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如何给宝宝正确添加辅食(优秀15篇)

你知道吗?立春到来,不少人认为春季已到,忽略了防寒保暖。殊不知,忽视保暖很可能招来感冒。加之春节刚过,不少人由于节日期间生活不规律,抵抗力明显下降,一起来看看如何给宝宝正确添加辅食,欢迎查阅!

浏览

6225

文章

15

篇1:应该怎样正确给宝宝添加辅食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从出生以后就直是依靠奶粉或者是母乳来补充营养,但是随着宝宝的长大,单单依靠母乳或奶粉来提供营养或者是填饱肚子是比较困难的,这时就需要给宝宝添加辅食,那么应该怎样正确给宝宝添加辅食呢?

孩子的味觉是很敏感的,因此有的家长害怕孩子不适应,而一味地给孩子吃同一种辅食,而有的家长又想让孩子有新鲜感,而总是变化不同口味的辅食,其实,这两种做法都是不正确的。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一开始给宝宝喂养一种辅食,让宝宝慢慢适应,然后在增加到两种,三种到多种,在这过程中,要随时关注宝宝的反应,如果他不能接受新的辅食,就先放一放。

通常,宝宝最开始也最容易接触的就是粥类的辅食,所以,妈妈们可以先考虑稀饭或者粥来作宝宝辅食的第一关,等宝宝适应了这类辅食之后,可以添加一些口感比较柔和的食物,例如果汁、菜汁、果蔬泥等。接着可以添加一些蔬菜等口味比较重的,等宝宝完全适应了后,才开始向鱼类肉类过渡。

一般妈妈们给宝宝准备辅食的时候,都会足量,怕宝宝饿到,其实有时候宝宝接受量未必有妈妈想象的那么大,遭到“无情的”拒绝之后,妈妈以为是辅食种类的问题,又换了一种。其实,妈妈一开始可以给宝宝少量的辅食,先让宝宝体验一下,看看他们的变化,然后再一天一天逐渐增量。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应该怎样正确给宝宝添加辅食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预防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怎么正确给宝宝添加辅食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辅食怎么添加

孩子添加辅食的时候确实非常的重要,一般6个月左右的时候是添加辅食的最佳时期,5个月到6个月宝宝的时候再添加辅食,可以选择泥糊状的一些辅食类型的东西,比如1/4个鸡蛋黄。

孩子年龄的增长到7月份或者是9月份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尝试,进一些碎状类型的食物,比如碎面条或者是碎的蔬菜水果,肉末,鱼肉肉松等都是非常不错的,能够达到很好的补充微量元素以及营养价值的目的。

孩子的增长到是过12个月的时候就可以适当的吃一些块状的食物了,比如块状的馒头或者是一些碎的肉,软稀饭,馄饨,水果块,水果条等等,孩子都已经可以消化了,再添加辅食的时候,一定要从稀到稠。同时再加辅食的过程中,选择勺子或者是杯子,还要注意掌握好食物的温度,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凉,否则对于孩子的身体健康会造成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宝宝发出这5大信号后 才是添加辅食的“正确时间” 宝妈别弄错

全文共 867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可以坐起来、对食物感兴趣、舌头反射减弱、感到饥饿、发育迟缓。给宝宝添加辅食一直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每个人对于添加辅食的时间都有自己的看法。有人认为宝宝长出第一颗牙就可以添加辅食,而有人则坚持要等到宝宝满六个月才开始。由于这种观点不一致,让新手妈妈们非常困惑。他们想给宝宝添加辅食,但又担心时间选择不当。这种分歧在初为人母的年轻妈妈和年长的祖母之间尤为常见。

1

1. 可以坐起来

刚出生的宝宝身体非常软弱。如果宝宝能够坐起来,那说明他们的身体肌肉已经锻炼得比较好,可以更顺利地进行咀嚼动作。

特别是当家长把宝宝独自放在床上时,宝宝能够用手臂支撑起身体,并且能够轻松地回头,这时家长就可以考虑给宝宝添加辅食了,因为宝宝已经具备了添加辅食的条件。

2. 对食物感兴趣

新生儿刚出生时对于除奶水以外的食物没有兴趣,只喜欢吃母乳或婴儿奶粉。如果宝宝突然对其他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表现出强烈的渴望时,这说明宝宝对母乳已经不太依赖了,此时家长可以考虑给宝宝添加辅食了。

2

3. 舌头反射减弱

新生儿时期会有舌头反射,这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特别是在宝宝还很小的时候,家长给他喂食物,会用舌头将食物顶出口外。如果宝宝逐渐不再排斥家长送到嘴里的食物,那就说明家长可以考虑给宝宝添加辅食了。

4. 总是感到饥饿

很多宝宝吃完奶后会非常饥饿,甚至有些宝宝会哭闹。这时候不能只靠母乳喂养,否则可能会导致吃不饱,营养不良。家长可以将宝宝交给亲人照顾几天,减少喂母乳的频次。这个时候也是给宝宝添加辅食的好时机,家长千万别错过。

5. 发育迟缓

很多家长非常关注孩子的身高和体重,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做一次记录。但是如果宝宝的个子和体重持续好几个月没有增长,即使增长速度也很慢,这说明宝宝体内的营养成分严重不足,现在是给宝宝添加营养丰富的辅食的时候了。

