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孩子高三家长严重焦虑(推荐17篇)

浏览

6002

文章

17

篇1:高三考生的焦虑情绪家长该如何应对

全文共 1128 字

+ 加入清单

教育心理学家指出:焦虑是人类心里广泛存在的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人在面临对自己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时都会产生焦虑的情绪。然而,学生的考试对学生而言既是重要的,又是有一定困难的,也是进行评价学生学习好坏的基础,因此考试焦虑现象在学生中相当普遍的存在。那么高三考生的焦虑情绪家长该如何应对?

1、确定适当的期望值家长对于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学习,目前家长的期望值普遍过高,需要适当降低。一方面要对孩子的实力有客观的了解和评价;另一方面,要有正确的人才观,纠正“考上大学才能成才,考不上就没有出路”的错误观点,树立成才道路多渠道的意识。另外,许多家长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亲戚朋友中成绩好的孩子进行攀比,这给孩子无形当中带来了压力和伤害,所以家长要正确认知自己孩子的实力、个性、兴趣特长,扬长避短鼓励孩子的进步。

2、培养健康的归因方式学习焦虑与成败归因倾向有很直接的关系,不同焦虑水平的学生对于成功或失败的学习结果有着不同的归因倾向。高焦虑者在遇到失败情境时,更倾向归因于外部因素,或一些不容易改变的稳固的内部因素,比如一些孩子常把考试失败归因于考试题目太难了,或者自己不够聪明。有的孩子还在考前进行失败情境的自我暗示:“完了,这次考试肯定又是我不会的题目,我一定考不好。”“我根本就没有学习的天赋”。父母要引导孩子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以控制的因素,比如个人的努力程度。但要注意引导的方式和措辞,比如:“是不是这次复习的时候还不够全面啊?那我们下次要安排好时间抓住要点复习,就不会这样了。”

3、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父母以身作则可以使孩子对父母产生良好的信任感,进而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幸福观。父母如果言行不统一,就不能得到孩子的信任,久而久之,孩子可能会形成消极的人格特征,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和应对现实生活挑战的能力。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开展家庭教育,以减少孩子内心冲突,减少考试焦虑的发生,保证和促进孩子健康发展。不要动不动就对孩子说“我对你非常失望”之类的话。要积极帮助孩子减轻压力,保持孩子在考试前和考试中的心态平和,建立对自己的信心,战胜考试焦虑。

4、做好考前生理调节指导孩子正确处理学习与休息之间的关系,讲究学习策略、方法,合理用脑,维护大脑的正常机能,这是防治考试焦虑的重要措施。考前要给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保证其考试时头脑清醒、精力充沛。

此外,合理的膳食安排和适当的营养调配对于孩子顺利完成考试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也不要给孩子吃得太好,要注意和平日饮食的接轨,差距不要太大,避免肠胃接受不了。食物以清淡为主,少吃油腻的食品,多吃蔬菜、水果。想要了解更多的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请到。希望在这里你会了解到如何缓解高考学习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孩子度过焦虑期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在考试中,如果凭着是是而非的学习效果答题,很可能造成成绩不理想,从而影响学生的心情,郁郁寡欢、萎靡不振、沉默寡言,面对家长们提及考试和学习的话题也不愿意交谈。往往就会陷入没学好——考不好——学不懂——成绩不理想的恶性循环中。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孩子度过焦虑期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分数只是表面

家长面对孩子的分数不理想,不要使用责问、打骂的方式处理问题,更多地是关注分数不理想产生的原因,是没有学懂、情绪影响、粗心大意等等造成了分数不理想的问题?

二、重点在劣势方面

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学习状况,清楚孩子到底是在哪一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技能运用、背诵记忆等等方面?

三、适合的学习方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有的孩子早晨记忆效果佳、学习效率高,有的孩子则是晚上,家长要先清除孩子自己的情况,不要主观臆断地为孩子制定自认为最佳的学习策略。

四、学习兴趣是关键

成绩并不是衡量知识掌握的唯一标准。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对某个问题产生了兴趣之后,相信孩子会主动想办法去解决问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一个家庭最大的危机:家长越焦虑 越不“认命” 孩子越躺平

全文共 890 字

+ 加入清单

现今,每当谈及孩子的话题,无不传递出家长们的焦虑声音。这个社会现象表明,当代父母在育儿中常处于痛苦和纠结之中。他们一方面希望通过资源和教育改变孩子的命运,一方面却发现孩子似乎因此失去了动力,更倾向于躺平的生活态度。为了理解这一现象,有必要正视这种教育现状。

一、中国父母普遍感受到教育焦虑

虽然“双减”政策减轻了学业负担,却使父母的焦虑程度上升了12.8%。过去“鸡娃”风盛行,家长追求资源,希望孩子出类拔萃。如今,这种思维模式转向孩子的放松,但父母焦虑的负担却更重。这说明父母的焦虑常常与孩子的学习成绩背道而驰。

二、孩子的成长不仅仅取决于父母的努力

当父母施加过多压力,孩子常常表现为被动和缺乏活力,甚至躺平。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为何孩子越受父母的焦虑影响,就越失去动力,呈现出一种不进取的态度呢?

这种现象的背后暗藏着一种观念:家长对于孩子的期望过于强烈,而孩子则在此巨大的压力下感到无法适应。许多家长通过提供各种资源和培训来提高孩子的竞争力,但这却抑制了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家长的焦虑让孩子感到自己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进而选择躺平,不再主动追求。

三、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未来的设计很难完全实现

孩子有着独特的意愿、想法和发展轨迹,很多时候他们并不愿意被强制地按照父母的意愿塑造。家长越是强势,孩子越可能失去自我,变得顺从和被动。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需要理解,孩子的成长不是线性的,不是简单的按照父母的计划和期望实现的。即便孩子目前没有惊人的成绩,也不代表他们未来没有发展潜力。父母需要换位思考,以未来的眼光看待孩子的现状,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

清华大学的赵昱鲲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何养育孩子?他认为父母应该搞清楚这个问题,而不仅仅是关注如何教育孩子。在他看来,养育孩子是父母自我完善的过程,而非仅仅是让孩子达到某种标准。理解这一点,家长可以更好地放平心态,接受孩子的现状,帮助他们成为真正的自己。

家长的焦虑可能是导致孩子躺平的一个主要原因。家长应该放平心态,接受孩子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兴趣和梦想。通过理解和尊重,父母可以在育儿过程中找到更高层次的智慧,帮助孩子走向光明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高三家长和孩子沟通有什么技巧

全文共 3018 字

+ 加入清单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那么,高三家长孩子沟通有什么技巧?

