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如何给婴儿添加辅食(优秀20篇)

新生儿屁多很正常,小编在这里给各位新上任的父母们解释解释初生婴儿老是放屁的原因,以及应对的措施。

浏览

4670

文章

80

篇1:给婴儿如何科学添加水果

全文共 737 字

+ 加入清单

婴儿添加辅食之后,除了一些常见的水果之外,还可以添加其他的水果,当然很多人会问婴儿可以吃水果吗?都没有牙,我们可以通过做果泥的形式,来让宝宝摄取水果,那么给婴儿如何科学添加水果呢?

怎么样给宝宝加喂水果呢?

在婴儿适应了谷类食品(或者同时也适应了蔬菜)几星期以后,给他补充二种或第三种固体食物通常就是水果。不过在孩子到了可以吃固体食物的时候,通常应该先喂稀释果汁。有些医生认为应该把水果作为第一种固体食物,因为婴儿一般都非常乐意接受它。给婴儿吃的最常见的水果有香蕉、苹果、桃子、梨子、杏和李子。你也可以为家人炖煮新鲜水果或者冷冻水果喂孩子,但是要打碎过滤后才能喂。

在孩子6到8个月期间,除了熟透的香蕉以外,其它水果都应该煮熟后喂。给孩子吃的香蕉必须熟透,皮上必须有黑斑,果肉必须棕黄。喂食前要用叉子将其打烂。如果你认为对孩子太干,可以加入一些商品奶或者豆奶调制一下。

喂水果无论在哪一顿饭时都可以,甚至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和消化情况,一天喂两顿。

等孩子喜欢上水果以后,可慢慢地增食量。多数婴儿吃半罐婴儿果酱就够了。剩下的半罐可等第二天再喂。如果冷藏得法,水果可以保存三天。如果你不打算把一罐果酱一次喂完,就不要直接用罐里喂,因为孩子唾液粘很快能把食物破坏。

一般人们认为水果有通便功能,其实,婴儿在食用上述水果以后(除了李子和李子汁,偶尔也包括杏子以外)并没有明显的腹泻或者急性腹痛现象。李子差不多对婴儿都有轻微的泻肚作用,因此,它对那些慢性便秘者来说是一种十分有价值的食物。对于一个需要排泄而且喜欢水果的婴儿来说,可以每天在一顿饭中安排吃李子酱或李子汁,在另一顿饭中安排吃别的水果。如果你的孩子有泻肚现象,你可以在二、三个月内不再给孩子吃李子或杏子,而每天只给孩子吃一次别的水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婴儿辅食添加与制作

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的营养是不可忽视的,一般宝宝6个月的时候就可以添加一些辅食了,这样可以帮助宝宝吸收更多的营养,让宝宝的身体更健康的成长。但是并不是全部辅食都是适合宝宝的,妈妈应该要注意,下面就告诉妈妈们婴儿辅食添加与制作

1、补充营养素的不足,特别是维生素D、K、C

2、吸吮、吞咽是先天会的,但咀嚼是需要训练培养的。味觉的扩大也需后天训练,才能扩大范围,否则婴儿就知道甜、苦。味觉的扩大对培养高情商、高智商,也是必经之路。

几种辅食的食物来源和制作方法

1.维生素D和钙:维生素D不能完全通过乳汁给婴儿,钙的吸收率比较低。为了预防佝偻病,生后到两岁必须给足量的维生素D和适量的钙剂。

2.菜汁和果汁:以绿色菜和红色菜为主,水果以含维C高的为主

3.蛋黄:蛋黄必须和含维C高的食物一起食用,增加铁的吸收利用率

4.玉米面奶粥:用牛奶代替水

5.猪肝肉丸子:肝泥、等量肥瘦猪肉泥、葱叶泥(略多)、盐(略多)、味素、水、少许淀粉搅粘,作成小指甲大小的小丸子。胡萝卜片先放在水里煮烂,然后下丸子,最后放加工好的豆腐块(水煮后食用)

提示:汤中不加任何调料

喂养中注意的问题

1.补碘并非多多益善

2.精汤养不出健儿来

3.红色食品营养多

4.苹果适量吃、菠菜适量吃、不吃海米、多喝白开水

5.遍尝五味不偏食

6.婴幼儿不吃蜂蜜和巧克力

7.菜中不宜加味精,以高汤来代替味精

8.不吃反季节菜和水果

9.少吃酱油

10.水的摄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如何给婴儿添加辅食来预防食物过敏?

全文共 1012 字

+ 加入清单

据研究,在过去十年,食物过敏患儿数量增加一倍,坚果类食品过敏儿童增加了2倍。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以及婴幼儿时胃肠道黏膜的保护功能不够完善,6岁以下的孩子多对鸡蛋、牛奶和大豆等高蛋白食物发生过敏。那么,如何给婴儿添加辅食来预防食物过敏?

在给婴儿试食一种新食物时,婴儿常有拒食、不合作的表现。通常,这是婴儿的防御本能,可停喂2-3天后再试喂。但有时婴儿对食物过敏的反应仅表现为一种保护性拒食行为。若婴儿持续拒绝某种食物,也要考虑有食物过敏的可能,引入应慎重。

坚持母乳喂养,避免过早添加辅食

目前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纯母乳喂养是预防婴儿食物过敏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这是因为:①在婴儿肠道不成熟期,母乳喂养可减少接触异体蛋白的机会;②母乳喂养可通过促进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的生长,发挥抗感染及抗过敏的作用;③母乳中的特异性抗体可诱导肠黏膜耐受,从而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因此,在婴儿头4个月,尽量采用纯母乳喂养;4~6个月后,再添加辅助食品。有过敏家族史的婴儿,尤其要强调头4-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而且应坚持喂母乳10-12个月。

因食物过敏还与遗传因素有关,有食物过敏史的夫妇,怀孕后期要提防曾使自己过敏的食物,以免让孩子通过母乳间接过敏。哺乳期间,母亲更要避免吃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注意辅食品种的选择和添加顺序

研究发现,婴儿常见的致敏食物有牛奶、鸡蛋、花生、大豆、鱼虾类、贝类、柑橘类水果、小麦等。多数食物过敏原为糖蛋白,牛奶中约有40多种不同蛋白质可能有致敏作用,鸡蛋中的卵蛋白、卵粘蛋白、卵转铁蛋白也可引起过敏。鳕鱼、大豆及花生中也有多种可诱发过敏的抗原存在。此外,一些食品添加剂如人工色素、防腐剂、抗氧化剂、香料等也可引起过敏反应。因此,在辅食添加过程中不应过早引入这类食物。

