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古尔邦节典故【推荐20篇】

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在每年伊历12月10日庆祝古尔邦。古尔邦节有什么祝福语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古尔邦节的祝福语带图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浏览

5092

文章

828

篇1:土崩瓦解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946 字

+ 加入清单

实际上在三国中,东吴一直被大家小看,其实孙权身边也是人才辈出。从周瑜、鲁肃到陆逊,个个都是能比肩顶级军师的人选。特别是陆逊,东吴能在夷陵之战中大胜刘备,就是多亏陆逊的计谋,当然陆逊其实早就显露才华,但当时周瑜的光芒实在太过耀眼。今天将的这个成语土崩瓦解就和陆逊有关,一起来看看是发生了什么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陆逊传》,时间是在蜀汉章武二年(公元222年),主人公是刘备和陆逊。原文如下:

(陆逊)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余营。备将杜路、刘宁等穷逼请降。备升马鞍山,陈兵自绕。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万数。备因夜遁,驿人自担,烧铙铠断后,仅得入白帝城。其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备大惭恚,曰:“吾乃为逊所折辱,岂非天邪!”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陆逊于是下令让士兵们都手拿一把茅草,用火攻对付刘备。蜀军营寨顿时火起,各路东吴大军同时向蜀军发动总攻,斩杀蜀军将领张南、冯习和胡王沙摩柯等人,一举攻破蜀军四十多座营寨。蜀军将领杜路、刘宁无路可逃,不得不向东吴大军投降。

刘备带着残部抢占马鞍山,负隅顽抗。陆逊又率部展开四面围攻,蜀军防线像土崩塌,瓦破碎一样,不可收拾,一万多名士兵阵亡。刘备趁黑夜冲出重围,靠沿途驿站烧毁将士们丢弃的乐器、铠甲来阻挡东吴大军的追兵,这才仓皇逃至白帝城。蜀军所有的舟船、军械等军用物资丧失殆尽,将士们的尸骸漂满江面,顺江而下。刘备非常悔恨地说道:“我居然被陆逊这个小子所羞辱,这难道是天意吗?!”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这段记载中所提到的“土崩瓦解”,意为像土崩塌,瓦破碎一样,不可收拾,形容彻底崩溃。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见于司马懿所著《史记·秦始皇本纪论》当中的“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

这则成语故事中所介绍的战事,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这便是决定三国疆域的一场重要战役——夷陵之战。这场战争因关羽被杀、荆州易主而起。刘备亲自挂帅,以数万大军发动东征,孙权则任命陆逊为前敌统帅对抗留别。尽管在战争开始阶段刘备取得了一些战国,但随后在战略、战术上犯下了很多错误,被东吴主帅陆逊抓住机会,火烧连营,终于兵败夷陵,不但未能夺回荆州,还使得蜀汉帝国大伤元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赤壁杜牧赏析 赤壁用了什么典故

全文共 488 字

+ 加入清单

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

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诗人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千金买骨”由什么典故而来?

全文共 962 字

+ 加入清单

千金买骨”出自《战国策•燕策一》,说的是古代一侍臣为君王买千里马,却只买了马骨头回来,君大怒,侍臣解释说:大家见君王连马骨头都肯重金买,会认为君王是真正想要高价买千里马,自然而然会把千里马送上门来。后果真如侍臣所言,不到一年就有几匹千里马被呈送上来。后指十分渴望和重视人才。

“千金买骨”指用重金去买良马的骨头。比喻重视人才,渴望得到人才。

【出处】

《战国策•燕策一》: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典故

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了内乱,临近的齐国乘机出兵,侵占了燕国的部分领土。燕昭王当了国君以后,他消除了内乱,决心招纳天下有才能的人,振兴燕国,夺回失去的土地。虽然燕昭王有这样的号召,但并没有多少人投奔他。于是,燕昭王就去向一个叫郭隗的人请教,怎样才能得到贤良的人。

郭隗给燕昭王讲了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一位国君,愿意用千金买一匹千里马。可是3年过去了,千里马也没有买到。这位国君手下有一位不出名的人,自告奋勇请求去买千里马,国君同意了。这个人用了3个月的时间,打听到某处人家有一匹良马。可是,等他赶到这一家时,马已经死了。于是,他就用500金买了马的骨头,回去献给国君。国君看了用很贵的价钱买的马骨头,很不高兴。买马骨的人却说,我这样做,是为了让天下人都知道,大王您是真心实意地想出高价钱买马,并不是欺骗别人。果然,不到一年时间,就有人送来了很多匹千里马。

郭隗讲完上面的故事,又对燕昭王说:“大王要是真心想得人才,也要像买千里马的国君那样,让天下人知道你是真心求贤。你可以先从我开始,人们看到像我这样的人都能得到重用,比我更有才能的人就会来投奔你。”燕昭王认为有理,就拜郭隗为师,还给他优厚的俸禄。并让他修筑了“黄金台”,作为招纳天下贤士人才的地方。消息传出去不久,就有一些有才干的名人贤士纷纷前来,表示愿意帮助燕昭王治理国家。经过20多年的努力,燕国终于强盛起来,终于打败了齐国,夺回了被占领的土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蔡邕是个什么样的人?蔡邕听琴典故介绍

全文共 1995 字

+ 加入清单

蔡邕是蔡文姬的父亲,也是东汉著名的文学家。蔡邕一生几经周折,早年曾拒绝朝廷征召,后来迫于无奈只能入仕,但又因获罪被流放。直到董卓入住朝廷蔡邕才被赦免,官至祭酒。蔡邕不仅书法造诣高,还精通音律,蔡邕听琴的典故广为人知,他不仅能听懂琴声内在的含义,还能洞悉琴的弦外之音,可见其功力之深厚。这次我们就准备给大家简单介绍下蔡邕,看看他有哪些著名事迹。

历史上的名人,有许多人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因为儒家文化的特点之一,就是一种崇尚礼乐的文化。

音乐,启迪心灵,激发想像。

在古代,人们根据旋律的进行与音调本身的抑扬变化,唤起心灵的丰富想像,来演绎和理解音乐所蕴含的思想。

历史上懂音乐又痴迷音乐的人很多,高山流水谢知音的故事,比今日的“发小”与“闺蜜”,更能体现灵魂的相投。

古代,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时代,古朴的思维让人更能拥有精神的真髓,无论抚琴长啸还是琴瑟之趣,一张琴,浪漫出无尽的美好,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的感觉与意境,是大美的享受呀。一、蔡邕赴宴辨琴声