1、巧用“投其所好”,“暗度陈仓”

如果孩子喜欢足球赛事、球星,你不妨多与他聊足球、球星;如果他迷恋歌星,大家不妨一起来谈谈歌星;如果他到了高三,仍然迷恋电子游戏,你不妨和他一起玩玩电子游戏。你若不会,怎么办?这就更好:你就虚心请教,把他当老师。如果玩的开心,你不妨说:“难怪你这么喜欢这玩艺儿,真好玩!要是能够靠它赚钱谋生该有多好!”如果你老是失败,你不妨发点感慨:“我怎么老是失败呢?”其实这就是在能够与孩子接触和交谈中“有心安顿无心人”。

如果孩子经常叫苦叫累,这也无妨!家长此时最好来个“顺水推舟”,不妨说:“你们的确很累。”或者说:“我们大家都常说:高三学生是天底下最累的。”或者说:“休息一下吧,别累坏了自己的身体。”甚至还可以说:“干脆这个星期天我们找个好玩的地方去放松放松,你看如何?”你可千万不能够说:“人生哪有不累的?”或者说:“难道我找钱养活你就不累!”你要明白:此时一切的“大道理”对他们都无济于事!要知道,在校学习他们已经12年了,同样的“大道理”他们听得还少吗?要能够有效果的话,早就见效了!

还有个最为棘手的问题是:高三学生却偏偏恋爱上了。其实完全不用大惊小怪。我教学30多年,感觉中学生讲“恋爱”已经明显是一种上升的趋势,如果将其视为洪水猛兽而大加挞伐是绝对要整糟的!面对“恋爱”上了的学生,我一般是先给他们承诺:“为他们保密,绝对不会告诉家长。”并且一定兑现自己的诺言。因此,学生都愿意向我掏心里话。甚至把他们的“情书”也放心地给我看。但我并非是要促成他们的“恋爱”,而是首先要作到“知情”,否则,你再好的教育方式都将无济于事!

面对此事,家长该怎么办?“欲擒故纵”是最绝妙之法!夸他几句,怎么样?“你小子果然不错,比你娘老子能耐。”“他(她)到底怎么样,说说看,让娘老子给你参谋参谋。”孩子要真能够给你吐露,这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下面的事不就好做多了。最糟糕的是他不愿向你吐露,在你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产生最为不良的后果。这就是“因势利导”。作为家长,千万不要“不明不白”就一棍子打死,把孩子想象得太糟糕。其实,他们在最初阶段,只是一种蒙朦胧的意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恋爱,往往是因为家长道听途说,把事情越整越糟。

与孩子相处和沟通,“投其所好”不是根本目的,更不是无原则的迁就,而是要在“投其所好”的策略中达到“暗度陈仓”的目的。

2、明白高三学生的忌讳

在高三期间,不同类型的学生有不同的忌讳:

优生忌讳过分的夸奖,为什么?因为考试本身带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比如考场情绪、题目的难易程度、答题时的注意力,有无其他因素的干扰等等,都会影响孩子实力的发挥及应试的效果。当孩子考好了家长若给以过份的夸奖,孩子就会担心考败时家长的埋怨、指责和失望。因此家长夸奖得越起劲,孩子的压力就越大。其中特别要避免因孩子考了好成绩而给以物质奖励或者种种方式的“庆功”。

中等生一般最忌讳考差了时家长的埋怨与责备。因为他们一般学习都比较吃力,而大多数都有努力争取上进的愿望,但学习不同于挑担子,力气付出越多,效果就立杆见影。如果家长过分的埋怨或责备,很容易使孩子产生放弃学习的念头或举动。

差生,对于老师来讲,是一大难题;对家长来说,同样是很伤脑筋的事情。他们最大的忌讳是:“考试”、“成绩”、“高考”、“大学”等敏感性字眼。同时还忌讳家长当他的面夸奖成绩好的同学或同辈中“有出息”的孩子。

三类学生大多都一些共同的忌讳,忌讳家长和别的同学比成绩、比考分;忌讳家长对考分的过度关注和“好打听”;忌讳家长频繁的“校访”;忌讳家长在高三期间在生活上、起居上的特殊“关照”等等。

还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孩子还有一些个性上的特殊忌讳,这就需要家长平时留心观察。

总之,作为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忌讳应该了如指掌。了解以后,在平时的接触和交谈中严格避免方为上策。如果时时撞击他们的忌讳,亲子之间不但无法正常沟通,反而会越来越抵触,甚至会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3、多在家里呆,割舍"心所爱"

节假日、星期天、孩子放学以后,家长最好都能够呆在家里。把和亲朋好友打牌、聊天等心之所爱暂时都要割舍,甚至连自己最喜欢的电视节目也得放一放。呆在家里,别让孩子感觉你是因为他(她)才一改旧习而呆在家里的,你可以收拾房间、清理衣物、调理伙食等等,总之,要尽量找些事来遮掩,要显得非常自然,不要让孩子产生敏感。如果孩子问道:“妈,你怎么不出去玩了呢?”你只能说:“我是要出去的,只是这家里实在太乱了,也早该收拾一下了。”或者找点别的话来遮掩。你可不能够说:“我是想在家里多陪一陪你。”更不能说:“你都高三了,我哪有心思出去玩啊!”

家长多呆在家里,是为给孩子创造更多和家长接触、交谈、沟通的机会。绝不是在家里“陪读”,更不是“监督”。特别要忌讳没完没了的唠叨,也不要老在孩子身边晃来晃去。

家长常在家里呆,孩子往往会自然而然地要和你交谈。这就难免涉及到高考、升学等敏感性话题。如果孩子问你:“我考不上大学怎么办?”怎么回答?你一般会安慰他:“不要紧,人生的出路又不止一条。”你或许会说:“明年再考。”这样说就显得太简单化了,不妨干脆说“凉拌”(“凉拌”本来是指一种菜肴的制作方法,四川人常用他来表现“答非所问”似的一种幽默)。如果孩子问道:“为什么年年都要搞这个鬼高考?”其实这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对此你不妨说:“因为它是鬼高考,所以必须年年搞。”你切莫趁此大谈什么“人才选拔”,“教育制度”甚至什么“国情”等等。因为此时不是讨论这些话题的时候。总而言之,家长在和孩子交谈、沟通时,重点是让气氛显得和谐、轻松。切记两条原则:涉及严肃话题,你要显得“若无其事”;涉及敏感话题,你要表现得“不着边际”。

4、不妨”缺点当作优点看“

比如粗心大意本来就是人生的一大缺点,如果孩子因此而考试失误,并且已经表现出悔恨,你可千万不要火上加油,也无须用听来的“大道理”进行说教,什么“下次细心一点”,“失败是成功之母”等等,在此时都显得苍白无力,不妨说:“我过去也经常这样。”或者来点幽默:“这才像我生的孩子吗。”总之,要尽量避免套话、大话,少来点一本正经,多来点轻松和谐、幽默风趣,如果能够使孩子哑然一笑,你就是成功者。

不少学生喜欢把课本、作业本、文具乱丢乱放,如果是以往,你可以恰当地加以批评,而在这“非常时期”,此招绝对不行!你不妨在她不注意时给收拾一下,或者干脆不管它,甚至还可以“夸”他几句:“这就显得天然。”“乱也有乱的好处,只要自己知道什么东西在什么地方就行了。”或者说:“我的孩子的确聪明,不愿意把宝贵的时间用在整理作业、课本这些琐事上面。”

