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大约在多少年前,恐龙突然从地球上灭绝了(汇总8篇)

浏览

2686

文章

8

篇1:中国发现改写地球生命进化史:恐龙没灭绝

全文共 542 字

+ 加入清单

恐龙并没有绝灭,它们的后代依然和我们人类生活在同一蓝天下。”这是中国地质科学院一位科学家印在自己名片上的一句话。

乍听起来,好像是一部新出版的科幻小说广告语,但这却是我国古生物学家在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得出的结论。

20世纪90年代末期,在我国辽宁西部连续发现了不少带绒毛的恐龙化石,经过研究,我国的古生物学家们发现这种毛状皮肤衍生物与鸟类的羽毛有着同源构造,因而这种古生物化石被命名为“中国龙鸟”。

自19世纪中叶英国学者赫胥黎首次提出恐龙与鸟类的演化关系以来,科学家们围绕着鸟类的祖先是不是恐龙的问题分裂成两派,一直激辩不休。

新发现的“中国龙鸟”化石被认为是恐龙和鸟类之间的过渡类型,它解决了鸟类羽毛的起源问题,从而为鸟类起源于地面小型食肉恐龙的理论提供了强有力证据。

在我国认祖归宗的不仅是鸟类。1999 年我国科学家陈均远等人在昆明郊区发现的“海口鱼”化石,距今5.3亿年,它不但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鱼,而且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地球脊椎动物的最早祖先。比起原先被认为是脊椎动物鼻祖的文昌鱼,中国“海口鱼”把脊椎动物的起源时间向前推进了整整5000 万年。

“据我所知,近年来又有很多完美的化石标本在研究之中,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更精彩的发现出现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马福臣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小行星撞地球灭绝了恐龙,还让地球黑暗两年

全文共 807 字

+ 加入清单

大约6600万年前,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导致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灭绝了曾经统治陆地的恐龙。美国科学家的最新模拟研究表明,撞击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火灾,大量的烟尘进入大气层,最终在地球上方形成一道屏障,使地球陷入黑暗中近两年。

这项由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领导的研究发现,估计有150亿吨烟尘进入大气层,阻挡了超过99%的阳光到达地球表面。起初,天空漆黑一片,仿佛是一个月夜。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空逐渐变亮,但植物至少有18个月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研究人员说,由于地球上的大多数植物都被撞击引起的火灾所破坏,处于海洋食物链底部的海洋浮游植物受黑暗的影响最大。由于缺乏光合作用,浮游植物死亡后,连锁效应最终导致许多海洋生物灭绝。

研究人员发现,即使只有50亿吨烟尘进入大气层,地球也需要整整一年的时间来恢复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地球陆地温度可能下降28摄氏度,而海洋表面温度可能下降11摄氏度。

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这项研究还发现,由于煤烟吸收阳光,大气中平流层的温度变得非常高,导致大量臭氧消耗,并储存了大量水蒸气。这些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化合物,导致臭氧进一步消耗。煤烟被清除后,臭氧消耗将导致破坏性剂量的紫外线到达地球表面,这可能进一步对生物体造成伤害。

令人惊讶的是,分析显示,一旦蒸汽开始清除大气中的烟尘,这个过程就非常快。当煤烟带着水蒸气回到地球时,高层大气的温度开始下降,导致水蒸气凝结成冰粒,从而进一步清除更多的煤烟。在由温度下降和降雨引起的温度下降引起的降雨循环下,薄薄的烟尘层在几个月内被清除。

研究人员希望这项研究的结果能够比过去更清楚地描述白垩纪-第三纪大规模灭绝的过程,但同时他们也指出,他们的模拟研究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以今天的地球为基础的模拟,以及地球目前的大陆位置与6600万年前略有不同,而且大气成分也不同。此外,他们也没有考虑火山爆发和其他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哈佛科学家称暗物质或是地球上恐龙灭绝原因

