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大雪节气民俗有哪些精品9篇

浏览

5860

文章

9

篇1:大雪节气民俗吃什么

全文共 1549 字

+ 加入清单

大雪开始腌肉,等新年就可以吃上了,无论是家禽还是海鲜,用传统的制造办法,将新颖的原料加工成香气逼人的美食,以迎接行将到来的新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雪节气民俗吃什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大雪的基本含义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第21个节气,是继“小雪”后的另一个属于冬天的节气,当太阳黄经到达255度的时候,也正是阳历12月6日-8日左右。大雪是一个气候的概念,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很多都有误解,其实大雪节气的降雪量并不是最大的。名称只是个比喻,反映的是这个节气期间气候变化,寒流活跃气温下降、降水增多。

大雪的特征

大雪和小雪一样,都是反映气候特征的节气,这个节气的特点就是气温明显下降,而且降水量也会增加许多。在这个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严冬了,北方地方最低温度可以降到零摄氏度以下,同时强冷空气和暖空气交界的地区,会形成巨大的温差,此时空气中的水分也十分充足,即有很大的概率会降大雪,黄河一带渐渐有积雪的产生,东北地区,则早已大雪纷飞了。

大雪的传统习俗

大雪时节的传统习俗有很多,比如腌肉、制作腊肉、腊肠等食物,此时的气候非常适合制作这些腌制品,家家户户窗外都悬挂着自己动手制作的腊肉,等到春节的时候,恰好也是合家一起品尝这些美食的时候了。同时大雪还有一项传统的活动,即打雪仗,如果大雪时节也恰逢降雪,打雪仗、堆雪人一定是北方孩子们最喜欢的娱乐活动。如果江河的水也冻住了,很多人也会到冰上尽情地滑冰嬉戏。这些都是大雪时节人们的传统活动。

大雪养生适合做什么

1、宜保暖:冬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2、宜健脚: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此外,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3、宜多饮: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冬季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3000毫升。

4、宜调神:冬天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改变情绪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动,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都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的良药。

5、宜通风: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

6、宜粥养:冬季饮食忌粘硬生冷。营养专家提倡,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特别是羊肉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适宜。

7、宜早睡: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要“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

大雪节气民俗吃什么

红黏粥

大雪以后气温逐渐变冷,人们屋里屋外都十分注意保暖,纷纷穿上冬装,防止受冻,出现冻疮。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门,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粥度日。

兑糖儿

“糖儿客,慢慢担,小息儿跟着一大班。”每当“大雪”节气前后,温州街头就会出现一种“兑糖儿”的场面。各地饴糖作坊将制成的整版饴糖提供给专门挑担走街串巷的小商贩,俗称“糖儿客”。

羊肉

“冬天进补,开春打虎”,大雪提醒人们要开始进补了,进补的作用是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健康过冬。老南京大雪进补爱吃羊肉,驱寒滋补,益气补虚,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羊肉还可以增加消化酶,帮助消化。专家建议,冬天食用羊肉进补,可以和山药、枸杞等“混搭”,营养更丰富。

红枣糕

红枣糕是枣糕的一种,口味独特,枣香浓郁,口感细腻,回味绵甜。含有维生素C、蛋白质、钙、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既能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还有保护肝脏、增加肌力、养颜防衰之功效。因为红枣糕价格合适,而且营养丰富,所以广受现代消费群体的喜爱,在民间有“常品红枣糕,体健精神爽”和“一日食三枣,百岁不显老”的说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大雪节气的民俗活动

全文共 1315 字

+ 加入清单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属于冬季的节气,在大雪的时候,人们会有一些习俗活动来庆祝节气的到来,那么大雪节气的风俗活动有哪些?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大雪节气的民俗活动,供大家阅读参考。

大雪节气的民俗活动

腌肉

老南京有句俗语,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将大盐加八角、桂皮、花椒、白糖等入锅炒熟,待炒过的花椒盐凉透后,涂抹在鱼、肉和光禽内外,反复揉搓,直到肉色由鲜转暗,表面有液体渗出时,再把肉连剩下的盐放进缸内,用石头压住,放在阴凉背光的地方,半月后取出,将腌出的卤汁入锅加水烧开,撇去浮沫,放入晾干的禽畜肉,一层层码在缸内,倒入盐卤,再压上大石头,十日后取出,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干,以迎接新年。