东汉末期的文学家、书法家蔡邕,字伯喈,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人,一直是令我敬慕的东汉名臣,早年拒绝朝廷征召,后出任司徒掾属,升任郎中等职,参与续写《东观汉记》。

蔡邕名气大,威望高,为人温良厚道,耿直正义,深得一部分人敬重,也令一些人厌恶,遭奸佞小人打击报复而流放朔方,几经周折,避难江南十二载。

董卓掌权后,慕其才强召为祭酒,随后三日内连续加官为侍中,左中郎将,封高阳乡侯,世称“蔡中郎”。

董卓被诛,蔡邕因同情董卓,感叹知遇之恩,被下狱,不久便死于狱中,年六十岁。

蔡邕的才华横溢,其书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首创“飞白”书体,“妙有绝伦,动合神功”,生平藏书过万卷,著有文集二十卷。

蔡邕的才华不仅体现在文学书法上,更是精通音律,是一位弹琴高手。

据说某日,蔡邕应邀到一位朋友家中参加宴会,由于他有点事,去的稍晚了一点,当他来到主人的家门口,里面的酒席已经开始了,丝丝缕缕从室内传出了琴韵。

原来这主人特意邀请了一位善于弹琴的乐师,为客人们助兴演奏。

蔡邕对音乐的素养天份极高,还没有进屋,但被琴声吸引,如痴似醉,不由地停下来仔细聆听。

谁知不听还好,这一听着实吓了他一跳,一开始琴声悠扬,但随一波又一波的琴声,突然琴声变得高昂紧绷,沉重浑浊有压迫感,隐隐约约露出一股杀气。

主人们是请大家来作客的,怎么又暗藏杀机呢?

敏锐的蔡邕深感这事情有点蹊跷,心情无限紧张起来,他大惊失色,友人相邀,为什么这琴声杀机四伏,难道是鸿门宴?

想到那些嫉妒诽谤他的小人们,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当机立断,便回转身,悄悄离开了。

蔡邕是声望极高的大人物,主人听到下人报告说这位贵宾已经来到了自己家的门口,却又悄悄折回了,连忙追了出来,问个究竟,是不是礼数不够让他挑礼了。

蔡邕就直言不讳地说出了原因。

主人便拉着蔡邕来到酒席上,让弹琴的乐师来见蔡邕,并说了蔡邕来了又想走的原因。

乐师听了主人的解释,望着蔡邕不由地失声笑了,对蔡邕说:“先生莫非是刚才我看到螳螂捕蝉的缘故?”

原来,乐师在屏风后面演奏的过程中,恰好瞥见有一只螳螂,正打算捕食一只鸣蝉。那蝉已经要飞走了,而那只螳螂却迟迟没有下手,乐师心中不禁替螳螂暗暗着急。

“先生一定听出来当时我的情绪,不由自主地流露在琴声里,让先生产生了怀疑?”

蔡邕听了这番话,爽朗地笑了:“就是呀,隐隐有杀机!”

看来这琴韵真的与心境有关呀,只有精通音乐的人才会从细微处察觉到不同。二、《焦尾琴》与《柯亭笛》

蔡邕在江南地区避难的时候,看到一户人家正在做饭,主人往灶膛中填加一块又一块的桐木做燃料,偶尔取了一块木板,随手丢入火中燃烧起来后,猛地爆发出一种非常清脆又响亮的声音。

尽管声音十分短促,而蔡邕却从桐木板爆烈燃烧的声音中瞬间敏锐地感到,这不是一块普通的木板,是一块绝佳的制琴好材料。

他迅速跑到灶膛前,从灶膛中把那块木板扯了出来,买了下来,带回家后,他用这块木材精心制作成一架琴,安上琴弦后一试,这琴声果然非同一般,声音响亮而深沉,唯一的缺欠就是琴板的尾部还残留着被火烧过的焦痕,蔡邕给这架琴起名为“焦尾琴”,于是,“焦尾”成了后世形容好琴的一个术语,演成一个典故。

蔡邕有一年到会稽的柯亭。他发现这里的人们就地取材,都使用竹子作为建筑房屋的材料,连屋檐下的椽子都是一根根的竹子制成的。

蔡邕好奇,经过认真观察,蔡邕发现这些竹子的质地非常适应做乐器,是上佳材料。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他随手抽出一支,凿了几个小眼,制作成笛子,随口一吹,声音悦耳动听,果然非同寻常,被人称之为“柯亭笛”,伏滔在《笛赋序》中说:“柯亭之观,以竹为椽,邕取为笛,奇声独绝”。

蔡邕是中国历史上音乐造诣颇高的人,他的女儿蔡文姬深得家传,颇有天赋,撰写了著名的《胡笳十八拍》流传于后世。

一代枭雄曹操就是倾慕蔡邕的才华,不惜重金将蔡邕的女儿蔡文姬从北地赎回来,也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骨颤肉惊什么意思?骨颤肉惊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385 字

+ 加入清单

关羽对刘备的忠义之心感动了世世代代的人,不仅关羽如此就连他的手下周仓和王甫也是有情有义的铁汉子。关羽死后,周仓和王甫也都相继赴死,自己的主公阵亡也无脸面存活于这个世上。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骨颤肉惊”就讲述了关羽的这两位手下,其实关羽是一位非常严厉的人,几乎从不讲情面,哪怕是对自己的儿子。但还是有很多人愿意跟随关羽一起,这也说明了关羽的人格魅力非常强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发生在关羽遇害之后,相关人物分别为周仓和王甫。原文如下:

关公既殁,坐下赤兔马被马忠所获,献与孙权。权即赐马忠骑坐。其马数日不食草料而死。却说王甫在麦城中,骨颤肉惊,乃问周仓曰:“昨夜梦见主公浑身血污,立于前;急问之,忽然惊觉。不知主何吉凶?”正说间,忽报吴兵在城下,将关公父子首级招安。王甫、周仓大惊,急登城视之,果关公父子首级也。王甫大叫一声,堕城而死。周仓自刎而亡。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关羽出兵襄樊,水淹七军,生擒于禁,获得了辉煌的胜利。但就在这个时候,曹操派遣的徐晃等大军及时出现,抵挡住了关羽的攻势,吕蒙又白衣渡江拿下荆州,令形势发生逆转。无奈之下,关羽只得回援荆州,却在麦城遭遇东吴军队的埋伏,被俘后惨遭杀害。