5、以“平常心”看待应试、高考、升学

其实,这事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确实很难,尤其现在大家都养的是独生子女,这就更难。但不管有多么难,你却别无选择。因为,你望子成龙的心情越迫切,问题就越大。最好的办法就是学“演戏”,无论心里多么迫切,你必须“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来,而且还要尽量“演”得逼真,还要不露痕迹。

所谓“平常心”并不是要你对应试、高考、升学表现得非常冷淡,“过热”不行;“太冷”也同样不行。最好是“不即不离”,这就是“投其所好”,“顺水推舟”。不要主动去过问,当孩子自己谈到相关话题时巧妙应对。这是一种学问和技巧,要在实践中把细摸索。交谈中要认真“察言观色”,说话要十分审慎,这有点类似于“林黛渔进贾府”,“不可走错一步路,不可说错一句话。”为了孩子,你只能这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高三家长要注意些什么?做好八点让焦虑远离孩子

全文共 2270 字

+ 加入清单

孩子进入高三阶段,应该说这是他们人生当中遇到的第一个艰难阶段,况且这个阶段对于它们的一生来说,应该是具有改变性的阶段,毕竟高考时候的每一分都非常重要。很多人说高考没什么用,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有很多,但不参加高考,自己的很多条路就会被自己封死,且高考的分数绝对会成为你的另一个身份的标签。所以说,高考的重要性会让一名高三的学生压力倍增,加上外界给予的压力,高三学生的身心双重压力就会更大,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些焦虑感。那么作为家长,就一定要做好一些事情,让孩子的压力少一些,让高三的孩子远离焦虑的困扰。至于如何做,看看这篇指南吧,会给你很好的建议!

操作方法

1

问题点到即可切莫唠叨

不管是对高三孩子的关心, 或者是学习方面的问题,亦或是对孩子近些日子的表现等等,作为高三孩子的父母,尽可能点到即可,千万不要唠叨。这个时期的孩子处于青春期,又是高三阶段,他们会把自己的压力全部转化成叛逆,并且会为自己的叛逆找出很好的借口,那便是高三的压力,从而用来对付自己的父母,并且以此找一份心理的平衡。这种心态确实会让家长们崩溃与不理解,但现实就是这样,你越是唠叨,他们越是和你对着干,所以说,将问题一针见血的指出来并点到即可,这样才能让他们减少叛逆的机会。

2

掩藏好家人的焦虑别表现给孩子

其实很多高三学生的压力与焦虑,和自己的父母与家人以及外界有很大关系,越是临近高考,只要出门遇到人,便是要努力,要加油,要考个好成绩之类,这些现象会让孩子烦躁不已,如果父母以及家人在家里的时候也这样,把自己的那些焦虑表现给孩子看,不是整日皱着眉头,就是看着孩子叹气,要么就是做出一副替孩子的未来担忧的样子,要么就是在孩子面前谈论今年高考的那些弊端之类,这些负面的现象与负面情绪流露给孩子,一定会引发孩子的烦躁与焦虑,更会加大孩子的身心压力,所以在孩子面前,纵然家长有很多压力和焦虑,自己找地方发泄去,别表现给高三的孩子。

3

适当关心不可突然过度

高三时期的孩子是非常敏感的,这个时期身边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被孩子敏感的捕捉到,且一点点细微的变化,都会让孩子产生很多的联想,比如父母会觉得孩子进入高三了,就要多一些关心,不管是情感上还是生活中,可父母的这种突然过度的关心,会让高三的孩子感觉到压力重重,所以这个时候,父母以及家人的那些关心不要过度,孩子咳嗽一声马上紧张兮兮的要带去医院,孩子叹一口气也会担心的问这问那,这些行为就免了吧,做一名合格高三父母不代表把孩子当成奶娃娃,适当关心就是给孩子减压了。

4

让孩子合理安排学习切莫给孩子再请各种家教

进入高三之后,就连礼拜六礼拜天都会被各种学习任务占据所有时间,这个时期的孩子几乎没有任何的闲时候,早上六点多就要开始上早课,晚上将近十一点才放学回家,还要写很多的卷子,一般每天晚上睡眠时间最多能有五个小时,可是还有很多父母会想尽办法给孩子请家教,比如礼拜天下午的休息时间,这对孩子来说真的太累的,虽然父母想让孩子的成绩提一提,可也不能过度的要求孩子,孩子身体过于疲惫,一旦出现问题,父母后悔都来不及。让孩子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即可,高三阶段了,别再给孩子请各种家教了。

5

鼓励孩子切莫讥讽

孩子进入高三之后,几乎就是一场测试跟着一场测试,一来是为了孩子能够跟进学习任何,二来让孩子有一个紧促感,再一个要不断通过测试,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还有就是希望让孩子习惯高考的这种模式。在这些大大小小的考试中,孩子的成绩可能会出现一些起伏,切莫孩子考得好父母就会骄傲的不行,考得不好便对孩子讥讽、嘲笑甚至进行人格的侮辱,父母还会表现的垂头丧气。孩子没考好,本身自己就会感到难过,父母给予鼓励与激励才能让孩子打起精神更加努力,反之,会让孩子出现厌学心理:反之我努力了也考不好,那我不学好了。

6

谈未来的美好切莫用别人家的孩子刺激孩子

这是很多父母特别喜欢用的方式,用“别人家的孩子”刺激自己家的孩子,觉得在这样的刺激下,孩子会更加努力,激发出来孩子不服输的劲头,想法是好的,可是对高三孩子来说,这简直就是烦到极点的行为,甚至会有孩子因此产生厌世的悲观心理,还会导致孩子出现其他罪恶想法与行为。如果你想刺激孩子让其更加努力,不妨偶尔的和孩子谈一谈未来的美好,但这些美好是需要高考的好成绩为前提的,给予孩子鼓励和安抚,千万别再用“别人家的孩子”刺激你家的孩子了。

7

给孩子适当自由别把孩子当“贼”

在家里面,很多高三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当成“贼”,自己则是家里的“警察”,孩子在自己的屋子学习,父母一会儿过去整理下床铺,一会儿过去整理孩子的衣服,要么就是送杯水,送点水果,其实就是想监视孩子是不是在学习,这些行为绝对逃不开孩子的眼睛,你的监视会让孩子产生厌倦心理与强烈的反感,更会导致孩子压力与焦虑不断,所以说,别把孩子当成贼,你也不是孩子的警察,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时间、生活、学习等方面,让孩子适当自行安排,他不是小宝宝了,你要记住这一点。

8

帮孩子计划未来而不是命令孩子“执行未来”

孩子进入高三,不只是意味着学习紧张以及面对高考,还代表着孩子马上就要脱离“孩子”这个称谓了,因为高考之后,这些需要父母保护的孩子,就要离开父母的怀抱,从此后的人生要自己一步步走过并且一点点打拼与努力了,那么对于孩子的未来之路,父母要帮助孩子计划未来,或者帮孩子想一想他们应该有的那些路线是什么,但绝对不要命令孩子执行字迹给予孩子的未来安排,如果孩子和父母的想法完全不一致,那么孩子就会产生厌倦心理,反正再努力也不能安排自己的生活,那么我干嘛努力?父母的苦心只能换来孩子的不理解与孩子更多的焦虑。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孩子总爱玩手机、刷视频,伤害大吗?后果比家长想象中的还要严重

全文共 1915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是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西红柿妈妈!

