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如何检修硬盘【精品20篇】

浏览

4363

文章

1000

篇1:scsi硬盘转sata怎么转换,两种硬盘又是什么

全文共 1440 字

+ 加入清单

当前电子产业发达,各式计算机细分市场基本全面覆盖了各种使用需求,面对每一种不同需求的使用要求便有不同针对的计算机。然而不论哪一种计算机都不可缺少的便是硬盘,硬盘承载了储存计算机文件的任务,重要性毋庸置疑。硬盘也不是统一规格一成不变,而是在慢慢发展中为了适应不同的要求延伸出了不同的种类,这里以机械硬盘为例,便有SCSI,SATA等接口之分,那么这些接口到底有着怎么样的区别与联系呢?

SATA硬盘

SATA是串行ATA的缩写,目前能够见到的有SATA-1和SATA-2两种标准。SATA硬盘与并行ATA硬盘相比,在接口上有着很大的不同

首先,SATA以连续串行的方式传送数据,一次只会传送1位数据。这样能减少SATA接口的针脚数目,使连接 电缆 数目变少,效率也会更高。实际上,SATA 仅用四支针脚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分别用于连接电缆、连接 地线 、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同时这样的架构还能降低系统能耗和减小系统复杂性。

其次,SATA的起点更高、发展潜力更大,SATA 1.0定义的数据传输率可达150MB/s,这比并行ATA(即ATA/133)所能达到的133MB/s的最高数据传输率还高,而SATA 2.0的数据传输率将达到300MB/s,最终SATA将实现600MB/s的最高数据传输率。

另外,SATA还具备热插拨功能,利用这一功能可以更加方便的组建磁盘阵列。串口的数据线由于只采用了四针结构,因此比并口的安装更加便捷,更有利于缩减机箱内的线缆,有利于散热。

SCSI硬盘

SCSI是一种专 门 为小型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存储单元接口模式,可以对计算机中的多个设备进行动态分工操作,对于系统同时要求的多个任务可以灵活机动的适当分配,动态完成。

主板上的80pinSCSI接口,为孔状插槽。

SCSI包含3项关键技术,即双转换时钟控制、循环冗余码校验和域名确认。以前的SCSI接口标准中,SCSI接口支持两种传输模式:异步和同步。后期SCSI引入了调步传输模式,在这种传输模式中,简化了数据时钟逻辑,实现了高速传输。

SCSI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高倍速率数据传输;

2)分组化的SCSI,支持分组协议;

3)快速仲裁和选择,大大提高了总线的利用率;

4)读写数据流,把数据传输的开销降到最低;

5)流控制,提高了总线的利用率。

SCSI硬盘也有专门支持热拔插技术的SCA2接口(80-pin),与SCSI背板配合使用,就可以轻松实现硬盘的热拔插。目前在工作组和部门级服务器中, 热插拔 功能几乎是必备的。

SCSI与SATA接口转换

SCSI接口的硬盘与SATA接口的硬盘在硬盘这个东西本身上是一样的,都是内包含碟片的接卸硬盘,不同之处最主要的就是接口上的不一样了。因为这样,人们便有可能碰到下面的情况:手上有一块接口是SCSI的硬盘,但是电脑主板接口确实SATA的,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小编也碰到过。下面就告诉大家解决方法。到电脑城专门出售硬盘的地方买一个质量好些的SCSI接口转SATA接口的转换卡,按照转换卡的顺序插好就可以了。不过要注意中间有一个转换卡的存在可能使连接不是很牢固,并且速率也会受到一些影响。

看完文章大家应该对SCSI接口的硬盘和SATA接口的硬盘有所了解了,他们在不同的领域能够更好地适用,包括稳定性,安全性,速度,体积,价格都是要考虑的因素。不仅如此,如果各位遇到了硬盘接口之间转换的问题只需要参考文章便可解决。今天关于硬盘的介绍就到这里,希望硬盘的发展能更好的让人们实现便利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4t硬盘如何分区方法的

全文共 1757 字

+ 加入清单

当我们购买一台电脑回来,我们按照说明书,一步一步将电脑组装完毕,我们再开启电脑,我们会发现电脑里面还少了操作的系统才能正式运作的,所以我们除了会组装之外,其实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安装电脑的操作系统,那我们在安装操作系统之前,就必须先将硬盘分区与格式化,这样我们的系统数据才不会乱。那么硬盘如何分区呢?今天就针对4t硬盘硬盘大家介绍一下如何分区吧!

4t硬盘硬盘分区的准备工作:

1.新装机的电脑由于硬盘是全新的硬盘,所以分区格式并不需要担心数据安全,对于硬盘分区,有以下常用的几款硬盘分区工具:PartitionMagic、DI SKG EN等,软件操作简单易上手。全新电脑是没有系统的,所以需要系统或U盘系统,其内部均自带有PartitionMagic、DISKGEN等硬盘分区软件,所以重点是准备U盘系统或光盘系统盘。

2.如果您购买有系统光盘,系统光盘里就自带有PE工具,内部包含各种硬盘分区工具;如果您需要自己制作U盘系统,那么需要下载PE工具到U盘。

3.下载工具后,需要将其制作成U盘系统或刻录成光盘系统,这里比较推荐大家制作成U盘系统,如果是光盘系统大家可以自己买系统盘,那就是别人已经做好的了。有了光盘系统或U盘系统之后,接下来就可以将U盘或光盘放入电脑了。

第一步:需要设置一下电脑的启动顺序,这时需要进入BIOS,把光驱设为第一启动设备。调整启动顺序一般有多种方法,现在的主板厂商为了方便用户使用,把调整启动顺序设置成快捷键,在 电脑开机 显示画面的时候按住快捷键即可调整,具体是哪个快捷键,不同的主板会有不同的设置,只需按照画面提示进行操作即可。

第二步:进入到PartitionMagic硬盘分区工具之后,即可进行4t硬盘分区了,不过在4t硬盘分区之前,必须思考一个问题。对于4t硬盘分区首先要明白C盘一般是作系统盘,其他盘做存储盘。而C盘系统必须预留比较充足的空间,因为C盘空间过小,会影响系统性能。一般分区按照所使用的操作系统而定,假如现在还在用Windows XP的话,建议留给操作系统的空间为10GB为宜。

第三步:如果是用Windows 7的话,建议分出30GB—50GB为宜,把其余的容量用于个人数据的存放及软件的安装。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C盘。那么,D盘的话建议大家用来当做软件和游戏的安装目录;像E盘、F盘具体该怎么分配就根据大家的意愿自行分配即,由于目前硬盘普遍达到500G以上,所以一般C盘预留100G比较推荐。另外一般硬盘最好创建3-6个盘符可以比较方便分类存储数据。

