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奴役别人的心理【合集20篇】

孩子高考落榜了怎办?一年一度的高考刚结束,每年这个时候,也是家长们万分焦急的时候,家长们当然是希望孩子可以考上一所好学校,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金榜题名,如果落榜选择复读的话,就更应该注意孩子心理的开导。

浏览

6321

文章

1000

篇1:青春痘会引发心理问题

全文共 296 字

+ 加入清单

脸是人的“面子”。光滑的脸上不知不觉长出了许多红色丘疹、暗疮,或者结节、囊肿,直接影响情绪,也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

自卑心理照着镜子,突然发觉自己变丑了,情绪顿时跌入谷底,怕人瞧不起,怕与人交往,更怕见同学、同事,少言寡语,不愿意参加社会交往。

情绪急躁急于想把痘痘治好,可又事与愿违。由于青春痘是一种顽固的慢性疾病,病程往往较长,多次或长久的治疗不见效果或疗效不显着,就会使人产生心烦意乱、失眠等急躁情绪,容易发怒,变得难和人相处。

自暴自弃这是痘痘久治未愈,经不住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所产生的一种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悲观、厌世,对任何事物不感兴趣,放任自流,对自己的生活、工作等带来一系列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现状

全文共 3610 字

+ 加入清单

一、民族地区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开展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西部大开发的需要。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党和政府作出的伟大的战略决策,西部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西部大开发的目的是为了西部的发展。民族地区教育的落后已经成为西部大开发、大发展的重要的制约因素,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民族地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开展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必将有利于西部民族地区的开发和发展。

2.开展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需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一语道破了教育的本质属性。民族地区要落实这一指导思想,当务之急是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民族地区教育要持续、稳定、长久地发展,也必须走素质教育之路。民族地区心理健康教育是民族地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民族地区要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各民族人民的素质,就必须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提高民族地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

3.开展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民族团结、和睦、共同发展的需要。教育是具有政治性的,民族地区教育更具有特殊的政治性,民族教育的成败得失影响着民族关系,因此,开展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睦、共同发展。

4.开展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民族地区青少年发展的需要。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王极盛教授公开发表了他对全国中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达32%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根据我们研究的结论,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内地汉族地区。因此,有必要针对民族地区青少年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从正面给他们以具体的帮助和指导。

二、影响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

1.民族地区家庭教育存在误区。从许多民族地区家庭的教育来看,望子成龙的家长为数不少,他们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带来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某些家长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把家庭教育变成了学校课程教育的延续,从而挤掉了培养孩子心理素质的时间,忽视了对孩子进行适应现代社会、现代生活能力的训练,使孩子对课本以外知之甚少,在步入社会之前没有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第二,某些家长对孩子过分娇惯溺爱,有求必应,舍不得批评,养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惟我独尊的任性性格,心理脆弱,独立生活能力差。第三,家庭不和甚至离异、亲子之间关系紧张等因素也会造成一些孩子自卑、逆反、嫉妒等心理问题。

2.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过分强调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而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民族地区大部分学校只重知识灌输,衡量教学好坏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考分。一方面,教师、家长都无暇顾及心理素质教育,缺乏对青少年进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能力、自制能力以及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训练;另一方面,升学考试给青少年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加重了他们的心理问题。

目前,有不少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者还存在观念上的偏差:他们把有孤独感的青少年说成是不热爱集体,认为内向性格的青少年是“思想复杂怪癖”;把人际交往困难的青少年看作是不团结同学;把学习成绩不好,简单看作学习态度有问题,学习不踏实、不刻苦;对自控能力差、违犯纪律的青少年,看作是故意捣乱等。认识上的偏差,使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者未能把寻求答案的目光投向心理健康教育领域。

在对青少年的教育方法上,学校方面也有许多不足。相当一部分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一味用教条、主观、粗暴的方法教育学生,伤害了他们的心灵,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3.来自民族地区社会环境的影响。作为民族地区最敏锐、最活跃的一部分人,青少年往往率先感觉到民族地区的变化和冲击。他们一方面为民族地区社会的改革、进步而欣喜,另一方面又对某些具体变化迷惑不解。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给民族地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特别是一些不健康的图书、音像、影视以及外来文化等严重污染了青少年的听觉、视觉,对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的塑造极为不利。再就是一些宣传媒介的舆论导向发生了倾斜,如报道港台明星多而报道模范英雄人物少;报道大款、大腕多而报道艰苦创业少;报道个人奋斗多而报道互助合作少。以上原因造成青少年中追赶时髦、模仿名人明星者有之;盲目攀比、追求物质享受者有之;孤僻自私、我行我素、人际关系紧张者有之;玩世不恭、自暴自弃、道德淡化者有之等。

三、民族地区青少年和内地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

我们对四川、重庆民族地区1012名青少年(有效问卷968份)和内地青少年222名(有效问卷218份)进行了深入研究后认为,大多数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素质水平符合其年龄特征,是良好的,但是仍有少数(约20%~25%)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素质水平不是良好的和健康的。和内地比较,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内地青少年,主要表现在:

1.在认知心理素质方面,民族地区青少年总体智力认知水平低于内地,幼稚与早熟两极分化现象比内地明显,观察力和想象力和内地差距比较显着。

2.在学习心理方面,我们认为,由于统一划一的教育模式使民族地区和内地学习要求、教材内容等相同(甚至比内地更多更难,因为民族地区青少年的母语大多不是汉语,双语教学困难重重),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条件、学校教学、家庭环境等诸多方面都落后于内地,民族地区青少年的学习渠道单一,感到学习困难,少有学习兴趣,对于难学的理科多数不喜欢,考试紧张,成绩不理想,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但很难达到。

3.在社会适应方面,和内地相比较,民族地区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稍低,对现实环境的适应性比内地青少年弱。

4.在情感心理素质方面,与内地青少年比较,民族地区青少年比较害怕上学,自身满意度差,稳定性差,少有机变。

5.在性别角色心理方面,民族地区青少年性别角色观念传统、保守、被动,而内地青少年则开放、积极、主动。

6.在人际关系心理素质方面,与内地比较,民族地区青少年的同伴关系稍逊,选择朋友幼稚、盲目,而内地青少年则更理智、成熟。

7.在人格心理素质方面,与内地比较,民族地区青少年比内地青少年单纯,少有幽默机变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特点

开展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要从理念上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更应该从理念出发把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殊性,这是做好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前提。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点可作以下归纳:

1.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缓慢,而且不平衡。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经过了呼吁——起步——发展——提高四个阶段,广大中小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有了很大飞跃,各地普遍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适合中小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却相对发展缓慢,部分学校受全国中小学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感染,也开展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而多数学校,特别是所处地区偏僻、经济贫困、信息闭塞、观念陈旧、思想保守的学校,并没有开展这项教育活动。

2.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实效不大。多数民族地区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党和政府多次强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没有引起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系统、持久、有序地开展起来,实效不显着,远远满足不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要。

3.理论研究薄弱,缺乏对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目前,学术界和教育界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历史发展、研究对象、目标、功能、任务、内容、原则、教育环境、管理、师资与培训、教育的模式、途径、活动课程的确立、心理训练、心理辅导、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暗示等基本概念还有不同认识,其理论框架还不是很清晰,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对于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研究几乎是空白。这种理论研究的滞后,已经阻碍了民族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我们呼吁: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科研部门和学校投放力量,加大力气,对实践中遇到的理论问题深入研究,力争有所突破,形成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

4.形式简单,缺乏规范,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低。目前,只有个别民族地区学校开展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但主要是内地学校师生为他们的实习、见习、研究等目的而实施的心理测量,具有偶然性、即时性、片段性。为了应付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检查,民族地区学校常常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将青少年的情绪、性格问题归为思想品德问题。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场所,没有相应的仪器设施。

5.专业人员匮乏。目前,民族地区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教师相当匮乏,中小学几乎没有,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心理服务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青少年的自恋心理

全文共 655 字

+ 加入清单

自恋是一种不健康的自我认识,那么,哪些人最容易自恋呢?心理健康专家研究表现,在中国独生子女自恋的倾向比较严重,其实这和他们的心理健康也是存在很大联系的,下面小编来为大家分析独生子女的心理。

青少年的自恋心理——独生子女有自恋倾向

同时,非独生子女的自尊水平普遍低于独生子女。但最新研究发现,我国独生子女有自恋倾向,这种自恋型的高自尊应该得到更多社会关注。除了传统的自身和个性因素,生理变化也会影响自尊水平的高低。此次研究发现:体重越重,自尊水平越低;对自己身体形象越不满,自尊越低;牙齿畸形程度越高,自尊越低。相反的,外表越好,自尊越高。

青少年的自恋心理——青春期男生比女生“自尊”

研究发现,自尊的性别差异几乎为零,总体上男女两性没有明显差别,但年龄却在调节性别差异的大小,具体来说,自尊性别差异大小随年龄增加呈倒U型趋势。从青春期开始男性大于女性,且这种差异随年龄增长而加剧,到青春期晚期达到顶峰,大学阶段后男女自尊的差异又逐步缩小。然而,进入老年阶段后,女性的自尊水平又开始高于男性。

青少年的自恋心理——青春期心理可塑性最强

专家分析,自尊的年龄差异和发展趋势表明,青春期是个体自尊水平发展、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当然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因此要特别注意对青少年自尊的维护和促进,以减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不良行为问题。此外,自尊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咨询、辅导、教育得到提高。值得一提的是,体育锻炼除了能增强个体的生理健康和体质外,还可以显著提高自尊水平。

