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孤独症儿童家长心理干预【经典六篇】

浏览

3176

文章

6

篇1:家长如何缓解留守儿童自卑心理

全文共 1113 字

+ 加入清单

记忆中父母的合容消逝殆尽,留守孩于从小缺少父母关爱,他们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孤儿或单亲孩子。这些孩子缺乏对外部世界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这种情感欠缺严重影响了他们与别人的社会交往,并容易出现性格缺陷和自卑心理障碍。那么家长如何缓解留守儿童自卑心理?下面会给您答案。

有的孩子之所以变得自卑甚至越来越自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家长的要求过高,使得孩子时时处处被批评被指责。长此以往,每做一件事,他在潜意识中就总会对自己做出否定:我的脑筋不好使,这个事情我干不好,别人就是不大喜欢我,等等。让这类自卑的孩子学会自我肯定的首要目标是:帮助他从自己的行为中获得满足和动力。不要奢求孩子能完美地做好每一件事,而应该首先鼓励孩子去做,然后努力发现孩子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哪怕一点点值得肯定的方面,从而一点点地增强他的自信心。

变更表扬的主语。让孩子做出自我肯定的一个最简单方便的方法,是变更表扬的主语:只要把“我”改成“你”,把“我们”(父母)对你(孩子)的表扬改变成你(孩子)对自己的表扬。这种简单的变化能够更充分有力地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鼓励孩子正确对待批评作为家长,我们可以给自卑的孩子多表扬,但小伙伴、老师却不一定能完全做到这一点。他们或许会“实话实说”,或许会故意挑剔,甚至讽刺挖苦。要告诉孩子,对这些批评不能害怕,更不可回避。你应该知道,让孩子一味地生长在表扬的环境中,对他的心理健康并不有利。因此,当孩子由于做了一件错事而受到批评时,你不妨告诉他,对待批评的最好办法是认识到错处,承认并改正它。但绝不能垂头丧气,因为改正了就会有进步,而且你还有很多的长处。如果孩子不等别人批评就主动承认了错误,你更应该告诉他:“你这样做很不容易,因为这可需要很大的勇气,你可以对自己说你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

强化孩子自我肯定的方法很多。比如:要求孩子为自家记一本“功劳簿”,让他每周至少一次写出(或画出)自己的“功劳”,并告诉他,所谓“功劳”,并不一定非得是很大的成绩,任何一点进步,以及为这种进步所做出的任何小小努力,都有资格记载入册;也可为孩子准备一些小小的奖品,每当孩子做出了一点成绩,或一件令他感到自豪的事,他就有资格获奖;你还可以教孩子学会以“自言自语”的方法不断对自己做出赞扬—当孩子遇到困难踌躇畏缩时,你不妨鼓励他自己对自己鼓劲:“我可是一个不怕失败的好孩子,来吧,让我再作一次努力吧!”自我肯定也不宜过度滥用,不要鼓励孩子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使用自我肯定,换句话说,自我肯定也应有个度,即要分时间、场合和具体事情,更要提出一定的原则、标准和尺度。

以上是如何消除留守儿童的自卑心理。想了解更多留守儿童安全小知识,请继续关注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家长:别让电子产品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安全

全文共 958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电子产品的更新速度惊人,爱追求新事物的年轻人,特别是学生,成为电子产品的最忠实粉丝。佰佰提醒,电子产品是双刃剑,家长应多了解些电子产品对儿童心理安全影响有多严重相关的安全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

保障儿童心理安全须少让儿童接触电子产品

有专家指出,过度依赖电子产品,使一些儿童正在逐渐丧失一些简单的动作技能——很多三四岁的小孩能够在屏幕上划来划去,却因为长时间“粘”在平板电脑上而不能灵活地使用自己的手指。

专家呼吁家长们,抵制平板电脑的使用。英国公共卫生部门指出,儿童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上网时间太久会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如孤独、失落和焦虑等。

心理不健康的人,会因为别人玩电子产品而被动地玩,但人格成熟的人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这样他就不会盲从。专家表示,电子依赖的产生是由于人的本身人格方面的不足,在整个社会环境的促使之下,使得人产生了对某种电子产品的依赖。孩子并未真正成长为一个自我负责的人,因此相对于成人而言,他们更容易迷失自己。