3

当宝宝还很小的时候,给他添加辅食一定要小心,家长也不能因善意而做出错误的决策。实际上,关于何时给宝宝添加辅食的问题并没有确切的答案。家长们不必担心,应该根据宝宝的生长发育状况来决定。如果宝宝出现了上述五种情况,就表明应该给宝宝添加辅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如何给宝宝正确添加辅食

全文共 366 字

+ 加入清单

喂养孩子时可以引进以下食物,但只能每隔几天才开始一种新的食物,用这种方法可以容易发现孩子对什么食物会有过敏的反应。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6-7个月大

婴儿谷麦米粉(巩固铁质)和母乳。由于婴儿在6个月开始铁质逐渐流失,而这种米粉对于巩固铁质十分重要。记住不要用奶瓶来喂这些食物,并且第一次喂此类食物的时候一定要水分多些,等孩子习惯以后才可以弄稠些。

6-8个月大

捣碎的蔬菜,水果和肉类,果汁——但只能每天喝2安士(并且开始要孩子学习用杯子)。多用碗装食物来喂孩子,因为孩子口中的唾液能够分解食物了。

7-10个月大

手指食物,如饼干,面包圈,煮过的蔬菜,软的水果等;

8-12个月大:

研磨过或切碎的家庭饭桌食物,如肉类,鱼,家禽等;乳酪;母乳。这是孩子开始加入到家庭饭桌的最好时机,看着家里其他成员吃不同的食物会激发孩子去尝试新的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宝宝需要正确的添加辅食方法

全文共 667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三个月以后可以适当添加辅食了。因为此时单纯的母乳已经不能满足宝宝成长的需要,宝宝食物可以逐渐开始多样性。那么,宝宝需要正确的添加辅食方法。下面小编给您分享一下这个问题的吧!

辅食添加的正确方法

无论是纯母乳喂养还是采用混合喂养的妈妈,都要珍惜自己宝贵的乳汁,坚持母乳喂养。在即将上班的前几天,妈妈应根据上班后的作息时间,适当调整宝宝的喂奶时间。上班后,可携带消毒奶瓶在工作间歇的时候设法把乳汁挤出贮存起来,

供晚上或第二天宝宝食用。如母亲必须离开宝宝8个小时以上,则可早晨喂奶一次,下班时和晚上各喂一次,必要时,即使弄醒宝宝喂奶也是值得的。妈妈同时仍要多食用催奶的食物和汤类,以保证每天至少泌乳3次(包括挤奶)。妈妈应想尽一切办法坚持母乳喂养,尽量减少牛奶或其他代乳品的喂养次数。注意,母乳喂养贵在坚持。

母乳喂养最大的优点是易于消化并能为宝宝提供丰富的抗病物质。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很少患腹泻,不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也不易发生过敏性疾病,这对生长发育迅速而消化能力较弱、免疫功能还未健全的宝宝是至关重要的。

在宝宝4~6个月后,有的妈妈便要上班了,而宝宝此时正需要添加辅食,若添加不当,易引起消化不良。此时,宝宝体内从胎盘带来的一些抗病物质也正在不断消耗、减少,若过早或突然中断母乳喂养,易引起宝宝消化功能紊乱,抗病能力降低,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看完这篇,宝妈一定知道如何逐渐给宝宝添加辅食了。希望您的宝宝吃的健康,营养均衡,快快乐乐的长大!如果你对怎么给婴幼儿添加辅食等有关婴幼儿食品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辅食添加技巧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宝宝正确的添加辅食时间

全文共 1033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健康成长需要各种营养物质的补充,逐步添加辅食直至顺利过渡到正常普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下面小编带你了解宝宝正确的添加辅食时间,希望对你有帮助!

宝宝辅食食谱的做法

米粉

原料:1匙米粉,温水

做法:1匙米粉加入3-4匙温水,静置后,用筷子按照顺时针方向调成糊状。

米汤

原料:硒米

做法:将锅内水烧开后,放入淘洗干净的200g大米,煮开后再用文火煮成烂粥,取上层米汤即可食用。

功效:米汤汤味香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硒、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维生素C、维生素B等。

蛋黄粉

原料:鸡蛋一个

做法:新鲜鸡蛋一个,将鸡蛋洗净,把鸡蛋放入冷水中,水开后中火煮5-7分钟,剥鸡蛋壳,取出鸡蛋黄,研磨成粉。然后用水冲泡调成糊状哺喂。也可以直接买市售速溶婴儿蛋黄粉冲泡,营养价值更好。

土豆泥

原料:土豆

做法:将一只土豆去皮并切成小块,蒸熟后用勺压烂成泥,加少量水调匀即可。

青菜泥

原料:青菜

做法:将适量青菜叶洗净,加入沸水内煮约1-2分钟后,取出菜叶用粉碎机粉碎,或在铜丝网上研磨,滤出菜泥。

宝宝正确的添加辅食时间

上午:6时母乳喂哺10~15分钟,或配方奶180毫升;8点稀释蔬菜汁90毫升;12点喂稀释的鲜橙汁或番茄汁90毫升,水果泥少许。

下午:14时母乳喂养10~15分钟,或配方奶180毫升;15时喂稀释的蔬菜汁80毫升,新鲜蔬菜泥少许;16时喂温开水(或凉开水)90毫升,可加白糖适量;18时母乳喂哺10~15分钟,或配方奶180毫升。

