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出自哪里(精品20篇)

浏览

252

文章

671

篇1:丁香空结雨中愁出自哪里,表示什么意思

全文共 351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抖音上“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这句诗比较火,可是很多人不知道“丁香空结雨中愁”是什么意思,接下来给大家详细说一下。

丁香空结雨中愁的意思是雨中的丁香花让我想起凝结的忧愁,是非常有意境的,出自《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中主李璟的作品,下面给大家说一下古诗原文,如下:

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作者: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整首诗的意思是:

卷起珍珠做的帘子,挂上帘钩,在高楼上远望的我和从前一样,愁绪依然深锁。风里的落花那么憔悴,谁是它的主人呢?这使我越想越加茫然。信使不曾捎来远方行人的音讯,雨中的丁香花让我想起凝结的忧愁。我回头眺望暮色里的三峡,看江水从天而降,浩荡奔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肠粉是出自哪里

全文共 257 字

+ 加入清单

肠粉出自广东罗定,是广东省的一种特色小吃,属于粤菜系。它是广州茶楼、酒家早茶夜市的必备之品,同时也是很多市民早餐的必选之品,老广记忆中的美食之一。

肠粉按地理区分,较出名的有广州的西关肠粉,揭阳小巷里的潮汕肠粉,云浮的河口肠粉等。其中广州的肠粉呈现透明状,口感比较Q弹,通常它的酱料是酱油及其他酱制成,口感较甜,配菜多为生菜。而潮州的肠粉呈现白色,口感香糯,酱料多为蚝油花生酱,配菜各式各样。

广东肠粉主要流派有两种,分别是布拉肠粉和抽屉式肠粉,其中布拉肠粉是以品尝馅料为主;抽屉式肠粉主要是品尝肠粉的粉质和酱汁调料。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青出于蓝出自于哪儿?有什么寓意?

全文共 260 字

+ 加入清单

出自《荀子·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意青,是指靛青,即靛蓝;蓝是指蓝草——可以用于制做靛蓝染料的数种植物的统称,如菘蓝、蓼蓝、木蓝等。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但比水更冷。

荀子用青与蓝、冰与水的关系来比喻学生如果能用功研究学问,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可以比他的老师更有成就。由于荀子这几句话形象深刻,通俗易懂,便为后人所常用,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这个成语在生活中使用非常频繁。比方说,我们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与蓝。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勾股定理最早出自我国哪本著作 勾股定理最早记录在我国古代哪部数学著作中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勾股定理最早出自《周髀算经》,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数学典籍,大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主要阐明当时的盖天说和四分历法。

《周髀算经》简介

《周髀算经》原名《周髀》,是算经的十书之一,也是我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大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主要阐明当时的盖天说和四分历法。唐初规定它为国子监明算科的教材之一,故改名《周髀算经》。

《周髀算经》采用了最简便可行的方法确定天文历法,揭示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囊括四季更替,气候变化,包涵南北有极,昼夜相推的道理。

勾股定理简介

勾股定理又被称为商高定理,是一个基本的几何定理,指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定理是人类早期发现并证明的重要数学定理之一,勾股定理的证明是论证几何的发端,大大加深了人们对数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子宫发育不良的原因出自哪里

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子宫在我们女人身上是比较重要的器官了,它的健康可以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是否幸福,甚至一个家庭是否稳定都是可以直接的影响到的

子宫发育不良原因出自哪里?

1

营养不良、疾病:除了先天性子宫发育不良的原因外,青春期营养不良或患有慢性疾病,也可造成生殖器官发育不良及卵巢激素产生不足。

2

子宫位置异常:正常子宫位置呈前倾位,宫体稍向前,宫颈则向下向后。在洞房后由于精液积聚在阴道后穹窿处,故向下的宫颈易于浸泡在精液内,利于精子向上游动。

3

内分泌因素:有很多女性出现子宫发育不良都与内分泌因素有关,杭州妇科主治医师费旭红主任表示,由于内分泌不良导致的,格外是卵巢功能障碍引起的雌、孕激素分泌不足。

4

垂体-下丘脑-卵巢异常:正常情况下,女性发育成熟后,倘若脑垂体、下丘脑、卵巢等器官发生了“故障”,子宫发育则会迟缓。

特别提示

可以说子宫不仅是我们女性重要器官,还是一个女性的标志,而做为女性的我们应该时刻留意它的健康情况,不要随意的忽视自身的身体变化。做一个会关爱自己的女性,因为先要自爱才更能被他人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报之以琼琚是什么意思 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出自

