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如何合理添加辅食【最新12篇】

浏览

1468

文章

12

篇1:宝宝添加辅食怎样才能合理搭配

全文共 1119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断奶期,妈妈怎么做才能顺利的做好过渡呢,专家建议说要循序渐进的给宝宝添加辅食,而且还要饮食营养均衡,下面来看看宝宝添加辅食怎样才能合理搭配吧?

一般认为断乳的最佳时间为生后8~12个月。过早断乳,婴儿的消化道功能尚未完善,同时无充足的时间逐步添加辅食,不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但随着婴儿不断长大,母乳的质与量都不能满足婴儿需要,且母乳也有不足之处,如维生素D、K和铁的含量不足,维生素A、B、C含量也较低,一般到5、6个月就显得能量供应不足,此时小儿若单纯易发生贫血、佝偻病等。一般来说,母乳根据产后时间的不同分为初乳、过渡乳、成熟乳和晚乳,随着时间的推移,母乳中的蛋白质含量将逐渐降低,脂肪含量增加,过了6个月的母乳几乎可以用牛乳等代乳品来代替。

小儿2个月左右应开始循序渐进地添加辅食,开始时添加青菜汁、果汁。4~6个月时添加米糊、蛋黄、肝泥、鱼泥、豆制品和菜泥等。7个月以后可以添加面条、稀饭、蛋羹、煮烂的肉、鱼等。在添加辅食的同时应减少哺乳次数,等小儿对辅食适应之后,选择气候良好,小儿身体健康的时间断奶。切忌骤然断奶,应逐步减少哺乳次数。

如果能给孩子正规地添加辅食,8个月以后,孩子对母乳的依赖性已大大减少了,孩子对母亲的感情依赖可能会多于对乳汁的依赖,此时,实施断奶一般来说并不是很困难。孩子哭闹找奶时可以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减轻孩子的哭闹,若孩子哭闹得很厉害,可以用孩子平时最爱吃的食物来代替母乳喂养。如果以上方法均不奏效,暂时躲开孩子未尝不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孩子断奶以后,每天应喂两次牛奶,每次200毫升左右。除此之外,应根据小儿的食量安排好膳食,养成定时、定量的进食习惯,保证膳食配方中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主食的平衡。配制膳食时无需每日计算,真正重要的是在辅食中充分利用当地食物资源,保持进食品种的多样化,促进不同食物的营养互补,从而达到膳食平衡。一般来说,1~3岁小儿每餐只能容纳200~300毫升(1~1.5小碗)的食物,每天可进食三顿主餐,上下午各加一次小点心。合理的膳食搭配包括:

1.谷面类,为主食。

2.蛋白质类如肉、鱼、蛋、奶及豆类,为辅食。

3.矿物质和维生素,主要是水果和蔬菜。补充蛋白质时优先考虑肉、肝、鱼、蛋和乳类,在提供优质蛋白质的同时补充钙、铁、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小儿咀嚼能力弱,食物必须切碎煮烂,豆类中以嫩豆腐为佳。蔬菜选深绿色,水果选棕红色。食物以清淡为宜,不应添加葱、姜、蒜、辣椒等调味品,但可添加其他调味品,以增加食物的色、香、味。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宝宝添加辅食怎样才能合理搭配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预防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早产儿该怎么合理添加辅食

全文共 759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各种原因,有的宝宝没有足月就出生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早产儿。早产儿与足月的孩子相比较体质会弱一些,很容易生病,因此在平时的护理上要十分的注意。在辅食的添加上也要更加的注意,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讲解一下早产儿该怎么合理添加辅食吧。

吸后再喂

早产宝宝对于营养素的需求高于正常宝宝,但是早产宝宝的生理特点制约着宝宝对营养素的吸收。早产宝宝的吸吮能力较差,吞咽反射不敏感,过多、过快的喂养很容易发生呛奶,对于不能吸吮或吸吮力弱的宝宝,妈妈要按时用吸奶器吸奶,然后将吸出来的奶水再喂给宝宝。

