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孙权劝学文言文题目及答案【精选20篇】

浏览

3297

文章

1000

篇1: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未若柳絮因风起

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太傅①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导读:在文辞上下功夫提炼,叫做炼字。一字的精当,往往流传千古。"柳絮因风起"就使谢道韫名垂千古。

注释:①谢太傅:谢安,字安石,东晋政治家,官至宰相。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俄而雪骤()

2.白雪纷纷何所似()

3.撤盐空中差可拟()()

二、翻译

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与"撒盐空中差可拟"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差强人意B.参差不齐C.成绩差D.出公差

四、谢道韫,东晋女诗人,王凝之之妻,世称"咏絮才"。请再举出1-2个古代炼字流传千古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出出于本文的成语:______________。

【参考译文和答案】

80.未若柳絮因风起

东晋的政治家谢安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和子侄们聚集在家中讲论文章方面的事。一会儿工夫雪越下越大了。谢安很高兴地说:"白雪纷纷地下着像什么呢?"他哥哥的儿子胡儿说:"用撒盐空中大体上可以形容。"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用柳絮因风起好。"谢安高兴地大笑。

一、1.大,猛2.像什么3.大致形容

二、柳絮凭借风力飘在天空。

三、A

四、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绿"字;韩愈、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敲"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文言文重点篇目考点:《如梦令》

全文共 1230 字

+ 加入清单

译文: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于是就问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只对我说:“海棠花依旧如故”。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1.结合全诗内容填空。

(1)“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2)作者采用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间接抒情)的写法,表达了对春花的留恋和惜别的伤感之情。

(3)作者采用委婉含蓄手法,表达了对春花的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4)“浓睡”在词中的意思是酣睡。

2.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

答:写出了春天晚上,雨点疏落,风刮得很猛烈的情景。(要点:时间和“风”“雨”的情态。)??

3.这首小令用精练的语言写了一段对话。其中“绿肥红瘦”是什么意思?请作简要赏析。

答:意思是叶子肥大了,花儿更稀少了。绿肥红瘦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绿指代叶子,红指代花儿。作者精心地选择这两个色彩对比鲜明的词语,强化了春末夏初的景色特征,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4.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作者采用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间接抒情)的写法,表达了对春花的留恋和惜别的伤感之情。

5.“不消”在词中的意义是什么?

答:“不消”表面上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6.这首词主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答:关切与憧憬美好事物,无忧无虑的情怀。

7.“绿肥红瘦”妙语天成,为文坛之绝唱。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赏析。

答:“绿”“红”:用颜色来借代海棠的叶和花,“肥”“瘦”:用拟人描绘雨后海棠的花叶形态。有创意地写出了暮春风雨后花叶的神采,表现了女主人不同凡响的文雅情深。

8.在细雨潇潇,风湿猛烈的暮春季节,词人是怎样的心情?为什么词人会产生这样的心情?

答:苦闷伤感;以花自喻,由花的凋零联想到自己的青春易逝。

9.这首词通过对爱花惜花行为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词人的怎样情怀?

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既有爱花惜花的情感,又有对春光流逝的眷恋和红颜易老的感伤。

10.诗人爱花惜花的行为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试问“卷帘人”。

11.理解性背诵。

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运用借代和拟人,创造性地写出了暮春风雨后花叶神采的句子是:

12.选择题。

(1)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

A.“浓睡不消残酒”表明作者一夜未眠,但仍然酒意未消。

B.“知否?知否?”是“卷帘人”在追问。

C.这首词押韵的字是“人”和“旧”。

D.这首词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惜春伤感情绪。

(2)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错误的一项是(?D?)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编辑推荐:初中文言文重点篇目考点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李牧者赵之良将也文言文阅读翻译 李牧者赵之良将也文言文翻译

全文共 1711 字

+ 加入清单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出自文言文《李牧传》,原文翻译如下:

李牧是镇守赵国北部边疆的优秀将领,多年驻扎在代地雁门郡,防御匈奴。他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任命官吏,城市的税收都送进将军幕府中,作为士兵的费用。(他下令)每天杀几头牛犒劳士兵,教导士兵学习射箭、骑马。他谨慎地把守烽火台,多派侦察人员,厚待战士。