夜间:22时母乳喂哺10~15分钟,或配方奶180毫升;凌晨2时母乳喂哺10~15分钟,或配方奶180毫升。

米糊:米汤比较不容易引起宝宝过敏。

蛋白质类的食物:蛋黄可做成糊状,也可加些鸡肝,增加铁质。

果汁:菜汁、橘子汁、苹果汁、西红柿汁。

给宝宝添加辅食注意

不要给宝宝用奶瓶添加辅食

宝宝在添加辅食初期,一般都以米糊为主。虽然糊状也是流质食物,但是用奶瓶给宝宝喂辅食会令宝宝错过了宝贵的锻炼机会,而且奶瓶也不容易清洗干净,为了宝宝的健康发育,妈妈们切忌不要用奶瓶给宝宝喂辅食。

不要给宝宝辅食添加过量

由于宝宝的肠胃功能还未发育完全,给宝宝添加辅食过量,会造成宝宝的肠胃负担,引起宝宝的肠胃功能消化紊乱,反而得不偿失。在给宝宝喂辅食时,要用小勺一口一口慢慢的喂给宝宝,待宝宝拒绝你后,说明他已经吃饱或不想吃了,就可以暂停了。

宝宝辅食不要添加过多调味品

自制宝宝辅食时,最好不放或极少量的调料,尤其是宝宝在添加辅食的初期。对于宝宝非常敏感的味蕾来说,蔬菜和水果中的天然味道就很鲜美,再添加调味料反而会给宝宝造成不小的负担。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如何给宝宝正确添加辅食补充营养

全文共 885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对营养养生也更注重了,特别是对宝宝,家长们更是注重各类营养的补充,唯恐宝宝营养不良,生长发育不好。有些家长表示,虽然给宝宝补充的营养很充分,但宝宝的身体素质并没有加强,有时候还出现了一些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的一些营养性疾病的发生,这是怎么回事呢?

专家分析,引发营养性疾病的最大原因是营养失衡。营养失衡的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偏胖,二是偏瘦。偏胖的原因是因为家长给宝宝提供过多的营养,让宝宝营养过剩导致肥胖,宝宝太胖如果不加限制,容易发生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等;而偏瘦的宝宝可能脾胃功能不好,吸收差,父母一味只注重营养的补充,宝宝却吸收不了,导致营养不良。那么如何给宝宝正确添加辅食补充营养呢?下面,专家介绍三种导致宝宝营养不良的情况。

情况一:不根据宝宝的发育状态添加辅食

宝宝不同的发育状态,对营养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比如四个月之前的宝宝应以母乳、配方奶粉为主,不应添加辅食,四个月开始添加一些辅食,辅食应该由稀到稠,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由单一到多样等,需要根据宝宝的肠胃发育的状况来慢慢增加辅食以及各种营养的摄入。有些家长没有按一定的顺序来添加辅食,觉得什么营养就给宝宝吃,导致宝宝消化不了,造成腹泻或积食,影响了宝宝脾胃的正常发育,形成营养不良。

情况二:哺乳期妈妈营养过剩

新妈妈生完宝宝后,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来进行调理,但妈妈需了解的是,新生宝宝的营养主要是通过母乳来摄取的,妈妈的身体直接影响母乳的质量,如果此时妈妈经常大鱼大肉,容易营养过剩,会导致乳汁脂肪堆积,乳汁过厚也会导致宝宝消化不良、吐奶、腹泻或积食的,这样宝宝就会营养不良了,发生偏瘦、体质下降且容易生病等状况。

情况三:宝宝肠胃先天发育不良

不管给宝宝补充的营养是否充足,如果宝宝的肠胃功能发育不良,那么宝宝就无法吸收到足够的营养而导致营养不良,这时,父母应该带宝宝去咨询医生或专家,并对症治疗。

专家提醒家长,要找到宝宝营养失衡的关键原因,才能有效帮宝宝找回健康的体魄!如果你对怎么给婴幼儿添加辅食等有关婴幼儿食品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辅食添加技巧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怎么给宝宝正确的添加辅食

全文共 1097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小宝宝的逐渐长大,我们要逐渐的给宝宝们添加辅食,给宝宝添加辅食也是有很多的技巧的,辅食添加不当会影响到宝宝的健康成长。下面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下怎么给宝宝正确的添加辅食!

人在吃入食物的时候,无论是半固体还是固体,都会经过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吞咽等动作。在吞咽时,人体的厌软骨,即在气管开口处的一小块软骨,会反向性地盖住气管,避免食物掉入气管造成呛咳。

在进食时,人体的口腔以及周围的30余条肌肉共同依靠大脑的控制进行协作。而大脑的控制能力并不是全部与生俱来的,有一部分是在后天经过对形成进食时需要的条件反射的训练获得的。

宝宝在四个月之后就可以添加辅食了。在最初用勺子喂宝宝吃半固体,即糊状与泥状的食物,大部分宝宝都会用舌头将食物顶出或者吐出来。即使不顶出来,在吞咽的时候也会产生哽噎的情况。这些现象是由于宝宝还未形成与吞咽协作动作的条件反射。

不过在经过多次尝试后,宝宝就会进步很多,最终可以顺利吞咽半固体食物。而这个过程会依据孩子个人情况不同而导致尝试时间的不同。

宝宝的每一项本领都有特定的关键期,如果错过了这个关键期再学习就会困难很多。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在13岁,如果过了这段时间再学习说话,就会容易产生语言障碍。而咀嚼的发育关键期在412个月,如果半固体与固体食物的咀嚼学习过晚就会增加这个动作的困难程度。

