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孩子心理压抑时会有哪些反应表现经典14篇

孩子想留级怎么办?下面就这个话题跟大家一起来说一下吧。

浏览

1808

文章

14

篇1:孩子出现自卑心理的10种表现

全文共 1113 字

+ 加入清单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应该注意孩子的心理异常,特别是自卑的心理,很多原因都会导致孩子自卑,特别是家庭因素的影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育儿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1、自我评价太低

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过多地否定和贬低自己,抬高别人,总感觉自己的能力、才智不如别人,什么都比别人差。遇事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办起事来爱前思后想,总怕把事情办错被人讥笑,且缺乏毅力,遇到困难畏缩不前。一旦在学习和生活中遭遇困难,往往容易转而责备自己。

2、贬低、妒嫉他人

自卑儿童的另一变态反应是:常常贬低、妒嫉他人,如可能为邻桌受到老师表扬而咬牙切齿甚至夜不能寐。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他们为减轻自家因自卑而产生心理压力设计的宣泄情绪的渠道,尽管这往往并不奏效。

3、对挫折或疾病难以承受

自卑儿童大多不能像正常儿童那样承受挫折、疾病等消极因素带来的压力,每每即便遇到小小失败或小小疾病便“痛不欲生”,有时甚至对诸如搬迁、亲人过世、父母患病等意外都感到难以适从。

4、回避竞争、竞赛

虽然有的自卑儿童十分渴望在诸如考试、体育比赛或文娱竞赛中出人头地,但又无一例外地对自己的能力缺乏必要的自信心,因而断定自己绝不可能获胜。由此,绝大多数自卑儿童都是尽量回避参与任何竞赛,有的虽然在他人的鼓励下勉强报名参赛,但往往在正式参赛时又会临阵逃脱,甘当“逃兵”。

5、语言表达较差

据专家所作的统计,高占8成以上的自卑儿童的语言表达较差。他们或表现为口吃,或表述不连贯,或表达时缺乏情感,或词汇贫乏等等。专家们认为,这是因为强烈的自卑感极有可能阻碍了大脑中负责语言学习系统的正常工作之故。

6、不良自我暗示

自卑感强的孩子,会把失败归结于自己的能力不足,把成功归结于运气不错。面对成功时的欢呼会表现得排斥,希望低调害怕下次万一遭遇失败引起别人的嘲笑。

7、拒绝交朋结友

一般来说,正常儿童都喜欢与同龄人交往,并十分看重友谊,但具自卑心理的孩子绝大多数对交朋结友或兴趣索然,或视为“洪水猛兽”。

以上就是关于孩子自卑的表现介绍,以上的内容都是需要家长重视的,如果发现孩子的异常心理情况一定要及时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树立健康的心态,积极生活。

9、过分追求表扬

自卑感强的儿童,总感到自己不如别人,但另一方面,又非常希望自己能有优秀的表现。所以,他们有着比一般儿童更强烈的获得别人赞扬的愿望,甚至会以不适宜的方式寻求他人的赞扬。因为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因自卑的感受。

10、难以集中注意力

自卑感强的儿童在学习或做游戏时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或只能短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这是因为“挥之不去”的自卑心理在作祟。

11、过于敏感多疑

自卑感强的儿童,往往伴有不安、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对别人的评论十分敏感,特别是对别人的批评,更是感到难以接受,甚至耿耿于怀,还会呈现出一种病态的自我保护心理,对别人的批评会作出过度的反应,如大哭大闹,极度消沉等。甚至会总无中生有地怀疑他人不喜欢或者怪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面对孩子青春期的叛逆表现 家长要掌握心理层面的沟通

全文共 1205 字

+ 加入清单

面对孩子青春期叛逆家长需要保持理解、尊重和耐心。与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同时提供爱和支持。虽然这个阶段可能会有一些挑战,但通过积极的家庭环境和良好的沟通,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度过这个发展阶段,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面对孩子的青春期叛逆,家长常常感到无所适从。这个阶段的孩子和成年人的更年期有些相似,都充满焦虑和烦闷,容易被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扰乱思绪,无法控制情绪。

一、为什么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会变得叛逆

1.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发育跟不上身体发育的速度。青春期的年龄范围从9岁到18岁不等,但大多数孩子在13岁左右开始出现明显的变化。他们的身体发育迅速,性别特征逐渐显现,但心智和经验还十分狭窄。他们看起来像成年人,却并不承认自己经验的不足。因此,当家长指出他们的能力不足时,他们会感到气愤,这种气氛在家长眼中就是叛逆的表现

2.青春期孩子试探自己能够达到的界限。孩子总是充满探索精神,但在年幼时期,他们受限于身体和独立能力,无法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而到了青春期,他们有了更多的自理能力,开始不断尝试自己的能力,以及那些以前只敢想却不敢做的事情。然而,这种尝试通常会受到父母的限制,他们经常被家长以过小的口吻约束,这让他们感到不服气。他们认为自己已经足够成熟,可以做很多事情,而家长的善意在他们眼中却成了阻碍。

二、面对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1.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自主意识,给予他们一定的自由。与孩子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他们内心的需求,并在适当的范围内给予他们自主权,让他们发挥自主意识,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同时,家长也要提前告知孩子注意事项和家庭原则,这样孩子就能在界限内实现自己的目标。在孩子遇到困难或取得成就时,家长应该给予支持和鼓励,坚持自己的想法,并对孩子取得的成就表示赞扬。

2.家长应该加强与孩子的平等沟通,保持耐心。虽然青春期的孩子年龄还小,对世事了解不多,但家长应该将他们视为成年人,与他们进行同等的交流。在与孩子沟通时,尊重他们的想法,不强迫他们接受家长认为正确的事情。在做决策之前,多征求孩子的意见,让他们参与决策过程。尽管这样的做法可能会让家长忍受内心的怒火,但为了孩子的成长,家长应该愿意这样做。

3.家长应该接纳孩子的情绪,不要与他们硬碰硬。青春期的孩子常常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出现愤怒、抵触等情绪。在面对孩子的情绪时,家长应保持冷静,并试图理解孩子的感受。不要对孩子的情绪做出过度反应或进行指责,这可能会加剧矛盾。相反,试着与孩子建立情感上的连接,表达关心和理解。家长可以说出自己的观点,但要避免争吵和争执,以免情况进一步恶化。