茶余饭后,刷刷小视频,已经成为大多数人休闲娱乐的项目。我们是成年人,总要以工作、生活为主,手机的使用还是可以被理智控制的,孩子可就不一样了。

曾经有一个粉丝向我哭诉,自己和老公都要去上班,孩子让婆婆带着。婆婆为了让孩子听话,扔给他一部手机玩,刚刚一岁多点的小娃娃,手指拨动手机就比大人还灵活。孩子看见好吃的东西不会闹,只要一看见谁拿着手机打电话,就要玩手机,不给就发脾气。

孩子最喜欢的就是手机上的短视频,一看几个小时都不动。爷爷奶奶还觉得自己的孙子很有本事,他会唱很多网络歌曲,只要你一起头儿,他就跟着唱起来。网络上的一些搞笑段子、金句,也是信手拈来,常常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夸赞这小孩的记忆力真不错。

后来,孩子上幼儿园了,他每天不愿意上学,又哭又闹,老师问孩子:“你为什么总是不愿意来幼儿园呢?”孩子说:“我想在家玩手机,幼儿园没有手机。”

就算是来了幼儿园,这孩子也属于“散养”型的,他没有办法专注于一件事情,手脚不停地动弹,老师上课他根本就不听,也没有了当初玩手机的“聪明劲儿”。

孩子喜欢刷视频,喜欢玩手机,这是很多妈妈的苦恼,也许在你束手无策的时候,就选择了妥协。

★但是你知道迷恋于刷小视频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吗?

经常性地刷小视频,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

婴幼儿时期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一旦大脑的发育成型以后,几乎是不可逆转的。刷视频能够给孩子带来快乐,这种快乐却被定义为“垃圾快乐”,因为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一点好处,反而还是有害的。

音乐欢快,画面鲜艳,直接的信息输入,刺激孩子的大脑获得短暂的快乐。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眼睛不用观察,大脑不用思考,注意力不用集中,只需要盯着手机屏幕就够了。

当孩子再接收需要思考的信息,就直接把它摒弃掉了。长时间的固化思维,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

痴迷手机,孩子的情商培养也受到局限。

玩手机都要玩“傻”了,家长经常这样说自己的孩子。孩子经常玩手机,确实会影响孩子的情商发展。

痴迷于手机,让孩子少了许多和同龄人交流的机会,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都受到了局限。所以,当一个孩子长期痴迷于手机视频、游戏,再和别人沟通交流的时候,他会不耐烦,有抵触情绪,不愿意和别人交流,只想沉迷在手机虚拟的世界里。

除了不爱和人交流,手机占据了孩子大部分的时间,他也不喜欢读书、体育运动等等对个人成长有益的活动,体质发育、知识储备各方面的能力发展都受到了局限。

家长们,知道频繁刷小视频对孩子危害这么大,你还敢放任孩子不管吗?

为了孩子的大脑发育和情商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我们当家长的当然得管,但是完全让孩子不接触手机也是不现实的。因为现代社会就是一个互联网时代,孩子不可避免地要频繁接触手机,那么如何让孩子玩手机但有节制呢,是我们家长需要好好研究和实践的。

首先,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合理地使用手机。

孩子喜欢玩手机,大多数都是因为父母的原因,我们让孩子放下手机,首先要自己能够做到。在家里面,除了必要的联系和微信电话,家长尽量不要抱着手机玩,孩子是最善于观察、模仿我们的,家长要做一个好榜样。我们放下手机,给孩子多一点优质的陪伴,孩子有事可做,也不会太迷恋手机。

其次,给孩子使用手机,要有规则限制。

我一向都是提倡,孩子3岁之前,家长尽量不要让孩子接触到手机。等到孩子三岁以后,有一些学习内容是在手机APP上面完成的,我们可以为孩子设置一些用手机的规则。

比如,安装儿童保护软件,只允许孩子打开家长设置的内容,设定使用手机的时间,超过时长就不能再用手机了等等。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的时候,就需要有一些规定来限制他。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们要多开发、多引导孩子其他的兴趣爱好。

孩子喜欢玩手机,和我们现在的生活状态也有关系。孩子居住在高楼大厦里,没有小伙伴儿的陪伴,缺少兴趣爱好的发展,手机就成了唯一的快乐。

我们应该多引导孩子发展一些有益身心的兴趣爱好,比如阅读、运动、动手能力的培养等等。孩子爱好广泛,能从中得到快乐和成就感,也能让孩子少迷恋手机。

同时在这个戒除手机瘾和视频瘾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及时的鼓励和奖励,能让孩子养成好习惯,所以要少批评多肯定。

即使要纠正孩子错误也要先描述事实(而不要评判孩子,特别是攻击孩子的人格),然后再说出自己的感受,最后提出要求和期待。好习惯的形成需要熬过前面最难熬的七天,然后21天之后,就能慢慢稳定地坚持了,加油吧!

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双面性,手机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让它成为我们生活更便利的工具,为我们服务,但不能让它成为主宰孩子精神的“祸害”。

互动话题:你家孩子爱玩手机吗?你是如何控制孩子玩手机、刷视频的时间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高三考生与家长如何正确看待焦虑

全文共 1127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高考的临近,考生们的压力陡增,普遍会有紧张、焦虑等情绪,主要表现为失眠、头痛、记忆力下降、心情烦躁等。作为高三考生,压力人人皆有,关键在于考生、家长和学校如何正确看待这种焦虑。面对焦虑,高三考生与家长如何正确看待焦虑情绪呢?

家长应该同平常一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尽量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考生本身压力就不轻,作为家长应该淡化高考气氛,让孩子自己去复习,如果过分地关心,会让孩子产生要是考不好对不起父母的想法,增加孩子的思想负担,不利于孩子考试的发挥。

家长心情好,家里气氛才能好,也才能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考前氛围。“考试焦虑”在有些家长身上,体现得比孩子还明显,有的变得比平时更严厉,有的变得比平时更亲切,有的食不甘味、夜不安寝,而家长的“不安”,最终会造成考生的“不安”。因此,高考前家长一定要保持愉快的情绪、平和的心态,要为孩子营造宽松、自然、愉快的家庭氛围。

不要贸然给孩子添加营养品或从未吃过的“特别食物”,绝对不要吃海鲜,避免闹肚子。有些家长误认为高考前应该给孩子加强营养,给孩子吃大鱼大肉。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孩子平时吃什么就吃什么,孩子爱吃什么就吃什么,只要孩子食欲好,营养就会得到满足,关键是要做到营养平衡,合理。市场上各种标榜着提神醒脑的产品家长选择时必须要慎重。

