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婴儿吐奶用什么姿势(精选11篇)

浏览

6538

文章

11

篇1:婴儿学步需避免哪些走路姿势

全文共 796 字

+ 加入清单

大部分宝宝在满12个月后就已经进入了学步阶段,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先是扶着支撑物站起来,然后再扶着东西慢慢走,大概1岁半前就已经能单独行走了。那么婴儿学步需避免哪些走路姿势呢?

避免宝宝"八字"脚

宝宝学走路的时候,家长们应避免孩子出现"八字"脚,无论是内八字,还是外八字,都是错误的走路姿势。八字脚的走路姿势,会影响孩子的大脑血液循环,以及骨骼发育和身体体形的发展。因此,当家长们发现孩子有八字脚的趋势时,应及时加以纠正。

避免宝宝鸭子步

有些宝宝刚开始学走路,一段时间之后,走路姿势就像鸭子一样一摆一摆的,并且腿还移动得很慢,像是拖着往前走,这多半是因为孩子有扁平足的缘故。若发现孩子有这方面的问题,家长们要及时帮助孩子纠正,否则很容易影响孩子身高的发育,并且这样的走路姿势一旦形成,也不好看。

避免宝宝O型腿

宝宝两侧对称的膝内翻,大多就是O型腿,如果宝宝走路姿势已经成形,但还是O型腿的走姿,就可能是由于缺钙或者骨骼发育不良所导致的问题,如果不加以纠正,很容易导致骨骼发育畸形。

避免宝宝X型腿

与O型腿相反的就是X型腿,宝宝学走路应避免X型腿的形成。如果发现宝宝总是夹着大腿走路,或者是不愿意走路、不好动,家长们就要及时纠正孩子,避免错误的走路姿势成形。

用学步车练习走路弊大于利

使用学步车带孩子走路省了家长的事,但对孩子有百害而无一利。孩子在探索中由爬行转变为直立步行,这个过程需要大脑运动调节中心的参与、更需要全身肌肉的协同,从而养成一种自觉的、条件反射般的平衡习惯。如果一味依靠外在的辅助力量,而没有自身肌肉主动调整和大脑的高级协调,肯定会影响孩子运动平衡能力的生长发育。

而且孩子使用学步车,两条腿承重时叉开外展,这种姿势会加重肢体的扭转,也会延长O型腿的时间、加重其O型的弧度。专家建议使用学步带,一举三得,既不会防碍孩子学习自主走路,又可以有效保护孩子的安全,家长也不会因频繁弯腰而受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什么是婴儿错误的吃奶姿势

全文共 430 字

+ 加入清单

给宝宝喂奶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给宝宝喂奶并不是把乳头塞进宝宝嘴里就够了,姿势不正确会不但会造成堵奶,还会影响产奶量。什么是婴儿错误的吃奶姿势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错误的哺乳姿势

有的母亲喜欢躺在床上给孩子喂奶,认为这样母子都比较舒适轻松,殊不知,这种喂奶方式可给孩子带来严重恶果,甚至造成耳聋。

这是因为躺着喂奶时,因婴儿的咽鼓管短,位置平而低,将有一部分奶或小儿呕吐物带细菌流到孩子的耳朵里去,加之婴儿的免疫机能尚不健全,细菌侵入耳的鼓室和中耳,婴儿极易得急性化浓性中耳炎,如治疗不及时,就可导致耳聋。所以母亲不要躺在床上给婴儿喂奶,同样婴儿也不要躺在床上吮吸奶瓶,因为这样也可使乳汁顺着婴儿短且低平的咽鼓管流入耳内,污染中耳,也可引起化脓性中耳炎。

