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坐火车能带中药汤剂吗最新七篇

浏览

2964

文章

7

篇1:哪些中药汤剂治疗儿童中耳炎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耳朵是我们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就因为有了它的纯在,我们才听到世界上这么美好的声音,但是耳朵也会有不舒服的时候,比如说中耳炎,下面一起来看看哪些中药汤剂治疗儿童中耳炎吧?

(1)加减普济消毒饮:连翘9克,黄芩9克,板蓝根12克,炒天虫4.5克,银花12克,桃仁6克,玄参9克,川连3克,大力子9克,陈皮4.5克,炒苍耳子4.5克,蝉衣4.5克。功效是行血疏气,清泄热毒。用于急性中耳炎的治疗。

(2)通气复聪汤:柴胡、枳壳、川芎、当归、木香、赤芍、云苓各10g,石菖蒲、桔梗各6g,丹参15g,甘草3g。调理气机,活络复聪。主治分泌性中耳炎。

(3)三仁汤:杏仁、竹叶、半夏各10g,白蔻仁、厚朴、通草各6g,滑石、薏苡仁各20g,功效是:宣畅气机,清利湿浊。主治急性分泌性中耳炎。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哪些中药汤剂治疗儿童中耳炎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六种治疗不孕不育中药汤剂

全文共 811 字

+ 加入清单

中医对于各种妇科疾病,儿科疾病,疑难杂症都有独特的疗效,不孕不育可以说是一种疑难杂症,那么中医是如何治疗的呢?下面就为大家推荐六种治疗不孕不育中药汤剂,边补边治,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1、助孕育鳞方

在芬、仙灵脾、制黄精、生熟地各12克,川牛膝、石桶叶、炙甲片各9克,公丁香、桂校各2.5克。水煎,在经净后服7剂。具有益肾通络、调补冲任的功效。对不孕症、排卵功能异常或卵巢黄体功能不健者有效。

2、促排卵汤

当归、赤芍、丹参、泽兰、红花、香附荒蔚子各10克。水煎服。具有活血化淤、行气通滞的功效。对继发性经闭、排卵不畅有效。

3、助孕汤

枸杞子10~15克,覆盆子、茺蔚子、菟丝子、赤芍药、泽兰、香附、丹参各9~10克,紫石英15~30克,于月经周期第11天开始服,每日1剂,连服3~4剂。若肾阳虚加仙灵脾、仙茅、肾阴虚加鲁豆、白芍、女贞、旱莲草,阴虚火旺加知母、黄柏,痰湿加茯苓、半夏,寒湿加附子、苍术,气滞血淤加鸡血藤、归尾、桃仁。本方具有补肾暖胞宫、活血调冲任的功效。对女子不孕症,排卵功能异常不能受孕者有效。

4、嗣子汤

鹿衔草60克,茧丝子、白蒺藜、槟榔各15克,辛夷、高良姜、香附、当归各10克,细辛6克,水煎服,每日1剂。具有补肾益精、疏肝解郁、调理冲任、温暖胞宫的功效。对不孕症,子宫内膜增殖期不排卵者有效。

5、先天归一汤

当归36克,白术、获多、生地、川芎各30克,人参、白芍、牛膝各24克,砂仁、香附、丹皮、制半夏各21克,陈皮18克,甘草12克,生姜3克。将上药和匀,分为10次剂,每日服1剂,水煎空腹服。月经本行服5剂,月经行后,再服5剂。具有调经育子的功效。对妇女因清志所伤,月经不调,不能受孕者有效。

6、石英毓麟汤

紫石英15~30克,川椒1.5克,川椒芎桂心各6克,川续断、川牛膝、仙灵脾、当归各12~15克,菟丝子、枸杞子、香附、赤白芍、丹皮各9克,水煎服。具有温肾养肝、调经助孕的功效。对肾虚不孕者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坐火车可以带中药汤剂吗

全文共 605 字

+ 加入清单

一些乘客坐火车需带中药汤剂,很多液体的物品是不让带上火车的。那么坐火车可以带中药汤剂吗?下面和了解下吧。

火车禁带物品对中药汤剂没有规定,坐火车可以带中药汤剂。防止汤剂露,晒坐火车前应该包装好。另外玻璃奶瓶和保温杯也是许多乘客常携带的物品,这些物品非常易碎,带上火车一定要注意包装好,防止安检碰碎。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下乘坐火车禁止携带哪些物品?烟花爆竹严禁带入火车站。铁路部门有明确规定:严禁携带鞭炮、烟花、汽油、煤油、酒精、香蕉水等易燃易爆品,严禁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等。一旦携带危险品进站上车,轻则影响旅客的旅程,重则将触犯法律。