家长要多表扬孩子,多倾听、多鼓励、多疏导、学会欣赏孩子,用孩子的优势去激励他们弥补劣势。切忌临阵前过多地叮嘱和唠叨,考前家长在言辞上应该适度地“冷淡”高考话题。家长如果能用放松的心情陪孩子做做简单的运动,散散步,聊一些与学习无关的话题,会有很好的效果。比如,可以每天给孩子做做按摩。按摩是促进家长和孩子体验家庭温暖和归属的互动活动,妈妈的怀抱、爸爸的力量会让孩子感到心理的放松,在按摩过程中,有一种快乐、温馨的感觉。这种交流,会把孩子从焦虑和挫败的感觉里,恢复到享受家庭的安全感。

考试期间的关心也要适可而止,只要让孩子感觉到家长在关心他们就可以了。考前家长要做好必要的督促检查,对孩子的考试用品,如准考证、文具等要仔细检查,对考场的路线、赴考时间做好必要的提示。考完一门以后,家长也不宜详细地问孩子考得怎么样,更不要去问哪道题怎么怎么样,问得太多反而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考得不错,家长不要表现得大喜,即使考砸了家长也要鼓劲,切忌露出不悦与沮丧。另外,考试前夕及考试期间,家长最好不要和孩子谈填报志愿的事,否则易引起孩子敌对情绪,影响考试成绩。

总之,在高度的压力下,在孩子情绪低落的时候,家长们应该和孩子多交流,家长无需引导,不必指导,切忌指责,给孩子一些自主权,只需要多陪着孩子,这属于陪伴分享。想要了解更多的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请到。这里有如何缓解高考学习压力的方法等你来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怎么告别焦虑孩子高三

全文共 316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选择合适的方法治疗。高三孩子出现焦虑症,建议家长引起重视,焦虑症情况要是较为严重,需要尽早带孩子去医院就医主要是带孩子看精神科的医生,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焦虑症出现以后可能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建议家长带孩子去精神科的时候,精神科的医生可能会给孩子配对应的药物,这些药物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建议家长在这方面要及时的跟进。

2

心理治疗。有部分孩子出现焦虑症以后,他们的病情特别严重,出现了自杀、自残等等情况,针对这些情况应该采用紧急措施,并且采用合适的方法,有必要心理和药物治疗,同时兼顾。

3

焦虑症是什么?焦虑症属于一种精神类的障碍疾病,发病可能跟遗传、家庭环境、个体因素等等有很大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考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摆脱焦虑

全文共 564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学生害怕考试,出现焦虑心情,学生们要是在中考前有焦虑的心情会影响考试的,那么中考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摆脱焦虑心情呢?为大家介绍一下。帮助大家了解中考生如何调节心理压力。

首先,要从认知上调整对焦虑的认识。焦虑是伴随人们生活的一种情绪状态,没有一点焦虑的学生是不会有好成绩的。保持适当焦虑对学习和考试有很大好处。家长和学生都要学会与焦虑相处,利用焦虑处理遇到的问题。

其次,考生平时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不断对给予自己积极暗示,写一些鼓励自己的字条。特别是家长,要多鼓励,而不是指责、唠叨。

第三,过于焦虑时,放下手中的作业,依据现有条件或者唱歌、运动,或在专业老师的帮助指导下做深呼吸放松,或肌肉渐进式放松。

第四,心里积聚的烦恼和忧虑,要抽时间和同学、好友交流,和家人倒苦水,要把内心的压抑及时地宣泄化解在萌芽状态,而不要闷在心里,久郁会成疾。

第五,要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必须适当安排休息时间。家长则应做好后勤保障,家长和孩子都应做各自应该做和能做的事情,家长不要过度卷入孩子的学习中。

第六,如果心理问题自己解决不了,应及时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让自己更快地恢复到正常的学习与生活中。

家长们应注意考生的心理变化,能及时的与学生们进行沟通,同时考前心理辅导也作为一条缓解考前焦虑的有效途径!想要了解更多的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请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十四岁的孩子叛逆期严重怎么办 来看家长的教育方法

全文共 793 字

+ 加入清单

家长面对十四岁孩子叛逆期问题时,可以采用一系列有效的方法来化解难题,建立更好的家庭关系。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方法,能够帮助家长更好地应对孩子叛逆期的挑战。

1. 关注孩子兴趣:

家长应主动了解孩子的兴趣,并参与其中。这有助于拉近亲子关系,增进了解,建立亲近感。

2. 倾听和理解:

家长应学会倾听,尊重孩子的情感表达,而不是急于提供解决方案。耐心的倾听让孩子感受被尊重,也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3. 共同制定规则:

与孩子一起制定家规,让他们参与其中,更容易理解和遵守。这种方式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也使规则执行更顺利。

4. 培养情绪管理能力:

鼓励孩子学会理智地管理情绪,可以通过讨论情绪管理方法,分享个人经验,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情绪波动。

5. 鼓励自主决策:

家长可以在一些小事上让孩子自行决策,锻炼他们的判断力和自信心,增强孩子的积极主动性。

6. 加强沟通:

沟通是解决叛逆问题的关键。家长应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鼓励孩子随时与自己交流,创造一个安全的交流环境。

7. 赞扬和鼓励:

及时赞扬和鼓励孩子的积极行为,强化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加深亲子关系。

8. 以身作则:

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展现出理性、冷静、尊重的态度,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9.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叛逆问题超出家长能力范围,应积极寻求专业心理辅导,帮助孩子和家长找到问题根源,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10. 总结感悟:

面对叛逆期,家长应建立深层联系、鼓励孩子自主能力和理解他们的情感。这有助于化解问题,为孩子未来的成长铺平道路。在这过程中,家长的角色至关重要,需要用爱和耐心引导孩子,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

通过以上方法,家长可以更有信心地应对十四岁孩子叛逆期严重的挑战。这不仅有助于缓解家庭紧张氛围,还为孩子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家长的支持和引导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高考后考生易焦虑 家长应引导孩子情绪变化

全文共 1166 字

+ 加入清单

高考考生焦虑家长引导孩子情绪变化

高考刚刚结束,在漫长的等待成绩中,考生既要承受前途未卜的心理煎熬,还要面对来自家长及周围人关于考试的各种询问,这令刚刚摆脱高考压力的他们又进入另一个压力环境。每年高考结束后,心理门诊都会遇到一些因担心高考结果而焦虑的学生。

高考刚结束,由于分数以及录取结果还未确定,这种不确定性容易使考生的心理产生焦虑,一些考生可能会变得焦虑不安、心情烦躁,有的可能情绪低落、沉默寡言,有的甚至自怨自艾、灰心绝望,这些不良情绪若得不到及时疏导会发展成心理疾患。特别是那些性格内向、爱好范围狭窄、不善于表达自己情感的学生,他们除了学习外,缓解压力的方式少,难以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因此更容易出现心理偏差,看问题容易消极,甚至会做出一些轻生的极端举动。

走出这些心理焦虑,考生首先要明白考试结果是不可变的,担心都是无谓的,只能给自己造成心理负担。考完后好好休息,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如可以听听音乐,与同学聚会,唱歌跳舞等,这些都有助于从高考状态进入放松状态;考生要正确认识高考,高考不是人生唯一道路。考不好的考生也不要过度在意别人的评价,要相信自己,没有必要与别人攀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条条道路通罗马,不能因为一次失误,就放弃了其他许多条道路。另外,要正视自己的情绪,当出现负面情绪时,也不要害怕,及时进行调节。如找家长或好朋友沟通倾诉,或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来转移不良情绪,同时还能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

