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姬昌和姬发伯邑考什么关系精彩10篇

浏览

1849

文章

10

篇1:封神演义马小红是扫把星,最终被姬昌烧死

全文共 1650 字

+ 加入清单

马小红最终选择了不跟姜子牙一起离开,她在镜子里看到了自己的真身,是扫把星,而“扫把星”一直以来都是灾祸、不吉祥的象征,马小红认为自己跟着姜子牙只会让他更加寸步难行,而且自己在面馆已经待了半辈子,所以选择了让姜子牙一个人离开,自己在最后为他背锅牺牲,终于在申公豹的阴谋之下,姬昌被逼无奈烧死了马小红。

还记得马小红的那扫帚吗,被元始天尊称之为“打神鞭”。无论在什么场景,只要马小红的出现,这把扫帚就会出现在大家的视线里。在姜子牙魂飞魄散之时,也正是马小红的这把扫帚,在姜子牙的躯体上打了七七四十九下,才让姜子牙复苏。

其实马小红正式扫把星的转世,目的就是为了让她下凡历练一番。在最新的剧情中,申公豹在逮捕姜子牙和马小红之时,就将这个秘密透露了出来。其实这一家的人都不太平凡,姜子牙和马小红同是神仙转世,而女儿兰盈则是一国之母。

虽说姜子牙和马小红两人是神仙转世,但是他们还是不能碰触七情六欲。姜子牙在碰上人间烟火后,整个人都变了样,还差点误了元始天尊派给他的任务。而马小红在经历了姜子牙的生死后,可以说是彻彻底底的爱上了他了,所以她的结局注定是凄惨的。

为了逃出朝歌,姜子牙哄骗纣王,并且当上了钦天大夫,可随之而来的灾难却让马小红丧命了。马小红被申公豹抓走了,姜子牙为了伐纣大业,只能放下马小红。而马小红被纣王绑在了炮烙柱上,活活的烧死了。这可能就是马小红的命运,她的成全才让整个伐纣大业顺利进行。

姜子牙奉师父元始天尊之命,主掌封神大计的实施。姜子牙的首要任务就是在人间辅佐姬发发展西岐,借西岐之力兴周伐商。然而姜子牙的夫人马小红,只是一介凡人,并不相信鬼神之说,因此一直把姜子牙当成是犯了疯病。

马小红经常用扫帚吊打姜子牙,因为马小红的扫帚是打神鞭所化,所以姜子牙对打神鞭所化的扫帚并没有什么抵抗力,对马小红也只能是一味的纵容,再加上姜子牙在红尘中走的这一趟,对马小红与女儿兰盈却是真情流露,对家庭无比眷恋。

一次又一次的听到师父元始天尊的催促后,为不负师尊所托决定重整旗鼓开始封神大业,然而当他打算带马小红去西岐大展宏图时,却被马小红拒绝。马小红看姜子牙能掐会算,想让姜子牙算命挣钱,结果因为耽误了出城的时间,被申公豹逮到机会,将姜子牙和马小红送上了炮烙台。

姜子牙借助姬昌和妲己之力摆脱被炮烙的惨剧,向纣王自荐督造摘星楼,谎称三年即可完工,成为钦天监上大夫,以便逃离朝歌城。也正是从此时开始,马小红开始认定姜子牙是一个可以成大事的男人。

之前申公豹在陷害马小红和姜子牙时说,马小红是扫把星转世,是元始天尊专门安排在姜子牙身边的,磨炼姜子牙的。而今姜子牙得到马小红的认可,其实也是变相的说明姜子牙通过了元始天尊对姜子牙的考验。

姜子牙向原始天族求助过很多次,想要问自己如何开始封神大业,而原始天尊一直没有给过回应,正是说明姜子牙之间并未通过马小红,乃至元始天尊的考验。

而今姜子牙终于通过考验,离开朝歌城,前往西岐开始自己的除纣灭商大业。马小红在姜子牙除纣灭商大业中的人物已经圆满,但是只要马小红一日存活于世,姜子牙的心就一日不能全心投入兴周伐商。

在最新的剧集预告中,姜子牙独身前往西岐,而申公豹给纣王进谗言,让姬昌亲手杀了马小红,以离间姜子牙与姬昌的关系。姜子牙赶往西岐途中,在河边喝水,手中的碗破碎,满手鲜血,或许意味着马小红遭到了不测。

结发妻子的死亡,对姜子牙的打击自是非同小可,或许当初元始天尊的设置本就是以马小红的死,唤醒姜子牙除纣灭商的决心。

在朝歌城姜子牙卖面遇到姬昌时,看到城墙上的杀人榜,他说在他眼里那是封神榜。死去的马小红,开启了姜子牙除纣伐商、封神大计最重要的一步,自然会在封神榜上榜上有名。

姜子牙对自己的妻子又是如此纵容、深爱,而马小红又是为封神大计献身卫道的第一人,相信作为封神大计主导者的姜子牙,肯定会让自己的妻子成为封神榜上的第一人。

希望封神大战结束后,姜子牙能与马小红成为真真正正的神仙眷侣!姜子牙虽然不能自封为神,但是延年益寿肯定是不会少的,元始天尊想来也不会亏待这个福缘深厚的小徒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姬昌夫人叫什么 姬昌夫人与殷寿是什么关系