第四步:在进行4t硬盘分区时,需要了解创建的C盘是为引导分区(也称主分区),然后后面的D盘等等统称为扩展分区,具体对应的D盘或E盘等单个磁盘称为逻辑分区。明白以上层次关系之后,就可以开始硬盘分区了,首先创建主分区(也就是大家说的系统盘(C盘))。

第五步:在左侧选用4t硬盘,然后在顶部菜单中找到新建分区,也可以直接在4t硬盘容量上面右键,选择新建分区,首先选择主分区,创建的主分区即为创建系统(C盘),在新大小中输入要创建C盘的容量大小。一般根据硬容量大小为C盘创建合理大小,C盘系统建议至少留50G以上(如果硬盘容量很小,建议分配30G以上)。

第六步:选择好主分区容量之后,点“确定:进入如下界面,选择4t硬盘分区格式:

这里建议大家都选用NTFS硬盘分区格式,因为该格式不管是可分大小还是安全性对于个人用户都是最好的。

第七步:完成以上步骤之后,选择硬盘剩余容量部分,创建扩展分区,方法一样,

第八步:创建扩展分区后,选中扩展分区,再在扩展分区内部创建逻辑分区,由于扩展分区内,可包含多个逻辑分区,所以创建多个逻辑分区注意分配好每个逻辑分区容量即可。

第九步:需要将主分区设置成活动分区,该步骤必不可少,C盘必须设置为活动分区,不然安装系统可能无法进入系统下,设置主分区(C盘)为活动分区的方法。

好了,以上就是小兔为大家简单介绍的4t硬盘如何分区的方法和步骤,硬盘的分区格式操作步骤就这么多了,是不是也十分简单了,虽然看着篇幅可能不少,但实际操作全中文界面,步骤并不多,因此硬盘如何分区还是十分简单的。所以当我们4t硬盘分区和格式化结束后重新启动电脑即可生效,之后就可以去安装操作系统,这样我们的电脑的安装才基本完成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怎么给移动硬盘加密 移动硬盘加密方法

全文共 220 字

+ 加入清单

怎么给移动硬盘加密?

移动硬盘可以提供相当大的存储容量,是一种较具性价比的移动存储产品。在大容量“闪盘”价格还仅初步被用户接受的情况下,移动硬盘能在用户可以接受的价格范围内,提供给用户较大的存储容量和不错的便性。

移动硬盘(盒)的尺寸分为1.8寸、2.5寸和3.5寸三种。2.5寸移动硬盘盒可以使用笔记本电脑硬盘,2.5寸移动硬盘盒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一般没有外置电源。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移动硬盘加密详细步骤。

1、下载U盘超级加密3000。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移动硬盘不显示文件解决方法详细步骤

全文共 909 字

+ 加入清单

移动硬盘显示文件怎么办?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移动硬盘。移动硬盘是一种电脑装置,一般是插入电脑USB接口使用的,等于是一种读写设备。但是有些人的移动硬盘不显示文件,当我们遇到这个情况的时候,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去解决呢?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些移动硬盘不显示文件是怎么回事,如何解决。

一、移动硬盘不显示文件怎么办

1、试了很多方法,都无效,但是如果将移动硬盘插入到其他的电脑就正常显示文件目录。

心想应该是硬件的问题,后来将移动硬盘插入到后置主板上的USB接口中,这样的问题就顺利解决了。

2、这样问题的原因是因为前置USB接口供电不足所导致的,所以大家可以找懂电脑的朋友将CMOS放电下。

3、还是有这样的问题,就需要更换下自己的前置USB接口的数据线了。

二、找不到硬盘的修复方法

1、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进行重装系统,如果ok了那说明是软件不兼容冲突导致的找不到硬盘。如果重装了电脑还是找不到,那就要使用下面的修复方法了。

2、要清除那些预取的目录,现在进入电脑的系统盘,一般都是C盘,找到这个文件夹Prefetch,打开之后,里面会有很多的pf文件夹,将这些文件一一删除,接下来将电脑重启一次。

3、现在打开电脑桌面菜单的运行输入框,输入“regedit”进入注册表编辑器,找到以下的文件夹:“DelegateFolders”“59031a47-3f72-44a7-89c5-5595fe6b30ee”“PortableMediaDevices”将这些文件夹进行删除,删除之后再次重启电脑。

4、重启电脑之后,打开电脑的360卫士或者其他的卫士,一般都会有一个硬盘修复的选项的。选择进去自动的进行一个修复,这个修复主要是为了让硬盘的速度更快一些的。修复完了之后就可以了

以上,就是移动硬盘不显示文件的解决方法。硬盘是大部分人会使用到的装置,但是现在大部分的手提电脑会选择取消硬盘设计,都采用外置的硬盘光驱配置。现在很多电脑已经不使用硬盘,硬盘的存在不是特别的重要。但是对于某些特殊行业的人来说,硬盘的存在也是非常的必要的,所以硬盘能不能读写和显示文件也是很重要的,要学会怎么解决移动硬盘不显示文件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硬盘坏了会出现什么情况 硬盘故障解析

全文共 2070 字

+ 加入清单

硬盘坏了会出现什么情况?硬盘是一种电脑主要存储媒介。随着硬盘容量不断的扩大,很多用户都会将一些资料或文件存储在硬盘中。所以,一旦硬盘出现问题,所存储的资料也会受到损坏。绝大多数硬盘都是固定硬盘,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盘驱动器中。下面,本文将为您解析硬盘故障

硬盘坏了会出现什么情况?

1、硬盘异响。

2、检测不到硬盘。

3、系统文件数据无故丢失,不能正常启动。

4、死机。

硬盘为何会出现故障?

1、在开机和关机的时候突然强行切断电源

现在的电源及主板的ATX设计,普遍实现了软关机的功能。这种设计让人倍感方便。但是软关机要先完成一系列的关闭正在运行的程序的操作,加上各种操作系统及各主板厂家设计上的兼容性、BUG,Windows在进行关闭应用程序然后切断电源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死机,大家可能在很多论坛及报刊的问答专栏里,都见过问"为什么在软关机的时候死机"的问题——此时硬盘的复位动作很可能还没完成,如果用户采用强行切断电源的做法,硬盘物理受损的可能性很大。

正确的做法:如果在软关机时候出现死机,应该是按RESET键,让系统重新进入Windows后,再正式完成关机操作——这样可能会繁琐一点,但是能保证硬盘安全地复位,对你上千元的硬盘来说,安全第一啊。还有就是开机的时候进行的切断电源:在正常状态下当然没人会做这么无聊的操作,但是当出现一些诸如显示卡或是内存没插好、视频线松了的情况,导致电脑开机无显示的时候,很多人就只埋头于搞定看到的问题,频繁的开机、关机,插拔板卡,再开机……而没留意硬盘在一次次电源的开关下吱吱的呻吟——尤其是开机没显示,只有几秒钟的时间,硬盘的初始化动作还没完成,磁头正处于敏感位置,一下子被切断电源停机,然后在不到10秒钟的情况又受到电流冲击,发生故障的机率会大大增加。

