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地球不再孤单汇编20篇

因为现在的人们受广告的影响较多,所以在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我们可以在电视网络上投放一些广告对此进行宣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地球不再孤单,希望大家喜欢。

浏览

4716

文章

1000

篇1:“地球快乐指数”是什么?哪国最开心?图

全文共 231 字

+ 加入清单

英国有一个名为“新经济基金会”的私人智库,成立于1986年。目前,其代表学者是安德鲁·西姆斯,毕业于伦敦经济学院的政策主任。2006年,基金会建立了一套评估标准来评估地球上的各个国家。评估结果被称为“快乐星球指数(HPI)”。海外旅游信息网站MoveHub(实际上是专门为打算移民的人提供信息的网站)绘制了“快乐星球指数”,以显示151个国家的人们有多快乐。指标的衡量包括三个层次:预期寿命、生活满意度和环境保护成果。最后,这些结果将被转换成一个分数,如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彗星会撞上地球吗?

全文共 312 字

+ 加入清单

在20世纪初的时候,天文学家计算出:1910年,哈雷彗星将回到太阳附近,并且彗尾要扫过地球。当时,人们惊恐万状,一些报纸甚至宣称世界末日即将来临。5月19日,哈雷彗星经过地球轨道,地球安然穿过了它的尾巴。实际上,彗尾是由很稀薄的气体组成的。所以,地球穿过彗星的尾巴,就好像燕子穿过炊烟一样,不会受到什么影响。1908年6月30日清晨,一个天体带着巨大的火球,在西伯利亚贝加尔湖西北约800千米的通古斯地区上空剧烈爆炸。下落的火球比清晨的太阳更加耀眼,惊心动魄的轰鸣声传至1000千米以外。事后的多次考察表明,这一爆炸极有可能是彗星撞击地球引起的。由此可见,彗星撞击地球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不过发生这类事件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大气污染对地球有哪些危害

全文共 1425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人类对地球开采使用的过度化加剧,地球的生态正在遭受着沉重的打击,在诸多污染形式中,大气污染影响的范围最广,造成的危害也最直接,它不仅仅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生存,对整个地球也有巨大的影响,那么大气污染对地球有哪些危害呢?

大气污染发展至今已超越国界,其危害遍及全球。对全球大气的影响明显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臭氧层破坏,二是酸雨腐蚀,三是全球气候变暖。

第一,臭氧层破坏导致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

在离地面10—55千米的平流层里,大气中的臭氧相对集中,形成了臭氧层。大气中有了臭氧层,起着净化大气和杀菌作用,可以把大部分有害的紫外线都过滤掉,减少了对人体的伤害,而且使许多农作物增产。臭氧过浓会使人体中毒,而臭氧含量减少,紫外线就长驱直入,使人体皮肤癌发病率增加,农作物减产。

第二,酸雨的危害向全世界蔓延。

酸雨的危害遍及欧洲和北美,我国主要分布贵阳、重庆和柳州等地。酸雨降到地面后,导致水质恶化,对各种水生动物和植物都会受到死亡的威胁。植物叶片和根部吸收了大量酸性物质后,引起枯萎死亡。酸雨进入土壤后,使土壤肥力减弱。人类长期生活在酸雨中,饮用酸性的水质,都会造成呼吸器官、肾病和癌症等一系列的疾病。据估计,酸雨每年要夺走7500-12000人的生命。

第三,“温室效应”的严重恶果。

我们居住的地球周围,包裹着一层厚厚的大气,形成了一座无形的“玻璃房”,在地球上产生了类似玻璃暖房的效应。本来,这种“温室效应”是正常的。但是,进入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骤增,“玻璃房”的吸收太阳能量也随之增加。于是,在地球上产生了干旱、热浪、热带风暴和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严重的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更多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有哪些危害,以及环境污染安全小知识,请大家继续关注的内容。

大气污染对动物有哪些危害

空气污染危害,空气污染,环境污染常识

导语:大气污染不但对人的危害很大,对其他动物的危害也是一样的,那么,大气污染对动物有哪些危害呢?

人类与其他动物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然而人类的行为对大气造成了巨大的污染,在人类自身面对恶果的同时,无辜的动物也会受到伤害,那么大气污染对动物有哪些危害呢?

首先,大气污染对动物的危害与对人体的危害情况相似。动物和人类共同生存在一个大气环境里。大气污染对人类的伤害,动物也不能幸免于难。凡是对人造成严重危害的大气污染事件,对动物也产生同样的危害和影响。空气污染对动物的危害,除污染物的直接侵入造成伤害之外,还通过污染食品进入体内,导致发病和死亡。因为动物没有能力去选择和鉴别某些剧毒性的食品,所以它们将比人类更容易遭受污染物的伤害和影响。

再有,大气污染主要是通过三条途径危害生物的生存和发育的:一是使生物中毒或枯竭死亡,二是减缓生物的正常发育,三是降低生物对病虫害的抗御能力。根据有关文献报道,美国一家炼钢石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三氧化二砷等废弃物,污染了厂区周围的牧草,牧草中砷的含量达到400ppm,使周围24公里内的3500头羊,中毒死亡625头。蒙塔那州磷肥厂排放大量的氟化氢,使牧草中的氟含量达到1000ppm,引发牛的氟骨病,导致牛奶产量减少,繁殖能力降低。我国内蒙古包头钢铁厂曾经采用含氟量高的矿石原料,排放的烟气中氟含量很高,污染周围的牧草和水源,引发牛、羊、马等牲畜的骨骼变形、骨折等。

更多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有哪些危害,以及环境污染安全小知识,请大家继续关注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地球上有多少种动物?