全文共 736 字

+ 加入清单

据历料记载,姬昌夫人叫太姒。姬昌第一任妻子是殷寿的妹妹,姬昌夫人与殷寿是兄妹关系。

在殷寿的贵族身份中,殷寿的家族背景无疑给予了殷寿广泛的政治资源和权力。作为商朝开国君主商汤的儿子,殷寿继承了父亲的权力和地位,并成为商朝政治体系中的核心人物之一。而殷寿的母亲则是娥皇的女儿,使得殷寿在民众中具有一定的声望和威信。

在商朝末期,殷寿担任过宰相等重要职务,因此殷寿对商朝政治决策和事务的影响力不容忽视。据史书记载,殷寿推行了许多改革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地方势力,使得政府在政治上更加稳定。这些措施当中包括加大对地方贵族的管控、设立郡县、加强中央官府的权力等,都体现了殷寿对政治体制的改革意图。殷寿试图通过集中权力来增强政府的统治能力,解决商朝末期面临的政治问题。

除了政治上的改革,殷寿还注重发展经济和稳定社会。殷寿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通过减少贵族的经济特权、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等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殷寿还大力发展商朝的铁器制造业,通过技术的提升和工艺的改进,使商朝的冶金技术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这些经济措施为商朝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军事方面,殷寿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升商朝的军事实力。殷寿加强了军队的建设,改进了士兵的训练和装备,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殷寿还改善了士兵的待遇,增加了士兵的福利,以增强殷寿们的忠诚和士气。这些军事措施使得商朝在外部安全和内部稳定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虽然殷寿在政治和军事方面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和智慧,但殷寿的政策也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问题和局限性。由于殷寿过于注重中央集权,削弱了地方势力,可能导致了民众的不满和抗议。殷寿在军事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的改革措施并没有完全解决商朝面临的根本性问题,也没有改变商朝衰落的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姬昌的儿子怎么一个叫伯邑考一个叫姬发?其实是因为古代的姓氏问题了

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姬昌儿子其实大家也知道有一个叫“伯邑考”还有一个叫“姬发”,看名字这三个人真的是一家的吗?不是姓氏都是一样的吗?怎么就变成了这个样子了,所以很多人也在讨论这个问题,其实也不见得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因为古代和现代的姓氏叫法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到底是什么情况,下面接着看!

第一,姬昌、姬发都不是正确的称呼,当时的人们不会这么叫他俩。

姬发确实姓姬,名发,但是可不能称他姬发。因为在先秦,男子称氏不称姓。

今天的人说姓氏,但是在先秦姓和氏是不同的,姓是为了表明血缘关系,是不会变的。同一个祖先的人都是一个姓。氏则是用来分别贵贱,别说同一个祖先的人会有不同的氏,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都会有不同的氏。

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商鞅变法,商鞅是卫国国君的后裔,所以以公孙为氏,即卫公子孙之意,叫公孙鞅;后来公孙鞅到了魏国,魏国有自己的公孙氏,肯定不会继续称他公孙鞅,因为他从卫国来,所以以卫为氏,叫卫鞅;最后卫鞅到了秦国游说秦孝公,孝公将他封在商地,于是他以自己的封地为氏,叫商鞅。

那么当时的人怎么称呼武王呢?登基之前,他应该以王子为氏,因为他是周王的儿子,所以叫王子发。登基之后,以国为氏,叫周发。相似的例子还有夏桀、商纣等。

第二,伯邑考应该也不是一个名字。

先秦称呼别人也不一定用氏+姓的形式,有的时候会使用字+名的形式。比如孔子的祖先孔父嘉,并不是姓孔名父嘉,而是名嘉,字孔父,他的后代都以他的字为氏,所以孔子是子姓孔氏。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名纥,字叔梁。

那么伯邑考是否也是字+名的形式呢?有可能,因为伯字显然是排行,意味着嫡长子,先秦人的字经常会包含着排行,比如叔梁纥的叔字就是排行。那么伯邑考可能名考,字伯邑。

当然还有其他可能,比如说伯是排行,而邑考是名。还有人认为,考字是对先人的尊称,那么伯邑考可能名伯邑,或者名邑,被后人尊称伯邑考。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封神演义马小红怎么死的?姬昌杀了马小红吗?

