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埃博拉是出血热吗(通用五篇)

病毒性出血热,这是一种夏季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病因是虫媒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来势汹汹,发病非常快速,高热、出血是这种病的两大特点,如果不及时治疗,这种病的死亡率是很高的。这种病在初期很容易被误以为是病毒性感冒,一旦延误治疗,患者便会有生命危险。那么,夏季在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预防病毒性出血热呢?这篇指南有一个很科学合理的答案,希望大家都能够深入了解一下,预防病毒性出血热,安全过夏日!

浏览

1434

文章

5

篇1:埃博拉出血热症状是什么

全文共 675 字

+ 加入清单

博拉出血热由埃博拉病毒引起。埃博拉病毒属于丝状病毒科,有包膜,非节段性,负链RNA病毒。丝状病毒科包括马尔堡病毒属,cuevavirus属和埃博拉病毒属,其中埃博拉病毒属有五个不同的病毒种,那大家知道埃博拉出血热症状是什么吗?

一、潜伏期

埃博拉病毒主要通过体液,如汗液、唾液或血液传染,潜伏期为2天左右。感染者均是突然出现高烧、头痛、咽喉疼、虚弱和肌肉疼痛。然后是呕吐、腹痛、腹泻。发病后的两星期内,病毒外溢,导致人体内外出血、血液凝固、坏死的血液很快传及全身的各个器官,病人最终出现口腔、鼻腔和肛门出血等症状,患者可在24小时内死亡。

二、分期症状

起病急是其临床的主要表现之一,除此之外,伴随着肌肉关节酸痛、发热、剧烈头痛,而且有时可能会有腹痛。本病在发病之后有不同时期表现不同:1.发病2~3天

出现呕吐、恶心、腹泻黏液便或血便,而且可能有持续几天的腹泻。2.病程4~5天

此时已经进入极期,在极期出血是常见的事,一般有呕血、黑便、注射部位出血、鼻出血、咯血等,特别注意的是,孕妇会出现流产和产后大出血;除此之外,还会持续发热,意识也会出现变化;可能并发有心肌炎、肺炎等。3.病程6~7天

可能会出现,以肩部、手心、脚掌为主的麻疹样斑丘疹,全身器官都有可能被扩散到,并且在几天后脱屑。4.病程8~9天

部分重症患者或者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能在这期间死亡,原来主要是出现肝、肾衰竭。如果病毒持续存在于精液中,则会引起睾丸炎、睾丸萎缩等。

以上是小编介绍埃博拉出血热症状是什么的内容,本网医疗卫生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瘟疫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以便让家人可以更健康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全面了解埃博拉出血热

全文共 1204 字

+ 加入清单

自1976年首次在非洲发现以来,埃博拉出血热已逐渐发展成为中部非洲的一种地方性流行趋势。其疫区主要包括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南非等十多个国家。在埃博拉疫情爆发的30年中,共有2,387人感染埃博拉,1,590人死于该疾病,这只是官方记录的数据。由于非洲医疗卫生系统不完善,大量病例没有记录。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患者和灵长类动物是其传染源。人类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埃博拉病毒。例如,受损的皮肤或粘膜与受感染患者的血液或其他体液和分泌物直接接触会导致感染。当健康人受损的皮肤或粘膜接触到受埃博拉患者体液污染的环境或物体时,如脏衣服、床单或用过的针头,也会发生感染。

一般来说,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的传染病,只要远离传染源,戴手套和穿防护服,就能大大降低感染的可能性。然而,根据非洲当地的丧葬习俗,当地人死后,尸体必须在埋葬前由亲属处理。在此过程中,所有操作人员都没有佩戴任何防护设备,这成为埃博拉病毒传播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疫情爆发后,仅限于当地的医疗救援水平和通讯条件,使得疫情从一开始就没有得到控制。

目前,在埃博拉出血热疫区,病例的感染部位主要是医疗机构和家庭,一般商业活动、旅游、社会交往和一般工作场所的感染风险相对较低。据文献报道,该病毒可以从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精液中分离出来,因此存在性传播的可能性。动物实验也表明埃博拉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

埃博拉出血热的潜伏期为2-21天,通常为8-10天,也就是说,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可能在三周内不会发病。一般来说,病毒只有在人体内复制和扩增到一定水平后才具有传染性。目前,尚无埃博拉病毒在潜伏期具有传染性的报道。

埃博拉病毒感染潜伏期过后,患者将很快出现头痛、肌肉疼痛、高烧、呕吐等症状。病情进一步恶化后,大多数人会在发病后2周内死于出血、多器官功能障碍等。

重症埃博拉患者需要强化支持治疗、静脉注射或口服电解质补液。这种疾病的治疗药物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据相关报道,两名返回美国治疗利比亚埃博拉感染的美国医生接受了仍处于临床实验阶段的治疗药物“ZMapp”。幸运的是,根据8月21日的报道,两位医生都已痊愈出院。

