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大年是几月几日(汇编20篇)

股票是对一个股份公司拥有的实际资本的所有权证书,是参与公司决策和索取股息的凭证,那么你对股票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问学吧小编整理关于大年是几月几日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浏览

7575

文章

121

篇1:大年初五迎财神祝福语 大年初五迎财神的吉祥话

全文共 3262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初五财神,家家户户财源滚;正月初五神进门,五谷丰登福满门”。大年初五是春节期间非常重要的一天,因为过年有着很多禁忌的习俗,而过了初五这一天就全全部破除了,因此这一天也可被称之为“破五节”。那么在大年初五这一天有哪些讲究呢?迎财神怎么迎?有哪些迎财神的祝福语?下面就随着吾爱诗经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大年初五迎财神

农历正月初五,也称破五。这天是传统民俗接财神的日子,也是财神爷出巡的日子,很多地方都会举办迎财神的活动,平常人家也会早早起来烧香迎接财神。

“正月初五迎财神”,其实就是一种传统习俗,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因此过了大年初一,最重要的民间活动就是接财神。并且会在前一天晚上置办酒席家宴,为财神贺辰。

2、大年初五破五是什么意思?

中国传统年俗,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这一天,有一种叫做“赶五穷”(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的风俗。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破五”是“送年”的意思,过了这一天,一切就慢慢恢复到大年除夕以前的状态。

3、“破五”的由来

“破五”的由来,时至今日仍众口不一。据《封神榜》所载,姜子牙封神时,把背叛他的妻子封为“穷神”,令她“逢破即归”。神话传说中,姜子牙的妻子是很让人讨厌的背夫之妇,封了穷神以后,就更让人讨厌了。所以人们就在正月初五这一天“破”她,让她马上回去。

由于初五肩负着送穷神、接财神等多重重任,所以这一天非常重要也就不奇怪了。这许多的讲究综合起来,就形成风俗——要摆宴席,要放鞭炮,要吃象征“元宝”的饺子等等。

4、大年初五迎财神吃什么

在北方很多地方,大年初五都是要吃饺子的,俗称的“捏小人嘴”,在包饺子时候,要故意捏一下饺子边,相当于捏了小人的嘴,寓意新一年远离小人,避免听信谗言。

据说天津地区,在初五这天吃饺子,剁馅的时候要故意剁得叮咚响,让别人听见,意为赶走小人,新一年顺顺当当,日子越过越美好。

“破五”吃饺子,在古时候还不只是吃一天,有些人家是要吃两三天的,不过时过境迁,很多习俗都改变了,只有吃一次饺子了。

也有的地方是要吃搅团的,搅团是啥?就是用杂面或是洋芋制作而成,比如玉米搅团、洋芋搅团,是一种地方特色小吃。

大年初五吃搅团,说是“吃穷饭,除穷根”,也有说是把一切不如意都用这浆糊般的食物粘走,期待新一年日子富足顺利。

5、大年初五习俗盘点

5.1、祭财神

我国很多地方都会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也称五路神,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五路,指东南西北中,意味出门五路,皆可得财。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点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大富大贵。

5.2、送穷

正月初五“送穷”,是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神。送穷还有许多别称,诸如“赶五穷”“送穷土”等,民俗认为,元旦至破五不倒垃圾,能够聚财,否则就倒了“福气”。等到初五,用纸剪一个小人,让其随垃圾一起送到门外,这便是“送穷”。

5.3、大扫除

大年初五,人们从黎明起便开始放鞭炮,打扫卫生。按照习俗,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是不允许搞卫生的,垃圾只能放在屋里拐角处。因此到了破五这一天,家家都会彻底搞一次大扫除。把垃圾扫出大门,堆放在一起,将爆竹放在垃圾堆上点燃,轰隆一声,把一切晦气全部赶跑!

5.4、开市

旧俗中,大小店铺均从正月初一起关门,从正月初五起开市。人们把大年初五认为是财神生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5.5、吃饺子

大年初五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因为包饺子时,要用手一下挨一下地沿着饺子边捏。据说,这样可以规避周围谗言。此外,妇女们在这天还要找出几件旧衣服来拆拆,谓之“拆小人”。这样可以免霉运。

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初五这天,有些地方饺子里还要包上硬币、蜜枣、红糖等,寓意发财、好运早来、甜蜜和美。

6、大年初五祝福语精选

6.1、正月初五财神日,工资奖金和钞票,奏响升职发财双响炮。锦鲤金蟾招财猫,保你财运亨通跑不了。财神日祝你年年都富贵,岁岁好运兆!

6.2、年年岁岁爆竹放,岁岁年年平安降;一年一度财神日,财源广进福寿长;爆竹声声抢财神,金银珠宝送进门;如意吉祥不能少,短信送福问声好。祝:财神日,好运平安!

6.3、开张大喜,张灯结彩迎财神,福禄寿喜财神到,不要你说一句话,福气财喜到你家。愿你,张开财富大网,网进天下财富,生意红火发发发,数钱数到乐开花。

6.4、正月初五财神到,开门撞见财神笑,吉祥云朵迎头绕,抬头见喜福星照,迎面寿星鸿运报,猪年捡财不弯腰,元宝统统家中跑。

6.5、财神日对你祝福一“气”呵成。愿你满身带着财气,头顶散发福气,脸上洋溢喜气,顺溜充满运气,理想扬着志气,养身沾着闲气,人生从此洋洋意气!

6.6、正月初五财神到,恭喜发财笑开颜,福到运到财气到,财运亨通从此有,敬过财神福满仓,喜从天降好运来,财源滚滚乐开怀,今年定会发大财!

6.7、正月初五财神日,五路财神保佑你:遇事称心又如意,日子红火甜如蜜,爱情幸福有闺蜜,事业有成不妒忌,吉祥好运笼罩你,财源滚滚属于你。

6.8、财神到,祝你事业如日中天,恋人亲密无间,薪水上万成千,快乐无际无边,烦恼渺如云烟,逍遥胜似神仙!

6.9、正月初五接财神,恭祝乌纱帽住你头上掉,老婆看你笑,美眉要你抱,钞票朝你飘,乐得你直叫:要要要……

6.10、今年财神不送礼,发条短信传给你。健康快乐长伴你,幸福美满粘着你,还有我要告诉你,财神已经盯上你!

6.11、正月初五接财神,发展大契机,聪明察天机,轻松理万机,聚财获商机,晋升占先机,爱情添生机,成功遇良机。

6.12、给你燃亮火的光,驱走这夜的严寒,把星空照亮,给了燃起爱的力量,勾起心底藏,与我热热烈烈爱一场。

6.13、吸珠水之财气,拢云山之秀气,携莲峰之福气,聚古祠之才气,汇作礼物送你,祝财运亨通乐。

6.14、拿起幸运的金钥匙,打开富贵的金锁子,敞圆吉祥的金大门,喜迎财神的金元宝,送上招财的金短信,引来无数的百元钞。正月初五财神日,愿你财运亨通,事业有成!

6.15、财神爷对你笑,笑的胡子往上翘,问你发财要不要?

6.16、财神到,请你接财神!加薪买房购小车,娶妻生子成家室!

6.17、爆竹响在空中,短信看在眼中,财运握在手中。

6.18、爆竹不求多,响了就行;财运不求多,如意就行;短信不求多,有你就行。

6.19、发条短信告诉你,财神已经瞄上你,大年初五早早起,开门纳财迎大礼。

6.20、亲情,爱情,朋友情,情情相伴;歌声,笑声,手机声,声声祝福!祝:财运亨通!

