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夏侯惇是曹操的大将吗【优秀五篇】

浏览

2241

文章

5

篇1:曹操最欣赏的4员大将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欣赏的4员大将

曹操最欣赏的大将中,第一便属赵云。赵云当时七进七出孤身救下刘禅的故事属实是震撼到了曹操,因此曹操心生爱才之心,便是没有继续追击杀掉赵云。

第二个便是关羽,虽然当时曹操千方百计对关羽好,想要收服关羽,但是关羽一心挂念的人却只有大哥刘备,甚至在得知刘备的消息后,过五关斩六将奔刘备而去。但是曹操依旧不舍得杀关羽,而是千里送来通关令,命守城将领放关羽回到了刘备身边。

第三便是典韦,典韦是曹操手下最受器重的武将之一。典韦在很早的时候便跟随了曹操。据史料记载其相貌魁梧,臂力过人。曾经单手举起十个人都抬不动的牙门旗。这样武力值堪称是曹营第一人。

最后一个便是大将许褚。许褚当时在曹操阵营中的战斗力便是数一数二,并且被曹操亲封为虎候。当初马超想要偷袭曹操,但看见了曹操背后的许褚之后,居然停下了手。后来许褚便是与马超大战了数百回合不分上下,由此可见许褚的武艺之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赵云大战长坂坡,曹操的一流大将为何都沉默了?

全文共 1554 字

+ 加入清单

在公元208年期间,曹操大军南下攻取荆州城,刘表病逝了,刘备也战败了,携带着十多万的来百姓逃亡。当时刘备的军民被曹操的大军围追阻截在了长坂坡(先进湖北当阳)一代。刘备抛下了自己的妻子落荒而逃,幸亏是自己的手下大将赵子龙,在曹操的军队中是杀进杀出,救出了甘夫人以及刘阿斗。然而在那个时候,曹操手底下的一流大将似乎都非常的沉默,那么他们都干啥去了呢?就这么任由赵子龙七进七出吗?

首先,曹营只有两名一流名将在长坂坡战场,即张郃和曹洪。

张郃,作为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以用兵巧变、善于利用地形、排兵布阵闻名,并不善于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这从“五子良将”和“五虎上将”的称谓便可知晓,“五子良将”侧重于运用谋略,“五虎上将”倾向于战场厮杀。因此,这一次“五子良将”和“五虎上将”的交锋,张郃以自己的不足与赵云的长处相比,即使在人数上占了优势,也仅仅打了个平手。

而曹洪作为“八虎将”之一,又是宗亲,不屑于和张郃抢功劳,他也相信以张郃的能力抓赵云轻而易举。曹操的贴身护卫典韦早已死去,而“虎痴”许褚领兵在外,不在身边,护卫曹操安全的重任就落在了曹洪身上。曹操作为曹军统帅,不容有失,“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便是最好的写照。

还有其他不入流的武将,如被夺去青釭剑的夏侯恩、曹仁部将淳于导、曹洪部将晏明、夏侯惇部将钟缙、钟绅等五十名战将,皆不是赵云的一合之敌。

其次,曹操看到赵云如此骁勇善战后,动了爱才之心,下令抓活的,想要感化、收服赵云为己用。

操曰:“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

这无形中给了赵云一把救命的保护伞,等于赵云是不死之身,想怎么打,就怎么打。试想,如果曹操下达的命令是不论死活,消灭赵云,这就简单了,只要下令万箭齐发,赵云就是再勇猛、盔甲再坚硬、坐骑再快,也会瞬间成为刺猬。正是由于曹操的这一不恰当命令,致使五十多名将军命丧赵云之手,反而成就了赵云的无上威名。

最后,曹操没有下达射杀赵云的命令,还有可能想的是顺藤摸瓜,通过赵云的行踪,抓住大耳刘备。

在长坂坡大战中,曹操就算把赵云杀了,没有太大意义,如果顺着赵云的足迹,找到刘备,进而抓捕,一战可平。因此,曹操很有可能放水,想放赵云离去,才下达了“只能生擒,不能射杀”这样匪夷所思的命令。曹操猜想,刘备极可能隐匿在难民之中,而赵云又在曹军中左冲右撞,似乎是在找人,因此不急于射杀赵云,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在千军万马之中,个人的力量是很有限的,一人砍一刀,刺一枪,累也会把赵云给累死。曹操就想不到会发生意外,赵云竟然真的能从自己数万军队的包围中冲出,扬长而去。结果,顺藤摸瓜,“瓜”没摸到,连“藤”也给跑了。

