都顺利渡过这场危难。恐龙及其同类的消失为哺乳动物及人类的登场提供了契机。

2.二:三叠纪—侏罗纪之交大灭绝

不少科学家认为,这次灭绝的程度相对来说比较小。一些研究显示,这次灾难造成了60个科的海洋生物灭绝,科的灭绝率大约是1/4。还有研究认为,在三叠纪末期至少有两次灭绝时期,相隔1200—1700万年。但不论是单一的大灭绝还是几个连续稍小的灭绝,在这一时期里,牙形石类全部灭绝,菊石、海绵动物、头足类动物、腕足动物、昆虫及陆生脊椎动物中的多个门类,都走到了进化的终点。

三: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

发生在大约2.51亿年前的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时期。这是地球上发生的最大规模的物种灭绝事件,许多动物门类整个目或亚目全部灭亡。曾普遍生长的舌羊齿植物群,二叠纪末几乎全部绝灭;早古生代繁盛的三叶虫全部消失;蜓类原有40多个属,该世结束时全然无存;菊石有10个科绝灭;腕足类在同期大约有140个属所余无几。总共57%的科、83%的属(53%的海洋生物的科,84%的海洋生物的属,大约96%的海洋生物的种,估计有70%的陆地生物包括昆虫的物种灭绝了。

4.四、泥盆纪后期灭绝事件

发生在大约3.75亿至3.60亿年前的泥盆纪-石炭纪过渡时期。主要是海洋生物的物种灭绝,陆地生物受影响不显著。19%的科、50%的属灭绝。这次大灭绝事件持续了近2000万年,期间有多次灭绝高峰期。造礁生物消失,竹节石类、腕足动物的3个目、四射珊瑚10多个科灭亡,被称为凯勒瓦瑟尔事件,又称弗朗斯-法门事件。

五、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

这一时期大多数生物的机体是软体组织,形成化石的几率很小,只有那些具有壳或硬组织的动物才留下了比较多的线索,因而我们无法弄清楚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以及都有哪些物种受到了影响。据估计,大约有100个科的生物灭绝了,在属种级别上灭绝率更高,如腕足类属的灭绝率为60%,种的灭绝率可达85%。三叶虫类在这次灭绝中元气大伤,此后再也无法恢复前期的繁荣。此次灭绝事件对低纬度热带地区生物的影响较大,而对高纬度地区和深水区生物的影响相对较小,是地球史上第三大物种灭绝事件。

提醒您:当物种灭绝后,我们该怎么做,这里要推荐大家多了解一些面对物种灭绝我们能做什么等相关知识,并且也可以了解一些环境污染知识和生态破坏知识来帮助自己。最后要了解更多环境污染小知识可继续关注本网站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物种灭绝的危害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上的物种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减少。19日,印度尼西亚安塔拉通讯社报道,印尼苏门答腊犀牛因人类的非法盗猎目前正濒临灭绝。苏门答腊犀牛在14年间减少了90%,那么物种灭绝的危害有哪些?

生态破坏小知识:

1.土壤肥力以及水质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还在保持土壤肥力、保证水质以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影响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在自然界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组成了一个整体,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保持着一种生态平衡。因此,生物多样性锐减必然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给人类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

3.影响药物来源。当我们生病的时候,我们依赖自然环境去帮助我们恢复健康。传统医学的医生依赖植物和药草治疗疾病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在现代,人们也十分欣赏传统医学的疗效。生物多样性的锐减必然会使许多药用植物的来源减少。

提醒您:物种灭绝后,我们一定要实施预防措施,然后多了解一些面对物种灭绝我们能做什么等相关的问题来帮助自己,另外也可以多了解一些环境污染知识和生态破坏知识来提高自己。最后要了解更多环境污染小知识可收藏本网站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恐龙会灭绝,跟孵蛋时间太长也有关系

全文共 756 字

+ 加入清单

“缓慢而稳定,事情就会发生。”这是一句老话。然而,如果恐龙能活到今天,他们可能会说,有时最好尽快完成。

根据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恐龙蛋孵化可能需要3-6个月。同样大小的现代鸟类的潜伏期只有现代爬行动物的一半。

该报称,6600万年前,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如此长的潜伏期无疑给恐龙带来了巨大的劣势。无论是洪水还是干旱,或者当整个星球的动物都吃了最后一餐后,孵化时间越长,最终破壳而出的幸运者就越少。

推断化石蛋潜伏期的方法是看牙齿。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动物,牙齿上都有牙本质生长线(反映牙本质沉积的过程),牙本质生长线出现在胚胎发育期间。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科学家研究霸王龙牙齿时,他们发现恐龙也有牙质生长线。