4.家长还可以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支持。如果家长感到无法控制孩子的叛逆行为,或者孩子的叛逆行为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家庭治疗师的帮助是明智的选择。专业人士可以提供更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家长和孩子建立更健康的沟通和相处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孩子心理健康的表现方式

全文共 1569 字

+ 加入清单

孩子心理健康表现有哪些?如果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家长们当然是非常高兴和欣慰的,但是很多孩子在成长中都会受到一些心理问题的影响,所以你必须知道孩子心理健康的表现,才可以更好的判断他是否存在心理问题。

孩子心理健康的表现方式

情绪基本上是愉快、稳定的

不经常发怒,不无故摔打玩具与其他什物;生活起居正常,能按时入睡,睡眠安稳,少梦魇,无吮吸手指或咬物入睡的习惯;基本上能听从成人的合理嘱咐,不过分的挑食、拣穿,不经常无理取闹。

求知欲较强

喜欢提问题并积极寻求解答;学习时或完成任何力所能及的任务时,注意力集中,记忆力正常;爱说话,语言表达能力同年龄相符,无口吃情况;生活中对力所能及的事,乐于自己做,不过分依赖别人的帮助,能比较认真地完成别人委托的事。

有自尊心和一定的自信心

对称赞感到高兴,对批评、指责感到羞愧,希望做受人欢迎的事,不愿做遭人责骂的事;不过分的畏难、胆怯等。

能合群

爱与小同伴交往,对人有同情心和友好行为,不随便打人骂人,不妒忌同伴;在集体中能愉快地生活,在成人指导下,愿意为集体和所能及的好事。

诚实而不说谎

很少说不符合现实的话;不私自拿别人的东西或损坏别要的东西;做错事不隐瞒,肯承认错误。

家长在照顾孩子的过程当中,除了需要重视他的身体发育,心理健康问题绝对不可以忽视,因为心理健康在孩子成长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甚至会给他今后的人生都会带来影响。

孩子教育的正确方式

一、教孩子遇到困难学会自己解决

家庭是孩子们生活的主要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言谈举止,道德行为,对孩子成长具有决定的影响,要想让孩子从小健康成长,家长就得对孩子进行一定的受挫能力的培养,不能迁就孩子、惯养孩子、溺爱孩子。家长要随时教育孩子遇到困难不要害怕,要有随时迎接困难的思想准备,学会动脑、用脑,解决身边的小事、小问题,用智慧去战胜困难。教育孩子克服困难,要有顽强的意志。要迎难而上,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缺。

二、教孩子学会面对自己

面对挫折,家长应教会孩子该抱着正确的态度,这样才能把每次挫折变成一次锻炼自己、完善自己的机会。挫折不是拦路虎,而是垫脚石。经历生活中的一次次挫折,才能慢慢成熟,逐渐长大,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正确对待挫折,增添勇气去战胜挫折。表扬是一种鼓舞,而不是一个蜜罐;批评是一种鼓舞,而不是一种刺激,我们既不能因为得到表扬而沾沾自喜,进而忘乎所以,也不能因为受到批评而气馁,失去上进进取之心。

三、教孩子学会面对父母

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家长看到孩子学习成绩考差时,不懂得教育的父母就会生气地批评孩子,有的孩子不能接受父母的批评教育,与家长产生抵触,不服从家长,甚至于向家长示威。这样的孩子思想、行为处于危险的边沿。其实,作为家长应教育孩子:挫折和打击并不可怕,怕的是遇到挫折和打击不知道想办法应付。我们要学会迎接挫折和打击,也要学会对付挫折和打击,只有那些敢于面对同学,面对教师,面对父母,面对社会,面对困难,面对人生坎坷的人,才是真正勇敢的人,是最了不起的人,是人们最敬佩的人。

四、教会孩子心中不愉,学会交流沟通

作为家长,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主动与孩子沟通。同时,要教会孩子学会沟通。良好的沟通有助于认识问题的本质;减少失误,减少摩擦;争取理解,注重与孩子沟通,和做到的感情,相互理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要使孩子想、愿意和自己沟通,否则父母就会失去对孩子教育的机会,影响孩子良好个性的形成。平时要抽时间跟孩子坐下聊聊,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总之要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家庭气氛,多与孩子了交换看法,沟通信息,交流情感。

父母作为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儿童自然会选择学父母。但是父母也要分场合做出一些行为,不要给孩子造成不健康的影响,同样的父母表现的感情好也会给孩子造成一个有爱的环境,这样也是一个家庭健康发展和和谐状态做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孩子心理缺陷的表现

全文共 1274 字

+ 加入清单

不论是谁,在成长的过程当中都会遇到一些问题,假如能够把这些问题处理得当,那么就会健康快乐的成长。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可能很容易导致心理缺陷,影响到心理健康。今天,小编来介绍一下小学生心理缺陷的表现

孩子心理健康表现

一、智力正常

智力是以思维为核心的各种认识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总和,也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正常的智力是学习文化知识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智力发展水平要符合实际年龄的智力水平。 二、情绪的稳定性与协调性

儿童青少年经常保持轻松、愉快、稳定、协调的情绪,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使整个心身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从而提高心理功能有助于发挥自身的内在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成绩。如果经常出现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会影响潜能的发挥,势必影响学习效果。 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标志着心理健康水平,一个心理健康的儿童青少年能够较快地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包括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及人际环境等。既使突然发生意外变化或身处恶劣环境中,也能较快地顺应环境并保持心理平衡。有些独生子女由于早期社会化的娇生惯养,形成了他们生活自理能力低下,不能有效地处理与现实环境的关系,往往导致适应性障碍。

四、和谐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儿童青少年能够与同龄人建立平等、互助、和睦相处的伙伴关系。

如果早期社会交往被剥夺,家庭不和睦、接受较多消极影响,易形成孤僻、敌意、敏感、过度警觉、自我为中心、妒忌、自私等不合群的不良个性,而导致人际关系的不协调。 五、反应能力适度与行为协调

健康儿童、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和谐统一。对外部刺激反应适度,表现既不异常敏感也不异常迟钝,并具有一定应变、应对能力。

孩子心理缺陷的表现

1、敏感:

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因此,当他们意识到某种威胁自尊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不安、焦虑和恐惧,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生气、愤怒,常常神经过敏,多疑。

2、叛逆: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家长和老师的监护,反对成人把自己当成小孩子,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易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

3、嫉妒:

这是对他人的优势地位在心中产生不愉快的情感。当别人比自己强(如学习、相貌、人缘等),表现出不悦、自残、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

4、失落:

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多表现在学习、吃穿、玩高档的玩具等方面。这容易给中小学生带来紧张、恐惧、忧郁和失望。

5、自卑:

它是一种印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

据心理专家调查显示,一些小学生总是感觉自己就好像漂泊在大海当中的小船一样,总是感觉自己特别孤独,性格也会变得比较孤僻,总不愿意和别的小孩子交往。这也是一种心理缺陷,各位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这样的倾向,那么就需要多多的开导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青春期心理特点,青春期的孩子有什么特征表现?