建议正确的做法:先把硬盘的电源线拔掉,你怎么玩都可以。故障排除后,再接也不迟啊。

2、对分区进行的误操作

这的确是新手的错误居多了——Windows的各种版本造成FAT16、FAT32、NTFS各种格式的存在,不同的任务导致各菜鸟蠢蠢欲动经常想变换分区格式、现在GHOST和PQ分区大师都能对分区进行随心所欲的操作,以调整分区的大小、格式,尤其是后者还具有格式化分区、隐藏分区的功能,对熟悉操作的人来说,这些工具是让人得心应手;但对于新手来说,对分区的操作应该特别谨慎。因为分区的错误虽然是软故障,不是物理故障,但是如果胡乱操作出错后,在没有弄懂基本概念的情况下,不假思索地进行"恢复"操作的话,可能会导致分区的引导区和分区表过于混乱无法再被任何工具软件识别——如果你没有分区表和硬盘引导区数据备份的话,就只好低级格式化了——低级格式化的工具使用也有个熟练和懂行与否的问题,由于对分区进行误操作导致新硬盘不能再使用的案例,我见过不少。

建议的措施:无论您是老手还是新手,在对硬盘进行敏感操作的时候,备份好分区表和引导区数据,出错的时候就能随时正确恢复了。新手最好请个师傅,先带一带,熟悉了软件的界面和指令后再自己操作,毕竟硬盘不同于其他配件,里面有你的宝贵数据哦。

3、Windows的初始化及使用过程中的危险习惯操作

Windows在初始化的时候,是较为敏感和危险的时刻,如果用户在启动组里加载了太多的东西,Windows的初始化就会耗费大量时间,也可能会造成死机——尤其是因为害怕病毒而加载了2个以上防火墙、或是在线监控病毒软件的用户,各杀毒软件之间的冲突机率很大。另外,Windows系列提供了用TAB+ALT键切换各应用程序的功能,尤其是能在DOS窗口下切换回Windows界面,方便了要在旧的应用程序下工作的用户。但是因为DOS是单线程的操作系统,其应用程序也是基于这种线程的设计,所以DOS的应用程序对CPU的占用率较大,因为DOS老架构的问题,程序的反应也没Windows程序快,所以在进行Windows的DOS窗口操作的时候,建议用户的动作不要那么快,以免系统响应不及造成死机。

另外,使用TAB+ALT切换的时候也应该谨慎,不要在程序还没完成当前的任务就强行切换,造成死机。Windows中的错误,本来不会直接造成硬盘的物理损坏。但是这些是属于使用习惯的问题,一两次无所谓,天长日久,频繁的死机和重启动,对硬盘乃至电脑的各个配件的冲击积累起来是相当有害的;而且频繁死机容易造成人的心理急躁,可能会在电脑重新启动完成前就赌气关机,也就是出现第一种类型的致命故障的可能性。还有就是各种各样不退出Windows程序就随手关机、长期不整理硬盘和不运行磁盘扫描程序(在一些公用的计算机最常见)等等的不良习惯,都可能会埋下硬盘毁灭的根源。

建议的措施:这些都是基本的东西,注意改变使用习惯就是,比如在线防杀毒软件,挂一个即可,可以定期变换其他的,但同时后台运行的不适宜太多。其他标准正确的操作在很多经验文章里都有提及,此处不多说了。

4、其他各类非常规错误

比如数据线插反、劣质的电源导致的损坏、板卡的短路等等,在各类报刊网站有很多案例,此处不一一列举了,自己注意就是。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硬盘坏了能修吗

全文共 694 字

+ 加入清单

硬盘坏了,通常可以修复的“坏硬盘”有几种情况:

1、引导出错,不能正常启动的。这种情况未必是“坏”,通常清除MBR,再重新分区就有70%好。如若不行,应归入第三类。

2、可正常分区,可格式化,但扫描发现有“B”标记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出坏道 ”。这里可不分“物理坏道”或“逻辑坏道”,“B”数量少的话(少于100个),基本上有80%可以修复为“好硬盘”。这种情况出需用一些通用的维修软件就可以解决。

3、不可正常分区,或分区完后格式化不了。这种情况要用到专业维修软件,视不同的牌子,修复率不同。一般达到50%左右。

4、通电后不转。这种情况一般是电路板故障,换掉电路板IC或整个电路板换掉即可。起转后视不同情况另做处理,60%以上是全好了,但有部分可能同时还有其他几类故障。

5、自检声正常,BIOS认不到盘。这是多种可能原因造成,如果是电路板接口问题则修电路板;如果是硬盘进入内部保护模式,则需用专业软件切换。Fujitsu硬盘出这种问题较多,修复率约90%。

6、通电后磁头声敲击不止。这种情况多是因为磁头损坏,但也有不是磁头损坏的。前者若非挽救数据就不必要更换磁头修复,而后者还有50%机会可以挽救。

7、通电后噪音大。除了少部分可以通过校正主轴解决外,一般不修。

8、遗忘密码。大部分的硬盘可以设密码保护,如不慎忘记密码,是极难解开的。不过办法还是有的,大部分牌子硬盘都可以用专业软件去除密码保护。

另外,有些硬盘受破坏严重,坏扇区太多(有的盘不可超过3000,有的则不可超过8000,有些却允许超过10000),解决办法是切除有问题的磁头,或降低容量,同时更改型号,也算是一个可用的“好硬盘”。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物理隔离的切断硬盘电源

全文共 241 字

+ 加入清单

物理隔离切断硬盘电源第一代隔离卡采用硬盘电源切换技术,技术简单、成本低廉,其缺点是容易损坏硬盘,必须彻底关机后才能切换,否则在硬盘高速旋转时猛然切换内外网,隔离卡突然给硬盘断电和加电,硬盘磁头会划伤硬盘,造成硬盘物理损毁或数据丢失。由于数据丢失频繁,过几天就要重新安装内、外网系统,给用户造成很大的额外工作负担。现在第一代隔离卡技术已经被淘汰,但是在市面上仍能见到一些隔离卡厂家推销积压的旧卡,并且宣称其兼容性好,该类隔离卡的特征是卡上有三个硬盘电源插座,用户购买时请认真鉴别。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什么导致硬盘盘片划伤 硬盘盘片划伤后数据能不能恢复