常见的家长对于孩子咀嚼能力锻炼的两种态度为:其一,在尝试了几次半固体食物后,家长因为看见宝宝总是把食物顶出或者吐出,认为他不爱吃这类食物,或者害怕宝宝出现哽噎现象,于是放弃了。其二,在母乳非常充足的情况下,没有给宝宝添加米糊,而是等宝宝1岁断奶后再给他吃稀饭与米糊,这时宝宝就很难进行吞咽动作的练习。

以上常见的两种家长的态度会造成宝宝由于错过了咀嚼的关键期,会导致喂食训练难度增大。并且宝宝会因此感到压力,因为不熟悉咀嚼导致经常哽噎,从而产生对固体食物的惧怕。宝宝如果总是拒绝固体食物,会营养不良,从而影响身体发育。

因此,妈妈们应在宝宝4个月开始就给其添加米糊与面糊,再逐渐加入含蛋白质的蛋黄、鱼泥以及肉末。等宝宝出牙后可以给他吃一些软面包或者馒头,以及在粥内添加一些碎菜,帮助宝宝咀嚼。在宝宝咀嚼的关键期让宝宝训练好这个本领,可以避免出现害怕固体食物而导致的营养不良。妈妈们千万不要因为宝宝吐出来食物就放弃对宝宝的训练,这样对宝宝身体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辅食的添加会影响到宝宝的健康,我们在给孩子添加辅食的时候要讲究方式方法,辅食要由少到多,循序渐进,不要过量的给孩子吃辅食!如果你对怎么给婴幼儿添加辅食等有关婴幼儿食品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辅食添加技巧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正确方法

全文共 1561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前四个月基本上一奶粉为主要食物,慢慢长大后就需要添加辅食以此来补充营养和身体的能量。但是,除了辅食吃什么之外,妈妈们还需要关注宝宝的辅食怎么添加,下面就来看看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正确方法有哪些吧?

一、辅食添加要循序渐进

按“淀粉(谷物)——蔬菜——水果——动物”的顺序来添加。首先应添加谷类食物并可以适当地加入含铁的营养素(如婴儿含铁营养素米粉),其次添加蔬菜汁/泥,然后就是水果汁/泥,最后开始添加动物性的食物(如蛋羹、鱼、禽、畜肉泥或肉松等)。

二、建议

1、动物性的食物添加顺序

蛋羹泥、鱼泥(剔净骨和刺)、全蛋(如蒸蛋羹)、肉末,注意不要用蛋羹去代替含铁的婴儿米粉来给婴儿补充铁元素,同时也不要再宝宝未满6个月的时候去添加含肉的辅食。

2、按由少到多的顺序

一开始只是给宝宝试吃与品尝,或者说在喂奶之后试吃一点,在宝宝适应后逐渐增加。

3、按质地顺序添加

先液体(如米糊、菜水、果汁等),再泥糊(如浓米糊、菜泥、肉泥、鱼泥、蛋黄等),再固体(如软饭、烂面条、小馒头片等)。

4、时间顺序

建议从4月龄开始添加流食(如奶粉、米糊、菜泥等)。从6月龄开始添加半固体的食物(如果泥、蛋黄泥、鱼泥等)。7~9月龄时可以由半固体的食物逐渐过度到可咀嚼的软固体食物(面粥、碎菜粥等)。1-~12月龄时,大多数宝宝可以逐渐转化为进食固体食物为主的辅食。

三、给宝宝添加辅食的原则:

1、与宝宝的月龄相适应

过早添加辅食,宝宝会因消化功能尚欠成熟而出现呕吐和腹泻,消化功能发生;过晚添加会造成宝宝营养不良,甚至会因此拒吃非乳性的流质食品。辅食添加太早使母乳吸收量相对减少,而母乳的营养是最好的,这样替代的结果得不偿失。

2、从简单到混合

按照宝宝的营养需求和消化能力逐渐增加食物的种类。开始只能给宝宝吃一种与月龄相宜的辅食,待尝试了3~4天或一周后,如果宝宝的消化情况良好,排便正常,尝试另一种,不要在短时间内一下子增加好几种。宝宝如果对某一种食物过敏,在尝试的几天里就能观察出来。若是吃后的几天内没发生不良反应,则表明宝宝可以接受这种食物;如果怀疑宝宝对某种食物过敏,不妨一周后再喂一次,要是接连出现2~3次不良反应,便可认为宝宝对这种食物过敏。

3、从稀到稠 从细小到粗大

宝宝在开始添加辅食时,都还没有长出牙齿,因此父母只能给宝宝喂流质食品,逐渐再添加半流质食品,最后发展到固体食物。如果一开始就添加半固体或固体的食物,宝宝肯定会难以消化,导致腹泻。应该根据宝宝消化道的发育情况及牙齿的生长情况逐渐过渡,即从菜汤、果汁、米汤过渡到米糊、菜泥、果泥、肉泥,然后再过渡成软饭、小块的菜、水果及肉。这样,宝宝才能吸收好,才不会发生消化不良。

四、辅食要营养美味两全其美

父母在给宝宝制作食物时,不要只注重营养,而忽视了口味,这样不仅会影响宝宝的味觉发育,为日后挑食埋下隐患,还可能使宝宝对辅食产生厌恶,从而影响营养的摄取。辅食应该以天然清淡为原则,制作的原料一定要鲜嫩,可稍添加一点盐或糖,但不可添加味素和人工色素等,以免增加宝宝肾脏的负担。