全文共 460 字

+ 加入清单

青春期是指儿童逐渐发育为成年人的过渡时期,青春期是人体迅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继婴儿期之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青春期为10~20岁。

青春期的心理特点:第一,独立性增强。随着自我意识的形成,他们的独立性急剧增强,渴望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是非曲直,这种从被动到主动,从依赖到独立的转变。对于青少年来说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第二,情绪发生两极化倾向。青春期孩子情感浓烈、热情奔放,情绪的两极性表现得十分突出。第三,心理闭“锁”。进入青春期,由于心理的不断发展,他们的情绪自控能力比孩童时期有了较大的提高,学会了掩饰、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出现心理闭锁的特点。

第四,心理向成熟过渡。青春期是长大成人的开始,是由不成熟向成熟的一种过渡,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冲突。

作为家长应保持平和的心态,用积极的态度、科学的知识、正确的方法来引导孩子。首先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其次要尊重孩子、给孩子民主平等的话语权。再者是要理解孩子的压力,拉近孩子和你的距离。多倾听、少指导,当好一名好听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孩子心理压抑的表现

全文共 801 字

+ 加入清单

尽管孩子的年龄可能比较小,但是也会有自己的小情绪,尤其是孩子特别不开心的时候,可能会选择多种方式来发泄自己不满的情绪。所以,各位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孩子,特别是有以下几种表现的时候,很可能就是心理压抑

孩子心理压抑的表现

1、拒绝吃饭

专家提醒,家长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如果出现厌食现象,可能是孩子的情绪出了问题,家长应认真对待。如果对此忽视,就有可能发展成饮食节律紊乱。作为父母,此时千万不要强迫孩子吃饭,而是应该经常改变饭菜的种类,鼓励孩子帮你做饭,帮你准备他爱吃的饭菜。如果他在饮食方面的不良倾向持续很长时间或体重减轻很多,应及时看医生。

2、说谎和欺骗

5岁左右的学龄前儿童有时会撒谎,但他们通常并不知道他们行为的后果。大一点的孩子在已经能够分清真假的情况下也会撒谎,这大多数是因为他们受到很多的压力。如果你的孩子听到你吹嘘自己停车没付费,或撒谎以避开工作会议,你要小心自己在树立坏榜样。最好把诚实的重要性和说谎的后果讲给孩子听。如果说谎已成了他的一种习惯,你就应该带他去看心理医生了。

3、攻击性行为

每个人都知道咿呀学语的孩子也会发脾气,但这些行为总是古怪的。语言能力有限的儿童,减轻压力的唯一方式就是咬、激怒或欺负他的玩伴。造成这种行为的原因虽然和电视上的暴力情景不无关系,但孩子的愤怒更可能源于心情压抑,这就是说,你应该尽量少一点地告诉他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否则只能增加他的压力,因为孩子需要无忧无虑地玩耍,做自己想做的事。

4、过度忧虑

孩子看到电视里飓风灾难的报道后而害怕飓风是情理之中的事。同样,学生害怕临近的考试也是正常的。但如果他们害怕所有的人和事就不正常了,他们越感到软弱无助,害怕的东西就越多。

总之,现在的父母不要总是特别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也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当孩子闹情绪的时候,不要总是斥责孩子,而是要多和孩子交流,了解其内心真实的想法。要多疏导孩子,排解他心中的不愉快,这样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孩子恐惧心理的表现

全文共 2899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有哪些恐惧心理?不管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人,都存在一些不良的心理,而这些心理问题,会给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对宝宝来讲,他们也会存在一些恐惧的心理。下面小编准备了孩子恐惧心理的表现,希望对您有帮助!

引起儿童恐惧心理的原因

造成儿童对外界事物恐惧的原因是多样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儿童知识和生活常识的不足

如儿童缺乏对地球与太阳之间运转规律的认识,从而会莫名地害怕黑夜;不了解人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所以对身边亲人的死亡感到莫大地恐惧。

2.儿童自身的经历带来的恐惧

古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儿童在生长过程中遭遇到外界的不良刺激,会在他们脑海中留下非常深刻的可怕记忆,即使时光流逝也挥之不去。

3.受他人恐惧的影响

他人在遭受威胁的情形下惊恐万状的样子会对儿童造成严重的影响。即使自己原本对这件事物没有恐惧,也会慢慢受其影响而害怕该事物。如母亲害怕狗,每当狗吠叫都惊恐不已,天长日久这种恐惧会影响儿童,使他也害怕狗。

4.外界环境的突然变化

这样的变化让儿童觉得不能适应,原有环境下的行为方式在新环境下无效,从而形成恐惧。如从幼儿园到小学的环境变化,父母突然生病等情形。

5.恐惧的泛化

把对一种不良刺激物的恐惧延伸到与之有一定相似性或相关性的其他事物上,这就是恐惧的泛化。例如,有的儿童从害怕警察,发展到害怕所有穿类似警察制服的人(如邮递员)。

孩子恐惧心理的表现

一、怕生

一般来说,6个月大的孩子已经认识自己的妈妈了,并和妈妈建立起了依恋的感情。到7个月左右,孩子不仅能识别陌生人,还会害怕陌生人,尤其害怕男性。其实,这种“怕生”的自然表现也是孩子自我保护本能的一部分。建议不要让孩子总是待在家里,要经常带他外出,接触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给孩子创造接触更多人的机会。此外,应尊重孩子的感受,不要强迫孩子一定要和陌生人亲近,如被抱、被亲等,让孩子在他自己感觉安全的距离内和他人交往。