作为家长,要成为孩子的避风港。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对于那些考不好或平时学习成绩就不好的孩子更不要过多指责。高考完后最好坐下来与孩子进行一次有效的沟通,问问孩子考试时的心态,对自己未来的想法,目前有何需要,在生活中有无迷惑,总之要贴着孩子的感觉走,如果孩子身心很轻松,家长没有必要担心。但如果孩子对成绩有顾虑,作为家长则要鼓励安慰孩子,告诉他们已经考完了就不要去管它了,即便考不好也没关系,机会还有很多,年轻最大的资本就是有时间去尝试。特别提出,家长在做这些沟通时一定是要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光嘴上说说,否则,自己对于分数的过度关注,即便是细微的表现也会传染给孩子,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另外,要注意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带孩子出去旅游或者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不仅有助于将孩子从高考的紧张状态中走出来,还有利于增进亲情。

家长一定注意观察孩子在情绪语言行为方面有无变化,比如平时爱说爱笑的孩子,忽然不怎么讲话不爱搭理人,也不爱出门了;或者平时很稳重寡言的孩子,最近话特多,活动频繁,甚至到了不知疲倦的程度,而且语言控制能力差,说话不恰当,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这些变化可以很明显,也可以很微小。若出现以上情况家长就要警觉了,多与孩子交流。如果交流之后效果还是不明显,则要及时看心理医生,寻求专业的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高三家长不要让你的情绪影响孩子

全文共 2686 字

+ 加入清单

高三家长不要让你的情绪影响孩子

高考焦虑表现,你中枪了吗?面对这种压力,家长们会有8种焦虑表现:

1、短期内体重下降。

2、对孩子身体状况过分担忧。

3、经常会下意识地提醒孩子“不要有压力”。

4、睡眠质量下降。

5、工作质量有所下降。

6、除了高考,对其他事情的关注度下降。

7、疏于照顾家庭其他成员。

8、常借故对其他家庭成员发脾气。

家庭情绪会“感染”

有位家长在一个高考论坛上发帖:不知道其他父母有没有我这种感觉,距离高考越近越觉得这孩子什么也考不上。平时好好的一个孩子,怎么这会儿好像学得知识漏洞百出了呢?瞧谁家的孩子都比自己这个好。每天看着小兔崽子不哼不哈的样子,心里着急还不能说。话说重了,他不念了,跟你翻脸,这个年龄的孩子正好是青春期逆反,真跟家长杠上,耽误复习不值。我就憋着,憋得一肚子火,看见他回来还得好言好语,问问你吃了吗?想吃什么?这几天累不累?早晨起那么早晚上睡那么晚吃得消吗……关于学习的话,一个字不敢说。我天天憋着一肚子火,只要谁碰我一下,我的火就会冒出。

这位家长表现得有点夸张,更多的高三家长可能会一直处于一种高三焦虑情绪中。而事实上家长包括焦虑在内的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有可能“感染”给孩子。

研究人员认为,负面的情绪也许比正面的情绪更容易传染,因为接收情绪的人会努力去安抚释放情绪的人,这使得这种情绪更容易蔓延。而在关系密切的人之间,例如家人和恋人,这种情绪的“感染”就会更明显。

高三的考生和家长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神经常常处于紧张状态,好像拉满的弓弦,稍有裂纹就会崩断。生活在这种高压下,家长和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到了脆弱的极限,一点点不顺的小事都会使得情绪一落千丈,担忧、怒火、焦虑、抱怨会像膨胀已久的火山,喷射而出。

高三家庭中的所有成员其实是处于雷同的状态,于是,这种糟糕的心情或者情绪便会在高三家庭中蔓延,稍不留意,就会带给自己的家人,使他们成为无辜的受害者。所以家长应当担当家庭情绪氛围的主要营造者、责任者,营造积极、正向、健康、和谐的高三家庭情绪氛围。

家庭情绪氛围营造

免“过度照管”,给孩子一个宽松容忍的环境

有这样一位高三母亲,冬天的晚上,儿子每天下了晚自习风风火火骑车回来,总能看见妈妈裹着羽绒服站在小区门口等。终于有一天,儿子说:“你觉得你站在那儿等我,我看见你冷成那样,心里觉得对不住你,就能发奋考上北大是吗?”她说不出话,儿子接着说,“我告诉你不可能的,你只会让我坚定一个念头,我以后要是有一百个儿子,一个也不让他参加高考!”儿子说完帮她拉起羽绒服帽子,扔给她两只手套,骑车走了。

那天妈妈骂儿子是“混蛋”,但事后她觉得儿子其实很了解她,在她的潜意识里,就是有那样的期待,让儿子看到她的辛苦和期望,让这种看到和感动成为动力。那次之后她不这样做了,她明白了那是一种压力,让儿子既心疼又厌恶。很多家长都会出现像这位母亲一样照管过度的情形:顿顿给孩子送饭、在学校附近租房子陪读,甚至有很多高三妈妈自己辞掉了工作,做“高三全职妈妈”。

其实过分的关照也会给孩子增加压力,家长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的行为,要给他们一个比较宽松的复习环境。如果家长的苦心带来的是负面的效果,只能加大孩子的心理压力,产生“家人对我太好了,一旦考不好,没脸面对他们”的心理,就会使孩子背上巨大的思想包袱。孩子只是希望家长能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对待高考,家长一切如常的潜在关爱的方式会对孩子正常发挥有利。

“把高考还给孩子”,不要让孩子感到你比他(她)还焦虑

有高三家长曾经写过这样一篇日志:别说我是高考脸,我觉得儿子和他那些同学,一人一张高考脸。这些孩子也苦,正是管不住自己老想玩儿的时候,偏偏要去抢饭碗,想以后吃上好饭好菜就要努力,愿意吃糠咽菜当蚁族住胶囊就折腾吧,这话一说,显得我特恶俗,特让他瞧不起,可他自己也知道我说得对。这么一来特别纠结,一边蔑视我,一边不敢不严阵以待,你说多闹心啊!这些半大孩子,我一边逼着他念书一边心疼,没办法。人生识字忧患始,谁的事儿谁着急。

看了这段话让我想到一个高三心理咨询的孩子,他经常失眠,静不下心来复习。家里有一个千百遍唠叨“高三啦”随时随地如同“紧箍咒”一般提醒“高考种种相关问题”的妈妈,自己感觉很烦,说:“我学习最大的麻烦就是我妈,老师你把我妈妈搞定了,我就好了!”

如今,大学教育走上普及的道路,高考不再是决定前途命运的唯一途径。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也不再只看学历。俗话说学历是纸饭碗,关系是泥饭碗,能力才是金饭碗。除了有能力,坚强的意志、顽强的精神、健康的人格、乐观的心态也是成功必不可少的要素。家长们不要将全部心思都扑在孩子的考试分数上,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长更多地关注孩子能力的培养和健康人格的塑造。

我们知道,最后参加高考的是孩子,所以,家长,请把高考还给孩子吧!