全文共 279 字

+ 加入清单

硬盘磁头破坏后,储存数据的盘片通常会有损伤,所以硬盘开数据恢复并不是百分百成功的,因为盘片损伤后,在盘片上会产生许多的毛刺,如果将好的磁头组件换上去的话,也是对新的磁头组件会有一定的损伤,时间久了新的磁头也是会完全破坏的。那么硬盘盘片划伤是不是就一定不能恢复了呢?其实不然,有一部份盘片损伤比较小的话可以恢复90以上,所以硬盘恢复的成功率在于您问题硬盘盘片的划伤严重到哪一种程度,比方WD的1TB的假如说是二个盘片四个磁头,如果前三个盘是好的,前三个磁头也是好的,那么可以说有三个盘片的数据还是可以通过数据恢复手段来恢复出数据的。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正常的硬盘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笔记本电脑可以加固态硬盘吗?怎么加

全文共 310 字

+ 加入清单

一般情况下笔记本电脑可以固态硬盘,只需要拆掉笔记本的外壳,然后把准备好的笔记本固态硬盘安装上去,然后插在硬盘槽子里面,之后就可以把光驱拿下来,把机械硬盘放进去,最后就是安装系统即可。

1、如果是依然拥有光驱的笔记本可以购买一个适配器,将2.5英寸大小的SSD固态硬盘安装到适配器中,再将其安装在光驱位置,适配器会附送螺丝按照对应位置安装即可;

2、如果笔记本拥有额外的mSATA接口,一般会在笔记本底部有标识,拆开外壳螺丝之后,将SSD按照插槽形状将其放入即可;

3、部分的笔记本还拥有闲置的PCI-E接口,您可以通过HWiNFO64这款软件检测一下,如果有闲置接口即可安装M.2 NVMe固态硬盘,拥有比较快的读写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电脑升级固态硬盘如何安装 电脑升级固态硬盘安装方法

全文共 904 字

+ 加入清单

固态硬盘通常运用2.5寸规格,即标准笔记本硬盘尺寸。要在台式电脑上运用或是笔记本中加装,都需要有固态硬盘支架的帮助。今天就为大家全面解读固态硬盘支架怎么选?

大家都说SATA接口兼容性最好,这是因为2.5寸SATA固态硬盘的运用范围广泛,从十多年前的老电脑到现在最新的笔记本,全都能加装。

为了方便大家安装,天猫上有很多商家都为固态硬盘推出了硬盘支架套餐,比如台式电脑支架套餐、笔记本支架套餐、移动硬盘盒套餐,分别针对不一样用户的运用需要。台式电脑支架免费赠送,光驱位支架则需要根据不一样型号选装。

分析一下不一样人群应该如何选择支架套餐。台式电脑用户需要检查自己的机箱是否包含有2.5寸硬盘位:由于成本不高,很多百元级机箱也都开始提供2.5寸固态硬盘安装位。如果机箱有安装位就不必单独购买台式电脑支架了。

对于没有2.5寸硬盘位的机箱用户,金属或塑料材质的台式电脑支架在效果上是没有分别的:固态硬盘不怕震动,支架只要能起简单固定作用即可。

笔记本用户只有一种硬盘支架:替换内置光驱的硬盘托架,通常运用金属材质可以帮助散热:

不过随固态硬盘一同购买的光驱位硬盘托架通常却并不是给固态硬盘运用的,一般情况下储存极客推荐大家把固态硬盘安装在笔记本电脑原硬盘位,将机械硬盘移到光驱位运用。这主要是由于部分笔记本的光驱位是SATA2.0速率,会影响固态硬盘性能发挥,另一方面某些笔记本电脑在关机时光驱位会发生异常断电,对固态硬盘稳定工作不利,所以只好委屈机械硬盘了。

在前文推荐的ToshibaQ200 240G MLC固态硬盘套装中,笔记本光驱架有两种规格:9.5mm和12.7mm,该如何判断哪种规格适合自己呢?首先拆下电池、拧开笔记本后盖螺丝,将光驱从侧面抽出来。不一样机型螺丝位置会有所不一样,但基本结构是相通的。

从笔记本光驱接口位置的厚度可以辨识它所属的规格:接口距上端1mm左右的是9.5mm规格,接口距上端4mm左右的是12.7mm规格。只要比照光驱的厚度去选择硬盘托架就可以了。

将硬盘安装到光驱架中,固定好后再从侧面推入笔记本电脑,锁紧背面螺丝后重新安装电池,再次开机,顺利的话就可以同时识别到机械硬盘与固态硬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u盘装系统时显示获取硬盘分区失败怎么办

全文共 534 字

+ 加入清单

先回到PE系统中,尝试打开资源管理器中能否看到盘符,如果不行说明是硬盘问题,需要更换硬盘;如果可以,重启电脑后进入BIOS,在BIOS中改UEFI启动模式为Legacy模式,完成设置之后,按下【F10】保存退出,再完成系统安装。具体介绍如下:

1、回到PE系统中,打开【资源管理器】,如果看不到里面的盘符说明是硬盘的故障,可以更换一个硬盘尝试能否完成安装;

2、如果看到磁盘盘符,点击打开其中一个盘符还可以浏览和打开文件,说明是硬盘模式的原因;

3、启动电脑,进入BIOS,根据主板和电脑品牌的型号不同,进入的快捷键不同,一般是【F1】-【F12】其中一个按键或者是【~】键;

4、进入BIOS之后,使用键盘的上下左右键移动选择,先进入【Security】项,将Secure BOOT的Enabled改为Disable;找到【Boot】项中的【boot mode】改成【Legacy First】或【legacy support】或【AUTO】;还可以将【Launch CSM】改为【Enabled】;找到EXIT项,定位到BOOT OS(OS Optimized Defaults) 选择 OTHER OS为Disabled;

5、最后按下【F10】,选【YES】后保存退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如何给NVMe固态硬盘散热 NVMe固态硬盘散热方法介绍

全文共 1614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TrendFocus的报告,NVMe协议已经占到M.2类型固态硬盘出货量的50%,毕竟没有什么要比同样体积更高性能更吸引人的了。不过享受高性能的同时不少玩家也发现NVMe固态硬盘普遍高烧不退,尽管日常运用中影响不大,但一想到高负载下会限速还是会让人不爽。如何给M.2 NVMe固态硬盘散热呢?都有哪些高招呢?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最豪华散热:水冷

华硕ROG MAXIMUS IX EXTREME主板的MONOBLOCK全覆盖水冷头顺带照顾到了M.2安装位。

NVMe固态硬盘水冷散热的难点在于扣具规划,相比Aqua去年推出的Kryo M.2水冷散热扩展卡,主板原生提供的水冷散热保持了M.2结构紧凑的特点,同时不用额外占据PCIE扩展位。

最传统散热:风冷

风冷是最传统的散热方式,为何M.2硬盘位不规划一个小型散热风扇直吹固态硬盘呢?相信很多玩家都有这样的疑问。问题可能会比大家想象的要复杂一些,不一样M.2固态硬盘的厚度其实是不尽相同的,而重要发热点——主控芯片在M.2固态硬盘上的位置也不尽相同。除此之外,小直径风扇的噪音、震动以及长期运用后的灰尘及维护都会在运用后期出现一些问题。有国内厂商提供了PCIE插卡式的风冷散热器,不过说实话这个外观还是有点太朴素了。

