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大丰烈士纪念馆(20篇)

雷锋同志敢于为集体为国家牺牲的精神让我们每个人深感佩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大丰烈士纪念馆,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启发。

浏览

1710

文章

1000

篇1:潮州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452 字

+ 加入清单

潮州革命烈士纪念碑为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革命烈士纪念碑在潮州西湖公园内,位于西湖山北麓,座北向南,碑高九米,1955年4月5日落成。纪念碑正(南)面上镌“潮州革命烈士纪念碑”,下列“中国共产党潮安县、潮州市委员会,潮安县、潮州市人民委员会,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潮安县、潮州市委员会,潮安县、潮州市工会联合会,潮安县、潮州市民主妇女联合会,一九五五年四月五日建”。碑东面刻“永垂不朽”,中国共产党潮安县委员会立;西面刻“万古长青”,中国共产党潮州市委员会立。碑北面刻有25位烈士英名、性别及其牺牲时间。

这些烈士中,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中遭反动派破孩、-、围剿而牺牲的有李春涛、蔡英智、谢汉一、庄淑珍、李绍法、文锡响等烈士。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有陈良堡、陈初明等烈士。解放战争中被反动派杀害的有柯国泰、王增辉、江秀卿等烈士。

潮州人民为缅怀昔日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而牺牲的革命先烈,故于风景秀丽的潮州西湖建立纪念碑,使烈士精神代代相传。该处已成为潮州爱国主义教育的一处重要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张觉青烈士纪念亭

全文共 488 字

+ 加入清单

张觉青烈士纪念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张觉青烈士纪念亭位于和平县热水镇南湖村石圳镜新书舍。

张觉青(1906~1945),原名张锦钟,和平县阳明镇人。1926年与黄惊白等组织“新和平青年团”,并被推选为广东省工人代表大会代表。“新和平青年团”被取缔后,被迫远走惠州、博罗等地。1931年冬被捕入狱,获释后回乡协助罗响创办东华小学。1938年6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支部书记、县委组织部长。1940年春,调到博罗县从事情报工作。1945年10月,随东纵三支队挺进九连山开辟游击根据地,负责青州、热水、大湖、忠信等地区的情报和党组织工作。1945年12月中旬,由青州赶往热水向总部传送情报,在途经热水下径村时,与国民党军相遇。由于特务告密,张觉青不幸被捕。于12月30日被杀害,时年39岁。

该纪念亭始建于2003年,占地218平方米,建筑面积57.5平方米。钢筋水泥结构,六角凉亭式,六根水泥圆柱支撑琉璃瓦面,六角攒尖顶,上复黄色琉璃瓦,顶饰宝珠刹。亭座两侧镶嵌有碑序与碑记,四周种有柏树。

2012年1月,编入和平县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名录。

南湖村:河源市和平热水镇南湖村,东旅游名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毛主席视察纪念馆

全文共 843 字

+ 加入清单

主席视察纪念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毛主席视察纪念馆坐落于城区西北八七广场,于2011年8月开始施工,2012年7月竣工,同年12月26日毛主席诞辰之日正式对外开放,占地面积8.7亩。纪念馆采用古建风格,雕梁画栋,古色古香。馆区以中轴对称方式布局的四合院式建筑,设有五个展厅,分别为瞻仰厅、百名将军题词厅、书画馆藏厅、毛泽东革命实践厅和襄城烟草厅。瞻仰厅安放有毛主席汉白玉坐像,巨幅襄城山水画,陈展了毛主席视察襄城的珍贵资料图片和28个与襄城有关联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资料图片;百名将军题词厅展示了100多位将军的书法精品;书画馆藏厅展示了国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美协书协知名画家书法家的作品;革命实践厅展示了毛主席一生为国为民的伟大历程;襄城烟草厅展现了襄城烟草生产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对全国烟草生产的贡献。

毛主席视察纪念馆广场占地126亩,四周绿地环绕,广场上矗立着8.3米高的毛主席铜像,基座1.6米,全像高9.9米,铜像四周矗立着32个碑楼,64通石刻皆采用毛泽东主席的诗词书法作品;由毛泽东主席铜像脚下的平台望去,纪念馆依“山”而立,四周绿地环绕,起伏有致,间缀亭台楼榭,风景秀美。

毛主席视察纪念馆以弘扬爱国主义、继承革命传统精神为主题,建设国家AAA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打造对外交流平台,让世人走进襄城,了解襄城,关注襄城,共同促进襄城发展。

