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太阳系最边缘的天体(汇编20篇)

太阳系是怎么诞生的?太阳系最边缘的天体?下面就由问学吧小编告诉大家太阳系为什么诞生吧!

浏览

1792

文章

1000

篇1:faceu太阳的后裔效果怎么玩 faceu太阳的后裔贴纸介绍

全文共 272 字

+ 加入清单

faceu太阳后裔效果怎么玩?faceu太阳的后裔贴纸怎么找?最近的韩剧太阳的后裔可谓红遍了半边天,里面男主宋仲基帅出新高度,已有赶超当年来自星星的你之势,今日小编发现有人晒出了类似男主宋仲基军装样子的照片,这是怎么弄的呢?原来是用faceu做的,那么faceu太阳的后裔效果怎么玩?faceu太阳的后裔效贴纸怎么找?让小编来告诉大家吧!

1、打开feceu并注册账号并登录后就进入到了软件的拍摄画面我们选择hot这一项中看起来像是宋仲基的贴纸,点击下载。

2、下载完毕后就可以使用这个贴纸了,对准镜头笑一个,是不是也能穿上太阳的后裔的军装了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乌龟会被太阳晒死吗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乌龟会被太阳晒死吗?

适当的晒太阳不会导致乌龟晒死,因为晒太阳对乌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阳光有助于钙的吸收,促进龟壳的发育和龟的健康生长。但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晒太阳的时间不应超过30分钟。这是因为长期暴露会导致乌龟体内水分蒸发过多,脱水或中暑,进而危及乌龟的生命。

乌龟养在阳台上不会晒死,但夏天气温高,阳光长时间直射,会晒死,所以夏天可以遮住乌龟,把乌龟放在阴凉的地方,偶尔晒太阳。

特别是在春冬两季,当阳光出来时,你可以搬到阳台上晒太阳,不需要长时间,一个小时,但要注意不要暴露在阳光下。乌龟晒太阳有助于补充钙,但也能杀死龟壳中的一些细菌,常年不晒太阳的乌龟会导致疾病,最终可能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太阳活动周期发现始末

全文共 667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活动周期发现始末

太阳活动周期的发现至今已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它的发现者不是天文学家,而是一位天文爱好者。

19  世纪初期,德国有一位名叫亨利·施瓦布的药剂师,他是一个十分狂热而又异常勤奋的天文迷。

那时候,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刚刚发现天王星,许多天文学家认为,在水星轨道之内、离太阳很近的地方还有一颗尚未发现的大行星,并称之为“火神星”(因为水星的运动存在异常,他们怀疑是“火神星”的影响造成的)。许多人都想成为这颗“火神星”的发现者,施瓦布即是其中极热心的一个。他从 1826 年开始对太阳进行观测,想利用“火神星”凌日的机会发现它。只要天气晴朗,他的观测从不间断。

为了把太阳黑子与“火神星”区别开,施瓦布每天都把日面上的黑子画下来。他整整坚持画了 17 年,但直到 1843 年,始终没有找到“火神星”的踪影。施瓦布把积累了几柜子的黑子图全部翻出来进行比较,想从中寻觅到“火神星”的蛛丝马迹。然而,“火神星”没有找到,他却意外地发现了太阳黑子的 11 年周期变化。

施瓦布马上将自己的发现写成论文,寄到天文期刊编辑部,但是因为他是一位药剂师,编辑们根本没有理睬他。施瓦布没有气馁,继续坚持每天观测。又过去了 16 年,1859 年,施瓦布已经是一位双鬓斑白的老人。“火神星”依然没有踪影,而太阳黑子变化的规律却更加明显了。施瓦布把自己的观测成果告诉了一位天文学家,这位天文学家帮助施瓦布把这一重大发现公诸于世。

施瓦布的发现受到天文学家的极大重视,并很快得到了证实。目前,太阳活动的 11 年周期变化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太阳活动基本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全文共 263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其中包括八大行星。那么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你知道是哪一个吗?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因此,水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最内侧也是最小的一颗行星,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水星是一颗类地行星,由于其非常靠近太阳,所以只会出现在凌晨称为辰星,或是黄昏出现作为昏星。 除非有日食,否则在阳光的照耀下通常是看不见水星的。 水星有着与地球一样的岩石个体,据统计,水星上的环形山有上千个,表面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星罗棋布。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太阳龟怎么样?太阳龟介绍

全文共 556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龟是一种半水栖动物,主要分布在缅甸、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一代。它们背甲呈红褐色或棕色,边缘有突出的锯齿,又叫刺山龟。它们龙骨较为明显,脑袋及四肢上有红色点状花纹。很多玩家喜欢这种形态独特的龟,太阳龟怎么样?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为大家全面介绍太阳龟。