6.21、正月初五接财神,我不祝你升官发财,因为你淡薄名利,只愿你身体健康,事事顺心

6.22、财神到,祝你:天天接礼收红包,从早到晚有人Call,打牌赢钱如山高,MM爱你似豆包!

6.23、爆竹不求多,响了就行;财运不求多,如意就行;短信不求多,有你就行。祝你新的一年发发……

6.24、哥们,财神节快乐,MM多多,钱包鼓鼓,酒量大大,夜夜笙歌。哈哈哈哈,OVER!

6.25、变撒哈拉之沙为财太平洋之水为福喜马拉雅之颠为寿,送作礼物,祝你财广福多身体安康!

6.26、财神到,你的运气走俏!老板器重你,亲友关照你,金钱青睐你,异性仰慕你,脾气由着你,美事儿想到你!

6.27、堆积天的想念,凝聚千丝万缕的柔情,拼却春夏秋冬的痴恋,采撷夜空璀璨的星宿,只为祝你财运亨通!

6.28、财神到,祝你:低头捡个一两万,工资开个三五万,麻将赢个十来万,彩票中个五百万,银行存它千百万!

6.29、财神到,奖金满钱包;开春撞桃花,美女入怀抱;盛夏日炎炎,欧美任逍遥;金秋重阳节,仕途步步高!

6.30、财神日,请把大门打开,让财神入住,请把钱仓打开,让财富储藏,请把心情敞开,让财运伴随,请把祝福品读,让全财把你包围,正月初五,财神与你同路出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大年初二的禁忌有哪些

全文共 1475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初二是指农历一月二日,祭财神,回娘家都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汉族岁时风俗。那么,大年初二的禁忌有哪些?

大年初二民俗

祭财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 年要发大财。关于财神是谁说法不统一,主要有以下几种:

赵公明,因张天师曾命其守玄坛,故又名赵玄坛。此人来源于《封神演义》,姜子牙封他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赵明朗,字公明,道教中的玄武之神,俗称赵公元师。此说来源于《三教搜神大全》,圣号全称为:"总管上清正一玄坛飞虎金轮执法赵元师"。

比干:殷纣王的叔父,因忠耿正直,被挖心。因其"无心",故不偏倚,后世人奉为财神,此事载于《史记·殷本纪》。

范蠡: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手下大臣,帮助越王打败吴国,后来经商发了大财,改名陶朱公。后人奉为财神。

关羽:三国中的关羽是个"全能"人物,最重义气,后人把"义"和"利"等同对待,奉为财神。一般商号供奉关羽者居多,认为他对商号有保护作用。

上述财神中,范蠡、比干等称为文财神,赵公天师、关羽为武财神。此外还有供奉太白星者,称为"财帛星君"。因为太白星亦叫金星,附会为财神。还有以齐天大圣、招财童子为财神者。

汉族民间所供大多以赵公明居多,其印刷的形象很威武,黑面浓髯,顶盔贯甲,手中执鞭,周围画有聚宝盆、大元宝、珊瑚之类的图案,加以衬托,突出富丽华贵的效果。

大年初二禁忌

忌回门礼为单

大年初二,女儿回娘家忌回门礼为单,由于传统上认为单数不吉利,女婿带回娘家的礼物必需成双。

忌洗衣

水有水神,水神的生日在初一、初二,因此这两天不要洗衣服。

忌午睡

白天不可午睡,否则整年度都会很懒惰,其中的含意是因为过年期间有很多客人到家里拜年,如果睡午觉的话对人很失礼。

忌倒污水、垃圾,扫地

过年期间不要从事洒扫的工作,因为这样容易把家中的财气扫掉。

大年初二春节习俗

民间谚语说: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初四烙饼炒鸡蛋,

初五捏上小人嘴,初七人日吃寿面。

又有: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转,初四吃烙饼炒鸡蛋,初五吃饺子捏小人嘴,初六吃合子,合子夹七合子夹八合子夹九,一直吃到拐弯。

所以,大年初二是要吃面的,有的地方把这种说法解释为迎女儿回门。

大年初一、二忌洗衣,传说这两天是水神生日,因此忌洗衣。

初二面, 初二的面讲究也不少。据说,初二的面要用初一的饺子面来做。而且这面须为冷汤。也就是,把面煮熟之后用冷水浸过,称为冷汤。现今人们一般都打个卤儿或者炸点酱做成打卤面或者炸酱面。但是一定要用冷水浸过,以保留"初二的面"的风俗。

初二,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回家时要携带礼品,名为带手或伴手。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女儿回娘家忌回门礼为单,由于传统上认为单数不吉利,女婿带回娘家的礼物必需成双。

不但如此,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大年初二,孩子们都会提着鲤鱼灯去讨个好意头。

大年初一为四时之始,人们以早为贵,早有所成,一切占先。人们早起后,早鸣鞭炮,早开福门,早迎财喜神,早出门叩节拜年。过了"四始"日,人们就不再讲究"早"字了,故有"大年初一起五更,大年初二日头红"的说话。

大年初二回娘家的习俗,提供了一个聚会的机会,让许久未见的姊妹们,得以叙叙旧、话话家常。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大年初八吃什么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初八是顺星节,在古时因为各地的生产和出产水平有很大差异,所以这一天大家要吃的东西也不相同。

大年初八吃什么

例如在北方,大年初八是吃饺子的,并且在饺子中有的馅里放糖,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有的馅里放花生,用意是吃了人可长寿;有一个饺子馅中放一枚制钱,用意是谁吃到了就“财运亨通”。

在重庆等西南地区,这几天最主要的当数“扣肉”和“灌海椒”。“扣肉”看似简单,但要做好,还是要下一番工夫的。而“灌海椒”则是把糯米面拌上佐料,然后放入咸菜罐子里封存半个月。

在广东等南方地区,大年初八是有吃赠橘子的习俗。在广东,小辈给长辈拜年时要叩头作揖,而长辈就用红纸包着钱或拿柑橘赏给小辈。之所以用橘子,是因为要选择孩子爱吃并且有吉利意义的物品,于是,橘子便被选为这种有特殊意义的食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大年初五的风俗和禁忌

全文共 4648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初五迎财神是很多地方的风俗,那么大年初五的风俗和禁忌是什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年初五的风俗和禁忌,以供参考,欢迎大家收藏并分享哟!

大年初五能出门吗?

春节来临之后,从正月初一开始,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毫不夸张地说,每一天都是节日,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民俗讲究。而正月初一、正月初五、正月十五,这三天,则是老祖宗最看重的三个时间。

正月初一是新年的开始,所以大家自然会很重视,人们为图个吉利,欢度新年,都会有很多禁忌风俗。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在古代称之为“上元节”,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大家同样也很重视。

而正月初五之所以受人们重视,那是因为正月初五,有三个重要的风俗。

其一,正月初五是破忌之日,就是说正月初五开始之后大部分正月里的禁忌都会破除,开始恢复到年前的状态;其二,正月初五是送穷之日,家家户户都会将家里的穷神送走,迎接财神的到来;其三就是正月初五是财神的诞辰,人人都会在正月初五这天接财神回家,祈福新的一年里要有富贵安康。

尽管初五是破忌之日,但是民间在这天同样也有一些风俗讲究,就比如民间的老祖宗在正月初五这天就有“一不出门,二不借”的老传统。

那么,这样的民间风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所谓的“一不出门”、“二不借”,究竟又指的是什么呢?