关羽遇害后,赤兔马绝食而亡。留守麦城的王甫梦见关羽浑身血污,担心关羽遭遇不测,便询问周仓。就在两人交谈之际,东吴士兵提着关羽父子的首级前来招降。周仓与王甫二人悲痛欲绝,一个堕城而死,另一个自刎而亡。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文中提到的“骨颤肉惊”,意为极度惊恐。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荆州被吕蒙占领,关羽败走麦城遭东吴大军围攻,最终被俘遇害,小说中的这些故事都是历史事实,这在《三国志》的相关传记中都有着明确的记载。不过,小说中也出现了三个与历史明显不符的描述,其中之一是关羽胯下的赤兔马,另外两个则是周仓和王甫这两个人物的真实性和结局。

首先来说说这批赤兔马。历史上的关羽胯下是否为赤兔马,这一点虽然无法考证,但有一点却是非常明确的,那边是这匹马不可能是由曹操杀了吕布之后送给关羽的那匹马。原因非常简单,吕布是在献帝建安三年(公元198年)被杀,而吕布拥有这匹马的时间至少是在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按照这个时间,关羽遇害时,这匹马的年龄至少也有27岁,而马的正常寿命是30岁。如果关羽胯下真是这匹马,它早已老迈不堪,关羽也不可能依然将其作为坐骑。

说完了马,再来说说周仓。小说中的周仓是个子虚乌有的人物,并不见于历史,而是宋元时期民间传说的产物,最早见于《三国志平话》,后来被罗贯中用在了小说当中。这样一个并无存在的人物,自然也就不可能出现在历史上关羽的身边,更不可能自刎而亡了。

最后再来说说王甫。这个人物在历史上倒是真实存在。有关他的事迹,可见于《三国志·杨戏传》中,篇幅很短,在此不妨全文摘录如下:“国山名甫,广汉郪人也。好人流言议。刘璋时,为州书佐。先主定蜀后,为绵竹令,还为荆州议曹从事。随先主征吴,军败于秭归,遇害。”

从这段记载得知,王甫的确被调往荆州辅佐关羽,但在关羽败亡之时,他不尽没有堕城而死,反倒神奇地回到了刘备身边。后来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王甫随军参战,在刘备大败之际遇害。这也就意味着除了关羽之外,小说中描述的赤兔马绝食而亡、王甫堕城而死、周仓自刎而亡都是小说家虚构出来的故事,并非历史的真实。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神情恍惚什么意思?神情恍惚典故介绍

全文共 1567 字

+ 加入清单

刘璋曾邀请刘备入蜀,一起对抗张鲁。但刘备起先还有些许顾虑,但在庞统力劝下答应率兵入蜀。此后的结果大家应该也不陌生,刘备和刘璋反目,最后刘备击败刘璋就此占领益州。实际上刘璋会力邀刘备也是张松的提议,而张松则暗地帮助刘备,导致被刘璋怒斩。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神情恍惚”,就和张松有关。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六十二回,发生在益州争夺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张松、张肃和刘璋。原文如下:

(刘备)于是发书致刘璋,只说曹操令部将乐进引兵至青泥镇,众将抵敌不住,吾当亲往拒之,不及面会,特书相辞。书至成都,张松听得说刘玄德欲回荆州,只道是真心,乃修书一封,欲令人送与玄德,却值亲兄广汉太守张肃到,松急藏书于袖中,与肃相陪说话。肃见松神情恍惚,心中疑惑。松取酒与肃共饮。献酬之间,忽落此书于地,被肃从人拾得。席散后,从人以书呈肃。肃开视之。

书略曰:“松昨进言于皇叔,并无虚谬,何乃迟迟不发?逆取顺守,古人所贵。今大事已在掌握之中,何故欲弃此而回荆州乎?使松闻之,如有所失。书呈到日,疾速进兵。松当为内应,万勿自误!”张肃见了,大惊曰:“吾弟作灭门之事,不可不首。”连夜将书见刘璋,具言弟张松与刘备同谋,欲献西川。刘璋大怒曰:“吾平日未尝薄待他,何故欲谋反!”遂下令捉张松全家,尽斩于市。后人有诗叹曰:“一览无遗世所稀,谁知书信泄天机。未观玄德兴王业,先向成都血染衣。”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刘璋邀请刘备入蜀对付汉中张鲁,刘备却在葭萌关按兵不动。此后,刘备接受谋士庞统的建议,借口曹军大将兵犯青泥镇,提出返回荆州。张松闻听此事后,以为刘备真的要返回荆州,便写了一封密信给刘备进行劝阻。谁知此信被张松的哥哥张肃截获。张肃又将此信交给刘璋。刘璋大怒,将张松斩首,益州争夺战也在不久后爆发。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神情恍惚”,意为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无法思考。该成语最早出处是《魏书•侯莫陈悦传》中的“悦自杀岳后,神情恍惚,不复如常”。

小说中提到刘备提出返回荆州及张松密信被截获之事,都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据《三国志•先主传》载:“明年,曹公征孙权,权呼先主自救……(刘备)乃从璋求万兵及资实,欲以东行。璋但许兵四千,其余皆给半。张松书与先主及法正曰:‘今大事垂可立,如何释此去乎!’松兄广汉太守肃,惧祸逮己,白璋发其谋。于是璋收斩松,嫌隙始构矣。”

刘备向刘璋提出返回荆州,其实是谋士庞统的计策。据《三国志•庞统传》载,庞统曾经向刘备提出了夺取益州的上、中、下三策。庞统表示:“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最终,刘备采用的是中策,即借口返回荆州引发矛盾。

令刘备和庞统始料未及的是,这个计策并没有骗过刘璋,反而迷惑了张松。张松以为刘备真的要返回荆州,连忙写信进行劝阻,却不曾想这封信落到了哥哥张肃之手。张肃担心自己受到株连,向刘璋告发张松,张松因此而人头落地。

不过,小说中刘备提到的“曹操令部将乐进引兵至青泥镇,众将抵敌不住”也并非是谎言,留守荆州的关羽的确在青泥关一带与曹魏将领乐进有过一次较量。据《三国志•乐进传》载:“后从平荆州,留屯襄阳,击关羽、苏非等,皆走之,南郡诸郡山谷蛮夷诣进降。”

当时,关羽带着副将苏非进攻襄阳,在青泥关一带遭到乐进的阻击,战事进展不顺,最终只得撤回荆州。但连关羽自己也没有想到,他的这次失利不仅断送了张松的性命,还引发了益州争夺战。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孺子可教的故事 孺子可教的典故

全文共 291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天,张良在圯水桥上散步时,有位老人鞋子掉在桥下,老人叫张良帮他把鞋拣起来。张良下桥把鞋捡了起来,老人又叫张良给他把穿上,张良虽然很不高兴,但还是恭敬的替老人穿上鞋。鞋子穿好后,老人起身就走了。没走多远便返身回来,对张良说道:“你这小伙子值得我指教。五天后的早上,到桥上来见我。”张良听了,连忙答应。