正确的哺乳姿势应该是母亲坐在椅子上或床上,将婴儿抱起,左肘部抬高45。,将婴儿头部放在左肋部,再让婴儿吮吸乳汁。人工喂养用奶瓶也是这样,一定要让婴儿头部抬高45度这样可以防止乳汁流入耳内引起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使用婴儿背带姿势不对怎么办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妈妈在选择背带背着宝宝最好还是采用前背式,可以让宝宝脸向外,以满足其对外界的好奇心。那么使用婴儿背带姿势不对怎么办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带宝宝外出时妈妈们都会选择婴儿背带的使用,这样才会让父母们抱着久了累无力,可借助背带受力,更为方便。但不久前,美国联邦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却发出警告,婴儿背带、背巾可能导致婴儿窒息,需谨慎选择并使用。

用婴儿背带姿势不要出错

一般认为,4个月以下的宝宝,由于骨骼太软,最好不要用背带,否则会影响宝宝的骨骼发育。可以使用抱巾,采用前背式,让宝宝躺在抱巾上,父母用双手托住即可。这不仅能让宝宝更舒服,还能帮父母省力。

4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选择婴儿背带。但46个月的孩子,颈部肌肉还未发育好,不能很好地支撑头部,所以,最好采用前背式,让宝宝面向父母,便于家长及时观察宝宝的状态,避免出现因背带挤压口鼻而窒息的危险。610个月的宝宝,还不能很好地独坐,所以最好还是采用前背式,但可以让他们脸向外,以满足宝宝对外界的好奇心。10个月以上的宝宝就可以采用后背式了。但无论是前背还是后背,父母都要随时观察宝宝,避免因挤压出现危险。

父母要注意了在选购背带首先要注意牢靠度,结实耐磨是首要条件。其次看针脚,所有针脚都要细致,在接口及受力点,需要双保险线。如果你对婴儿背带选什么样的好等有关婴幼儿出行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婴儿背带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婴儿为什么喜欢投降姿势

全文共 161 字

+ 加入清单

人的睡眠姿势是千奇百怪的,小宝宝,却坚持自我,始终保持着双手高举头顶,作出“投降”的姿势,为什么宝宝喜欢这种睡觉姿势呢?

婴儿睡觉时将手上举至头部,使血液回流,加速血液循环,他器官得到充足的氧气,对其生长发育大有意义。这种姿势是最容易让宝宝进入熟睡状态,既能促进生长,还能激活宝宝体内的各种活性酶,加速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正确的喂奶与婴儿含接姿势是什么样的

全文共 453 字

+ 加入清单

喂奶姿势看似简单,但其中却包含了很多问题,喂奶姿势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宝宝能否健康成长。合适的方法可以让妈妈和宝宝感到更轻松。不合适的方法容易导致宝宝的哭闹,爸爸妈妈也烦心,正确的喂奶与婴儿含接姿势是什么样的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随着母乳喂养的提倡,越来越多新妈妈开始认识到母乳的重要性,开始采用母乳喂养的方式来喂宝宝,在喂奶期间,新妈妈们要注意了解喂奶的正确方法,这样才能使宝宝更好的吸收母乳,有利于宝宝健康发育。

(一)正确的喂奶姿势:哺乳时将婴儿抱好的四个要点

(1)孩子的头和身体呈一条直线。

(2)孩子的脸对着乳房,鼻子对着乳头。

(3)母亲抱着孩子贴近自己。

(4)若是新生儿,母亲不只托他的头部还应托着他的臀部。

(二)正确的含接姿势

1、嘴张大。

2、下唇外翻。

3、舌头呈勺状环绕乳晕。

4、面颊鼓起呈圆形。

5、婴儿口腔上方可见更多的乳晕。

6、婴儿慢而深的吸吮。

7、能看或听到吞咽。

(三)正确托起乳房的方法

用手“C”字形托起乳房,食指支撑着乳房基底部,靠在乳房下的胸壁上,大拇指放在乳房的上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6:53天婴儿喂奶时窒息身亡 为你解析正确的哺乳姿势!