观赏封河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冰都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

进补

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此时宜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冬季食补应供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大雪节气前后,柑桔类水果大量上市,像南丰蜜桔、琯溪柚子、脐橙雪橙都是的当家水果。适当吃一些可以防治鼻炎,消痰止咳。大雪时北半球各地日短夜长,因而有农谚“大雪小雪、煮饭不息”等说法,用以形容白昼短到了农妇们几乎要连着做三顿饭的程度。可常喝喝姜枣汤抗寒;吃桔子、用薄荷油防治鼻炎,消痰止咳。

大雪节气古诗词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唐·白居易《夜雪》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大雪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大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12月7日(也有个别年份的6日或8日)。太阳黄经达255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大雪”。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

大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12月7日(个别年份的6日或8日),其时视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相反,大雪后各地降水量均进一步减少,东北、华北地区12月平均降水量一般只有几毫米,西北地区则不到1毫米;大雪,雪的大小按降雪量分类时,一般降雪量5.0-10毫米。

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可见,大雪节气是表示这一时期,降大雪的起始时间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大雪节气有哪些古老民俗

全文共 1729 字

+ 加入清单

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大雪节气有哪些古老民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大雪节气的禁忌

1、忌整天不开窗

冬天来临,很多人怕冷不敢开窗。殊不知,反而容易诱发疾病。长期不开窗、不能使室内空气保持新鲜、流通,很容易造成各种病原微生物滋生,包括病毒、细菌、霉菌等,而且一旦发生感染,也容易传染给家人。

2、忌洗澡时间过久

在冬天,因为房间都是封闭的,在浴室洗澡时间长了,容易氧气不足,湿热蒸腾,体质偏弱的人,尤其气虚之人,会出现危险。一般控制在20分钟之内为好。

3、忌过早去锻炼

冬季运动宜迟不宜早,最好不要很早就出来运动,这是因为冬季的早晨,天气比较寒冷,这很容易使得血管收缩,造成血压增高。

4、忌憋在家不出汗

冬季人们外出活动减少,出汗现象变得“难得一见”,长期不出汗会影响健康。因为人们穿得厚、住得暖、活动减少,常会造成体内积热不能适当散发,加上冬令饮食所含热量较高,很容易导致上火。

5、忌熬夜不午休

大雪时节应早睡晚起,但因天气寒冷,睡眠会受到一定影响,建议有条件最好睡个午觉,也能有效预防冠心病、心梗等心脏疾病的发生。

6、忌情绪起伏大

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

7、忌蒙头睡觉

冬季,有些人喜欢用被子蒙头睡觉。其实,这个做法对身体并不好。很多年轻人喜欢钻进被窝里蒙着头睡觉,或者用被子遮住口鼻,觉得有安全感又暖和。这样睡觉空气难以流通,氧气量会逐渐减少,二氧化碳难以散出,令人呼吸不畅。

另外,盖着过厚的棉被对身体也不好,厚棉被容易积攒灰尘,刺激呼吸道黏膜,加重哮喘和慢阻肺症状或使其复发。

8、忌活动过量

冬季本来人体消耗的能量就会增多,如果再剧烈运动,就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而能量的供给是依靠血液,这就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对于心脏不好的老年人,可能会出现危险。

9、忌取暖过度

冬季天寒地冻,老年人怕冷,喜欢用电热毯或者热水袋贴身而卧,这样会引起皮肤出红斑或烫伤。

10、忌乱用加湿器

进入寒冬,随着室内开始供暖,加湿器成了很多家庭必不可少的过冬“利器”。然而,使用加湿器不当会引起“加湿器肺炎”。比如加湿器没有正确清洁和消毒,使用时间过长,加湿器内壁就会滋生真菌或细菌,其中一些致病菌会通过细小的水滴颗粒,进入人体的呼吸道和肺部,引起肺炎。