由于张良连续几次都比老人去得晚,被老人责怪。于是,他半夜就抹黑来到桥上等候。天蒙蒙亮时,张良看到老人走上桥来,赶忙上前搀扶。老人拿出一部《太公兵法》交给张良,并要他苦功钻研。后来,张良成了汉高祖刘邦手下的重要谋士,为汉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成语孺子可教形容年轻人有出息,可以造就。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口似悬河什么意思?口似悬河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402 字

+ 加入清单

张松表面上是刘璋的部下,但背地里一直在帮刘备。原本张松是想同曹操结交,结果曹操根本就不搭理他,还羞辱了他一番。此后张松便怨恨曹操,回去后连忙劝告刘璋,让他和曹操断绝来往,转而拉拢刘备。不过此后张松却成了刘备入蜀的功臣之一。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口似悬河”,就和张松去拜见曹操有关。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发生在张松出使许昌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张松、杨修和曹操。原文如下:

(张松)遂将《孟德新书》,从头至尾,朗诵一遍,并无一字差错。修大惊曰:“公过目不忘,真天下奇才也!”后人有诗赞曰:“古怪形容异,清高体貌疏。语倾三峡水,目视十行书。胆量魁西蜀,文章贯太虚。百家并诸子,一览更无余。”当下张松欲辞回。修曰:“公且暂居馆舍,容某再禀丞相,令公面君。”松谢而退。修入见操曰:“适来丞相何慢张松乎?”操曰:“言语不逊,吾故慢之。”修曰:“丞相尚容一祢衡,何不纳张松?”

操曰:“祢衡文章,播于当今,吾故不忍杀之。松有何能?”修曰:“且无论其口似悬河,辩才无碍。适修以丞相所撰《孟德新书》示之,彼观一遍,即能暗诵,如此博闻强记,世所罕有。松言此书乃战国时无名氏所作,蜀中小儿,皆能熟记。”操曰:“莫非古人与我暗合否?”令扯碎其书烧之。修曰:“此人可使面君,教见天朝气象。”操曰:“来日我于西教场点军,汝可先引他来,使见我军容之盛,教他回去传说:吾即日下了江南,便来收川。”修领命。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面对汉中张鲁的严重威胁,益州别驾张松建议刘璋结交曹操。但当张松奉命来到许昌后,因言语不慎引起曹操不快,加之张松长相猥琐,曹操拂袖而去。为了解恨,张松凭借自己过目不忘的本领,硬是当场将曹操所写的《孟德新书》背了下来,并一字不漏地说出,还故意告诉杨修此书是战国无名氏所作。此举令杨修非常惊讶,便汇报给曹操。后来曹操再度与张松见面,却又被张松羞辱一番。最终,张松返回途中便投靠了刘备。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杨修口中的“口似悬河”,意为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辩,说起话来没完没了。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世说新语》中的“郭子玄语议如悬河写水,注而不竭。”

张松与曹操会面,这是历史的真实,但小说的描述中有两点与历史不符。首先是双方见面的时间和地点。据《三国志·刘二牧传》载:“璋复遣别驾张松诣曹公,曹公时已定荆州,走先主。”这就清楚地表明,两人见面的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期间,而非小说所描述的关中之战以后,地点是在荆州而非许昌。

张松代表刘璋真心实意去巴结曹操,为何最终却不欢而散呢?《三国志·刘二牧传》中的记载较为简单:“不复存录松,松以此怨。会曹公军不利于赤壁,兼以疫死。松还,疵毁曹公,劝璋自绝。”而该传注引《汉书春秋》则一语道破关键:“张松见曹公,曹公方自矜伐,不存录松。松归,乃劝璋自绝。”如果套用一句现在的流行语就是曹操太过嚣张,怠慢了张松,令张松非常气愤。

不幸的是,就在张松身处荆州期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吃了败仗,这更让张松觉得曹操有点靠不住。故此,张松回到益州后,立即建议刘璋结交刘备。至于为何要结交刘备,其中有个非常关键的原因。赤壁之战后,曹操势力几乎退出荆州,与益州相邻的荆州几个郡都在刘备的手里。不与刘备搞好关系,万一刘备进军益州,刘璋将两线受敌。这也是刘璋非常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狼顾虎视什么意思?狼顾虎视典故出处

全文共 1006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中形容司马懿有一个非常好玩的词语叫“狼顾之相”,就是说司马懿这个人谨慎多疑,心怀不轨。那今天讲的成语狼顾虎视又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讲的也是三国期间发生的一件事,不过主角不再是司马懿而是蜀国这边了。当时诸葛亮为了北伐可以说奉献了自己的后半生,但这个时候却有人出来怀疑诸葛亮的忠心,最后被刘禅直接斩首。一起来看看这次的典故到底是怎样的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杨戏传》注引《华阳国志》,时间是在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故事的主人公名叫李邈。原文如下:

建兴六年,亮西征。马谡在前败绩,亮将杀之,邈谏以“秦赦孟明,用伯西戎,楚诛子玉,二世不竞”,失亮意,还蜀。十二年,亮卒,后主素服发哀三日,邈上疏曰:“吕禄、霍、禹未必怀反叛之心,孝宣不好为杀臣之君,直以臣惧其逼,主畏其威,故奸萌生。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没,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后主怒,下狱诛之。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丞相诸葛亮发动首次北伐之战,马谡在街亭一役中失利,诸葛亮打算将马谡处死。李邈劝谏道:“当年秦穆公赦免了孟明,因此称霸一时;楚人杀了子玉,两代人无法振作。”此语引发诸葛亮的不满,李邈也因此离开北伐大军回到成都。

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丞相诸葛亮病逝,后主刘禅身穿孝服,发哀三天。李邈又上书说:“吕禄、霍禹未必怀有反叛之心,孝宣帝也不是喜欢杀害大臣的皇帝,但因为做臣子的迫于形势所逼,做君王的惧怕臣子功高盖主,所以萌生奸计。诸葛亮统率强兵,威严而凶狠。俗话说有五种人物不能让其驻守边境,以避免出现意外。我时常替国家的未来担心。如今诸葛亮死了,也能保全他的宗族了,西北方向再无杀戮出现。全国老小都应该进行庆祝。”后主大怒,将他下狱处死。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李邈在奏章中提到的“狼顾虎视”,意为威严而凶狠。这也是李邈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说完了成语,再来说说这个故事的历史背景。诸葛亮在世期间,曾多次发动北伐,此举引起部分大臣的怀疑和猜忌,而李邈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在他看来,诸葛亮手握重兵,驻扎边疆,心怀叵测,随时都有篡政的可能性。因此,他在诸葛亮病逝后向刘禅上表。认为刘禅应该为诸葛亮之死感到庆幸,因为蜀汉帝国终于没有了功高盖主的臣子。不过,很显然李邈的这份奏章上的很不是时候。此时正当举国哀悼之时,刘禅也为失去了诸葛亮而悲痛异常。李邈这么做,完全是自寻死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洛阳纸贵出自什么典故?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左思