最近威刚推出了一款XPG STORM M.2 2280主动散热片,集成风冷散热与RGB光效。威刚宣传这款主动散热片可降低25%的NVMe固态硬盘工作温度,同时RGB光效支持华硕AURA Sync、技嘉RGB Fusion Ready、微星Mystic Light Sync整机灯光同步功能。

从侧面看,为了容纳RGB电路以及散热风扇,这款主动散热片的高度不小。加装风扇的主动散热片相比被动散热片来说不会出现积热问题,所以在机箱内实际运用中会有更好的降温表现。

不过威刚这个主动散热片需要单独连接供电与控制线缆(上图中未体现),会损失M.2固态硬盘简洁无线缆的特点。

最实用散热:PCH散热片

相比水冷和附加风扇来说,利用主板PCH芯片巨大的散热片来辅助NVMe固态硬盘散热是最实用的,成本增量最小,主要体现主板制造商的智慧。

虽然制程相比处理器落后,22nm制造的当代Intel PCH芯片工作温度在40度左右,相比前几代PCH芯片已经下降了很多。不过在灯效普及的当下,PCH芯片的体积并没有缩小,反而随着灯光效果的引入而有所扩大。如将PCH散热片造型略改一下,照顾到临近的M.2安装位是简单易行的改变,却能有效搞定单独M.2散热片面积过小、效果不佳的问题。

当然如果以上条件皆不具备,单独的M.2散热片相比无散热片的情况也会有不小的改善。在PCEVA之前进行的浦科特M8Pe系列散热测验中,添加M.2散热片的M8SeG相比M8SeGN能在全负荷写入下多坚持40秒才出现过热限速。

除了以上散热方案之外,在台式电脑中普及U.2接口NVMe固态硬盘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散热之道。多数机箱的硬盘位原本就有风扇主动散热的规划,只是M.2形态的NVMe固态硬盘无法远离主板,唯有U.2接口可以让它移步到传统硬盘位。主板缺少U.2接口并不是问题,通过线缆M.2接口可无损转接U.2。

现在消费级NVMe固态硬盘当中仅有Intel推出了U.2接口的产品,如Intel 750系列和最近上市的傲腾900P系列。2.5寸规格15mm厚度的它可能需要一个普通2.5转3.5硬盘支架来安装到3.5英寸硬盘位。

U.2当前未能普及的原因主要是体积过大,不能兼容笔记本运用,影响了适用面。现在很多AIC扩展卡版本的NVMe固态硬盘也是用M.2加转接卡搭配而来,如果从一开始就按U.2规格重新规划,在缩减了用户市场的同时也提升了研究成本。Intel 750与Intel Optane 900P之所以有U.2版本主要还是因为它们运用了从企业级下放的主控芯片,由于体积太大原本就无法放到M.2那样紧凑的空间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硬盘播放器特点

全文共 1483 字

+ 加入清单

硬盘播放器特点

高清硬盘播放器

硬盘播放器,从此不用光盘了!也不需要很容易坏的影碟机磁头了!因此,你再也不用东奔西跑的购买碟片了,更不用担心碟片质量不好而放不出来了,出门旅行也不用因为携带碟片不方便而烦恼了!

你购买的影碟机即使是再好的名牌产品,也会因为频繁播放碟片而使磁头损坏,经常看着花几百元买的碟机因磁头坏了而一筹莫展。而硬盘播放器由于硬盘寿命的长久性,让你再也不用担心放不出电影或歌曲了!

硬盘播放器,科学的搜索功能,边看边浏览的灵活界面,让你想看什么就能迅速的找到什么。省却了你大量的时间。不论是在家里欣赏,还是演出时的播放伴奏或MTV搭配或幻灯片的演示,非常方便灵活。

影碟机体积庞大,携带很不方便。而硬盘播放器只有硬盘那么大。2.5寸硬盘播放器只有手掌大小,3.5寸硬盘播放器也和一本小书相同。在家可以欣赏,出外旅行可以携带,在车上可以观看,在办公室可以翻阅。随心所欲,任意翱翔!

内容的随意性,更让你自由方便。想看的电影你可以长久保存,不想看的则可以任意删除。来了新电影,你可以及时输入。即使是40集的电视连续剧,你也可以简单的放进播放器,走到那里都可以随时观看了。

不仅能在固定的电视上播放,在你的爱车上,硬盘播放器也克服了传统碟片播放机的烦恼。由于路况的不稳定,常用的车载影碟机受不了颠沛流离,而不能播放碟片。而硬盘播放器则显得轻松自然毫无拘束了。

而车载硬盘播放器还同时具备卡拉OK功能,收音机功能,还兼容GPS插接口等。在长途车上用的播放器还可以随意设置广告字幕,寓广告与娱乐之中,很受广告公司的欢迎。

有的硬盘播放器还具备录制功能。可以随意设置,把你想保存下来的电视节目及时录制下来。同时,还可以插接各类摄像头,包括无线和有线的摄像头,把你监控的场景完全录制下来,代替了单路硬盘录像机,而成本不到录像机的60%。

目前比较完备的硬盘播放器都是具备内置硬盘功能的,外观就和一般的移动硬盘差不离,带着出门也很方便,既能做移动硬盘使用,也可以在任何电视上播放。而忆典公司和先明迪公司生产的播放器由于解决了硬盘的发热问题,说生产的播放器不仅能够内置也可以再通过USB线外接另一个移动硬盘,播放里面的资料。部分厂家由于还没有解决硬盘发热问题,就单独生产了不能内置只能外挂的播放器,播放的时候,需要将移动硬盘连接播放器才可以。出门需要携带播放器和移动硬盘。

硬盘播放器还可以插接SD卡以及其他各种常见的卡。你用数码相机录制在卡里的内容简单一插,就可以播放了。无论是聚会录象还是孩子的周岁生日照片,生动及时的在电视机上播放,是多么舒心的事情啊!