毛主席视察纪念馆2013年7月被中共许昌市委宣传部授予“许昌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10月被襄城县纪律检查委员会授予“襄城县廉政教育基地”,2015年1月被中共许昌市委组织部授予“许昌市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育基地”,是许昌市烟草专卖系统职工教育培训基地,2015年3月10日被中国博物馆协会授予“中国博物馆协会团体会员”,2015年11月26日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16年7月1日被中共许昌市委授予“许昌市中-史教育基地”。

信息来源: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谷文昌纪念馆

全文共 1229 字

+ 加入清单

谷文昌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解放前的东山岛,风沙肆虐、寸草不生。“荒山秃岭和尚头,林草奇缺水如油。风沙无情田屋休,三餐难度人外流”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随军南下解放东山的老县委书记谷文昌,带领东山人民经过无数次的实践,制定出筑堤堵沙、种草固沙、造林防沙的方案,找到适宜东山种植的树种木麻黄,并在全县掀起植树造林热潮,至1964年共造林8.2万亩,全县400多座小山丘和3万多亩荒沙滩基本绿化,141公里的海岸线筑起“绿色长城”。

1987年,东山人民将他的骨灰安葬在当年他亲手建起的赤山林场;1999年,东山各界捐资120万元,在此基础上修建了谷文昌陵园,内有谷文昌塑像与谷文昌陵墓;谷文昌纪念馆经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建立,2004年2月,建成开馆。

2012年对馆区进行拓展规划建设,形成谷文昌纪念园。纪念园由现有的谷文昌纪念馆、陵园、塑像、管理楼以及正在筹建中的纪念广场、东山成就展示馆、停车场和馆区绿化等系列配套工程组成,占地面积约170亩。同时,从山只村通往纪念馆的道路按生态旅游海岛路一并规划建设,绿化亮化美化,形成景观大道,并把周边的防护林、黑珍珠观光园、沙生植物园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以谷文昌纪念园为核心的生态景区,建成一个集思想教育培训、红色经典旅游、生态观光等为一体的个性化、多功能教育基地。其中纪念馆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35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8000平方米,内有展览图片、实物、历史遗物等共800件。为进一步提升谷文昌纪念馆的档次和效应,根据中央办公厅“把纪念馆建成全国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要求,东山县委、县政府立足于“把谷文昌纪念馆建成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园林绿化美化示范基地”的目标定位,高标准规划,对原谷文昌纪念馆进行升级改造,馆内重新布展,配套现代多媒体声光电,安装自动讲解系统,展馆整体布局由“昔日东山、执政为民、艰苦奋斗、求真务实、致力发展、今日东山、永久怀念”七个部门内容构成。--、--、--、--、--、--、--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谷文昌精神题词。

现为“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省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福建省廉政教育示范基地”、“全省党史教育基地”和“省委党校现场教学基地”等。

东山县陈城镇赤山林场

交通:沿西陈大道、距离县城6公里

开放时间:每天上午8:30--中午12:00

下午14:30--17:00全年无休

电话:0596-5877120

门票:免费

信息来源:漳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谷文昌(1915.10~1981.1),原名程栓,河南省林县石板岩乡郭家庄人。世代务农,家境清贫。他小时曾逃荒求乞,稍长当长工,学打石。194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过林北县第七、第十、第二区区长和中共任村区委书记。1949年1月随军南下。1950年5月12日东山解放,谷文昌任中共东山县第一区工委书记,后历任中共东山县工委(以下简称县委)组织部长、县长、县。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陆伟东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501 字

+ 加入清单

陆伟东烈士纪念碑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陆伟东烈士纪念碑为纪念陆伟东烈士而建,高五米,花岗岩制作,正面有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题写“陆伟东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十一个大字,底座正面用仿宋体刻着陆伟东的生平事迹。纪念碑四周是用水泥六角形砎砖铺砌的三级平台,长25米、宽20米。上面两级平台,四周没有栏杆,麻石台阶从平台脚至纪念碑共23级。1992年5月由三水县人民政府竖立纪念碑。同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陆伟东革命烈士称号,陆伟东革命烈士纪念碑全年向市民免费开放。

地址:旧芦西路佛仔庙附近(侨鑫生态园正门往芦苞方向走约100米)

联系电话:87318482(乐平镇念德居委会)

乘车路线:可乘615公交车在佛仔庙下车或在侨鑫生态园正门下车

陆伟东(1968年~1991年),南边陆坑村人。1983年7月,在南边镇中学初中毕业后,在家乡务农。1987年11月至1990年5月,陆伟东在南边镇水泥厂工作,他爱厂如家,任劳任怨,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陆伟东在他不长的23年人生岁月中,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这种乐于助人的可贵精神。1990年6月,哥哥外出工作,家里缺少劳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蔡襄祠蔡襄纪念馆