太阳龟怎么样

太阳龟多以植物为食,喜欢吃高纤维植物的根茎及叶子偶尔会吃蚯蚓。家养的太阳龟可以喂食羽衣甘蓝、莴苣、生菜、白菜、番茄。它们喜欢吃的水果有香蕉、草莓、苹果。这些水果和蔬菜都要切碎后喂食哦,偶尔也可以喂它们处理过的乳鼠及蚯蚓。

太阳龟适宜的生长温度在27-30摄氏度,生长环境最好布置成水陆分离的形式。水深6厘米左右,陆地的铺设可以采用泥炭藓和长纤维泥炭藓,可以藏身,乌龟会有安全感。

太阳龟怎么样

太阳龟一季可以生2-3窝,每窝生蛋1-2颗。孵化期106天左右,幼龟的体质非常弱,成活率很低。刚孵化出的太阳龟幼龟不要用手扯掉脐带,以免对幼龟造成伤害。1-2天时可以不用投食,之后喂一些煮熟的鸡蛋及切碎的虾肉、红薯拌在一起。注意保持饲养箱湿度。

当气温低于10摄氏度,太阳龟会进行冬眠,新陈代谢缓慢,它们冬眠的时间在每年11月到次年3月。如果你的太阳龟体质太弱,可以将温度控制在27摄氏度,不让它们冬眠。

太阳龟怎么样

以上介绍了太阳龟及其饲养技巧,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早晨的太阳比中午的要离我们近些吗?

全文共 716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一种感觉,早上的太阳看起来比中午的大。这是因为太阳在早上比中午离我们更近吗?如果我们用一台固定的照相机拍下早晨和中午的太阳,并比较它们,我们会发现它们的大小完全一样,那么为什么我们会看到不同的东西呢?

事实证明,当我们的眼睛看一个物体时,我们感觉到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物体本身的实际大小,还取决于许多因素,如距离、背景背景背景和物体本身的亮度。有时候我们可能有幻觉。

早上,太阳刚刚从地平线升起。由于地平线离我们很远,远处背景中的树和房子太小,看不清楚。在这种背景下,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看起来非常大。中午,太阳高高挂在广阔的天空中,与地球附近的高大树木和房屋相比,天空显得非常小。

早晨,太阳刚刚从地平线升起,当地球仍处于相对昏暗的状态时,明亮的太阳在昏暗的背景下显得特别大,而中午高高挂在天空的太阳与周围明亮的天空相比亮度有微小的差异,而且光线穿透现象并不显著,所以它似乎感觉很小。

太阳在早上看起来比中午大的另一个原因是太阳在早上的位置较低。当我们观察时,我们的眼睛是直着看的。眼球中的晶状体保持正常状态,突起较少,焦距较大。透过视网膜上的透镜,太阳的图像也更大。中午,我们需要抬头看太阳。由于头部和颈部曲率的限制,太阳不能直接进入人眼。我们看到太阳眯着眼。为了在视网膜上获得清晰的图像,晶状体会不由自主地膨胀,使其焦距变小,而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图像也会变小。因此,当抬头看时,我们会觉得太阳变小了。如果我们中午躺在地上,戴着太阳眼镜看太阳,我们会感觉比站着的时候稍微大一点。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们感觉太阳在早上比在中午大的原因不是由于太阳和我们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的影响太小)。主要原因是由我们的幻觉造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手臂被太阳晒伤皮肤怎么办

全文共 426 字

+ 加入清单

夏天到了,很容易手臂晒伤,尤其是经常在野外工作的人群,最容易导致手臂晒伤,那么手臂被太阳晒伤皮肤怎么办?小编来对其详细的讲解一下。

手臂晒伤后修复步骤:

1、用冰水敷

皮肤晒伤进到室内后,使用冰水敷在晒伤部位15分钟左右,最好不断交替敷,夏天可以准备一块棉布,一直到皮肤恢复到原来的颜色和正常的温度。

2、用牛奶敷

用冰水敷后,可以在晒伤部位倒上些牛奶,过段时间冲洗干净

3、保湿凝露

上面步骤后,在晒伤部位涂上保湿成分比较好的润肤乳,最好是哪种凝露状的,按摩一段时间促进肌肤的对水分的吸收。

4、芦荟

将新鲜芦荟内的啫喱状汁涂在晒伤的皮肤上,。等自然干透。如果没有新鲜的芦荟,可以在夏季准备一些成分含量好的芦荟水和芦荟膏

5、维生素e

将维生素e切开,将油状物导入润肤乳里,涂抹在晒伤位置,防止出现疤痕。

温馨提示,手臂被太阳晒伤皮肤可以按照上述的方式去修复,这些都属于意外伤害急救小知识,所以说要对其多加了解,还需要对其晒伤后皮肤该如何急救等知识进行了解,就是最好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什么是太阳风?啥是太阳风?