其实家庭环境以及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都起着关键的因素,之所以很多的独生子女存在一些不良的心理或者性格,大多都与家庭的教育方式存在联系,所以家长们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要更加的注重。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缺陷

全文共 727 字

+ 加入清单

心理健康不光关系到身体健康,也可能影响到一个人的学习与工作,如果心理存在缺陷的话,那么就可能在生活中会遇到非常多的麻烦。那么,在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缺陷有哪些呢?小编就来给大家盘点一下,十种常见的心理缺陷。

日常生活中心理缺陷——自恋狂妄自尊大、过于自负、自视过高的人,通常会一头撞入自毁之门。

日常生活中心理缺陷——情感幼稚以幼稚的行为引起他人的注意,如此实在是一种打击自己事业的障碍。

日常生活中心理缺陷——虚幻的期望志大才疏,对自己的才能和潜力不能作出明智的估测,对自己要求过高,只会自取灭亡。

日常生活中心理缺陷——自卑过重自卑感严重的人在自卑心作祟下,有时会做出荒诞之举以证明自己的价值,结果自取其败。

日常生活中心理缺陷——报复心理这种人易意气用事,心中常怀怨怒。

日常生活中心理缺陷——寻求注意喜欢出风头,不惜给他人留下笑料。对别人皱眉头的反应甘之若怡,喜高谈阔论。

日常生活中心理缺陷——追求刺激有些人爱走偏峰,只有在将生活的步调赶得很快,晕头转向之后,才会快乐。但只顾追求刺激常使人失去了正确判断。

日常生活中心理缺陷——欺世情结有些人总认为自己的才能不像别人想象的那样好,总担心有一天会被人揭穿真相,从而内疚深重,以至于以自毁来惩罚自己。

日常生活中心理缺陷——执拗多疑心胸狭隘,整日疑神疑鬼,总在揣测别人的动机,导致周围的人对其疏远、反感和冷落。

日常生活中心理缺陷——中年危机感到中年危机者,对工作事业都不满意,变得死气沉沉,喜怒无常,破罐破摔,消沉颓废。

有一类人生活中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失败,这就是典型的求败性格。而这种性格也属于一种心理缺陷,对于他人的帮助以及良好的机会总是视而不见,总是享受那种失败的感觉。这类人小编建议还是最好去看一看心理医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老人心理 养生四诀

全文共 581 字

+ 加入清单

淡泊,宽容,乐观,善良,是老人心理养生四诀!

乐观

乐观是心理养生的不老丹。乐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性格和心境。它可以激发人的活力和潜能,帮你解决矛盾,逾越困难。而悲观则是一种消极颓废的性格和心境,它使人陷入悲伤、烦恼、痛苦之中,让人在困难面前一筹莫展,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宽容

宽容是心理养生的调节阀。人在社会交往中,吃亏、被误解、受委屈是不可避免的。面对这些,最明智的选择是学会宽容。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它不仅包含着理解和原谅,更显示一个人的气度和胸襟。一个不会宽容,只知苛求的人,其心理往往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导致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理、生理进入恶性循环状态。学会宽容就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就等于给自己的心理安上了调节阀。

善良

善良是心理养生的营养素。心存善良,就会以他人之乐为乐,扶贫帮困;心存善良,就会与人为善,乐于友好相处,心中就常有愉悦之感;心存善良,就会光明磊落,乐于对人敞开心扉,心中轻松。心存善良的人,会始终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

淡泊

淡泊是心理养生的免疫剂。淡泊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和心态,是人生的追求在深层次上的定位。有了淡泊的心态,就不会在世俗中随波逐流,追逐名利,也不会对身外之物得而大喜,失而大悲,更不会对世事他人牢骚满腹,攀比嫉妒。淡泊的心态使人始终处于平和的状态。保持一颗平常心,一切有损身心健康的因素,都将不战而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教师心理健康知识

全文共 1271 字

+ 加入清单

教师作为全民健身活动群体的一部分,他们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工作能力的发挥。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知识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教师心理健康知识

一、六项教师心理健康的指标:

1.正确的角色认知。即能恰当地认识自己,并能愉快地接受教师的角色。

2.具有健康的教育心理环境。即在教育中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反应适度,积极进取。

3.教育的独创性。不人云亦云,能创造性地工作。

4.抗教育焦虑程度高。能忍受困难与挫折的考验。

5.良好的教育人际关系。能正确处理学生、家长、同事与领导的关系。

6.能适应与改造教育环境。善于接受新事物、新理念,不断适应改革与发展的教育环境。

二、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应遵循:

1、热爱教育事业,胜任教学工作,对教师角色认同,勤于教育工作,热爱教育工作;

2、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特点,能正确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具有高度的自我效能感;。

4、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活动能力,具有教育的独创性;。

5、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都能重视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三、教师心理健康的解决策略:

1、教师要提高自己做人的基本素质,要有宽广的胸怀。撇开自身职业来看也是如此。“在自己拗不过的时候,不妨想想阿Q精神,他有一点是值得借鉴的,那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

2、教师要看开一些。毕竟我们所处的时代还有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不能站在现实中永远瞧着达不到的理想状态。因此,教师调整心态,为自己解压,就显得尤为重要。改变不了世界,就试着改变自己。”

3、教师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防卫工作。

(1)是在调节、控制情绪上下功夫,通过自我情绪的调节,有意识对情绪的发生、发展加以调控,寻找有效的、适合自己的放松和排遣方式。

(2)是教师要保持正确的处事态度。正视现实,客观公正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是保持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主动适应环境,不断学习掌握新的知识、新的教学方法、寻求新的发展,才能真正拥有心理的安全感。

4、建立良好的心理环境。心理环境影响心理健康水平,教师要建立良好的心理环境,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热爱教育事业,正确认识教师工作,自觉履行教师职责;第三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增强教师对挫折的耐受力。教师要具有直面挫折的意识,在挫折中激发自身潜在的能力与活力,加强教育责任心,积极调整心态走出挫折。教师遭遇挫折后应认真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明确是非标准,提高抵御挫折的能力。

6、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自己:

(1)对同事——学会相融。 我们与领导的关系是——乐队与指挥,从领导的角度和高度出发,不能只考虑个人的利益,应以大局为重;我们与同事的关系是——树木与森林。同事关系和谐,身边有一些理解和关心自己的、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心里就会多几分安全感,工作就会充满快乐。

(2)对学生——学会悦纳。相信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教好的。要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学生。教师应该用一颗宽容的爱心去保护孩子的个性,而不要用统一的模式来评价孩子的发展。

看过“教师心理健康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留有前妻微信的男人什么心理 老公留前妻微信正常吗

全文共 915 字

+ 加入清单

前妻对于不少离过婚的男人来说,可能都很难从心中完全的抹干净,这其实是很正常的,不过对于你的下一任对象来说,可能很容易吃醋,那么留有前妻微信的男人一般是什么心理呢?

留有前妻微信的男人什么心理

如果两个人当初是好聚好散,和平离婚的话,那离婚后,也没必要真的回归到毫不相干的陌生人的身份。毕竟,如果两人还有孩子的话,为了孩子着想,也应该对彼此都留有余地跟情面。

男人离婚后保留前妻的微信,单纯有可能是因为前妻也没有删掉他的联系方式。他身为一个大男人,也没必要那么小气。更何况,两个人毕竟是一起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就算没有爱情,也有亲情的牵绊。男人保留前妻的微信,也是他长情的一种表现。

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一日夫妻百日恩。男人在离婚后聪明的做法,不是急于撇清跟前妻的关系,而是能够坦然面对这段失败的婚姻,能够跟前妻两个像朋友一样,冰释前嫌,彼此原谅,也彼此祝福。

老公留前妻微信正常吗

留有微信正常,要看他们平时有没有聊天,聊天内容爱不暧昧。

老公有前妻微信,我认为还是比较合理的。离婚并不是说就必须断绝一切往来,包括任何联系方式,如果双方有孩子,那不联系也是不现实的。离婚,需要断绝的是与前任之间的暧昧联系,这是对现任与前任的尊重。

男人离婚后为什么不删前妻微信

1在感情当中,如果男人离婚之后,不删除前妻的微信,大部分人会认为他是旧情难忘,还想要去寻找一些合适的时机,跟前妻复婚,恢复联系。不可否认的是,确实存在这种情况,但是呢,这种情况确实是少数的。

2有些男人,离婚之后不删除前妻的微信,另外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为了弥补。因为觉得他在上一段婚姻当中呢,亏欠前妻的实在是太多了。离婚之后心有愧疚,所以保留着前妻的微信,是想要去弥补她。

3很多时候,男人离婚之后之所以不删除前妻的联系方式,有一部分原因呢,是想要回忆过往。如果删除掉对方的联系方式的话,那么,唯一一个联系对方的方式也没有了,以后想要看对方过的怎么样,确实那也是有一点难度的。

老公留前妻微信是还爱吗

男人在离婚后没有那么绝情的删除前妻的微信,并不一定是因为他还爱着对方。

他如果只是留着对方的联系方式,平时也没有特别频繁的去主动跟对方联系。两个人只是偶尔的问候,或者他只是让前任静静的待在自己的联系人列表中,没有什么事的话,绝对不主动找前任聊天,这样的男人,多半对前任是没有什么别的心思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八成学习困难的学生与心理压力有关