二、害怕陌生事物

有时孩子害怕的东西在成人看来十分可笑,如一只会摇头唱歌的娃娃,甚至是妈妈戴了墨镜的样子。研究发现,完全熟悉和完全陌生的物品都不会让实验的动物感到害怕,但中等陌生程度的物品则会激起动物的恐惧,因为熟悉意味着安全,而完全陌生的事物因为不了解反而不被对方引起关注。但中等程度的陌生,既可能被识别又与以往的经验不同,最容易引发孩子的恐惧心理。建议让一件事物从陌生逐渐变成熟悉,就不会让孩子害怕了,例如娃娃摆在房间里让孩子逐渐熟悉,然后再让娃娃发出声音,孩子就不会害怕了。父母还可以主动示范玩娃娃,让孩子知道娃娃并不危险,孩子就会从父母的态度中消除害怕的心理。

三、对黑夜恐惧

怕黑可能是由不同原因造成的:有的是因为要和父母分房睡觉;还有的可能是孩子经历了精神创伤,表现为怕黑。父母应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建议如果孩子是因为和父母分房睡而怕黑,可以尽量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例如逐渐缩短睡前陪伴孩子的时间,直到孩子适应。另外,父母要经常告诉孩子自己很爱他,给他安全感。如果孩子是因为想像而产生恐惧,“素材”大多来自电视,要尽量让孩子看内容和他日常生活更接近的节目,临睡前尽量选择阅读等安静的活动,父母还可以对孩子解释,让孩子理解想像和现实的区别;如果孩子是因为生活变动而产生怕黑心理,父母应给予孩子更多的亲情;如果是出于创伤性事件导致孩子经常恐惧,那就需要寻求专业人士进行心理辅导了。

上面这几种心理,是宝宝比较典型的恐惧心理,对他们的成长,其实会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所以家长在教育,或者是照顾孩子的时候,也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应对这些恐惧的心理。

孩子教育的正确方式

一、教孩子遇到困难学会自己解决

家庭是孩子们生活的主要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言谈举止,道德行为,对孩子成长具有决定的影响,要想让孩子从小健康成长,家长就得对孩子进行一定的受挫能力的培养,不能迁就孩子、惯养孩子、溺爱孩子。家长要随时教育孩子遇到困难不要害怕,要有随时迎接困难的思想准备,学会动脑、用脑,解决身边的小事、小问题,用智慧去战胜困难。教育孩子克服困难,要有顽强的意志。要迎难而上,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缺。

二、教孩子学会面对自己

面对挫折,家长应教会孩子该抱着正确的态度,这样才能把每次挫折变成一次锻炼自己、完善自己的机会。挫折不是拦路虎,而是垫脚石。经历生活中的一次次挫折,才能慢慢成熟,逐渐长大,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正确对待挫折,增添勇气去战胜挫折。表扬是一种鼓舞,而不是一个蜜罐;批评是一种鼓舞,而不是一种刺激,我们既不能因为得到表扬而沾沾自喜,进而忘乎所以,也不能因为受到批评而气馁,失去上进进取之心。

三、教孩子学会面对父母

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家长看到孩子学习成绩考差时,不懂得教育的父母就会生气地批评孩子,有的孩子不能接受父母的批评教育,与家长产生抵触,不服从家长,甚至于向家长示威。这样的孩子思想、行为处于危险的边沿。其实,作为家长应教育孩子:挫折和打击并不可怕,怕的是遇到挫折和打击不知道想办法应付。我们要学会迎接挫折和打击,也要学会对付挫折和打击,只有那些敢于面对同学,面对教师,面对父母,面对社会,面对困难,面对人生坎坷的人,才是真正勇敢的人,是最了不起的人,是人们最敬佩的人。

四、教会孩子心中不愉,学会交流沟通

作为家长,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主动与孩子沟通。同时,要教会孩子学会沟通。良好的沟通有助于认识问题的本质;减少失误,减少摩擦;争取理解,注重与孩子沟通,和做到的感情,相互理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要使孩子想、愿意和自己沟通,否则父母就会失去对孩子教育的机会,影响孩子良好个性的形成。平时要抽时间跟孩子坐下聊聊,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总之要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家庭气氛,多与孩子了交换看法,沟通信息,交流情感。

父母作为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儿童自然会选择学父母。但是父母也要分场合做出一些行为,不要给孩子造成不健康的影响,同样的父母表现的感情好也会给孩子造成一个有爱的环境,这样也是一个家庭健康发展和和谐状态做基础。

如何看待儿童恐惧心理

儿童出现恐惧心理实属正常,家长也没有必要大惊小怪,而是要用科学的观点认真对待:

1.科学引导,切忌嘲笑或责备

例如,儿童可能会害怕所谓的“鬼神”。这时候,父母要予以他科学的引导,从小给予唯物主义的教育,告诉他世界上本无鬼神之说,以此来解除他的恐惧心理。而不是一味的嘲弄或辱骂他是个懦夫,“胆小鬼”,“没出息”等。

2.不要让儿童隐瞒自己的恐惧

不论小朋友害怕什么,父母都要坦然面对,并告诉他这很正常。同时要在平时多和他进行沟通,经常普及一些常识,帮助小朋友消灭恐惧感。当小朋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自然就能淡定下来。当然对于一些预知的困扰父母可以提前帮助其做好相应准备,勇敢面对。

3.分析恐惧原因,采取应对措施

家长们要判断儿童的恐惧与他的年龄相符与否。要了解儿童情绪的变化,分析到底是因为什么让他感到恐惧不已。只有明白了原因,才能积极采取措施。

4.让儿童学会自信与自强

父母要积极引导孩子,让他们相信凭借自己的能力是可以克服生活中遇到的种种挑战的。帮助他们形成相信和依靠自己的良好心态。

看过“孩子恐惧心理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孩子心理有问题的表现 如何确定孩子心理有问题

全文共 418 字

+ 加入清单

心理问题孩子到三岁还会比较黏人,情绪会突然之间变得极端,对于某些事情会过度恐惧,同时孩子还会缺乏自信心,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

孩子心理有问题的表现

1、情绪突然之间变得极端。因为心理有问题的孩子喜欢独自玩耍,不爱与人沟通,可能一件小事就会让孩子的情绪变得极端且具有攻击性,这个时候家长就要帮助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了。

2、孩子缺乏自信,不敢面对现实。心理有问题的孩子在和人的交谈中就可以感受出他们的自卑,他们会因为不敢面对现实而变得自暴自弃,久而久之就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从而产生自卑的心理。

3、孩子过度恐惧。恐惧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情绪,但是如果孩子的恐惧超过了正常范围的话,家长就需要注意了,要找到孩子恐惧的根源,帮助孩子治疗这个心理问题。

4、孩子喜欢吸手指和咬指甲。孩子之所以爱吸手指和咬指甲,是因为感到紧张或者抑郁,是孩子不良情绪的反应,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小动作来了解孩子。对待孩子要有一定的耐心和鼓励,帮助孩子消除不良情绪。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孩子心理压抑的表现方式

全文共 2076 字

+ 加入清单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家长们都期望的,可是很多时候孩子们也容易出现一些心理压抑问题,给他们的健康成长会带来不利的影响,下面看看如果孩子出现心理压抑的时候,家长们怎么应对孩子心理压抑?