制订规章说:“匈奴如果侵入边境来抢掠,应立即进入营垒坚守,有胆敢擅自捕捉俘虏的处斩刑。”匈奴每次入侵,烽火台就严谨地举烽火报警,战士们随即进入营垒防守,不敢应战。这样过了好几年,也没有什么伤亡和损失。可是匈奴认为李牧是胆小怕事,即使是赵国的边防兵也认为“我们的将军胆小怕事”。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仍然以前一样。赵王发怒,调他回京,派另外的人替代他边将的职务。

一年多,匈奴每次来侵犯,新将领都领兵出战。每次出战,多是失利,伤亡损失很多,边境上老百姓不能耕种、放牧。当时又请李牧出山,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自己有病。赵王就又强迫他出任边将,派他去统率军队。李牧说:“大王一定要任用我,要让我像以前那样做,我才敢接受命令。”赵王答应了他。

李牧到达边境,按照原来的法规、号令办事。匈奴好几年一无所得,但是人们始终认为李牧胆怯。守边的士兵常得到奖赏却不被使用,都希望与匈奴一战。这时李牧就准备了经过挑选的兵车一千三百辆,精选出战马一万三千匹。还有曾经获得百金奖赏的勇士五万人,能拉硬弓的优秀射手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进行军事演习。又大力组织放牧,让人民布满山野。匈奴派出小股兵力入侵,李牧部众假装败逃,丢下几千人给匈奴。匈奴单于听到这个消息,率领大批军队入侵。李牧大量布下灵活奇特的战阵,从左右两边包抄反击匈奴,大败匈奴,斩杀匈奴十几万人马,单于逃跑。这次战役以后的十几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上城市。

赵悼襄王元年,廉颇逃跑到魏国,赵王派李牧攻打燕国,攻下了武遂、方城。过了两年,庞援打败燕国,杀死剧辛。过了七年,秦国在武遂打败并杀死赵国扈辄杀了十万赵军,赵王就任命李牧做大将军,在宣安攻击秦军,打败秦军,赶跑秦国将领恒奇。赵王封李牧为武安君。过了三年,秦国攻打番吾,李牧打败秦军,向南抵御韩国、魏国。

赵王迁七年,秦国派遣王翦攻打赵国,赵王派李牧、司马尚抵抗秦军。秦国用大笔金钱贿赂赵王的宠臣郭开,施行反间计,说李牧、司马尚想要谋反。赵王便派赵葱和齐将颜聚代替李牧。李牧不接受命令,赵王派人秘密逮捕了李牧,把他杀死了。撤销了司马尚的职务。这以后三个月,王翦乘势急速攻打赵国,大败赵葱的军队,杀了赵葱,俘虏了赵王赵迁和赵军将领颜聚,终于灭亡了赵国。

原文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馀,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於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馀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居二年,庞暖破燕军,杀剧辛。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於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於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地震文言文翻译 地震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在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戍刻,发生大地震。那时,我在稷下做客,与我的表兄李笃之在灯下饮酒。突然听到一声雷鸣般的声音,从东南方向传来,滚向西北方向。所有的人都吓了一跳,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不久,他看到桌子摇晃起来,酒杯翻了;屋梁上的房柱发出咔咔的断裂声。大家都惊呆了,面面相觑。经过很长时间,才醒悟原来是一场地震,急忙跑出房子。看见屋外那幢楼,一会儿斜倒在地上,一会儿又竖了起来;墙倒屋塌的声音,混合着小孩哭声,一片沸腾,震耳欲聋。人们晕眩得无法站立,只能坐在地上,与地面一起颠簸。河在岸上翻腾了一丈多远;鸡叫狗叫,城里一片混乱。一天之后,又有一点平静的时间。又望望街上,男女赤身裸体地聚在一起,争相谈论刚才的事,全都忘记了穿衣服。

不久,听说这次地震时,某处有口井筒倾斜,无法再打水了;某房屋楼台北向倾斜;栖霞山裂开了道缝;沂水陷落一处有几亩地的洞穴。这种奇特的大灾难真是罕见啊!