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

80%学习困难学生心理压力有关,长期焦虑对健康有害。记者昨日从市卫生局获悉,本周末卫生部门将举行两场关于心理健康的公益讲座,讲座内容涉及心理健康与学习能力以及焦虑与自我心理调节。主讲人为省心理测量与评估师专业委员会常委赵长江。

“要保障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其成功的前题,需要有健康的心理。目前,80%学习困难的学生与心理压力有关,解决了压力,就解决了学习的困难。”赵长江认为人处于高兴的情景,内心安静、肌肉舒适、放松时,学习成绩明显提高;然而,处于恼怒、不快情景的学生,肌肉紧张、心绪不稳、心跳加快,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关注心理卫生,增进学习能力》讲座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市民知道怎么样把自己推向能力十足、保障积极进取、快乐学习的心理状态。“焦虑已成现代人的生活常态,长期的焦虑,有损身心健康。妥善解决压力既是形势所迫,更是个人健康所需。此外,赵长江表示,将通过《焦虑与自我心理调节》讲座,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谈焦虑情绪的深层原因,就业焦虑、婚姻焦虑、媒体焦虑、频频考核、知识焦虑、信息焦虑等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如何来调整等都给予了具体的方式方法,让市民能自我管理与积极行动,注重心理健康,摆脱焦虑,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老人为什么容易忽视心理抑郁

全文共 1029 字

+ 加入清单

权威调查表明:患抑郁症的老年人中,5%的人能自发独立、健康地生活,15%左右的老年人病情常趋于慢性化,20%以上的老年人会常常想到死亡,在那些患有癌症、心脏病、中风的老年人中,抑郁症更是普遍存在十分容易忽视

许多人都认为人老了多少会出现一些抑郁,老人久经沧桑,似乎抑郁属于衰老的组成部分,其实这是误解。如今老人患抑郁症日益多见,已成为阻碍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的大问题。但是,老年人的心理抑郁十分容易被忽视,通常有以下一些原因:

1.被它病干扰

随着年龄的增大,老人患慢性疾病的增多,如高血压、心脏病、老慢支、胃溃疡、关节炎、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往往是迁延时间长,治疗效果一般,这些都会使人感到无能为力,力不从心,心情沮丧,无奈抑郁。另外,有些疾病本身存在抑郁的症状,如痴呆、帕金森病等。这些疾病能引起与抑郁症类似的症状,如乏力、睡眠障碍、注意力困难、悲观思虑、食欲不振等。所以有时很难区分是疾病的抑郁表现还是疾病并发的抑郁症,因此老人容易在关注躯体疾病时忽视心理问题的存在。提示抑郁症有价值的迹象有:社会功能的退缩、失败无望或应受惩罚的感觉增强、对生活缺乏意义、经常想到自杀等。帕金森病和阿尔兹海默病与抑郁症关系密切,有一项研究发现,前者的50%,后者的35%会患上抑郁症。

2.被药物引发

许多老年人需要规律地服用多种药物以治疗自己的躯体疾病。有些药物能加重或引起类似抑郁症的症状,如心血管药物(心得安、利血平)、激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甲基多巴、左旋多巴等。但是每种药物副作用的个体差异性很大,所以因药物引发抑郁的程度也会有较大的区别。

3.被不适掩盖

典型的抑郁症,都有较深的持续性情绪低落和消极悲伤。而老年人的抑郁却不是十分典型,看不出心境的恶劣,也没有想自杀的念头,但取而代之的是持续性的疲乏、无故的体重减轻、睡眠节律紊乱、食欲胃纳变差、经常五更泄泻、注意力记忆力下降等,所以老年抑郁症很容易被家人和普通医生忽略。许多老年人也都关注和强调他们只是感到疲乏、消瘦、睡眠差等不适而否认自己已患有抑郁症。

4.被丧偶忽略

在有压力的社会生活事件中丧偶对人的心理创伤最大。丧偶后,家庭结构、亲情关系、经济情况、起居环境都会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适应新的环境和处境是一个心身的考验,度过这个适应性生活阶段又需要1~2年的时间。因此必须懂得在这期间存在着患抑郁症的危险性。不要以为丧偶心境不好是理所当然,应清醒地认识到,继而进入的抑郁状态是很容易被忽略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老年必须重视心理保健 中老年心理教育

全文共 2531 字

+ 加入清单

一、心理保健与心理教育

广义的心理保健包含了心理教育,或者说心理教育是心理保健的一种方法、一个领域、从方法来看,心理保健离不开心理教育,通过教育将心理保健知识传授给广泛的人群,以达到心理保健的目的。

从领域来看,心理教育是心理保健工作的一个相对独立的方面,有着相对固定人群的方式。

心理教育的目的是普及心理保健知识和心理保健观念。心理保健的预防、矫治、提升功能,特别是其中预防、提升功能,必须通过心理教育才能实现。

只有树立了自觉的心理保健意识,掌握了心理保健的必备知识,心理保健才能最终成一种自觉的行为及群众事业,而达到全面保健的最高宗旨。

心理教育的形式、途径很多。课堂教育是在学生中进行心理教育的主要形式,这种形式效率是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近年来许多地方把心理教育列入社区管理科普健康知识的内容,许多地方开设了心理教育课,这是一种非常可喜的现象。

除此之外,讲座、会议、座谈和媒体等,都是心理教育的好形式,也都不同程度地发挥着心理教育的功能。

二、心理保健与心理辅导

心理保健离不开心理辅导,心理辅导是心理保健的一种重要形式。

心理辅导是辅导者教给被辅导者一些心理学知识、心理保健的方法,指导被辅导者通过认知、调节、疏导和训练,自己对自己进行保健。可以说,心理保健的大量工作,都是通过心理辅导完成的。

没有心理辅导,心理保健工作就可能是不全面的、效率低下的。

心理辅导与心理教育有不同的特点。首先,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次,二者的目标不同,心理教育主要是培养人们的心理保健观念,心理辅导则主要是授以心理保健的知识和方法,知道训练。

再次,心理教育的面和范围要比心理辅导广泛,心理辅导常对一个或几个人实施,心理教育通常是对大量的公众实施。

最后,心理辅导知觉目标是改善人的心理状态,而心理教育则是以培养人健康的心理素质为目标,心理教育主要是实现心理保健的最终目标。

心理辅导的形式是个别辅导、集体辅导、书面辅导、电话辅导、网络辅导,也可以是讲座、课堂辅导或通过媒体辅导。

三、心理因素会导致疾病

(一)老年人的心理与疾病成因

老年人面对强烈、持久、不良的情绪因素,可影响机体各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这种影响持续时间长,生理功能障碍进一步发展,就可能出现身心疾病。

老年人常见的心身疾病,主要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哮喘等。此外,心理、情绪因素与肿瘤、癌症以及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精神、情绪紧张,不仅影响脑功能,同时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代谢和免疫系统也会发生变化。长期情感压抑,亲人丧亡的悲哀,对癌症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早期使体内激素分泌失去平衡,后期削弱机体免疫力,从而加速癌症的发展。

当人在生活中遇到不幸事件,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发生率相对增多。

反过来,疾病本身又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如脑动脉硬化、严重的高血压,轻则会削弱老年人的记忆力和工作能力,严重的则可引起智能减退和痴呆。长期因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更容易产生孤独、焦虑、抑郁和消极的心理。

(二)老年人的异常心理表现

老年人的异常心理现象比中青年人多,最常见的有痴呆、健忘、抑郁、猜疑、幻觉、妄想等。

老年人的痴呆导致智力低下;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与操作能力严重衰退;极度健忘,完全丧失工作能力;情绪不稳定,焦虑不安;道德情感、审美感也衰退;易发脾气。

引起痴呆的原因只要有:脑动脉硬化脑严重萎缩。

老年人的近期记忆能力衰退是正常的,但是有的老年人则表现为高度健忘。例如,刚放下的东西就忘记放在哪了;刚吃过饭就忘了吃什么;更有甚者连自己年龄,自己爱人、孩子的姓名都忘记了。

抑郁是老年人较常见的一种精神异常。表现为情绪沮丧、孤单寂寞、思维迟钝。这种老年人,对一切事物都不感兴趣,什么都不想干,经常自寻烦恼,甚者绝望自杀。老年人的这种抑郁状态常伴有失眠、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症状。

猜疑心重也是老年人较常见的一种精神异常。他们对与本人毫不相干的言行也疑为是针对自己的。猜疑心重对老年人身心健康不利,他们认为受到了别人冷落挖苦,而闷闷不乐。

幻觉与妄想也是老年人的一种精神异常。老年人的幻觉以幻视与幻听为多见,也有发生幻嗅、幻味、幻触的。例如有的老年人说看到了鬼神,听到了亲人的呼叫等。

(三)老年人心理活动类型

1、愉快积极型

这类老人性格开朗、心情愉悦,热爱生活,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直接兴趣型

这类老人能理智地接纳和适应退休后的变化,坦然而合理地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生活知足常乐,并能主动搞好人际关系。

3、关心健康型

这类老人特别关注自己的健康,唯恐年老体弱多病。有的人确实有病,但夸大病情;有的则是基本无病,却千方百计找出自己的“病”。

4、解脱型

这类老人性格一贯内向,退离休后更是减少社交。他们对晚安生活要求不高,能平静地应付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不轻易开口求人,往往有抑郁心理。