而根据《三国志》中记载,长坂坡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

操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及于当阳之长坂。备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操大获其人众辎重。

当时只有曹纯率领的五千号虎豹骑参加战斗,长坂追上刘备军。虽然刘备军民十几万,但没多少战斗力,很快被曹纯击溃。在慌乱中,刘备顾不上跟随自己的大批民众及自己的两个妻子和阿斗,和张飞、赵云、诸葛亮一样四散奔逃。在商量的集合处,唯独缺少了赵云,听到谣言说,赵云已经投降曹操了,但刘备不敢相信,自我安慰说“子龙不弃我也。”

实际情况是,赵云转身回到曹营,并不是投降曹操,而是去寻找刘备的两个老婆和小主人阿斗。赵云回到长坂坡战场,不久便在难民中找到失散的甘夫人和阿斗,并把他们安全地带回刘备身边。不幸的是,刘备的两个女儿被曹纯所抓,正史上虽没有记载其下落,结果注定悲惨。

《三国志诸夏侯曹传》中记载:

从征荆州,追刘备于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率。

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正史,长坂坡曹操的一流名将大都不在场。因此赵云在长坂坡大显神威时,除了“五子良将”中不善武力的张郃短暂与赵云交手外,剩下的都是无名小卒。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程昱是曹操的一员大将,在《三国演义》中为什么被写成了谋士?

全文共 3072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演义》我们知道,有很多地方,包括人物设定、故事情节等,都是虚构出来的,亦或是将其他人的事情安排在这个人的身上。就比如,曹操帐下的一员武将,在正史中,他原本是外姓将领中的领头式的人物,但是到了《三国演义》里面,却被设定成了一个谋士的形象。这样的差别不可谓不大,那么,为什么,罗贯中要做这样的安排呢?

众所知周,在曹操麾下的将领之中,分为本家将领和外姓将领。曹操出自沛国谯县大姓,其父曹嵩本姓夏侯,后为宦官曹腾的养子。因此,在曹操的部下之中,有很多夏侯氏和曹氏的大将,如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休、曹真等,他们或是曹操的堂兄弟,或是子侄。毫无意问,曹操父子对这些本家将领极其信任,让他们担任军中要职都督,镇守要地。如夏侯渊督关中诸军,曹仁都督荆、扬、益诸军事。

但是,曹操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除了曹氏宗族和夏侯氏宗族的鼎力支持,还因为曹操知人善任,不拘一格的任用外姓大将。一说起曹操麾下的外姓大将,大家首先会想起的,肯定是被誉为“五子良将”的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然后是李典、许褚、臧霸、典韦等猛将。那么,在这些外姓大将中,谁是第一个做到都督的呢?

01崭露头角,吏民之望

很多人会认为,是威震逍遥津的张辽,是跟随曹操三十年的于禁,或是有周亚夫之风的徐晃。然而,真正的答案,却令大家震惊。曹操麾下的外姓第一都督,是不怎么为大家所熟悉的,程昱

(建安元年)兖州尚未安集,复以(程)昱为东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三国志•魏书》卷十四《程郭董刘蒋刘传》

一说起程昱,大家脑海里肯定浮想起了这样的形象,一个文弱的谋士,兢兢业业的文臣。很多人,将荀彧、荀攸、郭嘉、贾诩、程昱,并称曹魏五大谋臣。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程昱的出场,就是作为智谋之士,被荀彧推荐给曹操,在书中,也多次提到程昱在关键时候献计,帮助曹操取得了重大战役的胜利。然而,历史中真实的程昱,并非是像张良一样专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谋士,而是一个身材魁梧、胆略过人,长期独立领兵的大将。