孩子健康心理禁忌

第一、忌娇惯溺爱

开口不离“好”,出门不离抬,吃饭任其要,穿衣任其挑,就会养成儿童任性的性格。父母“爱子—溺子—误子”,这往往是现实生活中一些青少年步入歧途的三部曲。

第二、忌袒护纵容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当众做错了事,家长明知不对,却以种种理由加以庇护和掩盖,其结果必然使孩子不能正确对待缺点和错误。

第三、忌哄骗

有些家长图一时安宁,不惜编造假话欺骗孩子,这样耳懦目染,容易使孩子效仿父母,养成虚伪不诚实的品格。

第四、忌讽刺

对孩子讽刺挖苦,以为可以“激发”上进,结果适得其反。

第五、忌苛求

父母对孩子“恨铁不成钢”,凡事都要尽善尽美,稍有不顺便大加训斥,使子女无所适从,思想感到压抑和束缚,时间长了孩子有可能走向反面,我行我素。

第六、忌放任

对孩子不加引导和教育,放任自流,任其所为,不尽家长责任,后果难以预料。

第七、忌打骂体罚

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信奉“不打不成器”的信条,不能以理服人,而是打骂、体罚,结果这样不但起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往往产生感情对立。

希望家长们能够明白,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在生活以及教育过程当中,没有注意正确的方法,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甚至会让他们的性格,变得更加的恶劣,所以家长们要避开不良的教育方式

孩子心理压抑的表现方式

1、乱扔东西爱打人

5岁的小威是个让人“头痛” 的孩子:在幼儿园总是抢小朋友的玩具;做游戏只能赢不能输,否则就会耍赖;想要什么就大哭大闹,从不会好好说……小威妈妈深感无奈,只好带他到医院儿童心理科咨询。医生发现,小威的父母由于工作忙,很少带他出去玩,以致小威缺乏与人交流和相处的机会,父母的冷落也让他的心灵受到伤害,从而导致了“不合群” 等表现。

【对策】:家长不要急着教训孩子,首先要了解导致攻击行为的事件始末和孩子内心的想法,弄清楚后再思考从何入手来教育孩子。切忌不分青红皂白就打孩子,以暴制暴只会强化攻击行为。对于只是偶然出现攻击行为的孩子,只需给予适当的教育和引导,等孩子大一些,心理成长了,攻击行为自然就会消失。对于常表现出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家长可以安排一些简单、需要耐心的游戏,以确保他有足够的时间完成。

2、总是不愿意睡觉

上5年级的小洋晚上不愿意睡觉,整天无精打采,还常常无故乱发脾气。医生检查发现他并无躯体原因,经心理医生询问得知,小洋在学校目睹没写作业的同学被老师惩罚,这让他总担心作业做不完,会受到同样的惩罚,所以睡不着觉。

目睹同学被老师责罚,或许被责罚的人心里没当回事,可看到的孩子却被吓坏了。这其实与孩子天生的气质类型不同有关。有的孩子天生忧郁、敏感,情绪易受影响,容易受到创伤性事件的影响。有的孩子区分不开想象与现实的世界,会被想象中的怪物吓到,会因白天看到的动画片、听到的故事中有一个吓人的怪物,而认为怪物就在身边。还有的孩子对公平和温暖的要求很高,一旦老师和家长冷落了他们,或对他们有所不公,就会内心受伤。因此,家长一定要读懂孩子的心,关注孩子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有时候,许多困难在家长眼里不值一提,但却会让孩子受到伤害。

【对策】:睡觉前和孩子聊聊天,给他们关爱和安全感,也给他们机会说出心里话。如果是因为看了什么吓人的东西,可以通过一些小故事引导他们克服恐惧,同时要让孩子看积极快乐的动画片和图书。如果在学校出了问题,家长应该与老师沟通,并与老师达成共识,善待孩子,多给他们一些鼓励。

3、经常性地说个谎

说谎是孩子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在成长中,孩子发现自己的某些行为能引起父母的重视,有时会靠撒谎来吸引父母注意。成人常会使用善意的谎言来处理人际关系,可许多家长不注意回避孩子,会被他们模仿。因为某些愿望无法实现,类似吹牛、说大话这样的谎言,在孩子成长经历中也屡见不鲜。

如果家庭环境过于严苛,孩子的撒谎行为就会被固化。不少家长常常责备孩子,却从不思考自己有没有错,有没有对孩子关心不够。这种粗暴的教育方式,使孩子下意识地逃避惩罚,而撒谎就是最便捷的方法。谎言被识破,家长会更生气,打骂得更狠;如果说谎成功了,就会加强孩子的侥幸心理,更加习惯撒谎。久而久之,甚至会发展到品行障碍的程度。

【对策】:父母要因势利导,鼓励孩子说实话,这对于孩子心理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父母还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要告诉他们:“不要怕,跟爸爸妈妈说实话,把你的遭遇和困难都与我们分享,我们和你共同面对一切。”有了父母的支持,孩子才不会选择用撒谎来逃避。此外,父母千万不要轻易地将谎言与孩子的品质联系在一起,以为孩子不学好,这些想法会影响孩子对自己的评价,把自己定位成坏孩子。需要提醒的是,如果说谎已经成了孩子的一种习惯,你就应该带他看心理医生了。

家长们在生活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的一些异常表现,如果发现他们的心理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就应该引起重视,运用一些科学的方法帮助孩子调节心理,保证他们的心理健康也就更利于孩子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读懂孩子传递给你的心理压抑信号

全文共 2204 字

+ 加入清单

目录

第一章:读懂孩子心理压抑时的信号

第二章:如何知道孩子具有压抑心理及对策

第三章:儿童心理压抑怎么办?