全文共 374 字

+ 加入清单

“报之以琼琚”的意思是:我用琼琚作为回报。“报之以琼琚”出自《诗经·卫风·木瓜》,原文为: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这句诗的意思是: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琼琚指的是美玉。

《诗经·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译文

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赏析

这首诗表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关于《卫风·木瓜》这首先秦古诗的背景,古往今来的解析多有分歧。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主要有七种说法。现代学者一般从朱熹之说,而且更明确指出此诗是爱情诗,作者当是一位青年男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小康最早出现在我国古代典籍什么中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哪里

全文共 926 字

+ 加入清单

小康最早出现我国古代典籍《诗经》中,语出《诗经•大雅•民劳》,原文是:“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其中“汔可小康”中的汔,是庶几,希望的意思,有的书上也解释它与“乞”或“祈”相同,翻译为企求的意思。

《诗经•大雅•民劳》原文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远能迩,以定我王。民亦劳止,汔可小休。惠此中国,以为民逑。无纵诡随,以谨惛怓。式遏寇虐,无俾民忧。无弃尔劳,以为王休。民亦劳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师,以绥四国。无纵诡随,以谨罔极。式遏寇虐,无俾作慝。敬慎威仪,以近有德。民亦劳止,汔可小愒。惠此中国,俾民忧泄。无纵诡随,以谨丑厉。式遏寇虐,无俾正败。戎虽小子,而式弘大。民亦劳止,汔可小安。惠此中国,国无有残。无纵诡随,以谨缱绻。式遏寇虐,无俾正反。王欲玉女,是用大谏。

翻译:

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稍安康。爱护京城老百姓,安抚诸侯定四方。诡诈欺骗莫纵任,谨防小人行不良。掠夺暴力行为应制止,不怕坏人手段强。远近人民都爱护,安我国家保我王。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稍休息。爱护京城老百姓,可使人民聚一起。诡诈欺骗莫纵任,谨防歹人起奸计。掠夺暴力行为应制止,莫使人民添忧戚。不弃前功更努力,为使君王得福气。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喘口气。爱护京师老百姓,安抚天下四方地。诡诈欺骗莫纵容,反覆小人须警惕。掠夺暴力行为应制止,莫让邪恶得兴起。仪容举止要谨慎,亲近贤德正自己。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歇一歇。爱护京师老百姓,人民忧愁得发泄。诡诈欺骗莫纵任,警惕丑恶防奸邪。掠夺暴力行为应制止,您虽年轻经历浅,作用巨大很特别。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稍舒服。爱护京师老百姓,国家安定无残酷。诡诈欺骗莫纵任,小人巴结别疏忽。掠夺暴力行为应制止,莫使政权遭颠覆。衷心爱戴您君王,大力劝谏为帮助。

注释

“民亦劳止”——亦,语助虚词,止,有的书上解释也是语助虚词,但也可以理解为“之”,是一个代词;

“汔可小康”——汔,庶几,希望的意思,有的书上解释它与“乞”或“祈”相同,是企求的意思;

“惠此中国”——惠,动词,给予好处;中国,指京城,也就是周王朝朝廷区域;

“以绥四方”——绥,平定、宁静;四方,天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七八定律是什么梗?出自哪里?

全文共 351 字

+ 加入清单

“七八定律”这个梗出自日本的动漫产业,“自古七八出福利”是一些动漫迷们在追番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规律,意思是一般动画更新到了第七话、第八话的时候,经常会放出福利,最常见的就是温泉或者海边的泳装画面。现在不能确定是哪部番剧开启了这个约定俗成的惯例,但它的确已经成为了日漫中定律一般的存在。

随着动漫产业的发展,基本每个季度都会更新大量番剧,很多动画制作公司在制作动画时,会有一些类似于约定俗成的制作习惯,例如反重力裙子、三集定律、七八定律等等,都是比较常用的手段。

七八定律是网友们总结出来的,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也并不一定准确,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大多数动漫番都是十三集左右,七八集一般是故事小高潮后的空窗期或者大结局前的铺垫,一般比较乏味,为了保证追番率,一般会放出福利回吸引大家的兴趣,后来就形成惯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不拘一格降人才是谁的诗句 不拘一格降人才出自哪里

全文共 316 字

+ 加入清单

不拘一格人才”是龚自珍的诗句。龚自珍,字璱人,号定庵、羽琌山民,仁和人,是我国清代著名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不拘一格降人才”一句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译文: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像万马齐喑一样的局面,毕竟让人心痛。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龚自珍的代表作有《己亥杂诗》、《漫感》、《浪淘沙·写梦》等。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于谁?