全文共 338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风,是指从太阳上层大气射出的超声速等离子体带电粒子流。在不是太阳的情况下,这种带电粒子粒子流也常称为“恒星风”。太阳风是一种连续存在,来它自太阳并以200-800km/s的速度运动的高速带电粒子流。

这种物质虽然与地球上的空气不同,不是由气体的分子组成,而是由更简单的,且比原子小一个层次的基本粒子——质子和电子组成,但它们流动时产生的效应与空气流动十分相似,所以称为太阳风。

在太阳系中,太阳风的组成和太阳的日冕组成是完全相同的。其中氢占有73%,氦占有25%,并且还有少量的杂质。通常太阳风的能量爆发来自于太阳耀斑或其他被称为“太阳风暴”的气候现象。这些太阳活动可以被太空检测器和卫星检测到,检测到的主要标志是辐射。而在星际介质中,可以看到太阳风像是吹出了一个大“泡泡”。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巨大太阳黑子或致地球电网瘫痪 什么是太阳黑子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黑子是指存在于太阳表面的一种高温气体,呈现出暗色的区域。近年来,随着太阳黑子的数量不断增加,它们对地球的影响也日益显著,其中太阳黑子对地球电网的影响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话题。

太阳黑子的数量和活动规律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在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高峰期,太阳黑子的数量会显著增加。这些太阳黑子可以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和带电粒子,对地球的磁场和电网产生影响。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太阳黑子活动造成的大规模停电事件,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太阳黑子释放的能量和带电粒子可以干扰地球的磁场,导致磁场发生扭曲和变形。这会对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可能导致电压下降、电流波动等问题,导致电网瘫痪。太阳黑子的活动还可能引发大规模的雷电天气,造成电网设施的损坏和停电事故。太阳黑子活动还可能引发地震和海啸等自然灾害,这些灾害可能对电网设施造成严重的破坏。

未来,太阳黑子活动的加强和频繁,太阳黑子对地球电网的影响可能会更加显著。应对电网设施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修复可能存在的问题,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抗灾能力。通过研发和应用新型的电池、超级电容器等电力储存技术,可以在电网出现故障时快速地补充电力,避免长时间的停电事故。通过加强太阳黑子的监测和研究,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太阳黑子的活动情况和可能对电网产生的影响,为电网的稳定运行提供科学依据。制定针对太阳黑子活动可能造成的电网故障的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包括应急抢修、紧急供电等措施,以便在出现故障时能够快速响应和恢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太阳的黑子

全文共 2209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黑子

用望远镜观测太阳时,我们常常能看到它的表面有一些黑色的斑点——我们称为黑子。这些黑子都随着太阳自转,也就是利用了这些黑子才更容易定出它的自转周期——在圆面中央出现的黑子在6天以后就会移到西部边上,然后从那儿消失不见;约在两星期以后,如这黑子仍旧存在,它又会在东面边上出现。

黑子的大小有很大的差别,从最好的望远镜中才看得见的微点一直到通过涂黑的玻璃就能用肉眼观测到的大块都有。它们平常都成群出现,有时虽看不见单粒黑子,而它们的集团却可以为肉眼看见。单个黑子有的直径达8万千米,最大的一群黑子竟遮住了太阳表面圆盘的1/6。

一群黑子发展下去时,它们都按与太阳赤道平行的圈子展开。从太阳自转方向来说,领头的黑子大半是全体中最大的而且是寿命最长的,往往在别的都消失了以后还存在。一群黑子常常只剩下一些单个的成员 。一群中最后生成的也往往很大。黑子中央更暗的部分叫做“本影”(umbra),边上较亮的部分叫做“半影”(penumbra)。在分散的过程中,黑子分裂成一些很不规则的碎片。三百多年来的太阳黑子的观测(我国对太阳黑子的观测可追朔到《周易》中的“日中见斗”和“日中见沫”,不过确切的记录是汉成帝河平元年,即公元前28年,西方一直到1611年伽利略使用望远镜时才看到太阳黑子。)使我们知道了太阳黑子的频数是有一定规律的,周期约为11年一次。有些年份太阳上面很少黑子,甚至没有。1912年如此,1923年又如此。第二年出现的黑子数目就增多了一些;一年一年增加下去,其顶峰一般出现在5年后。以后又一年一年渐渐减少,直到周期满了才又增加。伽利略时代的人们就发现了这一变化,到了1843年由施瓦布(Schwabe)确立了它们的周期率。

太阳黑子数目改变的周期也是那更普遍的11年循环周期之一,这种周期是太阳与地球上的许多现象都依从的。深红的“日珥”(prominences)在太阳黑子最多时也最常出现。“日冕”(corona)随黑子的增加或减少而改变形状。地球上的“磁暴”(magnetic storm)——扰乱无线电信号传输和毁坏一些精密的电子设备的元凶——也和黑子一同增加强度与发生的频率。“极光”(aurora)也在黑子最多时更频繁而壮观地出现。气候则在这周期中会发生少许变化。