所谓“一不出门”,指的就是在初五这天,老祖宗有“不出门”的讲究。

其实,在很多地方,不仅是初五这天不建议出门,而且是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五,都忌讳女子外出串门。古人将之称为是“正月忌门”。

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正月初五,又被人们称之为是“破五”,是每年新年的破忌之日,所以这天才会有不出门的风俗,就是害怕出门会有不吉。

所谓“二不借”,就是指在正月初五这天,一不借水,二不借火。

从亘古时期,水和火,就是民间老祖宗们生存发展所必须的物品。古代人们逐水而居,水是生命之源;同时有“火”之后,人们才会彻底与动物区分开来。而且,水和火,既是生命不可或缺的,又是对生命最大的威胁。

同时,正是因为水和火的重要性,大家于是便将水与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

就拿“水”来说,民间认为“水管财”,所以很多人都会将“水”看作是“财”的象征!老祖宗认为,正月初五不能把水借出去,否则就会是将自家的财运借了出去。而之所以不能借火,同样也是因为“火”是香火、运气的象征,民间甚至还有“夏不借扇冬不借火”的俗语。

民间所谓“二不借”,不借水,不借火,就是因为水、火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将水、火送出去,就意味着将自家的富贵送了出去。所以,大家自然在正月初五这天,不会借水、火出去!

正月初五虽然是“破五”之日,但是往往大家都会在正月初五之后,才会将正月里的一些风俗解除掉。

民间的这些风俗文化,追根究底,都是为了祈求在新的一年中,有一个美好的生活,更是为了祈求虎年一年中,都财源广进,富贵一整年!

大年初五的风俗和禁忌

正月初五,又被称为“破五节”,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旧时,正月的前几天有很多禁忌,比如不能动针线、不能扫地泼水、不能打碎东西等。到了大年初五,这些禁忌皆可破,故而称此日为“破五”。大年初五可以打破禁忌,并不代表这天百无禁忌,大年初五是民间“迎财神”的日子,因此理所当然有不少规矩和禁忌要特别注意,这可都是老一辈传下来的讲究,不可不知。常听家中的长辈说:正月初五迎财神,记住老传统“1不拜、2不留、3不碰、4要做”,这里说的就是大年初五的忌讳和讲究,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赶紧了解一下,以助新年送穷迎财,接上好运!

正月初五迎财神的来历

关于正月初五迎财神,有一个传说故事。相传唐朝开元间,有位做小本生意的商贩叫王二狗。有一天,他因遇盗而财物尽失。在万般绝望之际,欲悬梁自尽。正在此时,面前出现一位老者,锦衣玉带,白脸长须,温文尔雅,左手“如意”,右手“元宝”,这位就是文财神财帛星君。

财神说:你是大富大贵之人,怎么能轻生呢?难道你不知道淄博一带出琉璃吗?说完放下一枚元宝便离去了。后来,王先生因售卖琉璃发了家。为了感念星君所赐,他改名王元宝。王元宝发迹之后,念念不忘财神爷,不仅在家里供奉财神爷,还建造了财帛星君庙四时供奉。每年正月初五这天,他都要早起到财帛星君庙上第一炷香。于是人们纷纷效仿,每到正月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迎财神。

正月初五迎财神,是正月里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因此规矩和禁忌也特别多,稍有不慎就可能犯了忌讳触了“霉头”,尤其是“1不拜、2不留、3不碰、4要做”的忌讳您要知道!

1不拜:不拜年

传说农历初五是财神的生日,各家各户要开门喜迎财神。这天上门拜年意味着是去“抢财”的,而且还会给亲朋带来霉运,因此初五是不能拜年的。此外,古人在正月初五有“赶五穷”的传统,将家里的霉运、晦气赶出去,串门的人则会将晦气带到自家来。

2不留:家中不留垃圾和污水

“破五”谐音“泼污”,意为打扫卫生、泼除污水、倒垃圾。老传统认为正月的前几天可以聚财,往外扔东西意味着“福气”就会被倒了。“破五”过后,这个禁忌就可以解除了。

正月初五,人们要将过年期间家中制造的垃圾清扫干净,谓之“送穷”,否则会带来穷困。将清扫房屋的垃圾送出门,寓意在新的一年里送出穷困迎来富裕。

按照老传统,破五这一天不宜做的事,否则本年内会破财,尤其有3件事,坚决不能碰。

3不碰:不梳头、不动土、不吃藕

正月初五不梳头。头发寓意一年的好财运从头开始,梳头发时会掉头发,老一辈认为,正月初五梳掉了头发是不吉利的。

正月初五忌讳动土,否则可能会有灾害发生。

正月初五不吃莲藕!老人说正月初五不能用莲藕入菜,这是因为莲藕有很多孔,意味着“漏财”,对新一年的财运不好!

4要做:迎财神、送五穷、放鞭炮、吃饺子

迎财神

迎财神的传统盛行于明清,至今仍流传不息。为图吉祥、财运亨通,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迎接财神。财神又名五路神,所谓五路是东南西北中,意为条条大路、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正月初五零时,家家户户便会打开门窗,点上蜡烛,燃放鞭炮,摆上羊头或者鲤鱼,恭恭敬敬迎接财神,渴望财神带来财运,保佑新的一年财运茂盛。

有些地方还有抢路头的民俗活动。虽然初五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先于初四子夜,人们准备好祭牲、糕果、香烛,鸣锣击鼓焚香恭敬财神,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

送五穷

“送五穷”也是民间正月初五的一种传统活动,意为祭送穷神。“五穷”分别指“学穷、命穷、文穷、智穷、交穷。

家家户户“送穷”的方式各不相同,初五开始,新年禁忌破除,有的人家清早就开始清理垃圾,借机把“穷鬼”扫地出门。有的地方送穷的活动要复杂一些,用纸剪出背着垃圾袋子的小人,称之“扫晴娘”,将其送出家门,谓为“送五穷”。

放鞭炮

初五放炮称“崩穷”,意味着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当时,人们放炮也颇有讲究,要用鞭炮从家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意为将不吉利的东西统统轰出去,离我们越远越好。

吃饺子

大年初五这天,很多地方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包饺子时,要用手一下挨一下地沿着饺子边捏。此外,妇女们在这天还要找出几件旧衣服来拆,谓之“拆小人”,以避不祥。

在我们这儿,老理儿认为生活中的种种不顺皆因小人作祟,所以在正月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用刀剁饺子馅儿,称为“剁小人”,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街坊四邻都听见,求得新一年不犯小人,大吉大利,顺顺当当!

正月初五,牢记“1不拜、2不留、3不碰、4要做”,财运滚滚来。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各地都有不同的春节风俗,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禁忌之外,有些地方有大年初五不能搬家、不能剃头、不能回娘家,像这种说法还有很多,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说看还有哪些大年初五要注意的事情,让大家受益!正月初五“送五穷、迎财神”,向大家道一声“恭喜发财”,多财多福的虎年,愿大家虎年大吉,财源滚滚,好运连连!

大年初五迎财神

春节期间有诸多忌讳,如大年初一忌走亲戚、初二这天要回娘家、初三忌拜年等,此外,还不能扫地、丢垃圾、洗衣服、不说脏话、不动针线等。而这些忌讳和讲究,已经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需要在合适的时间“破掉”。

因而,大年初五就是“破五节”,这天早上,家家都会燃放鞭炮,以驱灾辟邪、接福迎祥,将家里的晦气、霉运、病毒驱赶出去。而与此同时,不动针线、不丢垃圾、不动土等习俗就此破除。

此外,传说初五这天穷神下凡,大家对其并不待见,因而会用放鞭炮的方式进行驱赶。同时,初五后新年假期就剩最后一天,大家即将投入新的工作环境中,而“破五”就是和过去告别,开始新生活。#初五迎财神#

当然,大年初五习俗多,这天要“做5事、忌3样”,尊重老传统,虎年才能财源广进!