全文共 506 字

+ 加入清单

蔡襄祠(蔡襄纪念馆)为文化旅游景点。

蔡襄祠

蔡忠惠祠(蔡襄祠)位于洛阳桥桥南街南侧,为纪念蔡襄的功绩而建。祠自北宋肇建以来,历代有修葺。现存蔡忠惠祠为清代建筑,坐北朝南,三开间三进殿堂。首进为大门,门顶匾额大书“宋郡守蔡忠惠公祠”。门廊石柱上,有晚清大臣、两广总督黄宗汉之子探花黄贻揖书题对联,联文云:筑桥天地老,留笔鬼神惊。

正殿中央,原有蔡忠惠公雕像,右手高举毛笔,案上铺开纸张,作举笔挥题状。造型洒脱端肃,颇有一代文士、名宦风姿,其前为举世闻名之《万安桥记》丰碑二方(其中一方仿刻),其文章、书法、刻工被誉为“三绝”分竖左右两旁。其他碑刻,依次分立廊下两侧。总计蔡忠惠祠,现存巨细石碑共11方之多。

地址:泉州洛江区万安街道洛阳桥南

联系电话:0595-22656540

万安街道:万安街道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南部。人口8912人(2003年末)。辖7个社区。办事处驻凤冠街。-代码350504001:~001万福社区 ~002桥南社区 ~003后埭社区 ~004杏宅社区 ~005官头社区 ~006塘西社区 ~007院前社区-沿革原属鲤城区城东镇(城东镇现为丰泽区城东街道),后分出设立万安街道。 -洛江区万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仙桃革命烈士纪念馆

全文共 730 字

+ 加入清单

仙桃革命烈士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革命烈士纪念馆,也是沔阳县第一个共产党小组诞生地。它位于玉带河北畔,座落在东岳庙内。东岳庙,又名天齐庙,距今一千四百多年,是儒、佛、道三教合一的庙宇。

沔阳县第一个党小组,就是于1924年2月在沔城东岳庙的三佛殿秘密成立的。由娄敏修、邓亦中、许炎生、刘金山、叶翠梧、王少先、邓翘如、颜天泽8人组成。党小组成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革命活动:1925年3月,娄敏修、邓赤中在沔城主持了孙中山先生逝世追悼大会,并在会上讲了当时兰命形势,以及孙中山先生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4月,邓亦中、叶翠梧在沔城组织“青年学会”宣传了反帝、反封建;5月,许炎生在污城创办《晨报》,发动青年学生反对列强侵华,并焚毁了英美烟草公司沔城代销店;1926兰9月,沔阳县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宁央沔阳县委员会,娄敏修任常委,还加入了一批-员;1926年11月,在娄敏修和几位同志的活动下,组建了-沔阳县党部;1927年,他们以-河阳县党部的名义积板活动,特别是0“八·七”紧急会议后,举行了一系列的武装-。10月甲旬,--派为了扑灭秋收-的烈火,将娄敏修及数十名积极分子逮捕。10月30日,鄂,特委和污阳县委决定举行沔城-,营救县委书记娄敏一夸及其他被捕同忍。

沔城镇:仙桃市辖镇。1952年以前是郡、府、路、州、县所在地,1953~1983年属通海口镇辖,1984年由沔阳县政府批准升为县辖镇,1987年经省政府批准建沔城回族镇。位于市境南部,距市区35公里,面积36平方公里,人口2.5万,有回、汉、蒙古等民族。辖洲岭、黄金剅、袁剅、王河、邵沈渡、上关、南桥、古柏门、城郊、七红、江北、二羊12个村委会和沔城居委会。仙(桃)监。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张玉良纪念馆

全文共 458 字

+ 加入清单

张玉良纪念馆

位于东关街358号。张玉良(1895—1977),旅居法国的著名爱国女画家,是中国近代女画家中最早走出国门,学习西画的杰出代表。原名陈玉清,后改名张玉良。1895年生于扬州,父母早逝,少年飘泊芜湖,沦为歌伎。芜湖海关监督潘赞化将玉良救出火坑,玉良为表感激之情,改名潘玉良。1918年玉良在上海美专学习油画。1921年考得官费赴法留学,先后进了里昂中法大学和国立美专,1923年,她考取巴黎国立美术学院,与徐悲鸿同班,师从达昂·西蒙教授。两年后,成为罗马国立美术学院第一位中国女画家。1929年,潘玉良归国后,曾任上海美专及上海艺大西洋画系主任,后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被誉为“中国西洋画中第一流人物”。1937年,潘玉良重返法国深造,开始了她长达数十年客居他乡的生活。曾任巴黎中国艺术会会长,多次参加法、英、德、日及瑞士等国画展。曾为张大千、王济远等雕塑头像。1977年,潘玉良逝世于巴黎。其作品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法国赛努希博物馆、巴黎现代美术博物馆、法国国立教育学院、台北市立美术馆及私人收藏家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丁玲纪念馆

