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古代公主对皇后的称呼(合集20篇)

浏览

1446

文章

1000

篇1:皇后卸妆水是发黄的吗 皇后卸妆水什么质地

全文共 946 字

+ 加入清单

皇后卸妆水是很有名的一款卸妆水,价格便宜,使用效果也很好,被很多人推荐过,很多人都种草了,皇后卸妆水是来自日本的,很多人说比贝德玛卸妆水还要好。

皇后卸妆水是发黄的吗

不是哦,皇后卸妆水的颜色为透明色,如果是发黄,很有可能是买到了假货!

皇后卸妆水是一款性价比超高的卸妆水,日常不防水的彩妆统统都能卸除,卸妆水非常温和,不含很多刺激皮肤的成分。特别添加:苹果、莱姆、橙果还有葡萄柚等综合果酸萃取。所以温和不刺激,敏感肌或是有肌肤过敏问题的人也是可以放心使用的!

皇后卸妆水什么质地

将卸妆水到在手心,质地像矿泉水一样清爽,上脸卸妆时完全没有油腻感,使用感非常好。

皇后卸妆水怎么样

皇后卸妆水的外观其实和贝德玛其实挺像的,都是500ml的透明瓶子,包装也很简洁。而且皇后卸妆水也是号称成分很温和,很安全,无香料,无色素,无油,无酒精,没有其他乱七八糟的添加剂防腐剂,一点也不刺激,包括敏感肌肤在内的所有肤质都可以用。

皇后卸妆水的卸妆力在手背上用粉底液、口红、眼线、眼影、眉笔和防水睫毛膏,将浸满化妆水的棉片敷在手背上,轻轻按压一下,再抹掉上面的彩妆品,能发现大多数彩妆都被卸的干干净净了。但是防水睫毛膏确实还会有残留,来回使劲擦,还是可以全部擦掉的。卸妆水本来就是适用于卸淡妆和防晒的,眼唇妆还是交给专业的眼妆卸妆水吧。

皇后卸妆水保质期几年

皇后卸妆水的保质期是3年,所以不用担心自己用不完,一般即便是不常化妆的宝宝,也是绝对可以在到期前使用完的。一般的日本化妆品界的一条潜规则,没标生产日期的意思是“只要没开封,就算过了3年期限也能继续使用”,所以是不需要太注意生产日期的。但是如果一定要弄清楚的话,就可以找到瓶子上印着的那串数字和字母,这就是生产日期。

一般头两位数字代表生产日期:11=11日

第一个字母代表生产年份:H=2000I=2001J=2002K=2003L=2004M=2005N=2006O=2007P=2008Q=2009R=2010S=2011T=2012U=2013V=2014

第三个字母代表生产月份:A=1月B=2月C=3月D=4月E=5月F=6月G=7月H=8月I=9月J=10月K=11月L=12月

例如生产批号:11VLCM,换算后生产日期是2014年12月11日,而日本的化妆品保质期一般为3年,所以不开封2017年12月11号到期。开封的话三个月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哪些人不适合公主切发型 哪些人不适合剪公主切发型

全文共 349 字

+ 加入清单

颅顶低的人不适合公主发型,会有压缩脸型的效果;发际线太低的人不适合剪公主切发型,会显得脸短;公主切发型也不适合发量过多的人士,会让公主切发型变形。

一、颅顶低的人不适合剪公主切发型

颅顶过低的人如果剪公主切发型,不仅会减少头部发型的层次感,还会让头型看起来很扁,有压缩脸型的效果,因此颅顶过低的人不适合这种在脸侧具有较多层次的发型。

二、发际线低的人不适合剪公主切发型

发际线低的人也不适合剪公主切发型。因为发际线低的话,会让公主切发型的刘海看起来很短,从而会凸显这类人群脸短的缺点。

三、发量多的人不适合剪公主切发型

公主切发型更适合发量少的人,而发量多的人剪公主切发型可能会使发型显得过于蓬松,从而给人一种爆炸头的效果。因此如果发量多的人也想剪公主切发型,最好先将发型削薄后,再剪公主切发型会比较合适。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古代言情经典小说推荐 有哪些好看的古代言情小说

全文共 508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言情经典小说推荐:《嫡女重生》《锦屏记》《知否知否应是绿瘦红肥》《扶摇皇后》《月沉吟》《衣香鬓影三步曲》《大漠谣》《凤囚凰》《江山如画》《孤芳不自赏》《且试天下》《寂寞空庭春欲晚》《九阙凤华》《一品嫡妃》《农门医女》《重生之悍妻》。

《倾世宠妻》《独步天下》《拐个皇帝回现代:暴君的小妾》《寻樱丝》《相思王妃上、下册》《不做宠妾》《醉玲珑》《帝王画眉》《绾青丝》《且试天下》《倾城梦,我的后半生》《誓不为妃》《萧然梦天下》《我的皇后》《有女舜华》《沧海》《三生三世菩提树下》《九州·神女赋》《重生之凤还巢》。

有哪些好看的古代言情小说

古代言情小说广泛意义上可指以相对于现代而言的古代为舞台背景展开的以男女主角的情感纠葛为主线的古风小说。其题材很广,有种田文、宅斗文、宫斗文、仙侠文、武侠文、魔幻文、玄幻文、历史文等种类繁多。一般指纯古代言情小说,与穿越文要区分开。

其中,《嫡女重生》是起点女生网连载的小说,作者是顾婉音。该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嫡女,亲娘柔弱且早逝,被庶母陷害嫁给一个傻子,在婚礼时醒悟自己的软弱终是给敌人可乘之机,不服从这样的安排而自尽于柱上,天意安排她有幸回到5岁,她暗想绝对不能再软弱,她要重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国古代传统数学在明代并未失传

全文共 1783 字

+ 加入清单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数学的先进国家,但中国数学史写到明代,却似乎出现了异常。

明代:数学的沉寂时期

1937年,我国著名数学史专家李俨(1892 1963年)在其著作《中国算学史》中说:“近晚期算学,自明初至清初,约公元1367年迄1750年,前后凡四百年,此期算学

虽继承宋金元之盛,以公家考试制度久已废止,民间算学大师又继起无人,是称中算沉寂时期。”

1964年,著名数学史专家钱宝琮(1892 1974年)在其著作《中国数学史》中说:“明代中叶以后出版了很多商人所写的珠算读本,这些珠算书中虽保存了一些《九章算术》问题,对比较高深的宋元数学只能付之阙如,中国古代传统数学到明代几乎失传。”