榴莲、臭豆腐等有异味的物品不能带上车。铁路部门有明确规定:妨碍公共卫生(包括有恶臭等异味)的物品是不能带上火车的。如臭豆腐、榴莲等,如果影响其他乘客,也属禁止之列。

严禁旅客携带自行车(含折叠自行车),确实要携带自行车的需提前办理托运。成年人免费携带品重量不超过20千克。12306网站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规定,每人免费携带品的重量和体积是:儿童(含免费儿童)10千克,外交人员35千克,其他旅客20千克。每件物品外部尺寸长、宽、高之和不超过160厘米,杆状物品不超过200厘米,但乘坐动车组列车不超过130厘米;重量不超过20千克。需要注意的是,残疾人旅行时代步的折叠式轮椅可免费携带,并不计入上述范围。

为了出行安全,我们应撑握些车站安全知识,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出行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坐长途汽车可以带中药汤剂吗

全文共 522 字

+ 加入清单

中药汤剂不仅有异味而且还是液体,这些都是很多公共场所禁止的。那么坐长途汽车可以带中药汤剂吗?下面和了解下车站安全知识吧。

汽车站对中药汤剂没有明确规定,坐长途汽车可以带中药汤剂。中药汤剂有异味防止喷洒建议大家进站包装好,注意在下车的时候喝,以免影响周围的空气。

那么乘坐汽车禁止携带哪些物品?车站查扣物品登记簿上,乘客被查扣的违禁物品五花八门,主要有菜刀、水果刀、剪刀、榔头、农药、煤油、发胶、指甲油,以及管制刀具、警棍等物品。可能危及旅客人身安全、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利器、钝器等属禁止携带物品,可能危及旅客人身安全的任何刀具不得携带,菜刀、餐刀也不行。此外,屠宰刀、斧子等利器、钝器,射钉枪、防卫器、弓、弩等其他器具,都禁止携带进站上车。

汽车站安检明确规定发胶等不能带上车。安检人员介绍,发胶、摩丝等不能放进行李箱,因为这些物品燃点和稳定性一般都很低,长途汽车遇颠簸时极易发生爆炸;空气清新剂、打火机充装气体、杀虫剂、鞭炮、喷漆、含有易燃成分的指甲油、洗甲水、氢气球、油漆、刀具等物品,也都禁止携带上车。

以上是坐长途汽车可以带中药汤剂吗?小编建议玻璃奶瓶和保温杯也是许多乘客常携带的物品,这些物品非常易碎,带上火车一定要注意包装好,防止安检碰碎。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中药能防雾霾?河南中医药大学发放防雾霾中药汤剂

全文共 1672 字

+ 加入清单

河南中医药大学科技部近日发布通知称,由于近日郑州持续雾霾天气,学校将于1月9日免费发放由著名老中医章雷教授配制的防雾霾中药汤剂

10日,该校许多学生转发了公告,并附上了自己喝“防雾霾汤”的照片。这件事随后在网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许多被称为“著名医生章雷防烟雾汤”的食谱也在网上被多次转载。

"学校此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表示对学生的关心。"11日,河南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苗老师告诉澎湃新闻,该汤剂是免费发放的,用于缓解雾霾造成的呼吸道问题。

作为回应,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方剂学教授杨震表示,目前缺乏说服人体使用任何药物来抵抗雾霾的研究。“这样的声明并不严重。”

1月9日,河南中医药大学科技部向学生发布了免费“防雾霾汤”公告。1月9日,河南中医药大学科技部向学生发布了免费“防雾霾汤”公告。

“最近,郑州连续出现雾霾天气。为了表达学校对学生的关心,科技部和物流集团公司将于1月9日(星期一)下午7: 00至8: 00在杏林餐厅、橙井餐厅和老校区餐厅一楼免费向学生分发由国家名老中医章雷教授配制的防烟雾中药汤剂。”

针对1月9日河南中医药大学科技部发布的公告,许多醉酒的网民和学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这是我们中医学院特殊学生的福利。我觉得学校的做法很热情。”河南中医药大学的一名护生告诉《澎湃新闻》,“汤剂尝起来就像普通的中药,在医院实习的学生也是免费的。如果你说它是有效的,你喝了一次后肯定不会感觉到。一般来说,中药需要长时间服用才会有明显的效果。”

"我闻了闻,然后才敢喝。"一名中西药专业的学生对学校免费发放的“防烟雾”汤表示怀疑。与此同时,许多网民对“预防雾霾的中药汤剂”表示怀疑喝汤药能预防烟雾吗?我不相信。”“估计也是清肺化痰的药方。防止烟雾是绝对不可能的。”“烟雾是空气污染,不是疾病。如何预防呢?"