积极情绪调整方法

给高三的家长们分享一个民间流传的中国“古代”高考的故事。

有两个秀才结伴赴京赶考,路上他们遇到一支出殡的队伍。看到黑乎乎的棺材,两个秀才心中都“咯噔”了一下。一名秀才心凉了半截,心想:赶考的日子居然碰到棺材,不吉利的兆头,他心情一落千丈,硬着头皮走进考场,“黑乎乎的棺材”如影随形,挥之不去。结果文思枯竭,名落孙山。

而另一名秀才一开始心里也“咯噔”了一下,但转念一想:棺材,不就是有“官”又有“财”吗?好兆头,看来今年我鸿运当头,一定高中。他心里十分高兴,情绪高涨地走进考场。结果文思泉涌,一举高中。

这个“高考”的故事恰好可以用西方心理学家艾利斯著名的“ABC情绪理论”来解释。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events);B代表信念(Beliefs),是指人们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C代表结果(Consequences)。艾利斯认为,并非诱发事件A直接引起结果C,A与C之间还有中介因素在起作用,这个中介因素是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即信念B。简言之,个人对刺激情境的信念和认知是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

这就是为什么看到同一口棺材,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想法,进而导致不同的结果。

“家家都有一本高三经”,在高三家庭中会遇到很多相同的问题,跟上文两个秀才不同的命运一样,每位家长不同的想法,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有人因为一次模拟考试失败而整天提心吊胆,有人因为陪同孩子战胜失败而成就孩子高考成功;有家长因为孩子出现问题、偏科而陪着孩子退缩,有家长因为和孩子一同分析问题,找方法接受挑战而成为巨人……

由此可见,家长的信念以及对高考的认知、评价和看法是多么重要!德国19世纪著名哲学家叔本华也曾经说过,“事物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家长们必须巧妙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否则后果严重!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

孩子们喜欢看电视。他们常被电视屏幕上变化多端、色彩斑斓的广告以及丰富有趣的动画节目所吸引。但是要注意到彩电释放出的射线对近距离观看的人是有害的。因此,家长们必须巧妙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否则后果严重

巧妙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

适宜地看电视可以解除疲劳,陶冶人们的思想,增长各方面的知识。但是,看电视不当,对视力有其危害。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受害会更大。经常长时间地看电视,离机座距离近,以及电视机质量差,是造成近几年来诱发少年儿童视力下降的原因之一。因为少年儿童眼球晶状体发育不成熟,如果长时间、近距离看电视,可使眼肌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而引起视疲劳,久而久之,易导致视力减退,并且较难治愈。

那么,儿童每次看电视应限制在多长时间合适呢?一般认为,1~4岁不应超过半小时;4~9岁儿童为一小时;10~12岁儿童为一个半小时;13~15岁二小时为宜。已经发现视力减退者还要缩短看电视时间,每看半小时或趁节目调换之际,要有短时的休息才好。此时应闭目养神,也可按摩眼眶四周,促进血液循环。切忌长时间观看质量次劣的电视屏幕上的模糊图象。看电视应距电视机2米以外,并要注意调节好电视机的适当亮度和色彩。

收视完电视以后可用清洁水清洗一下面部,去除皮肤上的吸附屋,以减少电视屏幕给面部造成的污染。如果你想掌握更多儿童居家防触电这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的近期更新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高三家长怎样才能使孩子心理放松

全文共 849 字

+ 加入清单

高三家长怎样才能使孩子心理放松

高考迫在眉睫,高三的孩子心理开始在倒数着高考的日子,他们心理背负着沉重的压力,这些压力快压得他们喘不过气。为了升学不是问题,顺利的考上一个好的大学,他们头悬梁锥刺股准备背水一战。因此孩子顶着这么大的压力,所以作为家长应该掌握心理放松的方法给他们鼓励和爱。

但是情况却不是这样的,很多父母很为孩子着急,天天催促孩子学习,生怕少督促一句,孩子就考不上好大学了。笔者认为,高三父母应该以平常心看待高三,别只知道做孩子的督军,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孩子的精神盟友。

有的家长辞去工作专心陪读,有的家长关闭家中的电脑、电视保证孩子不受干扰,有的家长还把电话铃声调到最小,连说话、做事都轻声细语,还有的家长花大价钱为孩子请家教……这样的家长屡见不鲜,他们像战场上前线的督军一样使出浑身解数,把精力都投入到孩子的学习上。而这些做法,往往容易让孩子觉得父母像看犯人一样在时刻监示着他们。

家长这些做法的根本原因是,高三父母在这段特殊时间,没有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高三父母更应该以一位精神盟友的角色出现在孩子面前。

心理专家一再强调,高考生的压力很大一部分不是来自高考本身,而是来自家长,很多高三家长的压力往往比孩子要大得多,父母的心理压力会通过言行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因此,在孩子高三备考的日子里,家长不要整天没完没了地督促孩子学习,尽管这可能是父母释放自身压力的方式。父母在孩子面前要克制自己的情绪,多给予他们信心与鼓励。

父母做孩子的精神盟友,就要先放下架子,和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父母学会经常表扬孩子。当孩子取得一点点成绩、进步的时候,千万不要吝啬表扬的话语。父母也不要总跟孩子说谁家的孩子听话、学习好之类的话。在孩子成绩出现反复时,父母要多安慰孩子,为他们加油打气,千万不能妄加指责。当孩子疲劳时,父母还可以陪他们散散步、打打球,陪他们一起放松心情。

因此父母若能把握好高三心理放松的方法,多让他们心理放松,多有喘息的机会。那么在高考的时候,孩子不说能超常发挥,但至少正常发挥是很正常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工资全给了培训班,家长关注孩子学业,却忽视了一个更严重的问题

全文共 1542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正值学生们的暑假,关于孩子暑期培训的消息和话题不少,其中“半年工资养不起一个暑期孩子”,刷爆了家长们的朋友圈,引起了大家的热议。现在针对学生群体的培训班越来越火,因为家长们重视孩子的培养,不想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一、半年工资养不起一个暑期孩子

市面上的各种培训班被家长们形容为“碎钞机”,有的家长针对一门课程就报了多个培训班。据一份关于暑假补课花费的调查显示,有33%的网友表示孩子暑期培训班补课的费用在10000元以上,57%的网友表示补课费用在5000元及以上。大家想想,这还只是一个暑假的培训费用,如果调查范围扩大为一年,一个家长一年的工资可能还不够孩子报培训班的钱。对于普通工薪族而言,培养孩子的压力真的不小!

针对家长热衷于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这个现象,某学校校长表示,不少学生用暑期时间“抢跑”,提前学习下一学期的内容,这种现象是让人深恶痛绝的。而培训机构教学并非像学校一样会采用循序渐进的教法,往往是章节要点梳理,主要针对考试题来讲解,这让学生学习起来有些片面,到了重要考试就可能暴露漏洞,其实是弊大于利的!