少食多餐

早产宝宝的胃容量较小,胃肠道消化功能不健全,吃奶量过多可能会导致胃储留引起溢奶,严重时还会造成消化不良、腹泻。少吃多餐可以有效调解宝宝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之间的矛盾。新妈妈喂宝宝时可以缩短间隔时间,奶量由少到多逐渐增加,让宝宝脆弱的消化系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我调节。

合理添加辅食

早产宝宝加辅食需参考生理发育程度,即出生后的月数减去早产的月数。

例如:宝宝现在已出生6个月,但原本是提早两个月出生,则其发育月龄应为4个月(六减二)。表示其体内的器官功能成熟度与正常4个月的足月宝宝相当,所以饮食方面亦大致相同处理。正常足月生产的宝宝也是在满三四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的。

足月宝宝4个月后,可以先用蛋黄来做宝宝的辅食。新生宝宝体内储存的铁主要来自母体,数量也是很有限的,仅够出生后四五个月造血之用。而早产宝宝和多胎宝宝从母体得到的铁质就更少了,胎龄越小、胎数越多,体内的铁含量就越少。

早产儿在辅食的添加上与正常的孩子相比肯定会有一些不同。因此,早产儿的妈妈在给孩子做护理的时候一定要多了解一下相关的知识,科学的给孩子添加辅食,这样才能让宝宝更好的成长。如果你对早产儿如何度过危险期等有关孕妇分娩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早产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合理喂养及添加辅食的小方法

全文共 825 字

+ 加入清单

正常情况的下,宝宝在出生后的半个月便可开始服浓鱼肝油,每日2-4滴,弥补乳类中维生素D的不足,可以预防佝偻病的发生;如果服用市售的维生素D强化奶,就不必加服鱼肝油.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合理喂养添加辅食的小方法吧。

第2-3个月龄:可以给宝宝新鲜的果汁或菜水。每天两次,每次从一匙开始逐渐到十余匙。这样可以补充维生素C和其他营养成分。

第4-5个月龄:对于母乳不足的宝宝,每天可以适量增加牛奶或米糊。4个月以上的宝宝,体内铁质已逐渐消耗完,应该添加富含铁的食物,如蛋黄;每次可从1/4个开始,逐渐增加到一个。还可以给宝宝少量的苹果泥、菜泥或鱼泥等。第5个月龄:可以给宝宝一些烂稀粥、饼干。在吃奶前少吃一些.

第6个月龄:此时宝宝已经开始萌牙,可以给他们一些稍硬条状饼干、馒头片;适量的蛋羹、烂面片、肉松等。

第7-9个月龄:添加肝泥、豆腐、肉末、碎菜,每天2-3顿;还可以给他们适量的面包、蛋糕等。

第10-12个月龄:可以给宝宝烂饭或面片,里面加些瘦肉末、蔬菜;煮烂的鸡、鱼、肝;每天两三顿。随着辅食量的增加,奶量就可以随之减少。

另外,在添加辅食的时候也应注意:宝宝消化道嫩弱,若不根据宝宝的月龄大小以及实际需要,添加过量的辅食,或在宝宝患病时仍照常饮食,都会造成宝宝消化不良和吐泻等现象。因此,在添加辅食时要十分小心,不宜任意从事。根据宝宝消化力及营养需要,添加辅食应逐渐增加品种。

先试一种,待3-4日或一星期宝宝感觉适应后,再添加另一种。量由少到多,由淡到浓。遇到天气太热时,宝宝易患消化不良,可以暂缓添加新食品,待天气稍凉再逐渐添加。每次添加新食品后,应密切注意其消化情况,如发现宝宝有胃呆、呕吐、大便反常或其他情况,要暂停喂此种辅食。

当肠胃功能恢复正常后,再从开始量或更小量喂起。如遇宝宝患病,应停止各种辅食(果汁例外),等到病愈后再恢复。爸爸妈妈们如果能懂得一些基本的医学常识,注意合理喂养宝宝和及时添加辅食,相信您的宝宝一定能够健康地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如何给孩子添加辅食才是科学合理的