全文共 1353 字

+ 加入清单

原本姜子牙为了能够有机会逃出朝歌,向纣王撒谎说自己能够在三年之内修建好摘星楼,被封为国师,但其实他这是在为自己找退路,他要带着马小红离开朝歌城。然而最终离开的却只有他自己,也不知马小红为何没有跟随姜子牙一起离开,但是姜子牙被发现逃跑之后,马小红被抓了起来绑在炮烙柱上,要求姬昌杀了马小红,姬昌会为了自己的大业牺牲马小红吗?

姜子牙被元始天尊惩罚下凡,到了凡间之后不仅变成了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头子,更是有一个很厉害的老婆。姜子牙的老婆马小红是扫把星转世,她用一个笤帚疙瘩打了姜子牙一辈子,姜子牙在家中的地位虽然是最低的,但是他却是一个爱老婆疼女儿的好男人,在凡间的日子虽然清苦,但是亲人之间的温情却让姜子牙有了依恋,动了凡心的他魂飞魄散之后,元始天尊都没有能力让他留恋在人间的那一魂一魄归位。

姜子牙死而复生之后对老婆女儿更加在乎,同时他也为自己的老婆女儿和徒弟都做了打算,他知道兰盈和武吉相爱,而武吉又是西岐的二公子姬发,所以他就让兰盈跟着姬发去了西岐,让杨戬和小娥一起去寻找五行上将,去西岐帮助姬发讨伐商王。而他和老婆留在了朝歌,姜子牙一直都在考虑到底该如何封神,姜子牙本来是想带着老婆离开朝歌的,他算到了朝歌即将由大事发生,但是马小红却不愿意离开,说姜子牙说的都是疯话。

而此时申公豹也到了朝歌,申公豹唆使商王建造摘星楼,朝歌城中的男子都被征用为民夫,封锁了城门,姜子牙和马小红都走不了了,而起额申公豹又一心想让姜子牙死,自己完成封神大业,所以他就欺骗姜子牙说元始天尊把封神大业交给了他完成,姜子牙信以为真说出了助周罚商几句话,结果被以谋逆罪绑到了炮烙台,好在姬昌和妲己的相救,姜子牙才保住了性命。

姜子牙知道这一切都是申公豹故意为之,所以就决定以进为退,他知道申公豹要建造摘星楼,所以就告诉商王他可以用三年的时间完成,而申公豹说的是七年,姜子牙得到了商王的重用,成了钦天监的太师,商王赐给他豪宅财富,姜子牙被封的第一天就要带着老婆离开朝歌,但是两个人离开并不方便,姜子牙的老婆被抓住又一次绑到了炮烙台上。

申公豹说姜子牙是姬昌的人,并且让姬昌亲手杀了马小红,马小红知道姜子牙为的都是天下的百姓,她虽然比较凶但是却十分的善良,姜子牙在河边的时候看到碗里的水变成了血,我们可以猜出马小红为了完成封神大业而牺牲了,姬昌也是被逼无奈啊。

申公豹处心积虑想要害死姜子牙,害的姜子牙被送上断头台,姬昌深谋远虑救下姜子牙,姜子牙用建造摘星楼的事情蛊惑纣王,也因此被封为上大夫。

姜子牙真正的目的不是建造摘星楼,他利用纣王给的封号逃出城,在受封当日姜子牙逃出城,马小红被抓包,再次送上炮烙住,申公豹不断唆使纣王杀了马小红,纣王命令姬昌亲手杀了马小红,姬昌倚重姜子牙定不肯亲手杀掉马氏,最后两人皆被处死,而马氏死前留下一句遗言,妲己听到都落泪了。

马小红本是扫把星转世,一直用扫把打姜子牙,实则是在给他力量,如今为了保护姜子牙出城而死,死前临危布阵说出姜子牙是他一生的骄傲,死后也不会放过他,妲己其实很羡慕马小红和姜子牙的感情,妲己突然想到杨戬背叛他,他再也不会遇到这样的感情了,这时候妲己怎么想忘记子虚呢!

马小红死后也被封神,被封为扫把神,在姜子牙灭商重新回到玉虚宫,和马小红相认再续前缘,这一对也是蜜汁甜蜜,怪不得妲己都被感动哭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姬昌为何没有封神?四大伯侯为何只有姬昌没封神?

全文共 967 字

+ 加入清单

《封神演义》当中的四大伯侯中,除了姬昌之外的三位伯侯,最终都被封神了,而且姬昌可以说是前期领导众人反抗商纣王的主要力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为什么最终别人都封神了,只有姬昌没有呢?封神榜上没有姬昌的名字的原因是什么,难道是姬昌没有资格进入封神榜吗?我们今天一起来揭秘,看看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虽然这一点原著当中并没有解释,但是我们可以总结为两点,第一个就是姬昌寿终正寝,第二个就是姬昌是“圣人”,他会享受人间香火,不必上封神榜。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看第一点。我们知道,封神榜上面的所有神仙,其实都是在封神大战当中战死的,不管他是效力于哪一方。换句话说,活着的人是没有办法封神的,除非是像哪吒杨戬那样肉身成圣,也就不用走封神榜的路。