一、初五“做5事”

1、“接财神”

年初五是财神生日,因而家家都会在这天“迎财神”,期望财神爷能多降下一些福气,从而庇佑自己新年发大财。

民间认为财神有“东西南北中”五路,在这五路均可求得财富。为了迎接财神,人们会在初五凌晨燃鞭炮,从而喜迎财神的降临。

那些商人更是积极,为了行大运,则会在初四晚十点开始焚香祈祷,将祭品摆在供桌上,并分5个方位叩拜,以表达对财神爷的恭敬。

初五这天,人们还会吃路头酒,庆祝财神爷的降临,希望财神爷尽快到自己家来,庇佑自己新年行好运、发大财。

2、送穷神

初五这天迎财神的同时,也要将家里的“穷神”赶走,不然财神将无法降下财运。因而在这天,大家会燃放鞭炮,驱赶“穷神”。

同时,家家户户还会打扫卫生,将过去几天遗留的垃圾全部清理掉,寓意着将不吉祥的东西全部清理掉,从而招财进宝。

而在陕西韩城,初五这天会将鲜肉放火烧炙烤,并将麻豆炒制到爆裂,让其发出崩裂声,从而驱逐穷气,以更好的求得财运和福气。

3、开市贸易

“破五节”也正意味着百无禁忌,而这一天接财神、送穷神,自然迎来大吉大利之日,因而商家都会选择在这天开门,以求“开门大吉”,进而发大财。

从除夕这天开始,不少商家就会关门歇业,回家过年。此时,很多商铺都会暂停营业,员工们也会陆续返乡团圆。只是,大年初五这天是财神爷的诞日,大家都会迎财神,期待财源滚滚,希望新的一年鸿运昌盛。

4、放鞭炮

为了能够“赶五穷”,人们会在一大早放鞭炮。而所谓的“五穷”就是学穷、文穷、命穷、智穷、交穷,这“五穷”让人们饱受困扰,但如果想让其离开,就要放鞭炮,客气的将其送走。

燃放鞭炮也是有讲究的,每个房间都要放置鞭炮,边放边往外面走,为的就是将不吉利、晦气的东西驱赶出去,且使它们远离家门,越远越好。

尽管很多地方不能放鞭炮了,但如今电子鞭炮流行起来,也是不错的替代品,还很环保。

5、吃饺子

除夕、春节这2天,北方人都会包饺子吃,寓意着阖家欢乐、团团圆圆。不过初五这天也是要包饺子的,但其寓意却有所不同。

初五这天包饺子,是为了“捏小人嘴”,避免新的一年被小人陷害。而在制作饺子馅时,要用刀在案板上制作声响,从而吓走“穷鬼”,赶走晦气。有些妇女还会将不穿的衣服撕开,有“撕小人”之意,可避免晦气和霉运。

此外,饺子类似元宝,因而在财神诞日吃饺子,有“招财进宝之美誉。不过捏饺子时,一定不能破皮,更不能露馅,这样才意味着财运兜住了。

二、“忌3事”

1、忌动土

民间认为,初五这天是不能动土的,不然可能未来一年里会有灾祸发生。当然,这也是为了求得好彩头,希望新的一年更顺利。

2、忌串门

初五是“送穷神”的日子,大家生怕初五这天碰上穷神,进而被穷气缠身,因此不敢出门,更别说走亲访友了。

3、忌吃剩菜

初五这天要请财神,如果在家吃剩菜饭,可能会被财神爷嫌弃,从而不愿降下财气。而吃剩菜饭,也容易招来穷神,很难将其送走。

民间的习俗和禁忌很多,尽管它们并没有太多的科学讲究,但却是农村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大家咋看?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大年初三都有什么讲究和忌讳,为什么

全文共 354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初三中国讲究忌火食,也忌吃羊肉,同时大年初三也忌晚睡。为什么会这样?

首先在中国古代来说,女娲造世界,第三日所造的是羊,所以说大年初三的时候就不能够杀羊,不能够吃羊肉。

另外一种说法,我们中国古代的时候讲究“老鼠娶亲”,大年初三就是老鼠娶亲的日子,然后为了给老鼠以便利,大年初三的晚上是不能点火的,也就不能火食。

再有就是我们从中国古代来说的话,大年除夕一直到大年初二,都是要进行社交活动的,然后要守岁,所以大年除夕到大年初二人都比较疲惫,等到大年初三的时候,一般要早休息不能做晚寝。

还有一种说法是大年初三,因为古代称之为饿鬼日,所以讲究不能走亲访友。但是现在社会当中,因为春节是一个热闹的节日,大家都要聚到一块去,所以也就没有了大年初三不能走亲访友的这一个讲究了。以上就是我们中国大年初三,比较讲究的几个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正月初五能出门吗?大年初五出门好不好?

全文共 892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初五还带着浓厚的年味,不过正月里有些时候不宜出门,可能是为了迎接财气,也可能是避免与人发生口角,那么,正月初五能出门吗?

正月初五能出门吗

初五(破穷日)不允许走亲戚串朋友,以免把贫穷带给亲戚朋友。不要那么在意因为过去的旧年俗,随着社会进步,其实有很多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但也不能搞一刀切禁止,要给予其“尊重”,通过文明倡导逐步扬弃。人们对年俗的传承应有所选择,过春节由“重仪式”向“重文化”转变,不要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但对于一些实际上是“陋习”的年俗,正在不断扬弃。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天津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吃饺子,而且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

正月初五为什么不能出门

因为这一天是财神爷的生日,大家要迎接财神。

1;风水中水为财,滴天居士推荐一种接水催财的方法供大家参考,可在正月初四晚上12点,接放出来的第一道水在一个碗里,可以放在屋子里的财气位或者本人的财气位或者是流年的财气位正南方位

2;若初五早上子时接财神的话,接财神方法与地点:可以在家中的神位前或客厅摆好香案。吉时打开大门,心中诚念,手持五枝檀香出大门外,向正东方三拜奉请,在心中默念,邀请财神与你一起回家,接着缓步返家

3;注意事项;一要家室明亮,财神喜明不喜暗,二要衣冠整洁,多存恭敬之心,心生敬意方可得财神佑护,切莫不诚。三要财神位置洁净,供品齐全。

迎接财神时注意事项:人有诚心,神灵感应,至诚感神,精诚必应。接财神应该很灵验的,之所以财神接不来、不灵验,皆因没有做好注意事项。

4;如果有条件的朋友,燃放鞭炮也可

正月初五禁忌有哪些

忌串亲访友,也不准串门

说是走亲会把晦气带到别人家

忌迁居忌糊窗槅

正月忌迁居、忌糊窗槅,否则以为不吉利。

忌更换、洗涤衣被

旧说正月更换、洗涤衣被,不吉。

忌剃头

旧时正月里忌讳剃头。俗说剃头伤舅。据旧方志云,前清下剃发之诏,于顺治四年正月实行,明朝体制得以更改。国民剃头,思及旧君,故曰“思旧”。相传已久,遂误作“死舅”。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大年小年是什么时候以及习俗

全文共 1038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当中,有很多不一样的节日,但称呼又很相似的节日,很多人会分不清大年小年,那么大年小年是什么时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大年小年是什么时候以及习俗,希望能帮到大家!