宝宝的食物的颗粒要细小,口感要嫩滑,这样可以锻炼宝宝的吞咽功能,为以后逐步过渡到固体食物打下基础。但加工时要精细,在宝宝快要长牙或正在长牙时,父母可把食物的颗粒逐渐做得粗大,这样有利于促进宝宝牙齿的生长,并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

1、适当加入有嚼劲的食物

不能长时间给宝宝吃流质或泥状的食品,这样会使宝宝错过发张咀嚼能力的关键期,可能导致宝宝在咀嚼食物方面产生障碍。因此,有助宝宝提高咀嚼能力的食物更佳。

2、要适可而止

宝宝吃了新添的食品后,父母要密切观察宝宝的消化情况,如果出现腹泻,或便里有较多黏液的情况,就要立即暂停添加该食品,等宝宝恢复正常后再重新少量添加。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正确方法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预防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小宝宝如何调理肠胃 要正确的给宝宝添加辅食

全文共 1896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肠胃不好就会导致宝宝吃得少、胃口差、便秘以及腹泻等,妈妈们可不要忽视这些肠胃的小毛病哦。宝宝的肠胃不好不仅会没有食欲,还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而营养不良就会影响宝宝的健康成长发育。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调理宝宝的肠胃呢?

由于宝宝的肠胃和消化功能还比较弱,所以宝宝可能经常出现胀气不适、排泄不顺等状况,当宝宝肠胃不好时,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乳糖耐受性、正确添加辅食等帮助维护宝宝的肠胃机能。

小宝宝如何调理肠胃

1、首先观察孩子是否是乳糖耐受性差,肠胃易胀气

乳糖的耐受性体制是会遗传的,根据统计,约有30%~50%的亚洲人有乳糖不耐情形,其中10%的乳糖不耐患者程度较为严重,摄取乳制品后容易胀气不适,消化吸收不好,也容易腹泻,而这种体质会遗传给宝宝。

如果经过医师检查评估之后,确认宝宝有乳糖不耐情形,就须考虑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的配方奶,以改善乳糖不耐的情形,避免增加肠胃负担。

2、其次是正确地添加辅食

通常宝宝在满4~6个月大期间,将开始接触母乳或者牛奶以外的食物。新手妈妈应避免过晚添加辅食,若是全母乳哺喂,则建议在6个月大之后添加,但不可晚于9个月大。因为6个月之后母乳中的铁质含量不足宝宝身体所需,若只是纯母乳哺喂至9个月大,而没有其他的营养来源,宝宝易有缺铁性贫血。

喝配方奶的宝宝,可从4个月大开始添加辅食。第一次添加辅食,须注意应该避免给宝宝喝果汁,建议可以从米糊、米果开始。待宝宝6个月大,吞咽功能较好之后,就可直接尝试果泥、蛋黄、稀饭、鱼等半固体食物。

鉴于水果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很多妈妈会将果汁当作辅食给宝宝喝。不过,如果想要摄取水果中的营养,建议吃果泥不要喝果汁。一方面是因为果汁容易摄取过量,而且果汁含糖分高,空腹喝糖水容易造成宝宝肠胃胀气不适,同时,也容易养成宝宝不爱喝水的不良饮食习惯。

宝宝刚开始吃辅食时,需要时间来适应不同的进食方式,这是肠胃调整的必经阶段,所以,妈妈们别因为宝宝吃得不好、吐出来,就不让宝宝继续尝试。大约尝试2周之后,宝宝就会逐渐适应。

而且尽量各种食物都让宝宝尝尝看,每种食物尝试3~5天之后再更换,在这段期间接触过各种食物的宝宝,满周岁以后比较不会挑食。

宝宝肠胃调理的注意事项

1、食品要干净

病从口入,很多肠胃病都是因为吃到了不干净的食物而致。另外很多慢性病的形成也都和肠胃的问题有关,所以一定要格外注意食品的干净卫生。

2、便秘要治疗

便秘是肠道健康的最大威胁,是最容易引起肠道垃圾堆积的,若肠道不通顺,则会让宝宝周身不自在,生病。多吃蔬菜等粗纤维食品,1岁以上的孩子每天喝些蜂蜜水,对缓解便秘有帮助。

3、口腔要卫生

宝宝与成人不一样,成人已形成自己的抗体,虽有各种不同的细菌在口腔中,但已形成一种平衡状况,但是对肠胃还比较洁净的孩子来说,如果接受这么多的细菌,很容易造成感染,所以,要格外注意孩子口腔的卫生。

4、生食要拒绝

生的动物性食物,是人体另一个细菌感染的来源,例如生鱼片、半生不熟的牛羊肉、醉虾、醉蟹、不熟的蜗牛或田螺、黄泥螺等。所以,肉类一定要给孩子吃熟透的。

调理宝宝肠胃的食疗法

山药炒青菜和山药粥

山药是补脾胃的经典食材,民国时期的张锡纯就经常单用山药治病,而且治好了许多人的病,包括哪些病危的患者。当然,他用的是药店里卖的干的山药。

那么,我们怎么利用山药调养小孩的脾胃呢?