成语洛阳纸贵用来形容文章广受欢迎,这个典故的原型是左思。洛阳纸贵,汉语成语,拼音是luò yáng zhǐ guì,意思是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出自《晋书·左思传》。

成语洛阳纸贵用来形容文章广受欢迎,这个典故的原型是左思。《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左思,齐国临淄(今山东临淄)人,西晋著名文学家。其《三都赋》颇被当时称颂,造成“洛阳纸贵”。另外,其《咏史诗》《娇女诗》也很有名。其诗文语言质朴凝练。后人辑有《左太冲集》。

左思自幼其貌不扬却才华出众。晋武帝时,因妹左棻被选入宫,举家迁居洛阳,任秘书郎。晋惠帝元康年间依附权贵贾谧,成为文人集团“鲁公二十四友”的重要成员。永康元年(300年),因贾谧被诛,遂退居宜春里,专心著述。后齐王司马冏召为记室督,不就。太安二年(303年),因张方进攻洛阳而移居冀州,不久病死,终年五十五岁。

《三都赋》刚作成之时,并没有获得当时士人的青睐。但左思自己认为他的作品不逊于汉朝时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两京赋》,由于害怕自己的作品因为一人的褒贬而被埋没。左思便请文学家张华过目自己的作品,张华浏览其作品之后,都认为这是一篇佳作,可以媲美班固张衡的作品。左思再次将自己的作品请教当时的名士皇甫谧,皇甫谧观看过后很喜欢,并欣然为其作品提笔写上了序言,自此《三都赋》的名声盛起。由于西晋都城洛阳的权贵之家都竞相传抄《三都赋》,于是使洛阳城纸价迅速上涨,都是因为《三都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摔琴成名是什么典故,告诉我们了什么道理?

全文共 302 字

+ 加入清单

摔琴成名告诉我们,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不被别人赏识的情况,要想让大家了解自己,这时就要想办法让别人了解自己。陈子昂通过摔琴这一非常的举动,一举成名,大家也不妨可以想一些特殊的办法,引起别人的注意。但是摔琴成名的方式不是适合于所有的人,每一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到适合自己的推销方式。

从摔琴成名的事情可以让人们受到启发,正确推销自己才是走向成功的关键,但是要想真正走向成功,还需要有真本事,如果陈子昂文章平庸,即使摔琴使他成名,不久以后人们还是会渐渐地忘记他。所以,要想取得成功,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最重要的是有真才实学,哗众取宠或许一时间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时间一长,就不免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什么意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965 字

+ 加入清单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是,只要把一本书看上百遍,自然就能领悟其中的精髓。我们现代人和古代人读书的方式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但书的种类则要多出百倍,在三国时期大家想看书可能也就只有春秋时期的书籍,所以只能来来回回反复的读。所以这次讲的成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凸显了古人的读书方法,虽然书不多但能保证每一本都读透,每个人也能参悟出不同的道理,起来看看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是怎样的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王肃传》注引《魏略》,时间是在东汉献帝建安年间,主人公名叫董遇。原文如下:

初,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当初,董遇对《老子》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并为该书作训诂注疏。他还非常喜欢《左氏传》,并为该书辨别异同。有人想拜董遇为师,却遭到董遇的拒绝。董遇表示:“读书一定要先读上一百遍,书中的意思便自然会显露出来。”有学生对董遇表示:“苦于没有时间读书。”董遇回答道:“应当利用三余的时间来读书。”学生问三余是什么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的农余时间,可以读书;晚上是白天的多余时间,可以读书;阴雨天都是多余的时间,也可以读书。”

本文要要介绍的三国成语有两个,一个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另一个则是“三余读书”。前者的意思是读书的遍数一多,书中的意思便自然显露出来;后者的意思则为抓住一切空闲时间读书。这两句成语都是由董遇所首创。知识改变命运,这个道理人人都明白。但如何抓住空闲时间读书、怎样才能理解书籍的精髓,这里面的诀窍却并非人人都能明白。而早在一千多年前,董遇所首创的这两句成语恰恰回答了这两个疑问。

说完了成语,再来说说董遇这个人物。关于董遇的事迹,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并无只言片语,但在三国时人鱼豢所撰的《魏略》当中,董遇与贾洪、邯郸淳、薛夏、隗禧、苏林、乐详等人的事迹被并传,有个简略的介绍,他们七人被鱼豢誉为“儒宗”,简言之就是当时著名的儒学大家。

董遇,字季直,籍贯不详,早年与哥哥季中一起投靠将军段煨,后来又来到京城,担任过黄门侍郎。曹丕及曹睿当政期间,董遇先后担任侍中、大司农等职,数年后病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覆餗之患什么意思?覆餗之患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93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叫“覆餗之患”,第二个字“餗”读作sù,意思是鼎里的食物。这个成语的背景发生在三国时期,曹操作为一代枭雄,对自己的手下自然也是很严格,而且曹操的脾气是出了名的不好,稍有让他不如意的地方可能都会受到责罚。所以在曹操手下做事存在的风险还是挺大的,但是也不乏那种不怕死就是要和曹操硬来的人,例如孔融,不过孔融的下场相信大家也不陌生。那这次成语背后的主人公又是谁呢?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何夔传》及孙盛的评论,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年间,主人公名叫何夔。原文如下:

《三国志·何夔传》载:“太祖性严,掾属公事,往往加杖;夔常畜毒药,誓死无辱,是以终不见及。”该传孙盛的评价为:“夫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是以上下休嘉,道光化洽。公府掾属,古之造士也,必擢时隽,搜扬英逸,得其人则论道之任隆,非其才则覆餗之患至。苟有疵衅,刑黜可也。加其捶扑之罚,肃以小惩之戒,岂‘导之以德,齐之以礼’之谓与!”