1980年,梁宗巨(1942 1995年)在《世界数学史简编》中更是说:“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数学的先进国家……但是朱世杰之后,我国数学突然出现中断的现象,从朱世杰到明程大位的三个世纪,没有重要的创作。”

以上几位专家的论点虽不能代表全部,但在论及中国数学史方面的影响,却是相当有权威性的。

明代数学最高水平的代表著作

《算学宝鉴》全称《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王文素著,完成于明嘉靖三年(1524年)。全书分12本(由子至亥)42卷,近50万字。据劳汉生介绍:“《算学宝鉴》自成书后四百年间未见各收藏家及公私书目著录,民国年间由北京图书馆于旧书肆中发现一兰格抄本而得以入藏。”正是这一偶然发现,才得以将明代数学最高水平的代表作明示天下,而近些年专家学者们对这一手抄孤本研究的成果更是喜人。

1.通证古今,正本清源

《算学宝鉴》对当时见到的数学著作及民间算法、算题,均能“留心通证”,明确指出原书之谬;对“占病法”、“孕推男女”等不科学的算题一律不集。因该书有“通证”的毅力、“新集”的魄力,故有去伪存真、补缺续断、正本清源的结果。

2.有所创新,有所前进

《算学宝鉴》在通证的基础上,“复增乘除图草,定位式样,开方演段,捷径成术”。集算诗中提到的“悬空定位无踪影,带从开方有正翻”,正是其在学术上高人一等、算法上技高一筹的写照。

3.古术天元,并未失传

《算学宝鉴》研究了一元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内容详实可贵,这充分说明一元高次方程数值解法及天元术、四元术在明朝并未完全失传。王文素在解法中所用名词术语、演算程序,基本上与宋元数学一致,并有所发展和创新。

4.珍贵史料,不可多得

《算学宝鉴》系一部应用数学书,书中例举的米、肉、马、麻等价格资料应有尽有,船费、脚银、税种等经济史料不胜枚举。我们可以从这些资料透视当时的社会生活。

5.在世界数学史上的位置

王文素解高次方程的方法较英国的霍纳 Hirner 、意大利的鲁非尼 Ruffini 早200多年。在解代数方程上,他走在牛顿 I.New ton 、拉夫森 J.Raphson 的前面140多年。对于17世纪微积分创立时期出现的导数,王文素在16世纪已率先发现并使用。《算学宝鉴》中的“开方本源图”独具中国古代数学传统特色,国外类似的图首见于法国数学家斯蒂非尔 M.Stifel 1544年著的《整数算术》一书,较《算学宝鉴》迟20年且不够完备。

《算学宝鉴》虽尘封多年,但从对该书的研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王文素是继宋杨辉、秦九韶和元朱世杰后明代最杰出的数学巨匠,《算学宝鉴》是代表明代数学中兴的最高水平的数学巨著。王文素的数学成就是中国数学史连续性的有力证据,所谓“中国古代传统数学到明代几乎失传”的观点确实应该改变一下。

数学史中未被挖掘的宝藏

手抄孤本《算学宝鉴》直至1939年才被发现,见者不多,对其浩瀚长卷深入研究者不多。即使偶有人提及,也是将它与吴敬和程大位的书一样当作“商人所写的珠算读本”对待。这是王文素及其《算学宝鉴》成书400多年所受到的不公平对待。

《算学宝鉴》的产生是数学史发展的必然,而使其“几成腐尘”也有其特定的社会环境。《算学宝鉴》博大精深,但也被埋得太深了,正因如此,它成了数学史中未被挖掘的宝藏。

任继愈在《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总序中说:“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和科技成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在人类文明史上放射过夺目的光辉,对后世产生过重大影响,是一项特别值得挖掘整理的文化遗产。”而被埋没400多年却能代表明代数学最高水平的数学瑰宝――《算学宝鉴》则应该是等待有志之士来挖掘整理的有着丰富内涵的宝藏。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古代皇帝也有工资吗 古代的皇帝工资有多少

全文共 872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工资,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的时候是叫俸禄。每个月或者每年的俸禄基本上都是固定的,当官的肯定是很多,至于老百姓就不好说了。但是要知道,在古代皇帝竟然也是有工资的!那么在古代皇帝的工资每个月都有多少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古代皇帝也有工资吗

秦汉时期设有少府专门管理皇帝的私人财物,以后历朝历代都有专门的机构管理皇帝的财产,其实就是给皇帝发工资。宋朝自宋太宗开始,皇帝每个月有1200贯铜钱,叫做“好用”钱,由左藏库按月分发。宋朝官员薪俸普遍比较高,皇帝的工资自然低不到哪儿,据折算,1200贯铜钱相当于现在的三十六万,这光是皇帝一个人的花销,可以说是天文数字了。明朝皇帝有内库,就是皇帝的私人金库。崇祯时期,国家财政严重不足,大臣就曾要求皇帝动用内库补贴军饷。清朝则舍友内务府管理皇帝及后宫的开支。所以说,古代皇帝是有工资的,而且并不是象征性的,工资还很高。

当然并不是每个皇帝都领工资,比如宋朝宋仁宗就明确表示自己不要“好用钱”,以表现自己的勤俭节约。这是宋仁宗的高风亮节,其他皇帝还嫌钱太少不够花呢。明朝万历皇帝为了要二十万两银子和大臣讨价还价,最后以十五万两成交。可见,皇帝用钱也是受限制的,虽然他是天下的所有者,可也得按照一定的规矩来,不能为所欲为。

2、皇帝每个月有多少工资

有人说天底下都是皇帝的,所以皇帝就是拥有整个国家,这句话的确是没错,但是皇帝也不能乱花钱,要能够让国家可以长久一点。毕竟一个国家的财力是有限的,如果大兴土木,为了皇帝的喜乐的话,一个国家迟早是会灭亡的,就像是商纣王一样。因为后来的皇帝是吸取过了教训,不想灭亡,于是就开始约束自己。

自己会存着一个的私库,会派专门的人管理,一个月大概就是10多万白银。换算成今天的单位的话,就是几十万块钱人民币,可不要小看这么一点点钱,在当时还是非常值钱的,能够买很多很多东西,而且皇帝也不需要买什么,毕竟还有朝廷出钱的。但是皇帝也是需要赏赐一些下人一些东西的,只好用自己的钱去用了。如果皇帝用的太多的话,私库就会越来越没钱的,甚至一些皇帝大手大脚,自己都还需要想办法去收钱。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大明风华朱瞻基为什么娶胡善祥?朱瞻基的皇后是谁?