全文共 1107 字

+ 加入清单

一位出生53天大的婴儿在夜间喂奶时,因为母亲不正确哺乳姿势而导致其窒息身亡。我们在痛心一个幼小生命不幸离世时,我们又不得不在此为哺乳期的妈妈们提个醒,正确的哺乳姿势不仅可以保证自家宝宝的哺乳安全,也可以预防女性乳头疼痛和皲裂。接下来是正确哺乳知识放送时刻,准妈妈们要接好了!

要知道母乳是婴儿成长最重要的养料,它是任何奶粉及营养品都无法替代的。所以各位妈妈们不要因为担心身体走样等问题的顾虑而放弃哺乳这件事情。正确的哺乳姿势需要各位妈妈们做到以下8个要点。

正确哺乳姿势要点一、找一个舒服的姿势

端坐或是躺倒,把宝宝抱在胸前或是让宝宝睡在自己身边。宝宝的整个身体都应该面向妈妈,而不只是头部。如果需要的话可以用枕头支撑自己的胳膊、背部或是支撑宝宝。(一定要确保枕头不会妨碍宝宝的呼吸。)

正确哺乳姿势要点二、喂奶徐专心,不要理会周围的干扰

专心致志地感受紧贴着你胸部的宝宝的嫩嫩的脸蛋儿。如果宝宝没有立刻吮吸,妈妈可以用手指或乳头轻碰宝宝的脸吸引他产生吸奶的反应。

正确哺乳姿势要点三、帮助自家宝宝用正确的姿势吮吸

宝宝应该含住包括乳晕在内的整个乳头。一些宝宝可能得学上一阵才能做到这一点,但这个步骤很关键,因为如果宝宝吮吸的方法不对乳头很快就会感到疼痛。帮助宝宝把乳头衔在嘴中央,衔住的乳晕越多越好。如果有必要的话,把乳房压低一些,为宝宝提供足够的呼吸空间。

正确哺乳姿势要点四、喂奶的时候随时调整自己和宝宝的姿势

要知道你越放松,喂奶的过程就越顺利。

正确哺乳姿势要点五、哺乳开始时,每个乳头轮流让宝宝吸

接下来的几天内,逐渐延长到每个乳头吸10~15分钟。每次喂奶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宝宝的胃口,不要强迫宝宝吃或者不吃。通过体重的增长情况就能知道宝宝的营养是否充足,另一个方便的检验办法是记录更换尿布的频率——新生儿在头六个星期之内,每天应该至少尿湿6到8片尿布,有2到5次甚至更多的大便。两个月以后的婴儿的大小便会减少频率,但是量仍然保持。

正确哺乳姿势要点六、妈妈只需把手指伸到宝宝的嘴巴和自己的乳头之间就能阻止宝宝吮吸,从而方便地让宝宝换到另一个乳头。

正确哺乳姿势要点七、除非你觉得乳头疼痛,否则就可以任由宝宝慢慢地吮吸。

正确哺乳姿势要点八、宝宝吃完,轻拍宝宝背部

宝宝吃完之后,扶着他稍稍直起身子,轻轻拍打宝宝的后背,直到他打嗝为止。给宝宝戴一块干净的围嘴,以防他打嗝的时候溢奶。宝宝有时候打嗝是听不见声音的,关键是要帮他把吞咽母乳时一起吸进去的空气释放出来。

只要各位哺乳期妈妈们可以掌握以下八点哺乳要领,你就等于掌握了正确的哺乳姿势!在此小编在啰嗦一句,掌握正确的哺乳知识于自己于宝宝都是非常重要的!各位妈妈们赶紧get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婴儿正确哺乳姿势

全文共 796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新妈妈来说如何给孩子哺乳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对孩子的爱哪怕有太空那么宽广,也无法让哺乳变得熟能生巧。一旦孩子哭闹起来,妈妈就要手忙脚乱起来。其实哺乳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情,只有知道关键的技巧就会变的非常的轻松。

