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2524

文章

7

篇1:大雪节气的习俗和讲究

全文共 1792 字

+ 加入清单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大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大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即气温与降水量。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大雪节气的习俗讲究,希望大家喜欢!

二十四节气之大雪节气吃饺子吗?

大雪节气是不吃饺子的,只有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在北方传统意义上是要吃饺子的,但是大雪吃饺子是一种进补的方式。

俗话说“吃饺子不冻耳朵”,这种说法来源于医圣张仲景,他看到严寒中百姓耳朵被冻坏,故用面包了驱寒药材,煮熟做成“娇耳汤”治好了百姓的耳朵。今天大雪吃饺子不再是为了治冻耳朵,不过其面、菜、肉的合理搭配使饺子成为了一种营养全面且易消化吸收的美食。大雪吃饺子可以用羊肉、白菜、大葱、韭菜、萝卜等做馅,这些菜均偏温热性,对人体能起到一定的温阳作用。

大雪饺子的吃法

“煮”的食品会有大部分的水溶性维生素溶解到水中,如果不喝汤的话,营养素就白白流失了。民间自古有“喝了饺子汤,胜似开药方”的说法,不仅能补充流失的营养素,也有“原汤化原食”的功效。这一点上,馄饨是比较健康的吃法。不仅喝了汤,汤中还加入了紫菜、虾皮等,有利于补钙。

“水煎”的方式要比油煎更为健康,如水煎包、锅贴等食品。放少量油把原料烤热,然后放入水,利用蒸气把原料蒸熟,水分蒸发后,少许油留在底部,把原料底部煎脆。用油量比油煎少很多,下脆上软,外香里嫰。

大雪包饺子调馅的方法

饺子馅的一般种类:三鲜馅、鸡肉冬笋馅、鱼肉韭黄馅、香菜饺子馅、西瓜皮饺子馅、素三鲜馅、西红柿鸡蛋馅、韭菜虾仁馅、牛肉馅、鱼肉馅、素菜馅、猪肉馅。

如全用肉馅,要注意往肉馅里“打”水,水要慢慢加,并边加边用筷子朝一个方向搅动。馅的瘦肉多,可多放些水;肥肉多要少放水。然后再加入葱花、酱油、姜末、味精等调匀,最后才放盐。

如用肉菜馅,蔬菜最好用生的,要用水烫,防止维生素流失。蔬菜剁好后如果有汤,可轻微挤一挤,以防包饺子时渗出。剁好的菜和肉馅放到一起后,不要多搅,搅多了也会出汤。出汤后,可掺些干面,冬天也可拿到室外冷一冷,油脂一凝就稠了。

大雪这天的忌讳主要有:穿衣过多、舔嘴唇、熬夜和常戴口罩等

1、忌穿衣过多

到了大雪节气,就忌讳穿衣过多、过厚。

因为冬季寒冷,穿衣过多稍微一动就容易出汗,捂得非常难受,如果这时把衣服再脱下来,身体又会对外界环境温度没有适应能力,容易生病。

2、忌舔唇

冬季天干物燥,特别是到了大雪时节,空气湿度会更低。

这时候,日常生活非常忌讳舔嘴唇,因为舔嘴唇并不能起到滋润嘴唇的作用,反而会越舔越干,越舔越裂,甚至会造成干裂流血,引起感染化脓。

3、忌熬夜

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生要注重自然规律,所以特别忌讳熬夜,应当起居调养早睡晚起,以达到养精蓄锐的目的。

4、忌常戴口罩

大雪时节到来,气温越来越冷,各种风寒感冒就会常有发生。

虽然现阶段提倡出门常戴口罩,但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御寒能力,建议还是要适当地让鼻腔及整个呼吸道的黏膜呼吸些冬天的冷空气,使其得到锻炼。否则容易稍微受寒,就会感冒。

大雪节气的习俗和讲究

“大雪”节气,顾名思义,就是雪量大的意思。时节至此,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这时候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很广,故名大雪。

“大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冬季的第三个节气,与小雪节气一样,都是反映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的和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大雪这天的民间习俗主要有:大雪腌肉、大雪封河和大雪进补等

1、大雪腌肉

俗话说:“小雪腌菜,大雪腌肉”。

每年的大雪节气一到,在我国南方的大部分地区就开始了腌制腊肉腊肠的工作。

腌肉就是用食盐腌制,又叫渍肉、盐肉、咸肉,是大众化的食品。好的腌肉外观清洁,刀工整齐,肌肉坚实,表面无粘液,切面的色泽鲜红,肥膘稍有黄色。大雪节气,家家户户忙着将将肉放进缸内腌制,再通过层层工序,最终将其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干,以迎接新年。