而姬昌并非是战死,他是寿终正寝,而且活得还挺久的,历史上的姬昌活了九十七岁,这个年纪即便是在今天也是高寿,更不要说距今三千多年的商周时期,那时候的医疗条件只会比后来的古代更差,但是却能活九十七岁,可以说是相当令人羡慕的了。既然如此,姬昌当然没有办法上封神榜,他不是在封神大战战死,这一点就无法改变了。

第二点,姬昌是圣人。换句话说,姬昌在自己死后,是可以享受人间的香火的,姬发创立周朝之后,追尊姬昌为周王,民间百姓自然会为他建庙宇,祭拜他,怀念他,这就不同于那些战死的神仙们了,他们死后没有什么人会记得他们,所以进入封神榜就算是对他们的“犒赏”,姬昌拥有了人间香火,就不能再享有神的身份了,也算是鱼与熊掌吧。

其实,就算是成为神,也不见得就一定会比不在封神榜上要好,那些被封为神的人,他们生前的职位,或许比封神之后更高,但是却不得不接受封神的这种事实,而且还要经历一次被别人杀掉的经历,杀掉之后自己还是没有死,自己依旧活着,被封神,进入一个也许自己并不愿意进入的天界,继续当一个不上不下的神,这种感觉也是很难受的。

所以有人也会觉得,封神还不如肉身成圣,自己修炼而来的神位,总比因为天庭有需求而封的神要更好吧,看看托塔天王,他虽然出身不高,能力也不怎么样,但是好就好在他后来遇到了一个地位超然的师父,辈分甚至能和姜子牙相比,成神之后地位自然也是非常高的,这也是其他那些经过封神榜封神之后的人羡慕不来的。

因此这样看来,姬昌没有封神也不是一件坏事,他得到的或许比封神之人得到的更多,而且民间会一直都记得他。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纣王为何不直接杀了姬昌?是不想还是不敢?

全文共 2094 字

+ 加入清单

在《封神演义》的故事情节当中,姬昌曾经来到朝歌做了人质,也正是靠着吃掉了伯邑考的肉做成的包子,而获得了重新回到西岐的机会,可以说这才有了后面的封神故事。然而也有很多人发现,如果当初姬昌被杀掉了,后面的这些故事的走向也能就会完全不一样了。但是既然姬昌就在纣王的手里,而且纣王本身也对姬昌不放心,为什么不干脆直接杀了他呢?纣王不杀姬昌是因为不想杀他还是不敢对他动手呢?1、纣王为何对四大伯侯动手

在《封神演义》中,殷商王朝有四大伯侯,分别是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和北伯侯崇黑虎,其中以西伯侯姬昌和北伯侯崇黑虎名气最大。

四大伯侯国均是相对独立的亡国,无论政治经济还是军事,均不受殷商朝廷掌控,但需要承担举兵勤王的义务,其与殷商朝廷的关系在藩属国与西周诸侯国之间,比藩属国更亲近殷商朝廷,但比西周诸侯国自主权更大。

此外,这四大伯侯国均是大国,每个伯侯国的统治区域内又有两百小国,四大伯侯国的总统治区域,应该超过殷商王朝的半壁江山。

朝廷之下,存在四个如此高度独立的庞然大物,显然已构成殷商王朝极大的不稳定因素。如你所知,削藩或打压地方实力,一直是秦朝以后历代中央王朝的执政主流,秦朝以前的殷商王朝虽不存在削藩,但任何一个雄心勃勃的君主,都绝不会让地方势力威胁朝廷。

因此,西大伯侯国的存在,已经成为纣王的心腹大患,尽管纣王未曾公然流露这种心理。姜王后被害后,纣王在妲己的蛊惑下,曾打算将姜桓楚、姬昌、鄂崇禹、崇侯虎四大伯侯诱骗到朝歌,一举除掉。但纣王想了想,决定先污蔑姜桓楚谋反,并将其杀害。

姜桓楚死后,其子姜文焕悲痛欲绝,举兵造反。这姜文焕骁勇无敌,来势汹汹,一度让纣王寝食难安,可惜他有勇无谋,并未对动摇殷商的统治根基。

当纣王诬陷姜桓楚谋反时,南伯侯鄂崇禹挺身而出,为姜桓楚仗义执言,力辨其没有谋反企图。纣王勃然大怒,乘机将鄂崇禹下狱,后枭首示众。这样一来,殷商四大伯侯,只剩下西伯侯姬昌和北伯侯崇黑虎。

纣王的屠刀最终朝西伯侯姬昌捅去。但众所周知,西伯侯姬昌并未被纣王杀害,而是全须全尾地回到西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2、纣王为何没有杀姬昌