大雪三候

鹖[hé]鴠[dàn]不鸣

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呜叫了。

虎始交

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

荔挺出

荔挺为兰草的一种,也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大雪节气有哪些古老民俗

赏玩雪景

大雪时节,人们更多的是在冰天雪地里赏玩雪景。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曰:“禁中赏雪,多御明远楼,后苑进大小雪狮儿,并以金铃彩缕为饰,且作雪花、雪灯、雪山之类,及滴酥为花及诸事件,并以金盆盛进,以供赏玩。”这段生动的文字,描述了杭州城内王室贵戚在大雪天气里堆雪人和堆雪山的情形。雪后初晴,大地山河宛若琼楼玉宇,高瞻远眺,饶有趣味。

观赏封河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冰冻住了,孩童们就尽情地滑冰嬉戏,当然也在岸上欣赏封河风光。清代乾隆帝和慈禧太后,冬月经常在北海漪澜堂观赏冰戏。乾隆帝亦有《御制太液池冰嬉诗集》《御制冰嬉赋》等与冰戏有关的作品。

夜作

大雪节气里,白天短,夜间长,所以古时各手工作坊、家庭手工就纷纷开夜工,俗称“夜作”。手工的纺织业、刺绣业、染坊到了深夜要吃夜间餐,因而有了“夜做饭”“夜宵”。为了适应这种需求,各种小吃摊纷纷开设夜市,直至五更才结束,生意很兴隆。

大雪腌肉

“小雪腌菜,大雪腌肉。”“未曾过年,先肥屋檐。”说的就是大雪节气里的风俗,即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都忙着腌制“咸货”,无论是家禽,还是鱼肉,人们用传统制作方法,加工成香气逼人的美食,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大雪腌肉的习俗由来已久,这和鞭炮的来历一样,跟年兽有关。古老传说中,“年”是长着尖角的凶猛怪兽,每到除夕,都会出来伤人。人们为了躲避伤害,每到年底就足不出户,于是就想出了将肉食品腌制存放的方法,新鲜蔬菜则用风干的办法保起来。

大雪进补

“冬天进补,开春打虎。”“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大雪节气是进补的好时节,自古就有大雪进补的习俗,这样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现象得到改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大雪节气的古老民俗

全文共 3009 字

+ 加入清单

你知道大雪节气有什么民俗吗?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大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大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即气温与降水量。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大雪节气的古老民俗,希望大家喜欢!

今日大雪节气发朋友圈说说

1、亲爱的朋友,大雪到了,我愿用我的祝福换一件你御寒的暖衣,让你的生活红红火火,让你的事业蒸蒸日上,让你的爱情激情似火!

2、把雪花融进心海,有一句是为你心开。把温暖折成花海,有一朵是为你存在。大雪节气到来,快乐幸福好运来。

3、用牵挂织一双手套,用问候织一件大衣,用温暖烫一壶酒水,用祝福造一盆炉火,送给大雪时节中的你,愿你温暖每天,事事顺利,幸福美满!

4、传说雪花有六片花瓣,花瓣上刻着美丽的祝愿。

5、“下雪了”“不,那是上帝在撕他的寒假作业”。

6、雪花飘啊飘,风儿吹啊吹,幸福的祝福随雪而下,随风而来,大雪节气,祝你好运不降温,热情似火的过冬天!

7、冬日大军浩浩荡荡,刚刚击退了小雪,大雪节气又扑面而来,经温馨委员会一致决定,派好运师团,幸福第一军支援你温暖过大雪,祝你大雪节气开心,愉快!

8、雪虽大,有我对你的祝福;风虽疾,有我对你的问候;天虽冷,有我对你的寒暄。大雪节气到了,愿你多穿衣,不得病,身体健,得幸福!

9、让雪的浪漫,送去我温馨的思念;让雪的晶莹,带去我心中的牵挂;让雪的飘逸,捎去我甜蜜的问候;让雪的温暖,传去我最真诚的嘱托:大雪时节,记得添件御寒!

10、冬天有没有要抱枕的?我这有个36.7度的恒温抱枕嘻嘻。

11、下雪了还不跟我在一起,就冻死你个憨批。

12、茫茫原野一片白,万物冬藏待春来。

13、期待一场素颜,看懂生命的来龙去脉。

14、雪至盛,飞漫天,万物潜藏,御寒正当时。

15、雪下得那么深,下得那么认真,道印着雪中一道道车痕。

16、想和你一起踩在雪上咯吱咯吱,这个冬天冷冷清清却甜甜暖暖。

17、代打雪仗,陪玩10块,打倒打服单人25。

18、想了一百个关于雪的句子,都不及一个适时出现的你。

19、南方人在等一场银装素裹,北方人在等一顿说涮就涮的火锅。(火锅)

20、想和你一起看雪,也想和雪一起看你。

21、冬天就是要靠近温暖的人和事。

22、期待用一场白雪,作为我们相遇的开端。

23、这不就来了,诱人的冬天。

24、可以申请跟你的手共用口袋吗?