全文共 1308 字

+ 加入清单

大明风华》中有很多剧情和人物关系跟正史上不同,在网上也是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剧中孙若微和胡善祥是亲姐妹,两人都嫁给了朱瞻基,朱瞻基浑然不知胡善祥想成为太子妃的真正目的,但孙若微是知道的。所以这份压力全来到了孙若微身上,她既想保护妹妹,也不想让朱瞻基受到伤害,不过她终究是要做出一个选择。朱瞻基如果知道她们是亲姐妹,又会如何对待自己的两位妻子呢?朱瞻基为什么娶胡善祥?

朱瞻基娶胡善祥是因为到了年纪,而太子妃的人选也不是朱瞻基能够决定的。

其实朱瞻基喜欢的是孙若微,一开始的时候他们相爱相杀,到后来却成了相知相守。在这中间也经历了种种的挫折,让别人无法替代的,最终收获了幸福。

孙若微和胡善祥是亲姐妹其实是一种非常离谱的设定,电视剧改编的如此狗血,是很违背历史的。不过经过改编后,这和原著的青梅竹马谈恋爱简直不是一个画风,这也让观众惊呆了。

电视剧中两人原是双生并蒂,但是在少年儿童的时候,因为一场变故所以就走散了,而且父母都已经伤亡,经历过同一个男人在结婚之后才相识的,不过在历史上孙和胡并不是姐妹。所以这个改变确实是很大的。

在历史上,胡善祥还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一个皇后,孙若微是胡善祥后来被废掉后位之后,才又被立为皇后的,所以在没有被废之前,他也只不过是一个贵妃而已。不过后来成为皇后,有了一定的地位。相信这部电视剧接下来的剧情会更加精彩,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感觉,而且这部电视剧的演员都是非常有实力的,他们的演技都是特别丰富的,不论从眼神以及造型上都能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觉。朱瞻基的皇后是谁?

《大明风华》中朱瞻基已经选好了太孙妃与太孙嫔,只可惜这两位嫁给他都另有目的,而且孙若微一直没有告诉朱瞻基,自己的亲妹妹就是胡善祥。姐妹俩都掩藏了这层身份,胡善祥是为了报仇,孙若微是为了保护妹妹。

朱瞻基虽然一下子娶了两个,但他其实只想娶孙若微的,而且还想要给她太孙妃这个位置。因为他曾答应过孙愚要一辈子不让孙若微受委屈,可谁知这一进宫就受委屈了。而且孙若微是靖难遗孤的这个身份也早就被朱棣知道了,太子一家面临生死关头,可是朱瞻基为了孙若微宁愿不做皇太孙,只想要朱棣可以留孙若微一命。

这样爱美人胜过江山的男人,敢问哪一个女人会不喜欢呢?孙若微知道这件事后也很感动,可是至今她都还没有爱上朱瞻基。

不过朱棣并没有多追究,太子朱高炽与太孙朱瞻基父子联手化解了这场危机。皇太孙大婚顺利举行,胡善祥也成功坐上了太孙妃的位置,孙若微则坐上了太孙嫔的位置。

朱瞻基很高兴,他以为一切都风平浪静。但其实真正的斗争刚刚开始......

此后,朱瞻基一直都很宠爱孙贵妃,而忽略胡皇后。胡善祥与姐姐孙若微的嫌隙越来越大了,胡善祥便开始对姐姐动手,还联合了汉王朱高煦谋反。当时他们的计划失败,胡善祥被废后,朱高煦被诛杀。

孙若微替胡善祥求情,而朱瞻基也在那时知道了孙若微与胡善祥原来是亲姐妹,她们嫁给自己都是为了报仇。朱瞻基怎么也没想到孙若微不爱自己,这是他最接受不了的。但在他质问孙若微:“你还要骗我多久”的时候,孙若微其实已经爱上他了,而且已经放下仇恨了。

只可惜,朱瞻基已经对她失望了。几年后,朱瞻基驾崩了,孙若微坐上皇太后的位置,可是她再也开心不起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童养媳在古代怎么生活的 为什么会有这种习俗

全文共 1037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童养媳,在我国历史上一般称之为“养媳”,要说童养媳的生活和状态是什么样的,其实就是字面理解就行了。一个被婆家养大的媳妇,由于是在年幼的时候就被接近了婆家,所以在“养媳”的前面再加个“童”字。因为媳妇是婆家养大,理论上她可以被称为养女,所以童养媳的婚姻,也可以理解为抱养他人的女儿作为养女,然后等待自己的儿子到适婚年龄,送养女和儿子圆房生子的婚姻。

童养媳的源头目前已经无法考究,但因汉昭帝的皇后上官氏,六岁时就被送进宫中成为十二岁皇帝的妻子,符合我们对“童养媳”的基本印象,因而童养媳目前一般被认为在汉朝时就已经开始雏形。

而童养媳婚姻存在的巅峰,目前被公认为明清2朝,根据学者郭松义先生考证,全国有童养媳记载的州县为561个,而当时清朝总共州县数为1724个,若以上诉数据为基础对比,在清朝的时候,中国35.24%地区都有童养媳问题。

清朝的采蘅子著《虫鸣漫录》时,就写道:“有养媳十二三龄,依夫姊而居”。

起源于明朝中后期豫剧,所创作的名曲《蓝桥会》更是直言:“韦郎一去无音信,我在中途遇强人,卖与蓝家做养媳,从此跳下陷人坑”。

明清流传的民谣“等郎媳”也唱道:“二十岁大姐十岁郎,夜夜困觉抱上床。说他夫来年太小,说他儿来不喊”。

清朝文人沈复所写《浮生六记》中,甚至亲自描绘了自己将女儿送去当童养媳时,作为父亲的悲痛欲绝。

那么问题也来了,都是爹妈的心头肉,在古代中国的父母们为什么要狠心把自己的女儿送给别人当童养媳?难道他们忍心?难道他们心狠毒辣?

作为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惯例的习俗,我们已经不能从个人的善恶层面去判断。否则我们能说中国古代的父母都是大恶人?