5、追求支持型

这类老人依赖性强,需要别人在情感上支持他们,在生活上帮助他们,用别人的同情获得自己情感上的满足。一旦这种需要得不到的满足,就认为别人瞧不起自己,或不愿意帮助自己,从而出现沮丧情绪。

6、坚持工作型

这类老人通常是一些青壮年时期胸怀大志,但是壮志未酬的人。他们总是用忙碌的行为和更加努力的工作,来证明自己还有能力。

7、冷淡型

这类老人认为生活很苦,而自己对现状又无能为力。他们内心很痛苦,于是只能用回忆以前愉快的经历作为乐趣。他们给人的印象冷漠无情,其实是无可奈何的表现。

8、自责型

这类老年人回顾自己一生后,发现一些目标没有达到,他们把这些失败都归罪于自己无能,因而常常自责,甚至有自我犯罪感。这类老人及其自卑,常常自怨自艾,沮丧和心灰意冷。

9、愤怒型

这类老年人往往多疑,把自己看做是环境的牺牲者,似乎谁都和他过不去,感到生活毫无乐趣。回顾往事,把失败原因归咎客观,把怨恨发泄在别人身上。他们人际关系很差,自己孤独、怪癖。

上面九种典型的老年人心理活动类型,对某一个老人来说可能不完全符合,但可能有一种类型的特征会较为明显。

愉快积极型和直接兴趣型的老人对他们的心身健康较为有利。冷漠型、自责型、愤怒型的老人容易心理衰老。

因此老年人应该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有意识地矫正和改变自己身上不利健康的心理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心理危机的表现形式

全文共 729 字

+ 加入清单

心理危机,严格来说就是指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出现了严重失调的情况,在内心当中有一些矛盾很难解决,即将进入到精神崩溃的状态。那么,在心理健康专家看来,心理危机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心理危机——出国所致精神问题:

公干、旅游、探亲等短期出国者较少发生心理危机,留学、移民等长期居留国外者较易出现心理问题。国与国之间的文化背景差异和社会心理冲突多发生在少数人群身上,如旅游者、移民,但旅游者往往走马观花乘兴而归,而探亲者因有亲人接应,不会因语言不通而产生孤独感,公干者多结伴而行并自带翻译。长期居留国外者的心理状态大多经历3个时期:第一是兴奋期,觉得终于实现了夙愿;第二是失望期,失望的原因一般是语言交流障碍、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衣食住行上的差异;第三是思乡期,往往因为以往的技艺用不上,劲使不出,觉得前途渺茫。这3个时期一般需要3年,到第四年,适应能力提高,大多能走出心理危机期,安居乐业了。

在生活中,我们得病了自然要吃药,可是很多人生活中即便是自己身体很健康也要吃药,尤其是一些补药。而专家认为,对药物产生的这种依赖也是心理危机的一大表现形式。此外,吸毒、酗酒等等都是心理危机的表现。

心理危机——精神被物质所奴役:

无论是物质生活疲乏还是富有,只要能使当事人心理感到空虚,精神受到折磨,这就是精神被物质所奴役了。家无隔顿粮的贫民,自然是愉快不起来的。他们看着甚至只是想象阔人们、“大款们”在丰盛的餐桌前大吃大喝,心中自然十分难熬,更有甚者会因此做出某种铤而走险的行为。与此相反,生活富裕而精神生活贫困、道德低劣的人,其内心同样十分空虚,同样可能存在着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爱动物胜过一切:

豢养动物多出于喜爱的动机,但也有可能是精神空虚。此类爱动物者,以动物为生活的中心内容,一切活动围绕动物而进行,为此耗费大量时间金钱。我国目前的宠物热多为炫耀摆阔心理所驱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上班族容易忽略十个心理小细节

全文共 2256 字

+ 加入清单

有时候会抱怨工作太多太累,有时候会埋怨男友不够关心自己,甚至有时候面对感情方面或是另类情感的问题会变得无所适从。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关于心理学方面的细节是被我们忽略的,掌握这些细节可以解决我们的很多困惑,下面由小编来为大家介绍被大多数上班族忽略的心理细节。

细节一:

男人擅长用攻心术征服自己想要的女人。

很多男人都明白这个道理:想获得一个原本不怎么爱他的女人的爱,也是分时间分场合的。

在这几个时刻里,女人对爱的抵抗力,是最低的。

比如,幽闭的环境里。日落黄昏时。约会结束后。等等。

很多男人在掌握了这些科学真相之后,开始有步骤有准备的击破女人心了。

作为女人,实在有必要比男人先一步掌握这些信息。如果,你真的没有想好要跟一个男人开始一段恋情,那么最好不要把约会定在这几个时间。

细节二:

心理学上有专门的两套受人欢迎和不受欢迎的词汇列表。

受欢迎的词汇比如:爱,幸福,快乐,舒服,金钱,安全,新鲜,容易,利益,值得,真实,健康,漂亮,活泼……

不受欢迎的词汇比如:悲伤,困难,成本,辛苦,损害,死亡,破坏,合约,责任,义务,失败,压力,价格……

从这两组词汇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你想去说服一个人喜欢你、接纳你、赞同你,那你就该学着用积极的方式去感染他。

古人讲:投其所好。

今人讲究,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打通人际脉络。

细节三:

上班族都知道这样的道理:周一至周三,人的心情都很差,看着繁重的工作,一眼望不到尽头,痛苦!周三一过完,立马是周四,眼看就到胜利星期五了,心情立马开始阴转多云再转晴!

利用这种“周末效应”,建议白领一族合理的安排自己一周的工作时间:把简单轻松的工作尽量往周三之前排,越是繁复厌恶的工作越要往周三之后排,压力最重的工作最好排在周五。

这样一来,一周的时间里,你的工作心情都不会有太多的起起落落,会维持在一个比较平均良好的状态上。

其实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应用于此。如果你够聪明,可以把它应用到每一个人生重要关口!

细节四: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与一位陌生女性初次见面,如果夸赞她身上的服装饰物,那她会迅速对你展露出真诚甜美的笑容,接下来的谈话也会融洽很多。

曾经听到过这样的话:“但凡女人愿意穿戴出来的衣服饰品,无不是她精挑细选过的。”

所以啊,贬低一个女人的衣服鞋帽整套行头,无疑是把她之前所有的工作全盘的加以了否定。谁都不喜欢被否定感,尤其是女人。如果你不能肯定她,至少不要否定她。

细节五:

一个人的花心,从童年起,便已注定。

一个家庭中,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以及所有直系的旁系的亲属都会向“小皇帝”“小公主”轮流争宠:“宝贝,更喜欢爸爸还是更喜欢妈妈?”“乖乖,爷爷奶奶谁更疼你?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惯性规律:越是那些童年时被父母争宠的孩子,婚后的出轨几率越高。

皆因,父母亲友向她争宠,也是一场三角乃至多角暗战,被宠坏了的孩子,都是自负的。自负的男人女人,注定了的起伏难定。

细节六:

面对女人,男人喜欢拐弯抹角。

女人问:“你真心爱我吗?”“你更爱我还是她?”“你愿意为我放弃另一个城市中的诱惑吗?”

往往,他会笑笑的看着她反问:“你说呢?”

女人悲嗔:“我不是问我,我是问你!”

于是他换了一副痴情的样子说:“当然。我一切只为你。”

于是她感动万分,爱以涕零。

只是她实不知,这一问一答间,他便小骗了她一回合。

注意,男人的这几秒钟,总是有别样的意义。这其中也是经历了一番权衡较量的。

当你向一个人索要一个答案,如果对方迟疑三秒钟以上,往往,他最终给出的那个答案不是心里真实的答案,而是为了取悦你而刻意描画过的答案。

细节七:

不少男女在恋爱或结婚多年后,会开始排斥对方的身体。

“想到与她发生亲密关系,我就浑身的不自在。”

“只要跟他有身体上的接触,我会有种发自内心的排斥感。”

很多人认为这是爱情消逝的见证,其实,这仅仅是“亲密恐惧症”。

一个男人女人,在长久的婚姻生活中,很容易对对方产生一种类似父母兄妹之爱的感情,一旦这种亲情取代了爱情,再做“那种事”,会有负罪感,造成精神压力。

细节八:

有不少男性朋友讲:“为什么我老婆总爱跟我黏黏糊糊?尤其一到了人多的地方,常会有些亲昵的举动,搞得人不自在。又不是热恋期,真糗!”

