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孩子特别厌学叛逆怎么办【推荐20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父母该如何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呢?一起来看看吧。

浏览

4764

文章

152

篇1:孩子叛逆叛逆的原因

全文共 1261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一些孩子在父母面前总会表现出一些叛逆的情绪。叛逆会极大地伤害孩子与父母的情感,导致双方心灵渐行渐远。那么,孩子叛逆叛逆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孩子叛逆叛逆的原因吧!

孩子叛逆叛逆的原因

孩子叛逆叛逆的原因一、父母与孩子空间距离很近,心理距离却很远。

空间距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似乎每天都会有时间有机会在一起,比如一日三餐、接送上学路上、检查作业、共同旅行等等。但是父母说话永远离不开几个主题:作业写完了吗?考试怎么样?……简单、无效、重复的对话,会让孩子心理距离家长越来越远。

父母可能会站在爱的立场,为孩子代劳一些他们本应该做的事情,比如适当的家务,因为不放心能否做好;父母还会站在安全的角度,让孩子失去没有束缚的玩耍,比如下雨天出去玩可能会感冒;父母还可能会为了长远未来考虑,让孩子失去没有功利心的兴趣,比如学钢琴好啊,可以考级,可以锻炼手脑,却忽视了孩子是否真的喜欢或者是否能够引导孩子喜欢……

父母还擅长于唠叨,尤其是妈妈。对孩子身上发生的事无大小,说的太多,说的无效,或者言出不行。偏偏很多时候,父母唠叨又不自知。鉴定是否的唠叨的标准很简单,如果孩子在你说的兴起时,忽然捂上耳朵或者大声抗拒:“您别说了!~”“您太唠叨了!~”“烦死了!~”那么赶紧停止自己的语言,在认为孩子不礼貌之前,先想一想是否的确说的太多。

心远了,怎么会有有效的沟通?无效的沟通就会出现父母心力憔悴,孩子心生逆反。最终导致了孩子的委屈:爸爸妈妈真的不理解我;以及父母的负气:孩子真的是越大越不听话了!

孩子叛逆叛逆的原因二、孩子在快速成长,如饥似渴吸收新的知识;父母却固步自封,无法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导致亲子关系过于生硬。

现在的社会,真的是日新月异:不管是网络资讯的发达,还是科技技术的更新。所以学习,终身不断的学习是每个人能够立足的真正动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事业的成功、生活的压力等等原因,会让为人父母者终日碌碌,身心疲惫,甚至无暇顾及身边的事情,何况世界?而孩子却正如海绵一样,徜徉在新事物频生的海洋里,自由的遨游。他们对所有的事物充满好奇,充满了解的兴趣。这本身也是社会新老更替的一种自然现象。比如70年代、80年代只是两代人的代沟,而90后与00后之间就会出现一道大鸿沟。这是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导致的必然结果。

所以为人父母者,不可以不学习;更不可以固步自封、不懂装懂;更不要对孩子展现出的新奇事件直接指手画脚、一棒打死。相信每一个父母对孩子都是由衷的爱,是可以为其付出自我一切又不求回报的爱。但也正是这种爱,有可能恰恰成为亲子间的枷锁。

当两代人的思想发生激烈碰撞的时候,面对孩子的自我与个性,理解、接纳或者容忍,都是方法。只要从小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大的偏差,放手让他自己去闯就好。有些路只能自己走,有些坎坷与挫折,不经历也无从增加自己的人生厚度与阅历。

与其感叹孩子越长大越不愿意沟通,不如让自己静下心来,看孩子一路前行,等他需要的时候,给予最大的帮助:也许是一个大大的拥抱,也许是一盏等待的灯光,也许是共同总结经验教训……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对待孩子叛逆心理的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663 字

+ 加入清单

孩子的逆反心理怎么解决

孩子叛逆心理要采取正确的方法教育。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出现逆反情绪,很多孩子在进入青春期上初中以后,叛逆心理特别严重,有的时候父母甚至还没有到自上初中的时候,就已经能感觉到心理压力。其实这是孩子都要经历的阶段,父母也不要把孩子的叛逆心当做洪水猛兽,确实是很叛逆期的孩子很难管理,只要有耐心的和孩子沟通,基本上都是很轻松的度过叛逆期。

面对孩子叛逆期,再用平时的教育方式,已经起不到什么太好的作用。所以父母要学会能够静下心来听孩子说,耐心聆听孩子内心的想法和孩子好好沟通。这个时间段的孩子是特别容易提出某些要求的,孩子进入叛逆期想法就比较多。总会有各种要求,如果父母总是不同意孩子就会越来越叛逆。所以在孩子提出某些要求的时候,如果是在合理的范围内,父母不要总是拒绝孩子。

平时如果孩子出现什么问题,做了什么错事,父母不要着急去指责孩子,先坐下来和孩子聊一聊,发生了什么事情,是指什么原因导致的做错事了。叛逆期的孩子要给他申辩的机会,如果父母没有了解过前因后果上来,就是对孩子一顿指责,这样孩子会心里感觉很委屈,有的时候孩子觉得自己明明没有犯错,为什么爸爸妈妈一定要先骂我一顿?

和叛逆期孩子沟通,也要适当尊重孩子的意见,比如孩子最某件事提出想法的时候,家长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你也拒绝了孩子,孩子也不知道为什么妈妈不同意这样做。如果孩子提出的问题做错了,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慢慢也不要坚持原来的做法,让孩子去试着尝试一下他自己的想法,当孩子知道这样做不对的时候也不会再反驳父母的意见。这就是让孩子有试错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叛逆期的孩子怎么教育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每一个孩子都会进入叛逆期,而叛逆期的孩子是父母最为头疼的,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对于父母原本的教育方式已经不买账了,所以说父母一定要随着孩子的年龄和性格发展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吧各位,告诉你叛逆期孩子的教育方式,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操作方法

1

和孩子玩在一起

这个时期的孩子叛逆心特别强,如果你说赶紧学习去,他们可能会一直玩下去,那么,与其唠叨不如坐在孩子身边和他一起玩,并且和他进行讨论,他自然就不会对你产生强烈的抗拒心理。

2

请求帮忙而不是命令

这个时候的孩子千万不要用命令的口吻,不然你一定会尝到失败的滋味。与其命令不如请求孩子帮忙,这个时候的孩子会觉得你和他是平等的,自然会听你的。

3

陪伴比金钱管用

这个时候的孩子千万别拿金钱“打动”孩子,这个时期对孩子的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有效陪伴,给孩子细心呵护与照顾,哪怕没什么钱,孩子照样会和你亲近。

4

将你的苦恼说出来

如果你觉得叛逆期的孩子不好教育,直接告诉孩子你的苦恼,告诉孩子你需要怎么做才可以,这样心贴心的说说话,孩子会明白你的心思也会懂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对待孩子叛逆心理的方法是什么

全文共 706 字

+ 加入清单

教育叛逆孩子方法有哪些

对待孩子叛逆心理的方法是家长必须要学会沟通。学会怎样和叛逆期的孩子沟通非常重要,孩子的叛逆心理不只是青春期才有,只是到青春期的时候叛逆会更加严重一些,其实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已经有叛逆心理,主要表现的不是特别强烈,家长可能也没有在意。一般孩子的第1个叛逆期在孩子三岁左右的时候。这个时候你会发现这段时间孩子特别不听话爱顶嘴,这就表示孩子在长大有了自己的想法。

父母觉得孩子是在无理取闹的时候,孩子觉得自己是有道理的,这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这孩子提出想法和要求的时候,父母不要只觉得孩子是再提。不合理的要求,要了解孩子是怎么想的,比如孩子想要买一件新的玩具。父母要耐心的去了解孩子为什么想要这个玩具。不能直接拒绝孩子,假如孩子真的想要,可以换一种方式给孩子用奖励的方式,或者是让孩子自己存钱买。

在和叛逆期孩子沟通的时候,要注意尊重孩子的意见。可能很多时候孩子提出来的意见是不合逻辑的,但是有的时候你不让孩子亲自体验一下,他自己不合理的要求。他会觉得父母没有理由的拒绝自己。这样就会让孩子产生叛逆情绪。比如孩子想吃不放盐做的菜,家长完全可以满足孩子的要求,而不是拒绝孩子告诉孩子那样不好吃可以给孩子做一份不放盐的菜让他自己吃,亲自尝一尝自己要求的结果。

其实孩子是需要顺向教育先用同理的方式去理解孩子,顺着孩子的方向说,再慢慢的带到妈妈想要说的问题上。纠正孩子错误行为的时候,先要认可孩子。告诉孩子妈妈的态度,只是针对你的行为并不是针对你的个人,所以不管你犯什么错,妈妈只是在纠正你的错误行为,妈妈是爱你这个人的,但是如果你总是这种错误的行为是不对的。妈妈的态度越平和,孩子越容易接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怎么引导孩子2岁的叛逆期