童养媳的出现,本质上依旧是我们宗法制延续出的大家长制所产生的糟糠,在宗法制下,子女和老婆被物化成为了男人的私有财产,子女即使成年,依旧是“父亲”的附属品。而包办婚姻正是这种附属关系的直接体现。所谓的童养媳婚姻,即是父亲作为家长使用包办权的一种方式。

而诱使作为家长的父亲,选择童养媳婚姻的原因,主要有2个,第一原因是假如父亲所主导的家庭是贫穷,生下女儿时出于无力养活的考虑,就把她送入富裕人家当童养媳,这样一来父亲也不用承担更多的生存压力,女儿也能活下去,理论上也是一种宗法制下的“无奈爱”。

第二原因则是夫家的理由,中国古代正式的婚姻,是需要行媒妁之言、大办婚礼,每一步都是要花大把的银子,实际操作下来,一般的家庭是难以承担,而童养媳因为是自己养大的,就没有上诉的需求,婚礼那些都要简单很多。客观上养媳降低了男人娶亲的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古代人的平均寿命多少 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了几代人的平均寿命

全文共 1360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军迷朋友们来说,每一次提起与军事有关的武器装备、战争、史实等,往往都会比较专注于事物的本身,而忽略了其背后所蕴藏的一些东西。无论是各型武器装备,还是正义或非正义的战争,会牵扯到军人和无辜生命的伤亡,巨额的经济损失和巨大的破坏。因此,我国古代军事著作《孙子兵法》提出“不战屈人之兵”,正是看到了战争的这些问题……

今天,“玻羊车界”换一个角度,以人类各阶段的平均寿命为前提,跟大家形象的探讨一下战争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深刻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始末时间是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始末时间是1939年9月1日(国内目前从1931年9月18日起算)~1945年9月2日,两次世界大战的时间跨度长达31年!

根据相关资料,我国夏代的人口平均寿命只有18岁;就是说,一位夏商时期的中国人,如果他在1914年出生,参考‬数据‬赋予‬他‬的‬寿命平均值,他‬一生的1/4在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要用一生的约‬1/3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假如他想为我中华民族抗击日寇,他要赶在1931年出生,4岁参军,才能在‬理论上‬打满‬全程,一生的7/9都是在打仗中度过的,剩下‬的只有童年‬......

其实,即便是跃过秦朝的20岁、东汉的22岁、唐的27岁、宋的30岁、清代的33岁,即便是民国时期的中国人,平均寿命也只有‬35岁,也是有近一半的人生在打仗!

由以上的比较我们也不难看出,虽然人类的武器装备越来越先进,杀伤效率越来越高,但是人类的战争时间有越来越长的趋势,比如长达十年的两伊战争、苏军入侵阿富汗以及美军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后的治安战、叙利亚内战等等。也可以这么讲:武器先进与否,并没有本质上缩短人类战争的进程,左右人类战争长短的主要原因,依旧是人类的寿命!

咱们再来看看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策源地,欧洲的寿命情况。自18世纪开始,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其各国的物质生活条件和保健措施得到改善,欧洲人口的平均寿命到了19世纪中叶超过了40岁;至20世纪末,欧美等发达国家男女的平均预期寿命分别达到71.1岁和78.7岁。

也就是说,在1850年前后‬出生的很多人,因为各种不幸,有幸没有赶上第一次世界大战。而1890年-1900年出生的欧洲人,尤其是男婴,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军事力量。这些经历“一战”并在战争中幸存的人,以及在1850年左右出生的那些比较长寿的人,会经历“一战”、“二战”之苦。

而且,1900年出生的任何一位欧洲人,只要超出欧洲平均寿命指标,无论是参军还是仅作为一介平民,都会受到“一战”、“二战”的波及!

如果我们以10年为一代人计算。时间跨度31年的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有3代人伴着枪林弹雨来到‬这个‬世界!假如以14岁-30岁作为参军入伍的适龄,那么就会把时间追溯到1884年,而1914年出生的男婴,不仅生于战火之中,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上各国厮杀的主力军!

那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幸存的军人,除了枪炮造成的残疾,还会有一部分人饱受化学武器留下的终生痛苦......那些在原子弹下幸存的日本人,会受到烧伤、辐射的伤害,会在皮肤性‬疾病、血液病变、癌的折磨中慢慢死去……

也因为如此,有人说,“一个人是一座‬墓碑,一百个人是一百座墓碑,而一万个人,仅是数字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银皇后有毒吗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皇后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不耐寒,怕强光暴晒,不耐干旱。生长适温为20-27℃,3-9月为21-27℃,9月至翌年3月为16-21℃,冬季温度不低于12℃。以肥沃的腐叶土和河沙各半的混合土为宜,银皇后能放在卧室吗?银皇后作为一种耐阴的植物,非常合适在室内栽种,不管是在家中客厅、卧室、书房等都可以摆放,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银皇后有毒吗?

当然了,银皇后虽然是很好的家居植物,但是,它和很多天南星科植物一样,是具有毒性的。银皇后的茎秆一旦折断后,便会分泌出透明状的液体,这种液体是有毒的,十分的辣,其程度甚至超过了黄色灯笼椒,并且它的效用更为持久。因此,在家中栽植时,一定要防止儿童折断茎叶后进行玩耍时,不慎舔食入口。

不过用手接触银皇后并不会中毒,只有食用才会产生中毒反应。误食后一小时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头痛、流涎厌食、眼花、疲倦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腹痛腹泻、四肢麻木、心跳缓慢、血压下降、严重者病人烦躁、抽搐、昏迷、瞳孔散大,可能产生各种心律失常。食用过多者,若未得到及时的救治,病人极度虚弱、出现谵妄、心脏呈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甚至死亡。

其实银皇后的叶色是十分美丽的,而且特别耐阴,用其盆栽来点缀家居厅室,其装饰的效果非常的明显。而且银皇后素来以它独特的空气净化能力著称,每当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越来越高之时,它的净化能力便愈加突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古代一两等于多少克 古代一两如何换算成克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但每个时期的一两都不固定:1、秦和西汉时期,一两等于16.14克;2、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两等于13.92克;3、隋朝初期,一两等于41.76克;4、隋朝末期,一两等于13.92克;5、唐至清朝时期,一两等于37.3克。

古代一两等于多少克

“两”是我国古代就用的非常普遍的重量单位。半斤八两的意思就是两个人差不多,在古代的时候一斤是十六两。这个习惯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为止。但是,古代和现在的单位换算是有区别的。

古代量制历经多次变革,明代以后才大体稳定,变化较小,一斤基本在595g左右。直至1929年推行计量改革,将旧制595g一斤改为500g一市斤。还应特别指出,1929年和1959年的改制中,均将中药计量作为例外对待,仍袭旧制不变。

西汉时期刘安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载:“十二铢而当半两,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铢为一两。”翻译过来就是十二铢相当于半两,秤杆有左右两端,要增加一杯,所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在官修史书《宋史·律历志一》中也有记载:“一两者,合二十四铢为二千四百黍之重。”简单来说,一两等于二十四铢等于二千四百黍的重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古代对媳妇的称呼有哪些

全文共 593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媳妇的称谓有:

1、夫人,这个称呼较为普遍,大家都能理解,可其实在古代,有一定地位的妇女才能用这一称呼。汉代后,一般只有王公大臣的妻子才可称为夫人,后历代所说的“封妻荫子”中的“封妻”便是一些官员给母亲或妻子加封。后来延伸到一般人的妻子就此称呼。

2、内人,读书人最爱用这一称呼,内人即屋内之人。

3、娘子,关于娘子这称呼,在宋代之前,其实是专指未婚女子。到了元代,才开始称已婚妇女为“娘子”。

4、贱内,这个就是对妻子的谦称了,“贱” 是自谦之词,“内” 即内人。“贱” 指的是男子自己,而不是妻子,贱内即“我这个卑微之人的妻子”。

5、太太,民国“太太”盛行,其实太太这个称呼,也有其历史渊源。据说是来自于周朝开国的三位妇女,因其名字中都有个“太”字。即周文王的母亲叫太妊,文王的祖母叫太姜,文王自己的夫人叫太姒,太太一词才由此产生。

6、老婆现在最流行的称呼,这叫法最早出现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7、梓童,这个称呼见于帝王家,一般是皇帝称呼皇后。据说此称呼还与卫子夫有关。相传,卫子夫入宫,岁余不得见,涕泣请出。武帝则因夜梦“梓树”而幸卫子夫,从而得子,并立子夫为皇后,后便有帝称后为“梓童”的说法。

8、拙荆“荆”为一种灌木,在古代常被用来作妇女的发钗,称为“荆钗”。古代平民女子一般都是荆钗布裙,后便用“拙荆”来代指妻子,再后来又演变成对妻子的谦称。以上就是古代对妻子的称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国古代是如何植树造林的

全文共 776 字

+ 加入清单

先秦时期,《礼记》记载:“孟春之月,盛德在木”。早在先秦时期,就设有专门掌管国家山林的官员,此类官员称为“林衡”或“山虞”。山虞主要负责制定保护山林资源的政令,对树木的栽种砍伐进行决策。林衡职位相对较低,受山虞领导,主要职责是巡视山林,执行禁令等。即使是在诸侯混战、四方割据的春秋战国,植树依然盛行。

在秦汉时期的壁画与画像石、画像砖中可以见到大量的树木形象。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下令在道旁植树。《至言》记载:“秦为邓道于天下,道广五十步,树以青松”,可见当时植树之盛。西汉时期拥有很多树木的人,财富可以与千户侯相比。

隋唐时期,隋炀帝虽留下万世骂名,但非常重视植树造林。他爱酷爱种柳树,曾诏令民间每种活一棵柳树,就赏细绢一匹。唐代王公以下皆有“永业田”,相当于现代的“自留地”。在永业田里必须种上一定数量的树木。唐朝还规定,凡驿站与驿站之间,都要种上道树。开元年间,还下令各地在通衢两旁都种上各种树木,以荫蔽行旅。

宋元时期,宋太祖赵匡胤根据植树多少把百姓分成五等,并下令凡是垦荒植桑枣者,不缴田租。对率领百姓植树有功的官吏,可晋升一级。这就足见朝廷对种树的重视。到了元代,元世祖忽必烈颁布《农桑之制》十四条,其中规定,每丁岁种桑、枣二十株。土性不宜者,可种榆、柳等。同时严饬各级官吏督促实施,如失职或审报不实,按律治罪。

明清时代,植树规模有更大发展。明太祖朱元璋,人称“植树皇帝”。到朱元璋退位时,据说全国各地栽种树木达几亿枚之多。清朝前期,也要求地方官员劝谕百姓植树,禁止非时采伐和牛羊践踏及盗窃之害。鸦片战争后,一批有识之士提倡维新,光绪皇帝曾诏谕发展农林事业,兴办农林教育。

今天小编对中国古代是如何植树造林的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植树造林有什么用以及其他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曹国长公主墓

全文共 300 字

+ 加入清单

曹国长公主墓为明光市文物保护单位。

曹国长公主墓位于明光街道,时代为明,类别为古墓葬,面积为1963平方米。为明光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明政[2010]39号。

保护范围:曹国长公主墓四周25米内。

建设控制地带:曹国长公主墓四周25米内。

明光街道: 明光街道(原招信镇)位于江淮中部的皖东地区,距六朝古都南京90公里,是明光市的城关街道,是明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街道共辖20个村,10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83.2平方公里,总人口1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万人,现有耕地面积37928亩,境内水资源丰富,”四圩七库”为发展养殖业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旅游资源特别是沉淀的明文化开发潜力较大。 。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国古代十大奸相之杨国忠

全文共 753 字

+ 加入清单

封建社会时代的朝廷内,宰相级的朝廷官员负责一些政事,有的受到老百姓的爱戴,但是有一些阴险毒辣的小人以权谋私,陷害忠良,让整个民间都民不聊生,这些奸相遭到后代的人们唾弃。本期的民族文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中国古代十大奸相之杨国忠

杨国忠

杨国忠(?-756年),本名钊,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唐朝宰相、东汉太尉杨震之后,张易之之甥,杨贵妃族兄。杨国忠出身于弘农杨氏河中房,早年落魄,在杨玉环得宠后飞黄腾达,直至升任宰相,封卫国公。身兼四十余职。

他任相期间,专权误国,败坏朝纲,与安禄山的矛盾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756年),杨国忠随唐玄宗西逃入蜀,中途在马嵬驿被乱兵所杀。

据说,随着地位的升迁,杨国忠发达后,在生活上也变得极为奢侈腐化。每逢陪玄宗、贵妃游幸华清宫,杨氏诸姐妹总是先在杨国忠家汇集,竞相比赛装饰车马,他们用黄金、翡翠做装饰,用珍珠、美玉做点缀。出行时,杨国忠还持剑南节度使的旌节(皇帝授予特使的权力象征)在前面耀武扬威。

有研究者认为,杨国忠专权误国,积怨太深,最终被杀,这是罪有应得。但是客观地看,在他执政期间,虽然国是日非,但朝中并未出现李林甫妒贤嫉能、诛逐贤臣时的那种恐怖的动荡局面,而在一些时间内还曾搜罗天下奇才,迸拔淹滞,颇得众誉。

自然,杨国忠独揽大权,外戚跋扈,民怨沸腾,最终不可收拾,爆发了安史之乱,使强大的唐王朝江河日下,一蹶不振。杨国忠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上的宰相,自有他个人应负的责任。但是若往前看,早在李林甫执政期间,唐王朝就已经显露出趋向没落的种种迹象,只是到了杨国忠执政时唐王朝的末日终于到来而已。

也有研究者认为,探讨杨国忠是属于“误国罪魁祸首”还是“只其中之一”,其实已经毫无意义,他本身的所作所为罪无可赦,同情和纵容支持是两码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大明风华朱祁镇为什么不会说话走路?朱祁镇皇后是谁?