全文共 581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上有多少种动物

恐怕连专家也不能保证地球上有多少种动物,因为对动物的了解是随着科学的不断发现和对自然的不断了解而积累起来的。

古希腊伟大学者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3世纪描述了450种动物。第一位动物学家林内在18世纪上半叶描述了大约4000种动物。在19世纪上半叶,已知有48000种动物。在19世纪末,有记录的动物有50万只。目前,数据中有100多万种动物。根据分类学家的说法,这个数字仍然没有达到实际数字。

世界上各种科学杂志每年都报道和发现数百种新的昆虫,这表明我们对昆虫的了解还远远不够。1931年,已知的蝴蝶蛾共有80,000种,到1942年,发现了10,000种新品种。一些动物学家推测自然界中可能有200万种未知的昆虫。

在脊椎动物中,对鱼的研究也是不够的。1938年,在南非海岸,一条奇怪的大鱼被偶然捕获。这条鱼发出美丽的蓝色火焰。渔民们把鱼送到当地的博物馆,在没有详细研究的情况下制作了鱼皮标本。后来,当专家研究它的标本和头骨时,他们发现这种鱼很不寻常。它不仅独立地属于一个新的家族,而且属于一个新的物种。几百万年前,这种鱼类就已经被认为灭绝了。这种鱼极其罕见。从它被发现到1954年,一共捕获了8条鱼。

此外,在我们认为已经研究得非常清楚的哺乳动物中,也有新物种的发现,例如发现了小型啮齿动物沙雷氏鼠。因此,自然界中有多少种动物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数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红地球焕醒光感彩液有几个色号 红地球焕醒光感彩液的主要成分

全文共 705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的的化妆品还是很好用的,红地球的粉底液、高光等,都是比较受欢迎的,那么红地球焕醒光感彩液有几个色号呢,红地球焕醒光感彩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

红地球焕醒光感彩液有几个色号

红地球的流星雨高光焕醒光感彩液是液体的,价格比较亲民15ml/¥80,共有三个色号,红地球液体高光不是很稀,所以比较好掌握,用在脸上还是蛮顺滑的,和固态的高光液比会更加的细腻服帖,虽然他是液体的,但是涂在脸上不会破坏原有的底妆,而且他还可以叠加,如果你是刚开始尝试或者画淡妆的话,建议你少量多次的涂抹,这样出来的效果更自然。

红地球焕醒光感彩液的主要成分

红丢球高光保湿的提亮液富含植物萃取的角鲨烯和抗氧化成分,打造健康光泽肌肤。它比一般高光的闪粉更细致,抹开后肉眼看不到明显闪片,避免满脸掉亮片的尴尬,只看到细腻微光流转于脸庞,它可同任何粉底产品混合自然地提亮了肤色,能够改善面部瑕疵、细纹,用起来遮盖毛孔。

红地球焕醒光感彩液使用后的效果

红地球的焕醒光感彩液珍珠色真的好像一颗发光的珍珠,粉白偏光非常适合白皮,涂上之后整个人都是布灵布灵的发光体,虽然它是液体高光,但其实比粉状滴要更融合皮肤一些,把它挤在手臂上晕开之后再拍上脸,也不会破坏底妆。不仅仅是高光用,不但可以打亮修饰脸部轮廓还可以调和粉底加强粉底功效。

红地球焕醒光感彩液适合什么肤色

它还可以涂在锁骨上,或者肩膀外侧的地方,拍照很加分哒,拍出来的照片很有质感,用它第一个感受就是,液体高光上脸自然通透,真的是适合所有肤色!像我这样的黄皮也相当的友好、乳白色质地的液体,几乎和粉底液的颜色贴近,通透感十足。不仅如此高光让脸部显得更加立体,苹果肌也是饱满有光泽呀!红地球的液体高光不会显毛孔!,它的珠光很细小,上脸细腻自然又轻薄,不像粉状高光会卡粉,瓶口又是按压设计,完全不用担心掌握不好力度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什么是伽马射线暴,它能在一秒中内推毁整个地球?

全文共 703 字

+ 加入清单

伽马射线爆发(GRB),也称为伽马射线爆发,是一种现象,其中来自天空中某个方向的伽马射线强度在短时间内突然增加,然后迅速降低。

宇宙中最强大的伽马射线爆发在一秒钟内释放的能量超过了太阳11年来积累的能量,足以摧毁它附近的所有物质。

它发射的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穿透宇宙,因此即使在经过数十亿光年的旅行后,伽马射线爆发在地球上仍然是明亮的。

今天观测到的辐射风暴都来自遥远的星系,但是我们不能排除在靠近地球的地方出现类似的情况。但是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地球上的生命可能会毫无预警地消失。

众所周知,地球的大气层和臭氧层为地球阻挡了大量来自外层空间的辐射。然而,如果我们面对一个更强大的辐射源或一个更近的伽马射线爆发,人类文明将很可能难以继续。伽马射线是比可见光高得多的光速。当伽马射线携带的能量超过一百万个光子带来的能量总和时,就足以摧毁我们的DNA。

尽管地球的臭氧层能抵御大多数伽马射线,但如果是伽马射线风暴,它的威力肯定会更强。当距离地球数千光年的伽马射线爆发到达地球时,它的覆盖范围是数百万年,足以消灭太阳系中的所有生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臭氧层将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能量。

此外,由于伽马射线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即使人类观察到它们也为时已晚。在大多数科学家看来,伽马射线爆发很可能是4.5亿年前地球海洋物种80%消失的原因。当然,这种观点没有确切的证据。

然而,科学家认为人们不应该过于小心,因为在我们的银河系中,伽马射线爆发每百万年才发生一次,只有当伽马射线爆发的方向准确地指向地球时,它们才能造成撞击,而且概率不高。

伽马射线爆发太强大了。虽然接近我们的概率不高,但是如果有一天他们意外地“意外地”伤害了我们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红地球散粉色号 红地球散粉适合干皮吗

全文共 641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全新推出的草本散粉让很多人都特别感兴趣,这款散粉用起来还是很舒服的,而且定妆效果比较持久,下面小编就来教教大家红地球散粉怎么选择色号吧。

红地球散粉色

REDEARTH红地球亮彩明星草本散粉共有三款色号,可以满足不同肤色的定妆需求,轻松定妆,一抹焕变,肌肤时刻隐匿毛孔细纹,呈现柔肤光采。

1、P00珍珠白Pearl,打造匀亮白皙妆感。

2、P40象牙白Ivory,打造活力气色妆感。

3、P42自然白Natural,打造立体修颜妆感。

红地球散粉适合干皮吗

适合。

红地球散粉粉质细腻,上妆轻薄无负担,不用担心出现卡粉的情况,可以说是干皮必备的散粉之一了,而且它还可以为你打造轻透自然的妆效。最主要的是,这款散粉添加了多种植物成分,与红地球养肤粉底液是同系列的,在定妆的同时还可以养肤。