2、大雪封河

俗话说:“小雪封地,大雪封河”。

大雪封河的习俗由来已久,指的就是在每年的大雪时节,要将冰河封锁,避免有人下河滑冰,造成危险。虽然说大雪时节一到,我国北方地区许多河流都冻住了,一派“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但是此时的河水并未冻实,人们可以在岸上欣赏封河风光,却不能走上冰河滑冰嬉戏。

3、大雪进补

俗话说:“冬天进补,开春打虎”。

在我国民间,一直有流传这么一句话:“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可见,冬季进补的习俗由来已久。冬季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大雪时节是仲冬的开始,也是进补开始。此时宜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牛肉、羊肉、萝卜都是不错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大雪节气有什么讲究

全文共 1873 字

+ 加入清单

大雪纷纷是丰年”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它的到来也意味着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大雪节气有什么讲究,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大雪节气的风俗

喝红薯粥

随着大雪节气的到来,天气变得寒冷了起来,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这个时候可以在家里多喝一些红薯粥,红薯富含了大米以及面粉里缺少的赖氨酸,对人的身体非常有好处,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减少你在寒冷的冬天感冒发烧的机会,同时红薯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减肥食物,非常受一些女孩子的欢迎。

自制腌肉

腌肉是大雪节气习俗之一,在南京有句话是小雪腌菜大雪腌肉,所以当大雪节气到来的时候,每家都开始忙着腌肉了。人们将各种各样的肉类,按照自己的喜好,涂抹上各种调料,腌制成了许多既美味又非常容易保存的食物。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一些腊肉腊肠都非常美味,但是不能吃太多,否则会对人的身体有伤害。

观赏封河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到了大雪节气的时候,天气非常的寒冷,河里的水全都被冻住了,形成了一层厚厚的冰,人们可以尽情地在冰面上玩耍。一些年轻人也可以尽情享受他们喜爱的户外活动,比如堆雪人、溜冰、滑雪等等。

捕获乌鱼

在台湾,大雪时节台湾也是捕获乌鱼的好时节。这个时候整个台湾西部沿海都可以捕获乌鱼,产量非常高。乌鱼是一种非常美味的食物,而且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对人的身体非常有好处,每年大雪节气的时候,人们常用乌鱼来招待远方而来的客人。

大雪节气吃什么水果养生

1、梨

梨有润喉生津、润肺止咳、养阴生津、滋养肠胃的功效,尤其适合冬季内热的人食用。对于咳嗽这种症状,不想吃药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生吃梨了。生吃梨是可以治疗喉咙痒、干、痛、音哑等症状,同时对于便秘也会有效果的。梨子性微凉,有脾胃虚寒的人不宜生吃梨,而熟吃梨也更能起到清热止咳的效果,最好煮成梨水,并且要把梨肉也吃下去,以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

2、荸荠

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有“地下雪梨”之美誉,北方人称之为“江南人参”,既可做水果生吃,又可做蔬菜食用,是大众喜爱的时令之品。荸荠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生津、利尿通便、化湿祛痰、消食除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黄疸、痢疾、小儿麻痹、便秘等疾病,尤其适合饭后食用。

在清洗时,可以先将马蹄泡入温水中,泡约10-20分钟后换水,大力搓揉,这样反复淘洗数遍后即可洗净泥沙。但由于马蹄是水生植物,马蹄头部仍藏有部分细菌,不少人在洗净马蹄后喜欢用嘴啃着去皮,这样是很危险的,最好用刀子削皮,然后再食用更安全。

3、柑橘

大雪节气前后,柑桔类水果大量上市,适合冬季食用。柑桔有理气健胃、燥湿化痰、下气止喘、散结止痛、促进食欲、醒酒等多种功效。常吃桔子不仅身体补充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等营养具有健身、益体,促进生长发育的功效,而且还能健胃消食、燥湿除胀的功效。

4、葡萄柚

大雪节气,不少人忙于进补,这时容易变胖,葡萄柚可以满足你变瘦的欲望。葡萄柚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且由于它的热量较低,所以常被用于减肥食谱中。此外,葡萄柚含有非常丰富的柠檬酸、钠、钾和钙,而柠檬酸有助于肉类的消化,避免人体摄取过多的脂肪。因为这样会使葡萄柚变得较不容易被消化吸收,同食也不利于减肥之用。吃葡萄柚减肥,最好的食用时间是晚上。在吃过晚饭半个小时后就可以吃点葡萄柚了。

5、甘蔗

冬季是很需要补水的季节,甘蔗中含有丰富的糖分、水分,此外,还含有对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有益的各种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有机酸、钙、铁等物质。甘蔗不但能给食物增添甜味,而且还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和热量。