太阳黑子的出现及其周期性很显然与太阳的磁场有关。当前流行的太阳发电机理论试图通过研究太阳对流层中的流体运动和磁场的相互作用,来解释这种周期性以及太阳磁场的维持。1919年拉莫尔(Lamor)提出了太阳发电机的概念。1955年帕克(Paker)提出了自激发电机理论,奠定了湍流发电机理论的物理基础。按照这种理论,太阳黑子出现在磁场很强的太阳活动区,内部的相互作用会产生周期性振荡,并伴随出现表面磁场的细微变化。

太阳黑子的出现还有一条很有意思的规律:黑子并不是散布在太阳的全部表面上,而是在太阳纬度上的某些部分才有。在太阳的赤道上,黑子并不常见,可是离赤道向北或向南就逐渐多了起来,在南、北纬15度到20度是黑子出现最多的地方,再远又开始逐渐减少,30度以上就很少出现了。这区域如图14所示,其中最黑的部分就是黑子最多的区域。如果我们用一个白色的圆代表太阳,每观察到一个黑子就在相当地方加一黑点,若干年后我们就会得到图14这样的图形了。

与黑子相反,太阳表面还常常出现一些较光球更明亮的斑点,这些斑点经常在黑子附近出现,这就是所谓的“耀斑”(facula)。

黑子的出现表示太阳上起了极大的风暴。它们很像我们地球上的飓风——只是大了许多倍而已。炽热的气体在太阳旋涡中向上飞腾,到达了比内部压力小得多的光球之后,这些气体就喷发出来,迅速冲出了表面。这样膨胀的结果就使得周围的温度稍微降低了一点,因此也减弱了这一区域的光辉——这就是太阳黑子。其实,菌状漩涡的平顶也还是极热极亮的。看起来稍微黯淡些只是因为跟周围平静的太阳表面相比温度要低了一些的缘故。

地上的包括飓风在内的所有旋涡由于地球的自转,在北半球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却是顺时针旋转。太阳黑子与之类似,在太阳赤道北的太阳黑子与太阳赤道南的太阳黑子的旋转方向恰恰相反,因此可以看出太阳的自转。但太阳上风暴的情形比地球上风暴的情形更加复杂,因为随从的黑子常常跟领头的黑子有相反的旋转方向,更后出生的黑子的旋向则受之前已经存在的黑子群的影响,更为复杂。

太阳黑子的旋涡中心压力较低,因此附近的气体为其所吸引,在下降时也还是旋转着。这种情形在照片中可以看得很清楚。

二百年前,美国的海尔(Hale)和法国的德朗德(Deslandres)各自独立地发明了太阳单色光照相仪(spectroheliograph)。这是连接在望远镜上的一部分,利用它可以单独给某一特定的元素所发出的光照相,例如钙光或氢光。当利用这种仪器给太阳进行氢光摄影时,拍摄到的“谱斑”(flocculi)相片就从太阳黑子附近的形态分布显出了旋涡的存在。

为了消除大气层对太阳观测的不利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以来,空间探测器以及各种探测太阳的人造卫星陆续被发射升空,如太阳辐射监测卫星、轨道太阳观测站、国际日地探险者和太阳风年探测卫星等。这些携带了各类精密仪器的卫星对太阳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其中包括黑子周期现象,并且获得了很多出色的成果。有了这些卫星的帮助,我们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报太阳黑子和耀斑的爆发,从而避免磁暴对电子设备的损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太阳产房和月亮产房一样吗,有什么区别

全文共 347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国家级保护动物都有专门的饲养基地用于饲养和保护,特别是国宝大熊猫,在成都有专门的熊猫基地。除了日常的一些饲养之外,还会有繁育使得有更多的大熊猫宝贝诞生。而基地也为熊猫准备了专门的产房,不同的产房有不同的命名,那么太阳产房和月亮产房的区别是什么呢?

熊猫基地的熊猫数量非常的多,所以肯定会有不同的区域划分才方便照顾,包括针对于成年大熊猫,小熊猫,怀孕的大熊猫,待产的大熊猫,出生的新生熊猫等。产房是专门用于照顾刚出生的熊猫,而产房的划分也有不同的寓意。

那么太阳产房和月亮产房的区别是什么呢?就是里面的小熊猫生育的时间段不同,太阳产房是伴随的太阳出生的,小熊猫也就是白天出生的。月亮产房是伴随着月亮出生的,也就是晚上出生的小熊猫就在月亮产房。这样的产房名称也便于对于小熊猫出生时间段的区分和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太阳花幼苗太密了怎么办?怎么解决?