别让电子产品成电子保姆

许多年轻父母因养育孩子缺乏经验和耐心,当孩子不太听话的时候,自己不是用心去解读孩子、安抚孩子,而是把手机、平板电脑塞到孩子手中,让孩子尽情玩电子游戏。电子产品成了名符其实的“电子保姆”。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与电子产品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近,与父母的关系却越来越远了。当亲子关系出问题的时候,孩子的健康成长免不了会出问题。

一个人人格的形成,主要就是学生时期。健康的人格,才会使孩子们心理健康,这一时期,父母应为孩子提供各种条件,让孩子广泛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充分满足孩子对现实世界的好奇心,并学会与人相处的基本技能,而不是让孩子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人机交流上。

父母应做好表率

专家表示,孩子们花在电子产品上的时间越多,社会交往的机会就越少,社会兴趣的范围也就越窄,这实际上剥夺了孩子健全人格的成长机会,对孩子的成长留下隐患。

如果孩子已经对电子产品产生一定的依赖,家长应该“导而不堵”。不管平时工作多忙,都要尽力抽出时间与孩子相处,在与孩子充分接触中,形成健康依恋关系;在与孩子的良性互动中,陪伴孩子广泛接触陌生世界,把电子游戏变成孩子的兴趣之一,而不是兴趣的全部。让孩子从小就明白玩什么、玩多长时间,从接触电子产品第一刻开始,父母就应督促孩子遵守约定。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家长应重视哪些危害儿童心理健康的行为?

全文共 801 字

+ 加入清单

所谓“心理健康”,指的是一个人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这对宝宝的成长至关重要,不容忽视。那么,家长重视哪些危害儿童心理健康的行为

1、退缩性行为

有些孩子聪明又健康,学习成绩也不错,唯一不好的就是畏缩,在人多的场合,他总是静坐在一旁,别人问话,他脸涨的通红,不答话,有时咬铅笔、吮手指,对旁人似乎没有什么兴趣。像这种情形,一般称为退缩性行为。有这样行为的孩子在团体中很容易被别人忘记其存在。产生退缩性行为的原因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但与所受到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

2、破坏性行为

首先要分清什么是破坏性行为。孩子的某种行为从表面上看是破坏性的,但经分析,其目的很多却是建设性的。例如,孩子把闹钟拆开,想了解它是怎么响的;把彩色的玻璃镜砸开,想看看里面有没有花等。孩子就是通过这种貌似破坏的行为来探究和认识事物的。因此,这类行为是健康行为。但是,有少部分孩子经常故意打破学校或邻居的玻璃窗、灯泡。故意搞脏别人晾晒的衣服、床单等,以损坏他人的财物为乐,那就是破坏行为了。引起孩子破坏性行为的原因各异,由敌对情绪引起报复、由不愉快情绪引起的发展、为了炫耀自己能干等都会导致幼儿的破坏性行为。出现严重的破坏性行为时要注意及时进行心理咨询。

3、性别倒错

性别倒错是指一个人的心理上的性别认同与生物学上的性别不吻合,即生物学上确定性别的男性或女性,却强烈地认为自己是个异性。具体来说,有这样一些表现:持续地向往穿着异性的服装;对异性感兴趣,不喜欢和同性在一起;长期认同异性,比如小男孩常告诉别人自己是小女孩。经常表现出异性的仪态、声调、姿势等,而且在外界压力下仍无法克服;经常不被同伴接受等。出现这种性别倒错,应及时带领孩子到专业医疗部门就诊。

总之,在儿童的心理成长过程中,有很重要的注意事项,小编认为,有必要和家长朋友们一起关注并学习一下。关于如何预防儿童玩耍摔倒的知识还在持续更新,请您一定锁定我们的相关栏目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家长如何应对留守儿童孤僻心理

全文共 658 字

+ 加入清单

调查发现多数留守儿童有不同的心理问题,由于外出务工人群仍在加大,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就更加凸显,最常见的就是患上孤僻。那么家长如何应对留守儿童孤僻心理?下面会给您答案。

作为家长,首先,要与教师多沟通,了解老师是怎样与这样的孩子相处的;其次,要注意营造民主、宽松的家庭氛围,改变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平时多带孩子出去活动,鼓励、支持孩子与人交往,家长给孩子创造与不同年龄段孩子交往的机会,让孩子多交朋友,可以从本班的小同学、周围的邻居小伙伴、同事或朋友家的小朋友交起。

接下来看下留守儿童性格孤僻怎么办?