甘蔗含多种微量元素,其中铁的含量特别多,素有“补血果”的美称,拥有滋补清热、通便解结的作用。作为清凉的补剂,它可治疗因热病引起的伤津,心烦口渴,反胃呕吐,肺燥引发的咳嗽气喘。甘蔗汁还可缓解酒精中毒。甘蔗含糖量高,应控制食用量,睡前不宜吃。

大雪节气有什么讲究

1、注意饮食

大雪节气,室内气候干燥,新鲜蔬菜减少,会造成维生素B缺乏而诱发口角炎。因此,冬季应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

2、注意起居和运动

大雪节气,要注意保持情绪的稳定、平和,起居和运动有规律。

冬季日短夜长,要注意早卧迟起,不要熬夜,不要过早起床晨炼,“必待日光”。

3、注意防寒

大雪节气,我们应注意风邪和寒邪的侵入,尤其是头部和脚部。这是因为,一些疾病的发生,与不注意保暖有很大关系。

4、注意情绪平和

许多疾病,是由于情志引起的。例如,因为情绪不稳和起居无规律易引发青光眼--一种致盲眼病,此病多在冬季寒冷的月份发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大雪节气的讲究和养生原则

全文共 2438 字

+ 加入清单

大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12月7日(个别年份的6日或8日),其时视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大雪节气的讲究养生原则,欢迎阅读!

大雪节气有什么讲究

1、注意鞋子的舒适度

穿鞋应大小适宜,才能有较好的保暖效果。

2、适当出去锻炼,忌长期在室内

长期在室内不仅空气新鲜度不够,人体机能的锻炼也有所减弱。要注重锻炼身体,如进行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运动,以便养筋健骨、舒筋活络、畅通血脉、增强自身抵抗力。

3、忌长期紧闭门窗睡觉

冬季应每天开窗数次,以便空气流通。长期紧闭门窗睡觉,易患鼻塞、口干、头痛、免疫功能下降等,并且冬季空调的温度应该适宜,不能过高。

4、不要过分舔唇

用舌头去舔干裂的嘴唇,结果越舔越干,越舔越裂。这种坏习惯会使唇部更加干燥,甚至会造成干裂流血,引起感染化脓。

5、最好不要总带口罩

整天戴着口罩,鼻腔及整个呼吸道的黏膜得不到锻炼,稍微受寒,就容易感冒,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

6、注意作息时间上的规律性

良好的睡眠能补充能量、恢复精力,有“养阴培元”之效。为了适应“冬藏”,此时应适当增加睡眠时间。提倡早睡,适当多睡,以达到养精蓄锐的目的。

7、不可穿着太多暴露

衣服穿得过多、过厚,会使皮肤血管扩张,流向皮肤的血液增多,从而增加散热作用,这样反而降低了机体对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容易生病。

大雪节气养生原则

1、保暖护阳气

冬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大雪节气的特点是干燥,空气湿度很低。此外,衣服要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宜保暖贴身,不使皮肤开泄汗出,保护阳气免受侵夺。夜晚的温度会更低,夜卧时要加多衣被,使四肢暖和,气血流畅,这样则可以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如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脑血栓形成等。

2、起居宜早眠早起

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要“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

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在“藏”字上下功夫。起居调养宜早眠早起,并要收敛神气,特别在南方要保持肺气清肃。早晚温差悬殊,老年人要谨慎起居,适当运动,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3、养宜适度

所谓适度,就是要恰到好处。不可太过,不可不及

。若过分谨慎,则会导致调养失度,不知所措。稍有劳作则怕耗气伤神,稍有寒暑之异便闭门不出,食之惟恐肥甘厚腻而节食少餐,如此状态,都因养之太过而受到约束,不但有损健康,更无法“尽终天年”。

4、养勿过偏

综合调养要适中。有人把“补”当作养,于是饮食强调营养,食必进补;起居强调安逸,静养惟一;此外,还以补益药物为辅助。虽说食补、药补、静养都在养生范畴之中,但用之太过反而会影响健康。正如有些人食补太过则会出现营养过剩,过分静养只逸不劳则会出现动静失调,若药补太过则会发生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新陈代谢产生失调而事与愿违。

5、泡脚按摩

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此外,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6、要多喝水

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冬季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3000毫升。

7、保持精神良好

冬天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改变情绪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动,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都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的良药。

8、通风健脑

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

9、喝粥调养

冬季饮食忌粘硬生冷。营养专家提倡,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

特别是羊肉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适宜。

大雪节气吃什么蔬菜?

大雪节气到来,天气变得更加寒冷了,这个时候要注意养生保健,调整饮食,日常饮食少不了蔬菜,在寒冷的大雪节气更要多吃蔬菜来补充营养、防止上火。到底大雪节气吃什么蔬菜呢?