首席研究员格雷戈里·埃里克森说:“牙本质生长线是动物牙齿发育过程中沉积的线,与一年生树木年轮相同,但它们应该被称为牙齿的‘昼夜轮’,每隔一天就会出现一条线。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生长线的数量直接计算恐龙的生长时间。”

研究人员使用高科技仪器,如CT扫描仪和高分辨率显微镜,来检查恐龙牙齿上不断增长的牙本质线条。样本包括安氏原角龙产的12枚卵和银杉胚胎的一颗牙齿。安的原角龙大约有一头猪那么大,而阿根廷的龙更大,嘴巴像鸭嘴龙。他们用x光扫描了这些牙齿的切片,计算了牙质生长线的数量,发现这些恐龙的潜伏期非常长。

安的原角龙死时产下的蛋是3个月大,而亚洲冠军产下的蛋是6个月大。现代鸟类进化的策略是尽可能一次产几个最大的蛋,并将孵化时间缩短到185天。

由于恐龙蛋非常罕见,目前我们只能知道恐龙的孵化期,而龙和迅猛龙等兽脚类恐龙的臀部形状不同,所以我们需要对它们进行区分。后者的潜伏期可能更短,但我们没有足够的证据。因此,如果你发现恐龙蛋,请把它们交给科学家,他们很难找到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第三次生物大灭绝原因

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第三次生物灭绝发生于距今2.51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是五次物种大灭绝事件中最严重的一次,造成了98%的海洋生物以及96%的陆地生物都在50万年内忽然消失,大量的生物“蒸发”殆尽,整个海洋、陆地的生命迹象都基本消失,那么第三次生物大灭绝原因是什么?

生态破坏小知识:二叠纪大绝灭:发生在二叠纪末期,距今约2.5亿年前。是公认的迄今已知的真个显生宙6亿年演化史上最大的绝灭事件。这次事件后,腔肠动物门珊瑚纲的四射珊瑚全部成员灭绝了、床板珊瑚大部分成员消亡了;原生动物门筳类完全灭绝了;软体动物头足类大部分物种消亡了,仅剩几个少有的物种衍生到三叠纪。腕足类的有铰纲几乎武安不灭亡;棘皮动物门中海蕾纲和海百合纲的3个目全部灭绝。陆生植物在这次事件中亦有大量消亡。据统计,仅海洋动物有200多个科绝灭,仅海洋无脊椎动物就有700个属灭绝。

发生在二叠纪末期的大绝灭事件,在生命演化史上的影响是明显的。产生原因至今尚未有完满的解释,已经提出的原因大致归纳为:海洋气候的变化,海水盐度的变化,地球地磁极倒转,宇宙射线的爆炸,超新星的爆发,小星体的陨击等。不过,造山运动的影响、大规模海平面的变化、气候的分异和变化的综合作用,似乎是二叠纪大绝灭的直接起因。

提醒您:面对物种灭绝我们能做什么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多了解了解,因为这样才能防止物种灭绝,另外大家也可以参考一些环境污染知识和生态破坏知识来保护环境。最后要了解更多环境污染小知识可继续关注本网站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人类为何不把老鼠灭绝 人类为什么不将老鼠消灭

全文共 365 字

+ 加入清单

老鼠是生物圈中重要的一种动物,对保持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老鼠还是食物链环节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人类不能把老鼠灭绝

1、生物链上的作用

生物圈中诸如猫头鹰、蛇等动物是考吃老鼠为为生的,老鼠的存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如果没有老鼠的存在,生物圈中此类动物的生存将面临改变,这些物种的改变减少或者增多又会会引起其他生物的改变。

2、食物链的作用

老鼠不禁被其他物种吃,同时自己也是食肉动物,也是食物链中的一环节。自然界中的很多昆虫是老鼠的主要食物来源,老鼠带来困扰的同时,自己也为城市或者环境解决了很多危害。

3、科研作用

人类的科学研究很多是采用小白鼠来做实验的。人来拿小白鼠做实验,是因为老鼠是哺乳动物,以及其他特征,和人类非常相似,试验结论有较大的价值。此外,老鼠的生存和繁殖能力最强,一年能怀八胎,不会因为做试验而灭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恐龙是怎么灭绝的?为什么恐龙会灭绝?