红地球散粉好用吗

红地球养肤散粉太赞了8,磨砂的外壳拿在手上很有质感~我最喜欢的是它超柔软的粉扑,三层结构不仅亲肤抓粉效果更是赞。

再来说说粉质,细腻又有重量,不会飞粉,粉质柔滑,成份安全不易致痘,敏感肌也可以安心用哦。打在脸上简直是滤镜级妆效,服贴又持久,我的皮肤平时比较爱出油,用了这个散粉,清透柔焦妆效马上显出来!毛孔都变得细腻起来惹。

我选的是p40色号,早晨用它定妆一直到下午都超持久的,没有脱妆卡粉的情况。定妆养肤兼得真是太幸福啦。

红地球散粉使用建议

1、扑粉的时候,最好在眼部下方的三角开始接着再蔓延到其他的部位,千万不能从T字去开始,否则会掉妆非常厉害。

2、不要把散粉用力拍打在脸上,涂抹时越轻柔越好,不妨在鼻翼位置多扑一些,目的是减低油脂分泌,使妆容更为持久。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地球上最大的蘑菇有多重?

全文共 373 字

+ 加入清单

据英国《每日邮报》12月19日报道,美国密歇根州的一种森林真菌被科学家称为地球上最大的生物之一。它的覆盖面、重量和破坏力令人震惊。

据报道,这种寄生真菌生长在美国密歇根州的水晶溪。根据专家计算,它的面积相当于75个足球场,重量超过400吨,年龄至少为2500岁,所有这些都来自一个孢子。与这种地下蜜环菌相比,大象、鲸鱼和红杉只能让步。

这种真菌以根为食,可分为子实体和菌丝体。子实体是地球表面上方的黄色“小蘑菇”,高度不超过10厘米。菌丝主要隐藏在表层土壤下,形成一个巨大的菌丝网络。

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称,这种真菌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发现的,但其大小范围直到最近几年才为人所知。这种“超级真菌”会破坏树木的根组织,导致根腐,对森林造成极大的危害。

然而,这种“蘑菇”并不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最大的一种是俄勒冈州的另一种森林真菌,占地965公顷。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黑暗未来”:人类是否真的需要一颗“候补地球”?

全文共 3138 字

+ 加入清单

火星或行星会成为“地球2.0”吗?成为未来人类迁徙空间的新家园。

据国外媒体报道,SpaceX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尽快将人类送上火星表面!马斯克今年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发射了猎鹰重型火箭,并携带一辆特斯拉跑车驶向小行星带。事实上,这种重量级火箭只是马斯克太空计划的一小部分。他的最终计划是用太空舰队将太空殖民者运送到火星。

虽然到达火星是一个调查目标,但还有一个更令人信服的原因。科幻作品充满了大量的反乌托邦未来,如果人类仍然被限制在地球上生活,这些未来可能会发生。例如,科幻电影如《深度冲击》和《世界末日》,机器人战争剧如《太空堡垒卡拉狄加》和《终结者》,科幻电影如《最后的浩劫》和《幸福世界》,反映了医疗问题和人口过剩,以及许多关于自然和人为灾难的电影。美国纪录片《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讲述了一个“黑暗的未来”以及人类如何殖民其他星球的故事。人类真的需要“后备地球”吗?

科幻小说激发了第一批探索外层空间的“火箭先驱”。20世纪初,罗伯特·戈达德推动了液体火箭的发展。显然,他是一个火箭爱好者,因为他自己写了许多科幻小说。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阿波罗”号月球火箭是由沃纳·韦纳·冯·布劳恩设计的。布劳恩小时候喜欢科幻小说,并在20世纪50年代与迪士尼合作制作了一部关于太空飞行的教育电影。

对太阳系的快速观察揭示了一个真正的原因。事实上,我们所有人都应该从科幻小说中获得创造性的灵感,更加关注地球的未来。月球、火星和地球附近的许多“无风”卫星都被陨石覆盖,这些陨石是在过去数十亿年中由太空岩石和其他小天体与卫星和行星表面碰撞造成的。

地球没有遭受大量的陨石碰撞,因为它的大气层又厚又密。我们可以想象恐龙世界。大约6600万年前,当一颗大的小行星或彗星(直径10-15公里)在地球表面相撞时,它最终导致了恐龙的灭绝,恐龙曾经是地球的霸主。与此同时,小行星车里雅宾斯克的碰撞已经过去了5年。当时,一个直径17米的小物体在俄罗斯的一个小镇相撞。碎玻璃造成了许多伤害和财产损失。

美国宇航局已经制定了一个积极的小行星搜索计划和一些应对小行星对地球威胁的计划,但即使是为那些“入侵者”做准备也是不够的。它们肯定会对地球构成巨大威胁。在接下来的40-50亿年左右,当太阳耗尽所有氢并凝结成氦时,它将演化成一颗红巨星。随着太阳逐渐膨胀,它将吞噬水星和金星,它们比地球更靠近太阳。如果是这样,那将是个坏消息。地球将遭受太阳的灼热,并逐渐脱离轨道或与水星和金星一起被太阳吞没。无论如何,这对人类和地球上的生命形式来说都是坏消息。

美国纪录片《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讲述了一个“黑暗的未来”以及人类如何殖民其他星球的故事。人类真的需要“另一个地球”吗?

去火星!

在科幻小说中,逃离地球最受欢迎的目的地是火星。起初,这是因为人们认为像人类一样的其他生命可能生活在这里。1877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乔范尼·夏帕雷利报告说,在火星表面发现了通道结构,但没有说明它是天然的还是人造的。19世纪初,美国科普作家珀西瓦尔·洛厄尔走得更远,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频道。洛厄尔说:“也许火星人正试图排水来维持这个垂死的星球。”据报道,火星表面通道结构后来被解释为一个“望远镜伪像”。目前,当机械探测器在火星着陆时,还没有发现这样的结构。

19世纪初,科幻小说对人们探索和认识火星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最著名的是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于1898年写的著名科幻小说《世界大战》,描述了外星人对地球的入侵。此后,这部科幻小说于1938年在美国电台播出,2005年由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电影《世界大战》就是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同时,在1912年,埃德加·赖斯·巴勒斯出版了一部科幻小说《火星公主》,讲述了一系列生活在火星表面的生物。他们被称为“巴苏姆”。2012年,电影《异星战场》根据其故事改编。

人类探索倡导组织火星小组的创始人罗伯特·祖布林说,火星将会成为科幻小说作家所设想的有人居住的星球。2015年的科幻电影《火星救援》和1990年施瓦辛格主演的电影《宇宙之龙》是展现未来的两个例子。电影《宇宙之龙》有一句名言:“去火星!”