全文共 971 字

+ 加入清单

丁玲纪念馆位于涿鹿县温泉屯乡温泉屯村。丁玲是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

,

一生之中创作了《梦珂》、《莎菲女士日记》、《母亲》、《一颗未出膛的枪弹》、《夜》等

200

多篇脍灸人口的作品,特别是在

1948

年以涿鹿县温泉屯村的土改经历而写成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

通过农村错综复杂的阶级斗争

,

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农村的封建势力对农民的压迫,土改运动为广大农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这部作品是最早反映中国农村土地改革的长篇小说

,

对当时中国的土地法大纲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

并于

1951

年获得斯大林文学奖二等奖

,

曾被译成

20

余种外文出版。

为纪念这位无产阶级文学战士,温泉屯乡政府

1995

9

月在农民夜校的旧址上建成了丁玲纪念馆,著名的作家魏巍题写了馆名,

2004

年在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张家口建院设计,施工单位紧张施工,历时

100

多天,投资

35

万元,对丁玲纪念馆进行了扩建维修,维修后丁玲纪念馆占地

625

平方米,建筑面积

165

平方米,全馆共分四个展室。

第一展室以简短的文字、珍贵的历史照片、实物介绍丁玲同志革命的一生和创作的一生,其中展出了丁玲创作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各种版本及其它作品。第二展室主要介绍《太阳照桑干河上》一书中的人物原型,特别介绍了书中温泉屯村的原型人物。第三展室再现

1946

年丁玲在温泉屯搞土改工作时办公、开会、生活的场景。第四展室展出了丁玲为温泉屯农民文化站捐献的各种器材及其部分生产生活用具。

2005

年,温泉屯乡政府为进一步改善丁玲纪念馆的周边环境,投资

40

多万元在丁玲纪念馆前建设占地

3000

多平米的文化广场一座,在广场内设置了健身器材,使广大青年在参观丁玲纪念馆后有了休息的场所。

2006

年为了使丁玲纪念馆内的环境有所改善,温泉屯乡政府投资

5

万元对馆内的空地进行绿化和美化,现在工程正在进行中。郝成捐资

1

万元在丁玲纪念馆内建丁玲塑像一座。丁玲纪念馆计划新上电视设备,在馆内播放电视剧《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使参观者对丁玲生活和战斗过的情况有新的了解。

现在丁玲纪念馆对在册的学员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让他们对丁玲战斗和生活过的温泉屯有新的了解。现在丁玲纪念馆已经成为广大青年的活动场所,每天下午该村的青年秧歌队在丁玲纪念馆前的广场内活动,村里爱好文艺的年青人聚集在丁玲纪念馆内进行活动,使丁玲纪念馆成为年青人的活动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毛主席视察小营红巷纪念馆

全文共 1247 字

+ 加入清单

主席视察小营红巷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毛主席视察小营红巷纪念馆位于杭州市上城区小营巷56号,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紧邻小营公园,交通便利。纪念馆开馆后,共接待中外宾客10000余批次,参观者达30余万人次。著名的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美国波士顿市市长怀特、日本歧阜市市长莳田浩等知名人士和政要,均曾率团前来参观访问。公安部部长罗瑞卿、民政部部长崔乃夫、-等领导人也曾前来视察。

1958年1月5日,毛泽东主席在赴杭州机场途中临时决定来到小营巷视察卫生情况,他先后来到61号、56号、42号三个墙门,察看了居民的卧室、厅堂、厨房、菜橱、水缸等,赞扬说:“你们的卫生工作搞得不错!”1972年,为纪念毛主席到小营巷视察这一历史事件,进一步促进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发展,毛主席当年视察过的小营巷56号墙门,被辟为“毛主席视察小营巷卫生工作陈列馆”。随后,该馆被杭州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1年,小营街道投资80万元,对原建筑拆平后按原样重建,定名为“毛主席视察小营红巷纪念馆”。原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题写馆名。纪念馆正厅正面悬挂着毛泽东主席健步走在小营巷的巨幅照片,左侧墙上是毛主席题词“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左厅排列着11幅毛主席和小营巷群众在一起的照片,陈列着毛主席坐过的藤椅、看过的《杭州日报》和用过的笔记本、笔、墨水瓶等实物;右厅展示了反映小营巷40多年卫生工作和全民健康教育的图片资料。它生动展示了在党的阳光雨露的照耀和滋润下,小营巷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真实记录了小营巷几代人艰苦创业、争先创优的创业史。这里是毛主席到过的地方,这里是杭州的红色圣地,浙江的革命摇篮。