一、山药炒青菜

做法

1、山药去皮,洗干净,切成薄片。

2、小白菜洗干净,胡萝卜洗净,切片。(胡萝卜最好不要去皮,因为皮有丰富的营养。)

3、跟平时炒菜那样的步骤去炒这三种食材。

ps:山药皮上的毛毛会令人刺痒,明火燎一下再去皮。

二、山药粥

做法

1、山药去皮,洗干净,切片。

2、大米洗净,加适量水,加山药。大火烧开,转小火熬煮成烂粥。

3、加适量的食盐,即可食用。

小米大枣粥

小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煮粥吃可以改善消化不良;养胃安眠;滋阴养血;补气健脾。但是,小米性偏凉,气滞者和体质偏虚寒的人不能多吃。我试过让我们家小孩连续吃了几天,但是,发现他的小便次数多了许多,而且,尿很清。后来我不让他吃小米粥后,小便又正常了。所以妈妈们要注意啦。

做法

1、适量小米(如果没有小米,大米也可以),大枣3—5颗,加入清水。

2、放在砂锅里煮,先是大火烧开,改为小火熬煮,直到粥烂。即可吃。

注意:小米,小米越新鲜,营养越丰富。大枣要把里面的核儿去掉才不容易上火,而且只有把大枣掰开,里面才会融入粥里。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有关于小宝宝如何调理肠胃的相关内容,通过文中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宝宝肠胃调理的注意事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此外,文中还提到了调理宝宝肠胃的食疗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的做一下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六个月的宝宝添加辅食的正确方法

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6月宝宝辅食应该怎么添加

6个月的宝宝添加辅食的正确方法是从稀到稠,从少到多的原则。宝宝刚开始添加辅食,一定要在宝宝身体比较健康的时候,如果宝宝有腹泻的症状,即使六七个月也不要给他添加辅食。必须在宝宝肠胃比较好的情况下,才可以让宝宝一点一点的尝试。而且第1次给宝宝吃的辅食必须要少尝一点点,避免里面有它适应不了会过敏的食物。

宝宝吃的第1种辅食可以是米汤。平时我们煮粥粥上面漂的粘稠米汤,可以用小勺喂给宝宝一勺。第1次给让宝宝尝试一点味道就可以,不要给太多小的勺子1~2勺。等宝宝的肠胃慢慢适应之后,可以在足量添加,接着可以吃一些米粉。有的比较软烂的米粥或者细小的宝宝面条,不过这都需要足量添加,不要宝宝刚添加辅食就给他吃这些不好消化的东西。宝宝开始添加辅食的头一个月基本上就吃点米粉,后面慢慢添加点蛋黄就可以。

宝宝的肠胃能够适应辅食之后,可以一点点的给加一些蛋黄,接着是猪肝粉,肉松粉,蔬菜泥,水果泥,一点一点的逐量添加。必须要谨记的一点就是。第1次给宝宝吃的这样食物一定不能让宝宝吃太多,1~2勺就可以吃完之后要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果宝宝没有过敏的情况,下次可以继续吃,如果发现宝宝有过敏就一定不要再给宝宝尝试,避免出现严重过敏发生危险。

宝宝在一周岁之前吃的辅食尽量要做的软烂一些,因为牙齿还没有出全,有些食物宝宝不能完全嚼烂,如果吃的太硬宝宝会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可以根据宝宝的月龄适当给宝宝添加蔬菜泥水果泥,补充维生素C的同时,也能避免宝宝吃辅食之后的便秘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妈妈应该如何给宝宝正确的添加辅食

全文共 567 字

+ 加入清单

一般情况下,宝宝在4个月之后,母乳无法满足宝宝成长对营养的需求,就可以慢慢的添加辅食了。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妈妈应该如何给宝宝正确的添加辅食呢?

1、冬天的天气寒冷,所以提高宝宝的御寒能力是在所难免的。想要宝宝冬天不觉得寒冷,可以多吃一些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例如:肉制品、蛋类、牛奶等等,还可以适当地给宝宝食用一些汤菜或是泡饭,这样既能让宝宝觉得温暖,还有助于消化。

2、冬天的温度低,所以绿色蔬菜也相对较少。所以在尽可能的条件下,给宝宝多吃一些绿叶蔬菜,例如菠菜、豆芽菜等等,这样可以避免维生素A和维生素B2的缺乏。还要多给宝宝添加一些新鲜水果,增加维生素C,提高宝宝的抵抗力。

3、一些高热量的食物难免会过于油腻,但是如果你的宝宝肠胃功能不好的情况下,不要食用过量的高油脂食物,不然有可能会发生脂肪性痢疾或肠胃炎。

4、冬天的日照时间没有其他季节长,晒太阳的时间就短了。在这种情况下,1岁以内的宝宝容易患上因缺乏维生素D而引起的佝偻病。所以如果你的宝宝还未满1岁,那就要多给他吃一些维生素D含量高的食物,例如:鱼类、蛋类及动物肝脏等。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适量的维生素AD滴剂。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妈妈应该如何给宝宝正确的添加辅食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预防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预防宝宝发生贫血,正确添加辅食很重要

全文共 581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6个月以后,来自妈咪的铁质已经不能满足生长发育需要,宝贝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给宝贝添加辅食要及时合理,而帮助预防宝宝发生贫血,正确添加辅食很重要