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在面对出现叛逆期的两岁的孩子,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培养孩子的自主性等,大部分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叛逆期只会出现在青春期,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孩子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出现在两到三岁,同样需要引起家长的关注。

鼓励孩子表达情绪

家长在面对两岁孩子的叛逆期的时候,首先做到的应当是稳定自己的情绪,然后了解清楚孩子情绪失控的原因,慢慢地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让孩子的情绪变得平稳,并且鼓励孩子及时的表达自己情感上的需求,让孩子明白哪些行为是难过,哪些行为是生气,当孩子的心情不开心的时候,可以采取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不是直接动用武力。

培养孩子的自主性

基本上两岁的孩子已经出现了自我意识,在这个阶段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相对应的行动,假如孩子自己有想要去的地方或者想要玩的玩具,那么父母应当给予支持,不可以一味地阻拦或者命令孩子,应当鼓励孩子在安全的空间内进行探索,遇到事情的时候可以自己想办法解决,以此来锻炼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比如直接让孩子决定穿什么衣服,让孩子自己学习吃饭等。

当孩子认为自己的某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会采取哭闹的方式引起家长的注意,这种情况下作为家长千万不可以心软,而是要用坚定的态度保持应有的原则,假如一味的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只会让孩子的性格变得越来越自私,这种行为对孩子没有任何的好处,也不是对孩子的疼爱,是一种溺爱的行为,会影响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家长怎样教育叛逆的孩子

全文共 1618 字

+ 加入清单

叛逆是一种"长大了"的感觉,是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在思维形式上属于"求异思维",是标新立异,希望引起别人注意的表现。那么,家长怎样教育叛逆的孩子?

叛逆产生原因

青少年产生叛逆心理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父母不恰当的教育方法是导致学生叛逆心理的主要原因。

一 :传统思想影响着一些家长。中国长期的家长专制思想在一些家长中仍然存在,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缺乏民主意识,总认为孩子还不成熟,要绝对服从自己,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否则就是“忤逆” “对着干”,因此,孩子不会或很少会把父母当成自己的倾诉对象,怕自己做错事后,受到家长责备。许多中学生认为自己做错事后,最反感家长的指责,而对他们反感的原因是因为家长们盛气凌人,态度生硬。

二:家长认识上的错误,造成教育方式不当。一些家长缺乏普通的心理学常识,对子女教育急于求成,方法简单粗暴,经常无视子女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特别是孩子们有了过失时,不是与孩子们一起分析错误,商量补救办法,而是责骂甚至殴打孩子,使孩子在犯错误时感到孤立无援,产生叛逆心理。

三:父母与子女缺乏双向交流,产生思想矛盾。随着高中生的成长,独立意识渐强,要求有自己的处事方式,不希望受到过多的管束。而某些家长出于对子女的保护,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包办,这样子女的渴望独立与家长不恰当的好意关心,就会产生思想上的冲突、矛盾。或许有些家长因工作繁忙,很少与子女谈心,进行思想交流,只是定下一些严格的规定来约束限制子女的行为。因此,作为子女的高中生没有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与父母缺乏交流,就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和叛逆行为。

学校老师的教育方式也是导致学生叛逆心理的原因之一。有些老师不了解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居高临下,指示学生必须怎样想,必须怎样做,根本不与学生交流思想,共同探究,这容易激起学生叛逆心理。

另外,大众媒体一些不恰当的渲染也是导致叛逆心理一个因素。比如一些影视作品,极力美化叛逆者的个人行为,夸大叛逆者的能力,鼓吹个人主义。许多高中生十分欣赏电视、卡通片中描写的“叛逆英雄”。

叛逆心理对孩子人生观的形成和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它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等病态性格,使之精神萎靡、学习被动、意志衰退、信念动摇、理想泯灭等。叛逆心理的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病态心理或犯罪心理转化。

孩子小时候的一些行为,导致了他们心里的不健康,致使孩子的自闭,对社会和世界的不相信,造成懦弱,胆怯,严重可能引起自杀。年幼时的小型偷窃,违背良心的话和事,甚至是面对了不该面对的事,或者过早见识了悲惨死亡,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怎样教育叛逆的孩子

第一,观察沟通。就是观察孩子与自己的沟通方式。在很多时候,父母必须超脱自己的角色,从第三者的角度观察孩子叛逆的问题。并以不同的角度对待孩子,做有限度的迁就。

第二,保持冷静。急躁的父母,应该提醒自己,保持冷静,并等待孩子冷静后,再进行沟通。

第三,寻求意见。管教孩子,有时应该寻求别人的意见,让自己的思想更开阔。最好跟孩子的老师多加强交流,了解孩子平时在学校的表现。

第四,开放自我。父母发现孩子的兴趣会影响功课时,不要立即禁止,最好能多了解情况。如陪孩子去电子游戏中心,和孩子讨论他们的偶像,以此提醒什么是应该学的,什么是不应该学的。只有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相处得更融洽。当父母与孩子相处融洽了,孩子就不会反叛了。

第五,不断试验。父母管教孩子,要时常改变方式,孩子小的时候,一般只是父母讲,孩子听。上了中学后,就应尝试双向沟通,也听听孩子的建议。一旦发现某一种方法行不通,就应随时改变方法,不断试验,直至发现有效的方法。

第六,将心比心。父母要与孩子将心比心,相互间的关系就会融洽,孩子也就没有逆反心理了。

第七,分析说明。父母要仔细分析孩子形成逆反心理的具体原因,并进行充分的说明,这样,孩子的逆反心理就会逐渐消失。

总之,为了从根本上来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必须做好与孩子的沟通。身教重于言教,最好的办法还是用心让孩子真正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父母做好这3方面的自我改变 能赢得信任 有效避免孩子叛逆

全文共 914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做善于沟通的家长、把孩子当成“大人”来看待、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孩子的叛逆期是每个家庭都会面临的挑战,父母们也常常感到无所适从。虽然叛逆的孩子让人头疼、让人讨厌,但我们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孩子的身心会在成长过程中发生很大的变化,叛逆期也是不可避免的。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度过这个阶段。孩子叛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失去了对父母的信任。要想赢得孩子的信任,有效避免他们的叛逆,我们需要做好这三个方面改变

1

1、做善于沟通的家长

很多家长在和孩子沟通中没有意识到观念需要与时俱进。他们还停留在孩子小时候的状态,不懂得适时调整沟通策略。这种教育上的“不合拍”和“脱节”问题,很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父母们要注意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和理解,建立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孩子即使到了青春期,也愿意和父母亲近,自然也就很少出现逆反心理。

2

2、放下身段,把孩子当成“大人”来看待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变得越来越强烈,非常希望父母不再把他们当作不懂事的小孩来看待,他们需要自己的独立空间。如果父母能顺应孩子的心理需求,把孩子当成大人来看待,自然就不会随意去干涉以及呵斥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能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尊重和理解,而这份美好温馨的感受,就能帮助孩子化解逆反心理。

3

3、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和他们产生共鸣

很多性格叛逆的孩子,如果从表面上来看,好像问题都出在孩子的身上。但如果我们去深入了解,就会发现,孩子身上的性格和心理问题,大多数和父母很少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相关。当父母不知道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想法是什么的时候,亲子之间就会产生很大的心理距离,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将很难赢得孩子的信任。孩子由于缺乏对父母的信任,就更不愿意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和需求告诉父母,亲子之间的心理距离进一步加大。

4

要想改变孩子的叛逆行为,我们需要先改变自己。家长们需要通过自我改变增进与孩子之间的互信,进而达到间接改变孩子的目的。这种自我改变需要基于科学的教育规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赢得孩子的信任。当孩子对父母产生了信任,也就打开了与孩子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大门,孩子也会更加愿意听取父母的建议和指导,从而更好地度过叛逆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大学孩子叛逆家长怎么办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高考过后的学生准备不如大学校园,不过这个阶段的学生基本性格非常叛逆,觉得离开了父母的管制,自己会变的很开心快乐,对于父母的建议和劝说都当耳旁风,有时候还会跟家长顶嘴,让家长心理很难过,那么大学孩子叛逆家长怎么办?