原文:《地震》清代:蒲松龄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

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吴王欲伐荆文言文翻译 吴王欲伐荆出自哪里

全文共 479 字

+ 加入清单

《吴王欲伐荆》的译文:

吴王想要讨伐楚国,告诉他的近臣们说:“敢进谏的人处死!”门客中有一个年轻人想进谏可是又不敢,就每天他都在怀里揣着弹弓和泥丸,到王宫的后花园,露水湿透了他的衣服,像这样过了许多天。

吴王对他说:“你过来,苦于什么事要把衣服沾湿成这样啊”(年轻人)回答说:“园子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它在高处鸣叫,吸饮露水,却不知一只螳螂在它身后;螳螂弯曲着身子紧紧贴附在树枝上想捕捉这只蝉,但不知黄雀在它旁边;而当黄雀伸着脖子想要啄螳螂时,却不知道我的弹丸在它下面呢。这三个都只考虑到眼前利益,却不考虑身后的祸患。”吴王说:“说得好啊!”于是就取消了这次出兵。

《吴王欲伐荆》的原文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选自《说苑》)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伤仲永

全文共 1068 字

+ 加入清单

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①。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②,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③。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导读:一个"未尝识书具"的人会要书具,而且不但能写字,又能作诗,这是不足为信的。但本文写作意图在于借此劝年轻人要努力学习。

注释:①世隶耕:祖祖代代都从事农业。隶,属。②书具:书写的用具。③并自为其名: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3.父利其然也()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4.从先人还家()

二、翻译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学习本文后,你有何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译文和答案】

89.伤仲永

金溪县有个人名叫方仲永,祖代都从事农业。仲永五岁时,尚未认识书写用具,有一天忽然哭着要它。他的父亲感到很奇怪,到附近人家借了给他,他立即写出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他的诗主要意思是孝养父母、团结家族,曾传给一乡秀才看过。从这以后,随便指一个东西作题目,他立刻就能写出一首诗,诗的词句、内容都很不错。县里的人都觉得他是个奇才,渐渐地敬重礼遇他的父亲,有的人还用钱求他作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便天天带着仲永在县里到处拜访(为人作诗讨钱),不让他学习。我早就听说了这件事。明道年间,我跟从先父回家,在舅舅家见到了他,此时他已十二三岁了。叫他作诗,已和从前的名声不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他来,舅舅说:"才智完全消失,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一、1.写2.以这件事为奇渐渐以……为宾客3.以……为利4.死去的父亲

二、1.天天带着仲永在县里到处拜访,不让他学习。2.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他来,舅舅说:"才智完全消失,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三、本文写一个孩子从未读过书,突然不但会写字,还能作诗,虽然有传说夸张之嫌,但作者的本意是规劝人们要不断努力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考语文真题之文言文阅读理解—《与王介甫第一书》

全文共 1008 字

+ 加入清单

与王介甫第一书

【宋】曾巩

巩启:

近托彦弼、黄九各奉书,当致矣。巩至金陵后,自宣化渡江来滁上,见欧阳先生,住且二十日。今从泗上出,及舟船侍从以西。欧公悉见足下之文,爱叹诵写,不胜其勤。间以王回文示之亦以书来言此人文字可惊世所无有。盖古之学者有或气力不足动人,使如此文字,不光耀于世,吾徒可耻也。其重之如此。又尝编《文林》者,悉时人之文佳者,此文与足下文多编入矣。至此论人事甚重,恨不与足下共讲评之,其恨无量,虽欧公亦然也。欧公甚欲一见足下,能作一来计否?胸中事万万,非面不可道。

巩此行至春,方应得至京师也。时乞寓书慰区区②,疾病尚如黄九见时,未知竟何如也。心中有与足下论者,想虽未相见,足下之心潜③有同者矣。欧公更欲足下少开廓④其文,勿用造语及摸拟前人,请相度示及⑤。欧云: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也,取其自然耳。余俟到京作书去,不宣。

巩再拜。

(选自《曾巩集·卷十六》,略有删改)