全文共 873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宝宝来说,在成长过程中,辅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现在虽然大家都知道孩子成长到一定阶段后,辅食是一定要添加的,可是并不知道如何给孩子添加辅食才是科学合理的,怎么做才能有助于宝宝的成长,因此,今天分享这篇文章给所有的年轻们,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婴儿胃肠功能不够完善,对新添食品适应能力弱,易发生消化吸收紊乱,故添加辅食必须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不能操之过急。

第一,时间适宜,食物适当。过早地添加婴儿不易消化的辅食,容易造成婴儿消化紊乱;错过时机添加过晚,又会影响婴儿正常的生长发育。辅食不是零食,而是主食的有机部分,应在喂奶前后给予。

第二,添加从未吃过的新食物必须先试一种,待习惯后再试另一种,此时已习惯的第一种可适当加量。但遇婴儿生病时,可酌情暂停新添加的辅食。所添加的每种辅食,都应遵循由少到多的顺序,中途发生消化不良,应暂停,待查明原因后再作相应的变化。

第三,食物应从稀到稠,从流质到半流质,再到半固体,进而喂固体食物,如从米汤、薄粥、稀粥,最后到软饭。食物性质从细到粗,先喂菜汤、菜泥,逐渐试喂粗菜泥、碎菜和煮烂的蔬菜。

第四,对某种新添加的食品,婴儿不愿吃,切勿强迫,而应想些使之顺利接受又不反感的巧妙方法,如在饥渴前给予,就较易为婴儿摄取。如果你的宝宝喝牛奶还消化不良,那就晚一点给他添加辅食。

补充断奶过渡食品,应该由少量开始到适量,由一种到多种试用,密切注意婴儿食后的反应,并注意食物与食具的清洁卫生。在通常情况下,婴儿有可能对一些食物产生过敏反应或不耐受反应,例如,皮疹、腹泻等。因此每次开始供给孩子一种食物,都应从很少量开始,观察3天以上,然后才增加分量,或试用另一种食物。

辅助食物往往从谷类,尤以大米、面粉的糊或汤开始,以后逐步添加菜泥、果泥、奶及奶制品、蛋黄、肝末及极碎的肉泥等。这些食物应加入适量的食用油,但不必加入盐。

做好辅食的安排,对于每个宝宝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宝宝的饮食是否能做到科学合理,还需要父母们把关。如果你对怎么给婴幼儿添加辅食等有关婴幼儿食品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辅食添加技巧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注意!辅食添加不合理易致营养不良

全文共 895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营养,现在的小孩正是处在过去所不能及的时期。那么,注意!辅食添加合理易致营养不良。这里就来和一起看一下这个问题吧!

辅食添加不合理易致营养不良

1、过早

刚离开母体的婴儿,消化器官很娇嫩,消化腺不发达,分泌功能差,许多消化酶尚未形成此时还不具备消化辅食的功能。如果过早添加辅食,会增加婴儿消化功能的负担,消化不了的辅食不是滞留在腹中发酵,造成腹胀、便秘、厌食,就是增加肠蠕动,使大使量和次数增加,最后导致腹泻。因此,出生四个月以内的婴儿忌过早添加辅食。

2、过晚

有些怕孩子消化不了,对添加辅食过于谨慎。孩子早已过了四个月。还只是吃母乳或牛奶、奶粉。殊不知孩子已长大,对营养、能量的需要增加了,光吃母乳或牛奶、奶粉已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应合理添加辅食了。同时,孩子的消化器官功能已逐渐健全,味觉器官也发育了,已具备添加辅食的条件。另外,此时孩子从母体中获得的免疫力已基本消耗殆尽,而自身的抵抗力正需要通过增加营养来产生,此时若不及时添加辅食,孩子不仅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响,还会因缺乏抵抗力而导致疾病。因此,对出生四个月以后的孩子要开始适当添加辅食。

3、过滥

孩子虽能添加辅食了,但消化器官毕竟还很柔嫩不能操之过急,应视其消化功能的情况逐渐添加。如果任意添加,同样会造成孩子消化不良或肥胖。让孩子随心所欲,要吃什么给什么,想多少给多少。又会造成营养不平衡,并养成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可见添加辅食过滥同样也是不合适的。