如何对待叛逆的学生

应该说,青少年出现的各种变化是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青少年由不成熟向成熟转化过程中的正常表现。如果孩子有类似的“问题”,作为家长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用积极的态度、科学的知识、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

要理解、接纳孩子。孩子出现的一系列身心变化,孩子自己也是始料不及、难以控制的,此时特别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接纳。千万不要看到孩子的某些变化,或者发现孩子的反常行为就大呼小叫、惊慌失措,更不要打骂训斥,横加指责。否则,只会加剧孩子的逆反心理,增加与父母的隔阂。

做孩子的朋友。青春期孩子的最大愿望就是渴望尊重、渴望独立,希望别人把他们当成大人,平等相待。这就要求家长要转变角色和教育观念,改变居高临下、命令式的单向教育为平等、探讨式的双向教育。从单纯关心孩子的生活起居转变到指导孩子的发展和成长,努力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据调查,90%以上的青少年有了苦恼后不是向父母和老师诉说,而是找朋友倾诉。那些顺利、平稳度过青春期的孩子,大多具有良好的家庭气氛与和谐的母子关系。

大学生有叛逆心理也是有原因的,只有打开这些叛逆孩子的心扉才能更好的缓解这种状态,近年来整理了很多的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希望可以帮助更多叛逆期的学生,家长和老师也可以前来了解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孩子叛逆期怎么管教最合适 叛逆期的男孩怎么教育为好

全文共 618 字

+ 加入清单

孩子叛逆期间,需要多和孩子聊天,尽可能减少代沟,需要放一些权利去尊重自己的孩子。孩子不是小猫小狗,不是只要喂养得当,全部都可以万事大吉。在成长的过程中就应该学习去创建属于自己的世界观。如果你想要自己的孩子不叛逆,首先就应该了解孩子真实的内心。当孩子有属于自己的想法,这是一件好事,说明孩子即将独立,父母不应该把孩子去当成属于自己的附属品,虽然父母给予孩子生命,但孩子的想法应该是保持独立的。

家长和孩子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关系

尽快的改变和孩子之间相处的模式,和孩子创建平等的关系,抛弃自己高高在上的地位,允许孩子去做出一些和家庭有关的决定,应该相信孩子具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如果孩子的选择和父母之间的意愿是完全不一样的,家长不应该选择一味的打压,还是应该结合实际的情况去沟通解决,这才能够解决问题。

是不是应该给孩子更多的权利

应该给孩子更多的权利,大部分的孩子都希望外界可以尊重自己,家长在此时就应该给一些话语权选择权,隐私权,还有时间管理权,可以帮助孩子逐渐的走向成熟,可以逐渐的过渡。

是不是应该和孩子沟通

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就应该选择互换位置,主要的目的是想要和孩子产生共鸣,然后就可以找出问题的关键。家长在此时就需要保证自己拥有稳定的情绪,在日常沟通的时候,尽可能避免处于急躁或者心烦的情绪中,一般孩子可能会犯错误,家长应该给孩子犯错误的机会,同时也应该去引导孩子尽可能的改正错误。注重于这一些方面,才可以让孩子拥有着比较好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孩子到了叛逆期该如何教育

全文共 367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孩子到了叛逆期的时候,很容易出现烦躁或者是不好管教的现象,所以家长这个时候也不知道到底怎么样才能够让孩子健康的成长。

详细内容

1

其实孩子到了叛逆期的时候,教育方法也是比较简单的,可以掌握一些技巧跟孩子进行沟通。

2

不要总是以打骂的方式跟孩子沟通很多的孩子就是因为家长打骂的原因,所以叛逆的越来越严重,所以要心平气和的当做朋友一样沟通更好。

3

和孩子经常进行语言上的交流,不要总是工作太忙,和孩子交流越少,心里面的压力往往越大,心理也就会出现扭曲的现象,尤其是在叛逆期的时候,往往会走一些弯路,跟孩子进行一些心理上的沟通,能够让孩子更明白一些道理。

4

周末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带孩子外出游玩一下,因为外出游玩能够让孩子达到释放心情的目的也能够达到缓解压力的效果,所以在平时可以带孩子去公园游乐场等等,但在现在疫情的期间,还是尽量减少去密集的地方可以去野外散一下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孩子在叛逆期家长的正确处理方法

全文共 708 字

+ 加入清单

孩子叛逆家长怎么办

几乎每个孩子都会经历叛逆期,孩子叛逆期是另家长觉得特别头疼的时候。总感觉这个时候的孩子打不得,说不得,而且还特别不听话,不知道该怎么沟通,其实叛逆期的孩子如果和他相处好也是非常好沟通的。处在叛逆期的孩子自尊心都是特别强的父母,不要再用特别严厉的口气和命令的方法教孩子去做事情。也不要总是对着孩子发脾气,在家里面要给孩子自己的空间,并且也要给孩子一些家庭里面做主的权利。

孩子进入叛逆期,基本上都是和以前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孩子即使到了青春期也不会出现叛逆。如果你仔细了解就会发现这些孩子平时在家里面都和父母相处的特别好,家庭关系也特别和睦,父母也很少和孩子大吼大叫,基本上家里的事情都非常和谐,这样的家庭环境长大的孩子很少有叛逆期。由此也能看出来,平时父母和孩子的相处方式是特别重要的,有什么事情都和孩子商量着来,而不是用命令的口气,或者时常对孩子大吼大叫。

也是在家里面也给孩子留一个隐私的空间那还有自己的一方小天地,让孩子能够安静的学习,或者是自己单独待一会儿。平时也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如果发现孩子有什么心理问题,一定要叫孩子说出来和孩子好好沟通。父母不一定要帮孩子解决问题,做一个安静的聆听者就可以。在孩子说出心事的时候父母不要去打断他,对于孩子的想法也要尊重,这对于孩子是特别重要的。

日常的家庭生活里面也要给孩子家庭权利,有什么事情都要让孩子参与进来,让孩子增加家庭责任感,父母也可以适当听取孩子的意见,比如让孩子选择去哪里玩,或者是今天晚上吃什么这些,对于孩子来说,感觉都是特别重要的能,体会到父母对他的爱,也会愿意和父母好好沟通,这些在孩子叛逆期的时候都是很好的解决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怎么对待孩子叛逆心理

全文共 696 字

+ 加入清单

孩子的逆反心理怎么解决

孩子出现叛逆心理家长可以改变一下和孩子的相处方式。家长可以静下心来考虑考虑平时和孩子是怎么相处的,基本上孩子叛逆心特别严重的,都是平时家长经常和孩子有不统一的意见的时候,没有让孩子发表意见,基本上都是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执行,长期下来孩子肯定会产生叛逆心理。所以家长要改变这种行为,平时要让孩子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同时也要适当尊重孩子的意见。

叛逆期的孩子最需要家长的尊重和理解,有的时候其实一点小事,家长顺从一下孩子的意思就很容易解决。在和叛逆期孩子相处的时候,不管是沟通方面还是平时的日常相处,都不要和孩子进入对抗,情绪一旦产生对抗,孩子的叛逆心会越来越严重。大多数叛逆期的孩子都是特别爱发脾气,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家长也不要和孩子一同吵架,先了解孩子为什么要发脾气,鼓励孩子说出发脾气的原因。

孩子说出原因之后,家长要做出理解,并且孩子在讲述的过程中,家长不能随便打断,孩子说的话要认真喊听孩子说,当孩子把事情说完之后家长再发表意见,或者问一问孩子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问问孩子想要怎么处理这件事,其实家长用平和的态度去处理孩子出现的问题,孩子基本上不会特别叛逆。

在和叛逆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家长要学会多听少说,多听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尽量少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给孩子做出提示。让孩子去思考,一般进入叛逆期的孩子都是有自己的思想。现在问题也都是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家长要听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之后,再对于孩子的想法和意见进行评估。帮孩子分析事情的经过,结果让孩子自己有心理准备支持孩子去做,但是必须孩子能自己接受这个结果,其实和叛逆期的孩子如果找到方法也是非常好相处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家长该如何应对孩子的三个叛逆时期?