25、今日大雪,凛冬已至,祝你健康快乐。

大雪节气有哪些应时的古老民俗呢?

大雪是入冬后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气温会逐渐降低,甚至降到零度以下,因而大雪将至,寒气袭人。《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关于大雪说:“十一月(农历)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纷飞的时节到了,让我们走进历史,看一看有哪些应时的古老民俗呢?

赏玩雪景

大雪时节,人们更多的是在冰天雪地里赏玩雪景。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曰:“禁中赏雪,多御明远楼,后苑进大小雪狮儿,并以金铃彩缕为饰,且作雪花、雪灯、雪山之类,及滴酥为花及诸事件,并以金盆盛进,以供赏玩。”这段生动的文字,描述了杭州城内王室贵戚在大雪天气里堆雪人和堆雪山的情形。雪后初晴,大地山河宛若琼楼玉宇,高瞻远眺,饶有趣味。

观赏封河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冰冻住了,孩童们就尽情地滑冰嬉戏,当然也在岸上欣赏封河风光。清代乾隆帝和慈禧太后,冬月经常在北海漪澜堂观赏冰戏。乾隆帝亦有《御制太液池冰嬉诗集》《御制冰嬉赋》等与冰戏有关的作品。

夜作

大雪节气里,白天短,夜间长,所以古时各手工作坊、家庭手工就纷纷开夜工,俗称“夜作”。手工的纺织业、刺绣业、染坊到了深夜要吃夜间餐,因而有了“夜做饭”“夜宵”。为了适应这种需求,各种小吃摊纷纷开设夜市,直至五更才结束,生意很兴隆。

大雪腌肉

“小雪腌菜,大雪腌肉。”“未曾过年,先肥屋檐。”说的就是大雪节气里的风俗,即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都忙着腌制“咸货”,无论是家禽,还是鱼肉,人们用传统制作方法,加工成香气逼人的美食,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大雪腌肉的习俗由来已久,这和鞭炮的来历一样,跟年兽有关。古老传说中,“年”是长着尖角的凶猛怪兽,每到除夕,都会出来伤人。人们为了躲避伤害,每到年底就足不出户,于是就想出了将肉食品腌制存放的方法,新鲜蔬菜则用风干的办法保起来。

大雪进补

“冬天进补,开春打虎。”“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大雪节气是进补的好时节,自古就有大雪进补的习俗,这样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现象得到改善。

大雪节气这些谚语,与天气息息相关

1、大雪不寒明年旱

如果在大雪节气这一天,天气不够寒冷的话,明年就会出现天旱少雨的现象。这句话是老祖宗根据长期天气经验总结出来的,应该也是有科学依据的。数九寒天,如果冷空气迟迟不来形成降雪降水的话,推迟到春天,可能只会有少量降水或没有降水,那第二年就会干旱了。

2、大雪下雪,来年雨不缺

如果大雪下雪了,那么明年雨水不会少。这对庄稼生长是非常有好处的。所以,如果在大雪节气这一天下大雪了,很可能来看是个丰收年。而且,在这个也该寒冷的节气下了大雪,会冻死很多病虫害,对来年农作物生长是很有好处的。

3、大雪纷纷是丰年

这是在四川地区流传的一句农谚,其实也比较简单直白。说的是在大雪节气前后如果降雪了,那第二年就是风调雨顺的一年,粮食会大丰收。这句农谚和“瑞雪兆丰年”是一样的道理,因为以前农民都是靠天吃饭,也没有今天这么多的农药的。所有大雪节气降雪了,就会冻死地里面的害虫,第二年病虫害少了,自然粮食丰收了!类似的农谚还有“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今年的雪水大,明年的麦子好”等。

