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大水沟遗址(热门6篇)

狮山海蚀遗址位于广东中山市沙溪圣狮村西面,据中国科学院广东地理研究所已故中山籍地理专家何大章等考证,该遗址是中山境内尚存二处海蚀遗址之一,属5000年前地壳变化而形成的古海地貌。以下是问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水沟遗址,供大家参考!

浏览

2997

文章

6

篇1:水沟秦汉回中宫遗址

全文共 321 字

+ 加入清单

水沟秦汉(回中宫)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水沟秦汉(回中宫)遗址

水沟秦汉(回中宫)遗址位于县城北1公里香水镇水沟村西侧,面积约30万平方米,确认为秦汉遗址。亦有历史学者认为是秦汉“回中宫”遗址。遗址地表散布着大量的绳纹板瓦、筒瓦、云纹瓦当,出土有灰陶罐、铁灯、铁釜及“半两”、“五铢”铜币,还出土有铜弩机残件及泥质灰陶形地下排水管道等秦汉时期的建筑材料。《史记·秦本纪》记载,公元前220年,秦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宫。鸡头山在泾源县境内,当年秦始皇巡边曾驻骅回中宫。公元前166年,匈奴14万骑兵劫掠中原,在萧关(今三关口一带)与西汉北地郡都尉孙卬大战一场,孙卬英勇迎敌,战死疆场。匈奴撤离时焚烧了回中宫,至今遗址内还有火烧的痕迹。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大水沟西夏离宫遗址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水沟西夏离宫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沿110国道北上平罗县上庙乡沿西侧路口上行到贺兰山大水沟沟口。沟口右侧有一高66米,底宽133.2米的土筑平台,当地老百姓称之为“穆桂英点将台”。据专家考证为西夏时期李元昊离宫遗址。遗址下方曾多次出土过西夏窖藏钱币和大量的西夏砖、瓦等建筑构件。山口1千米处有保存基本完整的明代长城。三公里处有古寺庙遗址一处。称“上庙”周围多处发现有古代游牧民族留下的岩画。沟口山泉常年不断,两岸山势峻峭,山内林木葱郁,空气清新,是郊游、登山的好去处。

据史书记载:李元昊登基称帝后,除大规模扩建都城兴庆府(银川市)外,还在贺兰山东麓大兴土木,沿各个山口修建了大批离宫、寺院,有“绵延数百里”之说。经考古证明,贺兰山东麓由南向北的滚钟口、黄旗口、拜寺口、大水沟口都有大量的西夏建筑遗址,其中大水沟为西夏最大的离宫遗址。

西夏离宫遗址在大水沟沟口两侧,由沙湖向北走十几公里即可到达,南北长4公里。《平罗县志》记载:“位于平罗下庙大水沟侧的西夏离宫之雄伟,建筑台地10余座,其中每座台面长100余米,前后宽70余米,高出地面12米左右。”遗址现存有建筑台地数十座,攀山头而眺望,看得出当年那巍峨辉煌、富丽华贵的气势。在西夏离宫遗址,回望后山,极似四尊坐佛,忽隐忽现。离宫之前约3公里的山坡之上,有一条南北向的废渠,便是李王渠。进大水沟向西走3公里左右,有庙一座,称为上庙。走至沟外下庙乡有下庙。正所谓有上就有下一般的对称。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甜水沟遗址

全文共 373 字

+ 加入清单

水沟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甜水沟遗址位于陕西省大荔县段家乡解放村东的甜水沟内,为旧石器时代遗址,距今30万年~50万年。

遗址发现有早期人类头骨化石,命名为“大荔人”。大荔人头骨化石粗壮,眉脊发达,前额后倾,带有明显的从直立人向早期智人过渡的体质特征,与北京猿人接近。但是其顶骨较大,枕骨隆凸前面呈凹陷状,鼻骨窄长,眼眶近乎方形,虽然颧骨较为朝前,可是吻部并不突出,脑容量达1120毫升,这些特点又比北京猿人进步。时代为距今20万年左右。已发现石制品800多件,主要是形体较小的石片石器,有刮削器、尖状器、石锥与雕刻器等。还有古菱齿象、三门马与犀牛等多种哺乳动物化石发现。