全文共 11016 字

+ 加入清单

孩子在经历叛逆期时,很奇怪,不可理喻,家长怎么做都没用,拿孩子一点办法没有。该怎么处理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育儿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1-16岁:火星撞地球

第三“反抗”期

当如水的时光,在孩子们嬉戏玩耍中悄悄流走时,青春期岁月悄悄来临了,就像随风潜入夜的春雨,家长们蓦然间便感觉孩子们如那雨后的春笋一样,茁壮成长起来。

走过了懵懂无知活泼任性的第一个反抗期,又度过了自我感觉良好倔强坚持的第二个反抗期,家长在与孩子们磕磕碰碰的接触中,不知不觉中已经度过了十多个春秋寒暑。然而,成长总不会是风平浪静的,成长中也总会伴着无数的快乐和幸福,也会伴有寒冬、酷夏,甚至是惊涛骇浪。当家长们突然意识到孩子的教育又面临一个前所未所的压力时,心情又开始了五味杂陈。

案例一

小雪,女14岁,初中二年级,在爸爸和妈妈眼中,属于小公主型的宝贝,成长的过程中享受着全家人无微不至的呵护。而当女儿进入青春期后,那个曾经很温顺乖巧的小公主形像,一天天变了,变得让妈妈非常担心,又非常焦虑。女儿对学习索然无趣,也极少花心思去用在学习上,相反却在吃穿打扮上花尽心思。一谈到学习,小雪便会和妈妈大发脾气。一谈到做家务,小雪也会把责任完全抛给妈妈,只认可自己是孩子,做家务这些事,是全职在家妈妈应该干的事。最让妈妈无法接受的是,女儿小雪开始早恋了,这还怎么了得啊,真是看在眼中,急在心中,寝食难安。

案例二

小兵,男13岁,学习成绩一般,脾气暴躁,喜欢网络游戏,爸爸和妈妈把家中电脑上了密码,加了锁后,小兵开始在家庭以外寻找一切可以玩网络游戏的机会,去同学家,去网吧等。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劝也劝了,求也求了,一切皆无济于事。看着学业一天天荒废的小兵,爸爸和妈妈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

青春期,这个让无数家长头痛且无奈的人生成长阶段,就这样来临了。

之所以把“青春期”这个独特的人生成长阶段定义为“第三反抗期”,我是想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把不同年龄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区别开来。更不想把家庭教育问题与心理咨询问题完全混为一谈,因为就家庭教育而言,其实践性和操作性更宽泛,也更灵活,也更艺术。

将“第三反抗期”的孩子比喻为“火星”,我想应该从孩子的性格和脾气这些心理和行为特点上来浓妆淡抹地形容一番。“火星”之火,有时只是微弱的火苗,而有时会燃起无名之烈火,再看家长这颗“地球”,不小心便会被闯入大气层的“火星”给碰撞一下腰部。那么,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诸如男孩儿,亦或是女孩儿,都有哪些特立独行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呢?

特点一:自我意识更强烈。

第三反抗期的孩子们,已经有了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事物的能力,这时的孩子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已经有了初步的形成,孩子们眼中的世界和家长有着很大的区别。这时如果家长们去人为干涉孩子的想法和做法,往往会发生亲子矛盾和冲突。比如案例一中的小雪,当妈妈看到孩子在穿衣打扮方面有些消费过度时,便劝女儿,可是换来的却是一顿白眼和斥责:“同学都有名牌,为什么我不可以有?你就这么小气?”几句话让妈妈感觉气愤又无奈。

特点二:经常与家长“南辕北辙”。

你说东来我偏要向西,这样的行为特点,往往让很多家长非常恼火,本来家长认为孩子不能这样做的事,现在想好心劝孩子不要这样做,可是孩子呢?偏就不听,偏就我行我素。比如还是案例中的小雪,平时妈妈想让女儿打扫一下自己的房间,女儿则一扬眉:“你做为全职太太,这点活还用得着我吗?再说我也不会用拖把啊。”再瞧小雪妈妈,几乎是欲哭无泪,事后一想,自己还真没有教育和引导过孩子做过家务。

特点三:行为标新立异。

第三反抗期的孩子们,常常是喜欢追求潮流的一代,这点往往让家长非常难于接受。比如在电脑和网络应用上,家长越是担心孩子们迷恋网络,耽误学习,越是想制止孩子们,可是到头才发现根本阻不住这个口子,就像对待洪水猛兽一样。尽管有的家长去追查孩子的网名,到头来却发现连个网名都无法输入查找之中,原来孩子们已经学会了反侦察,发明了“火星文”,那种奇怪的符号简直让家长束手无策。比如有一个16岁的女孩儿,让妈妈感觉很不理解,女儿每天晚上睡前把白运动鞋子擦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可是第二天早晨却胡乱用清水抹一把脸就跑了,家长甚至并不明白女儿头上乱糟糟和脚下白白的鞋子,是到底为什么。

特点四:请不要窥探我的隐私。

很多家长常常不理解孩子的心理在琢磨什么,因为大多数家长与孩子沟通产生了问题,甚至是障碍,孩子有什么话也不给你说,这不是急死个人的事儿?于是很多家长便想着办法窥探孩子的隐私。比如有一位妈妈担心女儿有早恋的现象,便经常关注女儿的QQ空间,经常关注女儿的日记和抽屉。可是有一天,女儿突然怒气冲冲地告诉妈妈:“请您以后不要再私自翻我的抽屉了,好吗?拜托了,我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我有自己的隐私空间了。”女儿的话让妈妈傻了眼。事后,妈妈终于弄明白,原来女儿设了机关,做了记号,只要自己动女儿的抽屉,就会被女儿察觉。

特点五:我在做我喜欢的事,别管我。

经常看到一些孩子迷恋于网络游戏,或者热衷于读网络小说,没事折腾QQ空间,再去看孩子们的家长,不是赌气,就是指责,甚至还有干脆断网的现象发生,这样做,几乎解决不了问题的根本。对于孩子们的个性化喜好,很多家长缺乏支持和理解的态度,仍然把全部目光都放在学习和成绩之上,如果看到孩子心思不在学习上,没有按自己要求去做,便会很不高兴,可是家长们没有想到的是,越反对,孩子越去做。

特点六:坏习惯已经让某些行为产生了惯性。

在家庭教育问题中,比较突出的一类问题,就是孩子学习兴趣不浓,成绩不理想。很多家长非常苦恼,道理说了千百遍,几乎不起任何作用,孩子该稀里糊涂地玩儿还是玩儿,根本没有危机感。比如有一位家长,看到即将中考的儿子仍然在我行我素,看在眼中,急在心上,没有什么办法,有时一提醒孩子,儿子便会说:“你考试?还是我考试?我都不急,你急什么?要不你考算了。”一句话,差点没把家长给晕倒。事实上,家长完全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从小没有给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相反,懒散的坏习惯倒是越大越显现出来。

面对“第三反抗期”的孩子心理和行为特点,家长们又该如何去调整自己的观念呢?如何解决亲子沟通中遇到的矛盾呢?我想给家长们一些建议。

第一,放弃系在孩子身上的束缚,还其自由。

在孩子成长的几个阶段中,特别是到了“第三反抗期”——12—16岁这个年龄段,孩子们基本上已经到了独立放飞的阶段,如果这时家长们仍然紧紧束缚着孩子,必然要招致孩子的强烈抗争,上述几个特点分析中,都不难看出,孩子面对家长的管束,几乎都表现为一种张力。所以,对待“第三反抗期”的孩子们,与其如堵洪水一样,莫如用疏导的方式,给孩子们以自由,还他们飞翔的天空。这样,很容易让孩子们体验到翱翔的快乐后,认真对待爸爸和妈妈的意见和建议了。

第二,家长要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尊重孩子。

在现代育人观念中,尊重孩子的家庭平等地位,在很多家庭中严重缺乏。这源于很多家长总把已经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仍当几岁的小孩子来看待。如果家长能够让孩子们多参与一些家庭事务的商量和决策,倾听和尊重孩子的意见,会让孩子有强烈的家庭责任感的。同时让孩子多了解父母工作、生活和教育的艰辛,也会唤醒孩子对父母的理解和同情之心,当感恩之情被激活后,孩子自然会多体谅父母,认真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比如做一些家务,比如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习,比如合理安排用电脑学习,或者安排游戏时间等。

第三,面对亲子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要冷处理。

经常会看到一些家长与孩子在沟通中火冒三丈,而孩子呢,也往往是针锋相对,毫不示弱。面对亲子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我想告诫家长们:您一定要冷静下来!当“火星”光顾“地球”时,眼前要做的事,必须要调整星球的姿态和轨道,完全没有必要正面相撞,对于两者俱伤的后果,为何不选择避让来解决呢。“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在亲子关系中仍是非常适用的,特别是针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讲,家长的情绪会主导着孩子的情绪,家长退让了,孩子也就成了一只巴掌,拍不响了。

第四,了解青春期孩子心理和生理特点,理性应对。

很多家长缺乏对青春期孩子身心特点的了解,平时也缺乏学习和积累相关的资料,这就导致家长们对孩子读不懂,看不透,更不知道如何针对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去沟通和交流了。事实上,“第三反抗期”的孩子们正值生理发育的高峰期,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的分泌,让男孩儿和女孩儿们身体内充满着躁动和不安,特别是感情的变化,注意力的转移,往往让孩子们更容易出现看待问题的偏激。而这时,家长必须要在了解孩子心理和生理特点的基础上去理性做好亲子沟通,从说话的语气、尊重的方式、事情的选择等方面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