第一种给婴儿引入的辅食应是易于消化而又不易引起过敏的食物,米粉可作为试食的首选食物,其次是蔬菜、水果,然后再试食肉、鱼、蛋类。总之,辅食添加的顺序依次为谷物→蔬菜→水果→肉、鱼、蛋类。较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如蛋清、花生、海产品等,应在1岁以后才提供。

掌握循序渐进的辅食添加原则

给婴儿添加辅食要掌握由一种到多种,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由稀到稠循序渐进的原则。

每次引入的新食物,应为单一食物,少量开始,以便观察婴儿胃肠道的耐受性和接受能力,及时发现与新引入食物有关的症状,这样可以发现婴儿有无食物过敏,减少一次进食多种食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婴儿米粉的添加时间

全文共 719 字

+ 加入清单

添加辅食是宝宝喂养的一个必经阶段,很多爸爸妈妈们在选择辅食的时候都会选择米粉,那么,你知道如何科学地添加米粉吗?米粉是婴儿吃的第一种固体食物。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婴儿从4个月开始接受米粉,可一直吃到宝宝1岁。对婴儿来说,米粉容易吸收,安全,不容易引起过敏。下面来了解一下婴儿米粉的添加时间是什么时候吧?

婴儿米粉不能过早添加。有些家长认为米粉作为母乳代替品,在宝宝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给宝宝食用米粉,这是不对的。这种行为容易损坏宝宝的消化系统,不利于宝宝的肠道健康。宝宝小时候肠道中所含有的能消化食物的物质含量较少,远达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宝宝满六个月时可以在母乳或奶粉的基础上,摄入一些米粉之类的辅食,并且需要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由少到多逐量添加。至于食用时间长短,一般待宝宝牙齿长出后,也就是他可以吃面条和粥时即可停止喂食米粉。

如何挑选婴儿米粉

1.选择品牌产品。建议选择大品牌、口碑好的产品,其质量相对而言更有保证。

2.查看产品标识。看一看正常的商品应该有的标识是否齐全,婴儿产品特有的标志以及说明是否印在包装。

3.查阅营养成分表。查看所含的具体营养成分及其含量是否在合理范围内。

4.查看包装说明。查看外包装上是否有提示性说明,比如断奶期补充食物等。

5.看颜色与气味。呈米白色,大小均匀,香味纯正,散发米粉独有的香味,且无其他异味。

6.看组织形态和冲调性。松散无结块,冲调后为泥糊状。

7.分辨米粉类别。根据宝宝的需求来选择米粉的种类。确定米粉成分是接近母乳米粉还是母乳补充装的米粉。看看是否是宝宝断奶期该食用的米粉。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婴儿米粉的添加时间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预防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给婴儿添加糊状食品要把好哪两关

全文共 661 字

+ 加入清单

婴儿长到3个月后,胃容量增大,胃肠道消化酶的分泌逐渐完善。单靠乳类食品,营养虽然全面。终究是流质,已不能满足宝宝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此时应添加半流质即糊状食品,逐渐过渡到软质及固体食物,使婴儿逐渐增强咀嚼能力,适应固体食物,为断奶做准备,那么给婴儿添加糊状食品要把好哪两关呢?

一、张口关

训练婴儿由吸吮到咀嚼的能力,为断奶做准备。不论母乳或牛奶喂养,婴儿都只会做吸吮动作,不会上下张口咀嚼。当添加糊状食品,婴儿接触到食物时,会试用唇的动作吃食物,称唇食期。当食物由唇进入口中时,会运用舌头的动作叫舌食期,最后在牙龈的动作下进食。

二、适应关

婴儿出生后头几个月,由于唾液腺细胞不发达,唾液分泌少,缺少消化酶,所以只能消化乳糖,吸收葡萄糖。随着消化系统生长发育,各种酶也逐渐发育完善。从三四个月起婴儿唾液分泌量开始增加,唾液内的淀粉酶也随之增加,正适合添加辅食。添加原则从一种食物到多种食物,由稀到稠,由少到多。每添加一种新食物时,从一茶匙开始,观察第二天大便的颜色和气味,如正常再添加另一种。

因为三四个月的宝宝肠胃还十分稚嫩,所以在加工辅食时,一定要把食物加工至纯糊状,以便宝宝吸收、消化。对一些家庭加工制作较为费事的水果、蔬菜,如苹果,胡萝卜可选用市场上加工好的瓶装糊状食品。如4个月宝宝可先从好吸收的苹果香蕉泥开始,添加2~3瓶后,可换混合蔬菜,让宝宝的胃肠功能适应新的食品,过好适应关。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给婴儿添加糊状食品要把好哪两关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预防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6:8~12个月大婴儿辅食添加顺序

全文共 1209 字

+ 加入清单

到8个月时大多数宝宝能够吃“手指食物”(能被宝宝独自吃下去的食物)。到12个月时,大多数宝宝可以吃的食物类型和其他家庭成员一样。那么8~12个月大婴儿辅食添加顺序如何安排好呢?下面就来讲讲相关的婴幼儿食品小知识。

根据辅食种类添加:

液体辅食:包括奶粉、果汁机其他补充剂类等。

泥糊状辅食:包括工业化泥糊状食物,米粉和瓶装泥糊状食物和家庭制作的泥糊状食物。

固体辅食:包括谷类食物,如米面、蔬菜、水果等;肉类、禽类和奶类、蛋类等。

按照辅食的功能效果:

营养型辅食:米粉、麦粉、菜粉、肉粉、肝粉;面条、营养粥、菜泥、果泥、肉松(酥)、饼干等。

功能型辅食:奶伴、清火宝、开味(胃)宝、菊花晶、维生素、葡萄糖、鱼肝油、牛初乳、磨牙棒/饼、动物蛋白粉等。

保健型辅食:益生菌、益生元、补充钙铁锌等的产品等。

宠爱型辅食:婴幼儿专用油、婴幼儿水、果汁、羊奶、牦牛奶、核桃油、橄榄油等

根据婴儿牙齿数量添加:

婴儿在4个多月后,开始流口水,第一颗牙就在这个时候冒出来,位置一般在下牙床中间。在宝宝快要长牙或正在长牙时,父母可把食物的颗粒逐渐做得粗大,试着喂婴儿一些半固态的食物,比如马铃薯泥、蛋黄泥、麦片粥,让宝宝体验由水状饮食到糊状饮食的过渡。此时注意喂食要从少量到多量。这个时期,炖得较烂的蔬菜、去核去茎的水果等,能有效帮助婴儿乳牙萌出及发育,并锻炼他们的咀嚼肌,促进牙弓、颌骨的发育,从而促进婴儿牙龈、牙齿健康发育。

婴儿在8—12个月时,会逐渐长出两颗或者更多的牙齿,这些牙齿位于已长出的上排牙的两侧。随着婴儿的逐渐长大,所需的营养也越来越多,此时可以准备一些营养丰富的肉类食物,弄成肉末,并适当增加硬度。肉泥、肉末、西红柿、豆腐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婴儿长到9—13个月时,上排牙的侧门牙基本已经长出。到13—16个月时,下排牙的侧门牙也基本萌出。这个时期,婴儿的消化功能已经日渐成熟,可以适应固态食物,比如蒸蛋,稍微煮烂的蔬菜等。

当婴儿一岁半时,“破龈而出”的牙齿已达8—12颗。这时,他们的牙齿更加有力,可以吃些有点嚼头的东西,此时可减少液态食物的摄入,增加固体食物,比如软饭、面包、蔬菜等。

婴儿16—20个月时,20颗乳牙基本成型。在这个时候,他们便可以同大人一样吃主食,如米饭、面条、豆类等。

不能太晚或太早添加辅食:

辅食添加太早易引起过敏、腹泻等问题。有调查显示,一些农村地区的婴儿在4个月或不到4个月就开始吃米糊,所以腹泻发生非常普遍,还有一些孩子出现了消化道感染。另外,辅食添加太早使母乳吸收量相对减少,而母乳的营养是最好的,这样替代的结果得不偿失。

辅食添加太晚的风险在于:婴儿不能及时补充到足够的营养。比如,母乳中铁的含量是很少的,如果超过6个月不添加辅食,孩子就可能会患缺铁性贫血。国际上一般认为,添加辅食最晚不能超过8个月。另外,半岁左右婴儿进入味觉敏感期,及早添加辅食让孩子接触多种质地或味道的食物,对日后避免偏食挑食有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婴儿辅食添加的程序和具体操作步骤

全文共 1209 字

+ 加入清单

六个月婴儿,到了开始添加辅食的时间,这意味着孩子的消化功能发育日臻完善,能够适应固体食物了。为了顺利完成小儿从吃流质食物向固体食物的过度,家长需要按照一定程序和方法给婴儿添加辅食。

在开始添加辅食之前,家长首先要对小儿的健康状况,以及消化功能做一个简单评估,在确定小儿精神状态好,食欲好,大便正常,除外疾病,体格发育已经达到正常标准范围时,才可以实施辅食添加计划。

开始添加辅食,选择哪一种食物作为首选食物更好呢?

现在多数专家认为,把婴儿工业化米粉作为首选辅食更为适宜,其理由是:

1、米粉含碳水化合物丰富,可以满足其因活动量不断增加对能量的需要。

2、六月龄小儿唾液腺分泌增多,消化能力增强,已经基本具备消化吸收谷类食物的能力。

3、因谷类食物引起过敏的情况少见,一次添加成功的概率最高。

4、强化了矿物质的工业化米粉营养价值较高,有利于预防婴儿贫血和微量元素缺乏。

5、婴儿专用食品的生产较为人性化,家庭食用方便。

6、添加米粉以后出现消化功能紊乱的情况比较少见。

市售工业化婴儿米粉有不同口味,开始最好选择第一阶段,婴儿纯米粉。因为纯米粉原汁原味,口味清淡,颗粒细小。添加时先打开米粉包装,用小汤勺舀出1-2勺,大约2-5克,用少量温白开水或奶液将米粉调成糊状,然后让小儿靠坐在妈妈的怀里或餐椅上喂食,而不要让小儿躺在床上喂。为了不增加小儿每日进食的次数,添加的时间最好安排在原来吃奶的时间,在喂奶前或喂奶后即刻添加,也就是要让吃辅食跟吃奶在同一时间,而不要在两次喂奶中间添加。辅食添加应该遵循从少到多的原则,因此每次添加的量不宜过多,开始添加每次仅吃几克,以后逐渐增加到十几克,并要以奶量不减为原则。每添加了一种新的食物,家长要不断观察小儿的反应,如果添加之后小儿出现腹泻、呕吐、食欲减退、皮疹等异常情况,应该立即停止添加。正常情况下,每一种新添加的食物,至少需要连续吃3-5天才能确定是否添加成功。当确认米粉添加成功之后,意味着此后小儿每天都要吃一次婴儿米粉。婴儿米粉的种类很多,有肉米粉和多种果蔬类米粉,家长每天可以任意选择一种。

另外,根据不同月龄婴儿消化功能特点,婴儿米粉的颗粒大小不同,产品具有一定阶段性,家长在选择婴儿米粉时,需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小儿月龄阶段的产品。首选米粉添加成功之后,家长可以根据下一步添加程序,继续添加其它种类的辅食,如果首选辅食添加不成功,应该暂时停止添加,过一段时间再重新开始。在开始添加辅食这段时间,尽量避免让孩子接触成人食品,尤其是一些有调味品的食品,尽量保持口味清淡的感觉,这样就可为下一步顺利添加其他食物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掌握婴儿辅食添加的程序和具体操作步骤,是辅食添加成功的基本保证,盲目的添加,毫无科学根据的让小儿随便乱吃,不但影响小儿健康发育,而且容易造成以后的喂养困难。如果你对婴儿添加辅食顺序是怎样的等有关婴幼儿食品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辅食添加顺序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婴儿三大阶段如何添加辅食

全文共 971 字

+ 加入清单

婴儿在食物添加期从学吃的角度分析有一系列特殊的的生理变化,我们可以据此把食物添加期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并根据每一阶段特点让孩子学会吞咽、舌碾和牙床咀嚼。那么婴儿三大阶段如何添加辅食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初期:4~6个月