据《三国志·魏书》卷十四《程郭董刘蒋刘传》记载,程昱是东郡东阿人。关于他的相貌,史书有明确的描写,并不是大家相信中的文弱书生相貌,而是“长八尺三寸,美须髯”。标准的身材魁梧,大将风范。在黄巾起义时,东阿县丞王度投靠黄巾军作乱,县令逃出城去,整个东阿大乱。在此之上,程昱主动担当起责任,联络县中大姓,组织百姓守卫城池,保全了东阿。

程昱由此在当地闻名,多次被州郡长官辟召。后来,曹操占据兖州,十分赏识程昱,让他担任寿张令。很快,曹操就遭遇了一场重大危机,在这次危机中,程昱首次向主公展示了自己非凡的政治军事才能。曹操征讨徐州时,令程昱与荀彧留守鄄城。当时陈留太守张邈作乱,迎来吕布军,兖州大多数郡县都已沦陷,只有鄄城、东阿、范县尚在曹军之手。荀彧认为程昱是众民之望,一定能够团结三城军民人心。

程昱首先奔赴范县,以大义鼓励范县令靳允,使靳允坚定了守卫的决心,用伏兵刺杀了前来进攻的吕布将领。然后,程昱又派遣骑兵扼守仓亭津,使得吕布的大将陈宫不能渡河进攻东阿。在程昱的努力下,三城最终得以保全,等到了曹操大军返回。曹操感动地握住程昱的手,说:“如果不是有您在,我将无处可归啊”(微子之力,吾无所归矣)。因此曹操令程昱担任东平相,屯兵范县。

曹操与吕布交战,最初屡遭失利,加上了遇到灾年,粮草不足。当时曹操想放弃兖州,去邺城依附袁绍。程昱连忙对曹操说,袁绍虽有吞并天下之心,但智谋不足,现在局势虽然危急,但仍有三城,万余战士,凭借将军您的神武,再加上荀彧和我等的辅佐,一定能成就霸业的。在程昱等人的鼓励下,曹操还是坚持了下来,最终击退了吕布。

02都督兖州,威震一方

汉献帝迁都许县后,以程昱为尚书。这是程昱的职业生涯中,为数不多担任纯粹的文官。没过多久,曹操认为兖州尚未稳定,而自己又要在豫州许都不能离开,于是让程昱担任东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这里对以上官职做出一个简单的解释。东汉时始置东、西、南、北四中郎将,具体职责是在战争时,带领中央的精锐军队,前往地方作战,或镇守要地。

如黄巾之乱时,以卢植为北中郎将,与冀州黄巾作战,后来又以董卓为东中郎将,接替卢植负责冀州战事。在曹操时期也曾置此职,如建安二十三年令曹彰担任北中郎将,镇守北方。建安二十四年关羽进攻襄樊,曹操曾想让曹植担任南中郎将,带兵求援襄樊。太守一职与后世的知府不同,并非单纯的地方行政长官,东汉罢郡国都尉,以太守兼管军民。因此一个郡的太守,即是一郡最高军事长官。

都督制是魏晋南北朝至唐朝初年特有的地方军事长官制度。魏晋时期地方州郡均有多支地方豪强统领、互不相属的部曲武装,中央统治者常以大将都督地方一州或几个州,统帅辖区内所有的军队,这样一来,就通过都督,将地方军变为中央军。都督在曹丕称帝时已经制度化,如以曹仁假节,都督荆、扬、益诸军事;以曹休假节,都督扬州诸军事等。在曹仁、曹休之后,又有其他将领接替他们。

这种都督制并非曹丕首创,在曹操时期便已出现,是在建安年间的战争环境下逐渐形成的。曹操时期的都督,并未形成固定制度,多是出于战事和局势的需要,临时派遣大将都督某地区或某几支军队。此时的都督,有的需要没有像曹丕时期,被赋予持节、假节、假节钺等,拥有专杀将领的权力,但依旧是独立领兵的地方最高军事长官。

程昱是曹操麾下第一个担任都督的将领,是外姓大将中第一个单独领兵的。当时曹操刚迎接天子迁都,所控制的地区仅有豫州和兖州,兖州是曹操发家的根据地,曹操能让程昱单独带兵都督兖州,统帅兖州内所有军队,此般倚重,是当时其他外姓大将所没有的。在官渡之战前,程昱又被加封为振威将军,那么此时的五子良将又担任什么职务呢?