全文共 427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幼苗的种植密度过大,需要对其进行分苗处理。首先观察太阳花幼苗的长势,把长势较弱的幼苗从土壤中移出;之后如果密度还是较大,则需要将太阳花幼苗分别栽种在多个花盆或多片土地中,以保证其生长所需的养分。

太阳花的根和茎通气组织发达,非常耐涝。栽培应选择土地平整、肥力中等、灌排方便、土壤粘性相对较小的地块,不宜重茬。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驱避地下害虫,隔离病毒感染,提高种子发芽率。

太阳花的种植除了要考虑一定的种植密度以外,也要注意温度、光照以及土壤与水分的变化,这些都是促进太阳花种子更快发芽与出苗的关键因素。而在后期的长势中,则可以根据太阳花的生长情况进行一定的施肥管理。

向阳花是喜温又耐寒的作物,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种子耐低温能力很强,当地温稳定种子在2℃以上就开始萌动,4-5℃时能发芽生根,地温达8-10℃时就能满足种子发芽出苗的需要。生育中期日照充足,能促进茎叶生长旺盛,正常开花授粉,提高结实率。生育后期日照充足,子粒充实饱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小行星的繁殖也靠太阳吗?

全文共 864 字

+ 加入清单

小行星不发光;它们反射阳光。当小行星受到太阳照射时,它会升高表面温度。温度上升后,它会向外界辐射热量。热量辐射到外部世界,推动小行星前进。这就像一个小型喷气发动机向外界喷射气体,给小行星一个向前的推力。阳光推动小行星前进被称为雅科夫斯基效应。

阳光可以改变小行星的方向,但有时阳光也会导致另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它还能使小行星变成小行星。

当太阳照射在小行星上时,温度会非常高。尽管小行星也在旋转,但旋转速度非常慢,这使得暴露在太阳下的地方温度更高。在正常情况下,超过100度不成问题。另一方面,小行星另一边的温度很低,没有暴露在阳光下。这是在宇宙真空中,最低温度为零下270度,这使得同一颗小行星两侧的温差非常大。

这将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小行星不能忍受这样的温差变化。它们将分裂成两块,或三块或更多块,分离的块将成为独立的小行星。结果,小行星繁殖后代。在这种条件下能够繁殖的小行星绝不是坚硬的大石头。它们可能是许多岩石的集合体。它们不够强壮,无法通过重力聚集在一起,因此阳光很容易将它们分开,并产生自己的后代。

为了验证雅科夫斯基效应是否真的能导致小行星分裂,科学家们在电脑上进行了实验。他们用一堆碎石代替了一颗小行星。当阳光照射在它们身上时,碎石被加热,开始旋转,并且旋转得越来越快。这样,小行星就不是一个大球,而是开始变成一个大而厚的蛋糕,赤道部分严重地向外突出。一股独立的力量控制着他们。最后,它们分离出来,形成另一个部分。分离的部分也被称为重力作用下的新聚集,成为另一颗小行星。

作为一颗新的小行星,它必然与母亲有某种联系,就像女儿和母亲之间的关系一样,有许多相同的基因,这样外界就可以区分它们的母女关系。新的小行星和母体有着相同的轨道,看起来它们是一起运行的,所以这两个速度相同的小行星可以让科学家轻易地识别出它们曾经是小行星。

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动物要么吃植物,要么吃动物,它们的生长离不开太阳。在我们的地球上,没有人怀疑所有的东西都依赖太阳来生长,阳光也能让小行星“产生”小行星。似乎一切都是由太阳生长的定律也适用于太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知识普及!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越大还是越小?

全文共 353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纬度越低的话,太阳高度角就会越大。主要是因为纬度越低,离太阳就会越近,所以说,太阳高度角就会越大。而且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幅度指的是一年中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

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

1、赤道上是23.5°;

2、赤道到南北回归线之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由23.5°逐渐增大到47°;

3、回归线到极圈之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是定值47°;

4、极圈以内到极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由47°之间减小为23.5°。

太阳直射点随地球公转,一年为周期做回归运动。某时刻的太阳高度,直射点为90度,晨昏线上为零度。晨昏圈是个大圆,直射是圆心,离圆心越远,太阳高度越小。由于直射点做回归运动,所以晨昏线也在移动,太阳高度一年里也就不断变化。总之,从直射开始向高纬方向不断递减,直到为0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日本太阳之子芒果拍出天价 太阳之子芒果为什么那么贵

全文共 2224 字

+ 加入清单

日本太阳之子芒果拍出1.2万的天价,网友们纷纷表示惊叹,这可怎么舍得吃啊。那么太阳之子芒果为什么那么贵?