人的感情,常常是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出来的。

愿意靠近一个人,说明被他身上的气味所吸引。

身体上排斥一个人,说明真心里对他是反感的。

男人常常有些毛手毛脚的小动作,不是他惹人烦,是他宠她。

女人偶尔会把男人当成出气的沙包,每一拳落下去,也都是种爱的宣泄。

看一个人的心,要看他细枝末节的举动。

街上,一对男女走过来,如果哪一方主动牵紧另一方的手,那说明他(她)更爱她(他)。

细节九:

现代社交语言中提倡这样的观点“当你被别人恭维时,要立马自谦,可以换回对方更好的印象”。

但实际上,面对恭维,越能游刃有余的幽默自谦乃至自讽的人,其实有他别样的含义。不接受对方的恭维,内心中折射出他不愿接受对方的友谊。

这类人表面上聪明幽默谦和开朗,实际上他对人际交往有着深深的不屑。他们有极强的自我意识,深谙社交背后的种种潜象,他们看透了人心,于是对人心有了更深的不安感。

当一个人面对你的恭维和爱意能够冷静自持,大概,他是真的无心与你做朋友。聪明的话,公事公办,不要再多奢望其他了。

细节十:

女人多爱吃零食,尤其爱磕瓜子。

但不知你有否仔细观察:但凡手里拿一包瓜子在嗑的女人,眼里都是空的,她的思绪早飞到了千丈之外。

嗑瓜子,只是为了给她提供一个可以出神发愣的机会。

她们吃的不是瓜子,是时间,是无可打发的寂寞。

爱嗑瓜子的人,是空白的人。

当你开始容易饿,说明你的心越来越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三种考生须高考后的心理问题

全文共 775 字

+ 加入清单

性格内敛型

此类学生没有被理想大学录取,同时性格又比较内向。他们往往把事情闷在心里,遇到打击和挫折往往会想不开、钻牛角尖。

状态分析:这类学生容易有过激的行为出现。若家长发现他们把自己反锁在屋里、长时间不说话或经常发愣,一定要带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接受专业的心理辅导。

危险指数:★★★★★

调整心态从接受失败开始

性格外向型

这类学生虽然没被理想的大学录取,感觉很压抑,但是性格比较外向,平时善于与人沟通。

状态分析:他们只要能够正确看待高考成绩,确定今后的发展方向并为之努力,就可以走出阴影。这类学生需要朋友和亲人的帮助和自我调节。

危险指数:★★★

期望不高型

这类学生成绩一直不好,在考前就知道自己考不上大学。

状态分析:他们看见同学拿到录取通知书会有失落的感觉,但是其容易被成绩以外的事吸引,过一段时间心情就会自然恢复正常状态。

危险指数:★★

放松手段

落榜生要学会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统,重建自信,找到内在的依靠;通过与父母、朋友的交流,找到外在的依靠。

宣泄要面对父母、朋友、心理医生把所有苦闷都说出来,用大声倾诉、放声大哭等手段宣泄情绪,恢复心理平衡。

运动要尽量到户外进行有氧运动或与朋友一起出游。可利用人的内心体验和行为动作一致的原理,每天走路挺胸抬头,步伐坚定有力,速度稍快,经常这样做,就会增加自己的信心,调整自己的心态。

心理调节

接受失败首先要接受现实结果,明白现实是无法改变的,只能调整自己。不承认现实,就是不给自己重新开始的机会。

合理归因少找外因,如把落榜和题难、天气不好联系起来。应该从自身找原因,是自己不努力、方法不对,还是临考心态不好。合理归因是解决落榜生心理问题的根本所在。

重新定位高考是自身素质的全面考评,根据获得的结果应该为自己重新定位,给自己一个更合理的目标期待。

马上行动要有从零开始、朝下一目标努力的勇气。其实行动本身就可缓解自己的消极情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男生频繁说分手是真心的吗 经常说分手的男人心理

全文共 1432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一个人经常把分手挂在嘴边,那你们分手是早晚的事情,男生频繁说分手百分之九十都是想分手的,其实不是只有女生喜欢口是心非的,男生也会。

男生频繁说分手是真心的吗

是不是真的想分取决于你们发生的什么事情。但是一个男人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上多半靠不住。其实男生频繁提分手证明他只有两种原因,第一就是可能真的不够爱,其实内心还是没有那么需要你,频繁的用分手来逼迫你放弃这段感情,这个处理方法可以说的上极端了。而且这是在你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提分手来跳过这个问题,舍不得分手的话,就会停止探讨你们遇到的这个问题,如果女生同意了分手,那么男生就会觉得提早解脱了,好去遇见下一个女孩,找一找新鲜感。平凡说分手另一原因就是,他认为你离不开他,在第一次提分手的时候,你去极力挽回,他便认为你是不敢与他真正的分手,所以才有了后来接二连三的提分手。如果每次一吵架就说分手,迟早会分手,而且经常说分手那个反而会怂,加入说你那天突然,他再一次提分手,你突然同意了,他反而不敢了。正如一句话说的非常好“所有的大张旗鼓都是虚张声势,真正的离开无声无息。”

经常说分手的男人心理

自信心不足,和不成熟的表现。其实不光是男生,一个成熟的成年人,是不该轻易说放弃和分手的,但当他作出分手的决定时,必是心思熟虑,通常就不易挽回。你所说的经常说分手的男生,明显心智不够成熟,他试图以分手来引起你的注意,要求你满足他的需求。

感情平淡期的男生心理

很多男人在进入感情平淡期后,就认为自己在感情里的任务已经完成,接下来维持感情的工作是女友的任务,其实结果却不尽然。在如今这个男女比例悬殊的年代,女生身边多多少少都会围着几个追求者。如果你不一直保持恰当频率联系女友,不花费心思让女友开心,哪怕目前你们处于恋人关系,但是你松懈后,她身边的其余追求者趁虚而上,那你的位置,就很危险了。

以下是常见表现:

1、不管你跟他说什么话,他都是一副不耐烦或者很客气的脸。

2、一起走在大街上,他不再牵你的手,买了东西不再帮你提,坐车不再帮你拉车门。

3、不再每天做饭给你吃,不再买好吃的好玩的给你。

4、每天早出晚归,不管去哪不再告诉你,有时半夜回家,有时在外过夜。

5、不管你在外面呆多久也不会紧张,不闻不问。

6、旅游也好,出外应酬也好,不再带上你。

7、睡在一张床上不再把手给你当枕头,即使抱你也是因为生理需要。

8、每天电话短信响个不停,而且不准你看。

9、有个头疼脑热也不关心,不再给你买药,不再陪你看医生。

10、你生日不记得,重要的日子也不记得。

男生平淡期的想法

其实进入平淡期,男生就开始有安全感了,就会觉得这段感情很稳定,即使不付出什么了,这段感情也会是很稳定的。所以女生一定要学会转换这种心情,要知道他不可能一直像热恋的时候对你那么好,男生要做到对你好真的很难,所以女生要有自己的空间,也给他空间,不能把男朋友当做了生活的重心。这时候沟通很重要,要学会把你的感受传递给他,因为有时候男生真的很迟钝的,他们比女生要晚熟很多的,对于我们的行为有时会觉得很莫名其妙,所以一定要学会把你的感受好好地传达给他,做到互相理解。感情的事,不能强求。他若真的爱你,也不会去和别人爬山,和你话都没有。我想,他可能是还没有找到下一个合适的目标(很多男人有着那种“骑驴找马”的心态),一旦时机成熟,结局对你是很残酷的。女人善变的事脸,男人善变的是心。找个机会,把话说清楚吧,不要耽误彼此。他若肯真心的回头,还是可以给他个考验机会。至于你的离不开,说白了也就是个习惯问题,你习惯了他的存在。但是,女人应该先爱自己,在去爱别人。希望你好好爱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老年人患心理病原因

全文共 3017 字

+ 加入清单

身体健康对老人固然重要,但由于生理或社会等多种原因老年人在步入晚年后可能会出现焦虑症、抑郁症等各种心理精神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这些心理问题也会辐射到身体,导致健康恶化。对此,多位权威精神心理领域专家通过《生命时报》发出呼吁:老年人急需“精神保健品”。

精神疾病困扰全球老人

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老年科主任孙新宇的从医生涯中,她为许多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解除了心灵困苦。孙新宇给记者讲述了两位老人的故事: 第一位老人今年已经70多岁了,退休前在一家研究机构工作。她与老伴知识层次相当,感情很好,相濡以沫。五六年前,老伴因心血管病去世了,走得很突然,对她打击很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她日夜思念,总想着老伴在世时对自己的好,精神状况很差。老人有两个孩子,一个在国外,虽说很孝顺,经常打越洋电话回来嘘寒问暖,但却鞭长莫及,很多事情帮不上忙;另一个孩子经济状况不太好,工作和家庭压力很大,不仅难以照顾到母亲,甚至对老人有经济上的索求。前段时间,老人患上了心血管病,自理能力下降,开始反复担心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国外的孩子能否照顾好自己,于是动不动就掉眼泪,自觉是别人的负担,并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了许多安眠药。一天,她将安眠药全部服下后,打车去了老伴的墓地,企图自杀。到达墓地时,药物开始起效,老人摔倒在路边,所幸被行人发现及时送院。老人最终被抢救过来,并在北大六院诊断为抑郁状态,经治疗后情况慢慢好转。

第二位老人是一个医生朋友的父亲。当时朋友找到我,苦笑着说,他的父亲“几乎把所有科室都看遍了”。最初,老人说胃不舒服,吃不下饭,但去消化科没有查出大问题。老人又说心脏憋得难受,但心内科也没查出病来。后来,呼吸、神内、泌尿、骨科、中医科……能看的科室都看了,该做的检查都做了,胃镜做了好几次,肿瘤的可能性也排除了,但老爷子还是怀疑自己得了很重的病,每天吃不下睡不着,就在家翻医书,研究自己的“病”。最后,医生建议他去看看心理科。老人的表现是典型的疑病症状,是抑郁的一种表现。在医生和家属的劝说下,他同意尝试接受治疗,抗抑郁药治疗两三周后情况就有好转,不到两个月他就恢复正常了。