二、网友热议,赞同or反对

对于“半年工资养不起一个暑期孩子”这个话题,网友也展开了热议,毕竟很多网友也是从学生经历过来的,有一部分也是家长,话题很容易引发大家的共鸣。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网友们的看法吧。

网友1:外国人都惊呆了,放假还有作业?还要上课?那还放假干嘛!

网友2:工资太低,消费太高,很尴尬!

网友3:然而学霸玩一暑假还是学霸,学渣学一暑假,回去就忘,开学还是垫底。

网友4:家长太过急于求成,我的看法是孩子是读书的料不用太折腾也能读出好成绩,不是读书的料,你给他报一百个班也没用,因为他的心思永远不在如何提高成绩上。

网友5:这也是一种攀比,起多少效果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家去了咱也得去。

网友6:开学就会有个测验,内容就是新学期的知识,你不抢跑会行吗?别人家的孩子超前了,都能考高分,你家孩子因为你理性垫了个底。况且,很多老师都不好好讲课文,他们以为大多孩子们都学过了,课上只需要讲难题就行了。这样后果是孩子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理性(吃亏)了一回的家长请理性的专家来解个惑。

网友7:幼儿园没读过,辅导班没上过,照样考上大学本科,看你自己高三愿不愿意认真而已,有时候高三一年的努力,秒杀以前的不好。过来人。

网友8:都是自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还怪孩子花钱多,没钱就不要非要和富人家孩子比了,别个都是拼爹,这样强制自己孩子往上爬有考虑孩子的意愿没。小小年纪承受的压力比你挣钱难还多。

以上只是列出了部分网友的观点,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面对各种培训班的火爆场景,有孩子的家长受环境的影响看着是焦虑的,别人家孩子跑得快,自己的孩子就输了!但是,在各位家长们抢跑学习的时候,是不是考虑到了孩子另一个更重要的需求?

三、家长忽视了一个更严重问题

现代社会生活、学习、工作节奏越来越快,上班族过度疲劳,各种职业病、过劳死屡见不鲜,那再看看孩子,他们学习何尝不比上班累,家长们是不是考虑过孩子的健康问题?一个家庭,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平安、健康是第一位的!当家长焦虑于孩子各种培训的时候,却忽视了一个更严重的问题!

2018年,“中年危机”一词触动千万人的内心,对于有家庭有孩子的油腻中年人来说,焦虑很大程度是来自于不安全感,而这个不安全感又和金钱脱不开干系。

不少家庭,应该衡量自身家庭资产情况,对家庭资产配置做好安排,对于孩子的教育花销在承受范围内为宜,家庭资产配置比例可以遵从“4321定律”,即40%投资+30%储蓄备用+20%保险+10%生活开销。众所周知,保险是保平安和健康的,大家可以看到,保险配置在整个家庭资产配置中占比20%是比较合理的,那么,如果在资金有限的前提下,如何购买到更划算的保险进行配置,就相当重要了!这个问题是众多家长需要思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孩子抑郁焦虑家长应该怎么帮助她

全文共 538 字

+ 加入清单

倾听孩子的心声、建立积极的家庭氛围和引导孩子寻求专业帮助。孩子是父母最关心的宝贝,然而他们也会遇到一些情绪问题,例如抑郁焦虑。这些问题会妨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所以家长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来帮助他们。

1、倾听孩子的心声

孩子在经历负面事件、遇到困难时,会感到孤独和无助。尤其是在这个父母没时间陪伴的时代,孩子更需要有人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在倾听孩子的同时,家长应该表现出尊重和理解,让他们充分发泄情绪。家长也应该适当地给予孩子建议和鼓励,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建立积极的家庭氛围

一个温馨、和谐和积极的家庭氛围对于孩子的情绪健康有很大的帮助。家长可以通过创造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来让孩子觉得被接受和尊重。同时,家长也应该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多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陪伴他们,与孩子共同度过快乐的时光。

3、引导孩子寻求专业帮助

抑郁和焦虑问题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有时候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如果孩子的情绪问题超出了家长的能力范围,或者已经影响到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这可以包括儿童心理医生、儿童心理咨询师、学校心理辅导员等专业人士。这些专业人士可以通过专业的评估和治疗,帮助孩子缓解抑郁和焦虑,恢复正常的情绪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高三学生家长别把“考试焦虑”传给孩子

全文共 1015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随着中、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数万成都学子在历经寒窗苦读后,即将走进考场;而对于家有考生的父母,如何陪伴孩子度过这一时期,如何帮助孩子轻松自信地迎接中、高考?

请家教要“有度” 避免拔苗助长

名师团QQ群里,为高三孩子寻找各科家教的家长非常多,家长们不惜血本,给孩子开小灶。很多时候,没有节制的请家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金钱,也挤占了孩子自由消化复习内容的时间,可能方法没找到,起到相反的作用。对大多数学校的学生来说,有些基础学科,跟上老师的步伐,努力打好基础是第一重要的。

名师团QQ群里,为高三孩子寻找各科家教的家长非常多,家长们不惜血本,给孩子开小灶。很多时候,没有节制的请家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金钱,也挤占了孩子自由消化复习内容的时间,可能方法没找到,起到相反的作用。对大多数学校的学生来说,有些基础学科,跟上老师的步伐,努力打好基础是第一重要的。

忌“过度照管” 给孩子宽容的环境

如临大敌的家长,多半是陷入了“考试焦虑症”,这种情绪以及对考试表现出来的非常重视会直接影响和感染孩子,特别是唠叨不休、整天把高考挂在嘴边,把“要为父母争口气”这样的话挂在嘴边的叮嘱,只会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不良影响;此外,很多家长会出现照管过度的情形,过分的关照也会给孩子增加压力,家长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的行为,要给他们一个比较宽松的复习环境。

忌“过度照管” 给孩子宽容的环境

如临大敌的家长,多半是陷入了“考试焦虑症”,这种情绪以及对考试表现出来的非常重视会直接影响和感染孩子,特别是唠叨不休、整天把高考挂在嘴边,把“要为父母争口气”这样的话挂在嘴边的叮嘱,只会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不良影响;此外,很多家长会出现照管过度的情形,过分的关照也会给孩子增加压力,家长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的行为,要给他们一个比较宽松的复习环境。

纵向对比 努力发现孩子的进步

对孩子期望过高也是不适合的。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实际水平,根据实际水平制订高考的目标。

不要盲目拿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攀比,不要对孩子说其他学生学习如何好如何勤奋的言语,这样反而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而要多进行纵向的比较,努力发现孩子每时每刻的进步,同时帮助孩子分析自身的长处和缺陷,以达到扬长避短、鼓舞士气的效果。

纵向对比 努力发现孩子的进步

对孩子期望过高也是不适合的。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实际水平,根据实际水平制订高考的目标。

不要盲目拿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攀比,不要对孩子说其他学生学习如何好如何勤奋的言语,这样反而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而要多进行纵向的比较,努力发现孩子每时每刻的进步,同时帮助孩子分析自身的长处和缺陷,以达到扬长避短、鼓舞士气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