日本太阳之子芒果拍出天价

日本宫崎县特产熟芒果名品“太阳之子”2016年首次竞拍本月7日在宫崎市中央批发市场举行,最高成交价为一盒(2个装,约1千克)2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2万元)。据悉,该芒果将在福冈市的百货店内销售。据JA宫崎经济联合会介绍,今年的芒果个头较大且食后口中留有余香。 当地时间早晨7点,开拍钟声鸣响。在此起彼伏的叫价声中,熟透的红色芒果陆续成交。以最高价拍下芒果的宫崎市中间商立本昭太(32岁)笑着说:“今年也会把宫崎芒果带给全国的人们。”

宫崎芒果最近人气旺盛。据JA宫崎经济联合会介绍,在宫崎县产芒果中,只有符合甜度15度以上、重量超过350克且表面一半以上呈鲜红色等严格标准的优质熟芒果才能被冠以顶级品牌“太阳之子”出货。

太阳之子芒果为什么那么贵

日本不光是水果贵,基本上所有的农产品都不便宜。甚至就连几乎全部需要进口的小麦,国际价格那么便宜,做成面粉放在超市里500克的一包也要100日元左右。

日本(韩国的情况也和日本类似)农产品贵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一条是保护农民利益。

日本农业家庭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左右,比其他发达国家还略高一点,当然占总人口的比例还是不大的。但是由于有高度的组织性,有全国和地方农业协会统一发声,地域分布上又有优势(农村人口少,投票率反倒高,农民的一票比城市居民的一票要管用),任何政党都不敢忽视农民群体,而自民党在过去几十年里也一直和农协保持着良好的互助关系。举个例子,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各个银行坏帐累累,其他银行犯了错就得自己担着,直到破产,农村信用社(農業協同組合)的损失就由政府出钱兜了底,毫发无损。农民就是这么屌。

说完农民地位以后,其他的就好解释了。日韩农产品价格贵的根本原因,是为了维持农户收入。日本农民的平均年收入超过700万日元,和地方公务员大致相当。但日本不像美国,有那么大面积的土地,户均耕作面积很小。而日本的一亩果树又不比其他国家的一亩能多产多少,为了拉高农民的收入,农产品就必须贵了。有的国家可以坐视农村居民收入只有城镇居民的1/3甚至更少,日本的官员没有这个胆子。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国内,农民组织起了农协(前身可以上溯到1900年左右成立的产业协会,现在的农协是1948年在占领军司令部的支持下参考欧美的农业协会形式——自发、独立——成立的),协调从农资到销售的整个过程,向上游厂商争取更廉价的农资和农业机械,向下游销售渠道争取更好的批发价格,自己内部协调各地区内各种农作物品种的种植面积防止过度竞争价格大起大落。单个的农户很弱势,但组织起来的农户就成了市场的主导者,可以与上下游正面博弈,防止农产品利润被其他环节夺走。

对国外,在农协为主的国内力量的施压下,日本一直保持着比较特殊的农产品关税制度。不是固定收百分之多少的税,而是参考日本国内农户的出货价格,一直收到进口农产品与国内价格有可比性为止。大米小麦收百分之几百是小意思,记得有种农产品关税高达1700%,随便你出口价格有多低,日本农民压力不大。另外对国内外生产农产品实行极严格的检验检疫制度,甚至比美国、欧洲都更严格,以食品安全为由名正言顺地构建非关税壁垒,目的都是为了维持国内农产品价格体系。

农协作为一个如此庞大的利益体,几十年如一日地也一直用有形和无形的广告在向国民植入国内生产的农产品品质更好的形象。(实话说,品质更好我承认,但不觉得好到价格一般能差一倍那么多。我大山东产的大蒜,4个大个的装一袋,卖100日元。日本产的蒜个头还小,一个就100日元,凭什么?)。走在日本的超市里,满眼的“国産”字样。日语的国产和中文的国产字一样意思也一样,但在超市里出现的时候,它表达的真正的含义实际上相当于我们的“进口”,是用来向顾客强调这东西质量好。同样一条新闻:“不法商贩将从美国和澳洲进口的牛肉标成国产出售”,出现在日本报纸上是有可能的,出现在国内报纸上,只能说是这些人脑子秀逗了。附近超市里的进口水果不多,绝大部分是日本国内产,香蕉什么的有菲律宾产的,价格也是要低不少。便利店里卖得贵一点的南美进口来的香蕉还得搞个日本人/日裔在当地为日本消费者精心种植等噱头,不然不好卖。

日韩的农产品价格虽高,但并不是一个负面的事情。首先日本作为一个第一集团的发达国家,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只有10%左右,一般日本家庭每个月花在吃上的钱大概5-6万日元,家庭收入的1/10.开不开放农产品市场,对于普通日本家庭来说只是收入的百分之几的区别,而对几百万农户来说可是致命的打击。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农产品价格高一些,好过近千万人无以维生带给社会的冲击。日本国土狭小,土地不多,但是农民生活富足,社会治安良好,让本应是低收入职业的农民在收入上能与其他人看齐是个重要原因。

同时其他行业的人是农业的消费者,农民对其他行业来说又何尝不是消费者呢?农民收入不低,这些钱在农民手里转了一圈以后又回流到各行各业,也促进了其他行业的收入提高,肉还是烂在锅里。像农业这样国内的从业人员和公司全是本国人本国企业的行业可是不多的。钱让本国人赚,总好过让外国人赚吧?