但是为什么科幻小说让外星探索看起来比我们真正的探索任务更简单呢?祖布林说,部分原因是我们的心态。他指出,500多年前,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认为地球绕着太阳转。那时,大多数人仍然相信地球是“世界的主体”。地球上方有一片天空,但它仍然以地球为中心。祖布林指出地球在太空中运行,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考虑这个事实。

祖布林说,我们将通过近地轨道和月球探索逐步接近火星。这种太空探索方法类似于18世纪的探险家路易斯和克拉克,他们在密西西比河外旅行了160公里,然后等待下一批探险家继续向西探索。

祖布林说:“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空间如此重要?这是一个非常荒谬的问题,就像一个住在小村庄的人问为什么世界上的其他地方有吸引力。他主张在世界其他地方寻找资源、知识或避风港。《星际迷航》将是终极梦想,但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更加关注最近的外星资源——火星,这是我们使用现代技术最容易到达的星球。”

祖布林说,最重要的一步是决定你想做什么,这是埃隆马斯克讨论的宏伟空间计划。美国宇航局的许多专家希望实现人类登陆火星,但作为一个国家机构,他们总是拖延时间,为政治阶层不接受太空挑战提供各种理由和借口。

登陆火星或更远?

祖布林的计划(他在1991年的研究报告中将其描述为“直接到达火星”,并从那时起大力推广)主张未来人类驾驶宇宙飞船去火星,以尽量减少宇宙飞船的轨道或非轨道组装。使用目前的推进系统,一艘宇宙飞船只需要六个月就能到达火星,这是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度过的“标准时间”。

第一批火星任务可能携带旅行者生活所需的大部分物质,如食物和水。然而,早期太空旅行也可能带来一些建筑材料,为后期登陆者提供更多的生物资源,例如允许第一个火星登陆者生活在温室或栖息地基地。祖布林指出,第一批火星登陆者可能主要吃他们从地球带回来的肉,而未来的火星殖民者将会吃更多生长在火星表面的蔬菜,并更多地利用当地资源来制造食物。同时,由火星集团火星沙漠研究站和突出线火星极地研究站设计的栖息地基地可以用来评估和分析一个真正的火星房子会是什么样子。

返回地球航天器的推进燃料可以由火星二氧化碳和水制成,它们可以产生甲烷和氧气燃料。祖布林指出,火星二氧化碳和水是最便宜的推进燃料组合,只有氢氧混合才能提供更好的排气速度。

但火星表面仍有一个大问题——它和地球不一样,当然,人们可以通过技术控制生存风险。它的白天长度接近地球的长度,但是火星的引力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火星空气不能呼吸。如果火星表面有水,它的数量会非常少。月球上的情况更糟,只有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昼夜周期比地球少,而且没有空气。

史密森学会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的退休馆长罗杰·劳尼斯说,火星和月球不是我们送去大量登陆器殖民太空的行星。他预测,到本世纪末,月球或火星表面可能会有研究站,类似于现在的南极科学研究站。

拉纽斯说,但是为了让人类真正找到另一个家园,我们将不得不遵循“太空堡垒卡拉狄加”的太空计划,在太空中寻找另一个地球。如果我们的后代出生在火星或月球上,那里的重力将远低于地球,对人类发展的影响将是不可预测的。

拉纽斯指出,很有必要快速到达“第二地球”中存在的恒星系统。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比光速更快的太空飞行速度,或者实现宇宙飞船在太空中的长期导航,并提供几代人在宇宙飞船中生存。另一种可能性是通过冬眠尽可能延长宇航员的寿命,就像科幻电影《异形》和《阿凡达》中所做的那样,或者开发一种类似《星际迷航》的机器,并将其融入人体以延长人类寿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小恒星靠近地球辐射大是真的吗 宇宙射线辐射的谣言

全文共 381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太阳虽然有辐射,但地球跟太阳已经共存了上亿年,并没有什么辐射对地球上的生命造成危害,所以什么小恒星靠近地球辐射大的这类话根本不用相信。

小恒星靠近地球辐射大是真的吗

宇宙中能发光发热并散发辐射的都是恒星,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恒星就是太阳,在地球的夜晚可以看见其他恒星,不过这些恒星都在太阳系外,离地球太远了,所以谣言里的小恒星一说根本就不成立。

太阳虽然有辐射,但地球跟太阳已经共存了上亿年,并没有什么辐射对地球上的生命造成危害,所以什么小恒星靠近地球辐射大的这类话根本不用相信。

宇宙射线辐射的谣言

宇宙线亦称为宇宙射线,是一种带电高能次原子粒子,这些可能来自太阳(或其它恒星),甚至是还未知的物理机制产生的。

宇宙射线的能量很强大,宇宙线也造成地球上很大部分的背景辐射,但地球本身大气层外和磁场中的宇宙线是非常强的,可以抵挡宇宙射线对地球表面的伤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有史以来的10大行星撞地球

全文共 707 字

+ 加入清单

行星撞击地球会在地球表面留下痕迹,有的形成了陨石坑,有的形成了湖泊,有的形成了盆地等等。下面带您了解一下有史以来的10大行星撞地球。

1)2~5万年前一颗直径40米、重达30万吨的小行星,以每秒25公里的高速撞击地球,之后形成一个方圆1公里、深174米的大坑,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有一个巴林杰陨石坑就是当时撞击留下的遗址。

2)大约在13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在这里与地球相撞,在地面上留下一个直径为10.5公里的大坑,经过千万年来的演变形成了博苏姆推湖