2014年8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评估并通过在现有条件下临床使用这种未经批准的实验药物治疗埃博拉出血热的医学伦理。然而,针对埃博拉病毒的疫苗研究进展并不快。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声明称,这种疾病的疫苗至少要到2015年才能获得。

对于公众来说,可以采取一些基本措施来防止感染,限制或防止埃博拉病毒的传播。例如,应该减少到埃博拉出血热流行地区的旅游和旅行。如果人们去过已经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地区,或者接触过病人或疑似病人并开始出现症状,他们应该立即寻求医疗。在受影响的热带雨林地区,个人应减少与高风险受感染动物(即果蝠、猴子或猿)的接触。任何疑似埃博拉出血热病例都应立即报告给最近的卫生机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埃博拉出血热有救吗

全文共 499 字

+ 加入清单

病人感染后血液中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病人、或处理病人尸体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容易受到感染。医院内传播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那大家知道埃博拉出血热有救吗?

埃博拉是一个用来称呼一群属于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数种病毒的通用术语。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

目前无有效疫苗,发现可疑患者应立即隔离,发现病猴应全部捕杀。死亡患者立即火化。治疗手段只有对症支持治疗,静脉输液,血液和血小板输注。

其他方法包括输注恢复健康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血浆。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康复患者的血浆中含有救命的中和抗体。根据此次疫情期间的最新报道,这种试验性的治疗手段已经在临床运用,虽然该疗法的疗效未知。

从公开的研究资料看,全球范围内,相关药物最多也就是在猴子或部分健康人身上开展过初步测试。目前已知的只有两种埃博拉药物和一种疫苗在猴子身上测试后呈现不错效果。研制这些产品的共有3家公司,其中两家在美国,一家在加拿大,它们都曾接受美国卫生部门的资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埃博拉出血热有潜伏期吗

全文共 544 字

+ 加入清单

博拉病毒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病原体。整个撒哈拉中部和南部的非洲地区有不同种类的果蝠可以携带这种病毒。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可引起暴发,这往往是由野生动物库传播到人类开始,病毒变种的遗传基因几乎相同,那大家知道埃博拉出血热潜伏期吗?

埃博拉病毒感染人类后的潜伏期为2~21天,大多数患者在感染8~9天后病情危重。一旦被感染,患者在1~2天内出现症状。临床患者可出现高热、头痛、喉咙痛、关节痛等全身中毒症状,继之出现严重呕吐、腹泻。可在24~48小时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与血小板减少症,从而导致鼻腔或口腔内出血,伴随皮肤出血性水泡。在3~5天内,出现肾功能衰竭,并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伴随明显的体液流失。

中国已经具备了对埃博拉病毒进行及时检测的诊断试剂研发能力。在抗体技术上,中国前期也已经有了很好的多元性抗体的制备能力,包括已经掌握了埃博拉病毒的抗体基因,启动抗体的生产程序不会需要太长的时间。

中国在诊断试剂方面和抗体技术方面对埃博拉病毒是有备而来的。中国目前约有9个课题、10个国家级研究单位在从事埃博拉病毒研究,包括检测方法、诊断试剂开发、疫苗和药物等。这为我国应对埃博拉疫情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现在有很多试剂已经研发,很多方法和诊断试剂的技术储备可随时提供我国疾控部门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消毒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581 字

+ 加入清单

博拉出血热毒无法通过水、空气或食物传播,没有症状的人也不会传播,传染途径只有患者或死者的体液和被污染的针头等工具。因此,只要从被检测者中找出患者并将他们隔离,便有助控制疫情,那大家知道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消毒方法有哪些吗?

1、食醋消毒法

食醋中含有醋酸等多种成分,具有一定的杀菌能力,常用作室内空气消毒。约1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可用食醋100—150克,加水2倍,放瓷碗内用文火慢蒸,熏蒸时要关闭门窗。这种方法对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有良好的作用。

2、酒精消毒法

酒精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凝固。因此,常用75%的酒精消毒皮肤,或浸泡30分钟消毒食具等。

3、喷雾消毒法

将含氯等消毒剂稀释水,装塑料喷壶进行对需消毒的地方喷雾。

4、漂白粉消毒法

漂白粉能使细菌体内的酶失去活性,使其死亡。桌、椅、床、地面等,可用1%—3%的漂白粉上清液(漂白粉沉淀后,上面的清水)擦拭消毒。

5、生石灰消毒法

用生石灰500克,加水300克,制成熟石灰,再加清水6.5公斤,製成石灰乳,浇在厕所和水沟里,也可将高锰酸钾溶液倒入厕所和水沟,除臭又可消毒。

6、药剂溶液消毒法

先将餐具、蔬菜或水果放入溶度为千分之五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一分钟,然后再用冷水冲选一遍,既可杀菌又不影响蔬菜的味道。高锰酸钾配合溶液,要随配随用,不能放置过久,防止失效。

以上是小编介绍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消毒方法有哪些的内容,本网医疗卫生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瘟疫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以便让家人可以更健康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