毛主席视察小营红巷,让“小营红巷”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此后,小营红巷于1959年、1960年、1981年、1990年,四次被评为全国卫生先进单位。改革开放翻开了小营巷发展崭新的一页。小营巷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繁荣,人民安居乐业过上小康生活。

昔日卫生模范,如今健康家园。在全国上下万众一心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小营巷又先人一步,率先提出了创建“洁美康”品质社区的新目标,努力营造清洁的街巷,优美的环境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切实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为杭州建设全国健康城市作出新贡献。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六,上午9:00-11:30,下午2:00-5:00

联系电话:0571-85333110

腾讯微博:小营江南红巷

小营巷社区:小营巷社区东邻东河,西接中河,南至解放路,北至清吟街,占地面积约0.3平方公里,拥有居民3600余户。这里人文荟萃,小营巷61号是太平天国时期听王陈炳文的军事指挥机构听王府;小营巷56号是为纪念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视察小营巷卫生工作而开辟的陈列馆;方谷园2号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祖宅旧居,方谷园3号是中共党小组纪念馆。这里环境幽雅,小营巷南侧,有面积264…… 小营巷社区详细信息++小营·江南红巷景区钱学森故居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解放贵州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解放贵州革命烈士纪念碑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革命烈士纪念碑:“解放贵州革命烈士纪念碑”,于1956年建成,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广场面积4200平方米(碑前广场宽64米,长34米,可容万余人)。台阶6层共58阶,最高一层耸立着高约30米的石碑,碑上刻着李子光用隶书书写的金光闪闪的“解放贵州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十二字。石碑顶端为两层,呈塔型,每一层都有四只翘脚,下刻半圆形石花和一枚鲜红的五星。碑座呈正方形,四面中间雕刻有一花环,花环两旁为系着的红绸,以一定的弧度伸向两边,边向下垂挂,两侧雕刻有齿轮、稻谷、麦穗组成的图案。石阶三重,分别筑有雕花汉白玉石柱、石栏,离碑座高1.2米的上端,四面雕刻有白云托着的和平鸽两只。图案雕刻精美,意义深远:齿轮象征着工人阶级,旋转的齿轮仿佛带动着整个国家飞转向前;稻谷、麦惠象征着农民阶级,同时也象征着人民的幸福,祖国的繁荣;花环则寄托了人民对浴血奋战而牺牲的先烈们的衷思;鸽子象征着祖国的和平、安宁;鲜红的五星象征着伟大的中国0。黔灵山公园弘福寺黔灵湖三岭湾猕猴观赏园七星潭麒麟洞猕猴园九曲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小张庄毛主席视察纪念馆

全文共 328 字

+ 加入清单

小张庄主席视察纪念馆为襄城县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小张庄毛主席视察纪念馆位于襄城县十里铺镇小张庄,时代为现代。

1998年,小张庄毛主席视察纪念馆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院墙东墙基为起点向东5米、西墙基为起点向西5米、南墙为起点向南10米、北墙基为起点向北30米。

十里铺镇: 襄城县辖乡。1958年成立十里铺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部,北汝河北岸,距县城5公里。面积77平方公里,人口6.8万。洛(阳)界(首)、郑(州)南(阳)公路过境。辖十里铺、王罗庄、王老虎、马园、四里营、仝庄、王庄、小张庄、余庄、鲍坡、单庄、侯村东、侯村西、西张庄、史庄、吕庄、二十里铺、鲁渡内、鲁渡外、鲁渡中、高庄、韩村内、韩村外、坡张、河汊赵、河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碾庄圩战斗纪念馆

全文共 227 字

+ 加入清单

庄圩战斗纪念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碾庄圩战斗纪念馆

碾庄圩战斗纪念馆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碾庄圩是淮海战役的主战场。是役,南京政府遭遇“滑铁卢”,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走向了转折点。碾庄纪念馆北面正中耸立着18.5米高的纪念碑,大理石浮雕碑座,“支前”、“战斗”、“冲锋”、“胜利”四座浮雕围绕四面。碑的正面有-题写的“浩气长存”四个镏金大字。主要景点有展室、纪念碑、碑林、广场、南门战场、黄佰韬指挥所、黄佰韬击毙处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田饶步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634 字

