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如何防范校园贷风险发生(最新4篇)

浏览

2707

文章

4

篇1:应防范校园网络贷款风险

全文共 905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种金融创新,校园网络贷款的初衷无可指摘。但校园网络贷款平台若野蛮发展,就必然会埋下相关风险。对此,需要多方携手,强化校园网络贷款平台自律和监管部门监管,加强对贷款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金融知识的教育,共同防范快速发展的校园网贷可能带来的危害

一名大学生因欠巨额校园网络贷款而自杀的悲剧,近日引发舆论关注。这一极端事件,暴露出校园网贷风险管理、大学生金融知识和消费观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此,需要多方携手,共同防范快速发展的校园网贷可能带来的危害。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种金融创新,校园网络贷款的初衷无可指摘。当前,高校里确实有些大学生存在创业、消费等现实的金融服务需求。但是,校园网络贷款平台若野蛮发展,就必然会埋下相关风险。目前一些校园网络贷款平台就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缺乏必要的风险控制意识和机制。校园网络贷款平台大多自我宣传“1分钟申请,10分钟审核,快至1天放款,0抵押0担保”,申贷门槛低,手续非常简单,甚至不需要贷款者本人亲自办理。类似无偿还能力的贷款一旦积聚起来,对网贷平台可能带来风险。

其二,缺乏监管主体和必要监管。校园网贷属于互联网金融,而当前我国实行的是金融分业监管,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有些地方并没有做到位。虽然知道许多大学生并不具备支付能力,某些网络信贷机构却将其作为“摇钱树”客户群来发展,刺激学生非理性借贷和消费。

其三,缺乏必要的金融知识和正确的消费观。根据此前的一些报道,校园网络贷款很少被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更多被用于个人消费,尤其对手机、电脑等相对昂贵的电子产品的消费。由于不少大学生缺乏基本的金融知识,对贷款利息、违约金、滞纳金等收费项目的计算方式和金额并不知晓,极有可能因网贷而背上沉重的债务,甚至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连环债务之中,最终还是要父母兜底,或酿成其他苦果。

针对校园网络贷款存在的问题,相关各方必须积极作为。

校园网络信贷平台应主动树立风险控制意识,建立内部风控机制。所借贷的对象应有偿还能力,而且在借贷的同时,应主动告知借贷者借款的真实风险,尤其是真实的利率及附加的各种费用等名目,以免学生陷入过度借贷的困境不能自拔,最终也导致网贷平台产生金融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如何加强大学生校园贷风险防范意识

全文共 358 字

+ 加入清单

贷款是具有风险的。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加强大学生校园贷风险防范意识吧。

操作方法

1

解释贷款的意思

贷款指的是像某一个平台借一笔钱,然后可以采用分期还款的方式还钱,需要一定的利息,而且如果没有按期还钱的话,则可能会被告。

2

贷款平台

目前网上贷款的平台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层冒出,然而大多数贷款平台是不可靠的,并且会把用户个人信息随意出卖,所以一定要学会如果鉴别网贷的真实性和安全性,要把这些告诉学生。

3

还钱能力

一些不太会规定在校学生不允许贷款,我认为这样的贷款平台是有底线的,因为学生并没有还款收入来源,贷款容易还款难,这不是让学生走上犯罪道路吗?

4

民间借贷

民间借贷需要的利息反而会比较高,如果借一万的话,则一年需要的利息是1300元左右,而且很多的民间借贷是不可靠的。要告诉学生,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考虑需要承担的责任,不要给家人带来麻烦和困扰。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如何防范校园贷风险

全文共 556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校园贷产品,打着低利息零风险的幌子,诱骗学生进行校园贷款,这种做法不但危害了学生的个人利益,而且还触犯了法律,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要坚决抵制校园贷,以防止校园带队学生造成严重危害,如何防范校园贷风险?需要多了解一些校园借贷知识,遇到校园贷产品之后需要及时远离。

目前的校园网络借贷平台,出于抢占市场和竞争的需要,普遍存在虚假、片面宣传。比如,隐瞒或模糊实际资费标准、逾期滞纳金、违约金等,学生真正签约借钱或产生了逾期后,才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校园贷的危害有多大?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

校园贷贷款门槛低、对借款人资质审查不严或根本没有资质审核,很多平台的审核和风控几乎形同虚设。如“凭学生证即可在线办理”,根本不去考虑学生的还款能力、还款来源,诱导了学生过度借款、过度消费。