硬盘播放器,具备了移动硬盘的所有功能。对经常使用移动硬盘的技术员来说,是锦上添花了。

而对于经常编辑影象资料的工程师,则更加方便了。过去,编辑好的资料要想在电视机上看效果,需要先刻成光盘,而现在则可以任意观看了。而经常出外演出的团体单位,有了硬盘播放器,更是如虎舔翼。

从2008年7月,国内出现了带屏的硬盘播放器,而且支持RM RMVB格式。可以随身携带,边走边看。例如忆典公司的RM2019TFT。该款机器,性价比很高,不到千元,与3000元左右的高档MP4播放器相比很实惠。

向播放器输入资料的途径非常简单,就像MP3复制歌曲一样简单。可以用光盘复制;可以从电脑上下载;可以不通过电脑只通过电视机将多台播放器连接或与移动硬盘或U盘或MP3、MP4上等外挂设备连接,用遥控器一键相互复制。除了在自家复制外,还可以到网吧复制、可以到电脑公司复制。现在已经有很多音像店在专业开展这项业务。由于硬盘播放器的推广,已经推动了音像店业务的开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固态硬盘分区怎么样 固态硬盘分区操作方法就是

全文共 1097 字

+ 加入清单

导读:固态硬盘是否需要分区一直是很多人在使用时都会思考的问题,随着固态硬盘的使用越来越常见,很多人在思考,不分区只有C盘,如果电脑出现崩溃问题修复岂不是很麻烦?但是如果分区,固态硬盘的性能又会收到影响?所以,固态硬盘到底应不应该分区,分几个区才合适?分区又该如何操作呢?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固态硬盘分区好不好

固态硬盘和传统的机械硬盘虽然不同,但仍有相似之处,最重的就是硬盘在出厂前如果检查出了坏区都会被系统屏蔽;不同之处是,固态硬盘当中有着占总容量大约一成的备用颗粒,如果内部有颗粒出现问题,备用颗粒就会作为替补上场,用户不需要做任何处理;话说回来,即使没有替补,用户也做不了什么操作,就像机械硬盘如果出现了问题,都要手动去检查坏道,如果有坏道还需要自己标记扇区,将该扇区标记出来进行屏蔽动作防止其扩散。

所以固态硬盘的分区,实际上可能是用户的多虑,只分一个区并不影响其使用,10%的备用颗粒可以抵用很久,况且分区对于固态硬盘来说也很浪费容量,还需要让出容量来进行每个区的备用;如果您觉得自己的数据十分重要,大家应该都不只一个硬盘,将数据进行备份就是了。

固态硬盘如何分区

如果您还是觉得自己的固态硬盘需要分区,我们来教您操作,我们需要借助微软最原版的光盘来进行安装,这和机械硬盘大体的安装顺序是一致的,不一样的地方在于:

1、我们需要在bios当中开启AHCI的模式,如果是新电脑就不需要这个操作;

2、如果需要设置AHCI,您在开机时按住DEL键进入bios,再进入advanced,进入SATAconfiguration,在当中按回车键打开新的对话框,即可选择AHCI。

3、4k对齐是最重要的注意事项,在微软光盘的安装过程当中,您如果格式化c盘,系统式默认其4k对齐的,如果您使用的是其它软件,将对其的倍数设置成4096就可以了。

固态硬盘分区注意事项

最重要的还是数据的备份啦,如果您的数据真的非常重要,一定要在分区之前做个备份。另外装好系统的电脑是必不可少的,您需要提前准备好。

如果您的电脑有两个及以上硬盘,那么这个固态硬盘不出意外应该是1号盘;备份过程中,如果您不知道自己硬盘的大小,您需要再次去控制面板中查看究竟是多大,否则一个估摸的数据很可能毁坏您的硬盘。

最后,您要确定已经删除了固态硬盘上其它所有的分区,这个步骤在控制面板里面操作,到磁盘管理里面把分区格式化,记得分配的单位还是依然要选择4096才行。

看过了我们比较详细的介绍,您现在也大概知道分区怎么操作了吧?更重要的是您需要考虑清楚到底要不要进行这个分区的操作,这个权衡还是需要您自己妥善的决定,希望我们的介绍为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联想e335如何将统硬盘模式更改为ide

全文共 507 字

+ 加入清单

联想e335装xp系统时所对应的硬盘模式是为ide,而联想e335的硬盘模式并非称为ide模式,它被改为compatibility,这使得很多用户不知道该如何去修改了,那么今天小编在这里就教大家如何更改联想e335硬盘模式ide。

1、打开联想e335笔记本电脑,在出现开机画面时按 F2 快捷键进入bios设置,然后使用左右方向键将光标移至 config 栏目,再使用上下方向键将光标移至 Serfal ATA(SATA) 选项,按回车键执行, 如下图所示:

2、接着再选择 SATA controller mode option【ahci】 ,按回车键执行, 如下图所示:

3、在弹出的窗口中,使用上下方向键将光标移至 compatibility 选项,按回车键确认选择, 如下图所示:

4、此时 SATA controller mode option 后的中括号内就变更为 compatibility , 如下图所示:

以上操作完成后,按F10快捷键保存并退出bios设置,此时再进行xp系统安装完成后就不会出现由硬盘模式引起的系统蓝屏现象了。 联想e335xp硬盘模式的bios设置就介绍到这里,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pe系统磁盘管理工具如何进行硬盘格式化

全文共 474 字

+ 加入清单

电脑磁盘垃圾过多或者引入病毒等情况,要对磁盘进行清理,此时可以格式化硬盘分区来达到我们的需要。下面为大家分享使用pe系统磁盘管理工具来格式化硬盘的操作教程,以下就是具体步骤。

1、将制作好的u启动u盘启动盘插入电脑usb接口,然后设置好开机启动项执行u盘启动(详细参考“ 电脑怎么进bios更改启动顺序 ”) ,进入pe系统主菜单界面,选择“【02】运行u启动win8pe防蓝屏版(新电脑)”,如图:

2、进入pe系统桌面,点击桌面左下角开始菜单,接着依次点击“分区工具”--“系统自带磁盘管理”,如图:

3、进入磁盘管理工具后,可根据自身情况,鼠标右键点击需要格式化的磁盘,在弹出的菜单中点击“格式化”,如图:

4、在弹出的格式化设置窗口中可对“卷标”、“文件系统”、“分配单元大小”等进行调整设置,点击确定即可,如图:

5、接着对用户进行数据备份提示,点击确定即可。如图:

6、最后就是格式化过程,操作结束后直接点击右上角关闭按钮即可。如图:

以上电脑格式化硬盘分区操作教程供广大用户参考使用,如有不到位地方请用户朋友们指出,同时也希望在此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固态硬盘坏了能修吗

全文共 492 字

+ 加入清单

固态硬盘坏了能修吗】固态硬盘的价格已经跌至历史冰点,不少童鞋都把自己电脑的硬盘升级成速度更快的固态硬盘。但不料部分童鞋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固态硬盘出现了诸如掉速、掉盘、不认盘等情况。接下来小编以最常见的两种原因为例和大家详细讲解一下固态硬盘是否可以修复。

情形一:不认盘/掉速尝试量产开卡

如果固态硬盘出现不认盘或者掉速的情况,很可能是固态硬盘的固件出现故障。这时候,我们可以尝试根据固态硬盘的型号在网上查找对应的量产工具(即固件工具)重新刷入固态硬盘,与以前的U盘量产工具类似。一般在重现刷入固件后即可恢复固态硬盘的原有识别信息和设置状态。