如今,抑郁、焦虑等精神障碍已被大众熟知,但老年人似乎是这些疾病中被忽视的群体。研究表明,65岁以上人口中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占高龄存活人口中的26%。孙新宇说,以抑郁为例,达到诊断标准的抑郁症,国外患病率达2%~4%;如果用症状学标准,焦虑、抑郁的患病率可能达到20%;有情绪问题的人可达半数。在国内,北京的一项调查发现,65岁以上人群抑郁症患病率是4.4%。由于很多人的抑郁症状并非一过性的,甚至会反复发作,对生活影响大,自杀比例也高于一般人群。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副主任李献云说,老年人的自杀率最高,特别是65岁以上老年人自杀率急剧升高,这与全球情况一样。孙新宇介绍说,国外的数据显示,自杀的发生率可达47.8/10万人口,美国85岁以上老人自杀发生率高达55/10万人口。老年人自杀往往会事先计划好,而年轻人更多是冲动性的。数据显示,老年人自杀死亡率可达25%,而年轻人约为5%。

子女关爱胜似良药

早诊断、早治疗对精神疾病的治疗来说意义重大。孙新宇说,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果非常好,90%以上都能治好。因此,提高精神疾病的早期识别率尤为重要。

抑郁的核心是动力下降、精力下降、兴趣丧失。孙新宇说,很多老年抑郁患者的表现形式隐蔽,症状更多集中在对身体或晚辈的过度关注上,表现出易怒、焦虑和身体症状。资料显示,约80%的老年抑郁患者存在记忆减退的主诉,有明显认知障碍者占10%~15%。如果一个老人担忧的事突然多了,喜欢做的事不做了,跟外界交流少了,总说身体不舒服,在排除了躯体疾病后,就要考虑是否患上了抑郁症。一旦情绪变得极端,自我封闭,不跟人说话,怕别人瞧不起,自杀风险就高了,需要赶紧去精神科就诊。

专家同时给老年人开出了“精神保健品”,照此执行有助于老人的心理健康。

子女陪伴和电话是解压剂和暖心剂。孙新宇说,老人就是“老小孩”,他们会更依赖孩子。“临床上,如果一个患病老人的家庭支持系统较好,他的预后就会很好。如果子女的关爱到位,老人甚至不会得病。”建议子女每周给父母打2~3次电话,一个问候的电话犹如暖心剂,会让父母感受到爱的温暖。孙新宇说,年轻人有时间要多陪陪老人,不仅是吃饭,还可以带着老人看看电影、外出游玩等,和父母一起活动犹如解压剂,能缓解因孤独带来的抑郁感。

社区花样活动是强心剂。在社区,老人的心理健康能被管理起来,获得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和社交活动,还可以组织益智游戏活动,如象棋、围棋、书法、绘画、手工、健康舞蹈、合唱团、京剧等,老人的孤独感就能得到显著缓解。这种社区支持犹如一剂强心剂,让老人晚年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医疗帮助和健康宣教是镇静剂。如果老人出现可疑的精神症状,要找精神科医生看,以免走很多弯路。特别是有高自杀风险时,千万别讳疾忌医。正确的健康教育和宣传犹如一针镇静剂,让老人平静地生活。

李献云最后呼吁,自杀是能够预防和干预的,有自杀的想法和冲动不要害怕,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尽早摆脱痛苦。做儿女的要多关心老人的思想和心情,更得了解老人需要什么,提供老人最需要的关心。如果老人的情绪变得糟糕,表现出厌世心态,尽早陪老人就诊和接受正规治疗最关键。

3是生物学原因

进入老年期,包括大脑功能在内的诸多生理功能都在退化,躯体的疾病越来越多。数据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达54%,超过70%的老年人同时患有两种及以上慢病。人的身体是一个整体,而精神心理活动的维系需要整个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

4是社会心理因素

比如以前是独当一面的领导,如今精力衰退,会有很深的失落感。老年丧偶是突出的负性事件。很多老人对老伴从感情到生活习惯上都有依赖性,突然只剩自己了,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肯定会感到孤独。即使孩子很孝顺,也不可能取代老伴的地位。而再婚压力、子女经济纠纷、随子女到外地居住等,都让很多老人无所适从。

上述问题除了让老人陷入心理困扰中,还可能带来躯体疾病。研究表明,抑郁和躯体疾病的关系可能是双向的,比如慢性疼痛可能是抑郁的易感因素,抑郁则可能加重心脑血管疾病。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抑郁症可直接引起心血管病,且增加心血管病患者的并发症和死亡率。李献云则指出,经历负性生活事件,加上躯体、心理健康状况恶化,自我照料的能力也会日渐减弱,人际交往圈子缩窄甚至自我隔离,没有价值的感觉也会越来越强烈,如果再有其他不良事件发生,可能会导致自杀。躯体或精神疾病、长期遭受刺激或经历负性生活事件、生活质量低、曾有过自杀行为、亲友有过自杀行为以及有明显的无用感、无价值感、绝望感等。这些危险因素具备的越多,自杀的危险性越高,因此需要老人的子女、家人以及社区、社会多加关注,增加老人与社会的联系,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引导老人适度运动并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提升自我价值感和希望感,必要时应积极寻求帮助和尽早就诊。

老年人患心理病原因

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但对老年人来说,退休、空巢、躯体疾病、婚姻变故、子女关系等,都有可能成为诱因。孙新宇从专业角度指出,老人罹患精神障碍,主要有三大原因。

6是个性原因

有的人性格较敏感、内向,遇事容易钻牛角尖,对心理打击的抵御能力较差;而有的人比较开朗,不管遇到什么事都想得开,患心理疾病的几率就小一些。此外,人老了往往更固执,考虑问题比较极端,不容易跟人交流,也是心理疾病的诱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专家支招,考生心理该如何进行有效调整

全文共 2809 字

+ 加入清单

高考临近,一些中学通过开展积极的课外活动为高三学生减压。

临近高考,考生和家长的心情愈来愈紧张,有些考生出现了失眠、焦虑、烦躁等问题。有资料显示,90%以上的高考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是:考生压力过大,精神负担过重,期望值过高,缺乏自信,家长教育方式不当等。如何让考生放下心理包袱,轻装上阵,在考场上发挥最好的水平?

考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据心理专家介绍,自4月份开始,高考学生和家长到心理门诊咨询和就诊的人数明显增多。考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包括了:失眠,他们往往表现为无论多么疲倦都难以入睡;个性的改变,原先活跃的个性变得孤僻,常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爱说话,不喜欢和别人接触与交流;注意力不集中,大脑一片空白,学习效率低下;感觉精力下降;出现烦躁情绪,因为这时考生急切地想要提高学习效率,却总感觉力不从心,学习效果极差,所以很容易出现这种情绪。专家表示:“失眠问题尤为突出。”

据介绍,考生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主要由考生个人的综合素质所决定,包括考生的人生观、应急能力以及性格。缺乏自信;缺乏主见,容易被暗示;个性孤僻,缺乏兴趣,太过专注于学习的个性往往更容易产生考前的心理问题。

“高考是考生所面临的重大关口,随着考试时间的临近,考生感觉竞争激烈,心情紧张,这是正常的反应。适度的紧张和压力能够激发人的潜能和前进的动力。”专家认为,但是如果紧张情绪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就需要进行心理调适。

考生心理如何调整

专家建议,考生首先要学会自己的自我暗示。心理暗示是一种启示、提醒和指令,它会告诉你注意什么、追求什么、致力于什么和怎样行动,因而它能支配影响你的行为,积极的心理暗示是一种正向的提醒和指令,会引导人潜在的积极动机,产生积极的行为。通过积极暗示,可以调节自己的心态、情绪、意志及能力,考生可以经常对自己进行积极暗示,告诉自己“我行”、“我完全有能力应对考试”、“我已经准备好了”等等,在这种自我调整的作用下,能够很好地消除心理压力,从而消除焦虑,放松心情。

还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适当降低期望值,不要对自己过分苛求。“要正视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智力差异,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成绩,制定的目标要符合自身的能力。”考生要经常劝慰自己:只要努力了,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都无愧于心,也无愧于父母。

另外,在考试之前要坚持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不要打“疲劳战”。临近考试时,很多考生都是争分夺秒,恨不得一分钟掰成两分钟来用。他们常常挑灯夜战,晚睡早起。专家指出,这样的“疲劳战”让大脑得不到应有的休息,影响大脑的反应能力和记忆力,学习效率不佳。“最好要制订科学的作息时间表,努力做到早睡早起,不开夜车,不打疲劳战。这样才能保证考试时具有充沛的精力,清醒的头脑。”

考前要注意劳逸结合,因为劳逸结合有助于减轻压力,及时消除疲劳,同时还会有效转移考生的注意力。对于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应该进行有益而适宜的体育运动,以此减轻紧张度。科学研究证明,一些呼吸性的锻炼,例如长跑、打羽毛球、篮球、游泳等,都通过运动释放出一身透汗,从而会精神倍增,它可以使人增强信心,使之精力充沛,因为这些活动让人机体彻底放松,从而消除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就会保持乐观的心态。

如果考生出现了失眠的症状,不要害怕和担心,最好的办法就是顺其自然,采取“不作为”的方式,即不要把失眠当作一回事,轻松对待。睡不着时,可以静静躺着闭目养神,这其实也是一个休息的过程。