1月11日,河南中医药大学的张老师对澎湃新闻说,“学校的中医部给学生免费的中药汤剂主要是为了表示他们对学生的关心。“防止烟雾”的说法可能不准确。该汤剂可减轻烟雾对学生呼吸道的不良影响。"

那么,中药汤剂能缓解烟雾引起的人体呼吸道不适症状吗?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教授杨震认为,中医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因为各种呼吸道刺激物引起的局部刺激无非是咽喉疼痛、瘙痒、咳嗽、咳痰和喘息。这些反应也是一种自我保护,一种警告,过度的反应会使人体不舒服。抑制这些过度反应是中医非常明确的治疗效果。因此,一些由烟雾引起的不适可以用中药治疗。”但与此同时,他表示,中药治疗是否对雾霾引起的深刻病变有效仍有待研究,“这需要很长时间和大量数据,得出结论还为时过早。”

在网上流传的河南中医药大学的“防烟雾”清肺茶配方是。然而,免费汤药供应商告诉澎湃新闻,在线配方“全是假的”不要相信网上流传的配方。

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的“防烟雾中药汤剂”引起热烈讨论的同时,许多“同款”防烟雾中药配方也在网上流传。

“河南中医药大学章雷教授研制出一种防烟雾清肺茶配方:罗汉果20克、乌梅15克、百合10克、广金钱草10克、罗布麻10克。水一天要煎几次才能泡茶。”网上配方被广泛转发,并说“它能及时清除肺热和抗病毒。”

许多学生和网民也质疑著名医生张磊的身份和配方奶粉的真实性。

根据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官方网站的数据,章雷主任医师拥有大学学位。国家名老中医。他擅长中医内科学治疗疑难杂症。出版了2本书和15篇论文。

“互联网上流传的公式并不罕见。这是清咽利咽的药方。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咽喉不适有效,特别是干痛,就像薄荷糖一样。“清肺”的“清”字主要指清凉、服药后的感觉和清痰的意思。至于人体是否有能力提前抵御烟雾,目前还没有研究数据支持,原则上也不可靠。”杨真告诉了沧的消息。

“1月7日前后,河南中医药大学科技部的相关官员来找我们,要求我们用清肺中药汤剂在雾天给学生一些照顾。当时我们向学校提供了2000份这种汤剂。”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医疗代理人、该校免费中药汤剂供应商杨春景告诉澎湃新闻:“这个配方的确是章雷教授一年前开发的。它的主要作用是“清肺利咽,解毒,治疗咳嗽和其他烟雾引起的症状”。“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药汤剂服用禁忌

全文共 1079 字

+ 加入清单

一般情况下,汤剂宜随煎随服,应趁温热时先服一半,过4~6小时再服一半。汤剂煎好后,若长时间放置,对药性是有影响的。

中药汤剂服用禁忌:过夜服用

一般情况下,汤剂宜随煎随服,应趁温热时先服一半,过4~6小时再服一半。汤剂煎好后,若长时间放置,对药性是有影响的。

有些人煎煮中药,喜欢把药液分成几次吃,当天服不完,就留到次日服,这样做是不好的。中药里含有淀粉、糖类、蛋白质、维生素、挥发油、氨基酸和各种酶、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煎煮时这些成分大部分溶解在汤药汁里。如果过夜服用或存放过久,不但药效降低,而且会因空气、温度、时间和细菌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使药液中的酶分解减效,细菌繁殖滋生,淀粉、糖类等成分发酵水解,以致药液发馊变质,服用后对人体健康不利。

机器煎煮的汤剂由于密闭包(分)装,还是可以过夜服用的。

中药汤剂服用禁忌:加糖服用

糖作为一种甜味物质,指的是人们经常食用的白糖、红糖和冰糖。中药有寒、热、温、凉四气和辛、甘、酸、苦、咸五味。其中,辛能散,甘能缓,酸能收,苦能涩,咸能入肾,也就是说不同性味的中药具有不同的药效。一些人在服中药时,常因汤剂苦口难以下咽,服用时总少不了加些糖来降低苦味。其实,加糖后的药剂在降低了苦味的同时也降低了药效。这是因为:1.蔗糖属于温性,掺入寒性中药会缓解其寒凉之性,能降低某些退热药的药效,干扰人体对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吸收,且有利尿作用。2.某些药物就是借助于苦味或其他刺激而起作用的(苦能健胃)。如某些健胃药就是靠其苦味刺激消化腺,促进消化液分泌而达到治疗目的的。3.糖可解除某些药物的有效成分,如糖可解除极苦的中药马钱子的部分药效。4.某些病人不宜吃糖,如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化脓性疾病的病人等。因此,不管是服中药还是西药,都不能因其味苦而随意加糖。