不过日本的农业在不久的将来还是会遇到不小的变革,现在在谈的TPP谈判是个完全开放国内市场的经济协定,其他国家也还罢了,美国和越南的农产品如果不受限制地进入日本,对日本本国农业会是个冲击,就看日本政府和农协怎么应对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哪个地方太阳辐射最强

全文共 568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辐射是地面和大气热量的唯一源泉,对地球来说,地面接收太阳的热量和地面释放的热量是相等的,但不同地区地面接收到的太阳热量不一样。那么哪个地方太阳辐射最强?

哪个地方太阳辐射最强

在地球大气上界,北半球夏至时,日辐射总量最大,从极地到赤道分布比较均匀;冬至时,北半球日辐射总最小,极圈内为零,南北差异最大。南半球情况相反。春分和秋分时,日辐射总量的分布与纬度的余弦成正比。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内日辐射总量有两次最大,年变化小。纬度愈高,日辐射总量变化愈大。

到达地表的全球年辐射总量的分布基本上成带状,只有在低纬度地区受到破坏。在赤道地区,由于多云,年辐射总量并不最高。在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特别是在大陆荒漠地区,年辐射总量较大,最大值在非洲东北部。而我国青藏高原上,地势较高,太阳光到达地表的路程短,空气稀薄,天空中云量少,损失少,所以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称为“日光城”。

由此可见,即使总辐射的强度一样,不同性质的地表真正得到的太阳辐射能是有很大差异的,尽管青藏高原上是全国以至全球太阳辐射最强烈的地方,但由于这里地表很多地方终年冰雪覆盖,地面能吸收的太阳辐射能是很少的.故这里地面辐射很弱,大气从地面所获得的辐射非常有限,因而这里的气温很低。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太阳辐射对人体有害吗的相关辐射污染小知识,可以到来查询搜索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太阳风暴是自然现象吗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风暴指太阳在黑子活动高峰阶段产生的剧烈爆发活动,是一种自然现象。太阳风暴会引发日地空间一系列强烈扰动。太阳风暴所含的高能X射线、伽马射线以及带电粒子构成的巨大脉冲有可能摧毁所有围绕地球运转的人造天体,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人造通信卫星、载人航天器与国际空间站。另外,地球上的远距离输电线构成了巨大的天线,它们在太阳风暴中会形成电流冲击变电站,可能让全地球陷入一片黑暗--不但电力无法供给,臭氧层被破坏,电子通讯还可能全部停摆。它导致的经济损失可能达到1万亿到2万亿美元。当太阳风暴来袭时,为了防止设备损害,应该关闭关键的电子设备,避免太空行走、作业等,以防止太阳风暴的危害。

太阳风暴对人体的健康有一定的危害,由于地球拥有磁场和稠密大气层的双重保护,地球上的环境要远远优于太空环境,各种有害射线和高能辐射都被阻挡在地球的大气层以外,太阳风暴对地球形成的三轮攻击也大多被地球磁层和大气层化解。太阳风暴应该不会对人类健康形成直接严重的影响。但是一些统计研究指出,太阳风暴与一些传染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今天小编对太阳风暴是自然现象吗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哪些等更多的天文灾害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太阳果怎么吃?太阳果最简单的吃法

全文共 858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果是一种植物,外形基本和南瓜类似,一般煮熟来吃,很多人对着玩意不是很了解,下面我们来一起介绍下太阳果的吃法

太阳果

太阳果是葫芦科南瓜属的植物。因产地不同,叫法各异,太阳果又称太阳瓜,迷你南瓜或小南瓜,是一种小型的南瓜,口感很面,甜。外形与南瓜基本一样,只是十分袖珍。外皮为白间有橘黄色的条纹,里面的瓜瓤和瓜子也和南瓜一样。太阳果是红皮优质杂交一代南瓜新品种,果实厚扁圆形,果色橘红,果面光滑,果脐小,丰满圆整,外观秀丽,果肉呈红色。

太阳果最简单的吃法

太阳果炖牛奶蛋

材料:太阳果1个、鸡蛋2个、牛奶半瓶、白糖1汤勺

做法:1.把太阳果在1/4处切开,用勺子挖掉心部分。

2.把蛋打入大碗里头,打散打均匀。

3、倒入半瓶的牛奶

4.倒入白糖朝一个方向搅打。

5.过筛3次,滤掉泡泡。

6.装入容器内,坐锅上火把水烧开以后放入太阳果炖15分钟

7、蒸熟后家人就可以食用了。太阳果桑葚粥

材料:糯米100克,桑葚20克,南瓜(小)1个,水适量

做法:

1.用雕花刀在三分之一处将太阳果切成齿状.