3)3800万年前的一颗小行星撞击,留下一个直径28公里的大坑,最终形成现在的加拿大米斯塔斯汀湖

4)大约在一亿三千万年前,一颗直径约600米的彗星撞入地面约800米,炸掉了周围大约400平方公里的地面,形成现在的戈斯峭壁。

5)大约1亿年前一个小行星撞击地球形成一个大坑,经过千万年的演变现在成为了加拿大深水,直径约有13公里。

6)大约2.1亿年前,一颗直径5公里的天体撞击地球,在地球表面留下了直径100公里的大坑,随着岁月流逝便成了现在的曼尼古根湖。

7)大约18.49亿年前,一个直径10-15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形成现在的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索德柏立盆地。

8)在6500万年前直径约有180公里的陨石撞击地球形成了希克苏鲁伯陨石坑

9)21亿年前,小行星以每小时4万至25万公里的速度撞击地球,形成了弗里德堡陨石坑。

10)1908年6月30日上午7时17分俄罗斯西伯利亚埃文基地区发生了小行星爆炸爆炸,超过2150平方公里内的树木被摧毁。

今天小编对行星撞击地球的事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的天文灾害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地球的内部

全文共 1318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的内部

我们由直接观察所知的地球差不多完全限于它的表面。人类在上面挖穿的最深处与全球大小比起来不过像苹果皮之于苹果一样。

我先要请读者注意一下地球上的重量、压力、重力等事实。我们试着研究一块1立方米的泥土,这是地球外层表面的一部分。这块泥土加在自己底上的重量也许是2.5吨。下面1立方米也有同样重量,因此加在自己底上的重量就是自身重量加上面1立方米的重量了。这种压力的增加一直随着我们的深入。地球内部的每1平方米都支持着一直到表面的1平方米的柱形的压力。表面下不到若干厘米的地方这种压力就以吨计了;1千米深的地方大概是2 500吨;100千米的地方就是25万吨了;这样一直继续到中心。在这种不可思议的压力之下,地球中部的物质被高度地压缩。那儿的物质也更沉重。地球的平均密度被认为等于水的5.52倍,但其表面密度却只有水的两三倍。

关于地球的确定事实之一就是在表面以下的矿坑中,愈深处温度愈高。增加的比率依地域与纬度而各处不同,平均增加率是每下降约30米增高1℃。

这种温度的增加到地球中心时将怎样呢?回答这问题我们可以说不能仅仅根据表面的情形。因为地球外部在很久以前就冷却了,所以我们不能在下降时得到很大的温度增加。从地球存在以来热量都被保持着这一点事实,表明中心温度一定更高,而近表面的温度增加的比率也一定会保持到更深的若干千米直到地球的内部。

依照这增加率来看,地球的20千米或25千米深的地方的物质一定是灼热的,而200千米或250千米以下的热度则一定足以熔化所有构成地壳的物质了。这事实使早期的地质学家认为我们的地球是一个熔化了的大块,正如一大块熔化了的铁,上面蒙了一层几千米厚的冷壳层,我们就居住在这壳上。火山的存在以及地震的发生都增加了这种见解的可靠性。

但在19世纪20年代,天文学家与物理学家收集了一些证据,似乎证明地球从中心到表面都是固体,甚至比同样大的一块钢还坚硬。这学说是开尔文爵士(Lord Kelvin)第一个发展的。他认为如果地球是被一层壳包着的液体,月亮的作用就不是吸起海洋的潮汐而只要将全地球向月亮的方向拉起来,却不改变壳与水之间的相对位置。

同样可靠的是那奇特的现象,地球表面的纬度变迁,这在下面我们就要讲到。不仅一个内部柔软的球体不能像地球这样旋转,甚至硬度不如钢的球体也不能。

那么我们如何能调和这固体性质与那不可思议的高温度呢?看来只有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法:地球内部的物质因那巨大的压力而保持其为固体。据实验证明:强大的压力能提高物质的熔点,压力越大,熔点就越高。一块岩石到了熔点以后再加以重压,压力的结果使它又还原为固体。因此,我们增加了温度只要同时考虑压力的问题就可以使地球中心物质保持固体了。

当然我们还有一些实际的办法来获得证据,在地表人工制造一个震源(如炸弹),通过接受地下的回波来确知地下结构。通过地震技术获得的资料发现,地球的内核与地壳为实体,而中间的外核与地幔层为流体。地核可能大多由铁构成,虽然也有可能是一些较轻的物质。地核中心的温度可能高达7 200℃,比太阳表面还热;下地幔可能由硅、镁、氧和一些铁、钙、铝构成;上地幔大多由橄榄石、辉石、钙、铝构成。地壳主要由石英和类长石的其他硅酸盐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地球上的盐怎么样形成的

全文共 2142 字

+ 加入清单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盐,但是对于盐的形成原因可能就不太清楚了。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盐的形成原因相关知识。

古人与盐的故事

人类最早何时开始食用盐,迄今尚无史籍记载或考古资料可以确切说明。但是,可以想见,如同火的使用一样,盐的发现和食用,同样经历了极其漫长的岁月。当古代先民处于“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的蒙昧时代,尚不知何为咸味,亦不知盐为何物。后世人们在祭祀用的肉汤中不加盐,即所谓“大羹不致”,以表示对古礼的遵循。

司马迁在《史记·乐书》中对这种古礼也作了记载:“大飨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典籍的这些记载,都可视为古代先民原本不知盐、不识盐的佐证。因而可以推论,古代先民确实曾经历过一个不知食用盐的漫长的历史时期。

人类饮食文化正是从品尝万物开始的,大自然赐与人类的万物中,哪些能食用,哪些不能食用,都是通过人的亲口品尝的积累,才获得食用经验的。中国古代神话就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想这不会是古人毫无根据的编造。正是古代先民无数次地大胆品尝,才构筑起了人类饮食文化进步的阶梯。古代先民经过无数次随机性地品尝海水、咸湖水、盐岩、盐土等,尝到了咸味的香美,并将自然生成的盐添加到食物中去,发现有些食物带有咸味比本味要香,经过尝试以后,就逐渐用盐作调味品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仅仅依靠大自然的恩赐所得到的自然生成的盐,开始摸索从海水、盐湖水、盐岩、盐土中制取。地球上盐的储量最多的是海水。中国关于食盐制作的最早的记载是关于海盐制作的记载。古籍记载,炎帝(一说即神农氏)时的诸侯宿沙氏首创用海水煮制海盐,即所谓“宿沙作煮盐”。