1、莲藕

由于冬季天气干燥、饮食过热常造成人体燥热上火,莲藕无污染,清热润燥,深受欢迎。中医认为,生藕性寒,有清热除烦之功,煮熟后由凉变温,有养胃滋阴、健脾益气的功效。莲藕与芸豆熬汤,可改善睡眠质量,和排骨一起煲汤能健脾开胃,适合脾胃虚弱的人滋补养生。需要提醒的是,长时间炖莲藕,最好选用陶瓷或不锈钢的器皿,避免用铁锅,也尽量别用铁刀切莲藕,以避免其氧化变黑。

2、西葫芦

天冷时,人们容易饮食过量。美国巴斯帝尔大学研究发现,多摄入膳食纤维有助于防止身体发胖。西葫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含热量相对较低,消化速度较慢,饱腹时间也较长,因而可以防止冬日过量饮食。西葫芦中还含有胡萝卜素,有益抗击癌症和心脏病等疾病。生吃西葫芦比熟食效果更好,也可以用它做菜汤吃。

3、马蹄

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有“地下雪梨”之美誉,北方人称之为“江南人参”,既可做水果生吃,又可做蔬菜食用,是大众喜爱的时令之品。荸荠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生津、利尿通便、化湿祛痰、消食除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黄疸、痢疾、小儿麻痹、便秘等疾病,尤其适合饭后食用。

在清洗时,可以先将马蹄泡入温水中,泡约10-20分钟后换水,大力搓揉,这样反复淘洗数遍后即可洗净泥沙。但由于马蹄是水生植物,马蹄头部仍藏有部分细菌,不少人在洗净马蹄后喜欢用嘴啃着去皮,这样是很危险的,最好用刀子削皮,然后再食用更安全。

4、甘蔗

冬季是很需要补水的季节,甘蔗中含有丰富的糖分、水分,此外,还含有对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有益的各种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有机酸、钙、铁等物质。甘蔗不但能给食物增添甜味,而且还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和热量。

甘蔗含多种微量元素,其中铁的含量特别多,素有“补血果”的美称,拥有滋补清热、通便解结的作用。作为清凉的补剂,它可治疗因热病引起的伤津,心烦口渴,反胃呕吐,肺燥引发的咳嗽气喘。甘蔗汁还可缓解酒精中毒。甘蔗含糖量高,应控制食用量,睡前不宜吃。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4节气大雪有什么讲究

全文共 2333 字

+ 加入清单

雪花飘飘,像柳絮一般的雪,带给你健美健康;雪花翩翩,像芦花一般的雪,带给你幸福吉祥;雪花纷纷,像蒲公英一般的雪,带给你快乐逍遥,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4节气大雪有什么讲究,供大家参考。

大雪食俗之小米红薯粥

1粥可以和胃补脾,润养肺燥,是养生的绝佳选择。小米粥有滋阴养血,和胃安眠等功效,而红薯也素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功效,使人“长寿少疾”。

一起来学营养、简单、美味的小米红薯粥吧!

2材料:小米、玉米渣、红薯

做法:

1、小米和玉米渣略为淘洗后,加清水大火煮沸后,转中小火。

2、红薯去皮洗净切成小块,加入煮开的小米粥里同煮。

3、等小米和红薯都熬至软绵顺滑即可熄火。

小贴士:

熬煮小米粥的时候加入少许白米或糯米、玉米渣、南瓜、山药等同煮,不但可以增加营养,还可以改善小米粥粗糙的口感,使粥更加浓稠绵滑。

大雪食俗之腌腊肉

1腊肉存放时间长,味道极香浓,下面分享的腊肉的简易做法,一起动手吧!

材料:带皮五花肉1500g,生抽90g,老抽70g,盐50g,冰糖30g,白酒30g,花椒,八角适量。

2做法:

1、五花肉洗净,晾干。放入盒子里。

2、生抽90g,老抽70g,盐50g,冰糖30g,白酒30g,花椒,八角适量拌匀后倒入五花肉,盖盖摇晃拌匀。

3、约腌制3-4天,取出,置阴凉干燥处阴干。图为过了一夜。

4、再过一天后,稍见发亮。

5、过了两三天,见肉收紧,稍稍出油。

6、约一周后,可见泛出很多油,就可以了。

7、取一块洗净,放盘上,入蒸锅蒸30-40分钟。

8、切片即可直接食用,也可做腊肉饭。

大雪那天要吃什么传统食物

大雪节气时,温度下降快,身体能量流失大,因此,大雪节气时要吃一些高热量、具有滋补性的食物,例如羊肉、牛肉等,也要适当的食用一些应季的蔬果,例如白萝卜、大白菜、红薯、甘蔗、荸荠、橘子等,食用时注意荤素结合、做好营养搭配。