全文共 484 字

+ 加入清单

谢安

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于东晋人谢安。东山再起,出自唐·房玄龄等《晋书·谢安传》。这则成语意思是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于东晋人谢安。东山再起,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唐·房玄龄等《晋书·谢安传》。这则成语意思是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其结构为偏正式,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

谢安年轻时曾做过官,后来辞去官职,跑到会稽东山隐居起来了。隐居后,他整天游山玩水,吟诗作画。朝廷屡次要他出山做官,他都不去。到了40岁时,谢安终于应召人朝,再度做官,直到任宰相之职。他曾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八万军队抗击80万前秦军队,取得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的指挥者之一。这个成语原比喻隐退后再任要职,现在常比喻失势后重新得势。

《世说新语·排调》:“谢公在东山,朝命屡降而不动。后出为桓宣武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出瞻送。高灵时为中丞,亦往相祖。先时,多少饮酒,因倚如醉,戏曰:“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今亦苍生将如卿何?”谢笑而不答。”“谢公始有东山之志,后严命屡臻,势不获已,始就桓公司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青铜器时代距今多少年 青铜器出自于哪个朝代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青铜器时代到现在,最长大概是在5000年左右,相当于是出现在尧舜禹传说时代。在历史的记载上,人们很早就已经开始铸青铜器。在当时我国的青铜器数量就比较多,其中也会包括很多不同的种类,有乐器,酒器,另外还会有铜镜,兵器以及工具等。

一、历史上最早的青铜器是什么

最早的青铜器到现在为止大概是5000年,在那个时候又被称之为‘金”或“吉金”,这其实就是红铜和其他化学元素的合金表面上会呈现出青绿色。在我国最为古老的一种青铜器就是单刃青铜刀,这也是如今世界上最为古老的一种青铜器,根据鉴定,早已拥有了数千年的时间。

二、青铜器发展历程

发展的过程早就经过形成期、鼎盛时期和转变期。形成期主要是发生在龙山时代,大概是在公元前2800年之间。在古文上有明显的记载,人们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拥有青铜器。特别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会发现有许多的青铜器制品。

三、青铜器

我国一开始出现的全部都是一些小型的青铜器。在夏代刚刚开始时拥有青铜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铜器的种类变得比较丰富,甚至还会出现一些有精细纹路的花纹。进入到商朝的晚期,还有西周的早期青铜器,开始进入到顶峰时期。拥有着众多的种类,而且相对比较浑厚。在进入到春秋晚期,我国人可能早就已经失去原本的工艺。在这一个过程中石蜡融化之后就会逐渐的流出,慢慢的就会形成一种不一样的空腔,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最后往空腔中浇注铜水,慢慢的就可以有效制作成一个不一样的青铜器,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说唱wap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全文共 360 字

+ 加入清单

说唱wap是美国说唱歌手梅根以及卡迪B合作演绎的单曲,wap指Watermelon(西瓜),Apple(苹果)和Pineapple(菠萝)的组合单词,单曲名称就叫做《西瓜苹果菠萝》。这是因为卡姐热爱水果,喜欢吃水果,她希望自己变成新一代水果姐的缘故,在2020年8月由大西洋唱片发行,是卡迪B发行同名专辑的主打歌。

说唱指一种音乐风格,英文为rap,是指有节奏地说话的特殊唱歌形式。它以在机械的节奏声的背景下,快速地诉说一连串押韵的诗句为特征。这种形式来源之一是过去电台节目主持人在介绍唱片时所用的一种快速的、押韵的行话性的语言。

说唱起源于20 世纪70 年代中期在纽约南Bronx 地区。说唱的兴起与摇滚乐的诞生都在50 年代,发源在非裔美国人的社区,这种新的音乐形式逐渐吸引了一些白人音乐人,并开始参与到说唱的创作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15551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全文共 371 字