历史上是否真有宿沙氏其人,尚不可断定,但可以说,这位诸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海水煮盐智慧的化身。实际上,用海水煮盐,也不可能是宿沙氏一人之所为,而是生活在海边的古代先民经过长期摸索和实践创造了海盐制作工艺。在当前尚无更新的考古发现和典籍可资证明的情况下,“宿沙作煮盐”可视为中国海盐业的开端,宿沙氏是中国海盐业的创始人。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于盐的成因也早有探索,并有先识之见,认为盐的生成与水气有很大关系:“水曰润下,润下作咸”。这是对湖盐生成长期观察得出的结论。

湖盐又称“池盐”,内陆的盐湖(池),由于受干燥气候影响,能够自然生成结晶体状的盐。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最古老的河东盐池(亦称“解池”,今山西省运城县南、中条山北麓一带),就是借助风和太阳的蒸发作用,自然生成食盐,历史上称为“解盐”、“潞盐”或“河东盐”。关于“解池”的最早记载见之于《山海经·北山经》,其中有“又南三百里,曰景山,南望盐贩之泽”句。据晋人郭璞释云:盐贩之泽,“即盐池也”。

现在我国青海省境内的察尔汗盐湖、茶卡盐湖即盛产这种池盐,其中察尔汗盐湖面积达1600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盐湖。池盐具有自然结晶的特点,晋人王廙著《洛都赋》云:“河东盐池,玉洁冰鲜,不劳煮沃,成之自然”。就是说池盐不需煮制,自然可成。“解池”地处黄河流域,由此可以想见,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古代先民,会很早就接触到这种天然池盐。(摘录自 作者:蒋大鸣)

看了地球上的盐怎么样形成的还看:

形成地球上的盐的原因

海水是盐的“故乡”,海水中含有各种盐类,其中百分之90左右是氯化钠,也就是食盐。另外还含有氯化镁、硫酸镁、碳酸镁及含钾、碘、钠、溴等各种元素的其他盐类。氯化镁是点豆腐用的卤水的主要成分,味道是苦的,因此,含盐类比重很大的海水喝起来就又咸又苦了。

如果把海水中的盐全部提取出来平铺在陆地上,陆地的高度可以增加153米;假如把世界海洋的水都蒸发干了,海底就会积上60米厚的盐层。

海水里这么多的盐是从哪儿来的呢?科学家们把海水和河水加以比较,研究了雨后的土壤和碎石,得知海水中的盐是由陆地上的江河通过流水带来的。当雨水降到地面,便向低处汇集,形成小河,流入江河,一部分水穿过各种地层渗入地下,然后又在其他地段冒出来,最后都流进大海。水在流动过程中,经过各种土壤和岩层,使其分解产生各种盐类物质,这些物质随水被带进大海。海水经过不断蒸发,盐的浓度就越来越高,而海洋的形成经过了几十亿年,海水中含有这么多的盐也就不奇怪了。

海水中的盐类,来自于陆地的岩石和土壤,在46亿年前,地球刚刚诞生,此时的海水却是淡的,但是在岩石和土壤中却含有着大量的盐分。后来因为地壳经过了强烈的运动,火山喷发,形成了大量的水蒸气,于是就不断下雨。盐在水里会溶解,溶解在水里的盐被雨水冲刷到了河里,然后跟着河水慢慢地流入海里。这样,海水就变得有异味了。据科学家估算,每年经过江河流到大海里的盐就高达19亿多吨。

那河水为什么不是咸的呢,那是因为河水相对于大海一直都在运动着,并且,在河水中的盐含量并不多。而河水在流入海里后,并无法像可以进入海洋那样通过别的途径稀释盐量,在经过阳光的照射,使得海水不断蒸发,使得海水的盐含量越来越多。

盐的成分

市面上销售的盐通常有粗盐、精盐、晶体盐和食用盐等。食用盐通常由岩盐和海盐制成,一般添加有碘。平均每100克精盐中,含钠39311毫克、镁2毫克。岩盐得自于地质变迁时期的自然矿产中,除了钠和氯化物,几乎不含别的矿物质。海盐通常来自盐碱滩,海盐含有微量矿物质,如钙、镁、钾、溴化物和其他各种微量元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地球是怎样起源的?

全文共 441 字

+ 加入清单

简介:至于地球是如何起源的,更广为接受的理论是,在大约50亿年前的大爆炸之后,太阳星云开始收缩,形成了一个以太阳为中心的太阳系。

关于地球是如何起源的,更广为接受的理论是,在大约50亿年前的大爆炸之后,太阳星云开始收缩,形成了一个以太阳为中心的太阳系。地球大约在46亿年前开始形成。新生的地球是一个没有生命迹象的死亡世界。不稳定的地质结构使地壳持续剧烈运动。这时,这颗年轻的星球正在不断地摇晃和火山爆发。在这种碰撞和冲击中,地球在阳光的照射下完成了从无机世界到有机世界的自然进化。几十亿年后,地球上开始出现生命。当地球在4亿年前进化时,地球已经充满了活力。不仅海里有大量的鱼和贝类,陆地上还出现了行走和爬行的动物和昆虫(包括恐龙)。大约2亿年前,早期人类出现了。至于地球上的人类和各种动物是自然形成的(自然的产物)还是人造的产物(外来的人造地球和物种),目前的争论已经复活。

然而,随着人们认识水平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他们对地球的认识也在加深。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揭开地球的神秘面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介绍个NASA新网站给你,每天跟地球母亲面对面say hi

全文共 396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周一刚刚推出了一个新网站,帮助我们回忆地球母亲的真实形象。它将每36小时更新至少12张太阳照亮的地球的新照片。安装在美国宇航局深空气候观测站上的地球多色成像相机(EPIC)负责在大约161万公里高度的L1轨道上拍摄这些照片。EPIC只有400万像素,但是如果你把三个这样的单色相机拍摄的照片组合起来,像素可以达到网站要求的1200万像素。