那么如何减轻汤剂苦味呢?一要控制温度。资料显示,当药汤温度处于37℃时,味感最苦,降至37℃以下再服,苦味便会减轻。二要注意位置和喝药速度。舌头上感受苦味的味蕾集中在舌根,因此喝药时应尽量避免舌根过多地或过长时间地接触药液。三是喝完汤药后要立刻用凉水漱口。

不过红糖作为药引,在治疗产后恶露不尽、行经腹痛、体虚畏寒等妇科血虚、血寒诸症时不但能改变药物异味,还可增强疗效。

中药汤剂服用禁忌:只服上清液

每味中药都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中药复方的汤剂化学成分就更复杂了,有些成分(包括部分脂溶性成分)在加热时溶于水,但是冷却后又析出沉淀;有些成分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在加热时能溶于水,冷却时则逐渐沉淀析出;有些成分经水解、氧化、聚合等化学作用,逐渐变成不溶物析出;还有胶态成分或混悬微粒,经凝聚后也能产生较多的沉淀。所以,汤剂在服用时应振摇均匀服用,且勿只服上清液。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小儿中药汤剂的煎煮和服用方法

全文共 1051 字

+ 加入清单

中药相对于西药来说,副作用小,可以起到治本的作用。因此现在很多宝妈们都喜欢让孩子服一些中药汤剂来滋补身体,今天小编就在此文章讲解小儿中药汤剂的煎煮和服用方法

特殊中药的煎煮法

1.先煎类

⑴矿石类、贝壳类、角甲类中药,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宜打碎先煎30分钟。

⑵有毒的中药,如乌头、附子、商陆等,要先煎、久煎1~2小时,才能减毒。

⑶有些植物药先煎才有效,如石斛、天竺黄、藏青果、火麻仁等。

2.后下类

⑴气味芳香,含挥发油较多的中药,如薄荷、藿香、青蒿等均应后下;细辛是否要后下目前还存在争议,笔者认为可在其他中药煎好前5~10分钟放入为佳。

⑵不宜久煎的中药,如钩藤、杏仁、大黄、番泻叶等应后下。

3.包煎类一般以布袋装之后系口,放入药中同煎。

⑴花粉类中药,如松花粉、蒲黄;细小果实与种子类中药,如葶苈子、菟丝子、苏子;或为药物细粉,如六一散、黛蛤散等药物疏水性强,易浮于表面或沉于锅底,故均应包煎为佳。

⑵含淀粉、黏液质较多的中药,如秫米、浮小麦、车前子等易黏糊锅底焦化,亦需包煎。

⑶附有绒毛类中药,如旋复花,包煎可避免绒毛脱落,刺激咽喉引起咳嗽,故需包煎。

4.烊化类一般是指将药物放入耐热的容器中,如玻璃杯等。隔水加温后,使其熔化后,对入煎好沉淀后的药液中同服。亦可将装有药物的耐热玻璃杯等放入高压锅加温使其熔化亦可。胶类或糖类中药,如阿胶、鹿角胶等采用烊化服用。

5.单煎类贵重中药,如人参、西洋参等需要使用小泥壶以布裹壶嘴,包壶盖,文火慢炖取汁对服为佳。

6.冲服类难溶于水的贵重药物,如牛黄、三七、麝香、羚羊角、朱砂等宜研极细粉,用汤剂冲服;芒硝、玄明粉也可溶化后冲入汤剂服。

7.榨汁类鲜药类,如西瓜翠、鲜生地、生藕、鲜姜、鲜芦根等,可直接榨汁后,将汁对入煎好的药汤中服用。

儿童中药汤剂的服法

儿童服用中药,采用温服为好,一般温度在20℃~30℃之间为佳。不可冷服,否则易伤其阳气,日久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火伤其脾胃,引起腹痛。药液亦不可过热,以防烫伤患儿食道。特殊情况,可采用寒药温服、热药冷服的服药法。

小儿由于生理上的特点,肠胃吸收功能较差,而排泄较快。为了保证有效的血药浓度。因此,需要采用少量多次服药的方法;同时,小儿服药困难,一次喂服大量的中药,不但难于达到服药的目的。而且勉强灌入,亦可引起呕吐。因此,小儿服用中药汤剂,宜采用少量多次喂服的方法。、要注意避开喂奶和进食的时间半小时以上。一般选用早餐后、午餐后、晚餐后半小时,睡觉前分4次喂服为宜。对小婴儿可分多次代水频服,服完一日的剂量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