【注释】①王介甫:即王安石。下文中的王回是其好友。②区区:自称的谦词。③潜:藏。④开廓:开阔,扩大。⑤相(xiàng)度示及:意思是选择适度,表达思想就行。

1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间以王回文示之亦以书来言此人文字可惊世所无有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及舟船侍从以西()(2)恨不与足

下共讲评之()

(3)欧公更欲足下少开廓其文()(4)余俟到京作书去()

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分)

使如此文字,不光耀于世,吾徒可耻也。

译文:

17.信中提到了欧公(欧阳修)的作文之道,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2分)

答:

18.曾巩写这封信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加以推断。(3分)

答:

(二)14.间以王回文示之/亦以书来/言此人文字可惊/世所无有。(间以王回文示之/亦以书来言/此人文字可惊/世所无有。)15.(1)向西行进(向西前进)(2>遗憾(3)稍微(4)等待,等到16.假使像这样的文章,不在当代辉煌,我们这些人可要感到羞耻的啊!(假使像这样的好文章不为世人所知,是我们这些人的耻辱。)17.不用生造的词语,不可盲目模仿前人的写法,选择适度,表达思想,应取法自然。18.一方面向王安石介绍自己的行踪(与欧阳修会面情况),表达与王安石的浓厚友情;另一方面,转述欧阳修对王安石文章的赏识及改进意义,希望王安石能尽快与欧阳修建立联系。(热情推荐王安石)

编辑推荐:中考语文真题之文言文阅读理解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之十大文人书斋联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1.诸葛亮的草庐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2.苏轼早年书房对联: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3.楼大防的书斋对联:门前莫约频来客,座上同观未见书。

4.陆游的书房对联: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5.徐渭的青藤书屋对联: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6.王夫之的书房对联: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

7.明末崇祯进士金声的书斋对联:穷已彻骨,尚有一分生涯,饿死不如读书;学未惬心,正须百般磨练,文通即是运通。

8.郑板桥的书斋联: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忘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

9.蒲松龄的书斋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0.蒋士铨的书斋联:至乐莫过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寡智乃能习静,寡营乃可养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蔡邕被害

全文共 790 字

+ 加入清单

蔡邕被害

太尉马日磾(dī)谓允①日:"伯喈②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书后史,为一代大典③;而所坐至微,迭之,无乃失人心乎!允日:"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方今国祚④中衰,戎马在郊,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⑤左右,既无益圣德,复使吾党蒙其讪议。"日磾退而告人曰:"王公其无后乎!善人,国之纪⑥也;制作,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其能久乎!"邕遂死狱中。(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

[注释]①允:王允。伯喈(jiē):即蔡邕,东汉末年人,精通文史历法,屡上书言弊政,为王允所杀。③典:典籍。④国祚:国运、国福。⑤幼主:指汉灵帝,时年幼。⑥纪:纲纪。

[文化常识]"太尉"及其他。秦以前中央职官较复杂。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中央设丞相(掌握政务)、太尉(掌管军队)、御史大夫(掌管监察)。汉朝基本上沿袭秦制。上文所说的马日磾,即任太尉,而王允时任司徒(东汉后期改丞相为"大司徒")。他们均为朝中高官。[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逸--②佞一--③讪--④其--

2.翻译:①所坐至微,诛之,无乃失人心乎!

②王公其无后乎

【参考译文】

58.蔡邕被害

太尉马日磾对王允说:"蔡邕(伯喈)是旷世奇才,对汉朝的史事典章了解很多,应当让他完成史书,这将是一代大典。而且他所犯的罪是微不足道的,杀了他,岂不让我们失人心吗!"王允说:"从前(汉)武帝不杀司马迁,结果使得他所作的诽谤汉朝的《史记》流传后世。如今国运衰弱,边境的战火不断,不能让奸佞之臣在年幼的君主身边撰写史书,这既无益于皇帝的圣德,还会使我们这些人受到(蔡邕)的诽谤和讥讽。"马日磾退出后,对别人说:"王允不会有后代了!善人是国家的楷模,史著是国家的经典。毁灭楷模,废除经典,国家如何能够长久?"于是,蔡邕就死在狱中。