1、牛羊肉

牛肉与羊肉都属于红肉,且中医认为二者性温,有滋补养生的功效。牛羊肉中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能帮助增强人体的免疫力,牛羊肉很有丰富的矿物质,特别是铁元素,能帮助人体补气养血,驱寒暖身,有助于缓解冬季手脚冰凉等症状,帮助对抗寒冷,所以说大雪养生,少不了牛羊肉来帮忙。

2、食用菌

香菇等食用菌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与矿物质,食用菌自古就是珍贵的保健食品,现代科学证明,食用菌中的香菇多糖,核酸、香菇嘌呤、维生素及矿物质锌、硒等成分能够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和合成,防止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保持血管年轻有弹性,从而起到改善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多吃些食用菌,有助于身体保健。

3、藕

藕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淀粉、糖类、多酚类物质、钙、铁、磷等营养成分,生吃生津清热、止血凉血,熟吃健脾开胃、止泻固精、强身补虚,是冬季进补蔬菜之一,也是火锅的首选配菜之一。

4、山药

山药享有“神仙之食”的美誉,营养丰富,同时还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人类所需的18种氨基酸中,山药中含有16种。山药可以补虚健脾胃,山药对食少体倦的病人有很好的补益功效。《日华子本草》说山药“助五脏、活筋骨、长志安神、主治泄精健忘”,记忆力不好的朋友,也可以多吃些山药。

大雪那天有什么传统习俗

一、喝红薯粥

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门,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粥度日。《本草纲目》有:“红薯,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说法。红薯含有大米、面粉缺乏的赖氨酸,赖氨酸可促进人体上皮细胞的成熟,一直抗癌因子与细胞中蛋白质的结合,可提高人体抵抗力,秋冬吃红薯还有防燥的功效,但不能多吃。

二、大雪腌肉

老南京有句俗语,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的风俗之一就是腌肉。“未曾过年,先肥屋檐”,说的是到了大雪节气期间,会发现许多居民的门口、窗台都挂上了腌肉、香肠等,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大雪为什么要腌肉?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都会爬上岸来伤人,人们为了躲避伤害,每到年底,就足不出户。因此,在“年”出来前,就必须储备很多食物。肉、鱼、鸡、鸭等肉食品无法久存,南京人就想出了把这些肉食品腌制存放的方法,而对于新鲜的菜,人们就用风干的`办法。

三、观赏封河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冰都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

四、滑冰

滑冰是冬季游戏之一,古时称为冰嬉。北方严寒,河流冻得坚实,有的地方汲水浇成冰山,高三四丈,晶莹光滑,人们缚皮带蹬皮鞋,从山顶挺立而下,以到地而不仆倒者为胜,这种游戏叫做打滑挞。

五、赏雪玩雪

大雪时节,全国各地人们更多的是在冰天雪地里赏玩雪景。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有一段话描述了杭州城内的王室贵戚在大雪天里堆雪人、雪山的情形:“禁中赏雪,多御明远楼,后苑进大小雪狮儿,并以金铃彩缕为饰,且作雪花、雪灯、雪山之类,及滴酥为花及诸事件,并以金盆盛进,以供赏玩。”

六、捕乌鱼

在台湾,大雪时节台湾也是捕获乌鱼的好时节。俗语“小雪小到,大雪大到”是指,从小雪时节乌鱼群就慢慢进入台湾海峡,到了大雪时节因为天气越来越冷,乌鱼沿水温线向南回流,汇集的乌鱼群也越来越多,整个台湾西部沿海都可以捕获乌鱼,产量非常高,常被当作上等佳肴来招待宾客。

七、大雪进补

时至大雪,是“进补”的大好时节,但不要一味地补充有营养的食物,要根据地域、天气吃不同的食物。江南不太冷的地方适合用鸭、鱼温补;北方气候寒冷,可以用羊肉、牛肉补充身体元气,增加御寒能力。如果天气持续干燥,还要在滋补时增加冰糖、百合等甘润的食物,以起到“灭火器”的作用,防止身体上火。大雪节气前后,柑桔类水果大量上市,适当吃一些可以防治鼻炎,消痰止咳。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大雪节气有什么讲究和忌讳介绍

全文共 1744 字

+ 加入清单

大雪节气也有很多禁忌,首先就是忌熬夜,这个季节要适当增加睡眠时间,早睡多睡,养精蓄锐等等,下面给大家分享大雪节气有什么讲究忌讳介绍,欢迎阅读!

2022年大雪时间

2022年12月7日11:46:04,农历十一月十四,星期三。所谓“大雪”,是指“至此而雪盛”,预示着雪将由小到大,降雪天数和降雪量比小雪节气增多,特别是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汇的地区,雪会下得很大,范围也更广。

大雪进补吃什么好?