1、给孩子哺乳时采用坐姿是最好的选择,坐姿可以充分减少妈妈哺乳时的疲劳,所以在哺乳时妈妈可以选择一个有靠背的椅子,也要准备好一个小板凳(小板凳很有用处)。

2、在给宝宝哺乳时可以将喂奶一侧的脚踩在小板凳上,可以方便抬高大腿,这将让妈妈们可以轻松地抬高孩子的头部,让他很容易地靠近母亲的乳房。

3、做好准备后把宝宝抱放在腿上,让宝宝的头枕着妈妈胳膊的内侧,妈妈要用手腕托着宝宝的后背,用另外一只手手托起乳房,先挤去几滴宿乳(这样卫生哦,记得不要让宝宝直接吸食)。妈妈用乳头刺激宝宝口周皮肤,受到刺激的宝宝闻到乳香会张开嘴巴,这时把乳头和部分乳晕送入宝宝口中,让宝宝充分含住乳头。用手指按压乳房,这样既容易吸吮,又不会压迫宝宝鼻子,影响宝宝的呼吸。

4、当宝宝吸食得差不多后,妈妈可用拇指和中指轻轻挟一下两侧的脸蛋,示意宝宝要结束了。然后把宝宝的身体直立,头靠在妈妈的肩上,妈妈要轻拍和抚摩后背,以排出宝宝吞入的空气。避免宝宝打嗝吐奶。

值得注意的是:在宝宝未满3个月前最好不要采用卧位哺乳。因为宝宝的头、颈部力量均很弱,一旦母亲哺乳时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乳房堵住了孩子的口鼻而孩子又没有足够的力量避开,就可能因窒息而发生意外。事实上就发生过多起这样的惨剧。所以只有当孩子4个月后,具备了抬头躲避和用手推开母亲乳房,或用身体动作将母亲惊醒的能力时,才可以用卧位哺乳。如果4个月前,请千万要让爸爸在边上看护。宝宝一次吃奶时间以20分钟左右为宜,最好不要超过30分钟。不要让孩子叼着妈妈奶头睡觉,要是睡梦中的宝宝吸奶,容易造成呛奶。

希望篇喂奶小知识对妈妈们有所帮助,让妈妈们在宝宝的哺乳期轻松省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婴儿含接姿势不正确会带来什么

全文共 771 字

+ 加入清单

不要等宝宝已经很饿了才喂,宝宝吃得太急容易呛;孩子吃饱了不可勉强再喂,强迫喂奶容易发生意外。婴儿含接姿势正确带来什么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基本上可以这么说,任何一个新生儿都会有呛奶的经历,具体程度因人而异。

医生介绍,呛奶是胃食管返流的一种表现。食管有两个主要功能:一是推进食物和液体由口入胃;二是防止吞下期间胃内容物反流。新生儿和婴儿的食管呈漏斗状,黏膜纤弱、腺体缺乏、弹力组织及肌层尚不发达,食管下段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控制能力差,常发生胃食管反流,绝大多数在8至10个月时症状消失。

明白了婴幼儿器官构造的功能特点,为何会呛奶就不难理解。呛奶来自各种各样的因素,比如喂奶姿势不对,吸奶时吞咽过多空气、吸入奶量过多等。

新生儿胃容量约为30~60ml,后随年龄而增大,1~3个月时90~150ml,l岁时250~300ml,故年龄愈小每日喂食的次数应较年长儿多。胃排空时间随食物种类不同而异,稠厚含凝乳块的乳汁排空慢,水的排空时间为1.5~2小时,母乳2~3小时,牛乳3~4小时。

据介绍,呛奶最佳抢救时间仅4分钟。嘴唇或面部青紫、呼吸困难、心跳骤停,这些都是新生儿呛奶后容易出现的症状。发生呛奶后,应将婴儿身体平躺并侧卧,用手拍其背。手掌微窝,拍在婴儿背部要成空心巴掌,引起宝宝身体的震动,从而使其吐出呛入的液体。

如果婴幼儿吃奶之初因咽奶过急发生呛奶窒息,应将其俯卧在抢救者腿上,上身前倾45~60度,利于气管内的奶引流出来。同时也要及时清除婴幼儿口腔异物,让其哭泣或是咳嗽,有利于将气管内的奶咳出,缓解呼吸。