4、大雪晴天,立春雪多

通过大雪节气当天的天气情况,还能预测到每年的天气。而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大雪节气当天是大晴天,那到了第二年立春的时候依然会比较的寒冷,并且还会出现雨雪天气,需要农民朋友提前做好“倒春寒”的准备工作。在河北地区还有着“大雪不寒明年旱”的农谚,通过这天的气温来预测来年的雨水多少。

5、大雪不冻,惊蛰不开

大雪当天气温的高低,对后期的天气也是有影响的。而这句农谚在很多的地方都适用,其意思是说大雪节气的时候如果气温还比较的暖和,那到了惊蛰的时候就还会比较寒冷。“惊蛰不开”的意思是说惊蛰了土地还被冰雪覆盖着。

9、大雪下雪,来年雨不缺

意思是说在大雪节气当天下雪了,那第二年春天的时候雨水比较充足,是风调雨顺之年。

7、先下小雪有大片,先下大片后晴天

老农民对这句农谚都是深信不疑的,往往下雪的时候,如果一开始就下鹅毛大雪,那往往后面就不会降雪了,一会就会出大太阳,是个好晴天;如果开始的时候是下的是小雪,那就会越下越大,最后会下大雪。这同样是古人长期观察的经验总结,今天依然适用的!

8、冬雪回暖迟,春雪回暖早

这是浙江当地的农谚,说的是在冬天下雪了,天气回暖就比较慢,而如果是在春天降雪了,那回暖就很早。其实农民都是喜欢冬雪的,十分讨厌春雪,因为“冬雪是个宝,春雪是根草”。

9、寒风迎大雪,三九天气暖

这句话说的是如果大雪这天,气温下降,而且刮着寒冷的风,如果大雪这天以寒风迎接的话,那么三九就会很暖和,整个冬天都不会有很寒冷的天了。我们都知道三九这天是整个冬天里最寒冷的一天了,如果三角还很暖和,那么冬天的天气就不会太寒冷了。

而这样的天气不是农民们喜欢的天气,因为如果冬天天气冷的话,可以将自家地里的害虫或者幼虫给冻死,第二年在种庄稼的时候,就不会影响到自家的收成。而且雪水化开之后,对于土地也是十分好的。可以说是间接地灌溉了庄稼地,让土地更加肥沃。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赞美大雪节气的诗句_大雪的物候特征和民俗

全文共 3518 字

+ 加入清单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写大雪节气的古诗词有很多,下面是小编给大家精心准备的赞美大雪节气的诗句_大雪的物候特征民俗,希望大家喜欢。

最美大雪节气诗词欣赏

1、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关汉卿《大德歌·冬景》

2、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3、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4、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李白《王昭君二首》

5、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张孜《雪诗》

6、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李白《公无渡河》

7、雪后燕瑶池,人间第一枝。——赵令础镀腥蛮·春风试手先梅蕊》

8、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9、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10、庭前雪压松桂丛,廊下点点悬纱笼。——刘禹锡《更衣曲》

11、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

12、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13、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14、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李白《白马篇》

15、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16、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何逊《咏早梅》

17、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纳兰性德《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18、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薛昂夫《蟾宫曲·雪》

19、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马戴《出塞词》

20、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21、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曹操《苦寒行》

22、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

23、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李白《紫骝马》

24、问弄雪飘枝,无双亭上,何日重游。——郑觉齐《扬州慢·琼花》

25、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元稹《南秦雪》

26、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蕴《咏雪联句》

27、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28、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韦应物《调笑令·胡马》

29、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范成大《霜天晓角·梅》

30、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辛弃疾《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31、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32、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3、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杨万里《最爱东山晴后雪》

34、阑干风冷雪漫漫,惆怅无人把钓竿。——姜夔《钓雪亭》

35、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36、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王十朋《红梅》

37、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卓文君《白头吟》

38、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元稹《南秦雪》

39、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孔平仲《寄内·试说途中景》

40、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41、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孟郊《洛桥晚望》

42、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应欲试梅妆。——李商隐《对雪二首》

43、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44、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徐渭《梨花》

45、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46、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47、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李煜《木兰花·晓妆初了明肌雪》

48、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李商隐《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49、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祖咏《终南望馀雪》