不要认为压抑的心理只有大人才会有,小孩子们的心理往往会很脆弱,更容易出现压抑心理。那么,如何发现孩子的压抑心理呢?孩子心里压抑的表现是什么?如何缓解孩子心理压抑?

读懂孩子心理压抑时的信号

孩子表现喜怒哀乐的方式有时并不十分直接,所以不容易被家长所理解,了解了以下这些孩子心理压抑时候的信号,你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化解心中的压抑。

拒绝吃饭

专家提醒,家长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如果出现厌食现象,可能是孩子的情绪出了问题,家长应认真对待。如果对此忽视,就有可能发展成饮食节律紊乱。作为父母,此时千万不要强迫孩子吃饭,而是应该经常改变饭菜的种类,鼓励孩子帮你做饭,帮你准备他爱吃的饭菜。如果他在饮食方面的不良倾向持续很长时间或体重减轻很多,应及时看医生。

攻击性行为

每个人都知道咿呀学语的孩子也会发脾气,但这些行为总是古怪的。语言能力有限的儿童,减轻压力的唯一方式就是咬、激怒或欺负他的玩伴。造成这种行为的原因虽然和电视上的暴力情景不无关系,但孩子的愤怒更可能源于心情压抑,这就是说,你应该尽量少一点地告诉他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否则只能增加他的压力,因为孩子需要无忧无虑地玩耍,做自己想做的事。

过度忧虑

孩子看到电视里飓风灾难的报道后而害怕飓风是情理之中的事。同样,学生害怕临近的考试也是正常的。但如果他们害怕所有的人和事就不正常了,他们越感到软弱无助,害怕的东西就越多。

说谎和欺骗

5岁左右的学龄前儿童有时会撒谎,但他们通常并不知道他们行为的后果。大一点的孩子在已经能够分清真假的情况下也会撒谎,这大多数是因为他们受到很多的压力。如果你的孩子听到你吹嘘自己停车没付费,或撒谎以避开工作会议,你要小心自己在树立坏榜样。最好把诚实的重要性和说谎的后果讲给孩子听。如果说谎已成了他的一种习惯,你就应该带他去看心理医生了。

如果孩子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父母需要耐心引导,也应给予时间让其慢慢说出内心的感受,这个时候父母的关心和支持很重要。对于不易接纳孩子负面情绪的父母,需在认同孩子情绪方面作出改善。有时孩子向父母表达不悦,只为了找个对象宣泄,父母需留心是否给了孩子太多不必要的训示,或出乎子女意料之外的责难。

如何知道孩子具有压抑心理及对策

1.睡眠不安

如果孩子长期失眠,一定是为事情所困。

对策:父母可尝试在睡觉前与孩子聊天,让他说出心里话。

2.拒绝吃饭

如果孩子出现厌食,往往是情绪问题。

对策:父母可经常改变饭菜的种类,并鼓励孩子帮忙做饭。

3.疾病反复

如果孩子时常叫肚子痛或头痛,但又没有任何外在症状,很可能就是精神紧张所致。父母感情不和的孩子易出现这种情况。

对策:制造和睦的家庭氛围。

4.怕见生人

如果孩子怕见生人,往往是因为他们感到软弱无助。

对策: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5.撒谎成习

如果儿童撒谎成习,往往是因为他们受到很多的压力。

对策:可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

6.经常哭泣

哭泣通常是孩子宣泄不满的一种方式。

对策:找出孩子哭泣的原因,给予抚慰。

儿童心理压抑怎么办?

我儿子已经五年级了,做功课还一定要我陪,不陪就不...

也许在你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儿童心理压抑就已经向你的宝宝袭来了,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应对宝宝的心理压力呢?这真的是一个难题。

我儿子已经五年级了,做功课还一定要我陪,不陪就不做功课。我真吃不消了。

这个问题出在你身上,因为你从他一年级开始就陪他做功课了。马上改变这个习惯。夫妻俩商量好,吃晚饭时,吃一半,先走出去一个;然后吃一会儿再走出去一个。待你们回来,他很可能已经在安安静静地做功课了。

我孩子只喝可乐,不喝开水。我不给他,他就闹。我真没办法。

这个问题关键在于,不是在“不给”,而是在“闹”。他闹了,你就“给”。他就有办法“闹”了喝,你就无法不给。你要做的是,闹也不给。

我不是宠孩子的父亲。我儿子不爱学习,老往游戏机房跑。我常常骂他,他皮厚,麻木,老方一帖。

你这个聪明的儿子是“胜利者”,他已经知道你的骂无用了,他能对付你的唠叨了。你的老办法已行不通了,赶快放弃从此不再骂了,走一条相反的路。做不到沉默就索性向他学习如何玩电脑。

我女儿居然比别的男孩还调皮。有医生说她是多动症,有医生说不是。我想给她服药,又怕……

是不是多动症,有个简单的测试办法。她当然喜欢看卡通片,是吧?好,如果她能在20-30分钟里专注地看电视,那决不是什么多动症。

我想,儿子是男人不能动不动就哭,可我儿子一遇丁点事就哭。我很气,一哭就打。他使劲压抑,还是改不了。

别说10岁的孩子,就是男人有泪为啥不能弹?让孩子的情绪表达出来,比压抑在心里好,能哭能诉,是好事。应当说:“你要哭,就痛痛快快地哭出来。”不能压制。你如果认为动不动就哭太过分,就对他说:“你先讲再哭。”他讲着讲着,也就不哭了。

从幼儿期开始,我们就应该在生活中去了解宝宝的心理变化,学会及时地去引导宝宝的心理健康,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总结:孩子们不会隐瞒自己的心理,出现任何情况都会从行动上表现,因此,只要细心地观察孩子的行为就不难看出心里问题。以上小编为大家盘点的孩子心理压抑信号赶紧来看下吧。(文章原载于《大河健康报》,作者:赵琳,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孩子依赖心理的表现

全文共 558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孩子都会被父母过分的保护,父母过度的溺爱孩子,让孩子更容易有过分依赖心理,下面为大家介绍孩子依赖心理的表现是什么,让大家知道如何面对学生的过分依赖的心理。