大年则有守岁熬年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除夕晚上,一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即使常年在外工作的人们此时也一定要赶回家团聚。

人家在大年三十到来之前,别的门饰可以不要,但一定要贴上一副红彤彤、喜洋洋的对联

中国人的传统里有各种形形色色的饭局,但天字一号重要的当属大年三十晚上的这顿年夜饭。大年三十的晚上是一家人团聚的时候,这一天,离乡游子,非迫不得已,都要在除夕前赶回家来,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所以也称团年。

〈〈〈返回目录

大年小年的习俗

小年有祭灶的习俗,从秦汉甚至更早时就有记载。《后汉书·阴识传》中说:“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祀后,暴至巨富。”所谓祭灶,就是祭拜灶神,因而小年也叫祭灶节、谢灶、灶王节等等。

而在民间流传中,灶王爷也逐渐被“人化”。据传说,灶王爷本是天上的一颗星宿,因为犯了过错,被玉皇大帝贬谪到了人间,当上了“东厨司命”。

他端坐在各家各户的厨灶中间,记录人们怎样生活,如何行事,每年腊月廿三或廿四,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而,人们在腊月廿三或廿四都要祭灶,祭送灶神升天。祭灶时,通常将灶君神像贴在锅灶旁边正对风匣的墙上。

两边配联多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联也有写成“回宫降吉祥”,横批是“一家之主”。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

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粘住灶王爷的嘴,让它不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也有意为让灶王的嘴甜,光说好话。最后将灶王爷像焚烧,谓之“升天”,边烧边磕头祷告。

〈〈〈返回目录

大年小年是什么时候

农历腊月是小年及果树歇枝、竹子等生长得慢的年份,小年在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旧俗在这天祭灶。小年是大年的前奏。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在中国的春节习俗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一天,通常会通过进行一些沿袭了两千年的习俗,即祭灶和扫年,来宣告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

大年,从腊月最末一天开始,一般认为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为止,亦有未出正月就是年的说法。节日期间主要的传统民俗活动有祭祖,贴门神,放爆竹,给压岁钱,吃年夜饭,送财神等。

〈〈〈返回目录

目录

大年小年是什么时候

大年小年的习俗

大年则有守岁熬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大年初二有哪些禁忌

全文共 2033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国最有意义的传统节日,所以禁忌也特别多,如果一不小心触犯了,会影响一年的财运喔!那么大年初二禁忌有哪些呢?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大年初二有哪些禁忌,欢迎阅读!

大年初二回娘家注意事项

1.不要洗衣服

长辈认为,初一、初二是水神的生日,在这两天要让它好好休息,因此尽量别洗衣服。

2.不要睡午觉

老一辈的人认为,若是大年初一、初二就睡午觉,这会让人整年都变得很懒惰,事业运恐怕会受到影响;尤其新年期间也会有需多亲友登门拜访,睡午觉其实对人很失礼。

3.回门的年货数量不要是「单数」

女儿回到娘家时,绝对不能空手而归,而且准备年货和红包时,一定要成双成对。传统认为单数代表不吉利,恐会招致厄运,这样会影响一整年的运势。

4.中午宴请女儿女婿

由于嫁出去的女儿在传统长辈的观念是「客人」,因此回娘家时一定有要选在中午时间摆宴。若是留到晚餐时间,恐会被人认为是「吃到底」,娘家恐会因此穷困和衰一整年。

5.岳母回礼有规矩

女儿若是新年第一年回娘家,通常岳母会准备2只鸡送给女儿和女婿,希望他们早生贵子。若是他们第一次带孙子回娘家,岳母则会送上鸡腿,还会用红线把古钱系上,挂在外孙的脖子上「结彩带」。

6.倒污水、垃圾,扫地

过年期间不要从事洒扫的工作,因为这样容易把家中的财气扫掉,这就是为什么过年的碗筷都堆着不洗!

7.初二无法回娘家怎么办

不少人因为工作关系恐怕无法回娘家,女儿可以选在农历2月2日回娘家;在此之前可先用穿过的衣服寄回娘家当作代表。另外初四和初五禁止回娘家,因为这样会把娘家的福份分走。

大年初二禁忌

1.忌回门礼为单

大年初二,女儿回娘家忌回门礼为单,由于传统上认为单数不吉利,女婿带回娘家的礼物必需成双。

2.忌洗衣

水有水神,水神的生日在初一、初二,因此初二这天还是不要洗衣服。

3.忌午睡

白天不可午睡,否则整年度都会很懒惰,其中的含意是因为过年期间有很多客人到家里拜年,如果睡午觉的话对人很失礼。

4.忌倒污水、垃圾,扫地

过年期间不要从事洒扫的工作,因为这样容易把家中的财气扫掉。

5.忌被他人自口袋掏取对象

这样表示整年度钱财都会被人家掏走。

6.忌向人讨债

过年期间不管是被要债或者是跟人家要债的人在一整年间都会很倒霉,因此忌讳向人讨债。

7.不可动剪刀等锋利的事物

古话说的好,初二动剪刀,口舌是非定难免,锋利的东西在古人看来,不符合新年平安的愿望诉求,容易给家里带来是非与麻烦。所以像剪刀这些带刃的东西,不小心划破手指,新年之际发生流血是不吉利的,老祖宗为了避免不好的现象,在那天尽量不动为好,以此趋福避祸。

8.不可祭神时说不好寓意的话

在过去新年时候都有人售卖财神像,即使不想购买,也要委婉回答——买过了,千万不能说“不”字,以此避免不祥。还有我国许多地区都有祭神习俗,保佑新年风调雨顺、事事顺遂,倘若不信神也无妨,只要谨言慎行好运自然常在,尤其在有神像的地方,胡言乱语之话不要说,毕竟新年阖家欢乐之时,大家都想涂个喜庆,多说开心的话,别人听着舒心,也会给自己带来福气。

9.要长明灯

过年要连续三天家里灯火通明,即从年三十开始,一直到大年初二,联系三天,将家里所有的灯全部打开,寓意人丁兴旺。但是,到了大年初三,除了正常照明的灯亮外,其余的灯就不用灯火通明了。因为这日是“老鼠娶亲”的日子,入夜后必须早早熄灯就寝,以让老鼠家族举行婚礼,并在家中各处撒盐与米,称为“老鼠分钱”。

大年初二祭财神的传说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

据说,财神爷是有钱人家供奉的,没钱的人供奉是不会显灵的。汉族民间流传有“财神菩萨休妻”的故事:从前,财神庙财神身边总有一位端庄美丽的财神娘娘陪伴。后来这位善良的女菩萨突然不知去向,原来她被财神爷给休掉了。财神爷为什么要休妻呢?这要从一个乞丐说起。有个讨饭化子穷得无路可走,讨饭路过一座古庙。进庙后,他什么菩萨都不拜,单摸到财神爷像前,倒头便拜,口里祷求财神爷赐财。赵公元帅见是一个叫化子,心里想连香烛都舍不得点,还来求财?天下有那么多穷叫化子,我能接济得过来吗?可乞丐心中想的正相反,他认为财神总会救济穷人的,富人不悉吃穿,求财何用?便不住地拜。这时,财神娘娘动了恻侧隐之心,想推醒打瞌睡的财神夫君,劝他发发善心给这叫化子一点施舍。可财神爷不理睬,打了两个哈欠又闭上了眼睛。虽然是财神娘娘,可财权在夫君手上,夫君不点头,怎么好将钱赐给叫化子呢?娘娘无奈只得取下自己的耳环,扔给了叫化子。乞丐突然感到神龛上掷下一物,一见是一副金耳环,知道是财神所赐,急忙磕头,连呼“叩谢财神菩萨”。财神爷睁眼一看,发觉娘娘竟将自己当年送她的定情物送给了穷叫化子,气得大发雷霆,将财神娘娘赶下了佛龛。自此以后,数百年来就再也没有一个穷人是拜了财神而发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大年初二的民俗称谓怎么讲