此时宝宝的舌头还只能将食物从前向后移动,所会的还仅仅是吞咽而已,所以此期内婴儿每日加1餐泥糊状食物,如10倍粥(1份米+10份水),土豆泥、蛋黄泥等。

中期:7~9个月

此时宝宝的舌头能上下活动,能用舌头和上腭碾碎食物。因此每日可吃2餐用舌头与上腭可碾碎的略带颗粒的食物。

7~9个月食物由稀到稠和由细到粗的变化,可表现在由易于吞咽的稀糊状食物向较稠的糊状食品的转变,比如10倍粥到7倍粥;从细腻的糊状向略有颗粒的食物的转变,比如菜泥至菜末,肉泥至肉末的变化。

后期:10~12个月

此时宝宝的舌头已经能灵巧地将食物在口腔内左右活动,能用牙床咀嚼食物。这时的食物要适合孩子用牙床或刚出的几颗乳牙咀嚼,制作时要特别注意食物颗粒大小和软硬度,即以适合孩子用牙床磨碎的硬度为宜。如馒头片、苹果片、小馄饨等。

10~12个月孩子通过一日三餐从添加的食物中获得一日总热卡或总营养需求的1/2~2/3。

过早过晚添加食物均有害

开始添加食物的关键年龄是在婴儿4~6个月,在这几个月,婴儿口腔的神经和肌肉发育趋向成熟,能较好地控制舌的运动,开始咀嚼并长出牙齿,喜欢新的口感和味道。过早或过晚给婴儿添加食物对婴儿都是有害的:过早添加会影响婴儿对母乳的吸吮,使母乳分泌减少;由于来自母乳的抗感染因子减少,加之食物不如母乳干净、消化酶活性差等因素,增加了患腹泻的危险;不足4个月婴儿吃的粥汤均较稀薄,其营养素密度低,不能满足需要。过晚添加使婴儿不能及时补充能量和营养素的不足,将导致生长缓慢甚至停止,容易发生营养不良和微量营养素缺乏;婴儿只吃母乳也不习惯其他食物,错过了学吃关键期,幼儿期时会拒绝吃新的食物,以致养成偏食挑食的习惯。食物添加期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其间食物的性状、种类要遵循程序逐渐变化,一旦开始就要坚持添加,不可随大人高兴今天加,明天停,搞乱孩子进食的规律。

小贴士:食物添加的6项原则

添加泥糊状食品总的原则应为循序渐进,具体原则如下:

1.从一种到多种;

2.从少量到多量;

3.从稀到稠;

4.从细到粗;

5.少盐不甜;

6.忌油腻。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婴儿辅食添加的目的

全文共 564 字

+ 加入清单

人工喂养是指6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各种原因,妈妈不能亲自哺乳。不能用纯时,我们首先要选择的是婴儿配方奶粉,而不要用鲜奶、牛奶、奶糕代替。鲜奶虽然应用普遍,但不适用于两岁前的孩子,两岁前的孩子处在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建议要用配方奶粉,下面来看看婴儿辅食添加目的是什么吧?

一,补充营养素不足。随着婴儿的长大,他们需要量就增加了,在六个月前可能母乳还能满足,但六个月以后,需要更多微量元素、矿物质,所以此时要小心添加母乳以外的食物。

二,锻炼婴儿吞咽、咀嚼食物的能力。光喂奶只会有原始吸吮反射,但咀嚼是要宝宝后天学习的。当添加固状食物时,宝宝会慢慢学会使用嘴唇、舌头。如果在6个月后宝宝没有及时学会吞咽、咀嚼会出现断奶后不愿意吃,厌食等情况。

三,为婴儿的语言打好基础。说话是口腔功能协调的一个结果,如果在乳牙萌出后,没有得到迸发,咀嚼肌、牙周膜发育得不太好对于日后语言功能的发育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两三岁后孩子还不说话时,家长都会着急,如果排除了其他问题,那么这与咀嚼功能不太好是有关系的。

四,也是为断奶做准备。断奶后突然给孩子吃饭和菜,孩子是不能一下接受和适应的,所以要有添加辅食的过程。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婴儿辅食添加的目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预防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婴儿为什么不能过早添加辅食

全文共 916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到了一定的月份就要逐渐的给孩子添加辅食,对于小儿添加辅食的时间没有明确的规定,要根据小儿的体质来进行添加。很多家长盲目的认为,给小儿越早添加辅食宝宝会更加强壮,其实小儿是不能的添加辅食的,原因如下!

婴儿为什么不能过早添加辅食

过早添加辅食对孩子害处多多,这是因为小婴儿胃肠道发育还不成熟。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应在婴儿满6个月时再添加辅食:这是因为肠粘膜屏障包括它的物理性保护机制(胃酸、粘液、蛋白水解酶、肠蠕动和粘膜表皮)以及肠淋巴组织、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细胞免疫的免疫性保护机制,要到婴儿6个月时才能发育完善。

因此,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中,婴儿肠道的通透性较大,一直持续到婴儿3~4个月时。而且消化酶系统也发育不成熟,造成进入体内的蛋白质未充分分解即吸收入血,引起胃肠道过敏反应。小婴儿又缺乏分布于肠粘膜表面的保护性抗体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缺乏此类抗体可使肠道细菌在粘膜表面造成炎症,这样便加速了肠粘膜对异种蛋白吸收,诱发胃肠道过敏反应。同时再伴以较大的肠道通透性,使得婴儿容易发生过敏。一小口食品中的抗原量可能是母乳中同种抗原的1000倍。因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婴儿6个月以后再添加辅食,尤其对于有过敏倾向的家族史的孩子。

此时,小婴儿唾液腺分泌相对的少,4个月才开始逐渐增加,5~6个月分泌量增多。唾液具有消化和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同时唾液还有消化酶,主要是淀粉酶分泌增加,能对食物进行初步的消化作用。

因此根据孩子生理发育的特点是不能早添加辅食的。当然,每个孩子发育是有差异的。如果你的孩子已经完全具备添加辅食的条件就可以添加了。但是最早不能早于4个月,最晚不能晚于8个月。

如何判断添加辅食的时机:

对大人吃饭感兴趣。

喂奶形成规律,喂奶间隔大约4小时,每日喂奶5次左右。

唾液分泌量显著增加。

频繁出现孩子咬奶头或奶嘴现象。

每天8~10次、人工喂养的孩子奶量超过1000毫升仍显饥饿。

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低体重儿达到6公斤,给足奶量体重仍不长。

少许帮助可以坐起来。

以上为们介绍了给小儿添加辅食的一些常识,希望给父母带来帮助。如果你对宝宝辅食什么时候添加等有关婴幼儿食品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辅食添加时间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婴儿辅食蔬菜添加顺序