4、过细

有些父母过于谨慎,给孩子吃的自制辅食或市售的婴儿营养食品都很精细,使孩子的咀嚼功能得不到应有的训练,不利于其牙齿的萌出和萌出后牙齿的排列食物未经咀嚼也不会产生味觉既勾不起孩子的食欲。也不利于味觉的发育,面颊发育同样受影响。这样,孩子只能吃粥和面条,不会吃饭菜,制作稍有疏忽,就会恶心呕吐,于是干脆不吃或者吃了也要吐渣。长期下去,孩子的生长当然不会理想,还会影响大脑智力的发育。

宝宝辅食添加的时间早晚、饮食的禁忌、食物的种类与形状,都会对宝宝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你对怎么给婴幼儿添加辅食等有关婴幼儿食品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辅食添加技巧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如何合理添加辅食

全文共 810 字

+ 加入清单

给宝宝喂养也有一段时间了,当肠胃功能恢复正常后,再从开始量或更小量喂起。如遇宝宝患病,应停止各种辅食(果汁例外),等到病愈后再恢复。爸爸妈妈们如果能懂得一些基本的医学常识,注意合理喂养宝宝和及时添加辅食,相信您的宝宝一定能够健康地成长。

正常情况的下,宝宝在出生后的半个月便可开始服浓鱼肝油,每日2-4滴,弥补乳类中维生素D的不足,可以预防佝偻病的发生;如果服用市售的维生素D强化奶,就不必加服鱼肝油.

第2-3个月龄:可以给宝宝新鲜的果汁或菜水。每天两次,每次从一匙开始逐渐到十余匙。这样可以补充维生素C和其他营养成分。

第4-5个月龄:对于母乳不足的宝宝,每天可以适量增加牛奶或米糊。4个月以上的宝宝,体内铁质已逐渐消耗完,应该添加富含铁的食物,如蛋黄;每次可从1/4个开始,逐渐增加到一个。还可以给宝宝少量的苹果泥、菜泥或鱼泥等。第5个月龄:可以给宝宝一些烂稀粥、饼干。在吃奶前少吃一些.

第6个月龄:此时宝宝已经开始萌牙,可以给他们一些稍硬条状饼干、馒头片;适量的蛋羹、烂面片、肉松等。

第7-9个月龄:添加肝泥、豆腐、肉末、碎菜,每天2-3顿;还可以给他们适量的面包、蛋糕等。

第10-12个月龄:可以给宝宝烂饭或面片,里面加些瘦肉末、蔬菜;煮烂的鸡、鱼、肝;每天两三顿。随着辅食量的增加,奶量就可以随之减少。

另外,在添加辅食的时候也应注意:宝宝消化道嫩弱,若不根据宝宝的月龄大小以及实际需要,添加过量的辅食,或在宝宝患病时仍照常饮食,都会造成宝宝消化不良和吐泻等现象。因此,在添加辅食时要十分小心,不宜任意从事。根据宝宝消化力及营养需要,添加辅食应逐渐增加品种。

先试一种,待3-4日或一星期宝宝感觉适应后,再添加另一种。量由少到多,由淡到浓。遇到天气太热时,宝宝易患消化不良,可以暂缓添加新食品,待天气稍凉再逐渐添加。每次添加新食品后,应密切注意其消化情况,如发现宝宝有胃呆、呕吐、大便反常或其他情况,要暂停喂此种辅食。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怎么给宝宝合理添加泥状食物?让宝宝吃得开心

全文共 1013 字

+ 加入清单

许多新手妈咪在自己的宝宝开始要吃辅食的时候都会有些焦虑:宝宝那么稚嫩,而且刚刚从纯母乳/配方奶喂养过度到可以吃食物的阶段,那么怎么给宝宝合理添加泥状食物?让宝宝吃得开心。

泥状食物添加要及时

从出生后的4~6个月开始进行单纯的母乳喂养或配方奶粉喂养已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需要,这时是添加泥状食物的关键时期,添加泥状食物不仅有营养学的意义,而且对小儿咀嚼功能的发育、如何学“吃”和良好饮食行为的培养均有重要意义。咀嚼功能发育完善对语言能力(构音、单词、短句)的发育也有直接的影响。许多换奶期泥状食物添加不好的宝宝,在以后的语言发育方面也多有迟缓或发育不良的障碍,继而产生认知不良和操作智商过低等情况。