如果呛奶的情况比较严重,那就得赶紧送医院救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现在很多年轻妈妈不会喂奶,经常导致孩子呛奶。有位月嫂曾表示:30%以上的年轻妈妈不会喂奶,喂奶其实是个很讲究的技术活,时机、姿势、速度等,都要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婴儿吃奶瓶的正确姿势

全文共 918 字

+ 加入清单

在喂奶前,将奶瓶的奶水向手腕内侧的皮肤上滴几滴,检查一下奶的温度。牛奶不宜过热,也不宜过冷。你应该提前检查好个奶的流速。把奶瓶的盖子略微松开,让空气能够进入瓶内,以补充吸出奶后的空间。那么,婴儿吃奶瓶的正确姿势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奶瓶喂奶姿势

一定要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来。必要时用垫子或枕头垫好胳膊。把孩子放在膝上,使孩子的头部在你的肘窝里,用你的前臂支撑起孩子的后背。不要把孩子放成水平,应该让孩子呈半坐姿势,这样能保证孩子呼吸和吞咽安全、容易,也不会呛着孩子。

在喂奶前,将奶瓶的奶水向手腕内侧的皮肤上滴几滴,检查一下奶的温度。牛奶不宜过热,也不宜过冷。你应该提前检查好奶的流速。把奶瓶的盖子略微松开,让空气能够进入瓶内,以补充吸出奶后的空间。

如果不这样做,在瓶内便会形成负压,使瓶子变成扁形,而且孩子吸吮非常费力。这时孩子可能会发脾气、生气或者不想再接着吃剩下的牛奶。出现这种情况时,可以轻轻地把奶嘴从孩子的嘴里拉出让空气进入瓶内,然后接着喂奶。

可以轻轻地触碰孩子靠近你一侧的脸蛋,诱发出孩子的吸吮反射。当孩子把头转向你的时候,顺势把奶嘴插入孩子的嘴内。孩子会一下子吸住奶嘴,与吸吮人的乳头一样,将整个奶嘴吸入口内。这时需要注意,不要把奶嘴捅得过深,以免呛着孩子。

让孩子以自己的速度吸食。有时孩子在吃奶的过程中可能停下来,四处看看,玩一玩奶瓶等等,这些都是孩子应该得到的快乐。从孩子刚刚学会吃奶时起,就应该让孩子在吃奶时感到快乐。

面对着孩子坐下,正视孩子的眼睛。不要单纯静静地坐着,要对孩子说话、唱歌,你想发出什么声音都可以,但一定要保证声音听起来舒服、高兴,与现实环境相关。这就是婴儿最初喜欢的谈话方式,一定要对孩子报以动作、手势和微笑。

喂的时候,你一定要保证奶嘴里面充满牛奶,方法是使奶瓶呈一度的角度。如果奶嘴中有空气,会呛着孩子的。

在孩子吃奶吃到一半的时候,换一下手臂,这样会给孩子一个新的视角,而且你还可以休息一下胳膊。这时也可叫顺便轻拍孩子背部使其打一打嗝。

吃过奶后,轻轻而果断地移去奶瓶,以防孩子吸入空气,这时孩子也会放开奶瓶。如果孩子不放开,可以轻轻地把你的小手指塞到孩子的嘴角,使孩子放开奶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婴儿背带不同姿势适合的年龄段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爸爸妈妈们在选择的时候可以给年纪尚小的宝宝选择婴儿背带,婴儿背带按照人体工学原理设计当宝宝坐在背带上时能让宝宝的脊椎以正确的姿势健康成长。其实不同年龄段的宝宝都有不同阶段的背带,也不是所有年龄的宝宝都适合使用背带,婴儿背带不同姿势适合的年龄段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一般认为4个月以下的宝宝,由于骨骼太软,建议少用背带,否则可能影响宝宝的骨骼发育。如果有需要,4个月以下的宝宝可以使用抱巾,采用前背式,让宝宝“躺”在抱巾上,父母用双手托住即可。这不仅能让宝宝更舒服,还能帮父母省力。