这两段记载的大意是:曹操生性严厉,对自己的部下官吏,常常使用杖刑进行惩罚。何夔经常随身带着毒药,宁愿喝下毒药自尽也不愿意受到侮辱,因此最终没有受到杖笞。对此,孙盛评价说:大凡君主对待幕僚都是以礼相待,而幕僚则是以忠诚和智慧侍奉君主,这样才能上下和睦融洽,圣道才能光化和谐。三公府的部属及幕僚,古时候都是学而有成的有才之士,使用得当就能更好地论道治事。如果选拔不当,不但难以胜任工作,同时还会导致不良后果。如果他们出现过错,按律惩处已经足够了。如今曹操却对他们施以杖责的惩罚,动不动就进行惩戒,这哪里称得上是“导之以德,齐之以礼”呢?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孙盛提到的“覆餗之患”,意为选用人才不当而导致出现不良后果。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易·鼎》中的“鼎折足,覆公餗”。

在汉末三国时期,曹操的幕僚群可谓是人才济济,其中不乏荀彧、荀攸、贾诩、郭嘉这样的顶级谋士。不过,曹操对待幕僚们并非个个都以礼相待的。根据上面这则故事的记载,曹操生性严厉,幕僚稍有犯错,曹操便施以杖刑,这也印了一句俗话:“伴君如伴虎。”这对幕僚们而言可谓是一种极大的侮辱。大多数人对此只能默默忍受,而何夔为避免受辱,干脆带着毒药去上班,一旦犯错挨打,直接喝下毒药自尽,这份刚烈可谓独树一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放声大哭什么意思?放声大哭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271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时期,东吴政权的奠基者正是孙坚。孙坚在讨伐董卓的战役中,他是唯一一个和董卓大军正面交战,最后还获得了胜利的部队。191年,袁术派孙坚讨伐刘表,攻占荆州,可惜最后孙坚遭人暗算,被黄祖部将用弓箭偷袭身亡。孙策得知父亲的死讯后心痛不已,好在孙策也继承了父亲的勇猛,此后一举奠定了孙家在江东的势力。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放声大哭”,就和孙策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七回至第八回,发生在孙坚进犯荆州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刘表、桓阶和蒯良。原文如下:

刘表军自入城。孙策回到汉水,方知父亲被乱箭射死,尸首已被刘表军士扛抬入城去了,放声大哭。众军俱号泣。策曰:“父尸在彼,安得回乡!”黄盖曰:“今活捉黄祖在此,得一人入城讲和,将黄祖去换主公尸首。”言未毕,军吏桓阶出曰:“某与刘表有旧,愿入城为使。”策许之。桓阶入城见刘表,具说其事。表曰:“文台尸首、吾已用棺木盛贮在此。可速放回黄祖,两家各罢兵,再休侵犯。”桓阶拜谢欲行,阶下蒯良出曰:“不可!不可!吾有一言,今江东诸军片甲不回。请先斩桓阶,然后用计。”

却说蒯良曰:“今孙坚已丧,其子皆幼。乘此虚弱之时,火速进军,江东一鼓可得。若还尸罢兵,容其养成气力,荆州之患也。”表曰:“吾有黄祖在彼营中,安忍弃之?”良曰:“舍一无谋黄祖而取江东,有何不可?”表曰:“吾与黄祖心腹之交,舍之不义。”遂送桓阶回营,相约以孙坚尸换黄祖。孙策换回黄祖,迎接灵柩,罢战回江东,葬父于曲阿之原。丧事已毕,引军居江都,招贤纳士,屈己待人,四方豪杰,渐渐投之。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孙坚围攻襄阳,刘表派吕公出城向袁绍求援。吕公按照谋士蒯良的计策,在岘山设下埋伏。孙坚一时疏忽,中了埋伏,中箭身亡。孙策手下军吏桓阶进城要求取回孙坚的遗体,遭到蒯良的反对。但刘表最终采纳了桓阶的意见,让其将孙坚的遗体送回,以换回被黄盖俘虏的大将黄祖。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孙策得知父亲孙坚身亡后的神态,叫做“放声大哭”,意为放开声音大声的哭。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已不可查,但应该很早便已经出现。

小说中描述的这段孙坚被射杀及桓阶换回遗体的情节,是符合历史原貌的。据《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注引《英雄记》载:“刘表将吕公将兵缘山向坚,坚轻骑寻山讨公。公兵下石。中坚头,应时脑出物故。”《三国志桓阶传》称:“会坚击刘表战死,阶冒难诣表乞坚丧,表义而与之。”不过,这位帮孙策要回孙坚遗体的桓阶并非如小说所言是孙策的军吏,而是一位身居高位的朝廷官吏。按照《三国志桓阶传》的记载,此时的桓阶是朝廷的尚书郎。因为父亲病逝,他回到故乡长沙奔丧,不巧又遇上了孙坚身亡这件事情。

既然桓阶不属于孙坚阵营,他为何会冒险向刘表求情要回孙坚的遗体呢?原来他与孙坚还有一层特殊的关系。据其本传记载,桓阶早年在家乡长沙郡担任过功曹,当时担任长沙太守的正是孙坚。孙坚欣赏桓阶的能力,推荐桓阶为孝廉。正是因为这次的推荐,令桓阶的仕途更加顺利,数年后便担任了朝廷的尚书郎。按照汉末的说法,孙江是桓阶的“故主”。故此,桓阶才会冒险前往襄阳向刘表求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檄愈头风什么意思?檄愈头风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977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患有头疾,一旦发作就会痛不欲生,根本没办法处理朝政,所以曹操身边非常需要一位能为他分担公事的人才。凭借曹操的才能和地位,想要得到他重视的人肯定也有很多,这次一位叫陈琳的人就得到了这个难的的机会。其实曹操一般也不会轻易动怒杀人,都是被形势所逼,而且当时曹操也没那么大的权利。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檄愈头风”,就跟曹操犯头痛有关,一起来看看曹操当时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陈琳传》注引《典略》,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年间,主人公是曹操和陈琳。原文如下:

琳作诸书及檄,草成呈太祖。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琳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数加厚赐。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陈琳负责为曹操赚写文章及各种檄文,起草完后送给曹操。曹操之前患有头痛的疾病,这一天疾病再度发作,卧床读着陈琳所写的文章,不由自主坐起来说道:“这篇文章治好了我的头痛病!”多次赐予他丰厚的赏赐。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根据这个故事演变出来的一句成语,叫做“檄愈头风”,意为铿锵有力的绝妙诗文,使人读后头脑为之清醒,精神为之振奋。

说完了故事,再来说说陈琳这个人。陈琳,字孔璋,徐州广陵郡射阳县人氏,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陈琳早年便闻名江淮一带,与后来的江东重臣张昭、张纮关系密切。