全文共 581 字

+ 加入清单

妈妈们都知道给宝宝吃蔬菜有很多的好处,因此在宝宝的饮食中会增加蔬菜的量。那么如何安排婴儿辅食蔬菜添加顺序呢?下面就来讲讲相关的婴幼儿食品小知识。

一开始添加时,可以喂宝宝一些蔬菜汁或用蔬菜煮的水;逐渐喂一些蔬菜泥,可把添加的蔬菜辅食制作成胡萝卜泥、土豆泥等;到宝宝牙齿逐渐长出后,他们的咀嚼力越来越强,可以给他们吃一些碎菜,如把各种各样的蔬菜剁碎后放入粥或软米饭、面条中。这种循序渐进的培养方法,使宝宝很容易接受。

吃蔬菜要先茎后叶

妈咪给宝宝添加蔬菜时,选择蔬菜要按照先茎后叶的原则,避免宝宝被多纤维蔬菜卡着,特别是芹菜这样的蔬菜。可先选择一些纤维相对较少的,再逐步过渡到吃茎多的蔬菜。

不强制宝宝吃不喜欢的蔬菜

一些有辣味、苦味的蔬菜,不一定非强制宝宝去吃,包括味道有点怪的茴香、胡萝卜、韭菜等,以免严重地伤害宝宝的心理。

从兴趣入手培养宝宝喜欢蔬菜

培养宝宝蔬菜的兴趣,对蔬菜产生唯美的感官认识。妈咪可通过让宝宝和自己一起择菜、洗菜来提高他们对蔬菜的兴趣,如洗黄瓜、西红柿或择豆角等。吃自己择过、洗过的蔬菜,宝宝一定会觉得很有趣。

多种颜色蔬菜搭配吃

研究证实,蔬菜的颜色与营养含量有直接关系。一般来讲,绿色蔬菜优于黄色蔬菜,黄色蔬菜优于红色蔬菜。但不同颜色的蔬菜也是各有所长,并不是说一种蔬菜所有的营养成分都高于另一种蔬菜。妈妈们应该选择多种蔬菜合理搭配,使营养价值互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婴儿辅食食品添加步骤

全文共 1058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4个月大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吃辅食了,可是宝宝刚开始接触辅食时难免会出一些状况,例如妈咪在给宝宝喂辅食时,宝宝就是闭口不吃,那么婴儿辅食食品添加步骤是怎样的呢?下面就来讲讲相关的婴幼儿食品小知识。

给宝宝喂辅食食品添加的5个步骤

(1)逐样喂食时每次要少量,如开始1茶匙,逐渐增加到2-3大汤匙或半碗,这要由食物的种类而定。在4—6个月期间,每天应喂一顿其它食物,并加喂母乳。

(2)特别注意卫生以防备发生腹泻,煮食物的器皿要干净,食物应注意清洁,各类食物必须熟透、磨细,待凉后再喂食。

(3)如果宝宝初次不愿吃,如用嘴抿、掉头逃避、闭口或喷出来表示拒绝,不要强迫吃,因为这可能对将来喂食方面产生不良影响。应给宝宝时间尝试,或暂停3-4天后再试,通常,最终是会接受喂食的。但宝宝拒绝吃时,父母不能让他放任自流,应不断地试着喂,直到他愿吃为止,那怕是吃得不多。否则养成不好的饮食习惯,今后可能发生营养不足。

(4)3—4个月的宝宝应吃磨得很细的食物;5—6个月孩子,可吃磨得中等细的食物,6—7个月的孩子,应吃柔软的食物。因为这时,宝宝已开始用牙齿咀嚼食物;9—10个月的宝宝可吃粗糙的食物。

(5)当宝宝能吃饭时,应让他吃肉、蛋、菜及烂饭,不应让他只吃一样,或重复吃曾经吃过的食物,这样,将会养成他不愿吃别的食物。

喂宝宝吃辅食注意事项

1、刚开始添加辅食时,一天喂一顿

在谷类中婴儿最易接受的是大米,但大米易引起便秘。若发现便秘,应改喂燕麦片粥。在婴儿适应了大米后,再慢慢添加其它种类的谷物婴儿食品。一次只能喂一种。喂了几种不同的谷类食品后,要开始添加水果,还是一次一种。然后依次添加黄色、绿色蔬菜。在这期间随时都可添加水果汁。肉类应在6个月以后添加,因为难以消化。

2、9个月之后再喂鸡蛋

6个月以后,婴儿会用手抓东西吃,这是婴儿学习如何利用不同肌肉共同完成一个动作的重要发育过程,可以让婴儿抓着吃小块面包或饼干,再给予小块水果、蔬菜和干酪等,建议9个月之后再喂鸡蛋,因为,9个月之前,婴儿对鸡蛋易产生过敏。

3、要避免食物引起婴儿窒息

要避免食物引起婴儿窒息,不要让婴儿抓到坚果、玉米花、葡萄干、葡萄和莓等。一周岁之前,不应喂蜂蜜,因为蜂蜜可引起肉毒中毒。也不应喂牛奶,因为,牛奶能妨碍母乳或配方奶中铁的吸收。但可以喂干酪等奶制品。满一周岁后,开始喂牛奶时,应喂全奶,因为,两周岁以下的儿童,身高发育较快,需要全奶中的脂肪。

在喂辅食给宝宝吃时,家长也要注意有时孩子会闹情绪,这时不要逼着孩子吃,可以先安抚一些孩子的情绪,然后再进行喂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不要盲目地给婴儿额外添加牛初乳

全文共 957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一则来自卫生部的消息让很多父母想不明白:从今年9月1日起,婴幼儿配方食品中将不得再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为原料生产的乳制品。为何曾被冠以“增强婴幼儿抵抗力”的牛初乳,此时又不能给婴幼儿吃了呢?下面就跟我们一起来了解下不要盲目地给婴儿额外添加牛初乳?