表现1、害羞

让妈妈头疼的是每次家里有生人来,女儿点点总是显现出六神无主的样子;那么小的人儿,显出与年龄极不相称的好静不好动,每次到朋友家里串门,她会一路吵着"不去",即便是到了目的地,也像被钉在地上一样就是不进人家的家门。

表现2、缠人

独生的儿童由于环境的特殊性,容易产生缠人、磨人的坏习惯。比如:吵着要你帮他找玩具,帮他找出来了,玩了不一会儿,他又丢下玩具拿起你手上的绒线当球踢;你写东西他也要写,给了纸、笔还不干,又要抢你手中的笔等等,很容易让家长恼火。

表现3、恐惧

很多父母难以忘记孩子恐惧的表情,他们经常害怕的说:"那声音太响了""梦里的怪兽""危险到处都有""分离""没尝试过,我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表现4、不合群

有的父母生怕孩子出门惹是生非,总是把孩子关在家里,很多原因久而久之就造成孩子"不合群"

表情5、重复

我发现我五岁的孩子最近有一个奇怪的特点:在看动画片、图画书时,特别喜欢重复。即对看过的动画片和图画书不厌其烦地看了一遍又一遍,而对新的、未看过的反而不太感兴趣。

很多的孩子有依赖的心理,我们要正确的对待,想要了解更多的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请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孩子心理压抑时会有哪些反应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孩子也会有心理压抑的时候,那么,在孩子心理压抑的时候会有哪些反应呢?家长朋友们如果能尽早的了解这样的问题的话,那么,当孩子出现类似情况时就可以及时的发现,然后进行正确的疏导了,接下来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孩子心理压抑时会有哪些反应?

1、拒绝吃饭

专家提醒,家长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如果出现厌食现象,可能是孩子的情绪出了问题,家长应认真对待。如果对此忽视,就有可能发展成饮食节律紊乱。作为父母,此时千万不要强迫孩子吃饭,而是应该经常改变饭菜的种类,鼓励孩子帮你做饭,帮你准备他爱吃的饭菜。如果他在饮食方面的不良倾向持续很长时间或体重减轻很多,应及时看医生。

2、说谎和欺骗

5岁左右的学龄前儿童有时会撒谎,但他们通常并不知道他们行为的后果。大一点的孩子在已经能够分清真假的情况下也会撒谎,这大多数是因为他们受到很多的压力。如果你的孩子听到你吹嘘自己停车没付费,或撒谎以避开工作会议,你要小心自己在树立坏榜样。最好把诚实的重要性和说谎的后果讲给孩子听。如果说谎已成了他的一种习惯,你就应该带他去看心理医生了。

孩子也是有心理压抑的时候的,不要以为他们还小,什么都不懂,家长朋友一定要注意,在孩子心理压抑时候要及时的提供帮助,确保孩子能正常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灾后儿童与青少年心理指导 孩子的不同反应

全文共 2433 字

+ 加入清单

当世界遭遇台风、地震、战乱等天灾人祸的时候,日常生活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以外事件,我们不能担保儿童青少年一个完全没有阴影的未来,但是,只要我们具备相应的知识,避免陷入由于无知带来的误区,及时意外发生,我们也能够帮助孩子走出阴影,让欢笑重新回到孩子的生活中。不让灾难给儿童与青少年的心里蒙上永远也抹不去的阴影。

经历过大灾难的儿童与青少年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或行为上,都会产生许多反应。一般来说,这些情绪反应不会不持续很久,有些很好的孩子有可能在灾难发生数周后才逐渐地表现出来。由于儿童和青少年对灾害事件的想法与成年人不同,因此表现出来的也不一样。

一、不同年龄层孩子出现的不同反应

(一)儿童与青少年的共同反应

1、只要听到有关灾难的报道和消息就认为会发生在自己的周围,感到十分害怕。

2、对上学失去兴趣。

3、突然做出比自己实际年龄小的行为。例如,十几岁的孩子竟然要亲友抱着或者要奶瓶喝水。

4、晚上睡不着、天亮才睡,一到夜晚就害怕的浑身发抖,甚至抽搐。

5、害怕能够联想到灾害的自然现象。例如水灾后一开到大雨闪电就会大哭不止;火灾后一看到火光就浑身发抖,用水把全身淋湿;只要感到轻微的晃动,如汽车急刹车时的晃动,便会落荒而逃。

(二)不同年龄孩子的不同反应

1、学龄前(1-5岁)的反应;

(1)孩子会不停的吮手指;

(2)孩子尿床;

(3)一到天黑,看到动物就哭闹不休;

(4)过分地黏父母或老师;

(5)以前说好清楚,突然变得口吃或者不再说话;

(6)突然吃得少了或者多了。

这个年龄层的孩子,在他们熟悉的环境因为灾变而遭受破坏后,会特别显得脆弱,因为灾变而遭受破坏后,会特别显得脆弱,因为他们通常缺乏处理紧急压力的语言和思考能力,期望亲人来帮助安慰他们。

2、学龄儿童(5-10岁)的反应

(1)很容易发脾气;

(2)向大人哭诉心理恐惧,哭着要爸爸妈妈;

(3)十分黏人;

(4)在家或学校总是打架攻击别人;

(5)故意和弟弟、妹妹或比自己年龄小的孩子竞争大人的注意力,如故意摔倒要人扶;

(6)总做噩梦,害怕黑暗和夜晚;

(7)逃学情况很多;

(8)在和同伴活动当中退缩;

(9)在学校失去兴趣,不能专心听课。

行为比实际年龄小几乎是这个年龄层的典型反应,失去宠物或有意义的物品对他们而言特别的难过,难相处。

3、青春前期(11-14岁)的反应

(1)总是失眠;

(2)吃不下饭;

(3)在家里造反;

(4)任何事情都不愿意做;

(5)在学校里易出现的问题(打架、逃学、失去学校兴趣,有寻求注意的行为;

(6)身体上的问题(不明原因的疼痛,头痛、皮肤过敏、排泄紊乱等;

(7)失去和同龄一起活动的兴趣。

4、青春期(14~18岁)的反应

(1)出现气喘、头痛,全身紧绷,食欲减退,月经紊乱,内分泌失调;