全文共 487 字

+ 加入清单

恐龙灭绝之2000年理论

恐龙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的时候突然全部消失,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这个谜至今仍无人能解。但是这不妨碍各个科学家根据找到的资料提出不同的设想,首先是德国科学家提出,恐龙灭绝是由当时恶劣的“空间天气”造成的,也就是说,来自宇宙的强烈粒子流闯入地球大气并导致地球气候发生剧烈变化,从而致使恐龙灭绝。但中国科学家考证,陨石撞击后,恐龙还存活了200万年左右。

恐龙灭绝之陨星撞击说

1980年,美国科学家阿弗雷兹父子在6500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高浓度的铱,其含量超过正常含量几十甚至数百倍。这样浓度的铱在陨石中可以找到,因此,科学家们就把它与恐龙灭绝联系起来。根据铱的含量还推算出,撞击物体是直径大约10公里的一颗小行星,这么大的陨石撞击地球,是一次无与伦比的打击。后来他们在中美洲墨西哥犹卡坦半岛的地层中找到了这个大坑。

恐龙灭绝之造山运动说

在白垩纪末期发生的造山运动使得沼泽干涸,许多以沼泽为家的恐龙就无法再生活下去。因为气候变化,植物也改变了,食草性的恐龙不能适应新的食物,而相继灭绝。食草性恐龙的灭绝使肉食性恐龙也失去了依持,结果也灭绝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快到了,要靠人造生物拯救?

全文共 1321 字

+ 加入清单

生态系统正在衰退,生物多样性正在迅速下降。我们已经过了保护自然环境的时期,科学家们集中精力创造新的合成生物来拯救地球。例如,生物修复蛞蝓将能够监测土壤状况。像豪猪这样的动物可以传播种子;被生物膜覆盖的叶子可以捕获污染物和病毒。这些将是政策咨询、专利申请和企业决策的结果。

在未来,人类将人工合成生物以拯救自然。从表面上看,这个想法很诱人,甚至很有希望。但是这个计划可能比预期的更加不利。认为这些技术可以解决问题的想法是乌托邦式的。

艺术家和设计师亚历山德拉·黛西·金斯伯格发起了上述想象。这是她正在进行的设计项目“为第六次灭绝而设计”的初步计划,该项目由皇家艺术学院授予她的博士学位。大约一年前,她在都柏林科学画廊举办的一个名为“成长你自己”的艺术展上首次展示了这个想法。金斯伯格试图通过提出第六次物种大规模灭绝的设计,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引发道德和伦理讨论。通过这个项目,她想找到一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应该用合成生物学来寻找解决人为问题的方法吗?

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环保主义者和合成生物学家面临的两难境地。金斯伯格本人没有预期的答案,但她已经参与一些合成生物学项目好几年了。一些最常用的设计(例如汽车)开始讨论这个话题,然后扩展到批评整个领域。

“为第六次物种灭绝而设计”是金斯伯格出席一个会议后形成的计划。这是第一次将它的位置放在自然保护和合成生物学两个领域之间的会议。中心议题是未来的合成生物学和自然环境保护将为我们塑造什么样的形象。金斯伯格说:“这就像是双方的人第一次聚在一起讨论他们的共同点。”他们发现了一个共同的领域,那就是拯救我们的星球。但这从来都不是真正的问题。出现了比合成生物学更容易被接受的形式: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一直在探索如何引入工程菌,这种工程菌可以使植物根系茂盛,并防止土壤表面侵蚀和荒漠化的蔓延。

环保主义者因其固执和短视而受到批评,合成生物学家也无法避免争议。合成生物学家被指责对生态问题的解决过于乐观。过于简单地思考这个问题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比如《侏罗纪公园》)。金斯伯格的项目试图缓和盲目相信技术的乌托邦人的激进想法,并指出合成生物学前景中被夸大的部分。

老实说,金斯伯格的目的在她的项目中并不突出,很容易被忽视。她提出的四种生物设计很容易被误解为合成生物学家绘制的美丽蓝图中的代表性作品。金斯伯格对人造合成有机体的描述就像写在塑料盒背面的“技术规范”,提醒我们科学进步经常面临政治、社会和商业障碍。例如,如果要制造这样的生物,谁来资助它们?谁拥有利润?如果出了问题,谁来承担责任?

金斯伯格的项目可能会偏离她的预期,受到比她希望的更多的质疑。然而,这不是一件坏事。如果科学家真的沉迷于未来新世界中生物设计师的角色,他们可能更多地从设计师的角度思考,而不是从实用的科学角度。通过提出正确的问题,设计师不仅可以引导技术创新向前发展,还可以让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金斯伯格说:“在科技论坛上,我经常因为问了太多问题而没有真正解决它们而受到谴责。”我想我们现在已经听到了越来越多更好的问题,我们也必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即并非所有事情都有解决方案。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尽最大努力找到解决这些影响全人类的大问题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