【参考答案】

58.蔡邕被害

1.①超出②花言巧语③毁谤④难道

2.①所犯的罪极小,要杀他,恐怕要失去人心的吧!②王允大概要断子绝孙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语文文言文翻译——《鱼我所欲也》

全文共 1076 字

+ 加入清单

鱼我所欲也

选自《孟子》

鲜鱼,是我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两样东西不能一齐得到,(只好)放弃鲜鱼而要熊掌。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生命和正义不能够同时得到,(只好)牺牲生命来保住正义。生命本是我喜欢的,(可我)喜欢的东西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肯干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本是我厌恶的,(可我)厌恶的东西还有比死亡更厉害的,所以(遇到)灾祸也不躲避呀。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一切保住生命的手段,哪有不采用的呢?如果人们厌恶的没有比死亡更厉害的,那么,一切可以避开祸患的事情,哪有不采用的呢?靠某种不义的手段就可以苟全生命,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靠某种不义的门道就可以避免祸患,有的人却不肯去干。这样看来,喜欢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厌恶的有比死亡更厉害的东西,不仅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精神,每个人都有这种精神,不过有道德的人能够最终不丧失掉罢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碗米饭,一盅肉汤,得到这些就能活下去,得不到便饿死。(可是)恶声恶气地递给人家,(就是)过路的(饿汉)都不会接受;踩踏过才给人家,讨饭的叫化子也不屑看它一眼。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有人对优厚的俸禄却不区别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好处呢?(只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我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我吗?过去宁愿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去做这种事;过去宁可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妻妾的侍奉却去做这种事;过去宁可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自己却去做这种事:这种不符合礼义的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他的本性。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编辑推荐: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翻译方法十字诀例析之替

全文共 198 字

+ 加入清单

替。就是替换,

1、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把古词替换成同义或近义的现代词或词组。例1:“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这句中的“愚”,要换成“我”;“悉”,要换成“都”;“咨”,要换成“商量”。例2:“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要换成“出身卑微,见识短浅”。

2、把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替换成现代词或结构。例:“然则……”:换成“既然这样,那么……”;“何以………?”换成“

根据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王冕读书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王冕读书

王冕①,字元章。幼贫,父使牧牛,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暮乃反,亡其牛,父怒挞②之,已而③复然。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夜坐佛膝上,映长明灯读书。会稽④韩性⑤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称通儒⑥。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注释:①王冕:人名。②挞:打。③已而:不久。④会稽:地名。⑤韩性:人名。⑥通儒:博通经典的儒士。⑦卒:死。

精练:

1.解释文中加点字。

(1)亡:______(2)遂:_______

2.解释"乃"在下列各句中的意思。

(1)暮乃反:___________

(2)乃不知有汉:_____________

(3)乃入见:____________

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最喜欢文中哪个人物,说说喜欢的理由。

【参考译文和答案】

118王冕读书

王冕,字元章,年少时,家里很穷,父亲让他就放牛。他(常常)偷偷地到学堂听各个学生读书,到了傍晚才回家。丢失了牛,父亲发怒打他,不久还是这样。母亲说:"儿了(对读书)痴迷到这种地步,为什么不就让他读书呢?"王冕因此去了依僧寺,夜晚坐在佛的腿上映着长明灯读书。会稽韩性听说了并对他很惊异,收他为弟子,就称他博通经典的儒士,韩性死了,门人对待王冕象对待韩性一样。

1.丢、于是,就2.才、竟、于是,就3.儿子(对读书)痴迷到这种地步,为什么不就让他读书呢?4.答喜欢谁都可,育之成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语文文言文深度解析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全文共 4113 字

+ 加入清单

原文

天时⑴不如地利⑵,地利不如人和⑶。三里之城⑷,七里之郭⑸,环⑹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⑺非不深也,兵革⑻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⑼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⑽民不以封疆⑾之界,固⑿国不以山溪⒀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⒁者多助,失道⒂者寡助。寡助之至⒃,亲戚畔(叛)⒄之。多助之至,天下顺⒅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叛),故⒆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