添加过程要循序渐进

宝宝的消化功能发育不够完善,对新食物的适应能力较差,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因此在添加泥状食品时必须遵循以下各项原则,不能操之过急。

1.添加新食物要从少量开始。如添加蛋黄应从1/4个开始;添加鱼泥、肉末从一茶匙开始。

2.食物应从稀到稠、从细到粗,如先喂米糊,再喂稀粥、稠粥到烂饭;蔬菜则先喂细菜泥、粗菜泥再吃碎菜。

3.新食物必须一样一样添加,习惯一种后再添加另一种。一般每种食物需试吃4~7天,试吃阶段观察宝宝的大便和食欲以及有无过敏,若都正常才可添加另一种食物或加量。

4.在宝宝健康时添加新食物。宝宝患病时常食欲减退,消化功能下降,因此在宝宝身体不适的情况下添加新食物,宝宝常不能适应。

5.用小匙喂。添加泥状食物的同时也是训练宝宝口腔运动的时机,因此任何泥状食物都必须用小匙喂。但宝宝常会在喂新食物时出现不愿吃、用舌头顶出、恶心或哭吵,这是宝宝正常的自我保护反应,爸妈不应以为这是宝宝不喜欢吃,只要坚持喂,一般在15次以后宝宝都会接受。

宝宝对食物的爱好和适应能力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泥状食物添加的时间、数量、接受程度的快慢都因人而异,需要灵活掌握。

泥状食物添加一般在4~6月龄开始,首先添加营养米粉,因为它最不容易引起过敏,以后逐渐添加蛋黄、菜泥、果泥,有过敏史的宝宝可延迟添加蛋黄的月龄。在6个月后可逐渐增加鱼泥、肝泥、稀粥、面条。7个月后添加肉泥、蒸蛋、豆腐和可用手指掰着吃的事物如饼干、烤馒头片、胡萝卜条等。9个月后可吃厚粥、带馅食品、粗菜泥、豆制品等。添加泥状食品的顺序也有个体差异,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不要急于求成,一般在4~6个月每天只需添加1次泥状食物,6~12个月则添加2~3次,主食以奶制品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合理添加辅食应该要遵循由少到多

全文共 956 字

+ 加入清单

合理添加辅食应该遵循由少到多,母乳辅食缺一不可母乳可满足4~6个月婴儿所需要的所有营养素,然而4~6个月以后,应合理添加辅食,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如蛋黄、米粥、面片、肉末、肝泥等。要根据宝宝的消化能力逐渐安排,切忌贪多。

主食为主适当零食宝宝一般在周岁左右断奶,此时主食固然很重要,但零食也不可忽视,一味乱给或一点也不给都不是明智之举。美国一份调查资料显示,孩子从零食中获得的热量达到总热量的20%,获得维生素与矿物质占总摄取量的15%,零食是孩子所需热量与养分的重要补充。

不过,要注意零食的品种选择以及量的掌握与安排。例如:上午给予少量高热量食品如小块蛋糕或2~3块饼干,下午吃少量水果。晚餐后不给零食但可在睡前喝一杯牛奶。

水果蔬菜两者兼施有些家长认为水果营养比蔬菜丰富,其实,水果与蔬菜各有所长,营养差异甚大。总的来说,蔬菜比起水果来对宝宝的发育更为重要。当然,水果也有蔬菜所没有的保健优势,故两者应兼顾,互相补充,不可偏颇,更不能互相取代。

适当硬食有益牙齿婴儿出生后数月,其颌骨及牙龈就发育到一定程度,足以咀嚼半固体甚至固体食物。乳牙萌出后,更应吃些富含纤维,有一定硬度的食物,如水果、饼干等,以增加宝宝的咀嚼频率,通过咀嚼运动牵动面肌及眼肌的运动,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牙弓、颌骨与面骨的发育,既健脑又美容。