+ 加入清单

15551这个数字梗比较流行,不过很多人对于15551这个梗不是很了解,下面给大家详细说一下15551什么梗。

15551的意思是噫呜呜噫,是用来形容哭泣的,有嘲讽的语气,使用是比较广的。在微信聊天过程中,很多人会使用到15551这串数字,在交流中是比较火的。不过15551的使用要看在什么情况下,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使用,不然会造成误会,毕竟它有嘲讽的语气,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分寸。网络上的衍生的数字语言比较多,需要对每一个的意思都要弄清楚,这样使用会达到预想的效果,如果乱用的话,可能会产生很多的笑话或者误会,所以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在合适的时候用效果会更好。对于15551这串数字,建议还是要少用,因为它的嘲讽的语气可能会使人误会,使用时要掌握好分寸。

15551的意思是噫呜呜噫,有嘲讽的语气,主要是用来形容哭泣的,使用时要掌握分寸,合理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现存最早的广州地志刻本,出自不服老的清官之手!

全文共 2787 字

+ 加入清单

在“北、上、宽、深”四大一线城市中,广州凭借其强大的国际金融贸易和中国南门的地理优势,位居第三。作为中国最大、最长的对外贸易港口,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广州,一个发展中的一线城市。(网络图)

公元前214年,秦朝在岭南地区的东部建立了一个郡,因其靠近南海而被称为南海郡。公元226年,三国的大吴孙权把胶州改为广州。广州的名字首次出现。此后,广州更名为南海县和幸福府。公元970年,北宋灭汉后,府及其周边地区被划分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两个行政区域,以合江和云开山为界。这两个行政区分别称为广东和广西,其中广东共有14个州,由府管辖。为了地址方便,法院改名为王星府广州,至今仍在使用。

广州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岭南主要是指广东、广西、湖南三省的小区域,自古以来就被中原人称为“蛮夷之地”。在广州这个“蛮夷之地”的中心,自然没有自己的地方志。这对后代研究岭南文化极为不利。

元初,随着广州路七县地方志的出版,这一现象终于得到改变。一位心怀不满的官员所写的这本古书,不仅给后人留下了800年前广州的概貌,也为岭南文化的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不接受老年的“上帝判决”

广东增城西部有一个古村落,名叫沙村(包括现在的新屯村和南安村)。沙村南面有一条牌坊街,街尾有一个普通的庭院。院子里住着一位罕见的老人,名叫陈大真。他早上学习,练习拳击,白天欣赏山川,教儿孙,通过文学结识朋友。当他到达时,他很放心。

广东增城陈大珍故居。(网络图)

元大都七年(1303)秋的某一天,陈大真收到了广东巡抚房鹿(后)的来信。房鹿是一个非常仁慈的人。他出生在江阴(今江苏省)。他是一名官员,名声很好。他的信的目的很简单。希望陈大真能够着手完成一部广州地方志。编纂过程将提供两种协助:一是推荐广州路教授卢桂孙(宋代设立的县衙以上教育官员)协助;另一个是检查房鹿本人的地方志文本。

原来,房鹿在准备广东省的廉政资料时,发现广州的地方志其实是空白的。虽然几年前完成了《南海纪年》,但有许多明显的错误根本不能用。其他资料来源于前代史书的零散章节,查阅起来很不方便。“我堂堂的元朝,疆域数万里,只是广州,地图上可是黑芝麻点。如果我们不注意历史,几年后人们怎么能找到"黑芝麻"的历史、地理、风俗和其他信息呢?想到这里,房鹿决定邀请人们来修复广州的地方志。在仔细考虑和查阅了相关文件后,他写了一封信给沙村的陈大珍。

75岁的陈大真很少考虑回信。一是感谢房鹿的赞赏。封建文人特别重视知恩图报,陈大真也不例外。第二,陈大真有一颗创造历史的心。他非常清楚,在宋元时期,官场要想取得成就是不容易的。最好找个机会写一本历史书,给后代留下一个信息。

准确地说,陈大真的心脏修复历史已经有几十年了。他是南宋保祐年间的进士。先后担任博罗县(今广东省)主簿、周琦(今湖北省)知县、雷州周知(今广东省)知县。在他的任期内,他清正廉洁,果断果断,处理了许多积累的错误,被人们称为“神圣的判断”。在处理公务时,陈大真也写诗和散文。他想写一本地方志,但他忙于其他事务,所以不得不牢记这个想法。

陈大真的肖像。(网络图)