+ 加入清单

田饶步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东莞市横沥镇田饶步村打摩岭,GPS坐标:北纬23°0236.6",东经114°0047.0",海拔高程19米。

抗日战争时期,东江纵队铁东大队在田饶步开展抗日活动,在田饶步旧围、九王陈一带地方建立游击据点和医疗站。1945年夏,日军包围东江纵队设在田饶步长园的交通联络站。战斗中,3名游击队员壮烈牺牲。1948年3月,设在田饶步村新围的交通联络站被国民党军队包围,张云清等3名游击队员在突围中英勇牺牲。

东莞解放后,当地村民为纪念烈士的英勇事迹,自发在安葬张云清、陈雪英、何林等6位烈士的墓地处立碑。1988年,田饶步村在该村建造革命烈士纪念碑。2001年8月,田饶步村党支部出资重建。墓园占地1200平方米,背靠山岭、环境幽静。纪念碑周围种植了翠柏,四季常青。纪念碑-镶嵌花岗岩,高5米,造型分为3层,碑身刻着“革命烈士纪念碑”7个红字,碑座第二层雕刻着中国共产党党旗,底层是碑文。

2008年4月,田饶步革命烈士纪念碑被东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命名为东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田饶步村:田饶步村位于东莞市横沥镇东部,与企石镇相邻,连接东部快线,交通十分便利,占地面积2.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20人,外来人口4000多人。辖区内共有外资企业7家,民营企业100多家,个体商户150多户。田饶步村现有厂房物业面积达10万平方米,其中包括长田工业园、田饶步工业大厦、生态工业园等园区。全村总资产达人民币14579万元,2010年全年集体总收入达6。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新余傅抱石纪念馆

全文共 354 字

+ 加入清单

新余傅抱石纪念馆经修缮后于2004年10月8日正式向世人开放。傅抱石纪念馆修缮工程于2004年3月15日正式开工,总用地面积12亩,房屋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改造后的傅抱石纪念馆分一个序厅、三个展厅、一个多功能厅,其中陈列面积近700平方米,展线长400多米,馆内“傅抱石生平事迹展”由“艺术之路”、“爱祖国爱家乡情怀”和“抱石作品文集”三个部分组成。

傅抱石(1904-1965),字庆远,谱名傅中州,普用名长生、瑞麟,新余市渝水区北岗乡章塘村人。父亲傅聚和、母亲徐氏因生活贫困,流落南昌市以修补雨伞为生。傅抱石于1904年出生于南昌,7岁入私塾读书。1913年父亲逝世,生活极其艰辛,全家靠母亲白天修伞、晚上给人浆洗衣服的微薄收入艰难度日。1915年抱石刚11岁,就到瓷器店学徒,开始自学绘画、篆刻。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陈国桢烈士故居

全文共 603 字

+ 加入清单

陈国桢烈士故居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陈国桢烈士故居位于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下垞村王西自然村。

陈国桢(1902—1949),系陈国柱挛生胞兄。早年就读于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五四”运动期间,参加莆田-日货活动。1919年,弃学南渡,执教于新加坡,1926年夏回国,1928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经陈延年介绍赴厦门,组织福建华侨协会,并利用《商报》主编的合法身份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1930年参加由陶铸领导的厦门劫狱斗争,安全转移同志。1937年底,因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再次前往南洋,在福建会馆工作,同年加入马来西亚共产党。1946年回国后,党组织派他到闽南建立地下党组织。是闽南地区地下党组织主要负责人。1949年3月,因叛徒出卖被捕,6月牺牲于龙岩监狱,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陈国桢烈士故居为清代民居,位于陈国柱故居西侧前下厝,坐北朝南,为两层土木结构的三厢房,由左右厢房、重厢房和天井等组成,建筑面积70平方米,现保存完好。

信息来源:莆田市委党史研究室

下垞村:下 垞 村西天尾镇下土宅村位于九华山麓,距镇中心16公里,现有17个村民小组,居民418户,总人口达1982人,党员63名。全村拥有耕地1230.2亩,林地13372.1亩,果地2013亩。境内有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的“九华叠翠”、九华山摩崖石刻、陈国柱故居及苦竹寺等旅游、文化景点。近年来,下土宅村大力发展以龙眼、枇杷为主的绿色农业,并充分利用九华山旅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杨成武将军纪念馆