东汉末年,陈琳进入京城洛阳为官,担任大将军何进府中的主簿,并力劝何进不要听从袁绍的建议召各路诸侯进京。董卓篡政期间,何琳避祸于冀州,后来加入了袁绍的幕府。大约在献帝建安十年(公元205年)陈琳被曹操俘虏,并从此成为曹操集团的成员。

说起曹操与陈琳之间的故事,不少人很容易想到上面说到的这个“檄愈头风”的成语。不过,后人对这个故事大都有一个误区,误以为是陈琳所写的《为袁绍檄豫州文》使得曹操直冒冷汗,头痛病不治而愈。之所以留下这样的印象,主要是受到文艺作品的误导。从这个故事的历史原貌来看,此事是发生在陈琳投靠曹操之后。这里做一个特别的说明,以免大家再出现这样的认识错误。

这里附带说一句,当年陈琳为袁绍所做的讨曹檄文的确尖锐辛辣,曹操对此耿耿于怀。《三国志•陈琳传》载,陈琳被俘后,曹操曾当面指责他说:“卿昔为本初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意思是说你骂我也就算了,何必连我祖宗三代全都问候了一遍呢?幸好曹操爱才,否则的话,陈琳难逃一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最早是指谁 五斗米折腰典故出处

全文共 268 字

+ 加入清单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是指陶渊明,成语出自《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公元405年秋,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彭泽当县令。到了冬天,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虽然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但也得去见一见。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听完,陶渊明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了彭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血流成河什么意思?血流成河典故介绍

全文共 1368 字

+ 加入清单

刘备三顾茅庐在演义中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桥段,刘备通过自己的真诚顺利打动了诸葛亮。此后诸葛亮决定辅佐刘备,为其制定了隆中对。不过这个故事如果仔细推敲,也能发现不太符合常理的地方,诸葛亮当时只是一名隐士,并没有任何经验,为何刘备会如此相信他呢?正史上可没有发生过三顾茅庐。那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血流成河”背后的典故故事,算是诸葛亮交给刘备的第一份成绩单,一起来看看当时发生了什么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发生在博望坡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于禁、夏侯惇、关羽和张飞。原文如下:

(李)典谓禁曰:“欺敌者必败。南道路狭,山川相逼。树木丛杂,倘彼用火攻,奈何?”禁曰:“君言是也。吾当往前为都督言之;君可止住后军。”李典便勒回马,大叫:“后军慢行!”人马走发,那里拦当得住?于禁骤马大叫:“前军都督且住!”夏侯惇正走之间,见于禁从后军奔来,便问何故。禁曰:“南道路狭,山川相逼,树木丛杂,可防火攻。”夏侯惇猛省,即回马令军马勿进。言未已,只听背后喊声震起,早望见一派火光烧着,随后两边芦苇亦着。一霎时,四面八方,尽皆是火;又值风大,火势愈猛。

曹家人马,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赵云回军赶杀,夏侯惇冒烟突火而走。且说李典见势头不好,急奔回博望城时,火光中一军拦住。当先大将,乃关云长也。李典纵马混战,夺路而走。于禁见粮草车辆,都被火烧,便投小路奔逃去了。夏侯兰、韩浩来救粮草,正遇张飞。战不数合,张飞一枪刺夏侯兰于马下。韩浩夺路走脱。直杀到天明,却才收军。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隆中不久,曹操便派夏侯惇率领十万人马杀向新野。在诸葛亮的巧妙布置下,刘备大军在博望坡巧设埋伏,火烧曹军,令夏侯惇大败而回,其部将夏侯兰也被张飞所杀。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刘备战胜夏侯惇时的场面,叫做“血流成河”,意为死者的鲜血像河水一样流淌,形容被杀的人很多,多用来修饰战争的残酷和惨烈。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隋朝祖君彦《檄洛州文》中的“尸骸蔽野,血流成河,积怨满于山川,号哭动于天地。”

博望坡之战,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三国志•先主传》载:“(刘表)使拒夏侯惇、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三国志•李典传》亦称:“备一旦烧屯去,惇率诸军追击之,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

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惇不听,与于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贼伏里,战不利,典往救,备望见救至,乃散退。”不过,结合《三国志》的相关传记来看,这场战斗并非如小说所描述的那样发生在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而是在献帝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因此,夏侯惇在这场战斗中面对的对手并非是诸葛亮而是刘备。小说不过是为了人物塑造的需要才将刘备的功劳移植到了诸葛亮的身上。

最后来谈谈在小说中被张飞斩杀的夏侯兰,这个人物在历史上真实存在。不仅如此,他与赵云还有着一层特殊的关系。《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载:“先是,与夏侯惇战于博望,生获夏侯兰。兰是云乡里人,少小相知,云白先主活之,荐兰明于法律,以为军正。”这也就是说夏侯兰的确参与了博望坡之战,但并未死在战场,而是被俘。因为夏侯兰与赵云是发小,赵云才向刘备求情饶了夏侯兰的命,夏侯兰也因此归顺刘备,后来被刘备任命为军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两肋插刀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97 字

+ 加入清单

隋朝末年,秦琼在山东的县衙当差,后奉命缉拿境内“响马”。而秦琼的一些朋友就是做劫富救贫的“响马”,秦琼为搭救朋友,就先派人暗中通知被缉捕的朋友躲避。

在衙门的抓捕途中,秦琼故意带领众捕快走岔道,以此来保护“响马”朋友。后来,秦琼因抓捕行动失败遭到牵连,还险些丧命,因那些“响马”朋友奋力抢救,才能得以活命。

渐渐地这个故事就演化成了“两肋插刀”,表示两边肋骨插上刀,表示不怕死。比喻承担极大的牺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雕虫小技有什么典故?虫是什么虫?

全文共 1144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成语都是从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当中总结、延伸出来的一种很简短的话,所以很多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历史典故雕虫小技,很多时候后面还跟着一句不足挂齿,一般用来说自己的所作所为其实是很微不足道,不值得一提的,是一种很谦虚的表现,但是是从哪里衍生出的这个成语的,有什么历史典故没有?

中国人是非常谦虚的。如果某人在某领域或某方面取得了过人的成绩,受到别人称赞时,当事人往往都会谦虚地说:“雕虫小技,不足挂齿。”那么为何在这个情况下,说这个话呢?