荤食素食双管齐下通常人们把动物性食物称为荤食,荤食虽然营养丰富,口感也好,但脂肪含量高,应限制,不能多吃。家长在给宝宝配餐时,应做到肉、菜各半,荤素搭配。如做成肉末菠菜、冬瓜肉丸子等。

进食饮水并驾齐驱孩子年龄越小,对水的需求相对越多。因此在每餐之间,应给孩子一定量的水喝。给水时注意不要给孩子茶水、咖啡、可乐等,而以白开水、矿泉水为宜。

注意儿童情绪调整饮食结构儿童的情绪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健康情绪和行为的产生与食物结构的不合理,会直接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如吃甜食过多者易动、爱哭、好发脾气;饮果汁过多者易怒甚至好打架;吃盐过多者反应迟钝、贪睡;缺乏某种维生素者易孤僻、抑郁、表情淡漠;缺钙者手脚易抽动、夜间磨牙;缺锌者易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缺铁者记忆力差、思维迟钝等等。

总之,家长要注意观察,及时根据宝宝的情况调整食物结构,可使上述不良情绪减轻或不药而愈。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如何分阶段添加辅食更合理

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从出生后成长发育迅速,每个阶段的需求都不尽相同,如果单一的辅食可能满足不了后面的营养要求。因此分阶段添加更好,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如何分阶段添加辅食更合理吧。

4~6个月:每天1次。辅食要煮成泥,尝试阶段,所以每次只给宝贝一点点就可以了,等宝贝适应后,每次量的标准:含铁的婴儿米粉30~50g;蔬菜水果类总量为15~20g;

6~9个月:每天2次。每次量的标准:婴儿米粉或粥50~80g;蛋白质90g(蛋黄、豆腐、肝泥),蔬菜水果类总量约25g;

9~12个月:每天2~3次。每次量的标准:粥90~100g,或者软饭80g;蛋白质120g(鸡肉、蛋黄、豆腐、鱼肉等)。水果蔬菜类总量为30~40g。

1岁以后:软饭、饺子、馄饨、细加工的蔬菜和肉类宝宝都可以吃了,并且可以帮助巩固咀嚼功能的发育。

2岁以后:宝宝的牙齿发育已经成形,食物的软硬、粗细程度基本上就可以和成人一致了,爸妈们也不用再麻烦,刻意为他们开小灶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宝宝食物如何合理添加?保证营养均衡

全文共 1016 字

+ 加入清单

添加辅食”四个字,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具体应该怎样做,对妈妈来说经常是云里雾里的。以下从辅食添加时机、食物顺序、时间安排和辅食添加中饮食行为培养来告诉年轻的爸爸妈妈宝宝食物如何合理添加?保证营养均衡

宝宝食物如何合理添加?保证营养均衡

当孩子长到5个月左右,如果妈妈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孩子正在向你发出进入食物添加期的各种信号:

会用小勺进食了。当你把一小勺泥糊状食物放到他嘴里,他已经能够顺利地咽下去。1.开始对大人吃饭感兴趣。大人咀嚼的时候,宝宝会盯着你看,有时候小嘴还会发出“吧唧”声,像只小馋猫。

.孩子吃奶已经基本形成了规律,比如每次喂奶间隔时间大约为4小时,每日喂奶5次左右。

这时候,就可以进入食物添加期了。婴儿食物添加期是指婴儿由液体食物喂养为主向固体食物喂养为主过渡的一段时期。在这一时期内液体食物——母乳和配方奶,仍应是婴儿每日营养的主要来源,而泥糊状食物则是过渡的载体,是必须添加的食物。

孩子从出生到1岁体重增长了3倍,这么快速生长的物质基础就是营养。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6个月左右,母乳提供的营养素渐渐跟不上孩子生长的需要了,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增加泥糊状食物来弥补母乳营养素的不足部分。

小时候品尝到多种口味,会为孩子以后接受多种食物打下良好的基础,孩子长大后不容易挑食、偏食。

改变食物性状,将食物由稀至稠,食物颗粒由小到大,食物质地由软到硬,都是为了锻炼孩子的咀嚼能力,胃肠蠕动能力、消化酶活性等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食物添加期以完全断母乳为终结,这是孩子迈向独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学吃泥糊状食品就是婴儿减少对母亲依赖的开始。也是精神断奶的开始。