家长的关注要适度

家长对孩子的关注要适度。每到高考时,很多家长总是如临大敌,有时甚至比考生还要紧张,殊不知,这样焦虑的情绪很容易传达给孩子,并且影响了孩子的情绪,产生消极的结果。

专家建议,高考前,不仅考生要保持平常心态,家长也要以平常心对待,否则巨大的反差反而让考生难以适从,另外,家长还要注重加强和孩子的沟通。“这种沟通要注意技巧,不要太关注孩子的心理症状,例如总是询问孩子的睡眠,学习状态等,而是应该多问问孩子‘我能帮你做什么’、‘你现在有什么想法’等,帮助孩子转移焦虑的情绪,还能给孩子提供倾诉的机会。”

不仅如此,家长要降低对子女的期望值,因为过高的期望,对考生将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针对精神长期高度紧张的状况,家长应帮助考生学会自我调试,及时放松自己,劳逸结合,例如周日和孩子一起去打球、爬山、看电影、逛街等。

在学校方面,建议最好将教室里的“高考倒计时”、“高考冲刺”等标语去掉,因为在这些标语的刺激下,学生总是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教室需要营造一种温馨的环境,让考生以平常的心态去面对高考。”专家表示,教室中可以采用一些人性化的语言来鼓励学生,例如“相信你自己是最棒的”、“在过程中享受收获等。”

■延伸阅读

专家指出高考进补的误区

高考冲刺阶段,考生学习强度大,消耗大量的体力和能量,身心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身体疲倦是难以避免的。“买点补品,他们这样太辛苦了。”,“孩子每天都学习到很晚,明天要多买些好菜给他补补。”为了让考生更好的迎考,家长们想尽一切办法给孩子最补的饮食,但最补就是最健康的吗?这些“进补大法”是否适合高三考生呢?

误区一:考生消耗大服用保健品

不少家长看到孩子日以继夜地埋头苦读,身体消耗和脑力消耗非常大,而市场上许多保健品都打着“增强记忆力”、“增强免疫力”等口号,家长们一方面希望保健品能够很快地补充孩子消耗的能量,另一方面也是心疼孩子,不管是否有效总想试一试。

对此,专家表示,保健品大多味甜,服用过多会直接影响进食。严重的导致口舌苦涩,进食无味且不觉饥饿,因此家长还是应该从每天的膳食做起。如果担心孩子消耗过大,可在晚上准备一些夜宵,如小馄饨、酸奶和八宝粥等。

误区二:考生打瞌睡红牛加咖啡

浦东高三学生小岳最近书包里常常放着一两包速溶咖啡,有时还会有一罐红牛饮料,主要因为白天有时会感觉“大脑浑浑噩噩”,听老师讲课只看到老师的嘴巴在动,却什么也听不到;有时午餐过后的一两个小时内被瞌睡虫袭击,无法复习功课,醒脑饮料就是为了以备不时之需。

专家认为,像红牛这样提神的饮料,考生喝了会很兴奋,但是晚上却容易睡不着。一些浓咖啡或者浓茶,同样会让孩子难以入睡。这样反而会影响到第二天的学习状态。如果是复习阶段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可适当少喝一些咖啡或茶提神,但临考前一定不要喝,除此之外,可以喝一些对身体有益的饮料,如奶制品、果汁、菊花茶、枸杞茶等。

误区三:考生太辛苦大鱼和大肉

为了犒劳辛苦备考的孩子,不少有高考生的家庭每天晚上的餐桌上不是鱼就是肉,虽然也配有蔬菜,但家长往往“督促”孩子多吃荤菜,以补充蛋白质和能量。在寄宿制学校念书的考生,周末回家也必然是改善饮食,丰盛的大餐伺候。

专家表示,考生每天进行长时间的脑力劳动,大脑需要葡萄糖,不能吃荤不吃主食,吃水果不吃蔬菜。营养要丰富,同时也要均衡,饮食还是清淡为主。在临考两周时,每天早饭可给孩子适量的坚果如核桃、杏仁等,给孩子补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毕业生辞职的荒唐理由是心理问题吗?

全文共 923 字

+ 加入清单

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辞职理由荒唐

“怕迟到了挨批评”、“跟女友分手了”……一些大学毕业生的荒唐辞职理由,让企业负责人们感到无奈。近日,湖北团省委到武科大中南分校就“大学生就业创业专题”进行调研,受邀的大学生老板们反映:现在的一些毕业生辞职很随意,显得“太不负责任”。

何川是该校05届英语专业毕业生,现为一家英语教育机构的负责人。何川用“欲哭无泪”来形容面对某些毕业生的辞职理由时的心情,“连跟女朋友分手这种理由都能拿出来,而且是说走就走。”还有一名大学生员工,未履行“30天的告知义务”就欲辞职,公司让他支付违约金,他却到电视台去投诉。“这种行为太不负责任了,就算不考虑公司,也应该想想,那么多学生一下子没了老师可怎么办?”

作为武汉完美网络服务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该校07届毕业生刘统洲也有同样的苦恼。刘统洲说,有一次公司给新招来的10名大学毕业生做培训,第二天仅有5个人来。“都是签订了劳动合同的人,怎么突然就消失了呢?”刘统洲拨通其中一名学生的电话,那学生竟称“起来晚了,怕迟到了挨批评就干脆不去了”。刘统洲决定,今后原则上不再招收应届毕业生。

辞职可能与前景不明朗有关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业工程专业大四学生则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大学生老板创办的企业,不一定有很好的前景,选择为大学生老板打工,很多毕业生其实只为“保底”。一旦有大公司愿意录用,还是宁愿选择去大公司工作。“所以,辞掉大学生老板提供的职位,就显得比较随意。”她说。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周光礼教授认为,这种就业心理背后有三层原因:一是现在许多毕业生家庭条件尚可,不珍惜就业机会,这是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

二是这些毕业生片面理解“就业权”,认为就业权就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对待工作,其实,学生们应将就业权首先理解为生存权,这样才不会轻易辞掉一份赖以生存的工作;三是大学生创业大多在艰苦奋斗的阶段,部分员工对企业不抱信心。因此,大学生老板要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以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

眼下又到了新一届大学毕业生求职的高峰期,大学毕业生如果清楚自己喜欢做什么或者擅长做什么,就努力去追逐自己的人生梦想吧。如果还不清楚,就先就业再择业吧,总不能加入到待业大军中,成为“啃老一族”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心理专家讲解为什么会性成瘾

全文共 537 字

+ 加入清单

“性成瘾”实际上古已有之,只不过现在才引起心理学家的重视而已。“性成瘾”又叫性高潮瘾,指的是一个人嗜性交成瘾,不停地寻找性伴侣上床,几乎无法自制。

就年龄档次而言,“性成瘾”者大多集中在30~40岁的男子,这也是人一生中性生理最为活跃的时间段。他们如同吸毒者、玩徒、酒鬼一般,一旦性瘾作,就会不顾一切放下所有工作,去寻找发泄的对象。

“性成瘾”分为三个等级:

第一级:指那些可以得到社会容忍的行为,比如手淫等,没有侵害到他人;第二级:则涉及一些侵犯他人的性活动,比如当着性的面暴露生殖器官,或偷看异性的私密部位;第三级:指强奸、乱伦以及对儿童进行性侵犯,属于犯罪。

心理学家建议你治疗方法

首先寻找性瘾症的病因,若系内分泌疾病为患,则应及时就医,消除了病根,性瘾即可淡化,并逐渐消失。如果由心理障碍所致,则应求助于心理医生。不少性瘾症患者伴有焦虑症或强迫症,故积极治好这些心理疾患,常可收到釜底抽薪的效果,进而减轻性瘾的程度。

对于现代社会带来的日益增大的精神压力,宜多采用其他健康的方式减压,比如跑步、体操、球类等体育运动,唱歌、跳舞等文娱活动,不可痴迷于性活动,特别要防止产生依赖性。也可以制订一个具体的治疗时间表,逐步减少性伴侣的数目,延长间歇时间,直到性瘾消除。至于患有网络性爱痴迷症者,还要同时戒除网瘾,否则效果难以巩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

全文共 2573 字

+ 加入清单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是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音像出版社出版 出版的图书,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有什么呢?下面和小编去看看吧!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我与心理健康课

课型:

新授课,以陈述型知识为主

教育目的:

1.通过举例让学生明白体会心理健康的重要,并且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的兴趣

2.通过讲述使学生知道心理健康的标准

3.通过写名片的形式达到教师对学生初步了解的目的,且让他们提出建议

重点:

让学生体会到心理健康的重要,知道心理健康的标准

难点:

能够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心理健康的重要

教学过程:

(一)简单介绍心理活动课及自我介绍

首先说明本课无教材,指出无教材的好处??这是一节心理活动课,本来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关于心理方面的问题,不必按照教材按部就班。但同时,这要求师生之间有更多的互动,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想要学习什么,由此安排好适合这个班级的课程。随后,自我介绍及留下联系方式。

师:简单介绍心理健康课的特点??互动,体验与参与

本课不同于其它课,更注重学生自己的体验,帮助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一条路。在心理预防和心理治疗中,很注重当事人自己的想法,通过谈话等手段可以获得比心理测验多无数倍的资料。许多心理学家想了很多方法让当事人表达自己的想法,举例:如箱庭疗法??在一个盒子里,由当事人自己放玩具进去,看他们放的玩具和放的方式来了解他们的内心。所以,在这堂课中也需要学生更主动积极的表现自己。

心理活动课是一节相对轻松的课,但是为什么要上这节课呢,引入心理健康的重要。

(二)心理健康的重要

1.讲述心理健康对生活态度及身体的影响

(1)以张国荣为例说明对生活态度的影响

师:同学们知道几年前的愚人节那天,发生了张国荣跳楼自杀

事情吗?