1、牛羊肉

牛肉与羊肉都属于红肉,且中医认为二者性温,有滋补养生的功效。牛羊肉中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能帮助增强人体的免疫力,牛羊肉很有丰富的矿物质,特别是铁元素,能帮助人体补气养血,驱寒暖身,有助于缓解冬季手脚冰凉等症状,帮助对抗寒冷,所以说大雪养生,少不了牛羊肉来帮忙。

2、食用菌

香菇等食用菌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与矿物质,食用菌自古就是珍贵的保健食品,现代科学证明,食用菌中的香菇多糖,核酸、香菇嘌呤、维生素及矿物质锌、硒等成分能够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和合成,防止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保持血管年轻有弹性,从而起到改善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多吃些食用菌,有助于身体保健。

3、白萝卜

白萝卜味辛,甘,性凉,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消食化滞的功效。冬季吃多了油腻食物,也需要多吃些白萝卜,来帮助肠道蠕动,同时也能缓解干燥内热引起的咽干,咽痛,咳嗽等症。帮助身体补水,促进消化,增强人体免疫力。

4、藕

藕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淀粉、糖类、多酚类物质、钙、铁、磷等营养成分,生吃生津清热、止血凉血,熟吃健脾开胃、止泻固精、强身补虚,是冬季进补蔬菜之一,也是火锅的首选配菜之一。

5、山药

山药享有“神仙之食”的美誉,营养丰富,同时还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人类所需的18种氨基酸中,山药中含有16种。山药可以补虚健脾胃,山药对食少体倦的病人有很好的补益功效。《日华子本草》说山药“助五脏、活筋骨、长志安神、主治泄精健忘”,记忆力不好的朋友,也可以多吃些山药。

6、橙

橙中含有多种有机酸,能帮助人体代谢,有利于氨基酸的吸收,帮助增强新陈代谢,橙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能帮助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同时橙的香味还能帮助缓解紧张情绪,舒缓神经。

适宜大雪进补的食物有很多,但是大家在进补的时候也要注意营养均衡,不宜过分油腻也不宜暴饮暴食,尽量做到膳食多样化。

大雪节气有什么讲究和忌讳

1、忌穿衣过多

到了大雪节气,就忌讳穿衣过多、过厚。

因为冬季寒冷,穿衣过多稍微一动就容易出汗,捂得非常难受,如果这时把衣服再脱下来,身体又会对外界环境温度没有适应能力,容易生病。

2、忌舔唇

冬季天干物燥,特别是到了大雪时节,空气湿度会更低。

这时候,日常生活非常忌讳舔嘴唇,因为舔嘴唇并不能起到滋润嘴唇的作用,反而会越舔越干,越舔越裂,甚至会造成干裂流血,引起感染化脓。

3、忌熬夜

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生要注重自然规律,所以特别忌讳熬夜,应当起居调养早睡晚起,以达到养精蓄锐的目的。

4、忌常戴口罩

大雪时节到来,气温越来越冷,各种风寒感冒就会常有发生。

虽然现阶段提倡出门常戴口罩,但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御寒能力,建议还是要适当地让鼻腔及整个呼吸道的黏膜呼吸些冬天的冷空气,使其得到锻炼。否则容易稍微受寒,就会感冒。

大雪节气的传统习俗

腌肉、打雪仗、赏雪景、进补都是大雪节气的民俗。老南京有句俗话,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此时,家家户户门口,窗台上都会挂上腌肉、香肠、咸鱼等腌制品,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如果此时恰逢天降大雪,人们都会热衷于在冰天雪地里打雪仗、赏雪景,其乐融融。

大雪腌肉

老南京有句俗语,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将大盐加八角、桂皮、花椒、白糖等入锅炒熟,待炒过的花椒盐凉透后,涂抹在鱼、肉和光禽内外,反复揉搓,直到肉色由鲜转暗,表面有液体渗出时,再把肉连剩下的盐放进缸内,用石头压住,放在阴凉背光的地方,半月后取出,将腌出的卤汁入锅加水烧开,撇去浮沫,放入晾干的禽畜肉,一层层码在缸内,倒入盐卤,再压上大石头,十日后取出,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干,以迎接新年。

大雪封河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冰都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大雪节气讲究事项有哪些 大雪气候有什么特点

全文共 1062 字

+ 加入清单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气之一,但是人们对于大雪并不是很了解,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那么大雪的气候特点有哪些呢?大雪讲究事项有哪些呢?下面就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雪节气讲究事项有哪些 大雪气候有什么特点,欢迎阅读!