全文共 648 字

+ 加入清单

杨成武将军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杨成武将军纪念馆位于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汀州镇西门罗汉岭杨成武将军广场东侧。杨成武将军纪念馆与杨成武将军铜像、杨成武将军广场融为一体。

纪念馆馆名由著名书法家、美术评论家、原全国政协委员沈鹏题名。纪念馆占地361.06平方米,是一座粉墙黛瓦、砖混结构单层客家建筑。

杨成武将军(1914—2004),福建省长汀县宣成乡下畲村人,在革命战争年代,他指挥或参与指挥了许多著名的战役战斗,多次创造革命战争史上的奇迹,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和部队指战员所热爱和崇敬的开国将领。

在红军长征中,杨成武将军所在的红4团多次作为先头团,连续突破国民党军四道-线,血战湘江,突破乌江,抢占娄山关,保卫遵义会议,屡战屡胜。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同志的直接指挥下,参加了四渡赤水、智取三县、抢渡金沙江、跨越大凉山、飞夺泸定桥、开辟雪山草地通道、突破天险腊子口等战斗。

纪念馆序厅,是一尊杨成武将军的头像,背景是一幅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画面,上面印有毛泽东写的《长征》诗。

景点位置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汀州镇西门罗汉岭

汀州镇:长汀县汀州镇位于福建省西部,汀江上游,武夷山脉南端,是县人民政府驻地。辖区划10.6平方公理,设九个居委会,6.26万人.自唐以来就是州、君、路、府的所在地,是客家人祖地。是历史悠久的著名手工业城市,为闽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新西兰国际友人路易*艾黎赞美汀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市之一",1931年中央苏区设"汀州市",有红色小上海之称,一九九二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张澜纪念馆

全文共 1641 字

+ 加入清单

张澜纪念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张澜纪念馆原名“三圣宫”庙堂,始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年),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作了第三次恢复性维修。1938年秋,周恩来同志在重庆约见张澜先生,建议他以民主人士身份在家乡办一所“富有革命朝气,具有民主气息”的学校,为国家和民族培养有用的人。为此张澜选址于该处,创办了南充私立建华中学,这里后来成为川北地下党活动的重要场所,并培养了大批的地下党员和革命志士。为了纪念和缅怀先生的历史功绩,1985年原南充市人民政府(今顺庆区)在建华中学旧居内设立张澜纪念室,由-同志亲笔题写了馆名,并于1992年正式对外开放,2006年4月张澜纪念室更名为张澜纪念馆。旧居为清代四合院式木结构古建筑,总占地1200余平方米,幽静而典雅,旧居内以大量珍贵史料、图片、实物,系统的展示和反映了张澜先生杰出的民主革命家、人民教育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光辉的一生。张澜旧居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2年张澜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为了使纪念馆的管理规范化、正规化,更好的发挥好教育基地的作用。1996年经顺庆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张澜纪念室,编制为两人,负责纪念馆的管理和对外接待工作。1999年顺庆区文化局正式接管纪念馆的日常工作,开展对张澜先生思想和生平事迹的研究工作,并常年聘请西华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和张澜生平事迹研究人员进行交流,每年召开一次张澜思想研讨会。顺庆区人民政府对张澜纪念馆十分的重视,近十年来顺庆区人民政府投资近两千多万元,对张澜旧居加强保护,拆除周边不协调建筑。2006年南充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张澜纪念馆作为重点打造对象,对旧居做全面的修缮,修旧如旧,投资800多万元建设进出大门和大道,并修堡坎,做全新陈列布展工作,按照旅游景区的标准进行打造。2008年10月我馆被四川省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旅游景区,省上专家还对我馆做出了文化历史底蕴极其丰富、古建筑保存良好的高度评价。按国家AA-景区的标准全面打造,增设标识标牌,张澜诗词书法长廊,修建厕所和游客中心,增设先进设施和设备,并对周边环境进行了绿化。2009年4月经顺庆区政府、顺庆区文化旅游局的努力,张澜纪念馆作为全国第二批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之一全面对外开放。2010年3月,为了进一步彰显张澜先生民主革命、爱国主义的光辉一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根据民盟中央的要求,把张澜纪念馆建设成为中国民盟全国教育基地,进一步打造和提升红色旅游景区品牌,顺庆区人民政府投资1200万元对张澜纪念馆进行了全面改造。在布展方面增加了灯光展板,灯光展示柜,丰富了布展文史资料内容、充实了陈列文物种类;景区方面拆除了周边不协调建筑,增设了思贤园景点,打造了张澜铜像广场,极大地改善了纪念馆周边环境,进一步提升了张澜纪念馆的品质和形象。