全文共 1333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时间3月12日消息,新科学家报道,从名字上来看,暗物质听起来似乎就有着不好的预兆——而一项最新的研究暗示,它或可能在地球历史上起着颇具威胁的作用。近期科学家们对这种神秘物质的身份的解释引发了一种可能的猜想——暗物质或许是导致地球上恐龙灭绝原因,或者至少发送了好几颗额外的彗星撞击地球。

虽然将暗物质与恐龙甚至彗星相连似乎有些牵强,但它的有趣之处在于它提出了两大开放性问题:暗物质的身份,以及彗星撞击地球是否存在一种样式可循?不得不承认,暗物质或可能帮助摧毁地球上的古代生命这一论调听上去的确非常不可思议。

天文学家认为暗物质一定存在,这是因为它的引力拖拽作用,它表现为对星系运动无法解释的拖拽作用,然而科学家们仍然不知道暗物质究竟为何物。去年美国哈佛大学的丽萨·兰德尔(Lisa Randall)和马修·里斯(Matthew Reece)和他们的同事提出了一个模型,模型表明星系内部存在稀薄的、不可见的暗物质盘。

密集盘

随着太阳系环绕星系中央,也就是银河系运转,它以大约7000万年的周期忽然出现和消失。这意味着每隔3500万年它将路经暗物质盘。兰德尔和里斯注意到这个循环令人联想到之前对彗星撞击地球的分析,后者揭示了彗星撞击似乎每隔3500万年就达到高峰。

尽管不调和的陨石坑记录使得寻找其中的模式变得艰难,但这两名科学家好奇彗星撞击和太阳系路经暗物质盘之间是否存在联系。首先,他们展示了当太阳系经过暗物质盘时,后者会对前者产生更强的引力拖拽作用。这样的拖拽力会扰乱奥尔特云,一种据称是环绕太阳系的遥远冰冻物质结合体。奥尔特云产生了一些彗星,包括世纪彗星ISON彗星,去年ISON掠日时就曾引起了一些扰乱。“暗物质盘越密集,产生的引力潮汐力的效应越强。”

其次,兰德尔和里斯观察了在过去2.5亿年间地球上直径超过20千米的陨石坑。将这些陨石坑的年龄与太阳系3500万年周期相比,结果发现在某些情况里,彗星撞击的频率高峰期与太阳系经过暗物质盘发生了紧密的重叠,而在其它情况里则不是。整体来说,分析表明暗物质更可能在陨石坑频率问题上,而非产生陨石坑的平等比率上,产生可观测到的模式。

那么,暗物质究竟有没有杀死恐龙?据称与6600万年前恐龙灭绝有关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并没有完全与太阳系经过暗物质盘的时间点相重合——但兰德尔表示其中仍存在足够多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两者之间存在连接也并非不可能的。“两者发生的时间还是比较接近的,虽然并不是完美的吻合,但还是存在一定的可能性。”

更进一步的复杂因素便是陨石坑形成于彗星和小行星撞击,但只有起源于奥尔特云及其附近的彗星足够远到可以被暗物质转移。研究小组希望在未来能够区别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撞击以巩固他们的分析。

意大利米兰布雷拉天文台的路易吉·福斯基尼(Luigi Foschini)表示这项理论需要进一步的详细审查。“我认为寻找尽可能多的假设是非常有意义的。”但他也很谨慎,因为无论是彗星撞击的频率模式,还是暗物质的盘状理论,目前都没有得到证实。

很快我们将了解更多有关暗物质盘的信息。近期发射的盖亚望远镜将绘制银河系内至少10亿颗恒星的运动。因为暗物质会影响它们的运动,监测暗物质盘可能存在的区域里的恒星将帮助揭示是否存在更多暗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谁弄歪了地球--恐龙灭绝之迷新解

全文共 512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科学家最近提出一种新理论,为恐龙灭绝描绘出如下图景: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或彗星剧烈撞击地球,致使埋藏在海底的甲烷大量被释放,甲烷燃烧产生狂暴大火,最终将恐龙活活“烤”死。