第五,家长要多了解时代接受新生事物,“代沟”。

很多家长总爱陷入一种经验式的思考问题方式。动不动就拿自己当年的经历或者观点来管教孩子,这样做的家长恰是忽略了时代在进步,时代不同了,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如果家长不能紧跟时代步伐,不接受新生事物,不更新观念,在亲子沟通中必须要出现“代沟”。当孩子感觉家长不理解自己时,慢慢也就不愿意和父母去废话了。比如网络之于很多家长,由于家长不学习、不了解、不实践,对网络就有一种戒备之心,这恰会造成与孩子之间无法沟通,甚至无法正确教育和引导孩子合理应用网络这种先进的工具。

第六,树立良好的形像少去唠叨和指责,榜样示范。

明智的家长,一般不会随便开口去指责孩子的,总会先冷静观察孩子的言行,弄明白孩子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后果都有哪些等等,然后再运用技巧去和孩子做沟通。同时家长还要充分重视一点:那就是,一定要做好自身的榜样示范!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眼睛是雪亮的,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着父母如何做事,如何说话。如果家长们在自己的形像上多下点功夫,通过学习提高自身修养,通过勤奋培养自身好习惯,面对孩子时,正应了:桃李无言,下自成溪。孩子对父母自是多了几分敬重,自然也就愿意听从父母的意见而做事了。

第七,家长要对孩子个性化的行为特点,正确引导。

很多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身上处处体现着个性化行为,而我们很多家长总是看不惯孩子的个性化行为特点,动不动就指责和批评孩子,甚至强迫孩子去改正。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招致孩子的反抗。比如孩子想弄一个很奇怪的发型,穿一件很另类的衣服,面对孩子的个性化特点,家长首先就要从校规校纪来引导孩子,让孩子正确认识,不是爸爸和妈妈不允许你这样做,而是学校有规定,我们必须要遵守学校的规定,只有这样,你才是一个合格的好学生。比如孩子在家里想打破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这时家长就必须要考虑到运用家庭规则来约束孩子了,通过家长的引导让孩子明白,家庭规则不是针对他个人而定的,是全家人都必须要遵守的。

第八,家长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用心包容。

“第三反抗期”虽然时间跨度从12岁一直到18岁左右,但是这只是一个特定的人生成长阶段,有很多问题在孩子度过“第三反抗期”后,随着步入大学和走向社会,通过自身认知能力的发展,在社会这所大学校的重新再教育和影响下,会逐步纠正身上曾经拥有的一些不成熟的观点和做法。如此说来,家长无需为眼前看到的孩子身上存的一些行为习惯而苦恼。不过,对孩子进行长期的道德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对遵纪守法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坚决不能大意,这关系到孩子成长道路方向的问题。方向不偏,剩下的就是细节问题,对于枝枝杈杈,通过家长这个园艺师的修剪,相信会培育出一棵健康茁壮成长的参天大树的。

2-9岁:当矛遇上了盾

第二“反抗”期

对于矛和盾来说,两者属于进攻和防御工具。

此时如果把家长比喻成“矛”的话也未尝不可。且说家长之“矛”一般都会体现在试图改变,甚至打破孩子的很多毛病或者坏习惯方面。比如有一些孩子对学习逐渐不感兴趣时,家长便想着办法想解决这种现象,先是说教,当说教不起作用时便批评,当批评也不起作用时,便会动用武力,企图用强力来改变孩子。

比如有些孩子在生活中的一些拖拉、磨蹭的习惯,不管家长如何督促,如何大嚷大叫,仍然于事无补。还比如有些孩子的耐性差,做什么事都坚持不了几分钟,不管家长如何去鼓励,去打气,仍然会半途而废等等,所以当家长再锋利的手段“矛”遇到孩子时,可能也奈何不得孩子的心理之防御“盾”。

再看看孩子们心理防御之“盾”吧。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思想在逐步走向独立,特别是小学二、三年级的孩子们,此时已经有强烈的独立的思想意识,当思想有独立意识时,行动的独立便会逐渐表现出来。

比如,孩子们经常会放学在路上和同伴玩儿,回到家写完作业后,也会急不可待地去楼下找小伙伴去玩儿,周末更是如此。当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如此疯狂地玩儿后,自然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气在肺腑之上。因为很多家长非常不情愿看到自己给孩子设计的学习计划和目标被孩子们就这样玩掉。

于是家长们便会阻止孩子去玩儿,或者把孩子关在家里写作业,不允许随便出去玩儿,或者不允许看电视,或者不允许用电脑等,结果呢,当孩子感觉到自己没有自由时,在父母的严格的督促之下,也只好不情愿地呆在家里,没有自由和活泼做为吸引和动力的学习,也只是流于形式,于是便可以看到很多孩子边写作业边玩儿,这还不算,作业中经常会发现有错误,字也会写的很潦草,橡皮擦留下的痕迹让作业总显得邋里邋遢。

孩子们为什么会在心里逐渐构起了防御之“盾”呢?

最关键有以下几点,被很多家长忽略掉了,甚至根本不知道这是孩子所需要的。

第一点,孩子是在玩耍中让自发性得到成长的。

小学二、三年级,也就是孩子在7-9岁的时候,这一阶段还被称为“小团伙时代”。相互投机的孩子们组成“党徒”在一起疯来吵去,或跑到老远的地方去玩耍。这是孩子确立自我的关键时期。如果缺乏对孩子心理了解的话,就很容易去片面地限制孩子的自由。当孩子感觉到自己不自由时,第一反应就是反抗,表现出来的行为,诸如:顶嘴,父母让让这样,孩子偏不,并且会说出一大堆理由。或者有的孩子在反抗无果的情况下,干脆就沉默下来,用不说话来反抗。这样一来,亲子沟通关系就急转直下,让家长有些束手无策了。其实,在与小朋友的玩耍中,孩子们的自发性会不断地发展着。

如果不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过分地加以强制,往往会孩子心情压抑,不能感受到来自于父母的爱,使孩子人格形成发展受阻。如果家里有这样的孩子,请家长首先要思考一下了,你是否过度地限制孩子玩耍这一天性和自由,如果有,就需要我们的家长赶快解除紧紧束缚孩子自由心灵的绳索吧。

第二点,培养孩子的学习意愿。

缺乏学习意愿是自发性发育迟缓的缘故。孩子缺乏自己思考,自己决定想做的事情,不依赖于他人而能自主一切的能力。家长也应该反省一下,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还是在于前期的发展受阻,而不能归于孩子自身。更不要用打击性、诱导性的言语来说教孩子,比如“不好好学习,大了只能捡破烂了”,“不学习就没有好出路”,“孩子,父母都是为了你好呀”等等,这种说教反而更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甚至反抗心理,或者出现对于目的的错误判断。

“无言之行”比空洞的说教更具说服力,给孩子创造一个“学习”的氛围,帮助孩子找到学习的乐趣,这样孩子学习的意愿就逐渐形成了。如果想提高孩子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家长必须要明确告诉孩子:你自己的时间由你来支配,爸爸和妈妈不会每天限制你,督促你,因为学习是你自己的事儿,玩儿也是你自己的事儿,一样重要!对于学习和写作业,是你每天必须要完成的事儿,因为明天老师要检查你的课外作业。但是如果你每天及时、认真完成作业,你就会获得更多玩儿的时间,否则你的拖拉和磨蹭只会让你学也学不好,玩儿也玩不尽兴。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做时间成本计算,让孩子明白他用在学习上的时间有多少,花在玩儿上的时间有多少,让孩子在对比中通过效率提高来减少学习时间,增加用在娱乐和玩耍上的时间,这样就会增加孩子对待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点,发觉孩子的潜能,认真地培养一项优点或特长。

时下,在孩子学习兴趣或者特长方面,“一窝蜂”,随大流的现象比较常见。很多家长往往会给孩子安排特长培训,比如同时给孩子安排几项特长班的学习,比如钢琴、舞蹈、书法、英语等的培训,在家长的陪伴下,在周末或者课余时间里,往往让孩子疲于奔命。

当孩子对特长逐渐失去了好奇心、兴趣感时,便在枯燥和无奈下应付了事,时间长了家长看在眼中,自然会情绪失控,当孩子在批评和指责中产生厌烦的情绪时,随之而来的就是抵触,甚至会磨灭孩子对于其中一种可能产生的兴趣。

所以,如果家长们不认真去观察孩子对哪方面有潜能的话,盲目给孩子报兴趣特长,无异于饮鸩止渴,到头来家长和孩子都会烦恼和痛苦。细细想来,孩子到了初中以后,还有多少人在坚持学习特长呢?几乎绝大部分孩子都因学习紧张而放弃了。那么与其这样,为什么还要让孩子牺牲大好的自由玩耍天性呢?