融入家庭日常生活之中的儿童早期教育,其实就是利用孩子眼、耳、鼻、舌、身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给孩子多种刺激,以丰富他的经验达到启迪智力的目的。

进一步完善消化吸收功能。通过咀嚼唾液分泌明显增加,淀粉酶的活性得到激活,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通过反复咀嚼食物有利于头面部骨骼、肌肉的发育和强化,不仅有利于日后的语言发育,还可使孩子更漂亮。

通过让孩子拿着食物自己吃的练习还可以提高对吃的兴趣,不仅仅是提高食欲,在将食物送入口中的同时还让孩子产生了他人无法替代的成就感。

最终让每一餐辅食都尽量食物种类多样化,营养均衡,搭配合理,这样的辅食不仅能满足宝宝营养需要,能量密度也远远高于液体奶。如果你对儿童健康饮食、高盐食品对宝宝的危害多吗的常识感兴趣,就请到我们来查询搜索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12种食物有抗癌成分 餐桌上合理添加有助于防癌

全文共 1985 字

+ 加入清单

因为环境的改变和饮食的不注意,现在很多人的体质都发生了变化,癌变是很常见的,已成为现代人的健康杀手。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癌症的手段之一,其中包括均衡的饮食。有一些食物具有抗癌成分,在餐桌合理添加有助于预防癌症。下面跟随本网了解一下吧!

一、抗癌食物

1、茄子

茄子性味甘、凉,有散血止痛、利尿解毒等功效。主含龙葵碱,其含量以紫皮茄为多,动物实验证明,此物质可抑制消化系统癌症。

2、苦瓜

苦瓜是喜欢的人很喜欢,不喜欢的人却很不喜欢,大家对于苦瓜是两种极端的态度。但真正给它“好身份”却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他称其为“一等瓜”,是不可多得的抗癌瓜。西医也证明,苦瓜的抗癌功效来自一种类奎宁蛋白,它是一种能激活免疫细胞的活性蛋白,通过免疫细胞做“二传手”,将癌细胞或其他不正常的细胞杀掉。苦瓜种子中含有一种蛋白酶抑制剂,能抑制肿瘤细胞分泌蛋白酶,从而抑制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3、萝卜

萝卜中含有芥子油。芥子油是其辛辣味的来源。芥子油和萝卜中的酶能互相作用,具有促进胃肠蠕动、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的功效。其原因是:萝卜中含有多种酶,能消除人体内的致癌物质亚硝胺;萝卜中所含的木质素能提高巨噬细胞的活力,使巨噬细胞能把癌变细胞吞噬掉。

4、海藻

海藻抗癌机制是:海藻类菜(包括海带、紫菜、裙带菜等)所含纤维素高,不易被消化,可促进肠蠕动,利于体内有害物质的排出后癌患者血液多呈酸性,而含钙等无机盐丰富的海藻,能调节和平衡血液的酸碱度。此外,常食海藻,有防治甲状腺肿大和预防便秘的作用。

5、蘑菇

蘑菇具有低热能、高蛋白、高纤维素的特点。蘑菇所含的纤维素能吸收胆固醇和防止便秘,使场内有害物质能及早排出体外,对防止高胆固醇血症、便秘和癌症,有一定效果。

6、南瓜

南瓜可预防肥胖、糖尿并高血脂和高胆固醇血症,对癌症预防有很好的效果。另外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钙质和纤维素,还含有抑制致癌物色氨酸-P的不明成分。

7、芹菜

芹菜是高纤维食物,它经肠内消化作用产生一种木质素或肠内脂的物质,这类物质是一种抗氧化剂,高浓度时可抑制肠内细菌产生的致癌物质。它还可以加快粪便在肠内的运转时间,减少致癌物与结肠粘膜的接触,达到预防结肠癌的目的。

8、大蒜

大蒜中含有多种抗癌物质。这些抗癌物质可抑制与结肠、胃、肝脏、肺脏等器官相关的致癌原。大蒜还能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研究还表明,大蒜中含的硫化物可增强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抗癌活性。