人初乳则是在分娩后七天之内,乳母分泌的乳汁。人初乳对婴幼儿十分珍贵,其特点是蛋白质含量高,含有丰富的免疫活性物质,对婴儿防御感染即初级免疫系统的建立十分重要。初乳中的微量元素如锌、铁的形式更易吸收,脂肪、乳糖和能量较成熟乳(分娩两周后的乳汁)低,更便于初生儿吸收。初乳也有通便的作用,可以清理初生儿的肠道和胎便。

牛初乳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人初乳。尽管都是初乳,不同的哺乳动物之间,初乳的成分却往往有很大差别。首先,牛初乳中的蛋白质含量要远高于人初乳,而且主要以酪蛋白为主,因此不适合婴儿食用,这同平常建议12月以下的婴儿不太适合喝鲜牛奶的道理是一样的。

其次,也是争论的焦点,牛初乳的免疫球蛋白含量和分子量也大大高于人初乳。这样导致宝宝不易消化吸收,而且过多的免疫球蛋白对宝宝也并非是好事。再次,牛初乳中的免疫物质是否同人初乳能够同样在婴儿的肠道、呼吸道中起到同样的作用,目前还没有充分的证据。相反,过多的免疫物质分子可能产生的异体蛋白更易造成人体的过敏反应。

牛初乳对婴幼儿的保健作用缺乏足够的科研结果支持。卫生部有关专家表示,牛初乳的物理性质、成分与常乳差别大,不适合用于加工婴幼儿配方食品。

成年人吃合格的牛初乳自然没有什么问题,但对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来说,最好不要喂以牛初乳,认为牛初乳好于母乳者是极为不智的。母乳和配方奶,其能量密度和营养素比例才是最适合婴儿的(当然,母乳更好)。

盲目地给婴儿额外添加牛初乳,一方面由于牛初乳中蛋白质比例偏高,会增加婴儿肾脏负担;另一方面,婴儿吃了牛初乳,自然会相应地减少母乳或者配方奶的摄入,反而容易导致营养不良。

从这些方面来说,人初乳是最适合人类婴儿的。为了宝宝的健康,来自妈妈的第一口奶,的确是无可替代的。

当孩子还是婴儿(3个月内)的时候,母乳或者配方奶足以给他们充分的营养成分。如果孩子经常生病或者发育不好,应找出是否存在其他病因。仅仅补充牛初乳或者任何“婴儿保健品”无助于他(她)的健康,反倒可能带来其他不确定的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初期婴儿辅食如何添加

全文共 838 字

+ 加入清单

初期婴儿辅食如何添加?辅食添加初期的婴儿辅食食谱,也即是6-7个月,宝宝未长牙,但是原本的母乳喂养不能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了,宝宝开始添加辅食了,而且已经可以接受以下食物的前提下,就可以考虑给宝宝制作以下辅食了。

1、牛奶香蕉糊

此款辅食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钾、磷、铁、锌、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素。香蕉素有“智慧之果”美称,婴儿常食此糊有益智作用,有利大脑发育和骨骼的生长。

原料:

香蕉20克,牛奶30克,玉米面5克,白糖5克。

做法:

①将香蕉去皮后,用勺子研碎。

②将牛奶倒入锅中,加入玉米面和白糖,边煮边搅均匀。注意一定要把牛奶、玉米面煮熟。

③煮好后倒入研碎的香蕉中调匀即可喂食。

2、西瓜豆腐脑

豆腐富含蛋白质和钙,西瓜中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互补刚好可给宝宝提供更充足的营养。

原料:

西瓜1块、嫩豆腐1/8块

做法:

①西瓜去籽去皮后榨成汁。

②锅内加水烧开,放入豆腐后稍煮,捞出捣碎。

③将西瓜汁倒入豆腐中,拌匀即可。

3、西红柿鱼糊

此款辅食富含钙、磷、铁、维生素D、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胡萝卜素、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素,是一道营养又美味的辅食。

材料:

净鱼肉100克,西红柿20克,精盐2克,鸡汤200毫升

做法:

①先将净鱼肉放入开水锅内煮,煮熟后除去骨刺和皮;

②将西红柿用开水烫下,剥皮、切成碎末;

③然后将鸡汤倒入锅内,加入鱼肉同煮,片刻,加入西红柿末、精盐,改用小火煮成糊状即可。

4、牛奶面包粥

牛奶营养丰富,面包易消化,提供宝宝基本能力,也能改善肠胃,促进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有利于宝宝健康,但注意将面包煮至宝宝能接受状态。

原料:

1片切片面包、适量牛奶

做法:

①将面包去硬边,撕成小块,放入锅中;

②锅中加入牛奶,用小火边搅拌边煮,待煮成糊状即可。

5、鱼菜米糊

鱼肉中富含钙,不仅能够促进宝贝长个子,为骨骼发育添砖加瓦,还可促进脑发育,满足身体对多种营养素的需求。

原料:

米粉(或乳儿糕),鱼肉和青菜各15-25克,食盐少许。

做法:

①将米粉酌加清水浸软,搅为糊,入锅,旺火烧沸约8分钟;

②将青菜、鱼肉洗净后,分别剁泥共入锅中,续煮至鱼肉熟透,调味后即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婴儿不同时期添加辅食的关键

全文共 647 字

+ 加入清单

实际上,辅食是否越碎越好、越烂越好,应当看不同月龄的辅食需求,要随宝宝年龄增长而变化。因为辅食的逐步添加与宝宝咀嚼能力的提高密不可分,一味追求烂和碎,宝宝对于食物的咀嚼能力就无法自行提高,而对于长牙期的宝宝来说,太烂的食物也不利于其牙床的发展。而如果太早给宝宝食用颗粒状食物,宝宝就会有被食物卡到或呛到的危险存在。所以,根据宝宝不同成长期正确地添加辅食,才是宝宝健康成长关键之所在。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婴儿不同时期添加辅食的关键吧。

辅食添加初期:以糊状为主

在宝宝添加辅食初期的4到8个月,因宝宝刚刚学习吞咽,所以辅食要以糊状、泥状和半固体状为最佳,如米粉糊、鸡蛋黄等。6个月后则可适当增加一些颗粒状食物,以培养宝宝的咀嚼能力。

8个月至1岁:由细变粗

8个月至1岁期间,宝宝进入了旺盛的牙齿生长期,这时的辅食应由细变粗,不应再一味地剁碎研磨。烂面条、肉末蔬菜粥就是不错的选择,同时可逐渐增加食物的量和体积,如此不但能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还能帮助他们磨牙,促进牙齿发育。