所以,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讲,自由选择或许比毫无意义的强加干预更能发掘孩子的潜能,成人的态度与选择强加于孩子身上往往会受到相反的效果,其结果招致逆反或罢工,以至于关系紧张。

第四点,父母要勇于认错,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批评与建议。

孩子的眼睛是透明的,看待问题的方式与方法往往与成人有很大不同。很多家长看孩子戴着强烈的世俗色彩,比如会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去对比自己孩子的缺点和不足,结果会发现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好,结果让孩子非常受伤害。甚至让孩子越来越不信任父母。

当家长失去孩子的信任时,试想,家长的话还有权威性吗?孩子还能认真听家长的安排和布署吗?特别是很多家长带着强烈的自我情绪批评、指责、打骂孩子后,更会回避亲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所以,有时我们家长应该适当倾听一下孩子的批评与建议,必须要态度坦诚,勇于认错和反省,平等地和孩子交流。这种态度的重要性在于“以身作则”的教导孩子,让家长身上的“自我反省”成为最好的诚实示范。

第五点,给孩子充分的思维与娱乐空间。

现在的家长往往过多的限制了孩子的思维自我发展,并把自己的观点不加节制的转达给孩子,以学习为理由剥夺了孩子的娱乐空间,让孩子在“无理由、无快乐”中成长,个性受到了限制,一旦忍耐到一定限度,孩子也会爆发。

比如有一个家长最近在咨询中向我倾诉:“韩老师,我最近特别感觉到焦虑,我家儿子动不动就和我说,唉,活着真没劲,还不如死了算了。你说孩子才8岁,为什么就死啊活啊的?”

我告诉这位家长,你们的强迫式教育,已经让孩子感受到了无比的压抑,有时甚至是愤怒了,当孩子感受不到生活的快乐时,肯定会朝消极负面的方向去发展,严重者会心里出现问题,造成人格和心灵出现激变现象。所以家长要放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加以节制。自由的身心发展是孩子生理、心理年龄同步成长的重要保障。

第六点,要给孩子正面树立“好孩子”的评价标准。

经常会听一些家长唠叨,嫌自己的孩子不听话,其实有这样想法的家长完全是走入了一个误区。有些乖顺而不让大人操心的孩子,很大程度上是自发性发育缓慢的结果,过于听话的孩子往往隐藏着更严重的成长危机。

成人如果不能改变评价标准,“好孩子”往往会成为“问题孩子”。“捣蛋”,“嬉戏”,“胡闹”,“吵架”往往是孩子的自我自发性的体现,不能一味地进行打击,要在有所限制中进行保护。

在面对孩子出现的上述现象时,家长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孩子在道德品质方面并不一定出现什么问题,而是由于教育和引导不力,或者运用错误的教育方法让孩子走向错误的成长方向。

比如有些孩子虽然有些小问题,小毛病,家长如果总是指责和埋怨,时间久了,孩子便会认为自己在父母眼中一无是处,反正我没有什么好的,随便你们说什么好了,于是便真的破罐子破摔了。所以,家长们一定要理性地告诉孩子,好孩子应该是什么样的,至少应该是乐于帮助人,善于团结友爱人,诚实热情地去积极做事等等。

总之,家长一定要重视第二反抗期这一特殊的成长阶段。这时所产生的各种问题,需要家长在家庭教育观念上必须及时进行更新,认真了解孩子的心声,做好亲子沟通的改善,否则,会让在第一反抗期中沉淀下来的问题,再同时带上第二反抗期所产生问题继续成长。如果真的是这样,孩子的问题会慢慢变成顽疾,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将会无法去做转变。到那时,亲子关系将会因为孩子关闭了交流的大门而无法沟通。

3-4岁,鸡蛋碰上石头

第一“反抗”期

反抗:

顾名思义就是说一方对另一方不满意,从言行上给予对方有声或者无形的反对。拿到家庭教育中来,就是孩子情绪反作用在家长身上,在家长身上体现出来的一种张力。

对于2—4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经常会看到他们有不听话现象,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有时弄的家长急了,就吼孩子两嗓子。甚至还有性急的家长,在指挥命令无效状态下,给孩子几巴掌,结果弄的孩子哇哇大哭。还有的家长一安排孩子做什么事,孩子马上说不,或者干脆坚持自己的想法,任凭家长怎么讲道理,怎么说劝都无法改变孩子的想法,气急之下的家长不是批评就是干脆暴打一顿。

看到这些现象,我经常会想到:孩子有时像“鸡蛋”,家长抓在手里,任凭你怎么用力,鸡蛋都不会破——家长拿孩子一点办法没有。而有时看到一些家长那种强行想改变孩子的粗暴的作法,我感觉更像“石头”——冰冷、无情、生硬。

追究现象背后的本质,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实际上并不难找出原因:

原因之一:我要表达,我有想法

对于2—4岁左右的孩子,从最初的吱吱呀呀对大人们来说所有点不知所云,到清晰说出来话来想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这绝对是一个质的飞跃。这说明宝宝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他们的话有时更倾向于描述所看到眼前的事——尽管有时很“夸张”,有时还会向大人们表达他们内心的想法和要求——尽管有时无法“兑现”。但是由于宝宝们掌握的字、词汇量很少,无法真实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有时一些家长缺乏耐心,又不认真观察,不了解孩子心理特点的家长便会错误理解孩子的本义,孩子本来说向东,家长理解成了向西,这难免让宝宝不满意,甚至闹情绪了。

而对于很多家长来说,特别是很多自我意识比较强烈的家长,哪能任凭宝宝们不“听话”呢。这还了得,这不坏了我们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我是你爹你娘,不听话还了得!在劝说无效下,结果是非打既骂,企图逼孩子就范,可是已经有了表达能力的宝宝们,此时已经不再情愿受爸爸或者妈妈“摆布”了。

当一方要求:你必须听我的。另一方却是我要说我的,我要做我的。呵呵,再看,亲子矛盾就呈现在我们眼前了吧?

原因之二:家长忽略了孩子的游戏心理

家长们常常会忽略2-4岁的孩子们有一种游戏心理。当大人们经常制止的事,他们反而会认为很好玩儿。

比如大人说:那个加电的插座很危险,千万别动,当心电着你,可是有的宝宝偏就在家长的提醒下非要关注一下,要么用手去捅一捅,要么用小棍什么的去动一动。还比如,当大人强调:快点吃饭,别磨磨蹭蹭的了,再看宝宝,就在那给你拖拉啊,磨蹭呀。有时气得大人恨不得给两巴掌。可是又怕孩子吃不饱,一点办法也没有了。有时大人干脆就在孩子身后追着喂饭,弄的一顿饭吃的鸡飞狗跳墙。这样的例子很多,家长们可以环顾四周去观察,在此不多举例了。

原因之三:孩子的“单向思维”不容忽视

“第一反抗期”的孩子思维是属于单向的。孩子们经常会大脑不转弯,想什么就是什么,不管你怎么劝,总会按着自己的想法去干,面对这种不可逆转的想法,家长只需要冷处理,或者装看不到,或者采用延迟满足要求的方法,便可以摆脱眼前的困境了。

比如孩子走到楼下了,把玩具忘家里了,这时如果你说:我们已经下楼了,下次再拿吧,可是看看孩子偏就不,就让你上楼去拿,怎么办?还比如几个宝宝在一起玩,你的宝宝护自己的玩具,别人动哪件都不行,别的小朋友一动,他就要、争、抢,结果弄的哇哇大哭,场面很不好控制,怎么办?

对于“第一反抗期”里孩子们的表现,不管顶嘴也好,还是游戏心理也罢,都需要家长们冷静面对,用不着去和孩子们着急,也不用去焦虑。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呢?