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目前有多种假说,其中流传较广的是“外星撞击论”。该理论认为,6500万年前一块外来天体撞击到如今的墨西哥湾地区,导致了恐龙在地球上的绝迹。但外星撞击地球后,究竟引发了什么后果直接导致恐龙灭绝?美国科学家就此给出了新解释。

据最新一期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美国华盛顿海军研究所一个科研小组的负责人赫德尔在接受该刊采访时说,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海平面500米以下的沉积层中所含的腐败植物产生出大量甲烷。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时,产生的巨大冲击波传遍全球,导致蕴藏在沉积层中的甲烷进入大气。富含甲烷的大气有可能在闪电的触发下被点燃,引起漫天大火,导致恐龙灭绝。研究人员称,在美国佛罗里达海岸外,曾在海底发现裂解的白垩纪晚期沉积层。他们认为,这种裂解很可能是甲烷释放的结果,因而可为新理论提供佐证。

其他一些科学家对赫德尔等的新理论持谨慎态度。他们认为,这一假说不能解释为什么恐龙在大火中灭绝,而一些早期哺乳动物却得以继续生存。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为什么小行星撞击地球恐龙会灭绝?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全文共 719 字

+ 加入清单

在古生物科学界一直有着一个颇为争论的话题,那就是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数千万年前地球的环境再也不适合恐龙生存了。有团队则表示在6600万年前,一个超巨大的小行星撞击在了如今墨西哥沿岸的地球,直接导致了除了鸟类之外其他所有的恐龙物种彻底灭绝。然而又有其他的研究团队表示,认为大型的火山喷发很可能才是导致地球上接近75%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

近几年,来自UCL、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以及布里斯托大学的研究者完成了一项新的研究,研究的结果就是限制只有小行星的撞击才可能造成全球范围内对恐龙生存不利的环境。根据这项研究,犹豫存在全球变暖的潜力,大规模的火山活动会帮助较小生命在小行星撞击中长期恢复。

该团队研究结果表面,小型的撞击导致了整个地球数十年之久的撞击寒冬,环境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恐龙彻底失去了生存的环境。再加上平凡而强大的火山喷发,能够彻底破坏掉地球原本的生态系统。团队的研究院表示,在他们首次研究的数量上表面,灭绝唯一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小行星的撞击是的全球气温极度下降,毁坏了全球范围内的恐龙栖息之地。

小行星的撞击会将气体和颗粒全部释放到高空,这些东西会阻碍阳光数十年,连续数十年地球大地接收不到阳光的照射,于是变成了永恒的冬季。同是火山的频繁喷发也会将大量颗粒和气体喷入高空,也能够阻挡太阳光。该团队将传统的气候地址标记与数学模型结合在了一起,这项组合给出了恐龙生存所需要的降水以及温度等一些环境数据。

然后团队在绘制模拟了小行星撞击地球和大规模火山活动之后的世界,然后在这样的世界里寻找符合恐龙生存的地方。结果就是没有一处符合条件的,很明显小型的撞击消灭了所有潜在的恐龙栖息地。而火山的喷发会在赤道附近留下极小面积适合小型生物继续生存的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篇6:6500万年前使恐龙灭绝的陨石有多大?10kg铁球以光速撞击地球会怎样?

全文共 1604 字

+ 加入清单

众所周知,地球上遗留下了许多非常久远之前的史前生物化石,这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要属那些千万年之前的恐龙化石了。而当人类在注视着这些庞大化石的时候不免会陷入深思,因为从这些恐龙化石当中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曾经在地球上生活的恐龙家族是多么的繁盛了。

从重达200多吨的地球历史上体重最重的恐龙易碎双腔龙,再到凶猛无比的霸王龙,还有小巧灵活的美颌龙,无不述说着恐龙时代那个生命繁盛的状态,而恐龙也是地球上的第一代生物霸主,它们诞生于2.3亿年前,在地球上生活超过1亿年,本来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恐龙们凭借着它们庞大的身躯将继续统治者地球很久,可是这一切都结束于6500万年