这种使用抱巾或背巾的方式在西方国家近年来非常受推崇,宝宝的头贴近妈妈的胸部,可以听到妈妈的心跳(这是他们在妈妈子宫里最熟悉的声音)还能闻到妈妈的奶香,这些都可以带给宝宝更多安全感。

普通背带——

4到10个月宝宝前背式更安全

4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选择婴儿背带。但4—6个月的孩子,颈部肌肉还未发育好,不能很好地支撑头部,故最好采用前背式,让宝宝面向父母,便于家长及时观察宝宝的状态,避免出现因背带挤压口鼻而窒息的危险。

6—10个月的宝宝,还不能很好地独坐,最好采用前背式,但可以让他们脸向外,以满足宝宝对外界的好奇心。10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采用后背式了。但无论是前背还是后背,父母都要随时观察宝宝,避免因挤压出现危险。

特别提醒:用背带抱宝宝时,并不推荐妈妈采用前背-横背方式背宝宝。她表示,首先对于妈妈来说,是单肩受力背宝宝,时间稍久会比较累,同时对于宝宝来说,这也不是个舒服的姿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婴儿吐奶怎么办 正确喂奶姿势很重要

全文共 2053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的新手妈妈们不知道怎么照顾好新生的宝宝,经常会遇到宝宝吐奶的情况,你们知道婴儿吐奶怎么办呢?婴儿吐奶怎么回事呢,今天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婴儿吐奶怎么处理才好呢?看看你们平时都做对了吗?

婴儿吐奶严重怎么办?6个喂养妙招帮你解决

新生宝宝发生的溢奶现象,虽然很普遍,通常也比较轻微,被医生称之为“新生儿正常现象”,但还是让很多新手妈妈相当紧张,每次发生都是手忙脚乱!其实掌握了正确的喂养和护理方法,常见的溢奶完全可以积极预防和轻松护理。今天,我们就为刚升格的新妈提供6个宝宝溢奶的喂养妙招。

如果吃奶后经常溢出少量乳汁,或有少许酸味奶吐出;宝宝溢奶达到每天2次或以上,持续的时间达到3周;改正了错误的喂养和护理方法后,溢奶的现象仍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发生溢奶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宝宝对牛奶蛋白消化不良或过敏。多数情况下,这种状况不会影响宝宝正常的生长发育,新手妈妈只要坚持和调整到正确的喂养方法,就可以得到缓解和改善。

如果可以,应坚持母乳喂养,对于吃配方奶容易发生溢奶的宝宝,建议更换为易消化奶粉。研究表明:与普通的大分子牛奶蛋白奶粉相比,小分子蛋白更容易消化,而且胃里停留的时间更短,可以降低溢奶的发生风险。以雅培的易消化配方亲护为例,它将大分子牛奶蛋白部分水解,而且只选取更容易消化的乳清蛋白——部分水解乳清蛋白12,能有效预防和持续改善牛奶蛋白消化不良引起的溢奶现象。

让新手妈妈也能变身带娃小能手的溢奶预防和护理小贴士,大家要get到哦!