方法一:走到孩子身边,蹲下来告诉孩子“我需要帮助”

当你要求孩子做某件事的时候,只需要提醒或者郑重告诉孩子一遍或者两遍就够了。如果他们仍在自顾自地做着手里事,或者在专注于玩儿时,请不要再说第三遍了,如果你这样做了,就等于白白浪费你的感情。因为孩子压根就没听你说啥,更没有去执行的意愿。如果你喋喋不休的话,就等是废话了。

面对充耳不闻的孩子,请家长冷静地走到孩子身边,不妨蹲下来,静静地看着孩子,这时你会发现专注于手里事情的孩子,会逐渐把目光转移到你的身上。抬起头望着你,这时做为家长,当能和孩子进行目光交流,表情交流时,意味着你可以用最简洁的语言告诉孩子你要做什么的时候了。这里要提醒家长一点:尽可能不要用命令的话语,而是用请求帮助的口吻。因为对于这么大的宝宝来说,非常愿意帮助人,甚至他会毫不推辞地愿意接受你的请求。但如果你命令孩子“你马上去干某某事”时,孩子可能会反驳“凭什么是我去,为什么不是你去?”,呵呵,一句话,便会让你哭笑不得。

方法二:制定家庭规则,少去唠叨说废话

很多家长忽略制定家庭规则这点,这对于引导孩子遵守家庭教育秩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非常不利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家庭教育中必须要关注规矩,让孩子清楚,规矩是大家都共同遵守的,不是给你小孩子一个人用的。当我们的父母都来做遵守规矩的模范时,孩子便也习惯于遵守了。

对于处于游戏状态下的亲子沟通,比如孩子越制止越不听,越追越不老老实实吃饭的宝宝们,请家长们干脆还是不要做无谓的叮嘱了,比如对于吃饭,实行分餐制,一人一份,饭前做好就餐规定:必须认真吃饭,如果拖拉磨蹭,大家都吃完了,你还没有吃完,不好意思,我们就收拾碗筷了,没有饭吃,你就饿到下一顿吧。

当孩子真看到因为磨蹭而被收走眼前的碗筷时,下一次,他自然就有了经验和教训,不用多说,自然就会老实多了。如果孩子还拖拉,如法,几次后,孩子便自觉了。家长全然不用担心孩子会饿坏了,只要饭后不给零食,不去给孩子骄纵,好的饮食习惯很快就会养成的。

在这里郑重提醒家长们:不要唠叨孩子,唠叨孩子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唠叨会让孩子抓不住重点,唠叨会让孩子不知道自己该做点什么。

用简洁的话,合适的语调,走到孩子身边,在目光交流的前提下告诉孩子,你想要做什么,或者让孩子做什么,这就足够了。

方法三:巧妙运用注意力转移法应对孩子的单向思维

对待“第一反抗期”的宝宝们,家长无需急三火四地给他们讲道理,更用不着武力来制止孩子,只需要冷静一些,用注意力转移法,将孩子一心想做的事,想要的玩具,或者非要实现的想法给转移了,便可以让孩子顺着你的思路走了。

有时一些家长非要给孩子讲一番道理,来证明孩子是错的。这种方法不可取,对孩子来说,一方面孩子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对于成人语言并不会完全理解,这时对孩子讲道理,试想,正处于情绪里的孩子,哪能听得进去呢,相反家长会越讲心里火气越大。另一方面孩子的单向思维仅关注事本事,并不会一定要实现,只是想法罢了。

比如有个三岁宝宝晚上要吃饼干,天已经黑,不方便去买,这时家长何不采用想像的方法来和宝宝“画饼充饥”呢,可以和宝宝一起想像,对我们要买一个大大的饼干,我们要买好多好多的饼干,我们要那种巧克力的饼干……当和孩子一起展开丰富的想像时,过一会儿再看宝宝,基本上就会忘记买饼干这件事了,也不再闹着要饼干了,一切都在快乐的想像氛围中解决了。

注意力转移法,家长要灵活运用,在宝宝们闹情绪的时候,不妨采取冷处理的方式,暂时给自己一个寻找方法的间隙,同时也避免了激起孩子的倔强的心理。

4-16岁孩子三个叛逆期,家长如何应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孩子进入叛逆期,怎么应对?

全文共 1222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孩子年龄越来越大,很多孩子的叛逆期都会渐渐来临,由于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叛逆还不是特别的了解,当孩子叛逆的情况越来越显现的时候,导致家长就不知道应该怎么应对了,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些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你很好的应对孩子的叛逆。

操作方法

1

该说的话要说,不该说的话一句都不要说。

如果孩子已经进入了叛逆期,家人想要很好的应对,这个时候孩子做事情的时候,该说的话一定要说,不该说的话一句都不要说,比如有的父母明白的告诉孩子不要做某些事情,结果孩子偏要做,后面孩子做完事情了以后失败了,这个时候可以告诉孩子解决事情的方法,对于其他诸如我早就告诉你不要做这件事情之类的话,一定不要说。

2

信任孩子。

如果孩子已经进入了叛逆期,家长想要很好的应对的话,平时带孩子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一定要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比如孩子和同学聚会,有一些同学的品行非常的坏,千万不要根据这一点而不让孩子去和同学聚会,应该相信孩子能处理好很多事情。

3

千万不要打骂孩子。

如果孩子已经进入了叛逆期,家长想要很好的应对,这种情况下,假如孩子做了一些事情,让家长非常的气愤,家长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要打骂孩子,打骂孩子的方式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叛逆,可能会让本来很普通的事情变得越来越坏。

4

管孩子不要管的太多。

如果孩子已经进入了叛逆期,家长想要很好的应对,这个时候可以管孩子,但是管孩子千万不要管的太多,比如涉及违背道德或者是接近违法犯罪的事情要坚决的管孩子,但是对于一些稀松平常的事,家长千万不要用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该管的事情一定要管,不该管的尽量就不要管。

5

该表扬孩子的时候就要表扬。

如果孩子进入了叛逆期,家长想要很好的应对这个时候,家长千万不要认为孩子已经长大了,就不再表扬孩子了。孩子即便长得再大都需要表扬,孩子做了一些好的事情,有了良好的表现,都要表扬孩子,这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明白事情的是非。

6

家长和孩子不要硬碰硬。

如果孩子进入了叛逆期,家长想要很好的应对,这个时候孩子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和孩子硬碰硬,有些事情在家长看来非常的匪夷所思,但是有些事情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可能会非常的正常,家长在拓宽自己思维和认知的同时,可以尝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且去感受孩子的感受。

7

不要做一些强制性的规定。

如果孩子进入了叛逆期,家长想要很好的应对,这个时候家长千万不要做一些强制性的规定,孩子进入叛逆期,说明孩子有了自己的主张或者想法,如果很多事情一味性地进行强制性的规定,孩子可能会更加叛逆,有时候让孩子在一定条件下享受一下他的自主权,孩子也就不会那么叛逆了。

8

理解孩子的情绪。

如果孩子进入了叛逆期,家长想要很好的应对,这个时候一定要理解孩子的情绪,孩子进入叛逆期的时候,有些事情没有办法解决,这个时候情绪就会非常的不好,这个时候家长不要一味的指责,可以让孩子通过一些正确的方式来宣泄他的不良情绪,不要因为孩子表现出来的不良情绪来惩罚或者教训孩子,不然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叛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教育叛逆孩子的8个方法

全文共 671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叛逆期的孩子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行为,家长也要根据孩子的行为进行适当合理的教育。以下八种教育叛逆儿童的方法可供家长参考。

保持冷静

不耐烦的父母,应该提醒自己,保持冷静,等待孩子冷静下来,沟通。

将心比心

如果父母想和孩子比较,他们之间的关系就会和谐,孩子就不会有逆反心理。

观察沟通

就是观察孩子与自己的沟通方式。很多时候,家长一定要超越自己的角色,从第三方的角度观察孩子的叛逆。并从不同的角度对待孩子,做出有限的迁就。

具体分析

家长要仔细分析孩子形成逆反心理的具体原因,并充分说明,使孩子的逆反心理逐渐消失。

融洽相处

当家长发现孩子的兴趣会影响作业时,不要立即禁止。最好多了解情况。比如陪孩子去电子游戏中心,和孩子讨论偶像,提醒他们应该学什么,不应该学什么。只有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相处得更好。当父母和孩子相处融洽时,孩子就不会反叛。

吸取意见

管教孩子,有时候要寻求别人的意见,让自己的思想更开阔。最好加强与孩子老师的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学会倾听

父母管教孩子,经常改变方式,孩子小,一般只是父母说,孩子听。上完中学后,你应该尝试双向沟通,听听孩子的建议。一旦发现某种方法不起作用,你应该随时改变方法,不断地测试,直到找到有效的方法。

实践体验

是通过实践,体验,以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如果父子俩散步,儿子一定要买西瓜。父亲说离家太远,太累了,不买。儿子不高兴:你不买我喜欢吃的西瓜,你喜欢我好好学习,我也不好好学习。父亲一想,对独生子说:买瓜可以,你要负责带回家。独生子同意了,累得满头大汗才把西瓜带回家,让儿子感触很深:吃西瓜真不容易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对待孩子叛逆期的几种方法