很多人认为,西伯侯之所以幸免于难,在于其装傻充愣,消除了纣王的疑心。纣王认为姬昌是个神算子,故而对他颇为忌惮,可是,当纣王把其子伯邑考的肉做成肉饼,送给姬昌吃时,姬昌却浑然不觉,津津有味地吃下肉饼。纣王因此认为姬昌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连自己儿子的肉饼也算不到,故而放他一马(事实上,姬昌早就算出肉饼的真相,只不过为了欺骗纣王,有意吃下肉饼)。

事情的真相真是如此?如果纣王因姬昌不是神算子便放他一马,那么,他又何必杀姜桓楚和鄂崇禹?这两人也不是神算子。而且,西伯侯姬昌素有贤名,西周又是殷商实力最强的伯侯国,姬昌对纣王的危险显然超过姜桓楚和鄂崇禹,纣王到底为何不杀姬昌?

其实,不是纣王不想杀,而是不敢杀。至于其原因,只需了解姬昌的背后,便一目了然。

姬昌的背后,是一个强大的西周,以及西部的翳徒戎、孤竹戎、鬼戎等戎人势力。一旦纣王杀了姬昌,西周势必与殷商为敌。当然,彼时的纣王并不畏惧一个西周,但关键在于,西周集团不可能再为殷商抵抗戎人势力。戎人势力一直是让殷商头疼不已的边患,西周即使不反殷商,只让戎人长驱直入,都必将严重损害殷商的利益。更何况,万一西周气急败坏,与戎人联合,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与其杀了西伯侯姬昌,不如留着他继续替朝廷镇守边疆。这正是姬昌吃下肉饼后,费仲等奸臣多次提醒纣王姬昌装傻,纣王仍然释放姬昌的原因。纣王未必不知姬昌装傻,但从姬昌的装傻中,他看到了姬昌的顺从,再加上他不敢杀姬昌,于是只好将其释放。

纣王释放姬昌,也使得北伯侯崇黑虎幸免。纣王起初不是不想杀崇黑虎,也不是不敢杀崇黑虎(崇黑虎早已沦为纣王的佞臣),而是崇黑虎与姬昌是世仇,既然留着姬昌,也索性留着崇黑虎牵制他。3.姬昌是怎么死的

姬昌回归西岐城家土后自封周文王,天意建立周国,逐拜姜子牙为相,间接招兵买马,招纳贤良,联合各个有意反商的诸侯国将官等良德之士。最后姬昌死于纣王发起的连年征战之中,临死之前决定先继位给其次子姬发,继续接替父亲姬昌的遗旨,后周室当兴,姬发自封周武王起兵伐纣,在应对征讨的过程中广纳良才,得阐门仙派的相助,不断壮大国力,以西周为首举行了誓师大会,列数纣王罪状,鼓励军队同纣王决战,带领千军万马、阐教玉虚众仙家一路斩将封神,战商军斗截教,姬昌义子雷震子也学艺有成而归来,辅佐周武王姬发的伐纣大军。得阐教与其他诸多仙家之助斩将封神,最后实现战略反攻,从而成功推翻了商汤恶君纣王,正式改朝换代为西周王朝,亦宜各分封土地,以报其立极之功,最终开始了绵延八百多年的周朝列国诸侯时代,如意了姬昌的遗愿。最终以姜子牙封诸神和周武王封诸侯结尾。

《封神演义》一书之中有言:文王有九十九子,雷震子乃燕山所得,共为百子。文王有四乳,二十四妃,生九十九子,有三十六殿下习武,因纣王屡征西岐,阵亡十六位。

姬昌这个人物主要是随着《封神演义》一书的流传而为人们所熟知的,加上经常通过登场于众多与封神榜相关的影视作品之中,以神话剧之中的形象入目亮相,因此广为人知而有名。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为何姬昌的大儿子叫伯邑考,二儿子叫姬发呢?

全文共 922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姬昌大家都很熟悉了,也就是周文王,周朝的基垫者。估计很多人都知道他是西伯侯,却很少人知道他也被称之为西伯昌。在这里的“西伯”是世袭的爵位名,西可以指西岐,也可以指西方。在那个时代,兄弟之间都是以伯、仲、叔、季来做排名,伯也有长兄的意思。昌是姬昌的名字,所以西伯昌就把贵族的封地,家庭排序,名字全说清楚了。

在《封神演义》中,相传姬昌有一百个儿子,让我们熟知的有伯邑考,姬发,雷震子,周公旦,雷震子这一类是收养的,其他的血亲却少有和姬昌同姓的,这时为什么呢?在历史上姬昌真实可考的儿子只有十八个,并没有一百子那么夸张,他们其实都和姬昌同姓姬,比如伯邑考,考是他的名,叫做姬考,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周公旦,旦是他的名,叫做姬旦。