2009年4月经多方努力,张澜纪念馆作为全国第二批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单位,正式对外免费开放,免费后已接待游客达35余万人次。2010年5月6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我馆经过一个月的紧张筹备,顺利0地完成了全盟教育基地揭牌仪式的活动,受到了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张梅颖以及省、市、区领导的一致赞赏和高度评价。

张澜纪念馆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民盟全国教育基地、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旅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上的重要景点之一。

张澜(1872~1955),字表方,西充县莲池乡观音堂村张观沟人。自幼随父文倬耕读。1895年中秀才,补禀生。1902年入成都尊经书院深造,攻经史。次年,因品学兼优,被选送日本东京宏文书院师范科学习。留学期间,张澜受维新思想影响,倡议慈禧还政光绪,被清政府驻日公使派人押送回国。1904年,任顺庆府中学堂学监。次年,张澜赴成都任四川游学预备学堂训导长。1906。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罗世文烈士史料陈列馆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威远县罗世文烈士史料陈列馆始建于1990年,是集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文物历史展示和保护管理、图书馆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主要展示著名烈士罗世文事迹和实物、县域历史文化、廉政文化等内容。馆内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其中展陈面积1100平方米。现常设展览7个,分别是罗世文烈士生平事迹展、威远县革命烈士事迹展、廉洁人物事迹展、威远古代石刻碑林展、清官廉吏展、威远县人防(民防)教育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等。罗世文烈士史料陈列馆现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威远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基地、红色旅游基地、威远县国防教育基地、内江市廉洁教育示范基地。

服务事项罗世文烈士生平事迹展、威远县革命烈士事迹展、廉洁人物事迹展、威远古代石刻碑林展、清官廉吏展、威远县人防(民防)教育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

地址威远县城区青龙山公园

联系电话0832-8101197

服务时间每日:上午8:30-12:00 下午13:30-18:00 (全年无休)

交通线路威远7路、12路、14路、19路至桃花山站或国际新城站。然后步行460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扬州八怪纪念馆

全文共 839 字

+ 加入清单

•位于西方寺内,可以了解八怪生平,并欣赏大雄宝殿屋梁上的彩绘。

景点介绍

扬州八怪纪念馆位于瘦西湖东南边,与四望亭仅一路之隔,由扬州八怪之一——金农晚年寄居的西方寺改造而成。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扬州八怪的生平与作品,适合喜欢书画、对人文景点感兴趣的游客。

扬州八怪泛指清代扬州具有创新精神的一批画家,以擅画竹的郑燮(郑板桥)、一生坎坷的金农、擅画鬼的罗聘等人为代表,八怪具体指哪八个画家,说法不尽一致,据各种著述记载,前前后后至少计有十五人之多,所以“八”可看作数词,也可看做约数。

扬州八怪纪念馆主体建筑南北走向,大门在南端,进入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位于草坪中央的大铁锅,有1500多年历史,其后便是明代西方寺的大雄宝殿,用珍贵的楠木建成。大雄宝殿现为纪念馆主展厅,记得一定要抬头看,房梁上漂亮的彩绘多为明代遗存。殿堂的正中立着扬州八怪雕像,周围是展览,图文介绍八怪的生平,陈列他们的书画作品,不过书画多为仿制品。

穿过大雄宝殿,后边的庭院中有一棵将近800岁的参天古银杏,笔直往前走是李亚如书画陈列厅,平时陈列八怪传人李亚如的书画,有时也举办临时展览。左手转弯是金农寄居室,根据他的住所方丈室复原,中间是客厅,两边分别为画室和卧室,当时西方寺已衰败,可以看出金农的住处十分简陋。

然后往东行是东园部分,假山点缀,布置成江南园林的样子。可以看看池塘“鹤池窥冰”,因金农表达高洁志向的诗句“池上鹤窥冰”而得名,往南行参观竹泉亭与亭中金农取水用的水井,五代经幢,最后回到大雄宝殿东侧的“碑廊集粹”。在碑廊仔细找找,能发现著名的郑板桥书法作品“难得糊涂”。

沿扬州八怪纪念馆外的小巷子向东步行50米,有一棵用围栏护住的千年唐槐,是唐代《南柯太守传》里“南柯一梦”的故事发生地。

特别提示

如果想看扬州八怪的书画真迹,可以去扬州双博馆。

地址:扬州市广陵区淮海路驼岭巷18号

类型:历史建筑纪念馆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514-87340275;0514-87337408

开放时间:

8:00-17:0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