大雪节气讲究事项有哪些 大雪气候有什么特点

大雪气候有什么特点

降温

有人做过统计,我国强冷空气最多的月份是在11月。北方大部分地区12月份的平均温度约在–5℃~–20℃之间,南方的强冷空气过后,有时也会出现霜冻。寒冷对体弱者和老年人的健康十分不利。

大雪

我们知道,强冷空气往往能够形成较大范围降雪或局地暴雪。降雪的益处很多,特别是有利于缓解冬旱,冻死农田病虫,有利于冬季旅游的开展。但降雪路滑,化雪成冰,容易导致民航航班延误、公路交通事故和车道拥堵;个别地区的暴雪封山、封路还会对牧区草原(称为白灾)人畜安全造成威胁。

冻雨

强冷空气到达南方,特别是贵州、湖南、湖北等地,容易出现冻雨。冻雨是从高空冷层降落的雪花,到中层有时融化成雨,到低空冷层,又成为温度虽低于0℃,但仍然是雨滴的过冷却水。过冷却水滴从空中下降,当它到达地面,碰到地面上的任何物体时,立刻发生冻结,就形成了冻雨。出现冻雨时,地面及物体上出现一层不平的冰壳,对交通、电力、通讯都会造成极大影响,还会造成果树损毁。根据《长江中下游气候》一书中统计,每年12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气温在–3~0℃时,容易出现冻雨,冻雨出现几率占到76%。

大雪节气讲究事项有哪些

1、注意鞋子的舒适度

穿鞋应大小适宜,才能有较好的保暖效果。

2、适当出去锻炼,忌长期在室内

长期在室内不仅空气新鲜度不够,人体机能的锻炼也有所减弱。要注重锻炼身体,如进行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运动,以便养筋健骨、舒筋活络、畅通血脉、增强自身抵抗力。

3、忌长期紧闭门窗睡觉

冬季应每天开窗数次,以便空气流通。长期紧闭门窗睡觉,易患鼻塞、口干、头痛、免疫功能下降等,并且冬季空调的温度应该适宜,不能过高。

4、不要过分舔唇

用舌头去舔干裂的嘴唇,结果越舔越干,越舔越裂。这种坏习惯会使唇部更加干燥,甚至会造成干裂流血,引起感染化脓。

5、最好不要总带口罩

整天戴着口罩,鼻腔及整个呼吸道的黏膜得不到锻炼,稍微受寒,就容易感冒,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

6、注意作息时间上的规律性

良好的睡眠能补充能量、恢复精力,有“养阴培元”之效。为了适应“冬藏”,此时应适当增加睡眠时间。提倡早睡,适当多睡,以达到养精蓄锐的目的。

7、不可穿着太多暴露

衣服穿得过多、过厚,会使皮肤血管扩张,流向皮肤的血液增多,从而增加散热作用,这样反而降低了机体对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容易生病。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大雪节气养生食物及讲究

全文共 2374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12月7日左右将迎来大雪节气,大雪节气气温会骤降,除了华南一带,大部均进入冬季,冷空气会南下会导致降雪天气,当强冷空气到达南方,就会出现冻雨天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雪节气养生食物讲究,欢迎阅读!

大雪节气养生食物

1、红黏粥

大雪以后气温逐渐变冷,人们屋里屋外都十分注意保暖,纷纷穿上冬装,防止受冻,出现冻疮。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门,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粥度日。粥可以和胃补脾,润养肺燥,是养生的绝佳选择。小米粥有滋阴养血,和胃安眠等功效,而红薯也素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功效,使人“长寿少疾”。

2、羊肉

“冬天进补,开春打虎”,大雪提醒人们要开始进补了,进补的作用是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健康过冬。老南京大雪进补爱吃羊肉,驱寒滋补,益气补虚,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羊肉还可以增加消化酶,帮助消化。专家建议,冬天食用羊肉进补,可以和山药、枸杞等“混搭”,营养更丰富。至于北方民族,这个时候已相当寒冷,像是在包头地区有句俗谚说“小雪杀猪,大雪宰羊”,大雪季节到,就是杀猪准备年货的时刻。这个时候,无论谁家宰杀牲畜,亲朋好友都会来帮忙,东家准备食物、小酒、小菜宴请,因此小雪、大雪季节都是家族亲友们叙旧联络感情的时刻。

3、兑糖儿

“糖儿客,慢慢担,小息儿跟着一大班。”每当“大雪”节气前后,温州街头就会出现一种“兑糖儿”的场面。各地饴糖作坊将制成的整版饴糖提供给专门挑担走街串巷的小商贩,俗称“糖儿客”。“糖儿客”一边敲打糖刀,一边吆喝卖糖。小孩常常被吸引,家长便将家里的铜质废品、铜钱铜板之类物件拿来跟“糖儿客”兑换饴糖。由于冬季食饴糖有滋补身体的好处,所以如今这“兑糖儿”也发展为一种商业经营方式。