⑴[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⑵[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⑶[人和]作战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⑷[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⑸[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⑹[环]包围。⑺[池]护城河。⑻[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⑼[委]放弃;[去]离开。⑽[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⑾[封疆]划定的疆界。⑿[固]巩固。⒀[山溪]地势;山河。⒁[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的人,次处特指君主下同。⒂[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⒃[至]极点。⒄[畔]通“叛”,背叛。⒅[顺]归顺,服从⒆[故]所以。(20)[是]这

通假字

畔,通:"叛",背叛。

古今异义

城古义:城墙今义:城市池古义:护城河今义:小水池委古义:放弃今义:委屈、不甘心国古义:国防今义:国家亲戚古义: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其他成员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域古义:界限,限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今义:地域是古义:这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今义:判断动词兵古义:兵器今义:士兵然而古义:这样却今义:表转折的连词一词多义利天时不如地利有利条件兵革非不坚利锋利之三里之城的,助词多助之至到天下顺之代词,指得道者

“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2、家和万事兴。3、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3、众人拾柴火焰高。4、团结就是力量。4、人心齐,泰山移。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简析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孟子所说的“仁政”。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运用否定排比句式。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这一观点。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问题探究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二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条件及诸多的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亦极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2、3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3、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⑴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⑵论证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解析

我们通常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来表示:合乎正义者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的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在这里,我们把“道”理解为“正义”。那么,什么叫“正义”?《现代汉语词典》中说:“正义”是指“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道理”。这是富于现代气息的理解,然而是和它最初的含义一脉相承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个著名论断。《孟子·公孙丑下》中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里的“畔”字通“叛”,是背叛、反对的意思。这段话是说,对得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对失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就连亲戚都会反对他;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拿全天下都顺从的力量,来攻打连亲戚都反对的人,要么不战,一战必胜。孟子在这里说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而是指一国之君。一国之君既是战争的总指挥,也是政治上的领袖。孟子通过论述战争胜负的问题,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然而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对于战争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对于政治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说,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谓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和帮助。所谓的“得天下”,是指通过施行仁政来“王天下”,而不是单靠武力来争夺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自动来归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来,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那么,如何“得其心”,即如何行仁政呢?孟子提出了“保民”的思想。保民,就是关爱和保护人民,它要求君主做到“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就是人民所希望的,就替他们聚积起来,人民所厌恶的,不要强加给他们。人民所希望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富裕、幸福的生活。孟子认为,这是行仁政的根本着眼点。做到了这一点,然后民心归服、天下归服,是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的。“战必胜矣”的主要原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整体把握

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对这一章的注释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注释是:“民和为贵,贵于天地,故曰得乎丘民为天子也。”可见这一章不是论战争,而是讲民心向背的,是借战争论述实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由此逐层推进,短文先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做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后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完成本文的论证。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本文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很有说服力。比如在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时,作者先用四个并列的双重否定句,充分铺张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有了很强的说服力。又如在阐述他的“得道者多助”时,作者也是先用了三个否定的排比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结论;然后又把“多助”和“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写作特色

(1)文章善于运用设喻的方法。从文章末端看,孟子虽反对战争,却多次提到战争。这是为了迎合诸候们的心理打个比方,以便有机会向诸侯们宣传自己的“仁政”主张。(2)文章析理精微,议论恢宏,气势奔放,阐明引申层层深入,逻辑性很强;还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山猫文言文翻译 中山猫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全文共 372 字

+ 加入清单

翻译:有一个赵国人家里有鼠患,到中山国向人讨猫。中山国的人给了他猫。这猫既善于捕捉老鼠,又善于捉鸡。过了一个多月,老鼠没了,鸡也没了。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

他父亲说:"这不是你所懂的事了。我的祸害是老鼠,不在乎有没有鸡。有老鼠,就会偷吃我的粮食,毁坏我的衣服,穿破我的墙壁,啃坏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不是比没有鸡害处更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距离饥寒交迫还很远,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

原文: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选自明·刘基《郁离子·捕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语文文言文强化训练:赵威后问齐使

全文共 715 字

+ 加入清单

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①,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②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③,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④而问末者耶"

导读:本篇运用了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使赵威后对齐使的反驳更具声势和说服力,言简意赅.