有典故说这个用法缘起于唐朝。当时,有一个叫做韩朝宗的人,为人十分热心,喜欢帮一些年轻人谋求好的前程,有一次,当时的大才子李白给韩朝宗写了一封信,并附上了自己的一些诗文,请韩朝宗帮忙介绍工作。李白在信的最后写道: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意思是说,恐怕我写的文章,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伎俩,不够让大人欣赏。

从此以后,大家就用“雕虫小技”来形容写文章或是做事情的时候,用的都是一些小技术而已。

那么,这个“雕虫”,究竟是雕的什么虫呢?其实,雕虫的本义并不是指写诗作文,而是另有所指的。“雕”当然是刻的意思,“虫”是什么呢?“虫”怎么能被雕刻呢?原来,这里的“虫”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虫子,而是秦朝时“秦书八体”之一的虫书。

《说文解字》记载,八体为“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和隶书”。虫书、篆书中的花体,常常铸或刻在兵器、旗帜和符节上,形状像鸟和虫的样子,故称“虫书”。“雕虫”就是指刻写虫书。

《北史·李浑传》另有一则关于“雕虫小技”的典故:李浑是北齐大臣,学问很大,文宣帝高洋命他组织一套班子,制定新的法律法规《麟趾格》。班子里面还有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魏收。文人相轻,李浑有一次就对魏收说:雕虫小技,我不如卿;国典朝章,卿不如我。

意思是写那些花花绕绕的“虫书”,我不如你魏收;但是制定国家的典章制度,你魏收可就比不上我了。在这里,“雕虫小技”就是用于贬斥他人不过是微末之技,而不是自我谦虚之辞了。

雕虫小技是一个成语,读音是diāo chóng xiǎo jì,比喻微小的技能,也用来谦称自己写的诗作或文章,出自《隋书·李德林传》。

“雕虫小技”最初写作“雕虫篆刻”,出自西汉文学家扬雄的著作《法言》。有人问扬雄年少时是不是喜欢作赋,扬雄答曰:不错,但那只是童子雕虫篆刻般的技艺,成年就不作了。扬雄贬低“雕虫篆刻”,不是因为它们学起来容易,而是因为它们最难学,但实际作用又很小。后来,人们便把“雕虫篆刻”说成是“雕虫小技”。

《隋书 李德林传》:“经国大体,是贾生、晁出之俦;雕虫小技,殆相如、子云之辈。”

《北史·李浑传》:“尝谓魏收曰:雕虫小技,我不如卿。国典朝章,卿不如我。”

《与韩荆州书》李白: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按兵不动什么意思?按兵不动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553 字

+ 加入清单

东汉末年,外戚和宦官之间的矛盾已经达到了水火不容的境地。何进召集各路诸侯进京,目的就是要一举铲除宦官。此后朝内很多宦官闻风而逃,更有一批大臣怕卷入其中,甚至连官都不当了,直接逃走。但是宦官张让却先下手为强,将何进给除掉,从而使得朝廷一片大乱。董卓进京后顺势稳住局面,开启了自己的掌权之路。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按兵不动”,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三回,发生在何进征召董卓进京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董卓、何进和郑泰。原文如下:

(董)卓大喜,遂上表。其略曰:“窃闻天下所以乱逆不止者,皆由黄门常侍张让等侮慢天常之故。臣闻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臣敢鸣钟鼓入洛阳,请除让等。社稷幸甚!天下幸甚!”何进得表,出示大臣。侍御史郑泰谏曰:“董卓乃豺狼也,引入京城,必食人矣。”进曰:“汝多疑,不足谋大事。”卢植亦谏曰:“植素知董卓为人,面善心狠;一入禁庭,必生祸患。不如止之勿来,免致生乱。”进不听,郑泰、卢植皆弃官而去。朝廷大臣,去者大半。

进使人迎董卓于渑池,卓按兵不动。张让等知外兵到,共议曰:“此何进之谋也;我等不先下手,皆灭族矣。”乃先伏刀斧手五十人于长乐宫嘉德门内,入告何太后曰:“今大将军矫诏召外兵至京师,欲灭臣等,望娘娘垂怜赐救。”太后曰:“汝等可诣大将军府谢罪。”让曰:“若到相府,骨肉齑粉矣。望娘娘宣大将军入宫谕止之。如其不从,臣等只就娘娘前请死。”太后乃降诏宣进。进得诏便行。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何进征召各路诸侯进京勤王。西凉刺史董卓采纳谋士李儒的建议,上表要求诛灭宦官。不仅宦官惊慌失措,郑泰、卢植等人士大夫也对董卓进京表示强烈反对。何进坚持己见,坚持让董卓进京,不少大臣因此弃官而去。随后,张让等宦官利用何进入宫觐见何太后之计将其斩杀,从而引发洛阳城一片大乱。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董卓在进京前的兵力部署,叫做“按兵不动”,意为使军队暂时不行动,现也比喻暂不开展工作。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荀子·王制》中的“偃然按兵不动。”

小说中提到的发生在京城洛阳的混乱,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据《三国志·董卓传》载:“灵帝崩,少帝即位。大将军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谋诛诸阉官,太后不从。进乃召卓使将兵诣京师,并密令上书……欲以胁迫太后。”《后汉书·何进传》亦称:“绍等又为画策,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并引兵向京城,以胁太后。进然之……遂西召前将军董卓屯关中上林苑,又使府掾太山王匡东发其郡强弩,并召东郡太守桥瑁屯城皋,使武猛都尉丁原烧孟津,火照城中,皆以诛宦官为言。太后犹不从。”由此可见,征召董卓进京的建议虽然出自袁绍,但何进才是最终的决定者。听说董卓即将进京,宦官们惊慌失措,原因非常简单,因为董卓听命于何进。而董卓在进京前又故意上表要求诛灭宦官,这使得以张让为首的宦官们更是惶恐不安。故此,后来的诛杀何进也就很容易理解,企图先下手为强,为的是自保。

对于何进征召董卓进京,士大夫们又是什么态度呢?据《三国志》、《后汉书》等相关史料记载,主薄陈琳、尚书卢植、侍御史郑泰都表示了坚决的反对。为什么与何进属于同一阵营的士大夫们会如此反对让董卓进京呢?侍御史郑泰对何进的一番表态道出了本质原因:“董卓强忍寡义,志欲无厌,若借之朝政,授以大事。将恣凶欲,必危朝廷。明公以亲德之重,据阿衡之权,秉意独断,诛除有罪,诚不宜假卓以为资援也。且事留变生,殷鉴不远。”

在以郑泰、卢植为首的士大夫看来,董卓为人凶残暴虐,以前就对朝廷的诏命阳奉阴违,心存反意,以何进的能力难以控制。一旦董卓进京,势必控制朝政,将会对汉末朝廷造成毁灭性灾难。从历史的发展来看,郑泰等人之语可谓一针见血,只可惜昏庸的何进一意孤行,最终不但自己身首异处,大汉江山也从此坠入万劫不复之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