50、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周朴《春日秦国怀古》

51、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纳兰性德《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52、悲霜雪之俱下兮,听潮水之相击。——屈原《九章》

53、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周邦彦《少年游·并刀如水》

54、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罗邺《早发》

55、轻淘起,香生玉尘,雪溅紫瓯圆。——米芾《满庭芳·咏茶》

56、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57、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8、花似雪,东风夜扫苏堤月。——方以智《忆秦娥·花似雪》

59、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李白《独不见》

60、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61、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向子諲《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6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63、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纳兰性德《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64、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65、残雪楼台,迟日园林。——韩疁《高阳台·除夜》

66、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67、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李商隐《对雪二首》

68、千尺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辛弃疾《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69、百花头上开,冰雪寒中见。——辛弃疾《生查子·重叶梅》

70、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古从军行》

71、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72、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杜甫《岁暮》

73、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洪升《雪望》

74、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

75、西风满天雪,何处报人恩。——齐己《剑客》

76、江寒水不流,鱼嚼梅花影。——释敬安《题寒江钓雪图》

77、欲往从之雪雰雰,侧身北望涕沾巾。——张衡《四愁诗》

78、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辛弃疾《和廓之雪》

79、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白朴《天净沙·冬》

80、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大雪节气民俗

赏玩雪景

大雪时节,人们在冰天雪地里赏玩雪景。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曰:“禁中赏雪,多御明远楼,后苑进大小雪狮儿,并以金铃彩缕为饰,且作雪花、雪灯、雪山之类,及滴酥为花及诸事件,并以金盆盛进,以供赏玩。”这段生动的文字,描述了杭州城内王室贵戚在大雪天气里堆雪人和堆雪山的情形。雪后初晴,大地山河宛若琼楼玉宇,高瞻远眺,饶有趣味。

观赏封河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冰冻住了,人们就尽情地滑冰嬉戏,当然也在岸上欣赏封河风光。清代乾隆帝和慈禧太后,冬天经常在北海漪澜堂观赏冰戏。乾隆帝亦有《御制太液池冰嬉诗集》《御制冰嬉赋》等与冰戏有关的作品。

夜作。大雪节气白天短,夜间长,古时各手工作坊、家庭手工就纷纷开夜工,俗称“夜作”。手工的纺织业、刺绣业、染坊到了深夜要吃夜间餐,因而有了“夜做饭”“夜宵”。为了适应这种需求,各种小吃摊也纷纷开设夜市,直至五更才结束,生意很兴隆。

大雪腌肉

“小雪腌菜,大雪腌肉”“未曾过年,先肥屋檐”说的就是大雪节气的风俗,即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都忙着腌制“咸货”,无论是家禽,还是鱼肉,人们用传统方法加工成香气袭人的美食,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大雪腌肉的习俗由来已久,这和鞭炮的来历一样,跟年有关。“年”是长着尖角的凶猛怪兽,每到除夕,都会出来伤人。人们为了躲避伤害,每到年底就足不出户,将肉食品腌制存放,新鲜蔬菜则用风干的办法保存起来。

大雪进补

“冬天进补,开春打虎。”自古就有大雪进补的习俗,这样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现象得到改善。

大雪的物候特征

大雪的物候是“一候鹖(hé)鴠(dàn)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生”。鹖鴠就是寒号鸟,大雪时因为天气寒冷,连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由于这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作为猛兽之王的老虎,感受到天地间萌动的阳气,开始有了交配的行为;冬季百草枯萎,一种叫荔挺的小草,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马兰花,在大雪节气却因“感阳气萌动而抽新芽”。这体现了古人对阴阳转换、盛极而衰的认识。

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很多虫子要过冬要蜇伏,蛇和熊要冬眠,就是要养精蓄锐待明年而发。

《黄帝内经》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冬季养生,宜早眠晚起,收敛神气。衣服宜保暖贴身,保护阳气免受侵夺。夜卧时要使四肢暖和,气血流畅,这样则可以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如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脑血栓形成等。

目录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大雪节气的民俗活动有哪些

全文共 1299 字

+ 加入清单

大雪节气天气寒冷,腌肉、打雪仗、赏雪景、进补都是大雪节气的民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大雪节气的民俗活动有哪些(一览),以供大家参考!