情形二:闪存颗粒损坏无法修复

如果固态硬盘的闪存颗粒已经损坏,那么这个固态硬盘的修复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闪存颗粒的结构特殊,集成度非常高,修复难度大。即便可以修复闪存颗粒,其修复的成本也远大于重新购置一个新的固态硬盘的成本。如果的确需要修复,可以咨询固态硬盘售后或者专业的数据修复中心。

小编在这里建议大家:无论使用的是机械硬盘还是固态硬盘,都应该做好定期的数据备份(重要数据保存在可救复性更高的机械硬盘中),降低因为硬盘损坏而导致的数据丢失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什么是硬盘 硬盘接口有哪些

全文共 2625 字

+ 加入清单

硬盘和内存是电脑的存储设备,是存储电脑数据的地方。经常使用硬盘,但也许有些用户对它并不是很了解。特别是在选购时纠结于选什么接口的硬盘才好。那么什么是硬盘?硬盘的接口有哪些?下面就同小编一起来看看什么是硬盘,更多的认识一下吧!

什么是硬盘?

硬盘是电脑主要的存储设备之一,属于外部存储器,是用来存储电脑工作时使用的程序和数据的地方。是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组成,碟片外覆盖有铁磁性材料。

硬盘有固态硬盘(SSD 盘,新式硬盘)、机械硬盘(HDD 传统硬盘)、混合硬盘(HHD 一块基于传统机械硬盘诞生出来的新硬盘)。SSD采用闪存颗粒来存储,HDD采用磁性碟片来存储,混合硬盘(Hybrid Hard Disk)是把磁性硬盘和闪存集成到一起的一种硬盘。绝大多数硬盘都是固定硬盘,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盘驱动器中。

硬盘是集精密机械、微电子电路、电磁转换为一体的电脑存储设备,它存储着电脑系统资源和重要的信息及数据,这些因素使硬盘在PC机中成为最为重要的一个硬件设备。计算机需要正常运行所需的大部分软件都存储在硬盘上。因为硬盘存储的容量较大,区别于内存、光盘。硬盘是电脑上使用坚硬的旋转盘片为基础的存储设备。它在平整的磁性表面存储和检索数字数据。

什么是硬盘——硬盘的结构

硬盘主要包括:盘片、磁头、盘片主轴、控制电机、磁头控制器、数据转换器、接口、缓存等几个部份。所有的盘片都固定在一个旋转轴上,这个轴即盘片主轴。而所有盘片之间是绝对平行的,在每个盘片的存储面上都有一个磁头,磁头与盘片之间的距离比头发丝的直径还小。所有的磁头连在一个磁头控制器上,由磁头控制器负责各个磁头的运动。磁头可沿盘片的半径方向动作,而盘片以每分钟数千转到上万转的速度在高速旋转,这样磁头就能对盘片上的指定位置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由于硬盘是精密设备,尘埃是其大敌,所以必须完全密封。

1、最精密的部分——磁头

磁头是硬盘中最昂贵的部件,也是硬盘技术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一环。使用最多的是MR磁头,即磁阻磁头,采用的是分离式的磁头结构:写入磁头仍采用传统的磁感应磁头(MR磁头不能进行写操作),读取磁头则采用新型的MR磁头,即所谓的感应写、磁阻读。

2、磁道

硬盘存储的介质是盘片,盘片是以坚固耐用的材料为盘基,将磁粉附着在平滑的铝合金或玻璃圆盘基上。当磁盘旋转时,磁头若保持在一个位置上,则每个磁头都会在磁盘表面划出一个圆形轨迹,这些圆形轨迹就叫做磁道。这些磁道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因为它们仅是盘面上以特殊方式磁化了的一些磁化区,磁盘上的信息便是沿着这样的轨道存放的。硬盘上的磁道通常一面有成千上万个。磁道的磁化方式一般由磁头迅速切换正负极改变磁道所代表的0和1。

3、扇区

磁盘上的每个磁道被等分为若干个弧段,这些弧段便是磁盘的扇区,每个扇区可以存放512个字节的信息,磁盘驱动器在向磁盘读取和写入数据时,要以扇区为单位。1.44MB3.5英寸的软盘,每个磁道分为18个扇区。

4、柱面

硬盘通常由重叠的一组盘片构成,每个盘面都被划分为数目相等的磁道,并从外缘的“0”开始编号,具有相同编号的磁道形成一个圆柱,称之为磁盘的柱面。磁盘的柱面数与一个盘单面上的磁道数是相等的。无论是双盘面还是单盘面,由于每个盘面都只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磁头,因此,盘面数等于总的磁头数。所谓硬盘的CHS,即柱面、磁头、扇区,只要知道了硬盘的CHS的数目,即可确定硬盘的容量,硬盘的容量=柱面数*磁头数*扇区数*512B。

什么是硬盘——硬盘的接口

主流的硬盘接口: SATA 6Gbps接口、 mSATA接口、 M.2接口。

1、SATA 6Gbps接口( SATA III接口)

“SATA 6Gbps”其实是SATA Revision 3.0的一个参数标准之一,主要是用来表达使用的是SATA Revision 3.0标准,速度更快,相对SATA Revision 2.0。SATA是硬盘接口的标准规范,实际上SATA 6Gbps接口准确的称呼是SATA III,接口速度是6Gbps。SATA 6Gbps接口是目前最最常见的HDD/SSD硬盘接口,大部分人现在买的硬盘都在用这种接口。

2、mSATA接口

mSATA接口是SATA协会开发的新的mini-SATA(mSATA)接口控制器的产品规范,新的控制器可以让SATA技术整合在小尺寸的装置上。同时mSATA将提供跟SATA接口标准一样的速度和可靠度,比较广泛的运用于超极本、商务本等追求小型化的笔记本电脑中。

实际上msata接口是SSD小型化的一个重要过程,但是mSATA依然没有摆脱SATA接口的一些缺陷,比如依然是SATA通道,速度也还是6Gbps。

3、M.2接口

M.2原名为NGFF接口,它是为超极本(Ultrabook)量身定做的新一代接口标准,以取代原来基于mini PCIe改良而来的mSATA接口。无论是更小巧的规格尺寸还是更高的传输性能M.2都远胜于mSATA。并且越来越多的主板上预留M.2接口。

M.2接口可以同时支持SATA及PCI-E通道,后者更容易提高速度,一开始的M.2接口使用的是PCI-E 2.0 x2通道,理论带宽10Gbps。现在M.2接口转向PCI-E 3.0 x4通道,理论带宽达到了32Gbps,远高于之前水准,大大提升了SSD性能潜力。同时,使用M.2接口固态硬盘还支持NVMe标准,相比目前主流的AHCI,通过新的NVMe标准接入的SSD,可以获得大幅度的性能提升。