全文共 2789 字

+ 加入清单

在《大明风华》的最新剧情当中,朱瞻基也没当几年的皇帝就死了,临终前把遗言嘱托给了孙若微,孙若微想要立朱祁镇为皇帝,但是朱祁镇却从出生开始一直都不会说话也不会走路,这样的孩子如何能成为皇帝呢?很多大臣都反对,但是在最后关头,朱祁镇终于站了起来学会了走路,还开口说话了。但是为什么朱祁镇会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呢,他以后的皇后又是谁?1.朱祁镇为什么不会说话走路

朱瞻基让太后为了殉葬的事情好好开导开导孙若微,太后却说孙若微是为了朱祁镇的身体烦恼,朱祁镇两岁了,话也不会说,路也不会走,寻遍了名医也治不好,朱瞻基叮嘱太后,如果朱祁镇实在是治不好,就把位子让给朱祁钰,但要看准朱祁钰的品行,如果朱祁钰的品行不端,就从外围的藩王里找一个品行端正的孩子过继一个,朱瞻基会赐给太后摄政的权力,直接参与国家大事。

朱瞻基留下遗旨,给了胡善祥太妃的名号,封朱祁钰为郕王,以往的过失不再计较,胡善祥死后,也可以和孙若微一起合葬在朱瞻基的陵寝。来传旨的太监告诉胡善祥,杨士奇等人正在商议是否要让朱祁镇让位,把位子让给朱祁镇。孙若微想让太皇太后移驾去参加立储的仪式,太皇太后却冲孙若微发了火,不满孙若微为了胡善祥求情,两人不欢而散。

大殿中,文武百官正在为了立皇储之事争吵着,宫女抱来了朱祁镇,朱祁镇还是不会说话走路,孙若微急得都快哭了,喝止了百官的争吵,坚持要立朱祁镇为皇帝,杨士奇赶紧出面劝阻孙若微,孙若微还在劝着朱祁镇赶紧站起来。

就在孙若微绝望痛哭的时候,朱祁镇终于自己站了起来,走路也走得十分稳当,杨士奇赶紧扶起了孙若微,一群人就跟在朱祁镇后面走着,朱祁镇走下台阶,在外面跑起来,还开口叫孙若微,朱祁镇爬到石壁上大叫起来,文武百官见状,都承认了朱祁镇为新朝皇帝,纷纷跪下,山呼万岁。2.朱祁镇是怎么学会走路的

朱亚文饰演的朱瞻基下线到底有多仓促呢?汉王死后他就开启颓废外加斗蛐蛐的荒唐状态,几个镜头下来后就gameover跟汉王汇合去了!坦白说《大明风华》最为精彩的就是对战争谋权夺位的描述,尤其是当剧情主线进展到朱瞻基与汉王对立,两人从战场一路厮杀到朝廷,看的人莫名热血沸腾。

这段戏的处理既有戏剧冲突引人入胜同时又不失为很好的历史爱国教育,可以说,剧集对这段历史的渲染堪称国剧之光。按照这个节奏进展下去,《大明风华》定会实现口碑逆风翻盘,因为网络已经涌现大量为其喊冤要修改豆瓣评分之人。但可惜,《大明风华》开始按照玛丽苏大女主的套路出牌了。

历史上朱瞻基与其父亲虽然共在位短短11年,但因为治国有道人才济济,后世称之为“仁宣之治”,既然是仁政其实是大有文章可为的,当然,如果在朱瞻基身上过多浓墨重彩,汤唯饰演的角色便会成为鸡肋,最后的选择大家也看到了,朱亚文成为鸡肋,匆匆被下线。网友喜欢的朱家一家人全部领了盒饭。

只两大女主汤唯与邓家佳无限续命活到现在,并且还将长长久久的活下去。好吧,反正明朝后续还有明英宗,还有朱祁钰发动土工堡之变夺位成功…明朝历史还有很多看头。只是看到《大明风华》将年幼的朱祁镇描述成不会说话不会走路差点被胡善祥之子朱祁钰替代时,我两眼一黑!

历史上朱瞻基于38岁早逝是事实,但在其去逝时朱祁镇已经年满8岁,怎么到了《大明风华》中就成了“傻子”呢?而且历史上胡善祥之所以被废是因为生了两个女儿,剧组莫名其妙将贤妃吴氏的儿子朱祁钰强行塞给胡善祥,就是为了创造两姐妹为夺天下撕x的狗血戏码吗?贤妃吴氏的棺材板都快压不住的啦!为了突出大女主汤唯的勇谋以及戏剧的艺术冲突而强行制造矛盾推进剧情进展,编剧真的是辛苦了!

当然这还不是最扯的,编剧的脑洞只有更大,没有最大。朱亚文下线后,邓家佳和汤唯的好戏就要紧锣密鼓的开场了,剧组安排的第一场好戏就是,汤唯一声吼,治好了儿子的软骨病。

前面我们说了,为了强行制造矛盾冲突,编剧将朱祁镇写成了软骨病,两岁了不会说话也不会走路,御医都说这孩子治不好了,但朱瞻基死了,那就要立太子,朱瞻基这个傻样肯定是不行,那只能是朱祁钰上了。

形势一片利好,看把我们吃了两年斋饭的邓家佳给得意的!不过邓家佳既然你在《爱情公寓》的身份是演员,就应该清楚明白,编剧有时候比超人还要厉害的。剧集中,汤唯饰演的皇后,不,现在应该是太后了,对着朱祁镇哭天抢地,一会说对不起先帝生了个“不中用”的儿子,一会又痛斥这个“不中用”的儿子给老娘使劲站起来,一把鼻涕一把泪眼瞅着儿子怎么也站不起来的时候,她绝望的扑地痛哭。

奇迹永远都是在人最绝望的时候发生,来早一步都不算,编剧显然深谙此道!高能的来了!看到母亲如此悲痛,儿子朱祁镇仿佛浑身充满了巴啦啦小魔仙的能量,在象征性爬行一下后,他站起来了,他站起来了!他不但站起来了,而且可以踉踉跄跄走几步了!几秒后出了朝堂,更是有如神助,他已经可以跑的飞快,连汤唯都追不上了呢。多么伟大的母子亲情,多么伟大的编剧啊!