首先保证准妈妈怀孕期摄入足量的铁剂、叶酸等。只有在孕母健康的基础之上,新生儿才有良好的铁储备。孩子出生后一定要尽量做到母乳喂养。不能母乳喂养的,要服用含铁奶粉。

做好婴儿期重点阶段的预防。在母乳喂养到一定阶段,4个月后合理、循序渐进地添加辅食非常重要。不可单纯只喂乳类,应逐渐添加富含铁质的蛋黄,富含维生素C的果泥、菜泥等。6月龄后逐渐增加肉泥、鱼肉末、肝泥、鱼片粥、瘦肉粥、动物血、豆腐、面包片及饼干以提供丰富的血红素铁。蔬菜本身也含有大量的铁质,重视培养婴儿从小喜欢吃蔬菜、新鲜水果的习惯。婴儿每天要摄入一定量的果蔬,以获取足够的维生素C,如橙子、红果、鲜枣、柿子椒、西红柿、菜花、油菜等,增加食物中铁的吸收利用。

纠正不良的进食习惯,特别要鼓励孩子多吃富含铁的食物。及时添加适合月龄的富含叶酸、维生素B12的辅助食品,叶酸以新鲜绿叶蔬菜、动物肾脏等含量较多,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肝、瘦肉、大豆中。

经常食用含铜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芝麻、大豆、豌豆、核桃、松子、蚕豆、葵花籽、菠菜、茄子、油菜、胡萝卜、扁豆等。另外,因糖代谢过程中需消耗一定量的铜,对贫血患儿,家长应严格限制其进食过量的糖果、饼干等高糖食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如何正确给宝宝添加辅食

全文共 2624 字

+ 加入清单

怎样给宝宝添加辅食?是每个家长都要面对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宝宝在6个月以前,完全不需要任何辅食,母乳和配方奶可以为宝宝提供完全足够的营养。

而且,此时的宝宝只会吮吸,还不太会咀嚼和吞咽,有异物入嘴时为保护自己就会用舌头把异物推出来,这个时候不适合添加任何固体的辅食。舌头的这种反应会在宝宝4-6个月时消失,这以后才有可能添加食物。

那么,如何正确给宝宝添加辅食呢?妈妈可分为四个阶段,循序渐进,给宝宝适应的时间。

第一阶段:尝试食物的味道(6-7个月)

6个月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这个阶段,宝宝的铁需求量会增加,因此辅食里,至少包含一种含铁丰富的食物。例如,铁加强米糊麦糊(注意,自制的米糊或者麦糊,没有铁加强,因此不属于含铁丰富的食物),肉泥,豆腐泥,豆泥等。除了这个准则之外,其他的食物通常没有严格的规定,妈妈们可以自行决定辅食添加的次序以及种类。

但是,宝宝开始添加辅食,最好从米粉开始,不要太稠,以后逐渐增加浓稠度以及苹果、梨、香蕉等水果泥和蔬菜泥。果泥最早时候可以用苹果和梨,去皮去核,放在锅中煮软,用打汁机打成泥。蔬菜可以用菜花和一些根茎类的蔬菜,用水煮过后打成泥。

可能妈妈们会发现在刚刚开始添加辅食的时候,宝宝会用舌头把食物顶出来。这是一个正常现象,它并不代表宝宝就不爱这种食物。有时候,某种食物可能需要尝试8-10次之后,宝宝才会开始接受。

第二阶段:学习咀嚼(7-9个月)

这个时期的宝宝已经开始可以用手指捏拿食物,8、9个月时就可以开始给宝宝一些用手拿着吃的煮熟的蔬菜和水果,最开始可以煮白薯、土豆、胡萝卜、菜花、苹果和梨等。宝宝的米粉、菜泥和果泥也可以吃更稠一些的,甚至可以有一些小果粒,品种也要尽量增加。

一旦发现宝宝自己可以独坐并有咀嚼的动作出现,那么即使宝宝还没有牙齿,也可以开始鼓励宝宝进行咀嚼的练习了。带有软疙瘩的糊状食物或者小块的柔软食物通常是很好的帮助宝宝练习咀嚼的食物。练习咀嚼不仅有助于锻炼咀嚼肌也可以帮助将来宝宝的语言发育,妈妈可以利用宝宝爱模仿的天性,给宝宝做咀嚼的示范动作。

这一阶段宝宝可以增加胡萝卜、鄂梨、南瓜、白薯、芋头和土豆等蔬菜和更多的水果,包括可以生吃的水果香蕉、木瓜和桃儿,这个时候可以给宝宝开始增加鸡肉和酸奶。酸奶是最容易消化和吸收的乳食品,但最好给宝宝选用白色的没有色素的酸奶,可以加上家里自制的果泥就会更有营养了。

土豆和白薯不能放到打碎机中打,只能用勺或叉子碾碎了给宝宝吃,否则会变得很黏稠,令宝宝不能顺利吞咽,有时还会粘到上膛引起呕吐。

第三个阶段:学习自己进食(9-12个月)

这个阶段的宝宝可以开始自己用手抓饭吃,增加用手吃的食物,可以吃一些带小块的食物,不再用全部打成泥。可以开始吃小吃米饼和一些专给宝宝提供的小吃,可以开始用杯子和吸管儿喝水。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可以增加猪肉、羊肉、牛肉、鸡蛋黄、奶酪、豆腐、豆类食品、菠菜、豌豆和燕麦等等食品。

这一阶段应注意让宝宝尽量多地接触各种食品,可以给宝宝更多的自己用手吃的煮熟的蔬菜和软的、熟透了的水果。宝宝可能会拿着食物把玩,这是宝宝认知的一个过程,所以只要不是过度的浪费,请妈妈们不要制止。同时,妈妈们应该尽量做到让宝宝自己决定每次进食的多少,不要过度或者强迫进食。