古人类化石保存状况完好,在中国及东亚地区早期人类演化史的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丰富的石制品与哺乳动物化石反映了当时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特点及其古环境背景。(国家文物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上黑水沟遗址

全文共 292 字

+ 加入清单

上黑水沟遗址为朔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上黑水沟遗址位于平鲁区白堂乡上黑水沟村东南1500米处,年代为新石器、东周。东西约250米,南北约500。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一日,上黑水沟遗址被公布为朔州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堂乡:朔州市平鲁区辖乡。1958年建白堂公社,1984年置乡。位于区境南部,距区府13公里。面积92平方公里,人口1万。木瓜界煤运铁路过境。辖南上窑、白堂、石崖湾、高家沟、马蹄沟、西易、东易、潘家窑、旧安太堡、施庄、太西、上黑水沟、下黑水沟、马鞍山、陶卜洼、白辛窑、党家沟、前进1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糜黍、谷子、马铃薯。乡镇企业以采煤、运输、建材业为主。辛亥革命后第。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水沟口遗址

全文共 287 字

+ 加入清单

水沟遗址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水沟口遗址位于怀安县怀安城镇水沟口村南50米的坝茬沟上,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300米,占地面积60000平方米。

遗址位于土山包上,现为梯田,地表可见陶片分布,陶器以泥质灰陶较多,夹砂灰陶次之,器表以素面居多,其次为绳纹、蓝纹,陶器以手制为主,可辩器型有罐、鬲、钵、豆、瓮。石器有石磨盘、石斧、石铲、石刀、石凿、大部分为磨制,个别打制、后稍加磨制而成。

据采集标本,该遗址有新石器时代和战国两个时期遗物。

水沟口村:水沟口村位于 怀安城镇南,距乡政府 5 公里。全村户籍人口 265 户 670 人,现有常住人口 164 户 430 人 。。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水沟遗址

全文共 835 字

+ 加入清单

水沟遗址”的城址位于宝鸡市凤翔县糜杆桥镇北水沟村与相家沟村之间的山梁之上,北依千山余脉,东临纸坊河,依山傍水,北高南低,南北高差150米,最高处海拔1070米。整个遗址现有可证城址的南北城墙纵长1000米,东城墙长约1400多米,高6米至18米不等,整个城墙依山梁走势而筑,呈不规则方形,面积达140万平方米之宏伟。

除此以外,这座宏伟的“水沟遗址”城墙还有多个鲜明的特点。首先是坐落于山梁之上,城墙走势沿陡峭的断崖而筑,其防御功能和智慧应用,完美体现;其次建筑方法特殊,即夯土紧贴断崖崖面,如同砌砖一样,既保护崖面又具防御功能,在平缓地带筑墙,宽约3至6米。夯土土质较纯,却极为坚硬,板筑夯层清晰,每层约20厘米,夯窝明显,直径有3厘米左右。城内发现多处炉壁遗存,从其烧结迹象看,可能为熔铜遗迹,但现在还没有过任何发掘,不能确定是否有金属器物。另外在城内及南城外还发现夯土基址,专家认为应是大型建筑地基,特别令专家高度重视的是其夯土基址类似今天的水泥地面,厚约5厘米,地面平整,质地坚硬,制作极为讲究,而且是多层重叠式,有一处大型建筑遗址的“水泥地面”,竟然有九层之多。此外还在6000多年前的灰坑中发现大量彩陶、青陶和黑陶的碎片,以及卜骨、骨器和石器等,因为还没有发掘,不知是否有文字。但若对比一脉相传且距离百余里的“大地湾遗址”,在“水沟遗址”中,今天能看到绵延上千米的古人生活所产生的垃圾灰坑,有的“灰坑”有3米多高,可以推论此遗址一定有陶文和大量彩陶长埋于地下!

2013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糜杆桥镇: 糜杆桥镇位于凤翔县城北部,与麟游县毗邻,辖20个行政村,镇域总面积128平方公里,总人口3.5万,林地5.7万亩,耕地5.5万亩。境内山、川、塬兼备,地势从北向南呈阶梯状分布,省210道贯穿南北,“二纵三横”主干道路网交织,交通便利。镇政府驻糜杆桥村,距县城6千米。宝鸡飞机场跨镇境。210省道凤(翔)麟(游)公路过境。-沿革1961年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