2.将太阳果分成2半,用勺子将中间的籽挖出来,上锅蒸熟备用。

3.将米洗干净下锅煮半熟时放入桑葚一起煮。

4.煮至完全变数熟整个米汤变成了红色。

5.将煮好的桑葚粥盛入太阳果中就可以食用了。

功效作用分析

促进生长发育

太阳果中含有丰富的锌,参与人体内核酸、蛋白质的合成,太阳果中的锌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固有成分,为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美容养颜

太阳果维生素A含量超过绿色蔬菜,因此太阳果被称为“最佳美容食品”。抗衰老

太阳果中丰富的维生素A还可以去除人脸上老化的皮肤,让皮肤更加细嫩和光滑。解毒

太阳果内含有维生素和果胶,太阳果的果胶有很好的吸附性,能粘结和消除体内细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如重金属中的铅、汞和放射性元素,太阳果能起到解毒作用。治疗胆结石

常吃太阳果可以化掉胆结石。防治高血压。

太阳果可有效防止高血压。

营养价值

太阳果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和钙、磷等营养成分。嫩瓜可作蔬菜,味甘适口,老瓜可作饲料或杂粮。具有解毒、保护胃粘膜、帮助消化、降低血糖和促进生长发育等功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常德太阳山森林公园

全文共 568 字

+ 加入清单

常德太阳森林公园座落在常德城北,距常德市城区14公里,公园总面积1.7万亩,森林覆盖率97%,公园主峰为太阳山,高568米,有“玄天第一峰”之称,有较多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独立峰顶环视,她宛如一幅神奇、亮丽、迷人的画卷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令人神清气爽,仿佛飘然。真是“山川如画钟灵秀,翰墨难描憾万千”。在此观日出,既有远山的潜影,又有平湖的波光,还有城廓的英姿,集仁者、智者、玩者喜乐之大全,可称为中国观日之一大绝景。

西晋年间,由大德高僧妙音禅师(三祖化生)来山建立普光寺,供奉先师,以报祖德,以报佛恩。讲经-,普度众生。香烟缭绕上苍,钟磬长鸣佛地。嗣后,代代相传,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均来山助师-,历代祖师,灵威显赫,声名远播,真是“佛光照宇宙,恩泽润苍生”。引动十方众信皈依,四众弟子朝拜,文人墨客,川流不息。拜佛游山。

唐朝诗人刘禹锡六上太阳山,被山景寺貌所陶醉,诗兴大发,挥毫赋诗曰:“汉家都尉旧征南,血含如今配此山。曲盖幽深苍松下,洞萧愁绝翠屏间。荆巫脉脉传神话,野老娑娑起醉颜。日落风尘庙门外,几人能踏竹歌还”。

现在,太阳山已开辟为常德市城区十大休闲公园之一。太阳山森林公园距离市城区仅十几公里,是市民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景区地址: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234乡道附近

乘车线路:在常德市内乘旅游专线巴士前往景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太阳系边缘发现新天体

全文共 628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系边缘发现天体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行星科学家,布朗及其同事特鲁希略在美天文学会行星科学部的一次会议上宣布,他们在太阳系的最外缘发现一个球形天体。

新发现的这一天体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 288 年,直径约为 1290 公里,相当于冥王星的一半,位于太阳系边缘的“柯伊伯带”。这是自 72 年前发现冥王星以来,太阳系中的一次最重要的发现。

“柯伊伯带”是比冥王星绕太阳轨道更远的一个带状区域。专家们认为彗星等就是从这里起源的。早先的天文观测表明,“柯伊伯带”中存在着大量由冰和岩石组成的天体,但体积普遍较小。天文学家们一直推测,这一区域中可能存在着体积接近行星的更大的天体。这次的新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证实了他们的推测。

新天体距地球 64 亿公里远,处于库伯小行星带以外。新天体的代号暂为“2002LM60”,最后的定名还有待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批准。科学家认为,该发现也带来另一希望---在库伯带中将可能发现另外一颗大天体,某些天体甚至可能大于冥王星。而冥王星就是在库伯带中发现的一颗大行星。

布朗他们最初是在 6 月 4 日,利用加州帕洛玛天文台望远镜发现“2002LM60”的,布朗说:“它的大小是所有小行星的总和。”随后,他俩又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对这一天体进行了详细观测。

天文学家还为“2002LM60”起了个暂用名字--- “夸欧尔”。对曾经居住在美洛杉矶的汤瓦原住民来说,“夸欧尔”代表将世界所有东西聚集在一起的自然力量。这个暂用名也要由国际天文学会最后认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