1、吃母乳的宝宝,喝奶时一定要含住妈妈乳头的大部分乳晕;喝配方奶的宝宝,则要让奶液充满奶瓶的整个奶嘴,不要留缝隙,避免吞入过多空气。

2、注意掌握好喂奶的时间间隔、喂奶量,不要一哭就喂,避免强迫喂养和过度喂养。

3、喂奶后不要急于把宝宝放下,可以让宝宝趴在妈妈肩头,用手轻拍宝宝背部(最好能打嗝排出胃内的气体);也可以尝试喂3~5分钟后停一下,轻拍几次再继续喂。

4、宝宝4-6个月后,在母乳喂养或配方奶喂养的基础上应合理添加辅食,添加泥糊状辅食可能有助于减少溢奶;过多地喂水或过多添加果汁、菜汁可能加重溢奶。

5、对于溢奶频繁的新生儿或小婴儿,可以尝试将床头抬高15~30°,减少因发育不完善和体位改变而导致的溢奶问题。

6、喂奶后频繁改变体位也容易引起宝宝溢奶。尽量在宝宝哺乳前更换好干净的尿布,若哺乳后需要更换尿布或清洗婴儿会阴及肛门,要注意让宝宝的小屁股处于身体低位,下肢及腹部不要高于躯干。

婴儿吐奶严重怎么办?家长可以通过以下五种方法可以缓解或者减轻宝宝吐奶现象。

1、改变喂养姿势

尽量抱起宝宝喂奶,让宝宝的身体处于45度左右的倾斜状态。妈妈抱着宝宝喂母乳时,要让宝宝的头部高一些,身子低一些,这样能减轻宝宝吐奶的症状。给宝宝喝奶粉时尽量不要让宝宝躺着喝,坐着或站着比较好。如果是躺喂,喂完后不要马上让宝宝仰卧,而是侧卧一会儿,再改为仰卧。

2、选择最合适的奶嘴孔

使用奶嘴的宝宝要注意奶嘴的大小,太小容易吸入空气;太大容易被呛着而引起剧烈的咳嗽,两者都有可能引发吐奶。

3、改变喂养时间

当宝宝有吐奶症状时,要注意缩短每次喂奶的时间,不要长时间给宝宝喂奶,让宝宝慢慢的消化吸收,慢慢的宝宝肠胃适应了就不会吐奶了。

4、改变喂养次数

如果宝宝有吐奶现象,应该适当的减少喂奶的次数,由以前的2小时一次可缩减为3小时一次。

5、妈妈加强护理

如果宝宝吐奶时,有可能是肚子里喝进空气了,这一般是生理性吐奶。

其实婴幼儿出现吐奶现象,家长没有必要大题小做,只需要合理的分析,或者观察宝宝的身体发育、体重增长情况,就可以简单的判断吐奶需不需要看医生。

6、在喂食完毕后,不要让宝宝马上平躺

先把上半身挺直坐一会儿,并轻拍其背部。在躺下时,也应将宝宝上半身垫高一些,最好是右侧卧,这样胃中的食物不易流出;

7、在喂食之后,不要让宝宝有激动的情绪

也不要随意摇动或晃动宝宝。

一般来说,如果孩子生长发育良好,精神状态很好,吐奶的机会可能性比较大的,一个是吃奶太急,一次吃奶量太大,没有及时拍嗝,如果妈妈的奶很冲,一挤就冲的特别远,最好用剪刀式喂哺姿势,使奶下的不那么急、冲的不会那么大,一般孩子不会呛。

第二,宝宝吃奶以后,如果妈妈母乳很足的话,吃完一个乳房以后就可以给孩子拍嗝,拍3分钟左右,等孩子打嗝儿以后,喂的舒服一些,接着喂第二次乳房。

另外,拍嗝儿是很重要的,吃完奶以后立刻就拍,吐奶严重的孩子在喂奶中间要拍,因为孩子吐奶比较有规律,家长可以根据规律调,有些孩子吃完奶以后,半个小时、20分钟就吐,这种孩子吃完,停10分钟之后还要再次拍嗝,一般停止以后2到3分钟就可以了。

区分孩子是病理性吐奶还是生理性吐奶,一般要观察孩子的状态和孩子身高、体重的增长,如果孩子体重能够正常增长一般没有问题,病理性呕吐,一般孩子消瘦都有这个特点。

结语:不管是母乳喂养的宝宝还是奶粉宝宝都需要在喝奶之后拍嗝,很多的新手妈妈们不知道就会引起宝宝吐奶,希望上述介绍的这些婴儿吐奶的常识和处理方法,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照顾好吐奶的宝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