9、玉米

玉米营养价值超过面粉、大米,经常食用能预防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癌症、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等病。玉米含有大量植物纤维、胡萝卜素、赖氨酸、丰富的硒、镁,这些能提高人的免疫功能,以胶发挥防癌作用。

10、洋葱

洋葱被誉为是蔬菜皇后,这也和它丰富的营养价值分不开关系。洋葱含有一种微量元素——硒,是一种强氧化剂,可切断恶性肿瘤的氧供应,从而有抗癌的作用。多年研究表明,洋葱对胃癌的防治尤为明显。

11、西兰花

西兰花是一种人们常见的蔬菜,因其口感爽脆广受人们喜欢。据研究表明,西兰花对男性膀胱癌的发生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12、杏仁

杏仁是许多人都喜欢吃的一种坚果,它具有很好的抗癌效果。杏仁中含有的苦杏仁苷现在也被认为是治疗癌症的辅助药物,常常被用来治疗晚期的癌症病人。

二、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1、选择防癌食物一定要谨慎

防癌必须要做到禁止病从口入,在平时选择食物时,对于被污染的禽类,肉类,鱼类,水果,蔬菜等等,必须要严格把关,凡是被污染的这些食物,都要避免食用。

2、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有人说了什么样才可以算是健康生活好习惯,才能让自己在防癌的道路上,真正远离各种癌症?其实防癌很简单,比如平时不要抽烟,尽量少喝酒,或者是不喝酒,因为吸烟喝酒都可以诱发癌症,比如吸烟可以诱发肺癌,喉癌等。长期喝酒,可以得胃癌,肝癌,大肠癌,十二指肠癌变,以及结肠癌。

3、尽量少吃咸、辣

想防癌,在饮食方面,必须要少吃盐,少吃辣。有很多人认为没有盐就吃不出味道,而且不吃辣,又不能享受美食带来的刺激,但是作为很多喜欢吃咸,喜欢吃辣的人,如果你长期吃咸和辣,患上胃癌的概率,以及食道癌的概率要比平常人要高出很多,所以如果你偏好重口味,还是要慢慢减少吃咸吃辣的频率。

4、养成良好心态劳逸结合

有很多癌症都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心态,每天见气就生,生活在如此压抑状态当中特别不好,如果加上睡不好,以及没有做到劳逸结合,就会降低免疫力,自然很多疾病就会找到你。因此,大家要明白,很多病都是精神因素诱发的,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要轻易动气。

5、定期锻炼可防癌

生命在于运动,通过锻炼达到强身健体、抵御癌症的目的,已被很多人认同和实践。通过锻炼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避免癌细胞的形成,即便生病,身体强大的免疫系统也可以缩短病程,让身体更快恢复最佳状态。但是要注意,锻炼时要把握适合的度,不能过度锻炼,也不可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给宝宝合理添加辅食的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合理添加辅食的方法有哪些?婴儿辅食添加一定要遵循由少到多,由单一到多样,由泥状-糊状-固体状递进的原则,在婴儿辅食添加的初期,添加初期一次只喂一种新食物,以便判别此种食物是否能被宝宝接受。

若宝宝产生不良反应,如过敏,您能很容易找出问题所在。辅食的分量应由少到多,由稀到浓。先从浓度低的液体食物开始添加,再慢慢改为泥状,最后是固体食物。

遵照进度给予宝宝各类食物,以免宝宝身体负担过大,引起消化不良。

纯母乳喂养到6个月或混合喂养到4个月,奶水可以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热能及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在此阶段添加其它饮食,婴儿就会少吃一口母乳,还增加了婴儿患腹泻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损害了婴儿的发育。

但纯母乳喂养6个月后或混合喂养4个月后,单纯从母乳或配方奶粉中获得的营养成分已经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求,建议添加辅食。

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方面,应该从水状到泥状,从少量到多量,从一种到多种,让宝宝慢慢适应新食物。合理的添加顺序应该是这样的:液体(如米糊、菜水、果汁等)—泥糊(如浓米糊、菜泥、肉泥、鱼泥、蛋黄等)—固体(如软饭、烂面条、小馒头片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