当时,张郃尚在袁绍麾下,张辽为裨将军,乐进为讨寇校尉,于禁为平虏校尉,徐晃为裨将军,他们的地位均不如程昱。而且他们都直接归曹操指挥,并没有单独领兵,独当一面。在官渡之战时,曹操主力在与袁绍对峙,程昱仅以七百人守卫兖州鄄城,曹操想给他增兵,但程昱拒绝了,他认为袁绍拥有十万之众,自以为所向无前,现在见到鄄城只有七百人,必然会产生疑虑,不敢来进攻。果然不出程昱所料,袁绍没有派兵进攻。曹操因此称赞程昱的胆识,胜过古代的孟贲、夏育。

03知足不辱,急流勇退

曹操进攻河北时,程昱收编山泽亡命之徒,得到数千精兵,与曹操会师黎阳,大败袁谭、袁尚。因此,曹操拜程昱为奋武将军,封安国亭侯。但是,赤壁之战后,程昱却主动交出了兵权,从此不在一线作战,这又是为何呢?原因很简单,不是曹操不信任程昱,而是程昱的年龄大了,已经不适合在前线作战。程昱的年龄比曹操麾下诸将要大一些,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程昱已经是一位六十八岁的老者,不再适合前线作战。

但是,程昱并未就此离开军界,依旧在发挥余热。曹操征讨马超时,让令程昱参军事,相当于军事顾问,协助曹丕留守后方。魏国建立后,又封程昱为卫尉,负责宫城军事。曹丕称帝后,曾经想让程昱做三公,然而程昱在此时去世,享年八十岁,曹丕为之痛哭流涕,追赠其为车骑将军,谥曰肃侯。

程昱终其一生,都担任重要军事职务,单独领兵,都督一方。是名副其实的曹操麾下外姓第一都督。张辽、乐进等独立领兵,均晚于程昱。然而,他在后世的名声却不如张辽、于禁等人大,这是因为他由于高龄,离开一线作战时间较早,使得张辽等人后来居上,取得的战绩胜过了程昱。《三国演义》终究是写给普通人民大众的小说之作,对于人物的理解,简单机械地划分为武将和谋士,程昱由于上述原因,由一个大将被塑造成了谋士,因而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谋臣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曹操折损大将夏侯渊

全文共 338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折损大将夏侯

夏侯渊是曹操部下的一员重要猛将,可是却在定军山被蜀汉老将黄忠斩杀,夏侯渊的死,对曹操以及整个曹魏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

当时汉中之战进行后,在刚开始的阶段刘备还是处于劣势的,毕竟双方的实力悬殊真的很大,当时黄忠想要战胜夏侯渊还是很困难的。但是随着战争进入胶着状态之后,老将黄忠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他带着士兵偷潜入到定军山突袭了夏侯渊,打了夏侯渊一个措手不及,便是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黄忠乘胜追击,直接将夏侯渊斩杀于马下。

在黄忠斩杀夏侯渊之后,这便直接着影响汉中之战的走向,原本在夏侯渊没有被斩杀的时候,曹魏的军队是占据绝对的优势的,但是在夏侯渊被斩杀之后,整个军队士气迅速衰减,甚至整个的曹魏军队都变得无心恋战,就算是当时曹操亲自指挥,也无法改变这种低迷的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张飞被曹操八员大将合围,为什么还能突围?

全文共 1569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张飞大家都知道这个人也还真的是超级给力的一位三国时期的人物了,而且战斗力简直就是爆表啊,他其实是最有实力个吕布争取武将值第一的三国人选了,但是我们今天要说一件事情,那就是传说张飞其实有被曹操的八员大将合围过,也就是包围了,但是最后却突围了,一个人就算再厉害也不能敌得过八人吧?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跟随小编继续揭秘看看吧!

