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如何判断狗狗健康状况(精选6篇)

浏览

152

文章

6

篇1:如何判断您的健康状况

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以下10条都正常,您可给自己下"健康"的结论;有1条不正常应找医生查找原因;有2条不正常,您可能患有某种疾病;3条以上不正常,则肯定您已患有某种疾病。

(1) 1月内体重增减不超过3公斤;

(2)每日体温波动不超过1℃(正常37℃左右);

(3)脉搏每分钟72次左右(0~100以内均正常);

(4)正常成年人每分钟呼吸16~20次,呼吸与心跳的次数比例为1:4;

(5)每日进食量保持在1~1.5公斤左右,超过平常量的3倍或少于1/3为不正常;

(6)大便定时,每日1~2次,3天以上不大便或1天大遍4次以上为不正常;

(7)一昼夜尿量1500毫升左右,多于2500毫升或少于500毫升为不正常;

(8)成年女性月经周期在28天左右,超前推后15天以上为不正常;

(9)睡眠能维持在6~8小时左右,不足4小时或嗜睡每日超过16小时)为不正常;

(10)能坚持日常工作学习而不感到疲劳,若不明原因连续一星期不能坚持日常工作学习为不正常。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如何从尿尿的颜色判断身体健康状况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从尿液的颜色可以判断自己的身体状况,尿液颜色主要有透明色、无色、浅黄色、亮黄色、暗黄色、橙色、红色、蓝色和绿色等等。接下来就和大家详细讲解一下。

从尿尿的颜色判断身体健康状况

1

尿液正常颜色

如果尿液的颜色呈现透明色或者浅黄色,则说明身体健康良好,属于正常的颜色。

2

无色

如果尿液的颜色为无色,那么说明喝水量过多,导致尿液颜色变浅,因此,可以适当减少喝水量。

3

绿色或蓝色

如果服药,比如吃了泻药或化疗药,那么尿液的颜色就会呈现绿色或者黄色。

4

亮黄色

如果尿液的颜色呈现亮黄色,则说明维生素C的摄取量过多,因此,可以减少服维生素C。

5

琥珀色或暗黄色

如果尿液的颜色呈现琥珀色或暗黄色,则说明喝水量过少,一般在室外工作的人会有这种现象,因此,要多喝水。

6

红色

尿液颜色呈现红色,则说明吃了红色的食物,比如杨梅、甜菜根等等,因此,不要一次性吃太多红色食物但还可能是因为血尿导致的,所以没吃红色食物,尿液颜色却是红色,那么赶紧去看医生了。

7

浑浊

如果尿液的颜色呈现浑浊色,那么说明身体健康出现问题,比如患有肾结石或肝脏疾病,要及时到医院就医。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从宝宝的睡相判断健康状况

全文共 996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睡相也可看出他的健康状况,有的宝宝睡觉翻身、有的睡觉苦恼、有的磨牙。那么宝宝的这些睡相预示了什么?要如何应对处理呢?以下做了个健康分析,教你从宝宝的睡相判断健康状况。

