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地震引发水灾的危害因素推荐7篇

浏览

309

文章

7

篇1:地震引发火灾的危害

全文共 576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火灾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地震的主要次生灾害。1906年4月18日美国旧金山发生83级地震,一刹那问有50多处起火,很快全城陷于烈火硝烟之中。由于道路被瓦砾、人群堵塞,供水系统瘫痪,无法消防灭火,以致连烧三天三夜,最后在火区外围用炸药炸出一条隔离带,才阻止了火势的蔓延。市区106平方千米的28万栋房屋被烧毁,死亡700人,直接经济损失35亿美元。1995年日本7.3级阪神大地震,神户市中因瓦斯外泄、木造房屋密集、引起快速的连锁性大火,如神户长田区,全部的木造房屋都付之一炬。

地震火灾常常会造成巨大的伤害

(1)强度大的地震致使房屋等建筑物倒塌后,火源处理比较困难,次生灾害增多。

(2)通讯不畅,不能及时报警。

(3)消防部门因建筑物倒塌、消防车辆受损,影响消防战斗力;消防道路因建筑物倒塌导致的交通不畅而受阻,延误灭火时机;地震后火灾同时多处发生,导致消防力量严重不足。

(4)建筑物倒塌后,可燃物分布杂乱,煤气、易燃液体以及危险品泄漏、流淌扩散等,加大了火灾扑救难度。

(5)第一线指挥员因缺乏扑救地震火灾的经验,导致其应变能力和指挥能力不强。

(6)民众自救能力不强,缺乏一些基本的自救常识和方法。

今天小编对地震引发火灾的危害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的破坏力有多强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地震引发瘟疫的危害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引发瘟疫是指地震发生后引发的烈性传染病,如鼠疫、霍乱、斑疹伤寒等,可以导致大量的人员死亡。

地震期间瘟疫最容易发生流行的原因

大量人畜死亡和环境污染,使病毒病菌滋生蔓延;灾民饥饿、寒冷、恐惧不安,抗病免疫能力下降;灾区正常防疫工作受阻。地震瘟疫可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是主要的地震次生灾害。如1556年1月23日陕西华县8级地震、l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85级地震,因疫病死亡数万人。

地震期间瘟疫的预防

大地震后容易造成瘟疫,这实际主要是水源污染,更直接地说就是雨水污染。这种污染会导致病毒与细菌变异,而导致高致命性。地震后,遇难者众多,加之雨淋日晒,尸体迅速腐烂,会导致瘟疫的发生和蔓延。地震后常见的疾病有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人畜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及食源性疾病等。因此,在地震过后,要做好自我卫生防护,把好“病从口入”关,远离疾病。注意饮水和饮食卫生是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保护生活饮用水免受污染,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净水片)消毒生活饮用水,绝对不能喝生水。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减灾能力的提高,中国和世界多数国家的震后烈性传染病基本得到控制。

今天小编对地震引发瘟疫的危害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的破坏力有多强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地震引发山体滑坡的危害

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滑坡与自然滑坡相比规模大,形成时间短。一般滑坡发育过程要经历较长,几十到几百年的时间,有明显的阶段性。而地震滑坡因地震的突发作用,使处于极限平衡或接近极限平衡的山坡在刹那间就完成裂缝,下滑的全过程。地震滑坡规模大、形成时间短,更具破坏性。

地震引发山体滑坡的危害

1.山体滑坡不仅造成一定范围内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还会对附近道路交通造成严重威胁。使得救援人员、车队、物资等不能进入地震灾区,影响救援的最佳时间。

2.地震本身会摧毁房屋设施,山体滑坡会给地震灾区带来第二次伤害,砸埋房屋,伤亡人畜,毁坏田地,摧毁工厂、学校、机关单位等,并再次毁坏各种设施,造成停电、停水、停工。

地震引发的山体滑坡与震级和烈度有关

地震滑坡活动与地震震级与烈度具有明显的关系。根据以往几次强震调查和近年多次强震调查统计。滑坡多发生在七度及其以上地区。仅在特殊情况下,六度区发生滑坡和崩塌。一般地说,5级左右的地震可以诱发滑坡;5级的地震其诱发滑坡的区域可达l00多平方公里。8级以上的地震,诱发的滑坡的区域可达几万平方公里。在相同条件下,地震震级越大,诱发滑坡的面积也越大。

今天小编对地震引发山体滑坡的危害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的破坏力有多强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地震引发泥石流的危害

全文共 582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过后往往伴有泥石流等灾害,泥石流之所以会造成巨大的危害,是因为由石、泥土被雨水从高处冲下来时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巨大的动能。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猛、迅速之特点。淹没人畜、毁坏土地,对地震灾区的人民造成二次伤害;泥石流可直接埋没车站,铁路、公路,摧毁路基、桥涵等设施,致使交通中断,影响救援物资、救援人员进入灾区腹地;对救灾的人员、设备形成威胁。

地震对泥石流的作用在于,触发泥石流的流动,促进泥石流的形成。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地震力的作用,使斜坡体承受的惯性力发生改变,触发了流动。