大雪节气的养生小知识

早卧迟起

日常起居无非就是睡觉、起床,怎么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呢虽然是个看似很简单的睡觉,但是也有一些要注意的地方呢。大家都知道大雪节气以后的天气更加寒冷,所以一些喜欢户外运动的朋友也会早早起床去锻炼身体,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等太阳升起来以后才可以出去锻炼,因为早上的气温更低,如果不注意保暖很容易着凉引起疾病,所以要晚些再出去锻炼。注意帽子手套围巾戴好,避免贼风侵袭而生病。

饮食保健

大雪节气无论室内还是室外的空气都显得特别干燥,所以这个时候的蔬菜水果是不可缺少的,它们可以帮助补充身体维生素可以预防上火引起的疾病。而且日常饮用水量也要足够,不可以觉得自己不渴就不需要补充水分,缺少水份不光身体会生病,而且我们的皮肤也会没有光泽。所以蔬菜、水果、白开水是这个冬季必不可少的。

多喝水

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冬季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3000毫升。

大雪节气的民俗活动有哪些

1、藏冰

大雪节气的时候会有藏冰的习俗,在过去没有冰箱和电扇的时候,藏冰的这个习俗还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在现在这个习俗已经不多了。一般是在大雪节气的时候,大家家中会大量储藏冰块,类似这样的冰库在西周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形成规模了,那个时候的冰库是建在地表下层。冰库主要是用砖头石块、陶片之类的东西砌封,也有一些冰库是用火将墙壁烧硬,这样会有很好的保温效果。

2、腌肉

大雪节气的时候也会有腌肉的习俗,民间有俗语这样说“未曾过年,先肥屋檐”。这里说的就是大雪节气腌肉的情况,一般到了这个时间,很多人家就会开始腌肉,我们从外面就可以看到,很多房屋的门口和窗台上会挂上正在腌制的腌肉、香肠、咸鱼等腌菜,这样方式腌制出来的菜味道是很不错的。

3、吃饴糖

在我国的北方一些地区,大雪节气是会有吃饴糖的习俗。其实这里说的饴糖就是民间常说的糖稀,是小孩子最爱吃的东西,有一些地区到了大雪节气的时候,在学校的门口或者公园的旁边,都会出现卖饴糖的小摊贩,还有很多人下班之后兼职卖饴糖。

4、夜宵

大雪节气的时候,白天的时间是很短的,晚上的时间就相对比较长了,因此,大家都开始利用晚上的时间,很多行业都会在晚上的时间开门,比如刺绣业、纺织业、缝纫业、纸扎业等等。到了深夜,各种小吃摊也开始火爆,很多人会成群结队的去吃夜宵。

大雪节气的风俗有什么

1、喝红薯粥

大雪节气之后,天气开始逐渐变冷,很多地区都会有吃红薯粥的习惯,因为红薯中含有氨基酸,吃了之后还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我们消化,即使是不爱运动的人,也可以通过吃红薯粥来保养身体。

2、观赏封河

大雪节气的时候,有一些地区已经被冰封,会有很多可以观赏的河流,这个时候的自然尽管是最好看的,所以,在这个节气的时候,有一些地区也会有观赏封河的风俗习惯。

3、补冬

大雪节气的时候也比较适合补冬,这个节气的时候,温度急剧下降,这个时候合理的进补,可以最大化体内的能量,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免疫力,可以让体质变好,这个时候常见的进补食物包括羊肉、牛肉、白萝卜、柚子、橘子、甘蔗、雪梨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大雪节气的民俗

全文共 333 字

+ 加入清单

大雪节气民俗有:捕捉乌鱼、腌制腌肉、喝红薯粥、观赏封河、夜作等。

喝红薯粥:在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家家户户都会熬制一锅红薯粥来食用。

夜作:在古代各个手工作坊和家庭手工都会开夜工,俗称为夜作。手工的刺绣业、纺织业以及染坊,到了深夜就会吃夜间餐,因而就有了“夜做饭”、“夜宵”。

观赏封河:“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大雪节气的到来,河水都被冻住了,人们就能在冰面上尽情地滑冰嬉戏,当然也能在岸上欣赏封河风光。

捕捉乌鱼:在台湾地区,大雪节气刚好是捕获乌鱼的时候,且乌鱼的产量也比较高。乌鱼是一种较为美味的食物,而且还含有极高的营养价值。

腌制腌肉:腌肉是大雪节气习俗之一,在南京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的说法,所以每当大雪到来,家家户户都会开始腌制腌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大雪节气民俗传统,大雪与腌肉才是最完美CP!