1.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理性的消费观念。

2.自觉抵制片面追求物质享受,抵制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

3.普及投资与消费相关的金融知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培养防范“力所不及”的风险和识别各种非法借贷的意识与能力。

4.家长也需要及时和孩子沟通经济情况,引导孩子合理消费。

温馨提醒:

类似校园贷这种网贷产品,大学生们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冲动,陷入了校园贷的圈套,高昂的利息和非法的逼债手段,会给大学生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防止校园踩踏事故发生的安全知识以及防范措施

全文共 1508 字

+ 加入清单

“踩踏”应该是校园事故中高频出现的词语之一,一直以来都有很多学生深受其害。一个个血淋淋的教训让我们不得不重视这一问题,所以我们要从这些教训中得出一些教训!让我们的学生都知道这些防止踩踏的知识。

1、造成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原因:

(1)时间多在放学或集会、就餐之时,学生相对集中,且心情急迫。

(2)事故发生地点多在教学楼一、二层之间的楼梯拐弯处。上面几层的学生下到此处相对集中,形成拥挤。

(3)学生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绪,遇事慌乱,常常出现拥挤并大喊大叫的现象,使场面失控。

(4)学生不善于自我保护,在拥挤时或弯腰拾物被挤倒,或被滑倒、绊倒,造成挤压事故。

(5)平时缺乏对事故防范知识的学习和训练,无应急措施

(6)有个别学生搞恶作剧,遇有混乱情况时趋势狂呼乱叫,推搡拥挤,以此发泄情绪或恶意取乐,致使惨剧发生。

(7)晚上突然停电或楼道灯光昏暗,造成拥挤事故。

(8)楼梯较窄,不能满足人员集中一下需要。

2、防拥挤踩踏常识:

(1)上下楼梯要相互礼让,靠右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

(2)在上操、集合等上下楼活动中,不求快,要求稳。

(3)不准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等。

(4)各班主任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防止踩踏积压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5)上下楼梯的教师要对学生上下楼梯故意打闹等不良现象给予制止,防止拥挤堵塞现象的发生。

(6)上课期间,教学大楼的所有大小门都要打开,一旦发生拥挤踩踏或者火灾等问题,便于及时有效地疏散。

(7)楼梯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时,教师要及时组织疏导,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8)一旦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在现场的教师要马上报告学校领导。

(9)教师有责任教育学生遵守学校规定,特别是上下楼道应该注意安全的问题要经常讲,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3、学校的防范措施

1、学校领导一定要重视楼道拥挤踩踏等突发事件,在楼道张贴警示行走标语,将安全工作的各项职责层层进行分解,落实到人,每一个班主任、任课教师都要担负起对学生进行安全管理和教育的责任,想方设法减小安全事故发生。

2、全体教职工(特别是班主任)要做好如何应对火灾、暴力、高楼遇险、拥挤踩踏等突发事件的心理教育与技能培养,做到突发事件不惊慌,要沉着,不起哄。(建议学生处负责)

3、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出操、集合、上下课等上下楼梯的活动中,不强调快速、整齐,适当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上楼,安排教职工(下一节上课教师上课前,在楼梯口守候学生上楼梯并做好疏散工作;上一节上课教师在下课后组织本班学生下楼梯)负责维持秩序,管理学生。学生晚间下自习,上自习教师必须值班,上午、下午最后一节上课教师要特别注意疏散学生下楼道。

4、楼梯间必须安装应急照明设施,要定期检查楼道、楼梯的各项设施和照明设备,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出现停电或楼梯间照明设施损坏时,要及时开启应急照明设备,及时清理楼道、楼梯间堆积物,确保楼道、楼梯通畅。要加固已损坏的楼梯扶手,更换不符合购置安装规范的楼梯间照明设施,并落实专人定期检修,发生损坏及时修复或更换。校舍楼梯、通道的设置要符合安全要求和国家有关规范。

5、要针对学校普遍存在大班额的现实和各楼层相对较拥挤、安全隐患较多的现状,提出有效的事故防范要求。要尽可能将大班额、低年级学生安排在底楼或较低楼层,尽可能调配、分散安排教室,减少二、三楼教室数。

6、加大重点部位的防控如教学大楼(教训处)、实作大楼(教训处),学生公寓(学生处)、学生食堂(总务处)、运动场看台(学生处)的防控。

7、学生准军事化训练,学生出校大门一定要注意防拥挤和踩踏,做好安全疏散。

8、要制定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应急预案,做好防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