1岁后:细加工食物均可

1岁后,软饭、饺子、馄饨,细加工的蔬菜和肉类都可以帮助宝宝巩固咀嚼功能的发育。这个时期,宝宝的牙齿越来越多,咀嚼、吞咽动作更协调,慢慢地还能学会用牙齿将粗、硬的食物咬磨细碎。这些动作能锻炼舌头及整个颌面部的肌肉,为宝宝日后语言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岁后:基本与成人一致

2岁以后,宝宝的牙齿发育已经成形,可吞食的食物软硬、粗细程度几乎与成人一致了,此时不必再刻意为他们开小灶,而可以和大人一样正常用餐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婴儿辅食添加注意事项

全文共 639 字

+ 加入清单

民以食为天,小宝宝也不例外。食物是宝宝营养素的最佳来源,是宝宝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据专家介绍,一般来说,宝宝四个月就应该开始添加辅食。在婴儿辅食添加初期,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每一个细节都很重要,为宝宝准备的喂食工具、宝宝最初的辅食品种以及妈妈的喂养方法,都要考虑到。

具体而言,在4~6个月的第一阶段,最好只给宝宝选用单一的细腻辅食,如纯米糊、纯果泥、纯菜泥等等,这样有助于判断孩子是否对于某一个食品比较敏感难以消化。添加时由少到多,观察第二天宝宝排便的情况再决定下次如何添加。在6~8个月的第二阶段,可以给宝宝添加鱼泥、肉泥了,不过也要注意观察宝宝的消化情况。最后,在8个月的时候,宝宝可以食用些肝泥了。到宝宝12个月的时候,饮食品种基本跟成年人差不多,只要避免骨头类的食物就可以了。

婴儿辅食添加除了遵循“从单一到多样”的原则外,还要注意从稀到稠、从少到多、从细到粗,习惯了一种食物再添加另外一种。

婴儿辅食添加注意事项的几个小提示:

1.添加初期一次只喂一种新食物,辅食的分量应由少到多,由稀到浓,以便判别此种食物是否能被宝宝接受。

2.遵照进度给予宝宝各类食物,以免宝宝身体负担过大,引起消化不良。

3.可以把米粉或麦粉作为添加的第一种辅食。

4.每次喂一种新食物后,必须注意宝宝的粪便及皮肤有无异常现象,如腹泻、呕吐、皮肤出疹子或潮红等。

5.最好选在宝宝喝奶之前喂他辅食,这样他不会因为已吃饱而拒吃辅食。

6.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避免过度喂食。喂完辅食,注意给宝宝补充水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婴儿辅食添加的原则

全文共 1232 字

+ 加入清单

父母们刚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时,要是不注意正确的方式和方法,在喂哺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多烦恼。那么婴儿辅食添加的原则有哪些呢?下面就来讲讲相关的婴幼儿食品小知识。

从少量到适量原则

第一次固体食品添加的量要少一些,大约1—2勺,以后根据婴儿的需要而缓慢增加。注意,不应硬性规定婴儿吃完每次准备好的食物,包括配方乳、半流质、泥糊状或固体食物。不同婴儿对热量需要相差很大,父母不要将自己孩子的食量与其他婴儿相比,只要婴儿的生长发育指标在正常范围内,就可以认为所添加的辅食量是合适的。

从一种到多种原则

添加从未吃过的新食品时,必须先试一种,待宝宝习惯后再试另一种,添加另一种新的固体食品时应有3—5天间隔。不同的婴儿接受新食物的时间有差异,短的只要一两天,长的需要五六天,因此,必须要有耐心,让宝宝对新食物有多次的接触,以便宝宝学习进食方法,并适应新的口味。有时宝宝会吃吃吐吐,千万不要误以会宝宝对该食品不接受,若坚持下去,这种情况可能就会消失。宝宝有时接受一个新食品可能要8—10次,在试喂时要了解宝宝是否对新食物过敏,过敏时要停止喂食。但宝宝对食物的过敏反应并非永久性,有些婴儿长大后,这些过敏反应会消失。为避免过敏反应,添加辅食可先从单一谷类食物如大米开始,因为大米中所含谷蛋白含量最低,最不会引起过敏反应。一旦婴儿对单一谷类食物耐受力形成后,就可逐步添加其他食物。在宝宝已经习惯了不同的食物后,可以从宝宝已吃过的食物中挑选几种食物有机组合,完成由添加单一食品到混合食品的过渡。

由稀到干、由细到粗原则

宝宝的咀嚼能力是逐渐完善的,因此辅食的质地应适合宝宝的咀嚼能力。一般来说,应从较稀的流质食物开始,逐渐过渡到较稠的流质、半流质、泥糊状,最后到固体食物。例如从米汤、薄粥、厚粥,最后到软饭。食物性质从细到粗,先喂菜汤、细菜泥,以后逐渐地试喂粗菜泥、碎菜和煮烂的蔬菜。在婴儿6—8月的时候,父母应为其开始添加可咀嚼食物,如饼干、馒头或烤面包等,以帮助婴儿锻炼牙床及颌关节。

口味偏淡原则

4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肾脏功能尚不完善,不宜吃盐。婴儿摄取的钠主要来源有母乳或配方乳、市售婴儿食品和家庭自制食品,一般来说,前两者就能满足婴儿对钠的需要,家庭自制食品用盐如不控制的话,会使婴儿摄入的钠明显增多,加重肾脏负担。因此,在菜泥、果泥、蛋黄、肝末及碎肉等自制辅食中,应不加盐。在8、9月龄时婴儿开始吃菜粥或烂面条再考虑加少许盐,以能尝到一点咸味为度。此外在添加顺序上,应先添加蔬菜,后添加水果,因为先尝到水果甜味的婴儿,有可能会拒绝蔬菜。

身体健康时添加原则

当婴儿消化不良或者生病时,应暂停添加辅食,待婴儿身体恢复健康后再添加。这是因为婴儿生病时,消化力减弱,此时添加新的辅食易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应在婴儿安静愉快的时候添加新食品,紧张的气氛会使婴儿拒绝新食物和进食体验。添加食物一定要讲究卫生,原料要新鲜,现做现吃,吃剩的食物不要再给婴儿吃。婴儿餐具要固定专用,除认真洗刷外,还要每日消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婴儿几个月可以添加辅食