学习自己喂食是一个很重要的技能,虽然刚开始宝宝们会把地板,桌子,凳子都弄得一塌糊涂,但是妈妈们仍然应该鼓励和支持。

从9个月开始,大多数宝宝已经开始一日三餐辅食,在这个阶段,妈妈们也可以考虑给宝宝添加一到两顿的加餐。另外,在这个阶段,母乳或配方奶仍然十分重要。

第四个阶段:融入正常的家庭饮食(12个月及以上)

当宝宝一周岁之后,可以加入大家庭,吃家庭食品了。只是开始时还需要将饭菜切碎或压碎,宝宝应该已经可以自己用勺子吃饭,但开始会吃的少,撒的多。宝宝的饮食应该以少量多餐为准则,每日三餐,外加一至二顿的小餐。妈妈们仍然需要注意宝宝进食时发生窒息的危险。

这时候,宝宝可以喝全脂的牛奶(注意,必须是全脂,因为宝宝生长需要一些额外的能量)。同时,也要注意每日牛奶的摄入量,过量的牛奶会导致宝宝不愿意进餐,从而导致喂养困难。这个阶段,每天的奶量应该控制在500毫升以内。

这个时候,基本上能吃所有的食品宝宝都能吃了,但要注意少加盐,家长尽量一起做饭,但要先将宝宝吃的部分先取出来,然后再加一些盐和调料。

宝宝最佳的饮料仍然是母乳、配方奶、全脂牛奶和白开水。不建议让宝宝喝果汁,让宝宝食用新鲜水果远比喝果汁有营养(果汁糖分过高,纤维过少)。如果一定要给宝宝喝果汁,那么建议稀释的果汁(果汁和水的比例1:3),控制在120毫升以内。另外,大量的果汁是禁止的,因为可能会导致蛀牙和腹泻。

在这个阶段的宝宝,每天的胃口变化很大。妈妈们不需要因为宝宝偶尔的食量变小而紧张。在不同的日子,甚至同一天的不同时间段,宝宝的食欲和食量都可能出现很大的差异。妈妈们应该尽量让宝宝自己决定每次吃多少,强迫喂食和过度喂养都不可取。

到底是先吃辅食还是先吃奶?

关于是先吃辅食再喝奶,还是先喝奶再吃辅食,其实很简单,由宝宝来决定。

有的宝宝肚子饿了,是必须要喝奶,不接受辅食的,他不知道辅食也能吃饱肚子,那么可以在宝宝喝完奶,或者半个小时后,再喂辅食。

有的宝宝对辅食的接受度很高,“这东西新鲜哈,没吃过,口感不错嘛”那就可以在宝宝即将喝下一顿奶之前的半个小时,喂辅食,让宝宝吃点辅食再喝奶,完成一餐。

如何安排吃辅食的时间

刚开始添加辅食的2-6个星期,如果宝宝吃得比较少,吃几口就不想吃了,辅食都不能单独成为一顿。那这种情况,睡觉、喝奶的安排,还按照宝宝之前的作息时间来,不用改变,像上面所说的,或者先吃辅食,或者后吃辅食,还是让辅食跟奶做为一顿。

随着月龄的增长,宝宝的辅食吃得多了,就可以变成一顿。取消一顿奶,把奶量均摊到其他时段,总量控制在600-800ml之间即可。这时候辅食就可以变成一顿饭,替代一顿奶了。

这个辅食的时间,可以选择上午小睡之后,或者下午小睡之后,还是那句话,要看宝宝习惯在哪个时间段吃辅食。

小编提醒:给宝宝添加新品种时,要让宝宝适应2-3天,确认不过敏再加其他新的食物。宝宝的辅食添加,真的没有教科书,所有的喂养指南也只是一个参考,咱当妈的不但要学习最新的喂养知识,还要有自己的判断,适合宝宝的才是最好的。如果你对婴儿添加辅食顺序是怎样的等有关婴幼儿食品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辅食添加顺序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宝宝辅食如何正确添加调味品

全文共 464 字

+ 加入清单

米粉口感一般不会太甜,很多妈妈担心孩子不喜欢吃而加糖到米粉里,这样做究竟可以吗?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宝宝辅食如何正确添加调味品吧。

1、盐

中国营养学会对6个月以内的宝宝,钠的推荐量是200毫克,换算成盐是0.5克。一般辅食中原材料就含有少量盐分,所有初期开始添加辅食的宝宝完全可以不用加盐。在10个月后再开始添加每天不超过2克的盐。

2、糖

糖吃多了会损害宝宝的牙齿,还会降低宝宝对甜味的敏感,而忽略其他的味道,造成厌食、挑食。但是甜味却是宝宝最最喜爱的一种味道。所以年轻的妈妈们就要控制宝宝的食糖量,每天总量不多于半勺糖。

3、食用油

宝宝辅食里添加的食用油首选植物性食用油,比如橄榄油。它不会对宝宝身体产生副作用,还易被宝宝吸收。宝宝6个月左右添加辅食时,每天可以用少量,2-3滴即可。

4、酱油

酱油的添加最好在1岁以后,不要过早地添入辅食中,每次使用也仅限于1-2滴,在初期食用时应仔细观察宝宝,防治出现过敏现象。

5、醋

对于醋一类的调味品最好在宝宝2岁以后,味觉逐渐发育完成后使用,过早使用会降低宝宝对味觉的敏感,造成味觉迟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