全文共 286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初二的这一天,出嫁的女儿回娘家,需要携丈夫、子女一起回娘家给父母拜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礼物一定要备足,一份给父亲,一份给母亲,现在通常是四份礼物,一定要双礼,起到好事成双。同时要准备好红包压岁钱,给娘家小孩,留在娘家吃午饭。

大年初二的民俗称谓怎么讲

大年初二,俗称“迎婿日”,也就是说结婚的成年人要带着礼物,夫妻结伴回娘家。有些地方大年初二是也是家中女人的拜祖日,这天穿着要整齐肃静,家中主事儿婆婆要讲解家族历史,延传儿媳持家守道的方法等。

最后午饭后再照张全家福,与亲人们在一起叙叙旧、聊聊天,讲些开心的话,然后快快乐乐回自己家,千万别留在娘家过夜,不然对丈夫不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大年初四禁忌

全文共 243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初四,在传统习俗上,是一个迎接众神明的日子,在这一天有这样几个禁忌

1、不要出远门。

在传说中,大年初四这一天是传统迎接众神明、灶王爷与家神回来守护家人的日子,而且灶王爷会点名,所以不宜外出,还要在家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2、别吵架骂人。

旧时民俗以为正月里吵架会败兴一年,骂人会带来凶祸,所以这段时间,见人都要和和气气的。

3、别打碎器物。

在新年里打碎器物是不好的兆头,旧时民俗认为正月打碎器物,新的一年内会有不好的运势,所以打碎器物时要赶紧说一声“岁岁平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大年初八是什么日子 大年初八的风俗和禁忌

全文共 1205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在每一年的大年初八基本上都是开工的日子,每年的今天都是结束了假期开始了新的一年工作。但是大年初八除了是新年开工的日子之外,还是什么日子呢?在大年初八还有什么风俗禁忌呢?在今年又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想必很多朋友都不是很清楚吧?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大年初八是什么日子

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诸星下界,因此要祭星,寺庙往往在这天设坛祭星,接受布施。谷日”的习俗是对写有谷物名称的牌位进行膜拜,并不吃煮熟的谷物。这种习俗蕴涵着重视农业、珍惜粮食的思想。正月初八也被称为“顺星节”,是一个可以预知一年运气的节日。称“谷日”丰收之日,大家年假结束,都来上班互相送吉语吉言,大吉大利,恭喜发财。俗言多变,物随人意,各地风俗不同,但是无非是讨个口彩,图个吉利。

2、大年初八的风俗

占谷

中国民间认为,这一天天气好,则主这一年稻谷丰收,不好则年歉。

开业

一些商场或店铺在今天开业,主要是取“发”之意。愿生意兴隆,四季发财。

接星

中国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

依照道教和星象家的说法,每人每年都有一位值年星宿,也叫“流年照命星宿”(日、月、水、火、木、金、土、罗候、计都九星轮流值年照命)。人的一年命运如何,完全操在这位值年星宿手里,而每年正月初八日为诸星君聚会之期,又传为“诸星下界”之日,故在这天祭祀星君(即顺星),便有可能获得星君的垂佑。因此,人们有的到白云观星神殿(即元辰殿)去烧香顺星。但不论是否去庙里进香,是日晚间,天上星斗出齐后,各家都要举行一个顺星的祭祀仪式。

祭祀用两张神码,第一张印着星科、朱雀、玄武等,第二张是"本命延年寿星君"。二张前后撂在一起,夹在神纸夹子上,放在院中夭地桌后方正中受祀。神码前陈放着用香油浸捻的黄、白二色灯花纸捻成的灯花,放入直径寸许的"灯盏碗",点燃。再供熟元宵和清茶。黄昏后,以北斗为目标祭祀。祭祀后,待残灯将灭,将神码、香根与芝麻秸、松柏枝一同焚化,祀成。

3、大年初八的禁忌

禁忌一:忌观红喜事

古代男女婚嫁很少选在正月,这是因为古代有“抬头红”之说。如果在正月结婚,正是太岁压头。这种做法不利于儿孙绵延,所以在古代很少有人会在正月结婚。但现在很多人都觉得是一种迷信,在正月结婚的人也不在少数。

禁忌二:忌打碎器物

大年初八正是鸿运当头的日子,如果在这一天不小心打破了碗碟杯子,就会有“破运”的说法。如果在这一天真的不小心打破了碗碟杯子,一定要念几句“岁岁平安”等吉祥话。然后把碎碗碟子放在神案上。即可化解灾难。也有一种说法是用红包包着碎片,扔到河中。然后嘴里念叨“撞破瓷,钱银一大堆”即可。

禁忌三:忌空米缸

大年初八正是聚财之日,这时候很多人家都会把水缸、米缸装满。预示着来年不会断粮。这都是因为在古代生活艰苦,人们经常过着有一顿没一顿的日子,所以会在新年的时候把米缸装满,如果正月初八米缸就空了,是非常不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大年初二怎么回娘家拜年

全文共 1056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初二是女儿带老公孩子回娘家的日子。那么,大年初二怎么回娘家拜年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娘家拜年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大年初二的习俗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关于财神是谁说法不统一,主要有以下几种:

赵公明,因张天师曾命其守玄坛,故又名赵玄坛。此人来源于《封神演义》,姜子牙封他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赵明朗,字公明,道教中的玄武之神,俗称赵公元师。此说来源于《三教搜神大全》,圣号全称为:“总管上清正一玄坛飞虎金轮执法赵元师”。

比干:殷纣王的叔父,因忠耿正直,被挖心。因其“无心”,故不偏倚,后世人奉为财神,此事载于《史记·殷本纪》。

回娘家的原因

民间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在初一这天不能回门,回门会把娘家吃穷,只有在年初二以后才能回娘家。在台湾有这样的民谚:“有父有母初二、三,无父无母门担担。”意思是说有父母的女儿,在年初二以后,娘家人必然来接回去团圆,只有无父无母的女儿,没有亲人想念,娘家也就不派人来接了。

中国人最亲密的是血缘关系,姑爷有“半子之劳”,俗话说“一个姑爷半个儿”。大年初二,姑爷带着贵重的礼物去看望老丈人、丈母娘,正是一年一度作为“半个儿”见“亲娘”的机会,以慰问“二老”。有的地方称新女婿为“娇客”。对于“娇客”拜年,岳父母家无不盛情款待。

大年初二回娘家拜年

一大早,小两口便开始为走娘家的事儿精心准备着。女的拾掇得漂漂亮亮,男的穿得整整齐齐,孩子也打扮得花枝招展,然后媳妇往往再三嘱咐丈夫和孩子在说话、行为等方面一些应该注意的礼节,一切完毕才带着礼物高高兴兴直奔目的地。娘家人往往会站在门口笑眯眯地迎接闺女女婿一家人,笑纳礼物的同时有孩子的还要给一些压岁钱。

从婆家临走前,尤其是新媳妇,婆婆要包上一个红包袱,这包袱媳妇是不得打开看的。如果包袱里放上甜的东西,譬如甜点心,就说明婆婆对媳妇满意。

回娘家的闺女还要带上糖果和面条,糖果表示祝愿生活甜甜美美,面条是表示健康长寿的意思。

到了娘家见了爹娘之后,先给岳父岳母等老人们磕头拜年;虽然这时候老人们也谦让着说“算了吧,算了吧”,但还是挺高兴地接受这个磕头大礼。然后,女婿由岳父或者舅哥领着,到附近的本家或比较亲近的人家去给长辈拜年。闺女则自己到街坊邻居平常关系不错的人家拜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大年初七吃什么