宋元战争频繁,陈大真看到宋廷无能。政府更迭只是时间问题。他无法改变战争局势。他不妨退休去农村。于是他辞职回到沙村,过着云里鹤的生活。与此同时,宋端宗曾召见他为侍郎,元世祖也给他宣传广东儒学,但陈大真以生病为由拒绝了。

不想当官员并不意味着没有野心。这位老人已经下定决心走上千里,修复历史的想法没有改变。因此,当陈大真给房鹿回信时,他开始查阅有关广州和岭南的资料。

地方志中的许多亮点

陈大真说他要做什么,他夜以继日地编纂广州地方志。一是在官场上的陆龟孙提供了政府有关部门收集的各种层次的历史记录,节省了大量的寻找资料的精力。其次,他在当地政府工作多年,熟悉对方档案的风格等等,所以他写得很方便。饶是如此,为了获得准确的材料,陈大真仍然无视时代的先进,深入民间了解情况。

在陈大真的苦心经营下,20卷本的《大德南海志》初稿不到一年就完成了。房鹿收到手稿,仔细检查,并在1304年冬天将《付梓》一书向世界发行。

《大德南海志》是现存最早的广州旧志,以广州旧名“南海”为题,详细记载了元代大德年间广州路下七县(南海、番禺、东莞、增城、象山、新会、清远)的历史沿革、地理位置、户籍、舶来品和古生物发展情况。这是一部综合性的地方志,包含历史、地理、古生物学和其他领域的知识。

《大德南海之影》一书。(网络图)

从现存《大德南海志》残卷的内容来看,它有许多影响后世的亮点。

首先,本书详细介绍了元朝初年中外交流的情况。该书认为广州是岭南的一个大镇,“先夷后夷”,可以说是元代对外交通的一个重要地区。因此,在第7卷《外国商品》中,该书将外国商品分为8类,包括珍宝、香品和药品,共有71个品种,涉及100多个国家。其中尤以鹤顶、血皮、香品对后世影响深远。

第二,这本书记录了许多岭南地区的生物。例如,对于贡品故宫的特产岭南荔枝,该书不仅称之为“佳品,更是增城之品”,还列举了将军、小将军、状元红等十多种增城荔枝,并详细介绍了金钗子的品种特点。这些是研究岭南荔枝的珍贵史料。

荔枝产于荔枝之乡增城。(网络图)

第三,这本书有自己的编纂风格,充分发挥了“详现在,略远”的原则。例如,在《广州的始末》一节中,该书将广州历代的账目和税收与元初的账目和税收进行了比较,具有明确的科学和历史价值。

附言

虽然《大德南海志》的许多集锦出版顺利,但由于元朝政府的忽视和频繁的战争,该书并不多见,流传也不广。明六年(1441年),在编纂《文远葛书目》时,将《大德南海志》十余卷收入第十九卷。明末崇祯年间,当南海知县朱广西编纂县志时,他在许多方面都未能找到《大德南海志》,因此他在县志中留下了“今无”一词。

沧海朱彝。200多年后,清光绪30年(1904年),吴县藏书家曹在武昌的一家书店无意中买下了《大德南海志》。虽然只有六到十卷,只有原著的四分之一,他仍然欣喜若狂。六年后,曹死了,剩下的《大德南海志》给了广东藏书家潘。潘石的后人精心收藏,几年后献给国家,现在收藏在北京图书馆。800年后,流浪的大德南海之终于找到了一个真正的家。

解放后出版的《大德南海志》残卷。(网络图)

《大德南海志》虽然流传甚广,但作为宋元时期介绍广州的珍贵史料,随着同一地区其他史书的消失,它显示出越来越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时至今日,研究宋元时期海外贸易、深入挖掘岭南文化的学者和学者都无法回避。从这一点来看,清朝的官员陈大真,不管他的晚年,完成了现存的第一部《广州年谱》,这是非常值得的!