我们都知道我们的邻国日本,他们的姓氏什么井上,田中等,都是以地名为姓。在最初中国的古老姓氏中,也一样多以地名为姓,比如姬姓,据说就是当年黄帝,长期居住在姬水(陕西省武功县的漆水河)旁,所以就以姬水的姬为姓,之后随着封建王朝夏朝的建立,随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职业,管理国家的官员,在这个时候起,姓氏,名字逐渐产生了演变,一些人就以自己的职业,官职作为姓氏来取名,一个是让自己的子孙知道祖上是做什么工作的,另外一个也是贵族表明自己身份用的。

伯邑考是姬昌的嫡长子,按照史书记载,姬昌十三岁,伯邑考就出生了,姬昌给他起名为考,本名为姬考,因为是长子,伯邑考的伯,是和西伯昌的伯意思一样,同样是长子的意思,邑有一种说法是官职,但是邑只是代表一座城池的小官,所以这个解释并不合适伯邑考的身份,而邑另外一个意思是都城,封地的意思,这也符合伯邑考世子的身份,所以称为伯邑考,而不直接叫姬考,这是因为伯邑考这个名字,包含了他在家族里的排序,地位和姓氏等内容。

在称呼的时候,古代不会有人直接称呼你的名字,因为那是不礼貌的行为,称呼字是比较常见的,另外在某一方面,有突出贡献,或是被封了爵位,称呼一般都是称呼爵位,头衔等,这是代表尊称,就如西伯侯,孔子(姓子,名丘,字仲尼),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等等,称呼伯邑考同样是对他地位,身份的一种尊称。而仔细看《封神演义》,其中记述姬发的地方常常写的是武王,而非直接写姬发,这也是同样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姬昌的100个儿子怎么来的?为什么有100个?

全文共 845 字

+ 加入清单

《封神演义》里面的周文王,一共有一百个儿子,但是也很明显,这些儿子并非全部都是他亲生的,比如第100个,也就是雷震子,就是他捡回来的,但是雷震子可以说却是除了姬发和伯邑考这两个姬昌的亲儿子之外,最有名的儿子了。那么,除了他们之外,姬昌还有那么多儿子,都是从何而来,为什么一定要是100个呢?

先来说说历史上的姬昌,历史上姬昌的儿子,史书记载的一共有十八个,除了长子伯邑考,周武王姬发之外,还有很多,比如周公姬旦,管叔鲜姬鲜,蔡叔度姬度等等,只不过很明显的是,除了这些比较有名的之外,很少有人对其他十几个儿子还有什么了解了,甚至少有人知道他们的存在,就像曹操二十几个儿子,很多人却只了解曹植曹丕一样。

很多人所了解的,一定是最为出色,或者历史参与度最高的,这样一来史书中对他们的记载才会更多。而在《封神演义》里面,当姬昌捡到了一个婴儿之后,说这是自己的第100个儿子,也就是义子,为他取名为雷震子。不过书中对于姬昌的儿子的设定是,只有姬发和伯邑考两个是亲生的,其他的全部都是义子,并非亲生儿子。

至于为什么要给姬昌设定这么多儿子,或许是源于一种“文王百子”的愿望吧,古代人的观念与现代人不同,现代人对于生孩子这件事情,也是存在很多不同看法的,有的喜欢多生,有的认为一个就够了,还有的甚至根本不想生孩子,这些观念都是存在的,但是古人因为是以农业为主,所以如果孩子多的话,劳动力就会更多,所以古人喜欢多子多福。

因此,给周文王姬昌设定有100个儿子也就不稀奇了,虽然其中只有两个是亲生的,剩下的都是义子,但是这种设定,不仅体现出了古人多子多福的愿望,也体现出了姬昌的仁慈和善,毕竟不是每个王侯将相都能做到收养这么多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的,这也是一种古人对于姬昌的美好想象,认为他应该就是这样的一位仁君。

书中说文王有百子,但是又没有一个一个的写明白是谁,这说明作者更加在意的其实还是文王本人,而不是他的这么多儿子是谁,做了些什么,因此文王才是重点,他的仁慈,还有古人的观念,都在这一情节当中体现出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姬昌是如何将西岐打造成为了天下第一强国?

全文共 2131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西岐,看过《封神演义》的小伙伴们肯定不会陌生。要想要西岐变得强大,首先必须要有一个长远且可行的治国方略。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西岐之所以能够强大,最终击败商朝,其功勋首推姜子牙。事实上,姜子牙的功劳再大,也不过是人臣。他有再好的建议,也好身为君主的姬昌、姬发能够采纳。因此,姬昌才是奠定西岐强大之路的关键人物。那么,姬昌归国之后,制定了怎样一条发展壮大之路呢?

姬昌告诉百官:“孤既归国,当以化行俗美为先,民丰物阜为务,则百姓自受安康,孤与卿等共享太平。”

这句话中,其实就包含着姬昌治国的核心思想:力行教化,以礼治国。

只是,所谓“教化”,即精神文明建设是个非常虚的东西。姬昌这位大圣人是如何化虚为实,让西岐万民时刻紧跟自己的步伐呢,最终将西岐打造天下第一强国的呢?