师:因为他承受了太大的心理压力,心理素质没有强到可以抵抗这些压力。有一个世界性的研究,发现城市里的自杀率高于农村的,男性的高于女性的。这说明随着压力的增大,心理素质差的人更有可能选择极端。

(2)说明心理对生理的影响

举例:有一个死刑犯人,听说自己会被割腕而死,行刑那天,他被带到了一个小房间,眼睛蒙上了黑布。他感觉到手被划开,随后听到了“滴答,滴答”的声音,感觉到自己的血慢慢的流尽。死亡。但实际上,他的手只是被轻轻的划开,而他所听到的只是滴自来水的声音,但他认为自己在滴血,最终心力衰竭而亡。这就说明,心理对客观的生理也有着影响。

2. 指出良好的心理,会帮助人们做出准确的应对

师:天堂和地狱的例子

地狱中,人人拿着长勺企图喂饱自己,因为其不可能而使生活十分痛苦。在天堂中,人人拿着长勺互相喂食,所以这是天堂。

这个小故事中包含着许多哲理,我想说的是:

生活中,人们往往面对一样的困境,重要的是你的选择,怎样的心态想法,决定了你的生活道路。

3.总结心理健康的重要

师:由此可见人的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现代。

有位教授曾经指出??心理健康在贫困时代是奢侈品,在发展中国家是点缀品,在发达国家是必需品。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学生:物质是精神的基础

在贫穷的时候,人和人之间都差不多,到富裕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拉大,竞争更激烈,压力大,所以心理健康显得重要。

师:有一个参考的理论,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

师:介绍马斯洛的背景。马斯洛是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提倡人文主义。同学们对他可能不太熟悉,在他之前,盛行的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弗洛伊德注重本能,认为人只是动物的简单进化,人所做的一切事都是出于本能的驱使。而马斯洛反对这个观点,认为人不同于动物,本能的需要只是较为低级的需要,人还受其它需要的驱使。需要是有不同的层次的,于是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

师:介绍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提出人有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需要,及尊重的需要。请大家思考一下,哪一个是是最基本的,需要首先被满足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基本需要,在能保证生命延续的前提下,才可以去满足其他的需要,那些都属于心理需要。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心理健康也日益重要。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师: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心理健康。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有许多标准,比如前面提到的马斯洛,他就提出了十条标准:

1、充分的适应力;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度的估价;

3、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

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当的情绪发泄与控制;

9、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作有限度的个人发挥;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对个人基本需求作恰当的满足。

认识自己

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人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短处与缺点,就会丧失信心、缺乏朝气;如果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又会自以为是,自我欣赏。这种自卑与自负皆不利于自我成长,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算是心理健康。

悦纳自己

自己对自己是喜欢还是讨厌,是衡量心理健康的又一条标准。心理健康不仅要求自己能如实了解自己,而且要对自己愉快地接纳。悦纳自己不是说要宽容或欣赏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而是说自己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我仍然喜欢我自己、不憎恨自己、不欺骗自己,并设法使自己发展得更好。每个人要懂得正确的扬长避短。尤其在青春期的时候,生理上的发育和心理上的发展不协调,会产生很多的矛盾。

调适自己:

个人的行为总是受社会的规范和环境的约束,两个人的需求又往往与规范和环境不符,并发生冲突。因此,个人必须经常调适自己,以使个人和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不能或不会调适自己的人,就会经常产生心理问题,只有经常很好地调适自己的人,才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最后,还有一个小内容,希望大家做一张名片。

(四)小活动??做名片

1.讲述名片的目标??为了彼此交流

2.告知名片的要求:姓名,最喜欢的一件事,最不喜欢的一件事,最能代表你的特征,你的偶像。另外也可以附上你对课的提议。

3.收齐名片

听课教师反馈::

1.同学们在听到例子的时候,都显得很有兴趣。应该注意例子的安排。

2. 马斯洛关于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尽管很有用,但是相对比较枯燥,只捡几条相关的讲一下,效果比较好。

对这堂课,应该加入一个关于心理健康的小测试,能引起学生更多的兴趣。但是,缺少这方面的资料。可以就心理健康的一方面,来给他们做一下测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回归家庭的男人的心理 出轨男人回归家庭后的感觉

全文共 1852 字

+ 加入清单

不是所有男人出轨都不会回头的,有时候男人只是意志力不坚定而出轨,最终心还在家里,选择回归家庭,但是每个回归家庭的男人心理想法是不一样的。

回归家庭的男人的心理

1、谁都怕自己的付出没有回报,当一个男人重新回归家庭,肯定也想再次得到老婆的疼爱。所以作为女人,面对犯错的老公,一定要学会接受,学会去再次爱上对方。这样对于你们的情感维系,也是很好的方法,不要想着老公回来了就无所事事,这样也是错误的思想。

2、勇于为家庭承担更多的责任,知道自己在这个家应该做些什么。回归后的男人,对自己的人生以及事业都有了重新的规划,因为这个男人已经知道外面的花花世界。毕竟不能长久,只有家里的这个女人,才值得自己去拼搏,才值得自己去毫无顾忌的付出。

出轨男人回归家庭后的感觉

第一,重新出发,改过自新

虽然出轨男人很可恶,但是在出轨之后,又后悔和愧疚也因为自己的出轨而导致,家庭的分崩离析,甚至导致了一系列的恶劣后果需要承担。自己的内心也很愧疚,所以因此,在回归家庭后,对自己的女人越来越好,甚至想要弥补自己所犯的过错,这类男人一般都是真心悔过的,所以女人们,如果想要原谅他们,可以先去观察他们是否还会再继续犯错。当然如果他们,还是会犯以前一样的错误,我们一样可以选择不原谅;但是如果,放不下这种感情,男人就是真心悔过,那么可以试着接受他的挽回与挽留,也接受他的真心悔过。既然想要重新开始感情,那么就不要再计较以前的事情了,互相坦诚沟通,重新开始生活。

第二,身在曹营心在汉,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

这种男人,自私自利、只爱自己。也根本不会考虑家庭,或许有一些愧疚,但是还是难掩自己想要再次出轨的心思,刚开始可能还会自己掩饰,越到最后,越发明目张胆,而女人们对这种男人,还需要选择原谅吗?当然,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但小编认为,这样屡教不改的人,咱们女性朋友值得更好的选择。

第三,破镜,难重圆

当男人在出轨后,女人可能在一开始会选择原谅,因为放不下这段感情,但是直到最后,还是心有芥蒂难以忘怀。即使两人表面看起来重修旧好,但是两人婚姻之间的裂痕,因为男人的婚外情产生的心理隔阂,一旦出现很难重修旧好,两人可能也会因此而越走越远。如果两个人都共同放不下自己的感情,也共同放不下彼此,两人应该试着放下隔阂,如果彼此都不能接受的话,那么还是趁早分开,不然浪费的也是彼此的青春和时间,只有双方选择原谅,一个是原谅自己,一个原谅他人,这两人的感情才能长久。

男人回归家庭后的感受

1、当一个男人重新选择回家,更多是非常爱这个家庭。深深的感知自己所犯的错误,给老婆以及孩子带来的伤害,会主动承担起家里的一切事务,老公的变化让老婆也会非常开心,这样的老公属于好老公,以后再也不会去接触别的女人了。

2、忘记过去,不管对于男人还是女人,肯定都非常重要,毕竟那是一段不堪的回忆,毕竟为自己的错误也买单了。所以作为女人来说,不要想着一直去折磨你的男人,既然他重新选择回归家,就证明对于你对孩子对家庭还有一定的依恋,这份热情千万不要让老公磨灭了。

男人回归家庭后遇见旧情人什么感受

1、李先生,很后悔,不想见到她

我走在街上遇到了以前的旧情人,我对他的感觉是非常的后悔,并且不想见到她,因为以前我和他在一起是因为我的老婆总是和我吵架,我感觉没有人说话,想诉说一下内心的苦闷,就和她在一起了。和她在一起之后,我发现她经常和我要东西,你今天要一个包,明天要一件衣服。我觉得她和我在一起做情人并不是因为感情。而是她看中了我的物质条件比较丰富。所以我对她非常的失望,我知道我早晚有一天会回到我老婆身边,所以有一天我就和她做了决断。后来见到她,我觉得非常的后悔以前做的荒唐事,觉得再也不想见到她。

2、刘先生,还想再和她在一起

有一次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我再次见到了我以前的旧情人,我以前和她在一起,那是因为我和我老婆没有什么共同语言,而且到了这个年纪,我俩的感情都变淡了,生活只剩下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太无聊了,所以我想找一些新鲜感,于是我就和我现在的旧情人在一起了,后来被我老婆发现了,我老婆逼我和她分手。于是我就和她分手了,对于这段感情我非常的怀念,分手后,依然还想要再和她在一起,上次见到之后,这种感觉依然很强烈。

3、周先生,内心很平淡

我俩在一起的时候,我认为这个女孩比较不错,而且很年轻也很漂亮,做事情非常的认真,工作上也是非常的优秀,所以我就和她在一起了,和她在一起之后我也非常的开心,至少他身上有我老婆没有的优点,比如说温柔善良。她又不像我老婆那么唠叨。所以我觉得很喜欢她,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我俩就分手了,再次见了之后,我感觉内心比较平淡。甚至有点想和她喝喝咖啡,聊聊过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