宝宝正常状态下的睡相:安静、呼吸均匀、神情舒适。

睡相1:睡不踏实,老是醒来,哭一阵才睡。

健康隐患:很可能是宝宝肠胃循环紊乱。

应对措施:特别留意宝宝有没有腹泻、呕吐,或进食不规律的现象。如果有,应该尽快带宝宝去医院诊治。

睡相2:睡觉前烦躁,入睡后易惊醒,面红,呼吸急促,脉搏增快,甚至超过110次/分钟。但这样的情况多发生在夜间,白天睡觉则很少发生这样的情况。

健康隐患:这很可能预示着宝宝即将要发烧。

应对措施:细心观察宝宝是否有感冒流鼻涕、打喷嚏、腹泻等症状。给宝宝喝大量的纯净温水。如果发现宝宝已经发烧了,可以用消毒棉蘸稀释酒精,为宝宝擦拭身体进行物理降温。

睡相3:睡得不沉稳,翻来覆去,经常翻动身体。

健康隐患:消化不良,宝宝身体太热,也很可能是在发烧。

应对措施:晚上睡前不要让宝宝吃太多东西,不要让宝宝穿着厚衣服睡觉:家长应避免给孩子盖过厚被子、睡觉前吃得过饱。

睡相4:睡着时四肢偶尔抖动,好像抽筋了一样。

健康隐患:可能宝宝过度疲劳,或受了过强的刺激、惊吓。

应对措施:避免让宝宝在白天长时间玩耍,或是室外活动过多。不要让大人吓唬宝宝,讲恐怖故事,或是突然做一些动作故意吓唬宝宝玩。

睡相5:睡觉时哭闹不停,还不时蹬被子、摇头抓耳,小脸发红,体温稍高。

健康隐患:宝宝可能是患了湿疹或中耳炎。

应对措施:及时检查宝宝的耳道有无红肿现象,皮肤是否出现红点,如果有的话,及时送宝宝去医院诊治。

睡相6:经常在睡着后突然大声啼哭。

健康隐患:这在医学上称为宝宝“夜间惊恐症”。

应对措施:一般是由于白天受到不良刺激,如惊恐等引起的。所以,父母平时不要吓唬宝宝,让宝宝在白天保持情绪平和。

睡相7:睡觉后不断地咀嚼、磨牙。

健康隐患:宝宝可能是得了蛔虫病,或是消化不良。

应对措施: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下,如果是蛔虫病可用宝宝专用的驱虫药驱除;应该合理安排宝宝的饮食,不要一次给宝宝喂得太多,吃得过饱会增加宝宝的肠胃负担,造成消化不良。

睡相8:睡着后手指或脚趾抽动,且有些许肿胀。

健康隐患:蚊虫叮咬,或纤维物缠住。

应对措施:检查一下是否有蚊虫叮咬的痕迹,如有应该立即为宝宝涂上专用药膏,防止感染;如没有,检查一下手指或脚趾是否有小丝线、头发等缠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厉害了:闻闻你的粑粑味道,它就能判断你的健康状况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据国外媒体报道,日本京瓷公司最近开始与研究肠道细菌的创新企业合作,开发一种新装置,通过粪便气味判断健康状况和免疫力,力争在3年内实用化。

根据肠道环境,在厕所边缘安装气味感应装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健康建议。

据了解,该合作创新企业名为奥博,由前日本国际铃木庆田领导。该研究分析了500多名运动员的排泄物,包括职业棒球运动员,如东京养乐多燕子队的大岛,并研究了肌肉生长困难和肥胖程度之间的关系。

据报道,京瓷将利用美国农业大学收集的数据建立一个系统,利用人工智能预测肠道环境的趋势,通过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显示结果和建议,并提出改善饮食和生活的建议。

京瓷首先向担心员工健康的公司提出了这一建议,然后将向普通消费者推广。

原创标题:气味和味道调查?日本开发了一种检测粪便气味以确定健康状况的装置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教你自测是否肾虚从尿液判断男人健康状况

全文共 1414 字

+ 加入清单

正常的尿液颜色:正常人的尿液颜色呈淡黄色,其色素主要来自尿黄素及少量的尿胆素和尿红质,这些物质都是机体新陈代谢的产物。尿液的颜色也并非一成不变,它会随着饮水量、饮食的不同或者疾病而有所改变。如果你喝水充足,则尿液呈淡黄色;如果你有点脱水,尿液颜色会加深。尿液中的黄色多来自于老化的血细胞,它们在经历了一系列身体代谢后会被分解,最后以色素沉着剂的身份来到尿道并最终被排出体外,膀胱中的水分越少,尿液颜色越深,所以晨尿的颜色一般比较深。如果尿液呈现红色、橙色甚至绿色,也不要惊慌,这往往归咎于你吃的食物。

尿上浮泡泡:男人的“前腺”危机

如果你发现尿液表面漂浮着一层细小的泡沫,且久久不散,这可能是肾炎的早期症状或提示男士患有前列腺炎。这种“小泡泡”是因为尿液中的蛋白多引发的,肾炎最早期的改变就是尿液中出现蛋白,如不积极治疗,极易出现肾功能不全等问题。