注释:①发:启封.②恙:灾害,忧患.③说:通"悦",高兴.④本:根本的,重要的.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2.不然()3.苟无岁()

二,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赵威后的言论体现了____思想,历史上还有哪些哲学家,思想家有类似的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中包含有成语________,意义是_______________,形容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译文

齐王派使者问候赵威后,送给她的信还没有启封,威后问使者:"你们国家今年收成怎么样百姓怎么样国君怎么样"齐国使者很不高兴,说:"我奉命问候威后,可您现在不问候我们齐王,先问收成和百姓的情况,难道有先卑贱而后尊贵的道理吗"威后回答道:"不是这样的.如果没有每年的收成,哪有百姓没有百姓,哪有君王啊怎么能舍弃根本的而询问次要的呢"

一,l.问候2.这样3.如果

二,排比: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反问:苟无岁,何以有民

三,民本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事不可缓也;救民于水火之中……

四,舍本逐末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轻重倒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林逋论学问

全文共 720 字

+ 加入清单

★林逋论学问

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说①,又必欲知其方:不独欲知其方,又必欲为其事②。而以既问于师,又辩诸友,为当时学者之实务。盖学以学为人也,问以问所学也。既为人则不得不学,既学之则不容不问。

(选自林逋《健余劄记》)

【注释】

①闻其说:听师长的论说。②为其事:实践师长所教诲的事。

【启发与借鉴】

学与问。上文中说,问是为了学,而学又是为了做人,这就把学习的目的与途径都讲清了。刘开在《问说》中指出:"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也,非学无以致疑(引起疑问),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作者从文与学的关系入手,指出"问"的重要作用。至于学习的目的也各有不同,如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明晓)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才)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嘴巴与耳朵间的距离不过四寸,怎么能使自己七尺之躯的品德得到修养而完美)?"

【译文】

求学的人提问,不只要听师长的论说,还一定要了解他们治学的方法;不只要了解方法,还要实践师长所教诲的事。这其中,既能向师长请教、又能和朋友探讨,是求学的人最实在的事情。这是因为学习是为了学习做人的道理,提问是为了弄清学习中的疑难。作为一个人不能不学习,学习就当然不能不提问。

【阅读训练】

1.解释:

(1)独(2)方(3)辩(4)诸(5)实务

2.翻译:

盖学以学为人也,问以问所学也。

3.北宋初期"晚唐体"诗人之一的林逋有"梅妻鹤子"之称,其诗《山园小梅二首?其一》中"_____,_______"两句更是脍炙人口。

【参考答案】

1.(1)只(2)方法、技能(3)探讨、分辨(4)"之于"(5)实在的事情

3.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语文文言文:表调动官职常用词

全文共 224 字

+ 加入清单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汉书·王尊传》:“迁东郡太守。”

徙:一般的调动官职。如: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

调:变换官职。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转、调、徙:调动官职。《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补:补充空缺官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改;改任官职。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出:京官外调。如: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

编辑推荐:中考语文文言文常用词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散文题型分析及解题方略

全文共 1945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文言散文阅读主要考查这样几项内容:

1.能正确划分朗读节奏并断句。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首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2.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意义。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考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3.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初中阶段应掌握的常用文言虚词有“之”“于”“而”“以”“其”“为”“乃”“焉”等,我们要根据这些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结合例句进行归类积累,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把握地完成虚词题。同学们不妨通过卡片的形式,识记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各地中考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初中毕业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5.归纳内容要点。属于文意把握题,考查你是否从整体上读懂了文章。

6.对文章的思想观点或写作手法作出自己的评判。解答评判类题目,首先要旗帜鲜明地摆出自己的看法:是肯定,还是否定,是提倡,还是批判,或者是一分为二辩证地看。要明明白白地写出来,如“我认为……是不对的”“我认为……值得提倡”等。其次,要从不同方面或从正反两个方面表述理由,这一层尤为重要,因为现在不少开放性题目的“评分标准”中都有“言之成理即可”之类的话,换言之,观点、意见可以不同,但一定要持之有据。