全文共 338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在这一天,我们需要吃这样几种食物。

1、面条

这一天吃面条,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此外,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视为“人日子”。它分别为小孩儿,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谁要过“日子”也都要吃面条。

2、摊煎饼

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

3、饺子

人日这天,北方早晨要吃饺子,且需要现包现吃,叫做“捏老鼠嘴”,并且晚上不能点灯,据说是让老鼠娶媳妇,不要危害百姓。

4、七菜羹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大年初七“人日”,人人过生日,要以七种蔬菜,煮成七菜羹,也就是将七种蔬菜,煮成杂菜汤,在农业社会,大家都祈望吃了七菜羹,来年大丰收。人日吃了“七菜羹”,也代表新年已告一段落,明天初八应该重新打起精神,开始努力工作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3大年初四开车上高速公路需要收费吗

全文共 426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在2023年大年初四开车高速公路是不需要收费的,其实我国对春节期间高速公路的收费情况一般从大年三十晚上一直到大年初七,7座以下的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是不收过路费的,因此人们在大年初四开车上高速公路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收费的。不排除有些是直接开了7座以上的轿车,在这样的情况下是需要收费的。

1

2023年春节高速公路免费的时间段

一般2023年春节高速公路实施免费,收费的情况主要是在春节放假时间,也就是1月21日到27日一共7天的时间,在这7天的时间当中,高速公路是不需要收费的。

2

春节走高速的注意事项

在春节走高速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堵车的情况,建议大家提前规划好出发的时间,并且要准备好必需用品,避免在高速公路上出现堵车着急需要使用。

3

虽然大部分人回家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大家在走高速路段的时候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要出现疲劳驾驶的情况。另外进入服务区要打听好行驶的方向,以及时刻关注天气变化,一旦有突发情况产生之后,要及时拨打122或者是110。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年三十高速收费吗 大年三十高速免费吗

全文共 470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三十高速收费免费通行。在春节期间,高速公路从大年三十(2020年1月24日0:00)起,到正月初六(1月30日24:00)都可以免费通行的。

年三十高速收费吗

国内为了提高重大节假日期间的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于是采取了调整和完善收费公路的一系列重要举措,其中一个就是在重要节假日免费通行。

春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重要的法定节假日,在中国人民心里具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按照国家规定,在指定的法定节假日以及调休期间,高速公路是免费通行的。

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的法定节假日有春节、清明节、国庆节、劳动节这四个。春节的放假时间安排为2020年1月24日至1月30日,因此,这期间的高速公路是免费通行的。

具体时间是从2020年1月24日凌晨零点开始,以车辆驶入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直到1月30日半夜二十四点结束。具体免费的车辆为七座以下(包含七座)的小型客车,七座以上的客车以及货车不在免费通行的范围内。

因此,大年三十开车上高速是不会收费的。从大年三十那天凌晨零点开始,高速公路就是免费通行的。当然,只是针对七座以下(包含七座)的小型客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大年初五习俗与禁忌

全文共 1051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初五习俗禁忌_大年初五接财神有什么讲究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盛宴,人们会穿着新衣、拜年、互赠红包等,表达祝福和关爱。春节是家人团聚的时刻,人们会回到家乡和亲人团聚,共度佳节。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大年初五习俗与禁忌,供大家参考学习。

大年初五接财神有什么讲究

接财神是古老的汉族节日习俗。汉族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

大年初五接财神的由来和传说

宋朝蔡京富有,民间传说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于正月初五,所以民间把他当作财神来祭把。后蔡京被贬,民间另换财神,当时宋朝的国姓为赵,玄字为“岚”字的一个组成部分,便给财神起了一个赵玄坛的名字加以敬拜。

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喝路头酒,往往喝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大年初五习俗与禁忌

在破五这天,老北京城有很多有趣的习俗和忌讳,尽管“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但是破五大致上就是三项比较重要的习俗:送穷、吃饺子、开市。

送穷

这一天要“破”穷神,让他“即归”,所以老北京民间有“送穷”的习俗,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家家户户在黎明的时候就要起来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意思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轰出去。

另外由于从除夕夜到正月初五以前,是不允许打扫卫生的,要扫也只能在屋里扫,垃圾放在屋内的门口拐角处。而到初五这天则需要进行彻底大扫除,将垃圾扫出大门后,堆成一堆,将点燃的鞭炮扔到垃圾堆上,待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后,送穷仪式就完事,寓意着穷神远离家门了。

大年初五接财神的方法

方法一:如果家中供奉了财神像。直接面对神像,摆好香案,吉时到,点燃香烛,焚化元宝,焚化疏文,默念恭请财神归位即可,

方法一:家中没有供奉财神像,可以在吉时打开大门,向东南排列供品,点燃香烛、焚化元宝,手持五枝檀香,向东南方向三拜奉请,在心中默念,接财神回家,邀请财神与你一起回家,接着缓步返家,将疏文连同元宝(纸钱)焚化于香炉内请圣,迎接财神降临、赐福赐财、祈求平安吉祥!

大年初五接财神有什么讲究

第一财位可向不可坐,你家的沙发或衣柜一旦占财位那就非破财不可。

第二财位宜动不宜静,财位必须是每天家人都要经过或有意识必经之地,这样才能旺财。

第三财位宜阳不宜阴,财位必须光照充足不宜阴暗,阴暗必破财。

第四财位宜净不宜脏,财位必须洁净,不能脏乱,尤其是一些女人特殊用品绝对不可放在财位,否则必破财无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大年初五能出门吗

全文共 340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这一天,许多地方时兴一种叫做“赶五穷”的风俗。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轰将出去,让它们离我们远远的,越远越好。

大年初五能出门吗

民间传说初五是财神的生日,那天需要迎接财神的,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出门,还有就是民间称初五为“破五”、“五穷”,忌走亲访友,可以打扫卫生;将垃圾送走称为“送穷出门”。忌讳吃藕,忌梳头。

初五的时候也是为了在来年有一个好的兆头,很多人在灶前面进行祭拜,财神爷就会保佑全家,健康幸福。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大年初六的拜年禁忌及各地习俗有什么

全文共 688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初六是汉族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大年初六的拜年禁忌及各地习俗,欢迎大家阅读。

正月初六的拜年习俗

正月初六马日:下田备春耕,穷气送出门。 初六是马日,古称挹肥,人们在这一天才真正开始工作或做生意。而自进入正月以来,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扫,厕所中的粪便累积,于是这一天做一大扫除,并祭拜 厕所神明,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所以称为“挹肥”(但现今之人家多使用新式的卫浴设备,故已无此俗)。这一天也表示旧时农民于此日开始下田,准备春耕。

正月初六的拜年禁忌

1、正月初六,百无禁忌,出门活动筋骨。

2、对于商家来说,正月初六是马日,也是送神的日子,因此需要把除夕送来的财神纸马烧掉,各类商店开始复业。

拜年习俗介绍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大年初六送穷什么意思 大年初六怎么送穷鬼

全文共 1352 字

+ 加入清单

都知道,正月初五是迎财神,就是把财神爷接到家里来的日子。而到了初六,就是要把家里的穷神给清扫出去的时候了,所以正月初六也被称之为“送穷日”。到了正月初六,整个春节氛围也下降了很多,一些春节禁忌也陆续打破,而“送穷”的由来,是来自于一个民间传说:

相传,穷鬼其实是上古帝王颛顼之子,但因为个头矮小体质弱,无法撑起华丽装扮而变得喜穿破烂衣物,喝稀粥,即使有新衣裳穿,也要把衣裳扯破烧烂才将其穿在身上,因此被称为“穷子”。