4、狗肉

俗话说“挂羊头卖狗肉”,其实咱们温州人一直有“冬令香肉暖胃”之说,这香肉即是狗肉。寒冬时节是食狗肉进补的最佳时刻,《大明本草》上就有“黄狗大补益人,余色微补”记载。据说,身体虚弱而溺床的小孩,吃一两回狗肉就能够见愈。过去,温州不少人家将狗肉作为产妇补体的佳品相互赠送。

大雪节气养生有什么讲究

1、注意鞋子的舒适度

穿鞋应大小适宜,才能有较好的保暖效果。

2、适当出去锻炼,忌长期在室内

长期在室内不仅空气新鲜度不够,人体机能的锻炼也有所减弱。要注重锻炼身体,如进行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运动,以便养筋健骨、舒筋活络、畅通血脉、增强自身抵抗力。

3、忌长期紧闭门窗睡觉

冬季应每天开窗数次,以便空气流通。长期紧闭门窗睡觉,易患鼻塞、口干、头痛、免疫功能下降等,并且冬季空调的温度应该适宜,不能过高。

4、不要过分舔唇

用舌头去舔干裂的嘴唇,结果越舔越干,越舔越裂。这种坏习惯会使唇部更加干燥,甚至会造成干裂流血,引起感染化脓。

5、最好不要总带口罩

整天戴着口罩,鼻腔及整个呼吸道的黏膜得不到锻炼,稍微受寒,就容易感冒,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

6、注意作息时间上的规律性

良好的睡眠能补充能量、恢复精力,有“养阴培元”之效。为了适应“冬藏”,此时应适当增加睡眠时间。提倡早睡,适当多睡,以达到养精蓄锐的目的。

7、不可穿着太多暴露

衣服穿得过多、过厚,会使皮肤血管扩张,流向皮肤的血液增多,从而增加散热作用,这样反而降低了机体对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容易生病。

大雪节气养生注意事项

大雪节气养生注意事项1、注意饮食

大雪节气,室内气候干燥,新鲜蔬菜减少,会造成维生素B缺乏而诱发口角炎。因此,冬季应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

在此节气,人们在饮食习惯上,可以进补了。进补时在饮食上,适当多吃大蒜、韭菜、辣椒、生姜、香菜、洋葱、山药、桂圆、栗子及杏脯等性属温热的食物,以便助于御寒。不过,由于天气干燥再加上饮食不当,很容易使人上火并患口疮,还要注意控制数量。同时,注意少吃肉食,多吃蔬菜和温性水果,宜多喝粥。

由于室内外干燥,空气湿度很低,一定要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保证器官正常的新陈代谢,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3000毫升(即常说的“8杯水”,一杯约300毫升)。

大雪节气养生注意事项2、注意起居和运动

大雪节气,要注意保持情绪的稳定、平和,起居和运动有规律。

冬季日短夜长,要注意早卧迟起,不要熬夜,不要过早起床晨炼,“必待日光”。

大雪节气养生注意事项3、注意防寒

大雪节气,我们应注意风邪和寒邪的侵入,尤其是头部和脚部。这是因为,一些疾病的发生,与不注意保暖有很大关系。中医认为,人体的头、胸、脚这三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袭。

中医理论认为,头是“诸阳之会”。不戴帽的人,环境气温为15℃时从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总热量的30%;若气温在4℃,从头部散失总热量占60%。天气寒冷,会使血管收缩,人会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对于脑血管病人来说,寒冷很容易诱发脑血管病。由此可见,头部保暖非常重要。

冬天风寒侵人人体,首当其冲的还有胸部和腹部。胸部和腹部受寒之后,易折伤体内阳气,从而引发心脏病的发作。此外,寒冷还可诱发胃肠病的发生,所以,胸腹部保暖也不容忽视的环节。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皮下脂肪层较薄,保暖性较差,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使抗病力下降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因此,大雪节气要注意足部的保暖。

大雪节气养生注意事项4、注意情绪平和

另外,要注意情绪平和,许多疾病,是由于情志引起的。例如,因为情绪不稳和起居无规律易引发青光眼——一种致盲眼病,此病多在冬季寒冷的月份发作,其症状有:眼痛、眼胀、视力减退,并伴有头痛、恶心等症状。故平时一定要保持稳定的情绪,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兴奋;注意起居要有规律,不在黑暗处久留,防止瞳孔扩大引起眼压增高;晴朗的天气下,适度参加户外活动,因为这样可增加眼底血管氧气的供应减少血液中二氧化碳的聚积避免眼压升高;气候寒冷的恶劣天气里,要尽量减少外出以减少对眼部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