7.拓展迁移。就是从阅读材料出发,联想、延伸到与之相关的话题、观点、材料等,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其考查的着重点是知识积累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典型例题透视:

例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

1.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A.期: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B.曾: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曾不若孀妻弱子

C.亲: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故人不独亲其亲

D.萧然: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不戚戚于贫*,不汲汲于富贵。

3.根据下面句子内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五柳先生的衣食志趣再现出来。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2008年湖北恩施州中考试题)

答案:1.B2.(1)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工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2)不为贫*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3.示例:挡不住风雨的简陋居室冷清寂寞,破旧不堪的粗布短衣补丁无数,常常空空如也的锅碗瓢盆一贫如洗,但他却安然自若,不改己志。

透视:陶渊明是我国东晋大诗人、散文家,我们已读过他的《归园田居》,还学了他的散文名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及其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体会到他朴素、洗练、自嘲、自赏的语言风格。

第1题考查一词多义。加点词意思、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B。“曾”用在“不”之前,加强否定的语气,“曾不”相当于“竟不”。选项A中,“期在必醉”的“期”是期望的意思;“与人期行”的“期”,意思是“约定时日”,成语“不期而遇”的“期”也是这个意思。选项C中,“亲旧”的“亲”,是名词,意思是亲戚;“亲其亲”的前一个“亲”带了宾语“其亲”(他的亲人),所以是动词。选项D中,“环堵萧然”的“萧然”,意思是空寂;“满目萧然”的“萧然”,意思是萧条冷落。

第2题句子翻译,这是每篇文言文阅读都要问津的。本题所选两个句子很有特色,都能展示传主精神风貌、思想性格、人生追求。

第3题属于文意把握题。应在全面理解第一段意思的基础上回答。文中的关键词句是“好读书”“性嗜酒”“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著文章”,这四个方面不应该有遗漏。

第4题涉及句意理解、人物形象分析,难点在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再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汗不敢出

全文共 645 字

+ 加入清单

★★汗不敢出

【原文】

钟毓(yù)、钟会少有令誉①。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yóu)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②栗栗,汗不敢出。"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注释】①誉:美名,荣誉。②战战:害怕得发抖的样子。

【文言知识】

说"令"上文有两个"令"。它们的含义不同。"钟毓、钟会少有令誉"中的"令",指美好。"令誉"意为美好的名声。由"令"的"美好"义,又引申用作表尊敬的称谓。如"令郎"是尊称对方的儿子;"令爱"是尊称对方的女儿;"令尊"、"令堂"是尊称对方的父亲、母亲。又,上文"可令儿子来"中的"令"指"使"、"让"。

【译文】

钟毓、钟会在少年时期就有美名。钟毓十三岁时,魏文帝曹丕听说这两个孩子的聪慧名声,就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叫这两个孩子来见我。"于是奉旨进见。钟毓脸上有汗,魏文帝问:"你脸上为什么有汗?"钟毓回答说:"恐惧、害怕得发抖,汗像浆一样出来。"钟会脸上没出汗,文帝又问钟会:"你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害怕得发抖,汗不敢出。"

【阅读训练】

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敕见(2)惶

2.给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1)钟毓、钟会少有令誉。()(2)可令二子来。()

A.命令B.使,让C.善,美好D.县令

3.翻译

(1)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2)卿何以不汗?

4.文中的钟毓是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1.(1)皇帝下诏书接见(2)恐惧4.钟毓是个诚实的人。

智多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宰子昼寝译文 昼寝文言文翻译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的木头不堪雕刻,粪土一样的墙面不堪涂抹!像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又说:“起初我听到别人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一定和他说的话一样;但是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却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就从宰予起,我改变了我的态度。”

《宰予昼寝》原文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宰予昼寝》解析

《宰予昼寝》讲了两种关系,分别是学生与老师的消息和“言”与“行”的关系。告诉我们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一定要用心学习,否则就会受到老师的斥责;我们说出的话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行”相对于“言”来说,更加重要!

《宰予昼寝》的道理

文中的宰予是一个言行不一的人,也就是说一套做一套,正是因为他这样的行为,孔子才改变了对他的态度。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应该踏踏实实,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