御医都说治不好,现代医学也解决不了的软骨病,汤唯骂一顿哭一下就好了。而且我们普通孩子站起来到会走再到会跑那怎么也要折腾一两个月的,但伦家朱祁镇只用了几秒钟……天子果然是天子,跟我等凡夫俗子就是不一样,来,呱唧呱唧……这戏剧效果刚刚的!

看我们小姨妈邓家佳一脸不敢相信又绝望的样子,难怪她死活不回《爱情公寓》第五季再演一个小演员了,可能是怕遇到《大明风华》一样的编剧吧!当然《大明风华》对历史的戏改也并不是第一次了,譬如历史上胡善祥是一代贤后,有姐妹七人,她与孙若微并非亲姐妹,与汉王为没有一腿,更没有给朱瞻基戴绿帽子,当然也没有与汉王勾结……

而剧组做出的这一系列的改编集齐了当下最火爽文的骚操作:姐妹共侍一夫然后心生嫌隙撕x开战。爽文看的过瘾,但历史剧看的人就如鲠在喉……所以历史剧改编不加点宫斗不加点爽文玛丽苏就没有市场吗?《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豆瓣评分8.4了解一下!我们不讨厌大女主戏,但讨厌为为突出女主而编造出不切合实际的剧情,历史相差太远就不要将自己架到尊重还原历史的高度,否则也就不要怪网友过分苛责了。3.朱祁镇的皇后

孝庄睿皇后钱氏(1426-1468年),南直隶海州(今江苏海州)人。明英宗原配,都指挥佥事钱贵之女。

钱氏于正统七年(1442年)被立为皇后。正统十四年(1449年),英宗在土木之变中为瓦剌所俘,为迎英宗回朝,钱氏耗尽所有资财,想要赎回英宗;她缩衣节食,终日悲哭,祈求神灵保佑英宗能平安返回,累了便就地而卧,以致伤残了一条腿,又哭瞎了一只眼睛。明代宗继位,钱氏被尊为太上皇后。英宗回归后,她与丈夫一起在南宫被囚七年,彼此相依为命。景泰八年(1457年),英宗复辟,钱氏重新被立为皇后。天顺八年(1464年),英宗崩逝,遗诏:“钱皇后千秋万岁后,与朕同葬。”明宪宗即位后,尊其为皇太后,加“慈懿”徽号。

成化四年(1468年)六月,钱氏病逝,谥号“孝庄献穆弘惠显仁恭天钦圣睿皇后”。九月,下葬于裕陵。神主附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考古学家在伊拉克水库发现一处3400年前的古代宫殿

全文共 404 字

+ 加入清单

众所周知,有许多神秘的古城遗迹、雕塑和各种古代文物隐藏在水面下,但很难将它们公之于众。然而,最近,据外国媒体报道,伊拉克水库下的一座古代宫殿突然出现,使得考古学大为“罕见”。据报道,废墟位于底格里斯河岸边的摩苏尔大坝水库。废墟被发现只是因为水库的水位因干旱而降低。

考古学家说,遗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世纪,也就是3400年前。这是一座最初属于米塔尼王国的宫殿。

米坦尼王国存在了大约200年,即从公元前1550年到公元前1350年。它的统治中心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北部。它第一次出现在近东的历史舞台上,是作为迦西特巴比伦王朝的入侵者。

考古学家说,“这一发现是近几十年来该地区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废墟内是6.6英尺厚的泥砖墙,几堵2米多高的墙,此外还有红色和蓝色的壁画,这也是发现米达尼时期壁画的唯一历史遗迹。

目前,由于水库水位上升,德国考古队和伊拉克考古队正在加强合作,但估计只剩下三周时间进行挖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国古代对新星和超新星的记载

全文共 515 字

+ 加入清单

恒星中有一些亮度发生变化的恒星叫做变星。变星中有的原来比较暗,肉眼经常观测不到,但是在短短的几天内,它的亮度能够突然增加几万倍,人们不仅能在夜晚观测到,甚至在白天也能够看到,这类变星叫做新星超新星爆发的规模比新星还要大的多,释放的能量也是新星的上万倍。

中国古代将新星和超新星大多叫做客星,就像它们是天上的客人,突然出现之后又消失了。历史上最早的一次新星记录出现在春秋时期。历史上最早的超新星记录大概要属《后汉书·天文志》中记载的“中平二年十月癸亥,客星出南门中,……至后年六月消”。这颗超新星自公元185年12月7日出现,到公元187年七、八月间才消失,总共持续了大约一年半左右。中国古代的新星和超新星记录不少于90次。

最令人瞩目的超新星要属《宋会要辑稿》中记载的1054年出现在天关星附近的那一颗。后来,人们在这个位置上发现了蟹状星云,并且发现它在不停地向外膨胀。1921年,天文学家根据蟹状星云的膨胀速度推算它的年龄只有一千多年。考虑到这个星云的年龄和位置,人们很自然就会推想蟹状星云可能是超新星爆发所射出的外部物质扩散形成的。1968年,天文学家又在星云的内核中发现了中子星。而这些发现都充分体现了中国超新星记录的重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国古代女子怎么过“七夕节”

全文共 1040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女子“乞巧”图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银河的日子。故时人亦称其是中国的“情人节”,而中国古代则称为“女儿节”或“乞巧节”,并留下许多别致有趣的风俗。

七夕这天,江南一带的女子都要以槿树(做菜园或家院篱笆的矮树木)叶洗头发。

相传,这天晚上织女会在银河洗发去会牛郎。织女对牛郎一年的相思之泪,都洒落在那槿树叶上,开出淡紫、粉红或洁白的花儿。

所以,到了那天,江南的女子,都会挎着竹篮子去采摘槿树叶,再把它揉碎,用它的汁液洗头。

在七夕夜深人静之际,少女们还会躲到葡萄架下或槿树篱笆旁,相传可以偷听到织女相思的哭泣声。有诗曰: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扎扎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涕泣另如雨。

元朝京城一带在这天要将嫁出的女儿接回娘家过“七夕节”。“宫廷、宰辅、士庶之家,咸作大棚,张挂七夕牵牛织女图,盛陈瓜果、酒、饼、蔬菜、肉脯,邀请女流作巧节会,称曰女孩儿节。占卜贞咎,饮宴尽欢,次日馈送还家。”(《析津志》)

相传牛郎织女又合称“灵匹”。唐代诗人李峤《奉和七夕应制》诗曰:“灵匹三秋会,仙期七夕过。”因此,古代民间又将七夕称为“乞巧节”,女子们便在这天向心灵手巧的织女“乞巧”:

一曰卜巧。

“卜巧”即卜问女孩子将来是否心灵手巧、巧到何程度?《开元遗事》有载:唐玄宗与诸妃每至七夕晚上,便会聚集清华宫就宴,让宫女们将蜘蛛放进一个小锦盒里,察看蛛丝的细密,用以卜问巧的程度如何。《梦梁录》则说,南宋杭州“其日晚晡时,倾城儿童女子,不论贫富,皆着新衣。富贵之家,于高楼危榭,安排宴会,以赏节序。又于广庭中设香案酒果,遂令女郎望月,胆斗列拜,次乞巧于女、牛。或取小蜘蛛,以金银小盒儿盛之,次早观其网丝圆正,名曰‘得巧’。”

二曰赛巧。

民间女子们比赛穿针引线,谁穿得快,谁便得巧。《荆楚岁时记》说:“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榆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杭州一地则以面粉和糖,制成各种形状的小果,再以油煎之,名曰巧果。向晚陈于庭中,佐以莲蓬、白藕、红菱之类。对目穿针,祈织女赐以巧技。有诗曰:穿线年年约比邻,更将余巧试针神。谁家独见龙梭影,绣出鸳鸯不度人。”

三曰乞巧。

七夕前一天,女孩子们取雨水、井水各半,盛在碗中,放置露天一夜,再在太阳下曝晒半天。中午时分,每人将绣花针(或用新扫帚梢头代之)放在水面上,浮而不沉,然后观察针在水中的影子,或散如花,或动如云,或成物形而巧妙者,被认为是“巧得巧”。如果针影或粗或细或直,毫无花样者,便认为是“乞得拙”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古代见面礼仪常识

全文共 1431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人们相互见面时,有许多不相同的的礼节。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准备了古代见面礼仪常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

古代见面礼仪常识

揖:拱手行礼,是为揖。这是古代宾主相见的最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分为三种:

一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三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

长揖:这是古代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拱: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

拜:古代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古之拜,只是拱手弯腰而已,两手在胸前合抱,头向前俯,额触双手,如同揖。后来亦指将屈膝顿首、两手着地或叩头及地称为“拜”。

拜手: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行礼时,跪下,两手拱合到地,头靠在手上。《周礼》中作“空首”;也作“拜首”。

再拜:拜两次为再拜,表示礼节之隆重。过去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顿首:跪而头叩地为顿首。“顿”是稍停的意思。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跪而头触地作较长时间停留为稽首。“稽”是停留拖延的意思。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手在膝前,头在手后。头在地必须停留一段时间。稽首是最重的礼节,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

冠礼古代表示男子已届成年的一种礼节仪式。《礼记》上说男子二十岁加冠。“冠”即“加冠”,届时将筮日筮宾,行冠礼,以示隆重。

笄礼古代贵族女子表示已届成年的一种礼节仪式。贵族女子15岁行笄礼,结发加笄(笄为发髻上插的簪子),取字,并可许嫁。古书说的“及笄”、“笄年”、“字人”皆指女子以成年许嫁。将近成年者则称“未字”、“待字”等。

筮日古人举行礼仪选择吉日的占卜方式。用蓍草占卦为筮,用龟壳占卦为卜。

筮宾古人举行礼仪选择合适主事人的一种占卜方式。

聘礼先秦列国诸侯相互聘问所遵循的礼仪。其主要仪节是郊劳(主国要员都郊迎来使)、聘享(在宗庙内的迎祭仪式)、私觌、飨宾(宴请来使)、馆宾、赠贿(使者临行,主国赠礼品)。后虽变化各异,但亦基本沿用,多用于外交。

六礼古代婚姻礼仪,即六道手续,称为“六礼”。据《仪礼.士昏礼》载,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男家以聘礼送给女家)、请期(男家备礼告女家以商定期)、亲迎。

九宾亦称“九宾之礼”,为古代宾礼中最隆重的礼仪,主国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延迎上殿。《廉颇蔺相如列传》:“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

三拜古代拜制沿革复杂。一般地说,长跪、弯腰、垂首至地为“拜”。拜时头低垂触地,并略作停留,称为“稽首”,或称“叩首”,俗称“磕头”。古时常礼为两拜稽首,称为“再拜”。有时以示尊重或诚意,则变常礼为三拜稽首,称为“三拜”。

丧礼古称“凶礼”,安葬死者前后的殓殡奠馔和拜踊哭泣的礼节。

酹古代祭奠或设誓的一种仪式。作法是把酒洒在地上。

如何跪坐

前据后恭古汉族是佩剑的,佩剑的士要时刻保持警戒状态.所以坐下来前,先单独弯曲左腿,因为剑在左面,突然拔剑的时候,不会划到左腿.成单腿跪姿态.随后再弯曲右腿,下膝盖距离一拳宽度,双手握拳,低在腰部.站起来的时候,反之,先起右腿,便于拔剑,再起左腿。这个是武人的坐法.

文人的坐法是先弯腰,成鞠躬姿态,身体重心降低,随后,双膝盖着地.坐后和女子一样,是双膝盖并拢,双手平压在前面.另外,平日起居,可以用前一种.但是祭祀,跪拜,必须用后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古代人近视了怎么办?没有眼镜也不能认命

全文共 488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的读者经常熬夜阅读,他们的视力是近视的。眼镜是明朝传入中国的。明朝以前的学者不戴眼镜接受命运吗?当然不是,在古代中国仍然有许多方法可以预防和改善近视。

《蒲鸽本草纲目》记载:“石菖蒲在几个桌子上留一盆,晚上看书,然后吸烟对眼睛无害。”用菖蒲吸收有害的黑烟是保护眼睛的典型方法。然而,宋代的赵昊在他的《养病散笔》一书中记载,枸杞榨油、点灯、读书对视力有益。"

除了这种方法,最常见的方法是外洗。外洗的方法是做一盆热水,双手洒在闭着的眼睛周围。据记载,苏轼用这种方法治疗眼疾。其余的,如服用一些中药治疗眼病,都记载在《本草纲目》中,这里就不介绍了。

如果你患有近视并且不能治愈它怎么办?虽然中国古代没有眼镜,但有放大镜。东汉皇室刘晶墓出土了一个水晶放大镜,可以把物体放大五倍。但是话说回来,古代人的近视比例仍然比现代人小得多。首先,古代读者的比例不是很大,古代读者用毛笔写字,他们的眼睛离纸很远。其次,古人在阅读时不看手机和玩电脑,所以他们基本上可以把工作和休息结合起来。我认为即使在古代近视也是一种轻度或中度近视,不像今天的学生,他们整天面对课本,甚至小学生都早早戴上厚厚的眼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