全文共 666 字

+ 加入清单

对待叛逆期的孩子

随着孩子年龄不断增长,到了十二三岁上初中以后,大多数的孩子都会经历叛逆期。对于叛逆期的孩子,家长也是十分头疼的,不知道该怎样对待孩子叛逆的问题。其实叛逆期的孩子也不是特别难沟通的,最主要的是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也不要对孩子有过分的要求,平时和孩子多聊聊天,多理解孩子,对孩子足够的了解,也能找到孩子叛逆的原因加以解决。

通常孩子进入叛逆期,性格都是特别暴躁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并且要学会对孩子的尊重,其实并不是孩子的性格出现了问题,只是孩子到了这个阶段。家长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尊重孩子,对孩子耐心的引导,他就会在叛逆期慢慢的转变过来,但是如果家长总是和孩子对抗,那么孩子的性格可能会越来越叛逆。我们在想改变孩子叛逆的同时,必须要先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

对于叛逆期的孩子,我们不能对他要求太多。找到他的兴趣爱好,从这一方面去培养他,对于孩子不喜欢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他。平时多听听孩子的心里话,对于孩子的想法。家长也有正确的引导,不管孩子想的是对是错,等他说完之后再给他提出建议和意见,帮他分析对错。虽然孩子的性格到了叛逆的时候,但并不是他什么都不懂,只要家长和他讲道理,他还是会听明白的。

有时间的时候可以带孩子出去散散步,陪孩子聊聊天,其实有的时候简单的亲自沟通,要比遇到事情之后在沟通效果好,多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这样更有助于找到孩子叛逆的原因,其实有的时候孩子怕你和家长的教育方式是有直接关系的,只要我们改变一下教育方式和孩子有耐心的交流,去了去理解孩子的想法,可能孩子的叛逆就会慢慢恢复过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孩子叛逆期怎样才能让孩子感受到家庭温暖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作为面对叛逆期的孩子,从家庭角度来考虑,更多的诉说倾听,以及对于孩子的关爱,肯定是化解矛盾很好的办法。

1

语言的力量语言是随时与小孩互动的最佳方法。当你用温柔、真诚的句子与小孩互动时,没有小孩会拒绝你。青春期的孩子需要你用语言来传达你对他们的爱。

2

试着多说“我爱你”、“宝贝,你真的很迷离”等等。让你的小孩听见双亲“爱”的声响。

3

行动的力量,有语言的爱抚,还必须有行动的攻势。许多双亲不再像小孩一两岁时那样拥抱和亲吻小孩,但青春期的孩子仍然需双亲用行动来传达爱。偶尔一个亲吻,一个拥抱,就像小孩子拉著手,会让孩子大感温暖

4

偶尔的“惊喜”,小孩转入青春期,我们再也不用刻意给小孩送礼品。除了节假日和过收入,似乎大家都忘了要给孩子预备什么“小惊喜”,其实让小孩惊喜很简单,多重视小孩喜爱什么,热爱什么,对症下药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孩子叛逆和网瘾家长应该怎么办

全文共 1311 字

+ 加入清单

青春期是最然家长担心的时期,似乎孩子各种的“不良”表现都集中在了这个时期,叛逆、厌学、网瘾等一系列问题都让家长不知如何是好,亲子关系在这个时期也开始紧张起来。那么孩子叛逆和网瘾家长应该怎么办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般来讲,厌学和网瘾,看似各式各样的症状,却隐藏着相同的原因,归纳起来,不外乎四种:即家庭,学校,社会,还有就是当事人的个性特点。一种是家庭因素的影响,就是与父母的关系如何,沟通的是不是顺畅。第二个学校因素,包括与老师的关系,同学的人际交往关系,第三种是受社会上一些主流的文化的影响。第四个是个性的因素。其中在学校和社会因素当中都会有事件性因素。一般两个,学习下降或者人际交往受挫。这两种挫折,也可能真实发生,也可能只存在于孩子的想象中或只是隐含的可能,但二者必居其一;个性因素一般三个,主要是要强、敏感、爱操心又不愿让人分担。

有一部分这些成绩优秀的孩子,在出现厌学情绪前,往往都有一个勤奋过度的过程。学习的目标要求过高,提高的进程要求过快,就象进食过多过快容易伤食一样,往往就容易出现厌学。不知道你弟弟是不是属于这类情况?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原因何在呢?每一个深陷此中的家庭,包括孩子,都在反复追问着这个问题,但却似乎不得要领。下面的比喻可能能够说明一些问题。

1、厌学与厌食:厌食是指较长时期食欲减退或消失的症状,多见于1-6岁小儿,这是父母们常常会遇到的问题。如果排除了器质性疾病可能,常常与以下这几个因素有关:幼儿饮食习惯不良;受到不良心理如刺激(惊吓、恐惧、紧张);父母对孩子要求过高,限制孩子的活动;当孩子食欲不振时,采用强制手段或威吓办法逼迫孩子进食;过分溺爱,无限制迁就孩子;生活无规律,过度疲乏;一次吃得太多,“吃伤了”,均可使孩子食欲低下,导致厌食。厌学的原因也与此类似,孩子学习习惯不良,经常处于负性情绪或者疲劳状态,父母要求过高、过度控制和过度保护,都是导致孩子厌学的原因。这也是我经常说“厌学的孩子往往都是要强的孩子”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因为太要强了,总想一下子吃得太多,吃伤了,反而会厌食。不论父母还是孩子自己,要求太高,是造成孩子厌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2、网瘾与偏食:偏食指只爱吃某几种食物的不良习惯,它也是父母们常遇到的问题之一。网瘾的孩子放着该学的功课不学,该交往的同伴不交,而沉溺于网络游戏之中,与偏食何其类似!有经验的父母都知道,纠正偏食的孩子不能操之过急,如采取哄骗打骂等强制手段,更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其效果反而不好。纠正网瘾的孩子,更不操之过急。如果没有帮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情感满足的来源(这是营养丰富的正餐)时,绝不能断然要求孩子马上停止游戏(即使是偏食,它还是提供一定营养的)。批评或者指责孩子玩游戏,只会加重孩子的自责心理(增加了他的饥饿感),让他更加沉溺于网络游戏中。

我们只能够就讨厌学和网瘾形成的可能的普遍的原因就你作一探讨。因为每个个体的不同,可能解决的方案又有所不同。建议你的父母营造一个相对温暖的家庭环境,不指责,不干预,接纳他目前的状态。先顺其自然。在他找到一个新的爱好之前,可能他需要网络来满足他内心的情感的各个各方面的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孩子叛逆怎么办该怎么教育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孩子在成长时会经历多个叛逆期,首先孩子在2~3岁年龄较小,但也会有叛逆期。一般在这个叛逆期,孩子不会说话,不会表达自己。一旦不开心时就开始大哭大闹,此刻我们对待这类叛逆期的孩子要细心观察,并且尽可能的安抚孩子。

1

随着孩子慢慢的长大,到了6~8岁这个时间段,其实是孩子的第2个叛逆期。一般在这个年龄段孩子有需求不能满足,孩子就会发脾气,此刻家长不要跟孩子反着来,也不要打骂孩子冷暴力处理。

2

由于这个时间段孩子可以简单的表达,那么我们就尝试跟孩子进行沟通,所以说可以满足孩子的需求,但是孩子这样处理是不对的。

3

孩子到了第3个叛逆期是在13~17岁左右,此刻进入青春期,孩子的思想和行为慢慢趋于成熟。这时候会跟家人顶嘴,会跟老师对着干,更为严重的是孩子离家出走甚至出现自杀情况,孩子一旦出现这些叛逆的情况,家长首先要理解孩子,毕竟孩子处于生理期。

4

但也不能够随着孩子的性子来,虽说要尊重孩子,但也需要跟孩子互动,积极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叛逆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都有过青春,而在青春中最突出的就是青春期叛逆。青春期,是热血萌动的年纪,心中充满好奇。什么难听什么难看我就喜欢什么,我叛逆,我个性,这可能是大多数青春期孩子的心声。其实青春期的逆反心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发育有很大的影响,那么这种逆反心理是如何形成的?

1、教育不当

教育者得可信任度、教育手段、方法、地点的不适当,往往也会导致逆反心理。

2、自我意思增强

这个办法处于过渡期,独立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把自己当“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情倾向于持批判的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而与外界对立的情感。

3、企图标新立异

他们往往表现的偏执,好表现自己,有意采取与他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以引起别人的注意。

4、强烈的好奇心

当某事物被禁止时,最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5、特殊的生活经历

以至于性情大变,变得粗暴、多疑、怪癖。

青春期的孩子有点逆反心理也不是什么反常的事,家长们只要对逆反心理的成因有一定了解,掌握调治的方法,孩子慢慢长大,成熟一点就会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家长要做的就是对孩子要理解和尊重,再加以正确的引导。这样孩子身心发展才能健康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