我们先看看张飞的战绩:

张飞, 字翼德 。武器:丈八蛇矛。附加武力值:狮吼功。

1邓茂 —— 手起处刺中邓茂心窝,翻身落马

2高升 ――不数合,斩杀于阵前

3吕布——五十合不分胜负

4于禁 —— 战到数合,刘备捣乱,于禁败走

5吕布 —— 酒犹未醒,不能力战 ,吕布知其勇,不敢追

6曹豹 —— 一枪正刺中曹豹后心,连人带马死与河中

7吕布 —— 酣战一百余合,未见胜负

8高顺 —— 高顺不能取胜

9郝萌 —— 被生擒

10纪灵 —— 斗无十合,张飞大喝一声,刺纪灵于马下

11文岱 —— 活捉

12陈孙 —— 张飞大喝一声,挺矛直出,将陈孙刺死

13翔 —— 措手不及,被张飞一矛刺中,翻身落马

14夏侯兰 —— 一枪刺死

15许褚 —— 许褚因曹军大败,不敢恋战,夺路走脱

16许褚――骑无鞍马力战张飞 ,后逃走

17夏侯杰 —— 吓死

18刑道荣 —— 战不数合,气力不加,拔马便走

19周善 —— 周善提刀来迎,被张飞手起一刀砍倒

20严颜 —— 交马战不十合,张飞卖个破绽,生擒严颜

21马超 —— 二枪并举,约战百合,不分胜负

22张郃1—— 三十余合

23张郃2——三五十合

24张郃3——十合

25许褚 —— 因酒醉敌不住张飞,受伤。

死亡原因:部下暗杀。

共参加战斗25次

胜利:21次,其中杀死11人,吼死1人,打败许禇3次(克星,擅长收拾许禇),打败张郃3次,打败高顺,于禁,刑道荣各1次。

平局三次:与吕布打平一次,与马超打平一次。

输一次,醉酒后输给吕布,吕布未敢相逼。

分析:百合以上能与吕布打平,三国演义中唯此一人。唯一一个让吕布不敢追的猛将。

三次打败许禇,除了形势因素,武艺上必有相克之处,堪称许禇克星。

狮吼功九重功力,直接吼死敌人,胜过小霸王孙策。

所有二流武将全部杀死,所有准一流武将(高顺,于禁,刑道荣)全部数合打败。

结论:实际武力值仅次于吕布。后期当在伯仲之间,勇气则过之。

与吕布一样,曾接受曹军众将围殴而毫发无损地突围,理所当然。

其实这单从武力值来说,就这样的下结论的话,这个也是显得十分的唐突的,其实突围八人当时是有玄机的。

曹营参与合围张飞的八员大将如下:张辽、许褚、于禁、李典、徐晃、乐进、夏侯惇、夏侯渊。

这八人里面,除张辽、徐晃、于禁外,其余五人均参与了濮阳之战的“六将战吕布”,把吕布直接打败了。现在张飞面对八人合围,还能突围而走,他比吕布还要强吗?我们看一下细节就明白了。

曹操大举进攻徐州,张飞乘夜前去劫寨。但被荀彧识破,曹操早有准备。张飞自以为得计,冲入曹操营寨,忽然四边火光大起,喊声齐举。正东张辽、正西许褚、正南于禁、正北李典、东南徐晃、西南乐进,东北夏侯惇、西北夏侯渊,八处军马杀来。张飞左冲右突,前遮后当,部下兵士尽皆投降去了。张飞逢着徐晃大杀一阵,后面乐进赶到。张飞杀出一条血路突围而走,只有数十骑跟定。张飞寻思无路,只得望芒砀山而去。

看到这里,恍然大悟,原来并不是张飞单挑这八员大将,而是中了埋伏而已。

凭武力讲,这八人里面,于禁、李典、乐进明显弱了一些,张飞可能会速胜;但是对其他五人,张飞都没有强烈的、过于明显的优势。那么,张飞为什么选择从徐晃这里杀开血路呢?

原因很简单,1.张飞对徐晃,有必胜的把握(他当然不会选择许褚);2.徐晃在西南方,那边是芒砀山方向,张飞之前就在芒砀山安札过,对那个方向熟悉。

如果真是被八人合围在中间,相信张飞难以脱身。但是,八个方向带兵来合围,张飞想脱身的话,还是比较容易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