姬昌一共用了三招:

其一、高举为百姓谋福利的旗帜。

和暴君纣王任性使气,时刻以自我为中心不同,姬昌常常在公众场合宣扬以民为重的先进思想,高举为百姓谋求福利的伟大旗帜,因此,在西岐百姓心中,姬昌拥有者无人可比的崇高地位。

姬昌归国后,首先兴建了一座宏伟建筑——灵台。

朝歌那纣王修建鹿台惹得天怒人怨,百姓逃离,可是,百姓听闻姬昌要修建灵台,纷纷放下手中农活,自觉前往帮助。

只因纣王建造鹿台,是为了自个享乐,姬昌修建鹿台,则是为西岐万民祈福,居住灵台之中,以先天神数为西岐趋吉避凶。

姬昌担心扰及百姓,于是向上大夫散宜生问策。散宜生提出:对于出工一事,不做统一规定,不愿来的,不予惩罚;愿意来的,每天给工钱一钱。

诏令一出,西岐百姓无不欢欣鼓舞。

在当下,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千百年前,朝廷与百姓之间哪里有这种观念。文王姬昌给做了事情的民夫工钱,在我们看来天经地义,可是,无论是商朝还是其他王朝,百姓给朝廷服劳役,无不是义务劳动,不但要出工出力,还要自带伙食。

在受惯了欺凌,做惯了奴隶的时代,奴隶主给点甜头,奴隶们自然无不感恩。

除了给工钱之外,姬昌的另一个高明举措——埋葬枯骨。

在建好灵台之后,姬昌下令在灵台之畔挖一个湖,以形成水火相济的风水宝局。百姓们在挖土时,挖出一副枯骨。

谁也不知道那枯骨是谁。那些百姓就把枯骨随意抛弃在路边。姬昌巡查工地时,看到了这一情景,急忙命人把枯骨捡齐,放在一个匣子中,选择一个高地,将其妥善安葬。

老百姓们一看文王如此,感动万分。他们说:“圣德之君,泽及枯骨,何况我等人民!”老大王姬昌对一副无名枯骨都能够施以仁德,妥善安葬,何况是对待麾下子民呢。

在百姓面前,身为西岐国主的姬昌,是一个时刻心系百姓,仁德慈爱的君王。这副面貌,当然不是姬昌的全部——姬昌食子,就是明证——只是,无论姬昌还有多少个面目,对于百姓来说,只要能善待他们,不去肆意欺凌,就已经足够。

其二、治理国家时将术与法结合。

姬昌在治理国家方面,颇有自身特色。

在《封神演义》中写了一个“画地为牢”的故事,鲜明地体现了姬昌的治国理念。

樵夫武吉担着一担柴火,到西岐城中贩卖。恰巧遇上姬昌前往灵台。前面武士喝道,武吉连忙退让躲闪。因街道狭窄,武吉特意把柴火换肩挑。一不小心,柴火滑落,扁担暴起,把旁边的一个叫做王相的士兵给当场打死。

见出了人命,现场一片慌乱。士兵们把武吉押到姬昌驾前。姬昌一番审问,最后判定武吉给姬昌偿命。

在古代,即便被判死刑,一般都不会即刻施行,而是拘押起来,等待秋天再行问斩。

西岐没有监牢。按照惯例,司法人员在一个角落画了一个圈圈,让武吉走入圈中。这圈圈就是牢房,武吉不得擅自离开,别人也不敢随便踏入。

为何一道圈圈,就可以让囚犯不逃跑吗?

这就要说起姬昌的特殊本领先天数了。

早在许多年前,西岐百姓就已经知晓,国主姬昌擅长演习先天数,可预测未来。任何跑出圈圈、擅自逃离的囚犯,最终都会被姬昌以先天数找到。一旦被抓捕回来,那些囚犯将受到更加严苛的惩罚。

凭着姬昌先天数的强大保证,西岐治安极好,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种现象,随处可见。

后来,上大夫散宜生见樵夫武吉痛哭,说家中还有老母,乞求回家一趟安排后事。散宜生一来见武吉孝心可嘉,二来觉得有姬昌先天数做后盾,于是批准武吉先行回家,安排好后事之后再回来受刑。

最终,武吉一去不回。姬昌以先天数追踪,发现武吉已经跳崖而死,于是,追捕武吉一事就作罢。其实,武吉一直好好的活着。他得姜子牙帮助,以仙家秘法屏蔽了信号,姬昌查无可查。