6500万年前陨石撞击地球形成的陨石坑-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陨石坑

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为10公里的陨石撞击地球,释放出4万亿吨TNT炸药爆发产生的能量,相当于在地球同时爆炸2亿颗原子弹,一瞬间引发大地震、大海啸和大山火,在很短时间内造成地球一半以上生物灭绝,在此后地球90%以上的生物因此这次撞击而灭绝,其中就包括数量巨大的恐龙家族,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就这样灭绝了,让人惋惜不已,不过人类更关注的是撞击地球的那颗陨石,它的直径只有10公里,还不到地球半径的600分之一,竟然能够引发全球生物灾难,由此可见一颗很小的天体撞击地球都能够引发一场大灾难,说到这里,有人就提出一个问题,如果6500万年撞击地球的陨石不是10公里长,而是一颗重量仅为10千克重的铁球,而且它速度更快一点,比如以光速撞击地球,还会产生如此严重的后果吗?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10千克的铁球

对地球是否产生影响,需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考虑宇宙星际物质和大气层的情况,如果把这两种因素考虑进去,那么这块10千块重的铁球对地球的伤害几乎是很小,甚至没有伤害,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说说宇宙星际物质,很多人以为宇宙是真空空,里面没有任何物质的,其实是不对的,宇宙中不是没有物质,而是含有量比较少而已,但并非绝对的真空,科学家发现在宇宙中存在一定密度的氢原子,它们的密度大概为每立方米100万个。

宇宙并非是真空的,还存在少量物质

既然存在物质那么就会存在阻力,特别是一些速度越快的物质遇到这些氢原子,产生的阻力就越大,不知道这块铁球是从哪里飞过来的,就假设它从火星飞过来的吧,那么这块10千克的铁球从火星飞到地球宇宙空间里面,会受到氢原子的强大阻力,这种阻力来自于铁球与氢原子剧烈碰撞时产生的反作用力,因此当铁球到达地球大气层上空的时候,它的速度变得很慢了,这个时候铁球还要受到地球大气层的阻挡,大气层可不是宇宙,在大气层中含有大量的物质,当铁球以很高的速度冲下去的时候,铁球会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这个时候铁球在摩擦中不断变小,而且随着大气层的高度越低物质密度越大,由此可以推测铁球还没落到地面就已经被燃烧殆尽了,这种情况它不会对地球造成伤害。

大气层含有大量物质,与陨石产生剧烈摩擦

另一种情况是不考虑宇宙物质和大气层的,10千克的铁球以真光速撞击地球地面,后果就是地球将会被击穿,形成一个直径高达几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的巨大空洞,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夸张,其实这一点都不夸张,因为这块铁球是以光速撞向地球的,速度越快意味着动能越大,何况是光速。

铁球撞击地球想象图

有科学家就做过实验,使用一块很薄的铁皮,把它加速到2000公里每秒去击打一块厚度为10厘米的钢板,结果这块钢板瞬间被击穿一个洞,因为在撞击的时候铁皮与钢板至今形成一个极高的温度,最后融化钢板形成空洞。而铁球以光速撞击地球的时候,超高温可以迅速把地球岩石融化,再加上动能的作用,会把地球撞成一个大洞,如果地球上存在生物,将会遭受毁灭性打击。如果这颗10千克的铁球以光速撞击太阳,那么整个太阳系将不复存在,因为光速撞击会引发太阳急剧膨胀,最后在发生爆炸,太阳因此被毁灭,没有了太阳,整个太阳系就散掉了,地球生命也因此而全部毁灭。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小行星撞击地球不仅灭绝了恐龙,还使气候升温10万年

全文共 1006 字

+ 加入清单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大约6500万年前,一颗大行星在今天的墨西哥希苏鲁伯地区相撞,向地球大气层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小行星碰撞导致恐龙物种灭绝,全球变暖持续了10万年。

基于化石记录的分析显示,当时全球气温上升了5摄氏度。该研究的主要作者、美国密苏里大学地质科学教授肯尼斯·麦克劳德(Kenneth MacLeod)表示,研究结果引发了更多的担忧,尤其是地球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恢复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目前,该研究报告发表在5月24日的《科学》杂志上。