非主流接口:有 PCI-E、SATA Express等

PCI-E接口:

早在SATA接口的SSD发展之初,PCI-E接口的SSD就出现了,因为后者的优势实在太大了,其他SSD不论采用什么接口,都是从SATA 向原生PCI-E走进,而PCI-E接口的SSD直接是一步到位,省去了中间过程。不过PCI-E硬盘最初多用于企业级市场,因为它需要不同的主控,性能高的同时成本也高了,消费级市场也没多少需求,只是这两年来PCI-E硬盘才在高端消费级市场上崛起。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知道什么是硬盘了吧,对它是不是有了更多的认识。虽然固态硬盘接口种类繁杂,但无外乎以SATA 6Gbps、msata、M.2以及PCI-E为主,而且就当下技术成熟度以及性价比等诸多方面来说,M.2以及SATA 6Gbps接口还是最主流的。所以作为普通消费者的我们,也不必太过于苦恼接口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智能电饭煲故障怎么解决 智能电饭煲原理和故障检修方法

全文共 774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智能电饭煲已经侵占了家家户户的厨房,作为新一代的电饭煲,具有“煮饭好吃、预约定时、多种功能”三大特点。智能电饭煲时尚、便捷,是现代生活流行的新潮厨房家电产品,是人们的厨房首选。但是,智能电饭煲也会发生故障。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智能电饭煲原理和常见故障检修

智能电饭煲故障—智能电饭煲故障原理简述

控制电路主要包括CPU电路、温度控制电路、加热及加热控制电路,与之相关的还有电源电路、显示电路和输入电路等。CPU是整个电路的核心。温度控制电路由两个传感器组成,用来检测锅底和锅盖的温度。加热电路由主加热器L1、锅盖加热丝L2和侧加热丝L3组成。加热控制电路中继电器控制L1通/断电,而可控硅VS控制L2和L3通/断电。当电饭煲内加入米和适量水后接通电源,CPU发出指令使继电器J吸合,至加热板L1通电发热,当水温达到40℃左右时L1断电。这时,由温差和锅底温度变化率推算出大致的煮饭量,从而对整个煮饭过程进行模糊控制。

智能电饭煲故障—智能电饭煲常见故障检修

1.通电后无任何反应

首先检查电源状况和温度保险丝、温控传感嚣Rt1。检查Rt1时可把CN1端子拔下并短接,这时若能操作,则表明温控器Rt1及其线路有故障,若短接后还不能操作,则是控制电路有故障。

2.煮饭时断电过早

造成这种故障的原因可能有:温控器Rt1不良(20℃时其阻值约为60k,30℃时约为40k);内锅与发热板L1接触不良或电路有故障。 检修时应先检查发热板和内锅之间是否有异物或内锅是否变形;检查温控器Rt1及其安装是否正确。

3.不加热

检修时先加水然后操作煮饭键,若此时无继电器吸合声,可能为CPU没有发出指令;也可能是继电器不良,可查继电器线圈是否得电。如果有吸合声且加热板两端有市电,则为加热板或其外围电路存在故障。

4.不保温

重点检查VT1和VS及电路,若正常则常见为L2或L3断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固态硬盘怎么安装

全文共 1351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固态硬盘的发展及普及,固态硬盘在提升性能的同时,也为了用户的使用方便,演变出了多个接口规范,其中体积更轻巧的mini固态硬盘更实用,目前主流的固态硬盘价格与传统机械硬盘一样采用SATA接口,不过STATA接口硬盘普遍较大,安装方法与普通硬盘安装无区别。而迷你固态硬盘采用MSATA接口,广泛应用于笔记本以及台式电脑主板中,更加简洁易用,安装方面与传统硬盘安装有点不一样,下面教大家如何安装固态硬盘。

目前主流的固态硬盘接口为SATA与mSATA,其中SATA是最常见的,而mSATA则主要适用于笔记本,不过现在新台式电脑主板也开始支持mSATA接口了,下面一起来详细介绍下吧。

最常见的SATA接口固态硬盘安装方法:

固态硬盘摒弃传统硬盘的机械架构和瓷存储介质,采用电子存储介质进行数据存储和读取,突破平台在存取性能上的瓶颈,拥有极高的存储性能,速度方面大幅提升,因此如果未来用户需要考虑升级电脑什么的,固态硬盘值得选用。目前我们最常见的标准的SSD固态硬盘,采用SATA接口规范,安装方式与一般的SATA接口硬盘一样,下面简单介绍下。

新安装固态硬盘的时候,目前很多新机箱都会设计固态硬盘仓位,尤其是一些尺寸较小的SATA固态硬盘安装在传统机械硬盘的仓位上很多都不太合适。因此建议大家尽量选择一些2012年生产的主板,以便更好的安装固态硬盘。但如果是2.5英寸与传统硬盘大小相同的固态硬盘,那么可以直接安装在传统固态硬盘仓位即可,由于很简单,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下,只要将固态硬盘安装在主机硬盘仓位,然后使用螺丝固定,之后连接好硬盘数据线与电源线即可,如下图:

接下来再来看看板载的mSATA接口固态硬盘如何安装吧。

板载迷你mSATA固态硬盘安装方法:

由于mSATA接口规范在制定之时,之前主要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主板,安装如无线网卡,固态硬盘等设备。不过今年台式机主板也开始支持MSATA固态硬盘接口了,只是用户鲜少接触,不少人并不知道这种接口规范的存在,更别提如何安装使用,随着固态硬盘技术成熟,未来固态硬盘在电脑中也将逐渐普及起来。

其实m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使用其实并不难,mSATA接口规范的SSD固态硬盘安装甚至只需三步就能完成,详情如下:

步骤一、首先找到主板中的对应接口(主要今年的一些新主板才有,购买的时候一定要留意与咨询清楚),然后将mini固态硬盘呈45°角插入mSATA接口,如下图:

步骤二、将mini SSD固态硬盘轻轻往下下压,使硬盘金手指与接口触角紧密接触,如下图:

步骤三、使用螺丝,将mini SSD固态硬盘固定在主板上即可

迷你版整合更高的mSATA接口规范插槽,采用52pin板载主板设计,能将mini SSD固态硬盘直接安装并固定在主板上,且安装步骤简单,仅需将mini SSD固态硬盘呈45°角插入mSATA接口,并将硬盘下压固定在主板上即可完成安装步骤,比之普通的2.5寸硬盘,在固定和连接线路上,省却了诸多麻烦。

采用mSATA接口规范的mini SSD固态硬盘,体积更轻巧,使用更方便,同时在设计结构和运行原理依旧与普通的SSD固态硬盘一样,采用电子存储介质进行数据存储和读取,因此在性能上与普通的SSD固态硬盘一样,同样具备快速读写,性能比原始的机械硬盘高出2倍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