而到了唐代民间就开始有“送穷”习俗,并慢慢盛行,当时“送穷”称之为“鬼”,而不是“神”,到了明清时代后,“穷鬼”才被尊称为“穷神”。

那么正月初六“送穷日”,如何“送穷鬼”才是这天主要做的事情,正月初六送穷日,附“送穷”的4大方法,寓意送穷迎财,辞旧迎新,方法主要有以下4个:

1、放鞭炮,崩穷鬼,把穷送得远远的

放鞭炮,是春节期间最普通最常见的民俗行为,但放鞭炮时间都会根据当日的吉时或一些特定时间进行燃烧,而正月初六“送穷日”也需要燃放鞭炮,把穷鬼、穷运崩走,因为相传穷鬼、穷运害怕鞭炮的强烈响声,崩响吓跑,只有把穷鬼的穷运、晦气通通赶走,才能辞旧迎新,在新一年迎接财运。

而正月初六,也有称为“马日”的说法,马日在旧时被称为挹肥,经商做生意的人们,会选择正月初六这天开始开门营业,并在大门口大放鞭炮,热闹程度不亚于除夕,以求“开市大吉,万事亨通”。

2、垃圾是“穷鬼”的象征,要打扫房子,清扫卫生

正月初六“送穷日”,不仅叫“马日”,也叫“挹肥”,根据习俗,正常情况下,从正月初一开始一直到正月初五,家庭为了能在新一年讨个发财好运的彩头,家里垃圾只能堆积,并不能扫地出门,寓意“堆财气”。

而到了正月初六,春节禁忌陆续解禁,初六当天各家各户一大早就开始大扫除,把积攒数天的垃圾一并清扫扔掉,清理干净,寓意把旧年的垃圾、穷运扫地出门,并燃烧鞭炮,祭拜神明,送走穷鬼,送穷迎财,辞旧迎新。

3、送五穷:文穷、命穷、交穷、智穷、学穷

正月初六送穷日,主要是把“五穷”送穷,分别为:文穷、命穷、交穷、智穷、学穷。

这五种穷鬼,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在我们积攒垃圾聚财时,它们也会一同粘连,而到正月初六春节禁忌解禁后,家家户户开始清理垃圾时,就借此把这“五穷鬼”一同扫出家门,而且各地习俗都有所不同,有的地方会较复杂,“送五穷”方式还会祭拜烧纸等。

4、品尝“送穷日”习俗小吃:驴打滚

春节期间的每一天,不仅习俗和禁忌多而不同,每天该吃的美食也有特定,正月初六除了会吃供煎饼外,有的地方也会吃驴打滚。

驴打滚是东北地区、天津、老北京的传统小吃,属于豆面糕类,相传,旧时民间有“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的俗话故事,旧时的正月初六当天,以一位12岁左右的男孩扮演刘海形象,然后背着5个用纸剪成的小人,背着外出溜街,然后谁能抢到这些纸小人的,说明已经接到福神。

这些被抢走的纸小人,其实就等于是穷鬼被抢走,代表“扔穷鬼、接财神”,大人们要给接到福神的小孩,买上一份驴打滚,以表感谢,虽然这个民间习俗的活动很少有了,但美食我们不妨制作品尝,以求辞旧迎新。

5、结语

正月初六送穷日,虽说这些习俗日子都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有的地方,针对这些习俗的隆重程度非常看重,毕竟这些习俗文化已经被传承数千年,也表达我们对安定富足、幸福生活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大年初四接灶王爷怎么接 大年初四接灶王爷有什么风俗禁忌

全文共 1689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这个大年初四灶王爷到底怎么接也还是很有说法的,也非常的有讲究的,毕竟是这个中国自古以来的一个风俗,所以这个大年初四到底怎么接灶王爷呢?接这个灶王爷又有什么样的习俗和禁忌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1、大年初四接灶王爷怎么接

在正月初四这一天,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所以不宜远出。符合人们连续过节中需要有一天在家调整一下的要求,因此老北京有初四忌门的习俗,但是侄子可以去看姑姑,“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不分彼此一家人是有一定讲究的。”2、大年初四接灶王爷有什么风俗禁忌

2.1、迎灶神

大年初四,是恭迎灶神的日子。“灶神”,也称灶王、灶君、灶王爷,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按照民间的说法,正月初四,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燃放鞭炮,以示恭迎。

2.2、吃“折罗”

按习俗,大年初四这一天全家人会聚在一起吃“折罗”。“折罗”是老北京以及河北地区的一个特有名词,张寿臣《化蜡千儿》中有记:“老太太晌午吃的散伙面,晚上吃的折罗。”在寻常百姓家,正月初一到初三期间的剩饭菜便称为“折罗”,即使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也不能忘记勤俭节约的美德。

2.3、扔“穷”

在我国广大地区,除夕和大年初一这两天,因为祭祀庆祝,会产生很多烟花爆竹的残屑,而到初四这一天早上,恭迎灶王爷之后,便可以在室内掸尘,屋内扫地,堆到院中准备“扔穷”。

2.4、接五路

初四也是接五路的日子,东,南,西,北,中五路,相传各有神灵。古人在案桌上摆上全猪、全鱼、全鸡之类,还有糕点瓜果,祈求新的一年里,财运亨通,兴旺发达。

2.5、羊日

正月初四是女娲创世神话的“羊日”。晋人董勋《问礼俗》载曰:“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

2.6、忌出远门

忌出远门,这一天是民间习俗接神日,迎接众神明、灶王爷与家神回来守护家人,灶王爷会点名,所以不宜外出。其实,这也可以当做是古人的祈愿,希望一家人其乐融融地享受天伦之乐。

2.7、忌摔坏东西

新年新气象,大家都期盼着和和美美,所以新年里打碎器物就更是不好的兆头,如果打碎器物时要赶紧说一声“岁(碎)岁(碎)平安”或者“越打越发”等等,这其实还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祝愿。此外,还有正月不剃头,女子不用针线等等,其实都是对美好祈愿的向往。

2.8、忌正月剃头

剃头匠从三十早起就干活,无论剃头打辫子,还是洗、剪男头,一直干一夜,直到初一早晨。那时剃头师傅多是宝坻人,天一亮就卷包儿回老家了,再剃头,找不到师傅了。这是督促人们,在新年前做好一切清洁卫生工作。

2.9、忌吵架、骂人

正月里忌吵架、骂人。旧时民俗以为正月里吵架会败兴一年,骂人会带来凶祸。

大年初四,年意正浓,不管是习俗也好,禁忌也罢,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期望新的一年和和美美,丰衣足食,万事如意。3、大年初四接灶王爷来历起源

传统的风俗中,小年最重要的仪式是祭灶。祭灶的传统大约已经有三千年,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礼记》。灶神是汉族民间最富代表性,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流行神,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灶神又称灶王爷,灶君,灶君司命,灶神星君。中国民间传说灶神每年腊月二十三晚(也 有二十四一-说),上天汇 报,正月初四日返回人间。

传统的正月初四是迎神的日子,而年前腊月二十四是送神的日子。传说下界诸神都在送神时升天向玉帝拜年并报告人间行为的善恶,于正月初四再度下凡。

继续接受祭拜与监察人间的善恶,因此,这天必须非常谨慎地迎接神明下凡,故称为“接神日”。

据说腊月二十四到大年初四这段期间,天界改派其他天神下界巡逻,监视一切然后上奏天神。

在北方还有个传说:初四灶王爷要查户口,因此也不宜离家,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北方有些农村的风俗,要绑上火神,用玉米梗或麦梗绑在棍子上,点燃后从自己家送到河里去,代表一年家里无火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