正确评价和认识自己和他人。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孤僻的危害,敞开闭锁的心扉,追求人生的乐趣,摆脱孤僻的缠绕;另一方面正确地认识别人和自己,努力寻找自己的长处。孤僻者一般都没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有的自恃比别人强,总想着自己的忧点、长处,只看到别人的缺点、短处,自命不凡,认为不值得和别人交往。

学习交往技巧,优化性格。可看一些有关交往的书,学习交往技巧。同时多参加正当、良好的交往活动,在活动中逐步培养自己开朗的性格。要敢于与别人交往,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同时要有与任何人成为朋友的愿望。这样,在每一次交往中都会有所收获,丰富知识经验,纠正认识上的偏差,获得了友谊,愉悦了身心,便会重树你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长此以往,就会喜欢交往,喜欢结群,变得随和了。可以从先结交一个性格开朗、志趣高雅的朋友开始,处处跟着他学,并请他多多提携。

以上是家长如何应对留守儿童孤僻心理。我们在平时最好多学习一些留守儿童安全小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孩子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家长如何应对留守儿童的自身心理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

留守儿童年龄幼小离开父母,尽管有的是爷爷奶奶和其他亲戚监管,很多留守儿童还是缺乏关爱,导致留守儿童心理障碍。那么家长如何应对留守儿童的自身心理?下面和了解下吧。

1.对待孩子的心理问题,不要采取斥责打骂的方式。要弄清楚孩子抑郁或焦虑的是什么,为什么忤逆大人,让他把心理话说出来,了解他真实的想法,再相应提出一些处理办法或意见供其参考。

2.对孩子的未来要抱有理性的态度。学习成绩以及考学都不是唯一的目标,应该多从爱迪生、爱因斯坦这些伟人的故事中体会出对孩子的合适的教育方法。应该实事求是地给孩子提出目标,多了解和发挥孩子的长项,培养多方面的兴趣。

3.家长应鼓励孩子参与到家庭生活和家庭困难的解决中。既让孩子们了解家长持家的不易,产生对家人的感情,也让他们对生活本身有更多的认识,学会克服困难的方法技巧,培养自己的毅力。别怕孩子会吃苦遭罪,否则就是剥夺孩子学习成长的机会。

4.家长和老师也应不断注意自身修养,关爰自己的心理健康。自己心态不平和,情绪不稳

定,就会贻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一些人问:留守儿童自杀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在超过一半的留守儿童家庭中,母亲处于缺位状态。这不仅仅是儿童监护意义上的缺位,更是心理成长引导者的缺位,这可能也是留守儿童自杀重要原因。

以上是家长如何应对留守儿童的自身心理。我们在平时最好多学习一些留守儿童安全小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孩子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多动症儿童心理辅导家长应该怎么做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家长们照顾宝宝们都需要很细心,除了一下外表的疾病,还需要观察宝宝表现不明显的疾病,现在宝宝多动症已经变得很普遍了,所以妈咪们要细心观察,别让宝宝错过治疗的时机,那么多动症儿童心理辅导家长应该怎么做?下面是起跑线育儿网小编为你介绍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多动症儿童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关键在于立刻反馈。多动症患儿行为表现良好,家长应该尽可能马上给予表扬和赞许,让孩子知道自己做的很好。和正常儿童相比,多动症的孩子更需要这种“立即反馈”,尤其是当准备彻底改变孩子的某些不良行为而进行“塑形”时,往往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这种“立即反馈”应该非常的明确、特别,而且越迅速效果越好,让多动症的儿童对这种“立即反馈”有深刻的印象。

这种“立即反馈”不仅只限于口头表扬,还可以是一种许诺,或是特别的玩具和食物等奖励。当然,反馈也要掌握适当的度,过“频繁”的反馈,也会干扰孩子的正常生活,结果适得其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