麦克劳德指出,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大约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为7-14公里的太空岩石撞击了现在的墨西哥小镇希虚卢附近的尤卡坦半岛。几分钟或几小时后,地球的温度迅速飙升。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或几十年里,大量的灰尘和煤烟进入了地球的大气层,阻挡了太阳光。最终,碰撞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将导致全球变暖。

麦克劳德的研究是证明与温室气体相关的全球变暖会持续多久的第一个经验证据。他说:“我们相信,通过观察突尼斯埃尔吉兹遗址中鱼类的骨骼、鳞片和咬痕,可以解开这个谜团。”他强调,位于突尼斯西北部的埃尔加兹古遗迹具有重大的考古意义,是墨西哥奇苏鲁博陨石事故前后世界上最完整的化石记录。该遗址保存了白垩纪-古近纪交替时期的重要考古证据,并记录了希克苏鲁博陨石之后物种的大规模灭绝。

研究人员观察了化石中不同氧同位素的浓度。根据麦克劳德的观点,这些同位素的数量不同于氧原子中中子的数量,而且它们的特性也有一定的差异。麦克劳德说:“其中一个区别是,随着温度的升高,矿物中的轻氧同位素氧16的含量相对增加。我们测量了氧16与氧18的比率,每千分之一的比率变化与大约4.5-5摄氏度的温度变化有关。”

研究人员分析了突尼斯考古遗址的40个考古样本,其中10个来自小行星碰撞前的5万年,20个来自小行星碰撞后的10万年,10个来自小行星碰撞后的200万年。

麦克劳德说:“我们发现这三组考古样品的氧同位素有很大差异。”目前,他和他的团队希望分析来自世界各地其他考古遗址的化石样本,并检查它们的相似性。

他说:“在我们发现小行星与地球相撞后,北非(现在)的温度上升了5摄氏度。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澳大利亚海岸(现在)上升了10摄氏度。这是全球气温上升和相关温室气体变化的重要标志。”麦克劳德指出,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毁灭性碰撞前后地球生态系统发生了什么,还质疑了当前人类活动的后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恐龙灭绝后,鱼类称霸了地球

全文共 584 字

+ 加入清单

除了白垩纪末期生命的大规模灭绝和这一时期地球上非飞行恐龙的逐渐灭绝之外,地球上3/4的动物和植物由于小行星或彗星的撞击带来的剧烈环境变化而遭到破坏。在灭绝的巨大变化下,一种动物顽强地存活了下来。这是鱼。

据《科学》杂志的迈克尔·波特称,物种灭绝消除了其他与鱼类争夺食物的动物,并为鳍鱼在海洋中生长提供了空间。今天,地球上95%以上的鱼类都属于鳍鱼类。

菊石的灭绝给了鱼主宰海洋的机会。菊石的英文名字来自埃及太阳神阿蒙,因为许多菊石有类似太阳神山羊角的螺旋壳。菊石也是鱿鱼、章鱼和其他头足类动物的远亲。这些生物以浮游生物为食,有很大的食欲,同时特别多产。今天的古生物学家告诉我们,从2.4亿年前到6500万年前,菊石中的化石数量最多。后来,浮游生物的数量急剧减少,菊石灭绝了。

研究人员最近比较了鱼类遗骸和鲨鱼遗骸的数量,发现尽管白垩纪结束后鲨鱼的数量保持稳定,但鳍鱼类的大小和分化程度已经大大增加。因此,地球进入了一个新的鱼类时代。在这个时期之前增加一个新词的原因是,4.17亿到3.54亿年前的泥盆纪是第一个鱼类时代,那时鱼类已经开始统治地球。在此期间,第一批鱼(包括鲨鱼)开始出现。新鱼类学至少持续了白垩纪之后新生代的前2400万年。即使在今天,鳍鱼仍然是陆地和水中最多样化的脊椎动物。因此,虽然鱼不能给人一个像其他生物一样的清晰印象,但从进化的角度来看,鱼还是很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