全文共 1285 字

+ 加入清单

“万山凋敝黯无华,四面嘶鸣晃树杈。白雪欲求吟咏句,穿枝掠院演梅花”。今天是大雪节气,为迎接大雪节气的到来,各地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习俗,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大雪节气的风俗习惯。

大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也是入冬后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三礼义宗》记载:“大雪为节者,行于小雪为大雪。时雪转甚,故以大雪名节。”大雪,是相对于小雪节气而言的,意味着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更大,气温比小雪更低,地面上可能会有积雪出现,但并非指降雪量一定很大。《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大雪节气有:“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的说法。古代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在大雪节气来到时,不同地方的习俗主要有:

习俗一:大雪腌肉

有句俗语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的风俗之一就是腌肉。“未曾过年,先肥屋檐”,说的是到了大雪节气期间,会发现许多居民的门口、窗台都挂上了腌肉、香肠等,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都要忙着腌制“咸货”。无论是家禽还是海鲜,用传统的制作方法,将新鲜的原料加工成香气逼人的美食,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大雪腌肉的习俗从何而来?这和鞭炮的来历一样,跟年兽有关。“年”是长着尖角的凶猛怪兽,长年深居海底,但每到除夕,都会爬上岸来伤人。人们为了躲避伤害,每到年底就足不出户,于是想出了将肉食品腌制存放的方法,新鲜的蔬菜则是用风干的办法保存。

习俗二:喝红薯粥

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门,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粥度日。《本草纲目》有:“红薯,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说法。现代医学认为,红薯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膳食纤维、胡萝卜素以及多种维生素,同时红薯可有效地防止钙流失。此外,红薯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能够有效刺激肠道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降低肠道疾病的发生率。大雪节气喝完热乎乎的红薯粥,既美味又健康。

习俗三:观河捕鱼

大雪时节,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到了大雪节气,由于气温越来越低,很多河流逐渐出现了封冻现象,人们可以在岸上欣赏封河风光。同时大雪时节也是捕获乌鱼的好时节。俗谚“小雪小到,大雪大到”是指从小雪时节,乌鱼群就慢慢进入台湾海峡,到了大雪时节因为天气越来越冷,乌鱼群沿水温线向南回游,汇集的乌鱼也越来越多,整个台湾西部沿海都可以捕获乌鱼,产量非常高。

习俗四:大雪进补

时至大雪,是“进补”的大好时节,但不要一味地补充有营养的食物,要根据地域、天气吃不同的食物。江南不太冷的地方适合用鸭、鱼温补;北方气候寒冷,可以用羊肉、牛肉补充身体元气,增加御寒能力。如果天气持续干燥,还要在滋补时增加冰糖、百合等甘润的食物,以起到“灭火器”的作用,防止身体上火。大雪节气前后,柑桔类水果大量上市,适当吃一些可以防治鼻炎,消痰止咳。

最后也要提醒大家:大雪之后,寒冬来临。冬天的很多季节性疾病都和寒气入侵有关,人体的头、胸、脚这三个部位最容易受寒冷侵袭,是保暖的重点,大家出门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健健康康过个冬。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大雪节气的由来,大雪节气的民俗

全文共 401 字

+ 加入清单

大雪节气由来,中国有24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上古时代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下面我们就来说说马上要到来的大雪节气。

操作方法

1

大雪节气的由来

大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更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其时视太阳到达黄经255度。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2

大雪三候的意思

大雪时节分为三候:“一候鹖鴠(音:hé dàn)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一候鹖鴠不鸣:鹃鸥为鸟类。意为这个季节,天气寒冷,飞禽无踪,走兽无影,连寒号鸟也停止了呼叫。

二候虎始交:古人认为,此时为阴气最盛时期,盛极而衰,阳气已经有所萌动,于是老虎开始求偶。

三候荔挺出:仲冬雪季,万物沉寂,一种叫荔挺的兰草,也感受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在此时独独长出地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