网站截图

网站左上角的日期是一个小日历,您可以在其中选择日期,当天的照片将显示在屏幕中间。点击两边的箭头,将地球转到相应的位置,跳到同一天拍摄的同一角度的照片。左上角的小地球是示意图。拍摄时间、高度和角度在左下角。这些照片也可以免费下载。

也许现在的照片每天都是一样的,但是地球隐藏的变化和情况一定会在积累后被发现。这就像每天在阳台上拍一张窗外的照片,直到一年后你才意识到皇城的三分之二原本是雾蒙蒙的。

原创文章,转载必须注明来自蝌蚪工作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们如何在自己凉快的同时,也给地球降降温

全文共 1303 字

+ 加入清单

图:GETTY IMAGES

没有空调,夏天尤其难熬。但是这项造福全人类的技术在使用和推广过程中是否加剧了气候变化?这可以通过调节空调的效率设计来避免吗?

气候学家说整个世界的温度正在上升。在17个最高气温记录中,有16个发生在2001年以后。然而,今年只是2018年。

难怪人们对空调系统的需求激增。根据国际能源署(IEA),从现在到2050年,空调系统消耗的能量可能会增加两倍。

这意味着到2050年,全球空调系统将消耗美国、欧盟和日本目前的发电总量。

因此,研究人员正在努力设计更高效的空调系统。

例如,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系统,可以利用尖端材料和“纳米光子学”技术给建筑物降温

这是一种超薄且高反射性的材料,它能从建筑物“发射”红外辐射,也就是我们感知到的“热”,直接穿过大气层进入太空。同时,它可以反射阳光加热建筑。一般来说,建筑物内所有生物发出的红外线热量和外部阳光会导致室内温度上升。

屋顶天空冷却系统测试图:AASWATH RAMAN

在测试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这种材料可以冷却流经材料面板下管道的水。平均来说,水温会比室外温度低几度,室外温度可以用来给建筑物降温。

重要的是,这种冷却技术不需要电力。

研究人员已经建立了一个项目来将这项技术商业化。

佛罗里达中央大学太阳能中心的丹尼·帕克说:“空调系统的数量在未来可能会增加一倍以上,这并不奇怪。”

丹尼·帕克和他的同事们致力于寻找使空调、制冷和供暖系统更加高效的方法。

例如,在2016年,他们发现通过蒸发水进行冷却的设备可以安装在传统的空调系统上,并向房间输送低温空气。

在印度新德里,最高温度可达50℃,空调是绝对不可或缺的。图:环保局

这意味着传统空调不需要努力降低进入房间的空气温度。丹尼·帕克和他的团队相信这样的系统可以帮助欧洲提高30%到50%的冷却效率。

三星此前也发布了一款新型“无风空调”它将使室内空气在短时间内均匀而温和地迅速冷却下来。一旦达到预设温度,系统将自动开启“无风”模式,以尽可能保持当前室内温度,而不使用空调风扇叶片。

三星表示,这款空调的效率比传统空调快32%。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新型高效空调,如变频空调。

传感器是一个简单的小型设备,根据传感器对环境空气温度的读数来调节冷却强度。

与传统的简单制冷空调系统相比,新型空调系统具有更高的效率。因为当新空调运行一段时间后,人们不需要像传统空调那样反复按遥控器来调节温度。

帕克说:“只要它们的使用寿命还没有结束,它们总是可以以更高的效率运行。”

国际能源署的布莱恩·马瑟威说,尽管有些人不愿意在变频空调上花额外的钱,但假设每个人都使用经过性能优化的新空调,空调系统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将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影响。

如果能更有效地管理现有的空调系统,就能节省大量的能源。或者,如果空调系统消耗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则空调系统使用量的增加与能耗之间的关系将变得更小。

然而,虽然可再生能源正在逐步快速发展,上述计划是完全不可能的。

母威表示,家庭和办公室对空调的需求增长最快,这不仅是因为全球气温日益上升,也是因为经济全球化后生活质量逐渐提高。

蝌蚪工作人员从英国广播公司编译,翻译狗格格,转载必须授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你知道地球上最顽强的细菌是什么样的吗?

全文共 462 字

+ 加入清单

抗辐射球菌是微球菌,对电离辐射、紫外线、过氧化氢和其他迄今为止在地球上发现的破坏DNA的物质有很强的抵抗力。那么,这种被称为“世界上最抗辐射的细菌”的无与伦比的细菌在太空中的生存状态是什么呢?日本研究人员通过实验证实了这一点。

他们将“世界上最坚韧的细菌”等4种细菌的生物膜放入3块直径为1.5毫米的铝合金面板中,并于2015年5月将其送往国际空间站。它们安装在国际空间站的外壁上,暴露在强紫外线和真空辐射下。大约一年后,研究人员移除了三部电影中的一部,并带回地球检查细菌存活情况。结果表明,4种细菌中有3种仍然活着。众所周知,即使微生物能阻挡紫外线,它们也能在太空中生存,但这一次它们不能阻挡紫外线。考虑到细菌厚度大于0.5毫米,约有10%的抗辐射球菌和5% ~ 10%的其他两种细菌存活。

对于地球的第一次生命,一直有两种说法:地球的诞生和其他天体的起源。研究人员认为,根据目前的研究,如果生物在陨石中,它们可以在这种状态下从宇宙移动到地球,而这项研究表明,即使是团块也可以移动。这已经成为原始生命来自宇宙的理论的证据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根治“地球癌症”,中国成就几何?

全文共 396 字

+ 加入清单

图片来自网络

2017年6月17日是第二十三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 世界主题为“我们的土地,我们的家园,我们的未来”,我国主题为“防治荒漠化,建设绿色家园”。

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境内有八大沙漠、四大沙地。那我们是怎么做的呢?

我们先后颁布了《防沙治沙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全国防沙治沙规划》,推行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制,相继实施了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石漠化综合治理等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开展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和国家沙漠公园建设,对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进行严格保护和集中治理。通过实施重点工程,开展大规模治理,实现了荒漠化扩展态势整体遏制、荒漠化面积持续缩减、荒漠生态功能增强。

根治荒漠化这一“地球癌症”,我们开出了“中国药方”;为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这个“世界目标”,全世界需要继续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地球无氧时代是什么时候?地球无氧情况下出现的生物是怎么生存的?