(2)情绪上出现烦躁或者冷漠,对异性兴趣降低,总担心自己生病,注意力不集中;

(3)行为上,不负责任,有犯法行为,对父母的控制想要对抗的反抗减少;

(4)容易因为同龄人活动被瓦解,以及共同努力时失去大人的依靠而难过悲伤。

面对灾害有一些孩子会过早地成熟起来,这样的孩子一般会将不良的情绪埋藏起来,会使不良情绪延迟爆发。

特别是青少年、儿童急需要心理救助。因为青少年和儿童心理发育尚不成熟,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自我调试能力都比较差,对严重灾害带来的一系列精神伤害难以承受,其心理挫折反应也会更严重。因此,大灾之后应尽量将孩子带离灾难现场,给孩子以安全感,减少孩子们的心灵创伤。

二、心理疏导的方法

1、心理援救者来到孩子们周围首先要做的是观察,观察孩子们的情况。

2、与孩子们进行一些肢体的接触。比如,拥抱、抚摸都可以减缓孩子的心理压力。

3、与孩子们进行交流,尽量减轻灾害对孩子的刺激强度。成年人,尤其是孩子的父母,不宜在孩子面前诉说悲惨事件,夸大灾情,而应尽量隐瞒灾害给家庭造成的巨大财产损失和亲人的伤亡情况。

4、多鼓励孩子在救灾当中协助父母、学校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他们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和信任,从而充满自豪与信心。

5、要帮助孩子对灾害刺激建立积极的心理救助机制。父母良好的心理状态、沉着有力的救灾姿态、舍己救人的无私精神,是最大的心里支柱。家长要冷静、坚强勇敢地告诫孩子不要害怕。

6、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地心理疏导,大地震时一部分学生逃了出来,对这部分学生进行疏导可以采取较为直接的方式:

(1)与孩子交流要掌握技巧,不可直接涉及灾难。

(2)可以问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比如喜欢的动画是哪个?如果你是解放军叔叔想帮人们做哪些事情?给孩子的问题要让孩子能够自由表达,让他们感觉自己是有力量的,并且他们还能帮助别人。

(3)当被问到灾难事件的时候,先要表扬他们的勇敢,夸他们是勇敢的好孩子。

(4)让孩子长大灾难不是自己的错。当这群孩子被问道地震是怎样一回事时,大多数孩子说不出正确答案。有些孩子错误地认为是因为人类不保护地球,不爱护环境,乱扔垃圾所导致;个别孩子竟然认为是小孩表现不乖导致的。心理疏导必须详细讲解地震形成的原因,让孩子知道灾难不是他们的错,正确地看待灾难才能够摆脱心理恐惧。

7、如何辅导孩子做一些游戏来抚慰他们的心灵:

(1)可以找一些颜色鲜艳的卡片,让孩子们把想对亲人说的话写在上面,制做成祝福卡。

(2)让孩子们吹气球,把所有的恐惧、悲伤、愤怒等不良情绪让气球带走。

(3)准备一个风筝让孩子们把死去亲友们的相片和想对他们说的话粘在风筝上,让风筝把它带到天国去。

(4)带领孩子们做游戏,尽量让身体多接触。

(5)唱一些欢快的儿童歌曲,舒缓孩子紧张的心情。

(6)多制造一些快乐的气氛。

(7)围坐在一起举行晚会。

(8)大家手拉手对天空大喊明天会变好。

(9)对孩子不要太娇惯,当他们做错事情的时候要进行批评,注意是说服教育。

(10)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年龄段、性别的不同给一些玩具。注意不要给孩子可以延伸想到灾难事件的玩具。例如,不要给失去亲人的女孩子布娃娃,而要给卡通布偶。对在地震受伤的男孩子不要给汽车模型、积木一类的玩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孩子自卑心理的表现

全文共 875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快,教育问题也日益凸显,孩子在校过程中,由于现在社会攀比风气一直盛浮,孩子压力越来越大,这过程中就容易形成自卑,还有家庭原因影响,让孩子自卑更加强烈,不利于孩子的心身健康,下面由专家讲解自卑孩子种种表现

自卑是一种性格缺陷,而一个人的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于儿童时代。因此,家长应关注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自卑心理,一旦发现,尽早帮助克服和纠正,以避免形成自卑性格。自卑儿童往往会出现以下征兆:

孩子自卑心理的表现

胆怯怕羞

儿童,特别是女孩略有怕羞纯属正常,但是过度胆怯伯羞如不愿抛头露面、不敢接触生人则可能内心深处隐藏强烈的自卑情绪。

独未独往

一般来说,正常儿童都喜欢与同龄人交往,并十分看重友谊。但具自卑心理的孩子绝大多数对交结朋友兴趣索然,往往喜欢独来独往。

猜疑心重

自卑儿童对家长、教师、小伙伴对自己的评论十分敏感,特别是对小朋友的批评,更是感到难以接受,有时甚至无中生有地怀疑别人讨厌自己,且表现出愤愤不平。

有自虐倾向

占相当比例的自卑儿童往往会表现为自暴自弃,更有甚者,还可能表现出自虐行为,如故意在大街上乱窜、深夜独自外出、生病拒绝求医服药等,似乎刻意让自己处在险境或困境之中。

缺乏自信

虽然有的自卑儿童十分渴望在诸如考试、体育比赛或文娱竞赛中出人头地,但又无一例外地对自己的能力缺乏必要的自信心,因而断定自己绝不可能获胜。由此,绝大多数自卑儿童都尽量回避参与任何竞赛。

表述困难

据统计,8成以上自卑儿童的语言表达较差。或表现为口吃,或表述不连贯,或表达时缺乏情感,或词汇贫乏等等。专家们认为,这是因为强烈的自卑感阻碍了大脑中负责语言学习系统的正常工作之故。

承受能力差

自卑儿童大多不能像正常儿童那样承受挫折、疾病等消极因素带来的压力,即使遇到小小失败或小小疾病便“痛不欲生”、有甚至对诸如搬迁、父母患病等意外都感到难以适从。

可见,孩子的自卑对孩子影响很大,会形成孤僻性格,猜疑心很重,并还有缺乏自信,孩子就没有信心学习,不懂交际,患者胆怯交际,学知识承受能力差,这些都是孩子的自卑造成。所以,要对孩子正确引导,适当给压力,要让孩子学会舒缓压力,并多给予鼓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