-

[参考]

1.《广州人传》,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2.论文发表于《大德南海志考》和《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

3.论文《大德班南海纪年后记》,王贵臣主编,广州师范大学学报,第20卷,第3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观鸟捕蝉图出自哪个墓 观鸟捕蝉图在哪个墓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观鸟捕蝉图出自章怀太子墓,《观鸟捕蝉图》是墓中的一幅壁画,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在这幅画中,表现了唐宫廷仕女们寂寞无聊的空虚生活,只好自寻乐趣,排遣心中的苦闷。

作品内容

这幅画没有作者,是章怀太子墓中的一幅壁画,画面由三个仕女及鸟、树、蝉、石组成。此图所绘仕女形象写实,画家用流畅的线条,准确地勾勒出仕女的表情和装束,描绘细腻,着色浓淡结合,鲜艳明快,形象刻画形具而神生。壁画设色艳丽,技法精湛,所绘人物、树木,生动自然。

作品赏析

这幅图表现了唐宫廷仕女们寂寞无聊的空虚生活,在深宫中,她们忍受着痛苦,度日如年,过着“观鸟捕蝉”式的寂寞无聊生活。高大的宫墙让这些原本漂亮的女性失去了自由,失去了爱,失去了本应属于她们自己的幸福和快乐。只好自寻乐趣,排遣心中的苦闷。

在这幅画中,画家虽没有表现出一寸宫墙,却使观者感到了宫墙的高大和森严;虽没有时间的交代,但一只小小的夏蝉和这只美丽的戴胜鸟就清楚地告诉观者,这是在流火的七月;虽没有大的人物动作设计,却使观者感到她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在这里,这三位仕女是没有太多自由的,那只小蝉也面临着被捉住的可能,只有这只戴胜鸟是自由的,也最能使美貌渐衰的仕女叹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今晚月色真美出自哪里

全文共 348 字

+ 加入清单

今晚月色真美(日文:月が綺麗ですね/今夜は月が綺麗ですね)出自与夏目漱石相关的传说。后来被多部作品引用为经典剧情台词。

传说中,夏目漱石在担任英文教师时,看到学生将"I love you"翻译成「我爱你」时表示「哪有日本人把『我爱你』挂在嘴边的!不如译作『月色真美』,这样日本人才能懂。」(日本人が『愛しています』だなんて言うものか。『月が綺麗ですね』とでも訳しておけ。それで日本人は分かるものだ)[1]。不过,这个逸闻事实上在夏目漱石逝世后才开始出现,很有可能是后世杜撰。 除前文所述的表达好感、告白以外,有的人们或虚构作品角色会因为不知如何开启话题,遂采用当时的天气、昼夜时段、景色等事件做为开头,故而常见类似「今晚的月色真美」作为开头句。

这句台词也常用在特定人士在夜晚向指定对象搭讪的场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出自哪里

全文共 309 字

+ 加入清单

出自《论语·子罕篇》。《论语·子罕》是春秋战国的语录体散文,本篇共包括31章。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弟子对其师的议论。此外,还记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动。

翻译

有智慧的人不会疑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论语》简介

《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退避三舍出自哪儿?有什么典故?

全文共 348 字

+ 加入清单

退避三舍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讲述的是晋公子重耳逃亡到楚国,楚成王以礼相待,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有名的晋文公。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后人用“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避免冲突。

在当今的运用中,有委曲求全、避君三舍、远而避之、望而生畏、退徙三舍,这样一些词与退避三舍意思相近。而像针锋相对、锋芒毕露、长驱直入、争权夺利、周旋到底、迎难而上这些词语则与它的含义相反。

我们经常会在生活的运用这个词语,例如:像臭豆腐之类的食品,很多亚洲人很爱,但味道让西方人闻了就退避三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金戈铁马出自那首诗?说的是什么?

全文共 353 字

+ 加入清单

金戈铁马这个成语原意是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这个成语出自北宋欧阳修编撰的《新五代史》。《新五代史.卷二十八·唐臣传·李袭吉传》中记载:“毒手尊拳,交相於暮夜;金戈铁马,蹂践於明时。”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在夜晚相互暗中打击,在白天战争践踏四方。

这个成语形容战士的雄壮英姿时,在古代多有引证。如宋代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

金戈铁马在使用的时候有两种用法。既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我们可以造句:当年那位率领金戈铁马、驰骋沙场的大将军,如今也已经垂垂老矣,真是岁月不饶人!

金戈铁马的近义词是金戈铁骑,两个成语都是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行半里者半九十出自 行半里者半九十出处

全文共 240 字

+ 加入清单

行半里者半九十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谓秦王》,原文是:“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

行半里者半九十原文是:“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释义: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

行半里者半九十成语意思可以从字面来理解,“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意思是行百里路,走了九十里,也只是走了一半;深层含义就是事情越接近完成时越艰难、越关键,不能到最后一刻就因为困难没有动力,就草草了事,鼓励人们做事要善始善终,坚持不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