全文共 2114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生命,这也许是宇宙当中的一个奇迹。如今940亿光年的宇宙当中,科学家仍然是没有发现地外任何星球上存在着生命的迹象。根据目前人类所掌握的知识,一颗星球想要孕育生命,必须要有合适的温度、具有能够屏蔽宇宙辐射的大气层、能够支持新陈代谢的水和氧气、以及长时间保持这些条件的稳定环境。即便如此,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也不等于生命的出现,只有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一些复杂的分子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形成生命。

另一方面,一旦生命形成,它们似乎又能够表现出惊人的适应性和调整能力。随着气候的变化,它们也会发展出不同的形式以延续自己的种族,这令人非常惊讶。

虽然地球已经提供了相对十分宜居和稳定的环境,但它还是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气候剧变,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差不多40亿年的历史上,生物从来没有因为这些剧变而彻底灭亡,它们始终能够在一次次的打击中复兴,这也是它们适应能力的一个铁证。

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到现在的差不多5.4亿年的时间里,地球经历过至少5次恐怖的环境剧变,带来了5次生物大灭绝事件。这些事件足够恐怖,但是和早期的地球相比仍然是小巫见大巫。在最早期的地球,甚至连我们呼吸所必需的氧气都没有。令人惊讶的是,我们的最远古祖先正是在这个时期中一路走来,才繁衍出了今天这样繁华的地球生态圈。

对于这个现象,科学家们一直非常好奇:如今我们在寻找地外生命的时候,都会把氧气作为重要的参考标准,那么早期地球的生物们又是如何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下生存下来的呢?

这个问题困扰了科学家很长的时间,直到最近,他们似乎终于找到了答案。在太平洋的东海岸,有一处世界闻名的沙漠,那就是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这里不仅有惊人的美景,还有着许多科研的机会。科学家不仅在这里建立了大量的天文望远镜,探寻宇宙最深处的秘密,也在这里找到了解答地球生命之谜的钥匙。

在这片沙漠中,有一个名叫Laguna LaBrava的地方,这里有一个永远都没有氧气的低盐湖泊,我们所说的“钥匙”,就隐藏在这个湖泊里。尽管完全没有氧气,但这里依然有生命存在。这是一种微生物,呈紫色,它不仅不需要氧气就能生存,甚至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多年以来,有一群科学家一直在这里对它进行研究,试图解开困扰人类多年的秘密。

来自康涅狄格大学的地球科学家PieterVisscher说:“我从事微生物垫的研究已经有差不多35年的时间了,这个系统是我目前所知地球上唯一能完全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下正常运行的微生物垫。”

微生物垫这个结构,在地球上已经存在至少35亿年的时间了。它们是细菌和很多古生菌的一种膜结构,用于将细胞内的物质和外界环境隔离开来,对于这些微生物来说至关重要。但是在它存在的前10亿年时间里,地球上都没有足够的氧气供它们运行。那么,当初那些远古微生物到底是怎样来这样极端的环境下生存下来的呢?

长期以来,科学家都认为:在没有氧气的时代,早期生物可能会把铁或者是氢、硫当作替代品来完成必需的生理过程。但是,近些年来,在加利福尼亚的瑟尔斯湖和莫诺湖这两种含盐度超高的湖泊中,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非常极端的生物,它们竟然可以靠砷来进行新陈代谢。

这个发现非常惊人,因为砷对于现在很多生物来说都是剧毒的。其中我们最熟悉的含砷化合物就是三氧化二砷,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砒霜。因此,在刚刚取得这个发现的时候,科学家们表示出了极大的震惊。

但随后,又有其他的发现也成为了这次研究成果的证据。

在西澳大利亚的TumbianaFormation,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叠层石。所谓的叠层石,指的是来自于25-28亿年前的化石,来自于当时海洋中的一些矿物甚至是微生物的沉淀。通过对这些叠层石的研究,科研人员发现了当时可能存在的一种非常神奇的过程:远古微生物捕获光和砷的过程!而这样的过程,是不适用于铁或者硫的。

更加令人兴奋的是,就在去年,科学家在太平洋发现了一种新的生命形式。即使是在今天的地球环境下,它们依然保持着通过砷来完成体内能量转化的机制。

而这一次在Laguna LaBrava发现的紫色微生物,同样是通过砷来进行能量转化。它们可以将亚砷酸盐进行氧化,合成砷酸盐。而且,对这种生物基因组的研究表明,它们似乎不仅可以在体内进行砷的转化,也可以转换硫的形式。兼具这两种转化形式的生物,对于早期地球的环境来说,将会具备相当强的生命力。

目前来说,虽然相关研究已经足够乐观,但科学家们还需要进一步的证实,我们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来证明砷的形式转换是来自于生物体内的机制。

如果这些猜想最终都被证实,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次发现的生物的确是在“呼吸”砷,它也将成为人类所发现的第一个完全在无氧条件下能够持续生存下去的生物,而这样的环境正是寒武纪之前地球的模样。

这是每个人都希望看到的答案,因为这将会扩大我们已知的生命形式,并且意味着虽然很多地球以外的天体并没有那么多氧气,却仍然有孕育生命的可能。我们或许会首先在火星上验证这个猜想,因为火星上确实几乎没有氧气。虽然火星表面的铁数不胜数,那里如果有生命的话更有可能是通过铁来进行能量转化,但砷也是另外的一个选择和可能。

就像谚语中所说的那样:“彼之蜜糖,吾之毒药”,那些看似恶劣的星球,没准正是其他生命形式生存的天堂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什么位置 我国在地球上的地理位置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处。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陆上边界为2万多千米。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什么位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1.8万多千米,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千米。海域分布有大小岛屿7600多个,其中台湾岛最大,面积35798平方千米。

中国陆地边界长达2.28万公里,东邻朝鲜,北邻蒙古,东北邻俄罗斯,西北邻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和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家接壤,南与缅甸、老挝、越南相连。东部和东南部同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隔海相望。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持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者,2019年经济总量突破99万亿元。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也是许多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被认为是潜在超级大国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