此外,如果男士患有前列腺炎,尿液中可能携带前列腺液,这样会在尿液的表面有油珠,呈现出“小泡泡”多的“泡泡尿”状态。

正常状况:如果泡沫较大或大小不一,并且持续时间较短,属于正常冲起的泡沫,无需紧张。

尿黄带红色:尿路感染

尿液中带有红色则很可能是尿路感染的症状,如尿道炎、泌尿系统结石等。一般在血尿的同时还有尿频、尿急、尿痛问题。建议去医院泌尿科做检查,以免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

正常状况:吃了胡萝卜等带天然色素的蔬菜水果,也会使你的尿液呈现红色。但是这种现象只是暂时的,多喝几杯开水,就会慢慢还原。

尿黄像浓茶:多留意肝脏问题

如果尿液长期黄得像浓茶,常提示肝脏有问题。如果尿液长期发黄,一定要留神身体还有没有其他症状,如黄疸、疲倦、上腹部不舒服和疼痛,要及时去医院做相关检查。

正常状况:如果只是一两次的尿黄,时间短且没有其他不适,就不必担心了。尿液颜色改变与人体出汗和饮水量、饮食有关,如出汗多,饮水量小,尿液的颜色也会加深;刚起床时,尿液颜色也较深且气味重。

乳白色尿:泌尿道疾病

又称乳糜尿,最多见的是丝虫病所引起的乳糜尿,特别是在喝牛奶或高脂肪饮食后明显加重。但是乳白色尿若同时伴有排尿异常、发热、腰痛时,应怀疑是严重泌尿道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或肾结核,使尿液呈现乳白色。

尿量太少:肾功能衰竭

由于个人饮食习惯的差异,排尿量和频次也各不相同,不过大体上,人们每天的平均尿量在6杯(即1500毫升)左右,每日排尿次数在4-8次之间。当然,如果你超级爱喝水或者饮料,尿量就不止如此了;又或者忍受干渴之苦的人,身体恐怕也难以制造出6杯的排泄量。

如果喝了大量的水,尿液依然很少,即可能患有尿少症,这与肾功能衰竭有关。对于成年人来说,每天的尿液一般不应低于400毫升。

尿频:尿路感染、糖尿病

当你觉得排尿次数明显增加,这可能与尿路感染、糖尿病等有关。如果出现尿量的突增、骤减,这些情况又无法用饮水量来解释,就该检查下身体了。

尿液气味也会变

饮食不仅会影响尿液颜色,同样会改变其气味。尿液中的尿素有种氨水的味道,其含量越大(含水量少),味道就越浓。食物,如芦笋,会明显改变尿液气味。有些人吃了芦笋以后,尿液气味变得像烂白菜。

肾在生产尿液方面“成绩出色”,它总是将我们吃掉的各种食物进行综合考量,留下适当的水分和矿物质,以保持身体健康。尿液状态的偶尔异常不需担心,但如果尿液出现色、性、味的改变,或者排尿量、排尿周期突然有了较大改变,且一直持续,就要警惕是否你的身体在报警,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排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根据指甲判断身体健康状况

全文共 270 字

+ 加入清单

操作方法

1

指甲发白

若指甲非常灰甚至可以用苍白来形容的话,则一般有两种原因,一是年龄的增大,二是患上了某些较为严重的疾病,如癌症,心理衰竭,糖尿病等。

2

指甲发蓝

若指甲整体呈现出灰蓝色的话,则可能是体内缺氧的表现之一,同时还可能是患上了某些肺部疾病,肺部感染,肺炎等,都可能使指甲出现这种情况。

3

波纹状指甲

若指甲表面不似正常人般平整光滑,而是有较为明显的波纹状或者凹痕的话,则可能是牛皮癣或者关节炎的症状之一,此时最好前往医院做个较为详细的检查。

4

指甲发黄

若指甲整体呈现出淡黄色的话,则很可能是患上某些甲状腺疾病的表现之一,同时还可能与糖尿病,肺病等疾病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