2.地震力的作用,造成地表变形和裂缝的增加,减低了土石的力学强度指标,引起了地下水位的上升和径流条件的改变;进一步创造了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3.地震触发的崩塌、滑坡、冰、雪崩、堤坝决崩以及其他水源的变化等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松散固体物质和水源,进一步扩大了泥石流的规模。

地震泥石流与自然泥石流相比规模更大,形成时间更短,危害性也更大。如龙陵震区一次泥石流能将百余万立方米的物质搬运到13公里以外的尧市坝,冲毁和淤埋4000余亩农用。一般泥石流发育过程要经历较长,几十到几百年的时间,有明显的阶段性。而地震泥石流在震时或震后降雨时迅速暴发。

今天小编对地震引发泥石流的危害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的破坏力有多强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地震引发海啸的危害

全文共 674 字

+ 加入清单

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10多米至几十米不等,形成“水墙”。另外,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由于以上原因,如果海啸到达岸边,“水墙”就会冲上陆地,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地震海啸由于海底或海边地震,以及火山爆发所形成的巨浪,叫做地震海啸。通常在6.5级以上的地震,震源深度小于20~50公里时,才能发生破坏性的地震海啸。产生灾难性的海啸,震级则要有7.8级以上。“地震海啸”发生在辽阔的海洋中,海啸波涛长达数百千米,并可达到海底数百千米深处。它以喷气式飞机的速度沿海洋运动,当它遇到陆地时会产生与原子弹爆炸相比拟的巨大破坏力。毁灭性的地震海啸全世界大约每年发生一次,尤其是最近几年发生的地震海啸破坏性极大。

1.1960年5月21日下午3时,智利发生9.5级地震。引起了巨大的海啸,智利沿海建筑物大部分被海浪卷走,破坏房屋16万栋。海啸波海浪还以每小时600公里~700公里的速度扫过太平洋,到太平洋彼岸的日本列岛波高仍有6到8米,最高8.1米。

2.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去年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强烈地震引发的印度洋巨大海啸,已经吞噬了15万多人的生命,让人类再次感到海啸的恐怖。

3.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东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不仅造成大量的人员死亡,而且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使得日本福岛县成为一座死城。

今天小编对地震引发海啸的危害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的破坏力有多强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地震引发海啸的危害有哪些

全文共 476 字

+ 加入清单

当发生地震后在海边很容易爆发海啸,地震引起的海啸危害性很大,那么地震引发海啸的危害有哪些?通过小编来给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

地震海啸破坏力巨大,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威胁。

地震海啸由于海底或海边地震,以及火山爆发所形成的巨浪,叫做地震海啸。通常在6.5级以上的地震,震源深度小于20~50公里时,才能发生破坏性的地震海啸。产生灾难性的海啸,震级则要有7.8级以上。

“地震海啸”发生在辽阔的海洋中,海啸波涛长达数百千米,并可达到海底数百千米深处。它以喷气式飞机的速度沿海洋运动,当它遇到陆地时会产生与原子弹爆炸相比拟的巨大破坏力。毁灭性的地震海啸全世界大约每年发生一次,尤其是最近几年发生的地震海啸破坏性极大。

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10多米至几十米不等,形成“水墙”。另外,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由于以上原因,如果海啸到达岸边,“水墙”就会冲上陆地,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地震引发的海啸危害还是非常大的,上面对其地震造成的海啸都有详细的讲解,所以说要多关注,多了解海洋灾害小知识,尤其是海啸预测与逃生常识等要多加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地震引发水灾的危害

全文共 684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水灾是指因地震造成的地形及水工建筑的破坏导致的洪水泛滥。还有另一类小型的水患,如震后喷沙冒水、蓄水池、水塔的破坏等,因单次灾害较小,为区别起见,称之为地震水害。

1、地震次生水灾的危害

地震水灾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虽然世界上发生的地震水灾次数较少,但单次灾害的伤亡损失严重,有的要大于地震的直接灾害,因而引起人们的重视。

(1)1786年6月1日四川康定7.5级地震,发生了严重的次生水灾。

(2)1933年8月25日,四川迭溪发生的7.5级地震,滑坡、山崩堵塞岷江,形成十余个地震湖,使岷江上游沿江遭淹没,后因埝坝溃缺,造成下游沿江受冲毁。

2、地震次生水灾的特点

(1)地震水灾的危险主要来自地震滑坡、泥石流据世界地震水灾资料统计,大的地震水灾几乎都是由地震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注入湖海、水库引起的约占70%。

(2)地震水灾多发生在雨季,雨季发生的地震,极易产生滑坡、泥石流。雨季水源丰富,库满流急,为水灾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条件。据不完全统计,在雨季发生的地震水灾约占90%。

(3)地震水灾造成损失严重、水害分布广虽然世界上发生的有记载的地震水灾次数不多,但水灾的损失超过地震直接造成的损失的比例较大。有的灾害,例如迭溪地震,尤其严重。唐山地震的水害,仅喷水冒砂就遍及震区东南滨海平原六度以上地区;还发生矿井涌水、沉陷、水淹、水塔破坏等水害。

(4)水灾的受灾区域为山区的湖泊、水库、河流的沿岸及其下游区;水害主要为盆地、平原。

今天小编对地震引发水灾的危害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的破坏力有多强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