只是,姜子牙只有一个,并且,他之所以出手,也是为了引来文王姬昌。就整个西岐来说,在姬昌术与法兼施的情况下,可谓百姓安康,人人守法。

其三、礼贤下士,招揽英才。

善待百姓,让西岐的崛起有了群众基础。术与法结合治国,让西岐万民行事有着明确的准则。

只是,西岐最为缺乏的,是一个文武兼备,尤其是在军事方面有着高超素养的统帅型人物。

为了找到这个人,姬昌下令招贤,并且派遣官员到各地收集民歌,了解民情,自己也多次出城,亲自查访。

最终,姬昌在渭水河畔找到了姜子牙。九十四岁的姬昌一见到八十岁的姜子牙,惊为天人,不但立刻任命姜子牙为丞相,并且举国相托,临终前还要儿子叫姜子牙为尚父。

姜子牙在朝歌的表现可谓窝囊之极。那个被马氏弃如敝履的姜子牙,为何会变成文王姬昌眼中一块宝呢?

原来,姬昌渭水得遇姜子牙,看似一场巧遇,其实是姜子牙苦心两年,精心安排的一个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封神演义姬昌捡到的孩子是谁?是雷震子吗?

全文共 1304 字

+ 加入清单

新版《封神演义》虽然在剧情方面做了很多改动,但整体节奏把控的还算不错,到目前为止也没出现什么太大硬伤。很多观众都在等杨戬的好兄弟雷震子和哪吒何时会出场,只能说这次雷震子和哪吒的出场方式都很特别。姬昌出行忽然天气骤变,一声巨大的雷响过后,姬昌捡到了一个孩子,而这个孩子就是雷震子。雷震子出世以后,子虚的秘壶也找到了真正的主人,接下来就等哪吒了。

姬昌捡到的婴儿是谁?

《封神演义》最新剧情中,皇后死后,各地诸侯前去吊唁,西岐的姬昌收到信函后,能掐会算的他知道大事不妙,虽然是凶多吉少,但是他知道天命不可违,自己必须前去朝歌城!

姬昌临走之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孩子们和城中的百姓!因此他找来自己的心腹, 以及大儿子伯邑考, 把事情都安排妥当,才安心上路。百姓们都前来相送,由此可见,他把西岐治理的有多好,深受百姓爱戴,难怪天尊命令姜子牙助姬昌讨伐纣王,建立西周呢!

姬昌在去朝歌的途中,经过一片小树林,他仰望天空,即将有大雨出现,让士兵都赶紧躲雨,后来他又说,不要靠树太近,因为会有雷电,果然他的话一一都应验了!更让大家不可思议的是突然树林深处传来一个婴儿的啼哭声,深交野外的竟然在一个坟墓前,出现一个婴儿,这也太诡异了吧!

所以的人都吓得胆战心惊,但是姬昌却欣喜若狂, 抱着孩子说道:曾梦见自己将有百子,现在终于圆满了!这个婴儿是一个普通的人吗?在打雷中莫名的产生,非常奇妙,他其实就是未来赫赫有名的雷震子,也是姜子牙讨伐纣王的得力帮手。 更是子虚秘壶的主人,看来子虚该物归原主了!

子虚的秘壶,原本并不是他的,而是雷震子的前世的, 现在秘壶的真正主人已经出现,子虚就不应该再霸占这秘壶了,而应该物归原主!

雷震子正式登场

在最新剧情中,姜王后因为被妲己、费仲等人暗算,遭到了纣王挖眼烙手,最终为了不让妲己得逞,竟启动了献祭仪式,将自己当祭品贡献给上天,最终自焚而死。

姜王后死后,终于进入正题。姬昌和伯邑考也随即登场。

姬昌是西伯侯,史称周文王。他勤于政事,重视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是人人称赞的明君,他的结局也算不错,活了97岁才死,而且是寿终正寝。

关于姬昌,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设定。在《封神榜》中姬昌一共有100个孩子,这最后一个孩子,就是雷震子。

剧中的情节跟《封神榜》中别无二致,姬昌赶路行到燕山,突然遇到大雨。士兵们纷纷躲雨,而姬昌却能够知道这雨何时停,这雷什么时候打。

突然姬昌道:“仔细些,雷来了!”果然,天上打下一道惊雷,吓得士兵们全都蜷缩在一起,这道雷非常的响,仿佛要将天空劈开,书中描述为“震动山河大地,崩倒华岳高山”。

雨停后,大家忽然听到周围有孩子的哭声,姬昌走到一个墓碑前,果然有一个婴儿在啼哭,姬昌抱起这个孩子,见这个孩子面如桃蕊,眼有光华。喜欢的很,于是将其收养为养子:“我命里该有100个孩子,可现在只有99个,适才之数,该得此儿,正成百子之兆,真是美事。”

这个孩子就是雷震子。

雷震子,肋下生“风”、“雷”二翅,是文王姬昌第一百子,也是阐教门人云中子的徒弟。虽然雷震子是出身相当玄妙,但相对于封神榜上的其他角色,并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

雷震子最擅长空战和攻城,是《封神榜》原著中重要的角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