全文共 288 字

+ 加入清单

婴儿可以在4-6个月大的时候开始添加补充食物,具体时间要根据婴儿的胃肠状况和进食欲望来确定,不能一概而论。

如果婴儿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消化吸收功能更好,从4个月开始可以补充食物。添加辅食的原则是从少到多,从细到粗,从细到粗。如果婴儿完全母乳喂养,一般建议从6个月大开始添加补充食物,并注意单一类型,主要是清淡型,以避免婴儿消化不良或食物积累。

在开始添加补充食物时,父母可以在几天内给婴儿喂四分之一的蛋黄,并添加一半的蛋黄。如果要喂米糊,先喂2-3勺,几天后再加入,依此类推。

此外,父母应注意,如果婴儿在添加补充食物时舌头伸出,添加补充食物的时间可以适当推迟,具体时间因人而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婴儿添加辅食目的是什么

全文共 1255 字

+ 加入清单

婴儿期是生长发育高峰期,第一年平均长25厘米。身高的生长速度为儿童期的4~5倍。婴儿食物由每日或奶粉逐渐过渡到接近成人的饮食,既是一个艰难又是必经的过程。婴儿到4个月如果不能合理的添加辅食,就会影响生长发育。婴儿第一年如果少长了数厘米,以后可能身材矮小,永远达不到最好的身高潜能。此外,营养还关系到智力发育,如缺铁性贫血影响智力发育已经得到证实,下面来看看婴儿添加辅食目的是什么吧?

1.补充母乳和牛乳质量的不足

母乳虽为婴儿最合适优良的食物,但仍有不足之处,如和牛乳一样都缺乏维生素D,铁含量也少,维生素A、B、C的母乳中水平也随乳母膳食中的含量而变,容易发生缺乏等。乳汁是流食,随月龄增大,婴儿需要的能量和各类营养素也越来越多,一般乳母每天最多泌乳800~1000ml,不能满足较大婴儿的需要,必需要从5~6个月起添加米、面等半固体和固体食物以补充母乳供应能量的不足。新生儿2~3周起就要加添维生素D制剂和进行户外活动。当2~4个月时胎儿后期储存于肝脏的铁质用完后,就应考虑逐渐添加动物血、蛋黄、鱼泥、豆浆等富铁辅食。

2.从哺流质饮食过渡到固体食物

逐渐使婴儿适应一般混合膳食。婴儿生长发育迅速,消化系统也逐渐成熟,胃容量随之增加,6个月起乳牙开始萌出,口腔有了咬切、咀嚼、吞咽非液体食物的能力,神经肌肉协调不断发育;婴儿对不同颜色、形状、滋味的食物产生兴趣;肠道消化吸收能力很快增强;肾脏排泄能力提高,父母亲喂食时也是亲子相互沟通交流重要时光,对婴儿智力、情绪等心理发展起很大促进作用。这些条件为婴儿饮食转变打下了基础。自初生到1岁婴儿时期不但需要增加食物的量,食物的性质也要改变,从简单的流质向半流质、半固体、固体食物过渡,从单一的乳汁向各种食物混合的年长儿膳食转换。尝试进食固体食物的时间早晚要根据婴儿消化能力、食欲好坏而定,每个婴儿个体差异也很大,不宜机械地硬性规定。在饮食转变的过程中婴儿要适应以下四方面的转换:1)食物性质改变:流质十半固体十固体食物;2)摄食方式改变,从吸吮乳头的动作到口唇、口腔、舌头、牙齿等协同进行咬切、拌动、咀嚼、向后运递及吞咽固体食物;3)餐具的变换:从应用乳瓶乳头喂哺转到用小匙、杯、碗、碟等迸食,也可用小手抓取进行自喂;因而对年幼的婴儿来说,添加辅食是一件对身心双方面都是压力负担很大的事。喂食者也会经常遇到困难,故需要喂食的人具有爱心、细心和耐心,不断尝试、观察、了解孩子的需要,予以应答和满足,顺其自然,加以鼓励引导。重视从小培养孩子专心、开心、主动进食的好习惯。

3.为断母乳做准备

通过添加辅食,在整个断乳期使婴儿能逐渐适应哺食方式的转变,如学会咀嚼吞咽固体食物,喜爱尝试不同类别的新食物,培养积极主动的迸食情绪和行为,学会自己参与进食,掌握进食本领等,使断母乳十分顺利,成功地从婴儿膳食过渡到儿童膳食,使婴儿不致因突然的饮食变化而引起消化功能紊乱、代谢失调、食欲下降,以致发生营养不良等情况。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婴儿添加辅食目的是什么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预防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婴儿辅食种类添加顺序

全文共 534 字

+ 加入清单

辅食的添加需要循序渐进,根据宝宝的月龄,选择他们可以接受的食材。那么如何安排婴儿辅食种类添加顺序呢?下面就来讲讲相关的婴幼儿食品小知识。

从种类讲:应按淀粉(谷物)——蔬菜——水果——动物”的顺序来添加。首先应添加谷类食物并可以适当地加入含铁的营养素(如婴儿含铁营养素米粉),其次添加蔬菜汁/泥,然后就是水果汁/泥,最后开始添加动物性的食物(如蛋羹、鱼、禽、畜肉泥或肉松等)。

建议动物性的食物添加顺序为:蛋羹泥、鱼泥(剔净骨和刺)、全蛋(如蒸蛋羹)、肉末,注意不要用蛋羹去代替含铁的婴儿米粉来给婴儿补充铁元素,同时也不要再宝宝未满6个月的时候去添加含肉的辅食。

从数量讲:应按由少到多的顺序,一开始只是给宝宝试吃与品尝,或者说在喂奶之后试吃一点,在宝宝适应后逐渐增加。

从质地讲:按如下顺序添加——先液体(如米糊、菜水、果汁等),再泥糊(如浓米糊、菜泥、肉泥、鱼泥、蛋黄等),再固体(如软饭、烂面条、小馒头片等)。

从时间讲:建议从4月龄开始添加流食(如奶粉、米糊、菜泥等)。从6月龄开始添加半固体的食物(如果泥、蛋黄泥、鱼泥等)。7~9月龄时可以由半固体的食物逐渐过度到可咀嚼的软固体食物(面粥、碎菜粥等)。1-~12月龄时,大多数宝宝可以逐渐转化为进食固体食物为主的辅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